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2024-10-09

XXXX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办法(共11篇)

1.XXXX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篇一

XXXX公司

高级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及行为规范

一、总则

高管人员的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是集团公司的重要规章制度,是对集团公司高管人员最基本的规定和要求,是高管人员从业的行动指南。违反该制度的将受到纪律处分直至撤职、解除劳动合同和追究法律责任,必须无条件执行。

二、适用范围

高管行为规范中的“高管”是指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等。

三、履职行为准则

履职行为准则是对高管人员勤勉义务、忠实义务的基本要求,须尽职尽责,认真履行,否则将构成失职和渎职:

(一)政治要求

1、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落实地方政府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和水务行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优质服务、保障供水。

2、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主动关注、掌握和学习与分管业务相关的行业政策和相关文件,保持政策的敏感性,适时调整工作方针,为公司谋取最大利益。

3、按照XXXX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严格遵守《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勤勉尽职,积极贯彻执行公司各项会议的决定和决议。

4、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请示制度,不越权行事,不擅自决策。

(二)责任要求

1、具有担当意识,对事业有强烈的追求,不断的自我加压,精益求精,勇于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坚定不移地实现和超越工作目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2、具有大局意识,能在战略高度上理解公司变革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变革方案,能在工作中主动地创造性的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带领下属改革并取得显著的改革成效。

3、具有谋略意识,深刻领会公司的发展战略,在目标上与公司严格保持一致,善于站在公司全局的层面上处理日常工作,与同级领导能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与帮助。

4、具有创新意识,善于跳出现有的思维范畴,不断学习,并经常提出有突破性、拓展性的见解和方法,敢于在工作中开拓和创新。

(三)工作要求

1、讲究工作方法。工作严谨、扎实、细致,讲究实效,能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并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的问题,推动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注意工作方式。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努力做到工作的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不找任何借口拖延、耽搁,工作勤奋、认真、细致、准确,自始至终,一丝不苟。

3、注重班子团结。善于化解矛盾,遇事沉着、冷静、克制,杜绝过激言行;尊重理解他人,乐于接受不同意见;工作中注意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强调队伍建设。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成长,赢得下属自发内心发的尊敬和爱戴,下属工作热情,团结协作气氛高涨,队伍凝聚力强。

(四)保密要求

1、诚信经营,公平、公正地对待客户,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2、严守公司机密,严禁利用公司商业秘密、业务渠道从事个人谋利活动,或将其提供、泄露给他人及其他企业。

3、调离本公司或现岗位时,应当承诺继续遵守企业限制的有关规定,对掌握的公司机密、商业秘密等继续履行保密义务。

四、限制准则

限制准则是对高管人员权利的限制,您行使这些权利必须得到批准或授权,否则将构成违规,受到严重的处分。

(一)未经批准或授权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1、以公司名义进行考察、谈判、签约、招投标、竞拍等;

2、以公司名义对外提供担保、证明;

3、以公司名义对外发表意见;

4、以公司名义进行捐助性、救济性和公益性支出活动;

5、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及其他活动。

(二)合法、合规地开展公司业务,严格禁止下列行为:

1、严禁授意、指使、强令财会人员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2、严禁违规对外拆借资金,或将公司财产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3、严禁在物资购销、设备招标、项目开发、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经营活动中违规操作或谋取私利;

4、严禁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业务;

5、严禁擅自决定对外投资、借贷、融资、担保等重大事项;

6、严禁将公司资产委托、租赁、承包、出借给自己的亲属经营;

7、严禁自定薪酬和私发各种奖金、福利和补贴。

五、行为规范(倡导性条款)

行为规范有助于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需在工作中时时提醒自己严格遵守、日渐完善。

(一)十个标准

1、完整理解自己的岗位工作标准,保证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全面履行落实;

2、完整准确界定下属的工作标准,及时为下属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3、理解认同同级同事的工作价值,及时回应兄弟部门的工作请求和上司的工作协调安排;

4、向下沟通2.5级,保证决策内容都能与下属达成基本共识;

5、向上及时汇报反馈,保证上司全面准确把握组织运行状况信息;

6、通过目标实现管理,目标标准和目标措施同时确立认同;

7、定期跟踪下属工作过程,对下属的工作失误承担主要责任;

8、定期量化考核下属工作,公正评价下属工作绩效;

9、准确把握下属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奖励下属;

10、时刻牢记公司目标和发展战略,定期向上司提交发展建议报告。

(二)十个常思考

1、上司的指示要求常思考;

2、上司的期待希望常思考;

3、自己的工作目标常思考;

4、自己的工作职责常思考;

5、下属的困难问题常思考;

6、下属的发展需求常思考;

7、他人的不同意见常思考;

8、常用工作方式效率常思考;

9、他人的恩遇和帮助常思考;

10、社会赋予的责任常思考。

2.XXXX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篇二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在社会稳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档案保险管理和参保人员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密切的关联, 且与参保人员的终身利益有关, 是对参保人员根本利益维护的重要凭证。如果忽视了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就很可能导致保险档案的缺失, 为参保人员以及参保单位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甚至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参保人员的正常退休。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不科学的情况下, 社会保险基金将不具备安全性, 社会保险事业也将得不到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档案系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有关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参考社会保险档案,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参保人员的个人利益。另外, 事业单位职业工作的调转、患病的报销费用、个人账户资料的维护等都需要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来支持, 可见, 事业单位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劣对参保人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工作起步较晚, 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存在很多问题。在本质上看, 我国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一般的在职员工不同, 他们涉及到的资料信息众多, 且容易出现单一、重复的问题, 因而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是直接体现的。人们在短期内看不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因而就会忽视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在具体的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上就会显得思想懈怠、工作停滞, 工作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 退休人员社保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管理的工作秩序较为混乱, 在具体的工作沟通中存在很多问题, 没有提升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效率。有关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管理培训, 其基本素质较低, 缺乏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 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业务技能, 不能有效解决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规范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意见和建议

1.加强对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有关工作人员要采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方式加强对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提升每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意识, 提升人们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宣传, 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的供给, 有效解决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资金不足以及库存紧张的问题, 为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人力资源社会保险部和国家档案局要对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具体要求

人力资源社会保险部和国家档案局要对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要求和规章制度, 引导有关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档案管理操作流程, 同时要对档案管理业务执行部门进行严格的规定, 实现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将管理形成一种制度, 并将该制度纳入到具体的考核规范中。依据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及时完善和改进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3.加强对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要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政策的指导下, 加强对事业单位现有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 提升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提高他们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 进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 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

4.大力加强社保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有关人员要加强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规范的研究, 规范管理工作, 并积极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文字资料和财务报表, 需要有关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归档, 并加强对档案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加快建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机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尽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数据路, 试下你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资源的科学运用。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 原有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 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有关人员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为此, 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 积极探讨人事单位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 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 实现对社会保险档案的有效管理, 减少社会保险资源的不必要流失, 提升社会保险工作效率, 从而不断促进我国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退休人员社保档案管理探讨[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2015:1.

