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精选15篇)
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一
关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总结
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根据营口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营卫传[2017]61号)文件精神,以及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公共卫生科的指示,我中心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际,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根据区卫计局公共卫生科的工作部署,结合我辖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xx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xx副主任,等医生,等护士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同时成立4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现了签约服务团队对辖区居委会全面覆盖,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方案。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保证服务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我中心通过以下途经进行宣传:
1.利用我中心的DVD播放机播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像资料,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就诊的老年人及辖区居民进行宣传。
2.2017年5月19日当天下午,我中心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制作条幅、免费义诊等咨询活动,深入社区居民,大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并在活动现场与广大居民进行签约,与辖区居民建立健康和谐稳固的医疗卫生合作关系。
3.2017年5月27日上午9:00,我中心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医院一楼门诊大厅,进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实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管理的知晓率,进一步扩大卫生服务团队的影响力。
(三)明确原则,分级管理
对于辖区的居民,按照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健康普通人群,第二类为重点关注的人群,包括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结核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群以及贫困等特殊人群。根据居民所处的类别,明确服务内容及标准,提供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1.健康普通人群,以促进健康为目标。
1、提供健康评估及规划。根据健康档案信息,每年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居民健康规划和目标。
2、提供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及时对签约居民发放健康材料;及时告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活动信息;及时告知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3、每半年召开签约居民代表座谈会一次,寻找健康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计划。
4、提供24小时电话健康咨询服务。
2.重点需关注的人群
孕产妇、婴幼儿、亚健康人群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标。
1、对签约的孕妇提供孕期指导服务。
2、对签约的产妇和新生儿进行4次上门访视并体检。
3、实施稳定血压、控制体重等健康工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
对于慢性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以提高慢性病控制率为目标。
1、建立、完善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并在服务中及时更新。
2、提供转诊预约服务。
3、对签约居民给予1次/季度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和疾病康复咨询。
4、运用健康讲座进行健康干预。
5、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中医心理健康服务。
6、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服务。
重性精神病、残疾人、优扶对象等特殊人群,以减轻痛苦、便捷医疗为目标。在慢性病人群服务基础上开展以下服务内容:
1、健康档案实行个案管理。
2、对确有需求的进行定期上门访视,提供免费物理检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3、提供专家预约咨询服务。
4、开展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1.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的知晓率。在签约的同时并再一次告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基本公共卫生内容及基本药物内容,使居民提高了认识,了解了新形式。
2.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树立了卫生形象。通过再一次的宣传和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签约方式,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了签约居民的归属感,和群众拉近了,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3.增强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这种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使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了解到签约不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
4.促进了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通过签约服务,家庭医生责任感增强,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增强,居民对他们也更加信任了。
5.得到居民的认可。通过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签约方式,使他们了解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还不够,个别居民会出现拒绝服务的现象。2.部分社区居民认为我们服务团队业务水平有限,导致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有所顾虑。
3.由于我们的团队人员数量限制,加之辖区人口数目众多,很难完全满足辖区人口的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的部署,我中心将及时总结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试点的做法和初步成效,特别是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按照确定目标人群、签订服务协议等工作流程,逐步向全辖区居民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不断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及时调整签约服务内容,将医疗、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项目逐步纳入家庭医生式服务范围,有效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根据家庭医生推进进度,分别在上海市长宁区抽取虹桥和周家桥2个社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在两个社区分别抽取1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按照家庭住址连续调查360户社区居民。
1.2 调查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及效果评价”调查表,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所有的调查员均由复旦大学统一培训。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 Data 3.1双录入,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调查社区居民736人,其中签约居民412人,占56.0%,非签约居民324人,占44.0%。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2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
有477名(68.3%)调查居民过去半年中曾经因身体不适就诊(不包括单纯配药),分析发现,不同签约状态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差别显著,签约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比例(77.9%)是为非签约居民(31.5%)的2.47倍,非签约居民选择二三级医院的比例(65.5%)远远高于签约居民(χ2=99.08,P<0.01)(图1)。
