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英文导游词

2024-10-28

武陵源英文导游词(精选10篇)

1.武陵源英文导游词 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新星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戴,你们可以叫我小戴。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武陵源景区,武陵源景区风景优美,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武陵源景区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它又叫袁家界。它被誉为“山水经典、诗画之源”、“扩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境”。

瞧,前面就是黄石寨了。黄石寨因古代有一个名叫黄石公的人在此隐居而得名。它是由许多的悬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块南高北低的观景台。它还是袁家界景区的精华。黄石寨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林奇、动物奇,山顶上还建了六奇阁。

现在,我们站在天下第一桥上。它是张家界十大绝景之一,横跨在两山之间,雄伟壮观。鸟瞰桥下,只见白云飞渡,奇峰林立,放眼四望,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独立石峰扑入眼帘,让您目不暇接。当地有一首土家民谣这样形容天下第一桥的气势磅礴:一桥一桥高又高,天天都被云雾包,初一桥上扔花瓣,十五还在空中飘。实际上,天下第一桥所跨的两座大山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因为中间部分的石质比较脆弱,由于风化、崩塌作用的影响,又经过日晒雨淋、流水冲刷、山洪肆虐,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便形成了眼前的这一旷世奇观。

走过石板游道,便来到了迷魂台。站在迷魂台上俯视群峰,不仅魂儿被迷住了,心魄也会丢在峡谷中。著名词作者梁昌武站在迷魂台上随口吟出一首《清平乐》:云雾缭绕,花香鸟语早,南国奇峰何处找,袁家界上独好。千峰穿云高耸,万顷松杉葱茏,石林千姿百态,幽谷碧水淙淙。

接下来自由观赏,游览时要注意安全,在悬崖峭壁旁,应当靠里走,以防坠落。

张家界的美名,袁家界的美景,是每一位来袁家界旅游的中外游客发自内心的赞叹。相信你们游览之后也会有同感。

祝您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2.武陵源英文导游词 篇二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高职英文导游专业培养的是在旅游接待一线岗位上服务的国际化人才,经过学校教育,学生应具有国际化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专业的服务与沟通能力,在旅游服务中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在事业发展上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个人价值实现上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那么,从整体上优化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课程体系便成了高职旅游教育课程开发者绕不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相关概念的内涵

1.课程。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rrere,作为名词是“跑道”、作为动词是“在跑道上跑”的意思。由此可见,课程的内涵不仅包括静态的学习内容,还包含动态的学习过程。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门类按照什么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广义的课程体系概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五部分;狭义的课程体系指的是广义课程体系概念中课程设置这一部分内容。本研究取广义概念。

三、研究的现状

以“英文导游”为关键词,合并“课程体系”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搜索,搜索结果为0篇,可见当前对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尚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但国内外关于课程和旅游职业教学的相关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1.美国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发达国家的旅游职业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美国的高职旅游教育主要依托旅游职业院校及部分旅游本科院校开展,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旅游服务实际操作人员,课程设置切合实际,同时又具有预测性,传授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大多数旅游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学、酒店管理、餐饮管理、交通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课程,强调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理论基础的掌握。另外,社会实践课程多达1200学时。随着旅游行业就业的困难,多数学校又开设了创业学,鼓励学生毕业后不是去就业,而是去创业。

2.欧洲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欧洲的旅游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前,当时以技能培训为导向,只为学生提供初级的、强调操作技能的培训;70年代之后旅游职业教育课程开始涉及管理理论并向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英国的高职旅游教育以培养技能为主,旅游院校课程设置相似,只覆盖国家联合组织确立的7个核心领域:旅游的本质特点、旅游业的结构、旅游的范畴及衡量标准、旅游的影响和意义、旅游行销、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政策与管理,这客观上限制了英国旅游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德国各级各类旅游职业培训与教育发展相当完善,开设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休闲、交通、旅游商业研究、国际经济、社会研究、旅游节事、旅游可持续发展、旅行管理等课程,课程模式更强调旅游中管理因素及国际导向。瑞士的旅游教育课程主要围绕酒店管理而设置,“店院一体”,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推行国际化教学模式。法国2年制的旅游职业教育占旅游教育的主体,职业课程设置较为简单,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主要课程有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旅游商业研究、社会研究、旅游节事、旅行管理等。

3.澳大利亚的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澳大利亚的旅游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技术和继续教育)教育实行学分制,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广泛而具体,几乎涵盖旅游接待业各个职业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4.日本的旅游职业教育课程现状。日本的旅游高职学校多以饭店或旅游命名,以培养初级、中级旅游人才为主,课程实用,注重技能的培训和应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自身特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日本旅游业的发展。