[2]公颜霞.做好社保档案管理的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 (8) :124.

3.浅析高职院校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离退管理

一、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首先,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一贯要求,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工作是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做好离退休工作有利于学校的团结、稳定与发展。离退休工作虽然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如果做不好就会影响高校的中心工作。离退休人员当中的一些老专家、老教授,特别是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同志,在群众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做好他们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学校的团结、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使其老有所为,也是老同志安度晚年的精神需要。随着年龄增长,离退休人员从生理到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渴求与他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希望能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为此,有关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工作水平,把离退休工作看作整体工作的一部分,认真做实做好。

二、健全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免除后顾之忧

现在高校离退休人员的供养体系基本上仍旧是采用退休金制度,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将慢慢地并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除了2004年7月1日以后进入事业单位的人员之外,其他人员在纳入社保后养老金待遇基本不变,使高校离退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延续和保证。有句话说得好:

“老人三件宝:老伴、房子和金钱,最好一件都不少。”有了老伴相依为命,便有了知冷、知暖、知情、知心的伴侣,有了可以相互倾诉、相互扶持走到生命尽头最可靠的支柱;有了一间或一套可以独立居住的房子,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平静温馨的天地;身边有点钱,待到自己要急用的时候,可避免向别人包括子女及后辈伸手、看人脸色的尴尬。金钱虽说不是万能的,但有点钱却可以让人保持应有的人生尊严,让人活得自由、潇洒、快乐。随着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高校离退休人员基本上全部加入了医保体系,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老年人的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只是药价和医疗费用高的社会问题给包括老年朋友在内的所有看病就医者带来不少经济压力,这只能靠政府的法令约束来调整。总体来看,高校离退休人员在养老和医疗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保障制度,可以保证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

三、做好离退休人员业余生活的管理

(一)坚持学习,与时俱进,让智慧生辉。

很多老同志教书育人几十个春秋,退休之后,心想终于可以离开繁杂的书海好好放松一下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感觉百无聊赖,若有所失。因此,积极引导他们加入老年大学,培养学习杂艺、电脑网络知识等新生事物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或为他们提供发挥专长的场所,使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积攒多年的智慧发出动人的灿烂光辉。同时落实党中央关--于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问题的规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离退休干部进行政治学习,做到“八个坚持”:坚持老干部定时阅读文件制度;坚持向老干部传达上级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坚持向老干部通报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坚持请老干部出席某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政治活动;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制度;坚持重大节日慰问老干部;坚持为离退休干部订阅老年报刊;坚持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

(二)老有所教,奉献社会。

前段时间曾报导过退休的国家导弹专家应聘到某公司当顾问而犯了共同欺诈罪,姑且不论这位专家当顾问的初衷是什么,仅就其晚节不保,足以令人扼腕叹息不已。虽然每个离退休干部都是历经沧桑的老同志,但应看到高速发展的社會变化非常快,人们不能总拿旧瓶装新酒,用老眼光看世界。大多数离退休干部都拥有较为发达的人际关系,常常会有人情方面的委托。因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干部学习、教育、纪律监督、工资福利、医疗保障机制,为退休干部保持晚节和良好家风提供坚实保证。在退休之后怎样坚持明明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保住清廉晚节,是每个人都应该时刻警惕的头等大事。做人应当自尊、自重,同时还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摆正位置,既不会趾高气扬,也不会妄自菲薄。

(三)老有所乐,培养通达的人生观。

智者说:

“人活一世,看似长久,实则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过去了,不再烦;今天,正在过,不用烦;明天,还没到,烦不着。唯此,才可每天都不烦。”也就是说,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寻烦恼”,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人从诞生之日起,磨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而死亡就像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着;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咬啮着我们暂以栖身的生活之树。那么,既然知道生命最终的结局是死亡,呆在树上的时候,为什么要惶惶不可终日,为什么就不能安然地吃吃果子、安心地睡上一觉呢?豁达的胸怀,和谐融洽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想得开,放得下,不为家事所累,不为子孙后代操心,抛开让人烦心的琐事,悠闲地过自己安乐的老年生活,才能活得健康,活得快乐。通过离退休联合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等组织,把老年朋友们召集起来,鼓励他们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经常组织一些高雅的活动,成立若干个兴趣小组或某项活动的专门委员会等,定期举办老年人作品评选活动、歌咏比赛活动、书画展、体育活动或比赛等,展示老同志的才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下力气建设阅览室、歌舞厅、拳功操场地、网络室、棋牌室等,为老同志的健身、娱乐提供硬件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四大益处:个人少受罪,家庭不受累,节约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健康是1,事业、金钱、爱情等等都是1后面的0,没有1,后面有再多的0都将失去意义。健康不是一切,失去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因此,老年朋友们应积极投身适合于自己的健身活动,确保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四、做好高职院校离退休人员档案管理

我国步入老龄社会以来,高校退休人群所占学校总人数比例越来越大,达在职人员的1/3甚至1/2,而在这部分人员中,大多是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教学水平高的老教授、学术造诣深的老专家,他们堪称学校的宝贵财富,社会的珍贵资源。近年来,随着高校档案工作在申报考评高校的整体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高校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受到重视,很多高校的离退休工作处专门设置兼职档案员,并鼓励和组织

