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精选12篇)
1.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一
沈阳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
摘 要: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老年人这个群体对健康格外的关注。本文针对沈阳市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老年人;体育消费;体育锻炼
The Analysis of Sports Consume of the Elderly in Shenyang City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era of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is the most in the world. This text is mainly about the analysis of sports consume of the elderly in Shenyang City.
Keywords: the Elderly; Sports Consumption; Physical Exercise
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整个消费结构的改变,而且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增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沈阳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有十一年时间,并且老年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本文作者从沈阳市老年人中随即抽取了860人发放问卷,对他们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沈阳市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消费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体育消费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的行为方式。
调查发现,认为在体育上花费一定数量的钱非常值得和比较值得的分别占35.93%和30.81%,这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消费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沈阳市老年人所接纳,绝大多数老年人对体育消费持正面态度。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有21.98%的人认为体育消费较不值得,以及有11.28%的人认为体育消费是不值得的,这与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有关。加上部分人的实际收入并没有达到“花钱买健康”的能力,因此要人们习惯自觉锻炼和积极参加体育消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沈阳市老年人的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推动消费者去从事具体的体育消费活动,以满足对体育消费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体育消费动机反映的是体育消费者购买商品前的心理活动,主要解决“为什么要买”的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沈阳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特征,这主要是由体育功能的多样化决定的,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人们不同方面的需要,如强身健体、愉悦精神、社会交往等。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将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作为锻炼动机的人数百分比高居首位,达80.35%。这表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这种参与动机的形成是由生理和心理特点共同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的生理功能进入渐衰期,面对人体机能每况愈下这一不争的事实,老年人渴望通过体育锻炼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这符合体育的基本功能。
三、沈阳市老年人体育锻炼方式
本次问卷调查中对沈阳市老年人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老年人体育活动项目主要包括散步、跑步、舞蹈类、球类、游泳等。
在所有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是散步,占到调查对象的24.8%;其次是民族传统特色的太极和木兰类项目,占到调查对象的20.7%;再次是舞蹈类健身项目。
散步之所以成为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体育活动方式一方面它活动起来简便易行,形式自由,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以随意调节,并且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器材的限制,另一方面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关系,许多人在晚饭后散步。
四、沈阳市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反映的是人们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受的物质与精神的支付能力。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老年人开始为了各自的目的进行体育消费,他们愿意花钱购买自己喜爱的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书刊、杂志等物品,也接受花钱参加一些专业的体育锻炼技术方面的培训。但老年人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于体育消费的投入和投入后的消费价值取向有其特殊的认识和理解。
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其所处城市的经济发达水平、个人经济收入和消费习惯、心理等多因素影响,消费项目选择及消费额也有较大的差异。对于老年群体来讲,他们的收入普遍不高,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沈阳市老年人年体育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9.80%。
2.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居民的消费生活将发生极其巨大的变化, 消费领域不断扩大, 甚至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体育消费也将随着消费的智能化、世界化, 使居民的消费观念、价值导向、行为方式、消费结构等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 分析研究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选择, 对于体育经营单位正确把握体育消费者行为、选择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市场营销活动, 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经济环境分析
体育消费是现代社会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是居民消耗一定的消费资料和劳务以满足体育需求的过程。一方面它是居民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过程, 如居民的健身、健美、锻炼辅导, 康复咨询观看体育比赛、表演, 利用体育信息等;另一方面它又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社会过程, 它通过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和体育消费方式得到体现。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经济环境喜忧参半。增长幅度还不快, 地域间发展也不平衡, 体育消费需求增加缓慢, 最多能达到经济发达国家80年代的平均水平。 (见表1)
三、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居民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 而消费各种体育服务品的数量。它反映居民及家庭体育消费需求满足的程度。
1. 居民观赏性体育消费
观赏性体育消费是指居民为了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门票支出的费用。根据文献资料对全国六城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经济收入的城市居民在观赏体育比赛、表演时支出的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后, 发现各年龄层体育观赏消费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体育观赏消费支出的幅度也在加大,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消费群体—学生, 目前的大中学生虽无经济收入, 但其体育观赏消费额已排在高薪层之后, 位居第二。居民文化程度的差异, 带来了体育观赏消费支出的差别。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居民年均体育观赏消费只有23.65元, 高中 (中专) 居民其年均观赏消费52.05元, 研究生居民年均观赏消费达98.65元。这一消费现状说明, 随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体育观赏消费额在增大, 体育消费水平也在提高。同时, 它给体育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启示, 目前在开发教育产业、扩大教育消费的同时, 也对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增长是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据预测, 到2010年, 我国受学历教育的人口将达3亿人, 这不仅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教育消费市场, 而且也是体育消费的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2. 居民体育健身、培训消费
体育健身、培训消费是指居民为了身体健康、体态健美、娱乐休闲、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协调发展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技能培训而支出的费用。居民体育健身、培训消费的内容很广泛, 既有体育娱乐休闲新型消费的项目, 也有健身、健美等各种体育锻炼和体育技术培训的传统消费项目。据六城市调查显示, 在整个健身、培训消费中, 除健身、健美操女性消费高于男性外, 其余各项都是男性消费高于女性消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大城市作为六城市居民体育健身、培训消费各项支出费用在消费总额中的比重排序分别是: (1) 保龄球占21.6%; (2) 水上娱乐、游泳17.7%; (3) 健身、健美12%; (4) 羽毛球、乒乓球10.6%; (5) 台球、门球10.3%; (6) 网球:7.7%; (7) 旱冰、轮滑7%; (8) 滑雪、滑冰6.8%; (9) 高尔夫球3.7%; (10) 武术、气功2.5%。排在前三位的保龄球、游泳和水上娱乐、健身和健美, 深受六城市居民的欢迎, 其人均消费额已达参加体育健身、培训消费年均总额的50.6%。有一些项目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少数城市发展, 还有一些普及不够和价格偏高的项目不受居民的青睐。因此, 体育健身、培训消费在项目的配置上, 一定要和各地的经济水平、体育资源、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选择紧密结合。
3. 居民家庭体育消费
家庭体育消费行为是家庭经济行为的重要内容, 家庭体育消费, 从国内外调查的大量数据显示, 它已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一支主力军。六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调查统计, 三口之家已占被调查家庭总数的63.2%, 三口之家将成为21世纪家庭体育消费的核心家庭。六城市居民家庭观赏性消费无显著性差异, 而居民家庭健身消费有显著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市居民, 有家庭健身消费的年均消费额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市有家庭健身消费的1.35倍。
我国目前有体育观赏消费的家庭年均只有1次~2次。还有近50%的家根本无体育消费。日本有5000万~6000万家庭, 总家庭消费405兆日元, 其中体育消费23.77万日元, 设施使用费占16.6%, 体育培训班学费达14.8%。由31.4%的家庭体育劳务消费带动了69%的家庭体育物质品消费。
四、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结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结构是决定产业结构的基础。选择未来的体育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必须对体育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家庭的各种体育消费支出在其总体育消费支出中各自所占的比重。
