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2024-09-28

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精选6篇)

1.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篇一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薛仰全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薛仰全

职业教育是沟通教育与职业之间的渠道,“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作为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协调,来实现自身的产业化运作;通过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多方面的交互作用,来达成教育模式、教育规模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某种平衡;通过“招生、引资→教育教学→推荐就业→业后培训”这一办学过程,来体现产业“原料采集→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条龙的运作。因而可以说,职业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它具有教育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与职业、产业和企业具有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决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其持续发展、内涵发展和专业特色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2009年以来,我们以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为动力,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紧紧围绕酒泉以风光资源为依托的新能源产业,以农作物制种和节水灌溉为核心的“一特四化”农业,以及以敦煌莫高窟和卫星发射中心为品牌的旅游业,全方位推进了特色专业建设,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高位对接,促进了学院转型跨越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理清校企合作思路,探寻校企合作接点 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促成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合作的根本动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1.法律约定。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其背后就是一整套自上而下、责权清晰、相互衔接、便于操作的职教法规。既有《联邦职业教育法》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又有《手工业行业协定》、《企业基 本法》、各州学校法及《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培训条例》、《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点措施》等配套政策,从而为校企合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保障。

2.情感维系。校企双方不排除具有共同的利益,但主要是基于个体的情感基础,建立彼此的联系。这在高职教育兴起之初,曾经是很多院校为了打开局面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但毋庸置疑,这种基于人情关系的校企合作,既缺乏法律的保障约束,又没有确定的利益互相扭结,明显具有不稳定性,往往会因为人事变动、利益分配不均等偶然或必然的因素,随时破灭。今天关系好就合作,明天关系疏远就分手。因为缺乏来自企业的原动力,校企合作由此沦为学校的“一厢情愿”,沦为一所学校甚至个人与个别企业或某个企业管理人员的“单方面对话”,根本无法上升到制度文化层面。

3.利益驱动。如果把校、企放在同一个链条上来看,职业院校显然居于生产、销售的一端,企业则是它潜在的消费市场。要在生产市场与消费市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就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结合点,以此为纽带,将校企双方紧紧捆绑在一起,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这在国家职教立法相对滞后、行业企业职教职能明显缺失、核心竞争力尚未引起企业足够重视的当下,无疑是推进校企合作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也正是瞄准了利益这一纽带,近几年来,我们主动寻求与企业“联姻”,逐步摸索出了五种校企合作的有效接点:

一是土地入股型。如2.1兆瓦光伏电场,就是学院以土地入股,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厂,按股份制模式运营,在建厂及生产过程中承担相关实训教学任务。既解决了企业建厂的场地等问题,又解决了学校生产性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获得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二是设备租赁型。如与酒泉知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即由学院将机械制造实训中心相关设备租赁给企业,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承接相关专业学生实训。消耗性实训基地由此转化为生产车间,教师和公司员工合一,教学与经营管理一体,岗位练兵,生产育人,显著缩小了工学之间的缝隙。

三是合资经营型。如农林产教研发中心就是引入兰州昶荣园林公司,学校出资70%、企业出资30%合资建成,平时由企业管理和收益,生产季节由学院安排相关专业学生进驻,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开展实训。借助合资,校企扭结为直接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教学与生产同步。

四是人才供给型。如与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敦煌种业学院”,与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创办的“蓝海学院”,与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盐湖学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酒泉本地其他种子企业等创办的各种订单班,以及依托长三角机械电子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均属此类。既满足了农业、服务业、化工等行业企业渴望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保障人力资源供给的内在需要,也有效化解了学校生产性实训资源相对紧缺、企业文化教育长期滞后、对口就业率偏低等的瓶颈,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实现了实习与就业联体。

五是价值推广型。如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的“金风学院”,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大禹学院”和节水灌溉示范区,以及计划实施的风光电互补路灯项目,就基于企业渴望通过学校和学生推广自身文化、产品及形象价值的需要。不仅实现了人才共育、实训基地共建和产品推广,更将企业文化直接导入了校园文化。

二、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瞄准上述有效接点,我们从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研发等不同角度,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大大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成果。

(一)在实训基地建设领域的合作

一是建设光伏电场。围绕太阳能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等专业建设,联合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10.1兆瓦光伏电场项目。电场占地600余亩,规划投资1亿多元,一期工程2.1兆瓦已于2011年底并网发电,包括固定式多晶硅发电系统(1.5MW)、固定式非晶薄膜发电系统(0.1MW)、固定式背接触 发电系统(0.1MW)、平单轴跟踪式多晶硅发电系统(0.1MW)、斜单轴跟踪式多晶硅发电系统(0.1MW)、双轴跟踪式多晶硅发电系统(0.1MW)、高倍聚光透射式发电系统(0.1MW)7个子系统,有效集成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光电技术,集生产、教学、科研于一体,为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光电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平台。下一步,将继续联合东气集团扩建8兆瓦光伏电场,完成图书馆400千瓦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全力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光电技术开放性实训基地。

二是实施了“酒泉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以农林产教研发中心为核心示范园,由政府牵头,政、企、校、科研院所四方联动,以“一园六区八中心”(核心示范园;主要农作物品种及技术研发示范区、种子加工示范区、城郊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农业节水技术示范区、设施养殖园区;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集成中心、棉花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种子质量监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测土配方工程技术中心、植物病虫害检疫检测中心、动物疫病检疫检测中心)为基本框架,实施了“酒泉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核心示范园一期工程,建成20亩种子(苗木)试验示范基地、40亩砂石性非耕地经济林试验示范基地、10亩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及60亩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192平方米恒温库,建立了“甘肃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西北领先的组织培养室。二期建设的种子加工与仓储示范基地、农副产品加工试验示范基地、设施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等,也已进入设计论证。示范园建成后,将保留各分区或中心现有建制、机构、职能,共享设施、设备、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从而形成强大的技术集成平台,集中谋划和开展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和教育教学,为酒泉市实施“一特四化”农业发展战略做超前探索和示范。