他们参加系统培训。但其工作毕竟起步较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也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并产生一些建议,与同行进行交流。现阶段,高校中退休的老同志已不在职在编了,其管理服务工作虽由学校离退休工作处负责,但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医疗保险也交由社会保障局负责,特别是退休人员居住的城市街道和社区属地管理人员的介入,使得高校退休群体的管理尤其复杂。

五、做好高校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认识

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概括起来说,就是执行、检查、协调和落实党和国家对退下来的老干部的学习、生活、医疗保健、发挥作用、文化娱乐、丧葬优抚等政治、生活待遇作出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以及老干部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老干部工作部门和队伍自身建设等诸方面工作的总和。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服务老年人,要服务老年人,就必须紧紧依靠老年群众,离开老年群众,我们的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个老年人都像是一棵树,一棵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树。树的年轮珍藏着往昔美好的记忆;树的枝叶流淌着生命不息的汁液;每棵树都有一片绿荫,滋润自身,造福他人。生命的热烈与宁静也在这里得到最和谐的统一。老年人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工作必须依靠老年人,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年人的热情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年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毕生為革命工作,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理应得到很好地安排照顾。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充分认识到老干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今天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才能加深对广大老干部的感情;只有充分认识到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的重大意义,才能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自觉性;只有正确认识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了解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推动老干部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其中有一些刚刚走上领导岗位,他们过去没有接触过离退休干部工作,对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不了解、不熟悉,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加之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老干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老干部工作没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势必削弱各级党政组织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难以保证老干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也就难以把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做好。因此,解决好认识问题,是老干部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所在。

4.服饰公司退休人员承诺书 篇四

服饰有限公司:(退休人员临时雇用范本)

我叫是退休人员,我为了能在贵公司工作又不影响生活质量及收入关系,特向贵公司做出承诺如下:

1.在我为贵公司工作期间,劳动报酬以公司实际发放数额为准,我对此不提任何异议和其他主张。

2.我在为贵公司服务期间如发生疾病或其他人身伤害,所有后果和

费用均由我自行承担,与贵公司无关,我也不得向贵公司以及相关单位提出赔偿或者补偿要求。

3.我在贵公司工作期间的工作范围、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由贵公司

指定,我对上述事项不提任何异议。我所工作的场所、岗位无论有何变动,我都无条件接受服从分配。

4.我与贵公司存在的是临时雇用关系,双方均有权随时解除和终止,任何一方不得以此为由提出经济补偿和赔偿的要求。

5.我在贵公司工作期间由于我自己不当行为,致使贵公司和相关单

位受到财产损害,我有义务向贵公司承担赔偿。

6.以上承诺是我的真实意思表示,为此我愿承担相应的后果。

承诺人:

5.XXXX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

(三)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

(四)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公司围绕战略及经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 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事项可能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第五条 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战略风险: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

(二)法律风险: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定,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

3、舞弊风险: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

(四)经营风险:经营决策的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包括固定资产的自建、购置、处置、维护、保管与记录等。

2、货币资金管理环节:包括货币资金的入账、划出、记录、报告、出纳和财务人员的授权等。

3、关联交易环节:包括关联方的界定,关联交易的定价、授权、执行、报告和记录等。

4、担保与融资环节:包括借款、担保、承兑、租赁、发行债券等的授权、执行与记录等。

5、投资环节:包括投资有价证券、股权、不动产、经营性资产、金融衍生品及其他长、短期投资、委托理财、募集资金使用的决策、执行、保管与记录等。

6、人事管理环节:包括雇用、签订聘用合同、培训、辞退、计算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及各项代扣款、薪资记录、薪资支付、考勤及考核等。

第六条 按照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分为低、中、高风险。

第七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

第二章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

第八条 公司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公司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监事会、公司各职能部门、风险控制及法务部(以下简称“风控部”)及子公司内设的风险职能部门或岗位构成。

第九条 风控部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委员会及监事会为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董事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

第十条 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一)公司董事会负责推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并监督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全面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审核和修订公司风险战略、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对其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建议;

2、审议和评价公司战略、财务、市场、营运、法律等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审议重大风险事件专项分析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

3、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组织方式、工作程序和效果,并提出整改意见;

4、监督风险管理工作进度,协调所需人、财、物资源。

(三)风险控制部是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审阅投资业务的相关合同、协议,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2、监督投资业务及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

3、跟踪投资业务及项目建设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并做出风险提示,每半年提交每一次投融资业务及项目建设的实施情况报告。

4、定期组织开展风险信息收集、识别、分析与评估,制订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

5、组织开展公司重大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子公司负责人为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履行风险控制职能,执行具体的风险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控股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和职责分工的设置,分别参照上述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制定。

第三章 风险管理目标和基本流程

第十三条 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风险确认与识别程序,预先发现风险征兆,提前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目标;对于已发生的风险,首先通过已有的控制措施予以控制,进而采取补偿措施进行控制,把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十四条 公司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主要包括:

(一)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风险评估;

(三)风险监控报告与预警;

(四)风险与危机的处理;

(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四章 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五条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及董事会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所确定的公司风险管理总体方针。

第十六条 风险管理策略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经董事会、监事会评估后确定。监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将公司风险管理策略落实到公司制度和流程管理中,协助各业务部门完善其业务制度和流程,并对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十七条 现有风险管理策略、制度、流程的可行性或有效性,如因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受到严重影响,应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

第十八条 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建立和不断完善授权体系,公司所有部门和控股子公司必须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在各项规章制度中要明确报告路线和程序,使风险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风控部和公司领导。

第十九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针对本部门业务的特点,制定本部门业务的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纳入公司管理制度体系。

第五章 风险评估

第二十条 风险评估是指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对策。

第二十一条 公司风险评估主要经过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等六个基本程序来进行。

第二十二条 确立公司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是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

(一)公司风险管理理念是公司如何认知整个经营过程(从战略制定和实施到公司日常活动)中的风险为特征的公司共有的信念和态度。公司实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对于高风险投资项目采取谨慎介入的态度。

(二)风险接受程度是指公司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一般来讲,公司可将风险接受程度分为三类:“高”、“中”或“低”。

高风险是指影响金额达到公司资产总额 30%以上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30%以上;中风险是指影响金额达到公司资产总额 10%以上不足 30%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0%以上不足 30%;低风险是指影响金额达到公司资产总额 10%以下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0%以下。