不同社区调查对象既往半年就诊医院分布差别显著(P<0.05),无论是签约居民还是非签约居民,虹桥社区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均高于周家桥社区,其中虹桥社区签约居民、非签约居民既往半年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比例分别为81.2% 和41.7%,均高于周家桥街道的居民,而在二级医院就诊的则低于周家桥,其他医疗机构的比例接近(图2)。
进一步分析过去半年有就诊经历的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发现,家庭居住区域、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影响社区居民的就诊行为。相对于周家桥的调查居民,虹桥社区居民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OR :2.84,95%CI :1.37~5.87),签约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可能性是非签约居民的2.99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收入越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可能性越大(表2)。
注 :c OR 表示粗OR,a OR 表示调整后OR
2.3 社区首诊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对社区居民首诊就诊意向影响显著(χ2=120.46,P<0.01),有77.4%的签约居民生病时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约为非签约居民(36.5%)的2.12倍(图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已经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能性远高于非签约居民(OR :1.80,95%CI :1.11~2.92)(表3)。41~60岁,61~80两个年龄组的居民到社区首诊的意愿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年轻人,而80岁以上老人和40岁以下人群没有差别。文化程度越低,到社区首诊的可能性越高。
2.4 签约效果
签约居民为所签约家庭医生打分的总体均分为(93.44±7.42)分,中位分值95(90~100)分,低于80分的不足9%。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认为签约后,居民在社区看病、转诊、开药和咨询较签约前更方便,此外,非签约居民愿意签约社区家庭医生的比例高达97.7%(图4)。
注 :c OR表示粗OR,a OR表示调整后OR
3 分析讨论
家庭医生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长宁区在试点推行过程中,显露出了其自身的模式特点 :由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支撑起家庭医生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可及人群,延伸其服务范围与对象,重视居民实际健康需求,开展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将传统医患关系转换为新型的伙伴关系[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体现在患者对接受服务的满意度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增加两部分,本次调查结果提示,签约对象社区利用率高,就诊满意度高是长宁家庭医生制建设的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看病难”的现状仍令人堪忧,大型医院“三长一短”现象(挂号、候诊、拿药等候时间长,而医生问诊、检查时间短)仍然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患者“看病难”,身心疲惫,医生压力大,为医疗质量与安全埋下了隐患[6]。2009年新医改强调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7]。此种协作方式可大力缓解二三级医院的压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适应人群健康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趋势,是以解决基本卫生服务为需求为目的的医疗服务机构[8],但是长期以来,居民就诊习惯是到医院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远远不足[9]。本次调查发现,通过签约制服务的建设,在长宁区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医院要显著高于非签约对象,长宁区签约居民既往有就诊经历的对象中77.9% 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77.4% 生病首诊愿意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是非签约对象的2倍以上。结果提示长宁区探索的“引导就医、构建伙伴关系”的服务理念已经初见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签约居民在社区看病、转诊、开药、咨询四方面满意度分别高达97.7%,97.7%,98% 和98.2%,调查对象对于家庭医生的总体评分在90分以上,不同调查社区的评分均在较高水平,提示长宁区推进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服务方式,已初步建立起了与居民充分信任的关系,为进一步引导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由于其集聚综合性、连续性、便捷性,已越来越被重视与提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在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10]。调查发现,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愿意到社区就诊,可能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后取消门诊挂号费、优化就诊流程,而且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降低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考虑了居民的就诊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中老年人到社区就诊。结果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凸显服务优势,关注重点人群的引导和服务项目的拓展,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次调研中发现不同社区居民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差别显著,可能和调查对象的选择有关,虹桥社区调查居民年龄相对偏大,所以选择距离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数较多。
综上所述,长宁区依托社区卫生改革,以居民需求意愿为核心,建立了多渠道的双向转诊平台及新型有序的就医链条[11]。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居民享受到便捷、实惠、有效、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将自愿与其家庭医生固定下这种签约关系。签约家庭医生大大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度,培养起“社区首诊、双向转诊、逐级就诊”的良好就医习惯[11],此种分级诊疗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卫生资源的优效配置,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长宁家庭医生服务制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探索了可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存瑞,叶文彬,李国鸿.英国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及启示[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21(4):150-154.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9):609-612.
[3]肖峰,吴小岭,赵德余.家庭医生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新探索[J].中国市场,2012(29):84-90.
[4]吴军.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A):2851-2853.
[5]江萍,赵琦,赵晓鸣,等.探索中践行长宁特色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J].上海医药,2012,33(6):15-19.
[6]焦雅辉,胡瑞荣.看病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浅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2(3):35-37.
[7]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J].中国劳动保障,2009(5):48-53.
[8]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J].中国护理管理,2004,4(5):10-12.
[9]罗秀娟,董建成,张志美,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居民满意度的分析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790-2793,2797.
[10]梁万年,王亚东,杨兴华,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05-708.
