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培训材料

2024-10-04

职业危害培训材料(6篇)

1.职业危害培训材料 篇一

职业危害及职业病预防培训教案

煤矿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粉尘、噪声、有毒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病高发的行业,为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隐患,强化宣传教育。

第一节

职业危害的概念及防范

一、职业危害、职业病的概念

1、职业危害及因素

职业危害是对从事职业活动的从业人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

(1)、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它包括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化学因素(生粉尘和水泥粉尘等),物理因素(风速湿度、温度、噪声、震动等)和生物因素等。

(2)、劳动过程的职业危害因素。它包括劳动时间过长,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个别部位或器管过度紧张,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

2、职业病及其特点

职业病的特点有以下3个方面

(1)、职业病是由职业危害所引起,如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职业病的轻重与职业危害因素的数量和强度不关。

(2)、大多的职业病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清除疾病,恢复人体健康。

(3)、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群体的发病,但是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能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甚至清除职业病。

二、矿山的主要职业危害及职业病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震动、有害气体、生产性化学毒物、高湿、不良体位劳动等。、职业病主要有粉尘病、噪声聋、局部振动病、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滑束炎等。

1、生产性粉尘

生产粉尘是矿山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井下生产过程中的凿岩、钻眼、放炮、装膏、转载运输等环节均能生产大量粉尘,作业人员长期在岩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矽肺病。

2、有害气体

井下空气中可能存在过量的CO、CO2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加强通风,将其冲淡并带走,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不良气体条件

井下气候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温差大、温度大、风大,因此,作业人员容易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风湿性关节炎。

4、不良体位

工作面低从事作业人员不能站立劳动,经常跪、蹬在底板上,使局部关节长期受到强烈压迫及摩擦而引起滑束炎,另外,井下从业人员长期弯腰劳动,容易引起腰椎病,井下空间较小,井下从业人员经常磕碰头部,容易引起颈椎病。

5、噪声和振动

生产噪声和振动对从业人员的危害越来越大,钻机、装载机、破碎机、水泵、局部通风机、放炮等都能产生很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聋、听力显著下降,振动可引起局部振动疾病。

三、职业危害的防范

职业危害防范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所谓预防为主就是控制职业危害的源头,即在职业活动中尽可能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所谓防治结合就是预防和治疗双管齐下,“防”是职业危害防范的根本途径,目的是不产生职业危害,“治”是职业病发生后保障患者的医疗、康复。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的防范

(1)、指定或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做出评价。(3)、向从业人员告知职业危害因素及应急处理方案。(4)、采取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措施,督促从业人员在劳动中贯彻执行。

(5)、制定职业危害事故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对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组织现场抢救,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第二节

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

一、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的要求权

1、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责任的权利

2、要求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权利。

3、要求企业为从业人员保障职业病待遇的权利。

4、具有对矿山企业职业病预防的知情权。

5、具有对矿山企业职业病预防的民主管理参与权。

6、具有获得矿山企业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权。

二、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的义务

1、履行接受职业病防治的教育培训的义务。

2、履行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义务。

3、履行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治设施的防护用品的义务。

4、履行及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的义务。

2.职业危害培训材料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昆山市某电子材料厂作为调查对象,在分析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环节以及防护设施进行调查,并开展现场检测。

1.2 方法

1.2.1 工艺流程调查

对某电子材料厂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调研,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种类和环节。

1.2.2 现场检测

对某电子材料厂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场采样点设定、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参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4]等有关标准。

1.2.3 工程防护设施调查

对某电子材料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岗位和工艺环节的工程防护设施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电子材料厂位于我市某工业园区,主要包括主生产厂房、配料间、回收装置、槽罐区及公共辅助设施等,占地面积32 826m 2,建筑面积51 600m 2,为4层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框架结构。主要建设成年产1 200万张铜箔基板和1 800万m玻璃纤维布含浸基材的生产能力。该厂为外商独资企业,拟新增职工约476人,其中现场作业工人共356人。全年工作日约360d,年生产8 760h,实行四班三运转制,每班8h。

2.2 生产工艺调查

2.2.1 工艺流程

铜箔基板由铜箔、玻纤布及溴化环氧树脂构成。原料经配料、含浸、组合、热压、裁检等阶段制成铜箔基板。见图1。

硬化剂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促进剂为双氰胺、二氧化钛、氢氧化铝,溶剂为丙酮、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二醇甲醚(PM)

