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实践教学原著读书心得

2024-08-08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读书心得(共8篇)

1.两课实践教学原著读书心得 篇一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理想与现实的“磨”与“合”

学院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2年8月14日

一国两制,顾名思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九八四年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而现在,这个伟大构想早已在香港和澳门成为现实,唯一的缺憾是这个构想最初的目的是为台湾回归而设计,而台湾现在却仍未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所说的理想,就是一国两制在港澳台的推行,就是中华儿女抛弃分歧,万众一心,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祖国完成真正的统一。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不妨先来谈谈理想与现实的“合”。

事实证明一切,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以及回归至今的持续发展都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一国两制是祖国为维护港澳台同胞原有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以及经济运行方式所许下的郑重承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港澳原有社会、经济制度没有改变,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港澳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和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外来投资者在港澳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继续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澳门的对外经济联系得以保持并增强,特别同葡语国家和欧盟的联系进一步扩展。正像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事实雄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熟知,在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的《财富》杂志发表封面,预言“香港已死”。但在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该杂志又发表一篇《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白地承认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

2012年,香港回归十五年以来,不但没有像西方舆论所预言的“死亡”,反而焕发出更大的活力:2012年世界银行对全球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香港位居第二;标普对香港的债务评级提升至最高级别3A;香港的失业率在2011年降至历史最低位,仅为3.4%,几乎实现了全民就业。这些事实都不可争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积极作用。

同样的,澳门回归祖国后,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资料所示,回归后第一年,也就是2000年,澳门特区扭转回归前连续4年经济负增长局面,保持连年增长势头,2000年至200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约为14%。另外,2000年至2008年财政,澳门特区政府财政收支连续9年出现盈余。从1999年至2009年回归十年间,政府财政累计盈余由不足130亿澳门元,增至1000亿澳门元,财政实力增长近7倍。

一国两制的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契合,有力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我们这么开明的政策?从资本主义历史看,从西方国家看,有哪一个国家这么做过?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延伸,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座丰碑,是中国用于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伟大发明与创造。它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契合。

而在另一面,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台湾问题,这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磨”。

我曾看过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台湾问题好比两兄弟打架,打输的离家出走,打赢的又想兄弟早点回来。如此看,台湾问题本来就是中国的“家事”,然而国际上却不这样认为,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把台湾问题国际化,让更多的国际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台湾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处理,一国两制的构想也迟迟未能在台湾“安家落户”。

台湾问题不仅有外界势力的干涉,也有很关键的内部因素。据调查,台湾50%的人不愿意回归祖国,20%的人愿意,30%的人未表态或两者皆可无所谓。这50%的人大多数都是青年人,而20%的人却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台湾近些年来经济大发

展,台湾许多人尤其是青年人不愿脱离台湾优越的生活状态和政治环境,再加上台独分子恶意对台湾人民进行祖国大陆的非真实性宣传,导致台湾许多人对祖国大陆怀有惧怕排斥心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台湾问题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问题,它不同于香港澳门的解决方案。

而现在,尤其是在美国把军事重心从中东转移到亚太之后,西太平洋海域即东亚和东南亚的局势开始风起云涌。暂不提菲律宾从今年四月份开始蓄意非法侵占黄岩岛事件,台湾不予任何表态,而今年中日关于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的争执,面对当下被日本非法侵占的隶属台湾岛的钓鱼岛,台湾当局却表态钓鱼岛不属于中国。不仅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仍保持着日本的部分风俗,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甚至逊于台湾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再者,台湾海峡是日本通向中东的必经之路,台湾和日本当前的暧昧关系则是必然的。假如大陆对台湾动武,第一个介入的不一定是美国,而会是日本。

以上的种种原因,都让我们看到了大陆要收复台湾并实行一国两制的难处,受到多方面势力的制约,大陆不能盲目采取行动,即使采取武力,也将受到重重阻碍。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发展。福建省的海西建设就是针对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而开展的。两岸不仅实现了通海通航,而且旅游业也不再受到约束,每年都有大批的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为台湾带去了不可小视的旅游业收入。此外,台湾的水果蔬菜也通过台湾海峡运往大陆的消费市场。现如今,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大陆为台湾带去的经济利益占据了台湾收入的最大比重。两岸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越来越不可分割。

