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id的用法和例句(12篇)
1.avoid的用法和例句 篇一
but用法:
but可以用作连词:
but的.基本意思相当于in spite of this或表示与所预料的不一样,意为“但是,然而,尽管如此”,不与though,although连用。
but可用来表达诸如愤怒、吃惊等强烈的感情,用来加强语气,也可用在表示歉意的句子里,常不译出,还可用于改变话题,意为“无论如何”“反正”“好”。
如果but接动词不定式,当前面有do或cannot时,不定式不带to; 当前面有anything, everything, nothing等词时,不定式常不带to,但也有例外; 其余情况带to。
but可以用作介词:
but用作介词时表示“除…以外”,通常与表示确切意思的词,如no,all,any,every,each,none,nobody,anywhere等以及疑问词,如who,where,what等连用,但不能与some,many,several等表示不确切意思的词连用。所以,我们可以说all but one,但不能说some but one或many but one。也可与最高级形容词连用。其后面可以是名词、介词短语、形容词等。
but用作介词一般不置于句首。
but引导的短语后置于主语之后时,句中谓语应该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2.avoid的用法和例句 篇二
“决不”和“绝不”都是副词, 都表示否定。“决不”偏重于主观的否定态度, 表示“坚决不”的意思, 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绝不”偏重于对客观事物否定的程度, 表示完全否定。换言之, 就是“任何情况下都不”, “一丝一毫也不”。下面举例说明。
(1) 决不退缩。 (表示主观态度。)
(2) 绝不相同。 (表示对客观事物否定的程度, 完全不相同, 没有丝毫共同之处。)
“决不”和“绝不”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用。下面举例说明。
(1) 我决不去。 (“我”坚决不去, 强调态度坚定。)
(2) 我绝不去。 (“我”绝对不去, 表示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去。)
再看这个设问句:网络教育是否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学校 (课堂) 教育呢?决不可能!最多只能够部分取代。
3.sound的用法和例句 篇三
sound的用法2:sound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可用于被动结构。
sound的用法3:sound也可用作系动词,意思是“听起来”,其后接名词、形容词或as if〔as though〕引导的从句作表语。
sound的用法4:sound用于形容词前表示谈话人对某人或某事的印象,包含对所听到或所阅读到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印象。
sound的用法5:sound用作名词的基本意思是“声音”,表示抽象意义的声音或泛指能听见的一切声音时是不可数名词,表示具体的声音或某种特殊的声音时是可数名词。当表示某一次听到的声音时用复数,当指引起人们注意的某种声音时,用单数。
sound的用法6:sound引申还可表示某事情由看或听所产生的“印象,感觉,含义”,常译成“语气”。
sound的用法7:sound还可作“播音,录音”解,指广播或录音机播放的内容。
sound的用法8:sound用作形容词的基本意思是“健全的,完好的”,指某事物是完好无损的。
sound的用法9:sound还可作“明智的,有判断力的,正确的”解,指某事物是符合逻辑的,指人时则表示“有能力的,慎重的”。
sound的用法10:sound还可表示事物在程度上是“彻底的,完全的”。
sound的常用短语:
sound in (v.+prep.)
sound like (v.+prep.)
sound off (v.+adv.)
