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扎根基层

2024-08-06

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共7篇)

1.年轻干部扎根基层 篇一

扎根基层 作一名合格的乡镇干部

大溪边乡柴红根

九十载风雨兼程,九十载辉煌伟业,党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像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搏击狂风暴雨;像一只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虽然在这九十年的历程中,有过坎坷、有过曲折,而且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与危机共存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都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正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小康,实践证明,党是英明的,决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富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和共产党员,面对新形势、新局面,要如何体现党的先进性?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基层,准确定位,把握乡镇工作的新特点。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基层活则全盘活,基层强则根基稳。乡镇政府在我国的行政层级中处于最基层,乡镇党委也属于最基层党委,但其承担的任务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基层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扎实做好农村工作,加长农村这块短板。

其次要找准位置,把握当前农村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立志扎根基层,把基层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去奋斗。基层工作环境艰苦,直接面对群众,事务繁多、矛盾复杂,没日没夜地忙,有的常年是“风里来、雨里去”,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可能无人知晓、无人问津。这就特别需要我们基层干部真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农村的各种矛盾也错综复杂,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更要把握农村实际,学会巧干加实干,积极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融入群众,相信群众,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最伟大的农村变革也是由农民自发创造而发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居住的地方的风土人情最熟悉,只有融入群众,相信群众,老百姓才会告诉你最真实的想法,才会帮你出谋划策,才会帮助你改正缺点,我们才能因地适宜的开展工作。我们基层干部只要立志扎根基层,深入基层,做到心中有群众,脚下有泥土,及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在工作中做到集中民智、珍惜民力,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不平凡业绩,得到人民和历史的认可。

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能否扎根基层、深入基层是想不想干事的问题,而能否干事,能否干成事是执政能力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作也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运用以前的做法和思路已经不能做好农村工作,稍有不顺,群众动辄以上访、不配合工作相胁,这就对我们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党员干部的能力像秤砣一样强,作风像秤砣一样实,处事像秤砣一样公,才能磁石般把群众吸引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们群众支持和拥护。

2.年轻干部扎根基层 篇二

朋友或家人结伴旅游, 干部或媒体行走基层, 作家或诗人乡间采风, 画家或设计师实地写生等等, 出去走走, 下去走走, 有事没事都去走走。很多人、很多单位把走, 特别是到贫困落后地区去走当作一件建立功德的事情去做。很多人、很多单位都愿意去讲走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讲有些地方的苦、有些时候的累、讲有些景色的美!

在四方游走与扎根基层的选择中, 我更倾向于扎根基层。一棵树只有扎根在一个地方才能够根深叶茂, 一个人如果能够扎根基层研磨不止, 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能力和成长!走, 往上走, 往高处走成了人们共同的趋向, 人往高处走成了颠覆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行走到高处不慎一脚踏空摔了下来, 其状况往往也很惨!生活中往往也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与其到时摔得鼻青脸肿, 倒不如扎扎实实在基层扎根牢靠的多。如果说走基层不应该成为拍几张照片、写几篇文章、摄一些录像、发表点新闻的走过场, 那么扎根基层就应该是踏踏实实在那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长成参天的大树。其实, 只有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 才能待出情感来、待出意思来、待出别人难以摸透的办法和思想来, 才会出成绩、出效益、出水平!一个真正扎根基层的人不会浮躁、不会无聊、不会无所事事, 更不会这山望到那山高!从表面上看, 在这样一个很多人讲究成功、疯狂地追逐名利的时代, 扎根基层仿佛已经过时。其实不然, 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扎根基层, 空中楼阁是一种虚幻, 是不存在的。只有扎根基层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出路, 除此之外其它的途径都可能是这样那样的旁门左道, 都很危险, 都有可能人仰马翻。

基层就是高楼大厦最下边的那一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基层并不特指山区、农村, 遍布在我们身边的市场、工地、街道, 那些来来往往的普通人、说说笑笑的普通事都是我们生活的基层。在这样的基层, 有新鲜事, 也有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账;有欢声笑语, 也有不平、不尽如人意的怨气与骂声;有和谐美满, 也有对峙、斗争、难以调和的种种矛盾。简单和复杂, 单调和丰富, 寂寞和活跃构成了基层生活精彩纷呈, 也让很多基层工作者头疼不已。很多人一谈到扎根基层就把苦、累和被贬、被下放、被抛出视线等等与之捆绑在一起。但是, 如果我们想要干出一番事业, 做出一些成绩, 打开一种局面都应该积极投身于基层。任何希图投机取巧、浮躁飘游的招数都不利于从根上取得发展。扎根基层不是一句空话, 也不应该是一句口号, 而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 是一种持久的、发展的、不断获得新生的生命成长, 是我们事业成功的秘笈。扎根基层随着时代的变迁, 其方式和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那里平平庸庸呆一辈子, 无所作为, 不等于扎根基层;在那里碌碌无为过一生, 指手划脚谈天说地吹大牛也不等于扎根基层。扎根基层就是在一个地方扎下去有所作为, 生长起来有所思想, 发展下去开花结果, 让生命熠熠生辉!扎根基层是一种坚持, 扎根基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延伸, 扎根基层是一种深彻的生命滋润, 扎根基层是理想在沉积中的一种长时间的感悟!

基层是花朵开放的土壤,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汲取营养。

基层是平民百姓的生活,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补短取长。

基层是艺术创作的食粮,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精挑细琢。

3.年轻基层干部先进事迹 篇三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刘丛华同志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人,他深知作为领导者,要有较高素质和能力。为此,他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和领导科学艺术知识。同时,阅读报刊杂志、文学著作,浑身散发着领导者、文化者的魅力。通过学习,他拓宽了视野,吸收了新知识,大大提高了执政能力,树立自已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勇于担当创新,勇争工作一流

(一)党建工作大提升。唤马镇党建工作在全县测评中被县委亮了“红灯”,在刘丛华同志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大排查的92个问题开展大整建,取得了实质成效,成绩名列全县前列。一是抓建章立制树规矩。制定了《唤马镇党建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唤马镇机关管理制度》等制度,以制度抓党建,用制度管理党干部队伍。二是抓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举旗帜。利用两个月集中开展基层党的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创星”活动,高标准打造彭城、红金等6个村级活动示范村,共投入资金160万元。三是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纯思想。开展了为期4天的村三职干部集中培训和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组织“三严三实”、《准则》和《条例》等专题宣讲4次,全年召开干部警示教育大会4次,党员干部学习进入常态化。四是抓“三会一课”补基础。全年开展3次党建工作大评比、远程教育大检查活动,13个远程教育问题村全部整改到位。五是抓服务群众显实效。组织镇党员干部达200人次深入村组开展大走访活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2户,为群众解决用水难等实际困难20个;为40名困难党员、老党员送慰问金15000元;建立了党建扶贫新机制,取得实质成效。

