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投资

2024-09-14

在华投资(精选8篇)

1.在华投资 篇一

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投资,除了少数公司因为我国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在我国投资外,几乎都在我国进行了投资。随着我国零售市场的对外全面开放后,外商投资的幅度将越来越大。其中尤以世界500强为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分析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产业结构。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截至2003年低,投资我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无论是从项目数量看,还是从投资规模和外方实际投资额看,日本跨国公司均占有较大的比重。从项目数量看,500强中的日本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有838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71%;500强中的美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有220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18%;欧盟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有109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9%;其他国家在我国投资的企业很少,只有29家,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企业总数的2%。从投资规模看,日本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为169.30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56%;美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为65.22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21%;欧盟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规模为61.83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20%;其他国家在我国的投资规模较小,只有9.36亿美元,占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规模的3%。

各行业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其投资的产业分布表现为: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发展迅速。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产业分布

截至2003年底,500强投资总额在我国的产业分布情况主要是:第二产业占83.67%,第三产业占15.84%。与大多在华投资的外资相同,工业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行业。农业,交通等基础行业,由于资金投入大,投资利益率低,资金回收慢等原因,所以所占比重不大。

从投资企业数看,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重为73.78%,占有绝对优势。在第三产业中,500强企业的投资则主要分布在社会服务业上,比例为10.79%。可以预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保险、商业,信息服务等行业进一步开放,投资也将不断增加。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截至2003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项目数达900个,占到所有投资项目总数的75%左右,其次是社会服务业,投资数为128个,占总体的10%左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也分别有58和49的投资项目数,而其他的诸如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采掘业等则呈个位数分布。

500强投资行业集中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所以成为投资重点,是因为他们经营范围广,比传统产业风险小,投资回收期短,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高新技术领域中的跨国公司竞争将更加激烈,跨国公司只有具备超前意识,输出较先进的技术成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大多数集中在那些集中度和规模效应较高的行业里,按照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根据技术水平划分行业的标准,截止2004年底,在统计的1204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中,属于低技术行业的有217家,属于中等技术行业的有684家,高技术行业的有303家。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正面影响

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额大幅增加。跨国公司投资规模大,技术层次高,管理水平先进,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绝对优势。为了开发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他们一般愿意把资金投向我国急需发展的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外商直接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分布格局,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我国同类行业的水平,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我国空白的技术。跨国公司投资较多集中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从而直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通过跨国公司投资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以下几个特点:

降低产业技术研发的风险通过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将大大降低技术进步的风险。以前我国企业通过技术贸易方式引进的技术,往往由于资金供应不配套,忽视市场的开发,缺乏成熟的商业策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许多技术引进项目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由跨国公司投资引进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转移与其相关的资金供应,市场开拓和相应的商业计划、管理知识,都会随之整体进入,引进的技术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企业技术水平提升速度明显提高跨国公司在刚刚进入我国市场时,出于对我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配套技术及技术人才的情况缺乏了解,所提供的技术和产品往往是试探性的。这些技术和产品可能仅仅是相对于我国的先进水平,并不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最先进技术或比较先进的技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特别是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后,多数企业都再次或者多次引进更先进的技术,甚至是最先进的技术。以摩托罗拉公司为例,刚进入我国市场时,产品和技术水平都不是最先进的,经过不断增加投资和滚动式引进技术,到2002年底,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实际投资额已达34亿美元,在中国的销售额2000年高达40亿美元,占全公司全球总收入的10.6%。现在摩托罗拉经验将部分本行业世界高精尖技术引入我国,在我国生产的手机的技术水平,已经等于或高于在美国的产品。

研发投资多且有增加趋势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在华设立R&D机构。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主体,我国广泛开展与其合作是获取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渠道。自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发展研究中心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R&D机构的发展趋势日益迅猛。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至少设立了96家规模较大的R&D机构。这96家跨国公司的R&D机构主要设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中北京有49家、上海27家、广东(广州、深圳)7家、江苏(南京、苏州)6家;西部的城市包括西安3家、成都1家。这96家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从事IT行业(计算机、通讯、电讯)的为70家,占总数的72.9%;其次为精细化工8家(占8.3%)、生物医药8家(占8.3%)、汽车7家(占7.3%)。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研究领域主要以IT业为主,而IT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这会极大地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上述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企业的水平,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使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填补了我国的技术空白,进而促进了我国的产业技术进步。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由于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无法脱离其人力资源而完全物化在设备和技术上,因此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项目要有效地运转,必定要和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结合在一起。它们来华投资,为了使其技术、设备能够有效运转和经营方针能有效贯彻,就必须在我国培养掌握其经营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

在母公司或海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通过这种培训,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经营理念,技术要求,管理特点,营销方式等被它们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所了解和掌握,开阔了其眼界。

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多层次、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跨国公司在人才培养上的信念是,公司的竞争优势需要全体员工的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无法脱离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体现在设备和技术上。因此所有的管理理念,专有知识和诀窍都向子公司传递,这些跨国公司对员工培训的内容丰富而实用,培训工作的效率很高,不仅提高了本企业员工的素质,还为国内企业培训员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成的方式及教材。提升我国产业结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外商在我国重点投资的行业主要是服装、鞋类、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明显的带动作用。90年代初期以后,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大多数进入我国产业结构中急需提升和大力发展的产业。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行业来看,其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均要高于一般外商直接投资。有数据显示,500强在纺织及服装,食品及饮料行业中的投资项目数虽然较多,所占比重分别为9%和8%,但投资规模所占比重分别仅仅只有2%和4%。相反,他们投资在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非金属矿物领域的项目虽然分别只占10%,9%和2%,但其投资规模却分别占到20%,14%和4%。总之,由于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一些技术,资金密集行业的发展,而且推动着这些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

优化我国产业的组织结构

跨国公司投资优化我国产业的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投资提高和加强了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联系。跨国公司投资将会带动其海外配套商来华投资,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大型跨国公司多数是生产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公司,在全球各地有多家技术水平相当,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协作企业,当跨国公司前来我国投资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当地化程度,就会带动国外的协作企业到我国进行投资。一些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显着作用。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产生行业垄断现象