体育消费结构是整个社会生活消费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消费包含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之中。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材料,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已排在整个社会生活消费支出的第二位。通过对六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 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目前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水平。 (参见表2) 。
表中的调查统计数是家庭参加体育消费的户均额, 若以62.3%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计算, 参加体育消费的年人均支出只有66.63元。社会生活消费结构的内容决定和影响体育消费结构的内容, 但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居民文化娱乐 (体育) 服务消费支出随社会经济、社会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五、影响和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1. 国家经济水平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首先,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 我国人均GDP值不高。我国人均GDP在整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21个成员国中, 排在第17位。用GDP来表示, 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属于标准的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其次, 从产业结构看,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太轻。和发达国家历史相比, 相当于日本、美国本世纪初的水平。从这个比较可以判断中国处于标准的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 第三产业的服务消费品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还不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还不能成为带动消费的主导力量。不发达的经济水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消费和体育消费是不争的事实。但是, 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 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活消费与体育消费的脱节。
2. 体育运动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体育消费规模主要由参加消费的人口、支付能力和购买愿望构成。支付能力是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经济因素, 而体育消费人口、购买愿望是制约居民体育消费的社会文化因素。一般说来, 国家经济越发达, 全民体育意识及体育社会化程度就越高, 体育消费水平也就越高。我国现阶段, 由于经济不发达, 体育运动水平和体育社会化程度还不高, 对居民的体育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六、结束语
体育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以追求发展和享受高层次需要的个人消费行为, 是一种闲暇消费。体育消费的兴起和不断增长,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和体现。绿色体育消费, 绿色体育投资, 花钱买健康, 已成为世界消费的新时尚, 是新时期人们消费的新观念、新理念。绿色体育消费的选择, 是最明智的选择, 也是永不贬值的投资选择。因为绿色体育消费的真谛是获得健康, 而健康才是人们最珍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许 斌 许晓音:论体育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1) 3, 27~29
[2]课题组: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 [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6
[3]刘 勇:体育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
[4]庄贵军:收入的增长趋势对中国农户消费趋向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2) , 46~49
[5]高维岭 邵苏华 汪伟信等:合肥市社会体育成员体育文化用品消费特征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2 (23) 2, 19~21
[6]黄 卓 程其练 蔡学俊等:南昌市民“全民健身”部分消费结构的分析[J].体育科学, 2003[23]1, 44~47
[7]律海涛:体育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均衡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26) 6, 18~27
[8]冯晓红:北京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6, 742~743
[9]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成果汇编 (1999~2000) .关于我国居民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化走势的研究 (M)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篇, 2000, 2003~2006
3.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三
摘 要 家庭体育消费是指家庭成员在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用于健身、休闲,娱乐、强身、延缓衰老等方面的投资,它包括实物性消费、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博弈性消费等。本文对我国家庭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影响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城市家庭 现状分析
一、我国家庭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性大
家庭体育消费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小,现阶段,在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中,子女消费费用依然是家庭体育消费中最主要的消费支出。而我国在巨大的南北差异下,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人们对体育消费的认识等也并不完善,家庭体育的消费也就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中国群众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出:在家庭体育消费中,广州市居全国第一位,福建、浙江、上海、北京、辽宁、江苏等地暂居第二。
(二)家庭体育消费结构单一
在我国,目前城市居民对体育消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以运动服装鞋袜等体育实物的消费。相反,用来购买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的门票等观赏性消费和活动参与型的消费支出则相当较少。
(三)体育消费者受年龄、性别的影响明显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多注重精神生活,更加注重健身娱乐。在城市家庭体育消费性别差异和不同的年龄对体育消费也有较大影响。女性一般注重实物性消费和参与性消费而男性则多喜欢观赏性消费和博弈性消费。
二、影响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因素
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要受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社会文化背景和体育传统、体育社会文化程度等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家庭体育消费主要受下列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较为落后——家庭收入不高,家庭预期收入不稳定
体育消费与家庭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家庭体育消费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但也仅相当于世界人均GDP的20%左右,2007年中国GDP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居第4位,2009年跃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中国人口总量巨大,人均GDP就很少了。
(二)人们的消费观念、意识、结构还没有转化——消费意愿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市民面临失业威胁,另一方面国家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城市居民不敢消费或谨慎消费。由于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程度非常敏感,与当前消费比较,他们更看中未来消费。
(三)家庭环境对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闲暇时间少,家务时间多
所谓闲暇,就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自身的一项重要精神活动。其内涵:一方面是有效地休整和恢复机体的功能,满足娱乐或享受的精神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又是对业余时间的合理运用,以使时间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一项经济活动。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人们占有的闲暇时间是有限的。据1997年上海和西安居民体育消费的抽样调查看到,居民每日自由支配150min以上的居民约占20%,其中76.3%的是离退休人员。上海市、西安市居民都把闲暇时间少、家务忙列为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四)体育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程度较低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体育人口相对偏低,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可用的体育活动场地极其有限等方面。
三、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对策
(一)大力加强对居民健身事业的指导
个人、家庭体育投入的比例大小,是体育消费市场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志。通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使全民参与健身,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时时对居民进行引导性的宣传,把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育福利消费观念引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投资的消费观念上来。
(二)加大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
体育设施场所应走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经营好的综合发展之路。多设计适合在社区、居民区建设的多功能、小型适用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走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模式;用经济手段,市场法规管理好和使用好体育场馆设施,以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门票价格提高大中型场馆的利用率。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缓解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使其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健身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公益型、盈利型和非盈利型的公平竞争中,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细分体育消费市场,注重开发的层次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兴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开发组织不同层次体育劳务消费品的生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如青少年喜欢游泳、轮滑、球类等项目;中青年则偏好打保龄球、健美、登山、滑雪和体育旅游等;中老年更青睐以动为主的太极拳,体育民族舞蹈和保健医疗操,以静为主的修性养身气功、垂钓等活动。这些都构成有中国特色体育市场的主体内容。
参考文献:
[1] 茂易.关于居民消费结构加速转型的几个问题[J].中国财政.2007(10):62-63.
