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精选8篇)
1.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篇一
案例分析1:南山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业务为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在成为一家销售网络遍布各地的医药公司。2011年初,公司股东大会决定筹备公司上市申请事宜。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股东大会重组了董事会,引入3名独立董事,并且成立了审计委员会等四个专业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3人组成,分别是独立董事某大学会计学教授李某、(1)独立董事卫生管理部门退休医学专家张某和(2)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赵某。审计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召开了(3)一次审计委员会会议,讨论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事宜,与内部审计师,(4)总经理一起讨论公司审计的相关事宜。要求:指出南山公司的不妥之处
(1)作为前卫生部门退休医学专家,张某缺乏相关财务经验,不具备在审计委员会中的专业胜任能力
(2)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赵某进入审计委员会违反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原则
(3)审计委员会每年应该至少召开3次会议,并于审计周期的主要日期举行。南山公司审计委员会一年中只召开1次会议,次数少
(4)审计委员会在与内部审计师见面讨论审计相关事宜时,管理层不应在场
案例2:毒胶囊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制药企业内控存在缺失
2012年4月15日,央视报道了某些企业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2012年4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随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责成有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包括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销毁被查封的铬超标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 案例启示:
1、我国药品行业管理缺失
2、制药企业在采购环节缺乏有效内部控制
相关企业没能提供有效的进货检验记录,对供应商的管控措施也不到位。
采购管理是被掩盖的最深的管理死角之一,内控失效的采购流程中通常充满各种复杂的利益驱动和人情关系。完善采购内控对企业健康发展,履行社会职责十分重要。
2.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篇二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高峰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更由于受经济危机等不可预料因素的影响,项目开发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由于任何合同形式的工程项目,其合同双方的行为本质都是商业行为,最终目标都表现为经济利益,工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长期性独特性等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存在各种风险。然而我国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在我国不但年轻而且更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风险管理方法及手段与市场经济并不完全相适应,同时相关政策措施也相对落后。随着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等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建设项目由拨款改为贷款,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风险管理显得必要且及时。
1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风险程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通过计划、识别、估计和评价、应对和监控等,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的过程[1]。风险分析阶段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的计划与识别两大内容,而风险管理阶段则主要做好风险评价和应对及风险监控两方而工作内容[2]。
2 武汉生物基地项目简介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项目,是构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高新大道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东、二妃山以北、光谷三路以西的九峰乡三星村。规划占用土地面积80公顷,合1200亩,其中一期建设占用土地面积36公顷,合540亩。
2.1 建设规模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80000万元,建筑面积约23.9万平方米。
2.2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峰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8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164.46万元,主要包括土建及公共设施投资73799.46万元,建设期利息3365万元;流动资金2835.54万元。
3 生物基地项目风险管理
3.1 风险识别
本项目风险识别采取专家会议法,邀请行业内在建设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工作经验的项目负责人、评审人等对本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罗列和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3]:(1)新增竞争性项目出现的风险;(2)销售量波动风险;(3)技术风险;(4)资金风险;(5)社会风险;(6)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影响本项目财务收益的主要风险因素为销售量和项目投资规模。
3.2 风险评估
本项目风险评估采取基于专家咨询的概率树分析。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通过多轮专家咨询,确定销售量的变化程度、投资规模变化程度及其概率分布情况;(2)拟定项目财务净现值(FNPV)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3)构造概率树分布,将各风险影响因素组合带入财务计算,得到不同风险因素组合条件下的FNPV和FIRR及其各自的概率;(4)计算FN PV≤0和FIRR<基准财务收益率的累计概率,从而对财务风险做出评估。
3.2.1 风险因素分布咨询结果。
根据对专家咨询意见进行汇总,得到销售额变化、投资规模波动的概率分布,见表1和表2。
3.2.2 期望值计算。
将各风险影响因素组合代入财务计算,得到在20年运营期的情况下,不同风险因素组合条件下推荐方案的FNPV和FIRR及其各自的概率和期望值。
3.2.3 风险评估。
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FNPV和FIRR进行累积概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FNPV大于零、FIRR大于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累计概率为85%。
风险评估结论:按20年运营期计算,本项目的财务抗风险良好,但项目的盈利能力波动较大。
3.3 风险对策
通过对本项目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分析,在经营期为20年的情况下,本项目财务抗风险能力良好。鉴于未来发展环境存在的不可预见性,为更加充分的进行风险防范,有必要对项目所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防范对策:(1)适当延长项目营运期限,提高项目财务抗风险能力;(2)充分考虑、谨慎预测项目所在地购买材料的可行性以及价格变化趋势,削减市场变化带来的投资规模波动风险;(3)参加工程投保。(4)加大招商宣传力度,政府提供较明显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基地的销售收入。
参考文献
[1]张辉.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6).
[2]孙权.浅议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风险管理的关系[J].建筑安全,2009(5):17-20.