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占全行业30%的有133个,占50%的则有57个。跨国公司全面系统地进入中国市场,极大地挤压了中国原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与以上现象伴生而来的是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遇到了困难。在跨国公司控股的企业中,中方难以接触其核心技术,使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有所下降。以上的现象均是与跨国公司大量来华投资有关。因此加强自身,增强实力,这是改变外商投资负面影响的可行切入点。

外方控制核心技术以至产品增值率低

世界跨国公司企业几乎垄断了全世界大约80%以上的高新技术,是当代主要科技成果的主要拥有者。吸引世界跨国公司企业前来投资,有利于贯彻用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但是,用市场换技术客观上难度很大,一是世界跨国公司企业技术转移的内部化倾向严重。这些企业往往垄断技术,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输出,而是把低技术工序向外转移。二是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从装备上保证了其核心技术不扩散,以致出现产品高科技,劳动简单化的现象。三是消化吸引新技术及其装备的人才相对缺乏。不过在市场竞争规律的制约下,世界跨国公司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仍是比较先进的。

产业结构新的不合理变化生成新的结构性矛盾

至今,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重点仍是制造业领域,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早已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支柱,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应是第三产业,但跨国公司出于诸多考虑而常常选择投资制造业,而非别的行业,这有可能造成我国的产业结构畸形,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产业结构战略更无从实施。此外,由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不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所以所谓“世界工厂”只是“世界加工厂”。外资的进入并未直接地带动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利用跨国公司投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具体措施

20多年利用外商投资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近些年来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跨国公司投资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跨国公司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

我国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正面效应,防止其负面效应,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此,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促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生产基地

这就需要从制度和投资环境入手,进一步优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环境,努力保持中国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基地这一地位。在产业选择上,除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通信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外,还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使跨国公司尽可能在诸如石油,天然气开发,汽车制造业,运输业,零售业以及会计,审计等领域开展投资,以确保我国经济在行业上能够平衡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大力培养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优秀人才,努力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回国,为跨国公司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开展。

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转变

首先要鼓励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重组。当今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中的一种潮流,顺应这一潮流,我们也应当适当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特别要鼓励跨国公司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使国有资产从一些低效率的部门中退出,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配置效率。()但也必须注重防止新的垄断的形成,保持市场的有效竞争结构。

其次要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领域。服务业是我国加入WTO后着重培养并需要开放的行业。我国在投资上准入的领域是电信、金融、商品流通等发达国家占较大市场和竞争优势而中国政策管制与保护比较严的部门。从实际来看,我国在这些行业不具优势,但这些行业的开放潜力还是很大的。当然,上述领域特别是金融业的敏感性,对其开放既要积极还有慎重,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谨慎地扩大上述行业的对外开放。

发展国内配套企业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

我国在加入WTO后,很多跨国公司已经把它的全球制造中心搬到或准备搬到我国,这是我国相对于其他需求外资国家的优势。我国应按照产业和产品关联的产业组织体系的要求,大、中小企业在市场原则下相互选择,协调发展,尽快把为大企业加工服务的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的生产群体,形成以市场、技术等因素构建起来的新型的大中小企业关系,以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以较高效率发展关联产品,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这对参与企业有相当的技术实力要求,必须选择一批研发基础好、产业关联带动性强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组织力量重点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用以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强化原始性创新,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持续发展动力;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与国外合办研发机构等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高我国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调整投资结构,彻底改变目前97%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因缺乏中介投资而无法实现产业化的状况。

2.在华投资 篇二

一、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 从改革开放至80年代初期, 是我国开始引进外商投资的初级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关于外商在华投资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政府给予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还不足以吸引大量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 因此, 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数量较少, 并且大多数的外商投资项目都属于试探性的, 投资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在沿海一带, 内陆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

第二阶段, 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的十年, 是外商在华投资的起步阶段。引进外商投资的政策日益放宽, 跨国公司数量日益增长, 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健全, 投资市场扩大, 范围由沿海区域延伸至内陆。据统计数据显示, 从1983年至1985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841个, 协议利用外资共计111.25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42.91亿美元;至1991年国家批准外商投资项目达到12978个, 协议利用外资金额升至119.77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3.66亿美元。

第三阶段, 1992年至1997年, 是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从1993年至1995年, 外商投资达到鼎盛时期, 领域不断扩大, 1993年批准的投资项目高达83437个, 协议利用外资金额高达1114.36亿美元, 同时外商投资存在的问题日渐显现, 国家为了控制投资过热, 完善相应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对经济体制实行改革, 对外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第四阶段, 1998年之后外商投资形势得以稳定发展, 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同时对其也有所控制, 尤其是加入WTO世贸组织之后, 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增多, 国内行业越来越国际化,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政策差异逐渐缩小。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现状

1. 跨国公司投资区域分布。

从2001年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调查分析显示, 世界500强企业当中在华投资的企业有85%都选择在东部, 优良的设备、技术、服务、市场环境、地理优势是企业选址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江苏、天津、北京、广东是吸引投资数额较大的地区, 占到外商投资总额的6 8.7 7%。

2. 投资产业结构分布。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入技术密集型, 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金融、电子电气、化学制药、汽车零件、能源等领域。截至2001年, 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国的投资总额分布中第二产业占到8 3.7 6%, 其中制造业比重为7 3.78%。第三产业达到15.84%, 比重较少是因为第三产业大部分行业属于资金投入大、但资金回收慢、投资效率低的基础性企业。

3. 投资方式选择。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 采用的投资方式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外商投资、合作开发等。在多种合作方式当中合资经营比重最大, 达到总投资企业数的5 3.62%, 独资比例达到33.31%。

三、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有近30年的历史, 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对中国的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产生强大的刺激作用, 同时调整了中国的产业结构、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增加了相关领域的税收收入。

1. 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起步阶段, 多数跨国公司看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选择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服装业、纺织业、塑料制品、鞋业等, 随后逐渐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比如:电子产品、通信、化学制药、汽车制造业等, 近几年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扶持作用。