2.2.2流程说明

(1)配料段:此段主要调配含浸段所需的用料,原料为环氧树脂、硬化剂(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促进剂(双氰胺、二氧化钛、氢氧化铝)和溶剂,调配合适的反应性和密度,供玻纤布含浸使用。各原料的投加均采用密闭加料方式,由计算机控制。为保持配料桶槽内的气压平衡,配料桶槽上设有1根小的排气管,此处会有少量的有机废气产生。根据实际情况将有2种溶剂配方,溶剂1为丙酮、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2为丙二醇甲醚(PM)。溶剂1的使用量是溶剂2的4.3倍,大部分情况是使用溶剂1,只有在无卤素制程时才使用溶剂2,溶剂2仅在2炉的3台含浸机上使用。(2)含浸段:玻纤布在此含浸环氧树脂(此段在无尘室中进行),控制合适的树脂含量,随后将含浸后的玻纤布送至烘烤区,利用热风使溶剂挥发并进行架桥反应,形成半固化的玻纤布含浸基材,再将此基材裁切成片并依所需厚度规格重新堆叠,规则排列,供组合段自动组合机组合。含浸后的玻纤布也可以直接分捆,成为公司的另一种产品———玻纤布含浸基材。(3)堆组段:此段工序主要将依厚度规格堆叠的半固化玻纤布含浸基材单面或双面覆盖铜箔,并将覆盖铜箔后的基材用牛皮纸隔开,堆叠成一定高度后,再在两端压上钢板,组合成本,供压合段使用。(4)热压段:半固化的玻纤布含浸基材和铜箔在此以高温高压使未反应的树脂完全反应硬化,使基材与铜箔粘合,形成版面平整的铜箔基板。此段有废牛皮纸产生。(5)裁剪段、检查和包装段:热压后的成品在此段裁成所需尺寸后,经外观检查合格包装后,便可出货。此处有基板耳料及边料产生。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3.1 粉尘

在配料环节,二氧化硅、双氰胺、氢氧化铝、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固体原料在配料、搬运、拆包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裁剪铜箔基板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铜箔粉尘,以及牛皮纸裁剪亦可产生一定粉尘,其性质为其他粉尘,粉尘可从裁剪机密封不严密处逸散至作业场所空气中,对作业工人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

2.3.2 毒物

生产车间存在的毒物的主要有二甲甲酰胺、丙酮、丙二醇、甲醚、双氰胺、甲烷、重油。二甲甲酰胺、丙酮在运输、储存、设备检修过程中工人有接触的机会。含浸段使用的溶剂大部分为二甲甲酰胺和丙酮,因产品需求偶尔使用丙二醇甲醚溶剂,因此,在配料、含浸、运输、储存、设备检修等过程中存在丙二醇甲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在巡检时有接触的机会。双氰胺作为固体原料,本身为低毒类物品,但高温条件下易分解产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剧毒烟雾。双氰胺的职业危害主要存在于烘箱、热压等高温段。工厂采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业燃料介质,主要采用管道输送,如果天然气检修等意外情况则用重油暂时替代。因此,在管道不密封处或重油储槽存在甲烷、重油的职业病危害。

2.3.3 噪声

噪声来自含浸机、烘箱、组合机、热压机、裁切机、包装机等生产设备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以及通风机、除尘设备、空压机、热媒炉、高温氧化器及溶剂回收等公用设备运转时可产生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

2.2.4高温

烘箱、热压机、热媒炉等温度较高,员工巡检过程中可接触。

2.3.5 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员工接触情况

见表1。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4.1 粉尘和化学性毒物监测结果

本项目粉尘共设监测点2个,其中固体原料混配点矽尘浓度超标,超标率为20%。化学性毒物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见表2。

丙二醇、双氰胺、氧化联苯、甲醚和重油5种化学危害没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所以没有进行现场监测。

注: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

2.4.2 工作场所中噪声强度和照度监测结果

本项目噪声监测布点14个,其中回收区1个监测点噪声强度超标,噪声强度合格率为92.9%。本项目照度监测布点6个,检测结果合格率100%。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2.5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2.5.1 防尘措施

(1)配料槽设置内置式吸风装置,以保持槽内负压,此操作过程为间歇式,且工人佩戴有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2)裁剪机裁剪铜箔基板时由裁剪机自动完成并在半密闭的状态下进行,产生的粉尘少,且工人远距离控制机器,接触机会较少。

2.5.2 防毒措施

(1)生产装置实行密闭化、管道化;(2)主生产车间设整体机械通风;(3)含浸所需的混液由工人在配料间操作电脑,由计算机控制、经计量泵计量后由管道输送所需的丙酮、二甲基甲酰胺或丙二醇甲醚等溶剂的量至配料槽;含浸槽设置在含浸车间单独隔断的1个小房间,并保持槽内负压,含浸后的玻纤布送至烘箱,烘箱为密闭式,产生的溶剂废气经管道直接排放到相应的回收装置;回收区、热媒炉、储槽等采取露天布置,并且回收的溶剂、热媒均在密闭的管道内运行;(4)对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甲醚等物料储槽均采用氮气氮封;(5)对卸料、输送有毒有害物料的机泵、阀门、管道、储槽等均选用质量可靠的产品,并严格把好安装施工质量,严防跑、冒、滴、漏等现象。(6)在生产设备检修、储槽清洗等非正常作业时,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规定了详细的操作过程、通风及个体防护要求。

2.5.3 防噪声措施

(1)含浸机、组合机、热压机、包装机、裁剪机等均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相对较小。(2)合理配置设备、机械的位置,将产生较大噪声的空压机、通风机、除尘机等均单独隔间布置,利用砖墙隔声并采用橡胶、软木、玻璃纤维振垫和金属弹簧、空气弹簧、压缩型橡胶隔振器等减振措施。通风设备铺设吸声材料,以达降噪效果。(3)本项目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工人作业方式一般为巡检,接触时间相对较少,基本不直接接触。(4)生产区和办公区之间采取隔音措施。

