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理论

2024-10-31

经济危机理论(共8篇)

1.经济危机理论 篇一

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看经济运行

内容摘要:忙碌一年,环球经济终于迎来复苏的迹象,全球股市触底反弹:美股弹60%,香港反弹超过1倍,内地反弹80%。可以看出,股市复苏的热度显然比宏观经济复苏的热度要高出许多,在宏观经济还没有走出低迷的情况下,股市已经达到3000点之上,比最低点位时大涨千点之多,也让去年低位入市的投资者大获全胜,社保基金的股市投资已经开始扭亏为盈。人民币将于年内剩余时间维持平稳,但会于加速升值,以对抗届时可能发生的通胀。预计今年第4季度GDP增速可能达到10%甚至更高水平。全年经济增长将实现略高于8%的预期目标,将维持在8.5%左右,而明年一季度可能更高。今年中国第4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超过10%,全年GDP增速将达到8.5%左右。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回暖;GDP增长;股市反弹

股票的价格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的风险预期以及由此形成的估值水平决定的,股价是针对未来企业表现的情绪反映。1500多只股票的价格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投资者对未来宏观经济表现的总体情绪。所以,股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宏观经济。即: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价反映的是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因而其表现必定领先于经济的实际表现.

在经济衰退至尾声时,绝大多数投资者已远离证券市场,每日成交量很小.此时一部分有眼光且不断搜集和分析有关经济形势并作出合理判断的投资者开始吸纳股票,股价开始慢慢上升。

美国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进口大幅度减少,虽然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开始起作用,但由于美国资产在这轮风暴的大幅缩水,其购买力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而美国失业率不断刷新(10月份为10.2%)更加剧了其消费压力。这对于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虽然国内GDP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是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投资而非消费,如果经济趋于平稳,国家政策一旦收缩,经济是否继续高速增长便成为未知。同时,因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而对于政府出钱.这存在很大风险。钱从政府和中央银行来,投放量超过一定限度,股市跟楼市就会出现泡沫,如果不收紧,泡沫一旦破裂,后果严重。

众所周知,香港的楼房泡沫爆破后,近才可恢复。但是此时如果收紧,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可能会掉头下滑,功亏一篑。

所以虽然各国明白泡沫破裂的危害,但因为经济增长仍未稳固,各地政府短期内仍不大可能会收紧,即使调整,也不会加息,最多回收一点资金。从目前各国的动作来看,除了澳大利亚连续两次加息外,其他各国继续保持低利率政策。

由于受益于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消费的实际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工业生产稳步回升等4方面因素,支撑中国经济明显复苏,预计今年第4季度GDP增速可能达到10%甚至更高水平。全年经济增长将实现略高于8%的预期目标,将维持在8.5%左右。

所以现在的市场,不论是政策面、资金面、投资者信心层面、以及上市公司今年的业绩成长预期,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为主,预期向好占据主流。这样的市场背景,即使大盘出现反复,也不会构成太大的下调压力。何况大盘在近期的连续上行过程中,本身就很谨慎,大盘上涨持续时间较长,但上涨幅度有限,一些技术性调整需求,大多已在大盘反复与震荡中同步进行。

表现在盘面,每天盘中股票有涨有跌,热点轮换节奏较快,一些短线涨幅较大的品种,大多会在盘中顺势震荡调整,以消除获利筹码带来的压力.在年第二季度之前,政府不会正式实施紧缩政策。

预计受益于出口稳步回升、消费全面复苏以及个人住房投资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将于2010年后期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预期将由的-2.3个百分点增至2010年的0.3个百分点。因为中国股市的表现一般较潜在的经济增长期领先2-3个季度,因此预计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将于2010年第二季度反弹,也即市场开始消化中国经济2010年将持续强劲复苏这一预期时。

股价变动与经济周期之间呈现出大致相似的波动形状。个人认为,大盘多半会选择继续强势。近期A股呈现一方面是金融地产股的疲软,另一方面则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预期强烈的品种有着较为乐观的表现,尤其是农业股、水泥股、有色金属股等品种。这其实折射出市场对通胀预期渐趋强烈背景下的思路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关注起产品价格上涨的主线。