2. 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增强竞争实力。

跨国企业强大的竞争实力也给本土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发展, 迎接外资企业的挑战, 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职工的待遇、推动企业创新, 促使企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 外商投资项目是税收的重要税源之一。外商投资项目依然是政府税收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虽然份额不大, 但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四、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一项以廉价劳动力作为自己的比较优势, 总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众多外商来华投资, 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优惠政策放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实行无差别对待, 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存在一个明显的趋势:许多投资公司都选择并购中国本土企业的方式, 或采用独资或控股的形式, 一方面盯紧国内市场的“热点”“亮点”抓住市场机遇, 另一方面从长远打算, 关注国内较为“冷门”但拥有较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的行业, 甚至有一些企业将总部设立在中国, 目的为了更好的掌握中国市场的动态, 占据国内巨大销售市场。

不可否认, 跨过公司的进入给中国市场带来很多机遇和挑战, 但同时也充斥着很多的威胁和矛盾。

面对跨国企业在华投资这把双刃剑,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跨国企业为国内市场带来的商机和挑战, 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营销手段, 并且在鼓励外商投资政策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本土企业, 为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许多跨国企业已经逐步打入中国市场, 在华投资现象日益普遍, 本文系统阐述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历程, 并评价跨国公司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揭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存在的问题, 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国企业,世界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姚利民 何智蕴: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3.外国汽车企业在华投资一览 篇三

2002年7月,国家经贸委批准了宝马公司与华晨中国汽车有关在中国建立豪华轿车生产基地的项目提议许可。宝马占合资公司50%的股份,华晨中国汽车占40%的股份,另外10%由政府持有。中国宝马将在2003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最初将每年生产数千辆宝马3系列汽车,到2004年宝马5系列汽车也将在该厂投入生产,产量将上升至1.6万辆,最终目标是年产4万辆宝马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宝马3系最受欢迎,一度脱销。

福特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25日,是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福特汽车1995年起拥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份,并于1997年底成功推出了Transit全顺商用汽车。

长安福特,于2001年4月25日在重庆成立。首期注册资本为9800万美元,福特与长安各拥有50%的股份。长安福特初期生产1.3升~1.6升排量的轿车,长远计划是以生产1.6升轿车为主。新车(1.6升嘉年华)将于今年年初上市。

马自达(已与福特合作)

1992年,与当时的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现已经进入一汽)合资成立海南马自达汽车冲压有限公司,引进多种车型,先公司普利马(2001年推出)和福美莱(2002年推出)销售势头良好,年目标有望达到2万辆。

2002年马自达宣布与一汽通过技术合作方式生产“马自达6”,新车2003年可下线,为中国市场第一款与美国市场同步推出的国际知名中高级轿车。在华可与广州本田、帕萨特一竞高下。销售目标15万辆。

本田

东风本田由东风公司与本田技研各投资50%创立,为广州本田提供2.0、2.3、3.0发动机及自动变速箱的心脏配套。目前已有年产5万台发动机的能力。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注册资本为11.6亿元人民币,由广州汽车集团和本田工业技研株式会社各出资50%建设而成。广州本田目前引进本田雅阁最新2.0升级系列轿车,生产目标为年产5万辆以上,起步阶段为年产3万辆。生产车型为雅阁2.3VTi-E豪华型轿车、2.3VTi-L普通型轿车和2.0EXi环保型轿车。

2002年,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本田工业技研株式会社签署《在广州建立Honda轿车出口基地项目合作意向书》。该出口基地拟由上述合作三方共同出资在广州市出口加工区建设,引进生产本田技研先进的经济性小型轿车,起步规模为年产5万辆,产品100%出口,主要面向欧洲和亚洲市场。

大众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于1985年3月合资兴建的轿车生产公司。以桑塔纳、帕萨特、POLO等车型驰骋中国市场。新车8万元价位GOL将在明年推出。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占60%股份,大众汽车公司占40%股份。1995年,奥迪公司从大众汽车公司手中购买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10%股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早期以生产捷达和捷达王著称。现其奥迪A6和宝来很受市场追捧。

现代

2002年10月,北京现代成立,注册资金1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韩双方各占50%。至明年1月,计划投入33亿元人民币。韩国现代称,到2010年,韩方对合资企业的投资将达到11亿美元。第一批2000辆韩国现代品牌索娜塔轿车于2002年底投放市场,到2005年将形成20万辆轿车、20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规模。在现代公司的计划中,2003年,将在中国生产索娜塔5万辆,其中包括1.8升和2.0升两款,2004年11月将生产1.6升款。

江苏悦达汽车制造厂,1999年江苏悦达集团和起亚集团(现归现代集团)分别出资70%和30%组建。2000年现代集团增资,股权比例变为悦达占50%、起亚占30%、现代占20%,合资公司改名为“江苏现代起亚悦达汽车有限公司”。双方拟共同增资6000万美元,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车型,扩大生产能力,使之成为现代集团在中国的一个生产基地。2001年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合资经营期限为30年,投资总额为98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7000万美元,其中:东风汽车占25%;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占25%;韩国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占50%。2002年底,现代起亚与东风悦达合资生产的经济型车千里马Accent将下线。

标致-雪铁龙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后改名东风雪铁龙)是东风汽车公司和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兴建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合资比例为东风公司70%,雪铁龙公司25%,法国兴业银行4%,法国巴黎银行1%。建设规模为年产30万辆轿车和40万台发动机,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03.58亿元人民币,建成年产15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的能力。 该合资汽车公司目前生产富康轿车,以及在2002年开始生产毕加索(Picasso)和Elysee型雪铁龙轿车。

2002年9月,东风汽车和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宣布对东风雪铁龙公司再注资1.4亿欧元。雪铁龙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上升到32%。作为扩大合资汽车公司生产计划的一部分,法国标致将会把其两个新车生产平台迁移至中国来,并安装在武汉的汽车生产厂,其中一个主要用于生产标致307,而另一个则在未来数年内用于生产微型轿车。

丰田

2000年7月,丰田汽车公司与天津汽车集团下属的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轿车合资生产公司——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天津丰田的总投资额为l亿美元,生产车型为与丰田的21世纪小型车战略产品VITZ、PLATZ等车型共用平台的新车型,生产规模为年产3万辆,预计于2002年投产,将使用丰田商标在中国国内销售。威驰已投放市场。一汽和天汽重组后,丰田和一汽签约,在一汽投放“皇冠”等车型。

