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常规管理讲稿

2024-07-15

中小学常规管理讲稿(精选8篇)

1.中小学常规管理讲稿 篇一

同学们,大家好:

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我是你们的班主任,32岁属牛,来自美澳学校,代地理课,叫梁恕俭。(板书并简介)“梁”是梁山好汉的“梁”,________年前上学时,同学曾赠我一个绰号:“拼命三郎”是讲我学习拼命,打球卖命,惜时如命。“恕”的本义是“体谅”,“以己量人谓之恕”,“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俭”的本义是自我约束,不放纵;有个五字成语叫“温良恭俭让”,它的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我这人从未算过命,也从不烧香拜佛,但却迷信我名字中的“恕、俭”二字及属相“牛”,牛的特点大家都很清楚:勤勤恳恳,老老实实,默默无闻,忍辱负重。

说了这么多,一言以蔽之,我的性格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梁——恕——俭——牛!(笑声)从大家的笑声中,我知道同学们把“牛”的意义升华了,其实我也正想用它一语双关。那么梁恕俭到底牛不牛,咱们让时间来验证一切。

同学们,昨夜我到凌晨三点才睡着觉,为什么?兴奋的。(别笑话我!初为人师时我是彻夜未眠)我盼这一天盼了一个多月,假期里,因不能上课,嘴角急得上火起疮,说句实话,每到学期末,我总有一丝无法述说的惶恐,就像我每逢周末离开学校时,总有点恋恋不舍一样——我害怕暑假的漫长,害怕休闲时惰性的滋长;更害怕没有学生的日子里,那份难补的空虚与寂寞。我喜欢朝阳,喜欢天不亮就起床;喜欢将每一天拉得很长很长。遗憾的是,时间在我面前,跑得特快,有时埋头备课六七个小时,感觉只是一瞬间。甚至放晚自习后,不得不离校时,我还需要这样安慰自己:赶快回家!赶快睡着!一觉醒来,又是一轮崭新的朝阳。

漫长的暑假终于结束了,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天,今天是千里有缘的第一次相会,今天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师生,新的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许一个心愿,愿我们高一·二班的全体师生和谐相处,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共同进步。

憋了一个假期,我的话匣子关不上,刚才聊了“梁恕俭牛”四个字,再聊四个字:缘、苦、美、信。这也算四四如意吧。

(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抗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友情的奥妙。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缘。

酸甜苦辣中大家普遍反感的是“苦”味,人人都想脱离苦海,少吃苦头,可我们的高中第一关就是军训,而军训又是吃苦的代言词,这是为什么呢?(点名请同学解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搜寻包含“苦”的褒意语:良药苦口利于病,苦中作乐,苦尽甘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人如果连喝黄连都不皱眉头,那么什么苦味还能逼他就范。小时候,娘就告诉我,人吃多少若就能享多少福,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吃苦,正是为了明天享福。

所以对于眼前的军训,大家要树立正确的军训观,“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让军训培养我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让军训强健我们的体魄,加强组织纪律性;让军训改掉我们的拖拉散漫、娇弱慵懒的坏毛病。通过军训我们会懂得,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泪水和汗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的方式,人皆不同。有的人穿奇装异服,戴珠宝首饰;有的人热爱运动,坚持健身;也有的人,勤奋学习,追求内秀……那么哪种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高中生应该追求的美呢?聪明的学生会选择后者,所有的老师都厌恶前者,这又是为什么呢?爱穿戴者必好攀比,而攀比又是无休止的。有人曾说:“生活的累一半来自于生存,一多半来自于攀比。想想这又何必呢?与其在别人的世界里献媚取悦,倒不如在自己的天空下完美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而靠穿戴装饰出来的美丽是庸俗低贱的.,毫无魅力可言,请同学们记住:美在内,惠已;美在外,媚人。

鉴于此:学校严正要求,一、长发问题,男不超寸,女不及肩。

二、不准佩戴任何饰品。

三、杜绝一切娱乐装备,如MP3、随身听、手机等。

自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接一个班我都对学生讲,你可以忘记我所教给你的一切知识,但你必须学会自信。因为自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现代人则说:没有任何人能把你打败,除非你自己。自信又是我们成功的基础。我一直非常欣赏邓亚萍的广告:我自信,我成功。邓亚萍精神就是一种不畏任何强手,不畏任何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水平,相信自己最终能取得胜利的自信理念。

自信有很多种表现,在此我只谈一下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学习上的自信。学习上的自信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习水平作出正确的判断。学习好,为什么好;学习差,差在哪里,是不够刻苦,还是方法欠缺?有了正确的判断,才能对症下药,迎头赶上。学习上的自信还表现为对自己的学习做好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什么时候学习哪些内容,什么时候完成,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成功。