正由于此,业内人士认为A股市场的.涨升空间依然乐观,因为金融地产股其实也是典型的通胀预期受益概念股,只不过目前市场的资金面尚未达到支撑金融地产股走主升浪的程度。这也印证不同行业受到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摆脱经济衰退而进入发展阶段初期时,最先复苏的以致股价上扬的有地产业,建筑业,汽车业,化工业等。

而目前我们正处与经济危机下经济复苏增长的初期,所以应多留意此类股票。我们应看到国民经济增长的大趋势,树立投资信心,同时,也应注意经济周期的波动图,弄清国民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一段,以作正确投资。

人民币方面,人民币将于年内剩余时间维持平稳,在2010年会加速升值,以对抗届时可能发生的通胀。尽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总体上好于去年,但仍需面对来自7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即: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消费需求增速下降,投资大幅度增长产生的金融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压力,美元贬值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陈永新.证券投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七板块力挺收复三千大涨有因主力抢筹86股.中国证券网.

2.经济危机理论 篇二

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在简单商品流通中, 经济危机就存在发生的可能。其次马克思指出危机存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 转化条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生产过程中采取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

1.2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和本质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家不断的创造剩余价值,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消费力却不能跟上生产的脚步, 这时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就不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矛盾, 经济危机就会爆发。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就是经济危机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1.3 虚拟资本对经济危机的影响

虚拟资本中包括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有促进的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虚拟资本能对生产规模扩大起加速作用, 但是其不断超过资本积累的限额, 导致了市场的虚假需求。虚拟资本使得市场中会出现虚假的需求, 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张导致经济危机。

1.4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具有周期性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四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不断为后一个阶段做准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周期循环。

2 通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当代经济危机

通过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研究经济危机其新特征, 可以更好证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

2.1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

2.1.1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截至到目前, 一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1973年到1974年之间, 第二次是在1979年到1980年之间, 第三次是在1990年。每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 由于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量锐减, 都会造成西方国家石油价格的暴涨, 从而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衰落, 进而带来国家就业率、生产率等等问题。

2.1.2 美国股灾。

在1987年, 一场全球性的股灾席卷而来, 这主要是从美国的纽约股市暴跌开始, 引起了一系列的西方国家的股市下跌, 在1987年10月19日这一天里, 美国的整个股市损失了5000亿美元的巨额财产, 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美国一年之内的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

在美国股市经历暴跌之后, 这一场危机迅速蔓延到了全球, 这次股市带来的损失总共有17920亿美元,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财产数量的5.3倍左右。

2.1.3 金融危机。

在时间更近的1997年, 亚洲的金融危机开始爆发, 这次危机一直持续到次年的7约底才结束, 给亚洲各个国家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损失, 到了2007年, 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 由此导致了世界金融危机开始形成, 并且给全球的金融事业发展带来惨痛的影响。

根据这三个典型的经济危机案例可以看出, 经济危机的存在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理论是符合的。因为石油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是因为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比例存在严重失衡导致的, 股灾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 是从金融危机中引发出来的, 而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形成, 从根本上来看, 就是马克思所提到的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及资本家对于剩余价值的过度追求和人民相对购买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构成的, 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关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的验证。

2.2 当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实质

虽然全球经济形势和以往大有不同, 但是这只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形势下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来说,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的国际经济形势, 并且可以辅导我们对于现在的国际经济形势进行一个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判断。

2.2.1 隐蔽的生产过剩。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 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本身存在的矛盾, 实际上, 在金融危机的背后不仅存在着物质产品的过剩问题, 同时还有虚拟金融产品的过剩问题。

2.2.2 金融危机的先发性。

在传统的经济危机中, 经济危机的爆发最先体现的领域就是在实体领域中, 最后再一步步的延伸到金融领域, 但是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都是在金融领域, 但这并不是说, 金融领域的问题并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 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根据这样的情况, 马克思指出, 个人或者是企业的投机行为并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像那些如今已经绝种的自然哲学家学派那样, 把发烧看做是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

2.2.3 危机的策源地和中心国。

从历史的发展轨迹上来看,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西方国家, 尤其是发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居多, 由于这些国家在与世界的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和主体地位, 所以会造成一系列大范围的集中的恶性结果。

