探求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

2024-06-26

探求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共6篇)

1.探求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 篇一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思索

文县堡子坝初中景龙

2011年8月

【摘要】:体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体

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面向少数学生,通过课余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专业后备人才”。

本文探讨了当前农村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

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体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面向少数学生,通过课余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专业后备人才”。单从学校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及性。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包括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而体育科学是一门纵揽一切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传授的不仅是体育技术,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学生全面负责、教书育人。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学校没有摆正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学校体育为重点,随着教育的普及性,未来社会人口的组成必将是从学校里出来的,新世纪的教育观将从应试教育全面转变到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农村任教的几年中,切实感受到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艰巨与艰苦性,要开展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相比城镇学校,的确有更大难度,农村体育教师必须付出更多辛勤劳动,付出更多汗水,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农村、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不够重视: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有些地区甚至几年连一次市级或县级学生体育运动会也没有举行,要么就是流于形式,虽然举行了学生运动会但也是草草结束,没有真正起到运动会的意义,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体育观念的落后,学校体育管理无系统,体育教师是杂课教师。评优、评先进无体育教师的份。有些农村中小学认为体育课不是正课,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没有去从更深的角度考虑,大大打击了农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农村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在学校教育的工作计划中,学校体育处在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遗留产物——重智轻体;在我们现在学生上一代的脑海中,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有不怕,体育可有可无。升学率的指挥作用;由于体育成绩的好坏,对中考影响不大,因为它只占

总成绩的4%左右,对高考而言更是无关痛痒,一文不值。为了追求升学率及重点率,有的学校硬压住体育课,认为体育课无关重要,可上可不上,由学校内部规划及安排;在评三好学生时只看文化课,体育成绩不考虑。毕业时,从不征求体育教师的意见,在体育达标册上乱填一气,或者指示体育教师必须人人过关,“达标”、“合格”更是拣好的来填。学校对体育教育方式不重视,体育课考核,达标测试多在课内由任课教师随堂进行,没有实行教考分离,学生认为体育考试不严肃,只是一个形式,及不及格也没什么大碍,学生不重视,水平发挥不理想。

有些农村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忽视体育教学,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体育课,取消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全部改为学生自习时间,有体育课的也常常被其它课挤占,而学校忽视了体育课的特殊性,忽视了体育的社会价值,没有认识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大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一在要求子女学习,不让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认为体育没有出息,他们的这种观念给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很难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及其他科教师的因素。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有片面的认识,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横加干涉,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许多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心目中,把体育视为“小学科”、“副科”等的错误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甚至认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从而阻挠学生参加运动锻炼和学校组织的体育训练。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还是举步维艰。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某些不尊重体育教师,看不起体育教师工作的世俗偏见,在某些学校,体育教师的地位仍然低下,与其他科教师的待遇有偏差,工资收入低。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成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4.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上体育课时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人数多,场地器材使用拥挤,从而导致整个学校体育的颓废。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5.教学不规范:

体育教师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和互相之间不信服、互相指责、破坏团结等消极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领导和教师本身的不重视,而使“达标”活动陷于停止,就是要成绩也是随便写一些。由于中考体育的推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评价仅限于体育中考一项,形成了新的应试教育。由于体育中考中有不正当行为,而使中考成绩也失去一定的可信度,导致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上课时,教学目的任务不明,采用“放羊式”教学,“一把哨子一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不管不问。只抓竞技体育及考试项目,忽视普及体育。虽然学校体育明确了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体育与健康》教材的编写中也明显地体现出体育教育应实现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病,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少数体育尖子,过分强调了技术动作,应用训练的方法手段让学生反复练习,使大多数的学生失去信心并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在大多数初级中学,中考考什么项目,体育课就围绕着这些项目来练习,久而久之,由于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而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学校体育具有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教材内容呆板、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形式及练习方法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与作用,越能符合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教材,也就越能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反之,“老生常谈”的教材,“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减,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发展学校体育也将是一个难题。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学校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而恰恰相反,我们没有利用好这一条件。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规范体育课堂,体育测试规范化:

贯彻落实《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范体育课堂,体育测试规范化,体育考试成绩记入升学总分。

4.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大胆创新,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学功,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教学管理,2007。

(2)唐毅、陈昌荣,浅谈如何进行山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

(3)刘素梅、张玉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职业时空,2007

(4)陈黎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思索,2007

2.探求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 篇二

一、审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价值

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 是推进现代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是解决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坚实支柱。所以化学教学一要强调学生适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 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科技、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懂得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 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要从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 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情景,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三是规定学生所要达到的最低水平, 要求学生“建立初步的科学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二、察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乡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考试教育”制度的制约

考试制度的简单化、单一化成为实现化学教学价值的绊脚石, 升学压力、评价体系、考核制度只能导致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 只能导致化学教育脱离生活经验、社会实际, 只能导致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能导致“讲、记、背、练”重复循环的应试教学方式。

(二) 化学实验仪器的严重匮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的序言中就明确提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然而乡村中学的实验仪器与药品的严重匮乏, 严重地制约着化学教学, 很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导致学生不善于置疑、不善于观察实验、不善于合理推导、不善于归纳总结, 更谈不上设计实验, 这本身就违背了化学教育教学的规律。

(三) 落后的考核评价制度

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教学成绩, 是升学人数。教育教学的价值趋向, 不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科学务实的态度, 不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勇于探索精神, 不是培养学生耐住寂寞、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 而是追求学生试卷上的高分与竞赛中的荣誉、折合分的排名, 进而导致考核成落后。

因为“精讲、强记、硬背、多练”重复循环无疑是提高学生试卷高分的最有效手段与最直接手段、最成功手段。相反, 多组织学生置疑、设计、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在实际的评价体系下显得吃亏。所以即使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有探索的想尝试的教师也不得不新教师与老教师相结合, 公开课、观摩课大显教育教学改革, 将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平常课堂上、课堂下无不是“强抓、硬记、多练、多讲”。面对重点高中的升学压力, 学生的减负不过是句空话。

