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预警知识

2024-08-08

气象预报预警知识(共8篇)

1.气象预报预警知识 篇一

冬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一、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对交通及农业可能有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大雪到暴雪。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暴雪。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大暴雪。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特大暴雪。

二、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48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

(二)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强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三)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特强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四)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极强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16℃以上,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三、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6级以上大风,阵风7级以上。

(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8级以上大风,阵风9级以上。

(三)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10级以上大风,阵风11级以上。

(四)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12级以上大风,阵风13级以上。

四、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可能出现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浓雾,能见度小于500米。

(二)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可能出现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200米;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浓雾,能见度小于200米。

(三)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小时可能出现强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强浓雾,能见度小于50米。

五、霾预警信号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

(二)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重度霾,易形成重度空气污染。

(三)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严重霾,易形成严重空气污染。

六、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雨雪,24小时内可能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雨(雪),易形成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影响。

(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冻雨或雨雪,6小时内可能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冻雨(或雨、雪),易形成道路结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三)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冻雨或雨雪,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冻雨(或雨、雪),易形成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

七、持续低温预警信号

持续低温预警信号分两级,分别以蓝色、黄色表示;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期间发布。

(一)持续低温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

(2)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候平均值)偏低5℃及以上。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或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5℃及以上)。

(二)持续低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2℃;

(2)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候平均值)偏低7℃及以上。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2℃(或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7℃及以上)。

八、电线积冰预警信号

电线积冰预警信号分两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

(一)电线积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出现降雪、雾凇、雨凇等天气后遇低温出现电线积冰,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电线积冰。

(二)电线积冰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出现降雪、雾凇、雨凇等天气后遇低温出现严重电线积冰,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可能对电网有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电线积冰,可能对电网有影响。

2.气象预报预警知识 篇二

本文通过分析惠州市近几年天气预报服务的实际工作, 总结出预报服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一、天气预报预警存在的不足

(一) 预报产品的预报范围较大和局地性很强的强对流天气的矛盾

在我国, 目前各地的天气预报水平, 都在积极开展精细预报工作, 但难度确实很大。在华南地区, 春夏季节强对流天气频发。由于强对流天气尺度小、时间短、强度强的特点, 它造成的天气灾害局部差别很大, 实际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而实际天气预报范围较大, 落点主要以区县为主, 远远大于强对流天气的尺度 (可能一个村或者几个村) 。在时间段上, 天气预报主要以24小时为一个预报时间段, 但实际降水的时间段只占一天时间极少一部分。

(二) 手机短信的速度颈瓶问题和降雨突发性强的矛盾

我国各地气象部门面对不断发生的各种灾害性天气, 主要是采用发布各种预警信号。操作步骤是按照实际灾害性天气所引起的实况, 根据气象预警信号意义和发布规范, 由当班人员利用软件发出预警信号, 省局接受到预警信号, 再经过省局的发射平台把相关内容发回广大市民。正是由于这样的操作, 用户接受到预警信号信息比值班员发布预警信号时间往往推后18分钟左右。在广东地区, 强对流天气 (特别在春夏季) 一般都是突发性很强, 短时雨势大, 灾害严重, 往往在半个小时内灾害基本结束。晚收到预警信号信息的情况就会给广大市民造成雨已经下大了或者雨停了, 气象部门才发布预警信号短信息。

(三) 农村地理位置偏远而且信息通道经常不是很畅通和本身的抗灾能力较差的问题

城市它的天气警报系统和防灾防洪设施远比农村完善, 实用性更好, 导致它接受不同灾害的信息和抵御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能力会更强。农村多为不坚固的建筑, 更没有城市那样的基础建设, 在大洪水、强对流天气 (比如雷雨大风、龙卷风) 和滑坡、泥石流面前, 极易被破坏, 甚至摧毁。气象预报预警灾害短信很难到达偏远农村里的每一个农民手中。很多地方所发的预警信号和预警信息主要涉及人口多的城镇, 很少考虑偏远农村。因此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能及时拿到最他们最需要的气象预警及气象灾害信息。