3.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保险业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保险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后,我国的保险市场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如国有控股公司、股份制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等。虽然我国保险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此外,保险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环境也经常发生改变,使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其中以财务风险影响最大。因此,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我国保险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会计操作不规范
保险公司一般采取先收取保费后进行赔付的方式,有时会因两者间相距时间过长,造成分期进行会计核算时各种收益分配不均。就会计人员方面来说,保险公司的地方分公司的会计人员通常由总公司进行委派,但委派人员仍由分公司物色,分公司决定会计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造成了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大幅度的削弱。同时,保险公司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预期能力,致使会计人员在操作上的主观性变强,公司有可能因此获取虚假的财务信息。另外,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一,在财务处理上会较为随意,经常造成判断失误。这些情况都会降低财务信息的质量,最终对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保险资金运用不合理
我国保险业当前的资金风险主要在于保险资金存在运用和划拨不合理的问题,使保险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增值。体现在:第一,我国保险业存在投资工具稀少、投资品种单一、投资期限短的问题,造成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失调;第二,保险公司在核保核赔制度上的执行不够严格,经常进行通融赔付和逆向承保;第三,保险资金多用于银行存款或证券买卖,运用渠道窄且运用方式单一;第四,在资金的管理上保险公司一般进行集中管理,但分公司却经常多头开户,造成资金分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资金周转,同时还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最终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济业务[1]。
(三)准备金提存不足
保险人购买保险时,通常需先进行保费支付,如果在保险合同生效期间被保险人或财物发生事故或损失,保险公司才根据保险合同支付保险金。因此,保险公司收取保险人缴纳的保费后,为保证事故突然发生时有足够的赔付资金,通常会进行一定的准备金提存。然而在保险公司内却经常存在保险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客户退保的情况发生,保险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也无从得知。
(四)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保险公司在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需要财务部门的财务报告,包含了公司的盈利和亏损状况,以供监管部门和公司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并做相应的决策。然而部分保险公司为伪造经营业绩或逃避处罚,通常会对财务报告做一些掩饰,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同时,虽然保险公司大多建立了监管制度,但由于信息流通不足,造成财务风险的监管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产生了很多管理方面的漏洞。
(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保险体系还不健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明显的差距,比如在保险活动方面缺乏全面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不够规范、并且缺少相关的立法等。而我国目前的《保险法》的内容和使用范围都已经严重滞后,逐渐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整个保险体系都存在法律上的缺陷和空白, 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财务风险管理的参考依据主要来源于会计核算,其主要工作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管。保险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帮助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数据统计和管理,杜绝虚报和隐瞒的现象。同时,财务部门要严格控制企业的负债率,做到现金流和负债率的平衡。
(二)加强资金运行管理
由于中国目前的保险业存在资金运用不合理的现象,保险公司必须加强资金运行管理和风险控制。保险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投资决策部门,由专业的投资人员组成,决定保险公司的资产分配和投资项目,并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权限,在资金的运行中要注意将操作和管理分开,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同时,推行资金托管制度,明确托管双方的法律关系,在资金运作上进行相互协作,极大地加强了保险公司的资金风险管理[2]。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能够帮助在保险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合理和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在《会计法》等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公司发展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工作流程,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建立分级服务机构并加强管理,让总、分公司的财务主管部门同时对分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在分公司遇到问题时要做到及时与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沟通,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和风险的有效规避,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强化内部控制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指风险管理中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强化财务管理。保险公司在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评估时,财务报告中必须如实反映公司经营中的收入和亏损状况,以便准确评估公司的偿付能力,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保障财务状况稳定。因此,保险公司需加强内部审计,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采用费用报销实名登记制度,确保经营数据的真实和可靠;组织专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为风险管理给出合理建议,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改善和创新公司的管理模式,对不符合或不适应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保障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
