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13篇)
1.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 篇一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这种程式化的惯用语在大搞教法学法改革的今天,尤其对是功课紧张,学习压力大的九年级来说,显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就连自己也感觉了无情趣。随着教师要“减戏”、学生要“加戏”呼声的不断高涨,我不断反思如何在课堂上,用最经济的时间,最大程度地吊起学生的“胃口”。
一、反思导入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教师如果在一上课便能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那么必然会引领学生自然而然步入知识的殿堂。我在工作中虽做不到每节课都有精彩的导入语,但每次上课前却总要精心设计一番。如我在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引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有关《世纪战争》的一段话:“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多少生灵涂炭,多少文明被毁。战争使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充满了血雨腥风。回顾历史,珍爱和平。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为您精心打造大型系列片《世纪战争》,今天为你播出第一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既顺利引入本课,同时又为学生推荐了一个好的电视栏目。
二、反思提问语
提问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运用得当,会极大地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更能保护学生的求知热情,他们会因表现出色而“沾沾自喜”。如果教师不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而是习惯性地点花名册,则有可能导致思维未跟上者胆战心惊、颜面顿失;跃跃欲试者大失所望、兴趣转移。所以教师要珍惜和每一个学生交流的机会,呵护他们的求知热情,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我的课堂上,提问的次数虽不多,不过一旦有了提问的机会,便会尽量寻找最该回答、最需要回答、最会回答的学生来回答。并注意适时调控学生的情趣。
三、反思评价语
人人都知道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功用,却往往不去把握机会并加以利用。我在这方面就觉得做的不太好。受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总希望学生能张口就来,有时则等不及学生回答完就给打断,我也知道,这种打断是对学生的一种不重视和不尊重,但往往是,一着急便什么都不顾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增加自己的耐性,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与恰当的评价,通过恰当的评价,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实这做起来并不是特别难,不过是一两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手势,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
四、反思总结语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这样的总结语既无聊又乏味。我在课堂上,尽量不用这句话。而是用那些精练的,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升华主题作用的语言来总结。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宁愿让我的课堂嘎然而止,也不愿让这节课就败在这句
用心爱心专心 1
2.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 篇二
一、加强学习与研究,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得以顺利进行打基础
新课改理念下, 我们不少历史教师仍然在“穿新鞋, 走老路”, 沿用旧的教法, 缺少对学生的应有的吸引力, 历史课堂成了“45分钟的煎熬”。现在,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 但愿我们的历史教师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可这必须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为前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 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获取历史知识或材料的过程中, 在评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论辩中, 在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 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中, 都能运筹帷幄, 运用自如。因此, 只要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二、创造条件, 激发兴趣, 营造开放的历史课堂
新的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所学科目的持久兴趣, 这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创造条件, 营造开放的历史课堂,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知识时, 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 (1)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为什么没有马上收回香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收回香港、澳门呢? (2) 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呢?它是不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最佳途径?在香港、澳门为什么保留原有的社会制度? (3) 台湾问题为什么显得如此复杂?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放弃台湾任其独立行不行?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什么方法更好?学生通过思考讨论, 合作交流, 活跃了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深化了对历史结论的认识, 为进一步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认识和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心中曾涌动的历史情节。
如在学习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内容时, 让学生分组, 组成当时的五大国及各方, 重现当时的“十人会议”会场, 进行谈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但学生竟然废寝忘食的去读教材、借图书、上网、问老师, 忙的不亦乐乎, 通过体验, 学生对一战前后的知识了如指掌, 并锻炼了他们各方面能力, 会激发学生空前的探究热情。
3. 激活思维, 营造开放的历史课堂。
走进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历史课堂, 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鲜活的气息。比如在学习长城的有关知识时, 有的同学提出:“长城固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显现了大一统的气派, 但它与后来闭关锁国、陶醉于泱泱大国的民族心态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 有的同学提出“郑和下西洋的确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但此举在宣扬国威的同时, 不计经济效益, 是否给国力衰退的明王朝雪上加霜呢?”凡此种种, 虽然不一定正确, 但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 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问题选出并得到不断解决的“问题场”。
三、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成长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活学活用历史新教材。
1. 开展课题研究,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为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历史教学, 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我们经常设立一些研究课题,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例如有关长城的研究课题, 我们设计了下列问题: (1) 了解长城修建的时间、目的及作用; (2) 长城附近有一些名胜古迹, 如与孟姜女有关的孟姜女庙、孟姜女坟、望夫石等,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 这些名胜古迹有什么历史内涵? (3) 如何利用和开发长城遗址, 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促进经济的发展? (4) 为什么要保护长城?请提出一些好的保护措施。
2. 充分利用历史教育资源的优势, 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伴随着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 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缺少积极进取之心、虚荣自私、焦虑急躁、社交困难等心理障碍。在教学中, 我们如能够充分利用历史教育资源的优势, 通过办墙报、举办演讲活动等就可以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四、转变观念, 不断探索, 让学生掌握富有新意的学习方法
新形势下, 需要转变观念, 不断探索, 掌握富有新意的学习方法,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要理解记忆的内容, 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重视邻近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促进历史学科思维的形成。例如, 政治知识, 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知识, 对于学好历史来说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同时, 要加强联系与对比, 拓宽知识面, 加强启发, 促进联想。历史本身就像一条汹涌奔腾的大河, 昨天、今天、将来融贯一体, 难以分割, 我们只有以深邃的目光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深刻的描绘, 才能对今天的发展产生感悟。