面对上述现状,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得不进行更彻底的革命。

三、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对策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价值, 我们不得不彻底改变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笔者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 与同仁共探讨。

(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我反对放弃考试, 推荐升学的政策, 但是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考试要按照学生的发展, 分为基础考试、选拔考试, 考试要多注重过程, 少涉及结果。

基础考试可分为试卷考试和社会实践考试, 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初步形成的物质观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世界观;考察学生是否运用这些基本技能, 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科学种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回收等一系列的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学生是否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考察学生是否树立了依靠科学、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考察学生是否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 能运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 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选拔考试则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探求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要分笔试与实验相结合, 考试要注重选拔有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善于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 要考察学生是否有探索疑难问题的勇气, 是否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是否有浓厚的实验兴趣, 是否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 是否有改进实验装置的创新精神。

(二) 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必须改革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 可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定为40﹪, 注重教师如何创设生动、多样地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的情景, 注重教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将教师的论文与课题研究所占比例定为30﹪, 注重考核教师联合学生的获奖情况与选拔情况。

将教师联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后, 社会反馈的评价材料所占的比例定为30﹪。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情况。

(三) 教与学的方法与态度必须改革

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要减少“讲、记、背、练”循环重复,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

例如, 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发时, 教师没有必要在大讲特讲, 让学生作笔记, 只需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 让学生依据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氧气实验操作能力, 自行设计实验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并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缺点, 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归纳制取气体的装置与方法——固固反应制气法、固液反应制气法的实验装置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改革的目的是进步, 是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价值。综观教育教学的的现状我们必须改革, 而且不能是局部的小打小闹, 我们的改革必须是彻底的、本质上的改革, 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会严重脱离实际, 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摘要: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现状很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价值, 这让身在义务教育化学启蒙阶段的一线教师矛盾重重。本文将对乡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价值、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

3.同心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三

[摘要]: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位于东经105°17′—106°41′,北纬36°34′—37°32′之间。以山地为主、地型复杂、沟壑纵横。在我们农村,教育现状并不是那么的乐观,特别是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以来,出现了很多问题。

[关键词]:同心乡村教育现状教育问题改革措施发展前景 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庭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基本环节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71%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6.4%。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1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课,但很多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一人多课”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音乐,可见工作量之大!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

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

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据调查,76%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学

校里也因自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窄,4.家庭问题

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子来,一位有一个6岁小孙子的老人说:“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

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第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4.探求乡村英语教育的现状 篇四

乡村民办幼儿园现状与对策思考

民办幼儿教育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收的幼儿教养机构的总称。它既包括民营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开办的幼儿园(纯私立幼儿园),也包括少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主党派、政府机构下属单位及社会团体或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儿童基金会)拥有部分产权但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创办的幼儿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乡村民办幼儿园发展蓬勃。它们在促进整个幼教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乡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民办教育得以蓬勃发展,其中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尤为突出。幼儿教育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幼教发展格局。民办幼儿园分布在各县各大乡镇及村寨,办园形式多样,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大幅增长。同时,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不仅为幼教事业做出了贡献,更为当地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教育教学方面,部分民办幼儿园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多种需求。民办幼儿教育的壮大,既方便了幼儿的入托入学,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激烈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服务质量和办园水平,为政府分担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同时弥补和缓解了乡村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

二、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⒈城镇小学附设学前班及农村小学入学问题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影响

在农村各乡镇,每年九月份小学入学招生的时候,民办园的园长和家长都会为孩子入小学一年级大伤脑筋。虽然在农村,年满六周岁的孩子可以就读小学一年级,但是入学考试是必不可少的,考试的内容由小学老师确定,有时招生考试中甚至会出现小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考试让孩子和家长,特别是民办园的园长们一筹莫展。极大地束缚和制约了农村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⒉内部管理问题

(1)教育教学活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小学化”幼儿教育现象严重。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幼儿家长选择民办幼儿园除了考虑收费,还非常看重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应试教育及幼儿教育理念较为落后,许多家长错误认为能让孩子背诗、做数学题、写作业就是好幼儿园。在家长需求不合理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民办幼儿园普遍出现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单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普遍存在。这一方面与教育者自身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偏差有关,另一方面,孩子能念、能背、能写较为直观,也更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可。

(2)教师观念与考核注重家长评价。教师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教师的考核将直接影响其工资待遇和个人职业发展。幼儿家长评价、教师工作态度以及教学水平是乡村民办幼儿园考察教师的三个重要方面。幼儿入园率直接影响民办幼儿园的经济收入,因此来自幼儿家长的评价是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考核教师的首要因素。幼儿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教学能力有

一定关系,家长评判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准可能不合理。如很多家长以传授知识量的多少来评判教师的好与不好,这不客观,也不全面。

(3)园长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进修学习机会有限,培训质量有待提高。民办园办园者的办园思想和办学理念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发展方向。由于园长多由办园者自己担任,多数园长为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但部分园长为幼儿教育“门外汉”,以谋取利益为办园目的,对乡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近几年来,园长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相对增多,但由于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差距较大,很多园长纷纷感慨:“走出去心潮澎湃,转回来心灰意冷。”由于幼儿教育观念、教育质量相对落后,在发达城市行得通的幼儿教育,在本地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对幼儿园的发展没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感觉没有用。

