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2024-08-09

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精选12篇)

1.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篇一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单元结构介绍

单元结构介绍

1 Welcome to the unit

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通过照片、图片等引出一个或几个相关的话题,由下面的三个问题引发讨论,既是一种读前热身,也是对本单元话题的一种导入,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阅读和后面的一系列活动做好铺垫。所选择的图片和照片涉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下面的三个问题大多是开放性的,容易引发讨论、引起兴趣。

2 Reading

Reading包括:读前问题(A),阅读材料本身(B)、读后练习(C--F)和紧跟在阅读文章后面的Reading strategy。

A-三到四个问题,练习快速阅读。

B-阅读文章。对话或短文,跨两页。

C-关于文章的更多问题,有时分C1,C2…等,从更多的细节到文章的深层理解。

D-根据上下文猜测和理解词义。

E-根据课文意义完成短文,综合理解。

F-拓展延伸练习。依据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或细节开展讨论。

3 Word power

Word power从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新的单词,力求快速、高效地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一是通过介绍英语单词的构词方法(合成、派生、转化等),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同时,根据这些规则向他们介绍更多的符合这些规则的生词;二是根据本单元的有关话题,从Word family的角度,向学生介绍该话题的更多生词。如:

Module 2 Making discoveries

Unit 1 Wish you were here Going on an adventure holiday

Unit 2 Amazing people Different jobs

Unit 3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 Space exploration

4 Grammar and usage 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接近成年人学习英语的特点,所以语法教学一直受到高中老师的重视。该板块根据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法的教学要求,系统讲授语法知识,并通过及时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基本思想是,归纳演绎并举,讲练结合,讲求实效。

5 Task

该板块顺着本单元的话题,以任务的最终产品为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通过结对、或小组活动的方式,亲历语言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分三个步骤:

Step 1 听或读的活动(Receptive)

Step 2 双人或小组的互动(Interactive)

Step 3 口头或书面产品(Productive)

另外, 每个Step都有一个技能训练(Skills building ), 确保学生顺利完成三个步骤。三个步骤在内容和能力训练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可操作性强。

6 Project

Project 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他们自己选定的课题。Project 有A、B两个部分,A部分是阅读材料,为B部分提供范例,或者引发课题内容。B部分是Project本身,设计有四个步骤:

Planning: 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课题;组内分工

Preparing: 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调查、讨论

Producing: 拿出初稿,对其进行加工、完善

Presenting: 展示各个小组的成果

Project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7 Self-assessment

该板块分为A、B两部分。

A部分要求学生对该单元的各项学习目标,如:阅读、听说、写作、语法、词汇、语言运用等,分五级(Not confident,Slightly confident,Confident,Quite confident和Very confident)进行自我评估。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可以体验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不断建立信心,同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

B部分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不足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调整学习策略,争取不断进步。

2.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篇二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 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把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改革课堂教学, 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 突破旧的模式, 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

实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要改变历史教师一讲到底的单一的教学方法, 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最终构建新型的教、学、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理念。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现状来看,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以使之为历史课程教学目标服务, 已非常迫切。因此,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也需要现代化。

要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运用到我们的历史课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在以下两个“转变”上下功夫:

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即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历史等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和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实际历史教学中的畏难情绪。要看到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全面运用, 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 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 而这些都是新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

其次是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改变, 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 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 开发、使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 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当然, 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都知道, 传统历史教学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 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 教学多为知识单向传递活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等不被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 直接影响到历史教学的质量。那么, 要改变历史教学这种状况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由单项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多元交流, 即把教师一人唱主角的课程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为此, 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传递, 而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 使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

因此,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师生平等、合作探究、共同体验,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真正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此外,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现有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 这些教学活动建议仅仅是提供了一些范例, 给历史教师一种活动启示、一种设计思路。每位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能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开辟多种途径,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三、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

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 我国广大中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种历史学习方式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影响了历史学习的质量, 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 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新课标下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科学的学习方式, 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3.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篇三

【关键词】转变理念;科学呈现;结合实际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高中学生的知识来源途径越来越广泛,有意识或无意识间积累的历史知识量相应增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迁,以促进教学相长,培养高质量的高中毕业生,推动社会发展。

