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

2024-09-23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通用8篇)

1.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 篇一

有关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通过光缆可以和全球任何一个客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越来越依靠这些载体,一旦交易系统出现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操作风险越来越引起国际银行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国际银行已经开始为操作风险配置经济资本,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识别、监督和控制风险的系统。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

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角度,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在这种定义中,覆盖面较窄,因为排除了名誉、法律、人员等方面的操作风险。从广义角度,除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都可视为操作风险。这种定义使得很难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和计量。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以下两个定义:

其一是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Global Derivatives Study Group,1993)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损失的风险。”它对操作风险的界定限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3)中将操作风险定位为:“由于不适当或失败的内部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the Legal Risk),但战略风险(the Strategic Risk)和名誉风险(the Reputational Risk)并不包含其中。法律风险是由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当或由于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由于公司的法律活动是公司完成经营任务所采取的工具之一,所以基本属于操作性质的活动。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则是公司董事会对本行重大发展方向与目标所作出的失误决策而导致的风险,他们属于决策性的风险,并且考虑到使操作风险资本费用最小化的目的,所以没有将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列入操作风险中。这一定义侧重从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它兼顾了操作风险的内涵和量化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由于现在大约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因此这些国家的管理当局也倾向于用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标准来调整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管政策。

二、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2000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事件,引起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例如:世界“交易员胖手指”事件。2001年5月,美国雷曼兄弟伦敦分公司的交易员通过电脑交易同时卖出FTSE百种指数几乎所有成分股,将一个小数点点错位置,卖出金额放大100倍,导致该指数跌破120点,英国百家蓝筹股400亿英镑的市值化为乌有,雷曼兄弟赔了近1000万英镑;2003年4月,一位交易员错误地以每股13英镑的价格,买进了制药公司格兰素――史克公司50万股股票,当时其股价为每股低于70便士;2005年2月,一位经纪人准备卖出音乐出版商EMI公司的1。5万股股票,但是搞错了小数点,成了卖出1500万股。

国内出现的操作风险事件有:权限管理失控事件、篡改数据挪用客户交易结算事件、债券投标操作风险事件、银行纸黄金操作风险事件等等。例如,2008年12月26日凌晨1点52分至2点15分,历时23分钟,国内某银行网上银行纸黄金交易最高价一度由每克185元左右飙升至848元,直到26日下午2时30分许,该行网上银行网页显示,纸黄金交易价格回落到每克186。5元。据事后分析,推测是银行的交易员可能混淆了不同单位和币种的报价。银行方面对于在价格飙升时成功卖出黄金的多数投资者先进行资金或账户冻结,并在26日逐步“反向操作”,以原价买入黄金,将同等数量的纸黄金退回了投资者的账户。

总体上来说,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如内部人员虚报头寸、内部人员偷盗、在职员的账户上进行内部交易等。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抢劫、伪造、开具空头支票以及行为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坏。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律所引起的赔偿要求。例如,工人赔偿要求、违反雇员的健康安全规定、有组织的罢工以及各种应对顾客负有的责任。

4。客户、产品以及商品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如受托人违约、滥用秘密的客户信息、公司账户上的不正确的交易行为、洗钱、销售未授权产品等。

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如恐怖事件、地震、火灾、洪灾等。

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与合作伙伴或卖方的合作失败。如交易数据输入错误、间接的管理失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以及卖方纠纷等。

三、对于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的建议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运用适当的方法、政策和措施,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对策制定和控制的行为过程。

(一)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应该精心打造自身的风险文化,应对每天都会遇到的存在于各项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其一,通过风险文化的建设,引导员工的行为目标。可以把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加入激励

