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2024-08-11

志愿者进社区方案(12篇)

1.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一

市一小教师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培训,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外教育,扩大家庭婴幼儿教育指导和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覆盖面,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结合社区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教师志愿者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提高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效果。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形成教师进社区活动体系。

1、成立教师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

学校、社区成立教师进社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指导、确保家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组 长:王晓波

副组长:陈龙

成 员:陈龙、肖艳、毛李明

2、制定教师进社区活动规章制度。

(1)教师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

(2)学校、社区与家庭联系、做到经常化,多样化。

(3)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分工明确,要有图片和文字记载,并及时上报简报。

(4)家长定期来校或教师上门家访反馈信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进步。

(5)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培训,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外教育,家访时,改变以往登门告状为如今的登门拜访,指导外来务工人员有效家教。

3、确定运行机制

(1)学校方面:联系本校实际,把“教师进社区”活动列入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活动计划,确定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方法、措施等。

(2)教师方面:有计划、有目的、有落实地开展各项“教师进社区”的家访活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充分借助行政办公会、教师集会、党员会、宣传橱窗、新闻媒体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营造浓厚的教师进社区活动氛围。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理解与支持教师进社区活动,营造有利于推进教师进社区的良好教育氛围,进一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班主任及有关老师进行沟通,校领导及社区进行点评总结,促进教师进社区活动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家长座谈会的时机与作用,要求家长对制定教师进社区规章制度进行分析、改进,确保家访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学校将着眼于存在的问题,制定灵活多变的措施,实实在在干好教师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工作。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

2013.5.20

2.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二

关键词:群众路线,大学生志愿者,国学,进社区

一、吉林市国学传承活动现状

国学即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修身、齐家、治国、正心的大智慧, 这些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国家文化战略的大背景下, 全国各地旨在以传承经典, 弘扬传统的国学活动经常见诸媒体。吉林市的国学传承活动在各个部门、团体的共同努力下,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松花江文化讲坛薪火不熄。

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原则的“松花江文化讲坛”2008年1月创办了至今, 采取“非商业化运作, 市民免费参与”模式, 每周日下午开讲, 开办几年来, 在百姓当中赢得良好口碑, 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 已逐渐成为群众周末休闲学习的时尚文化活动, 也成为本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创意栏目和基层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和吉林市公益服务的文化品牌, 而这一有社会影响力的市民课堂开设的“弘扬传统文化”授课内容即是该讲堂其七大系列内容之一。

2. 国学教育从小做起。

市内幼儿园、中小学重视打造国学经典教育的校园氛围, 民间办学机构撑起大众桥梁。各个幼儿园纷纷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传统蒙学经典引入课堂。而传统的古典诗词更是学前语文教育的重点。中小学在国学经典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进入中小学, 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而这一方面松花江中学尤为突出。2007年8月, 松花江中学在校长吕杰的主持下, 开始大力推行《弟子规》教育, 将《弟子规》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此后, 学校教师以各自的方式方法诠释着《弟子规》, 形成了学习《弟子规》、力行《弟子规》的校园氛围, 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松花江中学的《弟子规》教育不仅招来各级领导、业内同行纷纷前来观摩, 而且吕杰校长还带着业务骨干教师走进了电视台、讲坛甚至是到马来西亚去推广经验。民间的办学机构也不遗余力地开展国学教育。如济群学校开有“国学”课, 世纪东方外语学校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工作。2010年11月25日, 在皇家花园酒店 (今五洲花园酒店) 主持承办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吉林市首届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2012年5月17日, 在吉化会议中心主持承办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公益讲座———“家和万事兴”专题讲座。

3. 文化重镇传承文化。

龙潭山公园、北山公园、吉林文庙、吉林博物馆等传统文化重镇据自身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向人们诉说着区域文化的传承;而市政府从2012年开展的河灯文化节等活动, 三集纪录片《发现龙潭山》于2013年12月21日登上央视CCTV9则更是将荒漠了的吉林区域文化演绎成了“街谈巷议”。