(四) 不连续性的地方影视 (晚上不开播) 和时效性强的气象信息的矛盾

目前通宵直播的市一级的电视台很少, 我市基本上都是11点25分后, 电视台转为自动播放。很多时候, 晚间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又比较多, 夜间经常有气象台站在发布各种灾害预警信号、灾情和临近预报。由于电视台无人值班, 天气信息无法经过电视, 迅速传递给那些需要的人。

二、构建县 (区) 级预报预警气象服务平台

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 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个粗浅的想法:基于现有的预报水平没有明显的进步的现状, 我们应该构建县 (区) 一级安全气象服务平台———县 (区) 一级预报预警气象服务平台:利用固定电话和移动手机短信, 并有效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自动站等, 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的进行气象服务。

平台设计:

利用雷达资料的及时性和它对降水云系的正确定位, 利用自动站对雨量的实时监控, 把雷达反射率因子 (回波图) 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最好能够分辨村的地图) 进行比对。经过判断其回波的移动速度, 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直接和当地政府的领导 (比如村长、镇长等) 联系, 再经由他们及时把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给广大村民, 并组织防御。

该服务平台针对灾害性天气做出的面向县区一种安全的天气预报及预警的工作服务平台, 需要当地气象局预报工作人员有充分的责任心, 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多普勒雷达的气象知识, 并对当地的人口、地理、地形地貌、村庄分布和经济情况都够了解。并且区域不应该大, 囊括的地理、人员的信息不能太多, 以避免增大预报员的压力, 不利于预报服务。一般做一个县 (区) 的预报服务是最合适的。

该系统的关键区 (红色区域) 应该在比较关注或经常受灾的城区、城镇、村庄、高速路段和工业区 (特别是怕雷击的工业区) 。引入风暴跟踪因子 (蓝线) , 采用强回波报警、中气旋报警和强速度报警, 判断强降水回波影响的区域的移动情况。一旦有可能经过我们设定的关键区, 系统将判断其影响情况和什么时间影响, 进行电话报警。

参考文献

[1]姜海如.关于实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战略任务的思考[G].气象软科学, 2004.

[2]刘英金.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3]肖伟军, 刘运策.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 2004.

[4]李海鹰, 徐宁军.中山市预警信号发布初探[J].广东气象, 2004.

3.防震:从预警到预报 篇三

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虽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可能是两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如果认为地震预报不准确而不去做,是一种保守和畏难观念。然而,即使认为地震预报目前难以做到,但并不停止探索的脚步,而是尝试着有所作为,这是科学的和发展的观念。

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尚未发生之前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将发生何等规模的地震,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时或发生后,利用距离地震发生地最近的地震台快速确定地震的基本信息,在地震波还未到达另一个可能遭到破坏的地区,告知当地人们采取应急措施。这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可以做到的。日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

2008年6月14日上午8点43分,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里氏7.2级地震,日本政府称,他们提前10秒在日本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发布的地震预警。

日本研发的一套“紧急地震速撤系统”正是通过时间差来对地震做出预警。地震发生时,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地震波(简称P波)先活动,接着就是破坏力大但速度慢的地震波(简称s波)出现。两种震波之间存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日本研究人员使用仪器探测出P波后,迅速发出预警。在s波来临之前,人们可以得到几秒到十几秒的宝贵逃生时间。而且,利用这几秒十几秒的预警时间,可通过自动装置暂停煤气、电、水、核电站、化工厂等的运行,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当然,我国与日本相比在地震预警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如首都圈地区以外区域的台网密度和监测力度还非常不足,技术上也存在局限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去尝试和探索。

4.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 篇四

应对制度

为了有效防范突发地震、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县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首位,把握气象灾害预防的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各班班主任负全责。学校对各班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学校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学校各班的防汛防雷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

1、日常工作职责

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 加强对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特别提醒师生在上下学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 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排水沟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加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旗杆,以及围墙、厕所、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上报。

④ 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室、农远接受室、实验室等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2、应急救援职责

