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0篇)
1.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的领导下,我校力求实际,扎实工作,认真学习,不断探究,严格管理,勇于创新,使远程教育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烈要求下。远程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教学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用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利用于教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新课改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我校新课改的进程。在本学期的远程教育工作中,现作如下总结。
一、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建好机构,形成管理。
我学校一直根据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类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并由具体的管理教师负责,形成从管理到应用。
(二)订立制度,构建管理格局。
为了使远教项目工作常规化,从起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依据县远教办提供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应用研究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管理教师工作职责、资源使用登记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硬(软)件设备管理制度及领导小组职责等。制度的订立既有它的科学性,更讲究实用性即操作性,同时制度一旦确立,就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在实
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以达到充分而良好地应用远教资源的目的。
(三)制定各种表册。
为了使远教项目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来制定各种表册,如:收录资源登记表、资源使用登记表、软(硬)件报损登记表和各种培训记载表等,用以记录接收、应用、研究远教资源的一系列活动,使该校远教资源的应用落到实处。
二、强应用,营造运用远教资源的良好氛围。
(一)宣传到位,强化教师培训。
远程教育对农村来说,是件新事物,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学校首先加大了宣传力度。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任务。向老师和学生宣传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有效实施远教示范项目工程,我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全员培训为途径,落实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在培训内容上,选择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技术,让大家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精练、在回味中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部分教师,一部分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一所学校”的目的。在培训上注重五个结合。即: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自练相结合,培训与应用相结合,培训与研究相结合,培训与提高相结合。具体做法是:集中培训,分层次培训,考勤制度。
(三)下载好资源,管理资源。
学校一是要求管理教师认真做好项目资源的接收、下载和登记工作,按接收的项目资源分学科、分主题登记,建立目录;分类建立远教项目优秀资源库,筛选比较好的经验文章、教案展示出来供教师互相传阅、借鉴;利用远教项目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加强网络维护,保证网络畅通无阻。在这些工作中都如实按学校的做到了位。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强化应用,体现资源的服务性。
资源接收完整了,也整理规范了,可真正要让它能服务于教育教学,还要靠学科教师运用。该校实施远程教育的起始阶段,既希望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同时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还在教师中选用一批人作为远程教育骨干人员,即使是“赶鸭子上架”,也要让这批人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教资源做好开路先锋。从过程中保证远教项目资源的效益产生,教师运用远教资源上课都在多媒体课件,在本校的公开课中和一部分年青教师平时的上课都采用远教资源进行上课。
总之,在一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尝到了远程教育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教学改革,谁早日踏上远程信息高速公路,谁就会跑得更快,跑得靠前。我们也已乘上了新课改的列车,我校的全体教师,正以新的面貌尝试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优势,在新的改革之路上,走得更沉
稳、更快速、更坚实„„
2014年1月
2.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眼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制度不健全导致设备正常接收资源受阻;硬件不足不能保证让每位教师应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及合理选用资源; 学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程度掌握不一难以营造新型校园氛围;无全新思想观念难以形成应用资源动力, 造成远程教育资源浪费。 课题组认为建好项目是基础, 建立机制是保障, 加强应用是关键, 资源整合是任务, 提高质量是目标。 课题组成员结合实际, 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应用现状作分析, 并提出对策。
1.规范管理机制, 提高应用效益
首先, 远程教育项目学校要做到保证设备的安全。 设备安装调试后, 要确保财产安全, 真正做到防火、防盗、防尘、防漏电、防高温等。 其次, 要保证设备和软件专人管理、专人维护, 做到“小故障不隔夜, 大故障不隔周”。 学校管理人员除维护好硬件设备外, 还要及时接收信息资源, 作好电教设备运行记录, 对下载的资源分年级分学科保存, 建立资源整理档案。同时, 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学校要认真落实《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资源收视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消防与安全用电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等关于项目设备使用、管理与维护的各项管理制度, 用制度管理设备, 有设备才能应用。
2.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确保师生使用频率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研究, 许多学校都加以重视, 也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但是受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的制约, 大多存在以下不足:学校硬件设施的多样性和不平衡造成研究成果的局限性;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一个环节或学科, 系统性不强, 尤其缺乏稳定的教育资源的全面支持;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困难大, 不能很好地发挥科研成果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2.1加强技术攻关,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要努力将卫星宽带网、开放式互联网、多终端的校园网有效结合的同时, 结合本校师资力量,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组建新型校园网络平台。 即学校接入互联网, 并在各班教室、实验楼、 办公楼等场所安装信息接收点, 将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器连接到局域网里。 在每个教室安装双向闭路多媒体投影设备, 逐步实现“班班通”。