四川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四川旅行车制造厂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共同投资9909万美元组建,三方出资比例分别为50%、45%和5%。新车柯斯达2002年4月开始正式销售,已售出1000多辆,产销两旺,基本没有库存。

这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以外的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家柯斯达整车生产厂。计划2005年的产量将达到1万辆,占中国客车市场10%的份额,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柯斯达生产基地。

雷诺/日产

2002年日产宣布将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合资初期的投资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目前仍在商谈中。

2000年,日产背景的台湾裕隆与东风在广州合资成立风神公司生产以日产蓝鸟为蓝本的风神轿车,并取得了成功。

1993年投资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皮卡系列,新车“派拉丁”将于2003年上市销售。

1994年,“法国雷诺”与“中国三江”共斥资9800万美元组建三江雷诺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轻型客车。几经沉浮,伴随战略整合,三江雷诺在2002年推出“康果”小MPV,2002年正式投放市场。

奔驰

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股份公司和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资亚星-奔驰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6010万美元,合资双方各占50%。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7000辆整车和12000辆底盘(含整车自用底盘)的生产能力。

1983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公司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注册资本15,704.49万美元,中方股本为57.6%;外方股本为42.4%。与三菱合作后,帕杰罗车型有望在北京吉普生产。

2002年,三菱分别与湖南长丰和北京吉普签订了帕杰罗IO技术和Outlander技术的转让协议。

通用

2002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新公司是在2001年成立的上汽五菱的基础上组建的,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柳州五菱各持有50.1%、34%和15.9%的股份。

1997年,通用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各占50%股份成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开始生产“别克”轿车,目前以别克和赛欧为主打,获得极佳的市场反映。

金杯通用汽车是通用汽车公司与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沈阳建立的合资企业,1998年重组并增资到2.3亿美元,投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生产通用汽车公司最畅销的两种雪佛兰车型。

1997年,通用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合资组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独立的汽车工程设计企业,双方各占50%的股份,注册资本为5000万美元。

通用收购大宇后将接手大宇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位于山东的几条生产线,具体方案未定。

菲亚特

2001年菲亚特在上海成立独资企业马瑞利动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开发和生产在汽车动力系统领域的高科技系统及相关零部件。

4.小松在华事业发展阶段 篇四

第一阶段:

1956年-1978年(整机出口阶段)

上世纪50~70年代,小松向中国出口

了大量工程机械设备,为新中国建国初

期国民经济基本建设做出了贡献。与此

同时,“KOMATSU 小松”品牌逐渐为

中国广大用户所熟悉。在此期间,时任

小松公司会长的河合良成先生顶住日

本国内多方压力,积极倡导中日友好,成为中日友好交往史上著名的民间友

好人士。

第二阶段:

1979年-1994年(TQC指导、技术合作阶段)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根据中国政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国策,小

松与中国多家重点工程机械企业及机

械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先后向中国

提供了近20个机型的工程机械及产业

机械的全套生产制造技术,为日后中国

工程机械及产业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

1995年-2000年(投资建厂阶段)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出台鼓励外商直

接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小松开始在中国

直接投资建厂,并先后建立起二十多家

独资、合资企业,小松在华事业由此进

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01年-至今(战略性发展阶段)

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作为小松集

团在华地区总部,成立小松(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启动统一的销售、服务网

络的建设工作。中国事业成为小松集团

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小松在华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1956年 1984年 参展在北京、上海两地举办的第一届日本以“技贸结合”方式,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工业品博览会,与中国签订20台推土机时,与中国多个工程机械厂家合作生产推大型出口合同,由此拉开小松中国事业的土机、装载机等。序幕。1987年 1962年 开始向中国出口矿用大型工程机械中日民间贸易机构---“LT贸易”*设立之后,D475A、HD680、WA800等产品。小松通过产品出口等贸易活动,积极为新 中国提供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所需的施工1989年 机械,并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小松公司河合良一会长率团访华,受到邓 小平、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1964年小松公司河合良成会长率团访问中国,受1995年 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开始在中国直接投资建厂,并于当年在山与中国签订1510台推土机的贸易合同,东省济宁市及江苏省常州市分别投资建立并积极接纳中国相关人员到日本进修。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松(常州)铸造有1973年 限公司三家公司。与中国签订出口1169台工程机械的大型 合同项目。2001年在上海设立中国地区总部——小松(中国)1975年 投资有限公司,实行对中国事业的集中统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来访的小松公司社一管理。长河合良一,并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来表 达中国人民对小松公司长期以来为中日2006年 友好所做贡献的感谢。举办小松中国事业50周年庆典活动。1977年 2007年 在小松公司社长河合良一的倡导下,小松开始在中国地区开展普及小松精神的活与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签订全面质量动。管理合作协议,之后向北京内燃机总厂传 授小松的全面质量管理(TQC)的经验和2011年 做法,并为中国国有企业培养了大批质量小松(中国)产品技术发展中心及小松(常管理的专业人才。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新工厂开业。1979年 ———————————— 派遣第三批TQC技术交流团到北京内燃*注:LT贸易:根据《中日长期综合贸易

机总厂进行为期2个月的TQC指导,并备忘录》进行的易货贸易。取廖承志和高在此后的几年内多次接受中国国有企业碕达之助姓名发音的首字母而称之为LT人员到小松工厂进行QC研修和技术研贸易。

修。

1980年

5.DHC的在华营销模式的成功 篇五

摘要:日本DHC的化妆业务始于1983年,所有产品均以通信贩卖的形式进行销售。从基本肌肤护理开始,至化妆品、美体产品、护发用品、男士护肤品、婴儿护肤品以及健康食品。经过30年努力,DHC已经成为通信销售化妆品领域的NO.1,在洁面,卸妆,保湿品占据通信销售市场领先地位。DHC的品牌产品在全球影响深广。作为日本通信销售第一的化妆品品牌,彩妆、香水、美白防晒、护肤、瘦身等应有尽有!DHC的护肤产品已经在全球引起了轰动。