(二)回乡创业助扶贫。始终坚持扶贫攻坚与回乡创业有机结合,积极引导10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土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和投资旅游项目。投资5500万元的五峰峡漂流项目于7月正式开漂;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500亩的龙口村生态有机茶园已完成一期200亩标准化茶园的建设;渔塘村肉鸽养殖场、龙台村养鸡场、瓦店村毛兔养殖场、渔塘村肉牛养殖场、红金村肉牛养殖场均已建成投产;彭城村中药材基地、云龙村猕猴桃园、黑山村花椒种植园等3个种养项目已初具规模。这些社会资本的投入,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总投资13000余万元,流转耕地1300余亩、林地200余亩(其中贫困户耕地400余亩),吸引区域贫困户280余人务工,可增加区域贫困户人均收入400余元。

(三)整合资金建基础。作为带头人,刘丛华同志不断整合项目资金、群众筹资、社会捐资三大力量,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黑山村张光国、邱永模等两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出资110余万元新建水泥路近3公里,共带头捐款60万元修建设该村哑巴沟桥。石顶村利用春节组织座谈会发动在外成功人士捐款11万元用于通村道路加宽。黑山村群众筹资50余万元硬化组道路3公里。渔塘村村民采取“自愿结对、分段包干”的方式新建联户路3.6公里,整治山坪塘10口,均由受益户共同分摊建设资金。共硬化村组道路27公里,村道路加宽8公里,新建入户路4公里。整治、标改病险塘库堰42口,投入劳动力1000余个,开挖土石方3多方,新建防渗水渠6000米,建防旱池26口,共新增蓄水9万余立方米,新增灌面积1000余亩。

(四)场镇面貌换新颜。以棚户区改造项目为抓手,完善场镇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场镇美化、亮化。硬化场镇道路4000平方米,维修道路20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500平方米,安装路灯115盏、各类宣传标语135幅,修建排水渠600米,整治下水道200米,新植绿化树550株,总投资达300万元。目前,投资600万元的民用天然气已投入使用,改写使用煤气罐的历史。唤马剪纸主题文化广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三、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发展规划

作为班子带头人,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科学的制订了唤马镇“十三五”工作发展思路,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挖掘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按照“54321”发展思路,着力项目拉动、产业带动、社会互动、创新驱动、改革推动“五动”战略,夯实场镇、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四大”基础,发展绿色现代农产业,乡村康养度假旅游业,特色艺术文化“三大产业”,重点做好脱贫攻坚和小康新村“两篇文章”,最后实现“幸福美丽唤马”,决心把唤马镇打造成生态旅游重镇,县域经济强镇,文化特色镇。

四、一心一意为民,清正廉洁为先

他为人正直,个人修养较高。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心系人民群众,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原则性强,敢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关心、爱护干部。自觉遵守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各项规定。

4.年轻基层干部要保持工作激情 篇四

年轻基层干部,接触的是基层群众,从事的大多是琐碎繁杂之事,没有一套灵活巧妙的工作方法,就会举步维艰,失去年轻人的优势。因此,要做到以下三点以保持工作激情。

一是要做到融入群众。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融入群众之中,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真正做好了解工作区域内的民情民意,了解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意义,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做人行事要有一定的准则,始终端平一碗水,倡导公平正义,才能赢得民心。

二是要做到敢于担当。基层是一片广阔的舞台,是给年轻的基层干部实现自身价值、发挥自身素质的平台,应当敢于担当,要敢于鼓起勇气说出“让我试一试”。在组织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争取独挡一面,在各种大小会议上,勇敢地讲真话,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敢于担当的前提是要学会“听话”,多听领导的话,多听群众的话,从而获得干好工作的素质。

5.2021基层年轻干部座谈会讲话 篇五

刚才,8名“90后”年轻干部及近两年入职干部结合本职工作,逐一汇报了近阶段工作情况,分享了成长感悟。下面,我结合自己工作经验,给大家提三点建议。

一要有志向。一是先立鸿鹄志,做逐梦希望的奋斗者。“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兰考贫瘠的盐碱地里,有位年轻干部伴着风沙长眠于此,正由于他心怀大志、干字当头,才有了“十里焦桐今犹在,不见当年植桐人”的佳话。年轻干部走出学校这座象牙塔后,到基层锻炼磨砺,邻里琐事、浓浓方言,难免产生“水土不服”等不良反应,衍生出懈怠逃避、迷茫懒散、缺乏动力等消极心理。此时,就要勇于尝试,让自己跳出繁杂忙碌的工作圈,学会仰望星空,学做“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让脑中的志向始终在前方闪闪发光,让心中的希望始终照亮前行的路途,才不会消极困惑、陷入迷途。

二是心系鱼水情,做胸怀大爱的奉献者。

“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总书记的这句肺腑之言,至今萦绕耳畔。疫情防控中,许多90后白衣战士披上战甲,驰援武汉,“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穿上了一身衣服”,一句简单的话却蕴含沉甸甸的分量。年轻有年轻的资本,年轻也要有年轻的担当。干部干字当头,年轻干部要率先动起来,心里装着群众、办事想着群众,要学会说方言、拉家常,学会串家门、坐炕头,为群众纾忧解难,为群众服务排忧。

三是敢吃基层苦,做永葆进取的开拓者。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到基层工作已一年有余,疲惫、迷茫或许会成为一时标签,但更多时候,吃苦、苦干才是基层工作的代名词。年轻干部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要有不畏艰难困苦的准备,有让“天堑变通途”的豪迈,有永葆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自我加压、自我磨炼,多去陌生的地方,多见陌生的人,干自己最不想干的事、做自己最不敢做的活。只有这样,把握机会、创造条件让自己在基层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磨炼磨炼意志,锤炼锤炼本领,才能日渐炉火纯青、百炼成金。