一、转变理念,探究共进

其实,受社会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影响,无论课改怎么变,很多人的评价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理念中,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然后找个好的工作。在这种评价体系的影响下,教学工作很被动,很多时候教师变成了“被教书”,不得不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狭隘、自私、追名逐利的不良心态。新课标下,强调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促进学生真正地成人成材。所以,社会和个人对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都应该要有所转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新课标下,作为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更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新课改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注重开发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挖掘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教学方式的变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课堂上要创设更多的师生、生生讨论空间,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智慧,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处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要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提出“为什么?”、“怎么办?”。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课堂争论课后交流,及时点拨,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的内容时,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如何评价二战的影响,是不是只有负面影响?有没有积极因素?经过一番争论,加上老师的点拨,学会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用长远的眼光来分析此事。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对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科学呈现,精彩不同

现代教学方式多样化,要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方面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PPT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另一方面不能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節,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与古诗词,比如给同学们播放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或者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利用幻灯片、投影、视频等手段效果更佳。

三、结合实际,大胆运用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知识运用的实际等都要有所考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实际中去,所以要善于从心理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比如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进行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做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黑板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铜仁日报》教育周刊、《当代教育》等,使他们对自己的充满信心,保持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掌握教材的难易程度,充分利用条件,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伟.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讨.《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

4.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篇四

摘 要:教学反思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关键部分,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制定个人反思制度

个人反思制度是教师对自我的一种约束,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反思制度,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及课堂教学效率。主要实施措施体现在:一是教师互评。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可以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评课堂教学,因为其他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地点评各个教学环节的优缺点,从而促进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二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教学反思的关键前提。教师应该正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客观全面地评价自身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从而确保教学反思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学的直接接受者,教师应该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听取并接受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反思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教学内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为:一是根据历史知识提出相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探究问题,并试着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并从中总结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增强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二是要把握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延伸知识的尺度,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

三、教学方法方面的反思

首先,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学工具。当前,很多教师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盲目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却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慎重选择教学工具。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氛围的好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工作,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并且能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传授更加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也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5.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篇五

连明生

伴随着课改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并逐步深入,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比如课堂容量同课时有限的矛盾,历史课知识结构的板块模式同学生难适应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针对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和提高。

我认为在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容量与课时有限的矛盾。高中课程改革后,一个主要的思想是把教本变成读本,使学生自读,并能从中认识和思考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可深入、可拓展,从中游刃有余地展开教学。基于这一理念,课程伸缩余地增加了,导致教学容量自然增加,造成了矛盾。

从原因和对策上思考:一是,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是前提。抑或是对课程标准吃不透、把握不准的缘故,教师很难在知识的外延上、内涵上控制教学过程;二是,教材挖掘的空间大了,教学参考资料来源广泛而庞杂,若处理这些材料时取舍不当,也会导致上述矛盾的加剧;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接受新观念,却不能创新新教法,教学依然回归到传统的方式上,甚至坚信多讲就可以多获,把学习的主体和主动者的地位忽视了,相反,也有出现利用主动者——学生的活动充斥教学全过程,把此作为“新”之所在,拖延了时间;四是,对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和应变能力未能跟上新型课堂要求,无力应急处理生成性问题,导致课程重心转移,教学时间紧张。这就要求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吃透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目标的充分和最大化,从而真正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课堂实效性。

第二,历史课知识结构的板块模式给高中学生学习带来了难适应,因此陷入应对无策的困境。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高中历史教学,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功能作用、分层推进、框架构筑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和较好的协调机制。课程设计的功能目标和实际操作中的功能发挥之间有较大的差距,从教学管理层面到教师操作层面,都难以站在高屋建瓴的地位来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在强烈的责任意识面前,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弥补这种学习困境。

初中历史教材以通史结构呈现,应该是高中历史模块式教学和学习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学习的整体认识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加之中考历史学科比例有限和整个社会对历史教学在塑造人的教育中的功能认识偏差,致使初中毕业生的通史知识浅薄,历史学科学习简单,历史意识没有形成,所以,不足以驾驭高中模块历史知识学习的重任。模块教学的跨越性和初中历史学习的浮浅性,造成学生历史知识系统缺失。

第三,高中新课程的知识内容加深了,难度加大了,历史学科“包罗万象”的特点,决定了在一些知识专业性方面更加深入了。例如:物理学领域中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光电量子论等;政治学领域所涉及的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剩余价值学说、智者学派、逻辑学、国家政体等,都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深入,但这些专业性的知识是否在同时期其他学科中同步进行,如果不能够同步而行,学生不具备这份“资源”,历史教师若再不具备这份“资本”,那么学生很难吃透这类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因而,教学深度的把握和正确传输历史知识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教学时效很显然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除了精通专业知识,还必须做一个涉足各领域各学科的博学型教师,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的需要。