2.5.4 防高温技术措施

(1)对存在高温工艺的设备(烘箱、热压机等设置热源隔热屏蔽车间设有整体通风系统烘箱自带有局部排风装置;(3)热媒炉室外布置,自然通风良好;(4)本项目的两个高温作业环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工人作业以巡检或远距离操作方式为主;(5)炎热夏季,对高温作业工人供应清凉饮料。

2.5.5 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用在含浸、回收、配料、组合技术处等区域,包括回收、配料每人至少两套防毒面具,并定期更换滤毒罐,回收、配料人员每人发放防护手套,准备4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准备4套B级防酸碱服装,准备4套消防战斗服;裁剪等接触粉尘的员工配置防尘口罩、防护服等;接触噪声的员工配置了耳塞等;全厂准备40套逃生安全面罩。

2.5.6 应急救援措施

某电子厂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卫生事件的环节有: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运输、卸料、储存过程可能有泄漏,以及在含浸段、回收区等,非正常生产情况下可能存在急性中毒事故。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有:(1)考虑到最短捷的疏散距离,在各个车间设置有多个出入口和疏散通道。(2)在储槽区、溶剂回收区、含浸段的合适位置拟设置5台喷淋洗眼器。(3)在可能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场所均配备了防护面具、防护眼镜、手套(耐电、耐油)、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并备有空气呼吸器、急救箱、冲淋设备等。(4)制定有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规定定期的实际演练,配置有应急救援箱,并在南亚电子厂区设置有我市中医院医疗分处;本项目与我市中医院签订工伤、职业中毒等应急救援处理的协议。(5)生产区配备防火、灭火设施。

2.5.7 辅助用室

设工作场所办公室4间,会议室10间,男卫生间7个,女卫生间6个,茶水间13处,吸烟室1处,更衣室1处,并在车间办公室区设置员工餐厅1间供员工用餐之便。

2.5.8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拟采取的措施:(1)成立工安环保科为职业卫生方面的管理机构,总经理为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最高负责人。(2)本项目定期委托市疾控中心对各作业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一般每年1次。(3)本项目要求所有上岗前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对在岗员工,组织每年1次的职业健康检查。(4)不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工作。(5)制定仪器设备、通风设施等定期检查、维修的制度,并将每项检查细化成详细的检查方法及基准,按章执行。(6)在产生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2.5.9 职业卫生经费保证

对职业卫生经费有了一个比较充分的预算,用于设计和安装卫生工程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评价,以及投产后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生产作业环境检测与评价、工人健康监护费用、职业卫生培训费用及职业病病人的诊疗、补偿等开支。

3 讨论

通过对我市某电子材料厂生产工艺分析、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危害因素的检测,基本了解了电子材料厂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环节和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企业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危害防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通过对某电子材料厂的现场调查,建议:(1)固体原料混配岗位矽尘浓度超标,应给予整改。建议在投料口前方增加吸尘罩,并增大除尘设备功率。(2)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的有关规定,尽快完善工作场所的警示标识。(3)加强个人防护,工作人员进入高强度噪声工作场所时必须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弹性耳塞或隔声耳罩。进入粉尘作业场所时应佩戴防尘口罩。(4)加强现场清洁卫生,应增加地面水冲洗设施和真空清扫装置,及时清理地面和设备表面积尘,以达到控制二次扬尘的目的。(5)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监测和员工的健康监护,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在取得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S].

[2]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3]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3.职业危害专项治理花都汇报材料 篇三

花都区开展生产或使用粘胶剂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前文省略)

一、我区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状况

近年来,花都区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空港、皮具、珠宝、机车、光电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新城区。目前,花都区共有企业(含个体经营户)62783家,其中:私营企业9798家,个体经营户51034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超过2000家,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数超过10万人。危害严重的企业多数分布在狮岭、新华、花山、花东四镇(街),集中在皮革皮具、箱包、制鞋、五金电镀、宝石加工、印刷、家具等行业。工人大多数是外来工, 以流动性大、文化层次偏低为特点。

皮革皮具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区粘胶剂使用最广泛的行业之一,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狮岭镇。据初步调查,我区共有粘胶剂生产和使用企业1386家(粘胶剂生产企业6家,粘胶剂使用企业1380家),其中狮岭镇有粘胶剂使用企业1149家。

2011年5月,我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完成了从卫生部门到安监部门的职能划转,区安监局迅速进行机构组建,成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科。一年来,我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克服成 立时间短、人员设备、经费不足、基层队员业务不熟、企业档案不全等诸多困难,积极作为谋发展,为我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区未报告有职业性中毒和职业病新发病例。

