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蓝天下》读后感

2024-07-08

《同一个蓝天下》读后感(共12篇)

1.《同一个蓝天下》读后感 篇一

今天,我去看望从武汉来到

。根据我这几天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就是在医院治疗之前的刘成睿小弟弟

这是妈妈在武汉看望的刘成睿小弟弟

这就是在中国妈妈治疗的他

今天,我带了李胜吾哥哥的妈妈去给他送了松花粉给他,一看到我就高兴起来了,听妈妈说以前什么也吃不了,只能喝水,现在在我妈妈(中国妈妈)的治疗下,这个可爱的刘成睿小弟弟能吃东西了。

我相信在中国妈妈的治疗下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个可爱的刘成睿小弟弟一定会好起来的。

刘成睿小弟弟我想告诉你;“我们都是同一个蓝天下成长的。加油!”

2.《同一个蓝天下》读后感 篇二

项目篇

关心和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2010年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这一工作纳入议事日程。2011年上海市政府把“对80所政府委托以招收外地来沪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开展全员培训”作为市政府十大实事项目之一。而当务之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因素。为此,早在2009年上海市教委就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培训的通知》,委托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指导、组织有关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启动实施了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为了统筹开展各项工作和便于管理,上海市十个区(县)成立了“上海市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项目培训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以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为组长主管统领各上海市郊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积极谋划和开展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教师培训。上海市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织牵头下,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院(校)长和项目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各区(县)又针对本地实际,拟制了适合于本区(县)的实施方案,并卓有成效地实施培训。按照实施方案,2009年下半年,我们开始对首批纳入民办学校的66所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教师开展专业发展培训,2010年下半年起对第二批86所小学教师开展培训,共培训教师4728人。

举措篇

上海市各区(县)十分重视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规范、有效地落实培训工作,上海市各区(县)成立了由区(县)教育局及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组成的项目培训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培训项目实施及其他日常事务性管理。由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分管院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亲自主管,培训中心(或培训部)主任直接参与培训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并安排1~2名有教师培训经验的部室成员专门负责事务性工作。

二、加强调研分析

在开展本项目培训之前,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与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几乎没有业务联系,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了解甚少,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清晰地认识到必须加强调研工作。为此,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专门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较完整地了解这些学校和教师的所缺、所需、所想、所惑,最后汇成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1.教师需要培训

调研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毕业的大学生,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外地大学生;另一部分是退休教师或即将退休的教师。由于年轻教师刚从大学出来,教学经验较欠缺,也几乎找不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带教师傅,而老教师思想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包括新课改理念,很多老教师已经和现在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相去甚远。虽然学校内部也有教研活动,但研讨的质量较低,他们缺乏校内优秀教师的引领。相比之下,公办学校有比较丰富的培训资源,有名优教师的引领,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上网查阅资料极其方便,校内结对活动也开展得比较多,再加上学科教研员组织的学科活动及上门指导,还有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培训资源比较充足。因此,这部分民办教师基本处于孤立地位,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公办教师的教研活动,他们难以提升自己,他们很需要接受到来自学校外的培训。

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很有追求,很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教学成效;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支持。他们比公办教师更能吃苦,更渴望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他们也乐意利用双休日或其他休息时间进行培训。从第一阶段的通识培训情况来看,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始终能认真参与,体现出较强的学习需求,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很有必要。

2.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指导

调研结果显示,虽然这些教师对第一阶段的培训比较满意,也觉得培训内容适合他们的需求,但是他们更需要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这些教师或老或小,对于如何备课,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有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或是比较老套,或是没有经验,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由于平时承担的课时要比公办学校多得多,有不少学校教师兼任语文和英语教学,教学负担很重,没有足够时间研究教材和进行教学研讨,更不用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这也在客观上使他们的业务难以得到提升。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迫使他们必须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听懂自己的教学内容,会解题,提高教学成效。因此,这些教师最急需最感兴趣的是课堂教学技能,是作为一个教师的最基础的要求,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方面。这也就促使他们目前最关注课堂教学方面的培训,很想听到一线骨干教师的课,也迫切需要有公办一线学校学科骨干教师或教研员进行培训指导,传授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同时,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基本教育理论对提高课堂教学实践非常重要,因此,对他们进行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培训是必要的。

3.专业素养需要充实

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除了需要课堂教学实践的培训外,在班主任培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也非常缺失。民办学校的学校管理者较少,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课程指导能力较低,尤其突现在班主任管理上,因此,他们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另外,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系、师生沟通等工作也非常薄弱,也需要对师生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培训指导。

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也加大了投入,教师办公室基本也都配备电脑,学校也有专门的计算机房。每个学校也配备了一些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数量有限,且费用较高,所以平时不常使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研究甚少,而社会发展趋势很快会使这些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因此,对于这些方面的培训也要加紧进行。

三、实施阶梯培训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现状和教师培训所需,上海市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制订培训方案。培训从最基础的通识培训开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专题培训。其中,通识培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上海二期课改(基本精神、课改要求、课改方案解读)、班主任工作五大内容;学科培训主要是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包括上课、说课、评课、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研讨;专题培训则就教师的需求和缺失等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专题性培训。

1.进行通识培训

项目管理小组(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周密部署其培训课程与培训形式,首先组建由高校师范教育专家、上海二期课改设计者等组成的培训课程建设小组,认真设计、构建相应课程。接着进行有序的培训师培训,由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选定培训师集中参加市级培训。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法,由上海师大教师主讲;上海二期课改有关内容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级教师主讲;班主任工作基本要求和学生工作基本技能由上海市名师德育培训基地主持人主讲。

继市级培训师培训结束后,各区(县)立即进入紧锣密鼓的区(县)二级培训工作。为了不影响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日常教学工作,区(县)培训一般都在双休日进行。五大块内容分别安排了五天时间的培训,广大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认真,并做好学习笔记。

2.开展学科培训

通识培训后,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有目标、有序列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培训,按照“集中面授、随堂诊断、观摩展示、合作研讨、课例点评”的流程,我们采用课例案例的情境研训、群体的合作研讨等形式。我们的做法是:在进行相同学校的学科教研活动的同时,组织学科教师去公办学校进行相对应的学科教学观摩,与公办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学研讨活动,进而扎实开展学科培训,使学科培训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1)集中面授

除了对通识培训的知识进行集中面授外,不少区(县)还针对本区实际情况进行了侧重于现代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基本要求方面的集中面授,目的是将通识培训中的原理性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的策略和程序。如将“教学”的原理性理论转化为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具体是指课堂教学的“求实、求活、求优、求效”八字方针和“整合三维,细化目标;协调要素、优化结构;立足文本、适度拓展;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师情优教、激发兴趣:注重学法、提高学历;精讲精练、分层递进:张弛有道、节奏和谐”八点建议,为开展各学科的分散培训提供了操作性的基本框架。

(2)随堂诊断

随堂诊断是以一所学校为单位,由研训员和该校教师和领导对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诊断。例如,针对一些青年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互动的弊端,研训员提出了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导入一展开—巩固—拓展一总结”的纵向有序的课堂教学规律,更要重视教师、学生和文本的横向互动。

(3)现场观摩

现场观摩是创设可行性课例情境,将通识培训获得的理论导向和操作框架,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展示,在培训课堂和教师工作课堂之间架起学以致用的桥梁。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先后在多所小学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要求区内相关学科教师准时参加,每次活动,做到有明确的主题,有共同研讨的过程。

(4)合作研讨

合作研讨是在教学观摩后的说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是听课教师、上课教师、研训员讨论交流、互动共享和反思提升的过程。每次合作研讨我们都努力创设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引发思考的氛围,丰富和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与提炼归纳智慧。

(5)课例点评

课例点评是研训者在合作讨论后对现场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学科研训员凭借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者结合上的优势,发现和提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供改进的方向,具有一定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不是靠研训者的“话语霸权”,而是在双方平等对话、互相沟通和彼此分享中,让教师认同和接受,从而自然地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3.开展专题培训

项目管理小组根据教师需求,针对各区(县)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专题培训。

(1)上海二期课改教材培训

从2010年9月起,上海市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全部使用上海二期课改教材进行教学。为此,我们要求各区(县)组织开展了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和熟悉上海二期课改理念和课程教材内容,逐步掌握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胜任新教材的教学。项目管理工作小组明确规定,培训既要有关于上海二期课改理念、背景等专题性报告,又要有各学科教研员对课程标准、实施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有针对性讲座,还要选取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实录组织任教教师观摩与领略。