二要敢作为。一是靠前一步,展现年轻干部的“精气神”。“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怀有“少年心事当拏云”的闯劲儿,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家国理想、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结合起来,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争做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中的“弄潮儿”,拿出“奋力一搏”的劲头、“破釜沉舟”的勇气、“无路可退”的决心起而行之、踏实肯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践行为国为民的青春誓言。

二是靠前一步,展现年轻干部的“真内功”。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无论是起而行之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勇气过人,还需要本领过硬,年轻干部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常补精神之钙,常开精神之源,在事中淬炼本领,在干中提升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坐得了冷板凳,扛得住浮躁与喧嚣,多修潜功,多做潜绩,架好“能力弓”,打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靠前一步,展现年轻干部的“铁肩膀”。

“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当前我国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年轻干部不仅要练就“宽肩膀”,还要练就“铁肩膀”,做勇挑重担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敢于挑起为人民服务的“硬担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心扑在事业上,不断化解难题,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兢兢业业地跑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棒”。

三要强服务。一是带好精气神,当好主人公。基层年轻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实事求是地为老百姓办好事、干实事。当前基层干部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口普查、项目建设、乱占耕地建房调查等,纵横交错,需要抢抓每一个时间节点。每项工作都是时间紧、任务重,“白加黑”“五加二”早已是家常便饭,这就要求基层年轻干部要重视理论与实践学习,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身群众工作当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年轻一代要学会学习,作为一位来自外地的新人,进入基层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学好“方言”,才能避免闹出“鸡同鸭讲”的笑话,让沟通不受阻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一大步。新一代基层年轻干部,要顺应时代新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我革新,打心底为群众办实事,以身作则,当好新时代基层发展主人公。

二是备好笔记本,记准百姓账。

基层工作并非一时一日之功,要做先锋者、开拓者,不能只做“二传手”,干事业就要有干事业的态度,基层工作绝不允许做样子、甩脸子、摆谱子。基层百姓的“小账本”牵动着国家发展的“大账本”,每个村庄有各自独特的村情村貌、发展特点,每户家庭有自己特有的家庭特点、发展难题,每位村民有自身不同的困难,无论是驻村干部、扶贫帮扶人或者产业扶持人,通过与村民唠唠家常谈谈心,不仅能倾听到老百姓内心诉求,也能听到很多有趣的人文、发展故事。基层干部可通过用笔记本记下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发展中的好方法、好点子,回到办公室整理归纳,逐项解决。一本笔记本,记录下群众的喜与愁,更记录下自身基层工作的获与得,绘就出一张七彩“工作地图”。

三是穿好运动鞋,走稳基层路。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基层工作就是走村入户、田间地头地向村民了解民情、收集民意,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种问题。虽然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农村里面很大部分还是泥土飞扬的乡村小路或崎岖不平的田埂泥路。因此,需要每一位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收起各种昂贵、漂亮的高跟鞋、名牌鞋,穿好运动鞋,用清扬飞快的步伐踏上乡村小道,用脚板丈量民情,用脚印记录民意,让年轻干部在农村工作中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让运动鞋稳步走出基层年轻干部成长的每一步。俯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的芳香,年轻基层干部身上要多一些“泥土味儿”,通过走村入户成为村民眼中的“自来熟”干部。

6.年轻干部扎根基层 篇六

近年来, 各地都兴起创先争优活动新高潮, 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形成“比奉献、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展示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笔者以“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耕种者”的先进事迹被推荐评选, 经层层展示评比, 有幸被评为“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

闪光言行:共产党员创先争优, 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 就是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播种本土传统文化。

先进事迹:作为一名对民族管弦乐有较深造诣的基层文化工作者, 在参加工作中的十几年岁月里, 获得了大小不等的荣誉达50多个, 其中有全国性竞赛奖项5个, 省市县荣誉证书四十多本。作为一名对群众文化工作有着浓厚感情的基层文化工作者, 把全部心智和精力都投入到农村群众文化的传播发展上。

在30多年来的演艺实践和基层文化工作岁月里, 用热情和执着, 扎根基层, 默默奉献, 甘当文化传承发展的耕种者。为传统文化戏曲、音乐、传统木偶戏、文物非遗等的继承、传播、发展, 为繁荣群众文化, 作出不懈努力。然而, “播种”传统文化是笔者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请教名师指导, 痴心学艺

16岁那年, 村里邀请了提线木偶戏剧团演出, 在那精彩的演出情景, 优美动听的民乐, 起伏跌宕的京剧声腔的熏陶下, 激发了笔者对民族音乐、京剧艺术的喜爱, 从此, 笔者与民乐、戏曲结下不解之缘。拜师学艺, 开始了学习戏曲和民族乐器演奏生涯。在那时, 白天上学, 晚上学艺。两年之后, 便开始跟随一些木偶剧团下乡演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磨练, 技艺有了进展, 被应聘为剧团乐队演奏京胡等乐器。为了提升自身技艺, 积极创造条件, 寻师访友, 得到了胡正文、周景义、支臻康等知名音乐老师的悉心指导。曾经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1986年的全县音乐培训班, 虽只有一个月时间的学习培训, 最后, 以第一名的成绩结业, 这给我带来极大推动和鼓舞, 对学习民乐戏曲倍增信心和决心。机会总是青睐勤奋者。1988年凭借较扎实的民乐功底, 顺利考取了南溪乡文化站, 从此, 开始了26年的基层文化工作生涯。在工作实践中, 以积极的学习心态, 不断进取, 通过3年的温师院文化艺术学习, 对文艺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从而, 拓宽了文艺知识视野, 充实了自己知识宝库。由于热爱京剧艺术, 喜好京胡演奏, 曾专程赴京选购京胡, 向著名京胡制作家、中戏琴师刘正辉请教琴艺, 后又得到著名京胡演奏家李祖铭的指导, 琴艺获得长进。

二、文艺技能竞赛, 成绩优异

文艺, 让人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给人以美的享受。多年来, 在民乐戏曲方面潜心研习, 注重实践, 讲究实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后参加各级民乐、戏曲等文艺赛事, 成绩优异, 多次获得金、银奖项, 为我县的民乐、戏曲扩大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荣誉榜