4.while的用法和例句 篇四
while的用法2:while还可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意思是“虽然,尽管”,含有对比意味。
while的用法3:while表示对比关系时,意思是“而,然而”。
while的用法4:while还可用作及物动词,意思是“消磨时间”,常同副词away搭配。
while的常用短语:
all the while
一直,始终from begin to end
He teaches English in the school all the while. 他一直在这所学校里教英语。
once in a while
时不时,偶尔,间或occasionally
5.avoid的用法和例句 篇五
“盘”和“局”在现代汉语中是常见的两个量词, 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可以听到这两个词语, 很多国人都认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 外国留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甚至会造出“一局花生米”这样的短语。那么二者是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替换, 或者说是不是在体育比赛中完全可以替换?如果不能替换,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想从两个词的发展过程中寻找端倪。
一、盘的发展过程及用法
《说文解字·木部》:“槃, 承槃也。盤, 籀文, 从皿。”段玉裁注:“今字皆作盤。”《正字通·皿部》:“盤, 盛物器, 或木或锡铜为之, 大小深浅方员不一。”正如郭绍虞所言:“临时随便取一些盛器或容具来计量, 是简单可行的。”盘就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量词, 用于称量盘里的东西。盘这种用法应该始于南北朝, 后代一直沿用。
(1) 棺前可施床榻而已, 糒脯各一盘, 酒一杯, 为朝夕奠。 (《晋书》卷三十三)
(2) 显达上熊蒸一盘, 上即以充饭。
(《北齐书·陈显达传》)
(3) 幸好一盘饭, 不可糁椒姜。
(《五灯会元·栖贤澄湜禅师》)
(4) 且看斗牛七夕, 冷浸一盘冰藕。
(《六十种曲·琴心记》)
(6) 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上自吃。 (《红楼梦》第十六回)
现代汉语中盘的这种用法称量范围很广, 只要盛在盘子里的东西都能称量, 例不赘举。
盘子的形状扁而浅, 多为圆形, 可以盛物, 根据隐喻投射规则, 盘可用于称量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物体, 与称量盘子所盛之物相比, 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就我们所见材料而言, 这种用法始于唐代, 沿用至今。
(7) 毕竟荒原上, 一盘蒿陇平。
(齐已《与聂尊师话道》, 《全唐诗》) (8) 盏底一盘金凤。满泛酒光浮动。
(朱敦儒《如梦令》, 《全宋词》)
(9) 水碾二盘, 水磨七合。
(清《钦定八旗通志》卷一一八)
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也很多。
(10) 一盘蚊香一盘石磨一盘磁带一盘电线泰山十八盘
这些事物之所以用“盘”称量, 都是与其特征扁圆有关。需要说明的是一盘磁带, 磁带论“盘”是就其主要部分磁带而言, 而不是就盒子而言的, 如果从盒子着眼, 则说一盒磁带;一盘土炕, 是就其浅而扁且上边睡人而言, 虽是方形, 盘子亦是方圆不一的。这些用例说明“盘”已经从表量向表事物的形象发展。
下棋的用具古代一般是木制的, 方形, 上边摆放棋子, 形状功用都与盘子相似 (盘子亦有方形的) , 故称棋盘。棋盘是下棋的重要工具, 由此发展, 盘又成为称量棋类的量词, 这种用法大概始于宋代。
(11) 晓残星犹未落, 一盘棋子倩谁收。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卷十)
(12) 每日吃了酒饭, 出门相见, 只是一盘象棋。 (《醒世恒言》卷九)
现代汉语中“一盘围棋、一盘象棋、这盘棋、每盘棋、全国一盘棋”的说法也非常常见。
棋类用盘称量, 根据转喻投射的原则, 下棋的活动自然也就用盘称量, 由此, 盘发展出动量词的用法, 用于计量下棋的次数, 盘的意义也就更加虚化, 但这种用法出现较晚。
(13) 今日无事, 我请教你, 对弈一盘何如?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
(14) 后来接连输了几盘, 便有些着急。
(《红楼梦》第二十回)
现代汉语中盘除了计量下棋之外, 还用于计量某些球类比赛的次数, 主要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排球。
(15) 刘国正在与卡拉卡塞维奇的比赛中, 首盘不适应左手握拍的卡氏的发球, 以14比21失利, 第二、三盘, 刘国正调整了战术, 抢先上手并变换落点, 先后以21比17、21比9拿下。
(《北京晚报》2001年4月25日)
(16) 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都围在教室外面的乒乓台子看打球, 张艺谋也在其中, 我把自行车支在一边, 凑过去看。打完一盘后他蹭到我身边, 低声地对我说:“你的新车子, 别放在这儿, 太阳晒了不好。”
(肖华《我和张艺谋的友谊与爱情》) (17) 马锐渐渐有些说不过, 也是带气儿, 嚷
嚷着再打一盘, 抛球用力抽了过去。
(王朔《我是你爸爸》)
(18) 这场比赛阿加西先输一盘后, 连扳3分。 (《北京日报》2001年1月22日)
(19) 次局, 王励勤在16比19的被动情况下, 顽强地将比分扳成20平, 但终因接发球处理不好而以20比22丢掉一盘。