另外我强调三点。一、我们是英才班,基础扎实,潜力巨大,不要小看自己。二、不要轻视老师,常言道“衣是新的好,人是旧的亲”,同学们乍接触新的老师,不可避免地要和以前的老师作对比,而且喜欢用眼前老师的短处和以前老师的长处作对比,对比的结果必然是灰心丧气。我不怕同学们比,怕的是同学们的“先入为主”和“有色眼镜”。所以,我要求同学们要学会欣赏新人,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尽快适应新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自己冷若冰霜,别人是不会对你笑脸相迎的,让我们笑脸相迎每一位教师。三是要对学校有信心。××中学是是济南市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教学质量有目共睹,作为××中学的分校,我们的优势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我们优美的校园环境,看看我们新扩的操场,再瞧瞧站在讲台上的热情如此高涨的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最后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崭新的生活。

【小学班主任开学第一课常规教育演讲稿】相关文章:

1.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及常规教育

2.班主任常规教育工作计划

3.安全常规教育教案

4.常规教育从我做起演讲稿

5.小学班主任教育演讲稿

6.常规教育从点做起教育随笔

7.开学常规教育主题总结

8.小学常规教育黑板报

9.小学班主任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心得

2.中小学常规管理讲稿 篇二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指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需要遵守的各项基本准则,贯穿于教学的备课、课堂、反思、改作、辅导、评价等各个方面。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一、当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方面,教师喜欢复制优秀教师、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教案,或者对于实际教学不太实用,或者备课流于形式。

2.课堂方面,一些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与之前的教学设计毫不脱节。

3.反思方面,一些教师不进行反思,或者反思流于形式,不够彻底。

4.作业方面,作业设计不及时和不认真批改,对于错误题目没有进行订正和整改。

5.辅导方面,很多教师没有认真进行,缺乏计划性;

6.评价方面,很多教师没有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评价方法欠科学和合理。

二、改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题的策略

中小学教学管理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等做好明确规定。例如,在新学期的教师会上,校长应该对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作出要求如下:

1.备课时要做好二次备课,第一次备课要寻找到优秀的教案,第二次备课要结合实际教学和新课标要求,对一次备课进行修改,形成切合实际的教案。

2.上课时要用善于运用教案,结合教学设计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推进,并合理利用生成资源,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3. 反思时一定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地审视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教学预案做好修改与完善工作,要做好习惯性反思和理性反思,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4.在作业批改时要关注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教师要辅导学生直到学生全部掌握为止。

5.辅导时要制定好辅导计划,根据辅导对象和任务,确定好重点,实现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6.评价时要建立好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仅要注重平时的过程评价,还要注重期中和阶段性评价,更要注重期末的结果性评价,让学生、教师参与到评价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

3.加强关注中小学的常规管理 篇三

学校对于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学校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发展,还能够保证学生通过学校的引导,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

在新课程教育的指导下,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现在学校提倡对学生进行减负的教育,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学校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学习内容的安排及设计,这样的话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试的时候,也要加入一些实践的部分,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然后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整理,根据的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方式的开展。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在课下对学生再进行差异性作业内容的布置,这样会让学生能够不断地认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渗透在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多进行实践方面教学内容的布置,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出一个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学习习惯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学校的责任情况也要分清,尤其是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责任人,必须以身作则,不断监督学校教师教学内容的开展以及关注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带领学校不断地进步,保证学校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自己的能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匹配,这样才能让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开展,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传递给学生。

学校不仅要做好教育工作,还要在外界的服务中做好良好的榜样作用和形象工作,树立起良好的服务者的形象,为社会做出贡献,输送人才。并且,学校还要加强对社会各个机构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建立一个相互沟通、互相支持的流畅的沟通平台,让学校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好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4.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篇四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依据各级教研室有关文件要求,特制订本细则:

一、制定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

(1)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5)教学实施过程,应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6)板书设计;(7)作业布臵;(8)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2、撰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的要求撰写。教案封皮内容要填写完整,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学程序在150字以内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凡是使用电子备课的一定要有教师自己的评注和教学反思)。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

3、课件。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4、教案检查。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二)备课

备课的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讨论—修改教案。

1、个人备课。(1)认真钻研教材,详细查阅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2)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3)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5)编写教案。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1)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2)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4)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5)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6)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7)没有备课组的年级,在集体备课时,应将重点问题和教学困惑提交教研组讨论。

3、修改教案。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提前写出完整的分课时教案,要求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统一。

三、课堂教学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包括自己担任的多门课程),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多练,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大方,衣着得 体,不准穿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10、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

四、作业布臵与批改

1、布臵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臵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总量。

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臵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臵画、唱、操作、实验、实践、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初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语文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数学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语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两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臵课外作业。

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臵课外作业(但须有课上当堂完成的作业)。

3、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确。教师批改作业实行等级评价,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

5、鼓励在作业布臵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臵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

6、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留好作业展评有关资料、图片。

五、指导实验

1、按照省厅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动手做好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批阅。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学校要认真组织学生实验能力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5、学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如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校应追究有关教师的责任。