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三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52-01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疗与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的区别之一是其具有自行操作,简便易行,节约费用等优点。 居家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法。 由于腹膜透析是一种维持性治疗,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居家透析的方式。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起由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签约随访和治疗管理。了解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对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护理、健康指导的需求,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全鎮共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1岁,文化程度:小学6名、初中6名、高中5名、大学1名;均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根据患者做腹膜透析时间长短分2组,其中4年以下的为A组6例,5年以上(含5年)的为B组12例,。
1.2方法
遵循自愿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方式,上门调查。问卷是否愿意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团队)签约。签约内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内容与服务时间等,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由病人自己完成。对自己不能完成的由团队人员朗读,家属帮助记录的方式。问卷发出18份回收18份,回收率100%。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病人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间需求见表1
2.2病人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内容需求见表2
讨论:
由表可见,居家透析病人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是肯定的,透析时间不同的病人对上门服务需求的时间与内容不同。
1. 1科学安排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时间:以了解病人居家透析的环境、对治疗的依从性、家属的支持度、病人的社会回归情况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等,作客观评估。并制定管理计划,结合信息化管理, 把家庭医生的联系电话留给病人,随时电话咨询与电话随访,建立健康档案 ,对其进行康复指导等。
1.2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大多对疾病治疗信心不足,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倾向。因此心理护理最为关键,家庭医生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对其表示关心和理解,耐心解答问题, 使患者相信能在家庭内进行有效的透析治疗,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鼓励肾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劳逸结合,尽早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1.3. 腹透室的操作环境进行具体指导,包括地面、桌面的清洁方式、窗户的密闭性要求、紫外线灯的功率、分割洁净空间的方式、合理的通风时间和方法、操作空间的家具及生活用品的摆放方法、透析用品的储存及摆放方式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配给配紫外线灯、及有效氯消毒片等,尽量让居家透析的环境接近医院的环境。
1.4.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的指导
.1.4.1腹膜炎: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腹膜炎发生的关键。如何规范进行无菌操作,操作前按要求洗手,戴口罩,减少细菌量,换液前按6步洗手法可洗手可明显减少接触污染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4.2透析液引流不畅: 常见原因可能是透析管路受压、扭曲、折叠,透析管移位、纤维蛋白条堵塞等及处理方法。
1.4.3 外接短管脱落:多种常见原因,需注意的大多为人为因素。
1.5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是腹透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因为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率。 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
了解患者饮食情况,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饮食处方。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高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饮食[1]。
通过对腹膜透析病人的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消毒方法,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护理,可降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腹膜透析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综上所述,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随访与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庭医生对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指导,对腹膜透析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随访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病人的康复。 使得终末期肾病患者得以重返家庭、重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晓琴,赵新莲,蔡国妹等,家庭随访对腹膜渗透分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1-11
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篇四
一、组织人员及服务区域
组长:佟海霞(第三团队长)
组员:王秀媛(家庭医生)刘成龙(公卫人员)
朱鹤(责任护士)董冰(医生助理)
孙国艳(医生助理)
周德山(莲花村乡医)王会(裴家村乡医)
郝志(沙家村乡医)王冬(东莲花村乡医)
第三家庭医生团队主要负责,万昌镇莲花村、裴家村、沙家村。
二、服务效果:
1、我团队在四月份为辖区内的老年人以及贫困人口开展了健康体检工作,其中老年人体检为518人,完成了月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其中贫困口体检工作完成的不是特别理想,没有完成月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体检完成我团队工作人员对化验单反馈的工作开展的较为不错,由老年人管理人员进行电话确认,其中群众的反馈还是比较理想的。
2、对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开展了以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保健知识授课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总计听取讲座人次数达到50人次。群众大部分都是可以理解授课内容的。
3、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开展了随访工作,我团队共计管辖精神病患者42人,对精神病患者随访工作我团队工作人员不敢大意,每入一户都会详细询问其现况以及对家属讲解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本月我一例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现象发生。
4、对贫困人口随访工作由我团队工作人员配合院内医生完成,我团队圆满的完成了对管辖内的154名贫困人口随访工作,对贫困人口健康卡的使用方法都可以说的出来。
三、取得效果
1、根据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我辖区内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认可以及认同可以上一个层次。
2、开展随访工作可以让我辖区群众身心健康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保证。
3、可以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有一个更好确认,对存在的一些隐疾可以及时掌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及时对辖区内的居民开展各类活动。
2、在5.19世界家庭医生日做好宣传,让群众更好的了解家庭医生。
3、对没有体检的贫困人口要根据情况及时开展,争取在年底覆盖完成。
万昌镇中心卫生院第三家庭医生团队
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五
工作总结
2016年,为进一步推进我乡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我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工作方案精神,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院向村民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
二、调查需求,个性服务
在签约服务的居民中,调查了居民希望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残疾人康复、婴幼儿保健及其它服务(出诊、送药上门、家庭护理等)。服务人群底数的清晰和需求人员数量的掌握,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扎实推进奠定了信息基础。
三、明确对象,按需管理 进一步明确辖区人口分布,保证所有居民均能得到我院卫生服务体系覆盖。明确所管辖的辖区分布,并在辖区设立公示牌,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对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居民,按照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健康普通人群,第二类为需关注的人群,第三类为慢性病人群,第四类为高危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病人、残疾人、特殊病人。根据居民所处的类别,明确服务内容及标准,提供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四、优先签约,有效服务
