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精选9篇)
1.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一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实施方案
2011-03-04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创新精英工程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项目具体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筹划启动阶段(至2011年):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面同时启动精英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校企联合精英工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制订培养方案,启动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组织实施阶段(至2013年):参与计划的首批本科生毕业;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完成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启动工程博士的培养。
3.深化总结阶段(至2014年):参加计划的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创建以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拟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精英人才的新模式:与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创新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有本科生阶段半年以上和研究生阶段一年以上的在企业学习培养时间,学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2.建立面向“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创新项目,培养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国际化合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关心和领悟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如环境、能源、气候等)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建设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级工程训练与创新中心,搭建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工程训练;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强调面向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的研发,培养研究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捕捉社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
4.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讨将教师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融会于工程教育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发挥工程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工程案例引用、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
5.建设国际化工程教育教学优质资源:逐步建设一批全英语示范课程、若干全英语工程专业课程(或系列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全英语教材;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办学。
6.建立面向工程专业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等。
为完善改革措施,上海交通大学拟出台以下四项配套政策:
1.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考评制度,注重工科类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2.教师聘任制度。就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教师的待遇,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或进修,了解企业需求,参与课程改革和工程项目研发。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3.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订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在工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4.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放实验室以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的政策。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设备处、科研院协同负责,2011年出台。
该项目还通过以下保障条件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学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该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宜;对于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学校将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实验条件建设力度,建设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立鼓励教授吸纳学生参与其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制。
该项目的进度安排是:2010年,完成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在六个优势工科专业启动试点,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开始培养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启动“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出工程博士培养方案;2013年,首批参与计划的本科生毕业,在试点专业完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14年,首批参与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全面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的创建。
2.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二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专业定位与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紧密结合
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主要通过科学的专业定位加以体现。同时, 科学的专业定位也是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 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自从2004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以来, 深圳市的轨道交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急需大批的轨道交通人才, 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 我院紧密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 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地铁专业) 。专业依据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从培养本土化人才入手, 主动出击, 寻求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途径, 共同探索专业定位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密切联系地区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适时调整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推动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双赢的合作方式
专业建设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否顺利开展, 取决于学校能否吸引合适的企业参与合作, 能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通过近五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积极主动地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走出了一条实现双赢的合作之路, 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了校企联合培养地铁人才。我院的主要原则和做法是:依托企业优势,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运营管理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 校企合作可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目标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 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观察、了解、考核学生, 完成对人才的择优招聘。同时, 企业对我院学生的选择能够缩短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 甚至能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中完成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 保证学生毕业就能上岗, 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 同时也使工学结合得以顺利进行。
我院在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密切合作的过程中,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最具特色的突破,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由企业按照协议安排学生就业。随着深圳市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我院进一步积极推动了与香港地铁公司、广州地铁、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关系, 主动开拓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的途径。
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我院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 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围绕学生的职业岗位定位和职业岗位能力进行, 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定位实现了“无缝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邀请企业对口部门领导、专家及一线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组成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其次, 规范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课程体系开发小组按序分别进行专业论证、职业岗位分析、岗位职责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知识技能分析、知识技能模块重组等工作, 根据专业定位、典型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构建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和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资源优势, 全面分析专业领域职业岗位, 深入研究所涉及的各种岗位和各项岗位能力, 突出岗位能力所要求的实际技能, 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最终形成“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并非恒定不变的, 而是按企业需求而设置, 随企业变化而调整。一方面, 以充分的市场调查为基础, 加强培养核心技能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从企业入手, 以岗位设置为依据, 聘请企业部门负责人和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担任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委员或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 参加审议专业教学设计和课程设置等工作。另一方面,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完善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目前, 已形成了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等几个课程模块。在实践的过程中, 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及论证, 与企业相关专家共同研究社会、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规格, 或调整、或精简了部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 增设了兼顾学生就业、拓展职业能力的课程, 如《物流管理》、《社交礼仪》、《英语口语》等, 这一举措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灵活性。
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完善工学结合的实训条件
因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践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院积极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不断强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为进一步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为此, 我院采取了以下主要做法和保障措施。
首先, 为了确保校外实训基地能够积极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 实训基地的建立和管理都遵从程序进行, 实施规范的管理机制。校企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条件下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 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其次, 完善了校内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在内容和组织过程方面的有效衔接机制, 校企共同制定并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按照企业相应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共同考核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严格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训基地的考勤、考核、安全、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上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力求符合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优化工学结合的实训条件, 强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同时, 在进行不断线的企业职业教育的过程中, 我院通过专业技能大比武、优秀毕业生回访、开设由企业专家主讲的科技大讲堂等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突出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同时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思考与展望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订单培养特色, 故较之其他选择工学交替教学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模式的专业, 在某些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例如, 因就业导向明确, 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因企业参与程度较深, 能更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总之, 因更高程度地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 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学生就业的问题,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连续两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均较高, 为深圳市轨道交通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有效地实现了面向企业、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开设的专业, 在专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 诸如如何拓展与企业的合作面, 如何使城轨企业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如何建设兼顾灵活就业的课程, 如何引导本地生源到深圳市以外的地区就业, 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摘要:工学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专业定位与轨道交通发展紧密结合;应推动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双赢的合作方式;应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应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创建工学结合的实训条件。
关键词: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夏晓峰, 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
[2]潘国强.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6) .
