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共13篇)
1.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篇一
认识分数听课反思
今天听的第二节课,是**小学的年轻老师徐**老师授课的,一个胖乎乎的极具亲和力的男老师。
做为一个外校老师,为了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很好的进行这一节课的教学,徐老师的PPT第一页出示的就是**小学的校门口图,并做了自我介绍。气氛一下子好了很多。
一张两个小朋友的郊外游玩图出示在孩子们的眼前,四个苹果、两瓶水要怎么分呢?孩子们很快的回答出来每人分两个苹果、两瓶矿泉水。接下来问题又来了,一个蛋糕怎么分给两个人呢?老师请同学们分一分,然后请同学来黑板上分一分,先出示了两种靠边分(不平均)的情况,都被学生们一一否定了,那么到底怎么分呢,同学指出应该在中间分,相机出示分的图,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他的二分之一,板书设计的特别有意思,出示了蛋糕图,打印出来的文字粘贴上去。
紧接着老师介绍了1/2的写法以及每一部分的`名称。认识了1/2,同学们想不想折一个1/2,从信封中取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自己动手折一个1/2.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紧接着动手折1/4,三种表现方式,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练习巩固的练一练1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才可以用分数表示,练一练2,1/3,1/6,1/9,1/8引出可以平均分成很多份,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体验过程中,掌握了认识分数的知识技能。
你会创造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孩子们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在快乐的氛围学习了深化了新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课前恰当的课前渗透方式、新颖的板书设计、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方式,以及在动手体验到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式,都是值得我学习,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以运用的地方。
2.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篇二
【片段一】“搭牢”与“围成”的纠结
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很快判断出 (1) (4) (6) 是三角形, (2) (3) 不是三角形, (5) 有些人认为是, 有些人认为不是。教师在反馈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为什么 (2) (3) (5) 不是?
生:其中的一条线是弯的。 (重点:三条线段)
生:没有搭牢。
师:没有搭牢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将线延长形成三角形) 那这样呢?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情况叫作“围成”。 (重点:围成)
师:那 (5) 号图呢?
生:出头了, 是直线……
师:你的意思是这三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是这样吗? (课件出示:变成首尾相连的三角形) (重点:首尾相连)
从中可以发现, 学生其实对三角形已有初步的认识, 知道三角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只是没法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学生的“搭牢”“出头了”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描述, 这也正是思维展开的起点。对于第 (5) 个图形, 还是有不少学生认为它是一个三角形, 因为从图形的表象来看, 确实有个三角形出现, 这也是学生的“纠结”之处。学生可能会想:这个图形明明已经“搭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此时如果可以深挖一下, 让学生来对比已确定的三角形, 比如 (5) 和 (6) , 让他们想想到底怎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同时可以让他们思考下如何让 (5) 变成三角形。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容易回答, 而且对首尾相连的概念更加深入。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就围成了三角形, 教师心中必须非常清楚这一点, 才能适时地引导和反问学生。将学生的“纠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资源。
【片段二】“5, 9, 14”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纠结
在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后, 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给出四根小棒:长度分别为5cm、9cm、6cm、14cm, 要求任选三根摆一摆, 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并且记录在表格内。
表格内是学生填写的四种情况, 前三种情况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都能很直观地进行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而对于第四种情况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则很“纠结”。
师:观察这三根小棒, 你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 如果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它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能。
师:你觉得还是不能?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能。
师:能。现在有两种意见了。我们请他们都上来。先请能的那个试试, 看看他的想法和你的一样吗?……来,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谁来帮帮他?他想说什么?你们觉得是能还是不能?
生:不能。9和5的长和这根蓝色的小棒的长度一样, 要是把这两根小棒分开来的话, 这两个长度就不一样了。
师:你们听懂了吗?你再大声地说给大家听, 好吗?他讲得可好了。他说的是什么啊?