二、我区粘胶剂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广泛发动宣传、深入开展隐患排查、积极推动职业危害申报、大力开展专项整治等工作,辖区内生产和使用粘胶剂企业职业病危害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专项治理行动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自春节前后周边地区发生多例疑似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后,杨雁文书记、林中坚区长先后作出明确指示,要求高度重视、加强排查、抓好预防。区分管领导在2月14日广州市紧急会议后,立刻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和陈如桂常务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区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迅速制定下发《花都区开展防范1,2-二氯乙烷急性职业中毒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对辖区内可能存在1,2-二氯乙烷急性职业性中毒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单位进行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月16日,区安委办下发《关于开展对制鞋等行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督查的通知》,对各镇(街)落实职业健康危害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重点督查职业病防治任务较重的狮岭、新华、花东和花山四镇(街)。3月13日,区安委办又转发《省、市安委办关于开展全省生产和使用粘胶剂企业单位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进一步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生产或使用粘胶剂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我区安监系统在3月22日再次召开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会议,在4月18日区政府又召开了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会议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使用高毒物品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并成立了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为组长,21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个部门和单位在整治工作中的任务分工,并将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二)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职业危害申报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区安监局印制了5000份《职业病危害申报告知书》并下发企业,要求全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在5月30日前100%完成申报,还先后组织了23期申报工作培训班,为1600家企业和200多名安监队员进行申报知识培训。

二是加强申报服务和执法。区安监局为各镇(街)配发了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打印机,由安监队员主动上门为企业进行申报。区安监局还深入开展申报工作专项执法行动,与镇(街)安监中队联合执法,共下达整改通知书178份,有力推动申报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区安监局与广东省皮革皮具协会、花都区安管协会、区质量标准化协会合作,组织专家研究拟定了 《广州市皮革皮具企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并已上报了广州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活动,促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四是落实分片包干责任。狮岭镇针对本辖区特点,推行网格化分片包干,逐个企业进行落实,企业职业危害申报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花山镇租用多媒体教室,手把手指导企业开展职业危害申报,申报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花东镇组织企业召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大会,分行业进行宣传贯彻,有效提高了申报行业的覆盖率。

截止2012年4月24日,全区共完成职业危害申报企业1537家(其中生产或使用粘胶剂企业单位完成申报1114家,占全区企业申报总数的 72.48%)。现阶段,我区正在对辖区内生产或使用粘胶剂企业单位申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筛查,我们有信心在5月底前,使辖区内生产或使用粘胶剂企业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率达到100%。

(三)部门联动,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我区各镇(街)、安监、工商、质监、人社、出租屋管理等单位开展部门联动,实施拉网式排查,对于生产或使用粘胶剂的无牌无证企业单位,做到发现一家,取缔一家。截至目前,我区先后开展联合治理行动21次,出动7548人次,检查企业及经营户5883家次,共发现生产粘胶剂的无牌无证企业5家、使用粘胶剂的无牌无证企业149家、使用“三无”粘胶剂的企业165家,均按照上级要求予以查封、整改、立案、取缔。其中,共下达责令 改正书1061份,查封“三无”粘胶剂64批次、立案7起,取缔154家。

在我区组织联合治理行动的同时,我区各职能部门,根据各单位职责,积极行动,组织排查。对于合法生产或使用粘胶剂的企业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可以当场改正的,要求企业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坚决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区出租屋管理部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764人次,排查经营户3051户,组织专项行动85次,发出责改书364份,积极对出租屋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事无证照经营的行为进行查处,并建立台帐资料。

区工商部门先后共出动执法人员3116人次,排查经营户2607户,发出责改书697份,经整治后引导办照80户,对使用粘胶剂无照加工小作坊进行大力整治,对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

区质监部门先后出动检查人员668人次,检查企业225家,查获“三无”粘胶剂产品64批次,立案查处制假售假行为1宗。加强了对生产环节源头的追查和控制。

(四)齐抓共管,大力构建长效防治机制

为加大对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我区制定了《花都区职业卫生监管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各部门工作联系,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区安监局与区公安、人社、卫生、工会、质监、工商等部门积极协调,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 保险,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区人社局积极行动,对全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共抽查用人单位117家,涉及劳动者15104人。对违反未成年工和女职工保护规定,以及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企业办理工伤社会保险和职业病患者有关福利待遇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区总工会依据《工会法》,积极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监督用人单位建立工会组织,并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职业病防治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区卫生局积极发挥职业病预防与救治的业务优势,派出技术骨干参与专项整治行动。并要求各医疗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时,要及时报告并转送至职业病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在整治行动中,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发现个别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病病人权益未得到充分落实的问题,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督促用人单位保障患者诊治费用。对于1家用人单位(新华街韩艺饰品厂)停产导致患者(许江炬)诊治费用无法落实的情况,由区政府牵头,协调相关镇(街)及人社、民政部门,解决了患者的相关费用。

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在专项整治中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还任重道远,还需要上级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我们 将一如继往坚决贯彻上级指示,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切实做好我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建设和谐幸福广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4.嵩基水泥水泥职业危害防治材料 篇四

职业病危害防治材料汇编

二O

一一年六月

关于成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决定 总经理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领导小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安全环保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专(兼)职职业病危害管理人员责任制 分厂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职业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病危害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登嵩基字[2011]31号

签发人: 李天义

关于成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决定

各单位、分厂、部门: 为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保证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防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特成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具体如下: 组 长:李天义 副组长:屈贯欣 屈松杰