(《北京晚报》2001年4月28日)
我们发现, 这些球类有一些共同点:场地方形、中间有界限、打球人不能到对方场地上去打球, 而这些和中国象棋是非常相似的, 由称量棋转而称量球应该是隐喻投射的结果。
二、局的发展过程及用法
《说文解字·口部》:“局, 博所以行棋。”段玉裁注:“博当作簙。簙, 局戏也。六著十二棋, 簙有局, 以行十二棋, 局之字, 象其形。”局即棋盘, 唐朝时由此义发展成为量词, 称量棋类, 胜负一次即为一局, 后来一直沿用。
(20) 满炉药熟分仙尽, 几局棋终看海干。
(贯休《赠轩辕先生》, 《全唐诗》)
(21) 琴一张, 酒一壶, 棋一局。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22) 我留坐着棋, 一局未终, 这孽畜走了。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23) 原来, 他在想一局残棋。
(张贤亮《浪漫的黑炮》)
和“盘”一样, 局也发展出了动量用法, 用于计量下棋的次数。
(24) 下一局不死棋, 论一着长生计。
(刘庭信《雁儿落过得胜令》, 《全元曲》)
(25) 道姑, 兀的不是棋盘, 将来老夫与你手谈一局。
(石子章《秦修然竹坞听琴》, 《全元曲》) (26) 朕与贤卿对弈一局。
(《西游记》第九回)
(27) 赢了一局连赢三局输了两局下了一局棋赢一局不算赢
在现代汉语中, 局还可用于称量某些球类, 同盘一样, 也主要用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排球, 引申机制和盘应该相同。
(28) 第一局比赛, 葛菲/顾俊打得相当艰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处于不利局势。
(《人民日报》1995年1月30日)
(29) 凡报名参赛的男女老少乒乓球爱好者, 均可挥拍上阵与国手较量一局 (21分球) 。
(《人民日报》1995年3月24日)
(30) 桑普拉斯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第一局靠7∶4的决胜分才以7∶6拿下第一盘。
(《人民日报》1995年6月28日)
(31) 在广东台山拼杀到深夜的北京仙灵骨葆女排以2比3惜败于实力强劲的天津队, 其中北京队在第二局以37比35取胜。
(《北京晚报》2001年10月18日)
三、盘和局用法的比较
盘和局都能称量棋类和球类, 在发展上也有很多相似点。二者都是首先由棋盘义发展成为计量棋类的名量词, 然后发展出动量用法, 最后都用来称量某些球类, 二者在各个环节的引申机制也基本相同。
就量棋类而言, 不论名量还是动量用法, 局都比盘要早。名量用法局始于唐, 而盘始于宋, 动量用法局始于元, 而盘始于清。就频率而言, 盘也低于局, 但总的来说, 盘的使用频率是逐渐上升的。《全宋词》中我们统计了“一局”、“一盘”量词 (含名量和动量) 的次数, 发现“一局”为9次, “一盘”一次也没有;《全元曲》中“一局”为9次, “一盘”4次;《二刻拍案惊奇》中“一局”为7次, “一盘”1次;《西游记》、《金瓶梅》中二者基本上持平;《红楼梦》中二者用例都不多, 也是基本持平;《儿女英雄传》中“一盘”为4次, 而“一局”一次也没有。现代汉语里, 局倾向于比较正式或文雅的语体, 而在口语中多用盘。依据我们粗略的统计结果, 盘的使用频率约为局的一倍以上。
盘是作为器物量词出现的, 主要用于计量盘中所盛之物, 从古到今, 这一直是盘作为量词的主要用法, 而局是棋类的专用量词, 因而就称量棋类而言, 局一开始当然占据绝对优势。盘出现计量棋类的用法以后, 由于盘作为器物量词在口语中极其常用, 盘的量棋用法也就慢慢普及开来了。
就称量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而言, 盘和局的量词用法都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 因为之前这些球类运动或者还没有引进到中国, 或者不为普通人知晓。随着这些体育活动的引进和普及, 由于这些球类活动和棋类活动的某种相似性, 盘和局也就用于称量球类了。
总体而言, 在称量棋类活动 (包括名量和动量) 时, 盘和局基本上是可以替换的。我们可以说“一局棋”, 也可以说“一盘棋”;可以说“一盘没赢”, 也可以说“一局没赢”。而称量球类活动时, 情况就复杂一些。排球比赛、乒乓球和羽毛球的非团体比赛, 盘和局基本上也可以互相替换, 上面《北京晚报》报道王励勤的例子, 就是先用局, 后用盘, 二者意义一样;而在其他类型的球类比赛中盘和局一般是不能替换的。
即使在能互相替换的情况下, 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并不是像等义词那样。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电视解说、新闻报道等比较正式的语体基本上都是用局, 特别是2002年以后更是如此, 而在日常口语中多用盘, 上面例 (16) 、 (17) 就是明证;但是随着电视的越来越普及, 日常口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电视解说的影响, 这样就导致局不断向口语进军, 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年青一代口语中“局”已经有了替代“盘”的趋势。
二者不能互相替换的情况, 总是出现在盘和局同时使用时。如果二者同时使用, 其区别非常明显, 那就是盘要比局大, 也就是说, 局是盘的组成部分。
(32) 上届冠军瑞典队受到德国队的强劲挑战, 直至第5盘的第3局还打得难解难分, 幸亏瑞典名将佩尔森技高一筹, 最终以3∶2险胜德国队。 (《人民日报》1995年5月7日)
(33) 决胜盘由刘国正对金泽洙, 第1局刘国正以16比21告负。
(《北京日报》2001年4月29日)