三是建成了钣金生产线。依托酒泉知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原有设备基础上,添置静电喷涂处理设备等,建成了钣金加工实训车间,主要加工档案柜、文件柜、书架、电缆桥架及配电箱柜等,并可根据用户需求独立设计制作各种钣金制品。现已完成产值50万元,成为机电类专业学生重要的校内顶岗实习基地。四是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选择优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47家,在承担生产性实训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2011年,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11988人月,吸纳毕业生就业888名;中材科技、新疆广汇、东方电气、新疆宜化等大型实训基地,单次接纳毕业生达到百名以上。

(二)在教学领域的合作

一是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校企合作,探索构建了旅游管理“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种子生产与经营“伴耕伴读”、机电一体化技术(风电方向)“三段进阶”、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任务驱动,学做合一”、应用化工技术“两段双轨”等一整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11次,获团体一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121项;参加全省技能大赛18次,获团体一等奖2项,个人特等奖10项、一等奖33项;重点专业毕业生双证持有率达到90%,就业率达到95%,用人单位满意率显著上升。

二是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对接企业群、职业群、岗位群、技术群能力要求,构建了“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着力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联合大禹集团,开发了国家精品课《节水灌溉技术》,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教育厅级);联合金风科技、敦煌种业等企业行业,开发《种子检验技术》《导游业务》等甘肃省精品课程4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反应过程与技术》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5门,《会计实务》《物流运输与配送》《电气安装规划与实践》等院级精品课程31门,不仅实现了学院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而且在节水灌溉和新能源类专业领域课程建设方面,为兄弟院校提供了一定借鉴。

三是共同开发特色教材。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同步加大了教材开发力度。完成《甘肃导游》《种子加工贮藏技术》等教材立项63部;开发《风力发电场建设》《种子检验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大学生素质拓展》等特色教材近30部,出版“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0部。其中,与金风科技合作开发的《风力发电场建设》《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等 多部教材,及时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获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是共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切实优化了教学过程。如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向)专业,将大禹集团产品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管理、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成功转化为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将学习情境纳入公司真实的生产运营情境,将学习单元建立在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营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之上,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再如太阳能应用技术专业,以2.1兆瓦校园光伏电场建设项目为载体,将电场建设任务转化为专业实训项目,课堂与工地合一,教学与生产同步,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五是共同打造教学团队。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核心,借力合作企业优质资源,改善师资结构,提升队伍素质,从根本上增强了学院教学力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教师近50人,完成教师企业锻炼300余人次,重点专业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比达到80%;聘请校外兼职教师97人、兼课教师51人,外聘教师达到148人;建成风能与动力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等“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个,导游业务、应用化工技术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园丁奖、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人。

(三)在科研领域的合作

一是校企专家合作攻关,以企带校,显著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联合青岛金博士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整流逆变、风向跟踪、风力检测、风机安装等风电、光电教学实训设备10套,获专利8项,不同程度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LB1型轮毂旋转变桨机舱跟踪风向实训装置、FX2风向跟踪风力发电实训装置、FX3型风向跟踪风力发电实训装置及TG2型模拟太阳升降、太阳跟踪、光伏发电、充电逆变实训装置等4套实训装置获评甘肃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并于2011年7月代表省科技厅参展了第十七届兰洽会。

二是聚合校企优势资源,共建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以10.1兆瓦光伏电场和400千瓦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为平台,建立了“酒泉市新能源技术产学研示范基地”,并将联合复旦大学、东汽集 团,申请共建“甘肃省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该实验室将根据目前光伏行业特点,设置光伏硅材料测试与研究、太阳能电池测试与研究、光伏组件测试与研究、太阳能电站建设系统工程研究和光伏组件附属设施测试等5个功能区,集合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

三、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高职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实现高职培养目标,避免校企合作学校、政府热而企业、社会冷的现象,就必须引入市场经济理念,适应我国国情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近几年,我院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着力推进了校企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及制度创新。

在校企合作组织体系建设上,提出了“331”校企合作组织体系构想,即以合作发展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站为框架,构建三级外部组织体系;以“虚拟学院”及其董事会、项目部、教师工作室为框架,构建三级内部组织体系;以校企合作办公室为纽带,联接内外。目前,已围绕种子生产与经营等专业建设,成立了“敦煌种业学院”;围绕风能与动力技术等专业建设,成立了“金风学院”;围绕旅游管理、会计等专业建设,成立了“蓝海学院”;围绕水利工程等专业建设,成立了“大禹学院”;围绕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建设,成立了“盐湖学院”。同时,依托紧密型合作企业,组建了旅游管理、风能与动力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水利工程、应用化工技术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托相关实训室,建立了组织培养、新能源应用技术推广等2个项目部及王栋工作室、李文有工作室等3个教师工作室。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酒泉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适时成立“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工作站、教师工作室等相应组织,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上,近几年,我们适应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势要求,以体制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以规范教学带动整体治理,逐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一是顶岗实习制度。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试行)》《学生实验实训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考核办法》 等一系列制度,初步构筑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教育管理平台。二是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出台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验实训室管理办法》等,初步建立了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申报、评审、验收、公示指标体系,实训教学的计划安排、开放运行、教学评价等运行体系,设备检修、设备维护、教学耗材、安全检查等保障体系,设备资料统计体系,以及实训室各项制度档案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立健全了《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外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优秀教学团队遴选和建设实施办法》等,设立了“育才奖”(企业行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成才奖”,推动了校企技术、管理人才等的交流、共享。四是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条例》《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管理暂行规定》《教学资源库建设暂行规定》等制度,为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