中国有句俗语,叫“好事多磨”。台湾回归也许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困难,需要的时间也许会比期待中的还要久,但这正是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也是当前客观存在的复杂背景下的矛盾。港澳已成功地实践了一国两制,实现了“合”,而台湾问题也将在两岸不断的“磨合”中,在祖国越来越强大的形势之下,逐步走向“合”,完成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

2.两课实践教学原著读书心得 篇二

关键词:《论读书》,英汉对比,词法,句法

《论读书》句式整齐,逻辑缜密,用词得当,而王佐良先生的译本,巧妙掌握汉英在表达上的不同,使译文既反映原文面貌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本论文以《论读书》为例,从词法、句法角度解析英汉语言的差异,以期对原作和译作有更深刻的理解。

1、词法角度

1.1英语重名词,汉语重动词

英汉语言的不同之一在于英语多用名词,汉语倾向于使用动词,特别是在正式文体中表现尤其突出,英语名词优势更为明显,甚至是英语书面语区别于口语的重要标志。这可能是因为英语中每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一般为了避免麻烦常用名词形式表达,如:

(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在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中,他没有把“delight”、“ornament”和“ability”翻译成名词形式,而是选择了“怡情”、“傅彩”、“长才”三个动词取代了原文的名词,既保留了原文风格,又特别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2汉语常用动词代替英语中的介词

英语常把介词置于名词之前,表达一个具体的动作,这和汉语是大相径庭的,如:

(2)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原著中连用三个介词“in”,强调在某些方面,简洁意赅,但是在王佐良先生的译本中并没有把“in”翻译成“在”,而是选择了“见于”这样的动词表达。他熟知汉英在介词和动词表达方面的差异,采取了与原文不同的搭配方式,使得译文通俗易懂又不失风格。

2、句法角度

除了词法方面的差异以外,英语和汉语在句法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的被动体现在语法上,汉语的被动则借助于特殊词汇,甚至有时干脆不用被动。

2.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则是意合的语言。所谓形合就是注重句子语法结构上的前后关系,靠连词等组装各个部分,而意合则更注重句子的逻辑关系,注重意义的表达,不在乎表面形式,例如:

(4)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原句用了连接词“for”,“and,“but”,介词“of”,“by”,“from”也用了三次;并用连词“that”把前后句连接起来,紧凑而不松散。汉语译文中仅有“虽”,“然”和“则”三个连词,没有用介词。由此可见,英语更注重句子表面结构的完整,汉语造句不靠形式和结构,注重内在逻辑和意义完整。

2.2英语用语法手段表示被动,汉语用词汇化手段表示被动

英语的被动有系统的、规范的被动语态和明确的语法规则,而汉语则没有系统表示被动语态的语法规则,只能借助像“被”这样的表示被动的词语表达被动关系,例如:

(5)……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借助“be”构成被动句,而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完全是用汉语的主动形式,通过词语“以”来表达这种被动关系。

3、结语

英语和汉语在词法句法上的差异是翻译过程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翻译的难点。本论文从词法、句法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论读书》的原著和王佐良先生的汉译本,以期促进对原著和译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3.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篇三

部,以达到韩国国民对大韩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然后比较了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从而归纳总结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一注重从细微处加强教育,避免空喊口号式教育。中国比韩国更强调对国家与党的崇拜和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而韩国比中国更强调和重视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的表述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交流,比中国更重视传统风俗文化的介绍。二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孩童抓起,思想政治课程应及时更新教育内容,避免空洞乏味的教育而失去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应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传统优秀文化,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吸取精华,扬弃糟粕,为我所用。三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宣传。传媒+影视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学习。避免韩国等其他国家对我国文化的侵占及对青少年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占领。

