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优秀作文震撼

2024-07-30

高一优秀作文震撼(共13篇)

1.高一优秀作文震撼 篇一

即使钢铁般的身躯也承受不了这种美好的心灵。

――题记

让人震撼的心灵只有一瞬间,而不是一直。

这个寂静的夜,夏的虫开始歌唱,碎而狭长。那声音就落在我身旁。落得那么轻,我的思绪也随着这宁静回到了过往……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夜依旧是这样的沁凉、这样的甜美。蝉鸣蛙叫,星月交缠。

我写完作业,就找爸爸玩。刚到那儿,就看见爸爸在那里修着什么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眼镜。他专注的目光凝视着眼镜,一会儿用螺丝刀拧拧眼镜上的螺丝、一会儿再用胶水粘粘镜片、一会儿把眼镜腿扭正。

那眼镜已黯然失色,不像原来那样大受欢迎,早已下市。

这时我问:“这眼镜腿、眼镜片都掉了,早该扔了,你为啥还在这里修呢?而且这眼镜这么旧了,不能再买一个吗?”爸爸没有睬我,反而更加努力的在那儿修着。感觉是在证明自己是对的。

过了一会儿,爸爸就修好了。他过来让我看看,这跟最新的眼镜一模一样!我非常羡慕自己能有修理技术这么高超的爸爸,不得不佩服。

他戴上眼镜的那一瞬间,那么从容,着实的震撼了我。家里不穷,但我没想到爸爸竟然这么节约。听妈妈说过爸爸还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买书,让他们能好好的读书。爸爸不把钱花在我们家还捐给别人,我的心一瞬间就融化了。“爸爸,您太伟大了。”我心里不断的隐隐浮现出这句话。

古时候,有一位智者说过:“一个人要珍惜生活,珍惜震撼心灵的瞬间。”

时间从来不回答你未来的道路,一瞬间的美好心灵也很宝贵,因为它不多,所以要珍惜它、爱护它。

2.高一优秀作文震撼 篇二

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面对与中国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究竟是教育学者的危言耸听,还是对人与教育之间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中国人是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的民族,应该怎样审视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学习二战史,美国老师竟然让10岁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牵着10岁的儿子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机时,心中就充满了疑惑:我不知道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把他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个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最少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到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不少专家也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出色,而基础教育绝对不如中国扎实。

直到我把儿子送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内心的忧虑终于得到证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在学校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是不用再学了!面对她那双充满笑意的蓝眼睛,我就像挨了一记闷棍。一时间,真是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负担,孩子精神上就更愉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他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时语噎: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洋洋洒洒。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蒙,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儿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饺子是文化吗?

饺子?文化?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功夫,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我这个虎头虎脑、从来就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只是在饺子、包子上大做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很快就把文章写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有为我们而骄傲,但是她为我们而震惊。

是不是?儿子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心中始终疑疑惑惑:弗丝老师希望他们进入什么境界?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这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开始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理解。老师正是在通过这些设问,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引导他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情景: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有些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我上小学时,可没少背课文,没少背教科书的要点。

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整整5年,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的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感受的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

1995年,我回国后,将自己对美国小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写成一篇小文章——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出乎我的意料,就是这样一篇小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中国最火爆的周末报纸《南方周末》转载了这篇文章,中国教育部的机关报纸《中国教育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全国上百家报刊和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摘刊物《读者》与我签订了向他们终生授权转载我的文章的合同,一些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引用了这篇文章,一些探讨中国教育改革的书籍也收录了这篇文章。我当时还在想:这年头中国是怎么了,我写的那么多反映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都没有什么反响,一篇小小的文章居然这样引人注意。中国人可能还是需要看些轻松的东西吧!

不过,我很快发现,那篇小文章之所以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是因为它恰恰触动了我们中国人心中最为沉重的事情。

文章发表后的几个月,我当年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行40周年校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把她的女儿带来了,小姑娘眼睛里分明带着种种不情愿的神色,大概是被母亲强迫而来的。我的这位同学这些年来让这个女儿折腾得苦不堪言,小姑娘就是喜欢英语,对别的课程没有兴趣。马上要中考了,当妈的急得茶饭无心,每天都与女儿较劲:你光是英语好,别的科目不好,不也是考不上好学校?

大概是做母亲的情急之下唠叨太过,弄得母女关系十分紧张。我安慰我的同学,让她换个思维方式,给孩子一些自由。我说到了我的儿子,说到了美国的小学教育。

这个小姑娘在一旁听着,突然睁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我,问道:叔叔,你是不是写了一篇文章,说你的儿子在美国上小学的事情?

我说:写美国小学的文章可不少,你看的是哪一篇?

小姑娘说:文章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是不是这篇文章?

我很吃惊,一个小姑娘怎么把这么长的一段话都背下来了?我告诉她,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小姑娘有些雀跃地说:叔叔,你知道吗?我把这段话用刀子刻在我的桌子上了。我是在《读者》上看到这篇文章的,看了很多遍,都快给背下来了。我想,我要是在美国的学校上学就好了!

一个孩子,竟然用小刀把描述美国教育的一段话刻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她究竟被什么所打动?