六、辅导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辅导要有计划,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臵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 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3、辅导要讲究效益。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培训、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课外活动内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学校教务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八、学业考核与评价

1、加强考试管理。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杜绝随意性的考试。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后,要给予再次测评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登记成绩。要让学生看到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价值,鼓起继续学习的勇气。

5、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综合 考虑期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含单元检测、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及平时表现等)。

6、教学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和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二率”(即优秀率、合格率),定性分析是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对所教班级情况做出的综合描述,期末要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九、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教师不得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教导处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各学校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6、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5.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篇五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部分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井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因此,构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过程管理的方法,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一、教师教学常规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考试(测评)、教学研究与培训等。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理解学科的实质,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能够细读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要做到“六备”“五有”,“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五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目标),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三全”“五优化”的总体要求,符合各科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要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集体备课时间,认真抓好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等几个基本环节。

各学科教师个体备课一律要求提前三节至五节备好课。要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脱节的现象,坚决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1.教案规范完整。内容一般包括: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本学期教材分析、学期总的教学目标、本班学生情况分析、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优化教学目标。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标、教参,不能照搬教参上的目标。要通过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结合教参上的目标,根据班级实际以及教师独到的眼光对有些目标重新设定,并在教学中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渗透在前两个目标之中的,是长期、隐形的目标。要重在知识能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

3.优化问题设计。关注“怎样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设问时机、问题呈现形式、问题变式尺度、问题难易程度等方面精心设计,要设计出能统领课堂、利于学生探索交流、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大问题”,即问题要有合适的空间,适合学生进行探究,能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减少课堂隐形浪费。

4.教学过程要详备。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总体环节要完整,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优化教法学法。详备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5.主体地位突出。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能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进一步解放对学生的控制,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展示的欲望,质疑别人创新思考的习惯。特别要关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过程,加强预设,关注生成质疑、自由点拨、交叉互动的过程,达到让学生思维发散、增强体验、和诣共生、综合提高的目的。

6.体现教师主导。教师要适时适当的介入,发挥好组织、点拨、评价的作用,把评价“还给”学生,作出延迟评价。

7.分层设计练习。练习具有层次性,以基础性练习为主,适当布置拓展性、开放性习题。

8.教学手段科学。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恰当地选用小黑板、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9.板书明了扼要。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10.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从教学方法、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写,要有一定的深度和质量,每周每科教学反思不少于1次。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表达正确的教学理念,展示必需的教学艺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表现适应课堂教学的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双基实、过程优、方法好、效果显著。

1.教学目标明确

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准确

教学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善于挖掘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适当。实验和演示要规范和熟练。

3.教学方法科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是不仅要注意师生互动,更要进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讲课时间不能多于学生活动时间。要通过教案和学案的使用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有中心,练有目的,分析透彻,注重实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4.信息反馈及时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适当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弥补知识、技能上的缺陷。

5.教学行为规范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衣着整洁,教态端正,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规范字。板书工整,字迹端正,布局得当,条理清楚。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要提前一至二分钟候课,准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得接打手机或都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相机指导,了解合作动态,针对学生生成的内容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不能漠然置之,听之任之。

6.教学艺术精当

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努力做到表情丰富,动作自然,富有感染力;要讲究语言的艺术,争取做到生动形象,富于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要学会倾听,学会设问,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觉。要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的进行校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原则上应该“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1.作业设计精心

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的课外作业。

2.作业布置适当

作业布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精选作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作业要符合学科特点,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练习册(活动手册)是必做的作业,除此之外,语文学科一课一次作业,每单元一次综合练习,每学期8次作文;数学学科每周四次作业;英语学科五、六年级每周二次作业,注重口语作业的布置和检查,有口语作业检查记录。

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批改反馈及时

作业批改必须及时,重在了解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要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作业订正的要求等。可采用标明正误、加注批语和评语、集中讲评等形式反馈给学生,作业本必须在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几次作业一次处理。批改作业后,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

提倡教师“面批精批”,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鼓励性评语数量不低于作业次数的五分之一),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错题册”。

4.本薄整齐,用笔统一

作业本封面的书写要统一,写明作业的类别和序号、班级、姓名;作业本要干净、平整,无卷角,无破损,如有破损,要补贴好再使用;作业格式要有统一要求,两次作业间要隔开一行。 低年级用铅笔书写作业,中高年级用蓝色或黑色墨迹的钢笔书写作业(作图、绘画等根据学科要求用笔)。一本作业本内原则上用同一种颜色的笔书写,作业中不准使用涂改液,如有错误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外辅导要注意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

1.规范辅导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增强辅导的针对性。

2.强化分类推进

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借助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促使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增强学习效果。

3.重视个别辅导

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尤其是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觉。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其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五)考试

考试(测评)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习知识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价,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等都有重要意义,要做到测试及时,命题科学、评价多样,方法合理。

1.科学组织考试

要按照学科特点和有关规定组织考试。明确考试目的,科学合理地进行考试。要严格检测的过程管理,加强平时的检查和提问,按要求参与市、县(区)组织的调研性检测或学业考试。

