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模历史答案(共3篇)
1.2024年二模历史答案 篇一
北京市2013年中考二模作文题目及范文(海淀区)
范文1:初夏的味道(类文参考)
初夏的午后,炙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我静静地坐在房间里,感受着这安静的初夏,细细地品味着初夏的味道„„
初夏的午后,人们都在休息,只有我在学校的排练室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早已烂在心里的演讲稿,而父母也在这里陪我,望着父母脸颊上流下的汗珠,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争气。第二天,我随着老师来到了比赛地点,现场的气氛让我异常紧张,正讲到一半时,我意外地看到了外面的父母正为我招手,我回报了他们一个微笑,像是有一阵清风拂去了我的紧张和夏日的炎热。那一次,我得了一等奖,为父母和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站在他们面前,我幸福地笑了„„
哦,初夏的味道,是幸福!
初夏的日子,是炎热的,我们穿着厚重的校服,坐在并不宽敞的教室里奋斗,虽然天气炎热,虽然汗水从脸旁滑过,但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我们无怨无悔!想到初四的学生即将踏上征程,想到明年的此时,我们也将踏上征程,我们就多了一份动力,我们愿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知识的沃土上,必定可以结出累累硕果!让初夏的炎热带走我们的烦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了我们的未来去奋斗吧!
哦,初夏的味道,是奋斗!
初夏的夜晚,已有一丝清凉,没有了白天的炎热,我们一家下楼乘凉,坐在院子里,背靠着背,抬头仰望天上的点点繁星,“看,那颗好大,好亮!好美!”我们被这闪亮的繁星所征服,所陶醉„„慢慢地,妈妈讲起了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一起大笑,一起惋惜„„让初夏的夜晚,拂去我们一天的疲惫,享受这美丽的夜晚„„
哦,初夏的味道,是爱!
初夏的味道是复杂的,它凝聚着幸福、凝聚着奋斗,凝聚着爱,一起缓缓地流过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五月„„
范文2:初夏幸福的味道
初夏,细雨迷蒙,斜斜地落到我的脸上。
万家灯火,很温暖地亮着,只有一个窗口不协调地暗着,犹如这夜色。“爸妈又去探望外婆了吧!”我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
没精打采地拿出钥匙,推门,开灯。突至的光刺痛了我的双眼。闭上眼,再睁开,渐渐地适应。家,空无一人,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也许,我在期待着一个惊喜。
屋外,雨声渐渐打了起来,窗户上发出“滴答”的声音,听得让人心惊。我暗笑自己的愚笨,多么无望的期待!
正在郁闷时,门外却传来了那熟悉的脚步声,沉稳而又略显仓促。我怀疑自己听错了,但父亲已经进了门,真真实实地站在我的面前。他几乎全身湿透,头发上还滴着水滴。
“爸,你今晚不是要和妈妈一起去探望外婆吗?怎么回来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声音里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惊喜。
“傻孩子,我不回来,谁给你做饭吃?我跟你妈说了,让她先去,等我帮你做好饭,搭最后班车去。”爸爸一边答着话,一边忙向厨房走去。“真是的,何必又要回家跑一趟?我也不小了嘛,可以泡面吃啊!”“你不要老是吃泡面,那对身体不好。在家吃多好,美味又营养!”爸带着有点严肃的态度说。
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我突然觉得好感动。
一会儿,爸端来了一碗东西给我:“下雨了,天气有点冷,别吃冷东西,要尽量吃热的。你最近总咳嗽,我给你蒸了只梨子,里面放着几颗冰糖呢!你吃吃看,应该蛮好吃的。”爸爸微笑着看着我,脸上写满了只有我才能读懂的关爱。
我想,也只有爱,才能让一个男人如此细心体贴吧!我觉得很幸福,有一个深爱自己的爸爸,那是一种潜在平凡的爱,我无时无刻不被它包围,也因为它的永恒我饿不曾珍惜。可他又在爸爸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动。
吃着冰糖梨,觉得很甜,很甜,然而又绝对不会腻味,我知道那是幸福的味道。
2.2024年二模历史答案 篇二
12.右图为《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的纹面。从上至下,第一层是采桑和习射的场面,第二层是猎射和宴?的场景,第三层是水战和攻城战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
A.战争频繁社会动荡B.青铜制造处于鼎盛时期
C.人们开始养蚕缫丝织绸D.人们普遍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
13.“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14.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15.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
16.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19***-19221923-1926文章篇数770631128“文革”0.78%2.45%25.14%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开展
17.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发展B.“大跃进”的推动C.实施“一五”计划D.纠正“左”倾错误
18.“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以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恢复高考制度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个人”作为单独的自治单位,独立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秩序之类的集体性概念之外。有学者认为,“个人”所具有的这一内涵,“只有到了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才得以形成”。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D.《人权宣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
20.某一力学规律“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这一力学规律来解释。”这一力学规律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体系C.相对论D.量子论
21.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
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潮流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2.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材料表明作者
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
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23.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A.“分权制衡”原则被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38.(28分)孔子研究是建国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孔子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据郭庭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1966年至于1976年,造反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反孔还是尊孔成为革命与反革命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1976年开始,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成了学术界的热衷话题。1989年以来。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他相关得学术会议,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等组织。——据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4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76年以来学术界“孔子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4)当今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谈谈孔子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积极意义。(4分)