第四,体现学生为主的课堂,究竟“主”是什么含义,定位的差异、理解的不同,便会造就课堂“形”与“质”的差异、“虚”与“实”的难辨,如何体现“主”的地位,成为教学中的难题。从原因上看,我认为应从生理、心理学理论的相关要素去理解和思考。所谓“主”,有外形与内在之分,所谓“外形”,即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调查、搜集资料,联合完成某些制作,课堂上学习成果的展示、讲述、表演,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表现出了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所谓“内在”,即思考了、辨析了、心里感受了、触及情感了,便是“主体”意识和“主体”思想、情感的呈现。年龄的不同,学习过程的“主体”表现形式不同,要求也不同。

高中学生,课堂“主体”的外在“形”的表现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降低,而“质”的主体表现意识会逐步上升。因此,教学中若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辩论中、探讨中找到思辨问题的路径和增强主动意识,并将个人情感融入公共意识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够得到有效表现,这就能避免仅靠合作学习体现出来的生硬的“主体性”。

第五,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但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以人为本”的实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用形式上的尊重人代替实质上的对“人”理解和对“人”培养。例如:我们经常简单地激发大课堂中提问学生的次数、人数,或是提供学生表现 自己的机会等,抑或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异议等,认为这样就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历史课程是内省性质的课程,真正本质性的是让“人”学习自己解放自己,让“人”懂得为什么要解放自己,让“人”思想在遵循自然中获得大释放、大解放,从而懂得并自觉地从树立人格的意义上学习历史课程,这样成长中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公民。所以历史课程是公民教育,即培养有真正公民意识的人的教育。

教学中,落实这样境界的教学,教师首先就应该成为一个具有解放意识的代表,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引领人,是一个“思想宝库”;其次,拥有内化、融合、海纳历史文化要素的素养,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的“氧吧”,从教师自己的成长体会中,折射出历史教学的内涵——人和人的塑造途径,这是一个没有定式的途径和方法;其三,寓师生共同情感于历史课堂的教学之中。历史知识只是个载体,其中再现、重述的教学过程,本身又含有思想情感、认识态度、精神元素;同时,也必须融入研究精神和理论观点。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熔炉”,在融合中锻造,在接受中重塑。

第六,教学方式的甄别。其实,课程进入改革的初始阶段,我们都在换脑中,力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于是一种模式就把课程改革的真谛掩盖了。方式多样、灵活是受条件、前提、针对性、目的性等多重因素制约的。但在教学实施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如果我们追求课堂方式新颖、特异的话,课堂时间往往是不允许的。其实我们多是变换着方式实现着教师刻意设计意图。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方式的变化是不是就是课程改革的内涵,是不是就是课程改革的真谛?答案是否定的。教学方式的甄别标准应该有原则,即在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的同时,本着我们自身成长中所需要的要素,例如:信任、尊重、人格、美德、关心、情感、方法等等,给课堂注入更切实际的学习元素,必然能创造出多种教学方式。所以,方式不在于新,而在于作用目标时是否适合;方式也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只要适合学科适合学生就是科学合理的。所以,我们无论在课堂实践中还是在教学成果的评价中,都切忌搞一刀切、形式主义,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使课程改革不至于流于形式,成为空中楼阁。

第七,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生成资源的发现、利用、组合、发挥,这使我们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预设。更做不到利用再生资源深化教学,创造实效课堂。

真正的课堂生成包括知识性的、技能性的、思想性的、精神性的等资源,正说明是学生课堂最需要的,是与课堂自然要求和学生思维能力相适应的。

所谓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是要在我们备课、预设课堂环节、有目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原来课程改革前就存在于课堂的生成资源,用我们新的理念和思维,发现、整合、利用,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资源之一。这样既可以实现当堂教学,又可以积累课程资源,以便在以后教学中用于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分析,为打造有效课堂服务。当课程改革的这些要求为我们教学提出方向的时候,我们目前是不是能够承担起这份重任,是不是能够驾驭课程实施中的预设、发现、利用课程生成资源来提升教学,这是我们不仅要思考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和研讨的问题之一。

6.高中历史教学经验介绍发言稿 篇六

精耕细作

历史组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发言的题目是《以史为鉴.精耕细作》。首先感谢年级领导刘豫淮主任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说是经验也谈不上。“历史者,记往昔成败、载王朝兴替、录先贤往事,是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总结人民生活经验与文明之学科 ”。本人教历史已有几年,深感教学事大,非朝夕所能成就。因此,我只能把自己对教学体会略作例举,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教学有点滴帮助。