优先与辖区内的慢性病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幼保健对象等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并根据协议书内容提供建立健康档案、电话咨询、入户访视、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服务。目前,已签约的辖区居民家庭6413户,签约人数19280人。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实现了现有医务人员对辖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辖区为居民提供服务,辖区健康管理能力得到切实加强。提高了辖区居民对医疗健康服务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服务得到落实,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六
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根据阿克苏市关于印发《阿克苏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阿市发改综【2017】149号)文件精神,我院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际,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根据阿克苏市卫计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了《库木巴什乡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院班子、公共卫生科、防疫科、其他相关职能科室人员组成。截至今年12月20日,共召开专题会议4场;推进会2场;组建团队4个,团队成员30人;培训会3次,培训90人次。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保证服务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自9月下旬开始,我院通过四个途经进行宣传:
1.利用我院的LED电子显示屏、健康教育宣传栏对就诊居民进行宣传。
2.公卫科、防疫科通过发放宣传单进行宣传。
3.通过每周一卫生计生健康大宣讲活动,由各村卫生室村医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4.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入户的形式进行宣传。
(三)明确原则,分级管理 1.分片服务、明确责任
根据库木巴什乡人口分布及村卫生室分布特点,以辖区14个村卫生室为载体,将每个行政区域“网格化”划归相应的村卫生室,保证库木巴什乡所有居民均能得到村卫生室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村医组成了由“一位医生、一位护士、一位公卫人员、及乡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明确所管辖的村居分布,并在各村卫生室设立“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公示牌,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2.分级服务、明确目标
各服务团队根据辖区居民对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接受程度将居民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是暂时不愿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居民;第二级有需求时才愿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居民;第三级是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居民。根据居民所处的级别不同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
第一级以观察为主,加强宣传,定时不定时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其服务需求变化。
第二级以宣传为主,进行健康管理服务宣传并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以便其有需求时可随时与团队成员联系。
第三级以主动服务为主,根据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特殊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3.分类服务、明确标准
对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第三级居民,按照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情况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健康普通人群,第二类为需关注的人群,第三类为慢性病人群,第四类为高危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病人、重性精神病、残疾人、贫困人口、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根据居民所处的类别,明确服务内容及标准,提供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一类 健康普通人群,以促进健康为目标。
1、提供健康评估及规划。根据每年一次的全民健康体检健康档案信息,每年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年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年度居民健康规划和目标。
2、提供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及时对签约居 预约咨询服务。
3、开展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四)、签约服务进度
目前,已签约的居民总数为16447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9257人,我乡重点人群总数为10765(此数据包含低保户、残疾人、计生家庭等人数),重点人群签约率为86%。我辖区居民总数22779人,签约总人数占占服务总人口的的72%。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1.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的知晓率。在签约的同时并再一次告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基本公共卫生内容及基本药物内容,使居民提高了认识,了解了新形式。
2.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树立了卫生形象。通过再一次的宣传和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签约方式,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了签约居民的归属感,和群众拉近了,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3.增强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这种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使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了解到签约不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
4.促进了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通过签约服务,乡村医生责任感增强,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增强,居民对他们也更加信任了。
5.得到居民的认可。通过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签约方式,使他们了解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还不够,个别村民会出现拒绝服务的现象。
2.部分居民认为我们服务团队业务水平有限,导致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有所顾虑。
3.因目前我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仍在初期阶段,普遍存在着签而不约的现象,只忙着完成签约数量,而不重视签约后的服务质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总结经验,推广服务
根据阿克苏市卫生局的部署,我院将及时总结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做法和初步成效,特别是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按照确定目标人群、签订服务协议等工作流程,结合每年一次的全民健康体检逐步向全乡居民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
(二)深化内涵,完善服务
根据居民日益提高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及时调整签约服务内容,将医疗、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项目逐步纳入家庭医生式服务范围,有效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三)强化考核,持续服务
2018年,将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考核、和不定期督导检查等形式,促进各村全面落实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各项工作内容,确保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健康发展。
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七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沈阳市和平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接受全科医生管理的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从150名慢病患者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干预时间为6个月,家庭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签约工作,通过契约形式关系固定医患关系,明确责任和义务,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三级医院专家指导会诊、首诊服务、团队一体化健康管理等为服务内容。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就医依从性,评价签约服务效果。
1.3 干预措施:
为管理对象进行固定医生管理。试验组执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健康管理。