提倡为诊断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而组织的随堂测试。

2.改进考评方法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进行考试评价研究和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提倡口试、开(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考察、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倡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会共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努力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3.认真进行命题

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要注意学生的实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的功能。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题、怪题。要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查,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提倡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题库,努力实行教考分离。

4.严格监考要求

期中、期末考试时,监考教师必须在考前15分钟领取试卷,考前5分钟进考场做准备,按规定时间开考和结束,监考时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杜绝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考试结束时认真清点并整理考卷,如实填写考场报告单。

5.客观评定成绩

试卷原则上密封装订,严格按评分标准阅卷,提倡流水批阅试卷,以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公正。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创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和谐发展。

6.强化质量分析

考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分析的指导,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要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改进方法,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七)教学研究与培训

县教研室要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到学校听课、评课、调研常规教学;学校教导处是学校的教科研中心,负责全校教科研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研组是教科研的基地,接受校教导处的指导,承担教育科研任务的具体实施。完善教研组织,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组建各学科教研组,小规模学校要成立年段备课组。教导处和学科教研组必须制定学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教研课题,并加强对各校及教师个人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教导处和学科教研组应当在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一)常规教研活动。每两周要安排半天时间作为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常规教学教研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要做到“四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有记录。教研组和备课组要认真组织上好研究课、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每学期各教研组(备课组)举行各种教研活动不少于10次(含两次课例研讨),每次活动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二)推行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2.集体备课要求:教研室每学期举行2次,研训室每学期举行3次,学校每月集体备课1次。达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检测评价。

3.集体备课程序:集体备课可以选择两种模式。

模式一:一人备(形成初案)--大家改(补充修改)--集体研(达成共识)--一人讲(观课验效)--组内评(取长补短) --各人上(反思完善)

模式二:各人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达成共识) --一人讲(观课验效)--组内评(取长补短) --各人上(反思完善)

模式一中,主备人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参阅相关资料,根据我县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思路,精心设计,提前拿出“备课初案”,并交付同组其他教师研究补充,进行“二次备课”;模式二中备课组教师均要进行个人初备,写出“备课初案”。

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就每一环节逐一进行集体研讨,达成共识后,由主备(讲)教师执笔整理,形成“备课组教案”,分发给其他教师;主讲人根据“备课组教案”上课,大家观课,关注课堂细节,课后及时进行评议,明辨得失,提出改进措施,进行“三次备课”;其他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对组内评课后的教案成果,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用教案上课,课后必须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

(三)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学校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每学期组织两次课例研讨活动,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要以课例为载体,按“教学会诊查问题,梳理问题定主题。理论学习明方向,集体备课找方法。大家观课验实效,个人反思谈得失。同伴互助共分享,专业引领再提高。共识提炼为常规,困惑引出新课题”课例研讨十步曲组织课例研讨活动。组织新教师上合格课、中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名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同年级教师同课异构等,使教师互相切磋,共同提高。通过活动,使教师群体率先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四)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各校要引导教师或教研组围绕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开展项目研究,在一定阶段内关注一个问题,如学法指导、学习诊断、作业设计、命题研究等,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预设策略,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同伴互助、课例研究,以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五)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各校要修订完善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一次高效课堂教学公开课,这项内容要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每周行事历。学校领导严格按照局要求兼课,每学期听课校长不少于40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不少于80节,教导处正副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教研组长要加强对本组成员听课、评课的组织。认真做好听课记录: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3.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4.教师每周听课1-2节,每学期不少于20节。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从教不满五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要适当增加。

(六)加强校际教研,做好“手拉手”工作。各校应积极主动与兄弟学校建立校际教研关系,经常开展跨学区或联片协作、联谊式教研,共同合作,相互开

放,交流信息,共同发展。

(七)发挥名师专业引领作用。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以上教学名师、每学期要开设一次面向全县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教学理论讲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开设一次以上的面向全校或学区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教学理论讲座。

(八)开展课题研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立足高效课堂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

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高效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学校教导处要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严格立项申报程序,切实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九)加强校本培训。学校要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养计划,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要定期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三个一”: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二、学生学习常规

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也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

目标:好习惯受益终生。学校要通过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内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课前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按时作业习惯、规范实验习惯、认真测试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通过课堂预习可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1)制定预习计划。

①根据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提前通览所要学习的内容。

②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学科预习时间,重点加强对薄弱学科的预习。

(2)明确预习任务。

①找出重点、难点。

②尝试完成书上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

③主动收集课外学习资源。

(3)形成预习重点。

①及时弥补在预习中发现的学习缺陷,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

②把经过自己努力依然弄不懂的问题标出,确定听课重点。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1)做好学习准备。

①上课前,准备好所需学习用品。

②提前一分钟进入教室,保持安静。

(2)课堂学习品质。

①专心致志听课。要特别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白问题的实质。要重视知识的领会和巩固。