5.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专业理论、应用理论为主,兼顾操作技能训练。80年代课程模块通常由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修课等四部分构成。章平等认为应按“岗位群—职业能力—能力要素分析—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构建旅游职业课程体系,培养合格的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专业人才。齐炜从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旅游应用型人才出发,探讨了构建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韩毅基于建构主义视角提出要结合市场需求、根据学生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建构我国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韩燕平进行了高职旅游类专业螺旋升华模块式课程体系创新研究。目前学者对旅游教育课程体系的主张有三种模式:教师中心论课程模式、学生中心论课程模式、学科中心论课程模式。

综上,目前对于课程的理论研究已比较成熟,但对于高职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尚停留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课程模式等具体的实践层面,缺乏对高职旅游教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而对于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当前在我国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

四、研究框架的搭建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经过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职业分析导向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三个阶段的发展,当前正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原理,以实践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旅游类专业课程整体优化的趋势是注重多学科交叉、更加切合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需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创造能力,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要以实践为导向,立足本土放眼国际,整体优化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据此,笔者搭建了一个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的研究框架。

1.了解本土现状。对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开办旅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开展调查,找出目前我国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这五方面存在的优点及不足。

2.借鉴先进理念。借鉴先进的国际职业教育理念、立足本土发展,探索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与课程设置该遵循的逻辑关系。

3.吸收国际经验。收集文献资料、展开国际比较,借鉴别国和地区的相关经验。

4.确定培养目标。与旅游行业、企业合作,探讨我国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5.优化课程体系。以实践为导向,构建、调整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动态地优化课程体系。具体说来,用系统论观点深入探讨课程体系内部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与旅游工作实践相结合,以旅游工作岗位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开发专业项目课程;在项目课程中融入普通文化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普通文化课程中嵌入行业背景知识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实施评价量表,考察课程实施是否保障课程目标的实现;对课程评价进行再评价,考察评价本身的合理性。

五、研究结论

职业教育不同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也不同于“重理论、重知识体系”的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为目标,直接指向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以实践为中心,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摘要:本文从中国高职旅游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从整体上优化高职英文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并述评了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搭建了研究框架,得出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以实践为中心,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的结论。

3.中外英文导游词语步异同分析 篇三

摘 要:导游词在旅游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寻中外导游词的差异,本文以Bhatia广告体裁分析模型中划分的语步为基准,选择了两本由中外作者编写的关于山西的导游词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两个版本的异同点,希望对中文导游词编写有所帮助,以期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传播山西文化。

关键词:语步结构;导游词;中外;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50-05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2011年曾说过,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并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旅游组织曾经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山西省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位居全国第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和“古建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慕名来到山西,了解当地的文化的风土人情,这就对涉外导游词的编写带来很大挑战。

为了吸引广大国内外游客前往山西观光旅游,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山西中文导游词。然而与之不协调的是,相对应的英文版本较少,仅有的几个版本也没有统一的编写标准,大部分英文版是中文导游词的对应翻译。在介绍景点的表达形式上仅局限于文字表述,缺乏多样性。在内容编排上,未能全面考虑到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和旅游需求,只是对景点历史和现状的一些介绍。在信息的提供上着重于景点介绍,没有涉及气候,食宿,语言,周边环境等情况的介绍,略缺乏实用性。

本文选取《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示范》Travel across Shanxi——Demonstration of commentaries of Famous Scenic Spot Sightseeing Tour Guide①和 Lonely Planet China②这两本书中关于山西的景点介绍进行语步分析。选择《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示范(中英文版)》是因为该版本由山西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人民出版社出版,参考了山西大学旅游学院张世满教授主编、山西省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安瑞生审稿的《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选粹(一)》一书中相关内容,较为权威,有较强的示范性。选取Lonely Planet China作为外文对比版本,是因为这套书编排新颖,销售量高,在全球均有较好反响。通过对比这两本书,总结出两者在语步上的异同点,找到中外导游词在语篇布局上的差异,从而希望能从外国游客的视角为中文导游词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传播山西文化,促进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一、涉外导游词及Bhatia广告体裁分析模型中的语步划分

涉外导游词,即导译文本,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希望能吸引潜在游客的注意,激发他们旅游的欲望。它作为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对导游词的编写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对于导游词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多数围绕景点名称、标识语、段落语句等进行分析: 刘锋,陈春梅,李珊珊、徐桂英,倾向于对文本内容或具体翻译方法进行分析:吴俊辉,尚宏等,很少有学者从体裁分析领域进行研究,从宏观上分析语篇的语步。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外导游词语步的分析,来发现中外作者在编写导游词时各自所采用的语步。

