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精选8篇)
1.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篇一
在科学探究的产物触目皆是的世界,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需要。每个人每一天都有不少事情需要运用科学知识作出适当决策。每人都需要有能力有见地的参加就涉及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而举行的公开讨论和辩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高的技能,因而要求人们得会学习,会推理,会创造性思维,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了解科学,了解科学中的种种过程是掌握这类高级技能的一种根本性的途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向我们展示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国国民应该是什么样子。它对学生们在不同的年级段上需要知道些什么,懂得些什么以及能够做些什么才算有科学素养,作了简单的阐述。
这部标准不仅仅要求把“学科学作为一种过程”,作为学生们学习诸如观察,推断和实验等诸种能力的过程。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中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教育采用的教学新方法必须能反映科学本身的实际搞法,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只有当学生们经常参与积极的探究活动时才能实现本标准的预期目标。在童年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通过观察和摆弄周围环境中的常见物体和材料来探究世界。当孩子们开始解释世界时,他们进行比较,描述和分类。要想为解释和自然世界奠定主题知识基础,就需要在漫长的时间积累丰富的经验。年幼的孩子们把他们的经历,理解和想法都带到学校,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继续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目标集中的环境下与其他孩子们一道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和测量装置)进行探究。
在参与探究时,学生们要能描述物体和事件,能提出问题,能作出解释,能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并且能把自己的看法和意思传达给别人。学生们得会自己提出假设,会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会考虑可能的各种解释。这样做就可以把科学知识与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的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可以培养一些简单技能,例如如何观察,测量,切断,连接,开和关,倾倒液体,握持,打结和挂钩等。从一些简单的仪器开始,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和材料的长度,高度和深度,用温度计测量体温,用钟表测量时间,用天平和弹簧秤测量重量,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和生命体,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动物,岩石和其他材料的细部。孩子们还要为开展调查研究而学习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的技能。
学生在利用数据进行解释时要进行思考。即使是在低年级阶段,学生也应该学会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学会判断他们用来作出解释的那些数据和信息有什么优点。学生应该把他们的解释建立在观察结果的基础上;随着他们不断开发认知他们应能够把解释与描述区别开来,也就是说面对结果要找出原因,哟啊根据证据和逻辑论证确立因果关系,特别是,学生应该能够评价通过简单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试验重点因果关系形成一个逻辑论点。学生在作出解释之后,他们会求助于知识和所得到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解释。学生应该根据科学知识,经验和他人的观察结果对其解释进行检验。
学生应该开始培养交流,批评和分析自己和同学的工作的能力。交流可以采用口头方式,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学生应该培养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提出的解释的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参与讨论和辩论,最后修改其解释。
在探究的各个阶段上,教师的工作都是指导学生们的学习,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学习,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学习。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种能确保学生勇于发表的环境。教师要鼓励无拘无束的讨论,要组织各种科学活动,以使学生们在这类活动中都不能不去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阐释自己做这样或那样理解的理由,提出凿凿有据的论点,为自己的结论寻找理据,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学生在碰到新材料,新现象时,放开思想讨论虽然对学生很有益但教师还是要介入进去,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否则,这种讨论可能达不到透彻理解的目的。教师要给学生们以机会,让他们去提高他们评价和总结思考他们自己的科学成绩的能力。
学生们必须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同学一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生们需要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他们要把科学内容应用于新的问题里去;他们要参与解决问题,参与作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他们还要参与跟能动的学习方法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评价活动。学习者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学习;这有助于促进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研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对探究有导向作用的所提问题的质量,也有助于学生们总结经验。同学与同学的相互合作不仅能增进对科学的了解,而且也有助于对科学探究活动特别需要的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方面培养训练。
2.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篇二
一、政务公开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奥巴马总统在就职第一天就发表了关于“政务公开倡议”的演讲, 他在最近发表的联邦政府讲话中又着重强调了这点, 同时他描绘了步入数字时代的愿景。
他是这样说的:“在接下来五年内, 我们将努力使新一代高速无线宽带的覆盖率达到全美的98%。这不仅意味着提高网速和降低掉线率, 还要让美国的每寸国土都连接入数字时代;这意味着爱荷华州和阿拉巴马州的农民和小企业家可以把他们的产品通过网络向全世界销售;这意味着消防队员可以在手持设备中下载着火建筑的设计图;学生可以通过数字课本来上课学习;病人可以与他的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视频聊天。”