生:黄色小棒和绿色小棒的长度, 与蓝色小棒的长度一样。
师:谁听懂了?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聪明的孩子都在思考呢。他观察到了这些小棒的……
生:长度。
师:是吧?这是一个关键, 你来补充。
生:长度一样, 要是两根小棒加起来跟最长的那根小棒长度是一样的话, 就不能连接成功。
师:为什么就不能连接成功?你看, 果真是一样的, 一根是5cm, 一根是9cm。
生:因为这样竖起来, 中间会有1厘米的差距 (如图1) 。
师:有多少?
生:1厘米。
师:1厘米在哪儿呢?
生:就是这样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时候, 这个竖起来的时候, 会有差距的。
师:哦, 如果你把它拱起来的话, 这里会有差距, 搭不牢了, 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你觉得能还是不能?
生:不能。
师:确定?
生:确定。
师:确定, 他确定了, 现在你们大家觉得能还是……
生:不能。
师:是不能, 好, 你们请回。这两位同学非常棒, 在能和不能之间, 咱们通过不断的实验说明了这个情况。让我们再通过课件展示来了解这个过程。当9厘米和5厘米的这两条小棒连在一起的时候, 它组成的这条线段正好长……
当学生发现两根短棒无论怎么摆都“碰不牢”, 还会有“1厘米”的差距时, 其实学生已经在思考三角形的连接方式, 必须首尾相连。而围成三角形的本质不就是三条边连接时能形成夹角, 如果没有夹角就“围不成”了。
在巡视时, 笔者发现, 学生能搭成三角形的往往是如图1的情况。乍一眼看, 像是围成三角形了, 而教师的引导偏偏说不能围成, 此时这些同学心中就很矛盾, 明明能围成, 为什么说不行呢。“纠结”的产生正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开始, 从操作来看确实是围住了, 但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操作是否准确、小棒的粗细是否影响操作、6个端点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三角形的定义。有了这些思考, 教师就有了方向, 可以排解学生的“纠结”, 借助实物直观和数据说理, 再加上课件操作, 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和理解为什么5cm、9cm、14cm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最后在学生脑子中构建起如图2的直观模型。学生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三角形的定义, 同时也深刻理解了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了。学生的“纠结”是教学资源的有效挖掘点, 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提高解题技能。
【片段三】“最短”与“任意”的纠结
通过操作, 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最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可是书本上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从这点上来说学生是很笃定了, 反倒让教师纠结一番。该如何让学生理解“最短”和“任意”呢?
生:我觉得是最短两边大于第三边。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能不能用黑板上的数据说明一下?
板书:
师:果然三角形的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本第82页, 最下面一段话请同学来念念, 和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这组数据说一下 (5、6、9) 。
师:确实, 只要能围成三角形, 那这三条边中随便两边之和都会大于第三边。
师:那这组数据呢? (板书:5、6、14)
生:在这组数据中, 其中有一组数据小于第三边, 所以它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为什么我们在判断时, 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就可以了? (生说)
师:所以,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为了快速判断, 所以我们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顺着两者看似矛盾的表述,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用枚举法的形式举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以5+6>9和5+6<14为例。
引导学生观察两组数据, 从 (1) 能围成三角形中发现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从 (2) 不能围成的三角形中发现不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 两最短边之和就小于第三边, 所以只要有一组不大于第三边, 就无法围成三角形。再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发现说说“任意”和“最短”之间的关系, 此时学生的理解就比较通顺了, 最后也能用语言表达出“主要看较短两边之和就可以了”, 这不正是教师所需要的结果吗?在之前学生和教师的“纠结”中找到了连接点, 并沟通了两者的联系。
【反思】
那如何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纠结”问题, 并将此转化为课堂的生成资源呢?
