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2024-10-01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精选10篇)

1.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一

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沿线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摘要:为制定高速公路沿线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淮盐高速公路穿越的湿地地段为研究对象,在沿线选取5处样点,分阶段测定了土壤容重、机械组成、pH值、有机质、养分等指标,与建设前土壤普查本底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沿线湿地土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道路建成后中层土壤容重显著下降,总体土壤pH值极显著下降,全N含量轻微下降,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略微上升,但变化均不明显;道路运营后主要表现为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速效P流失,但变化均不显著,土壤其他性质变化也不明显.作 者:祝遵凌    高明生    胡海波    马德兴    张奉元  作者单位:祝遵凌,胡海波,马德兴,张奉元(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高明生(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南京,210004)

期 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年,卷(期):, 29(5) 分类号:X825 关键词:土壤学    道路工程    土壤性质    试验研究    高速公路    建设及运营    影响   

2.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二

通过设在天山天池的实地径流小区试验观测,分析了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草地覆被变化和雨强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对产沙的影响大于对产流的影响.植被覆盖度为35%的退化草地径流场内的总径流深和总侵蚀量分别是50%,55%,75%.这3种植被盖度场地内总径流深的1.4,1.5,2.2和4,6,10倍;总的径流深、总的.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指数函数表示.(2)降雨强度对于产沙的影响大于对产流的影响.在下垫面条件一定时,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侵蚀量也越大;径流量、侵蚀量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用多项式表示.(3)径流系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关系表示.

作 者:周宏飞 王大庆 马健 金发军 尹湘江 ZHOU Hong-fei WANG Da-qing MA Jian JIN Fa-jun YIN Xiang-jiang 作者单位:周宏飞,ZHOU Hong-fei(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阜康,833200)

王大庆,WANG Da-qing(柳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柳州,545005)

马健,MA Jian(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阜康,833200)

金发军,尹湘江,JIN Fa-jun,YIN Xiang-jiang(天池管理委员会,新疆,阜康,831500)

3.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三

以纳帕海湿地原生沼泽作为参照,选择人为干扰下的沼泽化草甸,草甸和排干湿地开垦的耕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为干扰对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两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沼泽土壤C/N值较高;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湿地土壤空间结构上土壤有机质0~20 cm表层与20~40 cm下层相差4倍,水平分布上则随人为干扰加强、沼泽化过程减弱而降低,下降幅度高达22.92%~69.64%;土壤全氮及其空间分布呈现与有机质相同趋势,两者相关系数r=0.98;NH4+-N、N03+-N与全氮和水解氮相关系数分别为r=-0.74、r=-0.65,r=-0.81、r=-0.76.表明了纳帕海湿地沼泽土壤较低的.矿化量和对碳的固定及较大的氮累积量,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后湿地土壤碳氮养分的释放变化.

作 者:田昆 常凤来 陆梅 莫剑锋 杨永兴 作者单位:田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650224)

常凤来,陆梅,莫剑锋(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650224)

杨永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92)

4.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四

摘要:以深圳市海上田园湿地生态旅游区建设为例,探讨了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太理想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旅游区的可行性,实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探索新途径.作 者:王震宇    陈桂珠    WANG Zhen-yu    CHEN Gui-zhu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期 刊:海洋环境科学  ISTICPKU  Journal: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26(1) 分类号:X3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修复    开发   

★ 旅游区实习报告

★ 港口保安工作总结

★ 河北旅游区导游词介绍

★ 港口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 《港口和大海》阅读答案

★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

★ 安徽省立法条例

★ 安徽省最佳大学排名

★ 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及

5.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五

本文综述了土壤热性质的计算模型及研究现状,重点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土壤热性质的新方法 热脉冲法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及其在土壤水和其他物理性质应用方面的进展。

土壤热性质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研究土壤热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调节土壤热状况时必须首先了解土壤的热性质。已有研究表明,导热过程受土壤水和其他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1,2],土壤热性质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因此研究土壤热性质还有助于从土壤热运动规律方面获取土壤水分信息。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对土壤水和土壤热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找出了一些规律,这对于土壤热性质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土壤水分管理的应用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土壤热性质研究的新方法热脉冲方法在理论和实验上的发展及应用进展进行介绍,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以期对其推广和进一步研究起到参考作用。土壤热性质参数及其模型1 反映土壤热性质的相关参数

不同土壤吸收一定热量后,其温度增减的幅度不同,即各种土壤贮热和导热能力不同,这是因为土壤的热性质不同所致。土壤热性质指标主要有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系数、土壤热扩散率等。