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存在, 使得中国在近年来受到来自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 所以中国在今后仍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并且参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3.1 加强宏观调控水平

我国在现阶段里, 应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问题, 要做好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转型工作, 要严格把控好国内的通货膨胀状况。经历了之前的经济危机之后,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而且我国内部的发展面临的困难也不少, 特别是外部坏境的变化, 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因此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首先, 要加快产业的结构优化。我国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 但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够带动整个中国产业蓬勃发展, 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坏境保护。

其次, 拉动城乡共同发展, 将贫富分化的差距缩小。贫富差距的两极化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特定的时段, 还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羁绊, 因此要重视城乡共同发展, 拉动中下收入阶层的收入, 稳定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 将市场的流通秩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3.2 扩大内需, 注重民生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 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当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跟不上生产商的生产时, 就会引发经济危机。

从整个市场经济的走向来看, 消费者的需求就不可能再有生产的需要, 而一旦没有生产, 整个市场就会出现经济运行脱节的现象, 因此要充分的注意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合理的安排市场物价。

我国地广人多, 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在当今世界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 中国的市场受到外部的压力, 因此更加要重视国内消费市场的拉动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整个社会阶层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需求不足已经日益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领一个重要因素。

扩大内需是我国目前应对经济危机的一个办法, 同时也是能够保持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我国人均收入不平衡的状况和城乡收入分配之间不平衡的状况又导致了内需不强, 因此我国要想带动内需发展, 就必须要从深层次来解决内需问题, 要积极的完善整个社会的民生保障体系, 切实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解决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

3.3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在面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负面影响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的交给市场,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 所以加快金融体系的改革, 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融合才是避免金融体系大起大落的有效途径。金融是经济的中心, 在社会经济转型中, 金融体系的强韧与否关系重大, 因此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 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的金融体系。在进行金融体系改革时, 不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而且还要在中国以往的特色模式中汲取营养, 并对有可取之处的地方进行再创造。

其次, 提高金融创新水平, 在借鉴成功因素的同时,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创新和改革, 要在加强金融防范风险的基础上, 加快国家金融稳定性评估, 开发创新性金融产品。总之,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要适应中国的国情, 依靠制度创新, 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其资源配置、运行调节方式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3.4 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的存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才有可能促进整个大经济势头的良好运行, 因此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首先, 要支持微小企业发展。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 每当遇到经济危机时, 微小企业就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但是微小企业的存在却又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较为活跃的分子, 在经济危机面前, 微小企业也会出现融资、用工难问题, 因此要对于微小企业进行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以保证中国经济市场的活力。

其次, 要促进民间资本走入更多的领域。现在的民间资本主要还是集中在小型的企业中, 但是民间资本的活跃程度高, 如果放开民间资本金融进入社会公共事业领域, 将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提出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有启示, 并且能够给中国在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 带来更多的指导, 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斯, 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75.

[2]马克斯, 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26.

3.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变发展及启示 篇三

关键词:经济危机的演变 原因 启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一、在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方面:制度因素和有效需求不足因素占主导

西斯蒙第把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即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它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凯恩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经常出现失业和危机,那是由于在通常的情况下,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即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和经济危机。

需要强调指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相对的,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比而言是过剩了,而不是绝对过剩。但不管是相对过剩 ,还是绝对过剩 ,都是过剩。这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共识之处。

熊彼特把创新作为他研究和解释经济危机波动的基石,从而把各种经济周期波动统一起来,以创新活动去加以说明,创造西方经济学中统一研究各种经济危机波动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研究经济危机波动的一大流派。熊彼特热衷探索商业周期中萧条走向繁荣的基本动因。

二、分析经济危机角度方面:矛盾分析法和心理分析及边际分析的较量

马克思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深刻的制度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马克思相反,凯恩斯避开了矛盾分析法,避开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采用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

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是消费和投资之和,把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说成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马克思的矛盾分析和制度分析要优于凯恩斯的心理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在流通领域,而根源于生产领域,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熊彼特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从理论分析、历史过程和统计资料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第二,以创新活动为中心,对经济周期的起因和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不给出任何有关对策的建议。