[2] 陆文聪,梅燕.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技术经济.2008(2):81-85.
[3] 董晓冰.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问题探讨[J].消费经济.2010(5):21-24.
4.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篇四
[关键词] 上海市 高职院校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专题推荐:
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采用随机非概率抽样抽取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发表的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归纳总结相关经验。
(2)问卷调查法。本文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了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根据不同场所,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范围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共随机现场发放调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率96.7%,发得到随机样本。
(3)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录入。
三、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1.高校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性别特征
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也迥然各异,具体到体育消费领域,性别对男性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显然亦存在诸多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付诸体育消费行为时,男生有402人,占样本总数的68.1%;女生有188人,占样本总数的31.9%。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
2.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及体育消费动机
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娱乐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同时在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中,通过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性别差异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369),表明在进行实物型体育消费时,男女生体育消费结构的差异程度不大。从访谈情况看,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表示假如他们选择某项自己喜欢的收费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消费时,为保证更好地掌握所授体育技能,将会相应的购买所需体育设备。比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在报名参加跆拳道社之前,会以个别购买或团购的形式预购跆拳道服和相关的训练器具。显而易见,为保障参与体育活动,一些实物型的体育消费品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高职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其体育消费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进一步的追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发现上海市高职大学生的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偏低,对娱乐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大多局限于现场观赏各类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培训费用等,并且男女生的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男生在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上大大优于女生。这些数据说明娱乐型体育消费在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需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娱乐型体育消费水平。
4.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5.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项目
根据访问调查,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中,多数青睐球类和健美类项目的体育健身活动。其中男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按选择人数的多寡依次为: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别是:瑜珈、体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网球等。在选择这些项目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身在学校的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加之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也能学到较多体育技术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发生体育消费行为时,主要体现利用业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外的诸多社会经营场所的体育消费行为,例如,在收费场所打羽毛球、篮球,以及跆拳道训练等等,而在学校进行体育项目消费亦仅限于不满足体育课获得的体育信息量,或者本校不开设此项体育课程,学生转而借助学校体育设施并聘请体育人才以实施收费的形式进行体育健身。此种体育消费方式构成了校内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部分。这有力佐证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虽然体育消费项目种类繁多,但校内体育消费意识薄弱的事实。
四、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这一结果与现场访问调查相吻合。
第三,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娱乐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
5.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问卷调查 篇五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我们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目前大学生在休闲体育的消费观、消费与闲暇方式、理财素质等方面的现状,以便能为研究大学生消费提供更多依据。
谢谢您的参与!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所在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是否有过参加休闲体育运动:A、是B、否(若否直接跳至20题)
4.一般多久参加一次休闲体育活动: A、一周一次B、一周两次C、一周三次D、一周四次
5一般何时参加休闲体育消费:A、早上B、中午C、晚上
6.一般从事什么休闲体育消费:A、观赏型体育消费B、参与型体育消费
7.您会选择休闲体育的场所:A、室内B、户外
8.您是否结伴参加休闲体育活动:A、是B、否
9.您每月在休闲体育中的消费金额:A、200以下B、200~500 C、500以上
10.如果你有机会,今后是否愿意从事休闲体育产业: A、是B、否
11.如果学校提供休闲体育消费场所,你是否愿意参加:A、是 B、否
12.您认为您的休闲体育消费观是否合理: A、是B、否
13.您是否会长期坚持休闲体育活动:A、是B、否
14.您的资金一般侧重哪方面的休闲体育活动-----------------(可多个)
15.影响您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多选题)A、资金不足B、休闲时间不足C、没有人陪伴参与D、场地设施不足E、缺乏指导人员F、没有好项目吸引G、场地设施较远,不便捷H、其他——————————
16.您认为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A、消磨时间B、交友C、锻炼身体D、其它E、没有参加过
17.您认为休闲体育对大学生是否有益:A、有B、没有
18.目前您对自己参加休闲运动的满意度: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9.您认为参加休闲运动对提高您的生活学习质量有影响吗A、影响非常大B、有一定影
响C、影响不大D、没有影响
20.您认为大学生休闲体育发展的不足之处有:
21.您的建议:
6.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六
您好,我是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的状况。本次调查不署名,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希望您在填写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真实反映您的情况即可。对于您的答案我会严格保密。对于您的帮助我深表感谢!
1.你的性别()
A 男B女
2.您目前所处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是否喜欢体育运动()
A非常喜欢B喜欢C不喜欢D无所谓
4.你是否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A愿意B不愿意
5你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多选
A为了健康B兴趣爱好C丰富课余生活D增加自信心E改善形体F交际
6.你一般锻炼在什么时间段()
A早晨B中午C下午D晚上E课间
7.你每周参加课外活动的实际时间()
A 0.25h以下 B 0.25~05hC 0.5~1hD 1~2hE2~3hF 3~4hG 4~5hH 5h以上
8.你一般在哪里进行体育锻炼()多选
A学校运动场、空地B学校多功能馆、室C校外运动场D校外体育馆、室E街道、社区F公园
9.你课外活动一般进行什么项目的锻炼()多选
A篮球B足球C乒乓球D羽毛球E跑步F游泳G排球H网球I健身操 J跳绳K形态练习L体操M健美
10.你是否愿意在体育运动方面进行消费()
A愿意B不愿意C视情况而定
11.你一个月可支配的金额是()