考核机制中,注意考核内容的全面性,改变员工的物质利益与存款、贷款、利润等内容直接挂钩的倾向,并增加相应职业操守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考核内容。其二,让金融机构所有员工都意识到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为获得期望的回报必须承担的责任,引导员工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文化认同,进而激发员工树立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层管理者认真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以身作则,带动全体员工加强风险防范;使每一业务部的职员对其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有足够认识,并对其保持时刻警惕。其三,可以通过建立公司内控制度、规章流程的网上办公系统,集中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有关文档,定期更新、查询,按最新制度执行政策。其四,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因为从国内外金融机构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来看,其诱因之一是道德风险。因此,在风险文化的建立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制定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金融机构应制定控制程序和步骤,并制定一套书面的制度以确保遵循有关风险管理系统的内部政策,为所有关键业务及其支持过程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标准和目标。在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中,要列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全部内容,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层次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内部和外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开发并适用的业务环境和内控因素评估、对流程和程序测试并验证的分析、重大政策和程序例外审查的有关规定等。完善、连续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应该包括: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操作风险的监测与报告、操作风险的控制或缓解。

(三)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定义和相关的分类标准

虽然很多机构都采纳《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定义,但是每个公司对此/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定义的解释和理解却是多样的。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经验之间存在着操作损失的灰色区域,即操作风险事件的分类问题。一些业务部门是在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事件。例如,过桥贷款损失高于实际数额,在管理担保中的操作错误可能被忽视,部门管理人员将可能会同时以信用和操作两种类型的损失记录在数据库中。

(四)建立内部损失数据库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自我风险评估工作会议制度,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行内专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制定风险评估问题清单,组成工作组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评估。在此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数据统计网络,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定期或实时报告有关情况。通过公司网络,查证操作风险损失原因,设定自动预警和通知功能,上载分析材料、剖析重大损失案件,统计和复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并进行分析。

寻求的损失事件数据是覆盖整个公司并影响到损益表表述的每一项科目。数据收集范围应支持分析和量化,关键数据要素应予以被捕获,包括:日期(发现时刻、登记时间)、描述(关于事件和起因的描述)、事件和可能的后果分析(如分类)、起作用的原因(如人为错误、脆弱控制、安全、培训、信息技术)、汇总的原始数据(按照后果分类)、恢复(如运作、法律和保险)、业务线如支持经济资本和能映射到标准Basel业务线)、控制点(损失发生位置)、怎样发现的(如客户、业务部门、审计、监管者)、有效的指标(基本刻度比例指标和关键风险指标)等。

至于数据可以来源于:其一,从产品系统提取数据。例如,财务系统可能记录了核销,保险(第三方和自保理赔),法律案件追踪和结算系统(如捕获罚款)。个人计算机或终端用户建立的专门数据库也是来源之一。其二,从单个损失事件捕获。例如,一个重要的交易对手往来对账问题被记录在流水分录中,因此,损失数据库应提供在线数据事件条目,它更适宜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从而便于跨部门访问数据。其三,通过对账。一些对账表有助于确保所有数据元素被捕获到损失数据库中,因此应按照事件分类建立全面的分类账户,实施记录所有的操作损失。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在不断加强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的同时,由于操作风险是一种本身难以量化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因此,要求其相关业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熟悉操作风险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非常缺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风险管理的当务之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管理素质的高低。

(六)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其一,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刑事立法和金融行政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增强法律法规可行性的同时,将金融诈骗、违规发放贷款等金融犯罪的量刑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二,加强司法国际合作,打击国际金融犯罪行为。其三,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增强社会和新闻舆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其四,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严格实行问责制,积极配合公安、检查、司法机关对金融案件的侦查、起诉、立案工作。

★ 讲故事与语文能力讨论的研究与思考论文

★ 学生体育运动自主参与性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 教学艺术中的主体间性研究论文

★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 行政行为可诉性论文

★ 周围性面瘫中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论文

★ 如何量化求职简历

★ 纪录片研究论文

★ 体育教学高效性探讨论文

★ 大学物理的讨论式教学的论文

2.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 篇二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

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角度, 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在这种定义中, 覆盖面较窄, 因为排除了名誉、法律、人员等方面的操作风险。从广义角度, 除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都可视为操作风险。这种定义使得很难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和计量。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以下两个定义:

其一是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 (Global Derivatives Study Group, 1993) 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损失的风险。”它对操作风险的界定限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 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003) 中将操作风险定位为:“由于不适当或失败的内部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 (the Legal Risk) , 但战略风险 (the Strategic Risk) 和名誉风险 (the Reputational Risk) 并不包含其中。法律风险是由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当或由于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由于公司的法律活动是公司完成经营任务所采取的工具之一, 所以基本属于操作性质的活动。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则是公司董事会对本行重大发展方向与目标所作出的失误决策而导致的风险, 他们属于决策性的风险, 并且考虑到使操作风险资本费用最小化的目的, 所以没有将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列入操作风险中。这一定义侧重从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 它兼顾了操作风险的内涵和量化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由于现在大约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 因此这些国家的管理当局也倾向于用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标准来调整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管政策。

二、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2000年以来, 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事件, 引起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例如:世界“交易员胖手指”事件。2001年5月, 美国雷曼兄弟伦敦分公司的交易员通过电脑交易同时卖出FTSE百种指数几乎所有成分股, 将一个小数点点错位置, 卖出金额放大100倍, 导致该指数跌破120点, 英国百家蓝筹股400亿英镑的市值化为乌有, 雷曼兄弟赔了近1000万英镑;2003年4月, 一位交易员错误地以每股13英镑的价格, 买进了制药公司格兰素——史克公司50万股股票, 当时其股价为每股低于70便士;2005年2月, 一位经纪人准备卖出音乐出版商EMI公司的1.5万股股票, 但是搞错了小数点, 成了卖出1500万股。

国内出现的操作风险事件有:权限管理失控事件、篡改数据挪用客户交易结算事件、债券投标操作风险事件、银行纸黄金操作风险事件等等。例如, 2008年12月26日凌晨1点52分至2点15分, 历时23分钟, 国内某银行网上银行纸黄金交易最高价一度由每克185元左右飙升至848元, 直到26日下午2时30分许, 该行网上银行网页显示, 纸黄金交易价格回落到每克186.5元。据事后分析, 推测是银行的交易员可能混淆了不同单位和币种的报价。银行方面对于在价格飙升时成功卖出黄金的多数投资者先进行资金或账户冻结, 并在26日逐步“反向操作”, 以原价买入黄金, 将同等数量的纸黄金退回了投资者的账户。

总体上来说, 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如内部人员虚报头寸、内部人员偷盗、在职员的账户上进行内部交易等。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抢劫、伪造、开具空头支票以及黑客行为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坏。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律所引起的赔偿要求。例如, 工人赔偿要求、违反雇员的健康安全规定、有组织的罢工以及各种应对顾客负有的责任。

4.客户、产品以及商品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 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如受托人违约、滥用秘密的客户信息、公司账户上的不正确的交易行为、洗钱、销售未授权产品等。

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如恐怖事件、地震、火灾、洪灾等。

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与合作伙伴或卖方的合作失败。如交易数据输入错误、间接的管理失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以及卖方纠纷等。

三、对于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的建议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运用适当的方法、政策和措施, 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对策制定和控制的行为过程。

(一) 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应该精心打造自身的风险文化, 应对每天都会遇到的存在于各项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其一, 通过风险文化的建设, 引导员工的行为目标。可以把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加入激励考核机制中, 注意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改变员工的物质利益与存款、贷款、利润等内容直接挂钩的倾向, 并增加相应职业操守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考核内容。其二, 让金融机构所有员工都意识到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为获得期望的回报必须承担的责任, 引导员工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文化认同, 进而激发员工树立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 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层管理者认真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 以身作则, 带动全体员工加强风险防范;使每一业务部的职员对其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有足够认识, 并对其保持时刻警惕。其三, 可以通过建立公司内控制度、规章流程的网上办公系统, 集中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有关文档, 定期更新、查询, 按最新制度执行政策。其四, 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因为从国内外金融机构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来看, 其诱因之一是道德风险。因此, 在风险文化的建立过程中, 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 制定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金融机构应制定控制程序和步骤, 并制定一套书面的制度以确保遵循有关风险管理系统的内部政策, 为所有关键业务及其支持过程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标准和目标。在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中, 要列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全部内容, 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层次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内部和外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开发并适用的业务环境和内控因素评估、对流程和程序测试并验证的分析、重大政策和程序例外审查的有关规定等。完善、连续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应该包括: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操作风险的监测与报告、操作风险的控制或缓解。