公司从定性角度考虑风险接受程度,整体上讲,公司把风险接受程度确定为“低”类,即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谨慎的风险管理态度,可以接受较低程度的风险发生。公司的风险接受程度选择也与公司的风险管理理念保持一致。

第二十三条 目标制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的前提。公司必须首先制定目标,在此之后,才能识别和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并且采取必要的行动对这些风险实施控制。公司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四个方面。目标确定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计划。

第二十四条 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可能阻碍实现公司目标、阻碍公司创造价值或侵蚀现有价值的因素。公司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访谈法等识别风险。公司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以便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一)公司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1、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4、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5、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6、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二)公司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3、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4、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6、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第二十五条 风险分析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角度,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公司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以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风险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组合而成。在风险分析不适宜采取定量分析的情况下,或者用于定量分析所需要的足够可信的数据无法获得,或者获取成本很高时,公司通常使用定性分析法。公司对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哪些风险应当引起重视、哪些风险予以一般关注,对于需要重视的风险,再进一步划分,分别确认为“重要风险”与“一般风险”,从而为风险对策奠定基础。

风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一)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属于“极小可能发生”的,该风险就可不被关注;

(二)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于或等于“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小,就将该类风险确定为一般风险;

(三)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于或高于“风险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就将该类风险确定为重要风险。

第二十六条 风险对策。公司应该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选择风险应对方案:规避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或分担风险。

(一)规避风险:指公司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对策。

(二)减少风险:指公司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对策。

(三)分担风险:指公司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对策。

(四)接受风险:指公司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第二十七条 公司在确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风险应对方案对风险可能性和风险程度的影响,风险应对方案是否与公司的风险容忍度一致;

2、对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比较;

3、对方案中可能的机遇与相关的风险进行比较;

4、充分考虑多种风险应对方案的组合;

5、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公司管理层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7、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第六章 风险监控和预警

第二十八条 公司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使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公司业务和资产的风险状况,相应调整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

第二十九条 监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控部对公司的经营计划、战略方案的实施进行实时监控,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和处理,并保留风险管理记录。各部门或岗位向风控部报送本部门业务风险情况。第三十条 公司各职能部门每年对业务范围内的公司风险的控制水平进行一次书面分析和评估,风控部负责汇总风险评估报告,经监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公司董事会。

第三十一条 公司制定合理、有效的内控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风险性决定;

(二)建立内控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三)建立内控批准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四)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

(五)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等;

(六)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公司各职能部门及控股子公司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七)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八)健全公司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加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形成由公司决策层主导、公司风控部牵头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责任体系。完善公司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备案管理制度;

(九)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第三十二条 对合同及其他业务文件审查制度

(一)审查合同及其他业务文件的程序为:业务部门送交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核并提交法律顾问法律意见。

(二)审查合同及业务文件的形式,以书面审查为主,各部门应给予必要的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并有义务予以说明。如需对有关环节进行调查时,也可以直接实地调查。

(三)审查的时间为,受理合同及业务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3个工作日。

(四)设立审查登记制度,除将审查终结的资料交由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外,风险管理内部,设立审查登记制度,以上述的审查事项予以记录。

(五)其他。

第三十三条 公司相关部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以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公司及各分支机构的财务部门,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进行预测预报。

(二)建立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各个业务环节特有的性质来设计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彻底掌握风险的来源和可能的影响。

(三)建立全面的风险信息报告系统。各部门、分支机构,有责任及时、无保留地向公司内审部门报告有关风险的真实信息。

第七章 风险处理

第三十四条 公司建立灵敏高效的风险处理和应急管理机制,以降低风险损失。对新出现的、缺乏风险应急预案的重大风险,风控部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立即与监事会及公司相关部门协调,组织人员研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并报公司董事会审批后实施。

第三十五条 当风险已经发生,风控部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报告。

第三十六条 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收到风险报告后,及时对风险进行初步的评判,确定是属于一般性内部风险,还是对企业声誉、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造成强大压力和负面影响的企业危机。对一般性风险,责成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处理;对企业危机,必须按照风险危机程序处理。

第三十七条 企业危机处理程序

(一)成立危机处理机构

危机发生后,公司应在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该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组长。小组成员至少包括:发生危机单位的第一负责人、风险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员、公司风控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公司董事会授权危机处理小组为处理危机事件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协调机构,有权调动公司可用资源,有权独立代表公司作出声明、承诺或妥协。

(二)制订危机处理计划

危机处理小组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情报,以及企业拥有或可支配的资源来制订危机处理计划。计划必须体现出危机处理目标、程序、组织、人员及分工、后勤保障、行动时间表以及各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同时还包括社会资源的调动和支配、费用控制和实施责任人及其目标。计划制订完成并获通过后,立即开始进行物质资源调配和准备,展开全面的危机处理行动。

(三)危机处理

1、对于尚未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在对危机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核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和公理,果断做出处理决定,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对于已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应保持与社会各方的良好沟通,及时披露事实真相,以有助于对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价。

3、在处理过程中,应处理好与危机事件对方当事人的关系,及时安抚,避免出现纠纷。

4、在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危机处理小组均应与当地政府、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通报事件进展。

(四)教训总结与责任认定

危机事件处理完成后,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向公司董事会提交总结报告,如实反映事件的起因、发生过程、处理方法和结果、责任认定、反映的问题等,并提出整改建议或意见,以避免新的风险和危机发生。

第三十八条 对因决策失误、管理失职、行为失当等原因致使公司出现风险或危机,并造成有形或无形损失的责任人及单位负责人,公司将追究其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

第八章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三十九条 公司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各上下级、各部门和子公司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

第四十条 公司各有关部门、子公司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检查报告报送公司风控部备案。

第四十一条 公司风控部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有关部门、子公司能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并将监督评价报告上报董事会。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授权内审部门负责解释。

6.XXXX公司员工晋升管理制度 篇六

为了更好地体现员工晋升管理的公正性,严肃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1条 员工晋升的基本原则及条件 1.符合公司及部门发展的实际需求。