Bhatia提出语篇不是固定不变的使用模式,即使是同一种体裁,内在结构和语言风格特点都还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和差异的。语步分析是体裁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语步结构分析某种特定的体裁,对构建新语篇,了解语篇的内在宏观结构有很大作用。

Bhatia将旅游广告结构分为以下九个语步:(1)标题,(2)确定目标市场,(3)证明产品或服务:说明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性、需要;建立某一市场,(4)详述产品或服务:进行标识,描述,阐述产品/服务的价值,(5)产品认可,(6)名人/特定使用者的认可(代言),(7)进行诱导,(8)压力策略,(9)寻求反馈。

导游词作为旅游广告的亚体裁,虽然两者不完全等同,但导游词的语类结构应是在旅游广告语步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以上旅游广告结构的九个语步,可以为导游词的语步分析提供较大范围的参考。

陈刚将涉外导游词分为了三类:预制类(pre -translated type),现编类(impromptu presentation type)和预制现编类(combined type)。这里着重要讨论的是预制类文本。此种文本是一种事先翻译好的、用于口头导游的、以海外旅游者为对象的一种特殊文本。

二、中文导游词基本语步及其定义

Bhatia将广告旅游结构划分的9个语步,确定了旅游介绍的总体结构框架。作为旅游广告亚体裁的景点导游词,其语步也应相应从属于广告旅游结构的语步。中外导游词虽然属于同一种体裁,但在语篇的布局上肯定会有所区别。下表是对《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示范》一书中的山西景点的英文介绍进行的语步分析。这本书共有22篇景点介绍,涵盖了云冈石窟,五台山,晋祠,平遥古城,皇城相府等省内著名景点。在参考Bhatia了对广告旅游结构的语步划分,分析了书中每一篇景点介绍的布局后,作者归纳总结出书中每一篇景点介绍都包含的语步:

从上表可以看出,《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示范(中英文版)》中的景点导游词都由5个语步构成,顺序分别为:1.H 标题,2.IH历史介绍,3.H亮点,4.O & I具体信息介绍,5. CE历史/游客/名人/权威机构的认可。且每一篇介绍都着重于第二、四和五语步的介绍,即关于山西某一景点历史的回顾、具体情况的介绍和一些名人或相关部门对该景点的认可。

三、英文导游词语步及定义

Lonely Planet China一书中介绍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香港等中国各省市及地区的主要景点。本论文选取书中关于山西省的景点介绍进行分析。书中同样介绍了云冈石窟、五台山、榆次老城、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碛口等主要景点。通过对书中21篇山西主要景点介绍的归纳总结,作者发现其中每一篇景点介绍都包含有表2中的6个语步:endprint

从上表可以发现,Lonely Planet China中由Daniel Mc Crohan编写的山西景点导游词有6个基本语步,顺序依次为:1.H 标题,Headline 2.IH历史介绍Introducing History,3.M 地图maps,4.H亮点Highlight,5.O & I具体信息介绍Orientation and Information,6.CI咨询信息Consulting Information Daniel侧重于介绍第三、五、六语步,也就是重视地图带给游客直观的视觉效果,不局限于文字这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具体信息的提供,以及除了景点介绍外,还提供了类似气候、交通、食宿等与之相关的咨询信息,帮助潜在游客出行前了解目的地和周边环境。

四、中外导游词的语步分析比较

为了找出中国人写的导游词与国外导游词的异同点,将以上两张表进行比较分析,见表3。

对比中外导游词的语步,可以发现,中英文导游词都有标题,历史介绍,具体信息介绍和亮点这四个语步,从两者的四个相同语步可以看出:

1.H(标题)作为目的地的名称很重要,这一语步为潜在游客提供景点的索引信息。通过提供目的地的名称,可以让潜在的游客快速获取信息,在短时间内了解景点的相关资料。

2.JP(阐释目的地历史和今天的重要性或地位)这一语步,通过事实的陈述,证实景点的资格或地位。而且一般是以描述性的口吻,不加以夸大的成分。

3.DP(具体信息介绍)是语步中最为重要的,其目的在于介绍景点的特色信息,例如背景,地点,历史,特质等等。两个版本的导游词都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在这一语步上,为潜在游客详细地介绍景点的情况。

4.H(亮点)这个语步两个版本的导游词都有采用,这是为了更好地让游客在短时间之内了解目的地值得游览的一些景点。

两个版本有四个相同语步,但排列的顺序不同,可以看出中外导游词编写上的侧重。中外导游词都有H(亮点)这一语步,中文导游词将其放在第三的位置上,而英文导游词则在介绍H(亮点)前加入了M(地图),放在了第四的位置,可见外国人更注重表达方式的多样和地图对游客的吸引作用。正如Beasley & Danesi说的:作者在旅游手册中使用的图片/地图,对潜在顾客的消费行为起到了一种促进作用。有了地图上的标注和解释,潜在游客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后文中会介绍的重点推荐景点。