一、善于倾听, 发现问题
要准确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 发现和挖掘学生有价值的“纠结”资源, 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有系统的理解, 对上课内容有深入的思考。只有了解了教材体系, 知道教学内容的知识起点和知识延伸, 才能确定好教学目标, 才能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倾听”。就像三角形的认识, 教师首先要知道三角形概念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线段与线段的连接方式, 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对教材有了本质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时也就有了方向, 面对学生的“纠结”也能顺势引导, 让学生真正内化理解知识, 呈现扎实精彩的课堂。
二、及时追问, 处理问题
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对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一些“自说语”转化为“数学语言”,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的“搭牢”“碰不了”“较短”“中间有空隙”……都可以感觉出学生是在有准备地学习, 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真实的教学资源, 及时追问, 适时引导, 将其转换成数学语言, 将“纠结”的问题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 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学生的操作经验和组织经验, 都是在每一次的数学思维碰撞中不断提升的, 积累这些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经常小结, 提升方法
教师对“纠结”问题的处理是课堂应变能力的体现, 这样的应变经验需要积累。有了对教材的整体理解把握, 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了解掌握, 教师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水平。教师在善于发现学生的“纠结”的同时, 也要适时灵活地引导挖掘, 这是需要教师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的。课堂灵活的应变处理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不断累积的, 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看看课外书, 多听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 多练练自己的语言应变技巧, 这样才能上出更加精彩的课, 学生和教师会同步收获成功。
3.认识三角形 篇三
关键词:三角形;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88-0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1.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在操作活动中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请学生欣赏宜昌长江大桥、高压线杆、自行车、金字塔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评析:出示情景图,找出图中的三角形。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为进一步认识三角作好铺垫。]
二、展开
1.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展示学生制作的三角形,并指名说说做的过程和想法。师:老师这还有一个工具,你能想办法再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指名在钉子板上围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评析:小学生好奇、好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手脑并用,化抽象为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三角形的概念。谈话:同学们用自己的办法作出了各种不同的三角形,虽然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地方。我们来观察钉子板上的三角形,它们都是有几条线段?这三条线段是怎样组合的?小结:因此我们说它们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板书)。
3.画三角形。检查课前完成的“想想做做”第1题。
4.三角形的特征。师:同学们自学完了吗?谁来汇报一下?(出示课件)谁来指一指三角形的边在哪里?围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角在哪呢?两条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顶点在哪里呢?每个角的顶点也是三角形的顶点。师: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我们来完整的说一说三角形有哪些特征。(板书: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5.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那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不是。
同学们用的都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围不成?你来看看老师的演示,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依次演示10、5、4;10、6、4;10、6、5)通过刚才的演示,你觉得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小组讨论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点拨。
[评析:学生小组的合作交流、形成头脑风暴,教师充分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点拔。]
小结: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三、总结
1.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为什么?(想想做做1)让学生根据每组中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直接做出判断,并简要的说明理由。
总结窍门: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线最近?
先让学生指一指从学校到少年宫的不同路线,并回答第一个问题;再让学生找出最近的路线,并要求解释理由。
3.扩展练习:(课件出示)
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
你能从以上的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我选7厘米、4厘米的两根小棒,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你能帮老师选出第三根吗?
4.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很会动脑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今天我们从篮球架上找到了三角形,还知道了许多关于三角形的新知识。(指板归纳)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同学们从此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且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好吗?
四、实践活动
1.回家后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2.小猴盖新房,他准备了2根3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一根木料做横梁,现在有1米、5米、7米、8米这四根木料,请你们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最合适呢?