4.两课实践教学原著读书心得 篇四

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

回顾历史,我们勿忘国耻;展望未来,我们努力奋斗。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无数的重大事件,如科技的突飞猛进原子弹研制成功;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主权的完整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应该感到无比骄傲。谈到香港澳门的回归,就必须涉及“一国两制”和到邓小平。让我们来缅怀邓小平,了解他的具有伟大意义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今天我们重温它,对如何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澳门、台湾统一问题上的主要方针。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有特色、最具创意的组成部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中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自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后,1984年5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后一个多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人时,更具体地解释和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这一思想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之后,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可行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香港回归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的岁月里,香港还是持续地繁荣。“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功解决了国家统一问题,并且对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我国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国家内常常只能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社会制度存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新思路。“一国两制”既符合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国家观点,又进一步地发展了对于国家内部阶级矛盾的调和问题的解决措施。“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是从实际出发,充分照顾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回望历史,自《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思想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受英国的影响深刻,这就需要我国在争取香港回归的问题上,要充分尊重香港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并与香港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因此,这一构想主张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保持我国主体的社会制度不变,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证香港地区在回归祖国后的正常社会秩序,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在香港回归的十几年里,香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香港比过去几年更加繁荣了。香港是个自由贸易港,“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这个港口的繁荣。如今,香港和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赴港旅游、赴港探亲的人越来越多,办理赴港通行证也越来越方便,许多港人能够方便地回乡探亲,以解思乡之苦。每年香港都会接待数以万计的大陆游客,这对香港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香港是面向东南亚等国的平台,大陆能够通过香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对于大陆的发展也有作用很大。香港和大陆在日益密切的联系中相互促进,共同走向繁荣。“一国两制”符合香港人民的利益,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香港回归祖国后,澳门也随即回归祖国,并且保持着繁荣之态,这充分表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杰作。它最初就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构想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通过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日益加深了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认同,许多人士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可行性感到信服,认为台湾当局只有接受“一国两制”同大陆谈判统一,才是台湾唯一可取的前途。

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和繁荣的发展,为台湾以后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并不要改变台湾现存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当地的民众可以自己管理自己,只要能够共同维护中国,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么他在当地的治理方式可以由台湾民众按照确定的法律来实行自治。

如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阐述了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才得以进行,世界的发展需要和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和平,“求和平,谋发展”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一国两制”在另一角度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这是每个国人所期盼的。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制度可以不同,但是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地方政府可以对内实行自己的地方政策。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政府不同,可以拥有其他省、市和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但是前提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台湾所享有的权力和香港、澳门还有所不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一样,台湾也由台湾人自己治理,台湾在行政权力上享有很高的独立性。“一国两制”同时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符合人民的利益,也符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理念。

可以预见,凭着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和能力,两岸双方抓住历史的机遇,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协商,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的办法和途径,最终完成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中国,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身为当代青年,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良好的精神方面的素养,这不仅仅需要学习好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努力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地拥护“一国两制”政策,积极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与海峡对岸的同胞的联系。为我国早日实现统一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一国两制导读

5.红色之旅“两课”社会实践心得 篇五

南昌古城寻枪声

火车在南昌站还未停稳,我们的心早已飞向了八一大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和八一起义纪念馆。打点好行装,准备接受革命的“洗礼”。尽管从中学到大学我们都在学习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总认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但在参观之后才发现自己掌握的都是些只言片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尽管提起毛泽东、朱德、八一南昌起义,我们都能说上几句,但这仅仅局限于感性认识,未能从书本课堂转到实地实景。而在这里,我们实现了质的飞跃。当我们走在八一大道上,我们仿佛听到了起义军震天的号角,听到了打响中国革命的第一枪;我们也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冲出战壕、奋勇杀敌的场景,看到了奋死拼搏、前仆后继的身影。当我们站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下,历史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同寻常可歌可泣的故事。踏着起义将士们在大炮、枪支下留下的血的足迹,我们总有一种想穿越时间的隧道与革命运动面对面的冲动,因为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亲近过历史了。当我们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我们仿佛听到了朱老总在天心坪军人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黑暗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像俄国一样的‘一九一七年’的,只要能保证有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回到“大本营”,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烟雨蒙蒙上井冈

次日,我们特地起了个大早,尽管下着蒙蒙细雨,但我们的心跟着车在飞奔,只为赶往那绵延五百里井冈。从南昌奔波了近八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歇脚地――井冈山市,并以此为根据地,四处“打游击”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毛主席旧居内,人头攒动,却大都比较安静,不像在别的旅游景点,喧哗不止。到了此地,似乎人人都怀着一种崇敬、景仰,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心情。继而参观的革命博物馆,记载着年代末至年代初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大小小的七个展厅讲述着同样一个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片《重上井冈山》不禁让人思绪万千;看着陈列在博物馆内的件件遗物,让人真正体味到了毛主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话语。

黄洋界上谒先烈

早已听说过毛主席曾经诗兴如潮对黄洋界发出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菲菲细雨中,我们一睹了黄洋界的“芳容”,阴霾的天气使五百里井冈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之中,但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红军构筑的工事。缭绕升腾的云雾似昔日鏖战的硝烟;阵阵松涛,似当年两军激战时的隆隆炮声。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下,我们高唱《国际歌》,体会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感受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内涵。黄洋界哨口,地势险要,防守森严,当年红军在这儿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如今的黄洋界,再也看不见飘动的战旗,听不见震天的呐喊声,但心目中的黄洋界,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我们在当年毛委员朱老总挑粮上山时曾歇息过的`树旁休息了片刻,追寻毛委员那浓浓的湖南乡音和朱老总那根三尺长的青竹扁担。正是那根扁担,挑起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挑起了全国人民的命运。

