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教学论文

2024-09-05

选修课教学论文(共8篇)

1.选修课教学论文 篇一

课型:选修课

学校: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授课教师:韩冰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送别诗内容分类方法;

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

体会诗歌韵律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送别诗的鉴赏了解有关的诗歌知识,掌握相关诗 歌的鉴赏方法。

德育目标: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送别诗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难点:送别诗中情感的细微差别。教学类型:教学反馈型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

教师课下指导

(一):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就送别诗中凄清感伤之别,清新乐观之别,和渗透身世际遇之别的送别诗进行解说欣赏,第四组则进行总结。

教师课下指导

(二):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凄清感伤之别占了送别诗的极大比例。伤别之中又有不同的类别,如亲人之别,友人之别,情人之别等等。在选择欣赏解说的诗歌篇目时应该注意面,避免偏激。

学生活动:第一组——凄清感伤之别 导语:有一种感情“失去才知道珍贵”,这就是离别之情。如果说爱情是缠绵悱恻的悲歌,那么友情则是情牵意绕的古曲,而亲情更是感天动地的乐章。离情中有情人晶莹的泪水,有朋友的依依不舍,有母亲鬓边的白发,更有赤子拳拳的情怀。也许相见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伤感,但有谁能否认这离别是美的,这伤感也是美的。浓烈的感情化作语言的珠玑散落在历史的盘中。

入选篇目:

无 题(李商隐)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送李端(卢纶)

教师课下指导

(三):正如并非所有的聚会都令人欢欣一样,并非一切离别都让人伤怀。有一些诗人对离别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其清新乐观的精神境界会让人耳目一新,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送别诗。

学生活动:第二组——清新乐观之别

导语:第一组的同学告诉我们,离别是一种痛,痛得令人肝肠寸断,我想问一句,难道离别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吗?不。通过我们课上的学习和课下的阅读积累,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他们的诗别开天地,或对美景加以赞扬或对友人寄以祝福,清新秀丽,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入选篇目:

送人游岭南(戴叔伦)

黄鹤楼送孟皓然之广陵(李白)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送桂林严大夫赴任(韩愈)

教师课下指导

(四):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 情。离别的感情,往往会激发人们更多的感触,而这感触又往往与身世际遇有关。学生活动:第三组——渗透身世际遇之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问题:李白是如何将豪放之语与悲伤情怀有机融合在一首诗歌中的?(赏析后全班同学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伤别、喜别,都是离人一时心情的起伏。而如果一首诗,既包含了心潮的起落,又展示出长久以来多舛命运的感情积淀,那么它所表达的离情别绪就必然更加震人心魄,这就是我们组讲解的送别诗,它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分析这样的诗歌,不能不把特定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来看,像李白,他豪迈的语言归结于他豪迈的性格,悲伤的格调则归结于长期不平的际遇。

多少人鲜活的生命历程构成了一部浩瀚的送别诗史。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却是诗歌的全部。当离人的眼泪化成钻石,当离别的悲歌化为永恒的乐章,让我们期待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教师课下指导

(五):我们将送别诗按内容划分为三大类,并不是说要把所有送别诗歌的内容生硬分离归入其中,我们应该知道,许多送别诗歌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其内容和情感的复杂与多元性为后世文学创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它,还需要欣赏者细细体会。

学生活动:第四组——总结

冬夜送人(贾岛)

别董大(高适)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明月夜留别(李冶)

学生总结: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诗坛上涌现出千百为杰出的诗人和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可以说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而送别诗则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送别诗的倩影,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细细观察和体味。附:教师导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德一件事。生离死别是情感的极至,“咏别”是历代诗歌永久的主题。唐人离情诗中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内容各异,情感各异。

有的缠绵悱恻,凄清感伤;

有的清新乐观,洒脱放达;

也有的离伤中透出身世之感,际遇之悲。

下面请各组同学就这三种类型分别加以鉴赏分析。

教师总结:各组同学的分析鉴赏十分出色,各有侧重,切入巧妙。反复的诵读和精彩的赏析将我们带入深沉悠远的离情氛围。当我们随凄清哀婉的送别而辗转伤怀时,当我们为清新明朗的送别而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离伤中渗出的身世之感际遇之悲而扼腕叹息时,我们已经走进了送别诗。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

教学后记:

1、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发现,适当引导和指点后,整节课的难点便不在理解诗歌,而在于诵读诗歌。如果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对诗歌的理解会大有帮助。

2、努力做到将知识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而不顾此失彼,将是本课今后研究的重点。[1]

2.选修课教学论文 篇二

一、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1、“选修”与“必修”:坚持两条腿走路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无论是上选修课还是上必修课, 都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 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的编写理念, 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不断发现和创新, 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规律和提高语文素养。但“选修”又不等同于“必修”, 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 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而选修课程则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因而, 必修课具体, 针对性强;选修课重拓展, 探究性强。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体现出必修与选修课堂实施的差别来。正所谓“必修课要有必修课的上法, 选修课要有选修课的上法”。

2、“点”与“面”:以点带面, 多元并举

在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中,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属于文学作品的学习, 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系列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前者属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 后者应用性更强。不同的选修课程的模块组合, 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

但是, 选修课程的价值也绝对不是几个选修模块价值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模块相互作用所可能产生的价值和功能。所谓重点培养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 也只是相对而言, 《新课标》提出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并不与各个系列形成完全两相对应的关系, 例如文学类文本的分析、欣赏、评价中, 显然有探究的成分, 而将探究的成果形诸文字或进行集体性交流, 就是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此应该有融通的理解, 注重点面结合, 即注意发挥选修课五个系列各自的优势, 又要注重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联系。

3、学生个性与教师风格: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选修课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往、对话的过程。这种交往必然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融。一方面, 我们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爱好, 特别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内容, 发挥自身的知识、经验、专业特长、人文关怀等综合优势,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选修课环节,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参与、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 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开设需要充分开发、利用教师本身的资源, 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 在设计选修课程的过程中, 应该尊重教师的意愿, 发挥他们的优势。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突出运用, 重在实践

高中语文选修课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 致力于实际的应用;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仍是必须的, 但要对学科知识和理论下一番精选的功夫, 以服从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需要。在教学中, 我们还应注意《新课标》规定的“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 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等目标, 以及“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尝试创作小说、剧本”、“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等关于不同文体写作方面的提法。选修课教学要实施、落实课程目标, 不仅要求教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课程目标, 而且还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科学的教学探索。

二、开展选修课教学的一些经验

本人通过认真学习课标, 多次反思选修课教学的成功得失, 对选修课的教学方法作了以下探讨:

1、创设情景式。

教师要将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 要做好引导工作,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其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上, 努力营造适合学生自学的氛围, 拓展自学的领域和空间, 转变角色,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如在《城南旧事》教学中, 我节选了电影《城南旧事》的部分片段, 并在课堂多个环节中播放同名电影的主题曲, 希望通过缓缓的音乐和具体的画面, 营造一种教学氛围, 让学生能够较快地融入课文当中,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剧中人物, 体会到其中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情调,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 体会到人性美,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阅读体悟式。

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高中学生有待提高的一种语文能力。在选修课教科书中, 多数选修课程还是以阅读与鉴赏为主,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上《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课时, 考虑到语文学习以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特点, 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朗读, 重视反复阅读课文,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同时,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设置王维之诗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面, 然后让学生伴随着古典清雅的音乐, 多次带感情地朗读散文, 一步步体会文中“文中有画, 文中有诗”的境界。

3、激发探究式。

根据“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选修课有着从语文学科延伸出去、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特点, 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 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树立多元文化视野, 立足于蓄志养气、陶冶心灵、崇美扬善、怡情悦性, 为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较多的开放性环节, 比如:“请你结合文章, 展开联想,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冬夜图’和‘春日图’”、“请以‘秋天之趣’为话题, 仿照‘冬夜图’和‘春日图’的写法, 写一段散文化的文字”等。从而,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验、感受, 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去思考和创作, 把课堂还给学生, 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火花的迸发。让问题真正从学生中来,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到解决。