②带着问题思考。根据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围绕教师讲课重点认真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③敢于质疑提问。要勇于发言,不仅要大胆回答教师的问题,还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和交流,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④主动合作探究。在自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乐于和小组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分享智慧,分享成功。

⑤学会归纳总结。关注教师和同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会”到“会学”。

⑥有效做好笔记。抓住教师教学的基本内容、板书要点、重要方法,边听讲边做简要的课堂笔记。

3.课后复习习惯

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查漏补缺,提高完善的功能,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

(1)坚持课后复习。

①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弥补学习中的不足。

②及时回忆课堂教学内容,记住重要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③及时整理笔记,理清思路,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总结新内容中的学习方法。

2. 学会系统复习。

(1)单元复习。会用文字概括、列提纲、画图表等方法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掌握核心内容,总结学习方法。

(2)考前复习。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复习和强化训练,提高复习效率。

4.按时作业习惯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

(1)认真独立作业。如果作业遇到困难,难以独立完成时,要主动请教教师或同学,不抄袭他人作业。

(2)达到规范要求。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及时上交。

(3)提高作业效率。

①先复习后作业,以减少差错。

②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明确方法和步骤,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作业的速度。

③作业后仔细检查,及时订正错误。

(4)认真查看评语。听取老师的批评建议,及时订正差错,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弥补措施。

(5)进行典型收集。建立“错题册”或“错题集”,对一些典型错误经常复习,防止同样的错误发生。

(6)主动实践探究。对于研究性学习类型的作业,能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工任务,保证作业质量。

5.规范实验习惯

实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仪器设备,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变化来获得和验证知识,形成一定技能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意义重大。

(1)规范实验准备

①作好实验预习。实验前按实验课题认真看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等。

②检查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前要检查本次实验的仪器设备、工具、元器件及材料等是否符合实验所要求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技术状态,若有不符,及时报告。

(2)正确完成实验。

①在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实验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遵守实验规则,确保实验效果,确保安全。

②实验时,注意力要集中,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准确详细记录实验数据,不抄袭他人的实验数据。

③实验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要进行认真分析,做出实验结论,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6.认真测试习惯

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既能够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矫正,改进学习。

(1)做好考前准备。

①在教师指导下全面系统地复习和有意识地查漏补缺。

②了解考试时间、方式、科目、考纲、考纪等,做到心中有数。

(2)按照要求考试。

①根据不同类型考试(闭卷、开卷、操作等)的要求完成考试。

②审清题意,理清思路,先易后难,迅速作答。

③书写工整,画图准确,解答完整。

④答完后对试卷作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再上交。

(3)重视考后总结。

能对考卷进行质量分析,找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从而改进学习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学习效益。

另外,还要有留心观察的习惯,多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还要有广泛阅读的习惯,按照语文课标和学习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课外书报,学习做读书笔记、剪报等,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积累,弥补课内不足。

措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

1.要从小抓起。要从“抓启蒙”的学前阶段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等到了“抓养成”的小学阶段再矫正不良习惯。

2.要常抓不懈。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学会一个坏习惯却很快。各学段、各学科的老师都要把培养行为习惯作为分内的主要任务,齐抓共管。

3.要讲究方法。

(1)要正面引导,榜样示例。要经常进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方面的教育,耐心地,逐步地,通过不断地训练,培养各种学习习惯。比如预习习惯,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强化训练,到了五六年级,基本就形成了自动完成的习为。

(2)要制度规范,舆论监督。比如实验习惯,有实验操作规范,有同组同学监督,有老师巡回指导,有实验报告不能伪造,就很容易形成认真严谨的自觉行为。

6.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目录(说明) 篇六

档 案 目 录(说明)

D-1类 教学管理

D-1-1 管理能力

1、校长、主任的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6000字,专用笔记本,不得打印,要有心得体会部分,体现水平)

2、校长、主任的教学辅导讲座材料(主题培训、理念培训、教学常规管理都可以每学期不少于2次)(教师的学习笔记和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体现。三者一致)

3、学校获镇以上奖励的证书或经验介绍材料。(复印件)

4、主持或参与课题或专题研究(不一定是立项课题,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的形式提出来即可。方案、计划、过程资料、阶段总结、成果)

5、校长、主任的听课笔记(数量按照县局下发的教学常规的规定,有过程记录和针对性的简评,交换意见栏、听课日期填好)

6、主持、参加教研活动的资料(领导分工、计划安排、总结或重点发言的讲话稿)(在学校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体现)

7、学校领导引路课、观摩课的有关资料。(包括活动记录、教学设计、反思,每学期不少于2次)

D-1-2管理目标

1、县局工作要点,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意见。(由县局下发,暑假培训班局长讲话,教研室的从网上下发学校下载保存)

2、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的三年规划。(不可过于简单,切合本校实际)

3、三级课程管理措施及课时安排(县局下发)

4、学校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年级或学科教研组名单、校本教研制度。D-1-3管理机制