在教学一个周期过去之后,我便拥有了自己的一段教学“小历史”。在这个“小历史”中,我也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在“以史为鉴”中,我渐渐摆渡了自己。

一、告别“闭门造车”积极融入团队

“闭门造车”其实是一种在教学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的一种惰性。觉得自己有一定经验便出现了简化备课、上课的方式,不积极去听课,教研这些现象等。曾经的我就是这样度过了一段时光。但结果只能造成自己的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看到这样的一个状态,组长张富体语重心长的给我谈话,勉励我要继续努力。在积极融入团队后,我们一起积极地做课题、教研、进行同课异构等让我受益匪浅。组内的李玲老师、段静云老师、杨兰老师、马晶莹老师、马一男老师,他们各有各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在教学中能够给我很多的帮助。今天

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二、与时俱进、精耕细作

现在教育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很多新鲜的名词慢一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极课等。这些做法及时学习后有不少可以借鉴使用,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同时也要用心去改变长期形成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现象,确立轻松和谐的教与学关系。有了这样的前提后,我们还需要在自己的“二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我的做法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高一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学生对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有一次,在讲生物进化论时,我自己也没太注意拉马克和达尔文在生物进化方面的深层次区别,被学生问到,也只能坦诚说我也不清楚。我鼓励大家一起动手查资料,一起分析。大家热情空前高涨,最终弄清楚了其中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还记得特别牢固。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我在教学时因材施教,减少坡度,保持兴趣。减少坡度,这一点对差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不堪负重,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

2、优化课堂教学。

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只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主动的学,有兴致地学,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数学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的发展。

(1)大胆放手——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给学生多大胆,学生就有多大产。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享受成功的喜悦。

(2)授之以渔——开启智慧的钥匙。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去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魏书生说:“学习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以后的教学中巩固强化,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让学生参与活动

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唱戏”,翻开课本,不能一味地宣读,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激活课堂情绪,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例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中,我问学生,为什么那个时代有八股文出现呢?请根据历史内容思考。在授课以前我让学生们上网查找资料,并鼓励他们去图书馆。由于准备充足,在上课中,学生们能够纷纷发言,陈说八股利弊。然后,我进一步提问:如果现在仍然是八股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留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课下思考。这样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深入当时的社会环境,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

4、重视考试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考试的方法、策略等,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5、借历史之镜,不断自己

在1841年的鸦片战争中,一次清朝政府的军队偶然抓住了几个

英国兵,道光皇帝龙颜大悦,亲自审问说:“汝国其地几何?英吉利到我回疆有无旱路?”几个英俘面面相觑,啼笑皆非,无以言对。当时,清朝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泱泱大国、煌煌天朝”,自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刚愎自用,不可一世,堪恨堪怜。道光帝的幼稚无知反映出来是什么?无非就是清王朝的妄自尊大。这种思想把国家和人民拖进了深渊,民族裹足不前,社会因循守旧,政府朝不保夕。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我们个人都需要“以史为鉴”,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往,写写反思笔记之类的,受益颇多。

我相信在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上能做到“以史为鉴、精耕细作”,定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7.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七

课堂教学是由多环节组成的整体, 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评价机制, 所以教师得按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 备课时要深挖教材、调整教学思路, 又得注意同其他学科知识的嫁接和移植, 是备课的关键。

高中历史教材有两个趋向:重在事件型的过程类 (如“二战”) 及重在理论型的结论类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对过程类的历史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对结论类的要引导学生演绎。当然, 备课除了备教材外, 还得备学生、备教学手段及教学目标等。

2. 上课时营造良好的研究性教学的氛围并把握契机、捕捉问题。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 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 也许是幼稚的或根本离题的, 教师要以此为契机, 激励更妙更切教学实际的火花迸发, 因为这些火花可能是问题意识的起源。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捕捉问题意识是教学的把脉, 是研究的根基。

3. 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历史本身的生动性、趣味性、不可重复性及深刻启迪性, 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口是难以描述的。历史学科只所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和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历史本身, 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网络世界为我们复原了历史、丰富了信息, 多媒体技术弥补了我们无法完成的缺陷。因此实现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最佳整合, 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

