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2024-08-28

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共10篇)

1.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篇一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task)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学生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指练习。师生角色(teacher / 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送与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任务性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项教学目标演变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需要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尽管如此,其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篇二

一、“任务型阅读”的题型特点

“任务型阅读”试题兼顾读和写, 并强调主观表述, 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对语篇提供的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处理, 在此基础上完成写的任务。这是主动的信息输出过程, 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时, “理解”不是阅读活动的终点, 它是完成“表达”的起点。以任务驱动阅读过程, 可以使阅读的目标指向更明确, 学生的思维也更为积极主动。

“任务型阅读”题既可以有语言知识 (词汇和句法) , 理解细节、概括主旨等传统的考点, 也可以有语篇结构分析、逻辑思维、英语释义等新的考查要点。最为重要的是, “任务型阅读”题中问题设置的方式改变了, 考生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需对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后作出选择即可, 而必须在一系列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 用正确而恰当的语言表达意思、完成任务。考生不仅要鉴别、分析信息, 而且要概括、归纳信息;不仅要理解信息, 而且要表达信息。总之, “任务型阅读”题超越了传统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内容和方式, 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任务型阅读”的类型

“任务型阅读”形式灵活多样, 阅读材料的选取不只以故事为主, 还会涉及科普知识、生活常识、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科技等文章。《2009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提供了我省中考“任务型阅读”题的典型示例, 从其设题模式看, 要求阅读短文后根据文中信息完成判断、选择、填空、填入表格、完成句子、回答问题、英译汉等任务。尽管“任务型阅读”题型多样, 但总体来看, 它由两部分构成:短文和阅读任务。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 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选择和组织语言, 准确无误并合乎规范地表达意思。

“任务型阅读”题属于读写并重的综合性试题, 增强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力度, 要求学生在语境或上下文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学生在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是确保他们准确表达的基础, 而扎实的语言知识来自于日常的点滴积累。

三、“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

“任务型阅读”题的答题方法与传统的“四选一”阅读理解有相同之处, 但更容易, 答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阅读材料中找到, 不需转弯抹角。

1. 判断正误

判断正误一般说来难度不大, 主要是对文章的事实与细节的理解和把握。此类题型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应用、归纳和判断能力, 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对所给题干进行判断。做此类题时最好使用对照法, 即将原文中与题干意思相近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与题干一一对照, 详细区分, 切不可片面理解, 更不可离开原文想当然, 胡乱猜测。

2. 回答问题

此题型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来回答问题, 一般没有词数限制, 答案不唯一, 可以简略回答。短文后所设的问题在文中肯定有反映, 有的直接考查对短文细节的理解, 有的考查对短文深层次的理解。答题时先仔细阅读短文所提出的问题, 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把握文章的意思, 然后再研读跟问题相关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关键词, 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 归纳提炼出问题的答案及其表述。记清问题是when, why, what, where还是how, 切忌答非所问。若问题是考查对短文的细节的理解, 就要抓住关键词来回答, 若是考查对短文深层次的理解, 就要以原文为基础,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 英译汉

英译汉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一般难度的句子“译文达意”的能力。这种题型的答案字数不限, 既要忠于原文, 又要通顺, 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它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 不仅要求考生知道单词、短语的意思, 还要掌握句子结构知识, 并有很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类句子不是孤立的一句话, 而是存在于文章中, 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 首先考生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翻译, 译文必须完全符合原文所陈述的内容。其次, 英语中有些长句的表达顺序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 必须注意汉语语序。再次, 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不同, 我们翻译的文章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我们有时候需要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转化成句子, 分开来叙述;有时候为了使语意连贯, 需要适当增加词语;有时候需要从句子的后面开始翻译等。最后, 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还要校正。校正包括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无错误、有无遗漏等。

4. 填表

填表也是中考中常见的任务型阅读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查找和分析相关信息, 简明扼要地归纳语言的能力。做题时要按照表格要求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经过归纳总结后再进行填词。

5. 改写句子

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根据命题要求, 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 将文中的某一个句子进行同义、近义转换等。这一形式的试题要特别注意句型结构、固定搭配等, 同时也要注意书写规范、拼写无误、语法正确等。

例: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longest wall in the world, runs across north China like a huge dragon.It is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And it was one of the few man-made objects on earththat could be seen by the astronauts who landed on the moon.

The Chinese people started building walls as early as 600 BC to keep out their enemies.However, it was the fi rst emperor of China, Qin Shihuang, who started the Great Wall in about 214 BC.

The Great Wall, which is called“The Ten-thousand-li Great Wall”, is more than 6, 000kilometers long, 6-7 meters high and 4-5 meters wide.In most places it is wide enough for fi ve horses or ten men to walk side by side along the top.Every few hundred meters along the Wall there are watchtowers, where soldiers used to keep watch.When the enemy came, fi res were lit and at the same time guns were fi red to warn soldiers at other towers.

It was very diffi cult to build and rebuild such a great wall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It was made of stone and earth.All the work had to be done by hand.

Today the Great Wall has become a place of interest not only to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to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Many of them have come to know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1.判断正误:

The Great Wall is wide enough for fi ve horses and ten men to walk side by side along the top.