(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保险公司可以推广计算机的使用范围,强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力开发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取代人工管理进行全面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3]。设定数据自动分析模式,定期对公司各部门及各分公司的项目预算进行分析,对预算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有效防范风险发生。同时,加强对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收付费管理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的整合,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能够使预算管理渗入到每个工作环节,保障预算管理的执行。除此以外,还应加强费用报销和销售管理等系统的建设,自动报告反常的费用使用情况,以便对风险状况能够及时处理和调控。
四、结束语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要保障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保险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使风险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加强资金的合理运用,规范会计核算,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和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保障保险公司的平稳运营,推动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玲玲.从财务管理看保险公司的内控风险[J].投资与合作,2013,5(8):88.
[2]侯富强,周志剑.保险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与防控[J].经济视野,2013,6(9):168.
4.资金管理风险案例分析介绍 篇四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失灵的表现形式
(一)现金收入延期或没有入账
1是不打字据收取现金
这种手法是相关人员收取现金,不出具任何凭证给对方,趁机挪用或中饱私囊,或者是直接收进集体小金库。特别是在商业门面、仓库、住房等租金,以及商业回扣、废品废材销售、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费等款项的收取方面,发生的经济案例司空见惯。如1991-1994年,原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户政科长李某某贪污挪用百万巨款,其中5。5万元外卖户口款,就以没有开收据形式贪污。
2是开具白条收取现金
所谓白条,是指非财政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收入凭证,至少也不是单位统一印制的资金收入凭证。最简单的就是白纸一张,内容随意写就。其实,这同不打收据实质上没有多大差异,收入极有可能被挪用贪污,或放进小金库。这样的的案例也是难以胜数。如某单位违反财政性资金收支两条线和票据管理规定,使用从市场购买的收款收据,收取复印费4000多元,直接购买年货发给工作人员。
3是隐匿销毁收入凭证
有的当事人当时按照制度规定,开具了发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等正式凭证,私下里却瞒天过海,隐匿甚至销毁部分凭证,以达侵占集体资产目的。如某市中医院财务科女收款员张某,在1月至7月,采取隐匿业务收入日报表等办法,先后截留医疗业务收入26万余元。除个人作案外,也有的集体单位为了能够支付一些非正常的开支,故意让一部分资金体外循环。
4是提现少入或不入账
有的出纳从银行提取现金不记账,月末却以所谓的“未达账项”形式,挪用现金。有些表现得稍微隐蔽一些,一是利用银行管理疏忽,另行购买一本支票,专门用于作案;二是只让部分资金入账,比如实际提取3万元,移动一下支票存根金额小数点,入账金额就变成了3000元;同时月末编造虚假银行对账单,蒙蔽总账会计。某市农林局女出纳吴某10月至207月,曾以此手法挪用公款263万元,最终110万元无法归还。
(二)非法支付或转移货币资金
1是暗渡陈仓转移资金
将款项转移到预定账号,套取资金。如203月至1月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小会计、自诩“国内首富”的卞某,多次采用做假账等手段将近2亿元“掉包”给多家私人企业使用,从中取得现金回报。
2是同一事项重复报支
同一事项重复报支形式主要有二:一是利用现金、银行存款两种不同的支付方式作案。某单位出纳根据要求购买某一物品的文件通知,通过银行,信汇款项,直接列支处理。数月后收到了正式发票,出纳人员再次作了现金报销处理。二是一张单据两次列支。已报销单据,大都审批手续完备,拿来重报,只存在审批时间上的障碍。特别是有些定额发票,大多没有载明开票时间,风险性更大。某市中医院张某,就曾利用被其截留的预交押金单,重新报支21万元,贪为己有。
3是篡改增大报销金额
篡改单据,增大报销金额,主要利用总账会计与本单位办公地点分离,领导一时“管不到”和总账会计“不知情”之漏洞进行作案。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报账员张某某,至,通过涂改报销凭证数据,把发票的数额扩大等方式,贪污公款近1000万元。几百元的单据,她拿给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在原数据前再加上两位数,就变成了几万元;原本单位负责人已经签过的报销单据在其涂改后,报销数额就变了原来的几倍或者几十倍,然后到区会计核算中心套取现金。
4是摹仿他人签字报销
有的人直接摹仿领导笔迹,在虚开发票、假发票、捏造事实的自制单据上签字审批,然后拿去进行报销。由于经过潜心研究和多次练习,伪造的笔迹可能较为逼真,难以辩别。如原三门峡市扶贫基金会出纳郭某某,1993年至间,虚开票据并摹仿签名,以支付房租、会议费等名义,贪污公款11万元。
(三)团伙合谋作案侵占公款
一个单位由于存在内部牵制,一般单个人作案容易防范和发现。但如果是团伙作案,多人共同参与,牵制就会失灵。这是因为关键岗位的员工长时间在一起工作,没有适时实施轮换,导致既得利益集团得以形成。例如,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城文物管理所包括会计、售票员和票据管理员在内的5名女职工,在204月到10月,采用少填出库单、多发门票、事后做假账等手段共同作案,截留、贪污门票款1070多万元。
(四)利用领导权力侵吞公款
近年来,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利用手中之权,职务之便,大肆贪污、挪用公款,甚至直接指使会计人员编造假工资单、假材料单等单据。例如,广东省东莞市某镇长李某某,贪污、挪用1。1亿元,用于澳门赌博;原重庆经济开发区主任唐文峰自至20挪用公款2。18亿元。这些“一把手”、“一支笔”手握重权,作奸犯科,下属人员往往很难阻止,即使有内控制度,也可能是摆设。
二、货币资金内控失灵的原因
(一)个人思想道德滑坡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引进国门,一些人表现为心理失衡,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物质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有的因为江湖义气,一诺千金,挪用公款;有的因为手头拮据,爱慕虚荣,监守自盗;有的甚至包养情妇,挥霍公款;有的沉迷赌场,埋头股海,直至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此外,有的人本来生活非常优裕,却不可思议,鬼使神差般走上犯罪道路。这些直接经手现金,或掌管资金大权的人,早已成了“高危人群”。
(二)牵制稽查机制不全
一是因为基本没有制度,导致案例发生。如某镇巨额招商引资资金,任由张某支配使用,既无须集体讨论,也无任何制度约束,最终为其挪用1700万元资金去澳门豪赌,大开方便之门。重庆市潼南县原清退办发生了挪用百万公款抄股案,重要原因是该办谷某一人身兼领导、出纳、总账会计三职。二是虽有内部制度,却形成虚设。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生近两亿元经济大案,就是因为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监管。
(三)内部会计技术落后
有一道程序出了问题后,如果后续控制到位,也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情况进一步恶化。部分案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不少相关监管人员工作能力不强,会计专业技术欠佳,没有从蛛丝马迹中早早发现问题。如某市中医院总账会计平时没有登记客户押金往来明细账,余额出现了反常的负数,却熟视无睹;同时对票据管理粗心大意,集体收入流进他人腰包,还蒙在鼓里;有的总账会计未关注作废支票的去向,并与银行对账,致使银行资金被掏空。
