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

2024-06-29

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 篇一

一、学情分析

生物虽然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但也是文科生这学期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遗忘的状态;不过,由于已经是高二下学期,虽然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最少,但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有所增强;其中重点班级比普通班好些,在课堂上能与老师互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理科班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文科班这学期主要是复习必修1至必修3的内容,迎接6月份的海南省水平测试。

选修3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各种生物技术时,更侧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关于各工程的具体操作技术则从简,不做重点,只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的惟一依据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有几方面是必须遵循的。它们是:以学习专题方式来呈现。即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尽管前四个专题存在互相联系与渗透的关系,但仍各自作为独立的专题来学习。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应予遵循。五个专题合起来,具体内容标准为17项。即在知识性目标上以了解水平为主;在情感性目标上以经历水平为主;技能性目标体现在活动建议中,主要是参观、调查、资料收集、交流讨论、专题综述等。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内容均属现代生物科技的前沿,已经很深了,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活动建议部分,只能加强,不应削弱。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在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上述三方面的原则要求下,突出以下各点:

(1)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都是当前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作为教学内容,不易把握好分寸。为做到基本原理准确,实例可靠,技术方法相对全面,教师要不断进行资料的查阅和备课组的集体合作。

(2)斟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2.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 篇二

(一) 生物教学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代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 他的观点说明了教学的双向性, 即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所以在对课程进行讲解时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但是就目前来看,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生物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注重了自己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生物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学生为客体, 老师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也完全按照老师既定的计划来实施, 这样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他们的自主思考。同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欠缺, 因此他们在听课时便无法很好的吸收和掌握所教生物知识, 学习效率不高。而生物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在教学时容易情绪低迷, 课下也无法对学生进行有益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生物专业的学习时便无法做到高效, 生物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大大降低。

(二) 生物教学过于注重智力因素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他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智力因素虽然在学习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但并非说学习水平完全由智力因素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与他们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计划都有着很大的联系, 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实际的生物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些非智力因素而过于强调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 对于那些较为平常的学生往往不会过多的关注, 这便使得那些学生丧失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且由于中等专业的学生在刚入学时成绩较低, 因此在初学生物时无法很好的与老师的教学节奏相配合, 这便使得老师误认为他们的智力等存在不足, 对它们丧失信心。

(三) 生物教学没有面向学生整体教学

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生物课堂作业的布置大多都只针对那些接受能力较好, 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这种生物教学模式对一部分学生是极为有利的, 这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效率, 但是实际上在中等专业学校中, 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是较低的, 这样的生物教学方式便阻碍了他们的学习, 这便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对学习生物这门课产生抵触心理, 在学习上越来越消极, 造成生物学习两级分化现象更加严重。

二、中等专业生物教学对策

(一) 中专生物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中专生物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来开展的, 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客体, 要认识到学生的态度在中专生物课堂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心里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使得生物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这样课堂学习效率将会更高。例如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借助这个题材可以展开生物教学,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 目前全球有110多个国家、10亿多人受到沙漠化威胁, 其中1.35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非洲是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亚洲有一半以上的干旱地区已经受到沙漠化影响,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出现沙漠化, 这种情况下, 你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你应该怎么样做来爱护环境?与此同时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和引导。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物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也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态度, 因此生物老师应该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让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有意识的去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使得他们可以更好的发展。

(二) 中专生物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等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 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决定的, 他们没有在小的时候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耐力。因此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是尤为必要的, 在生物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如讲遗传变异时, 我对他们说:“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 原来枯燥的内容一下子通俗活泼了, 也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生物教学中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由浅入深, 逐渐的拔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这样才会让学生慢慢树立起学习信心。

(三) 中专生物教学应树立全局观念, 实现分层次教学

中专生物教学要想使得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好的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要将教学视野放在全体学生身上, 正确对待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性, 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对它们进行分类指导, 使得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增强那些成绩较差同学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如, 对于水污染这个课题, 我这样做, 对大家说一说:我们居住的美丽家园———地球, 在宇宙中犹如一个水球。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地球上的人类拥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呢?学生尽情发挥, 举出了很多触目惊心的数字:目前, 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 13亿人缺少饮用水, 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 有40%的河流被污染, 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 而这3%的淡水中, 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 所以说,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是生命之泉;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世界上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 死亡原因大多数与饮水有关。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这样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参与进来, 都有发言展示自己的机会。

总之, 当前我们的生物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阻碍了生物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降低学校在人们心中的实际地位, 因此, 采取有效的方法, 提高中等专业的生物生物教学质量是尤为必要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 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面变窄, 他们的招生人数大大减少, 生源质量也逐渐降低。学生大多对学习没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如何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生物教学质量, 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专生物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锡鑫, 杨善禄等著.学科教育学大系.生物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1.P78.