【答案】F

【解析】细查原文, 在文章第三段的中间位置可以找到与题干形式和意思接近的句子, 经过仔细对比, 会发现原文中的in most places没有了, or变为了and, 题干意思发生了变化, 故此句不符合原文。

2.英译汉:把画线部分译成汉语。

【答案】为了防止敌人入侵, 早在公元前600年中国人民就开始建造长城。

【解析】根据汉语的习惯, 要把状语放在句子的前面。

3.回答问题: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答案】It is more than 6, 000 kilometers long.或More than 6, 000 kilometers long.

【解析】仔细阅读原文可以在文章的第三段找到答案。

4.改写句子:写出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build and rebuild such a great wall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的同义句。

【答案】It’s not easy to build and rebuild such a great wall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

【解析】本题通过反义词进行同义句转换。

5.填表:

【答案】1.north China 2.more than 6, 000 kilometers 3.6-7 meters 4.4-5 meters 5.stone and earth

3.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篇三

“任务驱动式”作文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对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如全国新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Ⅱ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特点

1.具有叙事性,且事态发展具有层级性。例如新课标Ⅰ卷中所涉及事件先是女儿小陈举报了父亲,然后是警方查实并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再是警方将举报发在官方微博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与质疑,最后经媒体报道后激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2.具有真实性,让考生在真实语境中表明对事件的看法;新课标Ⅰ卷中的作文来源于生活中真实的新闻《23岁女儿微博举报爸爸高速上开车打电话》,考生必须围绕这段叙事性材料完成“给老陈、小陈、其他方写一封信”的任务。无论从材料来源还是完成任务的过程都是真实的,有效防止了套作的发生。

3.争议性或矛盾性,事件往往具有争议的焦点,考生需抓住材料争议的焦点进行阐述。

4.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通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个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治观念。

5.事件材料具有思辨性,要求考生说理时就事件本身的矛盾做出权衡和选择,并从概念中体现辩证思维。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基本类型

1.解决问题式写作任务

“解决问题式”写作任务是指面对所给的叙事性材料中出现的分歧,给出带有作者思考的解决办法。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2岁的阿晨即将大学毕业,他决定放弃继续读研深造的机会,准备应聘某公司从事自己喜欢的研发工作。爸爸对此有不同意见,认为阿晨应先学业,后创业。趁着年轻没负担,一口气念完硕博课程,蓄积后劲,为今后更大发展打下基础。为此父子俩产生了巨大的争执。

对于材料中父子之间的争执,你觉得可以怎么办?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出你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②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决定式写作任务

“决定式”写作任务是指写作任务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可能有多个结果,让学生通过协商或者讨论选择一种结果,并进行充分论述。如Ⅰ卷的“小陈举报父亲”请以一种身份写信。

3.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

“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是指写作任务是一个具有可讨论性的话题,让学生充分交换意见,不必达成一致。如新课标Ⅱ卷中三位风采人物的选择。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应对策略

1.读懂材料,辨清任务

“任务型写作”是先“读”后“写”,“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这决定务必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弄清写作任务,围绕写作任务展开写作。

2.就事论事,议不离事

从命题要求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会给出限定范围,这决定了写作不能离开事件。“任务驱动型作文”如果脱离材料空泛议论自己所提取的话题,就会被视为离题作文。

3.专论一点,兼顾其他

“专论一点,兼顾其他”是指找准自己要切入说明的角度,从众多的观点或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说理角度,通过与其他人物或观点的对比进行说理论证。这样做会使说理更为全面,分析更有透彻,更具有说服力。

4.由实入虚,文明交流

“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强调对象意识与读者意识,重在文明有序的沟通交流,要求从粗糙封闭的论证走向清理开放的阐述。现象不只是现象,特别是高考中所选取的现象,更不是一般的现象,肯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因此要善于“由实入虚”,从个到类,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紧扣材料又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从更深的层面上去思考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考生在论述时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有说服的意识,要在论述的过程中有节制,有限度,有针对性,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对象,可以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强化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预想对方意见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辩驳,但要“文明交流”,融理于事、入情入理客观阐述、友好说服。

5.弘扬正气,彰显正能量

高考语文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通过“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考生处在人生中最充满朝气的时期,在作文中应该更多体现社会积极、阳光、温暖的一面,即使对有对社会负能量的认知,也应总体充满希望,这样才符合年轻人的朝气与生命力,这也更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及人生观。

4.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运用 篇四

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运用

一、用观察、发现法进行语法教学 观察发现法是从研究例旬开始,引导学生有目标、有目的地在观察语言现象后发现并总结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比如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通过让学生观察例句,发现关系代词的两种功能:一是桥梁功能.连接先行词和定语从句;二是替代功能.代表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等.