主题词:网络营销; 体验营销; 口碑营销; 多渠道营销; 产品促销

DHC是日本通讯销售化妆品NO.1的品牌,2005年全面进入中国,虽较欧美等品牌进入中国较晚,但DHC因地制宜,实施了有中国市场特色的营销变革,包括网络病毒营销、体验营销、口碑营销、会员制体系、多渠道营销、产品促销等,从而在复杂的市场中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

一、网络营销

(一)网络营销内涵

“网络营销”广义地说,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开展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或网上营销)。具有跨时空、多媒体、交互式、个性化、成长性、整合性、超前性、高效性、经济性、技术性等特点于一体。包括网站推广、网络品牌、信息发布、在线调研、顾客关系、顾客服务、销售渠道、销售促进等。

(二)DHC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必要性

1、定价,产品价格是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互联网促进了产品价格的透明化,顾客能够很容易发现价格差异,进而选择转换交易对象。市场的有效性提高。

2、产生较低的价格,一方面来自于互联网所带来的降价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主要包括营业成本的节约,无纸化订单处理所带来的节约,广告费用的节约,以及电子支付中介所带来的节约。

(三)DHC互联网络病毒传播

在新品牌和新产品方面,互联网的重要性第一次排在电视广告前面。DHC采用广告联盟的方式,将广告遍布大大小小的网站,从而使获知产品信息。因为采用试用的策略,广告的点击率也是比较高,因为采用了大面积的网络营销,其综合营销成本也相对降低,并且营销效果和规模要远胜于传统媒体。网络病毒营销成为DHC网聚年轻一代的体验利器。

化妆品一直就是网上购物最热门的品类之一,仅仅淘宝网一家,一年售出的香水和化妆品就达数千万件。要想让消费者看得见,来自网络的体验自然是重中之重。DHC官方网站是其产品网络体验的“主战场”,传达的主旨只有一个:给消费者最时尚、最贴心、最个性化的购物体验。DHC官方网站充满了促销气息和销售氛围。

二、体验营销

(一)体验营销的内涵 所谓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二)DHC在华体验营销策略的选择必要性 1.中国内地企业及个人证信体系尚不健全,相当部分消费者只相信“看得见、体验过”的化妆品。

在我国,失信违规发生后,追责相对较难,不仅信用卡支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通信销售企业在中国普遍采用的货到付款等方式,也受到广泛质疑。不能体验,甚至没有看到产品就直接付款购买化妆品,这与许多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相悖。大部分消费者宁愿选择风险更小、购物体验更丰富的商场专柜购买化妆品。

2.通信销售市场的不规范,使人们对没有消费体验的通信销售化妆品缺乏信任。因为监管的缺失、市场的不规范,在不法利益的驱使下,很多通信销售化妆品利用消费者不能亲身体验的漏洞,用虚假广告“忽悠”人、用劣质产品和服务“糊弄”人,消费者深受其害。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营销法则下,整个通信销售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3.中国女人“先体验,后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轻易转变。

(三)DHC的体验营销

DHC采用试用体验的策略,用户只需要填写真实信息和邮寄地址,就可以拿到4件套的试用装。当消费者试用过DHC产品后,那么就会对此有所评价,并且和其他潜在消费者交流,一般情况交流都是正面。

1.“用得着”的体验,看得见的体验,主要是混个脸熟,侧重于日常营销维护。而真正要让消费者掏钱购买DHC系列产品,还要过“亲身体验”这一关。“看得见的体验”远不如“摸得到、用得着的体验”来得印象深刻。尤其是中国消费者,笃信“产品好不好,用了才知道”的购物体验,而化妆品的产品特性,也要求使用体验无处不在,最好能够预先享受。

重点市场密集派送DHC试用装,给中国消费者免费的美丽体验。DHC进军中国的第一站,选择了上海。据DHC中国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在短短4个月里,DHC在上海的会员就达到了几十万。

试用体验持续升级,保持DHC消费体验的广泛度和持久度。在扩大会员规模的同时,DHC还不断维系现有会员的忠诚度。除了常规的每月定期赠送DHC《橄榄俱乐部》、邀请会员参加线下推广活动外,还不时给予会员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极大地增强了会员的归属感。

逐步构建从通信渠道到“虚拟+实体”相结合的多渠道体验平台。通信销售部分地解决了消费体验的问题,但是,绝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习惯于到终端亲身体验化妆品,DHC会员也渴望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触摸到的体验平台,从而带给自己更真切、更丰富的消费体验。进入中国仅仅两年,DHC尚未完成通信销售在中国市场的全方位渗透,就毅然放弃了单纯通信销售的模式,大力拓展终端直营店。从单一的通信渠道到“通信渠道+终端实体”相结合的多渠道体验体系,DHC的体验营销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2.“看得见”的体验 大众媒体高调出击,给消费者无处可逃的感官体验。大规模品牌广告给消费者“我是第一”的品牌体验,800免费订购电话则告诉消费者一个简便的产品体验途径。在传播过程中,DHC巧妙实现了塑造品牌与促进销售的双赢营销效果。

互联网是让消费者看得见DHC体验的重中之重,DHC官方网站传达的住址只有一个:给消费者最时尚、最贴心、最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并且,DHC还把这种体验在网络上无限放大。以广告联盟的方式,DHC将产品试用信息撒满大小网站,从而使获知产品信息、领取试用装体验的人群成倍增加。直投手册锁定受众,DHC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中文版的《橄榄俱乐部》,为迎合中国女性喜好体验的特征,其中对于专门筛选有关东方女性的美容资讯予以特别突出,还特意增加了美容体验信息、夹送产品试用装的种类与数量,且试用装多为DHC最新推出的产品,以供中国会员抢先体验。

3.“信得过”的体验

多渠道体验营销并非简单地指“看得见,用得着”的体验,还涵盖更深层意义上的“信得过”的体验。DHC正是通过多渠道体验,确立了消费者对品牌、对产品发自心灵深处的信任,才使体验营销的溢价作用最大化、长期化,才使多渠道体验营销摆脱了“为体验而体验”的窠臼,形成了“因体验而信赖”的良性机制。