当然,中英文导游词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文导游词多出了:历史/游客/名人/权威机构的认可这一语步。

中文导游词中出现的CE新语步,即重视历史/游客/名人/权威机构的认可,反映出中国人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这是根据Greet Hofstede 著名的“文化五维度理论”得出的。Hofstede对各国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他将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归纳为五个不同的维度,其中的不确定性回避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反映出了一个国家对于不确定性和模糊的容忍程度。有着高不确定性指数的国家信赖权威,避免分歧和不确定。通过建立形式规则,为他们的成员提供安定感,相信完全的事实和经验的获得。中国人倾向于相信事实和前人的经验,最小化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可能性,历史/游客/名人/权威机构的认可会增加他们去景点的动力,减少对未知或不熟悉景点的不确定感。

这一独特的新语步,可以以较为简洁,直接而有效的方式,让潜在游客快速了解景点优势,并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去该地游览。

(2)英文导游词中地图和咨询信息这两个语步也是中文导游词中所没有的。

CI咨询信息,提供关于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如景点及周边景点,当地气候,食宿,语言,交通,景点票价,开放时间,电话,电子邮件和旅游建议等。

在中文导游词中没有这一语步,这会对想要进一步了解景点的外国游客带来不便和困惑,不能及时了解当地的情况或是和旅游部门联系。因此,相比DP(具体信息介绍),CI这个语步更完善,更为实用和必要。

M地图这一语步也是外国导游词的一大特色,每个目的地都附有各自的地图。外国导游词在每个景点介绍一开始都有地图,提供目的地景点及周边的主要路线,强调景点,交通工具及特色食宿的位置等。地图加文字说明,可以更好地吸引潜在的外国游客,在没去旅游之前熟悉景点及其周边地区,为他们出行提供了方便。中文导游词没有这一语步,在介绍方式和景点及吸引游客方面略显单一。

相比之下,外国导游词的这两个新语步,更能满足游客对景点信息的需要,中文导游词可以借鉴。

五、总结

作者以Bhatia语步分析模型为基准,就中英导游词的语步各自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将两个版本的语步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发现,中外导游词在介绍景点时,总体上是相似的,有四个语步相同,三个语步不同。

中文导游词中出现的CE新语步,是由于中国人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通过提供历史/游客/名人/权威机构的认可,有利于证实景点的资质/优势,从而证明景点值得去,并且赢得潜在游客的信任。这一外国导游词没有的语步可以保留,给外国游客以了解景点的新视角。

而英文导游导游词中出现的M和CI这两个新语步,地图和咨询信息,反映出外国则更注重对实用信息的提供。对于旅游目的地进行额外信息的提供,如当地地图,气候和环境,失色,交通,票价和景点开放时间,建议等,为潜在的游客提供了足够信息,方便他们出行,特别是那些乐于自助游的外国游客。

中文导游词中若加入地图和咨询信息这两个新语步,可以更好地迎合潜在国外游客对信息的需求,通过提供必要、全面的旅游资讯,帮助他们了解景点情况,吸引他们前来参观游览。

中外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在导游词的编写上体现出来,对语步选择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中英导游词语步的异同,意图为中文导游词的编写提供一点参考,增强山西景点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吸引更多地外国游客了解山西,传播山西文化。endprint

注 释:

①《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示范(中英文版)》是由山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结合山西实际编写的。该书也配套制作了系列光盘,是全省导游考试的规定内容,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简明实用,易于掌握,示范性强。

②Lonely Planet是一套旅游系列丛书,在全球受到各国游客的青睐。这套书到2004年为止,共出版了650个主题,内容涵盖包括南极在内的世界各个角落,涉及118个国家。Lonely Planet目前有十个语种的版本,年销售量近650万册,约占英文旅游指南销售量四分之一。本文选取2009年的第11版Lonely Planet China中对山西省的景点介绍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Beasley R.,Danesi M.Persuasive signs:the semiotics of advertising[M].Berlin & NY: Mouton de Gruyter,2002.

〔2〕Bhatia,V. K.(1993).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LondonLongman.

〔3〕Bhatia,V. K. (2008). 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A Genre—based view.London:Longman.

〔4〕Damian Harper, Lonely Planet China,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Pty Ltd,2009.

〔5〕Hofstede,G H.(1994).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 (updated version).London:Harper-Collins Business.

〔6〕Swales,J.M.(1990).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安瑞生.走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示范Travel across Shanxi——Demonstration of commentaries of Famous Scenic Spot Sightseeing Tour Guide,山西人们出版社,2003.