在上级防灾指挥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规范、有序、快速、有效地组织本校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开展如下几方面工作:

(1).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学校如事先接到地震部门的预报,或遇突发性地震,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2).迅速组织开展自救

①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发出地震警报。

②组织教师带领所在班级,在第一时间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③ 如来不及撤离,教师应组织学生迅速躲避在安全位置(如课桌下面),等待地震间隙时迅速带领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

④ 有序组织有救援能力的教职工开展救援工作。

3.做好安抚工作,稳定人心做好撤离到安全地带师生的安抚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发出救援信号,等待救援。

5.XXX气象灾害预警联动合作协议 篇五

甲方:

乙方: 丙方:

为建立快速高效的预警联动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接收和处置响应工作水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XXX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试行)》(XX办发〔2016〕75号)的有关规定、要求以及防灾减灾的需要,经三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我市当前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负责及时组织制作、发布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服务信息,信息种类和内容详见“重庆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服务信息目录清单”。

二、乙方根据本部门或本行业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结合甲方公布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服务信息目录清单”,确定所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气象服务信息种类(在选定的种类后打 “√”),明确服务需求。

三、甲方根据乙方提出的需求,制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和服务计划,并委托丙方向乙方提供相关信息的发送服务。

四、乙方应委托丙方在乙方布设预警信息发布应用平台(以下简称应用平台),并利用应用平台获取甲方提供的服务,同时可利用应用平台开展预警信息再发送、与甲方视频会商、气象信息共享服务。应用平台基于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布设,其网络布设、设备调试安装所需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乙方应明确相应机构和人员承担预警信息的接收、处置、响应反馈和在本部门行业内的转发、传播以及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和应用平台的运维工作。为此,乙方应向丙方提供承担应用平台运行管理的机构名单和人员名单以及接收提示短信、语音呼叫提示的电话号码,若相关信息发生变更,应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丙方,丙方对乙方的相关信息实行备案管理。

六、丙方为乙方提供应用平台技术支持服务,负责培训乙方应用平台运维人员。如乙方应用平台出现故障,应及时开展故障自排工作,如不能解决应及时书面通知丙方派技术人员指导乙方排除故障,并为故障处理提供相应的保障。涉及乙方应用平台、网络维修更换等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甲方发布气象预警及相关信息后,丙方及时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乙方应用平台发送,并通过三种方式提示乙方及时查收:一是通过乙方应用平台报警方式提醒。二是通过乙方提供的3个短信号码以短信方式提醒。三是通过乙方提供的1个值班电话号码进行语音呼叫提醒。

八、乙方收到预警信息后,应根据本部门或行业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负责利用应用平台发布功能或其他方式向本部门或行业内相关领导或应急处置人员发送,为此,乙方应在应用平台建立发送对象群组,并做好预警信息再发送工作。

九、乙方收到重大预警信息(标注有“重大”字样)后,应2小时内,通过应用平台向丙方反馈预警信息的接收和处置情况,由丙方及时汇总并报市委、市政府值班室。

十、乙方因防灾减灾工作需要,需利用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甲方开展常态和非常态会商研判工作的,需提前3小时以上通知甲方和丙方。

十一、乙方因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甲方提供应急气象保障的,应及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要求通知甲方,甲方根据预案要求及时为乙方提供保障服务。

十二、甲乙双方根据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联合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应建立的相关工作机制和措施,包括资料共享、联合会商及信息发布流程等另签补充协议完善。

十三、甲乙双方支持丙方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无偿向市政府相关部门共享非涉密的防灾减灾信息,包括防灾减灾基础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丙方负责相关信息的采集接入和共享服务工作。

十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乙方向所属部门、单位和个人传播甲方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服务信息,应以“根据市气象部门×年×月×日×时发布的××”等方式标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且附件1中《每日气象要讯》及《重要气象服务专报》两类服务信息因属面向为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决策服务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公开传播。

十五、甲乙丙三方应根据本协议精神,指导区县的相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协作机制并签署合作协议。

十六、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如需调整相关内容,经甲乙丙三方沟通协商后进行补充修订。