4、开展辩论会。

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初探 篇三

选修课的开设是在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多样性需求”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与个性的发展。”而选修课就突出了课程标准的“选择性”,它把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支持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摆在了首要位置,把多样性、自主性、选择性、个性化等作为主要特征。可见选修课的开设将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

尽管如此,对于高中一线教师来说,选修课的开设并没有激起他们特殊的热情,反而争议颇大:有的认为目前的教学实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有的认为选修的内容不精当;还有的认为高考不改,一切皆是一纸空文;甚至还有的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选修课,按原有的课程结构也能实现教学目标……不一而足。笔者经过三年完整的一轮实践,跌跌撞撞走来,其中出现的问题和手忙脚乱的应对,是值得反思和总结的。

一.实践中的问题

1.选修课程“必修化”

选修课和必修课共同构筑了高中的语文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教学层次,必修课程侧重语文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而选修课程则侧重其拓展性和选择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更侧重于学生兴趣、自学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展现语文的“人文性”。

目标、层次不同,教学方法、过程、评价等一系列环节自然也应不同。但教学实践中,选修的评价方式和必修一样,都是通过试卷、考试来完成,并且题型和考点均与高考挂钩,毫无选择可言,这样一线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就不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很容易就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出现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型设计,甚至把选修课当做必修课一样上,以至于每课必讲,每讲必练,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了,显然和选修课开设的目的背道而驰。

2.选修课程“边缘化”

湖北的选修课程主要分两个模块: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外国小说。这些内容在必修中都有涉及,这就是之前有的老师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选修课,按原有的课程结构也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因。甚至选修的内容被看做“只是一部分学生在文学类多学了几篇文章,另一部分学生在实用类多训练了几个文本而已”。而在高三的备考复习中,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外国小说,都会做专题的复习、训练,从教学内容上讲,选修真的无足轻重。

如果说之前一线教师还心怀忐忑,处于观望状态,那么在湖北2012年的新课改首次语文高考中,湖北语文卷选修课内容仅仅考查了文学常识的判断,可以想见,选修课被敷衍、挪用的命运将更加不可避免:如此低的参考份额是远远不能吸引一线教师认真从事选修课教学的。另外,襄阳市自主选择的选修教材是《演讲与辩论》,因为属“个人行为”,不在高考范围之列,根本就不上。在这样一个教育还充满着严重功利色彩的时代,选修课怎能不被“边缘化”?

当然,除高考原因外,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语文选修课作为人文性极强的课程,其对任课教师学科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水平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等提出了比必修课高很多的要求,不但很多学校不能开出有分量、有特色的选修课,而且很多教师基于完成教学任务开设选修课,使选修课教学流于形式,虚以应付。选修的地位岌岌可危,再者各省课程方案都没有给选修明确的学习时间,这使得选修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实际上已经销声匿迹。

3.选修课程“低效化”

从选修课地位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既是“拓展与提高”,那么从理论上讲,选修课应该是必修课基础上学有余力者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是人人必选的摊派任务,更不该作为考察的内容。然而当前的语文选修课,内容庞杂、课时不多,时间紧任务重,一线教师要么只能一路高歌猛进、蜻蜓点水,疲于应付,用学生的话说是“一路飘过来的”;要么把选修课当成课外阅读课,基本上放任自流,学生在选修课上可以自主阅读,教师没有具体的指导与要求。久而久之,选修课就变了“味”,还冲淡了“共同基础”的学习,难以收到实际效果。

二.对策和方法

在这教育改革的十字路口,怎样转弯才能达到一个“和谐共荣”“皆大欢喜”的局面呢?笔者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高考灵活考查

积重难返,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根深蒂固,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即将走上讲台的准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并且作为一省人才选拔性考试的现有高考体制,为了体现公平性,要更多考查带有共性的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比较、鉴别和筛选。而这一点和选修课程的“选择性”“个性”“特长”又是矛盾的。这就意味着中国教育这条大船要改变航向只能是逐步转弯,不可能一步到位。

所以,推行新课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就决定了在现阶段必须要考虑到选修课与高考的衔接问题。否则,大势所趋之下,选修只能是课改专家和某些教师的自娱自乐。

我们在高考中可以在选修课程范围给足学生自主权,考查学生在这一块的自学情况。如诗歌散文模块,给出某一选修内容的诗歌,让学生就其中任一点进行分析鉴赏,或揣摩意象、意境,或探讨其情感、主旨,或研究诗人的创作背景,或研究同类型诗歌的规律……在“集中”里体现“民主”。

2.把选择权还给师生

打破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换之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共管的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创举。这不仅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同时意味着课程管理的权利开始分解、下放,使学校有机会参与到课程的编制与建设中,很好地体现了教育个体、地域的差异性,满足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支持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真正赶上改革“浪潮”,抓住手中“权力”,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选修课程的学校,少之又少。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主要还是采用经教育部教材审批通过的选修教材,使选修课变成了“统一教材”的必选课。这种师生只能“修”、不能“选”的现况和必修有何不同呢?没有“选择”的教育对一线教师和学生来说不过也是“训练”而已。

所以,选修课的选择者应该是一线教师和学生,并且主要是学生,他们才知道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最愿意学什么。实际上我们并不期望学生从选修课中学到多少实际的知识,主要是为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个性及特长需求提供一个比必修课更有力、更广阔的平台。把选择权还给一线教师和学生,让教师放手实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实现”,力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教材,以社会为课堂,以发展为目标”的突破。

3.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选修课既然是对必修的一种拓展,那么对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就有较高的要求,单靠学生的探究显然是行不通的。即使学生有了自主选课的权力,但由于十几岁的孩子无论智力还是性格都处于一个不稳定期,波动较大,在选择时,要么图一时兴趣,无长远目标;要么随大流,罔顾个人的基础和能力;要么功利心作祟,只图修满学分等等。所以教师对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详细、充分的指导,就成为保证选修课顺利完成的关键。

教师要对所选课程做详细解读,做到心中有数,哪些要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哪些可以一带而过,哪些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不必在课内讲析,但要设计思考方向,加以引导;哪些是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就集体探讨,哪些可个别处理。哪篇课文适于练,哪篇课文适于讲,哪篇适于读,不平均用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取舍,做多角度、多方位的拓展和深化。比如《清兵卫与葫芦》,可分析人物的形象,探讨人物的性格成因,对人物最终命运的猜想,寻找清兵卫和当前学生的相似处,把它改成话剧来表演,把这篇文章当做一则材料来作文等等。一句话:选修课就是教师在指导下的“才艺展示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程改革之路虽困难重重,前途却一片光明。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实践中要多思考、多尝试,力争让教育这艘大船早日摆正航向,扬帆远行。

4.选修课教学高中政治论文 篇四

一、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开展不是很理想。在升学压力之下,由于高考中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政治选修课的内容,因此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导致高中的选修课形同虚设,教师在教学中不用心教,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在进行政治选修课教学时,总是从中选出一本比较简单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几本教材则不闻不问,这种主观的选择和大范围的舍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政治教学多是将重点放在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上,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讲授完教材知识后,就安排学生背诵。这种单调重复的机械活动,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选修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新课程标准关于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规定越发明确,对于高中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成为高中政治选修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提高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政治选修课的教学。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政治选修课对于学生发展没有大的作用,学与不学都是一样的,再加上升学压力,教师基本上都将政治选修课变成了学生的政治必修课教学。即使一些教师开展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也只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根本无法提升高中政治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想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教师应当转变自己政治选修课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充分地认识到高中政治选修课是政治必修课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将政治选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其次,政治教师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讲授他们选择的不同的选修内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给予学生选择权利,从兴趣点出发开展教学。在高中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大包大揽、不给学生选择权利的状况。教师在进行政治选修课教学时,不考虑学生的.兴趣,总是从中选出一本比较简单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几本教材则不闻不问,这种主观的选择和大范围的舍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政治选修课主要有六个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这六个部分是对高中政治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政治选修课的教学时,不要武断地为学生作决定,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选修课的兴趣,提高政治选修课的质量。