[3]徐宁, 宋文学.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4) .
[4]简祖平, 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 2005, (21) .
3.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三
摘 要:本文阐述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了订单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资源共享、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阐述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人才培养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12-03
一、前言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广东省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69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93公里,高速铁路1866公里,由此需要大量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传统轨道交通专业优势,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等单位在轨道交通人才培养领域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合作,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通过订单培养模式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高职院校。通过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等单位合作,组建了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香港地铁、海南粤海铁路、省铁投等企业冠名订单班,共同提出并开启了订单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打造了有利于学生成长、学校就业、企业用人的共赢体系,形成依订单招生、按需求培养的订单培养模式。
二、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订单人才培养管理机构
为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共建共管、课程建设、员工培训、技术服务运行机制,依托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和学院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广州地铁、广州机务段等企业,共建订单人才培养管理机构,构筑校企合作平台,化解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脱节、实训设备不足等难点问题,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员工素质。同时进一步落实订单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学院机制建设,引入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制订与完善订单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订单人才培养有序开展。
(二)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司机、检修、工务维修、机械养路等职业岗位群的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专业调研报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轨道交通企业,培养车辆驾驶、检修、工务维修、机械养路等生产一线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由订单人才培养管理机构组织校企专家制订地铁驾驶、地铁检修、工务维修、机械养路等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全体学生前2年在共享的教学平台上学习职业素质课程与基础能力课程;在第3年,分地铁驾驶、地铁检修、动车组驾驶等专业方向进行专门培养,学习职业专项能力课程,并到合作企业完成半年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同时,以学生服务春运为载体,每年组织学生到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春运第一线顶岗担任站务员、列车员,把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三)建设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订单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订单人才培养管理机构的指导下,由专业教师与轨道交通企业专家组成开发团队,根据轨道交通车辆驾驶、检修、工务维修、机械养路工作任务和作业过程,并将司机、检修技师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围绕驾驶、检修、工务维修、机械养路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养成过程及难度要素,将课程体系序化为基础能力模块、职业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等3个渐次递进的能力培养模块。并依据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遵循“基础项目、核心项目、综合项目”能力培养递进关系构建项目化课程,将企业“精确到毫米”的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平台课程与方向课程相互衔接,既适合学历教育又适应企业培训的模块化课程方案。针对合作企业具体车型、运营条件,校企合作编写系列化的工学结合教材,并根据技术发展不断补充完善,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四)建设多元的教学模式和“双元师徒制”的实训模式
根据订单培养要求,采用分段安排教学组织。为适应企业用人周期及生产周期变化,在培养过程中实施 “2+1”等教学组织形式,并在第2、3学年实行一门课程连续数周集中授课的教学安排,利于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和兼职教师授课,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在订单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实训条件,针对具体学习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设置系列课外工作任务,借助专业教学资源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借鉴铁路、地铁司机培训经验,实行“双元师徒制”实训教学模式。“双元师徒制”实训教学一“元”在学校,利用校内列车模拟驾驶实训基地、轨道车辆检修实训基地和轨道车辆电气传动实训基地,采取小班教学方式,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多、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学生独立操作;一“元”在企业,学生全部到对口就业单位顶岗实习,由企业师傅在操作岗位上一对一指导学生实习,形成师徒关系,并通过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考取客车司机、车辆检修工等岗位操作证,实现顶岗实习与岗位培训对接。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建设以企业考核为主,学校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对于课程考核,在订单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并以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推行开放式考核,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提前考试申请;重视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对能使用新技术、新器件的综合考核项目,评定成绩时给予鼓励与加分。建立严格的校企合作培养企业考核制度,学生完成全部校内课程并通过企业主持的考试后,方可取得参加顶岗实习的资格。及格的学生以企业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采用企业考试、实习指导老师评价、学生总结等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六)建设校企共建共育的订单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在订单人才培养管理机构指导下,依托校企共建的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企双方互兼工作岗位、互派专业人才、互聘技术职务、共同培育教师、共同解决教学课题和生产技术难题的“互派共育”机制。完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设激励机制引兼职教师,制订了《校企双方工作人员互兼互派制度》、《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制度》、《兼职教师评价与奖励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利,确定双方派出人员的数量、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等,规范兼职教师的聘请、培训、管理与考核,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设立兼职教师技术创新扶助基金等,吸引企业技术人员入校。