政务公开不仅事关档案部门, 还是所有无党派政府机构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的公民有权去查看记录着他们权利和权益的文件和去检视公职人员的行为, 去了解他们国家的历史。政务公开战略的实施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多途径, 我们在网站上提供了大量档案的利用, 我们并没有坐等查阅者上门, 而是通过与社会媒体进行广泛接触,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与公众互动的方式。
请大家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在2009年, 我们在Youtube网站上开设了我们的界面并创建了我们第一个“推特” (twitter) 微博账户。在一个月内, 我们上传的一段视频的日点击播放量达到了1.5万人次。在9个月内, 我们上传影片的点播量已超过10万次, 视频点播量超过50万次。
通过Youtube视频网站宣传是国家档案馆利用社会媒体打开宣传渠道的尝试。随后, 我们将档案宣传拓展到博客、微博、百科以及社交网络领域 (Twitter、Flickr、Foursquare、Facebook) , 用户通过关注我们的11个博客, 会随时获得我们更新的各类信息, 这些博客中包括国家档案馆馆长大卫·菲尔里诺的博客。
去年, 我们注册了两个“脸谱” (Facebook) 账户, 现在这个数量超过了30个。我们最早的Facebook账户已有17个国家超过1.4万名粉丝关注, 而且这个数量在以每周递增100多人的趋势上升。自从2009年我们发送第一条微博以来, 现在已有1万多名粉丝关注我们的16个微博账户。
这些仅仅是个开始, 我们现在非常关注手机技术的发展。今年春天, 我们开发了一个名为“档案中的今天”应用程序,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他们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ipad、iphone、Droid) 订阅获得。现在通过ipad、iphone、Droid订阅我们的官方杂志《序言》的读者越来越多。同时, 《序言》是第一份出现在网上书店中的联邦政府出版物。另外, 每天我们都会编辑一份类似日报、名为“联邦登记”的信息, 记录政府在前一天的工作, 包括颁布的法律法规、通过的法案以及政府其他工作。现在我们把“联邦登记”放在网上作为特色互动版块, 公众可以由此了解政府执行国会和总统批准法律的情况。当政府机构提交新法规时, 他们还可以对此进行评论。
通过努力, 国家档案馆已成为政府机构运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的领跑者。我们希望此举能使更多的公民通过网络来走近档案馆。
二、数字化工作和电子文件
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的今天, 我们并没有忽略纸质档案。我们现在正在尽可能快地把我们传统的纸质档案尽量多地进行数字化处理。NARA与三家研究家谱的非政府机构建立外部数字化合作关系。这三家机构目前已对那些利用需求最大的家谱完成了数字化, 现有超过1.3亿张馆藏家谱已上传到网上提供利用。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内部的数字化工作。其中, 较有影响的项目是“1940年的人口调查统计”数字化工作。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 每10年进行一次的人口调查信息要在72年后对外公布。预计将于2012年4月对外公布1940年的人口调查档案的电子版本。由于法律上的明确限制规定, 我们必须内部进行这项数字化工作。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 1940年的人口调查档案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上的许多变化。这部分档案的开放将给公众带来对二战前的美国的全新认识。
我们工作中的另一大挑战是保存并提供那些“天生的”电子文件。为了做好此项工作, 我们开展电子档案馆 (ERA) 项目研究。除此之外, 我们还致力于开发一套电子文件程序, 识别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 捕获并保证它们的长期可读、可用, 这个程序必须同时满足形成这些文件的联邦政府机构和有查阅政府文件需求公众的双方利益。
公众不断地向我们反映, 他们希望在网上看到我们所有的档案文件内容。就目前来看, 这是不现实的。但是, 即使我们将所有档案文件遗产都完成了数字化, 我们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因为档案馆的存在价值最终体现在公众是否能够利用到他们感兴趣的文件。
三、美国总统图书馆
国家档案馆对美国13个总统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监督指导的作用。总统图书馆兼具档案馆和博物馆的功能, 对每位总统在任期内形成的档案文件和文物进行集中展示, 供公众查阅, 为他们提供不带任何政治倾向的研究资料。
每个总统图书馆和它的馆藏一样, 都是属于美国人民的, 他们为各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教育内容。每个总统图书馆都有相应介绍美国历史和总统历史的项目, 他们还鼓励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时运用这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 比较有特色的是一个总统时间表的互动网站。网站上集合了来自13个总统图书馆的部分音频、视频和档案文件资料。
四、档案馆工作的职业定义
3.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篇三
如今,在费城市中心的东部,一座占地22公顷的美国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将多处见证过抗争、商讨、争论、妥协的风云际会之所保留下来。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独立厅、虽然裂口却在精神上震聋发聩的自由钟、美国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红砖列柱、厅堂会场,纵贯了殖民地、独立战争和联邦时期。这座不大的历史公园因此也有了一个形象的昵称——美国最有历史的一平方英里。
世界遗产——独立厅
《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都是在公园中的独立厅签署的。1979年,独立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中心的官网如是评价独立厅的突出普遍价值:“这两份以自由和民主为原则的文件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世界各国法律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使一位异常反美的人士在冷静审视这两份文件后,恐怕也不得不承认其对全人类的积极意义。如今,独立厅这座两层的红砖建筑自然成为公园中最知名的必游之地。
笔者驱车进入费城市中心,单行而狭窄的街道依旧保留了两个多世纪前的格局。这一带几乎都是草坪,视野开阔,和周围围合的摩天大楼形成了鲜明对比。近了、近了,两层高的独立厅渐渐在摩天大楼的背景中显露出来。这一坐落在青砖铺地的栗树街南侧的建筑始建于1732年,直到1753年才完工。当时正值英国乔治王时代(1714~1830年),独立厅自然也带上了乔治风格。乔治风格建筑常常遵从古典主义建筑特色,讲求比例与对称,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是砖和石材,红色、褐色和白色是最常见的配色。这时,一辆复古马车慢悠悠地在独立厅前驶过,仿佛一下便把时光拨回数百年。
独立厅主楼仅两层,临栗树街一侧(北侧)每层有9扇白框窗户一字排开,窗户上方饰有砖楣,两层楼的窗户间嵌有白色的长方形大理石饰板,一楼正中为双扇对开的白色大门,屋顶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烟囱,南北两侧则是白色的装饰性护栏,红白交映,显得典雅而庄重。一座高达51.1米的钟楼看起来矗立在建筑中部,其实它位于独立厅的南侧。从这一侧仰望,钟楼下部的红砖结构装饰精美,而其上的尖塔中嵌有一口带有金色环饰的钟面,再往上看,便是一个八角形悬挂大钟的钟室。如果说仅到此就已显得恢宏大气,但还不够,其上还有一个更小的八角形小顶,颀长的尖顶上顶着一个圆球。最后,一个拖着长尾的金色弓箭形风向标为这座钟楼画下了一个终止符,高屋建瓴,熠熠生辉。