(34) 当第三盘又在局数上以2比2不分高下时, 罗迪克的小腿严重肌肉拉伤, 只好中止比赛。 (《北京晚报》2001年6月2日)
为什么盘大局小, 我们认为还是与这些运动的认知原型有关, 这里就以乒乓球为例做一个解释。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 双方各自三个人互相交叉着要打五次比赛, 而一次比赛中再打五回, 每打完一回比赛, 双方就要交换场地, 而交换场地时双方的运动轨迹和圆形很相似, 所以就用“盘”来计量, “局”是没有“圆”这个特征的。既然一次比赛称“盘”, 那么一回比赛自然称“局”。其他球类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 中华书局, 1965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1
邵敬敏《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邵敬敏卷) 》,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青苹果数据中心《中华古典文化精选 (电子版) 》, 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2001
明·毛晋《六十种曲》, 中华书局, 1958
6.recommend的用法和例句 篇六
recommend的用法2:recommend还可作“劝告”解,指劝告或建议某人做某事,作此解时,常用动名词或that从句作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还可接以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recommend的用法3:表示“把…作为…推荐”时, recommend可接以as短语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recommend的用法4:recommend可用于被动结构。
7.grill的用法和例句 篇七
grill的用法2:grill用作及物动词时可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有时也可接双宾语。
grill的用法3:grill用作名词的基本意思是“烤架”,也可指“一盘烤肉”或“烧烤餐馆”。
8.avoid的用法和例句 篇八
关键词:外贸函电,词汇,类别,用法
“外贸函电”是国际贸易、外贸英语等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旨在使学生熟悉对外贸易业务中建立业务关系、询盘、还盘、签订贸易合同等各环节当中英语的应用, 使学生具备独自完成对外商务信函的读、写能力。学好外贸函电的关键之一是要掌握外贸函电词汇的特点, 本人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外贸函电常用词汇的类别和用法总结成以下几点。
(1) 普通词语专业化。外贸函电的初学者经常发现很多之前熟悉的单词在函电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例如: 日常用语中我们常用offer来表示“提供, 给予, 出示”, 但是在外贸函电中offer经常用来表示“发盘, 报盘”, offer能和其他词组成许多常用语, 如firm offer (实盘) , non-firm offer (虚盘) , counter-offer (还盘) 等。又如:document一词的本意是“公文, 文件”, 但是在外贸函电中通常表示“单证, 单据”, 如果要在信函中表达出“请在本月底之前把装船单据寄给我们”, 可以写成“Please send us the shipping documents before the end of this month.”类似offer, document这样在日常用语中和外贸函电中含义有着较大差别的单词还有很多, 如enquiry (询价, 询盘) , cover (保险, 投保) , honor (承兑) , line (行业) , good (有效的) 等。
(2) 外贸函电专业词语 (习语、惯用语) 。外贸函电中会用到大量的专业词语, 这些词语一般不会在其他领域被使用。例如:for one's information (供某人参考) ;for one's file (供某人存档) ;in one's favor (以某人为受益人) ;to be specialized in (专业经营) ;by separate post (另外邮寄) ;
(3) 缩略语。为了交流的迅捷和简便, 外贸函电会用到大量的缩略语, 这些缩略语常常给信函的理解和翻译带来较大的麻烦, 这就要求学习者能分析这些缩略语的构成方式, 准确理解和翻译。常见的缩略语有:
①贸易术语。贸易术语 (trade terms) , 又称贸易条件, 价格术语, 用来说明价格的构成及买卖双方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 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货和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目前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缩写INCOTERMS) 。在最新版本INCOTERMS 2000中定义了13个术语, 它们是:EXW (EX Works) 工厂交货;FCA (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FAS ( Free Alongside Ship ) 船边交货;FOB (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CFR (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险费运费;CPT ( Carriage Paid to ) 运费付至;CIP (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保险费付至;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 边境交货;DES ( Delivered Ex Ship) 目的港船上交货;DEQ ( Delivered Ex Quay) 目的港码头交货;DDU ( Delivered Duty Unpaid ) 未完税交货;DDP (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交货。掌握这些贸易术语是准确理解外贸函电的基础。