二、高校的责任与缺位

1. 高等院校作用不可忽视。高校就应该是传统

文化研究、宣传之阵地, 就国学的研究、宣传来看, 首都师范大学已经给高校带了个好头, 去年11月27日, 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研究院 (简称国学院) 在京揭牌成立。国学院的前身是国学传播中心, 其性质为非实体性的校属研究机构。国学院将精选国学基本知识, 运用现代传播技术, 探索有效传播方式, 向更广范围传播国学。但就吉林市高校在国学的研究、宣传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显担当不足, 虽然驻市高校中传统文化研究者不但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 而且一部分人还热情地参与了社会推广工作。但是, 就我校的文史专业来看, 师生在象牙塔内坐而论道居多, 而结合需要, 带领学生走入社会, 以便共同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却做得很不够。

2. 社区是城市的最基层单位。

而社区及其辖下的各个居民小区其文化荒漠状态显然毋庸讳言。随着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以往简单的广场舞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多样的文化诉求。与之相对,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高等院校却居于象牙塔内, 缺乏与社会群众的有效互动、交流。这时, 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有效地为百姓办点实事儿———即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2013年11月29日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议指出, 要将城乡居民文化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推进。这一决议的出台, 既是对国家文化战略的一种回应, 同时也彰显了这一工作的紧迫性。为此, 北华大学与吉林市人民政府于今年4月份签订了文化建设合作协议。而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一合作协议, 文学院与吉林市文化局又签订了框架性的合作协议。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以为, 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国学进社区活动, 就是践行教育实践活动, 密切联系高校与社区群众关系的最佳契合点。

三、方案构拟与活动思考

1. 明确高校的崇高使命。

高校的国学即传统文化研究一直是在进行的, 但是, 如何在课堂之外, 结合需要, 带领学生走入社会, 将传统文化转换为有效的话语资源为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期间,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中, 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应该怎样配合?社区居民是否需要国学知识?如果需要, 又想了解哪一方面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 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将国学引进社区是否可行?如果以活动的方式开展进社区活动, 应开展哪些方面的活动?如何将活动开展的具有针对性?我们的一个基本认识是, 大力推广国学, 开展送节目到社区、送讲座到社区、送培训到社区等活动, 共同建设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 以求进一步打造“文化吉林、魅力江城”的文化名城, 履行高校的基本职责———服务地方社会。

2. 拟定国学进社区的具体方案。

基于此, 在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构拟了如下的活动方案。

(1) 成立国学志愿者学会。依托文学院学生, 联合历史系以及学校其它专业国学爱好者, 乃至市属其他高等院校的国学爱好者成立旨在以向社会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国学志愿者协会。

(2) 调查走访。指导志愿者设计两份调查问卷, 一份负责走访调查社区管理部门、小区物业、房地产开发商、大型商场管理部门等以了解他们对国学进社区的态度、需求侧重点;一份负责走访调查居民、客户对国学进社区的诉求情况, 了解国学对他们的具体吸引力以及热情的持久程度、现今传统文化的浸染程度等方面。

(3) 确定主题, 开展活动。在志愿者调查走访的基础上, 积极联合相关管理部门,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以“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江城精神”为主题的“国学进社区”系列活动。

3. 国学进社区获得双赢。

开展国学进社区活动, 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诉求, 又能增强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拓展学生综合素养, 履行高校的基本社会职责。但是, 践行过程中, 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首先, 我们意识到的就是, 如何充分利用我校的文化资源和如何合理调动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团体, 合理协调学校与社区乃至政府之间的关系, 做到学校有计划、志愿者有行动、社区有组织, 切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如果开展活动,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比较严峻, 那就是活动经费问题。尽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群体, 但是, 活动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费用。如何协调各方, 说服各方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分担活动经费, 是国学进社区活动能否开展下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高祖林.群众路线的意义、问题与时代主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 (06) .

[2]刘若斌.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根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

[3]许祚.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J].新闻爱好者, 2012 (01) .