(2)“862”课堂教学视频学习

为了让教师适应和胜任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的教学,我们要求各区(县)充分利用好上海二期课改“862”课堂教学资源。项目管理小组选择以前“862”课堂教学视频中的部分教学视频课刻录成光盘分发给各区(县)每所学校,让他们以教研组形式组织观看学习,开展教研组研讨活动,还鼓励教师进行自主研究与模仿。

(3)备课、撰写教育案例等能力培训

在平时接触和资料汇编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教案、教育案例等撰写存在问题。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后感或教学反思,尝试写教育案例或论文。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为加快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现代教育技能水平的提升与运用,使教师能基本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很多区(县)举办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电脑基础知识,如文档的基本操作、Excel处理技术、Powerpoint制作、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Internet在教育中的应用、软件下载等。因而,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已普遍呈现了充分应用多媒体实施情境教学,很好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

(5)组织教学比武活动

在培训的基础上,为了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鼓励一部分教师脱颖而出,我们要求各区(县)组织开展学科教学比武活动,从而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成果篇

经过三年的项目实施,培训状况及教师教学水平都大有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促进了各区(县)针对各自特点的有效培训

各区(县)针对本区实际积极采取相应的培训,如浦东新区、闵行区等采用与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校长、师生的随机访谈和师生心理健康测试等调研手段,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和需求,确定了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为主的共6门学科的培训内容,具体包括:新课程标准解读,含教育部和上海市的两套课程标准,重点在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学科要求等;讲解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有效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诊断与反思;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课堂用语的培训等。松江区、青浦区、金山区等在摸底调研基础上精心策划设计了学科培训的操作方案,有“学科经典和前沿知识、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新知识、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策略方法和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实践探索”四个操作方案。奉贤区、嘉定区、宝山区等确定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紧扣“备课、上课、作业设计、课外辅导和效果测评”五个教学环节,还确定了学科培训的分层目标和内容:一是针对刚入职的大学生,重点掌握教学常规和基本功;二是针对民办学校聘用的部分退休教师,重点是揭示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更新其教育观念,改善其教学行为。奉贤区、崇明县将学科培训内容细化为配制菜单,如语文学科包括小学作文课程概述及实施建议、阅读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学业评价与命题研究、阅读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同课异构课例观摩研讨。

总之,各区(县)各显神通,本着“实用、有效、发展”的原则,为本区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量身定制培训目标内容,帮助教师过好课堂教学关和教材关。

二、拓宽了培训渠道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没有专门的业务指导部门,他们基本也不参加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各类进修培训活动,基本没有其他的培训途径。因此,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想方设法拓宽培训渠道,整合优质资源,由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牵头(有时也借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让他们与公办学校结对交流,共同进行学科教研组活动。如奉贤区自2010年起,一是委派公办学校领导承担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教务工作,提升课程指导力,并加强民办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培训教师和学科教研员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并鼓励基层一线骨干教师参与到民办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之中。二是将区域内16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分别与相邻近的办学水平较高的公办小学结对形成联盟体,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三、激发了培训热情

为了鼓励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参与培训,让他们积极、主动、认真地参与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率,我们坚持培训从多方面着手。首先,从精神和物质上进行鼓励,如评选培训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经济上的支持等措施。其次,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参照公办教师的培训办法,对培训教师进行过程管理,给予学分认定,给培训考核合格的教师发放培训结业证书等激励机制。再次,通过教学比武、培训质效与年度考核挂钩的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克服了培训障碍

目前,不少区(县)的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除一年级外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使得培训比较被动,一是部分民办学校教师对去公办学校听课缺乏兴趣;二是公办教师和教研员因教材不熟悉而难以对民办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指导。项目管理小组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让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去适应民办学校的教学要求,让他们深入到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课堂,了解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实施情况,根据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上教学展示课,专门为这些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各环节的组织实施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业务指导。

五、增强了科研意识

为了使培训取得更大的成效,培训工作还直接渗透到学生层面。在日常培训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心理与当地学生有明显不同,他们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十分必要。在项目管理工作小组组长杨连明领衔下,我们开展了《上海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此项课题已成为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重点规划课题及上海市教委2010年度立项课题的一般课题。

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意义深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教育问题、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我们深信有党和人民的坚强后盾,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把同一片蓝天下的教师教育工作做好。

[短评]

共享蓝天

文/南微

读罢本期刊登的《做好同一片蓝天下的教师工作》一文,感到清风徐来。上海市十个郊区(县)于2009年以来踏踏实实开展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的培训,卓有成效,令人高兴。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特大城市有2300万人口,其中常住的外来人员则有900万之众。外来务工人员对上海的经济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军功章”里有他们的一半。可是,多年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却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师资。由于属地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的教师不能享受本地教师的职后培训,使得这些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滞后,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

上海市教委看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想办法解决。奉贤区自身的培训工作压力很大,但他们克服困难,牵头来做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的培训,有勇气,也有战略眼光。从他们的实践看,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如果坚持不懈,这种后续效应还将随着实践的推移而放大,进而对上海后续劳动力质量的提升产生良好影响。

3.同一片蓝天下 篇三

充满沧桑和无奈的声音从一间简陋的平房中传出。随后,一个悲伤的背影破门而出,跑向那块依旧被阳光照耀的贫瘠的空地。“啊!啊!……”几声咆哮宣泄着他的悲伤与不甘……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换来今天的荣耀——他是老家唯一一个考上全省重点中学的孩子,并以全年级第二的名次升至高三。但这份荣耀背后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付出的代价,却不是他能够轻易承受得起的。

他家境贫寒,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母从小就带着他离开了贫困的老家,来到繁华而陌生的S省某市。尽管城里的生活费用十分昂贵,但他的父母却靠着一股不寻常的勇气和毅力,撑起这个充满爱意的家。

今年,是他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他将迎来学子们又爱又恨的高考。

高考前的复习总是枯燥又乏味的,老师的课堂也失去了当初的吸引力,令人昏昏欲睡。而他却永远不知疲倦,依旧夜以继日地奋斗、努力。其实,并不是他不知道累,而是每当他对做作业感到厌烦时,就会想起父亲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每当他在课堂上想打瞌睡时,就会想起母亲那双充满血丝和黄斑的眼。

“同学们,明天开始高考报名,报名时间只有两天,逾期不再补报。请同学们根据学校的通知,带上相关证件抓紧报名。”“呵,终于来了!”随着班主任发布高考报名通知,大家都暗自感叹,包括他。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浮躁,只是默默地将通知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第二天,他把从父亲那双沧桑的手中接过来的钱交给了老师,换来了一张白净的表格,然后仔细地填着表格上的内容:“籍贯;某省某县……”

“等等!”一个惊讶又急切的声音从他的耳际传来,“你确定没有填错么?”他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平静而又仔细地填着表格。

“你填错了!”声音的主人壮起胆子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再次提醒他。“没填错,我的籍贯是这里啊。”他一脸不解地看着好心提醒他的同学小Q。“什么?难道你不是本地人?”小Q带着不敢相信的眼神再一次发出了疑问。“是啊,我不是本地人,难道这与报名有什么关系吗?”他更加不解地看着小Q,甚至想嘲笑他少见多怪。“啊,你真的不是本地人?!难道你不知道‘异地高考’吗?你还是去问问老师吧。”小Q诚恳地建议他。他看着小Q严肃的神情,心里喀噔一下。

带着疑问,他走到了高考咨询台。“老师,您好!我是高三的应届毕业生,我想问一下关于异地高考的事。”他礼貌地向老师询问。“异地高考?现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但是为了考试的公平,我们省暂拒绝接受外省考生参加高考……”

轰!他的脑海在“拒绝”的轰击下瞬间崩溃,他的双腿撑不起他那摇摇欲坠的身体,他的双眼只看到一片漆黑……

“那我该怎么办?我的父母又该怎么办?!”他突然一声大叫,惊动了身边的人。“孩子,你怎么了,你在叫什么啊?”一个熟悉而又充满担心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闻声望去,是母亲,环视四周,竟在家里!他努力回忆之前发生的事,“我去询问老师关于异地高考的事,怎么会在家里?……等等,异地高考?异地高考!”“你怎么突然在学校晕倒了呢?”母亲轻轻走近,满脸关切地询问。