单位体积土壤的热容量 Cv可用下式计算:Cv= XsCs XwCw XaCa(1)式中,Xs、Xw和 Xa分别是土壤中固体物质、水和气体的体积;Cs、Cw和 Ca分别是它们的比热容。土壤导热率 是在标准条件下通过土壤传导热量的量度,为各组分导热率的加权平均。导热率与体积热容量之比即为土壤热扩散率:Dq= / Cv(2)式中,Cv为土壤体积热容,J m-3K-1;为土壤导热率,J m-1K-1s-1;Dq为土壤热扩散率,m2s-1。

1.2 土壤导热率的计算模型

土壤热性质与土壤中各相的组成及比例有关。在上述三个土壤热性质中,土壤热容量的计算较简单,可根据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中不同组成成分的热容量求得[ 1];而土壤热扩散率的计算基于式(2)求出,因此获取土壤热性质的方法便集中在了导热率的计算模式上。导热率计算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和经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验模型两类。其中物理模型以 de Vries(1963)的最具代表性,该模型以临界含水量为界,不同的土壤含水量范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在此,临界含水量是当土壤中液态水失去连续性时的含水量,也有研究者把压力势为-55 kPa 时的含水量作为临界含水量计算值[ 1]。若以k表示临界含水量,当k时,导热率由下式计算[ 1]:=!ni= 1(kixi i)/!ni= 1kixi(3)式中,xi为组成成分i 的体积比例;i为组分 i 的导热率;ki表示颗粒组分i 的权重系数,它与颗粒形状和接触角以及各成分导热率有关;模型中考虑了 5种组分(n= 5),包括: 液态土壤水,湿润土壤空气,石英,其他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

1.3 土壤热性质常规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对热性质的研究已表明,土壤热性质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Parikh(1969)用非稳定方法测定了 250 m 的玻璃珠和粉壤土的导热率和扩散率随含水量变化特征[ 3]。Wierenga 等(1969)分析了Yolo 粉壤土的热性质,发现表观导热率为土壤含水量的函数,且用 de Vries 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测定值较吻合[ 4]。Ghuman 等(1985)研究发现,土壤导热率和热扩散率都随质地和初始含水量的改变而变化,含水量增大则导热率也增大,而且在不同含水量范围内,粘性土壤的导热率比沙土的低[ 5]。Persaud和Chang(1985)根据两个深度的温度值计算了表观导热率,并采用四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导热率是有差异的[ 6]。Kaune 等(1993)测定了扰动的结构性黄土的温度,研究了团聚体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 7]。

除含水量之外,土壤中含盐水平、容重及有机质含量也影响导热性质。早在 van Rooyen 和 Winterkorn(1959)的研究中,浓度为 0.18 mol kg-1的 CaCl2溶液,或是浓度达到0.34mol kg-1的NaCl 溶液对石英的导热率并无明显影响[ 8]。但 Globus 和 Rozenshtok(1989)对 0.25 mol kg-1的 KOH 湿润过的石英进行导热率测定,结果表明其导热率比水湿润过的石英砂的低[ 9]。Noborio 和McInnes(1993)发现从 0.1 molkg-1到溶解度范围内,土壤表观导热率随 CaCl2、MgCl2、NaCl、Na2SO4等盐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10]。

在运用不同模型及其与实测值的对比方面,Bachmann 等(2001)将斥水土壤与吸水土壤做对比,利用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吸水土壤的导热率比斥水土壤的大得多,实测法与计算模型等不同方法得出的导热率差异很大,其中 deVries 模型对吸水土壤导水率的计算值比实测值低0.5 W m-1K-1以上;对斥水土壤的计算值也比实测值小,而 Campbell 模型计算的导热率在低饱和度时偏小。此外,两模型计算干土或者饱和含水量下的导热率值均很精确[ 11,12]。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贺康宁等(2000)采用自记土壤温度计连续测定土温,并根据温度观测值计算土壤热性质,给出了光滑坡面、光滑 地衣坡面及自然坡面等不同坡面处理的土壤热性质平均值[ 13]。李毅等(2003)在研制了热性质实验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测土壤温度资料,用非稳态法测定土壤温度,并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热传导方程来计算热扩散率[ 14]:D q=(Tk 1,j-2Tk,j Tk-1,j)!t(!x)2(Tk,j 1-T k,j)(6)式中,T 为温度;x 为距离坐标;t 为时间坐标;下标k 和j 分别代表差分离散后的位置点和时间点。李毅等根据土壤孔隙分布确定土壤热容量,得到了不同质地土壤的导热率。同时还将导热率与土壤水吸力和土壤盐分浓度建立联系,研究了土壤水、盐、热性质的内在关系。热脉冲法测定土壤热性质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2.1 测定原理