(七)建设满足订单人才培养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区域内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环境、技术条件为蓝本,按专业群共建共享的原则扩建、整合校内实训基地, 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互补,建设列车驾驶、轨道车辆检修和轨道车辆电气传动等多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车辆驾驶、电气检修、机械检修实训教学条件。例如列车驾驶实训基地,在原有地铁列车模拟驾驶培训中心及电力机车综合实训中心基础上,新建高速动车组模拟驾驶培训中心,组建综合性列车模拟驾驶实训基地,供学生、预备司机在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环境下,完成高速动车组、地铁列车和电力机车司机模拟驾驶实训,并承担企业培训、模拟驾驶技能竞赛等任务,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司机乘务员的练兵场。
同时建设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立了与订单培养及企业培训相适应的实训体系。根据司机、机械师职业标准,开发驾驶培训包、检修培训包、检查试验培训包,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健全了实训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学生实训考核制度、实训教学检查评价办法。开发了实训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总则、实训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守则、实训指导教师工作守则、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依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北实训基地,拓展与订单企业的合作关系,在原有合作共建的机车司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紧密型“厂中校”实训基地。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厂中校”实训基地中的责权利,实现双方共用广北基地、订单企业机务段教育大楼及实训设备,机务段负责安排学生进行乘务、机车检修实习,派专家授课、指导学生实习;学院派教师到机务段培训司机、检修技术人员、培训师,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解决生产难题。同时,接受第三方委托培训,收益由校企双方共享,把基地建成学生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基地。
三、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一)满足了轨道交通企业对于紧缺人才的现实需要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快速造就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地保证轨道交通企业对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对轨道交通企业来说,由于不需要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从而避免了人才培养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过程中,由于教学计划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所以学生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使轨道交通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轨道交通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轨道交通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了实惠与利益。在教学中突出轨道交通企业岗位要求,注重工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并最终实现了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带动了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社会声誉提高
订单有助于学校掌握一线先进的行业技术和标准,更好地把握专业办学方向,行业参与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学改革,使之满足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的需求。“出口”畅带动了“进口”旺,“订单”学生的良好表现也坚定了轨道交通企业与学院合作的信心,已有的“订单”企业年年追加招生计划,新的企业“订单”不断,提升了学校对高考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解决了学生就业岗位的问题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使学习内容与轨道交通企业的需求零距离、使实践锻炼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将磨合期提前,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培养成本和时间。将毕业工作后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压缩至在校期间学习,促进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帮助学生在毕业前成为一名“熟手”。学生可以安心学习,不愁就业,“订单”学生在轨道交通企业的顶岗实习实质上是“准就业”,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既完成了实训教学环节又实现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解决了轨道交通企业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往往需要较长适应期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四、结束语
从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广东及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现代化轨道交通网络建设需要的轨道交通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广东及泛珠三角地区工业交通业的腾飞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但在新形势下学院订单班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就业形势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造成订单人才就业不确定性;在订单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因学业或技能而淘汰出局的订单班人员的就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学院轨道类专业订单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建,陈承义.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工教育,2014(16):29-30.
[2] 朱向辉.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3.
[3]高欣,丁爱萍.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14):54-55.