3、转变教学模式,联系生活,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提高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质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意见的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灵活地运用政治知识解答一些问题。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改变过去严肃的课堂教学,让选修课堂变得轻松诙谐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教学中,可以联系“马航失联”事件,针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5.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反思 篇五

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必修模块,还有选修模块的修习。如何上好历史选修课,成为一崭新的课题。本人认为,对选修教学,既不要望而生畏,也不要用静态或消极地思想来对待。既不能因为其“新”而盲目创新教学方法,更不能完全依照必修模块的教学方式。而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心态,仔细分析并找到它与必修课的异同,要多方思考,仔细考量用认真研究的心态来对待。但因其是“选修”,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和实施难点,又有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有培养目标的不同,教学这些模块又需要有一些新的认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重要的在于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设置的目的:

1.适应素质教育改革,是学有专长的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展现其所长。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打破谁死记硬背的越多谁就考得越好的局面,肯定、鼓励学生广泛涉猎。

2.注重发现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学习的含义绝没有负担,只是一个人成长的途径。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过程、享受收获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残酷竞争之后非此即彼的过程。

3.适时地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起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夸美纽斯一句名言:教育使人成为人。一语道破教育的真谛。反观当前教育形势,应试教育之下,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教育使人成为鬼。其中有很多可悲之处,又有些许无奈之处,绝非一个“体制”可

优选资料

总而言之。但我辈依然可以尽力而为之。

了解其目的,是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破解高考备考的正确选择。

二、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的几个设置原则:

1.选择性原则: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学习能力。即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也是设计、构拟选修课程的初衷。重要目的是强化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有特色的学业素养和人格特征,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才华和特长,获取多样化的成功。

2.科学性原则:中外关联、对照、比较,古今贯通,抽象思维有一定发展,情感走向趋向稳定深沉。由于模块学习短时间、小容量、快节奏、多板块、个性化,不宜对学习做很高要求,不能贪多求深,不能求专求难,有了一些涉猎,能突破一些重点内容、顾及其他内容即可,要以学习实效为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

3.时代性原则:选修模块以其结构优势更容易体现学以致用的历史学习原则。比如改革史对当前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近代民主思想对理解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的判断;战争和平与今天中国发展当路的选择;历史人物模块中,其时代特征更是近年高考的突出重点。4.多元性原则:多元文明史观的考察运用是近几年高考变化趋势

优选资料 的最大亮点,在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体现更为明显。既要认识到世界文明的普遍性,又要认识到个体文明的区域性。比如日本明治维新,既是资本主义文明扩展的体现,又有日本民族文化的身影。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才能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三、20**年高考全国新课试卷体现的特点 1.材料知识脱离教材。

比如20**年全国新课表卷改革史命题是:唐朝榷盐法。人物史命题是:曹操。20**年全国新课表卷的改革史命题是:盟旗制度。人物史的命题是:钱玄同。这些史料要素在选修课的教材中完全没有涉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没有必要一味的扩展史实,因为你无论怎扩展,也无法讲述未来的高考。但这一命题方向比较符合选修模块的设置目的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没有特殊情况或者根本教育方针的变化,这一方向注定会继续深化发展。2.突出考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考察的方法和能力,无论是在必修模块,还是在选修模块,无非表现在四大能力,即阅读理解、归纳概括、比较分析、阐述总结。比如,20**年关于曹操评价的高考题。问陈寿、朱熹对曹操分别怎样评价曹操?这典型属于归纳概括之列,阅读材料,即可对其进行理解、加工、作答。20**年关于钱玄同的一个设问:钱玄同为何在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对传统思想(儒家思想,亦可理解为孔子)的评价不同。这就属于比较分析。选修课的试题特点分析对日常师生教与学、优选资料

复习备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学习重点

1.分析选修课的命题角度。通过分析、提炼命题角度,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作为。比如,关于改革史,概括材料涉及的措施、特点、原因、影响、评价等等。关于人物史,命题角度大概在于概括材料涉及的活动、区别及其原因、评价及其差异、反映的时代特征等等。

2.正确使用教材。教材的地位不是考试的依据,只是学生用以探索学习方法,理解历史演变规律的一个工具而已,使用教材,利用教材,而绝不能依赖教材,更不能迷信教材。

3.进行模块知识的规律总结。注重“内功”修养。做到举一反三,避免为适应高考试题的新材料、新情景而无原则的知识扩展。

4.挖掘、扩展有法有度。命题角度复杂多样,没有必要对每一课的知识结构的处理都进行多角度的认识,根据内容不同,对不同的命题角度的分析及其进行的规律总结,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对一课或几课进行一个或者两个规律总结即可,这样既可有度挖掘延伸,也能使学生适应、消化一个从学习到积累的过程。

6.中专物理选修课教学初探 篇六

1 物理选修课面临的困难

1.1 学生对知识需求不同

物理选修课因为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 所以不同专业的学生会同时选修同一门课程, 面对专业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 如何让物理选修课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已成为物理选修课所面临的首要困难。

1.2 学生基础不同

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中专生, 有的专业 (如药剂、医学影像) 开设了物理课, 有的专业 (如中医骨伤、农村医学) 没开设物理课。这导致来学物理选修课的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上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 这些都给物理选修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1.3 学生基础差

对于物理基础较差的中专生, 他们都能意识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物理能掌握更多常识性的知识, 但很多学生却对物理又爱又恨, 因为很多中专生对复杂的物理公式、繁琐的运算存在恐惧感和排斥心理。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习题难解的学科, 它环环相扣, 使得医学专业的中专生要想系统地学习物理显得困难重重。

2 物理选修课的教学目的

通过物理选修课可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理念, 普及科普常识。在教授物理选修课时, 不能向专业靠拢, 应加入更多的人文知识。物理选修课应打破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限制, 除了让学生知道专业以外的物理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进而能更好地理解医学专业的内容。

3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块

要实现物理选修课的价值, 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物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传播物理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选修课内容的安排上, 笔者觉得要想在有限的课时里, 让学生觉得物理选修课既有用又不难, 那么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就应同时满足基础不同的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所以教学内容应是常识的、实用的、不难的、有趣的。如笔者精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动量守恒定律、平抛运动、万有引力、宇宙速度、电磁辐射、超声波等内容, 让学生懂得常见的生活现象中蕴藏的物理原理, 帮助学生走出生活误区。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1], 破除学生的迷信思想。笔者还特别给我校的医学专业学生介绍医学物理常识, 如介绍放射性物质、放疗、电疗、磁疗、核磁共振等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应略讲理论推导, 详讲物理思维方式的培养等内容。例如在讲授动量守恒定律时, 为降低教学难度, 笔者没讲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 而是直接给出公式, 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物体发生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定律。在授课中还可对物理学中的经典故事进行介绍, 如笔者精讲了伽利略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4 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选修课可通过讲授与物理学有关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以及各种奇妙的现象等,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世界的奇妙。

在物理选修课的教学中, 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 语言要通俗易懂, 少用专业术语, 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物理内容表达出来。

在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如可采用讲授、观看影片、讲故事、学生演讲等方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笔者通过影片介绍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伽利略对科学不断探索的故事, 从中颂扬科学研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笔者还鼓励学生 (5人左右) 自由组合, 自由选题制作科普手抄报或PPT, 并要求每小组派一位代表到讲台上介绍作品或做课堂展示, 然后全班来为每一组评分, 评分从手抄报 (或PPT) 的内容、版面设计、口头表达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这样能改变传统的以试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 能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如学生制作的“飞鸟击落客机”、“球形建筑的优点”、“彩虹是如何形成的”、“自行车赛馆倾斜的赛道”、“核能的开发和防护”、“人与太空”等的手抄报或PPT, 锻炼了学生动手、动笔、动口等多方面的技能。课堂展示是一个学生间互动的过程, 在每次学生课堂展示后, 师生都可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一起讨论, 这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物理选修课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在授课中应以趣味性和欣赏性为主, 知识性为辅, 对物理学中的一些问题、观点、实验现象以及物理学家思想的解读不求全面, 但求新颖、独特。物理学内容背后隐藏着丰富多彩的哲理、事理、情理、思维逻辑和想像空间[2]。让物理选修课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玉凤.如何实现大学物理公共课程的教学目的[J].物理通报, 2013 (1) :21-23.