2.2加强校本培训, 提高基本技能。
要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必须从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理念做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是要培养一些骨干技术人才, 有计划地为校本培训培养技术人才, 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奠定基础。 二是要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观看远程教育网的示范课和评课过程, 开展小组讨论, 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三是以定期组织教师全员集中培训, 整体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技术的水平。 主要对现代教育理论、Windows2000/XP/win7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Flash制作、Internert网络知识、Photoshop (图形与图形素材制作) 使用、课件大师等进行培训。
3.高效的农村远程教育应用方法
3.1增设功能教室上课周课时, 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功能教室均设立专用课表, 上课均有详实记录;各学科均能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在使用远程教学资源后, 都应认真反思。 其次, 学校要深入落实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工作, 教务处要定期开展学科整合教学活动, 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
3.2建立规范的电子备课操作规则。
实验校要在负责人的主持下, 提前一周备课, 教研组成员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易混点和教法、学法、信息技术组合设计及练习设计;设计好电子教案, 编辑成为课堂教学共享课件;各备课组成员修改、补充、完善后形成个性化电子教案。
3.3充分运用多模式教学, 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凸显学生为主体。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整合优化学科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创造性等特征, 建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3.4建立督导评估制度, 活动项目与定量评估结合。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要求教师每学期拟好一份电教计划, 落实写好一份电教教案, 上好一节电教课, 制好一个课件, 撰写好一篇电教论文; 组织开展电教优秀论文、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方案、教师个人主页、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校网站、电子办公评选活动, 分级评比、量化积分。 总之, 切实做好远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应用, 保证“设备天天用、教师人人会、学生个个学”, 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关键。 把远程教育的应用作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与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有重点地解决问题。 为此,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纳入政府专项督导评估内容[1], 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真正见到实效。
学校要共同努力, 建立科学、合理机制, 保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长效运行真正把这项造福亿万农村学生的 “民心工程”应用好, 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奋斗。
摘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 将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与外界树立直接联系, 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农村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这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过程中, 受传统教育的束缚,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现状不容乐观, 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3.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导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8-0015-05
一、应用的困惑:农远设备不足却又闲置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三种技术模式,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城市传递到农村中小学校,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培训农村党员干部,为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和实用技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从2003年起,通过5年的建设,中央和地方一共投入了111亿元,其中中央投入50亿,地方投入61亿,到2007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 覆盖全国农村中小学大概36万所,有1亿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肯定伟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明确如此耗资巨大的工程只是为农村中小学搭建了“三种模式”的硬件平台,如何确保它的有效应用、发挥它的效益、实现农远的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农远的根本目的是应用,只有应用才会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目标。为此,国家和政府作了大量的努力,设机构、组队伍、建资源、筹资金、做培训等,然而收效甚微:一方面,设备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你用,其他教师就得歇着”;另一方面,不少学校的农远设备却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低下,甚至一些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坦言“根本没有使用”。 当前农远的应用并未真正走进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某种程度上它仅仅是公开课或示范课的装饰品。