1.4 制定签约服务内容:
制定管理患者首诊方案,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进行门诊、住院、三级医院转诊家庭医生一体化管理。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Epidata3.2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特征:
选取150名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82人,对照组58人,失访7人(试验组2人,对照组5人)。结果调查试验组80人,男33 (占41.2%),女57 (占71.2%),平均年龄(75±9)岁。对照组53人,男19人(35.8%),女34人(64.1%),平均年龄(75±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831)。
2.2 就医依从性的对比:
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家庭医生签约及普通健康管理后进行相关三项指标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通常为终身性疾病,导致病痛、伤残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带来不堪重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3]。家庭医生是以社会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管理目标、通过契约式的服务强化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医生以医疗、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一种创造性、规范化的卫生服务模式[4]。沈阳市和平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这相工作的优势,借此契机让家庭医生与居民建立信任和契约关系。让患者自主关注健康,家庭医生提供服务,让患者在签约服务中加深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共同努力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对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及就医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对象是慢性病患者,试验组患者按照家庭医生提供的保健方案进行医疗行为,对其医生制定的干预方案依从性比较好,对照组相对较差,不遵守家庭医生的指导方案,个体文化差异或者对健康认识程度不够,还需要更长时间的介入和教育。对制定更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让患者提高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更好的依从性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12):927-929.
[2]姜桓,白雅敏.发达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经验[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5):235-237.
[3]王洪国,陈红敬,钱军程,饶克勤.我国慢性病流行趋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113-116.
8.家庭医生,你签约了吗 篇八
日前,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谁来担任家庭医生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签订协议为其提供服务场所和辅助性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居民如何自愿签约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或家庭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1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
签约居民有啥实惠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一是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会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三是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四是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签约服务如何收费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可以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团队控费的动力。另外还可以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或向非签约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按规定收取费用。
如何激励家庭医生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奖励基金。二级以上医院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通过相应评价考核的家庭医生团队和参与签约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予以资金支持引导。
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扩大职称晋升空间,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相关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拓展国内外培训渠道,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
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汇报 篇九
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院以“城乡卫生一体化、农村卫生社区化、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为目标,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式保健服务。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印发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和各级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卫生的网底作用,创新乡村医生服务模式,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基本公卫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去抓落实。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交流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概况:桂平XX镇,位于XX市东北部,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东近邻XX县城;南连XX镇;西邻XX镇;北隔浔江与XX镇、XX乡相望。全镇辖区12个行政村委,135个自然村,228个生产队,总人口约8.4万人,常住人口62601人,其中重点人群人口约18432人。12个行政村均设有卫生所,村级从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村医生有64人、卫生院从事签约服务工作有60人。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签约服务,每个行政村都组建了服务团队。
二、严格责任机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院按照“因地制宣、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了1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遂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基本覆盖全镇所有辖区居民。团队成员由卫生院全科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公卫科及乡村医生等组成团队;初步形成以辖区内居民为服务对象,家庭医生为主体。严格落实“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制。
三、广泛宣传动员:我院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动员宣传,包括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健康讲座、LED电子显示屏、粘贴宣传标语、横幅、放发“签约服务团队联系卡”和开展免费义诊咨询活动等做好宣传发动和政策解读。我院还积极与各村村委协调,让村干部积极参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及重点人群,通过健康扶贫、精准扶贫的“明白卡”进行宣传。村干部、乡村医生带头签约、率先垂范,并采取面对面的宣传方式,把签约服务的目的、意义、服务内容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在广泛宣传的同时,我院还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下到各村开展义诊活动。对辖区居民现场签约和对已签约免费诊疗、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咨询服务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更新等。根据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努力提高辖区居民对这项“惠民工程”进一步认识了解,为下一步开展签约工作打下基础。
四、落实签约服务:组织服务团队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送健康”签约活动,我们按照责任分工,以户为单位,采用自愿签约、入户签约的方式,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电话服务的签约等形式进行。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个体情况确定服务项目,和辖区内的居民签订服务协议,确定服务内容、方式、频次、期限等款项,以慢性病患者、65岁以上的空巢老年人和残疾人、孕产妇、0—6岁的儿童等重点健康管理人群、贫困户家庭为重点,提供24小时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对65岁及以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慢性病患者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遇到超出卫生院、村卫生室诊疗能力的,及时转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救治,保证了农村居民能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做到了“首诊在基层、按需进住院、全专结合、双向转诊”,同时完善更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跟踪服务。截止到目前,我院共和辖区内8283户共39805人,全镇签约率63.59%,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91户,共5408人签订服务协议,贫困户签约率100%;重点人群签约为13602人,签约率为73.79%。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力争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不断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感。