与孩子聊起来,方才知道,他们的课业太沉重了,以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或者想做的事。学校对她们的管理也太严格了,甚至不让女孩子留长头发,进校门有人专门检查。这个小姑娘无法想象,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的地方!有鼓励孩子们给总统决策提意见的地方!孩子太渴望在学习中能够自主、能够轻松、能够快乐了,他们太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太向往课堂外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了!

后来,我的小侄子的经历,也给我上了一课。

那年7月,小侄子从小学毕业,正赶上中国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小学生升中学一律取消考试,就近分配。

按照地理位置,我的小侄子可能被分到他们住处附近的一个臭沟学校,这是全家都难以容忍的。于是,一家人动用各方关系,历经周折,才找到京城一所有名的寄宿中学,交了3万元赞助费,把小侄子送了进去。

大人们终于释然,似乎这3万元买来了小侄子的前途。我问我弟弟,这年头不是都开始素质教育了吗?你们还花这种钱,费这种精力干什么?

我弟弟一脸苦涩地说:什么素质教育啊,孩子高中毕业还不是要考大学?考大学还不是要看分数?你不给孩子找个好中学,不是耽误他一辈子?

我无言以对。

小侄子进了新中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聪明活泼的孩子,每个周末回家,都像霜打了的茄子秧似的,没精打采。到了星期天晚上送他回学校时,常常哭丧着一张小脸。以至于后来竟要父母做说服工作,就像当年送他上幼儿园一样。有几次孩子还掉下眼泪来。

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受不了这个学校,纯粹是个集中营。把学校说成集中营?这太过分了!于是大人们开始教育孩子。

但小侄子倒振振有词地控诉起学校:晚自习从6点半到9点,做完作业只许看教科书,其他所有的书都不让看。小侄子噘着嘴说:教科书有什么可看的?前面的内容全知道,后面的内容都不懂。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连玩的时间都没有!

控诉完,小侄子还大放厥词:不让我们玩,就是剥夺儿童的人权!

大人怕这孩子童言无忌惹恼了学校,于是教育他说:你懂什么是人权?让你上这么好的学校,你还觉得剥夺了你的人权!你没看电视上那些非洲孩子,饭都吃不饱。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就欠把你送到那儿去过几天!

没想到,这一下小侄子倒来词儿了:我还想去非洲呢,我还不知道非洲什么样儿呢!电视上的非洲我都看不到!学校也不让看电视,连广播都不让听!有一个同学带了一个小收音机,被发现后当场就没收了。

小侄子愤愤地说:现在倒好,我不仅不知道世界大事,就连国家大事也不知道。和傻子一样,还当共产主义接班人呢。

我对他说:你这个年龄不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还想做什么?我们年轻时候正赶上“文革”,上山下乡,中国的书只能看毛选,外国的书只能读马列。想学文化知识还不行呢,你们现在多幸福。

没想到小侄子一脸老成地叹息道:你们那个时候才幸福呢,不用考试,不用受我们这样的罪。

我有些吃惊:我们的教育怎么把今天的孩子弄得如此不知好歹,竟然向往起“文革”那样的文化荒漠?

有一次小侄子还说出了更为极端的话:你们再让我上这个学,我就会死!这让全家人都吃了一惊。我心中产生的疑问也更加深重了:中国教育何至于如此残酷,竟然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会想到了死?

同学的女儿与我的小侄子的事情,使我开始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我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走向一个极端,分数被抬到一个越来越高的地位,孩子们被越来越紧的紧箍咒勒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每天被拴在桌前十几个小时,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年陷入过度沉重的学习苦役之中。要说小侄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他们拥有的天地太狭小了,他们离课堂外那个精彩的世界也太遥远了。

我们为什么只把学生的视野、思维甚至行为的准则限制在如此狭小的教科书、课堂和校园之中?

我真是担心,在这样的禁锢之下,让孩子们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他们能量无限的生命,其结果恐怕不止是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不只是让孩子们生出敌视教育的心态,更可怕的是造成了孩子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一个孩子比身边的同学高出几分都会受到奖励,以至于他们可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孩子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

我们真的必须剥夺孩子们的轻松和快乐,真的必须让他们与精彩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才能使他们成才吗?

儿子在美国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与我在中国参加过的家长会完全不同,班主任弗丝女士导演的故事让我在惊异之中,重新认识着孩子,重新认识着自己,也重新思考着我们的教育。

那是儿子在美国小学上6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带回一个学校要开家长会的通知。儿子告诉我,老师说了,家长必须出席。

这可是不容易,孩子在美国小学呆了快两年了,这是第一次开家长会,我当然要认真对待。我在脑海里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对儿子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特别是归纳了一些我对儿子到美国后在文化冲突下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心想,开家长会时,到了老师面前,免不了要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我要争取主动,对孩子的剖析包括向老师请教的问题都要有的放矢,别让美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对孩子不关心、不重视,也别让他们觉得我们中国人到了他们美国的地面上就不懂教育了,我们可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呢!