总之, 历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科目, 同时也是一门很有意思、很有味道的学科。只有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 优化历史教学,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帮助学生感受历史自身的内在美、欣赏历史知识的内在美, 创造历史知识的内在美, 才能够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才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黄志英.让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这获得发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4 (12) :25-26.
[3]张效法.整合历史教育资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山东教育, 2004 (1-2) :65.
3.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历史典故 多媒体 改变观念
一、用好历史典故和成语非常关键
1.运用成语典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初一课本中的如军事成语典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把浩大的威武雄壮的古战场充分体现出来。这些成语典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从而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2.运用成语典故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孟子的“民贵君轻”和唐太宗的“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确提出君的地位和君民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辩证法思想。一个典故一句成语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指鹿为马”一句能看出赵高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臉,“莫须有”三字能使学生体会秦桧那种奸臣的形象,学生自然能体会其全部内涵,成语典故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借助多媒体省时增效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文字内容多、图片多,如果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材料内容)和课本插图,就很费时,借助绥江一中教室里现有的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笔、音响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增强教学直观性,又能节约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节约以前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还能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插播与历史有关的视频。例如我在教学《文化大革命》一课时就插播了《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掌握了邓小平及周恩来等在“文化大革命”中作出的贡献,又让学生深刻了解“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样做既达到了省时增效的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在使用多媒体时反对“放影片”式,不是把一节课搞得热热闹闹,看电影式的娱乐,而是要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是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三、破臼除窠教学历史
1.改变观念: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人的观念是很重要的。改变“历史是副科”的思想观念,改变“我对历史没兴趣,所以我不(想)学”的思想观念,从心里重视历史——一门培养素质的学科。我们可以不喜欢历史,但不能不了解历史,祖国的历史与外国的历史,都需要了解。可以说,了解历史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说兴趣不能决定一切,但培养兴趣对学好历史很重要。没有兴趣,会觉得学历史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对学习有浓厚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3.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4.“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5.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
6.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7.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8.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历史事件。
四、几点建议
1.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朱永新老师曾经在《读书,让全民族精神起来》中写道:“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读书,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只有读书,才能学贯中西,博采古今,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满意。
2.多动脑、多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要思考,要动脑,充分考虑我的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3.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伟大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作为伟人都那么谦虚,我们为什么不能俯下身子和同仁们好好合作,好好研讨课堂教学呢?也只有静下心来做学问,我们才能有所提升,学然后知不足,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4.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四
留楚中学
元利革
行百步者半九十,人生之路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地去追求,作为教学新手,坚持尤为重要。两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同时我也体会到历史教学是一件有趣的事,看见学生求知的眼神,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下面我就历史教学作一反思,与大家共勉。
一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学新手,怎么教学,如何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关卡,需要跨过去才能走向成功。处在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我首先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像老师们学习一点也不为过,注意老师们怎么上课的,怎么管理学生的,注意一点点细节,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创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要注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讲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有时枯燥乏味,“贝多芬”(背多分)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怎么办?一节新课,总会有一个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去引导,比如初一历史“合同为一家”这一课,讲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老师可以借助故事引导这一框题,唐太宗六考吐蕃使者嫁公主,把这六个考题一一在课堂和学生互动,学生会开通脑筋想这些题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一知识点。再比如“对外交往这一课”,鉴真东渡如何东渡的,有几次,以故事形式展开讲述;玄奘西游如何西游的,他是谁?《西游记》和他什么关系?故事引发学生记忆的兴趣,我想是最好的。
三要注意知识的的归纳。初一学生正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总结归纳能力欠缺,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有时需要身体力行,比如讲解文化课,初一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需要记的知识点多又碎,怎么办?需要老师进行概况——“三最三诗一药王,两书两画一石窟,两乐一舞者”,主要知识点概括出来,然后再去细记忆就好多了。再比如学习隋朝大运河这一知识点,编成顺口溜——“一二三四五六”,一条二长三点四段五河六省区,各指什么?学生觉得好玩也就容易记得多了。
四要注意教学中的交流。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一堂课有长处也会有不足。这就需要老师平时的相互交流,我们留楚中学有专门的文综教研组,每周会有老师讲述公开课,多听听、多学学、多练练,对于教学新手是学习提高的最好机会;另外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是老师们专门的交流时间,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中有什么困惑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以此提高自己。