2.晋升员工自身素质达到公司及部门考核要求。3.晋升方向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一致。4.晋升员工通过公司的绩效考核。第2 条 人事审批权限

1.部门主管层以上级别员工晋升由总经理审核任命。

2.部门主管层以下级别员工晋升由部门管理人员审核,总经理任命 第3条 晋升管理流程 1.员工晋升流程

(1)由员工所在部门管理者对准备晋升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日常观察,并根据本部门年度经营计划、部门年度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以及阶段性业务发展对管理人员的需求,向公司人事部提交“员工晋升申请表”。

(2)员工晋升申报到正式任命期间,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部门内部宣布该员工代理相应职位,并向其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要求。在人事部未正式发布任命之前,员工晋升后对应的工资金及福利待遇等维持晋升前水平不变。

(3)人事部依据各部门报审材料对准备晋升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于1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评估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2.组织晋升考核评估工作(1)晋升考核评估工作原则

①充分尊重原则。人事部将充分尊重各部门用人需求,支持和配合完成晋升员工全面素质考核工作。②充分负责原则。本着对公司、部门、员工本人充分负责的工作原则,对晋升员工进行全方位(员工本人、上级、下级、平级、其他合作部门)考核评估。

③充分建议原则。针对极个别不符合条件,有重大素质隐患,不适合公司、部门发展的人员,人事部可建议暂缓晋升。(2)晋升考核评估工作流程

①人事部针对各部门上报的材料中员工基本资料部分与人事库进行核实,对不符的情况与晋升员工

本人进行核对。

②对晋升员工进行全面(员工本人,上级、下级、平级、其他合作部门)考核评估。③评估采用面谈、问卷调查及公示征集意见评定等方式进行。

④人事部最终根据以上记录及准晋升人员的过往绩效考核情况评定出具考核评估意见报告,报送总经理审核。

⑤部门主管经上级别员工的晋升,由管理委员人收到人事部提交的该员工考核材料的五个工作日内给出审核结果,公司总经理签署审批意见。

⑥部门主管经下级别员工的晋升,由本部门依据人力资源部审核材料于五个工作日内给出审核结果,由总经理签署审批意见。3.员工晋升任命

(1)人事部根据所有审批意见编制人事任命通告(2)任命通告将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①部门内部公告栏通告书,部门员工大会公布; ②公司内部公告栏公告,公司员工大会公布。第4条 注意事项

1.各部门统一按照以上要求完成管理人员的晋升和晋级工作。2.特例须由人事部上报,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3.所有晋升/晋级人员必须通过人力资源部晋级评估后方可任命

7.浅析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与应用 篇七

(一) 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个人经历、政治思想、职业技能、业务技术水平、工资水平、工作表现、工作变动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组成的文件材料, 是历史地、全面地、真实地反映退休人员情况的重要依据, 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

(二) 历史状况:退休人员档案有的放在原企业, 有的转到了社区, 有的寄放在劳动市场, 有些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甚至被劳资人员拿回家保管, 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许多退休人员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档案究竟在何处。如此分散、零乱的管理, 既危害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也影响了档案的权威性。

(三) 广泛应用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档案利用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出了企业与退休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外, 还包括公检法机构、医保部门、公证机构和社区等等。退休人员企业改制、核查待遇、参加医保、工伤鉴定、办理房改、财产继承、更名、大批量拆迁、领取采暖费等都需要查询档案, 退休人员档案作为这些真实记录成为业务办理不可或缺的原始依据, 其基础性地位和服务性功能非常重要, 关系民生。

二、长春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保障退休人员权益的依据, 为实现社会保险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 服务一生, 保障一生”的目标, 避免企业管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失误、影响其合法权益, 减轻企业社会管理负担, 长春市于2004年成立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 对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并提供档案查询及出具档案证明等服务。档案中心占地1000平米, 目前纳入中心集中管理的38万卷退休人员档案电子影像采集工作基本完成, 其电子影像档案可即时查询, 一个工作人员一台电脑对应一台打印机, 普通业务3分钟办结。

(二) 存在问题:

1.数字化不完全, 办公区和库房无法完全。刚开始扫描时是根据查档需要进行扫描的, 重要的和经常查询的要件扫了, 调资表和其他一些表格没有扫描, 现在需要用时还是需要人工调档复印。

2.不能通过内容检索归类。如同一个单位的人都要复印退休表, 不能把这些人的退休表放在一起打印, 而是得调出一个人, 打一份表;

3.不能完全资源共享。由于档案的保密性, 档案资料不能共享;且由于各行政部门之间没有联网, 退休人员办事时还是需要到档案中心查档;

4.安全问题。档案扫描后变成数字档案, 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无孔不入的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给数字化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隐患。

三、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几点建议

(一) 加强库房建设

长春市退休人员档案中心已经按照“八防”建立了档案中心, 但由于近年来退休人员越来越多, 库房容量已经饱和, 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退休档案, 需要增加面积, 合理规划。

(二) 加强档案数字化, 提供先进的软、硬件设备

现在大部分退休档案已经扫描完成, 除了把剩余部分扫描完之外, 应开发一套人工干预少、效率高、易查询、易保存、成本低、实用通用的档案管理软件, 设计出更方便、功能更多的检索目录。

(三) 加强退休人员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档案安全是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生命线, 尤其是实现档案数字化后, 更要在档案实体、档案管理制度和设施配备以及网络方面加强管理, 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

(四)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在于利用

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 按照《档案法》和《保密法》等规定的要求, 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原则, 在保障信息安全与保密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 让各行政部门办公时可由网络检索到相关资料, 避免反复复印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浪费, 走群众路线, 减少百姓办事的步骤和路程, 真正做到服务“一站式”。

四、做好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化管理的基础, 合理管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 有利于养老保险的相关福利待遇的执行, 有利于人员关系查找, 有利于退休人员档案价值的发挥, 关系到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管理, 能够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利益,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能够促进经办业务的顺利开展, 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是落实民生工作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于斌.探析当前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时代经贸 (下旬刊) , 2008.

[2]冯惠玲.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与互动.中国档案, 2003.