(四)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一个单位发生贪污、挪用案件,“一把手”实难辞其咎。有的领导认为财务工作,非本单位主要工作,对上级也出不了成绩,所以关心不多,警惕性不高。特别是任用的关键岗位上的“守门员”不很精干,最后出了安全事故。还有的领导对下级部门,约束不力,致使个别“一把手”长期在赌场潇洒纵横,挥霍国家资财。
三、降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
大多犯罪分子采用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和有多巧妙。只要控制到位完全能够避免。国法不可侵,审计是盾牌,如能制贪渎,岂在多刑杀?本文认为,应以人为本,积极预防,降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风险:
(一)一把手重视内控建设
常言道,“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事实上只要领导高度关心和支持,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私营企业发生的类似案例非常罕见,是因为老板深知资金管理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前国家朱镕基也曾告诫,当好领导,必须“用好人,理好财”。所以,领导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慎重选拔财务人员,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努力防范风险。
(二)健全牵制稽查制度
以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指导具体的内控工作,要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规范,实行职责分开;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社会全面公开收费标准和所用票据,防止白条和不开收据行为发生;健全登记明细账,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款;对单位重大资金支付,实行领导集体讨论和审批签名制度,有效约束“一把手”,防止豪赌高官再现。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熟悉下级单位人事和工作内容的优势,积极开展稽查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使一些心存不良动机的人杜绝邪念,悬崖勒马。
(三)规范各类票据管理
货币资金收取本身离不开各类票据,加强票据管理同时就是把好资金进口关。一是实行票据专人管理,统一购领、限量发放、定期缴销。。使票据管理、开票收款和总账核对(核对开票收入是否入账)“三权分立”。二是通过健全会计记录,监督票据连续使用。会计记账凭证摘要栏登记票据号码。三是规范支票使用管理。印鉴保管者,备查登记所购银行支票;开具支票时,存根金额大写处理;定期同银行核对收支情况。如果银行账号比较多,出纳应汇总编报货币资金收支结存日报表。
(四)加咳嗽迸嘌德指
在慎重选配会计人员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因为一些人的坏思想一旦形成,就不会按正常牌理出牌,令人防不胜防。要有计划加强外部培训,并提倡自学,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要注意吸取外单位的管理经验和案例教训,创新控制管理,不断升级“防火墙”。此外,还应适时实施轮岗。各单位之间会计轮岗,可以取长补短,也有助于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和团伙作案。
(五)健全集中核算内控机制
5.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篇五
2010年5月4日,随着监管机构的一纸批准协议,平安保险战略投资深圳发展银行的计划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三天后,平安再次发布公告称,已完成收购新桥所持5.2亿余股深发展股份的交易,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这一交易完成后,平安的保险、银行、投资业务并驾齐驱的态势得以初步形成。
(多元化:相关多元化)
对于平安来说,更为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是,如何让旗下三大业务数十万的营销人员向客户推荐更多产品,从而实现销售效果和成本的最优配置。而作为金融控股公司,平安能够通过内部严格的风险控制,来提高银行、保险和投资业务三大业务序列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听上去似乎有些熟悉?没错,这也正是花旗、汇丰等为代表的西方金融机构在过去十几年中试图建立,但至今却尚无完胜案例的综合金融超市模式。由于内部资源整合困难、文化冲突难于统一,通过并购而形成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除了在借资产配置多元化以抵抗风险方面取得了成效外,并没有显现出太多协同效应。毕竟,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以失败告终,而安联、苏黎世等保险公司购买的银行业务也没有太大成果。
并购失败的原因: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补充资料: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后内部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
(1)“三头马车”式的领导降低了整个集团的整合效率。在这一时期整合工作实际上由花旗银行的财务执行官Menezes和旅行者集团所罗门美邦公司的两位共同执行官Dimon与Maughan负责。但Dimon与Maughan的关系并不好,加上还要应付花旗银行的Menezes,从而导致决策过程缓慢,难以达成共识。
(2)企业文化的冲突。花旗银行是典型的商业银行文化,讲求作风保守、注重管理程序及内部控制;所罗门美邦公司则是标准的投资银行文化,作风积极热情、自由放任、重视业绩表现及奖金分红。
在花旗集团的公司与投资银行集团内部,由于来自花旗银行与所罗门美邦的代表在公司与投资银行集团运营委员会中旗鼓相当,双方都拥有一种强势的企业文化,因此更容易导致相互对立与冲突。
(3)品牌的争议。在花旗集团整合初期,合并双方对于以何种品牌进行新兴市场债券承销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花旗银行认为自身多年来已经与全球1800家的跨国公司、7000家新兴市场公司及美国以外的成千上万富裕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因此,应以花旗银行的“金字招牌”从事该项业务。所罗门美邦公司则认为,尽管该公司长期专注于美国国内市场的债券承销,相对缺乏海外市场经验,但由于它具有债券业务方面的专长,因此应当以该公司品牌进行营销活动。)
如今,尽管从表面上看,平安的公司结构与其它多家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与目前国内更多流于形式的综合金融集团相比,平安已经是最为接近金融超市核心竞争力的一家。
一个可以为之做注的事实是,即便是在2008年10月经历了海外投资富通的巨额亏损事件,(详情请与Gemag.com.cn查阅《平安之劫》)平安依然在去年迅速扭转了局势:其净利润高达人民币145亿元,其中产险保费收入的14.5%、新发信用卡的56.5%、新增银行公司业务存款的10.4%均来源于交叉销售。
金融控股
早在1995年,平安便在内部正式启动建立了金融控股架构的计划,并聘请咨询公司麦肯锡针对公司成长策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改革。当时国际上混业经营的浪潮正演绎得如火如荼,老牌金融巨头如花旗、AIG、汇丰不断打破各国金融领域分业经营的界限,尝试将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金融产品进行交叉销售,两年后,平安向国家有关部门呈交报告,提出建立“综合金融”模式。然而在那时,这一切都像是天方夜谭—平安除了保险业务外,仅有一家规模很小的证券公司;国内金融改革尚未全面开始,但却已经正式提出金融业分业经营原则;即便是在美国,最具榜样意义的花旗银行也尚未突破分业藩篱。
好在试图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挑战监管神经的并非马明哲一人,1998年,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王军给前总理朱基写信,同样提出了在中国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设想。对此提议,朱基并没有枪毙,而是让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去进行相关研究。事实上,正是由于高层的观望态度,使得平安能够采取“拖”的战略,当时,因不符分业监管的思路,平安为保有证券、信托的牌照,几年未能新设分支机构。
在那几年中,尽管决策层没有明确表态,但马明哲做综合金融集团的意志并没有动摇。到了2001年,好消息终于传来—经过长达7年的分业方案的多次修改,中国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的红头文件,确定平安按保险集团模式进行分业改革,标志着平安主导的分业模式核心内容通过。2003年2月14日,挂牌屡被延迟的平安终于发布公告宣布:“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继光大、中信后第三家金融控股集团,而平安是其中唯一一家以保险为基础的公司。