3.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5-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一方面新社区越来越多,社区服务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老社区的人口流动变快、配套设施老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亟需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和硬件水平。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课外实践能力和志愿服务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进社区为解决当前这一矛盾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必要性

1.响应国家对志愿服务新要求的需要

2005年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要积极争当志愿者,每年拿出一定时间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驻在社区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共驻共建。2006年国务院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在第16条中明确倡导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志愿服务非常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此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号召,并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

2.高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新途径的需要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一方面,通过课堂教育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形成不了吸引力,教学效果也不易保证。另一方面,高校的社会实践多是和专业相关,长期以来,重专业轻教育的思想已在学生中形成,导致社会实践在育人环节上相对较为薄弱。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观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培养大学生的互助意识和社会关怀意识。

3.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可以缓解当前社区管理人手相对缺乏的局面,弥补社区建设中软硬件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积极服务社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进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可以提升志愿者形象,在社区居民之间架设友爱和互助的桥梁,减少因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绝,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社区也可以借机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居民服务方面的志愿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避免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之间出现错位。

4.弘扬志愿精神推广志愿服务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志愿服务,改变过去那种“有活动时大张旗鼓,活动结束后偃旗息鼓”的状况。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口碑,可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真正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推动志愿服务向常态化、高效化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有偏差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志愿服务是“学校组织,被动参与”的一项活动,对志愿服务的精神不够了解,随大流参与志愿服务,高校在组织志愿活动时,也往往偏重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而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精神、目的宣传不到位,同时高校的志愿活动也往往侧重于大型公共服务项目上,而在小型化和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参加集体活动等同起来,对志愿活动的定位有偏差。

2.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时,主要集中在组织服务这一块,如果要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因为社区工作的复杂性、烦琐性和多样化,如解决一些邻里纠纷或一些政策性较强的业务时,大学生在进行这类志愿服务时会感觉与自己专业相关度不高,能提供的志愿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这些往往导致社区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认可度降低。

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高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或是学校的行政命令,当学生参加一两次志愿活动后,对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便会大为降低。因为大学生们会觉得我已经体验过志愿活动了,我从中也得不到什么锻炼或其他什么东西了。为此,高校也会出台一些奖励措施,诸如评奖评优或是给予一定的学分,但是这些只是对小部分学生有吸引力。另外,对于学生志愿服务的付出,要注意到志愿者的需求差别,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做“活雷锋”。

4.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投入还相对缺乏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时,投入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经济上的投入。比如一些交通费用和饮食费用,有的社区距离高校相对较远,大学生要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每次花费对学生来说相对偏高,而社区经费有限,高校在这一块的投入也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时积极性受挫。我们强调的志愿服务,不应是彻底的无偿服务甚至是倒贴服务,而应该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或是实物支持。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策略研究

1.加强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增加志愿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高校应当加强和社区的沟通与联系,让社区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高校根据社区提供的需求信息,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和范围,并更好地结合自己的资源和优势,确定志愿服务的目标、方式和预期成效,并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使得志愿服务能开展得多样化、明确化,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从而增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成就感,也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志愿服务,而不是流于表面。

2.立足社团,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

从社区志愿需求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完不成的,而且有很多项目是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满足社区志愿服务的需求,不能盲目寄托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需要对大学生们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立足社团,依托于社团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志愿服务能力的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渠道,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选择,提高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志愿服务立足于社团,还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志愿服务进行后续追踪和激励,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打下基础。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的活动,很多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仅仅拿一张志愿服务活动证书,甚至有的志愿活动连一纸证明或证书也得不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后,不再愿意参加其他的志愿活动。志愿服务固然是无偿奉献或是无私奉献,但是这不等同于付出没有回报,也不代表志愿服务不需要任何必要的保障和奖励,这将要求高校重视志愿活动,改变管理观念,不再将志愿活动当成一项临时性的组织活动,而要将志愿活动纳入学校育人成才的体系之中,和学生的德育、选修课学分、学生的发展入党、评奖评优联系起来,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甚至可以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志愿活动的开展,并形成明确的文字,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到志愿活动中来,并保证志愿活动开展的质量。

4.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

要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长效性,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有益力量的支持,高校最好能成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来组织、指导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另外,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未能完全独立,在志愿活动中支出的一些交通费、电话费、用餐费等很多时候还要他们自己掏钱,类似的志愿服务次数多了以后,对学生经济上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能设立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项资金,并多方寻求社会各界的资助,让志愿活动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支持,不损害大学生志愿者的利益和积极性。

5.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

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可以让志愿活动树立远大目标,更好地立足自身,挖掘潜力,力争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社区和居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志愿者们也可以从社区和居民的积极肯定与认可中得到激励,提高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并自觉维护品牌形象,当大学生被志愿服务品牌所吸引并能自觉维护品牌形象的时候,他们将会迸发出极大的志愿服务热情,并力争把志愿服务做好做强。

总之,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既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广志愿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对学校、學生和社区来说是一件互赢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彭明华.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院,2012(7):16-19.