土壤热性质的测量有不同的方法,传统方法是在观测位置上设置输入热源,根据温度的升降直接测定。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土壤热性质测定的新方法 热脉冲方法。该方法自 Byrne 等(1967)提出后,最初多应用于矿业,引入土壤研究中仅 10 多年,但在 国外已 引起重 视并进 行了一 系列相关 研究[ 15~ 24]。该方法成本低,对土壤扰动小,测试时间短,不易引起非饱和土壤中水分的重新分布,而且所需样品体积小,能够在田间进行自动连续定位测量,并且不断有研究证实其测量精度较高[ 20~ 24],因而在国外得到了大量应用。自热脉冲方法提出以来,其技术方面在不断改进和更新,理论研究也逐渐深入,并且在土壤水分测定方面得到了较多应用。由于经济力量和技术等各方面原因,热脉冲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很有限。

根据热传导定律,在一个无限大的均匀等温介质中,线性热源发射的热脉冲呈放射状向周围传导。使用热脉冲方法测量时,最简单的是用单探头方法进行测量。对于初始温度场均匀的介质,基于热传导方程,可将温度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假设温度与时间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则对两个时刻温度可得出下式[ 15]:=(q / 4)ln[(t2/ t1)(t1-th)/(t2-th)] / [ T(t2)-T(t1)](7)式中,T 为温度;q 为热源的强度,定义为 q =q / Cv,其中 q 是单位长度加热丝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th为传感器冷却时间;t1、t2分别为测定的两个时刻。

实际测定和应用中采用更多的是双探头热脉冲法。其测量设施上装有两个距离为 r 的平行不锈钢探针,其中一个探针含有线性加热源,另一个装有温度测量元件(如传感器或热电偶)。将双探头设备插入土壤时,通电后加热探头产生热脉冲,而另一探头可记录温度的时间变化。这些观测资料可直接用于确定包括导热率在内的热性质参数。对于土壤中的某一点,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 11,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6]:!T(t,r)=q 4 CvDqEi-r24Dq(t-t0)-Ei-r24Dqtt > t0(8)式中,!T(t,r)为温度变化量,t 为加热设备开启后的时间,t0为开始发射热脉冲的时刻,r 为线性热源的径向距;Cv和 Dq分别是介质的体积热容和热扩散率,1。Ren 等对沙土、砂壤和黏壤等不同质地土壤测定 MDTD,结果表明对上述土壤 MDTD与通量之间的关系均为近似线性关系,砂土实测值和计算值较接近,而砂壤和粘壤则误差较大。此外,由于热 TDR 可同时测定土壤含水量,因此在获得土壤水分通量 J 后,可进一步得到孔隙水流速值(J/)。Ren 等的方法克服了前人测定土壤水分通量时不能同时测定热性质的缺陷,但关于该方法在不同土壤上的适用性方面,今后还需更多的工作去检验;此外,式(11)的积分形式使得MDTD的计算偏于复杂而不便于应用。

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解决 Ren 等(2000)的方法中表达式过于复杂的问题,Kluitenberg(2001)引入渗漏含水层井函数的概念,并将该函数中的指数部分进行麦克劳林级数展开,得到了形式上较为简单的近似解,从而仅用简单函数就表达了 Ren等的解析解[ 24]:W(u,#)=!nm = 0(-1)mm!#24umEm 1(u)(13)Em 1(u)=1m[ exp(-u)-uEm(u)] m= 1,2,%(14)式中,Em 1(u)为井函数。但Kluitenberg 的方法在实际计算中也是不易应用的。为寻求更简便的方法,Wang 等(2002)对热脉冲测定土壤水分通量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线性热源上、下游温度增加比的自然对数与土壤水分通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由于其表达式在形式上较简单,因此在土壤水分通量的测定方面,更适于应用热脉冲传感器方法。热流方程写为[ 25]:Tt= Dq2Tx2 2Ty2-VTx(15)式中 V 可根据式(12)确定。Wang 等基于热流方程得出的上、下游温度增加比与时间的关系为:上游: V2=4Dqt0lntu-t0tu x2u(tu-t0)tu(16)下游: V2=4Dqt0lntd-t0td x2d(td-t0)td(17)联立上两式,消去 V,则热扩散率 Dq可根据下式计算:Dq=t0x2d(t d-t 0)t d-x2u(t u-t 0)tu4ln(t u-t 0)(td-t 0)t ut d(18)将计算所得的 Dq值代入式(16)或(17)可得 V,再与式(12)联解可得出土壤水分通量值。Wang 等理论分析适用的水分通量测定范围为 1 &10-4~1&10-7ms-1。