7.选修课和必修课教学的整体联动 篇七

有识之士们在迎难而上,曲径探幽,收获颇丰。单元整组教学,文体整合教学,整体阅读教学等都是有益的尝试。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化(“知识树”),更是获得了教学的高效益。魏书生老师的经验启迪我们,语文教师还是要主动地对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线按照其内部规律作创造性的梳理与组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高屋建瓴。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实现整体联动,获取教学成效的最大值。选修和必修课程的任务各有侧重,关于选修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定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如下表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这一表述明确了高中语文选修和必修的关系,两者不能孤立教学。所谓拓展,重点应落在知识面的广度上;所谓提高,重点在学习能力的加强、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善上。本文以柳宗元诗文教学为例,探讨教学整体联动的细节问题。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文的成就大于诗,多关注现实,体现儒家的民本思想,佳作迭出。中学阶段涉及到的柳宗元的诗文有《江雪》《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种树郭橐驼传》《钴铒潭西小丘记》《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蝜蝂传》《段太尉逸事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等。

一重视知识教学的系统性

高二开设的选修课在知识教学上理应承担综合初高中、选必修教材内容的责任,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对知识进行归类梳理,从宏观上掌握知识,并以此生发开去。从文的角度讲,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与韩愈并称“韩柳”,主张文以明道,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主张学习借鉴先秦,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他的散文创作观念,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方向。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多向的联系比较。教学《种树郭橐驼传》,或追本溯源,与先前文章及观念比较,以王勃《滕王阁序》为参照;或“左顾右盼”,与同时期作家比较,以韩愈《祭十二郎文》《师说》、白居易《卖炭翁》为参照;或放眼“未来”,与后期作家比较,以欧阳修《秋声赋》为参照;也可取初中教材《捕蛇者说》为参照。通过比较让学生在了解该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柳宗元博大深沉的人文情怀,感悟韩柳古文运动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教师不必抽象地讲柳文的特色,讲韩柳古文运动的意义,只需点到相关篇耳,举重若轻,学生头脑中关于柳宗元作品特点和韩柳古文运动的知识框架便搭建成功了。

从诗的角度讲,柳宗元存诗140余首,均为贬谪后所作。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柳宗元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教学《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可从与之齐名的作家作品人手。整合王维的《山居秋暝》、韦应物的《豫州西涧》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玄都观桃花》等作品,讲清它们在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体会柳诗清新竣爽、委婉深曲的风格和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沉厚感情的特色。

这样的教学是以一个知识点(一块教学内容)为原点向四周辐射,巧妙串联,合成整体。重视知识的联系性,表面看会使教学内容增加,但只要合理筛选整合,点到为止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况且,以柳宗元诗歌教学为切入点,其他诗人的作品融入其中,教学任务也一并完成了。

二,重视能力训练的迁移性

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必修教学讲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选修教学对人文性的要求更有侧重,教学时在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和运用途径,也即在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上要加大教学力度,两者要相得益彰。这就需要从宏观上找到语文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迁移训练。

中学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重点是意象的把握、情感的领会和表现手法的认知。选修阶段的教学要适当延伸拓展,或反刍升华。以意象教学为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惊风乱飚荚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两联,所用“芙蓉”“薜荔”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周邦彦《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屈原《离骚》“擥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所用意象紧密关联,如何由此及彼迁移联想进行深入理解是阅读鉴赏这两联的关键所在:岭树遮目,欲远眺而不能,内心郁积的愤懑之情又增一层,江流九曲。寓可见而难达之意,与太史公《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异曲同工。教师指导学生在把握意象内涵后再作深层次的迁移性思考,这些带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在其他诗词不也同样存在吗?探求这些意象内涵的角度和方法对理解其他意象不也同样有借鉴意义吗?再如学生很早就读过《江雪》一诗,但在学生脑海里呈现的仅仅是一幅雪下垂钓图,教师此时即可从意象角度提示学生,为什么诗人是独钓寒江雪而不是独钓寒江鱼。雪这一意象寓意冰清玉沽,虽有冷清凛冽之感,却正是遭贬谪后的柳宗元清高孤傲的心灵世界的写照。在此基础上,再作更广泛意义上的迁移性训练,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鉴赏能力定能有质的飞跃。

笔者认为,在选修阶段诗文教学还应强调古典诗文发展简史和古典诗文体裁两个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学中要由点及面迁移拓展,给学生理清诗文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脉络。柳宗元所处的唐代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处在高峰时期,诗的发展已至巅峰,文的发展处在重要的变革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能从整体上理解这一点,学生更能对柳宗元及其所处的时代意义有清楚的认识。

三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授渔”主要是通过教法来体现的。教法层出不穷,不一

而足。我们提倡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方法,诸如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专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发现法、局部探求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在教学中,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选修和必修阶段的教法应有所差异:必修课程突出基础性和均衡性,强调的是“公平发展”,选修课程是学生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者具有等价性,没有主次之分,是一种互补关系。基于这种理解,教师在教法上应“多种经营”。

必修课程的教学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常规教学法居多。选修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班级,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教师少讲为妙,多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教学柳宗元的散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可采用专题讨论法,课前教师提供讨论选题:①王参元家失火,作者为何不吊反贺②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作者与王参元的友情之深③探究文中重要虚词“而…者”的用法④如何理解作者由“骇”到“疑”到“喜”的心路历程⑤探究本文写作的背景⑥思考本文与《捕蛇者说》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课下自主选题自由组合,采取多种途径占有资料,深入探究,形成观点(结论),或小组讨论,或大组(班级)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形成共识,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关键时的点拨升华。当然,将《掼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当成必修课程篇目实施教学也未尝不可,但这就失去了它作为选修篇目更注重张扬学生个性的特点和意义。

四重视学法指导的序列性

学生学习总是按照学会模仿一体验感悟一抽象概括一逻辑推理一总结提高这一过程进行的,但在各个学段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累,注重梳理,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因此进行学法指导时也要分清学段,区别对待。只有把握了学法系统的整体性和方法指导的有序性特点,我们才可以确定自己所教学生应该掌握何种学习方法,并结合教材有序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柳宗元,只要知其人,懂其诗文的意义内涵。高年级时能就诗文表现的情感和由此引出的社会现象作简单的评价。高中必修阶段,学生要能结合包括政治、历史等学科在内的相关知识对柳宗元的作品作积累比较分析,大胆说出自己对柳宗元及其作品的学习体会;不仅仅就诗讲诗,就文说文,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思考解决问题的常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选修阶段,重在学习方式方法的积累上,重在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上,从占有的资料中探究柳宗元的生活概貌,宦海沉浮,情感变化,诗文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养成不拘常规,主动求异求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的学法指导要根据不同学段和情况作相应的调整,讲究序列性和层次性,重过程轻结果,不搞一步到位。此外,学法指导和教法采选紧密相关,不同学段的语文老师加强沟通研究的意义就显得尤为明显了。

8.选修课教学论文 篇八

一、语文选修课开设的原因及目的

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引起社会各方面和文化的巨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发展进入了空前的加速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而选修课的开设是在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多样性需求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选修课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它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摆在了首要位置,把多样性、自主性、选择性、个性化等作为主要特征。选修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可以为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一个比必修课更有力、更广阔的平台。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欧美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已成为建国以来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本主义理论,就是要实施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策略,力争做到四个突破: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教师本位的限制;以生活为教材,突破课本知识的限制;以社会为课堂,突破教室空间的限制;以发展为目标,突破评价标准的限制,达到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创作性学习的目的。[1]而选修课选择性、自主性、个性化等特点正是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与个性的发展”。