五、签约后档案的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的管理,签约手册一式两份:签约居民执一份、村卫生所保管一份。村卫生所的签约手册专柜、专盒、分村分队包片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一般家庭户、建档立卡贫困和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重点人群我们还在签约手册上进行粘贴标识分类:如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用“绿色”标签标识、高血压病用“红色”标签标识、糖尿病用“黄色”标签标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蓝色”标签标识等等;每村归类好都附上签约花名册,方便于日后服务管理。
六、强化考核,持续服务:我院将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季度考核、年度考核、不定期督导检查等形式,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确保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和健康发展。
我院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紧抓签约服务工作的质量,避免“签而不约”的现象,将继续学习先进行单位的做法、先进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服务水平,形成长效机制。利用信息软件手段丰富签约服务工作形式,一切以居民健康守门人为己任,真正从居民健康利益出发,想方设法解决居民的疾病和身心问题,为辖区居民的健康及党和政府的卫生事业作积极的贡献。
1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流程文档 篇十
(一)宣传: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与辖区家庭(或功能社区人员)取得联系,宣传和解释家庭医生式服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二)签约:按照自愿原则,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健康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在医生建议下,选择适宜的服务项目,原则上为一年一签。
(三)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各团队履行各项服务承诺,对居民实施动态健康管理,并将各类服务详细内容记入健康档案、工作表格,以备考评。
(四)评价: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馈,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及提高。
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十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 年5 月~2013 年11 月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 例。
1.2 方法
1.2.1 入组标准1符合2010 年原卫生部疾控司 《中国高血压联盟》指导原则, 在不同时间测3 次血压, 取其平均值, 平均收缩压超过140 mm Hg或舒张压超过9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初次发病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60 岁以上;
1.2.2 排除标准1 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2既往有痴呆、精神病史者;3外地无法随访者;4严重的认知障碍等不能完成和不能配合者。
1.3 分组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00 例, 其中, 第一组为签约家庭医生组, 第二组为非签约家庭医生组。 根据Forster等的研究结果, 并设定 α=0.05, β=0.10 (双侧检验) , 通过计算得每组需69 例, 失访率预计30%, 最终入组每组预计100 例, 共200 例。
1.4 方法
对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进行治疗及综合干预管理的社区实验研究。 整个研究流程分为基线调查、健康教育培训、回访及评估分析4 个部分。
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 社区医院的医生对社区内入选该组的10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 主要包括:定时检测患者血压, 定时提醒患者服药, 定期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 定期的回访, 随时解答研究患者的问题, 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
对入选的所有高血压患者均使用统一的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测量。 制定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调查表, 对所有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调查, 调查表满分为100 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
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0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提示两组患者血压值及生活质量满意程度比较结果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2 两组血压值比较
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0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进行测量, 结果显示, 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治疗前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治疗后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2。
注:1 mm Hg=0.133 k Pa
2.3 两组血压抑制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比较
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0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抑制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统计, 结果显示, 签约家庭医生组的血压抑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优于非签约家庭医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3。
3 讨论
虽然社区高血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以及老年患者就医困难的问题, 但医护人员与高血压患者依旧是多对多服务模式, 很多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更换了多名医生, 对患者的管理程度也在不断变化, 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了一定影响[1]。 因此, 有必要建立完善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制度由此诞生[2]。
家庭医生是指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 在综合性医院工作5 年以上, 获得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经过全科培训, 通过单位综合考核, 由卫生机构批准, 居住在被批准的社区, 服务一定范围的居民, 兼顾医疗、预防、康复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的医生[3,4]。 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合同关系, 实行首诊负责制度, 实行24 h健康咨询、预约门诊、出诊、急诊和转诊等服务, 通过相应的鼓励扶植政策, 激发医生的积极性, 以便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家门口进行治疗、预防和保健, 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5]。
现在随着全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 在我国实施以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将迅速得到普及[6,7]。 全国各地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方法和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以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 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 降低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制度, 不仅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及社区居民身体有利, 而且也有利于集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而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防控老年高血压[8]。 有研究人员对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契约式管理, 结果显示, 契约式管理后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并可以提高血压的控制率[10,11]。