4.倍的认识听课教学反思 篇四
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被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理解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的设计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就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先来认识“份”,份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由份引出新概念倍,,接着跟老师说,自己说,在说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动手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实时点播,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5.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篇五
今天听岳老师讲授的《认识周长》一课,感触颇多。这节课岳老师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孩子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周长这一概念相对抽象。在本次课教学中并岳老师不是将周长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从实际生活中给自己儿子制定跑步计划的话题引入数学知识,初步感知“一周边线”;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通过这一知识简单的了解了什么是周长,接着从生活中的物品更加深入的认识周长,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周长知识去解决问题。
岳老师从生活中的实物着手,先形象地感知生活中的“周长”,再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认识数学中抽象的“周长”,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数学—生活”的设计,把形象与抽象形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将“周长”这一概念从生活与实物中逐渐剥离、步步明晰。
在课堂上岳老师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小组合作的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求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总之,这次的听课,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力的,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来自于对知识的猜想与验证,来自于对活动的探究与解决。而这些恰恰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解决问题。我也会不断的学习和听课让自己有进一步的提升和进步。
杨雪杰
6.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篇六
一、落实知识和能力,体现两者的互动发展。
我在课中让学生通过做、想、画、判断三角形的一系列过程来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有效的为三角形的进一步认识做好了铺垫。在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知识点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总结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了知识的连接,落实了有关的知识,培养了实践意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他们有了这种学习数学的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学“认识三角形”这个内容时,我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进行的。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三角形的方法,观察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定点,几个角。学生基本能说出这些问题。接着就让学生根据对三角形已有的认识,概括出什么事三角形。
三、重视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7.“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 篇七
课堂实录:
师:在这幅篮球架图片上, 你能找出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
(多名学生表述。)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生1:公路边上“慢”的警示标志是三角形的。
生2:自行车车架。
生3:三角板。 (教师出示三角板)
生4:红领巾也是三角形的。
生5: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生6:有些篱笆的形状……
(学生举例后, 教师投影展示房屋屋顶、自行车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衣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引导学生画三角形。
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画的三角形。 (说说怎样画三角形。)
师:刚才大家画的这些图形都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一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两条边相交的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两条边相交形成的角是三角形的角。请同学们想一想,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 几个顶点, 几个角? (先和同桌说一说, 再分别把它们标在三角形上。指名一同学在黑板上标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 说说你对三角形的认识。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 三个顶点, 三个角。
生2: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
[评析:课始,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架图片入手, 通过观察, 找到已认识的几种平面图形, 引入三角形的认识;进而借助三角形表象,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找三角形, 再画三角形;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后, 再脱离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如此教学, 主动建构三角形概念就水到渠成。]
师:请大家将课前准备的饮料管任意剪成三段, 猜一猜: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剪、围, 教师指导。)
师:刚才老师看到, 有的同学剪成三段后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有的同学却做不到, 可见不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选定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三根饮料管让学生继续围一围、比一比。学生始终围不成。)
师 (展示后) :这样的三根饮料管的确围不成三角形, 是什么原因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1:其中一根饮料管太长了, 另外两根饮料管又太短了, 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由此, 你想到了什么?
生2:两根饮料管的长度和要比第三根长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3:最短的两边相加必须大于另外的一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4:两根饮料管的和等于第三根的长, 也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整理学生的猜想后, 板书:1.其中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2.其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刚才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桌合作, 再将另外两根饮料管剪开, 分别验证刚才的猜测。 (学生合作操作, 教师指导, 然后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把一根吸管先对折剪开, 再将其中一段对折剪开, 这两根短的长度和等于长的那根, 可怎么也围不成一个三角形。