开家长会的那天,我没有忘记带上笔记本和两支笔,这是我在中国养成的习惯,参加家长会和我参加各种考试时一样,一定是两支笔伺候,以防不测。在中国,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讲的话,我都要记在本子上,争取一字不漏。我相信,老师的话是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哪怕忘记一条,或许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我一定要记录得很完整,以便回家准确传达给孩子,自己也好反复领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开家长会的那天晚上,我提前赶到了孩子的学校,走进会议室一看,气氛有些别样。会议室里又是气球又是彩带的,不像是家长会,倒像是开联欢会。

尽管心里直犯嘀咕,但心里又想,这不是在美国吗?遇到什么西洋景也就不奇怪了。美国佬什么花样不能搞啊,思维方式不一样嘛。

班主任弗丝女士已经在会议室里等候了,见到每一个孩子的家长进来,都是带着微笑,一阵寒暄,忙得不可开交。人来得差不多了,班主任走到前面,宣布会议开始。

这时我才发现,孩子们也和家长坐在一个会议室里,而且老师也丝毫没有让孩子们退场的意思。我有些不解,这不是家长会吗?怎么也让孩子在这里待着!一会儿要是谈起孩子们成长中的问题,难道就让他们当面听着吗?美国佬这是什么路数啊?不是尊重所有的个人包括孩子的人格与隐私吗?

班主任弗丝女士是教育学博士,我和她很熟悉,特别熟悉她的那种作为教师的职业性微笑,这种微笑不仅给你一种平静和安全的感觉,而且给你一种信心和鼓舞。当年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们征求她的意见,是让孩子进美国的普通小学,还是让孩子进双语学校?弗丝反对让孩子进入双语学校,她带着微笑却不容置疑地说:请相信孩子的语言能力,就让他在我们这所公立小学里上学吧。有一天,你们会突然发现,他已经在用熟练的英语与同学们聊天了。你们不要担心他的英语,要担心的恰恰是他的中文。

3.震撼心灵作文 篇三

生命是一个奇迹,从它的降临到它的离去,无时不刻不显示着“奇迹”这两个字。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就连鸡蛋完全一样的两个,又因此,我们的生命不但是一个奇迹,而且异常宝贵。况且它是那么脆弱,转眼间或许它就会消失,而且永远不会再现。

在《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里,提到了5.12汶川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微不足道,就像一只蚂蚁与大象一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自然。

在这个节目里,提到了距离震中几十公里的中学,桑枣中学,这所学校创造了个奇迹,那就是在1分36秒的时间里,全校2300多名师生全部抵达操场,无人受伤。1分36秒,这的确是一个特别惊人的数字,你说一个人用这些时间,我信,可是那不是一个人,是2300多个人呀!在这个事件上,我们是否能真切的体会到“团结协和才能创造奇迹”这句话呢?

生命宝贵,所以我们在珍惜它的同时,更应该保护它,在这点上,桑枣的同学真的表现得好极了,我们面对他们,无话可说在危难面前,团结合作,是保护自己及别人最好的办法可是当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个节目的另一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震撼。

李中俊这个14岁的女孩,在去上学的路上掉进了一个深达40米的深坑,昏迷了三天,而又恰恰是这三天使她错过了被父母找的机会。当她醒来时,又饿又累。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出去”。于是,在吃过随身带的馒头后,她开始爬坑。可是这是怎样的天坑呀!四周长满青苔,滑得要命,而且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该从和攀起呢?我们这位坚强的女孩爬了数十次,可每次都是在爬到1、2米处的时候,摔下来,摔得很重,很重,可她并不放弃,继续攀登。就这样过了七天六夜,她终于爬了出去。7天6夜,她一个人在这深山老林里,饿了喝山峰滴落的水,痛了嘴里咬根木棍。真的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特别是晚上,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该怎样安睡。这是常人所不能感受的,是常人所不能体会的。她坚强,太坚强了,我想正因如此,才创了生命的奇迹吧

4.心灵的震撼作文 篇四

我和妈妈来到淄博全球通影城六楼的数字厅,检票后每人领了一个看3D电影的专用眼镜(据说这个眼镜价值不菲,还是进口的呢),找好位置坐下来耐心地等待。影片开始了,影院里顿时鸦雀无声,那紧张、刺激、感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电影里面的奇幻世界潘多拉星球美得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高达九英尺的参天大树、星罗棋布漂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的发光植物——有一踩就发光的青苔;一碰就亮的花朵;还有像似水母、透明发光的(能传达圣母旨意)神奇的树精灵;还有那些纳美族人用灵魂与之沟通的灵魂树影片的创意和高科技的拍摄手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电影讲述了善良的纳美族人与贪婪的地球人斗争,抵抗他们的侵略的故事。一开始,纳美人民过着与世无争、安详的生活,可是贪婪的人类却为了财富摧毁了他们的家园,害得他们无家可归。但是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的,其中的一个阿凡达杰克心存正义,不畏艰难成为一名神奇勇敢的魅影骑士,在他的带领下,依靠其它族人的帮助,大家齐心合力,打败人类的进攻,夺回了自己的家园。令我感动的是,在影片的结尾,纳美人虽然打赢了,但他们并没有像地球人那样残忍地去报复人类,心地善良的他们把俘获的地球人又送回到了地球上,仅留下一部分品质优秀、善良、正义的人来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看到这儿,我真希望我也能到潘多拉星球上去助纳美人一臂之力,那该多好啊!