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社区内的管理和控制, 在社区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 对不良行为进行干预的社区综合治疗手段, 从而提高社区内居民高血压疾病相关的知识水平, 在区域内促使居民有效的控制和预防高血压, 并采取相应的健康促进行为, 同时加强社区高血压筛查, 尽早地发现, 并及时进行预防, 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行为干预措施, 从而有效的控制社区内患者的血压水平。 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与干预措施密不可分[12,13], 只有将各种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融入到社区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才能更好的发挥防治的作用。 因此, 在社区内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关键是控制高血压增多的趋势[14,15,16]。 应该不断加强社区内居民的健康教育,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遵医行为, 主要是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展。 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率, 提高治疗率,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这些工作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7,18]。
摘要:目的 提高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管理的效果, 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立足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管理体系, 重点考察家庭医生制度对于该管理体系的影响。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00例, 其中, 第一组为签约家庭医生组, 第二组为非签约家庭医生组。社区医院的医生对社区内入选签约家庭医生研究组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干预护理管理。对所有患者定时进行血压测量和生活质量满意程度调查, 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签约家庭医生组和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两组患者血压值及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比较结果具有可比性。两组比较结果显示, 签约家庭医生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较非签约家庭医生组明显 (P<0.05) 。签约家庭医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均较优于非签约家庭医生组 (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制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和预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十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各项医改工作的全面落实,不断提升我乡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签约覆盖率:2018年,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覆盖;力争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五个结合”,即自愿签约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门诊签约与上门签约相结合;基础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村医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区域划分与有序竞争相结合。
三、主要内容
(一)签约对象。签约服务面向全体居民,重点对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等)患者、学龄前儿童、孕产妇、精神病居家治疗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生活不便的残疾人以及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
(二)签约主体。我卫生院成立6个庭医生服务团对,以家每个团队由1名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或执业医师、1名护士、1名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组成,具备能力的乡村医生可吸收进服务团队,协助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工作。
(三)服务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家庭医生团队要主动完善服务模式,可根据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服务。
2、提供规范的转诊服务。家庭医生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过程中如遇有疑难、危急重症或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限制,需要转上级医院诊疗的病例,要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及时联系上级医疗机构提供转诊和住院服务,履行转诊手续,规范转诊服务。上级医疗机构应为每个家庭医生预留部分专家号和床位,并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
4、健康管理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及签约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人群:以普及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抓手,以预防疾病为目标,开展健康评价。免费提供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定期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和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重点人群:在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可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延伸医疗保健服务。
特殊人群:对长期卧床病人、残疾人、恶性肿瘤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实行重点管理,根据需求提供上门随访、康复指导和及时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5、个性化服务
根据协议,家庭医生团队可为签约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
(一)签约方式。家庭医生应根据辖区居民意向和自身服务能力,在自愿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居民进行签约,采取门诊签约和上门签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签约周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一年一签,期满后居民可选择续约或解约,也可另选其他服务团队签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院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要设立分级诊疗办公室,负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转诊病人的对接和分诊工作。
(二)强化考核评估。卫生院负责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签约居民签约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对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绩效收入分配挂钩。
(三)加强宣传引导。我院利用宣传资料、健康信息宣传栏、微信等宣传平台,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签约服务便民、惠民、利民的特点,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家庭医生签约的积极性。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交口县医疗集团温泉乡卫生院
13.桔园镇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篇十三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办农卫发„2013‟28号)及汉中市卫生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实施意见》(汉卫发[2013] 号)城固县卫生局《城固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城卫发【2014】1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创新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已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把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辖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家庭服务医生)为指导,乡村医生为服务主体的“划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模式,现将我镇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桔园镇地处城固县北山与平川结合部,全镇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总人口40193人,辖区有28个行政村,我镇是全市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享誉全国的“桔园之乡”。我镇设有乡镇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1所,其中镇村医务人员138名。,为辖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等。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涉及到的有28个行政村,31所村卫生室,其中覆盖签约家庭数9549户,所涉及人口数40193人。
二、工作进展