(4)办园经费紧张,师资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民办幼儿园经费以创办者自筹和幼儿缴费为主,办园条件差异较大。目前,在乡村民办幼儿园中严格按照省级办园建筑标准达到办园要求的幼儿园微乎其微,室内活动面积小,户外活动场地狭窄是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多为租用民房或对自家住宅用房进行改造,表现更为严重。乡村民办幼儿园经费来源少,收费相对偏低,加之办学秩序较为混乱,无证办学的情况严重。许多幼儿园为了争生源,不惜打价格战,以降低收费标准来招揽学生,导致办园经费缺乏,直接影响了办园条件的改善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收费低,幼儿园基本没有能力为教职工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教师没有保障,流动大。

经费紧张和师资匮乏是民办幼儿园管理者最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制约乡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乡村民办幼儿园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设法吸引生源,而影响生源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办园经费紧张和师资匮乏必然会造成乡村民办幼儿园发展后劲不足,制约其发展。

(5)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安全隐患。由个人创办的民办幼儿园对人、财、物拥有绝对的自主管理权。管理者一人管理财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小规模的“家庭式”幼儿园,财务收入和支出账目不清晰。幼儿园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很少落实到位。如幼儿园虽然制定了备课、学习制度,但由于师资紧张,多数幼儿园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所有活动,甚至还要接送幼儿,全天工作时间较长,没有时间写教案。具体的教育活动也很难按计划实施。

大多数民办幼儿园为了方便幼儿入园,使用校车接送幼儿,交通安全存在隐患。部分民办幼儿园厨房卫生条件差,根本无法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和安全。由于无序竞争,打价格战,收费较低,部分幼儿园为了保证经费来源,克扣幼儿伙食开支,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对膳食营养的需求。

⒊对乡村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问题

(1)乡村民办幼儿园除了内部管理方面急待改善以外,教育机构的管理仍需依法规范。我县民办幼儿园由县教育局职成股和基教股代为管理,职成股代管审批,基教股代管业务指导。由于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人员缺乏,造成监管无力的局面。

(2)乡村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管理等制度不完善。许多幼儿园没有进行教育审批,同样办园招生,管理机构对于此类幼儿园束手无策。相当一部分非法办园单位,办园条件差,设施不齐备,师资不合格,收费低廉,严重扰乱了正常管理秩序。对于违规的幼儿园处理不到位,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消极管理状态。到检查时你查我也查,到管理时你不管我也不管。

(3)乡村民办幼儿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灰姑娘”。《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和第五条指出:“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举办民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尽管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发展民办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由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较为薄弱,幼儿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民办幼儿园更是成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三、建议及对策

(一)县政府重视,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乡村民办幼儿园的监管,促进其规范发展。

⑴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民办幼儿教育。要加强对其监管,通过定期评估和检查,表彰和鼓励优质民办幼儿园。加大对乡村民办幼儿园的奖励资金的投入,重点扶持一批办园条件好,办学理念新的幼儿园,利用示范作用积极引导,以提高民办幼儿园整体办学层次。对园长和教师的任职资格同公办幼儿园一样予以规范。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一方面要出台优惠政策,主动帮助其创造条件,如给予资金上的帮助(以奖代补、减免有关费用、土地使用上的支持)等;另一方面要限期整顿,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办园要求。鉴于一些地方个人办园经济实力不足,要积极整合资源,促进股份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加强民办幼儿园的设施安全检查,以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对于不符合规定又不及时加以整改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其停办整顿。

⑵科学规划,完善审批制度。加强办园申请单位、特别是园长的办园思想、办园资质的审核。建立各项奖励机制,鼓励民办幼儿园积极向上发展。

⑶加强民办教育的社会监督及自主管理。《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和四十三条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服务。”建议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乡村民办幼儿园的督导,成立民办教育协会,逐步建立民办幼儿教育集团体系,缓解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不足的压力。

(二)重视乡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培训,加强业务指导。

加强对乡村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教育培训是乡村民办幼儿园健 康发展的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⑴由县级中心幼儿园负责总体指导并组织教研、观摩交流和师资培训活动。依托县示范幼儿园、乡中心幼儿园,形成集培训、信息、教研、家庭教育、管理为一体的幼教业务管理运行体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开展以日常教研为主的教师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⑵统一对所有乡村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和园长、教师等进行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要求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专业合格证书。引导园长树立正确的办园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乡村民办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

⑶鼓励乡村民办幼儿园利用园内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培养幼儿教师自主培训意识,激发教师自主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⑷城乡形成民办教育集团,形成系统、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民办幼儿教师培

训体系。整合本土教育资源,促进业务培训及学习交流,达到教育资源共享,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

(三)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办学形式,取消一年级入学考试惯例,正确引导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公民办教育的平等,保证民办教育机构中受教育者与公办教育受教育者的同等权益。

在许多城镇小学附设学前班的现象照样存在,不仅没有取消的迹象,反而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小学附设学前班,进行小学入学考试是造成民办幼儿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主要原因。同时造成幼儿园生源压力,束缚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应坚决予以取消。

(四)充分利用乡村民办有利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5.乡村旅游的现状 篇五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 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 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以下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分析

一、我区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的双向需求,无论哪种区位类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旅游经济的附加也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但我区目前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规模壮大,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区积极引导和培育了一批农、林、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综合服务的乡村旅游点。使旅游业充分切入农业,实现了与“三农”的直接对接,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区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接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农村的产业结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田地里的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销售,绿色蔬菜、水果成为市场的宠儿,甚至在田地里耕作、采摘,体验磨米、磨面都变成了旅游活动。这一切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转变固有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为“三农”问题的充分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途径。

2、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发动和扶植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利用乡村特有的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我区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

就民族而言,我区大多数为蒙古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游牧为生。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再以盛行于我区乡村传统的节日为例,汉族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蒙族的“那达慕”等都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的乡村民情风俗旅游资源。另外,盛行于我区农村的游春踏青、摔跤、赛马、射箭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区的乡村具有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中国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正是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深深地吸引国内外游客,使旅游接待大大增加。