3.农村学校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篇三

一、在新课改的模式下,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改进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变性和趣味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学生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使实验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学生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正确步骤,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此外,生物实验中有一部分需要时间比较长的实验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实验室中难以完成,这种实验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中的科学原理,这就能够弥补实验室的不足。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教师应该注意信息也不能代替实验。实验是直观的,我们生物课的实验更能体现实验的个性。所以多媒体教学有他的好处也有他的不足。

二、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处理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教育工作的研究,学生是知识接受的主体,也是认知和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我要学”“我会学”“我怎么学”等问题展开。由此可见,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这样一来也就明确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明确了教师的定位,即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辅导者参与其中。

在明确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之后,我们就要将这种关系在实际的生物课程教学中落实。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进行教学关系的处理上作出相应的改变,进而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例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等,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相关的问题设计来共同分析探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的简单层面上。双方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此基础上真正建立起来,从而创设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更好的配合老师,把自己融合在这一节课里,这样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性,从而达到我们教师所教的目的。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加强对实验的实践能力。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界的一些基本现象,增加对生物的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对生物实验中的某些知识不甚了解,在实验中产生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和教师都应正视这种错误,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故意犯一些错误,引发学生对错误的思考,并进一步对生物实验展开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但是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防止这些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如果这些错误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动手,让学生知道在实验台上只有按照正规的操作步骤去做,都会是安全的。这样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实验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实验探究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锻炼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知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树立实验教学探究的思想意识,并且为学生设置开放的实验室传统的生物实验内容陈旧,很难提起学生兴趣,学校可以根据当前教学内容,结合基础性实验,增加一部分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物小实验。例如:制作动物细胞膜”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可以用塑料袋、果脯、橡皮泥等设计性实验。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前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的态度。

五、如何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应用。例如:在多媒体技术方面,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其画面、音乐、图片的交互演示功能开展教学,这样可以實现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得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相对枯燥的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度过。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同时也有着不同的才能和长处,我们进行和谐教学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给予学生自主发挥和展示的空间,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例如,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的时候,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问题,或者展开分析和辩论,从而进行探究,只有这样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才会活起来,从而富于朝气和浓烈的求知氛围。

4.高一生物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四

依照下中素养教育的基础本则:育人第一,降教第两。单方面落实下中生物课程的基础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局部师长教师。

3、倡导根究性学习。

4、看重取生活实际的联结。

二、师长教师知识现状解析

下一年级有20个班,我接上教期承继任教6(1—6班)个班的生物讲解,比较之下(5)(6)班的师长教师对学习生物课的喜欢恰恰下一面,生物根蒂好面,但还是不足理想。(1)—(4)班根蒂就斗劲好了。平凡也不足勤奋勤恳,现安排每周只需2课时,要完成讲解责任,顺利经由会考存正正在一定的脆苦。针对以上的各类情况,正正在讲解中,教员要做到果材施教,循循善诱,勤恳提高师长教师的学习效果。

三、本教期讲解的紧张责任战重面

本教期的责任是授完下中生物1——《分子取细胞》。我们的打算是正正在圆满完成责任的同时,借要完成一下目标:

1、首先勤恳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学习生物教的兴趣,使师长教师从兴趣启航,主动参预课堂,自主学习。

2、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劣越的学习方法战学习风气,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风气抉择师长教师的终生。要教给师长教师懂得生物教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教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单方面提高师长教师的生物教素养,使师长教师结壮地掌握生物教根蒂知识,为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的能力挨下坚实的根蒂。

4、看重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的能力。提倡根究性学习,将根究式讲解取讲授式讲解无机星散起来,提高课堂遵命,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的根究能力。勤恳开全执行,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的出手能力战执行能力。看重生物教知识取生活、花费理论的联结,培养栽种汲引师长教师迁移战利用知识的能力。