2014年3月我院组建由临床、护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组成的签约服务团队,包村指导、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包户包人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以村卫生室和农村居民家庭为签约主体。针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重点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医疗技术诊疗规范、医疗安全等知识培训,指导乡村医生应用适宜卫生技术、实施基本药物,开展基本卫生服务。对于乡村医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计划免疫、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糖尿病、高血压、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重性精神病筛查等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做好了工作的衔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质保量的开展。同时,加强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各项服务的考核,对服务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监督检查,使签约服务各项服务项目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目前我镇共有31所村卫生室48名乡村医生开展了签约服务工作,8776户35982人自主选择了自己信任的乡村医生,并与乡村医生自愿签订了服务协议。有31212人次享受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1818人次到村卫生室接受了基本医疗服务。
三、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根据城固县卫生局整体工作精神,成立了以张恒院长为组长的桔园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起草了《桔园镇2014年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方案》。截至今年9月1日,共召开专题会议3场,组建团队1个,团队成员7人,参加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培训93人次,多次召开桔园镇各乡村卫生所、院全体医务人员参加的“桔园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部署会议”、“桔园镇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桔园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培训会”、“桔园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健康评估工作培训会”等工作会议,会议都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服务内容、人员构成、经费保障、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布置、推进、并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保障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镇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同时通过下乡义诊、健康咨询、知识讲座、入户上门等多种活动形式向居民宣传3124人次,同时,我镇还统一印制了以宣传家庭医生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主题的宣传栏2版、黑板报31期,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舆论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总结经验,推广服务
根据城固县卫生局的部署,我院将及时总结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试点的做法和初步成效,特别是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按照确定目标人群、签订服务协议等工作流程,逐步向全镇居民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
(二)深化内涵,完善服务
根据居民日益提高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及时调整签约服务内容,将医疗、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项目逐步纳入家庭医生式服务范围,有效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三)强化考核,持续服务
2014年,将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镇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半年考核、年度考核和不定期督导检查等形式,促进各村全面落实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各项工作内容,确保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健康发展。
1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 篇十四
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结合我镇签约服务工作实际情况,现调整XX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健康XX建设为统领,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为宗旨,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努力开创全镇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组织领导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政府牵头,各村(社区)明确职能分工,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村(社区)书记要亲自挂帅并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作用,落实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签约工作落实到位,现成立XX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镇长
副组长:XX
XX镇卫生院院长
XX
XX卫生院院长
成 员: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社区会党总支书记、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镇卫生院XX同志任主任。电话:XX.三、工作目标
2020年全镇各村必须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5%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5%以上,特殊人群(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城镇低保人群、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覆盖,个性化签约覆盖率达到15%以上,四、调整实施方案
个性化服务内容,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等健康需求较为迫切的人群为重点,积极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制定10种个性化服务包,明确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标准、服务价格和服务规范,开展个性化健康评估,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实施全程管理。对个性化服务包中的可报销费用由医保基金按照50%比例(补偿标准不超过100元/人),剩余部分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各承担50%。
五、落实工作责任
各村充分发挥党员班干部因势利导,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便利条件。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纳入村委会目标考核,并对签约进度、签约有效性进行督导,村组班干部、党员要带头主动签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教育引导村民主动签约,动员外出务工人员为留守儿童购买个性化服务包;由村卫生室全过程管理。根据需要安排转诊、择医路径及专家选择、预约挂号、病情跟踪随访等健康管理综合服务,确保家医签约服务工作圆满完成。
附件:
XX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任务分解表
单位
总人口
常住人口签约数
个性化签约数
XX村
3300
1155
528
XX村
3200
1120
512
XX村
2815
985
450
XX村
2642
925
423
XX村
2667
933
426
XX村
2585
903
414
XX村
2686
940
430
XX村
2809
983
450
XX村
930
325
150
XX村
1242
434
200
XX村
2581
903
413
XX村
3855
1350
617
XX村
1592
557
255
XX居委会
3070
1074
492
XX村
2332
816
373
XX社区
2071
725
331
XX村
1540
539
246
XX村
3880
1358
524
XX村
3067
1073
491
XX村
4281
1498
684
合计
53145
18600
1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总结 篇十五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活动总结
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传播以签约服务促进健康管理的理念、增进家庭医生团队社会美誉度、提高居民签约的积极性。我中心通过多种形式(义诊、讲座、微信、东方健康频道现场录像等)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组织了医务人员进社区、进家庭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开展现场签约。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要让更多居民认识签约服务、了解签约服务、愿意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长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分析】推荐阅读: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06-1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报道09-15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资料06-16
家庭医生签约口号10-26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计划09-14
卫生院医生签约08-22
家庭医生工作计划06-21
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总结10-21
医生优质服务承诺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