三、在经济危机的特点方面:周期性是一大亮点

西斯蒙第断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永续不断的、永久性的经济危机而不是周期性的,因为今年的产品是用去年的收入购买的,只有今年的生产与去年的收入相适应才不会发生生产过剩,但资本主义下生产年年扩大,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这就发生了一种永恒的收入不足因而经常存在着过剩的产品,所以资本主义经济会永远处于生产过剩的危机中。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并非持续存在,而是每隔一定时间爆发一次,具有周期性。马克思写到"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把经济周期分为高涨、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后期,资本家对资本品之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故使资本品逐渐增多,其生产成本逐渐加大,俱不足阻遏投资增加。由于资本家不能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降临了。

在经济周期性的研究方面,熊彼特的四阶段模式把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 和"复苏"四个阶段。繁荣阶段和萧条阶段分别由创新和诸如投机、恐慌、经济政策不当之类的外生的、非实质性的现象所引起。同时熊彼特还指出,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

四、对摆脱经济危机的设想

西斯蒙第认为这一途径是回到小生产去,发展小生产。因为小生产是为消费而生产,生产不是无限的;其产品就近销售或为人定做,最能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不会发生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而作为革命家和旧制度的批判者,马克思认为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只能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让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的统一计划指导下避免盲目性,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沦为依据,得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结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资本主义经济就恢复均衡了,经济就能发展 ,资本主义则能坚持下去,就不能灭亡。熊彼特并没有对周期现象提出什么政策建议,但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冒昧地推断出,他可能承认人为的政策干预会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来自外生振源的影响,但除非禁止创新活动,来自内生源的振动将不能被任何人为政策加以消除。

五、对次贷危机的反思

从制度的层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依然是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历史性的变革,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没有变,其结果造成在社会财富不断膨胀的同时,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为了实现资本的贪婪本性,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等技术革命成果,并运用企业并购重组等组织创新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减少员工的工资和社会福利支付以更快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率。这样,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财富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

其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化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导致在私人经济利润率持续提高的同时,工人实际报酬持续下降。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调自由市场的存在与扩张,削弱政府宏观调控;强化自由竞争和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主张减少社会福利支付等等。这些政策主张在实践中使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得以进一步强化。为维护私人经济利润率的持续提高,形成了"工资挤压"和"工资崩溃"趋势,工人实际工资(报酬)持续下降。

最后,在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为了避免引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只得通过无限度扩大消费信贷(如"次贷")的办法来刺激需求,结果无可避免地导致严重金融危机。扩大消费信贷的办法就是为劳资双方共同认同,并为政府肯定的"透支消费"。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为相对过剩的生产创造"虚拟消费"条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所以,21 世纪初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本原因看似一些人所认为的"消费过度",实则还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生产过剩。

参考文献:

[1]曹苏红、王立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透析当前西方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2]孙仲涛.对这次"百年一遇"全球经济危机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 2009年第3期

[3]赫修贵.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比较. 行政论坛.1996年第三期

4.循环经济理论综述 篇四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3R”来自于杜邦的“3R制造法”,三者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入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工业化模式,我国不能照搬。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题中之义。工业污染防治的最初措施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种费而不惠的技术路线。清洁生产强调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清洁生产主要在企业内部施行的话,循环经济则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比如,火电厂的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但可以用来生产多种建材,变成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利用太阳能、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属于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则是通过废物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

1、我国循环经济政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从法律角度为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体系已形成。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对今后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成就和经验

我国循环经济起步和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迟,目前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但近年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致力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积累了一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这主要反映在:

(1)在企业的层次方面。

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终极处置的无害化。

(2)在生态园区建设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10月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组织实施“中国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研究项目,并确定了4个在环境管理方面各具特色的试点园区,即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二批)的产业园区已经达到33个。

(3)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表明已逐步开始走向成熟,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在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方面。

2002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到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省、市27个。

5.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篇五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发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无声无息的发生转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慢慢来袭,但相对于这种较慢的变化我们还能够适应以及应付的来,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改变去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人类在大自然前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如何在狂风暴雨、天崩地裂后站起来时我们的首要难题。纵观近几年世界各地和我国面对天灾人祸时的相关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理,我们还有太多地方需要反思,还有太多地方需要讨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况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经济、政治、环境、生命等造成威胁和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的突发事件。美国学者奥兰・杨认为,危机是由一组迅速展开的事件组成,它使破坏稳定的力量在总的系统或其中任何子系统中的影响作用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并增加在系统中爆发暴力的危险。