全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耕种者》

浙江省第四届民乐“香溢杯”比赛二等奖

浙江省首届乡镇 (街道) 文化员才艺大赛表演艺术器乐银奖

文学作品《当前“非遗”工作之我见》一等奖

2007首届京胡北京邀请赛优秀演奏奖

温州市首届农艺节器乐比赛一等奖

首届温州市乡镇 (街道) 文化员才艺大赛器乐演奏一等奖;书法作品三等奖

温州市第二届民族器乐大赛银奖

辅导并操琴的京剧节目《锁麟囊—春秋亭》《锁麟囊—刹时》, 参加第十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温州选拔赛, 选手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作品《锁麟囊—春秋亭》在第十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中, 选手获中国京剧“票友奖”;该作品被选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浦东川沙杯”长三角地区业余戏曲邀请赛, 选手荣获个人演唱银奖。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泰顺县第二届群众文艺汇演金奖、银奖

·第二届泰顺县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会金叶奖

泰顺县2011年度“十佳文艺人才”

第二届感动泰顺人物提名奖

三、文艺传承表演, 极力推广

一直以来, 对文艺的痴情和热爱从未削减, 干一行爱一行, 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虽是平凡, 但给人带来是高雅美好的, 是光荣而神圣的。一直守望着所喜爱的传统文化, 在实施戏曲、音乐等文化业务过程中, 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1. 各类创建和培训辅导是播种“文化良种”的必然要求

通过努力, 于2007年7月, 泗溪镇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并使用, 且通过了“金海岸文化明珠”项目的验收, 添置了各类活动设施, 为群众开设学习音乐、戏曲、舞蹈、科普等培训活动场所, 创建了KTV、图书馆、远程教育活动基地;创办各类文艺团队, 开展辅导培训, 传授技艺, 为群众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加大对音乐、戏曲、民族器乐的推广力度, 带动了身边一批民乐戏曲爱好者一起加入到了学习中。除了在中青年人群中物色、培养戏曲苗子外, 还经常与学校交流, 将民族文化带到中小学生当中。优秀文化在农村基层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2. 组织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是群文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 将泰顺当地的民间风俗和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笔者先后多次主持策划、组织实施, 开展指导、编排、参演, 举办了很多大型文艺活动, 如, “乡村文化展示周”越剧、木偶戏、布袋戏展演及文化遗产、山水泰顺图片展等内容;富有地方时代特色的“新泗溪新形象”大型文艺晚会、节庆文化泰顺县“庆八一迎奥运”、泰顺县“庆祝建国60周年”戏曲晚会;组织策划举办了“欢度国庆, 喜迎十八大”浙闽边京剧票友联谊晚会、“首届龟湖禳神文化节”文艺晚会。前后协助乡镇文艺活动, 亲自登台演出累计达70多场次。参与上述各类演出的节目均是获奖作品京胡独奏《夜深沉》《迎春》、京剧节目《坐宫》《锁麟囊》《智斗》等, 以及其它所编排的民乐、戏曲、歌舞等十几个优秀经典节目。

3. 国遗提线木偶戏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 笔者结合自身实际, 多次组织提线木偶传承人组成演出团体, 开展以“木偶展演贺新春”、“国遗木偶戏进社区”为活动主题的传播展演活动。为发挥自身擅长优势, 组建了泗溪木偶剧团, 经过组织、策划、编排、培训, 分别进农村、社区、校园, 连续演出达半个月。演出剧目为深受农村群众敬仰的非遗保护名录项目——民间文学传奇故事:手持拐杖的铁拐李、倒骑毛驴的张国老、白面书生吕洞宾、笑容可掬的荷仙姑等“八仙”木偶;《平妖传》的陈十四娘娘脚踩“七彩云”, 演绎以“降妖除魔, 避祸祈福”等等;还有经过编排的木偶剧折子戏《辕门斩子》《求寿》等剧目深受农村群众喜爱。前后组织木偶戏演出共60多场次, 每场演出观众近千人, 中老年居多, 也有中小学师生们加入到观众席中。该团体一直活跃在泰顺、福鼎等地农村城乡舞台, 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组织木偶戏演出, 给农民带来休闲、快乐和精神文化的熏陶, 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政府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国遗木偶戏“文化品牌”, 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4. 开展文化“走亲”是提高技艺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笔者在组织实施文化活动工作中, 结合实际, 注重学习交流, 加大横向联系, 在戏曲文化方面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 多次与福鼎、苍南、平阳等周边县市, 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积极传播国粹京剧、国遗木偶戏艺术。各地京剧票友戏迷热情高涨, 纷纷表示今后还将通过组织活动的形式加大往来,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提高技艺, 形成京剧、提线木偶戏文化“走亲”, 为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添砖加瓦。

四、文艺队伍创建, 精心筹措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影响, 时下, 人们缺乏学习民乐、戏曲的积极性, 农村精神文化匮乏。笔者结合自身实际, 发挥优势, 认为创立一个创新健康的民乐队, 为弘扬传承民乐戏曲艺术, 播种本土文化, 繁荣农村文艺,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是很有必要的。

2009年7月, 笔者经过认真调研, 精心组织策划, 从本县民间著名艺人、文艺精英、在民乐戏曲技艺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扎实功底的中青年业余文艺工作者中, 精选14人组成, 创办了一个综艺团队“泰顺兴艺民乐队”。为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艺队伍建设, 民乐队通过内容和形式的整合与创新, 已集民族管弦乐、戏曲、传统吹打乐、民歌小调为一体, 以民乐合奏、独奏、齐奏、戏曲 (京剧越剧等) 独唱、对唱、联唱等形式, 打破农村以往陈旧、简陋、单一模式, 让优秀文艺作品占领农村文艺市场。为了提高乐队整体水平, 树立精品意识, 组织队员开展辅导培训、传授技艺, 指导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乐戏曲曲目近百曲, 积极继承传播民乐、戏曲文化。

创办乐队也经过了多种坎坷艰难, 诸如队员来自不同乡镇, 文化基础、技艺水准参差不齐等因素。但最为感动的还是队员们热爱执着的精神。组建乐队初期, 队员们每个周六、周日都要赶来集中训练, 练完之后又匆匆回去, 就这样来来回回, 一直坚持学习排练两年多时间。队员们不但没有感觉到辛苦, 而且还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美感, 使人健康、乐观、愉悦、开心等功效。

民乐队很快就发展成一支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品牌文艺队伍,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赏。自组建以来, 受农村社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邀求先后演出60多场次, 多次为我县文艺演出选送节目十余个, 其中指导编排的器乐合奏《迎春》、《采茶舞曲》、京剧《坐宫》, 参加泰顺县第二届群众文艺汇演, 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五、文化遗产保护, 积极贯彻