5.生命的震撼作文 篇五

一天.我在花盆里种下了一粒花种。之后,我便日日守在花盆旁,等待着惊喜。一天过去了,一星期过去了,一个月也过去了,花盆里依然没有丝毫变化。我失望了,以为这颗种子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便也彻底对它失去了信心。从此我不再精心呵护它,顶多偶尔顺手往花盆里浇一点水。

可是,有一天,令我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花盆里竟然冒出了新芽!更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娇小柔弱的嫩芽上竟然顶着巨大而坚硬的土块!一时间我惊呆了,那看似柔弱的嫩芽,竟然蕴含着不畏艰难,勇于向上的一颗心啊!在这之间,我有已有数天没有给它浇水,可它却凭着那份坚强的信念,凭着对阳光的渴望,凭着对生命的向往和追求,冲破了坚硬的外壳,顶开了禁锢它的土壤,克服重重困难,探出嫩绿色的小芽!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心却被它深深地震撼着。向往阳光,渴望生存的信念让它历尽曲折,最后不屈地钻出了土壤。这是多么伟大的生命力啊!有了这份力量,即使再坚硬的土壤也无法阻拦它向上走的信念,萌发新芽的历程。小花小草都是不起上眼的生灵。它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奋勇向前,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迪呢?它们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信念和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成长途中所必需的吗?

6.《金刚》震撼露脸 篇六

月光笼罩的崇山峻岭下,你可以听见重重的击鼓声,接着传来一阵阵吟咏声,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可以听见这一再被重复吟咏的名字是“刚!刚!刚!?穴Kong!Kong!Kong!?雪 ”。

这个让你寒毛直竖、背脊发凉的吟诵声,传自新西兰威灵顿郊区的克劳福山——这里正是2005年必看强片之一《金刚》(King Kong)的主要拍摄片场。

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彼得·杰克逊——这位以《魔戒》三部曲而声名大噪的新西兰导演正在重新创造“金刚”的传奇。杰克逊集合了一批一流的演员,把这个他童年时期非常着迷的经典故事重新搬上银幕。

金刚与美女

以《钢琴战曲》加冕奥斯卡影帝的艾德林恩·布洛迪,以及好莱坞当红演员娜奥米·沃茨(曾主演《七夜怪谈:西洋篇》)担任本片的男女主角。故事主要叙述一群探险家与纪录片导演出发前往一个靠近苏门答腊半岛的神秘小岛,准备在此一探传说中名为“金刚”的巨种黑猩猩。抱着半信半疑态度前往的这群人,在抵达之后,发现原来传说中的“金刚”居然是真的!为了追踪“金刚”,这群探险家卯上了“金刚”以及“金刚”的敌人——恐龙。最终,“金刚”却被他们当中一位金发美女所吸引,而决定乖乖束手就擒,也化解了探险队的生存危机。爱上美女的“金刚”跟着探险队回到美国纽约,却成了被关在笼子里供所有好奇人类观赏的可怜猩猩……

除了艾德林恩·布洛迪和娜奥米·沃茨之外,影片中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如杰克·布莱克(《摇滚教室》)饰演纪录片导演,杰米·贝尔(《舞动人生》)以及柯林·汉克斯(《橘郡男孩》)饰演计划捕捉“金刚”的探险队队员。而最特别的是在《魔戒》中为“咕噜”这个电脑角色担任肢体演出的安迪·瑟克斯,这回将再次在幕后为“金刚”一角演出。

如果你乘坐飞机往返于新西兰北岛与南岛之间,便可以鸟瞰到《金刚》场景的庞大规模。杰克逊的幕后团队建造了一座古老的骷髅岛——一个充满崩塌的寺庙、人类骨骸的世界,还有一根嵌入“金刚”肖像的巨型石柱,这是当地土著膜拜“金刚”的处所,感谢这只身高25英尺的巨种黑猩猩让他们以此为家。

老片新拍 一圆童年梦想

在拍摄告一段落的休息时间,彼得·杰克逊谈到他为何对这部原始版本出现于1933年的老电影《金刚》如此着迷,以至于要重拍。“我说的是真的,当年看了《金刚》之后,让我想要成为一个电影导演。如果我没看过《金刚》,我可能现在不会在拍电影。”杰克逊说,“那时我才9岁,我父母有一台8厘米摄影机,平常拿来拍摄家庭电影,看了《金刚》之后的第二天,我开始用它拍摄我的定格动画电影,一直拍到青少年时期,也促使我后来走入这一行。”

除了为一圆童年梦想,彼得·杰克逊认为1933年的《金刚》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混和了冒险、神秘、惊悚与浪漫,而这些都是杰克逊和他的团队一向致力表现的电影元素,因此才决定重拍《金刚》。

这部耗资1.5亿美元的新版《金刚》是由杰克逊的老搭档法兰·华许和菲莉贝·鲍恩负责编写剧本。此外,彼得·杰克逊还选择不在真正的丛林实景拍摄,而是要像72年前的原版电影一样,几乎全都是在棚内摄制完成。他说:“重要的是重现原版《金刚》的面貌。”虽然新版的《金刚》仍有很多场戏和原版一样,但是他也做了一些修改,并特别添加了一场精彩刺激的“金刚”英雄救美,激战迅猛龙的惊险桥段,当然还有媲美《魔戒》半兽人的恐怖场景。