(以上体现的是宏观环境中的政治环境因素影响)
这个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集团的架构中保留了平安信托,用平安信托合法持有平安证券。然而在获得许可后,平安仍然有着其它两家所不具备的麻烦:缺牌照。在中信控股成立之时,公司已经拥有中信银行(5.20,0.00,0.00%)、中信证券(19.48,-0.32,-1.62%)、信诚人寿以及期货、资产管理等多家子公司。
这种“缺条腿”走路的情况直到2003,这一年,平安通过旗下的平安信托与汇丰银行一起联合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正式进入银行业。2006年,中国平安又收购了深圳市商业银行,并将两个银行整合成今天的平安银行。实际上,早在2005年平安便曾经遇到过一个绝佳机会,当时,几近破产的广东发展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寻找新的投资者,但经过数轮竞购和绵延近两年的争夺战,平安最终不敌花旗而与广发失之交臂。
在外部寻找更好并购对象的同时,马明哲也并没有在平安内部停止结网。曾经连续几年,他在面向员工的大会上都会以“我们别无选择”为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平安要坚定地向金融控股这条路走下去。
2004年6月,平安集团实现整体H股上市,由集团对子公司进行绝对控股。对于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来说,这一做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母公司具有绝对控制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各子公司共享客户等经营资源,充分发挥彼此的协同效应。而在1998年,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后,这一问题曾经困扰其相当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平安重新整合了其信息系统—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这如同神经中枢般重要。据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对本刊回忆,平安最初分别考察了其外资股东汇丰在香港和伦敦的后台,但其技术系统要么太超前,要么成本太高,最后在巴西,平安才找到了学习模板—汇丰在美洲的后台业务。在2002年和2003年,平安的管理人员曾密集造访于此。2006年6月,平安位于上海张江的后援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这个后台的雏形便是拷贝了汇丰在巴西的运作模式。
“我们从汇丰学习的不仅有后台管理,还有银保模式、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张子欣表示,这也让平安在金融危机后多了几分庆幸,因为汇丰是为数不多没有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巨头,“汇丰很伟大,开放了整个知识产权给我们。”
尽管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平安收购深发展的价格偏于昂贵,但实际上这却是马明哲不得不选的一个解决方案。2008年10月,平安海外收购的富通集团在金融危机下被政府接管,这项涉及238.74亿人民币的交易宣告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几乎抹平了平安的全年利润。
(这一点体现的是政治风险。该集团是比利时最大的保险商,也是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市场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中国平安力图通过投资更加成熟的富通来获取更多资源与经验,从而跃居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富通集团陷入金融危机的泥沼之中,三国政府(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共出资112亿欧元实施了拯救行动——其后在未征得股东同意的情况下协议出售富通最核心资产保险和银行两块——保险业务的10%出售给巴黎银行;荷兰境内银行与保险业务出售给荷兰政府;银行50%+1的股份出售给比利时政府。最终,富通集团95%的业务被分拆,公司股价因此大幅下降,导致平安受损。)
交叉销售
稍微仔细研究下各家金融控股公司的业绩便不难发现,平安是最早尝到综合金融甜头的一家。
2007年8月,平安银行首次推出信用卡,到去年底,其发卡量便已达340万张,其中新增卡量的一半以上全部是由其内部的交叉销售渠道完成,而去年全年,平安产险的保费14.5%来自交叉销售。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平安交叉销售贡献的业绩始终保持着30%至50%的增长速度,如今其对存量寿险客户销售非寿险产品产生的盈利已经远远超过一张寿险保单。
“类似信用卡的这些产品其它保险公司没有,而平安有。”在平安北京寿险分公司做了近十年业务员的刘志新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尽管有时候销售其它子公司的产品佣金有点让人失望,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拓展业务、维护与客户的关系,有一次,在销售过一次60万保费的团体养老险后,她随后便找到了几个寿险客户。
骄人业绩的背后是平安的一整套产品设计、销售流程以及考核体系。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销售方式,即使是主抓该业务的集团副总吴岳翰看来也是“十分复杂,外行人进来绝对会一头雾水”。而从最初的懵懂起步,到后来的日渐成熟,中间经历过矛盾、争吵,甚至自相残杀,平安为此磨合了将近十年。
从2000年起,平安便在内部尝试进行交叉销售,但那时只是在产险、寿险与养老险之间进行。最早的项目诞生于集团的“智囊机构”—发展改革中心,由张子欣一手主抓。但总体上,那时交叉销售基本停留在自发阶段,高层号召鼓励,产品方自己出钱去推动,规模很小。
尽管模式简单,但如今回忆起当初的情形,张子欣仍然坦言:“那时低估了内部合作的困难。”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寿险业务员通过交叉销售可以获取相应佣金,所以有一定的销售动力,但在当时,寿险还在每年保费增长超过50%的高增长阶段,因此高层员工由于本身的业绩压力便没有足够的热情去销售其它公司的产品。
为解决这一问题,平安2005年在控股公司成立了综合开拓部,并在寿险、产险等各个子公司内也设立相应部门,成为专职负责公司内部交叉销售的“问题收集箱”和“组织协调员”。而就在那一年的平安集团系统工作会议上,各个专业公司的总经理在自己的报告中被马明哲强行增加了一个主题:除了主业,今后你还能为其它兄弟公司做什么?
当时刚刚被调到综合开拓部担任副总的毕志勇回忆说,那天会议结束后,很多子公司的总经理立刻找到他,谈论交叉销售的相关做法。随后,毕志勇挨个拜访了所有专业公司,收集交叉销售的困难在哪里。
以公司内部竞争为例,平安产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都可以销售团体意外险,当一家企业客户有保险需求,“嗅觉灵敏”的业务员们可能会同时争夺客户,而寿险业务员和电话营销之间争抢车险客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针对这样的矛盾,综合开拓部制定了客户优先、立项优先原则,也就是先看客户意向,客户为难的时候就看这个客户的最初来源。
事实上,相比于其它以银行或证券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保险出身的平安显然拥有更具强势的销售文化:二十年间,平安积累了四十万乐于每天寻找新的销售机会的保险代理人。这也使得平安寿险公司的交叉销售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金融产品的不同特性,以及寿险代理人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撬动平安寿险军团仍然并非易事。以信用卡为例,平安银行在针对寿险业务员进行培训时,便会在介绍产品之外,着意强调推销信用卡不仅可以为其带来收入,更可以为保险业务开拓空间。同时,信用卡在产品上也做出一些调整,如附加很多保险的功能等。坚持了九个月以后,银行和寿险队伍的磨合才开始变得顺畅,收效亦相当客观—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便突破100万大关,大大超过深发展、浦发等同行。
如今,随着整个寿险市场的增速放缓以及交叉销售业绩的逐渐显现,各个子公司已经对
此没有太大怀疑,而作为掌握着寿险业务员这一最主要渠道的寿险公司,现在开始反过来要求其它提供产品的子公司设计出更多更合理的产品。在内部利润分配上,渠道方也不再是从产品方拿销售佣金,而是由平安集团直接将交叉销售的相关费用下拨。每年的销售指标和预算,如同其它业务一样,在上年的第四季度就制定出来。“与过去不一样,”张子欣大笑着对《环球企业家》说,“现在是寿险公司董事长李源祥反过来追着我了!”