8.XXXX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篇八

关键词 企业;退休人员; 管理

退休职工由社会生产者转变为社会消费者,他们的心理特征与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离退休以后,他们由从事多年的生产活动里脱离出来了,生产生活环境由有组织状态进入无组织状态,组织观念意识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学习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对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够,比较容易产生认识上分歧与局限。一些退休职工不适应在岗离岗的巨大差异,怀旧思想过重,甚至会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离退休人员的这些特殊情况,确定管理与服务重点,切实解决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当前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方式方法落后 思想认识不尽一致。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退休人员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一些原有的对退休人员照顾的政策措施逐步退回历史舞台,而还没有研究制定出更为完善的管理措施与办法,必然使得一些退休人员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加上思想观念没有真正转变过来,经常找组织给予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工作量。而且过去的一些方法如:集中学习、开会、家访、组织活动等过于落后,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离退休人员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认真做好退休人员工作。

退休人员离开岗位以后,大多数都已经分散居住。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不同,思想认识也会随着环境、素质等因素的差异而发生变化。有的跟随主流,人云亦云,缺乏自主分析和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盲从附和。有的则自行其是,作为退休人员,特别是在农村基层有一定名望的,大多都能把在单位养成的良好组织纪律性体现在退休生活中。但是,也有少数人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加以宣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2 经济上得不到满足 行动步调不够一致。 我国非常重视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在经济、建设和保障等方面高度重视。也想方设法地保持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使他们都能安享晚年。但是,由于历史、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很多退休人员的奉献积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很多退休人员在经济上一般比较困难,积蓄比较少。这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劳动收入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必然造成了退休人员的心理不够平衡。

行动步调的不够一致,必然会导致产生一些偏激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大多退休人员都能够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洁身自好。但是,有极少数人退休以后,由于没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产生了步调不够一致的情况。甚至自己的想法、见解、不满和失落,不是通过合理的渠道反映和交流,而是通过别人、子女等进行扩散,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单位工作的决策和正常秩序。

2 退休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信息沟通交流不够 思想教育力度不够。 由于很多退休人员是分散居住的,一般都受到交通、通讯、身体等条件的制约。虽然他们对单位的发展,乃至对党和国家的建设都是非常关心的。但是,由于信息沟通交流不够。导致了他们对党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这主要是因为单位政务公开对退休人员公开不够,一些涉及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信息传播比较慢。

当前,退休人员在经济生活上基本得到了保障,但由于思想教育被忽视了,没有真正深入到广大退休人员当中。退休人员离开了工作岗位以后,思想认识上容易产生停滞现象。特别是一些退休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低的制约,主动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比较落后,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建设的政策了解不深,对单位工作和决策支持不够。

2.2 遗留问题解决不够 生活负担比较繁重。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是造成退休人员管理困难的重要原因。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单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突出困难与问题,一些问题和矛盾当时就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逐渐形成了遗留问题。而在退休以后,一些人总是思想上想不开,认为自己不得势,便以历史遗留问题与单位无理纠缠。当前,很多退休人员在生活上依然比较困难。这是因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平衡,很多退休人员退休生活费仍然是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甚至一些退休人员仍然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生活负担比较繁重。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退休人员的生活负担繁重的问题,势必会对退休人员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加强退休人员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健全退休人员管理体系 依法强化退休人员的管理。目前,大多退休管理工作机构还不够健全,人员也没有完全到位,退休人员待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要健全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对退休人员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退休管理工作机构的效率,也可以避免退休人员之间相互攀比的不良現象。同时,健全退休人员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增强退休人员的团结协作能力。

我们要站在讲政治、讲稳定、讲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退休人员管理组织机构,依法强化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认真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教育、指导和稳定等工作。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外,还要吸收一定比例的,具有代表性的退休人员代表参与,认真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管理与服务。

3.2 做好退休人员的信息沟通 提高退休管理人员素质。 退休人员是单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思想、认识、工作和生活上难免会产生一些分歧与误会,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特别是要注重退休人员信息沟通上的不对等的现象,切实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要保持经常沟通交流,统一思想认识,互相交换意见,及时沟通情况和传递信息,增进互相信任,把那些不必要的分歧和误会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高退休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做好退休人员管理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退休管理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纳入管理视野,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此外,退休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做好退休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全心全意为退休人员服务的思想,做到爱岗敬业。

9.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篇九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统一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职责,根据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集团公司对退休人员管理,坚持企业管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在加强内部管理基础上,搭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桥梁,确保管理和服务到位,保证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直属全资、控股分、子公司。

第二章 管理模式和机构

第四条 集团本着兼顾历史,立足实际的原则,将采取集中委托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对退休人员进行管理。集团退休人员的集中委托管理机构为实业公司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分散管理的机构为各单位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第五条 根据集团实际,将退休人员按照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老人”:xx年xx月xx日xx集团成立之日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第二类—“中人”:xx年xx月xx日至xx年底xx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期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第三类—“新人”:xx年xx月xx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第六条 中心作为集团离退休人员的集中委托管理机构,在接受委托基础上,具体负责以下退休人员的委托管理工作:

1、受xx集团委托,管理:xx集团机关的“中人”、“新人”;进入上市企业的“老人”、“中人”;原xx集团已实行集中管理的除进入上市企业外的其他“老人”;原xx集团集中管理的“老人”;xx集团直属分公司、项目部的“老人”、“中人”,境外企业的“新人”。

2、受集团所属企业委托,管理:目前已由中心集中管理的包括进入上市企业的“新人”以及未进入上市企业的“中人”、“新人”。

3、委托管理本着谁委托谁付担退休人员费用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趸缴的方式结算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费用(具体办法另行制订);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签订协议,如委托单位不愿继续委托,可于一个管理周期(一年)末提出解除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彻底解除前应结清相关费用。

第七条

除以上退休人员外,其他退休人员的管理原则上采取所在单位自行分散管理模式,股份公司和实业公司应根据各自实际分别研究并各自搭建相应的管理框架。集团公司将根据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逐步推进以及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整合工作的进展情况,从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模式将以通知形式下发。

第八条 集团新的退休人员管理模式实施后,退休人员的档案应根据新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调整;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关系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应向社区进行转移。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九条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退休人员管理的组织、监督和指导等全面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依据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实际搭建集团退休人员管理体系,制订退休人员管理的相关制度;