A100元以下B100~299元C300~499元D500~699元E700~899元F900元以上
12.你每周用于体育消费的金额是()
7.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结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等为研究对象。向成都市青少年宫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 由学生带回交由家长填写, 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 回收856份, 有效问卷832份, 有效率83.2%。问卷调查时间2007年8月至11月。并就有关内容对部分城市居民进行了访谈。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进行研究。
获得的数据全部通过EXCEL数据软件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
在回收的832份调查问卷中, 35.6%的人认为进行体育消费“非常值得”, 57.9%的人认为“值得”, 二者比例之和为93.5%;相反, 认为进行体育消费“不太值得”与“根本不值得”的居民比例分别为:6%、0.5%。上述数据说明, 成都市城市居民对体育健身消费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与此相对应,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其消费动机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身健体”为80.2%、“释放压力”为2 3.3%、“精神娱乐”为2 0.9%、“塑造形体、培养气质”为18.6%、“社交需要”为4.7%。表明人们对体育活动功能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不再把体育活动仅仅当作强身健体的手段。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预示着人们在基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 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以不断满足人的持续发展需要。
2.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支出与全国部分省市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 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均值和体育消费均值分别在15160元和1146元, 其中深圳市两项指标最高, 分别为18188元和1455元, 体育消费所占比例为8.0%, 形成了一个年均30亿左右的消费市场;北京、上海体育消费额均保持在1000元以上, 东部只有浙江在1000元以下, 为973元, 从整个东部地区来看, 其体育消费所占比例均在7个百分点以上, 由此证明, 东部地区居民对体育的热忠程度是颇高的。而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均值和体育消费均值分别为8351和491元, 其中成都市两项指标基本接近东部水平, 分别为13028元和925元, 体育消费所占比例也超过了7%;其余三个省市两项指标均落后于东部地区, 人均收入均在8000元以内, 体育消费均不超过500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成都市的体育消费支出从整体排名来看, 处于中上水平, 高出全国水平, 处于西部领先水平。随着成、渝两地城乡一体化特区的建设, 必将促进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都市体育消费市场将会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3.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或劳务消费资料的消费数量。体育消费水平表明一定时期内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实际满足程度, 即反映人们实际消费的体育消费品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3]。我们对成都市居民2007年的实际体育消费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如表2所示。居民的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47.6%, 消费在100元~500元的占37.2%, 消费在500以上的占15.1%。较之以前的同类调查数据, 消费水平有所增加。说明近几年成都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在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在对居民家庭所拥有的体育器材调查中发现, 城市居民家庭的体育器材比较缺乏。有1~2件的占46.2%, 3~5件的占39.5%, 5件以上的占5.9%, 没有体育器材的家庭占8.1%。从家庭体育器材的价值看, 家庭购买的体育器材在150元以下的占47.7%, 150元~300元的占38.4%, 300元以上的占13.9%。在调查中发现, 不少家庭认为购买体育器材是一种浪费, 认为没有必要, 对体育消费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体育消费观念有待加强。
对经营性体育场馆消费情况调查显示, 从没有到体育场馆观看比赛或参加健身活动的占14%, 偶尔去的占74.4%, 经常去的占11.6%, 看来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依然以非经营性的体育场所为主。而居民去经营性体育、娱乐场馆能够承受的金额方面, 选择1元~3元的占11.6%, 选择3元~5元的占19.8%, 选择5元~10元的占45.3%, 选择10元以上的占23.3%, 以上情况说明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 如能充分挖掘, 必然为成都市体育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以四类典型的体育消费类型作参考, 即:实物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和博弈型体育消费[3]。成都市城市居民的实物型体育消费排在第一, 占89.6%, 参与型消费排在第二, 占63.3%, 与实物型消费差距在渐渐缩小, 而观赏型消费与博弈型消费所占比例偏低, 分别为15.1%和10.5%。可以预见, 随着今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将会在参与型消费方面产生更大的需求。
4. 制约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因素
影响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因素依次为: (1) 工作、学习及家务繁忙, 占55.8%; (2) 体育场馆太少、设施条件不好, 占32.6%; (3) 经济条件不好, 占7%; (4) 不懂体育技能, 占3.5%; (5) 对体育不感兴趣, 占3.5%; (6) 比赛水平低, 缺乏观赏价值, 占2.3%。其中前两项成为制约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这两项因素得到改观, 那么成都市城市居民的体育人口将会有大幅提高, 体育消费也随之被带动到更高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成都市城市居民对体育消费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居民中有93.5%认为进行体育消费“非常值得”或“值得”。 (2)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 其进行体育消费的第一需求是“强身健体”, 其次是“释放压力”, 排在第三位的是“精神娱乐”。 (3)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水平从整体排名来看, 处于中上水平, 高出全国水平, 处于西部领先水平。 (4) 成都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呈逐渐增长趋势, 但家庭体育消费观念还有待加强, 体育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5) 成都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为主, 未来趋势则是参与型消费将会有更大需求。 (6) 影响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时间紧张、体育活动场所太少, 此外, 也与缺乏组织、指导等因素有关。
2. 建议
(1) 加强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 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消费。首先是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 将福利消费观念引向健康投资的消费观念。其次是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 培育21世纪中国体育市场的买方市场主体;再次是引导居民的体育健康消费行为, 可以将靠药物、节食减肥的消费者引人大众体育健身消费者行列, 也可以将那些沉迷于游戏、赌博的消遣者吸引到健康消费行列中[3]。
(2) 引导人们合理支配时间, 拉动体育消费。正确引导人们在时间上的支配, 使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安排更为合理, 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对间接地拉动体育消费的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3) 运用价格杠杆, 刺激中低收入者体育消费需求。影响体育消费最直接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体育用品、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的价格。对于中低收入者, 运用价格杠杆, 采取经济市场“薄利多销”的策略, 刺激中低收入者体育消费需求, 使体育消费得到全面提升。
(4)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兴建体育设施和捐赠支持体育事业;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发挥体育明星品牌效应,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群众喜爱、有市场效应的体育项目培训;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体育健身、休闲业, 打造体育健身、休闲知名企业, 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健身、休闲市场[4]。