拍片现场直击

回到克劳福山的拍摄现场,正在拍摄的这场戏是全片最惊险刺激的片段之一,娜奥米·沃茨饰演的女主角被土著俘虏,当作祭品献给“金刚”。

在导演正式喊“开始”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一旁的化妆师正在从头到脚地检查一群饰演土著的临时演员化妆是否确实无误。现场的天气有点冷,他们都穿着长大衣尽量让身体暖和,因为即将开拍的这场戏里,会有大量的人造雨从天而降,整个地区会变成水乡泽国。

当摄影机以及配角演员都就位后,彼得·杰克逊决定先来一次排演。击鼓声开始,接着是重复的吟诵声,这群土著开始入戏,显现出非常疯狂的眼神,发出野蛮的叫声,梳着30年代发型的女主角娜奥米·沃茨,在经过一阵拖拉之后,脸上展现出惊恐的表情。

娜奥米·沃茨后来表示,这场戏的确是一场虚耗体能与精力的戏,从拍第一个镜头开始,她就感觉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强烈活力。现场的鼓声、吟诵声、大雨、众人的举动都更加强了这场戏的气氛,因此她并不需要做太多表演,因为在那种环境下自然而然情绪就会非常激动。

7.生命的震撼作文 篇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星期六,我在我家楼下玩,突然看见墙角下有一个东西。

我蹲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朵小花。这朵小花看起来好像要枯死了,花瓣蔫儿了,灰绿色的茎叶垂了下去。我很同情它,本来想给它浇一些水,但是调皮的我又想看看它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第二天,我在家里写作业,外面下雨了,雷打得很响。我突然间想起那朵可怜的小花,心里想:那朵花一定死了,本来就蔫儿了,再加上下了这么大的雨,肯定被雨浇死了。想到这里,我失望极了,又埋头写起了作业。过了一会,我还是忍不住的想那朵花:不管它能不能够活下来,我都要去看看。于是,我迅速拿起雨伞,向楼下跑去。到了楼下,我刚要撑开雨伞,为小花遮雨,但是,这一刻,我惊呆了:豆大的雨点打在小花的花瓣上,可是小花还是尽力直起腰,好像是在和暴风雨挑战。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小花的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好像在对我说:你看,我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击垮的,我很勇敢.....我被花儿的勇气感动了,我也要像花儿学习,在未来的暴风雨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8.震撼作文400字 篇八

在这次的感动中国中,最让我感慨万千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他们对孩子的一次遗忘,使他们懂得失子之痛,因此,他们成立了“宝贝回家”网站。他们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他们在茫茫暗夜,用父母之爱将灯火点亮,三千日夜的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他们用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爱的大网。

我发现,在每一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都能够看到各行各业人物的影子。因此,我们要尊重生活中的每一个职业,不管是是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和服务者;中产阶级的人还是高产阶级的人,只要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那么全部都是好的工作者!如果都对生活乐观积极,对能够帮助的人伸出援手,都会是年度震撼!

9.震撼灵魂的记忆 篇九

在画册中,日隆有着挺拔的四姑娘山、游动的牛群、飘扬的经幡、美丽的草甸和善良朴实的人们。但它在我的眼里却是一个十足的名副其实的乡村,多年如此。

明净的天空下,目光能及之处,稍微平坦的地方,都种植着青稞和豌豆。耕地也大多沿山坡开垦,有些像南方的梯田。藏房一般是两层,石墙、平顶、房屋的四角插着旗帜,风过处,猎猎作响。

起初,我以为它们不过是一条普通的丝绸,无非是多了一些经文和佛像、吉祥八宝的图案罢了。后来才得知,这种旗帜叫经幡,在藏语中被称为龙达,直译过来是风马的意思。人们喜欢把经幡张挂于乡间寺庙的房顶以及村口的树枝丛林间,他们把祈祷的心愿放飞其上,于是,经幡也就被注入了生命的灵气。

镇上不多的房屋就建在一条小小的河流冲积带上,放眼望去,白墙黑顶,分割有致,五颜六色的经幡穿插其间,像极了传说中的天宫图。而马路边晒着太阳吸烟的老人、高声聊天的妇女、奔跑嬉闹的小孩、四处跑动的藏犬,却又为图画平添了几分俗世气息。小镇四周有群山包围,而那距离镇子不远处,高高隆起于众山之上的雪峰就是著名的四姑娘山,这是初次来到的人往往难以置信的。

资料中显示:四姑娘山,由四座山峰构成。其主峰海拔6250米,为邛崃山脉最高峰,以雄峻挺拔闻名,素有“蜀山之后”的美誉。

黄昏来临,镇子因为赶马人的回归变得热闹起来,蓝色炊烟渐渐升起,不多会儿,整个小镇就弥漫着烟火、酥油茶和青稞酒的香味,同时,路边小铺里也多了年轻小伙子提拎着啤酒到处呼朋唤友的身影。背包进到袁二哥家,随便吃了点东西(现在尤有记忆的只有那闪着油光的雪山老腊肉),饭后,早早上床睡去。

踏上征途

第二天,当许多人尚在沉睡,小镇也还笼罩在一片黛青色的烟雾里的时候,我们和袁二哥已经踏上了征途。来到朝山坪(这里是看日出和四姑娘的好地方),在寒风中,我们边嚼着干粮边注视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不多时,朝阳慢慢显现,率先被照亮的是那被称之为“蜀山之后”的四姑娘幺妹峰,她冰清玉洁的身躯在光影中微微泛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彩霞为她披上玫瑰红的纱衣,她的姿容映红了周围的冰峰雪岭,而这是否就是她被称作为“蜀山之后”的原因呢?