1、教学管理机构、各级各类人员职责(管理机构形成网络图,各类人员包括校长、主任、教研组长职责)

2、各类人员的考核标准(参照县局下发的领导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自行制定)

3、学校教学、教研计划、总结(学校、科室、教研组)

4、各种教学检查制度及检查记录;图书借阅、仪器设备支领使用记录

5、关于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学常规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方法(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课堂教学、作业指导、成绩考察、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和考核办法,参照教育局下发的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等各种文件)

6、各功能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劳技教室、中小学各类实验室、仪器室、科技活动室等)

7、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登记、使用、维修记录(多媒体、计算机、语音室、播放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育设备等)D-1-4学生管理

1、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有活动计划安排、记录,活动情况留踪,有关活动的问卷(第二课堂活动资料,使用原教育局下发的活动记录表样式)

2、检查学生课内外作业的措施(作业量的要求、形式、次数、内容等),有检查记录(批改记录要真实,和学生作业对应,注意日期)

3、学生学习常规检查制度及记录

D-2类 课程管理

D-2-1实施方案

1、县局有关课程管理意见。(县局下发)

2、三级课程(国家、地方、校本)实施方案。(本校制定)D-2-2课程实施

1、学校总课程表。(打印保存,严格落实开课计划)

2、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教育股已下发)

3、学校落实课程实施方案的有关意见(本校制定)

4、开设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写字、河北社会与历史等,参照局发实施意见)方案、工作过程记录等,师生成果

5、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不准编写教材,保留教师授课资料)

7、实验教学相关资料(演示实验开出率100%,分组实验90%以上,教案、通知记录单、实验报告单等)D-2-3课程评价

1、教材征订单。(每学期的)

2、对课程实施方案、学期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的评估方案及评估过程的相关资料。(这里的计划指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指上面D-2-2-3,可以合一来设计评估方案,评估资料指课程的开设、落实、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D-3类 教师成长

D-3-1教师队伍

1、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任课表(基本情况表表样见成长记录文件,任课表用周任课表)

2、教师成长记录袋(专文下发)

3、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登记表、选拔标准以及培养、使用过程情况记载(找原始登记表)(选拔标准县局下发)

4、教师教学获奖情况的记载(表格自行设计)D-3-2教学资料

1、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可复印)

2、各学科教学计划、总结、教师教案(严格按照县局要求做)

D-4类 校本研修

D-4-1研修规划

1、对本校教师队伍现状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的分析报告。(详实)

2、教师队伍的三年研修计划 D-4-2 组织建设

1、校本研修的组织结构名单。(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等)

2、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的选拔、培养、使用的具体措施

3、学校领导参与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要求(各校自行制定或县局下发)D-4-3 制度建设

1、校本培训学习制度(理论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学习)

2、领导听课、兼课制度

3、校本教研制度(时间规定每周不少于3小时)

4、相关的检查制度(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检查、教师自我反思制度、校本教研评估制度)

D-4-4 教学研究

1、校本培训的计划、总结、培训内容。(学习新课标、学生评价、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培训材料)

2、校本教研的资料(计划、组织名单、记录、总结等)

3、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校本资源库、自制教具、标本获奖记载等)D-4-5主题研究

1、课题研究相关资料(问题为课题,开题报告为主)

2、区域、校本专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研究计划、问题征集卡、学习资料、心得体会、教案、反思、阶段性成果等)

D-5类 教学评价

D-5-1教学考查

1、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检查记录(参照省发文件)

2、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与教师评估材料一致)(表格从教师成长记录文件中找)

D-5-2 教师评价

1、学校建立多方位(自评、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参与)的评价机制(每学期一次)。有评价标准、评估方案及过程性资料,有教师自评卡、学生评议卡、同事互评卡、领导评价卡、家长评价卡

2、教师教学评估结果(统计表形式出现)D-5-3学生评价

1、学生评价方案、办法

2、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样本)

3、《小学生素质发展手册》(样本)

4、学生获奖情况记载 D-5-4命题研究

1、各学科试题。(期末试卷、能力测试卷)

2、各学科试卷分析。(强调真实性、针对性)

3、命题方面的研究资料。(考试改革,论文形式出现)D-5-5质量评价

1、各学科各班考试成绩单

2、阶段质量分析记录(按教学班、学科包括试卷分析、质量分析会记录等)

7.如何建立小学体育课堂常规 篇七

一、确定常规内容

每学期的开始, 教师就要将学生需遵守的常规要求确定好。课堂常规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课前常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课前常规和学生课前常规。教师课前常规主要涉及到备课与教案的编写, 对学生课前状况的了解以及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检查。

学生课前常规包括上课的集合地点、队形、集队要求、服装要求、请假要求等。其中集合地点要固定, 不要随意变动, 以防止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到场集合。如需请假, 必须要求学生向教师请假。三年级以上必须写假条, 写清请假的原因, 最好有家长签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随意请假情况的发生。请假的学生不允许在教室滞留 (腿受伤除外) , 要到室外根据身体的状况进行教师安排的见习活动。