独立厅主楼东西两侧还各有一间侧室,侧室和主楼间有廊道相连,笔者的独立厅之旅便是从东侧室开始的。笔者和其他来自全球各地的几十个人挤在这间小屋里,一位公园管理员热情地介绍着独立厅的历史。这一建筑的设计师安德鲁·哈密尔顿竟然是当时一位赫赫有名的律师。独立厅最初为英国殖民地宾夕法尼亚省的议会大楼,1775~1783年间成为第二大陆议会的主要集会场所;1787年夏天,这里成为制宪会议的会场。如今的独立厅框架结构基本还是当年的原件,但内部经过修缮维护,现在展现的是其18世纪的风貌。
穿过短小的廊道,我们便进入了独立厅的一楼,整栋建筑最重要的两间屋子就位于这层楼的东西两侧:东侧的集会厅是《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签署地;西侧则是宾夕法尼亚最高法庭。管理员带领大家首先进入了集会厅。这座当时算得上宽大的厅堂色调淡雅,墙体呈淡灰绿色,一盏多枝吊灯从屋顶垂下。和我们相对的墙体上有两座壁炉,壁炉间是当年的主席台,一把高背木椅特别显眼,其上雕刻有一个半圆形、位于地平线上的太阳。屋内还摆放了13张桌子,其上覆有军绿色的桌布,还有一盏插着白色蜡烛的烛台,这是13个殖民地的代表席。
1775年4月,莱克星顿和康科德响起了反抗英国统治的枪声。同年5月,第二大陆议会便开始在集会厅议事,他们推选华盛顿为当时新成立军队的总司令,并决定创建海军。虽然当时第二大陆议会不满英国统治,但对宗主国依旧抱有希望,他们起草了《橄榄枝请愿书》,称自己是国王和英国忠实的臣民,想要在祖国和殖民地之间保持团结。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并没有对此有所回应,短短一年间,第二大陆议会的思想便发生了180度转变。1776年6月,以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小组”开始起草一份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独立建国的文件——《独立宣言》。6月28日,宣言的修订版呈交至第二大陆议会;7月2日,议会正式宣布北美独立;7月4日,在集会厅中,56名与会代表逐一签署《独立宣言》。这一历史性的文件不仅宣告了全球首个欧洲殖民地的独立,其中透露出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平等自由的理念更是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
美利坚独立后,这个年轻国家的首部法令《联邦条例》却难以令人满意。光阴流转到1787年5月,集会厅见证了美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制宪会议的召开。13个州的代表乘坐马车,风雨兼程,再一次聚集到费城的这间房间里。他们就应该修订现有的《联邦条例》还是新制订一部宪法展开了激烈争论。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大家选择了后者,制定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一美国的根本大法,这也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序言仅有一句话:“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该法确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相互保持独立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及宪法至上、联邦体系和人人平等等重要原则。它不仅是美国立国的重要文件之一,还成为此后许多国家制定宪法的范例。在讨论激烈的制宪过程中,富兰克林注视着华盛顿所坐的那把刻有半个太阳的椅子,欣慰地说“自己终于知道那是一轮初升的旭日而不是沉暮的夕阳”。
出集会厅,西侧就是宾夕法尼亚最高法庭。这个房间和集会厅大小相仿,不过墙体为米色,法官席高大庄严,比视线略高。法官席背后有一幅颇为抢眼的宾夕法尼亚纹章:两匹马前蹄高扬,拱卫着一张盾牌,盾牌顶上立着一只美国国鸟白头海雕,盾牌上从上至下绘有一艘载满该州货物运往全球的帆船、一架犁铧(这是该州自然资源丰富的象征)和三捆象征土地富饶的金黄色麦束。在这幅纹章绘画之上立有一座金色的正义女神像,她右手持剑,左手提着一架天平,象征着法律的无私与公正。据说在1776年7月8日前,这间法庭中悬挂的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纹章,当天一队宾夕法尼亚士兵风卷残云般冲进屋里,把这代表英国殖民统治的纹章扫进了历史的尘堆。
金声玉振——自由钟
走出独立厅这座饱含历史沧桑的建筑,正逢上午11点整,钟楼上传来浑厚的钟声,在冬日里沉稳地传向四方。现在悬挂在钟楼上的这口钟是复制品,原钟曾在首次大陆会议以及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战役等重要历史节点上震聋发聩,这座原本毫不起眼的州议会大楼上的大钟逐渐升华成自由的象征,人称自由钟。虽然自由钟已经裂口嘶哑,再也不能发出震撼人心的浑厚声响,但如今它被请进了位于独立厅西北的自由钟中心,它那激荡心灵的回响依旧感染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随着人流从北面进入了自由钟中心,向南走去,一系列展览述说着这口大钟的身世。1751年,宾夕法尼亚议会议员艾萨克·诺里斯向伦敦的怀特查珀尔铸钟厂订制了一口钟,以悬挂在议会大楼上。这口钟耗资100英镑,于1752年9月运抵费城。钟高0.91米,重943千克,顶部周长2.29米,厚3.2厘米,底部周长3.66米,厚7.6厘米。谁知在第一次敲击时,这口新钟便出现了裂缝。两位费城的铸工奉命将这口钟熔化后,重新铸成了一口钟。每当需要召集律师出庭或费城市民集会时,这口钟就会响起,这便是后来的自由钟。
来到整座建筑的南端,天光洒泄,暗铜色的自由钟便沐浴在这光明之中,隔着一道高大的玻璃幕墙和独立厅相望。此时已有很多游客围簇着它,它悬挂在一大块遒劲的美洲榆木料上,在天光和灯光的辉映下泛出青色和金辉。和想象中的精致不同,钟体表面并不光滑,甚至显得有些粗糙。一条黝黑的裂缝从钟底倾斜而上,直到中上部才终止,谁也不知道自由钟具体是什么时候开裂的。1846年,费城市政府请铸工修补裂缝,以防止其继续开裂,并尝试恢复钟声,可惜这一修复工作并没有成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约手指粗细的裂缝正是当年尝试修复的结果。现在的人们谁也没有听到过它当初的钟声,不过也不必太过失望,公园网站上有一段音频,这是用电脑模型模拟出的自由钟钟声。
将视线移到钟体上部,“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的居民均宣告自由”的铭文赫然入目。这口以自由为名的大钟不仅见证了美国独立,还激励了许多政治运动。1915年,德克萨斯州的妇女活动家凯瑟琳·卢森伯格复制了一口自由钟,以此推动妇女获取投票权的运动。她把钟的铃舌绑住,要等到妇女获得选举权后,才让其发出声音。到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终于赋予妇女投票权,悠远的钟声也随之响起。
漫步园中——寻找美国建国之初的气息
美国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内的史迹远不止独立厅和自由钟两处,漫步其间,处处可以触摸到美国初创时的脉搏。
刚出自由钟中心,笔者便在其北面发现了一处看似未完工的“建筑”:白色的门窗仅有框架,红砖墙体也仅及肩高,只有几根柱子象征性地升到了约一层楼的高度。就在这一“建筑”旁,还有一间玻璃围合的空间,可以看到地下室等遗迹。原来这里曾经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和亚当斯的寓所,遗憾的是未能保留至今,华盛顿曾赞誉这栋寓所为“城里最精致的房屋”。向东南方走去,在核桃街、第三街和码头街围合而成的一方三角形的地块上,矗立着一栋恢宏的灰白色罗马复兴风格建筑——商贸交易所。这座建筑建于1832~1834年间,当时尚处襁褓中的美国急于除去自己身上的英国印记,英国建筑风格自然受到摒弃,散发着民主光辉的罗马建筑受到杰斐逊等人的青睐,以罗马建筑元素为基础加以改进的罗马复兴建筑风格进而风靡美国,以至于它竟成了美国首个国家建筑风格。商贸交易所建成后迅速成为费城的金融中心。1875年,费城证券交易所落户于此,如今这栋建筑已成为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证券交易所。
