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美术表现形式初探

2024-10-10

托班美术表现形式初探(共2篇)

1.托班美术表现形式初探 篇一

一、关于公共艺术概念的重新解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公共艺术眼下在中国是一个应用频率较高的名词。但现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毕竟是舶来品, 它的起源、发展、过去、现在、未来及其涵义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和研究, 这对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引用书本上的定义, 公共艺术 (Public Art) , 是对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 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果仅仅将公共环境的改造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不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那么, 艺术就会丧失它自身存在的意义与功能。将艺术、公共空间、公众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无边界的、互动的精神空间, 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1]。此概念是从一定的美学高度概括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的, 但是对于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真正价值及其表现形式, 似乎很难从中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有具体理论指导的前提下, 结合当今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实例, 探索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更多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公共艺术, 使其更好地为城市精神建设服务。

公共艺术涵盖很广。它是存在于公共空间, 并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的艺术, 体现的是公共空间与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 公共艺术的内容从狭义上应该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室内外环境艺术完善设计以及具有功能性的公共设施、导向设计等, 都属于永久性的立体公共艺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公共艺术正以一种越来越多样化、包容性的形式发展起来, 在城市的建设中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通过公众的一些行为活动展示出来, 这又促成了行为艺术的诞生。由此可见, 公共艺术从物质到非物质的层面, 都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探索新的公共艺术形式语言对于城市文化的建设有着切实可行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多种表现形式

(一) 城市公共艺术的物质性表现形式

1. 公共艺术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中的公共艺术语言

卡斯帕尔·昆尼悉说过, 最好的公共艺术是雪人, 人人都喜欢堆雪人, 人人都能与此有所关联, 然后又消失在大自然的背后。日本的“物派”代表艺术家关根伸夫说过, 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在于艺术的宗旨并非完全是自我表现的主观艺术行为, 包括地域、居民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是客观的艺术[2]。所以, 我们应该在公共艺术中强调使人的理念融入自然, 而不是与自然对抗。因此, 在城市环境中, 我们也理应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融, 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格调, 开发公共艺术更多的存在方式, 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中形成独特的一个公共艺术空间, 加强与大众的交流, 起到连接大众与艺术之间纽带的关键作用。

公共艺术的范围虽广, 但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致力于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单从这一点来讲, 公共艺术的责任就很重大。我们应该加强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及景观建筑等设计之间的合作, 比如加强建筑与公共艺术的结合, 使城市建筑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 也对建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1为一些国外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 给人的感觉是随意却不失设计感和人性化。根据建筑的特色, 通过一些公共艺术手段, 来弥补其缺点或者是增加其趣味, 都能给这座城市增添不少乐趣。

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应符合大众的审美性和趣味性, 与大众产生各方面的互动, 因此也可以尝试从视觉、心理、作品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图2中的公共设施, 是用竹子编制工艺做的一组造型为长颈鹿的凉棚, 造型流畅, 趣味横生, 长颈鹿的“头”还伸向周围各个空间里。用竹编的设施所营造的虚空间与周围冷硬的办公楼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同时又不失其功能性。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从趣味性及视觉效果上给人深刻印象,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既美化了环境, 又提高了环境的艺术感染力。

图3建筑表面采用植被覆盖的方式, 给人另一种视觉冲击。它打破了常规建筑表皮冷冰的机械语言, 给公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植被随四季的变换也给建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这一植物造景, 利用自然界的东西创作的集美学与哲学于一身的一些暂时性装置,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正是由于作品本身时间的局限性, 才能引发观者的思考。它将公共艺术这一笼统的概念融入在城市的建筑之中, 浑然一体, 毫不牵强, 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同时给人带来美的心理感受, 同时也为城市艺术化以及公共艺术的存在方式发掘了更多的途径。

现在城市景观雕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在造型、色彩、材质上都在不断地尝试创新。就目前国内的城市景观雕塑现状来看, 我们应用“景物共生”的理念来思考现代景观雕塑的设计, 让景观雕塑紧紧地把环境与建设、环境与文化、环境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利用景观雕塑来记录人文历史和塑造环境, 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展示美好的理想, 就成为我们每一个雕塑艺术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和应承担的重任[3]。

图4为雕塑与建筑的结合, 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相融相生的最佳典范。雕塑不再是单独呆板地被摆放在公共空间, 拉上围栏, 缺少与大众的互动。它以这样的方式存在, 既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又能与公众心理进行交互, 使建筑具有了诗性的艺术化语言。人类正依靠创造力构筑新的城市空间。

2. 街道上好玩的公共艺术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 街头艺术形式不断增加, 例如街头3D绘画 (图5) 、涂鸦等, 都是公众们自己创造的生活艺术, 都是城市的精神文化财富。公众集思广益, 创意无限, 街道上充满乐趣的公共艺术随处可见。这些作品尤其能体现公共艺术的一个特点——与公众的互动性, 这才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 城市公共艺术的非物质性表现形式