产品体验,日本原装进口的自然派化妆品。DHC坚持日本原装进口的产品生产原则这在化妆品采购生产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是十分罕见的。“日本原装进口”正是要带给中国消费者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心灵体验。

品牌体验,与当红韩星一起放飞美丽梦想。DHC主要选择当红韩星做品牌代言人,为的就是给中国消费者更深刻、更具亲和力的品牌体验。与当红韩星零距离,DHC品牌给消费者一种“不懈追逐美丽梦想、追逐最新时尚潮流”的心灵体验。

三、口碑营销

(一)口碑营销的内涵

口碑营销是指企业努力使消费者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品牌传播开来。这种营销方式成功率高、可信度强,这种以口碑传播为途径的营销方式,称为口碑营销。从企业营销的实践层面分析,口碑营销是企业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发企业的顾客对其产品、服务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的谈论和交流,并激励顾客向其周边人群进行介绍和推荐的市场营销方式和过程。

(二)口碑营销的选择必要性

通过口碑营销,增强可信度。消费者对潜在消费者的推荐或建议,往往能够促成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31%的被采访对象肯定他们的朋友会购买自己推荐的产品。26%的被采访对象会说服朋友不要买某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对传统媒体广告信任度下降,口碑传播具有营销方式成功率高、可信度强的特点,往往成为化妆品消费最有力的营销策略。DHC的免费试用装活动,是它最有力的口碑武器,这是一个深具人性的病毒式推广工具:消费者往往主动鼓励其它尚未获取DHC试用品的朋友去申请试用装,这样促使大量本来没有行动意愿的消费者也加入到DHC的行列中去。

(三)DHC的口碑营销

身边亲友的口碑体验,是最真实、最卓有成效的。来自DHC数百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已经成为DHC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为将来自会员的口碑体验“广而告之”,DHC还别出心裁地在《橄榄俱乐部》中开辟会员留言板栏目,将会员亲笔书写的体验感受及产品评价择优刊载,就连笔迹都保留原样,如此真实的口碑体验,自然产生强大的传播威力。

四、多渠道营销

(一)多渠道营销的内涵

营销渠道又叫做分销渠道或者销售同路,根据斯特恩和艾尔-安塞利的定义,是促使水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多渠道营销是指公司建立两条或更多的营销渠道已到达一个或更多的顾客细分市场。

(二)DHC的多渠道营销的选择必要性

多渠道营销增加了市场覆盖面,使公司获得顾客细分市场;降低渠道成本,公司可以增加能降低销售成本的新渠道;顾客定制化销售,为顾客提供更适合顾客要求的渠道。比单一渠道推销更能实现市场渗透。

(三)DHC的多渠道营销

网络营销是DHC营销体系的一部分,DHC依然重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包括重金聘请代言人等行为,都是在提升品牌的形象,多渠道的营销推广,加深了消费者对DHC的品牌印记,当接触到试用的机会后,促成购买的可能也大大增加,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获得的便利性。在这一点上,DHC和戴尔可以说是异曲同工。DHC在自己的网站为会员和非会员提供操作简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代码和数量,进行轻松购物; 800-820-820免费电话的开通,使消费者不仅可以咨询美容信息和产品信息,也可以电话下定单购物。在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DHC实行速递配送,货到付款;同时,DHC还开通了邮购服务,消费者可以在邮局通过邮购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

五、产品促销

(一)促销的内涵

促销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目标市场之间双向传递信息,以启发、推动和创造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并引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综合性活动。促销实质上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一方面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促进产品销售,另一方面能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二)DHC促销的选择必要性

促销有助于沟通信息,消除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时空和信息分离引起的矛盾。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的前导。因为市场营销既以市场为起点,又以市场为终点,伴随营销活动始终的信息流动也遵循这一流程。许多老字号在市场竞争中纷纷倒闭。

促销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商品极大丰富的社会里,人们选择购买哪个企业的产品不是取决于产品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与企业形象。

促销有助于突出产品差异,促进产品销售。通过促销活动,企业突出宣传自己产品的特点,使顾客认识到本企业产品与同类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在顾客心目中确立产品的“差异优势”,从而促进销售,增加盈利。

促销有助于刺激需求、创造需求,开拓市场。

(三)DHC的促销

DHC全线产品有过百种,若产品只用“自然温和”、“肌肤零负担”的特性为卖点,在市场上并无竞争力可言。因此,主打王牌成份“橄榄果实精华”就成为DHC产品的宣传策略之一,以达到品牌差异化的目标。他们通过广泛发布此成份的信息,教育消费者认识产品的好处,甚至促使其成为城中热门话题。DHC这样一个庞大的日本化妆品集团,品质已得到认同,系列式商品由内到外,由化妆护肤品至“吃的保养品”一应俱全,营销层面更宽,也达到交叉开发顾客群的效果。交叉销售也就是说,买护眼霜的顾客,对于针对眼部的产品都有兴趣,很容易被说服买下相关的保养品。同样,买保养品的也有机会看上这里的化妆护肤品,然后一并买下。这个现象,相信女士们不难明白!

DHC每个月都会推出一款或几款“本月主打星”,或者低价销售某款产品,或者原价销售产品但赠送具有吸引力的相关赠品。并且,DHC的拳头产品会通过组合销售的形式进行出售,组合产品的价格比各产品单价的总和要低30%以上。同时,在新开一家门店时,会推出该门店的特价产品。通过上述产品促销,能够鼓励现有的顾客更多地购买,吸引未使用者试用;吸引竞争者地顾客。

DHC在中国的成功绝非偶然。通过上述几种适应中国特色的营销手段,大幅度提高了DHC品牌占有市场的速度,并且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为DHC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方面DHC更了解市场,懂得利用新媒体为品牌传播。通过传统媒体、形象代言人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可信度,对于新产品而言是核心关键;网络的病毒营销能够将传播的点放大化,投入1分的成本看到的也许是10分的效应;通过体验营销的方式,直面消费者,用产品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一旦能够建立品牌信任,很有可能DHC在这个消费者影响范围内就传播开来,更多的人申请试用,更多人尝试购买;最终用DHC的会员DM杂志将用户和品牌紧紧捆绑在一起,不断关注和提醒消费者,自然会促成更多的购买决策和传播影响。