八角楼里上党课

从黄洋界下来,我们开始朝其他的革命遗址“进军”。在茅坪八角楼里,我们轻抚着红军将领们用过的简陋的桌椅板凳、蓑衣斗笠,聆听着年代久远的红军歌曲,思考着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为什么在艰苦卓绝、历经坎坷的岁月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胜利,对中国革命作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判断?为什么红军在四面白色恐怖包围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英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的进攻和“围剿”。章越松老师的一堂生动的党课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结。虽然仅仅讲了一个多小时,但我们的收获颇大。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中国红军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会场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井冈山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党的“十六大”。

烈士陵园祭英雄

6.读原著、写心得 篇六

南海区业余体育学校党支部

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容,我支部党员在行动上和思想上都得到更加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作为工作上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地查找自己的缺点,不断的自我检查,自省;把工作中一些不好的习惯,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改正。

7.“两课活动”心得体会一 篇七

——预备党员 付为军

2011年10月8日,湖北省召开全省“两课“推进视频会议,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操场集体观看视频会议。陈厅长讲话指出,要保持和发扬成绩,我们必须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制度;在外部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和优化的情况下,教育内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围绕这个目标,湖北省在全省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两课”活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学期目前已经接近尾声,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代表,比如:细心关心学生的王颖老师,努力专研教学的谌芳琼老师等。“比教学”大家积极的相互学习,努力提供专业教学水平;“访万家”大家认真实地走访,扎实干出成绩,提高学校声誉。学校对于“两课”活动,给予了老师们大力的支持,家长们对于“访万家”活动也表现出非常高的热情和完全支持的态度。

截止到12月初,省教育厅提出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仍然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该活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绩。“比教学,访万家”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与求真,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教师的拥护,家长的赞同。为了深入推进该项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金秋十月,我省开展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专项督导检查。

我作为今年大学毕业的新老师,又是11级计算机班的班主任,“两课”活动是我的工作重点。在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同时要多关心学生,实地走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发现了班级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暴露出班级管理的不足之处,使我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做得更好;通过“比教学”活动,让我进一步思考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以及技工学校的区别对待,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未来我要在专业上向哪些方向发展等等。

“两课”活动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家访实时报销,比教学召开专门的教学研讨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全校教职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决心。校长不仅抓检查督办,还要身先士卒,率先开展“比访”。黄石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教育局与所属学校签订责任书,实行层层负责,分级抓落实。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班级管理首先是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教学是教师立足之本。通过“两课”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

一、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搭建教育和社会沟通的桥梁

家长一般都是欢迎教师去家访的。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中形成合力。当教师把工作作为乐趣的时候,一定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超出自身的能力,迸发出更耀眼的火花。教师的共同参与,教育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教育的环境一定会得到优化,这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打下了更好的社会基础。

二、课内比教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有力手段

作为教师,只有专业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切实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毫无疑问,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结合这一实际我参了与学校安排的一系列活动:

充分备好课,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的位置去思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备出学生所想、所思、对本节教学目标、任务、方法、过程以及每一个具体的细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探究,尽可能的把学生纳入教学预设中来。有效开发资源,教学 资源包教学教材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一个阶段比教学 极大的提升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利用和使用网络资源,操作计算机制作课件等相关技能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比课中,由于教师的课,基本都是精心准备的。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为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的色彩,逼真的画面,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由此学生在课堂上空前活跃,举手的多了,动脑的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课外访万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法宝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动教育事业长盛不衰,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家长。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教育从家庭开始,家长也是教育者”。

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平时的喜好,日常行为。便于教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措施的改进,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客观地反映给家长,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创建更加有利的环境。使他们能更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8.加德纳原著多元智能读书笔记 篇八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该院《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正式提出。7年后传入中国大陆:1990年光明日报出版中译本。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背景:

1、《零点项目》的研究: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建立《零点项目》研究所,旨在从认知角度研究艺术。因为这个研究领域在当时是还是空白研究,意为“从零开始,弥补科学教育研究和艺术教育研究之间的平衡”,故研究所的创始人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教授将该研究项目命名为《零点项目》。该课题组持续了30多年时间,最多时候上百名科学家参与研究,投入研究基金数亿美元。《零点项目》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沈致隆,1999。中译本“译者的话”)

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加德纳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参加了研究,任务是“写一部专著,在人类科学领域中建立人类认知本质的理论”。加德纳以皮亚杰的思维理论为研究对象,决定写“多元智能”。“„多元‟用来强调从音乐智能一直到自我认识智能等多种互不相关的未知潜能,„潜能‟则用以和智商测试所测出的能力相比较。”但是,《智能的结构》的出版并未引起心理学界的反响,“只有少数心理学家同意我的理论,反对的人数超过赞成的人数,大多数人忽视它。”相反,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校迅速引起强烈反响,《智能的结构》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一直畅销不衰。正如加德纳本人所说:“我的书并未引起同行即心理学家的关注,却引起了不属于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公众的兴趣。”(前言)

2、智商测试及其结果的局限性:

多元智能理论影响:

《智能的结构》出版后,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教育界引起热烈反映。加德纳:“那本心理学著作,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作者中译本序,1999)

加德纳“被《纽约时报》称为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被中国心理学界的权威人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两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沈致隆,1999。中译本“译者的话”)

多元智能理论的实验:

“我们从此开始了在课程体系、教育评估和教学方法等改革方面的实验,”考虑“在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最后我们探索了多元化思维在其它机构和行业,如博物馆和商业上的应用。”(作者中译本序,1999)

“有关理论的许多文章、研究项目、书籍和实验学校不断出现,往往使人目不暇接。”(作者中译本序,1999)多元智能与其他智能理论的区别: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我们的理论和其它理论不同。我们的理论并不建立在考试以及考试分数相关的数据基础上。”(作者中译本序,1999)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评估都简单地依赖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测试。如果学生这两种能力不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可能就会被埋没。”(11)

“我不替那些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年轻人担心,他们个个前程远大。我只关心在标准化测试中表现不那么出色的人。测试结果使他们被认为缺乏天资而遭到轻视。”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学校—社区代理人”挖掘他们并在社区中找到让他们闪光的位置。(1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元智能理论对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传统智能只能预测学生在校表现,难以预测他们的将来。(14例)这有点与强调“非智力因素”相同。

传统智能是“解答问题、寻求特定问题答案以及迅速有效地学习的能力”,依据的是标准化的纸笔测验,测量结果能预测在儿童在学校里的表现,主要是指预测儿童在学校的成绩,“但在预言他们走出学校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时却无能为力”。(15)多元智能理论的证据:

“我们的理论来源于两个不同寻常的证据。一个是千百年来对人类大脑的认识,另一个是各种文化背景所能看重的角色和技能的种类。”(作者中译本序,1999)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教授通过对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的研究,证明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1993年,提出人类至少存在7种以上的思维方式,即多元智能。

7种多元智能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7年又提出2种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1995)、存在智能(1999)。

八种智能简介

1、语言智能(23):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如诗人。

案例证据:艾略特10岁时创办《壁炉旁》杂志,为杂志唯一撰稿人。寒假中,三天时间出了8期,每期均有诗歌、探险小说、随笔、幽默故事,其中一些流传至今。又如我国儿童文学家郑渊洁是《童话大王》半月刊的唯一主编、作者,至今畅销不衰,最高期发行量曾达百万册。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的纯文学大发行量已持续21年的半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属罕见。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在中国拥有亿万读者,连成年人也被吸引。

医学证据:大脑中的“布罗卡区(Broca)”负责产生合乎诘法的句子。该区域受损伤,能很好理解单词和句子,思维也可能不受影响,但除最简单者外,不能将单词组合成句。

备注:语言智能应是独立的,与输入、输出无关。

2、数学逻辑智能(21):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

案例证据:1993年美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麦克克林的一次神算。

医学证据:大脑的特定部位在计算方面起作用。如数学计算能力特别突出上的白痴天才学者。

备注:(1)天资优异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的速度快快得惊人;(2)问题的答案在语言表达这前已经得出。

3、空间智能: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运用和操作该模式的能力,如水手、工程师、外科医生、雕刻家、画家。

案例证据:环绕西太平洋卡罗林岛上的土著民航海时不用仪器。主要依靠视线中的岛屿、气候特点、海水颜色等。医学证据:大脑右半页掌管空间位置判断。大脑右半后部位受伤,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