十七、甲乙丙三方应严格落实本协议相关工作内容,因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自行负责。

十八、本协议一式六份,甲乙丙三方各持两份。

甲方联系机构:

甲方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联系机构:

乙方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丙方负责机构:

6.沭阳县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篇六

目录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 组织体系

2.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2.2主要职责 3 预警预防

3.1信息监测、预测与报告3.2预警预防行动 3.3预警支持系统 3.4预警级别确定 4 应急响应 4.1启动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措施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4应急通信方式

4.5灾害评估 4.6信息发布 4.7应急结束 5保障措施

5.1通信与装备保障 5.2技术保障 5.3宣传、培训和演习6 后期处置 6.1灾害成因分析 6.2灾害保险证明 7 奖惩 7.1奖励 7.2责任追究 8 奖惩

8.1名词术语解释 8.2预案管理 8.3预案解释部门 8.4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江苏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通知》、《宿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宿迁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沭阳县行政区域内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等应急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原则。

1.4.2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1.4.3 坚持防灾与抗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1.4.4 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做到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2 组织体系

2.1 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县气象主管机构成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水务、环保、广电、通信、电力、农业、交通、水产、国土资源、民政、财政、发展改革、经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2.2 主要职责

2.2.1 气象主管机构职责

⑴负责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的发布,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

⑵为县政府启动和终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⑶负责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和上报工作; ⑷组织实施增雨、防雹、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⑸协调处理在实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的有关问题;

⑹承担其他应急预案中规定的相应职责; ⑺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2.2.2 相关部门职责

水务、农业、国土资源、水产、民政、环保部门:及时提供、交换水文、风暴潮、农业灾害、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等信息。

广电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播发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信息,做好宣传动员和新闻报导。

通信部门:组织协调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各种气象信息传递和报送的通信线路畅通。

交通部门:保证县气象局气象服务和移动气象台现场服务人员、设备运输的交通道路畅通。

电力部门:负责协调电力企业应急工作,保证重大气象灾害信息传递、报送和重大气象灾害发生现场气象服务工作的电力供应保障。

发展改革、经贸等部门:调配预案实施后的相关物资、医药用品,保证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地气象服务人员正常工作。

财政部门:按规定做好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应急经费拨款与管理工作。预警预防

3.1 信息监测、预测与报告 3.1.1 气象灾害信息来源和内容 ⑴ 来源

县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应当做好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测预报、警报工作,及时提供警报、实况和气象灾害信息;

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应向县气象局提供气象灾害情况。⑵内容

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

灾害性天气实况,包括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情况、灾害性天气过程实况,以及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

气象灾害灾情,包括因气象服务而减少损失的情况等。凡符合《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规定报送标准的,应当按其规定的格式、标准和程序报送上述内容。

3.1.2气象灾害信息审核和报送

⑴ 县气象局收到气象信息后,经审核符合省气象局规定上报标准的,由县气象局在逐级上报的同时,直接上报中国气象局值班室和所属决策服务中心。

⑵ 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可以采用业务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传真等方式传递,并通过电话确认。

气象灾害信息接收处理单位应当24小时值班,收到信息后及时审核、处理。

3.2预警预防行动

县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本级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配合准备,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建设,保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2)建立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

3.3.2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和 完善本部门互联共享的重大气象灾害紧急处置信息系统。

3.4预警级别确定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定为四级预警:

3.4.1 Ⅰ级预警。在县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气象干旱、寒潮(含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热浪、雷电灾害、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特别严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3.4.2 Ⅱ级预警。在县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气象干旱、寒潮(含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热浪、雷电灾害、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严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4级。

3.4.3 Ⅲ级预警。在县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气象干旱、寒潮(含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热浪、雷电灾害、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较重)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3.4.4 Ⅳ级预警。在县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气象干旱、寒潮(含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热浪、雷电灾害、龙 7 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一般)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4应急响应 4.1启动应急预案