(三) 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定义和相关的分类标准

虽然很多机构都采纳《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定义, 但是每个公司对此定义的解释和理解却是多样的。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经验之间存在着操作损失的灰色区域, 即操作风险事件的分类问题。一些业务部门是在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事件。例如, 过桥贷款损失高于实际数额, 在管理担保中的操作错误可能被忽视, 部门管理人员将可能会同时以信用和操作两种类型的损失记录在数据库中。

(四) 建立内部损失数据库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自我风险评估工作会议制度, 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行内专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研究制定风险评估问题清单, 组成工作组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评估。在此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数据统计网络, 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定期或实时报告有关情况。通过公司网络, 查证操作风险损失原因, 设定自动预警和通知功能, 上载分析材料、剖析重大损失案件, 统计和复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并进行分析。

寻求的损失事件数据是覆盖整个公司并影响到损益表表述的每一项科目。数据收集范围应支持分析和量化, 关键数据要素应予以被捕获, 包括:日期 (发现时刻、登记时间) 、描述 (关于事件和起因的描述) 、事件和可能的后果分析 (如分类) 、起作用的原因 (如人为错误、脆弱控制、安全、培训、信息技术) 、汇总的原始数据 (按照后果分类) 、恢复 (如运作、法律和保险) 、业务线如支持经济资本和能映射到标准Basel业务线) 、控制点 (损失发生位置) 、怎样发现的 (如客户、业务部门、审计、监管者) 、有效的指标 (基本刻度比例指标和关键风险指标) 等。

至于数据可以来源于:其一, 从产品系统提取数据。例如, 财务系统可能记录了核销, 保险 (第三方和自保理赔) , 法律案件追踪和结算系统 (如捕获罚款) 。个人计算机或终端用户建立的专门数据库也是来源之一。其二, 从单个损失事件捕获。例如, 一个重要的交易对手往来对账问题被记录在流水分录中, 因此, 损失数据库应提供在线数据事件条目, 它更适宜在公司的内部网上, 从而便于跨部门访问数据。其三, 通过对账。一些对账表有助于确保所有数据元素被捕获到损失数据库中, 因此应按照事件分类建立全面的分类账户, 实施记录所有的操作损失。

(五) 积极培养和引进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在不断加强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的同时, 由于操作风险是一种本身难以量化的风险, 具有复杂性, 因此, 要求其相关业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熟悉操作风险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非常缺乏, 加强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是风险管理的当务之急, 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管理素质的高低。

(六)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其一, 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刑事立法和金融行政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增强法律法规可行性的同时, 将金融诈骗、违规发放贷款等金融犯罪的量刑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二, 加强司法国际合作, 打击国际金融犯罪行为。其三, 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工作, 增强社会和新闻舆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其四,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 严格实行问责制, 积极配合公安、检查、司法机关对金融案件的侦查、起诉、立案工作。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电子技术和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带来交易手段的快速进步。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一系列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银行案件震惊了国际金融界, 也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 我国金融业也发生了一系列关于操作风险的金融案件, 引起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操作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 试图对我国加强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操作风险,量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安东尼·桑德斯著, 刘宇飞译.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价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菲利普·乔瑞.风险价值——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社, 2000.