5.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五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能够到达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潜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务必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务必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透过思考使教材资料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潜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能够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一样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潜力有用心好处。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忙自我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潜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资料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
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我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几点:第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讲华盛顿会议,先让学生概括背景、时光、地点、资料结果,然后进一步设疑: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否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矛盾,为这一体系的崩溃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第二,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计划书jdge)
第三,要激发思维兴趣。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透过设疑,创设一种搞笑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明白《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我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资料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资料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务必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就应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能够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资料;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资料;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资料。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我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忙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效果良好。第一,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第二,趣味记忆法。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要求学生记住当时的派别:大资产阶级、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六件大事。
商品经济的大潮涤荡着传统观念,它要求新一代靠自我生存已经不是空洞的命题,而是现实社会的要求,我们就应把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潜力提高到培养现代人的高度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新一代人有较强的适应力。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七):本人从事初中历史虽已有十余年历史了,但正如美国一名教育学家所言:“经验+反思=成功”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教学反思,此次教学反思主要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层面进行:
一、学生方面
1。女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普遍低于男生。按说历史学科属复述性知识,偏重于记忆,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会更勤奋,会记得更准确些,但事实却是若干届毕业生的中考成绩女生平均分低于男生,最低分是女生,不及格人数女生占80%左右,而最高分都是男生。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情感较为细腻而丰富的女生对血雨腥风的历史战争、政治斗争不感兴趣,对频繁的朝代更换更是一头雾水,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透过多种途径激发广大女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生普遍不发问,思考度不够。多年来本人所教的班级中考历史成绩都不错,但客观冷静地思考却发现,学生普遍不发问,思考度不够,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请求老师帮忙解答。我时常思考:学生这样学习,从历史中真的能学到什么,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途。我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日常教学,开启引导不足,没有打开同学们思维的闸门;二是学生误解为历史学习不就是“贝多芬”(背多分),根本不用思考。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发问将是本人以后教学的重点。
二、教师方面
1、本人科班出身又执教初三历史多年,自以为对教材把握较好:无论各课的重难点,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还是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甚至是中考的热点、重点,本人都揣摩得较为到位。但随着近年来中考历史题注重引进新情景这一现象,本人深感平时备课还是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课文相关资料(包括图片、图表、文字)收集补充不足,不能很好地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
2、本人一向信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所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大胆放手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习主体的功效,学生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或读或记或写或答或练或议,教师讲授时光很少超过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3、回顾本人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与当前学校所倡导的“三面教学观”和“四步教学流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待改善:
第一、务必十分重视课前预习,预习环节是议论、导学、练习的基础、前提与关键。它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成败,为了使课前预习不流于形式具有实效,决定留出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于预习下一课资料。同时,要利用班长和课代表落实好课前读。
第二、让同学们当堂训练的习题由难度较小的的单项选取题变成难度较大的材料分析题,习题难度加大同学们的答案自然有对错之分、片面与完整的不一样,这样的结果不仅仅十分有利于议论的开展与深入,而且使教师的导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课后完成选取题,一方面能够有效杜绝抄作业的现象,另一方面让能够及时巩固记忆基础知识点。
第三、教师的导学由原先系统知识的介绍、完整背景的解说变为思路的点拔:细读材料,寻找材料与历史知识的切入点,捕捉关键词-----历史时光或历史人名或历史地名或事件名称;教师导学一方面要顾及时光,另一方面更要顾及教学资料的实际性,对于同学们的确难于理解的资料必须要讲细,讲透;教师导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历史事件的比较,帮忙学生寻找可比度进行比较;教师导学侧重补充历史的相关评论,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6.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总结 篇六
历史故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就是做好历史故事的搜索工作,这要求教师广泛搜集材料,尽可能掌握历史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要选择那些有凭有据、真实可靠的历史故事,弄明白历史故事的来源和来源,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故事素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这样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历史故事一般是相对真实的,虽然有些历史故事是后人虚构出来的,可是在必须程度上,能够对当时的基本历史面貌进行准确反映,例如史籍《山海经》中所提及的黄帝擒蚩尤、精卫填海等故事,虽然是经过艺术化的创作、加工而成的故事,可是其能够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然而对于一些完全是编造和杜撰的历史故事,例如穿越类、野史乱史类故事,最好不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所以,在选择历史故事过程中,教师最好对其历史和现实的联系进行分析,能够从中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获。此外,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发口述性史料,例如对《社会生活的变迁》中改革前后生活状态的变化过程进行适当讲述,此时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回家后,让长辈讲那个时代的历史故事,从而帮忙学生对这段历史
故事有全面认识。
2.在教学中根据需求恰当地引入历史故事。