3、设施逐步完善

我区乡村旅游区接待服务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均已具备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交通道路问题也很大程度的得到解决。公路越来越平坦,极大的缩短旅游者在路上所耽误的时间。公路也连接到各乡各村,大大提高乡村的可进入性,也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了方便。各乡村旅游点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整齐划一。许多乡村旅游点建设起了乡村度假别墅、农家饭庄、售货点等旅游服务设施,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扩大了乡村旅游经济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我区还不断探索切合农村实际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逐步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

4、建设农村新面貌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牧生活风貌,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1、管理机构不健全,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乡村旅游区涉及农村社区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保护等部门和内容,需要一个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各地政府尚无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在利益方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问题方面无人管理、互相推委,经营者的利益、游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无力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

2、相应的政策法规欠缺

目前,我区“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政府也无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无章可循,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缺乏整体规划控制

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巨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

1.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状况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对开发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他们往往简单以为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便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认识不足。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凭热情办旅游,对最终会把乡村旅游办成什么样,能形成什么样的规模和影响心中无数。2.对乡村旅游的市场认识不足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开发商总是一相情愿地把所有的城市居民纳入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范围。其实,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中小城市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市民对城市附近的乡村较为了解,乡村风景对他们缺乏强烈的吸引力,旅游欲望不如大城市的居民那样强烈。因此,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该是那些高度商业化的大、中城市。3.还表现在经营理念与经营意识上。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往往重视不够;他们乐意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不愿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社区环境方面投入;他们多以经验经营,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三)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剧。这些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在空气品质方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乡村旅 游的发展、游人的进入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进入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

(2)在环境卫生方面,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游客遗弃的饮料瓶、食品袋,经营者遗留 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垃圾在乡村旅游区的水面、路边、河岸、田间到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3)在植被保护方面,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积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破坏性的建设、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游客的随意采摘与践踏都是乡村旅游地的植被被破坏的祸首。2.对社区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同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村也就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会不复存在。

三、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解决目前我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应从这五方面入手。

(一)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1.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

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和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2.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应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的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由于我区乡村旅游起步晚、底子薄,经营者素质低,要实施规范化管理,就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育。

(二)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

实行规模化经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高桥、吹打乐、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乡村旅游地要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要把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运用到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的活动中,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乡村旅游的产、供、销活动,来解决乡村旅游的供需矛盾。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会的个性。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起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是保持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乡村旅游利益化和持续化的统一,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营效益相结合,才能使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在旅游发展中得到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参考文献:

1、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全国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0,7

2、罗美安向风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管理浅析》,《旅游研究与实践》(1)1999。

3、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旅游研究与实践》,(2)2002。

4、杜江向萍,《关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http//

5、郭焕成李少芬主编《新世纪中国观光农业与幸存旅游发展》,广东省肇庆市天一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编制,2000年版。

6.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走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98985 7.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6.河西教育:探求发展真义 篇六

河西区全面建设区域现代教育体系, 探索促进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各项举措。综览河西教育, 记者感受到的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传统”、“亮点”、“成果”、“精神”, 它们构筑起教育的深厚内涵, 支撑起教育工作先进区的过去、现在、未来。

传承发展篇———“传统”奠基利发展

“河西传统”之一:发挥政府职能, 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规划领导

河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该区着眼长远, 精心制定教育发展规划, 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明确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区委、区政府完善教育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 区主要领导坚持参加教育工作有关会议, 建立联系学校、定期调研制度, 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区人大、区政协发挥职能, 实行民主监督, 积极建言献策, 合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区政府各部门提高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强化社会各界的教育责任, 注重发挥各自职能, 加强协调配合, 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治安、各类文化场所的综合治理与整顿, 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 强化学校收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指导。全区形成了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河西传统”之二:采取有力措施, 建立教育发展物质保障机制

河西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十一五”期间,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增长21.16%。2010年达8.44亿元, 是2005年的2.79倍。专项投入,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应城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撤销学校9所, 新建学校8所, 改扩建学校9所。二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示范校、历史名校等重点项目建设, 新建总面积达193776平方米。实施名校带新校、名园办分园策略, 提升新建学校园所的办学水平。三是高标准配置教学装备。2004年以来投入7500余万元用于学校配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修建运动场地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00%的中小学校建成了校园网, 完成校校通工程;拥有体育馆18座、游泳池5个、塑胶或人工草坪运动场地44块。

“河西传统”之三:多措并举, 彰显教育公平性、公益性、普惠性

以政策保障家庭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以来, 河西区投入1913.65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投入384.1万元为非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3401人次减免学杂费, 投入20.7万元为特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投入100万元作为资助困难学生的专项助学资金。1997年首创“坚强孩子俱乐部”, 每年筹措7万余元, 先后资助了23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 666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河西区接受义务教育。

河西区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依托天津市第一所专门招收智障青少年的特殊学校———河西区启智学校, 成立特殊教育中心, 发挥早期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指导等服务功能, 保障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建成特教中心网站, 开展送教入户、送教入站服务。2005年, 河西区承办香港匡智会“香港与内地智障儿童教育”交流会, 教育部李天顺司长出席会议并高度评价河西区的特教工作。2009年, 河西区启智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颁发奖牌, 表彰该区、该校为特殊教育所做的贡献及取得的成绩。