“ 我……我……我听说S省不允许外省学生参加高考。”他将那个“骇人”的消息告诉母亲,希望这个温暖的家能给他力量和支持,让他继续奋然前行。

“哦,这个消息我已经从学校知道了,不过不用担心,明天你父亲再去学校请他们通融一下,毕竟你的成绩那样好,学校应该会答应的。我们还可以再找你舅舅帮忙,他是公务员,看他有没有办法。”母亲永远是打开孩子心灵之锁的钥匙,更是能滋润心灵荒土的甘泉。母亲的一番话,顿时让他忐忑不安的心平静了许多。

随后,他们一家便开始忙了起来。他继续努力地、辛苦地学习,母亲去拜访能帮他渡过难关的舅舅,父亲则去校长办公室请校长帮忙。然而,频繁的拜访活动,使他家里更加拮据。终于,有消息传来了。

学校的消息是:虽然你的成绩优秀,但是上级坚决反对特例,请见谅。不久,舅舅也回信了:外甥,这件事上面管得很严,坚决打击特殊化行为,我也无能为力了。

看着舅舅的回信,苍白的脸色渐渐爬上他的脸庞,无力缓缓地侵蚀他的身体,模糊慢慢地吞没他的意识。他,倒下了。那个不惧困难和挑战的他,在这些消息的无情撞击下,无助地倒下了。

“唉,算了。我们还是回去吧,回老家考去,那里的学校一定会同意的。”看着面色苍白的儿子,充满沧桑和无奈的话语从父亲的口中飘出。

“呜呜……”从来没有在父母面前掉过眼泪的他,伤心地流着眼泪,用力地拉开门,冲了出去。

4.同一片蓝天下作文 篇四

当我们穿着温暖漂亮的衣裳,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当我们每天回到家里吃着美味的大餐,假期到各地旅游的时候;当我们手里拿着先进的电子设备在网络里遨游的时候可想过,在同一片蓝天之下生长在贫困山区的孩子吗?他们跟我们生长在同一国度,有着同样的年龄,但因为他们的出生和家庭环境的不同,所以有着与我们不同的命运,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喜羊羊”、“iPhone手机”、“麦当劳汉堡”,更没玩过网游,上过微信的。他们每天只是在贫困、饥饿中度过。能够吃饱每一顿饭,有学上,有知识学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当你看到那一张张纯真而又无助的小脸时或许会从中感受到绝望、怜悯、悲哀、触动。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从觉悟中苏醒,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让我们伸出爱心之手,为山区的孩子们奉献一份爱心!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对他们进行爱心帮助呢?我记得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孩子救孩子》,讲述了一个五岁的美国孩子从电视上看到非洲因为疟疾30秒就死一个孩子时,引起她无限的怜悯之情,促使她在两年里不断地募捐,不单是用自己的零用钱,还到社会上募捐。一个小小孩子在短短的两年里筹够六万善款,捐献蚊帐遍及非洲,拯救了近两万儿童。没有人相信一个小女孩竟用一个平常人的力量改变了残酷的现实,事实证明,有爱心,有行动,厚积薄发,人人都能为社会而出一分力量!

帮助应从我们生活中,从细微中开始,也许你的一些衣服觉得小了、旧了、过时了,可以捐给山区的小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得到温暖!也许你的一些书本学过了,阅读多篇了,不想再看了,可以捐给山区的小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得到知识!如果你有多余的零用钱,或有吃一个汉堡包省下的钱,可以捐给山区的小朋友,让他们得到温饱!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帮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吧!积少成多,互相互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5.国旗下讲话——共享同一片蓝天 篇五

一、本周是第16周,执行本周升降旗任务的是来自初一3班的三位同学。

二、介绍旗手和副旗手

三、升旗仪式开始:出旗

四、升国旗奏国歌

五、唱国歌

六、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共享同一片蓝天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也就是

5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助残日。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都是本的助残日。这是我们奉献爱心的好日子。

据统计,我国现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被带到一个无声的世界,有的至今乃至一生都有可能无缘与这五彩斑斓的世界见面,有的因家庭经济原因面临困境„„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样生活在这片蓝天下······可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永远都听不到鸟儿的歌声;甚至永远都没有“站起来”的权力。他们带着残缺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地活着,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他们哪怕要取得一点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同学们,比起残疾人,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能够赏百花争艳,能够听天籁之音,能够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乃至更高更远处,还能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活动„„

当我们每天迎着朝阳,走向光明的人生时,他们却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轮椅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台阶;当我们和家人齐聚在电视机旁,共同欣赏每一个精彩节目时,他们却连聆听鸟语、观看蓝天也是一种奢望。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们更需要家人的亲情和世人的温情。

在我们班级中,有这样一个不起眼却有十分有爱心的男孩。衣着朴素的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多言语,相貌平平的他时常让人注意不到,就好像只是一颗小草罢了。

然而,在上次的助残捐款活动中,他的慷慨解囊,他的富于爱心······都让我们觉得眼前一亮。他将自己多少日子里省吃简用存下来的零花钱,整整50元,都捐给了残疾人。但平常,他连买一本稍贵一点的笔记本,都会皱着眉头考虑好一阵,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但在捐款时,他丝毫没有犹豫,没有半点的舍不得,那坚毅的神情仿佛告诉我们:能够尽我的一切力量去帮助那些可怜的残疾人们,我很高兴,只是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这一点还是极其遗憾的!老师、同学们都纷纷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我才知道每一棵小草都会开花,开花后献于世界的便是迷人的芳香。

然而,不光是他,其他同学们也都踊跃地走到讲台前,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最终,我们班总计捐出420元整。

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在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护残疾人文化权益”指导下,从物质上帮助他们,更要从精神上帮助他们。

不管是搀他走过车水马龙的公路,还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他让座······尊重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哪怕只是给他们一个不经意间的微笑,也足以在他们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不仅是你我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一起用双手去为他们撑起一片更高、更远、更广阔的蓝天吧!

6.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作文 篇六

我们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学校。精疲力尽的我们进了这所学校的大门,远远望去,便看见一栋很旧的楼房,老师告诉我们说那是教学楼,教学楼前面,孤伶伶的几个跷跷板,滑滑梯陈放在那里,前面就是一个不大的球场,一个简单朴素的升旗台… 虽然这些东西都很破旧,可是他们并没有自卑,也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

看!他们正在操场上迎接我们!他们全校的学生有大有小,不论年龄大小,他们还是艰苦的生活着,我们并没有疏忽这些身体残疾的学生!接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教学楼,寝室。他们的寝室很小很小,寝室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床架,可是打扫的非常干净!他们一个学期都在学校生活,可一年只要交仅仅几十块钱的学费,他们的家长一个学期开学把他们送到学校来,一个学期后又把他们接回去。他们的生活都能自理,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接着,我们与这些聋哑学生在这所学校的升旗台上表演节目,演出以聋哑姑娘们的舞蹈拉开了帷幕。他们听不见声音,可是在老师的手语指导下完成了表演。虽然她们失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可是她们还是在坚强的活着!这场演出让我受益匪浅。

……

虽然她们身体有缺陷,但他们却自食其力;虽然她们身体有缺陷,但他们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虽然她们是残疾人,但她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7.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篇七

关键词:“弱势群体” 引导 积极参与

一、认识体育中“弱势群体”群体

(1)认识不足

这些学生大多数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体育课纯粹就是玩,这观点有可能来自学生家长,也有可能来自个别老师的错误诱导。

(2)心理原因

学生存在一定的运动能力差异,所以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屡次失败,很容易就会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当一些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后,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开始拒绝体育活动了。

(3)个性差异

有的学生性格比较的内向,不愿意与别的学生进行交往,或由于学生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不愿意为锻炼身体而出力出汗,由于长期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缺乏身体锻炼,造成他们肌肉力量差,灵活性差,协调性差,对完成

体育课的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

二、游戏中来激发“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1)用游戏来引导课堂

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有利调动学生的情绪。针对“弱势群体”的特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把游戏作为体育课的热身活动。

(2)用游戏来完成技能训练

朱熹曾经说过“教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单调的技能技巧练习很难提起孩子们的兴趣,甚至会让在这些学生产生厌恶情趣。如果以“报纸胸前跑不掉”的形式进行接力比赛来完成50米快跑的训练。可以把50米设计成25米往返跑,将学生分成数列纵队,队员可根据名次先后为本队相应得分。

通过这样的游戏,他们在不知不觉的中就完成了50米快速跑的训练。因为是一个集体比赛的游戏,他们会积极参与,不会感到训练的疲累,反而能感到活动的快乐。

三、团队合作中激励“弱势群体”参与的积极性

(1) 创设合作的需求

在团队合作中更容易激发“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和比赛中,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在这种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弱势群体”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为团队贡献一份力。为此老师在安排活动中,尽量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