在商贸交易所西面有一栋联邦风格的3层小楼,这是代表费城当年典型精英阶层住所的怀特主教楼。复行不远,便是18世纪费城一座中产阶级家庭住宅——托德楼。这一带几乎每栋公共建筑都有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过往:美国第一银行是1791年由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监管美国货币体系而建;一座并不起眼的两层红砖楼房曾经还是美国国会的所在地……不经意间,独立厅的钟楼中再次响起了钟声,在清冽的空气中显得尤为凝重,身旁仿佛还响起了18世纪的人们循着钟声奔向独立厅的脚步声。
4.国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读后体会 篇四
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指出应遵循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并运用的过程,今儿是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课程标准,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内容上,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的内容结构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利用。
数与代数
在数与代数中,主要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虽然在课标中,数学的体系好像是很全面,适合孩子全面发展数学思维,可是在实践数学课标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子的全面与完美。首先,从数的认识上面看,在1-3年级的数学课标中,特别提出强调教师要重视孩子的口算以及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我很不理解,在给出的例子中,让小学1-3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去估计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培养孩子的这个估算能力有什么作用。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培养了三年我认为应该差不多了,4--6年级仍然强调要加强孩子的口算和估算能力,我认为不需要这么的强化。此外,课标中提出应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应用题的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而例题中让孩子们计算正常人的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00万张纸有多厚,除了能让孩子们了解数有多大之外,我认为就是让孩子机械化的计算。
另外,对于负数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学习太早,七年级的时候学生们会系统的学习负数以及负数的应用,实际生活中,对于海拔多少米等实际问题,在初中地理中就可以运用,没有必要在小学就让孩子们来学习负数。
空间与图形
在空间与图形中主要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位置。在小学低年级开始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几何体,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在小学高年级,则要求注重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是在实施过程中,这方面并没有实现,尤其到了六年级,学校教师家长等都注重孩子对图形的计算,学生们整
天就是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等等的怎么切割,怎么组合的机械的计算,教师也是根据教师的模型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怎么切割与组合的机械的教学。记得我小学时,老师也是这样子的上课,到现在,虽然有可信的课程标准,却仍然这样上课,机械而又死板。
在图形的位置中,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认识方向,会判断方向,到高年级的比例尺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会按比例进行图上的距离计算等等具有实际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应用的到,我认为这方面的教学还是令人满意的。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中,大多数都适应孩子们的思维的发展,以及探寻规律的需求,但其中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一块的学习内容有些多,小学数学中,我认为学习习近平均数,理解平均数,解释实际的意义就足够了。中位数,众数这两块的内容在初中会学习,高中也会学习相关内容,在小学学习有些过早。因为小学生在上初中学习这块内容是根本回忆不到小学学的东西的。
实践与运用
在实践与运用中,我很欣赏的就是分小组活动,让一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计划,并进行交流。虽然在小组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分歧,可是他们必须学会妥协,才可以解决问题。通过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这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二、教具上,课标中一边强调要加强孩子的口算和估算能力,一边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使用计算器,有些题目是让教师鼓励孩子用计算器,高年级仍然时不时的用到计算器,通过目前的情况来看,计算器的使用问题教师的把握度很难掌控,现在的很多小学生计算更喜欢用计算器,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考虑课标中的强调口算和估算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怎么做才是合适的。
另外,在课标中,一直强调避免单纯的技能性训练,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可是现在的教学可以说仍然是不尽人意的。一句话,穿新鞋,走老路。
三、教材编写建议
课标中对于教材编写,首先提出的就是要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可是目前的教科书的编写只适合城市的孩子,对于农村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那些所谓的有实际意义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都是不现实的,都是虚幻的。例如,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
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够不够?对于农村的孩子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这道题根本就是虚构的,不具任何实际的生活意义。我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的教材已经有了地方性,可是教材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仍然不具有普遍性。这样的教材还不如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组织教学实例,来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五