基本的程序是:质疑———思疑———解疑。就模式而言, 有三种基本形式。

1. 问题探究性教学模式。

教师对历史教材的深挖及大胆处理之下, 以问题为主导, 启发学生进行研究, 按照“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运用新知解决新问题”的程序展开。这种问题就内容而言可以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浅处探问、明知故问, 也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细节、常识的善疑巧问、无中生有等;就来源而言, 既可以是教师预设, 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师预设的问题称为“讲授探究”, 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思考研究核心, 逐步指导学生解答, 其实是问答式教学, 教师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也是一种探究方式;学生自主探究的称为“亲历探究”, 新教材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与思考的范例或素材, 意在促进叙述自主学习与探索。比如在教学“九·一八事件”过程, 教师以日本几千军队侵入东北, 而东北军有20万进行情境教学时, 学生立马会有疑问:“那中国为何还会败?”从而又引发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学生于是又产生蒋介石为何抛出不抵抗政策等实质性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课后材料解析题:“蒋的四个理由”让学生分析,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就会豁然开朗。亲历探究最高级的形式是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主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 这种活动式的自主探究可以激发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 前提是学生的基础较好。

2. 限时性辩论式 (或讨论性) 教学模式。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知, 课堂教学是个合作学习的过程。辩论式 (或讨论式) 教学使师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探究方法, 最终获得新知, 所以它是较好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及章节教学目标的达成, 讨论的时间必须限定。人教版高中近现代史教材给学生留有讨论的教学内容, 如苏俄在“一战”后期与德国单独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学生在辩论苏俄该不该签约的过程中, 不仅认识到签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同时更能体会到列宁作出签约决定而面临的艰难性及签约的策略性。

3.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以历史人的角色去思考历史问题, 作出历史决策。比如在教学巴黎和会各大国的如意算盘时, 把学生分成六小组讨论, 分别代表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意大利的奥兰多、日本的代表和中国的顾维均, 然后结合各自代表的国家国情, 讨论各自的如意算盘, 最后由小组推选出六位代表把讨论的结果表达出来, 这不仅使学生激发了兴趣, 他们表达的要点也丰富了教材内容, 而且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解决历史问题, 增强历史责任感。

摘要:历史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注重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进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8.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八

【关键词】新要求;教育理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02-01

作者简介:马超(1971-),男,2002年毕业与宁夏大学历史系,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教育专业。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属于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学是基础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历史教学作用的凸显,历史教学的价值已受到更多教育者的关注。

1 新课程改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1.1 历史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长期以来,历史学科的教学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可有可无。这种的看法是对历史教学的根本价值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历史教学的价值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外国,在理论上人们非常重视。如20年代西方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尔反复强调:为了认识现时,必须研究迄今以来的全部历史。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历史观。这实际上是关于历史教学价值存在的根本性的问题。由于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学的价值就不可能像自然学科那样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历史教学是以促进人性完善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进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为目标的教育。这就是说,我们只有从人类历史的映照之中,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对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更不能割断历史的血脉,否则所谓民族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民族的生命力就会萎缩,更谈不上创新,也就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2 中学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历史教学价值的这一命题。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如此构筑自身的形象和外部形象,而我们正是通过它们认识自己和世界。但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丰富多彩的历史的感悟,使我们很难走进历史,历史对于我们觉得非常遥远。这就要求历史学家在描述历史、分析历史时应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以历史知识为基础,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活动。

这里,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历史教学的价值:(1)审慎处理史料。批判地看待传统,寻求历史定位,将现实看作历史的延续;(2)领悟新生事物。转换视角接触新事物,把握其发生的条件并加以理解,借助想象接近它们;(3)惊叹人类作为。摒弃偏见,了解古人的丰功伟绩,同时认识人类的破坏行为;(4)吸取历史教训。得出结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5)培养历史观念。用长远和变化的眼光审视世界,把握史实和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不可逆性;(6)探求历史意义。对史实加以分析和评判,区分历史的进步和倒退,树立自己的观点。

恩格斯曾断言: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1996年,美国颁布的《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指出: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探究,人们就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汲取智能,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可见,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在历史的价值观上有以下的共同认识:一方面历史中凝聚了史学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智能,另一方面,一幅幅历史画卷,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都在揭示历史规律、社会的法则、为人处世的道理,有了丰富的历史修养,人们可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可以用历史的眼光观察事物,预见未来。这样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就不会定位在过去而应该定位在未来。