国际高中课改的趋势也提倡高中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提倡课程的综合性。其改革的主要理念是强调人文素养,强调学生的活动及活动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课程。

可见选修课的开设将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整体提高。但是对于选修课的教学,教师只有不断深入学习与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开出让学生喜欢和满意的选修课。所以选修课的开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中教师与学生期待已久的重大改革。

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2]而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开放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很难适应这一要求,所以转变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对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二、选修课开设的现状

1、选修课教学存在的不足及误区

新课改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选择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为众多高中的师资调配出了一道难题,尤其是对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高中,师资水平的差距成为新课改的“瓶颈”。新课改后,随着选修内容的增多,所需要的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也随之增加,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的教师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选择。而对农村众多普通高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面对内容丰富的选修教材,他们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另外,选修课带来的“走班制”,在实施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教室、实验室的不足,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潍坊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今后将在学校之间推行教师“走校制”,通过学校之间的合作,将各自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进行互相补充,尽可能地平衡各种教育资源。不久前,潍坊市教育局提出,要用3年的时间使全部高中都“进城”,使高中都具备较强的师资,这对于解决师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3]

除此之外,对于选修课的开设目的与意义,许多教师和学生认识还不到位。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对全校1800多名学生对于选修课看法的调查表格发现,80%的同学不明白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及意义。10%的同学能认清其价值,并认为选修课的开设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提高。还有10%的同学认为选修课与必修课没有区别。而对于选修课的教学意见,50%的同学认为选修课只是知识的再重复,教师没必要讲解。30%的同学认为教师应该放手,把时间留给学生去讨论、交流、探究,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还有20%的同学处于茫然状态。而对二十多个高中语文教师的调查更让人吃惊,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选修课开设意义并不大,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只有个别教师能真正认识到选修的价值与意义,并能付之于实践。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对部分老师的跟踪调查分析可以发现选修课教学存在着以下误区:

首先,教师对选修课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到位,将选修课当成了必选课或者高三复习课,没有真正体现选择的价值。由于教师将选修课等同于必修课,以至于每课必讲,每讲必练,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悖于选修课开设的宗旨。还有些教师直接将选修课当成了高三复习课,搞题海战术,学生只能疲于应付,叫苦连天。

其次,有些教师把选修课当成了课外阅读课,基本上放任自流。学生在选修课上很自由,可以自主阅读,教师没有具体指导与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便将选修课当成了课外阅读课,甚至有些同学认为选修课可上可不上。所以很多同学将选修课当成了休息课,或者直接逃课。

还有些教师虽然对选修课非常重视,但却过分重视了知识的识记与积累,上课时,过多强调了字词、背诵默写等,而恰恰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样就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性。这同样违背了选修课开设的最初目的。这种按照必修课的模式来上选修课的做法,让选修课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按照必修课的模式来讲解选修课势必让学生渐渐对选修课失去热情和兴趣。

另外还有部分教师把选修课当成了专题内容的学术课,由于选修课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专题性质,所以许多教师就将其难度深化,甚至有些教师采用大学讲座的形式,如“李白诗歌艺术手法研究”“《红楼梦》研究”等,这样的教学形式超出了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只能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

以上情况表明不是选修课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认真解读与领悟其精神实质与内涵。所以要想真正上出选修课的特色,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选修课多样性、自主性、选择性、个性化等特点。而只有明白其特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付诸实践。

新课改呼唤新精神,新精神需要新措施和新方法,所以探索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对当前的中学教学尤为重要。

2、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

(1)教学目标不同

必修课“共同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而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展的,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开设的目的是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能,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指出:选修课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也就是在实现“基础性、均衡性”基础上致力于有

[4] 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此可见,选修课侧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转变角色,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不同于必修课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或体验、或欣赏、或综合、或探究,在这些形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教学方法不同

传统的必修课,教师习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而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不必局限于选修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裁剪和编排,大胆取舍,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和活动,形成一种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现象,打造高效课堂,采用协同教学、探究教学、创意教学等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教学内容与性质不同

必修课程由必修1到必修5五本书组成;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分为若干模块。

“选修”的课程内容由各学校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学校为此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而学分制强调课程的弹性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5]。从功能上说,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语文学习的某些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对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培养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

选修课关注的是“个性化”问题,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所以在选修课堂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他们关心的问题基本上集中在同一个领域,所以,课程必然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势必对教师的专业修养有更高的要求,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技巧也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新课改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新课改需要教师不断转变自身观念,无论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还是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选修课的意义所在。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要不断充电,尽可能多的储备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由“知识的容器”完成到思想者、创造者的转变。

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整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发扬。而探究,是好奇心的一种理性的稳定的发展,是极其有价值的学习指向。[6]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共同的学习者、合作者与探究者。师生的互动合作探究是新课改一个重要体现。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真正了解古代文人的境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分析古人的人格魅力,并从其文章中得到爱的教育、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其次要让学生学会鉴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总之,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也要有所改变。我们可以理解为选修是为必修服务,通过开设选修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这些变化,教师应该不断实践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三、选修课教学方法的设想与实践

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精神,现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等为例,简单谈一下我们的设想与实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绚丽奇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识记,而需要更深刻的解读,并用来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要一味地追求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比较中鉴赏,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诗歌。

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读文本中,对于诗歌之部,编者共选了三个单元,但是选编时,编者根据的主要是鉴赏方法。所以每个单元所选诗歌的作者或者写作技巧等皆有重复之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对教材内容重新处理与整合,通过重新整合后的专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系统地将所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

1、教学内容的建构与整合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以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

[7]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重视学生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以辅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胆取舍与整合

对于教材,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选修课的文章并不是每篇必读,每篇必教。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掌握技巧与方法是学生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策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个单元有多篇诗文,教学只需起到示范作用即可;一个单元有多种诗体,教学只需选择经典的篇章来讲解。教师的目的是通过指导示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鉴赏,“选择作品,可以按时代,也可以按作家,或体裁、风格、文体等分类组合,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8]由此可见,通过将单元课文重新分配与组合,目的是达到知识的再整理,从而进一步达到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在这一环节,教师的 5

指导非常关键,教师应该在结合学生兴趣、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进行大胆整合与归纳。

其实诗歌的重新整合有许多方法,如按照题材、诗体、诗人、时代、内容等;按题材编排,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记游诗、励志诗等。重新归纳后,学生可以循着不同题材的诗歌,进一步明确其各自的特点及风格,从而学着用诗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丰富见闻,陶冶情操。如通过写景诗,学生可以了解这类诗歌,或勾勒意境,或写景言志,或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等特点。鉴赏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分析其情景交融的写法。

因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前三个单元都是诗歌,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将其大胆筛选与重新整合。例如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咏怀诗——给生命一个出口;离别诗——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等。所谓咏怀诗就是,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等,其中有的表现自我,讽时讽世;有的归隐慕仙等等。当然也可以将写作手法和技巧相同的一类加以重新整合,重点赏析写法特色。这样经过调序、删减、补充重新组合,然后通过新专题的教学形式呈现,可以让学生对同一题材或同一风格的诗歌有更全面、深刻而系统的解读。

(2)分类比较诗歌情感,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分析诗歌情感,如相同地域不同诗歌进行比较;不同地域相同诗歌进行比较;同一诗人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不同诗人形似内容进行比较等等。这样通过整合与分类,让学生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对比鉴赏,由此再引导学生去分析不同类诗歌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深入探究诗歌与人生,诗歌与诗人等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切实明白诗人不同背景下诗歌情感的异同,同时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和人生定位。

例如同样是咏怀诗,学生喜欢选择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和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进行比较。比较之前,教师先指导学生明确比较赏鉴方向,如通过诗中不同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等方面的区别来解读两首诗的异同。由于这两课属于推荐作品,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和网上查阅资料。然后教师印发《导学案》,《导学案》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第一堂课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全班分成六组,每组选一个负责人。第二节课主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适当点拨。