作 者:林忠 作者单位:余庆县职业中学刊 名:贵州教育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

5.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篇五

一、任务型教学概述

(一)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任务是人们从事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看,任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活动,学生们利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任务的执行过程。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设定具体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或动机,有了学习动机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

(二)理论框架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框架可分为前任务(将具体学习内容分解为多个任务)、任务环(完成学习任务时所经历的环节)和后任务(对学习任务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等三个部分。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正好与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契合。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

(一)设计写作任务与初中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词汇量较多,所掌握的语法知识也更为完整,这为写作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写作任务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写作和学习语言,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而是否创设情境,取得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例如,采取以下两种提问方式设计任务:其一,假设某位歌星要来演出,让学生写一个英语通知;其二,假设你在英国留学,某位歌星要来学习演出,请你写一个英语通知。很显然,第一种提问方式没有第二种好。第一种提问方式只是生硬的把任务强加给学生,学生潜意识里可能会认为用中文写更好;第二种提问方式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下意识的就会用英语写作。另外,在设计写作任务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或教材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大量教学实践发现,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在课堂上提供较多的交际任务,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语言的机会,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领悟”,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任务中活动任务中活动主要包括写作、报告和评价三个环节,教师提出包括句子、段落、文章等不同形式的写作任务后,学生们即可开始“活动”。教师应尽量使写作的形式多样化,比如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写作,或者是个人写作、课题写作等。写作任务完成后进入报告环节时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口头或书面报告,也可以是个人或小组报告。报告的内容既可以与写作内容相关,也可以仅仅是互评和反馈。进入评价环节后可以让学生互评,也可以让教师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写作,报告和评价环节则可以灵活安排,也不用拘泥于先后顺序,可以先报告后评价,也可以先评价后报告。当然,这里的报告和评价是任务型教学中的特定概念,它们的外延更广,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或笔头交流。

(三)任务后活动任务后活动主要有点评、总结或归纳等环节,如存在某些具体问题还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归纳写作知识或技巧时,教师要以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其中,也可以进行讲解性归纳。此外,任务后活动并不仅仅是一个活动的结束,它可作为下一轮活动的任务前活动,也可以仅仅是某个任务链中的一个任务。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我们应意识到:教学过程可以有多种形式,它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循环反复的。另外,英语写作的三个阶段也可以延伸至课堂之外,其中的某个阶段或环节均有向课外延伸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把握。

6.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篇六

摘要: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传统教学及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需要对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及应用, 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比较重要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应用,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因而科学合理建构任务型教学模式, 并且对其较好应用也就十分必要。教师应就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 建构; 应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可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以有效提升, 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所以, 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任务型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地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 并且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 在此基础上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对学生英语水平及能力进行更好培养。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建构的原则

首先, 任务型教学模式建构应遵循目的性原则。对于初中英语学科而言, 其具有自身独特特点, 在实际教学及学习中不可只注重理论知识方面, 还需要突出语言实践训练, 保证学生通过英语进行交流。所以, 在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过程中, 不但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语法知识教学, 还应当注意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使任务性特点得以充分体现, 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任务完成,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应具有较强目的性。

其次, 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在对任务进行设置过程中, 教师应当给出具体训练方法, 并且需要保证所给出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以便能够使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同时, 在设置任务时教师应当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 所设置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逐渐递进, 并且需要将多个任务组成任务链, 从而使任务实施过程中各项操作均得以较好进行[1]。

二、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

(一) 提出学习任务

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 任务的提出属于首要内容, 而为能够更好提出任务, 教师应当对学生具体情况充分了解, 主要就是应当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接受能力以及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水平。在此基础上, 对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对所有学生实行分组。在实际分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原则就是对不同层次进行合理搭配, 在每个小组中均应当包含优等生、中等生及学困生三个不同类型, 这样一来,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也就能够对水平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 以实现共同发展及进步, 从而使任务得以更好完成。

(二) 引导学生学习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 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用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 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从而使任务型教学能够得以较好完成。在任务开始之前对材料进行充分准备, 合理设置情景, 合理进行小组划分, 在任务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指正与肯定等, 均需要教师参与其中, 给予学生更好的.帮助与指导,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 巩固学习

在结束任务之后, 有些学生并不能将课堂知识完全消化吸收, 因而需要学生实际生活中对相关英语知识进行灵活合理运用, 从而较好实现知识巩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较好配合, 通过对话、阅读及采访等方式实行沟通交流, 从而对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较薄弱的教学内容进行强化, 进而使学生英语交流沟通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使任务型教学取得理想效果[1,2]。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整体教学过程中, 英语词汇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及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 对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具体而言, 教师可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单词记忆及单词背写任务, 并且可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从而也就能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得以有效提升, 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英语词汇, 进而使学生英语词汇水平得以提升。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时, 小组内成员之间应当进行相互帮助, 相互协作,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小组内所有成员均能够较好完成任务, 最终使整体任务得以较好完成。

(二)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属于关键内容, 同时也是难点内容, 因而合理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也就十分重要。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 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语法知识点及学生具体情况给学生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如在“情态动词”这一语法知识点进行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将探讨情态动词用法的任务布置给学生, 然后各个小组依据教师所布置任务进行探索, 通过合理分工合作, 探索出情态动词各种不同用法, 并且进行总结。然后, 不同小组之间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相互比较借鉴, 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 从而将这一语法知识点更好地掌握。

(三)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通过较好开展英语口语教学, 可使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升, 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口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要求学生依据课本内容进行故事创编, 并且在课堂上以英语进行表演, 从而可使学生参与到任务中, 并且使学生在利用英语进行表演及对话过程中强化其英语口语能力,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 最终使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及水平得以提升, 促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2,3]。

参考文献

[1]马乾.试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 2016 (4) :28.

[2]石锋珠.浅谈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 (5) :45.