回顾我院乃至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校企合作就是职业教育之魂;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紧密度,决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借助校企合作,我们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借助校企合作,我们的办学特色从专业层面上逐步凸显,风能与动力技术、水利工程2个专业先后获评“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2个专业入选央财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借助校企合作,学院办学能力也开始得到认可,2010年,《耦合地方支柱产业,构建和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教育厅级);2011年,《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荣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当然,即便放眼全国,校企合作制度目前也还缺乏顶层的系统设计,有待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我们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尝试更是有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完善。但我相信,今天的会议,必将从深层次上触动我们的思想,在校企合作推动专业特色化建设方面,引发我们更为深入的思考。

2.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篇二

一、校企合作的组织职责分析

校企合作是为了实现人力资源专门化而进行的以利益为基础的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共同举办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广义上,这里的教育机构,泛指教育主管部门、行业机构,职业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则包括企业、非教育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狭义上的校企合作主要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一体”构成校企合作的组织环境,明确合作各方的组织职责,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1、政府维度

政府维度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校企合作相关的各级行政部门,如教育、财税、工商、产业等部门。 在校企合作的组织体系中,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其主要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搭建校企合作建设平台等方面发挥作用。

2、行业维度

行业维度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教育研究与科研机构等。 行业是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3、企业维度

企业维度主要为独立的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的信息服务机构,如人才服务中心也可归在此类。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参与者,亦是实施主体之一。 其主要职责是:树立参与办学的责任意识;参与职业院校治理;提供实习岗位,承担用工责任;提供学生实习实训、教师交流任职的企业导师及设备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及专业、课程建设;投入设备,设立奖( 助) 学金;提出应用技术开发需求及资金支持等。

4、学校维度

学校维度主要为职业院校, 包括开展初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院校。 学校是校企合作的另一大实施主体。 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办学制度;遴选优质企业, 开拓合作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培养输送适应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企业技术更新、管理咨询等的智力支持;服务企业的员工培训等。

二、校企合作的管理调控系统构建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行业、企业、 学校分别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组织职责。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四方需理顺关系,紧密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设立开放性、制度化、群体化的管理调控系统。

1、组建全国行指委,宏观指导校企合作工作

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 行指委”) 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 专业) 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的专家咨询机构。 行指委成员来自国家、 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学校及企业。 目前我国设有财政、物流、机械、服装等53个行指委。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发布人才需求预测, 提出专业建设标准,创新教材课程体系创新,推进本行业教产合作,校企联合办学,一体化建设;推动教师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实践,组织技能大赛和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等。

2、成立区域产教联盟,搭建校企深度合作交流平台

区域( 县级以上至省级) 产教联盟由各地方科研院所、 本科院校、高职有院校、中职院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多元组织参与。 其立足专业,依托地方产业,以人才供应、技术支撑、产品研究和项目开发为主攻方向,主导与调控本地校企合作工作,制定必要制度、措施,提供必要信息,优化合作环境,促进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3、创办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办学制度

校级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校企领导、职业专家、行业企业技术人员、院( 系) 领导、教学骨干、行业专家等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例会制度,制定本校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确定校企合作目标,明确校企合作内容,指导专业建设、课程调整,共同开发课程和制定教学计划,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校企师资共建机制,共同培养“ 双师型”教师。

三、校企合作的内部运行机制建议

尽管职业院校的领导都很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但校企合作涉及教务、师资、科研、学工等多个处室,难以形成管理合力,有些院校未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导致校企合作项目难以落地生根。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亦有相同的组织困境, 一般是由人才需求部门直接与学校零星对接, 缺乏统一和协调管理,往往一个合作企业有多组人马同时与学校联系合作,降低沟通效率,增加合作成本。 因此,校企双方亟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校企内部均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工作,推动合作项目的有序、持续开展。

1、设立校、院(系)二级校企合作机构,分层履行项目责任

校级校企合作机构建议由校级领导主管, 各职能部处、各二级学院领导担任办公室成员,另设立常务主任一人,职员若干;主要负责校级校企合作政策的起草、拟定、 发布;重大项目的资源调配、申报、运行,一般项目的运作指导、后台支持等,校企合作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项目的评价、反馈等;二级院( 系) 级建议由院长( 系主任) 、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 ( 副主任) 、 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组建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院 ( 系) 校企合作工作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 、项目运作的决策、组织及协调,项目效果的评价、工作量的计算等;另根据校企合作项目需要增设教学业务、 技术骨干若干人,担任项目负责人,或作为成员参与项目的洽谈、实施及运作。

校企合作项目应按重要性原则划分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 重大项目主要为政府、行业主导项目,院( 系) 联合申报项目,大型集团公司合作项目等,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开展工作,校级校企合作机构统筹,各院( 系) 配合;一般项目主要为中小型企业定点定向需求项目,宜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各院( 系) 为主体实施,并向校级校企合作机构备案,依据项目向校级校企合作机构获取资源,一般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升格为重点项目。 在院( 系) 内部, 应设立一个组织严密的校企合作运行系统, 各司其职,层层负责。 具体实施某个校企合作项目时,院( 系) 领导层面主要提供组织谋划服务,进行跨院( 系) 的协调;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担教研室内部的资源调配工作;项目负责人发挥中心作用,全程跟进项目的引进、洽谈、组织、实施、跟踪、 评价及反馈过程。