命卷人:徐玉平时间:2011-9-1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
2、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和为指导。
3、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性、性 和性。
4、历史课程改革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
与教学过程。
5、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6、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标准有哪六个方面:、、、、、。
7、编写历史教科书应当依据编写。
8、教科书的内容应当体现:性 和性。
9、历史教学评价应当以为中心。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
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2、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增
加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3、历史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历史知识到感知历史、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
程。()
4、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
到民主、从法治到人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历史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如何处理教科书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关系?
2、对学生历史学习业绩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3、历史学科有哪些丰富的课程资源?
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被动接受、死记硬背
2、唯物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
3、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4、学习方式
5、教师、学生
6、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7、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
8、时代性、适应性
9、学生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答:要正确处理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惟一依据。教科书编写者要认真研究《标准》,领会《标准》的基本精神。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知识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答:1.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2.观察法。3.活动法。4.学生自我评价法。
5.测验法。总之,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
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有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实际操作中应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
6.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本站推荐) 篇六
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课程性质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 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 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 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 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一、教材编写建议
应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编写教科书。
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努力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客观评价;历史的阐释要真实准确,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要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正确处理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惟一依据。教科书编写 者要认真研究《标准》,领会《标准》的基本精神。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 方式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知识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区别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注意各个学段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相互衔接,循序渐进 地培养学生能力。
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适合 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提倡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语言表述方式,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原则;语言文字要简洁、浅显、生动;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 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
教科书的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有利于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以利于历史教科书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建议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 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 ”“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4.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 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6.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篇七