二、监督中心及其他承担退休人员管理职能的单位落实国家有关退休人员工作方针、政策;

三、指导中心及其他管理单位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四、汇总上报集团退休人员管理的各种报表;

五、按照规定审核退休人员各项费用开支,定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委托管理的费用结算;

六、为集团公司机关管理的符合退休条件员工办理退休手续。

第十条 中心作为退休人员的委托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对不同单位、不同层级的退休人员实施统一管理,涉及的具体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一、负责制订中心对退休人员实施管理的相关办法和细则;

二、负责退休人员的组织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三、负责退休人员各类补贴、费用的统一发放;

四、负责办理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费用报销;

五、按照不同委托人以及退休人员原所在单位为退休人员建立台帐,进行分帐式管理。

实业公司应根据职责划分,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建立高效、协调的管理体系。

第十一条 退休人员原所在单位作为委托人,其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一、负责向中心提供委托管理的退休人员明晰、待遇标准等详细资料;

二、负责委托管理的退休人员相关费用开支的认定及费用支付(具体支付形式根据中心要求确定);

三、负责与中心沟通,并根据需要协助中心做好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实行分散管理的企业对退休人员管理应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依据北京市及集团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退休人员管理的具体政策;

二、负责所辖员工退休手续的办理工作;

三、负责所辖退休人员的组织、日常管理以及相关费用发放、报销等工作。

第十三条 随着退休人员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对退休人员服务职能的加强,各类退休人员的管理将逐步由企业向社会转移。员工服务中心及退休人员原所在单位,应根据形势发展,互相协作积极推进,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承担相应职责。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管理机构应共同建立和维护xx集团退休人员管理系统,管理退休人员的信息和基础资料,信息和基础资料最终汇总至集团人力资源部。

第十五条 各级管理机构须及时向所辖退休人员传达本市有关退休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及xx集团的有关规定,保障退休人员管理政策的落实。

第十六条 各级管理机构应根据退休员工实际情况,开展有利于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如读书学习、健康体检、节日慰问等。

第五章 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 本章节只适用于由xx集团公司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xx集团公司委托管理的退休人员以及xx集团境外企业退休人员。

xx股份及所属企业(含托管企业)、实业公司及所属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结合效益情况,在集团统一原则指导下,制定各自的退休人员福利待遇标准;有关企业年金的建立必须按照集团统一方案进行运作。

第十八条 退休人员可享受的福利待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北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金;

二、北京市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三、企业内部养老补贴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四、国家规定的住房补贴;

五、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前享受的供暖费、物业费报销;

六、其他经集团批准的补贴及费用。

其中,物业费和供暖费标准可根据国家和企业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 为充分兼顾历史,着眼未来,各类退休人员在福利待遇的享受方面予以区别对待,基本原则是“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办法,新人新办法”。其中: “老人”:原则上维持原待遇,包括:原企业内部养老补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前享受的供暖费、物业费报销标准不变;同时每年可享受企业提供的一次免费体检服务。其它补贴,在原政策规定范围之内的,继续发放;政策之外各企业自行发放或采取其他方式享受的待遇,根据实际情况应逐一进行核准,集团主管部门将核实结果上报集团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继续享受,否则应予以取消。

“中人”:原则上进行过渡,基本维持原待遇,并与“新人”适当接轨,其中:企业内部养老补贴标准与企业年金标准接轨,在考虑“持股”等历史因素基础上,如现待遇标准低于企业年金标准,参照企业年金标准发放;如高于企业年金标准,按现标准发放;按照xx集团相关规定享受企业补充医疗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补贴;每年可享受企业提供的一次免费体检服务;退休前享受的供暖费、物业费报销标准不变;不再享受本政策之外的其他待遇。

“新人”:完全采取市场化管理模式,其中:用企业年金替代企业内部养老补贴,在企业年金制度尚未正式实施前,此项待遇暂按原标准发放,待年金建立时统一进行折算;按照xx集团相关规定享受企业补充医疗待遇;以企业年金过渡期为限,过渡期内退休的员工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体检服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补贴;供暖费及物业费报销按照集团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根据企业效益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企业对以上待遇标准特别是“新人”的待遇标准及发放模式保留随时调整的权利,以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进程。

第二十一条 企业年金是集团为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方式发放的补贴。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及计发标准详见“xx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退休人员逝世,按照国家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与亲属共同办理后事,并做好善后和遗属工作。

第六章 附则

10.退休人员返聘管理办法 篇十

为规范退休人员返聘管理,充分发挥退休返聘人员工作优势,促进对中青年人员的传、帮、带,特制定本办法。

一、返聘原则

1.工作需要原则。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实施返聘,若现有人员已能满足工作需要,则不进行人员返聘。

2.自愿原则。返聘退休人员必须尊重本人意愿,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聘用。

3.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部门申请返聘的,由该用人部门负责日常管理;社根据整体工作需要返聘人员的,一般委派到一个部门开展具体工作,并委托该部门负责日常管理。

二、返聘范围与对象

4.返聘范围: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生产经营工作需要的其他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5.返聘对象:已办理退休手续的我社人员,身体健康,能适应返聘岗位的日常工作,一般不超过70周岁。

三、返聘期限

6.返聘人员聘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考虑退休人员的身体情况,原则上以一年为一个聘期,可多次续聘;针对专项工作或重要项目的聘用,也可一事一聘,聘期可不固定。

四、返聘程序 7.返聘申报。拟聘用退休人员的部门商拟返聘人员本人同意后,用人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返聘理由、工作任务和预计返聘期限等,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报请分管业务和分管人事社领导审批,必要时报请社长审批。同等条件下,优先返聘我社退休人员。职能部门返聘退休人员、其它部门返聘非专业技术人员从严控制,一律最后报社长审批。

8.返聘协议。人力资源部与返聘人员签订《退休人员返聘协议书》,明确聘用期间的工作岗位、职责任务、薪资报酬、聘用期限等内容。

9.返聘人员聘用期满,如需继续返聘的,用人部门应提前15天参照以上程序办理续聘。逾期不办理续聘的,自行解除返聘合同。

10.社根据整体工作拟返聘人员时,责成人力资源部商相关部门确定,并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五、返聘人员职责

