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2024-11-09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共10篇)

1.《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篇一

《荷塘月色》教案(第一课时)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学习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3)通感、比拟、叠词等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3)写一段关于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

3、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图画美和情感美,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难点: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7分钟)

1、请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关于朱自清的散文,然后引入课文:这篇课文是介绍的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的景色,下面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吧。

2、简介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从他一生的言行来看,他是始终以极其诚实 的态度对待人生和时代的选择。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1948年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2、创作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实,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二、新课学习(35分钟)

1、介绍本节课教学目标:(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听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美。(3)理清行文的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4)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检查预习,掌握新字词。(由学生集体或个别回答)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3、听朗读,初步感知课文,体会精美意境, 品读语言美。在听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留意以下两个问题:

(1)找出作者的行踪和描写景色的语段。

(2)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内容并给课文划分层次。

同学自由讨论,发表不同见解,教师做总结归纳: 明确:(1)家中——煤屑路——清华园里的荷塘——家里

(2)全文分三部分:

一、(第1-3段)“观荷缘起”(情)

二、(第4-6段)“荷塘月色”(景)

三、(第7-10段)“月下遐思”(情)

4、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提问,由学生思考和回答:(1)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2)赏析:“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明确:抛开写景,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

感,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3)赏析:“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明确:在行文上,起承上启下作用,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三、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内容、写作线索及作者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了解。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欣赏课文奠定了基础。

作业:

认真预习第4、5、6段,体会其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下一节上课之前请同学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

板书:缘由:心里颇不宁静——基调

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 阅读鉴赏第四段

1. 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 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 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播放幻灯片8)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播放幻灯片9)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播放幻灯片10)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播放幻灯片11)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播放幻灯片12)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播放幻灯片13)

二、熟读,品味4~6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3.《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篇三

李杉

教学目的要求:

一、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二、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意境很美,语言很美,可以采用视听手段(出示相关画面,配乐朗诵),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二、通过学生的充分阅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具体的感受、认识,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同学们的发现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1、引导同学回顾朱自清先生的有关信息,并出示幻灯片总结。

2、简介写作背景

三、研讨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问题供同学思考:

1、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一些?

2、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一些?

二)、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三)、教师主导,师生互答。(视具体情况,就讨论未决的问题在更大范围之内展开讨论,仍以学生为主。)

主导问题:

1、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2、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四、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一)、幻灯片出示荷花的`画面,形象直观领略其神态情韵,并与课文做比较。

(二)、教师配乐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

(三)、鉴赏文章第四、五段。学习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用词及修辞方法运用的妙处。

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

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文章的抒情性主要是通过精妙的用词和恰切的修辞方法实现的,如叠音词、动词,比喻句等。

以上内容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师相机点拨,然后由教师视情况加以归纳总结。

五、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两段。

4.《荷塘月色》教案 篇四

执教者:李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探寻作者在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师:王羲之的书法享誉天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书写也颇有王羲之的风范,我们除了刚才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外,现在我们还要来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佳作<兰亭集序>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带着问题读课文:哪些关键字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2、朗读过后校正字音

三、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了,找出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关键字。

(明确:乐、痛、悲)

2、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乐的原因?

(明确:乐的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的时,常常心情会陡转急下,所谓“乐极生悲”,在快乐的宴集上,作者感情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4、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期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世事变化无常)

5、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发出了深深地“悲叹”,作者的心情为何会从痛变为悲呢?(结

合作者人生经历)

痛是生命之痛,悲是人生之悲。为生命无情的流逝而痛,更为人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而悲

四、写一写,我读《兰亭集序》

5.荷塘月色教案剖析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角度描写,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3、掌握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叠字、比喻、拟人、通感等)【重

点】

第4、5自然段寓情于景的写法。【难

点】

作品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问题。【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

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反刍法。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端起讲义,齐读一下这段文字:

盼望着,盼望着——开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导

入】

伴随着一段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的文字。我们结识了一个亲切自然伟大人物。之所以让大家站立朗读,也正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于这位前辈的崇敬之情。

他,19岁考入北京大学,是我们学生的榜样; 他,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是我们老师的梦想;

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被毛主席赞扬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挺直了所有中国人的脊梁。

不,这些都还不够!