4、音乐智能(18):如莫扎特。

案例证据:美国梅纽斯3岁时听了一场交响音乐会,生日时要小提琴做礼物。10岁成为世界知名小提琴家。

医学证据:右大脑对音乐感知和创作起重要作用。脑损伤会造成“失歌症”或音乐能力消失。

备注:特定的智能有生理或先天的渊源

5、身体运动智能(20):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如运动员接球刹那的精确计算过程

(18),如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师。

案例证据:罗斯15岁时就天生表现出垒球投。天赋。

医学证据: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运动神经皮层出问题,会造成运动失调症。

6、人际关系智能。(25):理解他人的能力。核心是留意他人差别的能力,特别是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能看到他人有意隐藏的意向和期望。如销售商、政治家、教师、心理医生、宗教领袖。

案例证据:安妮•沙利文因为对海伦的行为反映很敏锐,故能很地教育好原本桀骜不顺的海伦。

医学证据:大脑前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识方面起主要作用。

7、自我认识智能(27):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

案例证据:伍夫尔的日记《往日随想》。

医学证据:大脑前叶对人的性格变化起重要作用。脑前叶下部区域受伤,易激动、烦躁或欣快症(莫名其妙的容易高兴);脑前叶上部区域受伤,易现冷淡、散漫、迟钝等沮丧人格。

备注:具有较好自我认识智能的人,脑中关于自己有一个积极的、可行的有效模式。自我认识智能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1、八种智能的分类是大致的,每一种智能还可以再细分。除八种外,也许还有其他智能存在。

2、八种智能的排序是大致的,也可以重新排列。

3、八种智能是彼此独立存在的。智能的独立性“意味着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某一种智能,如数学逻辑,却并不一定有同样程度的其它智能,如语言或音乐”。(29)

3、每个人有一种智能可达到辉煌境界,但解决问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即“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和笔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29)“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30)

3、智能是原始的生物潜能。几乎在所有人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起解决问题或生产各式各样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化产品。从技能角度来看,只有在奇特的个体上才会表现出单一的智能。

4、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5、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7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化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的。”

6、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7、“任何有经验的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运用多种智能和组合。”(18)

8、“每一种智能都必须具有可辨别的基本能力的特征或一组特征。”如音乐智能的基本能力特征是对音高的敏感性,语言智能的基本能力特征是对发音、音韵的敏感性。(17)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1、对当前我国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对未来学校的启示:(P10-13)

在谈到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去向时,加德纳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应该向„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体制发展。”(75)即所谓“未来学校”是指“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是加德纳等的理想中的学校(——朱永新提出“我理想中的教育”)。加德纳说:“我们想象中的学校将努力培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几个核心学科,并且鼓励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在更广泛的社区中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完成必要的工作。”(82)加德纳“理想中的学校”与传统学校不同是,特别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多元智能就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6)

加德纳说,“我们理想中的学校”是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设计的:第一个假设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假设是“当代人能够学会需要学会的一切东西。”(11)

“未来学校”即“我们理想中的学校”、“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特点:(78-85)

1、必须有三种特殊角色。

(1)评估专家。

“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应该在评估学生个体的能力和倾向方面富有经验。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到了高年级,“学校还力求为每个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岗位”。(11)

所以,未来的学校应有发现、评估学生多元智能的专家。加德纳说,“第一角色我称之为评估专家。其任务是对儿童在学校所表现出来的特别才能、倾向和弱点,定期提供最新的评估。”(78)目前部分地区特殊教育已做到这点。IEPR制定首先必须要对特殊儿童评估。

评估专家不是只评估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还要能“明确地、直接地观察到每个个体的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1)它不以标准化考试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评估方法符合三个标准:(79)

①必须是“智能展示”的评估方法,即能够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是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

②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估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

③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估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

(2)学生课程代理人。

未来的学校应有“学生课程代理人”。课程代理人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特有的智能类型、目标和兴趣,选择特定的课程和特殊的学习方法”。(11)“课程代理人根据最近评估而得到的智能分析结果,向学生提出选修什么课程的建议。在统一安排课程的情况下,则向学生提出怎样才能学好有关内容的建议。”(79)与今天强调的特殊教育中强调的个别化教育相类似。

(3)学校—社区代理人

未来的学校中第三种角色是“学校—社区代理人”。学校—社区代理人的责任是“为学生在更大的范围的社区内寻求受教育的机会。”(80)