4.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四
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4]。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紧扣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培养中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知识的掌握,将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贯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5]。首先,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工程设计和经济分析基础,能将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将工程意识和效益观念融入学生交通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其次,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统计和建模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05)
5.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五
王元元张涛 潘克俭
(成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成都,610083)
[摘要]:为适应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医学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在实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创造力的实用性医学生物技术人才。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医学;实践;科学素养l 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随着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现代生物技术中各种实验手段正在成为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必备工具[1]。
成都医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隶属生物医学系,定位是具有医药背景的生物技术专业。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依托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和医药相关学科优势,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专业建立开始,学校就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生物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目前,我国生物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存在着实习环节薄弱的问题,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实际的机会较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工作经历和竞争力[2]。笔者通过大量调研也发现,目前一方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普遍感到择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也难以招收到适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需求市场有脱节。一般说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花费大量精力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条目,缺乏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工作迅速结合的能力。
生物技术领域是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医学生物技术,更是高、新技术的集中应用,知识更新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这就要求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自我提高,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而,强调生物
作者简介:王元元,四川成都人(1978-),硕士,讲师,从事应用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教改项目(JG2009013)通讯作者:张涛
E-mail:ztbill@Yahoo.com.cn
技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显得非常迫切。
二、关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1.面向产业培养培养人才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才能生存与发展[3]。通过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吸收产业意见,校企结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前瞻性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适应医药产业需求生物技术实用性人才。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生物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熟 练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必须以加强实践教学为重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实践教学中,要围绕围绕培养有医药特色的实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实践教学方案。
三、强调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根据学校及专业具体情况,结合四川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机遇,依托学院的医药主体学科,成都医学院把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医学基础、掌握生物知识和实验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1.围绕办学目标建设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背景和科学素养培养。
成都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干,凸显医药学科基础和特色,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医药相关课程三部分。公共基
础课培养学生思想和人文素质,生物科学和技术主干课程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遗传学等现代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为核心;医药相关课程引入本专业与生物医药产业紧密相关、以及生物医药应用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开设免疫学及其技术、药理学、巧、实验所需基础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在以后的实验中,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几年的实践,该专业已经累积了三十多项适合该专业学生的开放和探索性实验,教学效果好。
机能学、抗体工程、生物制药、临床检验基础等学科。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积极与生物技术公司、医院科研机构和生物制剂公司等企业交流探讨,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吸收医药生物产业的意见,特别是医药相关课程的设置。例如:针对第三方检验产业的兴起,该专业开设了医学检验基础、临床医学检验等课程。而在选修课设置上,则开设了科研方法基础、科学名家风采、科研仪器实用技术、现代科学史等一系列科学素养课程,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氛围的熏陶。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为后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以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环节[4]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以实验课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将实验教学内容单独成课来促进的。该专业生物科学和技术主干课程的实验全部单独成课,设立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和遗传学实验技术等专门的实验技术课程。通过这一系列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该专业讲习比基本达到1:1,学生实验技能得到极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优化实验内容和技术,建立实验模块,在模块中将相互关联的实验组合,形成综合性实验项目。例如,分子生物学实验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整合后,开设了细胞周期测定综合实验。内容涉及细胞培养、细胞周期测定、细胞DNA提取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扩增与鉴定。同时,开设学生开放式实验,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探索性课题式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在开放和探索性实验中,从查参考文献、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试剂的配置到最后实验具体操作、实验论文的撰写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在其中只是起指导和考核作用。老师举办一定的技能培训,一般包括:如何查阅参考文献、学术讨论交流技
目前我校的“三个层面、一个提高”的3+1动态实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成型,在人 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三个层面:实验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技能实验项目、学科综合型实验项目以及创新型应用技能培训实验项目。基础技能实验项目以针对生化、微生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与教学;学科综合型实验项目以学科为模块,设置综合性大实验,使学生掌握学科连贯性实验思维及方法,掌握初步的实验设计思路;创新型应用技能培训实验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相关生物技术企业及单位应用技能的培训与掌握,利用学校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平台,使部分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等创新性实验技能及方法。一个提高: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吸收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子课题,拓展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对于部分实践能力强,勇于钻研的学生,老师的科研项目把他们吸收进来,组成课题小组,参与科研,提高科学研究技能和素养,培养成为产业所需的研发型人才。
3.校企结合,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基地,强化专业实践。
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基础。该专业建立了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打破学科界限,初步建成了基因工程、免疫与细胞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4个实验平台。拥有比较全面的生物产业上游、下游应用技术相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师资教学力量的技术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从基本的操作到与生物产品研发、生产的能力的训练,能够从学校的实验室直接走上企业和科研单位工作岗位。
学校充分利用校外优良的实践教学资源,紧密与产业接轨,将实训实习基地延伸到企业、科研院所,同时促进企业通过联合培养和技术开发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中来。这样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也加强自身的应用技术研发实力,进行生物技术产业化相关的课题研究。目前与成都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具有较高的研发水平企业包括成都地奥集团、宜宾五粮液集团、四川新成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迈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等,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保障。
通过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持续努力,成都医学院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王亮等多位同学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何涛同学的实验设计获首届全国基础医学实验大赛优秀奖;毕业实习单位对我校生物技术专学生反应良好,欢迎毕业生到单位就业;06级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占全校优秀毕业论文的三分之一;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基本都在大城市从事生物技术专业工作;考研重点大学上线率30%。
经过4年的实践,在医学类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赢得了产业的肯定,提高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斌.面对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的思考一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我国应对策略的探讨[ J ].生物工程进展,20 01,2 1(3):8-11.