生2:我们组的结论和他们组的一样。
生3:我们组这样想, 要使得任意两根相加都要比第三根长, 剪下的一根就不能等于全长的一半, 所以先剪下1/4, 再把剩下的3/4对折剪开, 就能围成三角形, 因为它的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边说边展示作品。)
师:是不是对于每个三角形都要具备“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条件, 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请大家动手测量刚才画的那个三角形, 看看它的任意两边之和是不是大于第三边? (学生再次动手测量、比较, 然后汇报交流。)
生1:我画的三角形, 第一条边长2.6厘米, 第二条边长3.9厘米, 第三条边长4.5厘米。第一条边长加上第二条边长, 大于第三条边长;第二条边长加上第三条边长, 大于第一条边长;第一条边长加上第三条边长, 大于第二条边长, 所以围成了三角形。
生2:我画的也是每两条边的和都大于另外的一条边。
师:通过刚才的猜测、验证, 你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生1:三角形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生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评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重要特征, 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 它既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剪饮料管围三角形, 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 有的学生不能围成三角形, 由此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提出三角形三边有何关系, 明确探究的方向。接着, 让学生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进行验证。最后确认“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整个探究活动, 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猜想验证、自主反思、揭示规律”的过程, 有效调动了学生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判断下面的一组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生1:2厘米加上3厘米正好等于第二段5厘米, 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如果是2厘米加上5厘米等于7厘米, 大于第三段3厘米;5厘米加上3厘米等于8厘米, 大于第一段2厘米,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1:必须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只要有一组不具备这个条件, 就围不成三角形。
生2:题中2厘米加上3厘米等于第二段5厘米, 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再分析下面一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生1:3厘米加上4厘米大于5厘米, 3厘米加上5厘米大于4厘米, 4厘米加上5厘米大于3厘米,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这组线段中任意两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段,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将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平均分成三段, 用这三段铁丝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1:18厘米平均分成三段后, 每段6厘米, 任何两段加起来都比第三段长,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18厘米平均分成三段后, 拼起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所以它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一根4厘米的小棒和一根长5厘米的小棒, 再配上一根几厘米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分别说出:配上3、6、5、2、8厘米长的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配10厘米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可以配无数根满足条件的小棒围成三角形。)
师:观察下图, 说说小明上学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看图, 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1:从图上看, 小明上学有三条路可走, 因为中间的路是直的, 所以走这条路最近。
生2:因为外边两条路是由两条线段组成, 两条线段的和都要比中间一条线段长一些, 所以走中间一条路最近。
生3:可以把这幅路线图看成两个三角形, 上面一个三角形两边加起来的和比中间一条边长;下面一个三角形两边加起来的和也比中间一条边长, 所以走中间这条路要近一些。
[评析:教师设计了4道练习题, 题与题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紧密联系, 紧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教学重点, 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起到了巩固新知, 深化数学概念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 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课后想一想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想和老师、同学交流。
8.“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赏析 篇八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少先队员,少先队员有什么标志呢?
生:都戴着红领巾。(教师投影显示:红领巾)
师:展开的红领巾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生:三角形。
【赏析】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是由旧知引出新知,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旧的数学知识引出新的数学知识,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践检验等属于数学外部的知识引出新知。小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出“新知”大多采取第二条途径,就像这里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每天戴着的红领巾)出发引出三角形这个新知一样。
【片段二】
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外形是三角形的物体呢?
生 1:小三角旗。
生 2:带车梁的自行车架。
生 3:植树时,有时候我们会在树旁边绑个小木棍,这也是一个三角形。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呢?
生:树、地面和小木棍围起来的三角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投影显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
【赏析】由于小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数学知识偏少,他们在学习新概念时,多数时候需要采取“概念形成”的获得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同类数学对象的多个不同例证进行分析、类比、猜测、联想、归纳等活动,独立概括出新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触同类数学对象例证的机会。这个片段就明确体现出了这一点。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些物体的外形是三角形,而是让学生回忆并举出所见过的外形为三角形的物体,再集中予以展示。这实际上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能列举出多种多样的符合条件的物体,教师再适时呈现典型物体,从而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体验了概念表象,最后又落脚到将要分析的几个典型例证上。
【片段三】
师: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等,它们的组成材料相同吗?
生:不同。
师:它们的颜色相同吗?