3.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篇三

关键词:文本量化分析 科技金融 政策

▲▲前言

常州市作为国际花园城市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标兵,并将成为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城市。科技金融的发展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科技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常州市2005年至2012年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能过将文本信息与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常州市技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发展以及演进通过分析探讨,达到促进我国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1]。

▲▲一、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常州市政府颁布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为选择标准,通过数据库搜集法与官网搜集法两种选择方式。

(一)数据库搜集法

常州大学自1978年成立以来收录了万余篇法律文件,是常州市主要的法律信息数据搜集的地主,其中万余篇法律文件经过整理后细分为25个法律文件子数据库,分类清晰可以按照不同的检索需求找到需要的法律文件。本文主要是在常州大学的法律文件数据库中输入检索司为“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融资风险”、“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金融”、“融资租凭”、“科技风险”、“科技贷款”等有关法规与金融标题,时间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发布的有关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为标准进行检索[2]。

通过常州市政府官网搜集与常州大学数据库搜集,初步搜集了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其中以常州市政府发布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数量最多,并且每一个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的政策都不相同,所以为了确保常州市政策文本选取的代表性与准确性,针对初步搜集的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进行整理筛选,按照以下原则:①发布的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方面有联系;②发布的文件是常州市政府部门;③文件类型不包括政府规划文件、法律法规文件、政府意见文件、政府批复文件、政府通知文件、政府行业标准文件等。

(二)官网搜集法

常州市政府官网包含着丰富的科技金融与政策信息,其中法律规章文件主要是在“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信息公开指南”两个栏中公示。也因此,本文所搜集的资料主要是从常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官网、常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常州市金融工作局官网、常州市财政局官网等网站中搜集的。通过搜集整理政策文件,最终选择200份有效的政策文本作为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研究样本。

▲▲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具有多维特性,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为了探究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发展趋势、演变过程等内容,将搜集的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的形式进行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3]。

采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从常州市总体科技金融演进与数量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然后,从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作用三个方面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先引入时间维度,将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转化为二维的数据面板,进行科技金融年度数量分布分析;然后从横向分析,将政策文本转化为数据形式,然后再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总体分布分析。

▲▲三、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一)从政策文本的总体演进分析

通过对网上以及数据库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发布的政策中,含有“科技金融”的政策文件标题只有二条,而发布的政策内容中包含“科技金融”的有70多项。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常州市发布的政策文本中关于“科技金融”文本数量少,需要进一步扩展,并建立具有常州市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中心[4]。

(二)从政策文本年度数量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年常州市政府发布关于科技金融政策的方本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布的金融政策大多数都是响应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大力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常州市发布的政策具有间断性,且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虽然常州市科技金融涉及的部门多,但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并不合协,且常州市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不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常州市政府过多重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导致常州市政府关于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等方面政策较少。因此应扩大常州市政府政策的辐射范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5]。

参考文献:

[1]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文体量化分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3,137(56):127-130

[2]侯羽.基于文本研究的广州市智慧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2013,352(115):155-159

[3]汪涛,安暄.类定量化科技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演进分析[J].技术经济,2011,233(225)174-176

[4]徐玉莲.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213(123):159-160

[5]施玲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中财政补贴政策工具量化研究[J].浙江大学,2012,163(112):185-189

4.金融工程与金融效率问题研究论文 篇四

内容预览:

自70年代以来,金融管制普遍放松,金融自由化席卷全球,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直接促进了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使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深刻的变化中,作为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的金融工程,于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领域中出现,并伴随和推动着金融创新的变革。至90年代,大规模、大范围地运用金融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日益复杂的金融、财务问题的金融工程化趋势已不断加强,金融科学已从传统的描述性和分析性的阶段过渡至到了工程化的阶段,开始大规模地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金融工程已对全球的金融经……

对不起,阅读本文需要消耗 1 点!而你目前只有 0 点可用。点数不足,无法阅读本文。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充值。

5.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 篇五

1 引言

金融工程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以多门学科为基础的,例如金融学、经济学、数学以及统计学等。金融工程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对其概念的详细界定直到才出现,由美国的金融学家约翰·芬伲迪提出,即金融工程包含了对创新型金融工具及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等过程,对于金融问题,金融工程也有责任给予创造性解决。芬伲迪对金融工程做出的定义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该概念中,对金融工程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第二,对交易方式与过程进行创新;第三,对相关的金融问题进行创造性解决。