2袁力,焦红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2)27-30
3濮德璋,刘占祥,谢若志.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3)190-19
4赵永娜,李玛琳,黎华丽.构建药学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9-21.
Exploring the Mode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pattern of
professional of medical bio-technology
WangyuanyuanZhangtaoPankejian
6.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六
[摘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以岗定课,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证赛共同帮助获取岗位。实践证明,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艾(1980-),女,陕西汉中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会计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和会计教育。(浙江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15-02
一、岗课证赛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考评手段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具体包括四层含义:(1)人才培养目标;(2)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育过程;(3)保证这一过程得到执行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4)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证赛四项内容恰恰是以上四层含义的内在要求和恰当选择。
(一)岗就是岗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客观上要求我们对经济环境、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调研分析,在广泛调研和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十二五”时期,企业会计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现代电脑记账,再到网络会计的出现,会计行业岗位分工也在不断细化。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家型人才,转向在处理和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析、使用、帮助和参与经济决策的管理型人才,具备投资意识、融资能力。所以,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大致定位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中小企业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培养学生现代企业会计以及相关经济金融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掌握会计必备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成为适应现代企业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就是课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教育过程就是授课,授课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主要传授途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整合教学内容,以保证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落在实处。在课程实施即具体教学中,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模块化、综合化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可以在充分分析这三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上进行合理安排,按公共课程、专业大类课程、专业深化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层层深入。其中公共课程主要在大一完成,突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德理学会做人。专业大类课程体现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职业要求,专业深化课程体现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这两类课程主要在大二完成,体现育人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在大三完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证就是证书,包括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证书是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在我国,会计行业和相关就业岗位群行业都有相应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证书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下文简称16号文件)规定:“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 80%以上。”①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会计专业在制定专业考核标准时应该依据以上要求,不仅考虑学历标准,同时兼顾行业标准和要求,建立统筹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财会技能类证书、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
(四)赛就是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专家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了。”
会计专业需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功能,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在各学期根据学习内容和进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积极参加一系列大规模专业赛事,以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架构
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企业会计岗位群和金融机构岗位群及相应的能力目标。把会计人员和银行从业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管理和金融机构基础业务为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并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多维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以岗定课,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16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会计专业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平台,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依据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教学内容。会计专业在会计岗位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大类定位下,可以分别设定出纳岗、会计核算岗、办税岗、财务管理岗、审计岗、销售业务岗、信贷业务岗等工作岗位。在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程上,体现上述所有工作岗位对个人素质、职业礼仪、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普适性需求。会计专业要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由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兼合作共建课程,坚持实践课程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以确保以岗位定课程、由岗位指导课程、在课程中体现岗位的现实需求。
(二)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会计师证书;第二类是财会技能类证书,包括反假币证书、中文输入合格证书、电脑传票输入合格证书;第三类是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财务管理师证书、ERP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可以分别为这些证书的取得设置相应的课程。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必须取得的证书,其他属于鼓励取得的证书。各级职业资格考试机构都对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定了考核大纲,有明确的考核内容和知识能力要求,一些职业资格考试还有指定教材。对必须取得的证书,可以采用课程与考试对接的政策,教材以职业考证教材为主,课程内容体现职业考证要求,同时辅以操作技能性练习和实训。在课程考核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考核可以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而初级会计师证书并不是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在学分计算和奖学金评比中加分奖励的形式。这样,部分课程实现了证书指导课程,课程与证书考核的完全融合。
(三)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为了弥补证书考试侧重理论性的缺陷,学校可以在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穿插各级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手工做账比赛、会计知识大赛可以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备考相结合,初级会计师证书的备考可以由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来促进,可以展开多项技能竞赛来提升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
(四)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由于竞赛具有趣味性和激励作用,在课程中融入竞赛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应的,选拔竞赛选手,竞赛培训过程又对常规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金蝶杯”省财会信息化竞赛为例,由于竞赛内容以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为依据,那么知识培训阶段的素材就可以采用中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程的讲义习题。到学生进行常规中级会计实务课程学习时,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小组学习或以学习小组完成讨论作业过程中指导其他同学,达到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五)证赛成绩成为取得岗位的“敲门砖”