5、看重核心看法的讲解。核心看法对师长教师概括战利用知识起到很告急的浸染,必须加强核心看法的讲解。

四、教材的重面战易面。

本教期的讲解内容包罗生物的遗传战变同、生物的退步、生物取状况、人取生物圈的根蒂知识。讲解重面是生物的遗传战变同的基础本理战基础规律、生物战状况的闭系战人取生物圈的调和发展。讲解易面是生物的遗传战变同的基础本理战基础规律,有闭的执行战根究举行。

★ 高一下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一生物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表

★ 高一生物教学反思论文

★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 初二生物的教学工作计划

★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中学的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5.初二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五

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努力提高初二年生物结业会考的A率和C率,为初三年的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工作的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1-6班的生物学教学,学生在初一年已基本掌握了初中《生物学》认识生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四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树立。但仍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班级间的水平参差不齐。

2、教材与教辅分析:

(1)教学任务的内容与结构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A、生物的运动行为;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难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学期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A、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B、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C、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D、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A、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B、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C、知道生物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目标:

A、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B、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险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C、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B、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增强会考危机意识;

(2)多开展学生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单元测试,以考促学;

(4)加强直观教学,把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多鼓励学生,实行培优扶中辅差;

(6)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7)课后及时反思、体会,改进教学;

(8)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9)注重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10)抓好每周生物学各章节基础知识的过关。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探讨有效教学的方法。

2、本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xx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3、积极参加xx市校际组及本校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做好配套习题的编写和教学课件的整合工作。

4、积极参加公开教学并深入课堂进行听、评课,配合做好新教师的指导工作。。

三、继续教育的计划

1、积极参加xx市中小学教师远程骨干研修和远程全员培训。

6.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 篇六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安排范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六、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安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以规范常规教学为基点,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的研究、实践为重点,以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特色发展为突破点,力争使学校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重点工作

(一)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体教师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运作,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视团结为生命,互帮互助讲奉献,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凝聚团队智慧,让学生的成绩得到切实提高

(二)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

教师们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本学科新《课标》。备课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施教;加强教学研究,狠抓过程落实。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以新课程为标准,教师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切磋教学技术,改革旧的教育教学理念。让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学工作扎实稳步的向前推进。

(三)调整教育常规要求,突出实效性。

教师教学常规 本学期,将本着抓过程管理、突出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常规重点做如下要求:

1、备课:

备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备课至少要做到通读全册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撰写教案。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参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具体要求:具体要求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使用教案

(1)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作文课)都要有书面的教案。电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传统教案应有的环节外,还应根据需要增加具有课件、资料库、友情链接等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新环节。

(2)要求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针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教案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改进或创新。

(3)备课要有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4)每节课要有知识、能力、德育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5)要有单元教学后记或反思。

2、听课:

(1)听课记录重在体现评课意见,包括他人评价和自己的评价;

(2)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2节。

3、作业:

日常作业要求教师本着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成2—3类)、适量、有布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则,批改要规范,要求有等级、鼓励性评价、日期,等等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安排范文三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课是高中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高中生物,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中生物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与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而必修一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内容体系。

鉴于以上的因素,因此对于高中生物的教与学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计划,以下是本人09-10学年第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要求学生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能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物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

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侧重点。

(二)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的自然实际。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因此,所选取的植物和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必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的,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和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3.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及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与互助的精神。

三、具体的实施要求

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备好每一堂课,并及时写好教案

2、认真、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

3、及时布置学生的作业,并且及时收取、批改、发放作业

4、按时下班进行辅导

5、命好每次课前小测的题目,及时进行课前小测,并进行批改

6、若安排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时,认真命好测试题

7、每节课后需要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

由于自己身为新教师,所以在教学方面会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因次需要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备课时要清楚每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基本的考点,要多听课,并及时吸收。

四、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简单的要求

1、上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

2、多做练习,独立思考,不抄作业;

3、注意归纳,多提出问题;

4、实验课做好课前预习,写预习报告;

5、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高中生物老师教学安排范文四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

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三、教学对策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7.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 篇七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思路,生物学教育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涉及多方面教学内容, 如进化生物学、植物生物学、植物资源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普通生态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生物系统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环境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等。它是一门基础课, 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根据21世纪国内外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发展和进展, 本文探讨高等学校《普通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思路。