与正常课文相比,虽然历史故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可是不可能一节课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历史故事讲解上,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仅无法到达预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失控。可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便他们能够长时间坚持良好的听课状态,以确保课堂教学资料被充分理解和吸收,此时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资料相符的历史故事。例如在讲解东汉历史时,教师能够向同学们讲解与神医华佗有关的故事。而在讲解楚汉之争时,能够将著名的鸿门宴讲解给学生听。在讲解西汉时期相关的人物和历史时,能够为学生讲述《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事,尤其是他所写的历史巨作。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历史故事,不仅仅能够调整学生的听课状态,并且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对历史资料有深刻认识和掌握,从而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3.在课堂结束后穿插历史故事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 篇七
一、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它不可再现, 亦不可重演。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这也就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寓教于乐, 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 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 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述“发明家的科学精神”时, 我选取了爱迪生的相关史料, “爱迪生 (1847~ 1931) , 美国著名发明大王, 一生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 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 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 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 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 终年84岁, 1931年10月21日, 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学生一看这一史料, 不禁为爱迪生的科学精神所吸引, 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教材相关知识, 得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难。
2. 论从史出, 增强历史感
中学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 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同时代人特别是名人的原话和原文, 可以增强历史感, 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如在分析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 引用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资产阶级, 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工业革命对世界联系的影响, 也进一步说明了蒸汽机出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深化教材, 培养学生历史的领悟、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 作为中学生, 理解历史必然有较大的难度, 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 倘若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 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 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史料教学的方法
目前, 史料教学的这种现状, 不利于完成新课程的要求, 更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那么,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除了教师提高自身认识, 加强对史料知识的学习之外, 笔者认为还可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
1. 充分和合理地利用课文中的史料
课文中的史料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形式多样,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并利用。初中新课程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精心选配了大量的史料, 教师可充分进行利用。选配的史料中有些设计了较高质量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但更多的则没有搭配思考题。对于这些史料不能简单地让学生一“阅”而过, 教师可以联系课文的内容,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 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
2. 史料教学应与教材相联系
有的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 或是一句话, 或是一段事。学生要准确理解史料的内容, 就必须将其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人们的观点、作者立场等相结合, 否则, 理解就可能有误差。
3. 在充分利用教材中史料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补充
在史料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只是机械地使用教材中的史料而不加补充。不可否认, 教材中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编写的, 是史料教学的主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死板地运用教材中的史料。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史料进行整合, 也可根据需要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当然, 补充史料应注意精心选择、合理设计, 要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而非“多多益善”。
三、对史料教学的反思
1.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 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 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同样, 历史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记忆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 建立起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 就是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 这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 都是十分有益的。
2. 要有意识地传授学生一些探究历史的方法
长期以来, 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 没有把历史认识的方法看作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好像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完全是历史学家的事情, 与中小学历史教学无关。学生掌握一些分析史料的方法, 如鉴定真伪、判断史料是否有用、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 等等, 可以培养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 提高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3. 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 史料的运用, 不仅用来进行史实的说明, 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在运用史料或证据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 练就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例如,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不同学者或有关人士和政界等的不同观点, 并附上大量支撑他们观点的原始资料,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独立地分析原始资料, 对各种观点展开研究、批判。在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运用证据材料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 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它的地位将越来越稳固。目前, 史料教学的这种现状不容乐观, 急需广大的历史教师共同来改变! 要改变这种现状, 历史教师应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的需要, 不断地探索史料教学的方法, 从而更好地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
摘要:史料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画、文物、民谣等。通过对史料的学习, 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受, 促进学生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探索活动。
8.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9.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篇九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一)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一切创造始于“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以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解决者的身份而存在,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方式。