〔8〕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兼评《走遍中国》英译本[J].中国翻译,2002.

〔9〕张世满.走遍山西——著名景区景点导游词选粹(一)[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4.武陵源导游词 篇四

武陵源被列为自然风景区,闻名于世。传说,从前有一个叫王夫之的将军,他战败后跳崖身亡,四周群峰感其壮烈,一齐合拢而来,形成了如今的武陵源。

武陵源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武陵源里的砂岩峰十分独特,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起伏,层峦叠翠。每当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的天气,云海就时淡时浓,石峰若隐若现,此时景象千变万化。砂岩峰的造型完美无缺,有的像人;有的像仙;有的像兽;有的像物,变化万千。砂岩柱有的像拔地而起的春笋;有的鹤立鸡群;还有的顶天立地……

武陵源的气候景观也不甘落后。云雾是武陵源最多见的气象景观,有云雾、云涛、云瀑、云海、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霁,先是浓浓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若仙。

5.武陵源景区导游词概况 篇五

武陵源众多的景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子山”区域了,那一座座的山峰,石桥、石笋、石台……,远看像一幅独特的风景画卷,近看又形态各异,各不相同。有的单独矗立,直插云霄;有的并排而立,宛若好朋友,手牵着手;有的成片紧挨着,像是列队欢迎着远方的客人;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

众多的山峰中,有一座颇为特别,它就是“南天一柱”,电影《阿凡达》的哈利路亚山原型。它藏在景区的深处,为了看它,我可是顶着烈日,走得汗流浃背的。它笔直而立,顶部的植被郁郁葱葱,像是一为长着浓密头发的巨人,伟岸的站在那里。我站在观景台上,远远的望着它,好想插上翅膀,飞到山顶,好好感受一下“潘多拉”星球的仙境生活。

6.张家界武陵源导游词 篇六

武陵源以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武陵源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生长着原始次森林植物群落,森林覆盖率达88%,有许多国家保护植物。武陵源拥有2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还生长着许多珍贵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等大型猛兽。

武陵源的风景也很好看。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块块梯田,一间间房舍星星点点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树四合,炊烟袅袅,假如有缘赶上当地节日,还可欣赏到民族歌舞。它们与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原始苍茫的画卷。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石英砂岩沉积于海岸地带,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这地区最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20世纪80年代初武陵源重新被发现。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属国内外罕见,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峭立的岩峰、苍茫的林海、秀丽的山溪、幽深的洞壑……“三千峰林八百水”汇聚成这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区有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3000多座形状奇异的山峰,800多条沟谷,还有变幻的云海、神秘的溶洞、奔泻的瀑布,集中国名山的雄、奇、险、秀、幽、野于一身,有“天下奇峰归武陵”的美誉。由于造化之功,武陵源既有浓郁的浪漫情调,又富有神秘色彩。南天门至天子山,一路峰峰挺秀,石石标新,美不胜收。登上天子山高台之后,豁然开朗,近峰远岫饱览无遗,云烟霞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

7.武陵源英文导游词 篇七

近年来,遗产旅游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国家对遗产资源这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热衷。世界遗产地作为高品质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之在世界各地都成为旅游吸引物甚至是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但是,世界遗产地又是国家文化的代表,对其进行保护也是现代人不可回避的责任。如何协调遗产地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突出。有学者提出,在这对矛盾中,保护是重要的前提,但是发展也是这对矛盾的主题[2]。本文就以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张家界(武陵源)遗产地的旅游发展问题

(一)张家界景区概况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率先于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联合国遗产委员会评价称:这一壮观地区位于中国湖南境内,大约26000公顷的国土资源上散布者3000余座狭长的砂岩柱和砂岩峰。群峰拔萃,沟壑纵横,溪流湍急,清潭飞瀑随处可见。有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集“五绝”美誉于一体。武陵源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旅游景区之一。目前,武陵源的保护与利用在历程了“阵痛”过后,经过下大力气整顿、拆除正在获得新生。

(二)张家界景区实证分析

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一直承受着旅游地开发与保护的双重压力。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对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外在风险和内部风险、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等进行风险要素识别、评估与管理,实现综合效益,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依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由图1中1989年至2012年武陵源景区的旅游业发展指数分析可得,景区自开发之日起先后经历了探索、准备、成长、稳定、巩固等阶段。

A、第一阶段:1982—1988年,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

B、第二阶段:1989—1998年,生命周期的起步阶段。

C、第三阶段:1999—2004年,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D、第三阶段:2005—2011年,生命周期的巩固发展阶段。