他,作为文人,却用笔下的文字,绘制了精美绝伦的工笔画,为散文的写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学习他驾驭文字的艺术,体味他那不满黑暗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让我们怀着“颇不宁静的心情”走近清华大学的小荷塘,沐浴那无边的清朦月色吧。

★★★【多媒体----学习目标】★★★

★★★【板书----荷塘月色】★★★

【落实字词】

同学们,品读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能读错字,让我们先一起扫除字词上的障碍。请将讲义上的基础知识部分完成,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把你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字音:

蓊蓊(wěng)点缀(zhuì)踱步(duó)

袅娜(niǎo)

琐屑(xiè)霎时(shà)

弥望(mí)

斑驳(bān bó)渺茫(miǎo)倩影(qiàn)

多音字

曲:qū(曲折)挨:āi(挨近)颤:chàn(颤动)脉:mài(脉络)

qǔ(曲调)

ái(挨打)

zhàn(颤栗)

mò(脉脉含情)薄:bó(浅薄)báo(薄如蝉翼)bò(薄荷)

浅:qiǎn(浅笑)jiān(流水浅浅)

处:chŭ(独处)chù处(办事处)

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上面的字词。

很好,同学们课下预习的都很充分,让我们更有自信进入文章深层的理解和处理中。【再次导入】

大家注意到讲义字词部分有个词:独处的妙处

当黄昏来临,我轻倚窗台,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天际,重新咀嚼在心中绵延的思绪,当暮色愈浓,寂寞便愈深了; 当我关上窗子,把一切喧哗关在室外,然后打开录音机,听一首悠美的心曲,或者从书柜中翻一本书品读,抑或在疲倦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当夜帏悄悄拉下,我便守着很淡的灯光,在书桌上铺上素笺,让笔衔着思维,在洁净的纸面上,记录下凌乱的但真实的人生步伐……

大家肯定都有过独处的机会,你为什么独处?独处是一种什么感觉?

请大家和我一起,静心,默读课文前三段,让我们的思绪飞到朱自清的身边,读懂他,靠近他,让他不再孤单。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在你认为描写了带有感情因素的词语或景物上作出标记,并总结出本段文字的感情基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

(其间找三个同学上黑板写出他认为朱自清独处的原因、感情基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寂寞,阴森森,淡淡的忧愁 决定超脱,享受美景

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已经使我们的思绪接近了朱自清,现在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以他那淡淡的寂寞,去“受用一下无边荷香月色”美景,品读他的语言,走进他的悲喜欢忧。

★★★【多媒体显示第四段】★★★

我们知道,文字一旦写在了纸上,就有了独立的生命,如果能再加上我们的思考和挖掘,文字便有了灵性。哪个同学愿意用你美妙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声调,给大家展示一幅有声音的“月下荷塘”图?

★★★【板书----月下荷塘】★★★

……………………(找(等)一同学起来朗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开始 鼓掌,敢于展示自己,把重音、语调、语速等重要的朗读注意事项都注意到了。

那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了,都说这段文字写的美,然而美的含义太宽泛了,我们能不能深入进去,仔细品味一下他的语言的精致,修辞的贴切,感情的细腻呢?

★★★【多媒体展示品读方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我们品读一句话一般分三步:

1、压缩主干成分,弄清楚写了什么景?叠音词

压缩法: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结论: 叠音词的使用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用舒缓的语调表现淡淡的情怀。同时将荷塘的曲折之美,幽深之大,荷叶层叠之多表现的淋漓尽致。

2、找出句子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看看句子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长。比喻。重点让学生体会“舞女的裙”的意境。

替换法:方方正正的荷塘上面,到处都是接连不断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一只大的塑料盘子 结论: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