(二)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灌输、思维方式培养之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歌曲、播放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历史、触摸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并让他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各种史学观点、丰富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
10.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徐海兵) 篇十
维新中学徐海兵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徐海兵)。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教学反思《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徐海兵)》。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11.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点滴反思 篇十一
一、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在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历史人物事迹和故事。我们现在使用的新编历史教材,里面有好多历史图画、历史地图、黑体字史料等,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性、趣味性强,教师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对学生因势利导。如讲“陈胜、吴广起义”的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大泽乡起义》这幅图来讲起义爆发时的激烈场面,可以这样叙述:“同学们请看图,当时天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号,农民兄弟们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杀死了押解他们的官吏,发动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就这样在大泽乡点燃了。”通过教师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仿佛进入了图中,亲眼目睹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壮烈情景。这样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包括三个方面:①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②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③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对于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重视不够。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我们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等。教师对此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的内容时,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使其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的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三、要善于运用“教学留白”的策略
“教学留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教师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语言激发、提出问题、布置作业等方式留下“空白”,诱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空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留白”不是避而不谈,也不是简省,更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引而不发。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在表面上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的。如在教学“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时,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纷纷议论起眼下的热点新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开始分散了。这时不妨提出一个问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由动变静,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问题上来,起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12.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 篇十二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素质,教学决策
教育教学改革紧锣密鼓地开展, 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也突飞猛进, 但现实却是一个相当艰难、曲折与漫长的过程。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多年, 可是成效不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为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核心, 就能克服种种阻碍与难关, 最终到达预想的“彼岸”。那到底如何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又怎样切实可行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与教学质量。连云港市这两年教育教学的改革很有规划, 就是向教育教学课堂要质量要效益, 向课堂要产量。如何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就是在于课堂教学者对课堂教学中的对象、内容、过程、预设与生成的把握, 以及教学方法、资源等合理性、有效性、选择性的运用, 能够及时有效整合, 同时也很好实施到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
疑问很多, 现实很残酷, 出路又在哪里?我开始反思与研究, 并以《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决策能力的调查研究》为题, 开展了市级“十二五”课题的研究。从教育教学实践、积累、观察中, 结合相关调查研究, 立足于农村中学老师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就课堂教学决策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因素提出的一些反思, 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亲其师, 信其道”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 需要相互的配合与支持。教学是为了学生,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 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 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课堂上“愿听、愿想、愿说”, “敢疑、敢说、敢辩”。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不会“畏手畏脚”, 不会担心在班上“出丑”, 害怕老师“指责”, 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学生只有在这样宽松、愉快的环境下, 才可以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课堂教学中, 学生容易视自己为课堂的主人, 他们放开思想, 开发内在潜能, 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活力及动力。
友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 课余时间与学生真诚交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 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家访互动, 在自修、自习时间里去解答疑难。只要做到“事无巨细”关心学生, 就能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当然, 我们要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 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能否被学生接受, 不然就是一头热, 一头冷, 竹篮打水一场空, 出力不讨好。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肯定会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气氛, 主动地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要求, 打好教育教学实施的基础, 也是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发挥与实施的保障。
二、“又红又专”学科知识与基本功
“学然后而知不足, 教然后而知困。”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地成长, 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满足教师自我提升的自觉冲动, 更快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发展。想教学更全面、更有效, 要考虑学情, 要尊重待学生的实际感受, 以及课堂的各种生成, 这些都是不容小觑的问题。现今的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的动手能力, 使他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 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 得心应手。
时代飞速的发展, 学生的视野也应接不暇, 历史老师要有哪些丰富的知识?