根据美国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 商务部批准了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 (NIST) 遵循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 标准制定针对联邦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和指南的计划, 该计划定义了用于政府机关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和远程通信标准, 并作为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在各类机构中广泛采用。FIPS是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 的缩写, 是在美国政府计算机标准化计划下开发的标准, 是一套描述文件处理、加密算法和其他信息技术 (在政府机构 (非军用) 和与这些机构合作的政府承包商和供应商中应用的标准) 的标准。FIPS标准通常由NIST根据强制性的联邦政府需求制定, 美国联邦政府机关必须遵从FIPS标准, 供应商则基于商业用途有选择地遵循ANSI定义的标准, 比如安全和互操作性等, 同时针对那些尚未形成可接受的工业标准和解决方案制定需求。
2 FIPS标准分析
目前, 正在使用的NIST计算机安全方面的FIPS标准有17项 (不包括2011年新近发布的2项标准及已经废止的标准) , 内容涵盖计算机安全、通信安全和信息安全三大类别, 其中计算机安全又包括了密码、安全标签、访问控制和风险分析四个子类, 详细情况见下表1。
2.1 计算机安全
2.1.1 密码类
在密码类方面NIST发布了9项标准, 内容涵盖加密、签名、杂凑等, 主要包括:FIPS 140-1、FIPS140-2、FIPS 140-3、FIPS 180-3、FIPS 180-4、FIPS181、FIPS 186-3、FIPS 197、FIPS 198-1、FIPS 113等。
密码模块的安全要求 (FIPS 140-1、FIPS 140-2、FIPS 140-3) 于1994年1月11日发布第一版, 提供了当联邦机构指明使用基于密码的安全系统为敏感或者重要数据提供保护时所使用的标准, 保护安全系统中的密码模块对于保持模块所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是必须的。2001年5月25日发布了FIPS140-2, 取代FIPS 1, 以覆盖较广范围潜在的应用和环境, 所覆盖和涉及的领域包括加密模块的安全设计和实现, 包括细则、端口和接口、角色、服务和认证;有限状态模型、物理安全、操作环境、加密密钥管理、电磁接口/电磁兼容性 (EMI/EMC) ;自测试;设计保证和对其他攻击的缓解措施。与140-1相比, 增加了有限状态模型、设计保证和对其他攻击的缓解措施等内容。2009年12月11日发布了FIPS 140-3, 与FIPS 140-2的区别是将全部软件密码模块的安全级别限定在安全级别2, 在更高的安全级别缓解非侵入式攻击的需求, 消除安全级别4的正式模型, 修改了预操作/开机自检测, 并增强了完整性测试。
安全杂凑标准 (SHS) (FIPS 180-3、FIPS 180-4) 于2008年10月2日发布了FIPS 180-3, 该标准表述了5个用来生成消息摘要信息的杂凑算法, 通过对摘要的检测来确认摘要生成后消息是否改变。FIPS180-4是FIPS 180-3修订版去掉了安全杂凑算法必须补齐的限制, 这将可能使得在许多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实现安全杂凑算法时更加灵活有效, 同时增加了产生初始杂凑值的通用程序和两个安全杂凑算法:HA-512/224和SHA-512/256, 去掉了在开始杂凑计算前必须补齐数据的要求, 在64位操作系统中, SHA-512/224和SHA-512/256分别比SHA-224和SHA-256效率更高。
自动密码生成器 (APG) (FIPS 181) 于1993年10月5日发布, 描述了联邦机构使用的标准, 需要计算机产生可读的密码, 以认证自动数据处理系统 (ADP) 用户, 并授权对系统的访问。标准描述了一个自动密码生成算法, 可随机产生可读音节作为密码, 密码生成器的输入来自基于FIPS 46-2中定义的DES加密算法随机数发生器。
数字签名标准 (DSS) (FIPS 186-3) 于2009年6月发布, 完全替代了FIPS 186-2, 描述了用来产生签名的一套算法, 使用数字签名来验证是否未经授权改变了数据并可验证签名者的身份, 数据的接收者可使用数字签名作为证据, 向第三方证明签名实际上是由声称的签名生成者产生的。该标准描述了产生和验证数字签名的三种技术:DSA、ECDSA和RSA, 增加了DSA中的密钥长度, 对ECDSA和RSA的使用提供了额外的要求, 并包含了获得有效的数字签名的必要条件。
高级加密标准 (AES) (FIPS 197) 于2001年11月26日发布, 描述了FIPS认可的用来保护电子数据的加密算法。AES是加密和解密信息的对称密码, 加密将数据转换为难以理解的格式, 称为密文;解密将密文转换为原始数据, 称为明文。
密钥散列消息鉴别码 (HMAC) (FIPS 198-1) 于2008年7月发布, 替代FIPS 198, 描述了一个密钥散列消息鉴别码 (HMAC) , 通过使用密码散列函数进行消息认证的一种机制。HMAC可以与任何迭代的密码散列函数结合共享密钥一起使用。
计算机数据鉴别标准 (FIPS 113) , 该标准描述了用于检测未授权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故意的和意外的修改的DAA算法 (Data Authentication Algorithm) 。该算法基于FIPS 46中所描述的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算法。
2.1.2 安全标签
信息传输安全标准标签 (FIPS 188) 于1994年9月发布定义了数据网络间信息交换使用的安全标签语法, 并提供了应有层和网络层使用的标签编码。
2.1.3 访问控制
高级鉴别技术使用指南 (FIPS 190) 于1994年9月发布, 描述了验证计算机系统用户身份的主要替代方法, 并向联邦机构和部门提供了支持这些方法的技术的获得和使用的建议。
使用公共密钥的实体鉴别 (FIPS 196) 于1997年2月发布, 描述了两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实体可以认证彼此身份的挑战——应答协议, 可在会话初始化期间和实体需要进行认证的任何时候使用这两个协议。根据所实现的协议, 可完成一个或两个实体的认证。这两个协议源于一个基于公钥密码进行实体认证的国际标准, 它使用了数字签名和随机数挑战。
2.1.4 风险分析
局域网安全分析指南 (FIPS 191) 于1994年11月发布, 描述了可能的威胁和漏洞, 并考虑了技术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
2.2 通信安全
1994年2月, 通信安全方面发布了一个标准:委托代管密钥的加密标准 (ESS, FIPS 185) , 该标准是非强制性标准, 提供了加密/解密算法和一个法律强制访问域LEAF (Law Enforcement Access Field) 的创建方法, 该方法可在电子设备中实现, 并可按照联邦机构的意愿使用来保护政府通信。该标准对算法和LEAF的创建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引用, 但没有进行描述, 实现这项标准的电子设备可设计在密码模块中, 密码模块集成在数据安全产品和系统中, 以在数据安全程序中使用。LEAF在密钥托管系统中使用, 为依法经过授权的对通信的访问提供解密。
2.3 信息安全
NIST计算机安全研究室发布了4项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FIPS 199、FIPS 200、FIPS 201-1和FIPS201-2等。
联邦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分类标准 (FIPS199) 于2004年2月发布, 该标准满足了2002年FISMA中描述的一个需求:要求所有联邦机构为信息和信息系统开发、文档记载和实现机构范围的信息安全程序, 这些信息和信息系统支持机构的操作和资产, 包括那些由另一个机构、承包人或者其他来源提供和管理的信息和信息系统。该标准使得描述安全的通用框架和方法有效, 它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并监管信息安全程序, 包括:在民用的、民族安全、紧急准备、国家安全和法律执法社团之间进行信息安全努力的协调。这些标准还能使向OMB和国会进行关于信息安全策略、程序和实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汇报保持一致。