由于这一段上山小道的平缓,我们行进的速度非常快,穿过青冈林、打尖包、老牛院子,在一大片草坪前,向导说我们将要由此下山,然后过河才是通往登山大本营的小径。

下得山去,眼前陡然出现了一片绿的世界。一种醉心的绿从山坡上缓缓延伸下去,除了将要经过的那条河以及远处山峰上的白雪外,这里完全是一个绿的世界。它们静卧着,直接通向山腰那片雪白天地。风从雪山深处袭来,带着冰雪的寒意。高处有岩羊飞奔而过,只留下被蹬垮的岩石滚落的声音在空气中回响。山就在眼前,听说后面全部是上坡路了,叫上大家休息一会儿。

时值正午,天空的蓝显得格外柔和,一抹白云舒舒卷卷。大地充满慈爱,流露出无比的宽容和华贵,风轻轻柔柔地飘过,让人感觉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都充满灵性。溪水潺潺,静卧在水旁的牛棚边,温和的阳光悠悠长长,偶尔一只鹰静止在视线的一角,然后又忽地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次展翼,就是几番回荡。静,一种没有人声的寂静,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止,人也变得柔软,大脑里没有一丝回音,我已全然忘记身在何方。对于如此境界的自然,我无所适从,不知何时已是热泪盈眶,自小喜欢在风中坐看云起云落,也喜欢让风把血液刮得燃烧,但此时,也许就只有眼泪,能助我释放几乎让我膨胀得爆裂的情绪和我对这至纯之境无比的叩拜!

夜宿大海子

沉静中,有歌声隐隐传来,歌声高亢、婉转,久久回荡于天际之间,直如天籁。早就听闻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却很难想象在这荒野之间也能有幸听到如此美妙的歌声。循声望去,只见远远山脊边有模糊人影一个,即便用上我相机的专业超长镜头,也只能把她看个隐隐约约。若不是歌声依然,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在袁二哥再三的催促声中,我们依依不舍地向着大本营进发。其实,从河边到大本营的距离不远,没到两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大本营。这是一片开阔的山间平地。仰望,鹦哥嘴、金刚峰,左右壁立:回视,四姑娘山傲然排列:俯瞰,大海子碧绿如镜(一片漂亮的宿营地)。大家一起动手,一小会儿工夫,升起了篝火,开始烧水,准备晚饭了。然后赶快扎好帐篷,把夜里要用的睡袋、防潮垫整理好。弄完一切,看看也没什么要做的了,干脆就坐在帐篷边发呆。

发呆,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放松方式,特别是在这种环境里面。在这里,你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地享受阳光;在这里,你也可以尽情地想像,忘掉尘世的所有。寂静中,可以听见佛语悠远、仙乐飘飘、侠士高歌、裙裾挲挲:也可以看见峰峦叠嶂、江河奔流,其浩浩然超凡脱俗,荡荡然鬼惊神叹……我的想像,被天地接纳,高天孤鸿,听呼吸为天幕招徕聚散的浮云,风动的声音沿途婉转,思绪如天边的流云来去自由。在这里,我相信时光不过是散步的老人,而我们无非红尘的过客,彼此,在漫不经心的时光游移间慢慢衰老。

也许是太过专注于这自然的绝美,当向导叫我们吃饭时,我却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一般,身心疲惫。我感知到一种人生从没获取过的给予。这种给予来得如此突然、如此迅猛,使我的生命和精神同时陷落。

夜色越来越浓,只留下远处海子的鳞光闪闪。夜色中,随着世界越来越安静,头灯,把我笼罩在淡淡的橘黄光影里,睡袋里,感觉自己如襁褓中刚出生的生命一样纯洁、安静……

挑战处女峰:鹦哥嘴

第二日醒来,匆匆上路。天色放开,鹦哥嘴突兀于蓝天之下,冰峰屹立,如横空出世。它沉睡了千年,一直不曾将它的美呈现在人前,只是沉默地挺立于阳光灿烂的群山之间,以至于世人把它称为“恶山”。也许是因为千百年来无人揭开过它神秘的面纱吧!