7.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篇七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法,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依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体验语言, 培养技能, 积极实践, 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

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的省编中职英语新教材体现了以上最新教学理念。教材教材整体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 采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设计, 将功能与结构融合于话题与任务中, 通过话题的逐步展开和任务的次第完成, 掌握结构和功能,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材内容选择贴近生活, 语言真实性强。教材话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专业和现代社会生活, 富有时代气息和职业学校特色, 有较强的感染力。设置真实而生动的情景和“任务型”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 用英语交流, 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多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活动彻底改变了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在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积极思维, 通过感知、实践、体验, 积极参与和互动,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习得语言, 不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还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二、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 教学方法方面。

课程标准提出任务型教学应作为我国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 而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口语教学中往往重视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 因而学生常常感到掌握英语口语困难。事实上,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故而教学形式应多样化,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才能迎合学生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方面。

中职学生多数不太愿意参加口语练习。有的学生课上表现沉默, 消极或被动, 原因很多。有的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缺乏英语交流的环境, 英语基础又比较差, 导致很多学生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 或想表达又担心出错, 被同学嘲笑。有的学生认为即使口语不好, 只要掌握好老师讲授的内容, 就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索性自暴自弃, 甚至放弃英语课程的学习。

3. 教师方面。

长期以来, 从事中职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教”, 而对学生的“学”关注较少, 教学活动形式枯燥, 机械化, 因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用英语交流实践的兴趣。此外, 英语教师中存在语音语调不够标准、口语表达能力不强等问题, 在和学生交流中出现断接、冷场的现象, 对学生的口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界定

1.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的语言教学方法。所谓任务型英语教学, 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 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 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学中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 以完成任务为动力, 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 用所学英语去做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英语的能力, 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 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它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它关注学习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调多边互动,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 实现任务目标,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本, 以应用为动力, 以应用为目的, 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概括而言, 笔者认为,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以任务组织教学, 即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 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 以互动交际活动为手段, 提高学习者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促进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2. 任务。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 是日常生活与交际过程的再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 任务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 (1) 以意义为中心, 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 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 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 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 (庞继贤, 2000:3) 。任务必须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刺激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新词, 同伴之间相互学习新句型,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暴露其“中介语”中的错误部分, 获得修正中介语的机会从而促进语言发展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后, 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同现实社会的语言需要有明确的联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发展需要、并在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这种“任务”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信息交流、意义协商、思想表达, 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发展认知潜力。

四、中职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主要原则

任务型语言教学给中职英语口语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是任务的完成者。教师既是任务的设计者, 又是任务的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价者。总之, 在任务型口语教学中就是要实现“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

1. 任务的设计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中职口语教学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问题。为此, 任务的设计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实世界有密切联系。教师设计具体的、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 从而积极参与到任务中。同时所设计的任务有利于引导学生围绕日常生活、所学专业和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主题, 进行循序渐进的交际活动, 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比如, 在购物 (shopping) 的主题课上, 可让每组设计出自己要卖的商品并定价, 然后将每组学生分为购物组和推销组两方, 购物组到其他组的推销组处购买商品, 获胜者为推销收入和购物收入支出后余款最多的一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推销组必须使用刚学过的描述性句型介绍商品特点, 购物组必须应用刚学过的讨价还价句型压价。再如,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讨论如何表达喜爱与厌恶、赞同与异议、如何问路与指路、如何发出和接受邀请、如何处理电话、如何抱怨与安慰他人等, 如此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互活动, 使课堂充满生活情趣和生命力, 使学生的口语脱离低层面的语言训练, 朝高层次能力方向发展。

2. 任务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任务型教学要求将传统教学中教师控制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活动场所, 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交际模式, 如组织小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主题辩论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以便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掌握各种题材的语言功能, 教师则以引导者、倾听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任务。因此, 设计任务时, 教师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把握好大纲和教材, 巧用教材, 挖掘教材, 整合教学资源, 对学生的实际、现时社会状态、网络信息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这样, 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具体、现实, 完成任务活动时自主体验其内容, 同时在互动交际中给全体学生创造了更多平等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有助于他们忘记课堂环境融入任务环境, 缓减面对教师的焦虑与压力,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 每次完成任务时每人都有明确的目标性和不可避让的责任感, 有利于人际交往、思考、应变、决策能力的培养, 为真实社会中的交际需要做好准备。

3. 任务的设计形式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口语任务的设计要引导学生团结合作, 通过共同努力, 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小组形式多样, 如前后同桌, 自由选择伙伴, 男女生的比例搭配组合等。教师可经常变换小组组成形式以完成不同的任务, 可使学生保持新鲜感, 还可以获得和班级中不同学生合作的机会, 获取不同的合作经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 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 英语水平较差但知识面较广的学生可以提供多样的信息来源, 查阅网上或图书馆中的英文资料;英语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材料的翻译、组织方面可以发挥优势。充分的资料准备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口语好的学生可以丰富交流素材, 口语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实践演练, 克服语言不流畅、不会组织语言的劣势, 对增强自信、克服焦虑感起到积极作用。可见, 小组活动倡导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和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 在小组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 更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任务设计要有创新性, 发挥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口语任务设计要体现实践的多样性, 富于新意, 具有新奇感和时代特色, 要有世界文化之美, 实际生活之真, 活动游戏之趣, 这样各具优势的学生能相互合作, 相互认可, 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从而促进具有不同特点学生间互补和全面发展。设计口语任务时应注意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所学专业课程间的相互渗透, 教师可以将任务设计成若干种活动形式, 确定不同的要求和难度差异, 让学生自己决定进行哪些活动, 应达到什么要求, 以此完成一个任务。或者给予不同的任务, 要求学生用同一种活动形式完成, 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口语任务下达前, 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听力、视频输入, 要求学生尽量直接使用音视频材料中的原句, 作为口语表达的来源和基础, 以听促说。口语任务完成后, 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课后对本次口语课的话题内容进行整理, 以书面形式上上交, 增加输出, 以写促说, 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同时发挥学生搜寻、加工、处理语言信息的潜能。