39.(24分)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劳动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经济大变动的具体表现。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流动产生的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移民对世界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概况二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新浪潮的认识。(6分)
2014年广州二模历史参考答案
12-23ADBBCDCBBA CC
38.(28分)
(1)孔学“政治化”:“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皇权“理论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4分)
(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8分)
(3)特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研究国际化。(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为重新评价孔子创造了社会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双百方针”恢复,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思想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人才和学术基础;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加,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学术支持。(任3点,6分)
(4)按三层次给分,总分4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1分)
第二层次:能结合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当今世界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2分)
第三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1分)
39.(24分)
(1)具体表现: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商业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推动了议会改革;无产阶级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工人运动兴起。(任2点,4分)
(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欧洲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便利;《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局势动荡,美国相对稳定,推动了欧洲人移民美国。(任2点,4分)
积极影响:为世界各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4分)
(3)特点:移民的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4分)
认识:从新浪潮的形成背景、影响等角度回答。(2分)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3.2024年二模历史答案 篇三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答案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答题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
A.世卿世禄 才能道德 门阀地位
C.门阀地位 世卿世禄 才能道德
B.世卿世禄 门阀地位 才能道德 D.才能道德 门阀地位 世卿世禄
8.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称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核心是出现了人的哲学意识,成为人类历史的一种飞跃性进展。以下属于轴心时代的标志性成果是①古巴比伦的成文法典②古印度的佛教智慧③古希腊的哲学思想④西方基督教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9.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0.“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的这句话 A.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活动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11.“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这一史书记载兴起的是
A.宋
B.元
C.明
D.清
12.某学者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他的政治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3.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14.小王计划写一篇小论文,借阅了《利玛窦中国札记》《苏州府志》《唐伯虎集》等书籍,下列最可能是这篇论文的主题的是 A.《唐代苏州的风俗》
C.《明清江南的文人生活》
B.《元代的海外贸易》 D.《晚清西学的输入》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15.经历大革命的法国思想家曾说:“那种绝对的、无限的权利,不管落到什么人手里,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这里“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的人,最可能是指 A.罗伯斯庇尔
B.卢梭
C.拿破仑
D.路易·菲力普
16.查理一世在受审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之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17.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此图说明了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18.《重读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运动
B.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9.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这一评价运用的史观是
A.全球史观
B.社会史观
C.革命史观
D.天命史观
20.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版籍奉还,废藩置县
C.移风易俗,文明开化
B.废除等级,四民平等 D.地税改革,土地私有
21.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表明近代中国 A.收回了领海主权
C.提高了捕鱼利益
B.加强了海军建设 D.维护了海洋权益
22.某学者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
27.抗战爆发后,“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变成了“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这从根本上表明
A.民族意识的觉醒,保家卫国的需要 C.国民党积极抗战,感染了中国人民
B.民众为生活所迫,当兵是必然选择 D.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深得民心
28.“美国在为世界恢复健康的经济方面提供任何帮助都是合乎逻辑的,不这样做的话,就不会有政治稳定和令人满意的和平。”美国为世界恢复健康提供的帮助是 A.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
B.杜鲁门主义 D.经济互助会
29.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30.历史地图是表达历史知识的手段,又是获取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研究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新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在 A.
C.
B.