[2]赵颖.微公益视角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3(4):68-70.

[3]梅霞,张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33-37.

4.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四

关于开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创先争优活动内容,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奉献热情,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经研究,决定在街道党员中开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志愿者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是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开展志愿者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主题,引导和动员党员亮身份、尽义务、做奉献、树形象,展示党员先进性,为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员自觉与组织引导相结合。开展志愿者进社区和党员奉献日活动,既要激发广大党员履行义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自觉意识,引导他们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发挥作用,又要在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下,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义务奉献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社会公益事业献爱心、做贡献。

(二)坚持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要密切关注群众所想所盼,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组织党员集中开展义务奉献活动,扩大影响,推动工作。同时,要把党员集中活动与党员分散开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党员奉献活动延伸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党员奉献活动成为党员八小时之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

(三)坚持尽力而为与力量而行相结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使奉献精神深入到每个党员的心中。鼓励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主动地参加奉献活动。同时,要讲究实效,不搞一阵风,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抓的长久,抓出成效。对活动内容、服务项目进行调查、分类,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服务项目要求与党员本人的能力、水平,确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三、活动主题与内容

(一)制定实施方案。“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要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坚持。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迅速掀起“党员奉献日”活动热潮,并认真抓好落实。每制定实施方案,每季度制定活动计划,每月的15日开展一次“党员奉献日”活动。要落实动态信息报送制度,每年1月初上报方案,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上报上一季度活动总结和本季度计划表,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及时上报图片资料以及信息或总结。

(二)参加“进社区、奉献日”主题活动。要根据本单位实际,自行确定每月至少1次的“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开展活动要灵活、具有特色、富有实效的奉献活动,党员积极参加,在全局形成一个上下互动、互帮互助的活动热潮。

(三)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在其工作,居住地范围内,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助一”或“多助一”的长期结对服务,并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户制度,结成长期对子。要注意帮扶的实际效果,不能流于形式。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切实把开展活动同引导广大党员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树立良好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紧密结合起来,要确定专人负责,加强对“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的指导,检查督促活动的开展,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促进活动顺利健康地进行,保证活动的社会效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紧紧围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主题,精心确定活动重点,切实组织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要把开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与党员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组织活动,真正使每个党员普遍受到一次党课教育,参加一次党性实践,树起一个良好形象。要坚持把“进社区、奉献日”活动纳入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变为自觉行动。

5.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总结 篇五

一、开办小学生英语培训夏令营和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小学生英语培训夏令营

(1)方式:立足于课文内容,设计出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目的: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方式: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通过道德案例分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览淮安大学城,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教学目的:目前未成年人虽然物质生活优越,但缺乏丰富多彩的暑期文化生活,影响身心健康。对这些未成年人,尤其是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端正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

我国目前正备受世界瞩目的一年。本次活动利用出黑板报,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影片,制作、发放宣传手册,重点住户重点宣传等手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要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当地居民中去,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大家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们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制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问卷调查,了解居民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区的情况,使我们开展的活动更加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我系志愿者将对社区居民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社区居民能给我们提出建议和要求,让我们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确定为他们服务的方向与重点,尽自己全力更好地为社区做贡献。

四、积极配合完成社区居委会安排的各项任务

6.暑假学生进社区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六

三年段的暑假学生进社区志愿者系列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这个寒假我们年段各班组成的假日小分队活动,让大家的寒假生活变得既充实又愉快,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进,同学们得到了快乐,获得了健康成长。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内容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实践性。

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走进自然。另外,在活动中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组织了环保行动。学生手拿一个环保垃圾袋,捡起身边的垃圾,以自己的行动为社区奉献一份力量,融入社会大家庭,做一名合格的小主人。