过去50多年里,金融工程在西方国家发展迅猛,究其原因,在于经济与金融环境的保障,以及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同时也离不开现代金融理论的迅速发展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推动金融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在企业内部,有企业经营流动性的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对运行风险的厌恶等;在企业外部,有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对企业税收的变动等。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一件新兴事物必定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各种障碍的出现,我们必须对金融工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根源所在,并找出能够促进金融工程发展的对策,才能保障我国金融工程的快速、稳定与健康发展。

6.金融工程论文题目 篇六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2、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3、衍生金融产品定价的基本假设讨论

4、无套利定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5、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6、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的实证比较分析

7、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关系分析

8、现期-远期平价定理的实证分析

9、权证及其标的资产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0、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障碍及对策分析 一

11、金融工程设计的程序化、模型化研究

12、金融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13、无套利定价机制与无套利设计方法研究

14、金融模块分解—复合方法及其模式研究 二

15、固定收益证券及其设计方法研究

16、非固定收益证券估价及其设计方法研究

17、金融衍生产品特性及其设计方法研究

18、金融产品久期、凸度的性质及其应用设计 三

19、内嵌选择权在金融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20、含权差别形成的层次结构与条款设计

21、可赎回/可回售产品定价方法对比研究

22、利率型内嵌选择权的分类比较与特性分析 四

23、可转换债券与风险投融资方案设计

24、可转债的结构设计与条款组合特性分析

25、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方法比较研究

26、风险投融资中可转债产品的特性分析 五

27、资产证券的特性比较及其风险分析

28、MBS、ABS与PTS的特性对比及风险分析

29、CLO、CBO与CMO的特性对比及风险分析 • CDO2、CDOn与CDO的特性对比及风险分析 • CDS与其他资产证券的特性对比及风险分析 六30、债权联动性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31、股权联动性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32、信用联动性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33、外汇联动性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34、商品联动性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七

35、基于杠杆率的风险分析与监管方法

36、基于复杂度的风险分析与监管方法

37、基于对赌性的风险分析与监管方法 八

38、利率风险的控制及其模型设计

39、汇率风险的控制及其模型设计 40、信用风险的控制及其模型设计

41、操作风险的控制及其模型设计

42、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及其模型设计

43、金融危机的系统性内生机制及其数量化分析

44、金融危机的行业性内生机制及其数量化分析

45、金融危机的工具性内生机制及其数量化分析

46、金融危机的制度性内生机制及其数量化分析

47、金融危机的市场性内生机制及其数量化分析 十

48、套期保值的方案设计与工具运用

49、套利交易策略的方案设计与工具运用 50、投机交易策略的方案设计与工具运用

十一

51、区域经济开发中的资源证券化模式设计

52、实体经济中的应收款证券化模式设计

53、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模式特点与流程设计

54、风险投资项目的证券化模式比较研究

十二

55、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中的设计与应用

56、运用实物期权对R&D项目进行价值评估

57、自然资源开发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

58、实物期权在IPO定价中的应用

59、实物期权在专利与非专利技术交易中的应用

十三60、探析金融衍生工具的内在转换关系及其应用 61、担保债务凭证的衍生风险与防范对策 62、金融衍生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实践分析 63、混合式金融产品的衍生特性及其应用 64、金融衍生条款在基础产品中的应用 65、违约信用互换的衍生特性与实践分析

66、金融衍生产品与基础产品的内在关联与应用 67、复合衍生期权的风险分析和治理方法 68、金融衍生风险的内生机制及其预防措施 69、金融衍生交易中的策略分析与应用

金融工程论文题目

1.A50股指期货定价的研究 2.A50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分析

3.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的价格引导关系 4.中国权证市场的研究 5.股指期货套利定价关系

6.衍生产品风险对冲问题的研究 7.ETF套利策略的分析

8.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研究 9.融资融券问题的分析 10.创业板股票定价的国际比较