(交叉销售体现并购的营销与销售协同效应。对交叉销售本身不用太多研究,领会意思即可。简单讲,销售寿险的员工可以同时把银行卡销售给客户,寿险产品与银行卡之间实现了销售协同。)
另一个起点
尽管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初现,但如今摆在眼前的最现实问题便是深发展。收购深发展前,平安的三大业务支柱中,除保险外,银行和投资板块尚显不足。2009年,平安保险利润占比76%,银行贡献的利润则仅7%,这与平安保险、银行、投资“三足鼎立”的目标相差很远。按照平安管理层的规划,要在未来5至10年,保险资产占一半,信托证券银行资产占一半。
拿下深发展之后,平安的银行业务板块一举翻倍,营业网点扩张至全国,按照平安估计,收购完成后,平安的银行网络对保险客户的覆盖率可以一举从目前的15.7%提高至80%左右。但在分析人士看来,接下来的整合并非易事—无论是将平安银行注入深发展,还是逐步私有化深发展使其并入平安银行都会面临极大困难,前者涉及监管限制,而后一种方案的成本过高。
6.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篇六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按照编写方式,案例可以分为单一职能案例与多职能综合性案例两类。(×)
案例的开头和结尾是案例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写好这两部分,可以提升案例的总体可读性和对学习者的引导性。(√)案例分析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描述问题三个阶段。(×)
案例教学中,只有教师需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只需做一个好观众即可。(×)
案例写作原则的中立原则是指案例作者不能带有任何偏袒的观点和个人感情,要客观真实反映案例中的企业问题。(√)
案例与范例不同,是因为范例描述的是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案例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问题。(√)案例正文配上案例使用说明才是完整的教学案例,案例说明才是完整的教学案例,案例说明对案例具有权威的约束力。X
案例正文配上案例使用说明才是完整的教学案例,案例说明对案例具有权威的约束力。(×)
案例撰写者信息是案例说明应当包括的要点。(×)
B
不是所有写实的实例都可以一概称之为案例。(√)
C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以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的刺激反应学说为代表。(√)
诚心意识指的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不包括组织对社会的信誉。(×)
创新性是管理案例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也是组织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D
德尔菲法是一种定量决策方法。(×)
德尔文法使匿名会议式的决策模式。(×)
动态领导情境理论时一种重视上级维度的权变理论。(×)
F
分工、竞争和应对性三个组织特征代表了组织发展的趋势。(×)
风险型决策是组织管理最重要的决策类型。(√)
G
高结构性案例主要是指篇幅较长的,内容比较全面和复杂的案例类型。(×)
个人决策速度快、风险小,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多采用个人决策体制。(ⅹ)
个体采取与自己通常行为方式不一致的行为,一般应作内部归因。(×)
工作个性化方安照顾了个性特点却违背了组织目标。(×)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表是专家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因此具有绝对的可靠性。(×)
工作设计的心理学原则不涉及上下级关系问题。(×)
沟通过程有七个主要环节:思想-编码-信息-传递-解码-接受-反馈。(×)
管理案例的主体应该是待解决型的案例。(√)
管理案例教学法是清华大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和推广的。(ⅹ)
管理案例就是采用文字撰写形成的一段或者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或个案。(×)
管理只能是物的管理,领导则只能是对人的领导。(×)/
3好的工作设计能在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使个人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赫兹伯格的激励-保障双因素理论认为,当具有保障因素时,工人没有不满意,但也没有带来满意。(√)环境是影响企业组织设计的唯一要素。(ⅹ)
J
激励是通过满足个体或群体的某些需要,激发其工作动机,促使其提高水平的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手段。(√)集中化战略是寻求在整个市场范围内实现成本领先或差异化。(×)
技术创新是组织取得成本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绩效评估的目的使解决工资报酬等待遇问题。(×)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它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角色特质强的人不善于伪装自己。(×)
决策就是在两个以上的可能性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决策树模式提供了选择领导风格时可能会遇到的主要权变变量。(×)
绝大部分组织都有专门的语言作为识别组织文化的标志。(√)
K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
L
领导行为是以一定方式影响群体和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展现与操作过程。(√)
领导魅力时天生的,通过行为训练不可能学到。(×)
领导情境理论又称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果的潜在响。(√)
流言是在群体中广为传播却未经证实的消息,其社会影响主要是消极的。(√)
M
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企业文化理念是“鹰的意志,雁的精神”。(×)
目标使一个组织的边界明确,有别于外部环境和其他组织。(√)
Q
企业战略的特征之一就是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和工作方案。(×)
强化理论认为强化可以塑造行为,强调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
群体冲突未必是坏事,冲突水平太低反而会使群体缺乏活力。(√)
群体压力是由外部环境所引起的个人心理、生理不平衡的在感受。(√)
R
人的能力是天生平等的。(√)
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源,可以用它换取诸多利益。(√)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常常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人们一旦参与作出某项决定,就会减少实际上的认同感。(×)
S
社会知觉中的规类效应指的是,以概括性的知觉取代个别性的知觉。(√)
社会组长指个人在群体环境中,由于他人在场而感到局促不安,从而降低工作绩效。(√)
实例就是案例。(ⅹ)
事件说明型案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应用和掌握已学过的管理理论和概念,提高对特定理论、概念、方法的认知、理解、鉴别和准确运用的能力。(×)
授权领导方式鼓励与下级共享权力和责任的民主风格。(×)
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差别不是有意识选择的。(√)
团体建设包括角色分配、成员的塑造、信任感的建立、团队精神的培养等重要内容。(√)
W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之一。(×)
问题解决型团队对于工作的结果要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可以把激励看作由内外刺激因素、动机、行为、目标等要素构成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调查研究并不是组织行为学中的调查法。(×)
我们掌握了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就能对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预测。(√)X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非组织行为学唯一的研究方法。(√)
新东方2001年开始危机,合伙成员发生争执,新东方进入创业艰难期,其主要原因是松散制的作坊式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不断扩大的步伐。(×)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着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虚拟组织是一种新的组织类型。(√)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开发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技能。(×)
学院型组织文化适合于有才能的人充分表现并发挥其才干。(√)
Y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不应该关心其他人的报酬问题。(×)
一般来说,非常规性技术与正规化,集权化的组织结构相关。(×)
一个好的管理教学案例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应该由一种类型的领导者组成。(×)
异质群体更适于发挥不同个体的创造性和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
应该把研究程序的公开性作为研究组织行为学唯一的研究方法。(√)
Z
由于领导体制对领导行为有更根本、更全局性的作用,所以组织行为学更侧重于研究领导体制问题。(×)诱因是推动个人进行活动或采取行为的内部原因或动力。(√)