努力体现教育普惠性。2009年, 该区面向低收入外来人员及经济困难家庭子女, 选取2所优质幼儿园在全市率先兴办普惠性分园, 提供低价格、高质量学前教育服务。2010年, 河西区教育局、教育中心与河西区新闻中心联合,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开办了“优质·共享·公益·普惠———名师讲堂”电视教学栏目, 整合区内名师与新闻媒体资源, 提供优质精品课程,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制定《关于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管理办法》, 目前, 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有30余所, 占总数60%以上, 开放报告厅、信息技术教室等设施设备, 开放时间达15776小时, 接待社区市民达367325人次。河西区代表天津市在“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河西传统”之四:强化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河西区教育局胡英江局长指出:“近年来, 人们对教师、学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必然要求我们不断改进、规范工作, 提高工作水平, 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为此, 河西区重点抓实三项工作。一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各校健全校内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 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招生管理, 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保证招生公平公正;规范收费, 科学编制预算,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主动接受审计, 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二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丰富活动载体, 着力营造领导班子、党群干群、师生员工、学校与社会彼此和谐的良好发展环境。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 提高师生自护意识与技能, 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健康。维护系统稳定格局, 及时掌握校园舆情动态, 强化学校重大决策、项目与活动的大局意识, 加强前瞻性判断, 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力度, 维护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精心培育学校文化。以中央教科所“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建设研究”为引领, 审视学校历史, 挖掘文化底蕴, 形成办学特色;开展特色活动, 激发师生积极奋发的内驱力, 将学校建成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

创新发展篇———“亮点”闪现看发展

“河西亮点”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河西区早在2002年就确立了均衡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教育发展目标, 2003年, 实施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化学校建设, 2004年, 实施河西区“现代化学校先进校”建设, 2006年将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 2009年高水平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项目, 使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 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个性特色更加鲜明, 育人质量更加优化, 队伍建设更加完善, 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2009年, 河西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2010年4月, 教育部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区现场座谈会在河西区召开,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视察了实验中学和平山道小学, 对该区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 建立区域校际联合发展机制。2006年, 制定《河西区小学建立“教育发展联合学区”的实施意见》, 组建5个教育发展联合学区, 发挥中心校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带动周边校共同发展。通过开展专家讲座、课例研究等活动, 举办“同课异构”、“情境创设”等专题论坛, 强化校际合作、交流与共享, 使联合学区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体。2008年, 深化联合学区模式改革, 选取第四教育发展联合学区为试点, 将河西区中心小学与学区内2所学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重组和共享, 建立起“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 统一教学要求, 统筹人事管理, 共享优秀教师、校园网络等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了3所学校的共同提高。2009年, 在做实小学联合学区的基础上, 实施“名校带新校”策略, 在区内相对偏远的东部地区建立师大二附小分校, 让新建学校高起步、高水平、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 将联合学区经验向中学辐射, 创立一对一互助机制, 将区内7所优质示范校与7所普通中学结成对子, 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科研、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不断缩小校际差距, 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联合学区建设经验获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提名奖, 一对一互助机制被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誉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智慧之举”。

第二, 建立教师柔性流动和培养机制。河西区把优秀教师的流动作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方给力, 有效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提升整体素质, 优化队伍结构。一是实施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出台和实施《教师流动实施方案》与《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柔性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凡具备优秀骨干资格的教师在人事、工资福利待遇关系不变的基础上, 3到6年间至少参与一次为期1到2年的区域内柔性流动, 承担教学任务、参加教学研究、上研究课并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采取定向帮扶、双向互派、整体轮换等流动方式, 打破学校界限, 实现了学区内优秀教师资源的均衡与共享。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行教师全员业务能力水平定期考核, 制定《教师业务水平考核实施意见》, 修订考核与评鉴办法, 加大培养力度, 促进全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全员参与区域内培训的基础上, 选派20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其中74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选派近300名骨干教师到该区设立的8个境外基地培训。“十一五”期间, 该区教师中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有市级特级教师48人, 10人纳入教育部“国培计划”, 22人入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7人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 155人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

第三, 建立学片教研机制。制定《中学学片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在“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下, 将全区分为三个“区域教研联合体”, 发挥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的联动作用, 重点突出学片教研, 整合区域资源, 达到“一片教研、多校共享, 一片教研、多片受益”的效果。自2004年起, 河西区在中学设立每年一个主题的教学节, 在小学举办特级、小中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专场和实施高效教学论坛, 形成教研活动的载体与品牌。全区干部教师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 集思广益、商榷研讨, 极大地促进了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四, 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机制。河西区实施目标管理, 激励校长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确保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促进均衡发展。1998年起, 该区实行校长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 将学校总体发展与特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办学质量与效益等纳入任期目标, 确立校长办学的主导地位, 自主办学, 内驱发展, 促进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同时, 加强过程管理, 实施中期与届满督导评估, 确保目标实现。校长在一所学校满三个任期后进行轮岗交流, 有力地促进了优质教育管理资源的均衡。

河西区教育局在总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时强调:“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河西区委、区政府将教育优先发展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 不断强化教育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遵循规律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方法。抓住教育发展重点, 突破体制机制建设的难点, 在发展目标、思路措施、资源配置等方面下工夫, 做到统筹兼顾与特色发展并重、宏观调控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健全机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解决制约均衡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以健全完善的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河西亮点”之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机制。河西区在全市率先成立财务中心、教育产业管理服务中心和校舍建设管理中心, 整合教育资源, 发挥统筹、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整合, 从抓后勤队伍建设和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入手, 着手建立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实行校舍建设、修缮、管理一体化模式, 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校舍修缮专项资金, 确保校舍设施安全运转, 提高校舍的使用效益。河西区这一系列举措得到张俊芳副市长等领导的肯定, 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 成为同行观摩学习的典型范式。

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作为全国8个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验区之一, 河西区进行民主管理、文化建设等实践研究。形成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和主渠道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 积极推行“阳光校务”, 完善实施项目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街道文教科及社区居委会的作用, 建立学校开放日等制度, 发放社区居民与家长问卷, 进行满意度调查, 家长、社区、学校形成合力,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将安全工作列入校长三年任期责任制的刚性指标,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排除各种隐患, 确保师生安全。挖掘学校优秀传统, 凝炼办学理念, 培育学校文化, 形成“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的良好局面。该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在全国会议上推广, 受到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同志肯定。