课中常规主要内容应围绕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 努力完成每次课的学练任务, 锻炼认真积极, 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等方面制定。从队形队列的要求, 到准备活动的精神面貌, 都可作为常规的约定形式。如师生问好, 长短哨音代替稍息、立正的口令, 集合解散的方式, 队形变化的手势等。教师的课中常规包括检查学生执行教师要求的情况, 课结束时,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 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课后常规教师除了安排相对固定的小助手收拾器材外, 还应对学生离开操场做出规定。为防止学生一哄而散的场面, 可以在常规中明确规定离开时必须整队出操场, 其实也就是“向左 (右) 转, 两路纵队, 起步—走”一个口令就能解决的。

二、着力培养小助手

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离不开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这些小助手。选择那些既有责任心和荣誉感, 身体素质又较好的学生担任班级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可根据个人的特点分配相应的任务, 如考勤记录需要有耐心又细致的学生担任, 搬运器材则需要稳重的孩子, 活泼爱动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尝试轮流负责集合整队、领操、指挥调动队形和保护帮助等活动。在分组教学练习时教师可以把课的重点、难点、组织方法传授给他们, 使他们能在互助学习中加以运用。体育委员要提前与教师联系, 获知学习内容和所需器材, 协助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另外, 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为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三、立足课堂, 落实常规

常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 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按常规内容逐一进行落实, 可以从最基本的师生问好、着装、整队入手, 结合走好路、做好操、跑好步, 给学生一个可以达成的目标。课堂练习中, 常规要求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如果在学生“玩心正浓”时吹集合哨, 很难及时将学生“吹”回来,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给学生确定一些信号, 如集合哨响起后, 教师伸出五指, 同时喊出“五、四、三、二、一”倒计时, 让学生在练习状态能很快停下。在落实常规内容的过程中, 不能忽略评价的功能, 也不能吝啬表扬与鼓励。要及时正确而正面地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 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对那些特别好动, 不能很好控制自己言行的学生, 一旦有了进步, 一定要夸夸他, 给他鼓励并认可他的良好表现。可以根据学生遵守常规情况和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与表现作为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反复抓, 抓反复

良好课堂常规的建立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在常规建立过程中, 学生必定会出现一些未改正之前的行为, 这都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提醒, 要根据出现的“回潮”情况加以引导。加强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和要求, 只有“反复抓、抓反复”, 克服“回潮”现象, 才能使体育课堂常规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特别是那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的学生, 学生在遵守课堂常规的方面一般比较差。这些孩子是常规“回潮”的主流。教师不能因此而一味地加以批评和指责, 要耐心细致地和学生交流, 找出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课堂中结合学生现有的优点, 鼓励和督促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学生会逐步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进步。

五、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体育教师应着装规范, 举止大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比如, 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要提前布置好场地, 准备好器材; 要坚持提前一分钟到操场侯课等。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讲解准确、语言精练、动作规范、教学组织严密、教法合理、知识渊博、关心和爱护学生、及时总结反思。

8.常规管理不常规 篇八

指导家庭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意教好孩子,而是没有方法,所以班主任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指导家庭教育。会指导家教的老师,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必然事倍功半。不会指导家教的班主任,可能会“抱着石磙跳芭蕾——人吃了亏戏不好看”。

故事一:清晨的求助

清晨,我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说孩子在学校与两个孩子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装饰瓶,班主任以培养孩子的担当为目的,要求三个孩子赔偿。装饰瓶不贵只有15元,已经赔偿了,但孩子觉得很委屈,说不是他打碎的,情绪低落,压力很大。家长也相信孩子不会对父母撒谎,希望我作为校长出面给班主任解释一下,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我建议家长直接和班主任坦诚沟通,并在最后强调:老师,我会让孩子自己来主动找您说明情况,请您帮助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

将信将疑的家长当天晚上即回话说效果相当好,孩子很亢奋:以为老师不会重视,没想到班主任很耐心听完他的解释,并安慰说相信你是无辜的,同伴玩耍失误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事,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但共同赔偿是敢于担当的表现。家长还说孩子很自信:以后类似的事我可以直接找老师,开始我有点怕老师,其实老师很体贴,今后要善于大胆与老师交流。

不放心就不能省心,不撒手就不能放手,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背后协商,共同创造孩子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帮助孩子扫清前行中的所有障碍,让孩子行走在畅通无阻的平坦大道上。我们可以将每一次困难和问题视为机会,以此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

故事二:采茶

三年级一位家长是茶厂老板,邀请教师赴宴时,和我达成协议:不吃饭,来年春天把全班孩子带到茶园参观采茶。

听说去采茶,整个年级都申请要去。于是,由年级组和各班家委会策划,举办一次亲子采茶比赛。该家长也很慷慨:亲子采一斤茶再奖励一斤茶,现场炼制成茶叶成品,泡茶品尝并装袋分发给每个劳动者回家“享受”。