五、结语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课堂教学蕴涵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相信, 经过大家共同不懈的努力, 一定可以设计出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经历、难易适度、有意义的口语任务, 从而改变口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建立和谐的师生平等关系, 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摘要: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此, 作者分析了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对任务型教学法作了界定, 提出了在中职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

参考文献

[1]林立, 易燕, 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方, 刘海涛, 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篇八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G633.41

一、任务型教学与任务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去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任务的“真实性”是任务设计的关键所在。任务设计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在任务设计时可以围绕以下策略来展开。

1.1真实性任务设计

薛基汉在论述任务型教学时,区分了“真实世界”任务和“教学法”任务。“真实世界”任务是指课堂外的真实世界中的各种行为。而“教学法”的任务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但它能培养学习者完成真实任务所必需的技能,从而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意识,为在真实任务中运用语言提供必要的技能准备。任务型教学要求在语言环境下设定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通过语言的实践习得语言。因而,任务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来源于真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如,听新闻、借阅图书、度假、買衣服、租房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日常生活场景,让学习者去面对和应付。同时,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和活动内容也应贴近真实生活。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学习语言的应用。就真实性任务而言,目前比较认同的是由威利斯(1996)提出的三个阶段说,即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

·前期任务阶段即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任务环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任务环由任务(task),构想(planning)和汇报(report)三个部分组成。

·语言点阶段又称后任务阶段(post-task)。学生在此阶段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上来,并对学生使用语言的表现做出适当的纠正和调整。威利斯认为,在任务型学习中,由于完成了真实的学习任务,学生使用语言和交际的手段和范围都明显地扩大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而大为提高。

1.2边做边学任务设计

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做中学”,注重“用语言做事”。其基本思想来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包括“做”和“学”,其中“学”是前提,“做”是目的;“学”是为了“做”,而“做”又可促进“学”。即语言和做事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过去英语教学中的“结构法”只片面强调了学语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及其交际价值,将“学”和“做”割裂开来。而任务型教学倡导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尝试用英语进行交际所带来的愉悦感,从而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突出了“做”在教学中的价

值。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角色扮演和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指对不能直接感受到的地点、事物、人际交往而进行的一种戏剧创作活动。就教学活动而言,它指的是教师指派学习者担任某种角色,并要求按照学习者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扮演,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它能使学习者亲临其境,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入到活动中,使角色交际逐步向自然交际发展。这样,学习者就可以用非言语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来表达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表达思想的能力。因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或制作简单的道具,利用教室作为舞台进行表演等。如模仿电影片段、改编名篇佳作等,通过这种扮演活动,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习得语言,把语言学习材料转变成为学习者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任务。角色扮演把语言、技能和真实交际经验统一在教学活动中,让学习者在真实、充满活力的情境

中感受语言的真谛。

全身反应法是由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阿胥(Asher,J.J.)根据人的左右脑的不同功能而提出的。研究表明,左脑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性思维、分析性思维的中枢,主要掌管着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记忆和时间感觉,具有连续性、有续性、分析性等技能。右脑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直觉性思维的中枢。主要掌管着人的知觉、形象记忆、识别几何图形、想象、模仿、音乐、节奏、舞蹈以及态度、情感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散性、整体性的特点。人的思考过程是左脑一边观察提取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将其符号化、语言化。根据全身反应法的内涵,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任务。

第一方面是动作演示。全身反应法要求学习者将形象记忆与有意识的动作结合起来,全方位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多“官”齐下,促使学习者在玩中学、学中玩,做到口到、手到、耳到、心到。因而,教师可以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演示,然后让学生用动作去完成,促使学习者理解语言指令与被期望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将习得语言内化。在动作演示中,指令性的语言一般是祈使句,因而教材内容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都可以动作演示来进行教学。

第二方面是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学习者喜闻乐见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营造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自动习得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因而教师在教有关如名词(动物名词)时,可要求学生模仿其形态或叫声,通过模仿活动使学习者将语言的习得与名词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语言的逼真性。

结语

本文重点介绍了任务型教学,并提出了真实性任务设计和边做边学两种任务课堂设计。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是任务选择。对教师来说,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学习任务和真实性任务设计出具体的运用性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施。

参考文献:

1,韩慧.任务型教学模式浅议[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4),83,84.

2,龙秀苇.浅谈英语任务型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124.