危机包括“天灾”和“人祸”,前者指的是自然灾害非人力所为,如:瘟疫、地震、海啸、洪水、冰雹、雷击等,这些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后者指由于人类社会主观因素造成灾祸。如:交通事故、政治谋杀、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以及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乃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核危机等。

危机管理理论是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使美苏两国意识到两国之间爆发“核对抗”的危险,意识到核战争将威胁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给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唤起了日本政界和学者们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便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经济领域。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2003年中国发生SARS危机等事件之后越越让世界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误区 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03年SARS危机和今年5・12特大地震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危机管理的体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对以往的危机管理的误区进行总结就十分必要。

误区一:“谈危机色变”

由于危机爆发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往往会带来灾难,威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影响社会目标的实现。突发事件的爆发需要政府做出即时决策,这给决策者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对政府现有应对危机和执政能力的严肃考验。决策失误不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威胁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因此,人们往往是“谈危机色变”。

误区二:对危机抱侥幸心理

危机一般具有突发性,在危机爆发之前并无明显征兆,因此对于危机的爆发政府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表现在政府部门危机意识薄弱,不能辨别潜在的危机和发现危机的最初状态。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下级一般会有隐藏或者瞒报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负面消息,而且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危机有准确的预测而造成上级对危机态势严重程度的轻视,抱有侥幸心理。

误区三:封锁消息

在2003年的SARS危机中,我国地方政府采取了内紧外松的政策方向,加强信息的保密以期防止恐慌、控制流言和局势、维持社会稳定。这种做法在危机爆发的最初期较为有利。但是,在日益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世界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全世界马上就可以知道,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而政府要掩盖事情的真相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消息的封锁使专家不能全面把握事实真相,造成对灾害的预报失误,以致社会在毫无预防的情况下匆忙应对危机的爆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损失,更引发人们对专家和政府的不信任。

误区四:为处理危机违反宪政精神

危机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在危机爆发的初期,需要政府主体做出即时决策,赋予政府的行政紧急权利是很有必要的。在危机状态下为把控全局和保护公共利益有必要对公民个人的一定基本权利做必要的限制或剥夺。但是,任何决策都须在符合宪法、宪政精神的前提条件下做出,否则将会造成更长远的危害。

误区五:处理危机只依靠自救或者完全依赖政府

在危机爆发后,政府理应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成为解决危机的主导力量。在应对政策的初始反应中应承担起责任,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危机“。所谓初始反应指的是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对新认识到的危机做出的最初反应。”不可夸大危机的负面作用或者推卸责任,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一味号召群众进行自救。当然,单纯依靠政府应对危机也具有不完整性和局限性。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没有全体社会力量的支持,对于政府而言,危机的处理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三、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

在当代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处理全球性危机需要国际之间的合作来共同应对。

第一 科学认识危机

危机事件的发生显然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社会的正常秩序。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危机的蔓延,全球联系日益紧密造成危机发展的日益全球化。因此,在当代,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面对日益频发的危机成为现代社会难以逃避的难题,政府的危机管理体制也应逐步实现常态化管理。面对危机爆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正常社会发展计划的打乱,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严重伤害,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也受到严肃的考验,因此人们往往会产生“谈危机色变”的最初反应。但是,危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机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危机是地理环境、社会等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形式。

危机的爆发会引起人们对生态和社会问题的更加关注和深入反思: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思考现行的发展模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谋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重新思考个体、群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方式促进人类社会自身的健康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国家的治理模式,通过体制改革优化国家治理模式,从而为生态环境、社会等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不能美化危机,西方有些国家试图将危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甚至认为危机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发达的必经考验。因此,我们应科学的认识危机,既不恐惧危机也不美化危机。