2.3 应用研究现状

热脉冲方法提出之初多用于测定土壤热性质,由于土壤热性质与土壤水及其他物理性质(如孔隙度、密度、饱和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该方法也逐渐用于包括土壤水分在内的其他物理性质的测定,这对于进一步探索土壤热与土壤物质属性的联系及更深入的理解热性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Ochsner 等(2001)采用热脉冲方法,以砂壤、粘壤、粉壤和粉质粘壤四种典型土壤为例,采用室内土柱装土,以热 TDR 为观测工具,针对目前还很少涉及的充气孔隙度对热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土壤导热率及与土壤中水、固体颗粒和充气孔隙体积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充气孔隙体积百分比增加时,几种土壤的热性质均呈线性递减趋势,作者认为土壤热性质与充气孔隙的联系比它与含水量的关系更密切。为检验该方法的精确性,Ochsner 等还用de Vries 的导热率模型,运用不同的充气孔隙度进行计算,并与实测值做了对比,表明热脉冲方法测定的导热率基本在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内[ 26]。

Ochsner 等(2001)采用热 TDR 测量热和电磁波,完成了对砂壤土的土壤含水量、充气孔隙和容重的同时测定,他们在式(1)的基础上,结合土壤电介质常数的经验公式,进一步计算了土壤饱和度和固相密度。其中电介质表示为土壤含水量 和土壤固相体积百分比vs的函数[ 16]:K0.5=(K0.广州市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w-1)(K0.5s-1)vs 1(19)式中,K 为土壤介电常数,Km及 Ks分别为测定温度和频率下的水和土壤固相的介电常数。

忽略土壤中空气的贡献,且土壤的体积含水量表示为重量含水量和容重的乘积,则式(1)写为:Cv= XsCs Cw(20)整理可得含水量 的表达式: =(Cv-XsCs)/(Cw)。若对烘干土壤进行热脉冲法测定,则因含水量为零,土壤固体的比热可直接由式 Cv= X s Cs 计算。Ren 等(2003)基于上述原理,采用热脉冲方法测定了沙土、粉壤土和粉质粘壤土的含水量值和土壤固相比热[ 27]。采用热 TDR 测定含水量是间接方法,其值取决于仪器测定不同参数的各种误差,因而 Ren 等测定含水量值比重力法的偏小。此外,他们测定的沙土、粉壤土和粉质粘壤土固体比热值分别为 881、913和 973Jkg-1K-1。其研究结果还表明,用热脉冲方法测定固体比热容从而进一步测定含水量可减少测定误差。

此外,Ren 等(2003)将热 TDR 方法用于包气带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热容量、热扩散率及导热率的测定,用该方法检验前人的资料并进行了 6 种不同质地土壤的热 TDR 测量,所得结果表明,热TDR对于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导热率及充气孔隙度的测定结果较合理,但对容重的测量误差较大[ 28]。结 语

热脉冲方法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由于技术力量的欠缺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在国内的应用还非常有限。热脉冲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读数间隔通常为 1s,数据的连续性较好。近几年热TDR技术实现了同一时间、相同体积土壤上各参数的连续定位测定,因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土壤时空变异性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目前研究者已逐渐开始考虑土壤含盐对热性质的影响,但还不够深入。到目前为止,用热脉冲方法获得土壤水分资料方面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由于土壤热性质与土壤水、孔隙分布、土壤盐分浓度及其他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之间[ 29,30]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热 TDR 将更多地应用于相关研究中,其技术亦将日臻成熟。热脉冲方法在今后土壤水分中的研究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对土壤中水、热、溶质耦合运移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广州深华实验室仪器设备整合发布

6.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六

氧对油田采出污水中所含厌氧细菌具有杀菌作用,它同时也对三元复合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链具有降解作用.针对大庆油田采用曝氧污水配制三元复合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曝、厌氧实验条件,作者对大庆杏南油田污水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界面张力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就杀菌剂对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性质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曝氧污水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黏度要高于厌氧污水三元复合体系黏度,曝氧污水三元复合体系与曝氧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最低,杀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性质.