另外一方面,消费者的心态和消费交流的欲望,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需求,进而商业的转化也是十分便利,帮助品牌凝聚精准用户产品的应用,必然会受到商业的青睐。也许这就是社会化商务应该做的事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营销管理》,王永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0-08 [2]《DHC在华渠道体验营销策略》,郭俊,《销售与市场》,http://finance.QQ.com,2008-12-09 [3]网络整合营销案例分析——DHC的奇迹,manyawei,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0-01-06 [4]《销售市场(管理版)》,2010年第五期

6.剑桥大学放宽在华招生条件 篇六

剑桥大学放宽在华招生条件

CCTV.com消息(新闻30分):负责英国剑桥大学中国招生事务的美国及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负责人日前宣布,剑桥大学今年将首次向中国中学生开放全部专业,并且放宽对报名学生的`年龄、学校的限制。这位负责人表示,只要是有创造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信的高中生均可报名,而且名额不限。

据了解,剑桥大学招收中国学生多限定在基础专业,有多种限制。自2001年以来,已有超过20位中国高中生跨入剑桥大学进行本硕连读。

7.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篇七

关键词:日本,汽车企业,投资战略

1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轨迹

1.1 本田公司

本田最早与中国的联系是在1982年与嘉陵技术合作生产摩托车。1996年与东风公司合作在惠州建立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有这样一个渊源关系, 本田在竞争中得到了广州轿车项目。1999年广州本田投产。

(1) 勇于“冒险”。

相对于其他日本汽车厂家, 本田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企业。1963年才开始进入汽车领域, 却是最早在美国建厂的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 本田接手“广州标志”这个失败了的项目, 重新按照自有的“通过少投入、多收益取得胜利”的本田滚动式发展模式进行改造, 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迅速实现40%的国产化。

(2) 稳扎稳打。

广州本田开始投产后, 年产量仅3万辆, 并没有达到日本经济学家常说的轿车生产最少20万辆的规模。但就是利用这较少的产量能打开市场。随着发展, 本田也逐步扩大产量, 到2006年广州本田的年产能达到26万辆。本田也与东风合作, 在2004年也开始生产汽车, 产能定位在3万辆。

(3) 全面开花。

在2003、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 “井喷”后, 本田针对中国的产品生产策略发生变化, 由最初的雅阁2.0升级系列轿车为主导, 变为几乎将旗下所有品牌都引入中国, “Odyssey” (奥德赛) 、“Fit” (飞度) 相继投放市场。

1.2 丰田公司

丰田与中国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4月向中国出口的第一辆皇冠“CROWN”。但是, 丰田公司早期对中国市场以出口整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高峰, 中国进口的80万辆日本车里40%是丰田。

(1) “三级跳”发展战略。上世纪90年代初, 中国政府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八五”期间不再批准新的轿车生产项目。于是时任丰田社长的奥田硕提出了丰田在中国“三级跳”的发展战略:从进入中国到9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 主要向中国提供进口车;第二阶段是在中国生产零部件;第三阶段就是轿车的整车生产。

(2) 模仿对手, 稳步前进。

(3) 后发制人, 全线展开。确定进入第三阶段后, 丰田的投资迅速扩大, 引入大量车型。2002年10月8日, 丰田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威驰“VIOS”在天津下线; 2003年9月5日, “霸道”在四川丰田下线;2003年10月8日, “陆地巡洋舰”在长春下线。

2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根据本田和丰田在华投资的表现, 可以看到日本汽车企业体现出的共同特点 (见表3) 。

(1) 受“小岛清优势理论”影响很大。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个国家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产业应该是本国逐渐丧失优势的产业。

(2) 进入策略被动。20世纪80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汽车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 占据大半江山后, 日本汽车企业这才调整策略, 加快对华投资。

(3) 进入方式循序渐进, 错失良机。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 都是先成品进入, 再零件生产, 最后整车生产。由于对中国市场低估, 让竞争对手占得先机;投资中国市场又担心风险, 只在零件生产上渗透;最冒险的本田在先期投入广州本田项目时也只投入1亿美元。

(4) 站稳市场后, 投资迅速扩大, 投资地区集中。

(5) 本地化不足。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项目中, 相对于其他国家企业本地化程度不高。另外, 中日两国文化心理相近, 这也是本地化不高的一个原因。

(6) 重视销售和服务的建设。由于早期以产品出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日本汽车企业很早就建立起了产品的销售和维修等服务网络。特别是后来涉入零部件领域, 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3 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

相对于日本这样的世界汽车强国, 我国的汽车企业目前还不能在跨国直接投资上面有很大的作为。但是, 对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的战略分析, 可以从中了解对方, 更好地与之在国内市场进行竞争和合作;还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 为以后国际化发展积累经验。

(1) 走国际化道路, 抓住合适的发展时机。

(2) 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经济理论。

参考文献

[1] (美) 哈里森.波特, 叶平译.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9) .

[2]张海东.国际商务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 .

[3]史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理论, 模式, 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1) .

8.日韩企业在华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篇八

关键词:日韩企业;在华投资;区位优势理论;对华投资策略调整

中图分类号:F42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8-0033-02

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决策过程,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如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交易成本等,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产业等方面的因素,如市场规模、产业聚集程度等。另外,一些制度因素,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税收优惠,以及文化差异等也会影响投资流向。当我们研究的是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区位选择时,我们可能看出中国不同经济区在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产业聚集程度的优劣势。这对我们改进不同地理位置的经济水平并且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来刺激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很有必要。对跨国企业在华区位选择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并且缩小不同地区经济方面的差异。这就是本篇文章选题的原因。

1相关区位优势理论基础与决定因素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政策、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项优势往往难以形成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决定。同时区位优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区位优势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最具代表的理论之一。区位优势往往是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因紧密相关。邓宁认为区位特定优势主要包括东道国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潜在的市场容量等。据邓宁对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的实例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对于区域激励政策的反应比起国内公司更为敏感,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时受区域政策的影响更明显。波特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像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而美国著名区域学家埃德加,M·胡佛认为,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以下四类区位因素:一是地区性投入;二是地区性需求;三是输入的投入;四足外部需求。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区位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汉民,2006)),主要包括:{1}东道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性以及经营便利性措施;{2}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包括有效率的基础设施、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与劳动力成本;{3}东道国吸引FDI的政策框架与规则措施,包括对外国子公司的待遇标准、竞争和并购等有关政策以及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私有化政策和政策的透明度及其执行效率等。