4.1.1一级启动。在县行政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Ⅰ级气象灾害预警,由县气象局通过市气象局报告省气象局,请示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县气象局根据省气象局转达的中国气象局的指令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同时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向县级气象业务单位发布启动内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并报县政府。

4.1.2二级启动。在县行政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Ⅱ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由县气象局通过市气象局请示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县气象局根据市气象局转达省气象局的指令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同时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向县级气象业务单位发布启动内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并报县政府。

4.1.3三级启动。在县行政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Ⅲ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由县气象局请示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县气象局根据市气象局的指令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由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向县级气象业务单位发布启动内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并上报县政府和市气象局。

4.1.4四级启动。在县行政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Ⅳ级以上气象灾害预警,县气象局应当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向本级气象业务单位发布启动内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并上报县政府和市气象局。

4.2 应急响应措施

4.2.1 县气象主管机构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后,县气象主管机构和其所属气象台应当按照以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响应:

(1)一级响应:

省气象局转达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一级启动响应命令后,县气象主管机构及其业务单位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县气象局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直属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所属气象业务单位应当加强与市气象局各直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灾害发生后,县气象局应当积极配合上级气象部门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监测、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相关县气象局通报;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县气象局各业务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2)二级响应:

省气象局发布二级启动响应命令后,县气象局及其所属气象业务单位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县气象局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政府和市气象局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灾害发生后,县气象局应当积极配合上级气象部门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监测、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相关县气象局通报;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县气象局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3)三级响应:

县气象局根据市气象局下令发布三级启动响应命令后,县气象局及其所属气象业务单位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县气象局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政府和市气象局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灾害发生后,县气象局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相关县气象局通报;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县气象局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4)四级响应:

县气象局发布四级启动响应命令后,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发布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跟踪服务工作;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相关县气象局通报。

4.2.2县气象局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4.2.3其他各部门应当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立即做好相应的应急启动工作。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3.1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灾情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县气象主管机构归口处理,实现共享。

4.3.2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4应急通信方式

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参与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的各有关单位应当保证通信畅通,并将值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本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4.5 灾害评估

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重大气象灾害评估。

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由共同的县气象局或其指定的单位负责。

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及时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

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重大气象灾害救助、赔偿的依 12 据。

4.6信息发布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

4.7应急结束

除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决定终止的相应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外,县内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终止,由县气象主管机构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应急预案决定终止,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同时向上下游县气象局通报。保障措施 5.1通信与装备保障

5.1.1以现有气象通信网为主体,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有线和无线、地面和卫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通讯系统。

5.1.2建立反应迅速、灵活机动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

5.1.3县气象局应当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现场建立移动气象台或现场气象服务保障系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气象保障。

5.1.4有关单位应该加强对重要通信设施、传输线路和技术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养护,配置备份系统,建立健全紧急保障机制。

5.2技术保障

5.2.1县气象局在市气象局的支持下应当建立重大气象灾害 应急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专家小组,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职责是:

(1)对重大气象灾害成因及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由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指导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工作;

(2)参与对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3)指导开展对社会公众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训。

5.2.2依托相应的气象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5.3宣传、培训和演习

5.3.1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宣传。

5.3.2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级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组织本部门人员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演。后期处置 6.1 灾害成因分析

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重大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报本级人民政府。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进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总结和服务情况、效果分析。

6.2灾害保险证明

县气象局应当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 14 项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证明。奖惩 7.1 奖励

7.1.1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7.1.2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认烈士。

7.1.3对因参与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7.2责任追究

7.2.1县气象主管机构以及有关气象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7.2.2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后,有关部门谎报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附则

8.1 名词术语解释

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龙卷风等天气气候 15 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8.2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县气象局制定,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改和完善,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8.3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8.4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气象 灾害 预警△

应急预案△ 通知

7.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语音合成 篇七

“96121”作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和气象预警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保障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语音合成系统的开发,做到当遇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通过96121系统,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快捷地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模块构成及流程图