D.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他在西西里任总督时的种种决策违反了一切法律,一切判决先例和所有的公理。„„弗里斯仗着自己的财富,打击自由的根基,公然蔑视人类!难道这恶人可以逃脱惩罚吗?诸位元老,这绝对不可以!如果这样做,你们就挖去社会安全的基石,扼杀正义,给共和国招来混乱、杀戮和毁灭!”西塞罗《对弗里斯的控告》说明了 A.西塞罗认为弗里斯扼杀了正义 B.西塞罗认为弗里斯妨害公民民主
C.西塞罗认为弗里斯违反了一切法律所有的公理
D.西塞罗认为弗里斯践踏了罗马法律保护公民权利的基本原则
32.明朝科技著作记载:“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出明朝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纺织业呈现区域化趋势 D.城镇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33.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C.民族资本主义受外国势力压制
B.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从最早的时代起,就有机器给发明出来,它们极为重要,如轮子,如帆船,如风车和水车。但是,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纯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表述主要阐明 A.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C.机器的发明主要源自经验
B.科学理论对工业发明的重要作用 D.近代以前人们就发明了机器
35.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
以实际应称为《十二表法》”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十二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高级中学课本—高中历史
历史上,欧洲曾是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其极端表现是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却一反千百年的历史常态,稳步走向了和平与联合,欧洲联合的历史意义,并不限于具体措施的得失,关键在于引发人们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考。以“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为主题,叙述20世纪以来法德关系演变之路以及启示。40.贤者之争(25分)
材料一
文明云者。异于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La Civilisation.汉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今古,但有教化之国,即不得谓之无文明。唯地阻时更,其质量遂至相越。古代文明,语其大要,不外宗教以止残杀;法禁以制黔首;文学以扬神武。此万国之所同,未可自矜其特异者也。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代表东洋文明者,曰印度、曰中国。此二种文明虽不无相异之点,而大体相同。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之欧罗巴文明。移植亚美利加,风靡亚细亚者,皆此物也。
——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915 材料二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1916 问题:
(1)“贤者之争”出现在哪次论战中?(2分)(2)概括材料一、二中两位先生的观点。(8分)(3)谈谈你对上述两则材料中观点差异的看法。(15分)
虹口区2014年历史学科高考练习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75分)
一、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非选择题(75分)
36.社会转型(12分)
(1)阶段:封建 帝国 民治(答案中的封建、帝国、民治,学生可能答不到位,但类似的答法也可以给分,如封邦建国、大一统的郡县制。)(6分)。(2)内容特点: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空间特点:从各王国变法趋同到举国体制(6分)。37.聚焦罗马法的起点—《十二表法》(14分)(1)材质:铜质
原因:因为课本注释中明确提及;或象牙,因为有文献记载(任意一种得2分)科学的态度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最好是存疑。(4分)
(2)状况:(学生可按政治、经济、思想,或积极、消极来分类)罗马共和国初期,政治上,外部有战争/内部有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公共利益至上、奴隶地位低下;经济上,保护私有财产,商品贸易发展,出现许多债务纠纷;思想上,已经出现了精神损害赔偿、体现人性关怀,务实节俭,法律因时而立,仍然受到氏族时期野蛮陋俗的影响。但是法律条文的全面细化是一回事,罗马是否真正、全面、长期地照法律条文做又是另一回事,不能仅凭书写的法律条文来推断罗马社会法制的实际情况,应该质疑。(10分)38.史家绝唱(12分)
(1)体例:本纪或表或书。(2分)
(2)内容:世卿世禄(大意对即可)。(2分)
(3)关系:列传(也是史书新的书写形式)反映的是贵族社会解体后的秦汉社会的新状况。历史事实(也可理解为写入我们史书的历史史事),是现在与过去的问答交流,它们不仅是历史学家个人的产物,更是史学家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列传所载的各色人等,正是秦汉时社会、阶层、经济等新变化的产物。(8分)39.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12分)
演变:一战后,战胜国法国对德国的态度是仇恨抑制;对德国的解决方式是削弱肢解,签定《凡尔赛条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埋下了民族复仇情绪,成为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的重要借口。(4分)二战后,西欧失去了世界中心的位置(或西欧衰弱);没有一个西欧国家可以担当欧洲复兴的重任(或摆脱美国抵抗苏联),只能走联合之路。(2分)法国对德国的态度是宽容理解;德法共谋发展,提出“舒曼计划”(或“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领导欧洲走商联合之路。(4分)。
启示: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合作多赢意识;对正义、和平的责任意识;宽容理性的意识;能体现“尊重、沟通、和解”等核心概念即可。如中日问题,可遵从此启示。(2分)40.贤者之争(25分)
(1)论战:近代中西文化论战。(2分)
(2)观点:陈独秀:文明有着进步与滞后之分;西方文明属于前者,东方文明属于后者(大意对即可)
杜亚泉:文明没有程度进步与滞后之分,而是偏重方向的不同;中国文明之间可以启发帮助西方文明(大意对即可)(8分)(3)(15分)评分项一 观点
答案1:两位先贤对东西方文明看法的差异源于对两种文化辨析, 认识的不同,或者说是解读视角的不同。
答案2:两位先贤对东西方文明看法的差异源 于两位先贤对于当时时代国内外形势的判读,陈独秀先生可能受共和受挫的影响更大,杜亚泉先生可能受一战的影响更大
答案3:在先贤不同的历史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相关的内容补充,同时也能衡量相关书写者价值取向
答案4:无观点或与情境无关 评分项二 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释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答案2: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与间接信息 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信息 案例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 论述
答案1: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
【2024年二模历史答案】推荐阅读:
2024年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08-22
2024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10-30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参考答案(24—41题)08-09
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08-15
七年级上历史答案11-03
八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06-27
七下历史练习册答案09-18
江苏小高考历史题目及答案07-14
八下历史与社会自我评测答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