通过到为社区街道清理卫生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受到了启发与教育,更以一片真情回报社会,向全社会展示了新世纪青少年学生的卓越风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带动了社区 居民的环保意识,有的居民说:“学生为我们清除了散落的垃圾,今后我们再也不好意思到处乱扔了”。

二、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确保了活动的顺利的开展。

安全问题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活动开始前,指导人员先到活动的地方踩点,并在出发前强调了组织纪律,提醒了学生做好外出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注意安全。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保证了活动圆满的完成,活动结束时,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让更多的孩子有亲身实践的经历。

三、各方反馈

1、家长。家长对于活动的开展表示了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在课余时能参与更多的这样的活动。

2、志愿者。作为小学生的志愿者,在此次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担任传授知识的职责,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积累了自身的社会经验。志愿者们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更多的志愿者活动中去。

四、活动成效

活动过程中开展都较为顺利,出现问题时也及时解决。通过活动,提高了队员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增进了友谊和团结协作,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

五、存在问题:

由于志愿者的住址比较分散,而且活动时间比较长,集合是 较困难,有的临时有事‘有的另有安排。加上天气比较炎热,家长不太放心。

7.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七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全面开展“五城联创”行动的决定,近日,福新东路社区组织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向社会广泛宣传“五城联创”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为创建绿色、关注环保、宣传环保的良好氛围,推进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共同把我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幸福家园。

福新东路社区组织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联系居民区,积极为住宅小区绿化美化、平房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集中清理小区内的“小张贴”、“小广告”等,积极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5月16日上午,福新东路社区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吉祥苑小区,开展植树绿化活动。植树现场热闹非凡,大家干劲十足,各自携带工具,大家两三个人一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在挖坑、放苗、填土等各个环节一丝不苟,以确保树苗的成活率。不一会,就种下了140多颗,大家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笔直的挺立着,心中满是自豪。

5月20日,福新东路社区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我辖区福新东路4号有一处堆积了多年的垃圾聚点,形成了一个“小山”,据了解这一地方由于长年居民因为环境卫生意识差形成了就地乱倒垃圾的现象,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的美观。上午9点,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和社区工作人员四十多人自带工具,对我辖区这一处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将白色垃圾焚烧、避免二次污染。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社区工作人员与低保户俯身打扫的身影,大家干劲十足,分工有序,忙而不乱。本次大扫除活动持续了近2个小时,解决了垃圾无人清理的局面,从而改善了周边的环境卫生面貌,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肯定。

5月25日上午福新东路社区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再次前往吉祥苑小区,清理小区环境卫生,为了进一步保持小区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环境面貌。这次工作的重点是清理树坑里的大石块,白色垃圾等残留物以及集中清理小区内的“小张贴、小广告”。乱张贴小广告、乱扔垃圾是小区居民最深恶痛绝的事情,它不但影响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破坏了小区内的优美环境。

在劳动中,大家个个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尽管天气炎热,但是大家没有怨言,大家自行分成小组,对楼道门挨个清理。

墙上张贴的广告很难撕掉,用指甲刮起来手指又很疼,社区书记给大家拿来了小铲子和喷壶,省事又省力。经过几个小时的清理,树坑里的白色垃圾、大石块垃圾和楼道门上的乱张贴全都不见了踪影,小区内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8.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八

2017年8月14日上午,果业局20余名党员志愿者在副局长雷向勇的带领下,又一次走进古镇社区,为社区再次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

大家一并上路,并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用笤帚清扫路面,有的用小铲铲除野广告,有的用簸箕清理垃圾,有的给扫过的路面洒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劳动,同志们就将古镇社区延红新村巷道的环境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天的劳动,同志们挥洒的是汗水,换回的是巷道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他们的创举也同时得到过往行人的啧啧夸赞。

这是贵局今年来第二次走进古镇社区参加义务劳动,通过开展义务劳动,一方面使同志们锻炼了身体,陶冶了精神情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义务劳动,增强了单位内部的凝聚力,拉近了干群关系,树立了作风建设年果业一班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9.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九

第一条 消防志愿者从事消防志愿服务活动,不计劳动报酬,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消防服务和帮助的人。

第二条 消防志愿服务活动范围

1、定期不定期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普及消防常识,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促进全社会防火灭火逃生自救能力的提高。