由于96121节目制作工作站中的语音库是相对固定的,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文字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它很难像常规的短期预报等信息那样,通过库中的语音合成来生成信箱的语音,因此,通过TTS(Text To Speech)技术将预警文件的文本内容转换为96121能识别的语音文件格式,再由96121系统自动读取该语音文件,从而达到生成信箱语音的目的。同时自动在顶级信箱中添加预警信息的提示音,引导用户的拨打。该系统为后台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的干预。

1.1 自动查找最新的预警文件模块

由于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现以Word文档的形式存放,通过这个模块能查询到在搜索时间间隔T(T=2-5Min)内,最新生成的预警文件的Word文档。发布的预警文档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类是解除先前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对于解除的灾害预警信息,将在96121系统中发布30分钟后取消。

1.2 读出预警文档中的预警内容模块

灾害预警Word文档中是一个固定格式的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发布标题、发布对象、签发人,预警信息内容等。通过VBA程序来控制读取Word文档里第7行内的预警信息内容文本,然后生成txt文本输出到指定的路径下,以作为TTS转换文本来使用。部分程序代码如下:

1.3 预警文本转换为语音文件模块

这个模块利用TTS技术,将预警文本的内容自动转换为可以被96121系统识别的语音格式文档,这是整个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将在后续做详细介绍。

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TTS开发接口

使用的是科大讯飞Inter Phonic语音合成系统的TTS SDK开发接口,在Windows平台中使用时,需要在运行目录下拷入开发包中的组件,包括头文件STTSApi.h、动态引入库STTSApi.Lib以及动态链接库i Fly TTS.dll和STTSApi.dll,然后在模块中进行STTS Api的声明如下:

3 在96121系统中的实现

通过前面的步骤,已经实现了一旦有新的预警Word文档生成,系统即自动生成8K8bit的预警语音文件,文件名为yujing.au,当解除预警信号30分钟后,则以空语音文件来代替yujing.au。而在96121系统中需要提前进行一些设置,即可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后,用户拨打96121电话时,首先听到的就是最新的灾害预警信息。96121中的设置步骤为:通过信箱设置将某一信箱设为“灾害天气预警”信箱,并将该信箱与原先用户拨打96121首先听到的那个信箱相关联,之后把“灾害天气预警”信箱设置为用户首先能听到的信箱。最后在“用户扩展功能接口”中,将yujing.au文件指定为“灾害天气预警”信箱的声讯语音,这样当96121系统检测到yujing.au文件有变化时,就能够自动转换为“灾害天气预警”信箱的语音。

4 结语

灾害性天气预警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送应该做到环环相扣,才能将灾害天气带给公众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目前通过96121系统所做的灾害预警信息服务还只是被动式的,今后还可以朝着电话主动呼出服务的方向发展。

摘要:通过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动合成96121可播放的语音文件的方法(TTS),保证了预警语音在96121系统中第一时间的传播,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

关键词:气象灾害预警,自动,语音合成

参考文献

[1]InterPhonic用户开发手册Programmer’s Guide.

[2]王仕星,谢国权,冯国标,等.浙江省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建设框架设计[J].浙江气象,2009,30(增刊).

8.气象预报预警知识 篇八

关键词:生态林业;森林;服务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79

1气象对生态林业服务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频发,生态林业面临日益复杂的气象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积极开展林业与气象合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做好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气象预测预警工作,对于防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态林业气象服务现状

2.1部门合作情况

2005年,二道气象站迁至池北区后,与保护中心开展了部门间的合作,至2012年,长白山气象局成立后,气象局与保护中心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在森林防火工作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气象局与防火办每年联合会商200次,联合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180次,发布各类气象信息100余期。每年春秋两季,保护中心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气候预测产品召开调度会议,安排防火及森林保护工作。目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已经60多年无重大大森林火险发生,自开展合作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加强气象监测预警与提高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息息相关。

2.2社会公众信息服务

拓宽发布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协同保护中心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提高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森林火灾防范意识。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态势,每年制作松毛虫防控专报10余期,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2012年,和龙林业局、白河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和白山市的长白、抚松县境内,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42.16万亩,其中1/3为重度发生,气象局及时提供气象服务,提供飞机喷药最佳喷洒时间等,落叶松毛虫防治成效显著。