3、带上感情朗读句子,对于感情的把握需要根据句子中的意境来确定。

比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感情?(快乐的,所以大家用轻松的语气去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呢?(忧愁的,所以大家用沉重的语气去读)另外,重读几个精美的词语,将语速放缓,表达感情更充分,最终能达到背诵。

那么本句话是轻松的基调呢还是沉重的基调? 学生回答:轻松的。

好,请一位同学起来示范给大家听听。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按照上述步骤,请同学们以自己所在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4.5两段中剩下的内容,1~4组分析第4段,5~8组分析第5段。并把自己赏析的语言写在课本上,把相应的文中语句背诵下来。

展示过程,每分析一句,读两遍,或者试背诵一遍。

1、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⑴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⑵ 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⑶ “层层”──高低有序:

⑷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⑸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⑹ 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⑻ “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⑼ “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2、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⑴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流动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轻柔美

“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朦胧美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静态美

⑵ 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3、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两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分别突出苍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的动态。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另外,朱自清也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

朱自清不仅追求语言的鲜活生动,还强调语言的锤炼。他对语言是十分讲究的,具有很强的语言驾御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只不过作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出之,因而不露一点斧凿痕迹,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例子在《荷塘月色》中比比皆是。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了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用得绝妙之极。

好,我相信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赏析语句的能力,在未来的考试中为自己增加了新的砝码。下面让我们来小结一下这两段。

【小结第四、五两段】

这两段描写的是素淡、朦胧、幽静的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表现的感情分别是月色下的荷塘,淡淡的喜悦,荷塘上的月色又有点淡淡的忧伤。

★★★【放音乐----学生齐读这两段】★★★

七、引出对前三段和后两段的讲析体情

1、问:作者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明确: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连作者想排遣“这不宁静”就想起了幽美的荷塘。

(板书作者行踪:家──散步──荷塘)

2、问:在如此幽静美妙之处,作者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明确:

⑴ 有:心不宁静──淡喜

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⑵ 无:境太宁静──衬托

淡忧不能逃避现实。

3、课文中的句子是: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想表达悲哀的感觉,是用悲哀的氛围烘托力度大呢,还是用快乐的氛围反衬好?

所以我们知道,作者在这里反而感到了无限的悲凉。

4、然而作者仍然没有放弃寻找宁静。采莲的事体现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体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理清了朱自清的旅游线路,也理解了他的感情变化脉络,陪他一路走来,也深味他那浓浓的悲凉。

八、板书总结全文脉络

荷塘月色

(素淡、朦胧、幽静)

淡喜:散步(暂时摆脱)忆江南(向往美好生活)

九、练习

多媒体显示:

浓化学习的鉴赏性

鉴赏“月下的荷塘”一段的比喻句,做对联练习:

①师出:荷叶如碧玉铺满塘青翠。生对:月光似流水泻遍地银辉。

②师出:月下观花,似星缀碧空别有一种情。生对:雾中赏叶,如梦笼轻纱平添三分幽。③师出:似睡灯光林间现,现出胸间之忧愁,忧愁烦心。生对:如梦轻纱水上浮,浮出月色之朦胧,朦胧遮眼。

6.荷塘月色教案 篇六

那一夜,我的心里颇不宁静,那一夜,我享受了独处的妙处,那一夜,我领略了你的风致,那一夜你邂逅了我淡淡的情怀。这是我们上节课从荷塘月色中读到的朱自清的心情。

一、知识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结构进行了梳理,了解了本文作者行踪和心情双重展开的圆形结构。首先请大家回顾所学:

作者的行踪怎样:家——荷塘——回家

作者的心情如何:颇不宁静——暂时宁静,淡淡喜悦——失去宁静,难以遣怀

由此看来,作者的情绪随景物的转化在发生着改变,情景相融,物我为一。今天再让我们接着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去赏淡淡的景,品淡淡的情。

二、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具体环节:

在矛盾中挣扎的朱自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时,幽静的荷塘成为他暂时寻找到的一个心灵栖息的角落。4、5、6段对荷塘美景进行了细致精彩的描写。