2日韩企业在中国投资区位的现状

日本和韩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稳步发展后90年代中期到达高峰。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又呈现出积极发展的势头。2003、2004年和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分别达到50.5亿美元,54.5亿美元和65.3亿美元,成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二大来源地。2006年日商在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590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5.98亿美元。当今,日本在华投资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为运输机器工业、电子通讯设备、电器机械、普通机械、服装制造业。

相比之下,韩国对华投资的重点始终是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直接投资集中在一般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加工、电子电路、机械制造行业,其中大约6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纤维、服装、皮革及组装金属。在这些行业中,韩国企业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依靠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然后把产品出口到第三国。

从总体上看日韩跨国公司投资高度集中于中国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综合投资成本也低于中西部地区;二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对外引资政策的区域差异。中国对沿海地区的外资政策倾斜是日韩企业投资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因素;三是空间位置的接近性。中国沿海地区是日韩企业投资最直接和最便利的区位对其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韩资企业的投资集中与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利群,2007)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接近和投资环境等有关。投资集中在山东、天津、辽宁等环渤海地区主要投资动机是追求费用最低。因为许多在华韩资企业生产的原料和产品的销售市场都在韩国在这一地区投资布局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费用。而且环渤海地区的各级政府都把韩资企业作为引进外资的重点在各方面给予优惠这也是吸引韩资企业在该地区集中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截止2007年12月份,天津滨海新区累计利用韩资27.14亿美元,占韩国对华投资的47.35%。

3日韩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区位存在的问题

3.1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问题

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日本制造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为45.9806亿美元,比2005年的65.3亿美元下降了近30%投资的项目数量为2590个,比2005年的3269个减少了20%。由于前几年中日政治关系出现一些问题,日本一些企业担心在中国投资有风险,另外在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开始升值,但是由于日本国内通货膨胀,所以2005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日元兑人民币是贬值,15%到18%,也就意味着日本对华投资企业成本增加了15%到18%。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面临世界的粮食能源等等很多问题因此日本有些人开始抵制对华的投资,这也导致了日本对华投资在2005年以后有下滑趋势。

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现象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马上消失。在投资方面,虽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增长势头已经落后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日本经济界出于对政治风险的担心,出现了“China+1”的投资模式。日本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由于中日政治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在上升,不应该集中投资于中国一国,而应同时考虑去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中国周边其他国家投资设厂。这将在中长期造成部分日本对华投资的分流。

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将对日本对华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使来料加工型投资大幅减少。自从2005年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7%。这一势头还在发展。外界普遍认为人民币尚有巨大上涨空间。考虑到大部分在华投资的相当部分日本企业主要从事生产返销日本或向第三国出口的纤维、电机、机械、信息器械、精密器材等产业,随着人民币升值,其国际竞争力将有所削弱。其次,中国在加入WTO后过渡期,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将逐渐废除。其中,“两税合一”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也将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产生较大影响。其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换也会对日资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一部分单纯依靠低价出口的劳动密集型日资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此外,中国社保体系的完善、职工劳动条件的提高等因素将使日本在华投资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不同程度地上升。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动成本已明显低于中国非凡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劳动成本,这将使日本企业在中国增资扩容或新建投资时更为谨慎。

3.2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问题

在近期对韩资企业对华投资动机的调查中,位列前三位的原因是:{1}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以降低企业成本;({2}应配套企业的要求;{3}为进入中国的广阔市场。企业投资的目的决定了企业经营策略,这样的投资目的也会影响他们对于投资区域的选择。而由于中国渐渐不能满足韩资企业这样的动机,因此韩资企业对华的投资有下降趋势。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大约有5000家韩国企业进入中国青岛,受租金上升和经营环境变化的不利因素影响,估计从08年1月至6月可能会有1000家韩国企业撤出中国,占该地区韩国企业的五分之一。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04年韩国对华投资额为62.5亿美元,2007年1月至11月的韩国对华投资额仅为32.3亿美元,缩减了近一半。与此同时,日韩资本对印度、越南等国家的投资则正逐渐上升,使印度和越南成为备受青睐的新投资地。2006年上半年,日韩在印度的直接投资额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150%以上,对越南的投资额也增加了30%以上。另外,韩国还有人担心中国会利用中韩活跃的贸易获取高技术,从而在高新技术领域赶上韩国。尽管韩国的这种担心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它确实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韩国高新技术企业对中国的投资。

4日韩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建议

①将中国作为向第三国出口的产品生产基地转为面向中国市场。日本与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中仍可以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中国现在正由世界的工厂走向世界的市场,过去在对中国的投资主要是将中国作为向第三国出口的产品生产基地,而现在对中国的投资主要是面向中国市场,是一种内需型投资。

②对华投资区位北移。日本与韩对中国的投资到目前为止在华东地区主要以上海为中心,华南地区主要以广东省为中心。今后建议日韩资企业把投资的眼光放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渤海地区。日韩企业对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投资一定程度上已经比较成熟了,今后可以更多的集中在东北地区。

③日韩产业转移应出现结构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是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二是由加工贸易型向以中国为市场定位的战略投资型转变;三是由一般加工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服务外包和现代农业等新的领域转移;四是由单一项目向产业链转移。

参考文献:

[1] 冯鹏程.日韩对我国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及效应的比

较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

[2] 帕特里克·尤特得里.跨国公司如何选择投资地点[DB/O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0725,2009-07-02.

[3] 新浪科技.韩国担心中韩贸易导致技术外泄及其产业空心

化[DB/OL].http://tech.sinacom.cn/it/2004-08-26/0738412486.

shtml,2009-09-03.

[4] 访问早稻田大学小林英夫教授.日本对华投资动向[J].环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日记:毕业考试下一篇: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