成 员:赵建伟 刘占晓 吴金权 李颖水 屈松江 王金超 李朝峰 李建斌 田慧玲 吴知义 屈二梅 张 慧 赵甲树 王丙军 闫丙辉 孙学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由赵建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O 一一年六月二日

总经理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臵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厂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为哈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及时报告企业内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并参与事故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领导小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直至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2、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3、根据公司机构设臵,明确各部门、人员责任。

4、制订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5、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企业健康管理台

帐和档案。

6、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7、经常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展开情况,对查处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并由相关部门整改落实。

8、经常听取各部门、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9、对企业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10、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总负直接责任。

安全环保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专(兼)职职业病危害管理人员责任制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健康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单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登记、上报、建档工作。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制度、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对这些

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职业危害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分厂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1、把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全体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的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单位范围的检查,对各作业场所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职业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一、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二、公司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三、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公司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四、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臵设臵广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五、公司安全环保部、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车间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六、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一、生产管理运行中心和安全环保部每年各申报提交一项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新项目立项前,项目负责主管科室申报建设项目的同时,申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说明“三同时”过程中的详细清单。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进行职业危害评价。

三、专职安全员每年向公司安全环保部申报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每三年申报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申请报告。每年在公告栏中向职工公布,存档。并经公司安全环保部向相关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四、各分厂、班组每月书面上报安全环保部所属单位女职工孕期、哺乳期的健康状况,便于监督检查。

五、各分厂、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察觉有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释放、泄漏时,第一时间必须上报主管领导,书面申请上级部门检测,检测后,方可继续生产。

职业病危害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为实现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确保影响职工职业健康安全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对本公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宣传教

育培训管理工作。

二、新员工培训

1、公司新招收人员,应经过入公司安全、职业健康及劳动纪律要求培训,培训合格后进行分配岗位,按合同管理签劳动合同。

2、上岗基本教育:包括职业健康、公司各项执业管理制度、安全、环境意识、重大危险源、相关法规等;

3、岗前技能教育:包括所在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性能,及实际作业指导、现场异常或紧急状态处理等。

三、在岗人员培训

1、特殊工种人员包括电工(维修电工、运行电工)、仪表工、锅炉工、起重工、焊工、公司内车辆驾驶员及国家相关规定中涉及的特殊作业人员。

2、特殊工作人员由安全科组织相关部门、分厂,有计划地送外培训,训练合格方可上岗。

五、检验人员培训

1、检验人员是指从事产品质量分析、检验、验证人员,也包括经授权从事中间产品分析或验证人员,同时包括经授权从事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分析的人员。

2、属于分析检验人员应由安全环保部按计划外培训,取得合格证,得到授权检验人员由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内部培训。

六、安全环保部应按照计划组织培训,建立培训档案,按人记录每一员工教育、培训、技能的经历,每次培训的签到、卷纸、教案及培训总结等相关记录应存档备案。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特制订本制度。

1、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检修分为大修、中修、小修、系统(装臵)停车大检修和事后维修。

2、实行科学文明检修,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提高检修技术水平,逐步延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使用周期。

3、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中、小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制订,同时下达,同时下达考核。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检修计划由分厂编制。主管副总批准后下达。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器具计划。计划在年前2个月提出;季度计划在提前15天提出;月计划在月前5天提出。

5、设备大修需要有大修方案。大修方案包括:检查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劳动力、备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用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设备的大修方案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备品配件的供应和检验作业人员的准备工作。

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检修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验人员在检修前按规定办理签证检修任务书及动火证等手续。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检修人员,并派专人帮检修人员联系处理有关事宜,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警示标志,以确保安全检修。

7、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向相关部门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8、设备检修要把好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彻于施工的始终。主要设备大修竣工验收由安全科组织,一般设备的大修及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施工单位做到工完、料净、场地请。

9、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10、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并记入设备档案。

11、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采用专用工具,现场要清洁,摆放要整齐,确保职业危害防施设备检修质量。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必须无偿为从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必须购买合格的产品。

3、仓库保管人员对劳动用品、用具应分类存放,建立台档,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4、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发放必须做到定期发放。

5、劳动防护用品、用具使用: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6、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领取由专人统一领取、发放。

7、安全环保部要经常对给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人员讲解使用的方法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用人员要认真学习,确保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8、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经常检查从业人员对劳动防护用具的使用佩戴情况,发现使用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并给予批评教育;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状况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性能良好。

9、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用货币和其他物品代替。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危害防治进行管理和员工安全体检工作。

2、安全环保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危害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生产管理运行中心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分厂负责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危害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从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危害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6、公司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7、各分厂、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 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从业人员在离岗前进行职业危害健康检查。

8、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9、公司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危害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设臵安全标志。

10、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或其它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臵设臵安全标志。

11、公司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12、公司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13、职业病管理(1)、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初步诊断后,由公司安全环保科上报市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由具有资质的职业病防治部门组织诊断鉴定。

(2)、当公司接到职业病防治部门的结论定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

(3)、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断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具有资质的职业病防治部门予以确认。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健康监护档案册、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名单及复查结果报告、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意见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二、职业病诊断档案主要包括:职业病诊断说明书、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临床检查与实