(5)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满足居民健身需求。把群众健身场地的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和居民小区建设规划, 使体育设施建设和园林建设相结合;利用体彩公益金建设更多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并向群众开放;继续推进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 对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结构水平及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等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消费支出居于西部城市领先水平、居于全国城市中上水平;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为主;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时间缺乏、体育场馆、设施不足、消费观念等。并针对以上现状为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曹昌玉:2006成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01
[2]车坦何晓渝: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年9月下旬刊152-153
[3]王超英刘胜等:武汉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 81-84
8.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篇八
[关键词] 体育消费大学生消费意识消费水平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健康投资的理念。体育消费作为提高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未来社会消费的热点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体育运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证,也是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得以开拓和发展壮大的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很落后,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作为大学生,他们是体育运动开展很广泛的群体,其体育消费行为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本文着重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及有关部门制定体育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部分高校非体育专业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与相关书籍。
(2)问卷调查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拟定调查问卷,并请有关专家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为论文的分析提供了实证材料和数据。本文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回收率96.67% ,其中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98.10% 。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
1.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表1 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调查表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体现”理解最深,占总人数的36.2%,其次是“体育锻炼应该由个人和学校共同投资”,占23.3%。由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殊性,即学生本身就处在消费者的位置,本身没有收入,大多数靠父母供给,因此在个人体育消费方面希望能由学校和个人共同投资。
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前提,人类只有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其它方面的需求。按照恩格斯的需求分类,体育消费是属于发展和享受需要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往往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务性体育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大。现阶段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劳务性体育消费所占比重较低,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会逐步由物质产品的消费转向以发展和完善自我、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体育劳务消费上。
表2 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情况调查表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运动服装、鞋、帽、袜等的消费方面,男女生的选择比例都比较高,几乎没有差异。主要是因为这些体育消费品具有可替代性,运动服既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穿,又可以代替普通衣物穿着,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到俱乐部锻炼”这一选择项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可能主要是因为性别不同喜好项目不同的原因。女生比较喜欢健美操、形体训练及小球类项目,而男生则更喜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3.大学生的体育消費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上和100--150元两个档次中,而女生能够承受的消费则集中在150--200元,占女生总数的31.41%。利用组中值加权法求得男生年均体育消费为145.55元,女生的年均体育消费额为138.44元。欧杨柳青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在2000年的人均体育消费额为人民币78.5元。我省大学生年均体育消费远远高于我国居民年均体育消费水平。究其原因:第一,高校学生与普通居民相比具备了较高的体育消费能力,即消费者所具备的善于消费以及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他们不仅对体育消费的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能够认识到体育消费的生物和社会价值。第二,大学生较普通居民而言有较多的消费时间。由于高校学生大多寄宿在学校,学校提供的后勤服务使其花费在这方面的时间减少到最少,为其进行体育消费创造了条件。第三,高校学生由于受高校体育锻炼环境的影响,其体育消费意识较普通居民要好。
表3 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表
四、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缺乏场地器材、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有资料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场地到目前为止也不超过0.8平方米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竟达16平方米,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还受消费心理、高校集合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的分析可知,我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好,健康投资的理念已基本形成。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主要体现在运动服装、鞋、帽、袜等方面,总体上呈多样性。我省大学生的年均体育消费水平较我国居民的年均体育消费水平要高。
(2)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场地器材的缺乏和经济条件不允许。
2.建议
(1)加强体育设施设备和体育场馆等建设,组织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其体育行为,引导其健康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
(2)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消费和体育消费投入。
(3)通过高校教学的途径激发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设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使其掌握多种体育健身的方法。
9.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九
样本情况:18-50岁的市区居民 调查机构:国熙调查 报告内容:
上海女性的内衣外化和内外搭配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零点调查在3月下旬进行的“中华杯”国际内衣论坛上发布的《女性内衣消费趋势报告》中提出了这项预测。该项调查是2004年2月针对上海地区307位18-50岁的市区居民利用SuperCATI快速电话调查系统进行的随
机抽样电话访问。
今天,走进各大商场以女性为消费主体的内衣专售区,各种颜色、款式、品种、风格的内衣产品异彩纷呈,众多的品牌使得女性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本研究着重挖掘了现代女性内衣消费的新需求特征,探询了男女对女性内衣欣赏的差异,进而探索女性内衣新消 费趋势对于内衣营销的意义。
视觉感受的新颖性将是女性内衣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影响女性选购内衣的因素有很多,调查发现,排在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舒适合体的感觉”、“面料”与“价格”。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影响因素归成“舒适性”、“视觉美”、“档次”和“搭配”四个类别。虽然,“舒适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影响因素,但是目前的内衣产品通常是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要求,因此“舒适性”需求对于内衣产品仅仅是一种“门槛需求”,并不能成为构成竞争力的产品要素。相对来说,由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使得“视觉美”是这四个类别中最难被满足的一个需求,而目前能满足此需求的产品或品牌并不多,所以“视觉美”需求对于销售的影响力反而会更大。与“视觉美”相关的因素包括:款式、颜色、对身体曲线的调整和塑身美体的功能等。女性通过对这些内衣因素的选择以及与外衣的配合,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视觉感受的不同效果,从而实现其通过内衣消费来包装和修饰外部形象的作用。因此,内衣产品在这些因素上的作为可能会成为构成其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条件。