因此,我们不但要开设历史课,而且还要加强。其一,我国是世界上惟一历史悠久而又连绵不断的国家。重历史教育。其二,我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要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其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腾飞,都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历史教育能形成青少年的使命感、责任感。历史学的意义决定着历史教育的社会意义,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

2 历史教学应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1 思辨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是历史教学能否真正实现其应有社会价值的关键所在是保证历史教育能够充满活力的源泉。历史教育必须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能生成,促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进入到通史识今学以致用的境界,即善于以历史主义的深邃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构起坚实的桥梁,从历史这面镜子之中,获取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启悟。哲学家指出,历史学与哲学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们都不仅有助于求知,而且更有助于智能的生成。仅仅将课本的历史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绝非是智育的教育,充其量只不过是知识的转移,学生从中所获得的只是一种历史知识的堆积,并非是历史智育。只有将这些历史知识作为一种依托并将其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加以审视、辨析、处理,在尝试应用它们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逐步把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为历史思辨能力,进而生成智育这一目的。

2.2 树立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的教学观。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的形成,历史教学应树立人本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文素质的教育价值观。这种教育教学观的形成,需要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变,关注每一位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际知识。

9.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篇九

都兰一中 刘燕

通过对新课标学习后和这几年来的历史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现在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标准设计具有的新的教学观念 1.要建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

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气力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进步学习效力N倍。乐学靠教师的“鼓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奇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进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特别应当特别重视 史主题活动课的设计。2.要建立全面进步学生历史素养的理念。

具体的说,学生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对祖国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历史教学的设计要在进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上下苦工夫。

3.要建立大历史观。

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史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学、深入地理解“学史明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古训的思想内涵。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要建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究题目的观念。

历史学习的进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进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终究将甚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末,教师要不要讲?怎样讲?固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精讲。5.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是系统的学系统的忘”。学完就忘,这是不止一人告诉我的尴尬事。可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要求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5.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 “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中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3.探究性(创新)学习:在新的课改中,特别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总之,为了达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科学的历史课程设计,必须着眼科学性,立足时代性,重视适应性,努力使三者构成协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现代社会培养出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熟悉的创新型人才。

初中历史新课标 学习心得

都兰一中 刘燕

10.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篇十

侯银厚

(湖北省巴东一中

444300)

关键词:高考,命题特点,教学启示

一、第40题命题特点

1.问题主题化。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全国最重要的入学考试,也是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考试。利用高考这个机会在试卷中反映时代的脉搏,对考生进行灵魂洗礼,培养考生的问题意识,让考生带着问题意识继续学习或者进入社会,向书本或社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可能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命制者匠心独运,把这些问题主题化。2011年第40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用人制度。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内容由先秦血缘世袭的贵族制,战国秦“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官僚行政体制,西汉察举制,东汉注重名望,曹操“唯才是举”,北周选官重思想品行,唐代考查官员选任“四善”为最,直至清末1905年改革废科举。此题梳理中国古代选拔用人制度,核心聚焦于“德”、“才”观念。2012年第40题,借助信号灯的演变,考查自1868年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与交通拥堵、科技进步与信号管控、交通立法与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关键点放在城市生活的交通现状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2013年的第40题,“海洋”权益的开发和利用,起自殷商至于明清,历经近海开发到远洋航行,海上丝路联络海外到厉行“海禁”;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海运四利,洋务派倾心打造海防,开发海洋之利,清政府逐渐放开“海禁”。此题中心是海洋意识——古近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2014年的第40题,对比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关注的是古近时期东西方科技成果的不同命运问题。

2.折射学术热点。时代脉搏、国际关注往往凸显的就是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热点问题。解决这些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需要以史为鉴,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就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2011年第40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用人制度,核心聚焦于“德”、“才”观念,预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现代化事业,强国富民是时代命题。2012年第40题,借助信号灯的演变,关键点放在城市生活的交通现状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此题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快速崛起,形成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用水短缺、城市内涝等问题密切相关。解决好城镇化带来的负面问题,做到“让城市更美好”无疑是人们的期盼,当然,也是执政者面临的一份严肃问卷。2013年的第40题,考查近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既是世界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从古老的“大陆帝国”走向“海洋强国”的现实课题。2014年的第40题,对比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它们出现的背景以及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关注的是古近时期东西方科技成果的不同命运问题。折射的是当今世界竞争中心转移到科技经济为主后,我国如何由一个人口大国变成科技强国的问题,思考的科技生态环境和制度变革这一严肃问题。