作为一次亲子活动,孩子及家长的参与度非常高,圆满完成了活动目标:了解了茶知识和采茶技巧,体验了采茶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该年级语文老师也惊喜地发现,本周的周记《采茶》也写得格外精彩。更为令人惊讶的是,本单元的作文(非采茶主题)质量比以往任何一个单元都好很多。可能采茶事件成了促进某些孩子成长的关键事件,他们从中悟到了作文应该怎样写。

事后家长们感悟:作为家长,茶厂老板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也关心班上所有的孩子。老师们的感悟也不少: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生活的集体,比关注个体更重要;孩子生活的集体好了,个体不好都难;育人的道路上,有家长相伴,教师不再孤单;好教师,要会引导家长,指导家教……

就教师如何对待家长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为家校是对立的矛盾关系,认为家长对学校总是挑剔的;二是无视家长资源,爱来不来,无所谓;三是将家长作为资源来运用,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家长相伴,教师不再孤单。

聚合同伴力量

故事三:讲桌前的提醒

某班学科老师上课时发现讲桌前多了一张写给老师们的信,原来是该班班主任写给同学们的提示。

老师您好,我们班正在尝试发言不举手的试验,班级孩子们有以下几条约定:

发言时站起来面向大多数同学,教室后面的学生发言时,前面的孩子应该扭头关注他的脸;发言不用举手,但不能打断同伴的发言;有争抢发言的情况,须男生让着女生,发过言的让没发过言的同学,离黑板近的让离黑板远的同学。这个规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习惯,有了您的支持,孩子们对规则的掌握会更快一些,我们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这样的提醒很多,后来逐步发展成班级教师联谊会集体备班,针对班级问题,班主任觉得有必要协商的会召集任课教师集体讨论,共同努力。这就有了班级约定,以至于后来的全校基本规则的约定,如分享的规则、倾听的规则,号召全校老师共同努力。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利用资源“为我所用”,比如我们很多班主任找同伴“借表扬”,目的是请其他老师表扬一下自己班级的孩子,往往比自己表扬的效果要好很多。

赢得领导支持

说起管理领导很多人说不可能,其实领导也是可以“管理”的。“管理”好了,可以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管理”的不好,会丧失很多机会。

故事四:“校长,您看这个行不?”

学校鼓励老师引导家委会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家长积极响应,一段时间后各班踏青、参观工厂、采摘高潮迭起,活动丰富多彩,甚至家长会都开进了家长的公司。一时间,家长们齐心协力为班级着想的行为也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终于有一天,政教主任非常担心地来反映:某班准备带孩子出省,这怎么得了,安全怎么保证?

果然,政教主任还没说完,班主任就进来了。“哦,校长,正好主任也在,我是来反映去湖南游学的事情的,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原来,五年级语文课文中有一个单元是“走近毛泽东”,一个孩子上课时无意说了一句“要是能到湖南去实地看看毛主席的故乡该多好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班主任与家长们琢磨后,即准备利用双休日去湖南。

我追问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班主任看来胸有成竹:将课堂衍生到课外,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提倡的目标。

安全怎么保证?“校长,这是我们准备的安全预案,您看是否合适?”

家长支持么?“都征求了家长意见,这是意见征求汇总表和原件。我们邀请有时间的家长随行,大概有一半的家长去。只有3个孩子说那天有安排,他们去不了。”“我们是以家委会名义发放的通知,是家委会组织的活动。”“租的是交运集团的旅行大巴,旅行社也是大旅行社,全部用的是我们家长的资源,价格都是家委会一起商议的。”“我们还为每个孩子都买了保险。”……

校长能想到的,老师全都想到了。

“校长,您看哪个地方我们还没考虑到,请您出出主意。”

这么周到的计划,做校长的不可能轻易否定。最后决定,学校派行政人员随行帮助,一定注意安全。这个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五年级的品牌课程,从旅行社的选择、价格的商议、路线的设计、景点的讲解、住宿的安排等等全由学生完成。

当准备工作充分了,计划周密了,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班主任要想为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就得获得领导的支持,而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大小取决对领导的管理。比如有的领导是对话型的,因此就得面对面的交流;有的领导是文稿型的,就得善于将计划用文档的形式呈递给领导。

对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上施予影响。课堂,让孩子站在中央;课程,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当孩子有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即使是小学生,也会像装上了发动机一样。对教师,所有任课教师都应该形成合力,朝着一个方向用力。也需要教师自身敏感的捕捉教育时机,加于引导。对家长,需要正确引导,好老师具有较强的指导家教能力。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生活的群体,比关注孩子生活的个体更为重要。

常规管理不“常规”,这个不“常规”就体现了创新。提醒大家注意,我们要向王昌胜老师一样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在“创新”二字上做大文章,做强文章。

点评: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

上一篇:补充复习题附答案下一篇:守纪律讲规矩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