(2)互助合作的开展

同学之间的互帮互教,“弱势群体”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要在班里开展互帮互教活动,发动技术好又热心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一帮一活动,它不受时间限制,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差生感受集体的温暖,消除自卑感,练习效果往往较好。

四、合理的评价消除“弱势群体”的自卑心

(1)热情辅导耐心帮助

“弱势群体”的学生在练习中常常达不老师的要求,所以往往主观地认为,怕在练习中做不好受老师的批评,课堂中不积极参加练习。教师在发现这种情况时,首先不要批评和惩罚他们,而是要鼓励他们放胆练习,做不好可以重做,并且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他们完成每一次的练习都比一般同学困难,付出更大,但完成效果却往往不够理想,教师不应因为他们完成技术动作不理想或掌握动作慢而批评他们,而应肯定他们的努力,多给予鼓励,淡化因挫折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他们取得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期待。

(2)因人而宜,适当降低评价标准

在教学中,一些技术动作一般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但对于“弱势群体”学生常常很难做到,甚至不可能做到,如果老师把他们与其它同学一样要求,教学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造成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区别对待,只要他们能认真努力完成练习,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练习难度和要求。

(3)期末综合评价注重方法

教师可以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出勤及课堂表现,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及身体素质状况与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相结合进行评价。这样能激励“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期末体育成绩。避免“弱势群体”学生无故请假缺课,逃避体育课。

五、构建体育文化来激发“弱势群体”参与的热情

(1)宣传体育文化,消除消极因素

为了使学生喜爱上体育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带来无穷魅力,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的宣传,利用体育课时间,班级黑板报等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国家对个人的重要,通过对个别名人介绍,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

(2)发挥体育竞赛活动的激励作用

体育竞赛是促进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实践,体育竞赛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运动会,为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在班级中搞好包括体育知识竞赛在内的以健身为目的一切非正式体育比赛活动,这种比赛不仅参与人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没有条件限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体育“弱势群体”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老师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积极创设愉悦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和帮助他们,那么这个“弱势群体”就会慢慢缩小。让我们一起关注“弱势群体”,在同一片蓝天下,让他们一起前行,去寻找属于他们的成功与收获。使体育课成为学生享受体育,参与活动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资料:

1.《中小学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袁宇光试论学生的体育意识及其培养——〈〈中国学校体育〉〉1999年2期.

8.残联工作总结-在同一片蓝天下 篇八

“>残联工作总结-在同一片蓝天下2007-12-07 12:32:0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残联工作总结-在同一片蓝天下残联工作总结-在同一片蓝天下(2)残联工作总结-在同一片蓝天下1990年11月,县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1997年12月,县残疾人联合会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机构单列,核定编制3人。15年来,全县残疾人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机构越来越健全,服务项目越来越多,服务面越来越广,成绩喜人。

一、组织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关怀下,县残联的组织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县人民政府残工委会议、县残联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按章程规定,运转正常,发展健康。

根据省州残联有关文件精神,县残联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上街镇仁民街社区残疾人第一届代表大会,成立了仁民街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建立了肢体残疾人协会、视力残疾人协会、精神残疾人协会等残疾人专门协会。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落实了各专门协会的人员、经费、场地,使各专门协会的“代表、服务、管理”职责得到有效发挥。全县残疾人工作队伍越来越壮大,县乡共有专职人员17人,兼职人员72人,分管残联工作的县乡领导15人,使残疾人事业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以及省州政府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县残联执法责任各项工作制度》、《关于在市政公交医疗等窗口行业对残疾人实行优免服务的通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纳入劳动保障的通知》,使全县的残疾人事业沿着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健康发展。

三、残疾人事业成绩喜人基础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底,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该中心总投资135万元,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服务中心设有办公室、就业培训室、用品用具供应室、康复指导室、图书阅览室、娱乐室、食堂、餐厅、住宿等。中心还专为残疾人建有电梯、坡道、盲道、扶手、盲牌等无障碍设施。这充分展现了全县残疾人事业的突飞猛进和崭新局面。实现台账式网络管理服务。2004年4~7月,全面开展了残疾人入户普查工作,至年底,严格按有关规定为2159位残疾人办理发放残疾人证书,为6218位残疾人建档立卡,实现了台账式网络管理服务。残疾人康复工作服务面逐步扩大。按时拨付残疾人康复补助经费,做到准确清楚,不出错漏。至2004年底,为7人安装了腿部假肢,做白内障复明手术208例,组织供应轮椅车65辆,拐杖16

副,助听器10个,助视器9个。同时,进行了残疾人需求和可康复数的普查和上报工作,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工作。扶持残疾儿童上学工作取得实效。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主动与教育部门联系协商,免除了全县所有残疾学生的学杂费。又根据省残联文件精神,对考取中专以上的残疾3名学生,每人兑付一次性无偿资助1000元。同时积极争取在“长江新里程计划”中安排资助4名盲童入学,在“春雨行动”中安排资助5名残疾儿童入学,州电子印刷厂资助3名残疾儿童入学。县残联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救助2名残疾儿童入学。几年来共选送25名残疾人到特殊学校上学,有3人就业。即将实施的“春雨行动”第二轮工作,将扶持40名残疾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得佳绩。采取集中、分散两种方式,对1360名残疾人及其亲属进行了家禽养殖,烤烟、山嵛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科技培训。选送4名优秀残疾人

参加州残联在剑川举办的为期40天的木雕技术培训。选送3名优秀残疾人到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学习木雕和刺绣技术。先后两批7人到州按摩培训中心培训,其中6人就业。在开展智力扶贫的同时,积极争取把残疾人危房改造纳入县人民政府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同县扶贫办一起联发了《关于做好2004年扶贫安居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办法》,成立了领导组,对全县8个乡镇60户残疾人的危房改造进行了安排部署。到2004年底,为7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同时按照省人民政府107号令和州人民政府对残疾人的“20项优免政策”进行全面的检查落实。通过培训,残联现职干部中有4名取得法律监督员证书,并在县残联设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有一名专干负责此项工作,业务挂靠县司法局。在元旦、中残日、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对残疾人进行慰问,累计慰问金额万元,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送到残疾人家

9.共享同一片蓝天的国旗下演讲稿 篇九

据统计,我国现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被带到一个无声的世界,有的至今乃至一生都有可能无缘与这五彩斑斓的世界见面,有的因家庭经济原因面临困境??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样生活在这片蓝天

下······可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永远都听不到鸟儿的歌声;甚至永远都没有“站起来”的权力。他们带着残缺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地活着,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他们哪怕要取得一点点成绩,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同学们,比起残疾人,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能够赏百花争艳,能够听天籁之音,能够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乃至更高更远处,还能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活动??

当我们每天迎着朝阳,走向光明的人生时,他们却是需要依靠冰冷的轮椅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台阶;当我们和家人齐聚在电视机旁,共同欣赏每一个精彩节目时,他们却连聆听鸟语、观看蓝天也是一种奢望。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们更需要家人的亲情和世人的温情。

在我们班级中,有这样一个不起眼却有十分有爱心的男孩。衣着朴素的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多言语,相貌平平的他时常让人注意不到,就好像只是一颗小草罢了。

然而,在上次的助残捐款活动中,他的慷慨解囊,他的富于爱心······都让我们觉得眼前一亮。他将自己多少日子里省吃简用存下来的零花钱,整整50元,都捐给了残疾人。但平常,他连买一本稍贵一点的笔记本,都会皱着眉头考虑好一阵,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但在捐款时,他丝毫没有犹豫,没有半点的舍不得,那坚毅的神情仿佛告诉我们:能够尽我的一切力量去帮助那些可怜的残疾人们,我很高兴,只是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这一点还是极其遗憾的!老师、同学们都纷纷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我才知道每一棵小草都会开花,开花后献于世界的便是迷人的芳香。{关于共享一片蓝天的演讲稿}.

然而,不光是他,其他同学们也都踊跃地走到讲台前,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最终,我们班总计捐出420元整。

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在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护残疾人文化权益”指导下,从物质上帮助他们,更要从精神上帮助他们。

不管是搀他走过车水马龙的公路,还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他让座······尊重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哪怕只是给他们一个不经意间的微笑,也足以在他们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不仅是你我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一起用双手去为他们撑起一片更高、更远、更广阔的蓝天吧!