3.青睐社会转型问题。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以“社会转型时期”取代“单一历史时期”,有利于命题者选取更多的考点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进而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对“转型”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作用或结果的理解分析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在“转型”过程中,考查学生运用文明史观、1

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观解读历史的能力。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卷第40题都是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既体现文明史观,又体现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平中见奇,淡中有浓,学科特征明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通过这些题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与教材高度关联,命题常用语和角度有规律可循。与前几年历史高考题空中楼阁化趋势不同的是,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是越来越接考生所学知识的“地气”,越来越尊重考生成长规律,且命题常用语和角度有规律可循。权威统计表明,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有82%的分数都需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回答。我们看看2011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第40题的问题。2011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2012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2013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4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命题常用语:“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说明、评述)”;命题角度有:“原因(背景)”、“变化(发展)”、“特点”、“认识(启示)”等。

5.一般三个问题;前后问题关联(往往是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常常需要用比较法解答问题。例如:2013年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4年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这些题目的第(2)问的解答都有赖于第(1)问问题的解决,同时要通过作比较才能产生答案。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在历史学科的高考中是扛鼎之作:该题赋分占历史学科总分的1/4,且综合考察了历史学科学习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通过分析该题的命题特点,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1.要把历史教材大板块问题化为微型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采取的是板块模式。必修部分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选修部分包括《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六个模块。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内容都很庞杂,时空跨度大,学生学习难度大;而高考则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以主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这无疑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这要求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的解读,对问题的探讨也不能浅尝则止。而是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解剖和重组,化为微型课题,深入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得出合符逻辑和历史演进规律的结论,以满足学生成长和高考的需要。比如民主法治建设问题,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四个单元的内容,几乎占了必修一的一半,也是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涉及的时空范围广,理论性强,学习难度极大,又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成西方近代的代议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等微型课题进行研究,一是可以使问题研究深入,二是可以回答学生的迫切关切,三是可以给学生解答像高考第40题的有关问题 2

以有益的启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2.要高度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将学术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前述社会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实际上体现为学术热点问题,是指社会高度关注、学术界持续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问题。只有学术热点问题才能转化为高考命题的主题问题。因为高考命题专家的题目设问和答案一定都是学者们研究有定论的东西。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热点问题等同于学术热点问题。一般说来,周年问题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但不一定是学术热点问题。学术热点问题往往关注的是国家、民族、人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社会转型问题,海洋问题,等等。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中提出并引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被认为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海洋意识就是从国家到个人对海洋价值与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一国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投入力度的大小。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海洋意识还意味着开放、自信和包容,一个拥有良好海洋意识的民族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大门,这也是世界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加强海洋教育是一个国家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起点,也是其提高海洋实力的基石。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委员会副书记、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高之国说:“国家尽快制定和出台海洋发展战略,对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两个学术热点问题都转化成了高考命题的主题问题,且给出的压缩饼干式的答案都是学术界的共识。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教材有关问题与学术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高度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多读一些学术前沿的文章,将学术最新成果内化为教师素质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来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三是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答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做好这个工作。

3.要多角度多维度设计问题,下大力气做好社会转型研究这篇大文章。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把丰富多彩的历史切割成了不同的板块(单元),让人很难找到这些板块(单元)的内在联系,但必修教材部分却可以用社会转型这条红线把教材内部各单元之间以及三本教材之间联系起来;同时,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卷第40题都是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考查切入点;第三,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的非常时期,社会风险加大,需要从历史上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经验中寻找历史智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中历史教学聚焦社会转型问题就是很自然的了。研究社会转型问题,一是要找到社会转型期到来的源头活水,二是要把握“社会转型期”重要历史阶段特征,三是要运用新史学观分析“社会转型期”历史问题,四是要多角度多维度设计问题(微型课题),把问题引向深入。问题设计例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 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 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运用新史学观分析“社会转型期”历史问题,例如:与马克思理论范式不同的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它认为欧洲经历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认同,使人从神权和皇权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取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自由、权利和理性。依照这一史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应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主线标志,而在此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49 年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与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转型都产生了 3

重大影响,但中国的现代性转型并未实现。这样进行设计和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就一定是充满智慧和思辨的活动。

11.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索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探索 实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标下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以及历史教材改革的滞后性,使得传统的应试教育仍普遍存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思想、大胆改革,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活化教学内容,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置开放式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宗旨得以贯彻,实现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标下不稳定的教学环境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下,使得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一直采取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而未能注重对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探索,只采用硬性灌输历史知识的方法,这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历史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很难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深入的学习。