“我个人认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找到适合个人智能组合的学科或技艺。”(80)

“有成就的人常会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觉醒体验‟,也即第一次发现并面对适合于自己学习的强项和方法时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要靠个人的机遇。”(80)

“学校—社区代理人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发现适合自己智能状态的职业或副业的机会。”(80)

小结:

三种角色与学校其他教师(加德纳称之为“骨干教师”,81)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三种角色可以使教师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于和学科有关的工作,选择最适合自己智能特点和知识强项的方法来教学。“骨干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并保证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经过专家和代理人提出有关教育的建议,都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思想有点类似于“有特殊教育需要”、“全纳教育”思想。

这些学生主要是指“智能组合动奇特、表现出不同寻常才能”学生,在学校没有合适的选择,需要帮助他们在社区找到适合的学习场所。社区教育主要关注那些在标准化测试中表现不出色的人。(11)

2、有“理想的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在校内的学习、校外的实践活动。上午学生在校用非传统方法学习传统学科(如数学、社会科学、读、写、自然科学等)。“非传统方法”主要指专题作业的方式。(82)下午的课程“深入社区的学习”,即师生一起到社区进行深入的场景化学习和探索。如低年级学生和老师经常去儿童博物馆、运动场、有群众参与的特别演出的剧院或美术馆。(83)高年级学生每天上午照常继续进行基本的核心课程学习,下午跟师傅、老师和有特殊专长的人士一起,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强化学习他们在三年级时选定的技能。(85)显然,加德纳是针对现行学生缺乏动手能力而言的。加德纳特别强调“社区”在教育中的。他认为,教育改革成功的四大要素是“评估、课程、师范教育和教师进修、社区参与”。(86-88)

3、允许儿童“自由探索”。允许儿童自由探索,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老师和助手负责观察记录,观察时主要注意哪些学生对特定的活动或展览表现出兴趣或展示出技巧?他们问些什么问题?对什么任务感到困难?(83-84)

4、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应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如用笔或录像记录的在教室、校外活动或家庭中完成作业和专题、个人的观察、爱好等情况。(84)

5、“把社区引入学校”。(84)“我们到理想的学校不仅带学生走进社区,还要把社区引入学校。”(84-85)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智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不同形式呈现。(30)在儿童期,早期运用特定的手段干预和强化,可以提高儿童的智能水平。

(32)“我认为智能基本上是一种生命的心理潜能。”(40)“每一种智能发展的自然轨迹,都来源于原生的模仿能力。如音乐智能中分辨音高的能力,空间智能中辨认三度空间的能力等。”(30)

出生第一年:原始的智能占主导地位

后续阶段:智能通过符号系统表现。儿童对各种符号系统的掌握表现他们的各类潜力。如语言智能通过句子和故事表达、音乐智能通过唱歌、空间位置的理解通过绘画、身体运动智能通过姿势和舞蹈等。

青春期和成人阶段:智能通过对理想的职业和业余爱好的追求来表现。

——智能发展的自然轨迹启示:

1、对智能的评估和开发,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方式。

在学前期和小学低年级,应该尽量向儿童提供机会。在此阶段,最能发现儿童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能力最强的领域。天分很高的儿童,“觉醒体验”(自动发现举兴趣和能力)能力很强。而更多的儿童需要帮助他们发现。方法是有意安排机会,如让儿童接触特定的工具、器材、设备以及各个行业的人,帮助发现他们的才能。

在青春期阶段主要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所以,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有着特别重要意义,在职业指导中可以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如要成为一名医生,数学逻辑智能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独立开业行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关系智能;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则需要精密的身体运动智能。”(33)

2、对智能的评估应侧重该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评估的目的是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职业或副业提供充足的资讯证明。“对于智能缺陷的评估,可以预测学习者将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通过另外的途径达到教育目标的建议。”(34)

多元智能评估与传统智力测验不同:(1)使用的材料不同。多元智能评估采用物质、器材、交谈来提出问题,传统智力测验仅仅使用纸笔。(2)评估结果的不同。多元智能评估结果只被认作是被评者智能状况的部分表现,既不是其智能的唯一指数,也不与其它人相比较排序。将受评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加以比较,目的是提出未来学习方向和建议。(35)“教育和指导必须根据智能发展的轨迹来评估。”(33)不同阶段的教育和指导方法不一样。