9.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篇九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为我们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二语教学的崭新视角,同时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不仅没有消解,而且在表面的隐退之后地位更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角色不断转换,以更高的驾驭能力引导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角色转换

Abstract

Task –based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provides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teaching the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PP method teaching method , but also challenges for the teacher’s role in classes.the teacher’s role never degrades with this method ,but even more transparent because of the teacher’s higher creation and mastering.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任务型教学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经过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发展,于九十年代渐趋成熟。在心理学,语言学以及社会学方面都有着成熟可靠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强调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教师要设计不同的任务来促进人的发展,把语言运用理念通过任务活动带到教学课堂上来。根据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语言与语言学习的参与程度有密切联系,所以要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语言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交流,更加关注语言意义,用自己已掌握的或正在学习的语言知识或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习得第二语言。根据社会建构理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经验,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重视学习过程,强调人的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中。这些理论基础使任务型教学法在第二语言教学法中地位日益突出,受到许多任务教学法倡导者的亲睐。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其实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延伸,关于任务的定义,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侧面的理解,但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语言来完成活动,来做事情。把第二语言习得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语言表达设计成一个个任务活动,带到课堂上来,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际。这个过程是“学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要用语言做事情”的教学理念和“做中学”。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分为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三个不同阶段,要遵守任务真实而有意义,难度要适中,任务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倡学生用目的语完成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任务紧密结合生活背景这几个原则。不同的语言项目要有不同的任务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十分适用于分析法教学大纲,可以把目标语成块的,不加分割,不加更改地呈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面前。这样学习者在语言输入中感应和理解语言规则,通过不断接受第二语言输入,可以对目标语言的认识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能力水平设计任务,把学生至于相对比较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生谈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自己生活经历相接近的话题,自己又有能力驾驭,这样课堂语言任务完成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必然很高,会乐意主动与同学对话交流,一起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灵活的运用,要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整个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语言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适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但是任务型教学法具体实施起来还受到教材、教学大纲、课堂时间、教师能力与惯常的教学模式制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任务型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消解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因为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的发挥以及其局限性的抑制都需要教师来调控,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不再是一味地呈现现有知识,要求学生跟后模仿与操练,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教学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法的每个环节注意自身角色的不断转换才能更好地确保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法课堂下,有更多的语言收获并形成相应的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旦能积极主动参与语言学习并从中取得收获,拥有一定的成就感,就会喜爱老师,尊敬老师,相比传统模式下枯燥得呈现第二语言知识,让学生机械地操练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用第二语言教学法于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表面隐退自己,不断转换角色,发挥作用。但实际上,学生更愿听取教师的指导性话语,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二、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在教学理念上,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大的不同,是随着教学教法不断改革应运而生的,但是在考试大纲指导下,在传统3P教学法影响下,要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理解这种教学法,才能谈得上去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法三个阶段中的积极运用语言去完成任务,习得语言。所以,教师要从学习者、分析设计者、引导者、监控者、总结示范者等方面不断进行角色转换。

(一)学习者

随着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第二语言教学者对语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语言学习的需求了。所以,第二语言教学老师要积极主动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理解传统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不同,并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自己言行转变。任务型教学与传统的3P教学模式的比较:

3P教学模式是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表达production(1)在任务型教学的阶段中,学生都在完成任务。而在3P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偶尔穿插一两个任务。

(2)3P教学模式是先呈现语言项目,然后让学生操练,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项目进行表达。三个步骤没有侧重,同等重要。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取消了呈现,淡化了操练,重点突出了表达。

(3)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步骤似乎是把3P教学模式倒过来,即学生先表达,然后学习语言难点。且3P教学模式中的各项活动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故属于练习;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更注重意义,信息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形式。(4)3P教学模式相对“安全,可靠”,因为它安全地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权威及主导作用,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有充分的活动和表达自由。

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对比学习两种教学法的不同之处,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教学法指导下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不同之处,别人是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从中获得启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才能做好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储备工作。例如: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教师对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课堂处理往往是在学生第一遍感性地阅读之后,教师提几个问题之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新词汇,新的语法点,教师一面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一面记笔记,随后教师找些习题让学生练习,然后让学生课下复习操练,第二节课上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表达,教材上对话,课文占很大比重,篇幅很长,图片等视觉刺激内容很少,练习主要是一些填空题,单词释义题,语法专项训练题等,整个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带领,学生亦步亦趋,学生主动积极性发挥较少,因为教材上所选内容与整天坐在课堂中学习的学生较远,语言知识点的安排是根据知识体系自身的难易度,而不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经历或语言需要。比如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英语教材中,单元课题有cultural relics , wildlife protection 等都不是学生要用第二语言完成事情的语言项目,后面的练习有

1、find the word or express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 from the text.2、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words below 这类练习是纯为学词汇而做练习,对于语言交际技能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但在New horizons in English 教材中单元课题有Likes and dislikes;at work ,at play;always ,sometimes and never;every day at 4:00;just asking等话题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对话,单词,短语,句型的呈现都是围绕学生在本单元交际的话题需要。而练习也是通过图片的视觉刺激让学生role play ,say the right thing ,on your own 这些任务目标,让学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达。而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新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的内容编排也是根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生活经历以及实际需要,其中的汉语功能项目编排,循序渐进,提高了学习者从事与商务有关的社会活动的能力,满足了不同汉语水平的人商务汉语学习的需求。通过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念的对比理解,结合具体的教材并去亲身听课,从理论到实践全身心感受一下任务型教学法,这样教师才对任务型教学法有更深的认知理解,才能做好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准备工作。在此时,教师承担扮演的是学习者的角色,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学习才能掌握任务型教学法。