②国际支付方式。支付是国际货物进出口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买卖双方在往来信函中对于交易的支付方式描述通常会用到以下缩略语:
T/T, (Telegraphic Transfer) 电汇;M/T, (Mail Transfer) 信汇;D/D, (Remittance by Banker's Demand Draft或Draft) 票汇;D/P,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付款交单;D/A (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 承兑交单;L/C,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Bank's L/G, (Bank's Letter of Guarantee) 银行保函等。
③其他缩略语。在国际贸易的运输、保险、单证等方面还有很多常用的缩略语, 如:FCL, (Full Container Load) 整箱货;LCL,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拼箱货;
(4) 古体语。
外贸函电语言较正式, 书面语色彩较浓, 在一些合同和单证中经常使用在其他领域已不再使用的古体语, 这些古体语大多数由here, there 和where 与after, at, by, from, in, of, to, under, upon, with等介词共同构成的副词性的复合词, 如hereafter, hereby, thereby, whereas, whereby 等, 这类复合词如果从对应的汉语意思理解比较难, 但如果掌握了他们的构成与意思之间的联系, 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这类复合词中here 应理解为this, there应理解为that, where应理解为which, 因此hereafter 应理解为after this, therein 应理解为 of that, whereby 应理解为by which。例如:
We return herewith one copy duly signed to you for your files. (我们已会签, 今寄回一份备存。)
外贸函电不同于一般的日常书信,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相关专业词汇的特点和用法, 才能正确的理解、翻译和撰写外贸函电, 使对外贸易业务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学生, 根据外贸函电词汇的独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每个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以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误译而影响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贺敏.外贸英语e-mail中缩略语和省略句的理解与翻译[J].零陵学院学报, 2004, (7) .
[2]廖瑛.实用外贸英语函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9.opinion的用法和例句 篇九
opinion的用法2:属于正式英语的结构还有of (the) opinion that ... , of the same opinion以及I am of your opinion等;
opinion的用法3:public opinion是公众意见,舆论的意思,前面没有冠词,也没有复数形式,属于抽象名词。
opinion的用法4:opinion的基本意思是“意见,看法,主张”,可指个人的判断,也可指权威性的评论,往往含有“起初的,不十分肯定的”意味,多与介词 of, on 或about连用,既可用作可数名词,也可用作不可数名词。
opinion的用法5:opinion作“舆论”解时,是不可数名词。
10.avoid的用法和例句 篇十
关键词:维语,汉语,多少,用法对比
一多少、几 (个)
1.疑问用法
在现代汉语里, 以北京普通话为准, “多少”常常说成多儿, 或是只说“多”一个字。例如:本来这些东西好年头儿都值不了多儿钱。
2.询问用法
最初, “多少”多作谓语用, 我们还不妨把它当一个复合的形容词, 例如:卿马何瘦, 给栗多少?到了可以用作名词修饰语的时候, 它就完全变成一个数量代词了。它的用法大体上接近古代的几字, 通常不加量词, 不管所问的事物能或不能计数。例如:提携官人, 打多少酒?我们户下各家需出多少银子?物件有多寡, 物件的属性也有多寡, 后者的询问词也用“多少”, 通常只说一个“多”字, 例如:不知片儿该切多薄才合适?不带名词, 直接作主语、宾语的时候无须加量词, 如:《涅槃经》四十卷, 多少是佛说, 多少是魔说?