第二 完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公共危机预警是指的是在社会正常状态下公共危机管理者在危机潜伏阶段所进行的一切有效预防、警示工作。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能发现潜在危机,对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程度能有正确的识别和评估,针对不同的情况即时采取措施以规避、预防和阻止危机的爆发。史蒂文・芬克认为危机管理是“对于组织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挪去风险与不确定性,使组织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3[]预警机制的建设则是完善危机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对危机进行超前性管理的系统。目前我国的危机预警预防管理突出表现在预防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疾病的预防控制两个方面,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我国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初步构成了利用电话、无线电通信、电视和基层广播网发布预警信息的网络。

虽然我国的预警机制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从2003年的SARS危机和今年爆发的汶川特大地震都表明我国预警机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我国政府和人民在日常工作中危机意识都较淡薄;危机管理主体缺乏专业机构和完善体系,仅仅建立了少数多发危机管理的非常设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程序的常态化建设,造成部门间的协调不畅。因此,应针对我国预警体制目前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预警机制建设的经验,完善我国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第三 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由于危机本身的特点、政府封锁消息、危机管理机构的非常态建设等原因造成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不同组织之间信息沟通的不畅。信息的不准确性和不及时性严重影响了政府做出决策的质量,给整个社会系统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建立健全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危机的控制有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建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机制。公共危机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公众对于危机具有知情权。危机信息的及时公开有利于公众了解危机爆发的状况,防止信息的误传和有关危机谣言的传播。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将有利于广大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危机管理决策,进而得到公众的积极配合。

其次,建立政府和社会各组织间的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将有利于政府通过电子网络向社会各个组织及时传达危机的发展状态以及政府危机管理最新的方针和决策,增强危机管理信息的公开化和人民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

最后,建立政府引导媒体传播信息机制。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代已经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建立政府引导媒体传播机制,政府可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引导公共舆论导向,引导媒体向社会发布全面客观的危机信息,稳定社会情绪,树立政府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通过媒体偏于向公众发布政府的最新政策,引导大众积极配合政府共同抵抗危机。

第四 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

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主体往往需要有紧急处理权和较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但是,政府的危机管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防止违反宪政精神、滥用紧急权力、玩忽职守和行政不作为等行为的发生。

目前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有了相应的规范,为依法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作为全国应急预案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规范性文件,它不仅统一了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的四个级别,规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政府机关的快速上报和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信息制度,而且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追究制。但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尚不健全,表现在缺乏公共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部分领域危机管理的法规和条例不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的执法环境以及执法力度都需改善。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有利于规范危机管理程序,防止行政人员以权谋私损害国家利益,防止政府决策违反宪政精神,保障危机管理中最低限度的基本人权。

第五 优化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有效的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基本政治责任。政府无疑是危机管理的主导力量,但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优化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机制必须完善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制度化途径,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公民参与的合理化和规范公民参与的形式。

6.经济危机理论 篇六

凯恩斯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内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发展,一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常态,这一矛盾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市场自发调节的运行方式产生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引起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失调。而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成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他看来,普遍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源于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只要通过政府积极而主动的经济扩张政策,自由放任的资本注意就能转化为可调节的资本逐一,经济危机就可以医治。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要调控经济,并提出应对危机的国家干预政策,即危机发生时,政府调控的着力点不是刺激生产,而是通过制定公共开支计划,增加就业,减税等形式扩大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心理因素,他认为其根源在于三大基本心理法则,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虽然两者在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问题上都提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但两人分析的层次和深度是不同的。马克思的分析逻辑是:在资本注意生产过程中,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这一制度内生的对抗性矛盾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其理论的核心在于把造成经济危机的一切直接原因都看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各种层次上的具体表现,而基本矛盾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相始终。而凯恩斯绕过生产过程分析,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流通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销售出去,解决之道是由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扩大需求来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除经济危机,他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归结为人类的天性,没有进一步追溯危机成因的深刻制度基础。就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分析路径而言,马克思重视资本生产过程的分析,把危机看成是资本生产过程内部矛盾的必然结果,凯恩斯分析的重点则在流通领域,对资本的本性并不关注,比较而言,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做出的解释更为深刻,也更具有实质性。

7.经济危机理论 篇七

一、实验过程 (约40分钟)

1、情景准备 (约5分钟)

为学习比较优势理论, 教师设置的场景为甲乙两个邻国, 两国的居民均只生产两种产品———面包和牛肉, 两国居民习惯将面包和牛肉搭配成牛肉汉堡作为食品, 1单位面包配1单位牛肉。