以一般项目为例, 建议采取项目制管理形式展开,具体地说:一是项目引进者发起提议,校企合作办公室研讨决策;二是成立工作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三是召开项目协调小组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流程,细分子项目及各成员任务,发布分工方案( 流程、任务、人员、质量及时间点要求等) ;四是调配资源、各小组分别组织执行,过程中随时沟通,不断完善改进,成员间协作配合;五是项目负责人进行节点控制,统筹协调,总结反馈。 项目运作中要注重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倡导充分沟通文化,树立典型标杆, 进行岗位辅导。

2、专设一级校企合作机构,统一组织项目运作

企业方面, 校企合作机构建议由领导班子成员主管, 人事处牵头,各部门配合。 依据项目涉及部门的多寡、经费的大小、需求的差异性评定项目级别,一般项目企业可由校企合作机构办公人员与需求部门领导合作,直接与二级院( 系) 联系开展,提高响应速度及执行效率;重点项目建议由领导班子成员、 人事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协作, 从校级校企合作机构切入展开,提升项目的影响度、减少协调层级、优化资源调度。 项目落地后,依据需求分设不同项目小组,在校企合作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工作。

校企合作在执行层面,以“ 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例,校企合作机构需共同完成以下工作: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签订合作协议书;建立校企一体的组织机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准备及实施人才培养,这其中包括相关课程开发、场地、设施准备、教学组织、学生挑选等;执行过程控制及评估。 在总结基础上,调整培养方案,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

四、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的顺利运行,需要从职业教育立法、政府职能转变、利益诉求协调等方面完善保障机制。

1、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建设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但其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引及财政支持,对校企双方在实施过程中的权、责、利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企业参与办学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 因此,政府要立法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院校管理、企业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强制管控;建立权威、完善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发展专项资金,或对支持职业教育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

2、完善政府部门的协调统筹职能

校企合作涉及除教育主管部门外的众多行业主管部门:教育部门主管校企合作业务;财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经费的拨款,却没有单列校企合作经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所需的基本建设,却要求职业院校自筹经费。 校企合作在重大规划、主要制度制定及实施保障等方面,缺乏统筹与协调。 因此,需要多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联合,建立各级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性质、定位、作用,出台相应工作细则。

3、拓展互利共嬴的合作途径

企业为校企合作投入人、物、财和信息服务等资源,还需承担一定安全及投资回报风险,在校企合作中往往消极被动。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及场景,降低办学成本,提升办学水平,因而往往主动积极,但由于资金缺乏、对合作企业缺乏了解、“ 双师型”教师储备不足或没有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因素,其在后续合作中多是难以维系。 因此,为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深入开展,校企双方应积极寻找双方的利益契合点,拓展互利共嬴的合作途径。“ 一般来说,企业希望在校企合作中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未来稳定的企业用工来源、技术支持、员工培训、技术引进、科研开发和获得社会声誉等。 而学校则希望通过校企合作, 共建实习基地,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以及推进教师培养和专业与课程建设等”。 有基于此,校企双方要共同努力,探索通过校企市场合作,推进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通过完善校企教学合作,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通过校企研发合作,推进研究成果转化;通过校企师资合作,促使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共同提高;健全校企共担共享机制,如联合招生,合作兴办校办工厂等,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五、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展望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词,随着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平台化、品牌化,是其发展的方向,亦是必然趋势。

1、平台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早期的校企合作一般是点式合作,学校、企业单一,合作项目单一,主要为学生实习实训。 依托校、企自身合作经验的积累,现今的校企合作,已经拓展至链式合作,学校、 企业虽然单一,但合作项目已经延展至技能竞赛、证书培训、管理咨询及技术服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 随着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功能的不断加强,全国行指委,区域产教联盟的成立,校、企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项目储备的充实,未来的校企合作,必将走向网式合作,主要包括:一是校校企合作,如校际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职业技能比拼等; 二是企企校合作, 如学校参与不同企业形成的产业链项目,不同企业合作为学校提供优势服务项目,校企合作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等;三是政行企校合作,如政府、行业指导下校企联盟,政府、行业协会指导下建立校企更紧密合作的联盟,组织不同行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四是企企合作,校企合作网成为合作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同一学校或者同一产教联盟内,不同企业之间主营业务对接,主营业务与管理咨询对接,主营业务与员工培训对接,主营业务与员工福利对接,股权投资对接等等。

2、品牌化发展彰显办学效益

特色合作品牌包括校企在某一个项目上深入合作形成品牌、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协同合作形成品牌等。 校企合作品牌的形成,对企业,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是其企业文化宣导的无形利器, 是其聚拢人才的制胜法宝; 对学校,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验证,是其合作办学的坚定基石,是其教学改革、技术攻关的源源动力,是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最佳阵地。 品牌化发展带来的标准化提升, 为其它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积淀先进的经验,其规范化的合作模式、组织流程、过程管理、评价手段等,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进行固化,便于后续项目的复制、执行和跟进。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路径。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明晰角色定位及组织职责;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调控系统;建立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及项目运行方式;健全保障机制。在合理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作用下,校企合作必将走向平台化、品牌化发展。

3.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篇三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数量之间的矛盾

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其中既包括少量的尖端创新型人才,还包括大量熟知应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根据《唐山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预测,2016-2020年唐山市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领域人才需求巨大,分别为17.3万、9.2万和 5.5万。目前,唐山市4所高职院校开设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主要有动车组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环境监测与监理技术、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等。以2014年为例,4所高职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总人数仅为473人,藉此我们能够看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远不能满足唐山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