3.感叹
应用多少的问句作感叹词, 对于数量表示夸张, 有时“多少”等于“许多”, 例如: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 这会子倒没有主意了。
4.虚指
虚指的多少大概是由感叹性的多少演化出来。疑问的多少是中性的, 虚指的多少是“多”的意思, 并且多数例句带着点夸张的口气。例如:虽是古人残羹馊饭, 有多少人不能得吃。你这一闹不打紧, 闹起多少人来, 倒抱怨我轻狂。在否定句内, 也还是“多”的意思, 只是没有肯定句里那种夸张的口气:据推测, 她不会比我们大到多少。只有当状语用的时候, 多少的意思是“稍微”, 偏在“少”的一面。例如:多少添些, 不打甚紧。在用好多替代多少的方言里, 如四川话, 所有疑问的和虚指的多少都说成好多, 只有这种作状语的多少不能说成好多。有时候多少的意思是中性的, 略相当于一些, 如:青天老爷, 前日听见还有多少伤, 怎么今日都没有了?但早期白话里用多少表示中性, 跟表示疑问的多少有区别。例如:三人同议, 持少多种粮、家具, 拟隐于澧源深邃绝人烟处, 避世养道过生。
5.任指
任指性的多少, 也是偏在“多”的一面。例如:您有多少钱, 饿了也不能吃啊。连锁式的句子里的多少表面上是中性的。但只有一部分是真正的中性, 如:叫我交给您, 看该给多少赏钱, 给他多少赏钱。
6.几 (个)
“几”字, 可用于询问, 不过用于询问的“几”字和非询问的“几”字, 在形式和位置上完全相同, 只能从上下文的语境断定它是不是询问。
7.疑问用法
近代的几字的特征, 用一句话来概括, 是“数字化”, 除了它的数值是无定的外, 它的用法完全是一个数字。它必须跟一个名量词或准名量词 (天、年、岁等) , 不能直接跟一般名词, 无论所代表的事物是能计数的或不能计数的, 更不能单独作宾语。另一方面, 它可以跟十、百、千、万等数字合用: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在近代汉语里, 用几字询问, 预期的数目不是很大的, 在跟十、百、千、万合用的时候, 尤其明显是限于九以下。
8.虚指用法
古代汉语里, 几字没有虚指的用法, 那是数字的任务, 近代汉语不用数字, 就由几字来兼任了。由于近代汉语里的疑问指代词都有虚指用法, 推广到了几字, 就把数字给排挤掉了。这里, 数字是一个数值在二与九之间的不定数, 只能用于可计数的事物, 几字继承了它的数字性质, 因而必须跟名量词, 一般的数值也在二和九之间。
十几岁的孩子怎么走得了这么长的路?我们说虚指的几的数值在二与九之间, 指一般的情况。有时候, 在适当的上下文里, 几跟些个的意思相同, 不限于较小的数目。例如:这婆娘看些曲本, 颇识几字。
多少和几 (个) 是同义词, 可通用, 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有一点:几字用于较小的数目, 多少用于数目不太小的情况, 暗指数目大。
土改的时候我们多大岁数?
我们几个人还跟着送了一程。
办公室在几号楼?
许多年过去了, 那时候的事谁还记得啊!
明天你们几个去?
今年你收了多少麦子?
我们都跟着送了一程。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文集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吕叔湘.吕叔湘文集 (第3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王力.王力文集 (第二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4]陈世明、热扎克.维吾尔语使用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1
[5]张玉萍.汉维语法对比[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
11.abrupt的用法和例句 篇十一
abrupt的用法2:abrupt修饰言谈、举止、性格等时,意为“唐突的; 粗鲁的,莽撞的,无礼的,生硬的”。
abrupt的用法3:abrupt在句中可用作定语或表语。
12.avoid的用法和例句 篇十二
间隔号是标号的一种,形状为“·”。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联合发布的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里新增加的两种标号之一(另一种是连接号),因而自然成为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里的16种标点符号之一。
和其他常用标点符号相比,间隔号名称的使用及对其用法的规范相对都较晚。虽然在五四时期间隔号就已经出现,如20世纪30年代便有《妄谈·疯话》(宣永光著),“该书谈古论今,《妄谈》论男女、论情爱、论婚姻家庭;《疯话》论人性、论文化、论民国官场”(《中华读书报》,2010年3月24日),但这在当时称为“界标”“音界标”或“音界号”,主要用于书面语翻译外族人名。1951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也只称为“圆点”,用来“区别外国人姓名”,看做“顿号的变种”,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的地位。1965年,商务印书馆修订《新华字典》时,才在《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中第一次出现“间隔号”的名称,明确规定了它的使用范围。1990年,新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颁布,“间隔号”才取得了正式的地位。1994年,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提议下,《标点符号用法》改制为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该标准把间隔号正式纳入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系统,规定了它的形式和使用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间隔号的基本功能是两项:
1.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如:(1)列奥纳多·达·芬奇
(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如:(3)《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4)《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那么,间隔号的功用是否只限于这两项呢,显然不是。
二
袁晖先生主编的《标点符号词典》和其他一些学者已经指出,除了“主要表示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和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之外,间隔号还有其他种种功用:
1. 标明诗体、词牌和诗词题目的分界,例如:(5)《七律·长征》
(6)《沁园春·雪》
2. 用于文章标题、书名中并列词语的分界,例如:
(7)《猫·狗·鼠》(《朝花夕拾》中一篇文章的题目)
(8)《雪峰·溪流·森林·野花》(《天山景物记》中的小标题)
(9)《人·鬼·兽》(书名)
(10)《课程·教材·教法》(刊物名)
3. 表示并列单位之间的分界,例如:(1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 表示朝代和作者之间的分界,例如:
(12)唐·李善注文选曰:“昔紫衣贱服,犹化齐风。”就是指此事。
(刘云泉《语言的色彩美》)
5. 用于表示年月日之间的分界,例如:(13)一二·九运动
(14)七·七事变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已经成为专有短语的日期,月份和日期之间也可以不用间隔号。“一二·九运动”也可写成“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也可写成“七七事变”,口语中也并没有停顿。
6. 用于日期与地点之间的分界(常见于一本书的扉页),例如:(15)2002年·北京(见《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扉页)
7. 用于科学论著中复式单位的名词之间,例如:(16)牛顿·米(物理学中的复式单位)
三
根据我们的考察,除了上述用法以外,间隔号还有其他各种用法。
1. 表示上级单位与下级单位之间的间隔,例如:
(17)上海广播电视台(RTS)·上海外语频道(ICS)(《中华读书报》,2010-03-24)
2. 表示同一主题与分题的间隔,例如:
(18)4.14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哀悼
(《新民晚报》,A2版,2010-04-21)(《新民晚报》,A3版,2010-04-21)(《新民晚报》,A4版,2010-04-21)
4.14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募捐
4.14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救援(19)1989年第四届世博会·爱迪生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水晶宫
1905年第五届巴黎世博会·菲利斯大转轮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妇女馆(《典藏世博》,《文汇读书周报》,2010-04-02)
3. 表示专刊与具体版面之间、版面与具体栏目之间的间隔,例如:(20)新民楼市·广告(报纸的“楼市”专刊与具体版面的间隔)
(21)悦读·社科《不需要葬礼》
悦读·小说《告诉我我是谁》
悦读·历史《不祥之兆:西方3000年的覆灭》悦读·幻想《那房———》
悦读·人物《瓦尔特·本雅明的生平与著作》悦读·人文《我的烟灰》
(《文汇读书周报》,2010-04-02)
悦读·小说《自吹自擂的人》
例(21)的间隔号表示报纸的“悦读”版与具体栏目“社科”“小说”等之间的间隔。
4. 表示发展商、开发区与具体项目之间、品牌与具体产品之间的间隔,例如:(22)保利·叶上海(“保利”为房产发展商,“叶上海”为房产项目)
(23)港城·滴水湖馨苑(“港城”为房产发展商,“滴水湖馨苑”为房产项目)
(24)武义清水湾·沁温泉(“武义清水湾”为旅游区,“沁温泉”为具体项目)
5. 表示身份与姓名之间的间隔,例如:(25)欲速则不达撰稿·刘劲文
宅男女撰稿·灵子(《新民周刊》2010年第26期)
6. 表示时间地点与项目内容之间的间隔,例如:
(26)由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09上海·中国词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
7. 表示两个以上并列机构的间隔,例如:(27)国图·新民论坛
(28)山西大土河·华东理工队《新民晚报》2010-03-19)
例(27)中的“论坛”是由国家图书馆与《新民晚报》联合举办的论坛;例(28)中“山西大土河”为赞助商,“华东理工”为运动队。
8. 表示两个以上并列概念的间隔,例如:(29)北岸·长风
(30)昆山倚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创新中式别墅”———“汉·堂”也即将推出。
(《新民晚报》,2009-12-17)
例(29)中“北岸”“长风”为两个地点,指“苏州河北”“长风地区”,构成一个商务开发区名;例(30)中两个带有汉文化和中国建筑意味的字“汉”“堂”构成一个房产项目名。
9. 表示两个以上并列行为的间隔,例如:
(31)本次展览以“讲·述”为题,旨在展开两岸当代艺术基于自身现实条件的创造图景。
(《“讲述”———海峡两岸当代艺术》,《中华读书报》,2009-07-29)
(32)《发现·想像·创作》(《新民晚报》,2010-04-21)
1 0. 表示两个以上其他并列项目的间隔,例如:
(33)高铁·中国大提速(话题与评论的间隔,凤凰卫视,2010年3月)
(34)遇见最好的自己·爱慕(广告口号与品牌的间隔,“爱慕”内衣广告)
四
间隔号的用法似乎越来越复杂,那么是否还可能有其他变化?新老用法之间是否毫不相干?间隔号使用的基本规律到底是什么?逗号,特别是顿号,也可以“表示分界”,间隔号与它们有什么分别?