在案例学习中,谈判法主要只是由案例学习者扮演案例企业中的甲乙双方代表,磋商谈判条款的方式。(√)在案例撰写中,要注意案例敏感信息的掩饰。其中,最需要掩饰的内容是问题的核心部分。(ⅹ)
在案例撰写中,要注意案例敏感信息的掩饰。也就是将案例中的一些资料来源匿名化。其中,最需要掩饰的内容是问题的核心部分(F)
在不同学科的接合部或边缘地带,很难产生新的学科。(×)
在提出方案的过程中,要善于充分利用数据和图表来更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我认为”和“我觉得”这样的词。(√)
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群体有可能转化为正式群体。(√)
在有充分的信息来预见各种可行方案的结果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就是风险型决策(F)
只要我们能预测某些行为,我们就能正确解释这些行为的起因。(×)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观映象的过程。(√)
直线职能制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 大型组织。(ⅹ)
组织变革是组织不适应其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应该把政治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来源之一。(√)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7.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篇七
1 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及层次分析法应用的必要性
1.1 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特点分析
建筑项目工程庞大, 工程存在大量的风险隐患。控制其施工工程中的风险是建筑管理者的主要任务。通过建筑项目风险管理, 可预测和评估项目存在的风险类型、风险大小, 从而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发生概率。但是由于这一结果在施工后才能体现, 因此项目风险管理具有未来性这一特点。是否起到作用是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 风险管理的不合理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另外, 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不确定性, 这一由于风险本身只存在于项目的某一个阶段, 随着施工的进行, 项目的风险隐患会消失继而产生新的风险, 这样采用统一预设的项目管理方案其实效性较低。因此要求项目风险管理要结合项目施工现状, 进行及时的方案调整, 其具有动态性。
1.2 层次分析法应用的必要性
基于项目管理的特点,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能够将问题层次化, 分节化。建筑施工过程中,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技术设计, 材料等问题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导致施工延缓甚至停工。同时, 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使风险管理无法量化。这些因素都使得建筑是施工管理中应用风险分析法成为必然。满足风险管理过程中对不同风险的预防。层次分析法以建筑项目为基础, 构建具有层次化的结构模型, 通过对建筑中风险影响因素的配比权重对施工风险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 从而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案, 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建筑施工更加顺利, 安全系数提高。层次管理法将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层次, 其中包括准则层、目标层以及方案层。即在层次分析法的构成要素中, 应集中包含建筑施工管理相关准则, 建筑管理的风险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案。层次分析法在复杂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合理利用了建筑施工管理资源。
2 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层次分析法及其具体实施
2.1 层次分析法总体步骤
层次分析法是将建筑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层次化和分级化, 从而进行更为合理的风险评估。其总体步骤包括: (1) 构建建筑施工风险类别, 并建立所分析风险的结构模型。设置风险评估的目标, 结合相关建筑管理准则, 为最底层的方案提出提供条件。一般目标层为最上层, 上下层之间为隶属关系。 (2) 基于风险结构模型的不同层次特点, 建立能够相互比较的两个矩阵, 为一次性检验提供条件。 (3) 以建立的矩阵为基础, 通过权向量进行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利用AHP方法计算两个矩阵的最大特性和对应特征, 确保矩阵构建的合理性, 通过检验后权向量将为特征项量。一次性检验过程通过随机一致性、一致性比率和指标完成。 (4) 利用管理系统准则层的权向量计算出管理目标的综合权向量。从而建立不同影响因素的风险权重, 确定各个因素的风险级别, 对建筑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 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效率。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2 风险分析法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首先:指标值确定。建筑施工中, 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合理性, 涉及到采购, 存储以及使用等环节。施工设备使用规则和使用现状, 施工过程管理等。不同的因素造成的风险不同, 并且随着工程的进行, 风险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范围将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应确立风险指标值, 即建立不同风险影响因素的配比权重。文章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指标值的确定, 组建专业的专家团队, 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不同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打分, 得出不同因素的对应配比权重, 进一步进行一致性检验。
其次: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建筑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因素有n个, 表示方法为C1, C2, ..., Cn。参考上表内容, 通过两两判断的方式得出两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值:aij, 得到矩阵Ⅰ。由组建的专家根据矩阵中的相对重要性和施工运行状态, 进行风险影响因素的具体分值, 得出风险因素权重的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由表1我们可以得出处于不同行或列的风险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如aij的数值决定了其重要性, 若0
根据表1我们还可以得到进行一次性检验的公式:CR=CI/RI
其中RI矩阵阶数为1, 2, …, 10。RI值分别为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根据上表我们进一步确立指标权重和组合权重通常利用几何平均法确立指标权重, 利用矩阵计算公式得出矩阵中影响因素之间的乘积, 进而算出指标权重和最大特征值。而组合权重的确立是通过一级指标值获得二级指标值, 进而得到根据方案与目标层之间的对比得到其权重, 最终建立最佳风险管理管理方案。为选择最佳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3 总结
层次分析法是目前建筑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风险管理方法, 是一种成熟且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风险控制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专家团队的建立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 也逐渐出现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层次分析等多种方法。未来, 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将进一步扩展, 其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层次分析法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这种管理方法在实践中还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资金支持, 同时其实现还需与企业施工现状相适应。因此其技术问题尚需进一步改进, 尤其是对于我国建筑施工来说, 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层次分析法理论和实践都应不断的完善, 从而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提高其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跃林, 李银.层次分析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 (04) .