我们像蚂蚁般在它高大的躯体上缓缓爬动。因为风化的原因,山体的外表已有较大破损,随着太阳的照射,山影慢慢明晰起来,山岚升腾,远处的四姑娘幺妹峰像是飘浮在尘世的圣境。我走在前面,并不停提醒着后面的同伴,虽然大家都是比较有经验的山客,但这毕竟这是一座海拔5289米的处女雪峰,数千年来,还没人能够惊醒过它。虽然也曾有人尝试着攀登,但在这里,仅有勇敢和胆魄是不够的。勇敢和胆魄在它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幼稚和可笑;在这里,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敬畏,对高海拔雪山的景仰虽然大多来自于人类的信仰,但它们却以信仰的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并无时无刻地告诉着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

雪线以上,积雪越来越厚,没有树,连一片成形的:草甸也没有,除了高处的冰雪,这里已经变成一个由枯槁的乱草和冷峻的岩石组成的死寂王国。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戴上头盔并用上了攀登绳索和行军冰镐。行进中,再次为这座山峰上积雪的力量所震撼。它富有粘性的成分使高大的山体历经风霜雪雨千百载后依然深沉而纯净;一脚下去,它稳稳托住你身体的全部重量,捧起它,却又产生一种明显的重量,一种质的重量,风来,又再飞扬到空中,一直到它想去的地方,降落。这是何等的洒脱,扬起手臂,握住白雪复

又撒落,这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让我感叹不已。

成功登顶

风过处,云影渐现,阳光慢慢失去温度,却把前面要经过的山脊线照得格外清晰,山脊如刃,在我们思维快要麻痹的时候,前边已经无路可走,四周群山尽在天边,在那瞬间,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登顶啦?5289,这样的高度,即使是对一个登山者来说,也是一种骄傲,何况还是一座处女峰的首登。因为海拔高度,既是大地的高度,也是人类梦想的高度,不管你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要抵达这座雪峰,都需要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和精心细致的准备。

依照以前登山的规矩,我们迅速在山顶最高处立起了一根标志杆,并垒上几块石头,分别象征经幡和嘛呢堆,并向着它跪了下去,想到上来时的种种艰辛,难保说是没有神的眷顾,或许信仰就是人类在面对和承受苦难时向冥冥中寻求的心灵安慰吧!

在这里,你完全可以领悟什么叫高度。那是一种眩晕,一种被现实和理想夹击的眩晕;同时,还有些酒醉后的飘飘然,觉得身后有翼,如天使,只要展开就能飞翔。脚下是壁立的悬崖,岩石嶙岣,峭壁千仞,鹰翔于脚下,伸手可触蓝天,低头隐现深壑,就连阳光也变得火辣辣的,灼得皮肤生疼。此时,天离我很近,风还是那样不急不缓地吹着,汗早己把衣服浸湿,一切忧郁、犹豫、卑微、怯弱在这瞬间如阴暗之云下沉、下沉,伏于沟壑林莽。雪如此圣洁,一直让人觉得它的光芒就是神的光芒。

天开始阴沉下来,寒冷让我们不敢久留,看看脚下的路,想想身边朋友的体能,心里暗自一阵打鼓,好像不是站在山顶,而是骑在猛虎背上,我知道这沉甸甸的就是责任,也再一次向同伴们说出“登顶只意味着你登山活动完成了一半”这样的话。但再险的路都必须前行,面对标志杆,再次向山神做出祈祷,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山下走去。

回归:盛装的月亮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更何况,为了缩短回撤的路程,向导带我们下山的路基本呈70度倾斜,齐膝齐腰深的雪随处可见,我们在无数次的陷落中,折腾着艰难前进,很多地方,我们甚至用上了绳索协助下降。

终于,下午18点10分,我们顺利返回大本营。回望山顶,侧耳,还想再听到些什么,却只有轻而急速的夜风掠过山林的声音,雪山睡着了吗?拉开帐篷门,不知何时月亮已经高挂在头顶,月色朦胧,寂静的天籁充满着自由飞翔的音符。黑夜,封冻的记忆被繁星敲开,仿佛所有的空气都在凝固中停止了流动。深呼吸,感受着夜的沉寂、月华滴落的轻吟,梦已逝。人说“月是故乡明”,或许,仅仅是因为异乡的月亮盛装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太多的思念而显得沉重了许多吧。

10.心灵的震撼作文 篇十

当我们走到一个岔路口时,从另一方向缓缓走来一个盲人。盲人用竹竿点点探探,走得极缓慢。他走向了我们也要去的那一条路。

我与朋友边走边聊。我谈起自己两年内五次跳槽,直到现在还在困境中挣扎的经历,朋友点头微笑不止,却又始终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我偶然回首,忽然不见盲人。

“那个盲人呢?”我不禁脱口问。

“他已经走过去老远了!”朋友微笑着说。

“一个盲人,怎么可能走得比我们快这么多?奇怪!”我惊叹道。

“怎么不可能?我们东瞧瞧,西望望,三心二意地散步,而他却是一门心思在走路……”朋友说。

听了这句话,我的心猛地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而又多么深刻的道理啊!试想,如果我以前稍微学一下盲人一门心思走路的精神,又何至落得今日这般潦倒呢?而我这位朋友之所以还有点成绩,也许正是因为他像盲人一样一心一意呢。

11.震撼的作文 篇十一

——题记

若是经历一次地震,那会怎么样呢?

我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我却真真切切的有了一次震感。

像往常一样,我独自一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天很阴,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天空中泛着一丝血色,还带着一丝丝诡异的蓝,看起来很不舒服。我停下脚步,看着这奇怪的天空,心中突然浮起一个很恐怖的念头:地震!我曾在书上看到过,若是要地震,就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说鸡飞狗跳啦、老鼠乱窜啦、地光啦等,而今天天空的.颜色会不会就是地光?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几天我老是看到老鼠在一楼的楼道里乱窜,想起唐山到地震的惨状,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

回到宿舍,我把我这恐怖的感觉告诉了舍友们,有两个人吃惊得叫了起来:“我也有这样地感觉,知是没敢说。”天哪!我一哆嗦,出了一身冷汗,而且还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麻麻的,有几个人尖叫了起来,之后是一片的寂静,空气似乎凝固了。我真的害怕了,但我又很吃惊,为什么我会这样恐惧呢?死亡真的是这样可怕。刹那间,我突然感到或者是这么好,周围的一切是这么可爱,这么美好!