将学生分为两组 (如是合堂教学, 可按照行政班级划分) , 一组扮演甲国居民, 一组扮演乙国居民。甲国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1.5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1小时;乙国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2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3小时。

在两国开始进行生产、交易和消费活动前需使学生理解:任何一国居民在生产和交易后, 最终收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面包和牛肉中数量较少的, 因为多余的面包和牛肉无法制作成汉堡以供消费。

2、两国无贸易条件下的生产消费情况实验 (约15分钟)

教师宣布, 两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状态, 并不开展贸易活动, 给予各自20小时的生产时间, 请学生安排自己的生产时间, 以获得最大收益。

经过思考, 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会以经济人的思维, 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 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生产。最终结论如下。

(1) 甲国的最优产量。因为甲国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1.5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1小时, 以a代表面包数量, b代表牛肉数量, 则甲国的生产函数为1.5a+b燮20, 假如甲国只生产面包, 则最大产量为13.33单位, 若只生产牛肉, 则最大产量为20单位, 根据已有的经济学知识, 学生以 (0, 20) 和 (13.33, 0) 为两个端点, 绘出了甲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1所示。图中,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意味着甲国居民充分运用了资源, 又因为衡量收益大小的牛肉汉堡由1单位面包配1单位牛肉构成, 故最优生产组合点为 (8, 8) , 即用12小时生产8单位面包, 用8小时生产8单位牛肉。这样, 甲国居民在无贸易情况下, 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为8单位牛肉汉堡。

(2) 乙国的最优产量。乙国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2小时, 生产1单位牛肉需要3小时, 以a代表面包数量, b代表牛肉数量, 则乙国的生产函数为2a+2b燮20, 假如乙国只生产面包, 则最大产量为10单位, 若只生产牛肉, 则最大产量为6.67单位, 同理, 学生以 (0, 6.67) 和 (10, 0) 为两个端点, 绘出了乙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2所示。并能找到最优生产点为 (4, 4) , 即用8小时生产4单位面包, 用12小时生产4单位牛肉。这样, 乙国居民在无贸易情况下, 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为4单位牛肉汉堡。

3、两国有贸易条件下的生产消费情况实验 (约20分钟)

这一阶段的实验为该课程的重点, 教师宣布假定两国居民仍有20小时的生产时间, 但允许两国进行自由贸易, 各国居民需合理安排面包和牛肉两种商品的生产时间, 并提醒学生, 生产和贸易的目的是使收益最大化。教师扮演贸易主管部门, 主管进出口贸易, 学生可根据其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四舍五入计算) 到主管部门领取面包票和牛肉票以用于贸易。

学生在进行交易前, 需要考虑两种商品的交易价格, 即多少单位的面包与多少单位的牛肉等值。为简化操作过程, 教师在此将两种商品的比价定为1单位面包=1单位牛肉。

本阶段的实验可进行多轮, 使用表1来记录学生的交易过程。在一轮交易结束后, 教师查看每个交易者的情况, 如果学生手中还存有额外的无法相匹配的面包或牛肉, 则意味着浪费 (因其无法组合成牛肉汉堡) 。之后, 教师宣布本轮交易获得的票据在下一轮中失效, 开始第二轮交易。与此类似, 第三轮、第四轮……直至学生手中多余的面包和牛肉很少时, 第二阶段的实验结束。

第二阶段实验结束后, 要求学生将收益情况与第一阶段封闭状态进行比较, 会发现第二阶段的收益较之前有所增加。

二、理论讲解与讨论 (约20分钟)

1、基本理论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 很快就发现若想使同为经济人的两国居民均增加收益, 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如何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可以通过一国某种商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如:

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

如果一国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 则该国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甲国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

乙国面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

这就表示, 甲国生产1单位牛肉的时间仅能生产0.67单位面包, 而乙国生产1单位牛肉的时间则可以生产1.5单位面包, 故乙国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甲国牛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