验室检验报告等结果报告单、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等。

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借阅:

1、各有关部门、单位查阅档案资料者,须持单位介绍信或征得公司主管领导同意,并履行登记手续,对所查内容、利用目的做详细登记。

2、档案原始材料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的,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

3、借阅档案材料必须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一般情况下,外借期限不超过一周。

4、对借阅的档案材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不得在档案资料上标记、涂改或撕页、拆卷等。归还时档案人员要进行检查,保证档案完整无损。

四、档案的保管:

1、档案室切实做好七防,即防潮、防虫、防火、防盗、防尘、防鼠、防晒。

2、档案室严禁吸烟及存放易爆、易燃等易于导致火灾的危险品。

3、档案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档案资料摆放整齐,便于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4、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准确、及时地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服务。

5、对所保管的档案资料,要经常查看,发现破损和字迹不清的,要及时进行补修、复制,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6、档案室严谨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公司职工上岗工作前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综合部、分厂领导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

二、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I级(轻度危害)粉尘岗位代号防尘口罩;噪声源岗位带好耳塞。

三、上述带有职业危害的岗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两小时到户外休息15-20分钟。

四、输送粉状物料采用密闭化、管道化措施;采用常规输送设备时应采取密闭措施,较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料落差,缩短输送距离。

五、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和扬尘点采取密闭措施。

六、应根据散发粉尘的特点及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情况,分别采取局部密闭、整体密闭和密闭小室等不同密封方式。

七、建立、健全防尘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防尘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防尘工作的管理与防尘技措项目的实施。

八、制订必要的防尘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九、对各类接尘人员应进行防尘教育和防尘技术培训,并进行必要的考核。

十、定期检测车间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并将结果整理归档。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安全环保部负责本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有专人负责对作业环境、应急及其他监测联系工作。

一、制订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计划,确保检测正常运行,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点分布图;

2、监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

3、监测的周期;

4、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二、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

1、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向劳动者公布。

三、检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时的处理原则;

1、及时向所在部门告知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情况;

2、在现场设臵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3、进入职业危害因素超标场所配备必须的个人防护用品;

4、对超标的职业危害因素制订治理计划并加以实施。

四、实施部门及经费保障

每年生产管理运行中心提出经费计划,保证必要的经费来完成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订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根据本公司各分厂区域存在的噪声及粉尘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分厂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制成分厂

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指挥部设在办公室。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一)、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1、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屋子、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4、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5、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7、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二)、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总经理):负责组织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生产中心主任: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工作。

安全环保部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保卫科长:负责指挥灭火、境界、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办公室主任: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

供应:负责抢救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厂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一)治安队:由保卫科人员组成。

负责人:保卫科长。担任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二)消防队:由各分厂义务消防员组成 负责人:保卫科长。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三)抢险抢修队:由公司各分厂检修班组成。负责人:各车间主任。担负抢险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四)医疗救护队:由各分厂班组长组成。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担负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五)物资供应、运输队:由本公司车辆驾驶员及物资装卸队组成。

负责人:材料转运部长。保证救援物资和其他急运物资的运输供应。

五、发生职业病时的处臵

公司有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有:

(一)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车间级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漏、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应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发生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重大职业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死事故较难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安全 环保科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2、安全环保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安检、公安、劳保、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1)在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包围、生产管理

运行中心、安全环保部、办公室、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组成由检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阻止抢修,今早恢复生产。

(3)公司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消防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中心 120

六、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臵得当,公司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证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部门和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院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术语和定义

1.建设项目: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臵和设施的建设项目。

2.“三同时”制度: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和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较重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三、职责

公司生产管理运行中心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公司生产管理运行中心是建设项目施工与试生产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公司生产管理运行中心是“三同时”的具体执行部门,全面负责实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公司生产管理运行中心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资金的有效投入。

四 工作程序

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动工建设。

4.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6.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对建设过程实施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施。

7.在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尽可能由原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技术机构承担。

8.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结束后,各职能部门认真整理资料并归档。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

为规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处臵和报告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和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正在规章,尚未发布。待发布后,以国家总局规章为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

参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二、管理分工

1、确立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专职机构为安全环保部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

2、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臵方案,明确各类危害事故发生时,各负责人和相应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三、事故处臵、报告

1、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卫生检查和医学观察;

2、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做到不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5、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行政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1)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2)分析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4)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5)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6、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登封市嵩基水泥有限公司

5.职业危害培训材料 篇五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番禺区安全监管局(2011年12月14 日)