内外搭配及其由此强化的内衣外显符号功能是现代女性意识发展中最重要的新因素
在消费者眼中,可以外显并与某些价值相关联的产品,都是可以符号化的产品。如果“视觉”成为了内衣价值的一个核心要素,这意味着内衣的符号功能是很突出的。那么作为符号 化的载体的内衣,消费者会追求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呢?
研究发现,现代女性最重视的内衣功能依次是:“能调整身体曲线”、“能配合外衣的穿着”和“塑身美体的功能”,这些功能都体现了内衣外显符号的特征。内衣符号化特征可以被分解成两层含义,一是内衣外化,二是内外搭配。“能调整身体曲线”和“塑身美体的功能”属于内衣外化的含义,它们使内衣具有了外在美的价值,穿着者在消费内衣产品时能通过某种意义上的外在被认可而满足其一定的内在心理需要。内外搭配是指从消费者外在的穿着可以“知道”其内在的穿着,内衣与外衣具有一定的匹配性,这种匹配可以是品牌的匹 配、档次的匹配、价值的匹配或品味的匹配。
内衣外化和内外搭配是女性内衣消费的两个重要方面,正在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新意识,而且这种新意识以及如前所述的视觉输出,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联系消费者与内衣产 品的价值。
内衣功能的外化扩展,导致内衣购买的新动员能力
事实上,消费者不仅在心理上认可这种内衣符号化的趋向,而且在实际消费行为中愿意 为此付出成本。
消费者在外衣购买与穿着时的一个需求是身份感的体现,当内外匹配很重要时,内衣也就同样可以与价值感、档次感和身份地位感相关联,这就意味着将为内衣投入更多的钱。研究发现,对于“为内衣花钱是值得的”这一消费理念,现代女性达到了“比较赞同”的程度。而且当内外匹配的观念不断上升时,可能在较贵的内衣品牌上投钱的可能性越高,从另一方 面来讲,内衣的品牌化就有了价值。
内衣外化在新的女性消费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研究中,根据人口学特征及消费者内衣消费的内在心理需求,将女性分成了三类人群,从而在内衣消费理念上发掘出了两类区别于传统女性的新的女性消费群体――“体现形象的新符号”群体和“内外搭配的新形象”群体,三类女性人群的特征及对内衣的态度如下表 所示:
研究发现,“新符号”女性在购买考虑上更强调款式和风格,在功能上更偏重塑身美体的效果;“新形象”女性在购买考虑上则明显强调与外化功能相呼应的要素――服饰搭配、颜色、对身体曲线的调整、塑身美体的功能、款式,在功能上更偏重对身体曲线的调整以及性感效果;而传统女性在购买考虑上则主要关注价格、季节气候等非视觉要素,在功能上相对更偏重保暖功能和保健功能。可见,内衣所具有的外显符号的功能,在新的女性消费群体 中,特别是在“新形象”女性中,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新的女性群体在内衣审美趣味上也表现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新倾向。“新符号”女性推崇典雅的黑色和成熟的女性魅力,“新形象”女性则追求神秘浪漫的紫色和性感的女性形象。对比传统女性对肉色和朴素型风格的追求,内衣外化的特征正在成 为新女性在内衣消费方面调整审美模式的新动力。
男女对于女性内衣外化符号解读的差异为女性内衣产品设计创意路线的扩展提供了一种新 思路
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男性“常常会”或“偶尔会”对其爱人购买内衣发表意见,可见,男性对女性内衣的意见参与性需要明显存在。但是,对于女性内衣的关注角度,两性是 存在差异的。研究发现,男性偏重外显因素,女性偏重内在因素。
男性对女性内衣外显因素的关注主要是集中在“款式”和“颜色”两方面,关注率分别为52.9%和41.2%。但是,男女在女性内衣颜色和风格上的偏好是有显著差异的。在颜色上,男性更偏好粉红色、黑色、奶白色和大红色,女性更偏好肉色、本白色和紫色。在风格上,男性更偏好性感的、浪漫的和朦胧的,女性更偏好简约的、朴素的和能增加成熟女性魅力的。
男女不仅在内衣颜色及风格上的倾向性存在不同,而且,即便对于同一风格或颜色,男女的联想也是不一样的。男性最认可“粉红色”的性感意义和“黑色”的成熟意义,而女性 则认可“肉色”是具有性感和成熟双重意义的颜色。
虽然,男女对女性内衣符号的解读差异明显,但是,整合两者的空间依然存在。比较男性和新的女性群体在颜色和风格上的偏好后可以发现:男性偏爱的粉红色、黑色和奶白色,恰好也是重视形象的“新符号”女性所青睐的颜色;男性偏爱的“性感的”和“浪漫的”风
格,对于新的女性消费群体同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一发现预示着,未来部分内衣在产品研发时体现男女两性对女性内衣外化符号意义的整合性感受将为女性内衣设计创意路线的 扩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内外搭配的高需要,支持在女性产品领域发展更为有力的内化配合营销
内外搭配的需求,暗示着一个消费者里面穿的内衣,会和外面的服饰用品搭配在一起。这意味着针对同一个消费群体,内衣产品与其它女性产品从产品研发到品牌传播到渠道推广,都具有联动性。也就是说,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打破原来行业概念的新营销模式,即配合 营销模式。
以古今品牌为例,可以看到,与古今内衣关联度最高的分别是艾格的服装、玉兰油护肤 品、CD香水、周生生珠宝、伊泰莲娜饰品和杜邦床上用品。
内衣产品与其它女性用品的这种品牌配合倾向,对于女性用品经营者的意味是:(1)各方考虑以品牌联盟的形式,共同探索可互相合作的市场策略,建立必要的共同工作小组或管理层交流机制;(2)共同开展对于共同的消费者或用户群体的研究,展开市场信息分享;(3)作为针对同一消费者或用户群体的关联产品,各方研发团队在研发上可保持必要的交流与沟通;(4)各方考虑在品牌形象传播中,充分或适当考虑交叉使用与传播各自的品牌或者产品;(5)探索超越传统的自我分布渠道,联合拓展分销渠道,分担分销成本,形成独特的终端产品组合销售模式;(6)各方可探索建立适当的共享性客户俱乐部、客户关联支持服务、互利型促销与联合公关活动,以减少客户的服务寻求成本,提高合作各方利用客 户资源的效率。
10.分析:我国白酒行业九大消费特征 篇十
报告出处:中国食品产业网发布日期:2007年06月21日
我国酒类消费中,白酒仍然是消费主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断提高,高品质得名白酒成为人们追求得目标,受价格得影响,人们对白酒得消费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对白酒得品质更为看重。同时,地产酒成为白酒消费主体。由于货源及价格因素,加上地域性消费习惯,地产名酒(特别是中低档地产白酒)必将成为白酒消费得重点。在食品、医疗卫生等权威人士和新闻界人士得舆论引导下,消费者得消费观念开始更新,保健意识逐步加强,白酒消费逐步向低度酒转移。我国白酒行业销售特征日益明朗化,呈现以下几点:
1、渠道价值仍然不可低估
白酒产品的流通网络在整个市场操作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决定着产品终端网络建设速度、企业市场延伸范围及获利空间最大化的目标实现。经销商处于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之间,是两者的共同桥梁,这一桥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有效的影响河两岸交易对象的利润产生效率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目的,在两个交易对象“功力”都不十分强大的现实条件下,单一经销商的素质往往决定着一个白酒产品区域市场的胜败,整体经销商的素质和整合价值大小也决定着一个白酒企业生死。所以在现实条件下,白酒产品的渠道价值仍然不能低估。对于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通过流通渠道的成功建设,可以解决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提高企业现有资源的获利能力,转移企业在市场操作中的风险。
2、高档酒是新生白酒品牌的最佳立足空间
中国白酒业,高档酒和低档酒市场中已经都拥有了强势的现有竞争品牌,如低档酒中红星二锅头、尖庄酒等,高档酒中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这些品牌在消费群体认同上有着很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整体竞争力有着很强的市场消费维护势能量,新生品牌如果没有强势文化内涵、充足的资本金基础和创新的市场操作思路以及长线投资的企业经营理念,很难在这两个市场中立足。反观中档白酒市场,虽然也有金六福、小糊涂仙、郎酒等较强势品牌的参与,但是由于中档酒市场有着强大市场消费量作为拓展基础,现有品牌消费忠诚度普遍较低和市场技术性操作空间较大的市场机会原因,新生品牌在短期内能够将品牌和市场酝酿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中档酒市场是新生品牌发展的一片乐土。
3、餐饮终端是酒类产品的竞争焦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饮食消费标准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消费层次上升为对生活品位的价值消费层次。这一趋势的发展趋使饮食消费场所在由家庭型消费逐步向酒店型消费转移,餐饮消费已经成为人们饮食的主流消费场所。作为饮食辅助消费产品的酒类产品,随着市场的发展,餐饮市场已经成为其超过商超和批发的第一大消费市常特别是消费层次针对性很强的中高档酒类产品,餐饮市场已经是白酒企业实现销售量突破、品牌势能增值和利润获得的主渠道。像小糊涂仙、口子窖等品牌都是靠餐饮市场的成功运作,获得市场消费主流地位的稳定。就整个餐饮市场而言,由于受市场点多面广的特点和产品信息传播效率较高的因素影响,新生白酒产品很容易通过聚焦点的餐饮市场运作,实现区域市场或者市场区域餐饮市场的销售量突破,所以大部分白酒厂商都把精力和发展筹码压在餐饮市场之中,形成市场的竞争焦点。中、小型白酒企业唯有通过----等级产品的针
对性市场投放、关系营销的渗透、产品终端生动化展示的强化和产品整合促销力度的提高,四个餐饮市场基础操作杠杆点的实施,才能在整个餐饮市场中取得较稳定的市场业绩和持续性的企业竞争力。
4、促销方式以单纯产品促销为主
促销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产品随机消费价值。白酒产品之间的功能性差异很小,在消费价值凸现上,单纯的产品功能个性竞争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不会取得太大的市场业绩。纵观国内白酒业的终端促销现状,大都是以单纯的产品促销为主,如:买赠捆绑销售、开瓶费销售中间促进、礼品和灰色关系投入等销售方式。这些单纯的产品层面促销,不但降低了原有产品的消费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品牌内在形象。企业只有在单纯的产品促销实施基础上,将促销的本质上升为价值促销层次,促销才能真正为品牌服务,为企业增值服务,同企业的其他营销方式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的市场价值链。
5、地域市场品牌仍占消费主流
中国地大物博,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比较突出,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拥有地域性的差异消费习惯和个性消费理念。市场消费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很多比较成功的地域性白酒品牌。地域性白酒品牌坐地为营,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在同全国性品牌竞争时,受聚焦化投入策略的焦点因素影响,能够有效的在自我区域市场中遏制外来品牌的发展,或者在长期的市场持久战中最终获胜。地域性白酒品牌的明显特点是:以中档次产品为主;品牌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认同性;同当地的政府有很好的关系;在长时间的市场操作中同消费者建立了很好的情感关系。