“智能表现突出者的智能发展轨迹,因智能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某一领域内有超常表现,并不意味着在其它领域内也有超常表现。”(32)即每个人都有强项智能和弱项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的缺陷

1、研究方法不足——主要运用“主观因素分析法”而不是心理学上的实验法。

加德纳也承认,“固然多元智能理论得到了许多经验的证实,但还没有经过心理学有力的实验论证。”(37)它主要采用“主观因素分析法”,通过调查神经学、特殊群体、发展学、心理计量学、人类学、进化论等研究领域,并综合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而形成的。“多元智能理论确实没有考虑所有的数据。”

2、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正因为多元智能理论采用的是主观分析法,“这个理论目前只能解释已有的研究发现,其正确性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才能得到证实。”(41)实验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也许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智能中的一个或几个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被确认,也许还有我没有想到的智能,也可能智能并不象我所说的那样独立。上述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42)

但不管怎样,多元智能理论至少是一种教育哲学理论,为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的贡献

1、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上价值不在于提出多少种智能,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

“许多读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了多元智能的观点。象我一样,他们更关心破除智能单一的论点,而不想搞清究竟有多少种智能和每种智能的本质是什么。”(72)

多元智能理论的四项实验

1、学前教育阶段的实验——《多彩光谱》项目(89--116)

《多彩光谱》项目是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多位研究者和塔夫茨大学的费德曼教授共同进行的一项长期的专门研究,目的是尝试“以崭新的方法评估幼儿的智能状况和表现形式”。(92)研究证明,大部分孩子至少在一个领域中具有天赋(13名中有10名),每一名儿童都有一个相对强和相对弱的领域。(98)

2、小学阶段的实验——《重点实验学校》项目(117--124)

多元智能理论重点实验学校(在印弟安纳波利斯市)创建的宗旨之一是每天都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实验学校培育儿童多元智能主要有三个具体做法:

(1)每名学生每天参加一个类似师徒制的小组,学习掌握一门感兴趣的手艺或学科,如建筑、园艺、烹调等十多个,重点放在学习社会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上。

(2)小组与广泛的社会团体紧密相联。学校每周都要请一位专家(通常是学生的家长),向学生介绍一种职业或一门技能。

(3)最重要的专题作业。学校每年三个主题(如“文艺复兴已来”、“墨西哥文化传统”等),每个主题持续10周。每个学生每年要完成三个专题作业,每个专题结束时,专题作业的报告都要拿出来展示、交流,介绍自己专题题目的产生、目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影响,然后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有点类似我们今天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专题作业从个体的智能特征、对事实、技能和概念的把握、作品的质量、交流、反思等5个方面进行直接评估。

3、初中阶段的实验——《学校实用智能》项目(126--140)

《学校实用智能》项目研究目的是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智能三元论(从个体的内在世界、个体的外在世界、个体的实际经历三方面对智能作定义),开发和试验一种多层面的智能模式,即学校实用智能模式。该模式特别这处是,如何将学术智能与更实用的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结合起来,以实现学业和事业的成功。(129)

4、高中阶段的实验——《艺术推进》项目(142--162)

《艺术推进》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套评估方法,以记录小学高年级和中学艺术学习状况”。(152)在中学进行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式艺术教育”不同,它不是纯艺术教育,而是侧重于艺术思维,即“向学生介绍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的思维方式,包括实践艺术、艺术评论家和艺术作品文化背景研究专家的思维方式。”(149)

《艺术推进》项目确定了三种艺术形式:音乐、视觉艺术、富有想象力的写作。

重点评估三种能力:创作(作曲或演奏、绘画或素描、从事富于想象力和

创造力的写作)、感知(即辩别一种艺术形式内部的差异:“艺术家的思维”)、反思(从自己或其它艺术家的感知和作品后退一步,寻求领会这些感知和作品的目的、方法、难点和达到的效果)。

主要有两种艺术教育方式:领域专题(针对创作、感知、反思三种能力开发出一套练习)、过程作品集(艺术夹)(收集艺术学习进展过程的所有作品:最后作品、原始草稿、自己和他人评论等等)。在分析过程作品中,进行评估。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主要代表作

1993年,《多元智能》(1999年中译本,2003年中国大陆百部教育学术畅销书排行榜名列第二)。

1999年,《智能重组:21世纪的多元智能》(2000年中译本)

2003年,《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年》(4月21日,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演讲)

上一篇:销售岗位个人述职报告全新下一篇:副县长在全县交通安全管理员启用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