11.自觉遵守我社规章制度。

12.服从用人部门的工作安排,完成相关工作任务。13.弘扬优良工作传统,履行传、帮、带工作职责。

六、返聘人员待遇

14.返聘在审稿中心的,按该部门管理办法执行。15.返聘在职能部门的,按以下标准执行固定工资制:返聘人员是正高(司局)级的每月3500元,副高(处)级每月3000元,其他人员每月2500元;年终不再享受任何绩效工资性质的待遇,年内不享受在职员工福利。16.返聘在其它部门经营性岗位和计件岗位的,均按返聘职能部门同类人员标准的70%预发返聘待遇(相当于最低待遇);结算时,执行社内同类在职员工的同等经济政策和效益分值制(但预发的返聘待遇应扣除),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分配。

17.返聘人员的每月待遇均采用工资下发制。18.为返聘人员以为单位投保一份雇主责任险,保费由出版社承担。相关条款通过返聘协议约定。

19.返聘人员因公出差待遇及报销办法与在职员工相同。

20.返聘人员凭出勤情况享受与在职员工相同的午餐补助。

七、返聘人员的管理

21.除审稿中心返聘人员外,其他返聘人员均参照在岗人员实行考勤管理,用人部门自定具体考勤方式并负责返聘人员的日常考勤与管理。

22.在返聘期内,用人部门和返聘人员均可提出终止返聘意见,由用人部门报人力资源部办理解聘手续。

2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部门可提出终止返聘意见:

1)返聘人员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2)返聘人员出现重大差错、过失严重损害我社利益的; 3)返聘期内用人部门因工作变化不再需要返聘人员时。

八、附则 24.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本办法执行前已办理了返聘手续的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并按本办法执行。

25.确因工作需要,返聘社外退休人员的,应从严掌握并参照本办法执行。

11.浅谈高校离退休人员的完善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离退休  完善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67-01

1 高校离退休人员的现状与特点

高校本身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高校离退休人员中,大部分人来自不同领域的科研团队,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质与高深的学科造诣,其中也不乏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高校离退休人员平均学历、素质要远远高于我国离退休人群平均水平。

随着医疗水平与人文素质的不断进步,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养生,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高校离退休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虽然国家对于离退休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瑕疵,这些都造成了离退休人员数量上存在较大变化。

高校中离退休人员大部分曾经是领导者与教育者,知识渊博、阅历深厚,年轻时为革命事业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在岗位上几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规律,一切以学校为重心。在离退休后,生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重心由学校转变为家庭;社会角色的突然转换、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反差,心态上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校离退休人员具有文化素质高,政治思想成熟、经验丰富,参与社会意识强,社会影响力广泛、群众基础较好等特点。调查显示,高校离退休人员由于受教育多年,对国家大事、时事政治、高校的教育动态与重大决策都十分关心。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与政策水平。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离退休人员对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 高校离退休人员妥善安置与完善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离退休人员的妥善安置与完善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维护高校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发挥高校离退休人员作用,推进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做好高校离退休人员妥善安置与完善管理的工作要讲究方式与方法,高校应成立专门部门,组织专人管理,对离退休人员进行规范的管理与细致的关心,为他们业余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使他们感受到高校领导的关心、社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生活重心、发现晚年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有报道显示,环境与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和医疗卫生服务因素是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四大因素。据美国医学家调查分析,造成死亡原因的30%是因为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40%是因为环境污染等因素,20%来自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的源发来源也是环境因素,10%是因为不适当的医疗卫生服务。所以,高校应从多角度关心离退休人员的健康问题

高校离退休人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岗位上,他们受人追捧,退休后,我们更要对他们的生活与心态关心入微。有调查表明,发达国家由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诱发的疾病每年死亡82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0%以上,不发达国家每年死亡117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5%,并且预计2015年发达国家将达到75%发展中国家可达到60%以上。因此,应根据离退休人员的文化素养、年龄特点、健康状况、居住条件与收入情况建立个人档案,从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预防与疾病的监测着手,定期安排离退休人员进行体检,做到无病防病,有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加强离退休人员的健康教育,重视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以及康复治疗,有效的延长健康期、缩短带病期,提高离退休人员晚年的生活质量。

提高离退休人员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老年期间的自理能力。由于他们在工作岗位耕耘多年,在岗期间门庭若市,在岗位上退下来,精神上容易产生很大落差,寂寞感与失落感增强,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咨询,通过聊天的方式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心理期望值、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定期主动登门拜访,对老同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和高校重大决策,向他们征求建议,这样既让他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与重视,又沟通了彼此间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心理上的疾病。

对于常年患有重大疾病的离退休人员或临终病人,高校应采取临终关怀。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主题词表”中对临终关怀(Hospice care)的解释,是对临终病人(即生存时间6个月或更少的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医护措施。由于高校离退休人员大部分是老教授、老知识分子,他们具有相当高的思想觉悟,所以高校应注重临终关怀,这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并建立一系列的管理监督办法,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程指导。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就是意味着人格的平等,人品的敬重。尊老、敬老不可以只停留在口号上,高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把工作具体落实,要做到耐心傾听,要与他们多谈心、多沟通。对于老同志个人家庭方面的困难和生活待遇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解决,凡是有能力解决的要及时给予解决;三是要反映,自己职权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主动向有关部门及上级领导反映,并促成问题早日解决。四是要访问,组织好教师节、国庆节、九九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及对重病在家或住医院等老同志的慰问工作。增强离退休人员对高校工作人员的信任。

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老年人的自身条件,提倡并引导老年人从事教育、咨询、社区服务、自我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在参政议政、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环境卫生、交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参与社会发展,为老年人才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3 高校离退休人员妥善安置与完善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以来,离退休人员的妥善安置与完善管理的问题越来越被党和政府所关注。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就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爱老年人成为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随后,2008年,党中央就又提出了“六个老有”的方针,是对老年所教、老有所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进步,关爱老年人生活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关注离退休人员的妥善安置与完善管理的问题已经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邱高会,李智.浅论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引导[J].科技资讯,2007(18).

[2] 杨万贵.高校离退休工作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

上一篇:课本剧 负荆请罪下一篇:受捐赠学校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