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共享同一片蓝天的国旗下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二(5)班的学生___。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话题是:共享同一片蓝天(全国助残日)。

五月,是美好的,带着初夏的味道,带着节日的气息。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温馨的母亲节。你知道吗?5月19日(也就是昨天)是我国第二十三个“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帮扶贫困残疾人”。此项活动是弘扬人道主义、宣传残疾人事业、倡导团结、互助、和平、友爱等良好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窗口。

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有的至今无缘看到这阳光灿烂的春天,有的因家庭经济原因面临困境……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中间也不乏身残志坚、学有特长的人才。

同学们,中国的张海迪、桑兰;外国的霍金、海伦凯勒,他们都是残疾人。他们虽然身遭不幸,可是他们没有抱怨,没有悲伤,仍以超人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张海迪,她战胜病魔自学英语、日语、德语并翻译了10万字的作品,她还是一个作家,还会针灸。霍金在轮椅上坐了40多年,但他却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在当时响起轰动的舞蹈《千手观音》,可谁也不敢想像,这些演员都是聋哑人,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的美丽精灵!她们为了更好地“熟悉”音乐,练习了无数次,终于把舞蹈完美无缺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同学们,由于受残疾影响、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大多数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农村近30%的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

面对他们,同学们,你愿意伸出双手帮助他们吗?你愿意用你的爱去温暖他们吗? 希望我们大家刻苦努力,学习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听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值日。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

10.同一片蓝天 同一个梦想 篇十

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强化“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始终坚持“科教兴赣”“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造福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实现途径。

江西省坚持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政策举措优先出台、体制改革优先筹划、重大工程优先保障、队伍建设优先加强的原则做法,加快了转变教育发展的方式,不断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基础。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免除学杂费与免费提供教科书、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子女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公办与民办同步“四个同步”的同时,小学生、初中生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又提前一年达到中央要求,并在全国率先探索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江西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在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择校热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可喜步伐。

教育均衡: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坚定不移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不懈追求,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全面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2010年,江西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1年,江西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制订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编制了《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并实行任务分解,进度到年,责任到县。2011年12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制度,为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江西省着力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机制,10个省直职能部门共同制定了城乡统一的普通小学、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各相关部门立足本职工作,积极配合,在政策制定、转移支付、编制补足、教师配备、津贴补助、生均拨款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加强省级统筹的同时,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2012年9月,江西省政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了《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书》,进一步明确了各地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各地按照《任务书》要求,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定了具体措施,落实了任务分工,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全省有11个县评为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在江西,教育已不单是教育系统的工作,早已成为政府责任、社会行为,省、市、县、乡各级党政班子对教育的重视都前所未有。

江西把义务教育作为各级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例。近年来江西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启动了一系列项目,统筹50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计划投入30亿元启动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扩充工程,每年投入3亿元建立艰苦地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每年投入1亿元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这些项目,都是江西的“自选动作”。

德兴市3年来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3.24亿元,新建教育园区,新建中小学,配置教育技术装备等;靖安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入义务教育学校校建资金1亿元,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改造。

火热的七月,记者却在英雄城南昌处处感受到阵阵春风。这里教育公平、群众满意度在全国3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中小学“择校热”得到明显遏制。南昌市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为主要抓手,通过优化教育网点、名校扩大、集团化办学等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魏国华的话掷地有声。

南昌市教育局与各县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指导所辖县区全面完成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形成一张由上千个教育网点组成的教育网。

“好上学、上好学”,是南昌市民在2014年对孩子上学这件事的切身体会。为实现教育均衡,南昌市在老城区改造中,学校网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新城开发中,学校网点优先安排、先期建设;在城乡接合部整治中,不断完善教学网点布局。

新余市渝水区深入实施“城乡互动、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以“深化均衡发展,提升内涵质量”为重点,着力提高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按照“四有”标准(有符合规模要求的教学用房,有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阳光体育场地,有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卫生、安全、方便的生活设施),实施校园建筑精品化、生活设施人性化、教学设备现代化、校园环境人文化“四化”工程。近5年来,全区投入近3亿元,用于农村学校校舍建设和设施改造,使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基本实现“零差别”。

巍巍罗霄山脉,茫茫绿海一碧万顷,地处赣西一隅的莲花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其中。这里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进军井冈山的决策地,曾为中国革命奉献了3400多名烈士。

莲花县是山区小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但多年来,莲花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蕴藏着的支持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在莲花县,“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

莲花县县委书记夏兴告诉记者:“抓教育就是抓基础、抓后劲、抓发展,就是抓未来的经济,就是在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决策者高瞻远瞩,把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列为乡镇和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的权重高达9%。全县36名县级干部,经常深入学校解决实际问题。endprint

记者在占地500亩的莲花县教育园区采访时,几栋教学大楼的雏形已经显现。教育局局长甘海告诉记者,教育园区规划建设学前教育区、小学教育区、初中教育区、职业教育区,总投资3.4亿元,总建筑面积15.96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万人。

“教育园区建成后,园区内的学校打开门来招生,为愿意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城区学校的大班额问题也将得到彻底解决。当然,我们会继续办好农村教育,尊重群众的意愿,让家长自行选择就读地点,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甘海局长一脸自豪地说。

攻坚克难: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实验室、簇新的塑胶跑道和篮球场、整洁的学生宿舍和餐厅、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功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及电子白板……这是记者在江西省铜鼓县三都中心小学看到的场景。

三都中心小学副校长袁体红说:“原来择校到县城小学的李紫仙、曾慧玲等同学,今年都转回三都中心小学来读书了。”

江西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从2010年起,江西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的教育共同体,带动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破解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各地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学校倾斜,特别是安排优秀校长和名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捆绑发展、联合办学,进一步扩充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为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2014年,江西省启动实施“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扩充工程”,利用省级资金,加大城区学校扩容改造力度,计划通过3年努力,投入30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城区学校,新增学位30万个,逐步消除“大校额”“大班额”问题,缓解城区学校“择校热”矛盾。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和薄弱地区。近年来,江西狠抓均衡短板,面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着力推动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初中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城市义务教育大班化小班工程”“农村中小学配套设施和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工程”和“教育赠款工程”等6项新的教育工程项目,极大改善了广大中小学办学条件。

在赣州市,记者随便走进哪所农村学校,都会发现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等一应俱全,大屏幕投影仪等信息化技术装备,已成为许多学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工具。“我们一点儿也不羡慕城里孩子”,这成为当地农村学生的心声。

南昌市青山湖区从2010年起,开展了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手拉手”活动,有力地提升了薄弱学校、规模较小学校的办学质量。赣州市章贡区通过“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四种模式,探索和深化办学体制创新,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全省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地处赣西北的铜鼓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该县坚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作继“普九”达标后,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铜鼓县将教育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教育工作责任制。一是思想认识上做到“三个亲自”,即教育工作“一把手”要亲自过问,教育重要工作“一把手”要亲自部署,教育重大问题“一把手”要亲自协调解决。二是工作落实上要做到“四个一”,即各乡镇必须有一个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并有具体的短期安排计划;每个县级领导必须挂一个乡镇和学校,及时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一个部门必须联系一所学校,切实为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县与乡镇、乡镇与村签订一份教育工作责任状,将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乡镇、各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

从2010年至今,江西省共投入资金近5亿元,在农村中小学校实施“班班通”工程,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2013年组织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为农村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点和其他小学做到均衡发展。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共招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84079套,占全省中小学校现有班级总数的53%。

提升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透视“择校热”,核心是择名师。如何让校长、教师打破学校之间的藩篱,流动起来,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2014年8月,江西省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江西明确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任教达10学年以上的校长教师应交流轮岗,校长轮岗不少于一届,教师交流不少于3学年。各县(市、区)每年交流轮岗人数要达到应交流轮岗对象的10%左右。其中,每年参与交流的特级教师、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各地评选的名师要达到应交流骨干教师的20%左右。

今年,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在南昌县、九江市浔阳区、横峰县、金溪县、上高县、新干县、会昌县、景德镇市珠山区、上栗县、分宜县、鹰潭市月湖区等11个县(区)先行试点。

2015年,江西在全省推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到2020年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基本均衡。

教师队伍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一生产力。为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江西省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每年招收定向师范生3500余人,毕业后根据定向培养协议书派遣到指定农村学校,服务期不少于5年,保证了“招得进、教得好、留得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0年,江西省首次实行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省级统筹。继续实施“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农村边远地区补充了一批优秀教师。从2008年起,江西省政府设立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每年专项安排1亿元资金,对山区、库区、湖区等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endprint