一、普通生物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 体现课程的基础性的特点。

基础性是构成该课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 包括多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它强调的是对课程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和价值观、基本能力的建立和达成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在课程的内容构成上也体现了基础性的特点, 如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工程、有丝分裂期、组织器官和系统、动物的气体交换———呼吸、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神经系统基本结构、感受器、技术、行为、生殖和发育、基因工程、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生命的起源、生物分类概述等。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方法和过程;理解生物技术在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应用, 扩大学生的视野、知识和范围。教师应该立足双基、优化组合、从易到难和高度综合。

2. 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的特点。

该课程要求学生在选择性和多样性方面有所突破和提高, 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其选择性包括: (1) 每一模块都有一个主题内容, 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 如第一模块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包括细胞的化学组成、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物质的穿膜运动、细胞连接;第二模块个体生物学包括组织器官和系统、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气体交换———呼吸、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免疫、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受器和效应器、激素、行为、生殖和发育;第三模块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界、生命自然史、生物进化、遗传与变异。这种提纲挈领式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对其教案的编写, 教师自己可以选择不同的二级课题、素材、事实、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知识点的来源等来安排不同的学习和研究活动, 来实现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使得教材的使用多样性。 (2) 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留出一些选择的空间, 如在生物进化这一章可以增加达尔文进化理论及其发展、生物进化的社会性、澄江化石库与达尔文进化论和寒武纪后生动物进化的一些特征———以澄江化石库为例等内容, 将教师本人的研究内容介绍给大家, 增加学生的兴趣, 满足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3) 该课程中包括必修和选修内容, 必修内容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的基础学习内容;选修内容主要考虑让学生关注现代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如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组工业的崛起及其进展、蛋白质组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进展、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免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艾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环境生物学研究进展、生物进化研究进展等等内容, 可以考虑让学生准备和做专题讲座, 侧重生命科学进展和反映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 为大学生选择就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

3. 体现课程的可行性特点。

该课程教学既要考虑课程改革的力度, 跟上国际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步伐, 又要考虑课程改革的可行性 (教师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一要考虑中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原有的生物学基础;二要考虑教师生物学教学优势;三要考虑学校原有的实验条件, 如新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学校的条件可以开展动物组织和植物组织切片观察、制造酸奶、苹果醋、大麦啤酒、豆腐乳的制作、叶脉书签的制作、叶贴画的制作、花期调查、花卉病虫害防治、新乡市高等学校植物配置分析、新乡市公园植物配置分析、一次性餐具研究、垃圾分类的认知研究和食品安全研究以及食物添加剂安全使用研究等等。

4. 注重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该课程是一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 课程特别注重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相关活动 (在新乡学院种树、种草、嫁接、剪枝、花卉识别、花卉观赏、去海洋馆进行海洋动物欣赏、在实验室进行蜡叶标本制作、昆虫标本制作、去河南师范大学参观生物标本馆和水产养殖基地以及去济源林场认识花卉树木、去植物园和动物园参观学习等) , 反映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平衡关系。

5. 注意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处于两个不同领域,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特征, 代表着事物的两个侧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必修内容中考虑增加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在行为部分考虑增加寒武纪澄江化石库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寒武纪早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初步形成等内容。在选修内容中考虑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等内容。在应用生物技术突出解决环境、农业、环保、健康、工业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生物技术中考虑克隆、转基因技术方面的内容。加强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平衡关系, 增加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

6. 重视学生学习普通生物学方式的改变。

该课程倡导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 如启发式、探究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方式;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达到其教学目标;倡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获得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以及自觉主动学习。

7. 课程设置的综合化。

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 使得普通生物学课程趋于综合化。

二、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思路

1. 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下大功夫。

生物科学素养反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包括: (1) 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现象、事实、规律等, 以及原理的应用; (2) 解释在身边发现的生物现象; (3)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4) 掌握各种相关技能和技巧; (5) 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生物学素养包括知识、应用、创新、生物学基本技能和科学过程技能领域。

2. 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需要包括人口 (急剧增加) 、资源 (急剧匮乏) 、环境 (破坏和温室效应) 和生态 (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劣) 等方面内容。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解决问题, 提高素养,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和对人才的需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3. 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如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有食品专业、园林专业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补充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 有所侧重。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方向, 渗透职业教育,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 利于学生就业, 找到好工作。

4. 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其发展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食品安全、环境优化、自身健康等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人类器官移植、动物和植物克隆、基因工程、酶工程和转基因食品等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普通生物学知识, 教学中补充这些内容以及补充反映生命科学进展方面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 考虑教学的整体设计和思路。