尊敬的彭副局长,各位领导及职业健康监管的同仁: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广州市安全监管局给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来,按照国家、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我区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努力,扎实工作,全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稳步推进。下面,将我区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开展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 年初,我局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纳入2011年的重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年中,制定下发了《番禺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全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会议,提出了要求,明确了重点。区安监、卫生、总工会等部门以及各镇街安全办紧密配合,对全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认底数,详细排查企业生产规模、从业人数和接触有毒人数等基本情况,建立数据档案。经摸底调查,我区目前有木质制造企业134家,员工总数7069人,一线生产总人数6053人,接触油漆、有机溶剂、胶粘剂人数954人,接触粉尘人数3154人,接触噪声人数1404人。整治前期,我们联合卫生、劳动、工会等部门选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广州厚邦木业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整治的典型,督促该公司严格按照整治要求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该公司先后购买了水帘降毒、流水排毒系统和吸尘装置,为生产一线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重新设点将喷漆车间单独设置,建立了职业健康管理档案,为员工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服、防毒面具、口罩等一大批劳动防护用品。整治中期,我们采取分镇街的方式将全区的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人员召集到该公司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为全面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二、扎实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 我区结合本辖区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形势和问题,按照《广州市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部署,针对有限空间专项治理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由区安委办召集区安全监管、建设、经贸、国土房管、水务、农业、城管、质监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职责。各镇、街安全办配合区有关部门加强辖区内有限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范管理,确保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整治期间,我区建设、安监、质监、水务等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1360人次,检查工地606个,发出《施工安全监督记录》391份、《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95份、《暂时停止施工通知书》20份,对4家施工企业、17位项目经理、13位安全员、3位项目总监实施省级动态扣分。全区共检查冷库、贮罐、锅炉、地下工程、发酵池、船舶修造、压力容器内烧焊作业等各类有限空间作业1929家,排除隐患1884处。

三、结合制鞋行业专项执法行动,积极做好了1,2-二氯乙烷急性职业中毒防范工作

制鞋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职业卫生及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我区结合1,2-二氯乙烷急性职业中毒防范工作,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制鞋行业职业危害和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全面摸查、企业自查自纠阶段。部分镇街如钟村街等召开了制鞋行业负责人会议,要求企业自查自纠。第二个阶段为执法监察阶段。确定了整治重点内容,制定了《番禺区制鞋行业专项检查表》,采取区、镇街、村三级联动的方式,形成合力逐个镇街展开。第三个阶段为总结提高阶段。我局将各镇街整治情况汇总成总结报告,并将有关情况在全区范围内通报。

四、稳步推进了生产性企业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 为摸清全区生产性企业职业危害现状,督促各镇街掌握企业职业危害特点,建立职业健康监管档案,根据上级关于开展生产性企业职业危害普查申报的有关文件要求,我区积极组织开展了木质家具制造、宝石加工等行业的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自2011年7月份普查申报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以来,我区按照“政府普查摸底,企业申报备案”的原则,共有245家企业完成了职业危害普查申报工作。

主要做法

正式接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职能后,我区明确了打好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一、以基础工作为抓手,确保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领导重视。局长、分管副局长多次在局务会、局长办公会、民主生活会上要求尽快开展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明确了我局在职业健康监管方面所担负的职责任务,统一了思想认识,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二是成立机构。我局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明确了由执法大队承担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并临时成立职业健康监管中队,由局明确一名副局长、大队明确一名副大队长分管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同时要求各镇街安全办明确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广泛宣传。通过挂街头条幅、电子屏介绍、宣传板展示、印发宣传小册子等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安监总局23、27号令,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开展了职业危害的现场咨询和送相关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共印制26000余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进行发放。一年多来,我区直接受到职业健康知识宣传的人数累计达3万多人次,全区的职业健康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四是加强培训。为确保普查申报取得实效,我区在邀请市局有关领导和专家讲课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本区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进行讲课培训,全区共组织11堂课对19个镇街62名安全巡查人员和1000多名企业职业健康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申报工作培训。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整治过程中,组织2000多名船舶修造、冷库、地下工程等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认真学习《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等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了专项整治的顺利进行。

二、以专项整治为载体,稳步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针对我区职业危害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制鞋行业等职业危害专项整治行动。每次专项行动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和范围、整治步骤及整治要求,采取企业自查、镇街全面检查、区执法监察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职业危害检查执法。

三、以行政执法为拳头,从严查处职业健康违法行为 在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专项整治过程中,全区共发出检查记录125份、整改通知书85份,行政处罚24家、处罚金额11.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5家。在制鞋行业专项整治中出动执法人员658人次,检查企业202家次,发出现场检查记录130份、整改通知书47份,行政处罚8家、处罚金额4.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整顿6家。在执法过程中注重说理式执法的运用,做到督促整改与检查巡查相结合、服务帮带与从严执法相结合,对职业健康违法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对职业安全健康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企业负责人对职业安全健康给职工、企业、社会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误区,没有真正做到既关注职工生命,更关爱职工健康。职业病的形成是长期的,有一定的潜伏期。其危害虽不象事故那样触目惊心,但其潜在的危害范围更大,给患病职工及其家庭、社会带来的痛苦、负担和影响更大。

二、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不落实

部分私营企业加工设备简陋,所采用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没有配备基本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极易引发职业病危害。职业健康检查率偏低,特别是岗前和离岗时的体检率更低,职业病发病潜在危险高。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不足,不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三、职业健康监管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区在职业健康监管方面没有编制、没有信息资料、没有技术装备、没有服务机构,只有临时成立的职业健康监管中队3人,职业健康监管力量不足,缺乏职业健康监管专业知识。

四、没有技术支撑体系

安监部门处于职业健康监管第一线,技术服务机构的检测数据是安监部门执法的重要依据。目前,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等中介服务技术机构已成为制约职业危害监督执法工作的最大瓶颈。