农远的应用是否走进了一种“怪圈”——设备不足却又为何闲置?当前教师为什么在日常教学中较少使用农远设备?阻碍农远应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笔者认为:我们是需要先进的设备,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我们更需要先进的教育文化和培育先进教育文化的土壤。农远从外延上是技术支持下的改善和提高农村教育环境及质量的教育活动,其内在本质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的教育文化,[2] 它所蕴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如何很好地融入现行的农村教育体系中,如何更好地形成一种应用的文化氛围,除了考虑农远系统本身的管理、技术、资金、资源、培训等因素外,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农村和农村教育不可忽略。农村和农村教育中既有对农远应用的有利因素,也有其不利因素,农远的任务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实现与其应用的环境之间的友好交融,实现农远、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多赢。为此,本文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普遍问题出发,着重分析农远应用和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力争寻求农远应用新的突破。
二、应用的环境: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1.升学为主,结构单一 ——当前农村教育的主要特征
农村教育应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结构单一,基本上还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制度、文化思想等种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模仿城市普通教育,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升学应试教育是主流,而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门庭冷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重应试升学轻技能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绝大多数农村孩子的“成才”之路,高考目前还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是社会阶层变迁的关键所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
2.应试为主的课堂和教育的“相对过剩”—— 农村教育结构单一导致的两大问题
这种升学为主的教育,一方面,它导致了长期以来以升学为目的的农村课堂文化精神和“传道、授业”的教师行为文化的盛行:农村的课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以升学为目的和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有了“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有了急功近利的、以追求考分与升学率而牺牲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代价的应试教育,有了以升学率为主的单一的评价制度,有了一切为应试服务、为应试让路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严重脱离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相对过剩”:一部分人跨过了这个“独木桥”,接受了城市文明的洗礼,却很少有人愿意回到农村建设他们贫瘠的家乡,而另一些是被挡在高考门外的无一技之长而待业的初、高中毕业生。
3.机遇与挑战并存——农远该如何作为
升学为主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远的应用,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一般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短期内学生成绩的提高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在应试价值观念的直接操纵下,在此种文化氛围的压抑下,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实施者对农远的实践望而却步,浅尝辄止,他们往往不敢承担由于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所引起的成绩波动的后果,因而农远所蕴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难以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某些教师所说“谁敢把成绩放下,去搞那东西(农村远程教育)”。
应试教育使得农远的开展举步维艰,那么“应试”是罪魁祸首吗?当我们把矛头指向“考试”,要求“淡化成绩” 时,冷静地想一想,在目前,除了“考试”,似乎又找不到更加公平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农村的学生而言,目前很多人还是期望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改变生存状态,改变命运,“以人为本”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考试”对于他们还是比较公平的途径。“成绩”让人欢喜让人忧。“成绩”也许不仅是学校领导们在“翻来覆去地研究讨论”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多年来探讨的一个难题。从上世纪90年代对“高分低能”的批判到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绩”,为“成绩”所困,但似乎又难以摆脱它的束缚。[3]
因此,农远的实施是为了“走进课堂,面向学生”,那么通过三种技术平台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送往农村,但资源进课堂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领域”,面对应试为主的课堂、农村教育的结构单一,农远该如何作为?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农远的应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农远的应用导向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应用的导向: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策略
农远的根本目的是应用,只有应用才会有农远的发展,只有应用才能促进农远的发展,只有应用才能实现农远的发展,而应用不是盲目的应用,必须有正确的导向,明确应用导向是农远发展的战略性突破。“导向”即指导行动和发展的方向。“应用导向”即以应用为发展方向。[4] 农远的应用导向就是以农远的应用为发展方向,从农远的应用环境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正确定位农远,整体把握应用方向,不断探索和挖掘应用的潜力,提供相应支持,从而为农远的持续发展培育新的方向。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应用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方向
农远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农远要实现与外部环境及农远工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融合和协同,农远的应用必须将与农远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因素看作一个整体,“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以农村和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阻碍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突破口,思考农远能为之做些什么。[5] 只有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农远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才能得到认可和足够的地位,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从而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
目前,农村教育以升学为主,教育结构单一,体制僵化,已经成为制约着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此,农远应输送什么样的资源?如何引导农远的应用?如何看待农远与当前农村升学为主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是重复、互补还是变革?