6、商务用酒占有很大的消费比例
酒类产品的消费能够造成一种和谐的商务氛围,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谈、沟通,达到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共识,对于生意谈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酒桌上的“文化”交流,可以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成为彼此心态健康的朋友,融洽的合作伙伴,筑就文明、高雅的合作关系。2002年广东白酒消费额是1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白酒消费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这100亿元白酒消费量中,80%为商务用酒的消费份额,可见“商务酒”市场的空间之大。并且商务用酒一般都是针对中、高档酒的消费,企业利润空间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务活动的频繁,商务用酒的比例还应该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未来的中国白酒类市场,谁能把握“商务酒”消费市场,迎合商务用酒的消费氛围和市场需求个性,谁就能主导市场潮流。
7、高档白酒品牌竞争加剧
近年来,由于税负增加、粮食涨价、流通费用上涨等因素,白酒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为获得更高利润,白酒企业加快了推出中高档产品得步伐,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传统名牌产品也先后涨价。水井坊、国窖·1573等一批高价位产品得市场动作成功,使白酒企业更加看好高端产品得利润增长,许多白酒企业相继开发投放了高价位白酒。一些买断品牌经销商,由于对工艺和酒质不了解,过分相信渠道优势和炒作经验,将买进得低档产品通过夸大宣传包装,使高档白酒市场显得比较混乱,竞争也愈演愈烈。
8、竞争格局多级化发展
高端白酒将在三个层次间展开竞争:第一层次,二到三个成熟得高端白酒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成为行业“领导者”;第二层次是“挑战者”,他们是白酒市场新出现得竞争对手,可能会是二到三个个领导者得“竞品”,他们正试图打破领导者得主导地位;第三层次之间有可能出现相互转化关系。也就是说,现在占据领导者地位得高端白酒品牌,可能被“挑战者”超越;现在长此处于“挑战者”地位得品牌,未来也许占据领导者地位。
9、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11.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体育消费是利用体育的特殊属性来满足人们身体与精神上的需要而发生的经济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已成为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比较法等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并做了大量的资料查实与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63份,回收率为95.38%,其中有效问卷737份,有效回收率92.13%,回收率与有效率已能满足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对比大学生当前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内容、以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诸多因素等,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喜欢和很喜欢的占62.75%,认为一般的占30.75%,只有6.5%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或很少从事体育运动。另外,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也不同,认为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是必须的占19.71%,认为是应该的占50%,其他30.29%的大学生则觉得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等等。
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中,体育实物消费占到总消费的60.5%,体育信息消费占到19.7%,体育直接参与消费占到19.8%。说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但是,在这项统计上,男生同女生的各项消费比例有很大差别。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6.3%的学生习惯利用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体育信息,27.5%的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体育信息,20.6%学生通过购买报刊、杂志了解体育信息,另外还有15.7%的学生是听其他人说的。男同学更加乐于参与足球、篮球等活动,而体育报道正是以这方面的内容为主,再加上体育彩票等因素。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有72.55%的大学生认为,在购买体育服装、体育用品时,只要经济实用就好了,没必要追求名牌;也有12.32%的大学生认为在购买东西时一定要注重品牌,比如: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阿迪达斯、耐克、彪马、李宁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他们认为这些产品不光质量好而且穿着也舒服。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目前,体育消费品有两种情况,一是质量好,价格高;二是质量差,价格便宜。这样就和当前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相矛盾。因为大多大学生除了生活费没有更多的经济收入或收入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只有产品丰富、价格合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制造出价格适中,质量较好、大众化的体育消费产品,满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多样化,是体育消费市场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和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男大学生的体育信息消费人数为111人,占所有男生人数的24.0%;而女大学生只有34人,只占所有女生人数的12.4% 。女大学生在参加俱乐部和培训班方面的人数较多,71人,占所有女生人数的25.8%;男大学生偏少,75人,占所有男生的16.2%。这是男女大学生在体育兴趣和体育消费价值取向方面不同造成的。
从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大体上可以做出如下的一些结论:(1)在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学生的理性消费能力在提高,从过去的盲目崇拜到现代逐步走向实用和舒适,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说明学生的消费观念在逐步走向成熟。(2)学生在体育消费当中所投入的花销比例也说明在学生的消费当中,对于实用、耐用、舒适、时尚和方便等因素是学生考虑购买体育服装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同类产品消费中,体育服装的价格一直趋高不下,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服装的产品价格和同类产品的其他服装的价格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的缩小并回归到理性水平,这也是学生喜欢购买体育服装的重要因素。(3)在体育其他消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消费能力不足,一方面和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有关,另外一方面和学生的消费意识是分不开的,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校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所以对于时尚、娱乐性质的体育消费还是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触及。(4)但是随着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单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消费思想和消费习惯可能也会增加体育产品的购买,这就为很长一个时期和年龄阶段的体育消费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对毕业3-5年的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作调查研究时,是不是也会得到对体育产品的青睐和类似的结果报很大的希望。
12.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 篇十二
关键词:城区居民,消费,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消费既有实物型消费也有非实物型消费, 是随人们对体育消费的功能作用不同而变化的消费类型。在现代化进程中, 体育消费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因此, 调查分析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可以使国家和社会积极发展, 促进居民消费,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让更多居民体会到体育消费的重要性, 从而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文从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 期望为有关部门了解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1 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晋城市城区不同年龄段居民体育消费情况统计