三是创新教育督导工作。1995年河西区政府下发《关于建立河西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通知》, 将督导室升格为河西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督导室主任。老中青相结合、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专家相结合的专、兼职督学队伍为高质量地开展督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 创新优秀青年干部到督导室挂职锻炼机制。2004年, 创新督导机制, 引进社会评价机构, 政府、专家、社会评估相结合, 使评估更加公正、客观、权威。制定《学校现代化建设先进校评估实施意见》, 对各校的课堂教学工作和社会满意度进行整体评估, 真实反映河西区教育发展状况。这些举措得到第七届京津沪渝教育督导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高端发展篇:“成果”检验促发展

“河西成果”之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 是天津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08年年底, 河西区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工作, 21所学校成为首批申报校。区委、区政府结合教育发展实际,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积极筹措4000万元专款, 专项用于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区教育局本着安全、实用、够用、节俭的原则,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将教学装备、运动场地及体育卫生器材、信息技术设备、校舍维修四个方面确定为办学条件建设项目, 有针对性地对首批申报校分类推进办学条件建设和改善, 成效明显。在创建过程中, 教师主动、自觉承担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广大教师努力践行师德规范, 在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上, 与学生民主、和谐、平等对话。在教师发展的同时, 学生也得到充分的发展。许多学校在创建后, 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们由衷地表示, “学校变得越来越美, 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好的教育。”到2010年, 河西区已有38所中小学校高水平通过市级评估验收, 达标率达86.4%, 居全市前列。2011年河西区将加大投入, 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中小学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全部完成校舍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提升, 美化校园环境, 提升办学整体水平, 使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河西成果”之二: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重视学前教育发展, 优化学前教育格局。创立名园办分园模式, 5所优质幼儿园开办分园。体现普惠性, 2所幼儿园专门招收低收入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社区早教发展中心, 32个早教资源中心和2个特殊教育早教机构形成网络, 实现全区0到6岁儿童早期教育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推行“早教卡”和“教育代金券”, 开发《0-3岁儿童发展档案》, 对全区29名残障儿童进行一对一早期康复训练, 成效显著。

优质特色发展高中教育。各高中校积极开发丰富的选修课程, 开设微型课程超市, 深化有效性教学研究,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开展通用技术教育, 整体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 办学特色鲜明, 育人质量领先, 社会认可度高, 满足了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现有市级示范高中校6所, 天津市首批历史名校1所。高质量承办内地新疆、西藏高中班, 首届新疆高中班学员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领导予以好评。

职业教育形成品牌优势。以社区学院为龙头, 以2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 以民办职业学校为补充, 带动职业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电子计算机职专成为国家级计算机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统计职专成为天津市数控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研发3类特色专业, 打造10门特色课程, 7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重组河西职工大学、电子计算机职专、社区教育中心资源, 成立了河西区社区学院, 探索中职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提供行业培训服务。发展社区教育网络, 创建“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街道管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市民教育模式, 每年投入75万元, 抽调百余名干部教师承担专、兼职工作。2002年启动“512”市民教育工程 (12个街道依托中小学建立12所市民学校, 由12个职能部门, 每年12个月开展12个主题教育活动) , 现已形成由1所市民学校总校、15所街道市民学校和168所社区市民学校分校组成的三级市民教育网络。建立35个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 以“贴近百姓生活, 满足群众需求”为原则开发课程16大类、116门, 其中5门课程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2004年以来河西区参加学习的社区居民达482万人次。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建立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 发挥青少年宫、亲子阳光书屋、家庭教育基地及家长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同时, 积极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河西成果”之三:拓宽育人途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 坚持德育为先, 创新活动载体。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河西区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 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学指导、研究、评价的全过程, 渗透到新课程改革框架下的学科教学中。在各学科教学中, 细化德育要求, 按照学科特点, 确立德育目标体系, 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形式, 将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习惯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基础道德培养为目标, 创新德育活动载体,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分别以礼貌、劳动、诚信、理想信念等为主题, 连续7年举办“河西学子节”, 近12万名学生参加活动, 成为德育活动品牌, 获天津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优秀奖, 并得到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的高度评价。加强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 开展“廉洁清风满校园”活动, 得到中央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重要批示, 《中国教育报》在头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成为德育特色项目, 举办首届中学生国学论坛, 孔子后裔柯兰出席;举办“论语进课堂”活动, 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到场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承办天津市首届中华美德论坛, 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开通完善河西德育网, 推进德育信息化。河西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成为全国区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 出台《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活动室建设评估标准》, 加强心理辅导。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重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 打造100个“社区青少年快乐营地”, 其中17个被评为天津市未成年人快乐营地、26个通过区级认证, 形成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级工作体系。社区教育办公室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以来, 河西区先后有36名学生被授予全国“好少年、好儿童”等称号, 其中1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等奖 (全国仅有10人获此殊荣) ;3842名学生被授予津门童星、“十佳”中学生等市级荣誉称号。

第二, 推进阳光体育, 促进身心健康。河西区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 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 动作快、行动早, 率先在全市召开了阳光体育运动推动会, 率先在全市召开了阳光体育运动阶段性展示活动;教育局通过文件引领、竞赛带动等形式, 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契机, 进一步抓实根本, 从提高日常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体育传统项目、群体活动的质量着手, 保证100%的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使河西区的每个学生真正走到阳光下、走向体育场。该区因此荣获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区荣誉称号。

第三, 加强艺术教育, 培养健康情趣。河西区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每年组织10场艺术展演或演出, 培育出50余个精品社团, 多次在全国文艺展演中荣获金奖, 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获奖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举办“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演出、“银河读书节”系列活动, 免费举办各种知识讲座、书画展等, 以高雅文化陶冶学生情操。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高标准建成21000平方米的河西区青少年宫, 为开展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提供了最佳阵地。