深厚的历史专业知识与素养、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多媒体应用以及网络传媒技术、丰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还有各种兴趣与爱好。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群体, 也是我们工作性质决定的。那么就决定了我们老师这个职业是要终生学习, 不断地充电以应对瞬息变化的时代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做到术业有专攻, 他山之石可攻玉。只要不断坚持, 长期性的学习与总结, 一定厚积薄发。
现今专业知识的学习, 可以以学历学习、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调查农村中学历史学历情况, 专业性的人数尚少, 大部分是兼职或是文科老师。学历水平还是大专, 本科数量少。原始本科的更少。历史专业化知识不够系统化与立体化, 不利于长期性发展, 有待提高。因此, 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中要注重对历史教育教师的专业性的培训, 多参加各种历史课程以及教学的活动, 增加经验。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重视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 不断地打磨, 才能有更快的提升。如“洋思教学模式”“杜郎口模式”“六模块整合”等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学习, 都会在不同的尝试中寻求出教育教学的良方。
三、常规教学要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 要很好地实施教学决策, 要想很好确定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就得把功课做足, 为教学决策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首先, 认真研读历史教学大纲与教材, 熟悉初中生各个年龄与心理特点, 知道班级学习的状态, 设计教学过程, 准备教学用具及教学资料。如何高效地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益?但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我们要发挥集体历史教师的智慧, 所以要高度重视集体备课的作用。因此, 历史课堂上老师教学决策能力的实施关键也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 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 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 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 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其次, 还要监督学生课上课下对新旧知识有规律的复习与巩固, 这对课堂教学决策实施是重要的。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 及时反馈, 做到功在平时。上好课, 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 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 过关检查, 在每一节上课前, 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 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格以及能力, 学了能记住, 才能开展其他的知识积累了。教学活动也能在这样良性的学习氛围中, 才会不断提升, 反馈于课堂,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决策的水平。
1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三
川教版: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㈠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
《南方经济的发展》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第7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阅读《北宋纸币》,提高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㈢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二、学法和教法设计
教法构思:
新课改要求教师正确、灵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本课共有四个子目,一是农业的发展,二是手工业的进步,三是商业的繁荣,四是经济重心南移。前三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教学中合并为一个部分。采用以史实为基础,问题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课前导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延伸范围,引导学生扩展思维。
学法分析: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法是教法的引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也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不易深入,注意力易转移。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搜集所需的历史资料,而且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作业跃跃欲试。这届学生还有个现象,学生分化较大,学困生占相当大比重,他们学习历史兴趣不高,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到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特点,本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组织预习和指导,采取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并分组收集、整理有关两宋经济繁荣发展的资料,能力强的可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林升的《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导入,问学生:读完这首诗,结合前两课的内容,宋代在我们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绪,希望引导学生明白尽管两宋时期军事政治上不是十分强大,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见的经济高度繁荣和文化昌盛发达的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引入课题。【讲授新课】
解释何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学生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迫切的愿望,本环节通过多个问题的设置,层层引入,激发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宋代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越黄河流域的经济格局,那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前布置预习收集相关资料,现在请各组将整理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
学生讨论,分四组派代表介绍两宋经济发展中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具体表现,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结合各组的介绍,找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地区及特点。注意补充学生未收集到的资料,用图片、音像资料展现,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宋朝占城稻与现代杂交水稻,介绍袁隆平;商业的繁荣播放《清明上河图》的视频,海外贸易展示“南海一号”的打捞出土文物等。此环节有可能出现各组介绍各自为阵,整体性印象不够深刻,教师要用图表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去体验历史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识、思想与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问:课本65页的思考题——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展示“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学过的史实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并在归纳学生的回答中强调为躲避北方战乱,古代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衔接,丰富了课本内容,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问:南方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经济重心如何逐步南移? 课件展示两则材料(《宋书》中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冶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宋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经济重心南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㈢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问:从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和展示图片,宋人“农耕图”、南宋“耕织图”、“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醒学生观察比较南北方经济区数量分布情况。总结归纳: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了一批经济中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力。让学生理解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课堂练习】
精选几道选择题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达到巩固新知,完成学生的知识目标要求。【板书设计】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与表现:
1、原因:最重要是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2、过程:最终完成于南宋
3、表现: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 “苏湖熟,天下足”
二、宋朝经济繁荣发展的表现:
1、农业:人口超过1亿 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
2、手工业:煤的开采、金属冶炼、景德镇
3、商业繁荣:城镇、交子、汴京
4、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三大港、贸易范围
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可取之处:
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重新整合处理教材,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古今联系。
2、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3、课件制作精心,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
4、重视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在介绍手工业时,能力好的学生制作出课件,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繁荣,五大名窑各自的特点,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本节课暴露出一些问题:
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
2、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导课用《题临安邸》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08-14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10-14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论文10-26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08-04
初中历史教学座谈会08-11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09-01
初中历史优化课堂教学10-05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09-26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