真的,活着真好,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有爱我的朋友们,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有属于自己的悲伤,快乐,有属于自己的家,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我。我可以看到这精彩纷呈的世界,听到种种声音,我拥有了好多好多,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逃避这个世界,真是可笑!真的,人活在世上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缘分,是种责任,别人给了我幸福,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把幸福给了别人。这种幸福的相互给予就是缘分。给别人幸福,也让自己幸福,也是人应当承担的一种责任。正因为如此,人才可以说我是一个人!

看着这群可爱的舍友们,我笑了,同时泪水也从我的面庞滑下,我悄悄地擦掉眼泪,对着她们喊:“来吧,祈祷,把手都叠在一起!”十双小手都叠在一起,每一双小手都很温暖,这种感觉真好,真幸福,“耶!”声音很大,那是我们心灵的呼喊,我相信,这声音上帝听见了,他肯定也会感动。

该睡了,棉铃虫说:“假如真地震了,谁也不许死,活着!”大家都笑了,我们会活很长的,没有了恐惧,只剩下感动。小莹唱起了《祝你平安》,很轻的童音,大家都静静的听着,谁也没有说话,我握着我的护身符,在心里默默祈祷:上帝,保佑我们吧!Bestwishestoeveryonearoundtheworld!Sodoit!

第二天,阳光灿烂,一切美好,每个人都活的好好得,感谢上帝,感谢生命!

12.最震撼的鼓掌 篇十二

记得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们准备在阿坝洲一个足球场上举行讲座,当时主讲的是我们的俞队长,我则被安排到台下做调查。当俞队长讲着温总理和郎铮的故事时,很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当听到我们很多在灾区前线的工作人员誓师救援的情形时,掌声雷动。

在鼓掌的人群中,我无意之中看到坐在第三排的两个人,他们一个大概是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一个约十七八岁的女孩,男子伸出自己的左手,女孩则伸出自己的右手,互相击在一起,这是我见到的最震撼的鼓掌。

会后,我朝他们走过去。原来,他们是舅舅和外甥女,在这次地震中受伤截了肢,舅舅失去了右手,外甥女失去了左手,但他们很坚强不屈,他们用各自剩下的一只手互相配合着,击掌,鼓掌……

听着他们的故事,回忆着刚刚他们“鼓掌”的姿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舅甥俩的掌声似乎一直回荡在耳边,一直震撼着人们:灾难让我们失去健全的肢体,让我们的身心受到损伤,但,只要我们坚强不屈,即使是只剩下一只手,也同样可以撼动心灵!我知道,那掌声是不会消失的。

13.震撼作文700字 篇十三

当地的藏民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家人。当他们得知我心情不爽时,提出让我骑一匹马出去散散心。我很意外,但又不好意思拒绝主人好意的邀请,所以不得不接受了这匹雪白的马儿。

骏马奔腾在绿茵茵的大草原上,我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我为我初中仅剩的两年生涯而感到无比的茫然。

忽然,一声鸟鸣突兀的出现在寂静的天空中,那鸣叫似怨似恨,似哀似叹,⑸窈梗貌蝗梦倚奶邸B矶合陆挪剑话睬医乖甑呐绯霰窍硖悴煌6宥砦惨菜嬷椿稳ァN野哺У呐呐穆硗罚葱惺剑患窖律隙チ⒆乓恢焕嫌ァ

它恶狠狠地盯着外来者,好像我只要再往前一步它就会撕碎我。我很惊讶,没想到会碰到老鹰,刚想离去却被惊人的一幕震撼到了。

只见它一嘴咬住它的羽毛,一口扯掉下来,鲜血流淌至它的翅膀,它通红着眼睛继续去啄掉羽毛,血液如同黄河飞瀑般迸发,那种疼痛,我想我可能一辈子也受不住。

黄昏是染了鹰血的残阳,周围的野草小花都零零星星沾上了血液。我知道,这只老鹰已经过完了它生命的一半,只有拔掉羽毛重新长出新羽毛才可以助它飞翔,只有磨掉它的喙方可以长出新喙助它抓捕食物,它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浴火重生!

再一声啼鸣,老鹰展开它的双翅,疯了一样的冲向山角,它的喙在猛力的碰撞中裂开了!我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胯下的白马也仿佛停止了呼吸,夕阳停止了移动,草坪不再被风吹开,一切的一切都被时光定格了,我的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震撼过!

你瞧,动物都可以为它的新生而拼尽一切,我又何尝不可再整装待发去迎接再一次的考验呢?怀才不遇,造化弄人都只是借口,每一次的失败只能说明我的实力还不强,我的努力还不够。我要去像老鹰一样拔去身上的骄纵与陈腐,重获新生。

上一篇:人生如棋励志名言下一篇:传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