2.3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加强科研合作,拓宽林业与气象合作研究领域,针对气候变化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联合开展对森林火险预警、森林火灾监测、气候变化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气候变化对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危害及种群动态的影响、异常气候条件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关系等作为研究的重点,不断提高森林火险预警、火灾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在研课题有火险指数在长白山保护区适用性研究和长白山保护区红松球果螟病虫害气象指标研究两项,不断探索创新林业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有效提高林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2.4建立健全合作机制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合作事项;对防火关键期和重点区域加强监测预警,联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遇有突发灾害时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气候监测预测、气象站观测数据等信息,林业部门提供林业生产动态、林业气象灾情及防御减灾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等信息。联合建设人影地面标准化作业站,部门合作开展增雨作业有效降低了额森林火险等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014年,进入秋季防火期以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气温略低,降水偏少,对森林防火非常不利。9月1日~10月15日全区平均气温为10.9℃,与历年同期11.2℃相比略低0.3℃,降水量为51.7毫米,比历年同期84.3毫米少38%,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仅为20%,枯枝落叶层厚度4厘米,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尤其是风灾区,草木已枯萎,枯草高度1米以上,含水率极低,遇有明火或雷击极易引发森林火灾。10月25日11时,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白河站附近发现火情,12时火势已基本控制,针对火场可能存在的暗火及紧张的防火形势,按照管委会扩大增雨作业区域的要求,10月25日13时,气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人工增雨作业的可行性方案,并成立了指挥调度组、气象情报组、现场工作组三个小组,做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6日增雨作业的作业区降水量平均9.5毫米,风灾区均出现6毫米以上降雪,达到大到暴雪量级,最大积雪深度4厘米,周边非作业区降水量为0.4毫米,净增降水量9.1毫米,作业直接影响面积3000平方公里左右,有效增雨2730万立方米。据防火办资料,增雨作业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明显降低,26日火险等级降为1级,起火区大面积已经不存在暗火,留守人员由20余人减少至9人。根据保护中心资料,当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全区3级时,维东站防火观测点除预备队外,全员进山巡视,每天24小时在岗,工作量及其庞大,据保护局统计资料,10月1日至10日,当火险预报3级或者4级时,保护区每天平均24.5个组进山进行巡视,平均139人次;当火险预报2级时,每天16个组进山进行巡视,平均86.4人次;当火险预报1级时,每天9个组巡视,平均28人次,只在公路上进行生态保护巡视。本次增雨作业后,火险等级预报直接降为1级,改为每天9个巡视组,28人在公路巡视即可,直接减少巡视人员110左右人(本统计人员不包括森林警察部队巡视人员)。2012年至今,长白山气象局与保护中心联合开展增雨作业6次(如图1),联合开展防火应急演练3次,联合实地调查3次。

图1 联合开展增雨作业

3 生态林业气象服务内容

充分利用气象科技资源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积极推进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生态林业发展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不断更新服务内容。目前主要服务内容有: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预警服务;人工增雨作业技术为防、扑灭森林火灾提供有力援助;为林业部门调整林业生态结构和布局、推广引进和培育优良新品种、科研试验等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4 未来发展方向

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提高技术含量,尤其是2016年开始森林机构深入开展长白山生态修复保护区气象服务,对长白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长白山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河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类十分丰富,降水丰沛,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长白山气象局继续深入开展生态林业气象服务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包红霞,魏新功.浅析舟曲县气象要素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关系[J].甘肃科技,2012,(19).

[2]唐云起,陈丽.发展我省林业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路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周海龙,王金平,谢永德.DYYZⅡ B型林业自动气象站极大风向风速记录异常现象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9,(03).

[4]王天福,杨振华,杨忠民.浅析迭部地区气象要素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关系[J].甘肃科技,2008,(24).

[5]宋宏,冯瑞炤.我省新型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考与探讨[J]. 山西气象,1999,(01).

上一篇:党报记者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下一篇:人生奋斗经典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