11.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定价和发展方向问题 12.股票定价的研究

7.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 篇七

一、目前小微企业所处的困境

1. 金融危机使小微企业融资雪上加霜

曾有人形容这几年的小微企业是“仿佛泡在冰水中的感觉”, 冷却了民营经济的热情, 阻碍了实体经济的步伐, 更刺痛了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整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 (2012) 的一项调查表明, 金融危机以来, 特别是2012年以来, 我国小微企业环境较为严峻, 多数小微企业对自身处境判断表示“艰难”, 半数以上的小微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很多小微企业把自己的生存环境形容为是“腹背受敌”, 对内, 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空前加剧;名目繁多的税费使有限的利润空间几乎被压缩殆尽。对外,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走高, 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加剧;而国外经济的低迷更让出口贸易雪上加霜……

2. 高利贷盘剥更使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根据2011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可以看出, 2011年小企业发展艰难, 尤其是在融资方面, 50%左右的小企业是通过民间借贷来获得的资金支持, 只有15%的公司可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且贷款金额都在100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难以引起银行的重视, 而大多数小企业的贷款为1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 因此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小微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许多小微企业便选择了向高利贷借款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这又为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巨大的负担。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二季度的调查:民间借贷首次超越房地产、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 成为温州人“最合算的投资方式”。《北京晨报》报道, 2011年,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愈加突出, 中小企业从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达到48%~60%。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称, 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出现失灵, 目前银行发放小微贷款的信用评级和贷款审核没有取得效果, 从他们的数据来看, 获得信用贷款与非信用贷款企业盈利水平基本没有差别, 获得贷款与需要但未获得贷款企业盈利水平也基本没有差别。这也就意味着当小微企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时, 而金融机构却出现了惜贷行为, 究其原因, 主要是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的不可预测性而无法准确地判断是否要发放贷款。

二、小微企业信用进行定量分析

以往我国各个银行都是对贷款企业的信用状况等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企业贷款的审批与发放,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 缺乏科学系统的定量分析, 如此一来所作出来的决策并不是非常的客观。1如果能将定性分析结合定量研究的结果来进行决策, 会更加客观。可以建立二元离散选择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决策。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2, 此处对于小微企业贷款时考察的指标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市场竞争力。

信用评级是由专业的机构或部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作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评价。可以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来赋予不同的分值, 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 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 它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为损失风险, 其二为收益风险。在这里主要是讨论贷款风险的防范, 即损失风险的防范。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 主要是不良贷款的防范。根据国际惯例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5种不同的档次: (1) 正常 (2) 关注 (3) 次级 (4) 可疑 (5) 损失。后3种为不良贷款, 对于企业的信用等级可以赋予不同的分值。

通常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高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能力。3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经营费用后的利润, 不包括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全部利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是影响企业整体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数据取值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方面对资本金收益率指标的进一步补充, 体现了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 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 没有足够大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就无法形成企业的最终利润, 为此, 结合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析, 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成本控制、费用管理、产品营销、经营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与成绩。该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产品或商品定价科学, 产品附加值高, 营销策略得当, 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 发展潜力大, 获利水平高。所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其主营业务利润率来反映。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市场竞争力的分析, 作出选择。这意味着是一个二元选择问题、贷与不贷的决策问题。所以可以建立一个二元Probit离散选择模型来进行决策。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的原始模型为:

其中Y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结果, X1为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 X2为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i为金融机构所选样本企业的个数, i=1、2、3....n。

对于商业银行可以从其历史贷款的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中随机抽取一些一组截面样本数据, 建立Probit模型, 利用金融机构对不同小微企业“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主营业务利润率”, 对他们的贷款的结果采用二元离散变量, 1表示贷款成功, 0表示贷款失败。利用最大似然法对其进行参数估计, 得出的回归方程为:

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或者1, 0表示贷款不成功, 1表示贷款成功。对于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来说,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小微企业提供的资料, 代入所估计的模型, 就可以得到贷款成功的概率, 以此来作为是否进行贷款的参考。4

三、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

小微企业在维护和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的同时, 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就是提高还款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说过: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要么具有成本优势, 要么具有差异化优势, 企业通常采用的竞争战略有两种, 低成本战略, 产品差异化战略。基本的竞争定位战略有两种, 但一个成功的企业绝不会只考虑一方面而完全忽视另一方面。