唐山高职院校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居高不下,有些甚至是很不乐观。一方面是人才需求旺盛,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率低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换句话说是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了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在办学层次上,没有完全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水平,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二、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1.推动政府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目前唐山市成立了4个职教集团,没有一个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政府在职教集团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仅处于参与的地位,这势必严重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作为推进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职业教育集团各成员之间关系较为松散,由于政府主导作用的缺失,势必缺少对参与校企合作的监督和制约,从而严重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应尝试建立由政府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成立常设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由政府相关部门、高职院校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等组成。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负责产业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利益协调、保障服务、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调动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加强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笔者建议由唐山市政府推动,成立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协会,加强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的互利合作,行业协会积极进行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高职院校可为行业协会提供优秀师资,协助其开展员工培训等服务。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的有效合作,拓宽了行业协会的服务领域和辐射范围,为本行业优先获得优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创造了条件;高职院校通过与行业协会的深入合作,能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搭建唐山市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平台

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职教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由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核心调节者),合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核心参与者)以及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辅助参与者)等组成。政府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对平台各方起着统筹与协调作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参与者。作为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通过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与此同时,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从而达到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学生专业和实践能力,提高课程的针对性等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协同创新平台的辅助参与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金融的内容涵盖投资、银行、社会资金、风险机制等。金融机构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承担的最根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优势,大幅度降低协同创新成本与风险。除此之外,中介组织还可以沟通衔接各类创新资源的主体,实现知识增值。

参考文献:

[1]周兴德,曾东升.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2]沈建根.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特征、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J]. 职教论坛,2012(16).

[3]蒋良骏,焦世奇,李坚强.扬州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设置与优化研究[J].职教通讯,2013(18).

[4]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篇四

陈安丽

2012年第4期 ——社会建设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近年来,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出发,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势初显,正在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

一、完善制度安排,建立统筹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关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在起跑线上的公平,而且事关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和谐。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几年在一号文件中或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形成均衡发展合力。省政府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强化省级统筹。2010年初,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两个机制”、“三化目标”、“四项工程”的政策框架,即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学质量一体化的目标,实施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实施步骤上,我们坚持“省级统筹、以县为主、试点带动、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将全省112个县(市、区)分为三类,分三批进行改革。每一批都确定20个左右的县(市、区)为省级试点单位。省里整体推进,同时又分类指导,确定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实行联动推进。实行项目联动,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各级教育部门统筹实施教育系统内“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等项目。实行部门联动,各地统筹使用县域内宣传、文化、体育、扶贫等部门的项目经费,切实发挥经费和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实行奖惩联动,对于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度快的地方,省教育厅在安排新项目时优先考虑;对工作进度滞后的,暂停、调减项目资金。设立“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鼓励改革创新。

二、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武汉城市圈义务教育改革。以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圈内义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基础教育对口交流合作计划”。组织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和城市圈内的8个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从互派干部挂职任职、教师定期交流任教、学生互访交流学习等6个方面,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和互动。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推行“联校走教”、“教育发展协作区”、“一校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校走教”,即学校联合、教师走教,以一所完小为主体,将临近的农村初小、教学点作为其分部,整合为一个集人事、财务、管理于一体的联合办学实体。“教育发展协作区”就是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通过教育资源的统筹来布局教育区划,协作区内教师统一管理调配。“一校制”,就是以中心小学为龙头,其他学校加入,共同组成“一个法人代表、一套班子、一张课表、一本账簿”的“一校多区”教育联合体。通过改革学校治理结构,试点地区整体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有的试点县市的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大体持平、更趋均衡。

——推动建立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障困难群体教育权益的机制。围绕关注和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这个核心和重点,建立联系卡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心理咨询制度、课外生活管理制度以及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机制,努力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立体网络。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考虑。武汉城市圈实行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全纳入”。

三、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均衡配备机制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均衡配备教师资源,重点是加强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

——以实施国家“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特岗计划”为载体,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2004年,我省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采取政府出资购买阶段性服务的做法,每年遴选一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为农村学校补充高素质师资。先后出台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三年服务期内免费培训、选送服务期满扎根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资教生出国培训等12项优惠政策。到2011年底,有2万多名“资教生”和“特岗生”到全省83个县(市、区)的13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60%以上服务期满后自愿留在农村中小学校继续任教。2011年底,“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获得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举办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的最高奖——特别奖。今年1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资教教师来信上作出批示:“来信收读,非常高兴,也深受鼓舞。扎根基层,毕生从教,十分光荣,也会大有作为”。从2012年起,我省将在继续实施“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建立省级统筹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落实“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

——以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国培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建立教师培训机制。2005年,我省启动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服务的模式,每年安排2000万元,组织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集中培训。7年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14万人次,占农村教师总数的42%。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93295人次;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培训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1110名;实施“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送500多名中小学教师、校长赴海外培训。同时,加大市、县、校三级培训力度,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以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为破解城乡教师优质资源配置不公等难题,2006年,我省启动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政策引导、整体推进”的策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采取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农村县(市)巡回讲学、建立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和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制度、城镇学校管理干部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职、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或其他教育发达地区挂职等措施,加强城乡教师的双向交流。

——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为载体,建立教者从优的条件保障机制。2007—2010年,省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1亿元,争取中央试点经费6000万元,推动全省投入资金近5亿元,新建和改造教师周转房57万平方米、近2万套,免费提供给城乡交流教师、特岗教师和无房教师使用,未来四年将再建2万套。建立教师与当地公务员津补贴联动机制。建立农村教师津补贴制度,各地按高于城区教师绩效工资12%以内的水平确定农村教师津补贴标准。