2、火灾预防任务。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防火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参与社区大型会议、文体娱乐、体育赛事等消防保卫巡逻;参与社会消防监督,举报、投诉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

第三条 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守则

1、消防志愿者从事消防志愿服务活动时,要注意礼节礼貌、态度谦和,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接受吃请或收受纪念品。

2、不得利用消防志愿者组织或者消防志愿者的名义、标志从事与消防志愿活动无关的事项,不得通过消防志愿服务活动谋求私利。

3、服从社区和志愿服务队组织的统一安排,准时参加服务活动。因故不能参与活动者,应事先向活动组织者请假,无故连续半年不参加活动视为自动退出志愿者组织,取消其消防志愿者资格。

4、参与服务活动志愿者必须佩戴志愿者标志(胸牌,衣帽等),不得佩戴志愿者标志参与非消防志愿活动。

5、志愿者队伍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合作,积极沟通与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6、爱护服务对象与本组织的财产,在进行服务活动时应厉行节约、注重环保。

第四条 志愿服务活动现场程序

1、集合队伍,签名登记,讲解志愿服务有关内容、方法、标准和注意事项,讲解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说明活动结束时间。

2、按分工和分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做好服务及自我宣传。

4、集合队伍听取汇报,讲评活动情况,提出改进要求。第五条 志愿服务活动注意事项

1、志愿服务活动不得扰民。志愿服务活动须事先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不得强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不得在居民休息期间大声喧哗;不得强行要求被服务单位提供财物帮助。

10.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十

XX市开展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强化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双向认同,初步形成“党员好不好、群众是主考;党员干没干、社区说了算”的导向,党员把进社区服务群众当成自觉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心得体会。

我们认为,联系服务群众不是一句空话,要带着感情,身下心到,直面群众生活,“零距离”贴心服务,才能真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此,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XX市深化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引导党员把身下心到作为作风要求,把真情服务作为价值追求,把常下基层内化为自觉行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转作风、炼党性。活动中,XX市引导6.7万名党员进社区、访民情、解民意。

不带着深厚感情,联系服务群众就可能是“作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必须持之以恒,坚决杜绝为民服务一阵风的形式主义。我们认为,只有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时刻刻想到群众,才会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才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因此,我们要求每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结合岗位优势,积极化解落实行车难、治安差、环境乱、公共空间少及收入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

11.志愿者进社区方案 篇十一

活动的情况说明

一、文化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2015年3月20日,省地质队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李春荣、副队长陈桂英带领成员30人在地质小区为辖区中老年人举办“春季老年人趣味运动会”。运动会设有扔飞镖、保龄球、投篮、套圈换物、乒乓拍运球、射击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项目,吸引了近200多名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运动会开始前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还送上了歌舞表演,以腰鼓的形式表演“爱我中华”曲目,拉开了活动序幕。项目“乒乓拍运球”考验的是平衡力,“套圈、投飞镖、射击”等项目则考验对方位目标的精准判断能力。面对这些挑战性的项目,均已年过半百的老人们精神矍铄,兴趣十足,在活动中玩出了“精气神”,玩出了“年轻态”。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搭建了老年朋友之间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尽情享受快乐的休闲时光。

2016年5月29日,市老干局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陈红心、副队长黄园带领60多名文化志愿者者在世纪钟举办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文艺汇演。现场歌声嘹亮、舞蹈欢快,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整台节目集合唱、舞蹈、气功、武术、京剧等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的12个文艺节目,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舞蹈《珊瑚颂》、京剧清唱《甘露寺》、武术表演《功夫扇》、气功表演《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歌舞《我们好好爱》、小品表演《反四风、扬正气》等节目。为现场的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大餐,舞蹈、歌曲、小合唱、社区居民小曲子、小品、诗歌朗诵等节目把联欢晚会推向了高潮,赢得了在场近千观众的欢呼声和热烈掌声。