一年多来,我局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与职业危害防护形势的要求相比,与市安全监管局对我们的监管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将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一步做好我区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6.职业危害培训材料 篇六

关键词:锂离子,正极材料,前体材料,职业病危害,整改

为了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浓度 (强度) , 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对江门市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旨在对超标的工作岗位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江门市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项目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查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的技术资料、生产工艺等, 确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岗位、关键控制点和劳动者的接触频率, 选定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镍及其无机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氧化物、锂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氢氧化钠、硫酸、工频电磁场、噪声、高温作为检测项目。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或测量,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2,3,4,5,6], 并针对超标工作岗位提出整改方案, 并对整改效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公司有员工115人,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约80人。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体材料。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其他粉尘、镍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氧化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氨、氢氧化钠、噪声、高温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化学有害因素合计检测115点次, 合格99点次, 合格率为86.1%;物理因素合计检测30点次, 合格25点次, 合格率为83.3%。见表1。

2.3 超标工作岗位整改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见表2。

3 讨论

本次检测化学有害因素超标的主要有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钴及其氧化物, 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超标的工作岗位为溶解倒料岗位、微波烘干机投料岗位、微波烘干机出料岗位、真空干燥机、前驱体二车间洗涤岗位、锂电车间包装岗位。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时间加权浓度最高为1.717 mg/m3, 钴及其氧化物时间加权浓度最高为0.148 mg/m3。

3.1 超标原因分析

为了保障公司员工职业健康, 进一步控制生产车间工作场所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 为此对工作场所的超标点进行原因分析及整改。 (1) 溶解岗位:整改前溶解与反应布置在同一车间, 溶解锅未设置有负压抽风装置, 溶解投料时, 原料从投料口散落到车间地面上, 引起二次扬尘。整改后将前躯体车间的溶解岗位和反应岗位分隔开来, 利用原来的仓库设立一个配料车间, 同时溶解锅内设置有负压抽风装置。 (2) 微波烘干机投料岗位:整改前未设置防尘设施, 导致微波线投料时产生扬尘, 产生的粉尘飞散到车间空气中。整改后微波线投料岗位设置柜式排风罩, 柜式排风罩高为2.2 m, 宽为1.3 m, 长为2.8 m, 选用304不锈钢为制作材料, 操作点设计风速为0.5 m/s, 避免粉尘的逸散。同时加强管理, 每班对设备和地面进行清洁卫生, 认真落实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和现场巡检制度, 让员工按规章制度办事。 (3) 真空干燥机岗位:投料斗车在投料时产品散落在投料口附近, 掉落在地面和设备上造成二次扬尘, 导致整个车间金属粉尘的浓度偏高。整改措施加强现场管理, 每班对设备地面进行清洁卫生, 认真落实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和现场巡检制度。 (4) 洗涤岗位:洗涤器下料时造成投料斗车的干料扬起来, 以及下料时产品散落在地面, 引起二次扬尘。整改主要通过加强现场管理, 规范员工操作。投料斗车盖子必须盖上, 避免中间品放置太久造成扬尘, 每班对设备地面进行清洁卫生, 认真落实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和现场巡检制度。 (5) 锂电车间包装岗位:整改前锂电车间包装系统设置有负压除尘系统, 但由于吸尘风量较低和缺少维护造成防尘系统堵塞, 防尘效果较差。整改后对锂电车间包装岗位的除尘系统增大负压抽风量, 吸尘风量由7 m/s增加到10 m/s, 减少包装时粉尘的溢出。加强包装除尘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 每班设备使用后对设备地面进行清洁卫生, 以保持地面的清洁。

3.2 整改效果分析

表2检测结果表明, 整改后的溶解倒料岗位、微波烘干机投料岗位、微波烘干机出料岗位、真空干燥机、洗涤岗位、包装岗位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真空干燥机、洗涤岗位、包装岗位的钴及其氧化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的超标岗位由于工艺的原因, 8 h等效声级仍超过国家85 d B (A) 的要求, 但劳动者在工作时佩戴符合要求的耳塞, 减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总体而言, 企业能够针对超标的工作岗位从实际出发, 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 整改效果良好。

本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金属粉尘有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和氨都属于高毒物品所列的化学物。职业性接触锰尘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 经消化道吸收很慢。长期接触锰的烟尘可引起慢性锰中毒。锰中毒是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疾病, 早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混乱, 患者多先出现嗜睡、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职业性接触镍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吸收。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可引起哮喘和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可致支气管炎。对眼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湿疹, 常伴有剧烈瘙痒, 称之为“镍痒症”。

企业应高度关注存在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岗位, 建议厂区在生产车间设置集中浴室、更衣室, 杜绝工人将沾有金属锰、镍等粉尘的衣服带进宿舍, 避免二次污染。浴室由更衣间、洗浴间和管理间组成。更衣室的便服室、工作服室必须按照同室分柜存放的设计原则, 以避免工作服污染便服。同时各岗位的防护设施要加强维护[7], 要为工人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参考文献

上一篇:难忘的古筝比赛精彩作文下一篇:高中英语老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