生:也不同。
师:那它们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它们的外形相同,都是三角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投影演示:逐渐隐去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的颜色等,只留下它们的外形:
【赏析】掌握新概念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排除概念非本质属性和提炼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这里采用的具体方法是通过三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三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类:“它们的组成材料相同吗”和“它们的颜色相同吗”是对这些具体的三角形例证非本质属性的认识;“它们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是指导小学生探究三角形概念本质属性的提示语,而且是具有方法论和元认知意义的提示语,它渗透了让小学生从几个不同物体中总结出共同特点的概括能力的培养。过程本身即是一种学习,起初是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加以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渐掌握在建构一个新概念的过程中如何向自己提出类似的问题,以指导个人探究和发现新概念。
【片段四】
师: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请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画出三角形并积极展示给教师看。
【赏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体操”是需要在活动中学习并熟练化的。充分发挥数学“思维体操”的功能,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是乐于进行外显行为活动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就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就让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也没有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让学生在还不知道三角形定义的情况下画三角形似乎是不合逻辑的。不知道什么是三角形怎么能画出三角形呢?但这里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可行的。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不知道三角形定义的情况下,完全能够画出三角形。其实,这并不难解释。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小学生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教学引入中已经形成了三角形的表象,对三角形应该是什么样的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片段五】
师:同学们都会画三角形吗?
生(齐):会!
师:那什么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呢?你是怎么画出三角形的呢?
【赏析】学生们虽然画好了三角形,可是谁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老师要求他们画三角形,更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的这一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思考中的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想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智力活动,这不同于刚才所进行的画三角形的外显活动。即使学生思考后得不出完美的结论(对小学生而言,实际情况往往就是如此),但是思考的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经历了思考的过程,学生会获得缄默知识或意会知识,这种缄默性的知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片段六】
生 1:我认为,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的图形。
教师在学生回答同时画出,问:你说的三角形是这样的图形吗?生 1摇头。
生 2:我认为,三角形不仅是有三条边,而且是有三个角的图形。
此时,教师又画出,问:你说的三角形是这样的图形吗?生 2也摇头。
师:下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
师: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生:三角形要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三条边还要围起来。
教师结合回答,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赏析】之前学生进行了画三角形的外显活动和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的內隐活动,对三角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但是如何准确地表述,对小学生而言仍然是一个难题,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的表述往往是不严密的,容易被教师“钻空子”,但教师“钻空子”的目的不是为难学生,而是让学生产生“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之感,“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我觉得自己说的符合三角形的特点,为什么老师还能找出毛病呢?”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深层次的激发,迫切想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时候的学习无疑是高效率的,学到的知识也是难以忘记的。
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生成学生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教概念、教知识,更要教学生建构新概念、新知识的方法和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从“不知”开始逐步达到问题的核心,直至最终解决问题。“三角形的认识”这些教学片段清晰地体现了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智慧生成的促进。当然,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尚处于模糊的萌芽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地予以引导,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明确化的引导或者说“明示”,即明确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郭里集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9.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九
2、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这节课我进行了8次课堂巡视,其中4次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两次分别对三名学困生进行重点辅导,巡视时关注面较广,目的性明确。但在“个别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重点观察中,一位学困生在前半节课中共举了两次手,未被我关注,之后再没举过一次手。课后这位学生找到我问我原因。我与他进行了个别谈话,问他为什么后半节课没再举手,回答是:“反正也不会提问到我。”学生的态度似乎有些不以为然,其实蕴含着不满。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忽略个体差异、害怕问题暴露,相反应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3、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做到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学生的精彩回答应予以热情的肯定,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10.《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
三角形的分类既作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实验方法,分小组完成。既可以利用手头已有的三角形,也可以用小棒摆其他的三角形,认识到三角形是无限多的,观察记录每个三角形角的情况,进而将三角形按角分三类。进而让学生比较三类三角形的异同点,使教学向深层次推进,促进了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本课安排了根据露出的一个角猜三角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重点放在只露出一个锐角来猜三角形上,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它有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三种可能,通过这个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等能力。
在前面判断三角形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11.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习,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12.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十二
江西宁都黄陂中心小学:张珊英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第一课时,教学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80页的情境图):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科技大楼。你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发现了什么?