——以实施“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为载体,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评价制度。以“围绕新目标、建立新机制、实施新课改、提高新技能”为宗旨。2011年,我省在全省中小学强力推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以课内比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课外访万家为载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截至2011年底,全省42万名中小学专任教师参与率达100%。最近,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湖北在中小学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拉近师生感情,提升师德素质,是教师职业规范化建设,推进学校—家庭合作办好教育的好方式,应在全国大中小学中大力提倡推广。”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教师典型。我省师德典型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了何家坤、胡安梅、桂希恩、郑琦、范献龙等一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代表。汪金权、桂贤娣老师先后被授予第一、二届“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湖北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届获得这项荣誉的省份。去年,谭定才老师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人物”。

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近五年来,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217.7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19.12%。2011年省筹措安排预算内教育资金1.88亿元,投资额超过了过去五年累计投资总额。湖北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安排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6亿元。在今年预算中,省本级财政预留教育经费39亿元。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为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加强督导评估。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建立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制度的意见》和《湖北省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确定20个试点县(市、区)作为教育质量观测点,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逐步扩大到全省。

——实行目标管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方案》,将县(市、区)党委、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政府要求县级政府要履行制定规划、调整布局等6个方面职责,承担22项具体任务。今年起,我省将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根据《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求,到2015年,全省所有112个县(市、区)将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让全省所有适龄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5.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篇五

李 敏 也

(2006年02月24日)

年初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省、市、县和乡镇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数年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干部工作面临着日趋复杂环境的情况下,这件全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要以这次党委集中换届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环境,保障换届选举任务圆满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干部人才保障。

一、以科学的理念谋划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观念引领思路,思路决定行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关键要顺应时代发展,尊重规律,明确方向,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勇于创新,持续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快速 发展相适应,干部工作必须体现时代性、探索规律性、突出创造性。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在方向上,要有大局性和先进性,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以制度保障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的落实,保障各级班子和干部执政能力及领导水平的提高;在思想上,要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要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克服畏难情绪,锐意进取,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预测和判断干部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深化改革的战略性对策和思考;在实践上,要有动态性和统筹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适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法规,不断推出适应实际需要的制度措施,探索落实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改革的实效性。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珍惜资源,开发资源。广大干部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重要执政资源,更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对于这一宝贵资源,必须珍惜爱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包括干部人才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使干部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要突出市场需求和干部队伍高活性的特点,从传统的只求“所属”、“所管”向现在的“所用”、“所兴”转变,把改革的基点定位在管好干部,而不是管住、管死干部。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干部的根本利益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而不是与民争利,多取少予,甚至只取不予。要通过改革,让靠得住、有 本事、过得硬、信得过的干部尽快走上领导岗位,把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干部交流配臵到适宜的位臵上,实现干部资源与岗位资源的最佳组合。要鼓励创造,把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改革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励干部潜能及积极性。

三是坚持扩大民主的理念,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扩大民主是选拔任用好、监督管理好干部的重要举措,也是改革的根本方向和奋斗目标。要把扩大民主作为选人用人机制的基本趋势,用尊重民主的指导思想来筹划干部工作,用实践民主的方法改进干部工作,用创造民主的氛围推动干部工作。要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的迫切愿望和呼声,高度重视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总结基层创造的改革经验和成功做法。要把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阳光操作,不断探索落实群众“四权”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坚持群众最广泛地参与,彻底打破用“少数人”选“少数人”的怪圈,从而实现干部的民主推荐、民主选拔、民主决策。

四是坚持竞争择优的理念,公道选人,科学用人。坚持以公开为基本前提,以竞争为基本特征,遵循和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借鉴市场经济的方法手段,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绩效。要强化公平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意识、开放意识、公道诚信意识,以公开求公正、以公开求公平。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按事业和市场的需求优化配臵干部,以发展的成效考核评价干部,积极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按照“人岗相适” 的要求,采取比较甄选的手段,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规模和范围,用当其位,用其所长。要研究探索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正常退出机制,打破身份、地域和部门等限制,畅通流动渠道,积极构建市场化运行机制。

二、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速度和深度,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因此,改革的推进方式也必须由传统向现代升级。

一是着眼于全方位开发干部人才资源,使制度创新由局部突破向统筹拓展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制度改革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触及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范围上看,干部制度与党内民主制度、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等制度的改革创新互为影响,互为作用;从对象上看,已由偏重于党政干部制度的改革向企业、事业单位在内的全方位扩展,由体制内的改革向包括非公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中介组织在内的体制外所有干部人才资源拓展。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干部制度改革必须由局部改革转向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三支队伍”整体建设,必须由关键性问题的突破转向整体规划、统筹发展上来。特别是在党管人才原则的指导下,更要注重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机制创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选拔、考核、培养到激励、监督,研究一整套适合实际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干部人才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促进各类人才队伍的规模壮大和素质提升。