1、快速浏览阅读4—6段,概括这三段写的具体内容。

明确:分别写了月下荷塘的景色、荷塘中的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色。

可见作者描写的荷塘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今天我们重点来欣赏月下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接着请大家自由朗读4、5段,再走近一些,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请大家拿起笔来,边读边在文中标示出来)

2、自由出声朗读这两段,思考:

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和月色的?请在文中标示出来。明确:荷塘:荷叶、荷花、微风、荷香、流水

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让人宛在其中,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景技巧呢?请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进行赏析。

3、分析第四段:

(1)朗读第四段,说说本段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明确:比喻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拟人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这些修辞的使用,形象生动,将我们的各种器官和想象力都调动了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纯净柔美、清新优雅的画面。

(2)那么这幅画面的写景角度(远近、高低、动静、虚实、视听、声色)有何变化。明确:高与低的结合,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

写景角度的转换,将荷塘最突出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临其境。作者为了让我们更亲近这种清新雅致的画面,在语言用词上也很有特点(3)这段中用词有什么特点?

明确:田田 亭亭 层层 缕缕 脉脉

叠词的使用,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的美感,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接着请同学们自己品读第5段,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特点方面去领略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4、分三组完成:

第一组:找到5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第二组:思考作者的写景角度有什么变化。第三组:体会本段中的用词有何特点。明确: 学生回答。

朱自清就是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给了我们巨大的审美享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灵动的画面,却又为它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融入了自己似有若无的淡淡情怀,情景相融,物我为一。

四、那么就让我们再有感情地品读全文,找到你认为能表现作者“淡淡”情怀的句子,感悟淡淡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难以言说的淡淡的情。

例如:第五段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一句在满月中却有些遗憾,这层淡淡的云笼罩在作者心头,朦胧中可见作者内心迷茫。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说说你对作者淡淡情怀的理解。

分组讨论自己找到的句子,每组找到最典型的一处,派一代表发言。五、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诉衷情。矛盾中彷徨的朱自清在幽静的荷塘中释放了自己的情怀,其实我们也有难过、忧伤、不如意之时,可能会通过静心读书、写微博、写日记、听音乐、看大片、运动、独处、旅游等等来释放自己的情怀。其实遣怀就是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方式自古有之,请依据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

例句:岳阳楼是范仲淹的精神家园,那里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

参考答案: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竹里馆是王维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洒脱。

陋室是刘禹锡的精神家园,那里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雅。

醉翁亭是欧阳修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豁达。

兰亭是王羲之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志趣。

7.《荷塘月色》教案 篇七

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文章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

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文章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境。

教学目标:

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二)学生默读,循声、寻声。

引导学生沿着声音的主线,找出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三)师生交流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四)听范读,为有关声音的语段分类,并分析其表现特色(作用)。

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A、实写环境(衬托)——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虚写环境(含人物)——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C、直接揭示人物心情——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通感(借用,写环境)——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E、实写人物(衬托)——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闫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F、虚写人物(含环境,衬托)——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五)探究《荷塘月色》泼墨于声音的复杂原因及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为何在题为“荷塘月色”的1407字中用了近400字的笔墨来写声音呢?

1、教师准备(据学生情况取舍,学生尽言则不言,以补充、点拨为要,重点分析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1)物理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夜晚视觉不若听觉,写夜景的文章中自然有许多关于声音的描写

(2)心理学。

①声音的力量:张飞长坂桥取胜靠的是雷鸣般的声立现代战争中有噪音武器声音虽无形,但对人的精神(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②物理一生理一心理—义理(喜怒哀怨,扬抑)一辞章声音的发生是物理现象,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情感精神,最后表达于笔端。

(3)哲学。

万物之间的矛盾:声音即不同物体之间矛盾、摩擦、碰撞、交流、共振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天然隐喻意义声音和谐与否便可反映社会关系和谐与否

(4)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沿袭与历史流变)。

《礼记·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朱自清先生笔下有声、有音、有乐,并且明确地传达出对乐的向往与追求。