[2]董迎娜.层次分析法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8.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数据分析
一.营运资金管理原则与意义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采取得力的措施,缩短经营周期,加快变现速度,提高营运资金周转是十分必要的。节约资金使用成本,要充分利用资金,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也要拓展融资方式,合理资源配置,筹措低成本资金,〖JP3〗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维持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良好的比例关系,保持流动资产结构与流动负债结构的适配性。固定资金乃至整个资金周转是以营运资金为依托,维系营运资金运转情况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营运资金对企业的作用不容小觑。〖JP〗
二.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
本次调查主要对苏宁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对营运资金管理的漏洞和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和一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参考文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此来加强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文的研究期限定为5年(2008-2013.06)以内,以家电零售业中的苏宁云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宁云商财务报告及营运资金相关数据进行企业自身分析,发现苏宁目前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方法有数据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总结法,文献资料收集法等。
(一)存货管理绩效分析
存货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存货的挤压滞销管理问题突出,只是2013年上半年比2012年略有下降,存货的增加是因为配合赊销增大的目标。存货的周转率逐年下降(见表3-1),说明挤压的存货变现越发困难,现金周转能力减弱,带来一系列的困难降低企业盈利能力。说明企业的存货变现速度变慢了和存货积压多了,不良的存货管理无法使存货及时有效的销售,从而使企业的变现速度下降了。
(二)应收账款管理绩效分析
从表2-2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数额逐年增加,由于赊销的增大带来了坏账的增加。经过对账龄的分析,账龄普遍较长,周〖JP3〗转天数一直在增加,说明应收账款回收变现期限增长。企业通过赊销的增大使得销售额扩大,这样做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为良好的销售收入,减少企业存货。〖JP〗〖BP(〗与此同时,企业不能忽视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因为这些成本的存在很可能使得扩大的销售额带来的收益减少甚至为负。也就是说企业要做好两方面的权衡。管理层在增加销售的同时兼顾营运资金的管理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应付账款绩效分析
见表2-3,应付账款周转率降低,应付账款的金额逐年增多,这是和销售增加需要增加生产而购得更多材料有关联。应付账款管理一方面支付期限变长,金额变大,可以带来企业占用其他企业金额增〖JP3〗大,利用其他企业资金对自身企业进行运营,不仅降低自身筹资的成本,还给自身营运带来便利,不用付出相应的筹资代价就可以运用其他供应商的资金。〖JP〗〖BP(〗但是大量的应付账款不及时付款,或是要求较长的付款期限,就可能使得自己的信誉降低,供应商会提出苛刻的赊购条件,迫使企业更快付款,这样企业不仅不能利用供应商所提供的资金进行运营,而且给自身营运资金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应付账款虽然不是营运资金范畴,但是应付账款的管理关系到营运资金的运作情况,苏宁必须加强应付账款管理水平以带动起营运资金更好的管理。
三.改进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建议
(一)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通过生产出更为个性化产品来刺激消费者需求,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减少存货占用营运资金的比例,及时处理已经无法迎合时代潮流的滞销品,采取低价出售或折让手段,从而把亏损的数额降到最低。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合理的风险规避,充分发挥赊销作用、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和成本,寻找赊销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要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对购买方的信用进行评级从而了解他们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付款期限,放弃一味追求销售而扩大应收账款的错误观念。对于长账龄的应收账款做好监控,根据账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策略,如果企业流动资金发生困难,财务报表账面存在过多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用流动资金过多,并且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成本过大,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保付代理,从而有效的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加强应付账款管理
与生产商进行必要的沟通,利用其销售网络优势增强与家电制造厂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延长付款期限,降低采购价格,通过把占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资金的成本转嫁给供应商,从而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但是在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的同时不能忽视企业信用,及时还款和付现可以使企业长久的利用成本转嫁供应商的方式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所以就要求企业在做决策之时考虑信用风险的存在,若因企業信誉恶化而丧失了稳定可靠的供货商,将来给企业带来苛刻的信用条件,会使企业得不偿失。〖BP(〗
(四)完善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信用影响着企业信贷条件。若因企业良好的信用而使得供应商增加收账期限,企业则可以对增加的收账期部分合理的对资金进行运用,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带给企业更多收益。提高信用的方式有很多一是把信用作为企业文化,使得企业行为都具有诚信的特征。二是使企业的各项活动与企业信用文化融合,企业管理以诚信为导向。三是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软实力其诚信信用程度关系着企业的信用程度,所以加强员工的信用与责任感是提高企业信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陈艳.做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2009(1).
[2]程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
[3]付东阳,李奕帆.试论高成长性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J].实务探讨,2008(4).
[4]荆新.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风险管理的案例08-17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案例07-29
运输行业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范文11-01
物业管理风险十大典型案例09-28
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成因与对策分析06-18
银行贷款风险案例分析07-19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案例06-29
社会风险分析范文06-23
策划书风险分析07-16
医院项目风险分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