(二)分析设计者

教师在学习掌握任务型教学法之后,还不能急于草率设计任务,因为任务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完成任务的主体,即学生的知识背景,语言兴趣,生活经历,班级规模大小,如何分组,组内学生的个性怎样,平时哪些学生更情愿在一起合作交流,哪些学生更加内向,如何去消除他们的焦虑。对于任务型教学法要采用的教材,是选一本还是与其他教材结合使用,在设计任务时所要侧重的技能是什么,具体语言项目之间如何衔接,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表达,在设计某些语言知识时,要不要把和这些语言知识点相关的文化因素考虑进来,如何实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结合,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学会第二语言的表达习惯。比如,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和朋友同学聊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设计一个有关Likes and dislikes的话题,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但是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在谈论时可能会用到哪些词汇,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词汇知识,这就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会涉及到哪些活动,比如study ,swim ,watching TV ,play football ,sing ,ect.那么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分析并把这些可能涉及到的词汇设计到任务之中,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刺激下自然而然学会新词汇而不是通过机械操练记会的。在教汉语做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认识人民币时,教师需考虑到学习者在中国的生活需要及其知识背景,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零、两、百)的认读,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买卖交易时,是否能够听懂这些数字,能够清晰明确交易金额。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是不同的,有些可能已经会了,有些可能不会,有些听力可能很好,有些可能还不行,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完成所设计任务之前,是否应该做一些这些方面的专项训练,这些都是需要分析考虑的。关于教材也需要教师分析,任何一本根据任务型教学理论进行设计的完美教材,在具体运用中都会有不足。因为学生,课堂环境这些教学要素是活的,所以教师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法编写的教材时,也要分析其中的合理可操作的部分以及不适合的部分。至于班级规模状况,教师不能不分析,因为任务型教学法是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潜能,但是如果班级规模过大,教师只能和个别积极的学生互动交流,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的任务型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所以在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师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分组进行,每组内部成员的个性要互补,用积极的带动个性内向的,并鼓励他们敢于去用语言做事情。此外,在教学第二语言知识时必然会涉及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如何让第二语言习得者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一般应该放在任务前,教师引导的过程之中介绍文化因素,从而在任务环阶段让学生把文化要素转换到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师到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当分析设计者的角色,要有宏观把握教学全局,微观上,考虑到课堂上每个教学细节,这样才能保证任务型教学法三个阶段成功顺利实行。

(三)引导者

任务型教学法有规范的教学框架,在任务前阶段,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但不能过于死板的陈述,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这一阶段要培养好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要去完成任务的欲望,要不断引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下进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介绍出主题,交代清楚任务。比如在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表达介绍自己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时,教师在任务前阶段可以带一块钟表和日历到班级来,看到具体的实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兴趣更大,然后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把日历和钟表拿给学生观察,让他们初步感知认识一下日历和钟表上的数字,学生自然会看到日历上的汉字,好奇心会使他们询问这些汉字的意思,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并展示一些p p t图片,让学生看到年,月,日,星期的区别,根据图片显示一些人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所做的不同事情。此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产生了想要表达自己日常生活的愿望,教师可以介绍主题,交代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平时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又如,在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如何运用英语去宾馆预订房间,运用英语去完成这一任务之前,教师可以先用p pt展示一下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周围的饮食居住情况等等。激起学生外出旅游的愿望,此时教师就要再次引导学生,外出旅游需要哪些准备工作,从而引出实现预订住宿房间。让学生分组,在Reserving a room in advance 里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有些作为游客,有些作为宾馆接待员等。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教师在该阶段担任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下放松自己,并对教师引导交代的语言实践任务充满兴趣,主动去准备实施活动。(四)监控者

任务前阶段为任务环阶段创设了有利条件,在任务环阶段,第二语言学习者,要在教师的辅助下,自己主动用语言完成各项任务,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内成员完成任务的状况,要对自己语言输出是偏向于书面语言还是口语,是相对正式还是很随意,对于学生在完成活动过程中,是否有语言错误,要不要纠错,何时纠正错误,学生运用第二语言的流利性如何,此外,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交际教学,教师还要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注意到学生谈话的技巧,说话时用了怎样的交际策略,是否善于用会话常用语。例如:要求学生合作完成inquiring other’s need 这一任务,课堂上可以通过pair work 的形式,教师放手让学生两两之间对话,学生A: Do you want my lemonade ? 学生B: yes.学生A: Okay, here you are.学生B:(shake his hand)

学生A: What’s the matter ? Don’t you want to drink it ? 学生B: No 教师在课堂上听到有一组学生这样来对话完成inquiring other’s need 这一任务,对于学生B的回答只有yes和No,十分简短,语言输出少,教师在监控过程中要有意识,但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对话,让学生在完成他们自己设计的一次话轮之后,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告诉学生,when others offer you something ,if you don’t need it ,you should give negative answers but also say “thank you politely 所以学生B 的回答应该分别是 yes ,thank you 和 no ,thank you.这样更完整,更礼貌,更接近英语使用者的用语习惯。整个监控过程中,教师适宜用目标语,这样才能构筑一个第二语言环境,同时也加强了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

在要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完成“去飞机场”这一任务时,学生A:(装扮路人)学生B(要去飞机场的人)学生B:你好!我能麻烦你件事吗? 学生A:什么事情?

学生B:去这个地方的路怎么走?(这时,学生B在纸上画了一个飞机,学生A很快明白了询问者的意思)

学生A: 你可以做5路公交车,直接到飞机场。学生B:谢谢!