常规的教学设计和思路主要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正课、总结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该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的交叉与渗透。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实验让学生动脑和动手, 提高学生能力。

6. 注意发挥教学大纲的功能。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教案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其中列出掌握、学会、理解和了解等内容, 体现教学大纲的多种功能。大纲对演示实验和演示教具以及如何制作和使用多媒体也有明确规定, 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7.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系统和有条理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会学习和思考。 (2) 讨论式教学方法, 是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相互交换看法、互相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使得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 过程式教学方法, 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增加大量的观察和实验以及野外考察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4) 多媒体教学方法, 可以辅助传统的教学方法, 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补充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生物学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其他还有谈话法、讲解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复合教学方法如复习巩固、叙述演示、发现、探究式、程序和比较式教学法等。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找到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J].生物学通报, 2003, 38 (5) :28-30.

8.学校生物老师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中职教育 ; 食品微生物检验 ; 教学 ;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21-01

近年来,食品安全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食品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中职学校开设食品检验专业,需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应企业需要,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新的形势下,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如何使中职学生较好地具备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1.1教材更新滞后,内容繁琐

随着食品检验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有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材已相对滞后。目前国内中职学校所用教材《微生物学基础》当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的还停留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水平;基本操作方法也比较陈旧,如制备检样的系列稀释液一节,仍取10g(mL)样品+90g(mL)稀释液,现国家检验方法已改为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而FDA的检验方法已用50g(mL)样品+450mL稀释液,大体量的稀释可以更好的保证稀释效果,保证准确性,代表了检验技术的发展方向;2010版、2012版食品微生物学标准检验方法已经面世,而教材中检验方法大多还停留在2003版老国标的水平,检验方法没有及时更新;现有教材在很多方面相比国际先进理念有较大不足,且对于已经广泛应用的快速检测技术,未有涉及。现有教材内容繁琐,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操作步骤之间缺乏衔接过渡,不利于理解,不方便记忆。

1.2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程教学成短板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其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在课程的设置上实践课时和理论课时比例接近1:1,而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重视理论课,实验课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没有得到积极足够的训练。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两步走,即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再安排相应的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操作往往相隔一段时间,一方面知识点在理论与实践间的连续性被破坏,不易学生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实验课上教师教学需不断重复讲解理论知识点,挤占宝贵的实验时间,课堂趣味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专业兴趣培养。

受实验条件的客观限制,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一般都有三四十人,而实验设备有限,通常需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一部分内向、自律性差的学生在实验室“混”日子的现象屡见不鲜,分组固定,同组学生的分工固化,优者更优,弱者更弱。

2.中职学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是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为保证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要,教学内容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岗位要求进行设计。

首先,教材应该用发展的思维去采编,着眼于新的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吸收新的内容,甚至是超前的内容。人性化的教材应该有比较详细的方法注释,注意知识点的自然过渡,方便学生自学和理解。

其次,以“贴近生产实际、适应岗位需要”为依据严格选用和编写教材。应该在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支持学校本身采用符合标准的校用教材,教材可以校际交流,根据地区食品企业特点,按照企业现行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编写相应的实训指导书。

最后,学生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还是需要学校提供专业扎实的理论教学,不能偏向“应用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目前中职学生在学业的进升通道已经十分通畅,作为一个合格从业者,应有不断升华的潜力,学生需要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周期长,实践操作繁琐复杂,按传统方法教授,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验室,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听讲完即时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错误及时叫停并作补充讲解,使同学们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

受制实际条件,以实验设备不足为假设。学生的分组宜采用随机分配形式,打破固定组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减少学生“等靠看”的现象。应探索在中职教育中引入开放性的實验课题,即分小组设计实验,从实验的目的探究,方法设计,器材选择,独立实验,数据分析,报告总结等流程,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实践课程更加全面的认识。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彻底改革传统笔试方式,学生成绩考核与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结合平时课程表现;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实行以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代替课程成绩。该科目的最终考核与食品检验工(中级)资格证书考核为主,使学生毕业时不仅可拿到毕业证书,同时也得到社会的技能认可。

3.结语

实践证明,探索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是必要的。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大胆改革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潜能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当然该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实训条件急待改善,专业教师的进修实训等等,需进一步推动中职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燕妮.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104-107.

[2]雷娟娟.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探索[J].Strait Pha

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3 No.10 2011:223-225.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第1单元⑤《“开卷”未必都有益》下一篇:商调函来了就能调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