境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最美的木拱廊桥——泗溪溪东桥、北涧桥, 又称姐妹桥;南阳桥、霞光桥;包氏宗祠、木偶戏、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等文化遗产;还有众多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民俗等文物非遗单位。笔者已多年的工作实践, 积极做好文化遗产普查、宣传、保护管理工作, 为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发挥应有作用。

在加大“廊桥品牌”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及管理宣传力度的同时, 开展“一镇一品”的中国廊桥文化节、国遗木偶戏和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充分利用廊桥文化展厅、图片、文字、讲解的形式展示宣传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和发展序列;发表论文《当前“非遗”工作之我见》《构建廊桥生态文化, 推进农村协调发展》《浅析国遗提线木偶戏现状和发展对策》《泰顺做好廊桥文化文章》等, 充分体现泗溪廊桥等文化遗产的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价值, 提高民众长期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 为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为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提升文明程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要:在扎根基层文化工作中的十几年岁月里,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干一行爱一行, 用热情和执着, 努力播种本土传统文化。痴心学艺, 积极参加文艺赛事;创建文艺队伍和开展文艺传承和表演活动, 为戏曲、音乐、传统木偶戏、国保文物非遗的继承、传播、发展, 繁荣群众文化, 发挥自己应有作用。

7.年轻干部扎根基层 篇七

一、研究意义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艰苦环境中培养选拔干部。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新形势下深化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树立和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的重要意义,树立战略眼光,从源头上抓好党政人才培养工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一线去,进一步做好选派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社区挂职、任职等工作。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就近年来的实践而言,主要有“选派下派”和“选拔上挂”两种形式。“选派下派”就是从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下基层、到一线、进乡村挂职、任职,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以培养他们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文能武的品德与本领;“选拔上挂”就是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领导干部到机关、到部门,以强化他们的大局意识和宏观意识,以提高他们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

近年来,一些地方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也有一些地方从党政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任职,还有一些地方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公务员。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在基层、在一线培养干部的正确导向,是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传承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的创新之举,值得大力倡导。

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就是在社会实践申培养干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农村、工厂等基层和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基层是社会的缩影。基层事务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工作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关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基层工作,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自动手,亲历亲为,很能锻炼人。年轻的同志到基层去实实在在地生活一个时期,直接做一做基层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实践证明,经过基层一线培养锻炼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他们进入党政机关后,在制定政蓑、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十分有利于提高党政机关的工作水平。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培养干部。基层一线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年轻干部到基层去,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与工农群众较长时问地一起生活和工作,能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国情。通过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使干部队伍中有一批真正与工农群众一起摸爬滚打过、真正了解基层、熟悉国情的同志,对于更好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大批在亲身实践中与工农群众建立了鱼水感情和血肉联系的年轻党员干部,就为将来从中选拔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打下了基础。

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就是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干部。比较而言,基层各方面条件较差,尤其是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不发达,文化生活贫乏,生活、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然而,越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多,越能磨练人的意志,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年轻的同志到艰苦复杂环境中去经受一番摔打磨练,能够更好地砥砺思想品格,对于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

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的重要意义,树立战略眼光,从源头上抓好党政人才培养工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去,进一步做好选派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社区挂职、任职等工作。对这些年轻干部,各级党组织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多方创造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要加强对这些同志的教育和管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要求,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党政机关干部选任等工作中都要适当向基层一线人员倾斜,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特别是年轻千部的主阵地。这是党的事业的长远之计。

二、目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存在问题 1.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有漏洞

尽管各级政府和组织部门在选拔和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但多数只是在宏观层面进行规范,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相关部门的责任还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的约束力不强,普遍存在禁止性规范和预防性规范多,惩罚性、监督性规范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年轻干部的跟踪培养制度不健全既存在“重选拔轻管理培养”的问题。尚缺乏组织部对用人单位监督的制度,对年轻干部的跟踪管理随意性较大。造成了一些年轻干部在基层单位得不到重用,又找不到上级组织反映情况的尴尬局面。对年轻干部出路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偏差较大。各级的文件中都强调要处理好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等,但在职务晋升时不好掌握尺度,在部分地区轮岗、多岗锻炼机制更是无从谈起。“任何法定的权力都具有权力的自由度,但是相对于司法权力来说,行政权力具有管理领域广、能动性强、自由裁量权大等特点,因而更容易被滥用”。国家机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可能会在招工用人、干部提拔中出现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他们为了实现私人目的而不作为或乱作为。往往受官场潜规则的影响,出现靠关系提拔为干部或调动工作的现象,特别是个别官宦子弟或富家弟子,在基层混一年半载,直接调入上级单位,职务还来得容易。有些真正踏踏实实工作的同志由于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得不到提拔,甚至有可能在基层呆一辈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挫伤了年轻干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用人单位的乡镇政府实力不厚,落实年轻干部政策的力量薄弱。基层政府限于财力、物力等一些因素(有些是历史遗留的、有些是人为的)的制约,执行年轻干部的有关政策显得力不从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对待年轻干部的有关政策,使年轻干部的各种文件规定常常不能落实。虽然有着中央与省委的红头文件,但是在基层的具体操作上则受制于当地的政治生态和经济条件,这往往使得一些承诺最终落空。一是编制难落实。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使用事业编制或尚无编制。二是职数难解决。随着乡镇合并、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行实施,乡镇领导职数一减再减。目前,职数缺乏已成为年轻干部提拔使用的一大障碍。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往往因为职数原因不能及时得到提拔任用,拉长了成长周期,降低了成才率。三是年轻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地方化、随意化。2.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偏低。以目前统计的本市青年干部的人员结构为例,2006年在本市的青年干部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仅占2%。2008年在××市工作的206名青年干部中,研究生学历13人,占6.3%。

二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例偏低。青年干部的毕业院校占最大比例的是二、三类院校,重点高校较少。

三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较少。我市206名选调年轻干部中,毕业于文科类专业149人,占72.3%,理科类专业57人,占27.2%;其中文秘相关专业108人,占52.4%;法学专业41人,占19.9%;计算机专业13人,占6.3%;会计、审计专业14人,占6.7%;化工、机械、城环、路桥建筑专业10人,占4.8%:金融、贸易、市场营销专业10人,占4.8%;教育教学、临床医学、艺术设计等专业7人,占3.4%;种植、水产、农村经济管理专业5人,占2.4%。