2017年7月20日上午,东岳街办文体站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殷梅兰(站长)、李海英、黄石市理工学院殷教授一行到湖滨社区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儿童和家长共计23人开展“党徽剪纸绘中国梦”亲子活动。活动中,殷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剪纸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向大家了解了剪纸的艺术特色。一张张红纸,寥寥数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图案,这种神奇的变换一下子提起了孩子的兴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个个剪纸作品从家长朋友们和孩子的手中诞生。现场的家长朋友们都纷纷表示,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至今,在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将剪纸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地延伸下去,一定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投身其中。剪纸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复杂的工作。它不仅能培养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动脑能力。

二、医疗卫生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2015年4月10日,邀请省地质医院管理中心医疗志愿服务队林先锋、张秀芳、李兰等医师、医务人员30余人利用节假日期间到辖区内开展“关爱老人健康”为主题的健康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共免费为辖区居民诊治、检查3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前来就诊的居民进行了常见病、慢性病的一般治疗,对疑难、复杂疾病的居民给予初步筛查、诊断,提出治疗建议,同时,医务人员还免费为居民进行血压、血糖的测量,并免费发放健康手册,宣传健康知识,传授保健技能,倡导健康生活。活动中,每个医务人员都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逐一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2016年6月21日,市计量技术监督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柏松树协同湖滨社区医务室刘赤平(门诊医师)、刘诗江(门诊医师)举办“关爱身体健康义诊活动”,15名志愿者参加。服务居民400余人。此次志愿活动针对的主要是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康复理疗等问题进行就。为辖区居民提供测血压、健康咨询、康复理疗、发放健康手册等。诊医疗志愿者们在详细询问了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近来治疗等情况后,也为患者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案。活动中,医疗志愿者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居民提供了面对面、零距离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还义务上门为辖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免费检查煤气罐,确保人生安全,得到了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与好评。

2017年8月19日,湖滨社区联合大冶爱尔眼科医院志愿服务队殷均陶、程林、曹树林开展“侨爱心 光明行”为主题的白内障公益活动,6名志愿者参加,服务居民160余人。活动现场,医务志愿者们用带来的专业仪器和设备,认真地为每一位居民检查,对筛查出有白内障疾患的老人详细登记了其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同时,医生们还向患者们介绍了白内障的种类,讲解了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以及如何彻底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并现场发放了关于白内障患者手术补助政策的宣传资料400余份。这次义诊活动在帮助居民了解白内障眼疾的同时,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日常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受到了居民普遍点赞。

三、法律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2015年6月8日,湖滨社区辖区单位人社局志愿者服务队在湖滨路开展“人事劳保纠纷”咨询法律志愿服务进社区主题活动,服务队明亚慧、宁静等25名志愿者参加,服务居民500人次。本次活动主要针对辖区居民进行职业、失业、就业、人事等法律知识普及,对有关政策进行宣传。活动现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咨询点和放置了法律援助宣传海报,向居民群众详细讲解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政策文件、法律援助的程序、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的材料、法律援助的范围及法律援助的条件等相关知识。同时,志愿者向过往的社区居民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以及联络卡,前来咨询的居民陆陆续续挤满了整个活动现场,通过一一解答、现场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此次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对人事劳保方面依法维权意识,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一致好评。

2016年4月23日,湖滨社区联合市地税一分局志愿者队开展税法进社主题活动。市地方税务局张常义局长、市地方税务局一分局纪宏碧局长带领地税一分局税务普法志愿者10名,服务居民30余人。在湖滨社区干部的配合下,与辖区党员、居民经行了税法宣传互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座谈会现场发放税法宣传资料。市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将事先准备好的上百本宣传资料派发给辖区党员、居民。二是现场解答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咨询提问。对于代表们咨询提问的小本生意如何缴税、不同企业如何缴税、二手房买卖缴税等问题,市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一一进行详细解答;三是收集对纳税宣传与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合理化建议进行研究与采纳。整个座谈会过程中,互动良好,交流氛围融洽。此次税务宣传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居民、为居民朋友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开展好便民办税出风行动”。