低成本可以使自己在同样的销售价格下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利润率, 并通过降价竞争的方式将高成本的对手挤出市场。对于目前小微企业所处的境况来说, 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价格不断攀升, 所以低成本的实现途径可以通过: (1) 规模经济。小微企业可以通过集群化发展来实现规模经济, 还可以进行供应链融资。 (2) 专有技术。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上, 其中研发力量强盛与否是关键, 这就要求小微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 (3) 科学的管理和发达的营销网络。可通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来反映。市场占有率指一家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占该类产品整个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市场占有率越高, 表示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越强, 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水平越好、越稳定。

产品差异源自超凡的质量、创新的款式或是便捷的服务, 表现为品牌、外观、卓著声誉等。如果说低成本战略对小微企业指出了降低成本的途径, 那么差异化战略则对小微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提高产品的质量, 不断地创新和良好便捷的服务。

另外, 小微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与供应商要议价, 产品加工后出售与顾客之间要议价, 价格谈判能力越强, 企业越能获得比较高的利润。

注释

11 夏雨弛, 曹芮绫.信用评分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实用性研究[J].决策信息, 2013 (05) .

22 Schreiner M.Benefits and Pitfalls of Statistical Credit Scoring for icrofinance, Savings and Develop-ment, Vol.28, No.1, 2004.

33 吴芄, 魏莎, 陈天平.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M].东南大学学报, 2012 (11) .

8.金融工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金融工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一、 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 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 ,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 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 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整个金融科学向更高水平层次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工程的产生不过十余年,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因为金融工程的实践提高了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化程度,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然而我国目前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型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从现在起围绕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

其次,合理定位我国的金融工程研究。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具有左右和驾驭经济局势的力量。一方面,高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断推动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深化着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系,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现代金融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迅速膨胀的游离于实体经济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又必然加大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谁能在复杂的金融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金融活动的各个层面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中国作为世界开放经济中的一员,引进消化西方金融业的先进技术,积极向国际惯例靠拢已是无可避免,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正在转轨中的经济金融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我国金融工程研究和应用的定位应根据中国金融制度的特点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确定,必须从我国金融安全和发展效益这两个战略基础出发做出选择。建议我国尽快在有关高校和金融机构建立起跨学科的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将国家的金融竞争力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思考,加快金融工程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动我国金融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第三,金融工程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金融工程是一门融合金融学、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为一体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按我国目前高校的学科分类目录,可以将它放在金融学科,也可以将它放在管理工程学科。19世纪90年代初期才基本定型的金融工程在短短数年间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体现在国外众多的金融实业界人士开始实际应用金融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事金融创新和金融管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国外许多高等学校已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和金融实务部门越来越重视引进与吸收国外先进的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领导已对金融工程的学科设立有过多次批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金融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名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的九五重大研究项目,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金融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著作和译著得以发表出版。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对于金融工程尚处于系统介绍和初步研究的阶段,需要我们对金融工程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我国早期的金融工程研究主要是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下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展开的,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发展模式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该专业最先是在博士阶段开展的,然后依次下延至硕士、本科阶段,这是由金融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决定的。目前我国博士、硕士阶段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基于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对于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我国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金融工程师人才。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理论,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等。第二层次为技术方法,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经济博弈论、统计学、计量金融学、随机过程、软件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原理等。第三层次为专业知识,包括金融工程、期货期权与特种衍生证券、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当程度的数理金融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建立金融工程模拟实验室,针对金融工程领域二十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教学,考虑到经济成本和计算机的兼容问题,在Excel(电子表格上)就可以完成这些模拟实验,且学生易于掌握使用。同时该专业学生应该至少熟悉一门计算机语言(如C语言、Fortran、Basic等),学会一门以上软件应用(如Excel、Spss、SAS、Matlab、Eview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金融工程专业知识,成为真正的金融工程师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宗成.金融工程的发展与创新.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8).

2.程春涛,张涛.金融工程的发展与特征评述.国际金融研究,2000,(6).

3.郑振龙.金融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社区服务方案总结下一篇:我的新学期打算高中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