四是青年女干部逐年增多,滞留乡镇比例偏大。本市206名年轻干部中有女生75人,占总数的36.5%。近几年,每年新招录的青年干部中,女生比例偏大。05届59名青年干部中,女生17人,占28.8%;06届51名青年干部中,女生29人,占56.8%;07届52名青年干部中,女生24人,占46.1%。目前仍在乡镇街办工作的163人,占79.1%,在县市区工作的9人,占4.36%,在市直部门工作的34人,占16.5%。3.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一是组织部门对通过年轻干部管理制度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地方存在重选拔、轻培养,培养与使用脱节,因此,对年轻干部的管理、培养、使用不到位,导致了年轻干部成才周期长,成才率偏低。主要表现在:对年轻干部的管理不够细致,措施落实不力,在培训、轮岗等方面不到位;在破除论资排辈旧俗、大胆起用年轻干部方面缩手缩脚,使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不能及时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年轻干部工作单位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社会上对女干部的认识和成长仍存在一些偏见和误区,造成了女性年轻干部在培养选拔上的不利环境。例如,在有些部门招考录用干部时,对女青年有性别歧视现象,致使大量的女性年轻干部仍在基层工作难以得到提拔重用。

二是用人单位对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对年轻干部存在“过客”思想,在工作安排上有临时观念,认为年轻干部是来镀金的,属“飞鸽牌”。将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等同于其他公务员一样管理使用,不给他们安排有利于锻炼提高和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不愿把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他们去承担,致使年轻干部在基层锻炼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在极个别的基层单位还存在着对年轻干部的抵触心理,在工作安排上限制他们的成长。

三是部分年轻干部对参加选调的目的不明确或不正确,造成预期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常常形成强烈的失落感。

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大学生把公务员作为考研不成功或就业不理想后的一种就业选择。随着高校扩招,大量的学生涌入城市人才市场,造成就业市场相对饱和的状态。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就业观,年轻干部选择进基层是为了躲避现实的就业压力。在调查中,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认为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只有选择进基层,至少这还算是一条不错的就业之路。

部分年轻干部不能适应基层的工作环境,影响了正常成长。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生活环境差、精神孤独苦闷、沟通不畅等等。作为最低一级政府,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但一些乡镇干部在具体操作中却执行不力,难免为年轻干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沓、效率低下、作风浮夸、形式当道的旧政治生态环境不适合年轻干部成长与发展。还有,机关的公文多、会议多、形式主义多。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人会显得很烦躁,觉得是在浪费青春和生命。

(我也这么觉得,觉得在办公厅机构臃肿,人心复杂,无形的压力,工作多,文件多,规矩多,办事效率低下,程序多,年纪大的人多,摄像头多,小心翼翼的多,很累,心累,领导多,当小兵特累,觉得那是个华丽的笼子,我们就是鸟儿,整天被困在这个漂亮的笼子里飞不出去。24小时电话随叫随到,节假日不能乱跑,得值班,加班,请假难,领导脸难看,老同志推脱工作多,人很容易烦躁,人浮于事。虽然有时候会想起那个华丽的笼子,觉得在里面不愁吃不愁喝,但是被关着没有自由,当小兵使唤是也累,还是宁愿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吧。)4.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原则不够全面

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及培养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干部工作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的总的规范。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原则,比如“德才兼备”标准、“干部四化”方针、“任人唯贤”、“走群众路线”等等。1995年2月,中央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及2002年7月修订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鲜明地提出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六项原则。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这六项原则,既继承了我们党的好传统,好经验,又充实了现实的新鲜经验和做法,其核心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群众公认原则、依法办事原则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是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后备干部管理体制、选任方式的总的规范和指导方针,是优秀青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以贯之地遵循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对干部工作原则理解不全面,不深刻,贯彻执行不到位和运用过于灵活的问题,甚至个别存在原则“为我所用”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对“德才兼备”原则的把握有片面性,往往对“才”要求很高,注重选拔对象有能力素质,而对其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和作风等“德”的方面不太重视,选拔所谓的“能人”,这些人走上领导岗位后,往往出现缺乏整体观念,全局观念,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调小集团利益,局部利益。有的地方片面强调党管干部原则,以为在干部问题上就是领导说了算,上级定了就完事,对群众的意见尊重不够,接受群众监督不主动,有的则以发扬民主为名忽视党管干部原则,简单地以群众意见定干部,还有的人认为,搞经济建设应当管人与管事相结合,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无法管好经济系统的干部,要按价值规律选能人。有的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上难以突破,论资排辈、封闭神秘、暗箱操作、在少数人中选干部,由少数人选干部,优秀青年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长期以来,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 5.年轻干部选拔方式相对单一

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是当今世界对领导干部选拔的基本方式,根据现代管理原则和各国的实践,任何一种领导干部选拔方式都有长有短,并没有一种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对象都适用的选拔方式。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弥补和制约其缺陷,形成合理的、严密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干部选拔制度体系。当前在我国,虽然公开选拔作为考任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近十年内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特别是《条例》规定,以公开选拔方式提拔的干部要占一定比例,公开选拔成为各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种范围比较广、数量比较大的方式,但是在公开选拔过程中往往存在岗位不重要,设计不严密,成本高,结果不理想,甚至逆向淘汰的问题。

三、全市从基层选拔培养优秀干部的现状 **市级机关青年干部专项调查问卷 青年干部朋友:

此问卷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将着重倾听您的声音、关注您的工作状况、了解您的需求。本调研课题最后形成的成果将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出台符合青年干部选拔和培养标准的的政策提供依据。因此,请您认真如实填写,您的信息只作研究之用,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谢谢配合!注意:请在选项的序号上直接打“√“。如无说明,都为单选。

(一)背景资料 1.您的性别:(1)男(2)女 2.您的年龄:

(1)22—25岁(2)26—30岁(3)31--35岁 3.您的学历:

(1)高中及以下(2)大专(3)本科(4)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政治面貌:

(1)共产党员(2)共青团员(3)民主党派(4)普通群众 5.您的职级:

(1)正科级(2)副科级(3)科员(4)办事员

6、您参加政府机关工作年限:

(1)一年(2)两年(3)三年(4)四年(5)五年及以上

(二)相关状况 1.您认为目前的工作状况是否与自己当初的期待相符合?(1)很符合,感觉良好(2)基本符合,感觉一般(3)不符合,落差很大(4)说不清

2.您认为目前在工作方面哪些与您原先的期望不符合?(1)人际关系(2)社会地位(3)能力发挥空间

(4)晋升机会(5)工作压力(6)培训机会(7)收入与福利待遇

(8)其它【请注明】

4.加入干部队伍后,您最不满意以下哪一项?