展示成果时,每组找一个代表发言,其它组员可以补充说明。通过展示可以看出,有些学生能发现阮籍诗歌中常用“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是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诗人借这些鲜明的意象来抒写各种深创巨痛或个人忧愤。但是有些学生却对此产生好奇,为什么阮籍对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感兴趣呢。有些组的学生代表解释说阮籍纵情任性,嗜洒成癖,个性旷达,蔑视名教,不服礼法。他有时“闭门视书”,则“累月不出”;有时“登临山水”,便“经日忘归”。但他又是个非常

压抑痛苦的人,因为他性格内向,做人谨慎小心,他的一些怪诞行为正是他内心极端痛苦的外在流露。阮籍的性格是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的,所以他注定是个悲剧,正因如此,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孤鸟”“寒鸟”“孤鸿”“离禽”等作为意象,这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通过查找资料,合作交流探究展示,学生进一步明确阮籍诗歌的情感是与其个人遭遇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很容易找出“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中的意象是“薄帷”“明月”“清风”“孤鸿”等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悲凉凄冷”的意境。“孤鸿号外野”,这悲号旷野的孤鸿象征着世上的不幸者,最后一句的“徘徊”与“忧思”更是体现了诗人内心亘古的孤独与忧愁。阮籍的这首诗中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而是整个社会人类的孤独,进一步说是阮籍所处的时代中广大人民的忧愁和孤独。而陶渊明所处的东晋偏安江南,整个世家大族都不忠心于司马氏,同时各士族之间常为了争权而北伐。从《归园田居》总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他三次做官,三次归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诗中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只是由于陶渊明的诗歌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善于运用一些清幽恬淡的意象,如“飞鸟”“菊花”等,所以读罢让人容易感到清新、自然、亲切,渐渐便忽略了其悲情的存在。但这首《杂诗十二首》(其二)有所不同,诗人开始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悲伤与叹息。当然这只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体现。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陶渊明诗中之所以经常出现归隐思想与孤独情感,也是与所处的时代相关联的,官场的黑暗与独立自由的个性是永远不能相容的,所以陶渊明选择了归隐。

这样通过对两首诗歌意象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陶渊明与阮籍诗歌的异同,并且能进一步了解到陶渊明鲜为人知的悲情一面。

由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诗歌单元的鉴赏主题为什么叫“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因为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诗歌的真正主旨与内涵。

通过以上整合分析比较展示,学生对阮籍和陶渊明的诗歌会有一个系统的区别和了解,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结合两人不同身世和性格特点,去解读其人生、其社会,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便能更深地去体会诗人不同情感所产生的根源。最后学生发现,无论是阮籍还是陶渊明,他们都受道家的思想影响很深,所以两人的咏怀诗也有相同之处,他们有相

似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对于这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不仅让学生对咏怀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对两位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也有了明确的认识。

学习离别诗时,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依据,让学生搜集同一题材的诗歌比较分析鉴赏,以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离别诗的异同。例如经过筛选,学生可以发现文中李清照的《一剪梅》、黄遵宪的《今别离》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离别诗。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搜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难看冷落清秋节”等诗句,以此来比较离别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刻解读古今离别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历程。

通过比较后,同学们发现同样是离别诗,既有离别的辛酸与依依不舍,也有离别时的洒脱。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跟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及人生态度等等有关。

通过整理,学生可以明确离别诗、咏怀诗等不同题材的诗歌常用意象及艺术特色,例如古人常用“柳树”“孤帆” “长亭”“雁”“芳草”等意象来写离别;用“月亮”“杜鹃”等来表达思念;用“菊花”“梅花”“松”等来表达高洁、坚强的高贵品质。学生通过学习与整理,理清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上方法与必修课的区别在于,必修课强调的是教师将技巧、方法与答案直接传达给学生,而选修课则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与方法。

(3)编写资料或校本课程,丰富教材内容

选修课与必修课教学的区别还在于选修课知识的拓展性与丰富性。因此在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主整合,编写教材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来说非常重要。编写难度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即可。如在选修课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唐代诗歌,教师可以鼓励与指导学生编写“品味唐诗风韵”这一专题,目的是深化和拓展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在这一专题前面可以设计一个小的导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然后进行比赛,看谁将导语写的具体生动,而又形象可感。最后班长收集整理,然后将所有好的部分加以整合,最后的导语如下:

唐代诗歌犹如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芳香四溢,香远益清;又如一首悬念迭起的古典交响乐,优雅动人,扑朔迷离。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像满天星斗,将盛唐的天空装饰得异彩纷呈。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岑参的瑰丽开阔都成了一道道迷人而亮丽的风景。走进中国古代诗歌,我们带着三分欣喜,七分好奇;走进中国古代诗歌,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去放飞想象的翅膀。

从以上导语中,教师可以看到同学们的智慧和文采,同样可以看到她们飞扬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所学到的方法将诗歌单元分为几个常见的小专题,最后统一学习成果,初步定为“风萧萧兮易水寒之送别诗”“一壶浊酒论古今之咏诗史”“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之咏物诗”三个专题。而每一个专题后仿造课本的形式,都有三到四篇代表性的诗歌,如关于送别诗,学生选择了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许浑的《谢亭送别》。每一首诗歌后都有清赏雅评、资料阅读、拓展运用三个部分,透过这些,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一类送别诗的特点和时代背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创作能力与个性特点。

这样就将课本知识拓展到了课外,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并从中体会到动手的乐趣。后来学生整理的这些内容被山东文艺出版社所用,编排成语文读本。学生从以上活动中切实体验到了实践的快乐,找到了成功的感觉,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当然对于这一过程,不要过分拘泥于专题的研究,将其等同于大学里的专题课。高中阶段对普通同学来说,主要还是打基础或初步研究的阶段,不是专门做深入研究的阶段。如果专题涉及层次太深,学生会知难而退的,这样便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成果事倍功半。所以拓展要有章可循,要了解学生的求知欲及接受能力。只有在真正了解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其次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编排校本课程,如邹城市的学校可以结合地方特色与文化,指导学生编写“孟子文化研究”等校本课程;农村高中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风光,如田野、山川、河流等,指导学生编写“自然与诗歌”“风景这边独好”等校本课程,主要介绍家乡的风俗人情等。这样的编排都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无论是重组整合,还是比较赏鉴,还是拓展延申,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

2、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提升

必修课侧重于教学内容,选修课应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所以让学生体验到发现求知的乐趣,是选修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密切相联的,任何认识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大脑协调活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美国体验主义代表人物卡尔·罗金斯还主张,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整个人的教育。

情感是促成行为的一种动力,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某种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则起阻碍作用,甚至引发不良的后果。学生有了对学习强烈爱好的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强调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1)阐发诗歌情感、塑造学生人格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简称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这些既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产物,也是教育学生进行审美的重要对象。[9]

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张扬。学习古典诗歌,汲取其精华,对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磨练坚强意志、提高文化品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如下:

①以情促学

古代诗歌与散文中大多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而且这些感情真挚而感人,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报国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儿寒乎,欲食乎”的浓浓亲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告诉我们要胸怀宽广,仁义满怀,心忧天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这些名句中的情感是诗人人格魅力的再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反复强化这些诗句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人格的魅力,进而来指导学生的人生定位。

②以读促学

诗歌教学重在诵读,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大声诵读可以放开心胸接纳古人豪放的情怀,感受或喜或悲或闲适或恬淡的情思,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如配乐朗读法、默读法、情境朗读法等,让每个学生都在特定的情境中走进诗歌、走近诗人,领悟诗歌的精神实质,进而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鸣。通过诵读涵咏,让学生体味诗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潜移默化中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鉴赏审美能力。

③以赏促学:

诗歌中有许多经典的艺术形象,通过分析鉴赏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使自己明确人生的目标与追求。比如通过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我们可以知道做人要有高洁的情操。通过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可以了解李白蔑视权贵的精神及追求自由的个性。而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中的各种形象,学生能有针对性地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古代诗歌散文中的情感因素,并不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更有精神的文化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从而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铸造高尚完美的人格。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个性。