2.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方式没有经验可循新课标对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教学方式新的历史变革,但是新课标的要求却使新时期的教学方式没有可以借鉴追寻的经验,致使很多教师没有完全改变教学模式,只是在课堂上增添一些有趣的元素,不敢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自己主导课堂,学生无法完全达到自主学习状态,也就无法达成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要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

二、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精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如何实现这三大目标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内容。因为死的、机械的、抽象的教学,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乏味,毫無精神,课堂也将变的沉闷,没有吸引力。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将课上的精彩,学生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应活化、具体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术语去讲述历史事件、人物,揭示内在的思想、情感,将原本沉闷的教学内容活化,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一节课也将因此而精彩。

三、加强问题教学策略,发展学生思维

所谓问题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提出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以及实践体验去发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深刻的理解基本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掌握与运用这些知识,从而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习者。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肤浅,需要保留一定的层次性和难度。为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等高层次认知能力,就必须使层次问题的开放性大、真实性高。例如评价型问题就需要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现象、人物、思想、制度等进行价值判断,并能做出决定。比如“西方民主政治有哪些优越性和局限性?中国能否照搬美国的民主?”诸如此类开放度大且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的问题,对历史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此外,还要注意尺度的把握,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以及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所以在提问时不能总是针对少数几个学生,也不能总是提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四、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发展学生智能,还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例如,讲到中国近代史人民解放战争部分,可以对比国共两党的做法,立即会使学生对共产党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集团的做法感到憎恨。同时,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也将明白,一切拥护人民的、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人民必将拥护它;背弃国家、民族,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人民必然憎恨、唾骂他们。在历史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思想上、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五、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深化历史观念

想要彻底解决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就需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学习不但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够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让历史教师了解到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另外,教师还需要深入思考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模式、教学的任务等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增强学生感悟历史、应用历史的才能。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熟练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对于历史概念来讲,其在整体教学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并且也是历史架构的关键内容。所以,历史课程讲解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历史的概念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教师在课程讲解期间可以利用分析、类比、论证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概念。历史事件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历史学习主要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并认知已经形成的事情,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社会的认同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结束语

12.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介绍 篇十二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 促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 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 教材是学本, 是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参考书。在听课视导中, 如果从原有的“以教材为本”的评价标准看, 部分教师的授课都是符合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好课。提高教师的思考能力, 对促进教师成长有积极的意义。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 成长。他还指出, 没有思考的经验是狭隘的,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获得经验而不进行思考, 那么他的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 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 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就是从自我思考能力开始。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问题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模式的理论所述, “教学目标”、“理论支持”、“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四部分内容是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架,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越来越感到茫然不知从何做起、怎样去做,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已无法满足新课程下教学的需要, 虽然进行过新课程培训, 但新课程理念并未形成, 虽然初步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 但由于“以本为本”的老的思维定势难以一时改变, 带着老经验, 凭着对新课程的朦胧感觉“盲人摸象”地走进新课程的课堂, 与此同时, 一系列的困惑接踵而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社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是当代中国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 在贯彻新课程的实践中, 在教学过程中应凸显新课程的理念, 尤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要站在新课程理念高度的要求, 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趋势。新的历史课程旨在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目前的历史课程日常教学实践中, 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仍然是学生最主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依据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理论, 我指导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教材, 发现教材编写时的疏漏之处, 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新课程改革下, 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提高课堂质量、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 我进行了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 创设的情境主要有:影视情境、文字情境、物具情境、试题情境、角色情境。

三、新课标改革的能力培养

新课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 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首先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课程目标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 知识是培养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及进行德育的载体。也就是说, 不能只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教学的目标是育人, 是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 许多教师在该思想的指导下, 在教学中尝试改革, 于是出现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等, 并努力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起一种学生本位的新模式。历史课堂生活化使对教材的处理更接近学生的接受现状,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形式等途径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四、结语

在新课程实践中, 历史教师要紧扣课标和目标, 认真备好每一课;注重导语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 开展探究性学习;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 从而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摘要:新课标改革之后, 懂得区分新课标与旧课标的不同, 理解并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学会转变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 是自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作者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 对新课程授课的认识。作者以一节经过认真准备的探究活动课为例, 进行一个阶段的反思, 以便在今后的新课程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方向。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韩振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5-02-09.

[2]张晶.高中新课程理念下基于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教学.2010-08-05.

上一篇:牵手两代1备课下一篇:某县政府党组班子成员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