E、第四阶段:2012—至今,生命周期的停滞、衰退阶段(有迹象表明)。

F、第五阶段:景区转型,进入新的生命周期阶段。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景区自身环境质量的下滑,近年来,武陵源景区在探索发展转型时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瓶颈”问题。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信息网

本文依据张家界旅游地政府统计公报,分析近2010-2012年的旅游接待增长率出现下滑,与本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旅游增长停滞阶段)时期数字规模相吻合。

(三)现行问题分析

1、遗产地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张家界(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但目前其开发利用还大体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对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张家界地貌)的科学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另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过多强调于附会传说或神话,讲解只停留在编造一些故事或传说来吸引游客,而忽略了它本身美感特征。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简单、近距离重复开发和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

2、人文资源的开发流于形式

随着对外开放及旅游业的发展,在许多文艺节目里过多地融入了现代元素,少数民族风俗民情的节目在逐渐减少和变味,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已明显减少,古老节日也日趋淡化或消亡。有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时间、场合,并按传统内容和方式才能举行的仪式,经过舞台化、程式化的包装,打破了传统的规定,随意出售给旅游者,内容上也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3、遗产地环境污染现象日益突出

张家界地貌作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恒存在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活动和遗产地的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损耗,对遗产地的健康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严重威胁。

世界遗产地对于生态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但从相关文献中发现,有学者采用调查问卷的Spass17.0的统计方法,根据2011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游客接待量735万人,大致测算出游客使用的塑料袋个数达2205万个,如果这些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给武陵源景区带来严重影响。由此表明,白色污染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破坏极为严重。

三、解决路径

遗产地环境质量下滑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单一化都是导致武陵源景区吸引力下降或造成游客数量趋于减少的主要因素。当前,为避免景区出现停滞和衰落现象,保障武陵源遗产地的旅游顺利实现创新开发与模式转型的成功升级,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探索文化内涵,共享智慧成果

针对张家界上述自然资源科学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自然资源开发过多强调与文化附会及资源开发“舞台化真实”的现象,建议对张家界景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分类整合,实现数字化张家界,使游客能尽早享受智慧旅游带来的成果。

(二)发扬民俗特色,力促旅游合作

我们提议当地政府建立一个结合本地少数民族(土家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联动国内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甚至邀请国际上他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艺术大舞台,以表演和展览等形式来开发武陵源景区的新型旅游资,创办具备影响力、让国人熟知的旅游品牌活动(如:每年春季举行国际民俗文化盛宴“武陵源国际民俗文化节”),以新型文化资源刺激传统旅游的发展,力促实现武陵源景区自然、文化双名牌的战略发展趋势。

(三)转变管理理念,争获社会效益

针对景区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我们提出“带来好奇,带走感慨”的环保策略(如:推广景区内部以垃圾换门票折扣、兑换旅游纪念品等手段。使游客自主减少“白色污染”)。景区管理者可以提出奖励措施,支持鼓励新兴媒体对武陵源的正面效应积极推广(如:开设张家界地貌摄影展或微电影拍摄宣传公益行动)同时,能够提升社会公众对张家界(武陵源)世界遗产地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论文小结

8.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武陵源 篇八

武陵源(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部,距省会长沙约400公里。它不似其他名山秀水,如五岳、桂林等千百年来就闻名遐迩,它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鲜有人知。从80年代开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武陵源终于声名渐起,它也因地处武陵山脉中段而有了名字,并于1992年12月1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这里遍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蔽日遮天;奇峰异石,突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武陵源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它以其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它的发现也要感谢20多年前那一位名叫吴冠中的大画家。是他,凭借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忠贞,这才揭开武陵源的神秘面纱,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间奇景公诸于世。

武陵源由张家界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构成。

武陵源水绕山转,据称仅张家界就有“秀水八百”,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两岸峡谷对峙,山水倒映溪间,别具风味。水使山林更有生气,金鞭溪是一条长长的溪流,有十几公里长,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它潺缓地流过纸草潭、跳鱼潭、楠木坪和天子洲,最后由索溪峪注入澧水。两岸峡谷对峙,红岩绿树倒映溪间。走在溪边小径上,一路清凉沁人心脾。踏木桥石阶,观花斑鱼潭戏水,听布谷鸟的叫声在山谷间回荡。

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有名可数的就有黄龙洞、观音洞、响水洞、龟栖洞、飞云洞、金螺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洞内有一座水库、二条河流、三挂瀑布、四处潭水、十三个厅堂、九十六条廊。“冰凌钟声”、“翠竹夹道”、“龙宫起舞”都是其精华所在,黄龙洞景观奇异,是武陵源最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武陵源气候温和多雨,无酷暑严寒,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这种小气候给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地。