某些与所求岗位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上岗的必备条件,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等,如果不具备,将是获得相应职位的最大障碍。而实践证明,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证书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竞赛成绩,在会计专业学生求职时,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是学生能力的可靠证明。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参考文献]
7.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七
一、专业现状
内蒙古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查和分析。
(一)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类型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经过调查统计, 历年教学环节学分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对于公共课的学分没有改变, 基础课学分有所增加, 但是专业课学分被压缩了, 这样致使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课不能全面地、有重点地开设, 其中涉及到汽车机械类、物流管理类、土木工程类等各种专业课程, 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会贯通, 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简单的累加, 使交通运输专业面太宽, 导致交通运输专业性不强。
(二) 专业能力训练缺乏
实践教学学分调查如表2所示。
由表2看出,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逐年减少, 并且实践教学学分占理论学分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因此这种教学方案注重专业理论教学, 忽视专业能力训练, 致使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性不强。
(三) 与时代发展和就业形势脱节
交通运输专业的本质内涵覆盖铁路、道路、航空、水运、管道五大现代运输方式, 这五大运输方式各有所长, 相互补充, 彼此协调, 共同构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社会各行业需求交通运输专业的职业能力、技能、知识、素质和个性协调发展, 从事第一线运输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 一专多能的高技能、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而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讲, 大多数学生改行, 或者选择另外相近专业考取研究生, 从而能够选择较好职业。由此可见, 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
基于以上交通运输专业原有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能力训练、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二、改革方案
就当前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现状, 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角度阐述交通运输专业适应学分制的改革思路。
(一) 专业建设优化设计
学科建设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基础。依据当前专业现状, 在原来专业建设的基础上, 考虑产业、行业、职业岗位, 提出优化方案。
方案一:细分专业方向。
就学科性质而言, 交通运输专业既有一般工科特性, 又有管理学科的特性, 还有系统工程学科的特性, 表现出很强的交叉学科特色。为了避免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知识简单累加、专业面太宽的弊端, 将交通运输专业分成工程方向 (道路工程方向和养护工程方向) 和管理方向模块 (交通管理方向和物流管理方向) , 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 培养的道路工程、养护工程研究方向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以工程技术为主, 管理知识为辅;而交通管理、物流管理研究方向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以管理为主, 工程技术为辅。经过划分专业方向, 配合学分制下导师制, 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培养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方案二: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改善缺乏能力训练、与就业脱节的弊端, 围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设置针对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合格的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应用知识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基本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 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职业态度、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知识传授培养为特色,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2所示。
图2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确定专业方向, 然后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组织教学活动中, 注重理论教学的管理, 同时不能忽略专业技能培训的管理工作, 最终进行综合评价, 实时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尤其是技能培训部分, 应当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保障整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二) 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设计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规格的人才,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方案一:增强自身素质。鼓励教师考取区外名牌大学或研究所的研究生, 不断提高学历、学位, 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组织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考取社会需求的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从事社会兼职, 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促进理论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逐步提高, 使交通运输专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结合自身学习、教学、实践、科研工作中的思路和成果定期举行专题交流会, 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调动师资队伍的积极性, 使每个人都能够融入交通领域,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促进专业的发展,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 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宽专业知识面, 另一方面增强教师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方案二:利用社会资源。除了培养教师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外, 定期邀请业内专家进行培训、讲座, 校企人员互相交流座谈, 校内与校际之间教学科研研讨会, 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达到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地方相关行业如交通厅、公路工程局、交通规划设计院、公安交警部门、高等级建设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使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
(三) 教学管理优化设计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与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类似, 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应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 这样的产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教学过程可以进行企业化管理, 以生产出的产品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基本步骤如下:
1. 人才市场调研。建立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 调查、研究和预测市场需求。
2. 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市场预测分析,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
3. 人才培养。根据人才培养计划, 组织实施。
4. 人才培养质量监督。进行教学过程实时监督, 发现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5. 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布毕业生广告宣传, 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并定时公布。毕业生毕业后跟踪服务, 实现再培训。
6. 校办产业开发。创建校办产业基地, 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的优化设计方案的实施,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交通运输专业现状分析, 提出交通运输专业改革方案, 如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的优化设计。本文所做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计方案有待于学分制实施效果的检验和进一步深入探讨, 尤其应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姚允聪, 董跃娴, 李大鹏.论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22) .