两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可以知道学生B不知道“飞机场”这个词汇,但他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了一定的交际策略,顺利完成任务。教师作为监控者要肯定学生这种灵活机制地处理方法。但也要找适当机会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做事过程中发现自己欠缺的语言知识点。在任务环阶段,教师要做好监控,控制自己的语言输出,监控好学生在用语言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方面。

(五)总结示范者

在完成任务环之后,课堂进入任务后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对任务环阶段涉及到的语言形式以明确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做适当练习,加以巩固。任务型教学法,这种隐性语言教学法能锻炼培养学生一定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但有时候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明确的语言呈现,这样则更易于语言项目的学习,需要语言模式清晰而明确的呈现方式。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对做好总结示范工作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例如,学生在任务环阶段学会了用时间日期表达自己在什么时间做过什么事情,能表达说明一件事情在什么时间发生的。教师要把现在、今天、昨天、明天、时候、几点、什么、你、我、他等任务环中涉及到的词汇,还有人称代词+时间词+事件(我十一点睡觉)这样的表达句型清晰地列出来。还有一些短语的区别,比如“几点”和“什么时候”的细微差别。此外,教师在该阶段还要基于在任务环阶段的监控情况,总结一下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多给学生积极地鼓励与肯定,营造一种功成圆满的课堂氛围,对于完成任务过程中犯了语言错误的同学,告诉他们正确的表达方式,并让学生学会自我解嘲,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表达失误而焦虑畏惧。

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第二语言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不断进行角色转换,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第二语言起到了更好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做事情中快乐并富有成就感地习得第二语言,轻松的课堂环境,有意思的语言活动,民主的老师这些都为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第二语言打好了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成功习得自己想要学习的二语知识并能成功的表达,这需要教师发挥好作用,在任务教学过程中不断转换角色,同时学生在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上有很大收获,有能体会语言学习的快乐,当然也会喜欢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老师了

无论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角度还是从整个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都举足轻重。教师以课堂上少说话,少操控,上占有时间的隐退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监控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教师以其更高的驾驭能力,使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地位更突出,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1]Howatt, A.P.R.(1984).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姜凌 比较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PPP 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11年第37卷

[3]袁帅 论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与教师的角色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 年第10 期

10.任务型教学中不同的任务类型 篇十

王武

江阴市璜塘综合高级中学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任务的类型为真实性和教学型交际任务。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本文以高一英语新教材精读课实际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为例,从任务的类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以达到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真实性教学任务;教学型交际任务。

近年来,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学习者的阅读效果。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强调“从做中学”的一个活动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努力地教,不仅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也教包含在其中的语法;学生们也在努力地学。可是,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今天记住了,明天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时,让学生记忆孤立的单词、脱离语境的句子、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没有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出各项能将词汇、语法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任务型教学的意义在于: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做好。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变化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教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真实性的交际任务和教学型的交际任务。前者指学生能在外部世界碰到的任务,或在日常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活动。如:Ask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Leave a message on someone’s answer machine.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后者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虽然学习者在外部世界中不大可能碰到这些活动,但任务的实施能促进语言的学习,如拿着某城市的地图用英语向你的同学解释如何从你的学校步行到某一医院等。任务型

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下面我将谈谈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结构。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和结构

这种教学模式遵循着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层层深入。通常由环节构成:

“课堂导入”环节。在导入中,应注意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如在高中英语第一册(上)Unit5的课文教学前,可以由中国著名大导演张艺谋导入其导演的影片《英雄》或《一个都不能少》等。“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置于任务情景的氛围中,有利于强化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学习新知”环节。学生具备这种心理倾向就自然而然进入本环节。“学习新知”就是学习的内容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但任务型教学强调知识教学与任务相关,知识本身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学生在此前缺乏的。

“巩固新知”环节。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讲座,熟练到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操练运用”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掌握新以后,形成知识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任务,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目的是更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三者都得到很好地锻炼,从而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二、应用实例。

下面我以SEFC Book ⅠUnit 3 ‘Adventure Travel” 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设计了5项task—oriented 的活动。

Task1: Today we’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 Travel ”.Do you like travelling ? Why or why not ? Where would you most like to travel? Why?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使所设计的问题尽量贴近本课涉及的主要内容,即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

Task2 :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Adventure Travel ”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What’s adventure travel ?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这一活动中,讨论只是一种形式,而进行预测这一阅读技巧的训练才是活动的实质。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y do people travel? What can you tell about hiking from the passage? What can you tell about rafting from the passage ? Discuss what will happen if people do not follow them.任务3分析:分组竞赛的组织方式使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活跃。

Task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ese mentioned in the text.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对于hiking and rafting两种冒险旅行有人全面的了解,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Task5: Compare hiking and rafting , writ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If you want to climb mountains or go cycling or go rolling or rock climbing or skee or jogging or golf or bowling or bungee jumping or dive or sail or downhill snowboarding or camp.Discuss their tips.Encourage the Ss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words, 任务5分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这部分可以作为学生创新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转化为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宗旨。通过大讨论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

三、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要设计出适当的任务把阅读目标融合进去,既不影响交际又能保证学生在任务过程中注意到这个重点和阅读目标,对任务设计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关键。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得到了许多成功实践的论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上一篇:班级介绍讲话稿下一篇:南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