我们以为,间隔号的用法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用法,而且可以说以上这些概括并未穷尽已有各种新的用法,但是,新旧各种用法之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寻,这种规律是:
第一,一个间隔号“间隔”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可以是并列的关系,如“北岸·长风”;也可以是上下位之间的关系,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悦读·小说”。
第二,无论是表示并列单位的间隔,还是上下位单位之间的间隔,间隔号前后直接间隔的语言单位都必须是构成一个“专名”或者专名化的结构。顿号与逗号可以用在各种结构中,而间隔号只能用在“专名”或者“专名化”的结构中。这意味着,其一,以往“表示外民族人名各部分之间的分界,书名和篇(章、卷)名的分界”固然都是专名,其他的新旧用法如《人·鬼·兽》(书名)、《课程·教材·教法》(刊物名)、“国图·新民论坛”也无不都是专名。其二,对于一个不是专名的结构,一旦使用了间隔号,也立刻呈现为某种“专名化”,如“讲述”是个动词,一旦加上间隔号成为“讲·述”,在整体上便不再是一个动词,而成为一个专名化的结构。即使如“遇见最好的自己·爱慕”这样的广告口号,在间隔号的制约下,也被赋予了某种“标题性”,亦即“专名化”。
由此可见,间隔号的用法尽管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其基本特性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我们过去的概括不够准确而已。因此,我们以为,对于间隔号可以这样描写:间隔号就是用在专名或者专名化的结构中,表示该结构内的平行各单位的间隔或者上下位单位之间的间隔的标号。
五
当今,间隔号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我们以为,这与今天的语言表达,尤其是大众传播的标题制作越来越讲究视觉的美感有关。
与顿号、逗号相比,间隔号由于采用的是圆点,居中,因此,特别能够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平衡美”,如“发现·想像·创作”若改为“发现、想像、创作”,视觉上便不如使用间隔号更具有均衡感。
有学者(袁晖等,2000)在讨论间隔号可以“表示文章标题中并列词语的分界”时,曾经举出了这样一些例子,如:“夏衍《公式·符咒与‘批评’》:《老鼠·虱子与历史》《胭脂·油画和习作》,———这两篇短文本来是写了作为拙作《法西斯细菌》单行本的‘后记’用的。”我们以为,正因为间隔号特别强调一个结构内部的视觉上的均衡性,因此,在多项并列时便不太适宜与“与”“和”等连词同时使用,如果说当年夏衍把间隔号与连词连用时还不容易看出什么不合适,那么,在社会语言生活越来越重视视觉上美感的今天,以下的用法比较而言便显得不那么合适了。
(35)由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罗马第一大学等单位共同协办的第四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第204页)
(36)电视台近期播放《篱笆·女人和狗》和《轳辘·女人和井》两部电视剧。
间隔号的使用,是把整个结构构建为一个专名化的整体,例(35)中,“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是前两项“罗马法·中国法”作为一个整体和“民法法典化”并列作为一个整体,还是“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三项并列?同样,例(36)中的《篱笆·女人和狗》《轳辘·女人和井》,是前两项作为一个整体和第三项并列还是三项并列?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间隔号都宜改为顿号,或者把连词都改为间隔号。
摘要:间隔号是标号的一种,从1996年正式纳入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系统以来,从主要表示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和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已经发展出很多新的用法。那么,新旧用法是否毫不相关?如何更有效地概括间隔号的特点?对此,我们提出了间隔号使用新规范的问题。
关键词:间隔号,国标,新发展,规范
参考文献
[1]袁晖.标点符号词典[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2]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秦进才.不容忽视古籍书名号中的间隔号用法[J].编辑之友,2008,(5).
[4]文非.间隔号优于顿号[J].咬文嚼字,2005,(8).
[5]任水妹.间隔号和顿号的区别[J].咬文嚼字,2005,(8).
[6]刘平.浅谈间隔号在外国人名翻译中的使用[J].中国出版,2007,(4).
【avoid的用法和例句】推荐阅读:
period的用法和例句07-17
up的用法和短语例句06-20
answer的用法和短语例句07-23
silk的用法和短语例句10-24
hurry的用法和短语例句10-31
celebrate的用法和短语例句11-18
process的过去式和用法例句09-27
require的用法和短语例句是什么意思08-09
decide的过去式和用法例句是什么意思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