在农远应用初期阶段,农远作为辅助的角色,服务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需求,是主要选择。面对以升学为主的基础教育,农远的实施和发展不能绕开考试。对于未来中国教育信息化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余胜泉博士认为,应该是定位于“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增强,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这样比较切合中国的实际”。[6] 同样,笔者认为作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农远将城市里的优质资源送向农村,正在改变着城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这种改变在当前应该更多地注重提高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考试成绩以及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通过设计贴近农村学生生活、贴近学科知识的情境性资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服务于农村学生课外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资源建设还应要着眼于农村学生的课堂实际,经过良好的设计,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另外,也应该通过农远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资源和平台,使他们逐步从基于资源的教学转向基于资源的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这样一来,一方面,使教师们感到农远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至少在目前有利于促使设备真正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配合科学的评价机制,从制度和政策上逐步地引导和推进农远的应用。
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建设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普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并着眼于改革农村教育不合理的结构体系。
依托农村中小学,整合各种涉农信息化资源,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设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机制,在服务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发挥“一网多用”、“一站多用”的服务功能,普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农村教育除了让农村学生获得个人社会阶层上升的通道之外,还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合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多方增加农村教育的出口,培养农村学生的多种技能,使之同时拥有升学、就业、致富的多种机会。[7] 因此, 随着农远应用的深入,改革农村教育不合理的结构体系,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作用是其重要使命。笔者认为,立足于农村的农远就有了两个面向——城市和农村。面向城市是指:为一部分农村子女升学走入城市打基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而开展技术培训等。面向农村指:为一部分未升学的待业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
2.应用需要行政为主导,需要建立科学的导向机制
农远的实施需要行政为主导,以行政为主导其一就是要有相关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农远的应用;其二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实际,制订适合农远应用的评价体系并付诸实施,从而激励和评估农远的应用。
首先,农远是技术支持下的改善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活动,它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政策等行政力量的引导和支持。为此,我们可通过政策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引导农远的应用。政策的制定应结合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实际,把关注点放在农远和农村及农村教育的联系上,注重对农村实际问题的解决,对农远的应用予以积极的引导和保障。
其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农远的应用。现行评价体系中还没有建立健全对教师应用农远设备及资源开展教学的评价项目,影响了农远的应用。在我们进行的“影响农远资源有效应用的关键因素”的调研中,依次排在前四位的是:校长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同事或技术人员的帮助、能有充裕的时间学习和利用农远资源、持续有效的培训。教师将行政方面的支持放在第一位,说明“评价体系对应用具有较强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措施,评价体系握有鉴定的充分话语权,教育管理者通过评价体系来激励或引导被评价对象的价值观取向。因此,评价体系不仅对农远的运行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而且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影响着与农远发展相关的人、财、物的分配和使用。评价体系显然是存在于农远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隐性的重要因素。”[8]因此,评价体系对农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及农远发展的实际,改变片面强调结果而忽视发展的倾向,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利用正确的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才能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农远发挥最大的应用效益,才能真正推动农远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中科学、持续而合理地应用与发展。
由此看来,笔者认为,加强农远应用的行政主导,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面对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的现实,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一方面保障农远为传统教育的有效服务,另一方面使农远提供传统教育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的服务,努力使农远成为农村知识分子服务于农村发展的有效平台。同时,从政策上引导、泛联合如农业、科技、卫生等实践机构,将农村中小学办成当地的文化科技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和卫生知识普及中心等,这样也有利于赢得他们在资源建设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另外,应积极联合研究“三农”问题的学术力量,共同开展基于农远实践的项目研究,对农远的发展予以智力支持。