1. 公共体验空间的营造——公共艺术的抽象存在方式 (图6)

城市中艺术化公共空间的营造往往比具象的艺术作品更能吸引大众, 在没有具体事物的空间中, 公众是实施和受益的主体。这种通过空间营造气氛吸引公众参与其中的公共艺术形式, 往往比真实可见的作品给人带来的触动更深切。

2. 街头行为艺术 (图7)

“快闪行动”是新近在国际上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快闪党 (Flash Mobs, 也叫快闪族) 是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通过因特网或者手提电话短信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 然后一起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 (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 一般是不违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 , 又在短时间内若无其事般急速消失。这种行为被称为“快闪行动”, 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广场上音乐一响, 人们集体起舞, 活跃的气氛能感染路人不断地加入, 音乐停止, 大家就各自散去, 仿佛上一秒什么都未曾发生一样。亦或者是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片刻地静止, 仿佛是凝固的活体雕塑, 引来路人的关注。这就是大众们参与度极强的行为艺术, 它不但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面貌, 同时也能给城市带来生机, 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 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意义。

三、公共艺术新的形式语言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一) 凸显城市性格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日益受到重视。那些凝固在城市一角的艺术作品, 正以无声的方式默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品位。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相融相生, 根据各个城市的特色来为其设计相应的公共艺术作品, 使每个环境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公共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共艺术既是城市的环境艺术, 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及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的契合之处在于公众的共享和与公众文化的融合。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公共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实施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这就促成了公共艺术新形式语言的出现。城市建筑中的公共艺术语言能更好地表达建筑体本身的情感, 使建筑体具有性格, 拥有属于自己的“饰物”, 同时公共艺术又是建筑自身的一部分, 与之相融相生。建筑是城市的主体,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它应具备彰显其城市性格的条件。随着城市的发展, 新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将会弥补这一块的缺失。

(二) 调动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公众的参与, 离开了公众的参与, 公共艺术将失去它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城市中, 公共艺术多用于美化环境, 具有为市政建设包括建筑艺术点睛的服务功能, 为城市注入人文精神, 提升社会文化品质。这个过程, 既可使公众精神受益, 又可刺激经济增长。

公共艺术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 作品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 公众也在作品的影响下慢慢成熟。而公众审美情趣的提升, 也能促使公共艺术作品更好地展现。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里, 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才能真正被凝固下来, 公共艺术作品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公共艺术还可以通过某种艺术造型传达某种理念, 具有教化、宣传、产业化的效能。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已成为市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表征。我国是一个公共艺术起步很晚的国家, 就目前而言,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唤醒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 提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素养。给公众创造一个积极参与的环境, 公共艺术就可以以“福利”的名义, 用艺术的形式呈现于公共空间, 与公众真正产生良性的沟通与互动, 真正实现其存在的价值[4]。

四、结语

公共艺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艺术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模糊地带, 而为当代艺术或城市远近方面的论述所忽略。本文关注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互动, 通过探索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新的表现方式, 对公共艺术与城市建构、公共空间、公众之间的关系稍作了一些分析, 肯定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做到能够恰当地反映市民情感与城市精神, 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 体现城市的精神形象与性格, 并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 做到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相融相生。希望这些探索能对我国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在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在城市环境中, 我们也理应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融, 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格调, 开发公共艺术更多的存在方式, 丰富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 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中形成独特的公共艺术空间, 加强与大众的交流, 起到连接大众与艺术之间纽带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郝卫国.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J].雕塑, 2004 (06)

2.托班美术表现形式初探 篇二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長。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六、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形成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前提

1、语文教学应是教育性教学

“教育性教学”是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个教学上的首要原则,其基本内涵是指在特定情境和教育结果中既完成系统知识的传递任务(教书),又成功地通过知识促进学生内在心灵的建构和人格提升(育人)的教学,以区别于那些只重视知识传递而忽视学生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教学。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科学的教育不仅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和使人获得智慧、获得发展,并且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开发智力,更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个性和特长。所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教育性教学,这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第一,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看。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德育、智育、美育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这些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而语文学科性质和功能的多样性又决定了育人目标的多样性、丰富性。

第二,从汉语文的内涵和课文选材看。

汉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汉语文独有的文言文等及其文化的多元体系。文以载道,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一句话,负载丰富多彩的文化。如果脱离对“道”的理解,忽略通过“道”对学生灵魂的熏陶,就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的表现力,语言能力的提高也会落空。

第三,从时代特点和要求上看。

教育是时代的教育。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真正价值。”(《于漪语文教育论文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说,只有科学素养而不具备人文素养的人,只能算作“半个人”。

作为人类文化最重要载体的语文,是体现人文知识、人文科学、人文精神最全面、最丰富、最鲜明的学科,那么,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塑造“另一半人”的重任。

2、语文教学要走“大语文”教学之路

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语言文字表达出色的学生,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对语文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外,课外也定然是酷爱读书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走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之路。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外学习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上一篇:民事再审申请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下一篇:轮机常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