为了使优秀教师能扎根农村学校教学点,铜鼓县把各项表彰指标的70%投放到农村学校,把职称评聘指标的70%投放到农村学校;投资1200万元,兴建232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住房难问题;每月向边远农村教师发放特殊津贴50元至180元。

县城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已成为铜鼓县的一项制度。早在几年前,铜鼓县就开始推行“名师牵手农村学校教学点”制度,每年选派10名至20名城区骨干教师及紧缺学科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扶,选派县城优秀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支教,做村小教学点教学工作的“领头雁”。

提升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江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高举的旗帜。江西各地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江西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江西全面启动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为义务教育均衡找到了一个坚实、丰厚的生长点。各地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育、放大学校特色亮点,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全省义务教育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吉安县把劳动基地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全县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丰富多彩,格调高雅,颇具特色。

玉山县出台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场督评暨评亮点展示活动制度。如今该制度已成为玉山县强有力的办学“指挥棒”、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现场督评活动的开展,引导各学校凭借自己的优势打造亮点。

怀玉山小学虽然是全县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之一,但其旁边的锦溪村是赣剧的发源地。该校依托这一独特的优势,通过打造“赣剧进校园”的品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许多家长观看了孩子们的表演后感叹,“我们农村的孩子一点都不比城里学校孩子差” 。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过程中,江西省重点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让有底蕴、有基础、有质量、有活力的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赣鄱大地。

各地都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立了留守儿童少年档案登记管理制度、监护人联系制度、结对帮扶制度与心理疏导制度。30万以上人口都建有一所设施完善、管理精细的残障儿童学校,基本形成了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相协调的特教体系。

在上高县城敖阳小学内,有一幢三层楼的建筑引人注目,房顶上“德仁苑”三个大字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温情故事。窗明几净的一楼大厅,地面清一色镶嵌着粉红色的仿木地板,干干净净。大厅内配有彩色电视机、图书角、游戏玩具。二楼的学生寝室,地面同样是干干净净,被子折叠得整齐,生活用品摆放得井然有序,令人仿佛走进了一座军营,又仿佛走进了一个温馨的家。全县39名孤儿集中在这里就读,并免费吃住,学校安排一位副校长专门管理“德仁苑”,还安排一位生活老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异地新建的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占地15亩,比老校区扩大了三分之二左右。县财政投入400万元建设资金,包括地皮及其他费用,总耗资达700万元,而该校总共只有68名学生,平均每个学生花费了10多万元钱。

上高县教育局局长杨春生说,实施均衡教育,不能够遗忘这些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接受好的教育,这是均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江西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2004年,江西省建立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年度督导考核制度,督导结果作为县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结果“优秀”的予以表彰和奖励。2013年11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完善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通过督导评估,不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坚定地说:“江西将把落实各级政府依据法定责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科学、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经费等办学资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逐步扩大均衡发展范围。确保到2020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11.《同一个蓝天下》读后感 篇十一

我们都是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的小鸟,可是有的小鸟的身体却是残缺的,有的小鸟听不见声音,有的小鸟唱不出美妙动听的歌声,有的小鸟飞不上那蔚蓝的天空。这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上天对他们这么不公平?

——题记

今天下午,我们乘着客车来到了“特教中心”做社会实践活动。

到了“特教中心”,几位老师出来了,照了几张相,就带我们进教学楼参观。一进门厅就看见了两条海伦·凯特的两条名言,具体是什么我忘记了。我们走进了一间又一间教室,每一间教室里的都是智障、脑瘫或者聋哑的孩子。当我们走进教室时,他们每一个人都用灿烂的笑脸面对着我们,每一个人都用那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望着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小手向我们挥挥手,打招呼。他们虽然外表有缺陷,但是他们的心却和我们一样。

老师带我们上楼,楼上是许多学技术的哥哥姐姐们走进一间学做饭的房间,里面有两个老师在手把手教学,一个哥哥在里面用液化气炒鸡蛋柿子,桌子上摆着他们自己拌的凉菜,外面一个阿姨在教另一个哥哥扒蒜。做饭我还不会呢,他们居然自己会做饭!走出了做饭的屋子,又来到一间织布的房间。里面有好几台织布机,两个哥哥在认认真真的织布,外面五六个人围在一起,有一个老师教他们做什么“漆”。除了这些,还有学按摩的,有学做车的,有学做工艺品的,学做衣服的等等。这些连我们正常人都无法做到这种程度,而他们却能。老师领我们到了一件极其特殊的一间屋子,里面没有桌椅板凳和黑板,却又斑马线,有红绿灯,有邮局,有医院,有火车站等等,这些都是让他们走进生活的。

我们又来到他们的宿舍。走到每一间宿舍,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他们的宿舍每一间都是那么干净,那么整齐,又来到了他们的卫生间,我们都睁大了眼睛,这…也…太…太干净了,简直没有一点脏东西,比我的房间都干净,他们的宿舍跟我的.房间一比,我的房间简直就是“猪窝”。还有食堂,都是那么干净,我都做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看来我要向他们学习了。

活动的时间到了,我们全体师生来到活动室。台上站着我们全班同学当“背景”台下是五十名特教学校的学生,我们都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演完了,最后一项是互赠礼物。我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本新书或学习用品,赠送给他们。我把一本《木偶奇遇记》送给了一位女同学,然后老师让握手,我向她友好的伸出手,她把我的抬起来,在我手心上写了两个字,一开始没感觉到,我要摇了摇头,她又写了一遍,是“你好”。我冲她笑了笑,她也露出了笑容。

我们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我们都有一颗童心,可是命运却改变了你们的一生。弟弟妹妹们,你们能听见那动人的音乐吗?你们能和我们一起歌唱《感恩的心》吗?为什么上天对你们那么不公啊?我知道,你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听音乐,一起歌唱。虽然你们听不了音乐,唱不了歌,但你不要为这个苦恼,我们好比是上帝的苹果,你们的缺陷就是上帝咬过的缺口,因为你们香甜,所以上帝才选择了你们,你们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吗?有两个孩子,一个想学钢琴,另一个想学绘画。可是那个想学钢琴的孩子耳朵聋了,想学绘画的孩子眼睛失明了。他们为此而感到命运的不公。一位老爷爷告诉他们,他对那个想弹钢琴的孩子比划,你虽然耳朵聋了,但你的眼睛还是好的,你为什么不去学绘画呢?他又对那个想学绘画的孩子说,你虽然眼睛失明了,但你的耳朵却是好的,你为什么不去学钢琴呢?两个孩子听从了老人的教诲,开始学习绘画和钢琴。最后那个绘画的孩子成了全国一流的绘画大师,那个弹钢琴的孩子成了著名的钢琴大师。命运就是这样,他把你这个出口堵住了,却又从别的方向开了个出口。

你知道吗?我们都是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的小鸟,你们虽然有缺陷,但是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你们能和我们一同飞翔那蔚蓝的天空去翱翔!

12.蓝天下课桌读后感 篇十二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蓝天下课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1

这个假期我看了《蓝天下的课桌》这一本书,它令我百感交集!

本文主要讲了关于六个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外地孩子。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主人公就是鲁达欣!在鲁达欣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而且他们家,家境贫寒,生活的环境也不好。虽然如此,鲁达欣并没有放弃过自己、嫌弃过自己,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董事,他懂得了如何顾患病的母亲,懂得帮助母亲完成家务活,鲁达欣的母亲也因此感到欣慰。在学校里,鲁达欣的妈妈却因为有这样的孩子而感到自豪。因为鲁达欣学习成绩好,所以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与老师的欣慰。

在鲁达欣没有钱上学,准备回到外婆、外公家生活的时候,他们班的同学与老师的再三请求,决定减免鲁达欣在学校学习的所有费用,以此来留下鲁达欣。从此,鲁达欣与班上的任何一位同学成了好朋友。老师和同学们都投入到了捐助和帮助鲁达欣的活动中;正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终于,鲁达欣和他的妈妈在这个城市里了足。

读完后,我黯然泪下。因为,鲁达欣的坚强感动了我、因为他的执着感动了我、因为他与他的同学之间的那种友谊感动了我。他的坚强,使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与老师的心目中树立了好形象!虽然,鲁达欣在成长的路途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知难而进。当想到这里是,我不禁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跟鲁达欣相比,我已感到羞愧。因为,在我遇到困难时,我并没有坚强的去面对。所以我要学会——坚强。只有坚强,我才能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坑坑洼洼。

再读完《蓝天下的课桌》不久,我就发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坚强!