作 者:卢祥国 姜维东 李亚 徐新霞 LU Xiang-guo JIANG Wei-dong LI Ya XU Xin-xia 作者单位:卢祥国,姜维东,徐新霞,LU Xiang-guo,JIANG Wei-dong,XU Xin-xia(大庆石油学院,教育部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大庆,163318)

李亚,LI Ya(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

7.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七

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资料,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探究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利用媒体资料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五、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这一节我们将学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都有哪些影响。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

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例如,修建水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轻早涝灾害的发生;植树 1 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合作探究】图l、28 某河流修建水可前后径流量的变化

【教师总结】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水量,起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和强度。

2、生态破坏: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水上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等。

说明:人类活动很难改变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但是人类可以增加对致灾因子风险的认识,进行一定的预测,也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

【合作探究】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准确认识灾害的前兆,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程度。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合作探究】案例①通过案例学习,理解以下内容:

【教师总结】提高自身的灾前防范意识、掌握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能够减小自身的易损程度,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中的人员伤亡,这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减灾手段。

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

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灾害中的易损性不同,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方式有可能改变灾情。

【合作探究】图1、29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

【教师总结】根据图例,该流域从1980年到2000年间,大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地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用地建筑密度加大。同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对应区域的洪水流量明显增大,而林地保留较好的西部地区洪水流量则无大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洪水流量大小的区别,即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直接导致洪水径流的增加,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

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合作探究】案例②通过对案例②的阅读学习,了解:

【教师总结】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灾情。说明,工程措施对于受灾体易损性的改变作用明显,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人类活动可能增加或减少受灾体的易损性,进而改变灾情大小。人类活动对灾情具有“放大”或“缩小的作用。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一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缩小”灾害影响。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往往减灾不力,“放大”灾害效应,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天灾人祸并行,引起巨大灾难。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合作探究】图1、30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

【教师总结】通过图示说明: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

【合作探究】思考: 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教师总结】可以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灾变”。

2、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

3、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

【合作探究】图1、32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通过图1、32,了解:

【教师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而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因而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是不同的。

【合作探究】思考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 【教师总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

【合作探究】课下活动: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期板报。

(提示: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69页的阅读材料“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向学生介绍过去几年减灾日的主题及其内涵,要求每个学生围绕主题写出个人对于自然灾害及减灾主题的认识、理解,挑选好的短文,出一期板报。)

8.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八

按8 km×8 km的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7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为评价方法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表明,聊城市土壤污染强度依次为铜>镍>锌>砷>铬>镉>铅>汞,但均未超标.以GIS为操作平台显示聊城市重金属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区域耕地进行了功能的定位.聊城市西南部土壤质量最优,适宜种植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和安全粮食种植区在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作 者:付卫东 刘衍君 汤庆新 曹建荣 张保华 Fu Weidong Liu Yanjun Tang Qingxin Cao Jianrong Zhang Baohua  作者单位:付卫东,Fu Weidong(聊城市环境监测中心,山东,聊城,251000)

刘衍君,汤庆新,曹建荣,张保华,Liu Yanjun,Tang Qingxin,Cao Jianrong,Zhang Baohua(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刊 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 EMCC 年,卷(期):2009 19(3) 分类号:X53 关键词:GIS   土壤重金属   绿色食品   无公害蔬菜  

★ 以蔬造句有哪些呢

★ 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现状研究-以宁夏大学为例

★ 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 中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

★ 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 增值税财税分离模式研究论文

★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9.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九

农田残膜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盆栽模拟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残膜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移动速度减慢,随着残留地膜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长发育均受到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降低0.8%~22.1%,玉米籽粒产量降低2.1%~27.5%,棉花产量降低1%~7.5%.作 者:解红娥 李永山 杨淑巧 王娇娟 吴秀峰 武宗信 XIE Hong-e LI Yong-shan YANG Shu-qiao WANG Jiao-juan WU Xiu-feng WU Zong-xin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期 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年,卷(期):,26(z1)分类号:X53关键词:农田 残膜 土壤环境 植株 小麦 棉花 玉米

10.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以缙云山为例 篇十

小流域水体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以花溪河流域为例

流域水体污染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花溪河流域重庆理工大学段为例,通过实地踏勘、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水体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水质的措施;结果表明,沿线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是导致该流域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花溪河水体污染对周边居民健康及经济发展带了严重影响:应从环保意识、执法力度及科学规划等方面着手.

作 者:何先伟 刘聪林 亢洋 秦建成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54刊 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PKU英文刊名: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年,卷(期):2009“”(3)分类号:X824关键词:水体污染 周边居民 治理措施

上一篇:洗红领巾400字日记下一篇:老年人保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