(5)社会政治影响。

(6)思维丰富的必然结果。

(7)噪音与乐音。

2、师生讨论。

师:中国古今文人以扬弃现有价值或追求高远理想为己任,因而常对现实不满由于不为世所容或互生厌弃,便于苦闷之中静观万物,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对世俗声音的敏感已成为潜意识,于是有意无意地逃避以保持心灵的宁静

朱自清对尘嚣的观照和逃避是此文冰山水下的部分,这成就了《荷塘月色》最独特的魅力:在以视觉意象为主体的世界中穿插声音意象,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写景,由味觉到听觉;“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写景,由视觉到听觉这两句是潜意识支配促成的妙境!寻觅耳中圣地,获得眼中净土朱自清笔下的声音有乐音,有噪音对乐音的钟情隐喻着对和谐的向往,对噪音的厌弃隐喻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在现实与美好理想背离的境遇中,愤青式的无谓的粗豪不若寻觅宁静呵护幽情人类的精神家园永远高于也理应高于现实

(六)学生自由朗读。

(七)布置作业。

8.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9.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教学重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立足文本,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的问题探讨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景寄予了他怎样的情怀呢?

2、朱自清: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号秋实,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散文集)

3、字音字形 乘凉chéng 蓊蓊郁郁wĕng 独处chŭ 袅娜niăo nuó 霎时shà 脉脉mò

峭楞楞léng 梵婀玲fàn ē 媛女yuàn 裳cháng 敛裾jū

4、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 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 绪。

二、【探究讨论】【点拨拓展】

(一)、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行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 点明心情,交代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小径漫步,抒发自由自在的感受。

第三部分(4~6)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主体)

第四部分(7~8):想起江南采莲,向往江南。

(二)、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总结: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宁静——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宁静得而复失——惦着江南。(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三)、第一部分

1、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行踪。

明确:家——小路——荷塘——家。文章的线索是作者的行踪。

2、思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⑴、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颇不宁静”这一心情的内在的情感线索。⑵、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是本文的文眼,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⑶、是全文笼罩在淡淡的忧愁氛围中,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四)、第二部分

1、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出小路的这一特点的?

明确:曲折、幽僻。衬托手法: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2、为什么作者要写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3、阅读第三节,“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第二课时

(五)、第三部分

1、第4节围绕荷塘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雅宁静。

2、第4节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的?

明确:⑴、高低结合,有上而下写景: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⑵、动静结合:叶子像“舞女的裙”,花“袅娜” “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像“明珠”“星星”,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都写出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流水“脉脉”则都写出了月下荷塘的动态美。

⑶、从视觉、嗅觉、听觉角度描绘:荷叶、荷花、荷波是视觉所见;荷香是嗅觉所闻;流水是听觉所得。

⑷、多种修辞手法: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形生动地描绘了荷叶的优美姿态。

②、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比喻。“袅娜”(轻盈多姿)和“羞涩”(娇怯不语)两词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拟人,比喻手法形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高雅美丽。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拟人手法,把流水写的脉脉含情,突出了环境的静谧。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比喻、通感。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把花香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特点。

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A、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B、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C、“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听觉转为味觉)

D、那声音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像玫瑰的晨雾那样轻柔„„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3、第5节围绕月色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月光、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写出了朦胧恬静的意境。

4、第5节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的?

⑴、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⑵、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 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的意境。(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 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能写出月影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运用修辞手法

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明确:比喻:“酬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喜欢平和的心态。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比喻(通感):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5、第6节描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描写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6、第6节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六)第四部分

1、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用采莲来写思乡,以排遣愁怀。“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月色中没有得到排遣,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来解脱。

2、“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三、【巩固反馈】

10.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篇十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例

1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 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l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 月光淡淡的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 凉 淡淡的喜悦

叶 : 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比喻)

花:(白色)零星、袅娜、羞涩,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博喻)

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月光:静静的 泻

雾: 薄薄青色 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 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 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 《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 风流的季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可以看出,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采取了暂时的逃避——做学问。做学问心就安了吗?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荷”“月”之高洁,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 例

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上一篇:我家的小猫散文下一篇:元宵汤圆的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