记得那一天,我正在操场上跑步。忽然,我眼前一黑,只听“扑通——”一声,我就摔倒在了跑道上。正当我要哭起来时,我的脑海中想起——鲁达欣。我想:如果,现在是鲁达欣摔倒了,他一定不会哭,他一定会自己爬起来,重新开始跑步,我一定要跟他一样学会坚强。我从跑道上爬起来了,从新开始跑步了。从读完鲁达欣的故事开始开始,我已经知道,我要学会坚强!

最后,我总结出:风霜雨雪、挫折与困难都不算什么,只要你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困难,永不言败,成功就一定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2

一个个沁人心脾的故事,一段段感人的情节,引领着人们回顾历史。往日历历在目。

在那个穷苦的小山村里,他无依无靠。父母都外出打工,自己才11岁,要看好年幼的弟弟。又要照顾年老的爷爷。就如同被抛弃了一样。有些人走在路上都会在议论着他。同学欺负他。只有老师看的起他。这样艰苦的日头实在太多了。没有人能体会到他的心酸,没有人能体会他的痛苦。

他偶尔干完活就会坐着发呆。眼巴巴的望着树上的小鸟。眼里好像是羡慕,又好像是嫉妒,又流露出期待。“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他妈妈交他的歌谣。他是不是地就哼唱着,然后对着天空微笑。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帮助他;他多么希望有时常陪伴他的好友;他多么希望能和其他小伙伴们在欢呼雀跃着;他多么希望能和父母在一起。他是那么的渴望帮助。

现在他已经转到城市里了,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他拿起了《蓝天下的课桌》这么书。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眸。当年那个穷哭的他和书中的那些穷苦孩子是多么的相似啊!

他心中有怨,他怨世界的不公平。但是他心中更多的是远大的理想,他想在自己长大之后也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和他有着一样童年的人们。

他心中有感恩。他紧紧地握着这本书,他毅然发现了书中的另一个伟大的东西。那就是“师恩”。老师是一种神圣和崇高的职业。如果说父母造就了生命,那老师就是赋予了这个生命灵魂。老师总是那么的善良。看《蓝天下的课桌》里面那些深爱着学生的老师。看着那些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他总能想起在那个痛苦童年中唯一爱他的老师。他感谢他的老师。是他的老师鼓励和支持他,一步步的走下去。

在《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里,最让他心酸的是父母。他看到了每一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疼爱都是那么的无私。他痛恨自己当初埋怨父母丢下他不管。他走出书房,远远的看着正在忙碌的父母。心中充满了羞愧,感激。他暗暗的立誓,他要努力学习。将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也许正因为他有了这番经历,反而更坚强。我会在蓝天下的课桌上继续拼搏。充分“燃烧”自己的生命。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学校推荐的一本书,叫做《蓝天下的课桌》,读完后,使我受益匪浅。原来,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同学,还有那么多交不起学费的,还有那么多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我不禁感叹到:原来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

在本书中写的孩子里,最让我百感交集的就是鲁达欣了,他父亲早早就去世了,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鲁达欣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勇敢的去面对这一切,他承担起了繁重的家务,并且还非常孝敬自己生病的母亲。

鲁达欣十分的懂事,他在空闲的时间经常去拾荒,用拾荒赚来的钱给自己交学费。他身上的衣服都是被人送的,显得很旧。所以班上的调皮男生和他吵架时总会嘲笑鲁达欣的衣服,但是这些鲁达欣都默默的忍受了。终于有一次,一位男生和他吵架时,嘲笑鲁达欣的妈妈是个拾荒的,他终于忍受不住了,对嘲笑他的同学说了一句:“是的,我是穷,穷怎么了,我的成绩比你好。”从那以后,那个同学就不敢再嘲笑他穷了。

虽然他家里很穷,但是他懂得要认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俗话说的好“人穷志不穷”,在鲁达欣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好品质。

鲁达欣写下的一句话最让我感动: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这句话是他在报纸上看到的,所以写下来激励自己,颇有点“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味道。告诉我们,只要你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永不言败,就一定能成功的。鲁达欣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想到这,我情不自禁地惭愧起来,比起鲁达欣我显得好渺小,好脆弱。在家里,我是什么事也不会做,一遇难题就退缩的孩子。就拿今天的一件事来说吧!今天我在做英语题时,因一道题目比较难,我想了又想都没有想出来,便毅然放弃了。哎,比起鲁达欣,我……羞愧不已。

但愿,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的农民工子女能像被压在石块和瓦砾下面的小草一样为着向往阳光,克服一切阻力,愤然向上。让我们一同为了梦想,起飞!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4

五颜六色的鲜花固然美丽,但朴实的小草也拥有着自身的亮点,只要给他们阳光,它们依然茁壮成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群来自农村却家境贫寒的孩子,《蓝天下的课桌》向我讲述了那些镀着悲伤色彩的童年。他们就像那些朴实的小草,而我们这些城里孩子,就行那些美丽的鲜花,只是比他们过得富裕点,但是我们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都是祖国的花朵!

他们每个故事都蕴含悲伤的泪水,可我从他们悲伤的后面感受到了他们的乐观向上与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爱,这正是贫苦让他们懂得更多的呀!

鲁达欣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他的爸爸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他和妈妈相依为命,因为妈妈有心脏病,不能干活,小小的鲁达欣默默地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在暑假的时候,鲁达欣除去拾荒,来赚取学费,给妈妈减少负担,在学校里,鲁达欣是个优秀的孩子,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曾经在墙上写过这样一句话来鼓励自己“沟算什么呢?坎坷算什么呢?走过去,脚下依然是大地,头上依然是蓝天!”

鲁达欣写的那句话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是啊,困难算什么呢?只要勇敢的去面对,不退缩,一切还是如此美好。鲁达欣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努力,负责,有孝心,让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更加自信,不再自卑。在上天夺取一个人一些东西的时候,总会赐予他一些东西,鲁达欣虽然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中,却靠着自已后天的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着更多精彩。以前,我总不愿意和农村的孩子交往,觉得他们土里土气的,配不上和我们城里孩子玩。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我慢慢地发现,农村孩子不像我们城里孩子一样娇生惯养,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可以吃苦耐劳,而且人穷志不短!

同一片蓝天下,共同的成长!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蓝天下的课桌》,使我受益非浅。这本书是伍美珍阿姨采访了一群农民工子女写后下的。从中,也写出了农民工子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有的独自生活,有的承担所有的家务活……

最让我百感交加的还是出生在贫困家庭里的鲁达欣。鲁达欣的父亲在他4岁时就已经去世了,而他的母亲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鲁达欣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并且还非常孝敬自己体弱多病的母亲。

鲁达欣很懂事,他在放假的时候独自出去野外拾荒,并自己挣钱来交学费,在劳动的`同时,他也认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俗话说的好“人穷志不穷”,在鲁达欣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好品质。有一次,鲁达欣在劝住一位同学不要玩玻璃弹珠时,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坏了。老师虽然让另一位同学赔了钱,但第二天鲁达欣还是拿了十元钱赔给那位同学。这十元钱可是鲁达欣三四天的生活费用啊!看到这,我深深被鲁达欣的那种诚实,敢于承认错误的,坚毅顽强所打动了。他自食其力,坚强地走在人生坎坷不平的道路上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风雨雨,颇有“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想到这,我情不自禁地惭愧起来,比起鲁达欣我显得好渺小,好脆弱。在家里,我是个“娇娇小公主”什么事也不会做,一遇难题就退缩。就拿今天的一件事来说吧!今天我在做数学题时,因一道题目比较难,我算了又算都没把它算出来,便毅然放弃了。哎,比起鲁达欣,我……羞愧不已。我在想 :“原来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那么多的同学连书都读不起,有的连锅都揭不开……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呢?”读了这本书使我收获很大,我要好好向鲁达欣学习。

现在,我的脑海里闪过鲁达欣同学写在墙上的那句话:“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可这又算什么呢?只要你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6

这是一本由作者伍美珍走进校园后写下的心灵之书,讲述了六个孩子的生活,他们所在的城市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家庭条件不好,有经济困难,却乐观,快乐的孩子。