(2)改革仅以升学率为评价的单一体制,形成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评估新体系。 教育评价多元化、过程化,应遵循发展性教学评价新理念,教学评价体系应“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积极性,注重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发展多方面的信息收集,而不是单纯依靠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学评估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的”。[9]
(3)将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将教师对农远资源的应用纳入到日常考核中,并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评优选先、福利待遇挂钩,真正使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
3.应用要以循序渐进为策略
依据“文化滞后”的原理,技术等物质文化属于显性文化,在新技术被传入或引进后比较容易实现与现实的整合,而观念等非物质文化则属于隐性文化,变化较慢,常常滞后,这样,两种文化的滞差就形成了社会对技术传播的阻力。[10]农远以其符合农村客观实际的“三种模式”由城市向乡村输送资源,这是历史性的创举和进步,这是物质层面融合的基本实现,但由于“文化滞后”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独特的背景,可以预见,农远的应用将是长期的曲折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农远建设阶段,主要为农村中小学搭建“三种模式”的硬件平台,输送基本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为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 “三种模式”是一种物化的知识力量,它是人们阶段性的认识成果,它也应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将反映和符合农村和农村教育实际。[11]
在农远全面应用阶段,从应用的空间来看,农远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校内和校外,学校是应用的主阵地,随着应用的推进,应用的空间也会逐步扩大;从应用的纵深来看,农远的应用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目前关于教师教学应用水平的阶段的研究也较多,如西北师大郭绍青教授提出的六个阶段:[12] 迷茫阶段、准备阶段、模仿阶段、积累发展阶段、熟练阶段和创新阶段。这些关于教学应用的阶段的研究为农远应用策略的研究和制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农远品质提升阶段,农远以其先进的信息技术环境、丰富的资源,农远的应用真正体现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品质。体现了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为了人、尊重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品质。
每一个阶段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发展为目的,加强应用,缩短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对农远的适应过程,弱化文化“滞后”,不断探索其未来发展的潜力与可能性,为农远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方向。
4.应用要以人为中心
人是农远应用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对资金、资源、农远系统的组织与管理等要素的综合配置中。正如祝智庭教授所说“技术是偏方,人本是正道”,人是能够将诸多因素进行合理统筹、科学整合、有效实施的真正“魔术师”。只有依靠人,才能使经过精心设计的优质资源服务于农村中小学的广大师生、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只有依靠人,才能不断创新教学应用模式,实现农远的持续发展。农远的建设和应用中的“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农远组织队伍建设中的成员;二是接受培训的教师。其中队伍建设主要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相关部门人员配备及其职责的确定;师资培训是培养掌握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应用技能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农远的应用提供人力保障。
在农远的建设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农远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地(市、州)、县各级政府也相应成立了以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农远工程全面进入应用的阶段时,农远的队伍建设应当与时俱进,转变职能,既重建设也重应用,不断适应农远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应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信息化领导能力,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农远应用方案,协同教师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规划,配合新一轮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实施,逐步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应从本地的教师实际、设备实际和资源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继续完善“省、地(市)、县、乡、校”五级培训体系,并从培训目标、对象、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总结适合本地的培训模式,避免“一刀切”、“走过场”式的培训。
四、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发展是一项多维、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系统本身的管理、技术、资金、资源、培训等因素外,其应用环境的关注和培育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笔者从应用导向的视角对农远的持续发展作了一点思考,供那些关心西部农村教育问题的人们借鉴,从而为关注、支持农远的发展提供支持。农远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我们应当始终从农村和农村教育实际出发,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刻找准农远的恰当位置,“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关注农远与当前农村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之间的联系,整合相关力量,加强应用研究,使农远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效显著[N].教育部简报,2007,(70).
[2]贾巍,杨晓宏.为远程教育发展烙上文化印记[N].中国教育报,2007-9-13(10).
[3]马若明,杨晓宏,宋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N].中国教育报,2008-1-25(7).
[4]张小红.信息化教育“应用导向”策略的实施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7,(9):14-17.
[5]余胜泉.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8):9-12.
[6]余胜泉.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4,(20):39-41.
[7]张竺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8).