个性发展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的独特模式的确立,它使个体事

[10]先倾向于以独特的方式,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

可见,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家庭和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高中语文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语文教育是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服务的,语文课应当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模仿语言、创造语言。我们的语言教育情境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其乐无穷,而不是一种极端实用主义的“有用”。[11]

因此教师要注意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协调,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或充分利用教材中情境、情理、情趣、情态来激发学生的情思唤起学生的心灵感应。

①采取多种形式,关注学生个性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与名人对话、报告会、演讲会、探讨会、辩论会、影视欣赏、文学社等不同于必修课的教学方式实现其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真正实现民主性和探究性。社会需要高中生有多元化发展,潜质不同、兴趣各异的所有学生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开放的视野,初步的创新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个性成长的一个过程。

学生性格复杂多变,有些学生较为外向,而有些则相对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有些则比较怪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布置内向型的学生负责书面材料,例如演讲会、辩论会等材料的收集、整理、加工,而外向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在材料运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才能、辩论才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扬他们的个性,使他们从学习中找到成功的乐趣。

而这种交流,可以使一些性格不同,才能各异的同学之间形成互补,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格学生的发展需求。

②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在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探索培养学生创作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选修课程关于《诗歌与散文》的基本要求是: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共鸣,发现作品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其对评价方式的要求为: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朗诵表演、创作成果。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佳发展区”理论,我们应该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设立思维的梯度,[12]或者说一步步提高思维的难度,让学生在“思维登山”的过程中展现出潜在的能力。

维果茨基把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确定为“儿童的最佳发展区”。所以教师 的引导与激发至关重要,特别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创造性思维求异性、联想性、发散性、综合性、独创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视角,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讲解《项羽之死》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你认为项羽是个怎样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有侠骨柔情,有人认为他刚愎自用,有人认为他勇敢善战,有人认为他鲁莽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接着问大家,“如果项羽不死,结局会如何?”,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大家分成小组,热烈讨论,最后他们终于悟出了“即使项羽垓下不死,他也终究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因为他的性格悲剧决定了他的命运结局”。由此,教师继续引导“在项羽死之前,你想对他说什么”,这个问题,同学们非常感兴趣,他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如“项羽,我想对你说,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不可盲目臆断”。“项羽,我想对你说,过了江东,你仍然可以重头再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希望你能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项羽,我想对你说,你的骨气令我钦佩,你的英勇让我仰慕,但是,我多么希望你能再多一些智慧”。大家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得到了大胆的碰撞,经过讨论,同学们都发现了思考与创造的乐趣。由此可见,只要教师采用开放探究的原则,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可以开出异彩纷呈的花儿,他们的个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

在诗歌与散文系列教学中要注意纠正传统教学中的偏颇。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解读,不一味追求统一的标准化答案。第二,不要系统讲授文学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用作支撑的阅读鉴赏知识应渗透在阅读实践过程中。第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把目光投向课堂之外。[13]

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是此次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需要。而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能力的提高,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而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要强求答案的整齐划一。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课堂教学才能注入新鲜活力。

所以对于选修课的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批判阅读,多元解读,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一次细微的改变,有时甚至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回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将时间大胆地留给学生,转变自身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多动手体验,从经验中去发现规律,找到成功的感觉,而不是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优劣。而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关注。而处于思想相对活跃期的学生,比较喜欢自主探究问题,而不是教师公式化的灌输。

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分六单元,一、二、三为诗词,四、五、六为散

文。每单元都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四部分组成:其中示例诗文各是一篇 ;自主赏析诗四首,文三篇;推荐诗五首,文二篇:全册三者的比例是6:21:21。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置,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赏析指导的基础上,自主赏析,不断提高自主探究鉴赏能力。而对于推荐阅读的诗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阅读赏鉴。由于诗歌散文重在赏析,所以指导学生阅读并真正领会单元赏析指导必不可少。而在赏析指导后,每单元都有一课经典的单元赏析示例,如第一单元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诗歌后面从诗题、主旨探究、作品结构等方面对诗歌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解读,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深入探究诗歌。而在赏析示例后,便是自主赏析,这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合解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把时间交给学生,教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而不能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地详细讲解。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让学生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再分配组合。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查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先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要求他们将想法形成文字,通过“与古人对话”、情景再现法和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真正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在课堂上,教师便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阅读,多元解读,自主探究甚至大胆质疑,从而形成自圆其说的意见。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发现与创新。

其实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选修教材,基本上都体现了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

[14]

因此,教师应该由讲解为主转为引导启发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找到答案的支点。通过丰富的实践与交流活动,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学习过程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这将对学生终生受用。

而在选修文本中,《中国小说欣赏》最易于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因为本书所选诗歌大多是经典之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的节选,而节选部分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而这些节选部分,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对于文本并不需要过多讲解。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设置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最好接近于学生的“最佳发展区”。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探究起来才感兴趣。只有感兴趣,他们才能将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如对于《情真意切释猜嫌》一课,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读完本文,如果用两个比喻来分别比喻宝钗与黛玉,你们觉得用什么比喻好呢?”这个问题,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非常热烈。经过大概十分钟的合作探究,喜欢动脑,思维活跃的同学的观点马上亮出来了,有同学说“如果黛玉是一块冰的话,那么宝钗便是一团火,宝钗用她的热情、关心一点点融化了黛玉心中厚厚的冰,她们终于冰释前嫌。”这位同学的话音刚落,大家便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有同学说“如果把黛玉比喻成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的话,那么宝钗便是那一缕温暖的阳光,宝钗用真诚的阳光触到黛玉心灵最柔软的角落;用真诚的阳光换得世外仙姝

心香瓣瓣,尽释前嫌。”这位同学说完,同学们的掌声更为热烈。还有同学将宝钗比喻成太阳,将黛玉比喻成月亮。最后经过将近一节课的讨论,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真诚是心与心之间最温柔的纽带,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永恒桥梁,让我们把自己温暖人心的阳光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正是教师想要向学生传达的观点。这堂课上得其乐融融,通过合作探究,同学们充分体验到了探究与成功的乐趣。而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对于自主探究,考试大纲指出“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属于F层级。在谈到“探究”时,《考试说明》中共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最后一项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更是对新课改下选修课教学效果的直接测验。这也告诉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探究,勤思考。

最近几年高考题,特别是阅读题中不断增加对探究题的考查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交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①训练思维、注重层次

探究题注重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面对同一个问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来挖掘其深刻内涵。在平时训练时,教师应该多强化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能力,多设置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不求答案的一致,但求言之成理即可。探究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角度,对于小说,我们可以从情节结构、主题把握、叙事技巧、艺术特色等角度来看其合理与否。

②重点突破、多面开花

探究题的答案往往很多,许多考生认为探究题就是天马行空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味地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岂不知,这样不但不能得高分,反而容易浪费时间。做探究题时,学生一定要围绕探究的主题,重点突破,围绕重点来阐述,不可平均用力。在阐述重点的基础上,可以做到多面开花。

③结合文本、述评结合

在组织答案时,需要在不长的篇幅里,充分、准确地阐述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紧扣观点,找准找足论据。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的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的特色。任何阅读都是从文本出发,观点来自文本,论据来自文本。在论证时,学生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有创意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依据,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结合文本来叙,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评,评

述结合,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新课改不仅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变上,还要体现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评价方式的改变上,高考对于探究题的考查其实便是新课改精神的最直接体现。