这些孩子无论是成绩,还是人缘,都在班里甚至年级里都是数一数二的,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花雨晴的成长故事。花雨晴,是一个娇小柔弱的女孩,雨晴自从出生后就失聪了,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四岁半以前都生活在无声世界里,这使她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雨晴的妈妈欠着一大堆债,花高额给雨晴买了一个人造耳蜗,她通过机器所听到的声音,都是机械和平板的,所以她说起话来,就跟机器人没什么两样。

而雨晴现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完全是靠妈妈给她强化阅读训练而来,上学前,雨晴就已经能阅读《读者》、《文摘周刊》这类成人报刊了。雨晴在学校的表现更是让老师大吃一惊,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她的表达能力很是惊人,她出口成章,作文更是出色,作文中语句的顺畅和词汇量的丰富,让人感到这不像是一年级学生写的作文。

或许因为耳疾过滤和纯净了她所接受的外界信息,雨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水晶女孩,透明、纯洁、不沾一丝世俗的灰尘。

我认为,做母亲是伟大的,同时也是一件相当劳累的事情,因为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母亲来说,除了要给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之外,还要花费巨大的耐心,时间还有精力,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很多母亲,就是这样疲惫和衰老起来的……

我也对雨晴妈妈怀着高度的敬意,她通过雨晴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有很多想雨晴这样的残疾儿童,命运都很悲惨,而我们也不应该去嘲笑他们,而是去鼓励以及关爱他们,而雨晴妈妈的付出是如此的慷慨,母爱所散发出的伟大的力量,令我们震惊并感动。在这个故事中,我再一次看到了爱的强大力量。

小小花仙子,一直都在勇敢地飞。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勇敢就能创造奇迹。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7

《蓝天下的课桌》是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部关注当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的纪实作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书中,作者采访了众多农村来城务工家庭,忠实记录了进城务工家庭的孩子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的真实境况。作者从大量第一手采访资料中选取了感人和奋发向上的典型案例,还原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困境和他们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书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品学兼优的农民工子弟,他们笑对逆境、积极向上的精神向度,在社会各界爱心的温暖交织下,显得格外质朴感人。书中选取的6个寒门学子的学习故事,让人感受到生活并不总是厚此薄彼,在同一片蓝天下,通过自我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农民工子女这个群体,也可以像雏鹰一样舒展双翅终向高空进发翱翔。

作为一本少儿文学作品,本书有着文学作品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有助于作为同龄人的城里孩子阅读和理解那些身边带有泥土气息的同学群体。同时,刻苦求学、努力成才的故事,也是这个年代稀缺的精神品质。

巧妙的文本组织和板块设计为作品增添了非凡的魅力。书中典型个案的选取,源自于作者关注现实的敏锐目光和大量详实的一线调查访问。在采访了为数众多的孩子,走访了众多家庭之后,作家以其别具一格的匠心实施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创造性写作。在全书中,我们看不到传统报告文学硬梆梆的新闻语言,取而代之的是小说家基于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文学性描写。在纪实性的基础上,作家强调作品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因此,作者对作品的板块进行了设计,交代采访背景的“现场”,生动活泼的“故事”主体,以及“阳光姐姐说新闻”所带来的理性启示。经由板块的划分,报告文学问题的纪实性和文学性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同时作品的表现力得以读者的喜爱。

我喜欢这本书!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8

《蓝天下的课桌》是一本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书,它里面的故事无时不刻地震撼着我的心。

书中讲述了六种家庭都因为子女都是从乡下来的,要到城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这一点家长们要交一笔昂贵的“借读费”,经过老师们的帮助和他们自身的努力,那些农民工子女最终能在城市上学,并且个个学习都很棒。“我们刚听胡老师说过,鲁达欣的爸爸两年前去世了,他妈妈有严重的心脏病,没有工作能力,因此母子俩完全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读到这里我心里想,这个男孩好可怜,爸爸去世了,妈妈又得了心脏病,一个身体不好母亲要照顾一个小孩成长是件极其艰辛的事啊。

“我们都不会注意哪些乞丐,只有雨晴时会注意他们,特别是那些身体残疾的乞丐,雨晴的时候会两眼发红地一直看着这些可怜的人。如果妈妈在身边的话,雨晴一定会央求妈妈给那些乞丐一点钱。妈妈说,每天都有乞丐,每天都给他们钱。我们家就没钱了。雨晴总是央求妈妈:”就给一点吧,妈妈,他们好可怜啊,他们比我们家还要可怜啊“,读到这我觉得这位小女孩与众不同,虽然她和乞丐们一样也是残疾人,但是她还是时刻想着要帮助他人。

整本书所讲述的主人公都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我觉得这本书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同时力求少儿的可读性和生动性,以生动的故事和朴质的情感见长。书中所要体现的主题是”奋发向上“及”感人爱心“两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子女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刻苦求学,努力成才的事件上,后者主要体现在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上所给予的无私帮助及温暖爱心上,这两个方面是统一和相辅相成的。

在这里,我想对全世界的人说:”农民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同一个蓝天下生活、共同成长进步。所以,我们不应该看不起农民,应互相友好、互相帮助!”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9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蓝天下的课桌》,使我受益非浅。

《蓝天下的课桌》是一部关注当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主要表现了农民工子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追求生理想,乐观向上。

鲁达欣出生在贫困的家庭,父亲在他刚幼年就去世了,上天也并不因此就特别眷顾他,祸不单行的是他的妈妈也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但是,鲁达欣并没有抱怨什么,他勇敢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还尽自己所能地孝敬自己体弱多病的母亲。他在假期去挣钱交学费,在沉重家务劳动的同时,他努力发奋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在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上,他独自承担风雨,从不向命运低头。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斗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青年形象,我被他的坚毅顽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看完这些,我感到惭愧。和鲁达欣比起来,我简直是微不足道。我就像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凡事被父母宠着。平日里什么事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愁,全部都由父母准备着。一遇到难题就退缩,从来都在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从来都是在放纵自己,从来都在怨天尤人。我不懂珍惜眼前宝贵的一切,我还不知道,原来同一片蓝天下有那么多和我们同样年龄,却要为着坎坷的命运,承受着超出这个年龄的磨难与考验。我没资格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没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感受生命的活力,享受生活的韵味。

我们要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争取拥有一个好的起点,要学会珍惜美好的一切。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磕磕碰碰,但是我们要像鲁达欣那样,不依赖别人,不屈从困难,只要我们够坚定,知难而上,所有的艰难险阻都将是浮云,而我们的未来将会是灿烂辉煌。正如晴朗夏日的蓝天下,阳光的温暖往往会伴随有风中的忧伤。生活大概总是这样,谁又能完全回避困难与磨练呢?如果一切都顺顺利利,那不显得太过枯燥,平淡无味,那样生活有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学会独立与自尊,更要咬紧目标不放弃,怎样,才能有成功的未来,做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

蓝天下课桌读后感10

读了《蓝天下的课桌》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在《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中,一共有6位小主人公,他们分别是:鲁达欣、陈益乐、花雨晴、彩虹、胡芸、孙思甜。他们都是农民工子女,而他们却都是比我们要优秀得多的同龄孩子,这使我对他们既敬佩有感动!

在这6个小主人公中,鲁达欣给我的印象最深。鲁达欣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因脑溢血而死,而他的妈妈又得了十分严重的心脏病,这使这个贫困的家庭又受到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在鲁达欣的班级里,有着热心、善良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帮助鲁达欣:捐款给鲁达欣,捡垃圾然后卖了,把钱交给鲁达欣,还把他们家里吃不完的饭菜送去给鲁达欣。这使鲁达欣和他的妈妈虽贫困却非常温暖。

鲁达欣和他的妈妈两人共住在一间只有六、七平米的租房里,而且每个月要交60元的租金,房主还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鲁达欣的妈妈都一一同意了。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简陋的小屋的墙壁上,写着用铅笔写的几句话:“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一切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吗?”“妈妈善意的谎言。”看了这几句话之后,我感到了惊讶:一个只有九岁的儿童竟然会写出这样深奥的话!

而我也深感惭愧,农民工孩子们做人能做得如此出色!而我们这些比他们要幸运得多的孩子,却没有比他们做人做得更出色!

读完了《蓝天下的课桌》后,我感到惭愧了,而我更被这6个孩子不幸的命运和他们在这样贫困的坏境下的表现和一举一动感动了!我也感受到了:世上好人多!在这些农民工孩子的身边有着善良而又热心的人,他们一直在帮助着农民工孩子们,给他们温暖!

上一篇:正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熊孺登,正月十五日的意思,正月十五日赏析下一篇:有趣的游泳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