2017年7月12日,湖滨社区联合市工商管理管理局志愿者服务队在湖滨路举办“送法进社区”主题活动。活动参与志愿者毛天祥、卢建华等20人,服务居民300人次。现场设立法律法规咨询台,对前来进行消费维权咨询的群众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志愿者们冒着酷暑,给社区的居民和沿街商铺发放宣传手册,讲解传销危害、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志愿者还整理小区杂物,将小区道路、草丛、绿化带中的垃圾、树叶清理干净。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与支持率,同时也提高了群众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共创文明城市的良好局面。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环保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2015年7月14日,湖滨社区邀请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在地质队小区开展“环保进社区 文明进万家”主题活动。陈西平、黄璐等15名志愿者参加,服务居民400余人。活动中,环保志愿者们向小区居民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和宣讲环保知识,设置环保展板,畅通了环保知识咨询和环保违法行为投诉渠道,普及环保知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居民选择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环保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

2016年7月23日,湖滨社区联合市环保局志愿者服务队在湖滨路9号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家园”主题活动。活动志愿者王琳等12名,服务居民300余名。活动中,志愿者们向居民和沿街商铺朋友们宣传环保知识,并在横幅上签名,宣传社区居民要发扬主人翁精神,从自身做起,不乱扔乱吐,共同维护环境,沿街商户把责任区内的卫生保持好、秩序维护好、设施保护好; 这次宣传活动也使辖区居民深受教育,有社区居民说:“以前有很多不懂的知识,现在听了就清楚明白该则么解决问题,像节水的问题、节能的问题,今天听到后,思想就明了。通过这次环保知识的宣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重要的是,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文明礼貌素质,教育了下一代,美化了社区的居住生活环境,浓厚了社区的文化氛围,增进了社区居民凝聚力。

2017年7月15日,湖滨社区联合环保局志愿者服务队在湖滨社区远程教育广场开展建设绿色家园主题活动。活动志愿者柯志平等10人。受益居民200余人。本次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展示环保知识宣传展板、等方式向广大居民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现场还设立咨询点,解答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环保节能问题。并通过发放环保购物袋、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居民更好地了解保护小区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活动后,志愿者们还对居民区和部分商户进行了入户走访,推广环保知识。倡议居民以实际行动自觉杜绝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通过宣传,使居民更加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认识到绿色家园、和谐社区需要全体居民的共同维护。

五、消防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2015年12月3日,湖滨社区联合市民政局、市消防大队志愿者服务队在辖区中百仓储超市门口举办“消防知识进社区、进中百仓储”主题活动。瞿章勋参谋、邹磊、陈道等8名志愿者参加。受益居民100余人。本次活动,市消防大队队长首先为辖区居民、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应急操作与火场逃生技巧讲解,教大家掌握一旦发生火情,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地报警、扑救、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并现场对干粉灭火器的机构进行讲解,使用方法进行指导。让小区居民、门店员工使用干粉灭火器对现场小型模拟火点进行灭火,亲身感受在火场应该如何使用正确消防设备。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灭火能力有所增强,对抗火灾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2016年3月23日,湖滨社区联合市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与东岳街办李建勋党委、曹庭柒主任参加活动。受益居民60余人。为增强小区居民安全意识,湖滨社区邀请市消防志愿者服务队瞿章勋参谋、陈明大队长现场为居民讲解了日常生活中防火、用火和用电等消防知识,掌握如何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如何处置初期火灾、如何正确拨打119报警等安全技能。同时还向居民发放消防知识及逃生自救常识传单,并耐心地和社区居民们进行交谈。随后,组织辖区居民进一步讲解了如何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现场讲解了火灾的扑救方法和逃生技巧。居民兴致勃勃地上前体验一把火器灭火操作,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消防安全常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营造了人人学习消防、普遍参与消防的气氛。

12.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服务进社区 篇十二

2015年1月7日下午,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实践部志愿者组成的环保服务小队来到****社区,举行“建设环保新社区”大扫除实践活动,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间,同时打扫整个小区的道路及设施等,为净化环境、美化社区贡献出一份力量。

为实现大扫除活动的高效与高质,同学们都抱着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分工明确,认真打扫社区内的每一死角,不怕脏、不怕累,清理道路及草坪内的垃圾,同学们都以自己的行动相互感染,相互勉励,相互促进,在保证效的同时也保证了质。为确保大扫除活动质的达标,在大扫除活动完毕后,服务小队负责人对劳动成果进行验收检查,力保能做到超质完成,圆满完成大扫除工作任务。

上一篇:加拿大留学申请:硕士留学方案解析下一篇:法制副校长聘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