(4)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倡个性化写作

新课标设计的选修课对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目标其中一项要求是: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15]《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问题上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等。这些要求正是个性化和创新化作文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创新作文就是要从成全学生的生命出发,使作文成为学生张扬生命、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的途径和方式,张扬个性,才可能不断创新。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作文与做人,所以我们应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而不是一味模式化作文,模式化写作只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继而对语文学习也丧失信心。学生作文中鲜活个性的缺失,是作文教育的痼疾。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①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探索写作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现个性化的思想感情,写自己所想所思所感。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写的《作文论》就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就是要写出自己的心声,表现个性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学习个性化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并努力在作文中加以练习与体现。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有比较经典的两篇文章:《祭十二郎文》和《项脊轩志》。这两篇文本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时空,依然感动着无数读者,就因为其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流露。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作者的情感与写法,教师可以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韩愈和归有光的经历和作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多读,通过诵读涵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真实情感。教师可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感情的,通过分析交流合作汇总,学生终于明白,其实真正的好文章并不需要多少华丽的辞藻,而需要的是一些细节描摹和刻画,是点滴的生活小事中所体现的真情。对于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学生领悟最深,读得非常动情。为了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细节描写的亲情文章。下面是一位女生写继母的片段:

母亲的突然离去让原本安静的我更加忧郁、落寞、不知所措。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理解我的人已经走了。我固执地将所有色彩斑斓的衣服尘封箱底,换上孤独的黑色。就这样,我日复一日地绝望着。而她的到来,无异于在我的伤口上又洒了一把盐。我将对母亲所有的思念都化为对她的仇恨,恨她夺走了父亲对母亲和我的爱。我从不正眼看她,甚至宁愿吃方便面也不吃她做的饭。

而她似乎忽略了我仇恨的目光,坚持给我织毛衣,即使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把她织着的毛衣扔到垃圾桶里。看着她尴尬地把雪白的双手伸进垃圾桶里,小心翼翼地捡起那件毛衣,再宝贝似的拿去清洗,高傲的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报复后的快感和满足。

从此,她更加小心翼翼地与我相处,早晨饭桌上的牛奶煎蛋,晚上伏案复习时书桌一角的热牛奶,高考时,窗口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她所做的一切,都像极了我的母亲。我望着星空,星星向我眨着眼,“妈妈,我该怎么做呢?”我第一次感觉到抉择的艰难。

轻柔的秋风静静地吹落了枯黄的秋叶,带着一丝不舍,恬静地投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我站在山顶,望着初升的红日,她把手放在我的肩头,轻轻地为我披上刚织好的那件漂亮的白毛衣,然后,她递给我一张CD《New Baby》。我的眼角开始湿润,她微笑着说:“你的母亲去了天国,她希望你快乐,我理解你对我的仇恨,我也知道自己永远都无法代替你的母亲,但我正在努力使你快乐。”我的心突然有了幸福的感觉,我慢慢地把头埋进她的怀里。轻轻地唤了一声“妈妈”。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用真实的笔墨将继母的爱娓娓道来,感人至深。这一方面得力于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另一方面也得力于其敢于说真话,文中不管是对母亲真切的思念还是对继母的仇恨,都源自于现实生活与人之常情。特别是继母将雪白的手伸进垃圾箱里为我捡毛衣的情景,刻画得尤为动情。作者能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有爱在心中”这一主题,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从文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作者的鲜明个性。

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学生导报》上,这篇作文的发表激起了她浓厚的写作兴趣。虽然这位女生现在已经毕业多年,但是至今仍保持着写作的习惯。

其次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个性化写作的重要性,“文如其人”,通过作文,学生应该展示自己的学习、生活面貌,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够体现自己的情感动向,这才是一篇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出现了太多模式化作文,这些模式化作文千篇一律,从中根本看不到当代中学生的个性与风采,所以导致近几年高考作文高分率很低。针对这种情况,高考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特色,要展示自己的个性。

可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写出自己的风采与特色,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优秀素质。

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平台这一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博客,鼓励学生在博客上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开始时,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但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同学加入一个圈子,然后从班级里找几个学习好的同学

做管理员,这些同学可以分成七组,每天一人值日,值日目的是将同学们好的作品加“精”,教师要求每天加为精品的作品不能超过五篇,这就避免了加精的盲目性。而每天加精的作品,教师都要严格审核。教师最好要求每个同学尽量都要评论一下加精作品,教师也要跟踪评论,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由于学生对于网络非常感兴趣,而且这种交流方式又能让同学们享受到交流和被关注的乐趣,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要求完成。当然这种方式也有弊端,比如一些住校生和一些家里上网不方便的同学就很难参与其中。于是教师可以在班里成立一个小型文学社,文学社的同学负责将不方便上网同学的作品发到网上,当然这项工作也可以由教师来完成。当然这种方式不能代替传统的作文,但比传统的作文更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为网络的方便,可以让同学们看到别人的文章,同时自己的文章也能被别人看到,这就避免了传统作文一般只有教师才能批阅的弊端。

另外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加入更为广泛的文学圈子,如:中国当代文学、心灵憩园、文学圈、中国散文网、文学江湖等,这样的圈子可以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当然一些写作比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推荐他们去一些论坛,如雪晴论坛、十八巷论坛、大河论坛等等,学生可以在论坛里直接发表文章,这样好的作品就都有可能被编辑看到,或者被发表。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同学们通过浏览别人的文章,特别是一些经典的作品,可以不断学习与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交流方式可以让很多同学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个性,让一些平时不喜欢写作的同学也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当然,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文打在自己的博客上,然后分别让同学们评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评价做出自己的客观评论,而同学们不仅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作品,也可以看到教师和大部分同学的评论,这种方式直接而开放,有利于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

总之,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恰当合理运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3、教学形式的突破与互通

活动教育反对“知识本位”“教师本位”,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反对灌输,反对被动接受,主张尊重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接经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主动学习获得身心和谐发展。[16]

可见活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尤其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增强时代发展的适应性。活动课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性高、自主性明显,这些特点与选修课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和个性化发展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教师应该将活动课与选修课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活动课的优势,进而实现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以《诸子百家选读》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撰写小论文的活动让学生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的目标。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如下: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①活动目的

设置这个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对诸子百家散文的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与解读,并能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如孔子、孟子的古迹及作品来增强学生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深刻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收集,科学研究材料的能力。

通过对所收集的材料的筛选、整合与应用,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通过学生写作论文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与合作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并以古典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②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课分为材料收集、写作、交流和展示四个环节,中心是写作。这项活动主要在课下完成,课上教师只需要讲解具体要求与步骤,学生课下查询资料、写作;课上交流和展示各自的论文。活动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但一定要落实到实践中,如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孟子故里,所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孟庙、孟府,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孔庙、孔府、孔林,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另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儒家著作,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交流、反思等方式来获取资料与信息。

通过分析综合可以看出,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认识基本到位,如孔子思想中的为学、为文、为人的观点,学生深有感触,他们经过分析得出,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我们现代人都无法做到的一些先进理念,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孟子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仁者无敌”“富贵于我如浮云”等,都是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对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我们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思想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陶冶,可以为我们做人提供一面镜子。

③活动指导

教师可以提前播放一些关于百家讲坛中对于《诸子百家》解读的精彩片断,如于丹解读《论语》《庄子》等,因为这样的解读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著作,应该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计划包括:规定写作格式要求,作业完成日期和论文的评分标准。教师应注意跟踪调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写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和看法。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不同风格、不同观点和看法的小论文。教师 18

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召开论文交流会,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来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肯定。

④活动成果展示

学生甲: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首先孔子教育思想重视受教育者的德育教育,这走在中国教育的前列。其次,孔子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内容上,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中、信。”并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教育学生。所谓“六艺”,指礼仪、音乐、射箭、驭车、书法、算术等方面的内容,礼、乐、书、数是文,射、御是武。他教文化的场所有杏坛,教武功的场所有射圃。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既包括了为人处世的教育,又包括了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具备外在的气质,内外统一,从而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他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教师才能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孔子的这些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与理性的光芒。

学生乙:儒家思想要求人要不断自我完善,要修身养性,要爱人,这都是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很难做到的。现实社会中,经济发展了,但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这需要我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精髓。人与人之间只有和谐发展,这个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上一篇:清明节祭扫活动演讲稿下一篇:2018留学荷兰的行李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