“无价的地理纪念碑”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国内外均属罕见,在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目前所知有山峰3000多座,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每当雨过转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幽幽山谷便会从中生出云烟,云雾飘缈在层峦叠嶂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时隐时现,景象变幻万千。雾,使晴日下坚硬的山峰变得妖娆、飘逸和神秘。观雾的最好季节是夏季,天子山是赏雾的最佳去处,也是摄影家常常涉足的地方。

武陵源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的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是雕塑各种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武陵源也是一个绿色宝库和天然动物园,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成片的原始次生林中,有植物种类1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93科510多种,比整个欧洲拥有的树木种类多一倍以上。武陵源的奇花异草也很丰富,在别地很难找到的珍奇花草,在这里随处可见。中国地学界和林学界称这里为植物标本国。武陵源又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整个景区内,有世间少有的珍奇鸟类6目41种,珍奇兽类28种。

浓郁的民族风情

9.乌江画廊+武陵风光导游词 篇九

乌江画廊+武陵风光导游词 乌江画廊 武陵风光导游词
各位贵宾大家好!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为大家担任导游.我是张××,这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在这里我 们代表重庆××旅行社,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欢迎!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俩的努力 服务,在各位贵宾的配合下,本次行程能圆满顺利!来源:考试大 我们的行程是前往黔江, 参观位于武陵风光景区的小南海.途中会经过碧水澄幽的乌江, 在这漫长的车程中,就闻名遐迩的乌江画廊和武陵风光,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首先,是乌江和乌江画廊.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乌江流经渝,黔两省市 14 个区县,有 8 个士家族,苗族, 彝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自治县,流淌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流经重庆市酉阳县,彭 水县,在涪陵区注入长江,全长 1070 公里.乌江是一条军事河流,历来被称作天险.汉代, 三国,太平天国的英雄豪杰,都在江边演绎过金戈铁马的故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刘邓 大军进军西南也曾在此创造抢渡的奇迹.乌江流经酉阳县境内,从万木乡到龚滩古镇之间的河段,60 公里的河段,为乌江的精 华段,被誉为“乌江画廊”.两岸绝壁,灌丛密布,水急滩险,胜似三峡,被誉为“百里画廊”.乌江画廊景区有什么特点呢?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雄 奇险秀的河谷沟壑,鬼斧神工的悬崖绝壁,桀骜不驯的乌江,欢快奔流的阿蓬江,点缀在秀 美的乌江百里画廊,受到了无数科考,探险,摄影爱好者,电影,电视剧组的青睐.乌江百里画廊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土家摆手舞之乡的西大门景区,是西南卡普,蜡染的 摇篮;古老的土家族背嫁哭嫁,独特的苞谷灯戏,民间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木叶情歌,还有 众多的民间的手工艺品, 组成了当地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山民依山就势, 临水而居, 形成了颇具乌江特色的石镇建筑,青石板铮亮照人,吊脚楼摇摇欲坠.用著名画家吴冠中先 生的话来说,就是“是爷爷奶奶的家”.听上去是不是感觉到了一种诱惑?呵呵,接下来,要跟大家说说武陵风光了.首先是介绍一下武陵山脉:武陵山脉地处中国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四 个省直辖市,长度约 420 公里,面积约 10 万平方公里,一般海拔高度在 1000 米以上.武

陵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为贵州的梵净山,海拔 2570 米.属于武陵山系覆盖的地区,被称 为“武陵山区”.在重庆市主要包括的有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在这个大的范围 内,有哪些著名的景区呢?佛教圣地之一的贵州梵净山,湖南武陵源风景区,湖南凤凰的南 长城等等.在重庆,涵盖了彭水的阿蓬江,阿依河,酉阳的桃花源,石柱的黄水森林公园,黔江武 陵仙山风景区和我们这次将要前去的小南海.它地处渝鄂交

界之地的黔江区北部小南海镇,距黔江城 28 公里,国家 4A 级景区,国 家地质公园,属于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小南海是一个地震堰塞湖,在清朝咸丰年 间(公元 1856 年),当时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 6.25 级,烈度 8 度,因为山崩堵 塞溪流而形成的一个地震堰塞湖,为重庆市第一大天然湖泊.可以说,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 完好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同时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自然实体, 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景区现在为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和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小南海景区面积 150平方公里,与湖畔的八面山和附近的土家族文化生态博物馆融为 一体,风光如画,地质奇特,被誉为“人间仙境”,“渝东西湖”.景区核心面积 20平方公里,融合湖光山色,地震遗址奇观,民俗风情为一体,同时还 是早期革命的摇篮.主要景点:地震滚石遗址区,牛背岛,朝阳寺岛,震纪苑广场.历经 150 多年风吹雨打之后,今天小南海依然保持了完整的地震遗址.其地面破坏原 貌, 水下农舍民房以及水下“醉汉”森林都完好地保存了震时状态.实地考察后的国内外专家, 学者对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当属“中国唯一,世界罕见”.清晰如初的大垮岩,小垮 岩滑塌面,乱石林立的地震崩积物,气势恢宏的地震堰塞大坝,风光秀丽的地震堰塞湖…… 形成全国绝无仅有的小南海地震遗址, 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成为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正因为如此,小南海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列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 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小南海迄今难解的诸多不解之迷,如水下庄园面貌如何,多达 4000 多万立方米的陆面 堆积物从何而来等,激发了众多人的兴趣,成为潜在的研究资源.小南海不仅科考价值难得,而且自然风光极富魅力.2.87平方公里的湖面上碧波荡漾, 湖水深度平均为 30 米,最深处 47 米.以板夹溪为主的五条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湖内.朝