二是着眼于建立完备的规范体系,使制度创新由单项铺陈向机制整合转变。干部制度改革是一项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单一层面的突破不断引向体制、机制创新上来,才能更好地坚持以好的制度选人。因此,随着政策措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独立的各项具体要求及时进行整合,把处于操作层面的办法和措施上升为制度规范。要在不断补充完善新的单项制度的基础上,注重整体融通、相互衔接、综合配套,运用多种改革措施形成内在统一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仅要突出制度的刚性约束,而且要注重加强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制度规范与思想政治工作并举,不断增强制度的实效性。不仅要完善程序、规范要求,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制度的简捷、实用上下功夫,避免改革陷入制度和程序的盲区。特别是要结合《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着眼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长远需要,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中长期规划,把握方向,明确重点。要按照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基本要求,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逐项抓好落实。既要抓制度创新,又要抓贯彻落实,避免抓抓停停,一曝十寒,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是着眼于形成改革合力,使制度建设由单纯依靠组织部门向协同攻关转变。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唱“独角戏”的局面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无论是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还是对制度的贯彻落实,尽管努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与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制度创建的过程中,既要认真听取广大实际工作者的意见,把各部门、各单位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统筹考虑,还要积极加强与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的沟通,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规范和完善内容体系,使干部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制度纪律相一致。在推进制度落实的过程中,要加强与纪检、宣传、人事、法律等部门及人大、政协的协作,不仅要科学运用各部门所掌握的干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要明确责任分工,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同步推进。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改革,发挥好广大群众推动改革、监督改革的积极作用,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

三、以科学的对策措施支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001年以来,大连市结合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5+1”文件,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干部交流、考察、辞职、票决制等14个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1+14”的制度体系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进入新阶段,我们将以这次换届选举为契机,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对已经出台和试验成熟的制度进行有效整合,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我市构建起以“两大系统、五个机制”为支撑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体系框架,整体推进干部工作制度创新、程序创新、方式方法创新。

(一)构建“两大系统”,大力提高干部工作的技术含量。一是建立干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以现代管理的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局域网和“干部信息资源库”为平台,全面采集干部自然情况、基本素质、考核、奖励、培训、任免、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实绩等方面的信息,为干部选任和监督管理提供客观依据。这一系统,由组织部门负责进行动态更新,按管理权限逐级加密,以组织部门掌控的服务器与各级领导及业务部门的服务终端形成信息网络,分级别查阅不同干部的信息,以提高干部工作效率,保证干部信息的全面性和动态性。二是建立干部任用决策咨询服务系统。就是要以干部选拔任用的决策者和参与者目标统一、标准一致、信息对称为取向,以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为主要内容,对干部选任决策信息进行广泛调查和信息反馈、汇总和分析。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和现代信息技术功能,联系社会调查、开门评议、各类专家协会等团体机构,充分汇集社会各方面对各级班子的实绩状况、各级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评价,为各级党委和干部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还可以将咨询服务系统用于干部选任决策过程中,把干部动态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扩展到咨询服务系统中,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研究讨论干部的现场,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干部。

(二)完善“五个机制”,有效增强制度规范的刚性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广泛参与的遴选机制。核心是坚持相信群众、依 靠群众,把群众公认原则贯穿于人选推荐、比较、甄选全过程。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选举、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投票表决等环节,研究制定并充实完善具体可行的制度措施,形成便于群众参与、体现群众民主权力的制度链。特别要在干部的初始提名和任免决策两个节点上,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扩大群众的参与,建立和完善“双推双考”和全委会票决等制度,避免和杜绝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使干部选拔任用真正尊重民心,体现民意。

二是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完善考核。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政绩为重点,以勤政廉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求真务实、心理素质等方面为组成要素,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确定不同岗位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标准。尤其在考核指标中,要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强化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创新考核技术和手段,广泛采取实地考察、经常考察、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方法,增强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规范考核主体行为,扩大考察时空范围,严格落实考核责任追究制,加大考核成果转化力度,进而形成“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人岗相宜的优化配臵机制。关键是从本地区、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个人成长进步三方面的实际出发,本着按岗选人,人岗相适的思路,对干部人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科学配臵。既要打破体制、身份限制,盘活领导干部资源,又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选准用好人才。如既要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类做好公务员登记、职务与职级确定等工作,建立公务员管理数据库,完善公务员录用、调转等相关制度,又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制定完善企业负责人市场化、职业化的管理办法,使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更加符合企业自主创新的客观需要。结合这次党委换届,还要积极推进精简领导班子职数、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研究探索领导干部任期制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有计划地做好区市县和市机关、区市县之间、市直机关之间干部交流。四是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制约机制。主要是以实施选任岗位、标准、程序和结果“四公开”为重点,公开透明,把实底交给群众,杜绝暗箱操作,消除监督“盲区”。要把坚持选拔和监督并重,整合监督资源,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抓好经济责任审计、举报信访等工作,形成监督合力。要坚持监督关口前移,全程监督,认真落实干部推荐、考察和任用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完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试用期等制度,真正把监督的对象、手段和措施交给干部群众,调动起干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尤其要重视换届中的干部监督工作,对那些跑官要官和非组织活动,从源头和制度上抓起,防患未然,坚决予以查处。

五是建立健全人本管理的激励保障机制。主要从关心爱护干部成长进步的基点出发,尊重干部的合理诉求,维护干部的切身利益,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要以《公务员法》为准则,研究制定适合地区特点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配套政策,提高那些政绩突出、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的级别待遇。要打破单纯的物质激励模式,研究从物质、事业、政治等方面的综合性激励措施,全面落实在职培训、带薪休假、干部交流和健康体检等相关政策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干部谈话、走访制度,畅通干部与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干部的所思、所盼,为干部排忧解难,真正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

6.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篇六

江西省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国家药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正确领导下,正紧张有序、积极稳妥地顺利进行。市、县两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自去年10月江西省政府批转省药监局的改革实施方案,到今年7月中旬各市、县药监机构的领导班子全部配备到位,组建

工作基本完成,全省药监工作开始正常运行。回顾一年多来的改革工作,有以下主要做法和经验体会:

一、立足江西省情,改革中体现“三个特点”