[2]张礼达, 尹德志, 刘静.学分制条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0) .
[3]周萍, 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 2002, 25 (4) .
[4]夏新海, 袁炎清.高职高专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 2008, (1) .
[5]李文勇, 蒋廷彪, 唐炎.探讨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 .
[6]张爱民, 王旭.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8, (11) .
8.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八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3+1”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89-01独立学院归属于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型本科,俗说三本。该层面的培养既有二本院校专业的理论基础又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技能,深受企业欢迎。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为了让学生就业更有目的性,本文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进一步改革,既满足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方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1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理解及问题
德国“双元制”的培养模式理论,有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即将传统的“见习”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早在几年前就有学校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各门理论知识课程,第四年,在校外(企业)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快适应企业要求的目的。这个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虽说就纯理论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试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理论得不到及时深化
原来穿插在教学中的社會实践一下被调整到最后一年,很多学生前面学习的理论课程到大四,相隔一段时间,学生对曾经的理论已经遗忘,达不到实践对理论的深化,以致双方脱节。
1.2 学生难于管理
最后一年不用进课堂,学生往往理解为“放羊”,有些学生自行联系的毕业设计单位存在任务不饱和的现象,老师无法跟随其后进行管理,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管理失控。
1.3 入职后学生流动性过大
我们在本院实践基地之一柳州恒达巴士汽车维修公司的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在入职后学生的频繁流动让公司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所以传统的“3+1”实践在最后一年,学生在对企业的情感留驻方面是有差异的。
由此我们认为,传统“3+1”的主要问题在“1”,怎样安排好这1年是我们认为的“3+1”改革的重点。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与构建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依托柳州科技创新城市的区域优势,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性独立院校。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设置与传统老牌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鹿山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以公路交通产品汽车及其保障体系(试验、检测、维修保养、营销、保险等)研究应用为主。鹿山学院作为广西独立学院的代表,实行产学结合教育。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提倡最后一年采用“订单式”培养。最重要我们所提出的1,是四年社会实践的总和时间为1年,并非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放在大四最后一年。以此来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病。形成具有“订单式”培养性质的“3+1”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该模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前三年,以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培养为主,社会实践基地培养为辅,理论教学按照每年修订的教学大纲进行,有跟课程相关的集体实践跟随进行,头三年可以安排社会实践基地的技术人员走进学校,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动向,让学生自己对职业有个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各企业的情况增设企业选修课,学生为此能更有目的的去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也就是最后一年,以用人单位培养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学生拥有双师指导,专业教育按照用人单位需求设定培养计划,一般用人单位以实训基地单位为主,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可以由用人单位选题或者到用人单位完成,以保证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企业制定专门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最终为企业输入精准人才,加大企业的主动性,深化校企联动效应。
3 改革与实施保证
首先,不断调整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构成表的设计,排除理论课中的上机与实验,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学时比近似3∶1,以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诊断方向为例,2011年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63,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总学分为118.5,第二课堂(主要是科技创新)总学分4,实验、实践和上机学分10.625,实践学分比例占39.7%,现有的理论与实践比例近似2∶1,还需要整合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课程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培养的基础上,社会实践对理论得到深化。
其次,更新教学理念,理解我们提倡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我们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下,并非把理论和实践时间分割成两段,而是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加合要达到一年,以保证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到位,克服传统弊病。最后一年主要以企业的定岗培养为主,企业和学校要制定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社会实践安全进行。
再次,扩大和深入社会实践就业基地的建设。现阶段要深化实践就业基地的合作,要继续建立有信誉和保障的就业基地,保证学生对企业信任和放心,改善学生入职后的频繁跳槽的困惑现象。
我们在不断创新和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鹿山学院自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来,交通运输专业就业率不断攀升,加之专业本身的特色,2011届毕业生已达到100%的高就业率。
4 结语
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3+1”改革模式,不仅加深了学校、企业、学生的联动效应,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动性,形成了独立学院的应用人才培养的自身特色,使得独立学院教育更具科学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组.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2]夏明忠,任迎虹.地方市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2).