生: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有很多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课件突出显示情境图中的几个三角形,让学生在课本的情境图上用彩笔任意描出几个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1:红领巾是三角形的。
生2:有的小旗也是三角形的。
生3:阳台的栏杆上有三角形。
生4:地砖上有三角形。
生5:电视转播塔上也有三角形。
师:这是老师收集到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上的三角形。(课件播放:高压线铁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它究竟有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感性材料导入新课,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此,学生有了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愿望。]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一)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么摆的?
生1:我是用了3根小棒摆成三角形的。
生2:我是用了3根小棒首尾相接围成三角形的。
师:请你给大家示范一下吧。(生2在实物投影仪上摆)摆成三角形的小棒表示的线是线段、直线还是射线?
生:是线段,因为小棒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3: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4: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哪种说法更准确?课本上是怎么概括的?请认真读一读。(指导学生看教材。)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设计的“摆一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三角形概念的构建之中,亲自经历了三角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发现只有将三根小棒首尾相接所拼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围成”的含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你会画一个三角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并选择几种不同的画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生1:都有三条边,还有三个角。
生2:还有三个顶点。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三角形具有哪些特征?
生: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一摸,哪儿是三条边,指出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再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边、角和顶点。
[评析: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思考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在经历“画三角形——比三角形——说三角形——摸三角形”的探索过程中,自主
发现了三角形的特征,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你能测量出自己画的这个三角形的高吗?动手试一试。如果碰到困难,可以阅读教材,可以互相商量,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学生小组合作:或阅读教材,或动手测量,或小声议论。)
师:看过书,你知道了什么?
生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生2: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为“三角形ABC”。
生3:我还知道三角形的高就是从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底边的垂线段的长。
师:根据生3的意见,你能在这个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吗?尝试一下,注意代表高的这条垂线段要画成虚线段。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选出几种有代表性的画法在投影仪上展示、评价。)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ABC”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大胆尝试一下。
〔学生再动手尝试分别画出其他两组底和高(此时,只要求学生画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选择几种画法展示,同学评议交流。〕
[评析: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合作交流为依托,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学习,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操作、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索中弄清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并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数学课程理念。]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这些图中哪儿有三角形?
生1:自行车的大架是三角形。
生2:路灯杆上有三角形。
生3:电杆上的支架也是三角形。
师:在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就明白了。请同学们拿出钉好的三角形框和四边形框分别拉一拉,交流一下感觉,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三角形框拉不动,四边形框拉得动。
生2: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生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要使四边形框拉不动、不变形,应该怎么办?
生:在相邻的边上钉一根木条,使相邻的边与木条成一个三角形。
师(出示一把摇动的椅子):这把椅子摇晃了,怎样加固它?
生:在摇晃的椅子腿上斜着钉上木条,出现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就稳定了。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生1:房架、屋檐做成三角形,是为了房屋更加稳固。
生2:铁塔、铁桥、栏杆、自行车及各种支架上的三角形,就是应用三角形稳定的特性。
[评析: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教师在让学生经历“情境——疑问——实验——解释——应用”的过程中,自己得出结论,彰显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新课程理念,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2.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3.房架、自行车大架和电杆支架做成三角形,是应用了三角形的()。
4.画一个三角形,用字母ABC表示它,标出这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再标出三角形ABC的一条底边,并画出底边上的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3题。
[评析:练习的目的之一,是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技能技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及应用的过程之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回顾总结,对所学知识及时梳理、整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网络。]
反思:
1.联系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本课巧妙地选择和利用生活中的三角形,使教学内容变得充实、丰富和生动,让学生在主动而有趣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3.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上幼儿是被理解、尊重、接纳。是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小小的自主发展。
在这堂课上教师是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是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师幼配合很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推荐阅读:
认识三角形反思09-10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7-20
小班教案《认识三角形》08-20
认识三角形小测试11-15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理念07-16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07-11
三角形的特性课后教学反思08-21
第七册《三角形的高》教学反思10-10
数学六年级上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