[8]杨晓宏,马若明.重建与解读:人始终是最富有活力的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7-3-28(7).
[9]刘成新,邹建梅.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5):42-46.
[10]陈凡,马会端.技术传播与文化整合[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41-245.
[11]杨晓宏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12]郭绍青等.农村远程教育中教师能力水平与学校应用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27-31.
4.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动方案
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年活动方案
20xx年是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的第二年,也是农远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之年,为充分发挥农远工程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益,深入开展全县农远工程的教学应用工作,快速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和要求,科教局决定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年(以下简称“农远教学应用年”)活动,为此,特制定“农远教学应用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农远教学应用年”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远程教育学科资源应用作为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二、总体目标
以普遍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为根本,以远程教育工程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引领,以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三、工作重点
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把教学应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紧紧围绕20xx年教育工作会的精神,“突出一个中心,开好两个会议,搞好三项活动”,将普及和提升教学应用作为全年远教工作的重中之重,狠下功夫,务求实效。
2、按照“重在应用,贵在坚持,意在普及,旨在提高”的要求,以典型引领和校本研训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班班通、堂堂用、人人会”的“农远”三种模式教学应用新局面。
3、构建完善的教学应用评价体系,以评估促应用,确保远教工程教学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实施步骤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年活动以“教学应用”为中心,从3月开始,到12月结束。活动共分为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评估三个步骤。
(一)宣传发动(3月):全面部署此项工作,落实各项任务,层层制定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3月---10月):
农远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活动是平台,效益是归宿。总体要求是:设备天天用、教师人人会、学生个个学、人人努力、个个过关。二期工程班班通常常用,人人会。实行五个一要求:每周至少上一节多媒体课,至少上一节光盘资源课,至少做一个课件,至少观看一次课堂实录,至少观看一次培训资料。
1、召开全县教学应用推进会。
3月下旬,召开全县远教工程教学应用推进会,全面推广在管理、应用、培训、考核等方面取得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教学应用工作。
2、开展农远工程课堂教学团体赛活动
本着“校校动、村村动、乡乡动”的原则,各校4月份开展农远工程初中组和小学组的课堂教学团体赛活动。初中组以校为一个参赛队,经过学校赛讲后,参加县级赛讲活动;小学组以每个乡镇联校为一个参赛队,每个联校参赛选手必须是在各村小学经过竞赛选拔出的优胜者中产生,经过乡镇赛讲后组队参加县级赛讲活动。初中段参赛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物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小学段参赛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各县赛讲活动结束后,推荐本校各学段各学科一名选手代表本校参加全县农远工程课堂教学团体赛活动。
3、开展讲师团巡回教学活动。
9月份由县教研室和电教馆组织开展农远工程教学应用讲师团巡回教学活动,活动在全县各校轮流开展,参加巡回教学的名师将在团体赛的优胜者中产生。活动以示范课、专题报告、听课、评课、交流互动等形式进行。
4、开展示范学校(基地校)创建活动
3月—11月,开展10所示范校(基地校)创建工作,(模式一1所,模式二5所,模式三4所;(其中城区模式二 3所,模式三2所;),科教局将于11月底进行评估验收。
5、本开好两次现场观摩会议,真正实行“观摩引动、培训拉动、典型带动、政策策动、表彰推动”。
6、举办第三期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今年向省市报送优秀信息技术论文30篇,观摩课10节,课件30件,电脑作品10件,学科网页5个,电子备课教案10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选拔县级能手50名并积极争取机会向上级报送推荐。使全县教育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部分教师;一部分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整所学校。
7、学校所有各项工作要有档案记载、记录,有内容可查。
(三)总结评估(11月—12月):县科教局将组织电教、教研和师训等相关科
室在11月底对各县教学应用年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年终科教局将召开教学应用年总结会议,并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对应用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继续强化领导,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确立第一责任人的位置,强化行政推动力量。对一些责任意识不强,工作应付漂浮的要强制运行,并严明奖惩。县科教局成立“农远教学应用年”领导组和维修领导组,由教育局主要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见附件)各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以保证农远教学应用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加强教研力度
各校要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依托局、校两级教研机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各级教研人员定期深入基层,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远程教育的使用情况,要善于把使用中的问题梳理成课题,围绕课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展研究,探索显得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探索教学资源应用方法,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用。