9.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九
周锡武,吴本英,卢锦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构建适应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3+1”人才培养实践及完善,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方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运行管理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学改革及基地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周锡武(1972-),博士,副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教学副院长。
培养大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社会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3+1”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3学年主要在校进行系统课程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第4学年主要在校外结合工程生产、科学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1”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
一、“3+1”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虽制定了一系列基于“地方性、应用性、复合型”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或约束,诸多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既缺乏重点院校毕业生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技术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种两难的尴尬处境迫使教育者必须正视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2.有利学生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第四学年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对计划就业施工企业的学生可选择到大型施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1学年的实践教学时间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及可保证学生融于工程完成主要工艺实践,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实习单位难找及避免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对于以职业发展为设计的学生,可选择土木工程类设计院进行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全程参入多项实际工程的设计,有利提升学生工程设计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励志考研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可避免因考研复习而被迫放弃第七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保证这类学生在课程体系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性,同时也能个性灵活处理考研与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的相互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提供了工程背景,同时增进了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与企业招人进行双向选择。
3.有利地方院校土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家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于启动了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1]。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高校和企业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因此,“3+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构建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土木工程专业从级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套面向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1.土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及广东省特色专业,有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专业基础。土木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2],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3+1”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采取校内与校外、课堂与工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
2“。 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构建要妥善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专业方向) 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等方面的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按照“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建立了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研究制定与审定的有效机制,吸收用人单位合理化建议。课程体系结构规划如图1,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布见表1。
3“。 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贯穿本科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程内实践与课外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践项目选题,力求结合实际。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单独开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紧密结合、协调配合、相互补充,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各方向分别安排七个课程设计、二个课程实习等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3)第四学年完全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力求毕业设计真题真做。
4“。 3+1”人才培养模式下第二课堂创新机制建立。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阵地。探索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模式和方法,营造包括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在内的课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利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南地区结构模型大赛、市校结构模型大赛及课程相关各类别专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的渠道和平台。开展各种文化科技系列讲座、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科技发明活动,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读书报告会、音乐会、书画展等活动,形成良好文化科技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5“。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3+1”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即不但应有较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主要有:(1)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优先考虑应用型师资的引进,拓宽师资引进和培养渠道,鼓励和选派教师到社会各部门和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历。(2)通过校企(行业)合作共建师资队伍,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和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6.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设计单位,以及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利用高校技术力量为企业人员培训、技术攻关等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重点选择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用工需求大和社会声誉好的土木工程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3+1”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及运行体制探索
“3+1”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教学管理及运行体制已不适应,因此,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
1.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评估机制。聘请企业、行业和高校土木工程专家,组成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估委员会,定期召开评估委员会对“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讲教师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管理制度。建立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特别是新进博士,须有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建立外聘教师的聘用和考评制度,让真正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企业界人士切实担起理论与实际教学或指导。建立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相关的激励机制。
3.建立专业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该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1)主干课、核心课实行教考分离制度;(2)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导师制;(3)教师考核采用“学生评教+教学指标量化”制;(4)过程监督与检查多采用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反馈制、听课制等。
四、结语
我校从2013级开始进行的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行良好,该模式能较好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人才培养特点。“3+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3 )。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荐阅读:
交通运输工程相关专业考研解析10-02
交通运输专业应届毕业生自荐书07-01
我国交通运输问题的经济分析09-01
交通运输企业的先进人物演讲稿08-14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交通运输档案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07-07
交通运输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的分析和探讨10-31
在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局长的讲话11-03
交通运政执法是运输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07-23
印发关于整顿和规范水上交通运输秩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09-06
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