第四, 培育创新精神, 激活创造个性。开拓空间、留足时间, 为学生思考与实践创造条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落实劳技和通用技术课程计划,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北师大天津附中代表队分别在第八、九、十一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近三年河西区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21项, 6名学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务实发展篇:聚“精”会“神”谋发展

“河西精神”之一:咬定“队伍建设”不放松

河西区抓住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实施人才战略, 注重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 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以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和专家型教师为带动, 构筑河西教育“人才高地”, 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抓实师德建设。出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估标准》, 以“师德建设年”为载体, 连续多年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征文、演讲等形式,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取得显著成效。该区涌现出朱兆林、袁滨渤、周瑞、魏新宇、徐英杰等一大批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代表。

抓实培养过程。2010年, 全面启动实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计划 (2010-2013年) 》 (简称《三年计划》) 和《教师队伍提升行动计划 (2010-2015年) 》 (简称《行动计划》) 。促进计划落实的教师业务水平考核、新任职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管理、教师柔性流动、名师工作室建设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相继出台。《三年计划》中提出实施“12345”干部培训工程:一是强化100名继任干部提高培训, 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案例研究、学访考察等方式, 全面提高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二是落实20名新任职干部岗位培训, 组织任职3年以下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岗位培训, 重点进行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现代学校管理、党务工作和廉政要求等内容的培训, 安排富有管理经验和指导能力的领导干部对新任职干部进行传、帮、带, 促进发展, 尽快提高。三是重点培养30名正职后备干部, 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 进行专题培训。四是注重400名后备干部培养, 每年调整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 加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 建立系统和学校两级后备干部成长档案, 跟踪培养过程。五是注重50名机关科级干部学习培训, 推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行动计划》中提出四项工程:一是全员教师提高工程。自2010年起, 各单位每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校内培训考核, 全区每3年进行一次全员业务能力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竞聘上岗、奖励分配等方面的依据。二是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制定《河西区新任职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 本着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原则, 确立“一年起好步、二年立住足、三年渐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制定新任职青年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建立入职3年后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教研员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辅导。三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出台《河西区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学校规模重新认定区、校级学科带头人, 确定市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实施动态管理;对重新认定的各级学科带头人 (后备人选) , 学校帮助其建立个人三年发展计划, 逐年制订成长目标, 采用学习、交流、展示、观摩等形式, 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四是名师发展工程。建立学校、教育中心、教育局三位一体的名师培养体系, 确保培养目标层次合理、培养工作落实到位;开设名师讲堂、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 增强名师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形成深受学生欣赏、家长信任, 在教育界有影响的名师群体;发挥名师工作室研究效能, 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同时,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河西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柔性流动工作的意见》, 促进区域内教师有序流动, 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区域共享。

“河西精神”之二:提高质量, 形成特色

河西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 开设1000余门校本课程,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中学以“集思广益、商榷研讨、共同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为目的, 创新教育活动品牌, 自2004年起以校本教研、创建学校特色、探索评价改革等为主题成功举办七届“河西教学节”, 编辑出版《三维联动·诠释新教研》等四本文集, 课改经验成果在全市推广。大力实施高效教学, 出台《高效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 通过专题论坛、示范课引领及课题研究等, 努力使高效教学常态化,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2004年制定《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2005年提出“一减三增”的创新举措, 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增强学生道德素养, 增进学生身体素质, 增加学生课外活动。2006年牵头市内六区签订“减负共约”, 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指标体系, 实施综合素质多元评价, 开展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质性评价的行动研究”, 完善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工具, 逐步建立学生电子评价档案。河西区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改革”构建了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突出了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了多元评价的方式方法, 做到了评价目标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评价时空开放, 形成了具有河西区特色的评价操作模式。

河西区积极开展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梯次推进:选择特色项目———各校结合现代教育理念, 从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科技活动开展、兴趣特长培养等方面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的项目, 重点培养, 重点发展, 打造学校特色项目。建成学校特色———学校在选定特色项目的基础上, 把特色项目做实做细, 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 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校本培训、学生活动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统筹规划, 拓展特色项目的外延, 丰富特色项目的内涵, 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形成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全面拓展为个性发展、优质发展、内涵发展的学校整体性特色。目前, 河西区湘江道小学的乒乓球、京剧, 中山小学的网球, 平山道小学的“小蜜蜂文化”已成为特色品牌项目, 并正在形成学校特色。

内涵发展篇:教育局长话教育

河西区教育局胡英江局长概括到:“河西教育走出了一条开拓进取、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内涵发展之路。”在工作和生活中, 他热爱阅读, 勤于思考, 政治学科的专业背景赋予他深沉与智慧的职业精神, 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经历使他具有了实干家的本色, 这也为他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理想铺平了道路。对于大多数教育局长而言, 做好区域教育更多的是承担起一份责任, 正像胡局长所说的, “干教育就得踏踏实实, 坚定、坚持、坚守, 克服浮躁, 静下心来;必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 拼搏进取, 克难求进……”

记者:河西区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您认为得益于哪些方面?

胡局长:成绩的取得, 是全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工凝心聚力、无私奉献、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对此, 我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是领导重视、多方支持是河西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多年来,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 提供了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和政策法规等全方位的保障, 给予了财政经费、学校布局和师资配备等多方面的支持。二是上下一心、顾全大局是圆满完成工作的重要前提。全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工自觉置身于“推动河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大局之中, 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认识到位, 思想统一, 步调一致, 通力协作, 政令畅通, 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的推进与落实。三是求真务实、扎实苦干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广大干部教职工牢记责任与使命, 把思想集中到干事业上, 把精力聚集到抓落实上, 把才华施展到创佳绩上, 扎实工作, 埋头苦干, 无私奉献, 踏踏实实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卓有成效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巩固发展了河西教育的优势。四是传承发展、开拓创新是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新的形势要求, 只有坚持高标准, 追求高水平, 创建教育品牌, 完善工作机制, 在各项工作中创新思变、谋求发展, 才能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记者:您在一些场合经常强调:“教育要注重内涵提升”, 您能否予以具体阐述?