(1)报酬收入(2)人际关系(3)领导素质(4)福利保障(5)能力发挥(6)工作环境 5.您认为目前您的工作状态主要是:

(1)愉快(2)平淡(3)紧张(4)焦虑(5)烦躁 6.下列哪种情况下,您的工作积极性最容易被调动?(1)收入上升10%(2)奖金体现按劳分配(3)工作得到领导关注

(4)面临减员增效的压力(5)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7)工作自主性比较强(7)有明确的考核指标(8)有晋升的机会(9)其它【请注明】

7.您认为取得晋升机会,最主要取决于哪一个因素?

(1)个人工作能力(2)学历(3)人际关系(4)家庭背景(5)受领导赏识(6)个人运气(7)不知道

8.如果您的同事由于个人背景关系,而非能力因素,获得属于您的晋升机会,您会:

(1)认为不公平,据理力争(2)发奋图强,用实际成绩证明您的能力

(3)认为不公平,但表示无奈(4)认为是他人的优势,心平气和(5)不知道

9.您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如果有,是来源于:(1)没有成就感(2)高薪水(3)高职位(4)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5)获得领导的赏识(6)获得同事的尊重和信任(7)自身理想和价值的实现(8)不知道 10.您觉得现行制度中,以下那一项最需要改进?(1)收入分配制度(2)办公条件(3)部门考评制度(4)部门晋升制度

(5)工作假期(6)培训制度 11.您认为自己最突出的性格是:

(1)成熟稳重(2)幼稚调皮(3)内向害羞(4)外向开朗(5)心地善良(6)积极进取(7)小心谨慎(8)郁郁寡欢(9)淡泊名利(10))快言快语(11)少言寡语(12)务实实际

(13)老实巴交(14)圆滑老练(15)慢条斯理(16)急性子

12.您认为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现在的工作?(1)适合(2)不适合(3)说不清

13.当您遭遇工作挫折时,您最可能会找谁诉说?(1)亲友(2)同事(3)同学(4)网友(5)部门领导(6)党组织(7)团组织(8)其它【请注明】 14.您认为您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如何?

(1)亲如家人(2)一般同事关系(3)面和心不和(4)极不融洽(5)说不清

15.您认为与同事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是:

(1)性格不同(2)利益冲突(如晋升冲突)(3)在工作上曾经有过矛盾

(4)年龄代沟(5)对方能力差(6)没有不融洽(7)其它【请注明】(8)不知道

16.您与部门领导的关系如何?(1)亲如家人(2)一般上下级关系(3)面和心不和(4)极不融洽(5)惟命是从(6)其它【请注明】 17.您认为与领导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是:

(1)没有不融洽(2)性格不同(3)对下属不公正(4)偏听偏信

(5)领导不关心我的发展(6)其它【请注明】

18.您新到一个同事关系不融洽、工作效率低的科室,您会:(1)自己努力,带动他人(2)向领导提出建议(3)努力适应这种氛围

(4)做好自己的事(5)申请调到其它部门(6)不知道 19.您认为自己的工作热情如何?(1)积极主动(2)但求无过(3)得过且过(4)消极应付(5)懈怠散漫(6)其它【请注明】 20.您对干部岗位轮换制度的主要看法是:

(1)能切实提高干部能力(2)能保持干部的工作热情(3)能了解更多部门的运作情况(4)能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子(5)不能收到什么实际效果(6)不知道 21.您已经在目前的岗位上工作了多长时间?(1)一年(2)两年(3)三年(4)四年(5)五年及以上 22.组织调派您到部门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您的态度是:(1)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到新的岗位中去(2)有所顾虑,但会服从组织安排(3)目前自己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内心不愿意去(4)不知道

23.如果让您重新选择工作,您选择在哪里工作(1)外资企业(2)民营企业(3)国有企业

(4)自主创业(5)高校(6)中小学(7)律师事务所(8)非政府组织(9)其它【请注明】

24.目前,您是否想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1)想过(2)没想过(3)说不清 25.如果有机会,您最愿意和哪些人交友?(1)上级(2)同事(3)白领职员(4)企业经理人(5)学者(6)自由职业者(7)其他【请注明】 26.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1)随遇而安(2)努力拼搏(3)及时行乐(4)适可而止(5)其它【请注明】

27.您对“小政府,大社会”的看法是:

(1)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难以实现

(3)对其内涵不清楚

28.您对“行政领导问责制”的看法是:

(1)很有必要,应该切实落实(2)难以执行,没有什么实际作用(3)不了解这一制度 具体措施: 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和队伍建设,是整个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年轻干部就其成长条件而言,是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社会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就其成长途径而言,是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自我修养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政策导向与制度保证相结合等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果;就其成长周期而言,需要经历知识准备期、素质磨砺期、优势发挥期、成熟发展期等阶段。对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系统思维,把握规律,科学谋划,创造性的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和队伍建设。

现行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制度的许多共性问题的存在既有年轻干部自身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缺陷和弊端。解决这些问题要对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制度有更明确的定位,对参与培养与选拔的对象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制度和措施上要强化可操作性和刚性力度,要实行动态性的科学管理和改进乡镇基层工作条件。1.认识层面

我们生活的组织中,无论大组织还是小组织,只有各个组织成员间的和谐、和睦和合作,组织的整体能力才能达到最强。在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中,只有组织部、工作单位、年轻干部、社会等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正确认识,才能将工作做好。(1)组织部门

一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的过程是漫长的,它的正确与否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命运。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当务之急。各级党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工作的领导,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同程,经常分析研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I.创造有利舆论导向

要大力宣传中央及各地对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优秀年轻干部的典型,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舆论坏境。II.加强监督考核力度

要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逐级负责,层层抓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把选拔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完不成规定目标要求的,下一级党委要负责地向上一级党委作出说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悉心做好年轻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为确保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要有相应的机构并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负责这项工作。III.完善机构设臵