根据调查可知, 40岁以下的城区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水平明显比41岁以上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要高,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个体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和社会的大背景,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这一现状。20~30岁的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水平是最高的, 因为20~30岁的居民大部分是“90后”, 节俭意识不强且深受父母长辈的溺爱, 而51~60岁大的居民经历过经济拮据的时代, 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和意识, 这都与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化程度、体育精神等有重要的关系。因此, 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体育消费情况是不同的。
1.2 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情况统计
居民体育消费的种类, 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不同的体育消费资料可以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非实物型体育消费, 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分为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例如:参加体育训练班, 健身俱乐部或从事打桌球、保龄球等体育运动都属于参与型体育消费。购买体育比赛的门票、观看体育展、节目等属于观赏型体育消费。由调查可以得出, 实物型体育消费的比例达到67.3%, 观赏型体育消费仅占10.1%。消费结构不平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购买运动服装、食品、书籍等不仅经济适用, 也满足了居民体育消费的目的, 所以, 实物型体育消费的比重最大, 受经济能力低、余暇时间少、健身场所少等影响, 参与型体育消费的比重较小。由于票价高、赛事少、居民的关注程度不够、媒体的宣传力度小,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 即使错过了比赛时间, 居民也可以在电脑上看直播, 精彩的瞬间还可以反复看, 这些因素都导致观赏型体育消费占得比重最小。
1.3 晋城市城区居民月平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统计
据调查, 晋城市城区居民月平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食品消费最多, 占32.5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居民的教育支出费用越来越多, 占13.26%, 体育消费只占2.84%, 可见, 日常生活中居民不是特别注重体育方面的消费, 相伴随的是居民在体育锻炼上的投入力度减小, 国民身体素质降低, 我国的体育文化底蕴整体下降等, 因此, 要鼓励居民积极进行体育消费。
1.4 居民体育消费的形式
根据调查可知, 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形式主要以体育服装鞋帽、体育彩票和体育报刊杂志为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1) 在崭新的现代社会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健身功能, 因此, 体育实物产品的消费日益增加; (2) 体育报刊杂志所宣传的体育知识、精神及通过体育运动所倡导的观念对体育消费者影响较大, 对体育感兴趣的人会定期或经常购买。体育比赛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规则, 有观赏性、竞争性, 比赛结果不稳定性等特点, 所以, 出于兴趣爱好和盈利等目的, 一个彩迷会定期购买体育彩票; (3) 体育比赛的门票价格一般较高,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电视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高清和优质的画面, 而且即使当时错过了比赛直播, 过后也可以看回放, 大大提高了欣赏效果, 比赛门票所占的比例自然最低。
1.5 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的目的动机
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初衷就是消费的目的和动机。由调查可知, 64.7%的男性进行体育消费的目的是强身健体, 女性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健美, 男女的体育消费动机和目的有很明显的区别。男性中有60.2%的人是为了消费娱乐, 强身健体和消费娱乐在女性体育消费的目的动机中所占比例接近。有55.3%的男性和54.5%的女性是为了社交活动而进行的体育消费, 可见体育消费已经成为居民相互交流沟通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1.6 晋城市城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平均每月体育消费支出情况
据调查可知, 文化程度高的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比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高。文化程度高的居民的月收入也相应高, 收入高可支配的资金就多, 消费支出就多, 体育消费支出也就多。
2 影响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2.1 主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居民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 居民的体育意识等因素:居民个人对体育的认识是影响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因此, 要普及体育知识, 促进居民进行体育消费;任何人进行体育消费都具有目的性, 有的为了强身健体, 有的放松心情, 有的是治疗疾病, 无论进行何种体育活动, 都包含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个人喜好的不同, 居民在体育消费的形式上差异很大, 这就需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 根据居民自身的体育爱好, 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 培养居民体育消费意识。
2.2 客观因素的影响
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经济条件、没有充足的时间、无人指导、体育用品价格高等原因。居民的收入影响支出, 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前提是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 所以, 制约城区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和消费主要考虑体育场地环境和设施器材, 不完善的场地设施会影响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和消费的心情, 使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下降。此外, 居民余暇时间多, 全面发展机会就多, 体育消费的时间就多。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这也需要政府增加公共体育的资金投入, 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消费中去。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制定的体育大方针政策, 这对居民进行体育消费具有指导性作用。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包括体育锻炼的氛围、体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促进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3 结语
晋城市城区居民体育的消费情况受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 为了促进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应该对体育资源进行整合, 加大体育场所的开放力度。同时, 应不断健全体育设施, 合理规划体育锻炼场所, 扩大体育锻炼场地面积;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体育知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居民接受体育, 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和体育锻炼意识;保障体育消费的时间和空间。使居民充分利用和支配自己的余暇时间, 积极为居民体育健身娱乐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的作用。同时发挥好社区体育作用,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指导, 根据晋城市的文化特色, 开发特色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于振峰, 王庆伟, 许高航, 等.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 2001, 21 (1) :9-11.
[2]付丽敏, 赵华, 张艳玲.河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致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3 (5) :18-21.
[3]刘忠.市场经济与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4]李培.广东居民体育消费与体育市场的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2.
【我国体育消费分析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我国社区的体育发展模式分析论文06-2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07-07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09-05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06-24
我国与周边国家幼儿体育教育的差异及对策06-20
多管齐下力促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与均衡提高-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07-13
我国消费税改革的思考10-16
2017上半年我国燃气爆炸事故分析报告08-29
小学体育教育调查分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