联邦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最低安全要求 (FIPS200) 于2006年3月发布, 是2002年的FISMA中制定的第二项标准。该标准是风险管理框架的基本部分, 旨在帮助联邦机构提供基于风险等级的信息安全级别, 描述了联邦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最小化安全需求和选择满足最小需求的安全控制时的基于风险的过程。
联邦雇员和承包商的个人身份验证 (PIV) (FIPS201-1) 于2006年3月发布, 描述了对于联邦雇员和承包商的通用验证标准的体系和技术需求, 旨在通过有效验证试图物理访问联邦控制政府设施和电子访问政府信息系统的个人的身份, 为多个应用程序实现适当的安全保证。2011年3月8日发布了FIPS201-2, 对FIPS 201-1进行修订和改编, 以适应自FIPS 201-1发布后环境的改变, 并描述了对联邦机构和实施者的要求的变化。
3 FIPS标准的法规支撑
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 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指南, 用来提高对其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并要求联邦机构必须遵守IT安全方面的法律要求 (这些要求一方面来源于法律法规, 另外一些源于总统令或者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the Office of Budget and Management, 即OMB) 的通告) , 同时由NIST针对这些IT安全方面的法律要求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标准和文档来支撑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2002年3月, 美国政府通过了《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 (Federal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Act, FISMA) , 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以避免未授权的访问、使用、泄漏、破坏、修改或者销毁, 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确保应用于联邦信息系统运行和信息资产保护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并界定了“国家安全系统”的概念。FISMA还规定, 联邦机构的首脑根据风险情况和对信息 (由机构收集或者维护) 和信息系统 (机构使用或者运行) 的损害程度提供安全保护, 每个机构每年必须对其信息安全程序和实践进行独立评估以确认其有效性。联邦管理与预算局应在独立评估的基础上向国会上报评估汇总结果, 而联邦审计总署应周期性评估, 并向国会汇报各机构信息安全策略和实践的适度与有效性以及相关要求的执行情况等。此外, 该法还授权各管理部门行使国家信息安全管理职责, 比如:授权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为联邦政府使用的系统制定安全标准与指南;授权管理与预算办公室 (OMB) 主任对安全政策、原则、标准、指南等的制定、执行 (包括遵守) 情况进行监督。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 (FISMA 2002) 分派给NIST的研究内容包括:
(1) 在各机构利益的基础上, 基于依照风险等级排列的信息安全等级目标制定联邦机构使用的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分类的标准;
(2) 制定每个类别中的信息和信息系统类型指南;
(3) 制定上述每个类别中信息和信息系统的管理的、操作的、技术控制等的最小信息安全要求。
针对 (FISMA 2002) 要求, NIST组织制定了系列标准:FIPS 200、FIPS199、FIPS 198-1、FIPS 180-4、FIPS 180-3、FIPS 140-3、FIPS 140-2、FIPS 140-1等来支撑该法规的实施。其中, FIPS 200详细说明了支撑联邦政府执行机构的和基于风险过程选择满足最小安全要求的必要安全控制的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最小安全要求, 通过建立针对信息安全审核评鉴的最小等级和推进一个更加一致的、可比的、可重复的方法, 来选择与指定满足最小安全要求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从而促使联邦政府内更加安全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和运行。FIPS 199用以指导联邦机构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针对组织和个人的安全突破口 (即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的损害) 的潜在影响定义了三个等级。FIPS 200和FIPS 199在风险评估和认证鉴权方面为OMB A-130通告也提供了支持。此外, FIPS 198-1、FIPS 180-4、FIPS 180-3、FIPS 140-3、FIPS 140-2、FIPS 140-1等杂凑函数、密码模块方面的标准为FISMA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3年12月17日, 根据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需要, 美国政府颁布了第7号国土安全总统令 (HSPD-7) , 对未来几年的国家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重新作了政策规划。2004年8月27日, 布什总统在白宫签署发布了第12号国土安全总统令HSPD-12, 用以规范政府职员和相关机构以不安全的方式进入政府建筑物和信息系统的行为, 从而降低越来越迫切的安全威胁的法令。HSPD-12中要求美国商务部必须发布达到所要求的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标准, 且该标准能够有效地避免身份盗用、篡改、伪造、以及受到恐怖份子的利用, 并强调身份要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快速地被验证。为了支撑HSPD-12, NIST于2005年2月25日发布了为政府职员和承包商所而制定的个人身份验证 (PIV) 标准 (FIPS 201) , 该标准为身份识别定义了技术需求及框架, 明确了用于联邦身份识别系统里所需要的所有技术标准。
4 结语
美国在其信息安全法律政策中, 明确规定了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机构以及各个机构的职责范围, 在各个层次上都力求做到分工负责、各司其责, 并且在此基础上, 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以及对这些法律进行支撑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同时,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电子政务政策性文件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电子政务提供保障, 据统计, 美国共颁布了与电子政务有关的法律法规32部, 总统令和备忘录27项, 预算和管理办公室制定的有关电子政务文件31个等, 内容涵盖美国电子政务的战略、管理、资金、资源、安全、隐私保护、采购等诸多方面, 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 (FISMA 2002) 更是授权NIST为联邦政府使用的系统制定安全标准与指南的职责, 为美国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制保障和标准支撑。