要完善组织制度,明确管理、培养机构和人员,而且规定有关机构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2)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对年轻干部工作要有正确的定位。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实现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根本在人才。为了使优秀年轻干部“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单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全方位、常态化的长效服务机制,为年轻干部的成长与发展搭建平台,精心打造优质的软硬件环境。人力资源学的几个基本原理对用人单位应该有很好的启发,尤其是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系统动力等。I.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理即人本原理,是指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人本原理是近百年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总结,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人本原理一直是公共管理部门中所缺乏的。以人为本是个很好的原理,人只有在得到尊重、关心、爱护的情况下,其工作的潜能才能极大地发挥出来。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下,一些单位也懂得以人为本,知道为职工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了。II.坚持能级对应原则 “能级对应原理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人的能力安排工作,使能力和职位良好匹配,入尽其才,物尽其用。”承认人具有能力的差别,人的能级不是固定不变的,能级原理承认能级本身的动态性、可变性与开放性。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年轻干部素质高、知识丰富,一开始就对其委以重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单位领导觉得,年轻干部还是学生,不堪重用,让其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令部分年轻干部丧失信心。因此,用人单位对年轻干部的“高估"与“低视”,都十分不利于他们成长,也与培养年轻干部的初衷背道而驰。III.坚持系统动力原则

系统动力原理。无论是物质动力还是精神动力、信息动力,都足以激发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干部们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得到了管理者的肯定,从而达到激励年轻干部内在的工作动力。年轻干部们重视的不是发的那点儿奖金,那份荣誉,而是上级对他们辛辛苦苦工作的肯定,物质的、精神的奖励对他们的工作动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制度层面

制度真实的影响、制约、塑造着人们的活动,为人的活动提供了规则、标准和模式,给人们提供了从事活动的实际空间。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优化年轻干部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制度完善,通过制度完善给年轻干部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1)健全完善青年干部招录机制

一是要加大青年干部招录的宣传发动力度。要尽早开展宣传工作。在时间上,做出适当调整。如在大学毕业生毕业离校头年的9、10月份就开始发动;在方式上,渠道要多。如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电视、网络媒体等方式让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了解报名的条件、工作的性质等,真正达到“优中选优”,防止出现绝大多数人不知情现象。

二是要不断规范青年干部调剂分配制度。调查反映,在基层工作不安心的青年干部中,以非第一志愿调剂的青年干部居多,因此,建议在地区招录名额未满的情况下,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避免出现考试分配后不到岗或到岗后不安心工作,甚至急于外调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青年干部队伍的稳定。

三是要改进完善青年干部招录办法。要在实行笔试、面试综合评分的基础上,对青年干部报考人员考察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计入综合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改“考调”为“选调”,扩大市区组织部门在青年干部招录工作中的选人权,进一步增强青年干部招录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2)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培养激励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评先选优制度。每年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结合考核,评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并及时将名单报送市委组织部备案。优秀年轻干部数量,一般掌握在本地本单位年轻干部总数的30%以内。优秀年轻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调整补充。对政治素质高、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应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

二是健全完善定向培养制度。在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3个月后,县市区委组织部要会同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根据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及发展潜力,按照领导干部、专业干部、机关干部等类别,确定每名年轻干部的培养方向,科学制定培养计划,落实措施,抓好定向培养,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完善主题活动制度。在全市年轻干部中组织开展“讲学习、比奉献、创业绩”主题活动,架设舞台,表彰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年轻干部热爱基层、服务群众、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的热情。

四是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要把年轻干部的培训纳入市、县(市、区)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定期开设年轻干部培训班或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各类院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的2年中,应到县级以上党校培训一次,五年内累计培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鼓励年轻干部参加高学历培训和技术职称学习。培训中要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论灌输、政策教育、工作方法、领导艺术、公文写作等教育,着力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3)健全完善年轻干部管理使用机制

一是要健全完善考核考察制度。每名年轻干部要结合考核,对自己全年的学习、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分别报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和本单位党组织。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要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搞好年轻干部的考核。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要对年轻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察,逐人形成考察材料。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每年2月底前,要将本地、本单位年轻干部上考核考察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送市委组织部。

二是要健全完善调配借用制度。年轻干部在乡镇等基层锻炼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两年。在此期间,年轻干部原则上不得调动或借调到县级以上机关工作。确需调动或借调的,须报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县以上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要优先从经过乡镇基层锻炼满2年的年轻干部中选拔调任。年轻干部在本县(市、区)内调动的,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批,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跨县(市、区)调动或调到市直单位的,由市委组织部审批。

三是要健全完善选拔使用制度。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既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又要体现同等优先原则。选拔领导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拔使用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要把年轻干部培养与后备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对思想素质好、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要及时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四是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对那些经考察,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适合继续作干部工作的,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提出书面调整意见,经市委组织部审定同意后,报省委组织部审批,不在作为后备干部管理。(4)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年轻干部专项编制制度。建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联合下发文件,规定每个乡镇要确定1-2个编制为专用编制,专门用于安臵优秀年轻干部。对因超编严重无法解决年轻干部编制的地区,可给予一定的优秀年轻干部专用周转编制。二是建立年轻干部公务员登记制度。对因地方行政编制紧缺,在乡镇机关工作、使用事业编制或暂无编制的年轻干部,可先进行公务员登记。

三是建立经济困难地区年轻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建议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出台政策,对分配到经济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老区工作的年轻干部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四是建立年轻干部工作督办制度。由市县组织部门定期对年轻干部政策执行情况、年轻干部工作及年轻干部教育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落实。3.社会环境

“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我们在对待社会问题上一定要有系统思维。所谓系统思维,就是认识到事物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每个系统都有其存在或运行方式,和谐是一个系统存在或发展的必要条件。系统思维同唯物辩证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是后者一种较高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思维形式。系统思维具有这样的特征:承认事物及其组成要素的多样性;重视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同外部环境的变化协调与发展均衡;对系统的具体运行不是简单地进行干预,而是遵从其内在机制加以调控,为其运行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系统思维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对于现代社会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还要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高度重视公民的基本权利,因为不尊重基本权利社会就不可能有差异性、多样性,就无法生生不息地自我运行;既维护必要的竞争,又为促进各方面的社会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秩序服务;重视和促进社会发展必要的协调与均衡,但绝不是强求人们行动一致和利益平均化;加强社会管理,但同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服务重于管理。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廉政文化建设采购书籍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