胡局长:我想, 从总体而言, 内涵提升主要是指教育软实力的提高。达到内涵提升的目标, 首先要抓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关键在于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好校长才能带出好队伍, 才能培养造就好学生。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校长要在文化自觉的理念下办学”, 这是社会对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提出的新期待, 是时代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新要求。我们通常会说, 学生有了问题可以从教师、家长身上找到原因, 同样的, 教师有了困惑和问题, 也可以从校长身上找到根源。这时校长要反思自身, 是否担当起了重大的教育职责, 是否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是否从“办校”的基础层次提升到了“办学”的较高境界。作为教育局长, 则应该深入到校长群体中去, 深入教育一线, 了解校长和教师们的心理和愿望, 满足他们的职业需求, 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其次要抓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引领师生形成核心的、持久的、不断积淀的价值观, 并最终形成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有着丰厚的内容, 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研文化、课堂文化、“三风一训”等。“文化育人, 特色发展”, 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再次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提倡学习和思考。教育是一门科学,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容不得半点浮躁。因此教育者必须静下心来, 主动、深入地学习和思考, 特别是管理者, 更要坚持“学而后思、学思结合”。最后, 实现内涵提升的重要一点是增强责任感、事业心和爱心, 全情投入, 全力以赴, 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

记者:目前各项事业发展已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区建设和人口变化对教育布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那么, 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新问题, 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应对?

胡局长:我认为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规律, 注重思考和研究, 科学办教育。教育是科学, 办好教育必须尊重规律。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要尊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这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二是振奋精神, 强化责任, 奋发有为干教育。当前, 教育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 要求越来越高, 难度越来越大, 没有责任感和追求是做不成事的。要发扬艰苦奋斗、创先争优的精神,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事创业。三是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踏踏实实干教育。教育的特殊性表明教育是慢工, 不可急躁;教育是实事, 不可浮躁;教育事关学生的前途、国家的命运, 不可掉以轻心。我们一定要做到静下心来办学, 俯下身来干事。

人物访谈:河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国胜寄语河西教育

记者:刘副区长, 您好!首先请您谈一下河西区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持的主导思想。

刘副区长:多年来, 河西区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 明确提出了“要创办一流的教育”, “要让学生在河西区受到最好的教育”的目标。我理解“一流的教育”就是站在天津市前沿、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并形成特色和品牌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采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 优化教育全过程, 让每名学生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品学兼优、富有个性, 潜能得到激发, 获得最大的、全面的发展与最佳的发展机会。可以说, 创办“一流的”、“最好的”教育, 就是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就是河西区始终秉持的发展教育的宗旨和主导思想, 也是河西区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记者: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 您对河西区教育有一个怎样的总体评价?

刘副区长:总的来说,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传承发展、创先争优和拼搏进取, 河西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和经验。从在全市的发展位次来看, 河西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通过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应该说, 实现了“创办一流教育”的目标。从在区内的贡献作用来看, 教育已成为河西区的一大区位优势、一张“软名片”, 不仅促进了我区的社会进步, 带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而且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直接和间接贡献率逐年提高。从社会认可程度来看, 河西教育在人民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赢得了区内百姓的满意认可, 成为人民群众的向往。我认为, 上级的肯定评价和群众的满意认可是对河西区教育工作的最高奖赏。

记者:您主抓教育多年, 在此期间您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刘副区长:我自1980年到河西区教育局工作, 2008年起到河西区人民政府任职并分管教育工作, 30多年来, 我始终钟情于河西教育。我为河西教育挥洒了汗水, 为河西教育发展的每个喜讯而欣慰。我强烈地感受到河西教育的今天来之不易, 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良好局面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一是坚持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历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对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在财力上予以保障, 在改革发展中提供平台, 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并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追求高水平、拼搏争先的精神。全区上下凝心聚力, 高标准自我要求, 为了目标不懈奋斗,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断超越自我, 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三是坚持牢牢把握教育方向。多年来, 我们以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为目标, 始终抓实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 重视体育、科技、劳技、艺术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坚持真抓实干、拼搏奉献。在抓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效益、达到目标, 必须严格管理, 锻炼队伍, 带领干部教师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发扬敬业奉献精神, 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同时, 注重发挥情感效应, 关心、凝聚干部教师群体, 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重视情感交流, 用“办好河西教育”的情结把大家联系起来, 积蓄发展后劲。五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办好教育必须尊重教育发展规律, 讲究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一方面把握教育关键环节, 创新思路与招法, 取得突出成效与优势;另一方面客观正视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破解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寻求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科学路径。

记者:未来, 河西区教育有何新的思路和关键举措?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 河西区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副区长:“十二五”期间, 河西区提出了新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率先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 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形成完备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形成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形成显著的教育人才发展优势, 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合作格局, 形成合理优质的教育资源布局,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普惠优质的教育服务, 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的教育强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特色多样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整合优化发展职业教育, 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终身教育, 努力办好特殊教育, 扶持引导民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育引领发展, 坚持能力为重、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多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同时, 我们将实施五项具体策略, 包括实施人才强教策略, 助推全员素质提高;实施科研先导策略, 提高科研质量效益;实施对外开放策略, 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实施信息化带动策略, 变革学习工作模式;实施和谐校园建设策略, 创设良好人文环境。未来, 河西区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遵循这样几条发展路径: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走均衡发展、高端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记者:感谢您借助《天津教育》的媒体平台, 贡献了办好区域教育的宝贵经验。祝愿河西区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毕业季的句子下一篇:2022年卫生院院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