——人员编制精干:江西有4200万人口,依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编制可按本地区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四配备,我省曾设想配备行政编制1500人。但考虑到江西的财力和经济发展现状,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最后实际核定省以下市、县两级药监系统行政编制800人,不足万分之零点二。在这个框架内,视监管任务轻重,各市局分别从19人到26人不等,各县局分别从9人到22人不等。致使我省的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队伍从成立之初就没有出现冗员的情况,更没有接收一个离、退休人员,形成了一个便于指挥、易于调度、行动快捷、运行成本相对低廉的药监执法队伍。

——机构设置合理:我省正确理解国务院[2000]10号文件精神,在全省11个市均设置药监局,正处级建制,为省药监局直属机构;在全省81个县(市)中,对南昌县等31个监管任务相对较重的设置药监分局,正科级建制,除负责本辖区药监工作外,还将工作人员派出、监管任务延伸至周边1个或若干个没有设置药监分局的县(市),加挂“药品监督管理所”牌子,全省共形成50个药监所,由所在药监分局的副局长兼任所长;全省11个市级药品验检所,整建制划归所在市药监局管辖,县级药检所除樟树市因有国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予以保留外,一律不再设置。形成了一个既区分了监管任务轻重,又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点,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执法机构和技术机构配置。

——经费全数下拨: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市、县两药监机构又是新成立的机构,物资基础十分薄弱。省药监局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局党组明确表态:“只有市县局日子过好了,省局的日子才能过安稳”。对于中央和省财政补助我省药监系统的开办经费,我局按照“成立一个市、县局,就立即拨付开办经费”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截留1分钱。到目前,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给全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开办经费,我局按照市局每家15万元、县局(所)每家6至7万元的标准,随着机构的挂牌成立已陆续照单下拨;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给各市局的执法装备经费,我局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制定出采购计划,由省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今年7月上旬,我局已将集中采购的11辆执法车、55台电脑、13台传真机、18台打印机以及12台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全部送交各市药监局使用和管理,确保改革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着眼基础建设,组建中坚持“三个原则”

——领导干部“德才兼备”原则:我省对设区市和县(市)药监局领导干部的选配,是从卫生、医药和当地党委、政府机关多种渠道平级领导干部中择优挑选,以体现干部来源的多样化。在挑选过程中,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既看其思想政治素质,又看其实际工作能力;既注重其开拓进取意识,又注重其团结协作精神;既反复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又充分听取本人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评议。最后严格按照组织程序,由省药监局党组研究确定。从已任命上任的11个市局和31个县分局的领导班子情况看,不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比较强,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都也比较合理,而且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没有出现门户之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人员“宁缺勿滥”原则:为确保人员素质,提高进入门槛,我局对全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大约600名工作人员的选录,采取三种方式依次进行:先是严格限定在卫生部门的药政、药检岗位和医药部门的管理岗位,采取考试和考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400名左右,对其中不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逢进必考;此项工作完成后,我局拟从具有公务员身份、在当地党委、政府、政法机关工作的人员中,择优选调100名左右急需专业的工作人员;最后对余下的100名左右公务员编制,拟在全省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为确保公务员考试的公开性、公平性、真实性和严肃性,防止“走过场”和出现不正之风,局党组专题进行研究部署,与省人事厅联合下发《通知》、联合召开全省会议传达贯彻。要求各市药监局与市人事局共同做好报名推荐和资格审查工作,并实行审查责任制。公务员考试由省人事厅负责组织,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从高分到

低分依次录取,并公示三天,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经费来源“多方争取”原则:在机构组建之初,面对能够上划的资产少、拨款严重不足的困难局面,省药监局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寻求上上下下的理解与支持,多渠道、全方位地争取经费来源,确保机构能正常运转、工作能照常进行。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我省

药监体制改革工作得到国家药监局的大力支持,国家局共拨付我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的开办补助费、执法装备补助经费446万元,缓解了我省药监机构组建之初经费紧张的燃眉之急。

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局在省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加强与省财政厅和各市财政局的工作联系,共同调查摸底,共同研究经费落实方案。到目前为止,仅省、市两级财政拨付给市药监机构的开办费320万元、执法装备费277万元已全部到位,对县药监分局和药监所的开办费、执法装备费也正在积极地协商和落实之中。

三是积极争取医药、卫生部门的支持:我省各级药监机构的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来自医药、卫生部门,各市、县药监机构成立时,当地医药和卫生部门都能主动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无偿提供办公用房、办公用品、交通工具和一定的资金帮助,目前各级药监部门基本上都做到了房子、车子、经费三落实。

我局一手抓机构组建,一手抓党风廉政,并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全省药监系统无论是单位或个人均没有出现与企业未脱钩问题,也没有发现有领导或工作人员继续兼任企业职务的情况。

三、面对新的挑战,建议解决好“三个到位”

——观念转变到位:当前,市、县两级药监机构的组建工作还未完全结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还刚刚开始。由多个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组合的新机构,对旧的工作方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惯性,对新的药监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种种误区,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wto规则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部门整合、人员整合、班子整合的同时,各级药监部门要重视解决好思想观念的重新整合。通过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政策学习和岗前培训,把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到确保一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上来,转变到促进当地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不等不靠,自觉地把“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之中。

——职能履行到位:市、县两药监机构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责,执掌着一方药品监管的大权。因此都应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严格依法行政,摆正并履行好职能定位的问题。各级药监机构在组建之初,就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制约机制,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不缺位,又不错位。我局要求各级药监机构,从建立健全内部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入手,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五原则,简化审批程序、明确事权划分、实行政务公开、搞好服务承诺、落实督查督办,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垂直管理后,各级药监机构要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省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上下联动、协调一致。

上一篇:初中说明文:悠悠球下一篇:中级农业经济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