当前, 我国虽然已颁布了相当数量涉及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立法层次不高, 现行的涉及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大多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或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 法律体系不完善, 法律法规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此外, 要确保信息安全,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统一的为法律法规实施提供支撑的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目前在法律法规的技术标准支撑方面工作相对落后, 时间相对滞后, 如支撑2004年《电子签名法》的《电子签名格式规范》、《电子签名卡应用接口基本要求》、《X.509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等标准在2010年刚正式发布, 同时一些关键的支撑标准还在研制中。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信息安全标准支撑体系, 加大关键信息安全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力度, 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标准支撑。
摘要:主要介绍了FIPS系列信息安全标准的内容, 分析了对美国信息安全法规的支撑作用, 提出了对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借鉴建议。
8.美国中小学课程标准与特点 篇八
课程标准的特点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制,教育在美国一直首先是属于各州和地方分权管辖的事务。因此,课程标准制订的具体运作方式首先是联邦政府提供资助,由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机构主持,制订出全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例如,全国数学教师协会编制出版《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由此开了制订全国课程标准的先河。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下属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制订了科学教育标准。目前已出台的全国中小学教育标准有数学、艺术、地理、科学、英语和历史。
其次是制订州的课程标准。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只确定了各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框架性的,其目的是给各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制订更为具体的课程标准留有余地,联邦政府鼓励和资助各州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订高质量的州的课程标准。目前,在联邦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各州均参照全国和其他州的课程标准,制订了本州的课程标准。
具有很强的教育督导作用
课程标准涉及中小学阶段各门主要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教材编写、考试和评价体制的最高准则与依据。课程标准一经认可,便成为社会评价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尺度:学生可以通过体现目标的测验来引导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达到标准并判断成效;家长通过与标准相联系的家庭作业来帮助学生学习;管理者依据标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保证旨在达到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改革的中心任务,即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标准。
因此,课程标准可以被用作判定教育系统质量的重要工具或标准,它既督促学校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教学,也对学生的学习、课程的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等起到督导作用,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课程标准的完善
美国的课程标准及评价方面的改革在一些方面虽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呈现出某些新的特点。但就整个情况而言,未来美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变化情况将取决于以下问题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解决。
美国的课程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数量问题。据分析,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累计达200多个,他们包含的次级标准更是多达3093个。如公民和历史学科的次级标准分别是427个和407个。不少学校已经感到实际的教学时间难以用于课程标准的达成,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在减少课程标准和增加教学时间之间做出选择;二是类型定位问题。对课程标准应以哪一类型为主体,尚无一致性意见。通常认为单纯采用课程标准的方式较为不利,无法给教师教学留下发挥的空间。矛盾主要集中在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上,即对于课程标准是基于内容还是基于表现尚存在不同意见。由于对标准类型的表述和界定不同,往往给教学评价带来问题。现在已经有人提出要将两种标准结合起来,先明确内容标准,再辅之以表现标准;三是差异性问题。在课程标准的界定上,不同课程标准在等级和层次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尽管全国和州级课程标准绝大多数强调过程、特定事实或知识的应用、学科内容的综合以及交流技能的培养等,具备许多共性,但在内容、重点、精确程度和特征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
能否解决好联邦与各州在课程改革的内容、形式及评价方面的共识问题。从过去的改革看,由联邦直接推动和资助的全国性课程标准制订的进展是较快的,而当课程改革扩及各州时,进展就大不顺畅。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州对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形式有不同的看法,对全国性课程标准的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使各州与联邦在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将是课程改革能否在全国范围推行和实现的一个关键。
评价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推行全国性课程标准和各州课程框架的手段,又是检查二者在实际推广中是否取得成效的途径。因此,它被视为课程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推荐阅读:
通信技术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论文08-29
历史美国经济发展06-17
英美概况 美国历史练习题09-03
国家药品标准09-22
国家行业分类标准06-27
国家卫生区标准(试行)08-05
仓库建设国家标准08-22
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09-20
国家标准文本格式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