乙国牛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牛肉的劳动生产率/面包的劳动生产率

同理, 甲国在牛肉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由于在交易中两种商品的比价为1∶1, 故一个甲国居民将20小时全部生产牛肉, 可得20单位牛肉;一个乙国居民将20小时全部生产面包, 可得10单位面包。经过交易, 一个甲国居民可获得10单位面包和10单位牛肉, 构成10个汉堡的收益;一个乙国居民可获得5单位面包和5单位牛肉, 构成5个汉堡的收益。结论是,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交易, 甲乙两国居民的收益较之封闭状态下均有增加, 验证了“贸易是无烟的工厂”。

2、适度展开

如果课堂时间允许, 教师还可以提出两种商品的其他比价以供学生讨论, 如1单位面包可兑换1/2单位牛肉、1单位面包可兑换2单位牛肉。

当1单位面包可兑换1/2单位牛肉时, 甲国居民可将20小时所生产的20单位牛肉中的6单位, 换回12单位面包, 与剩余14单位牛肉组成12个汉堡, 获得12单位收益。此时, 甲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要好, 而乙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要差。

当1单位面包可兑换2单位牛肉时, 甲国居民可将20小时所生产的20单位牛肉中的14单位, 换回7单位面包, 与剩余6单位牛肉组成6个汉堡, 获得6单位收益。此时, 甲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要差, 而乙国收益比封闭条件下相对要好。

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正在于, 甲国在牛肉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乙国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1单位牛肉对面包的比价越高, 对甲国越有利;比价越低, 对乙国越有利。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时, 教师应该重申比较优势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 如:存在两个国家;生产相同的两种产品;只有一种生产要素 (劳动) ;两国的在同种产品上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由此导致的相对成本差别;两国的技术水平不变;要素可在国内流动但不可跨国流动;规模报酬不变;交易成本为零等。

三、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将实验经济学带入课堂, 可以很好地将传统“旁观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 以上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实验为例, 它将以往教师在黑板上单一的演算, 学生被动接受, 转变为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参与, 对于启发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并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大有裨益, 将经济学变为真实生动的科学。但在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时, 有一些必要的准备值得注意。

1、教师能够统筹安排

课堂实验能否顺利开展, 取决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统筹把握。实验各阶段的时间控制、必要的道具准备、各阶段要取得的结果和意义以及实验最终结果和意义, 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并在课堂上全局掌控。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索始终沿着一条主线进行, 真正体现课堂实验的价值。

2、课堂实验应相对简单易行

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实验经济学专用教室, 课程的讲授通常在普通教室进行, 客观条件决定了课堂实验的选择应该简单易行, 便于操作。实验的时间、环节、道具和学生的活动线路, 都应该围绕日常的教学条件进行设计, 这也是将课堂实验推而广之的前提。

3、合理控制课堂实验数量

经济学课堂实验的目的有很多, 但哗众取宠绝不是其中之一, 不能结合整体教学计划, 随意安排课堂实验, 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根据笔者的经验, 在课程刚开始的几周, 学生需要对本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 课程临近结束的几周, 学生往往又会因考试而分心, 在课程的中段进行实验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张耀辉、卜国琴:实验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8.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八

王德章教授所著《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出口战略研究》一书,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如今,绿色食品风靡全球,倍受欢迎。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起步于1990年,经过15年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与国际接轨做出了贡献。通过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也有力地带动了农产品出口,加速了农业国际化进程。

本书属于对绿色食品产业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对策研究。可以说兼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综观全书,有以下特点:

1、理论研究的创新性。作者以国际贸易和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把对绿色食品的研究建立在理论体系创新的基础上,并为其后的整个分析奠定了基础。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角度得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处于成长期”的判断,提出“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及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观点和结论,均颇具新意。

2,力主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市场国际化是开放经济下产业和出口发展的基础,发展产业和产品竞争优势,培育和扶持大企业集团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前提,本书为绿色食品产业融入国际社会,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3、注重质量安全和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的健康营养,关系到能否冲破出口对象国的绿色壁垒,也关系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质量安全标准就必须瞄准甚至超过世界水平。

4、以开放的视野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作者主张学习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做法和经验,并对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特点作了分析,这对企业和政府不失为一种很好决策参照。

作者长期从事绿色食品产业研究,著述颇多。希望本书的出版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提高出口竞争力,对建设新农村及农民增收将产生积极影响。

2006年3月

上一篇:小学科学调查报告下一篇:有关于大学生励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