阳寺岛,老鹳坪岛,牛背岛等三大岛屿林木葱郁,环境幽适.湖区四周秀峰环列,植被苍翠, 使小南海宛若一颗镶嵌在深山之中的“明珠”.在朝阳寺岛上曾建有朝阳寺,在辛亥革命前夕,由土家青年温朝钟组织发动的,震惊清 廷的“铁血联英会”武装起义会址亦设于此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贺龙,关向应率 领的红三军也在小南海打响了入川的第一仗,为小南海烙上了深深的革命色彩.好了,关于乌江画廊,武陵风光,以及我们将要前去参观的景点――小南海的的概况, 就先介绍到这里,等到了景区后,我再带领大家尽情游览.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做游 戏吧,好吗?


10.英文导游词 篇十

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KM, a beautiful city of eternal spring.My name is Tom, and I am pleased to be your tour guide.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like this: friends should come from afar, isn’t this delightful? So I am very delighted to have this chance to serve you, to show you the most beautiful of KM and YN, to feed you the most delicious local food, to introduce to you the most precious local specialties.In one word, I’ll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have a happy and gainful tour here.Now, you must want to know some general info about this city.Situated at the center of YN-GZH Plateau, KM has a history of over 2400 years and now serves as the capital of YN Province.It features pleasant climate all the year round and various natural sceneries as well as places of historical interest.A poem portraits KM like this:

the weather is like April constantly,flowers blossom for four seasons.Hence its name ‘city of eternal spring’.It’s neither hot in summer nor cold in winter.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summer is about 23℃ while that in winter is about 9℃,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year round is approximately 15℃.There are two distinct seasons here: the dry season and the rainy season.The rainy season is from May to Oct.when the humid air from the Indian Ocean brings rich rainfall.The other months are the dry season with very few rains.So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 you must have a question in your mind: why is the climate like thi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KM is about at the same latitude with Guilin, Xiamen and Taipei.But these places are much hotter in summer and colder in winter.The reason mainly lies in the topography and landscape of KM.The city is located on the plateau area with an altitude of over 1800 m.So it’s not very hot in summer.In winter, the high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KM block the cold air from Siberia.Therefore, the affect of the cold air to the weather of KM is not as strong as other areas in China.Consequently, KM enjoys a pleasant climate all the year round.KM’s history goes back over 2000 years to the Waring States Period of ancient China.In BC 279, a general of Chu Kingdom in the area of today’s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 came here with his troops and settled down near Dianchi Lake which is a large lake adjoining the southwest edge of today’s KM city.In AD 109,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di of the Han Dynasty, the city of “Kunzhou” was established to the southeast of present day Kunming.Towards the end of the Yuan Dynasty, which was about 600 years ago, this area became known as KM County.In 1832, a traditional city with high wall was erected, which became Kunming municipality in 1928.In the book Guide to China the author says that if your time is limited while visiting China and you could only afford to travel around one place, the best choice is YN Province, because it is the most ethnically diverse province in China with various landscapes.It’s absolutely true.26 ethnic groups inhabit different areas of YN Province.During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each ethnic group has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culture and diverse customs.In different ethnic communities we can see different architectures, costumes, and taste local foods of various flavor, of which the most famous one is Across Bridge Rice Noodle whose name originated from an ancient legend.Most of the ethnic groups are good at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they also have their own traditional festivals, such as the Torch Festival of the Yi people, the Splashing Water Festival of the Dai people.Their marital customs are also different, among which the most amazing one is that of Muosuo people who is a branch of Naxi ethnic group and lives in Shangri-la.They actually don’t get married all their life.I’ll explain to you the details during our tour later.Now we’ve arrived at our hotel.Please gather your belongings and follow me.

上一篇:建筑设计实践论文下一篇:【办公装修】提升企业形象的办公区域设计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