3、加强部门协调合作
局各科室要积极配合“农远教学应用年”的各项工作。电教、教研、师训协同配合,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应用,一手抓培训,三者合一,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把远教工程的重心下移自学校,及时督促指导学校搞好此项工作。电教部门负责农远工程的日常管理、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教研负责教学应用指导、应用年活动的过程指导等;师训结合教师考核配合电教做好教师队伍技术的培训。电教、教研、师训三部门要加强协作,对学校活动年开展情况,定期检查,及时帮助解决应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电教馆在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手段,结合远教技术交流群和各类教育信息网的平台开展网上技术交流,建立长效的运行维护机制,提高技术支持服务的水平。
4、强化管理、加强督导评估
a、加强县乡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确保人员稳定,小毛病不出校,一般毛病不出县。
b、设备要按照标准要求安置摆放,不得随意摆放,要保持清洁整齐,不得丢失、不得挪作他用。
c、继续实施“一帐一目三册”管理,远教工程设备台帐管理、校本资源目录、校本资源下载登记册、教学应用登记册、设备维修报告册要内容齐全,记录完整。
d、为了加强农远工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出成果,见成效,严明奖惩,科教局制订了《五寨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评估考核细则》。
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规范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远程教育服务于教学,切实加强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作到“专人管理,全员使用”,发挥好现代远程教育为学校教学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功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维修力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资源的正常接收;其次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远教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紧紧抓住“整合”这个核心,努力调动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切实落实“优质资源共享,远教设备辅助”的应用目标,积极探索远程资源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途径,认真抓好示范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定时组织学生到远程室观看,学习空中课堂,教育1台、2台等相关的教育教学节目。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远教资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利用远程资源进行远教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与我校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三、工作措施
1、要认真布置好远程教室,确保远程教室美观大方,随时保证远程教室的卫生清洁和远教设备正常运行。开学初,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对有问题的主机送上级维修。
2、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详尽的《远教资源应用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周利用远教设备和资源上课不少于20节,上课节次要与远教课程表、记录表、教学设计、课件相符,相关资源应用记录要齐全。要抓好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有课表但不上课、有计划但不开展的情况发生。
3、认真做好远程教育资源接收——资源下载——资源整理与公示——资源开发与应用等常规工作。远教管理员要及时接收、整理、保存好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并建立远教资源管理库,以便于科任教师的利用。
4、远程管理员要在每月第一周星期三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如:光盘播放教学的培训;利用远教资源教学的培训;远程教育资源下载、整理、存档的培训等)培训时,培训教师要有教案,参加学习的教师要作记录。
5、充分利用远教资源开展远教优质课评比活动。学校每学年参加县、省、国家的相关课题很多,充分发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优势,要以此为契机,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抓手,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两种模式”应用氛围,提高教师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辅助教学的能力。
6、做好党员培训。每月对学校党员有关党员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法律知识等。
7、远教管理员要对远教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清洁保养,并填写好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维修记录。同时认真的做好防雷电、防火、防盗、防潮、防尘工作。负责人每周要对远程教育室排查一次,并作好相应记录,便于整改排患。
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六
工 作 计 划
为了充分发挥我镇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加强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及对现代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和深化XX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制定2011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委政府工作精神,积极探索加速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部署,大胆探索终端接收站点“建、管、学、用”的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我镇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努力提高全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使当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
(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强化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为村干部开展工作服好务,提供及时有效的教育信息;积极为党员干部有效加强教育服好务,提供先进优秀的工作方法及经验;积极为农民群众的培训服好务,为老百姓的致富出谋划策,为地方经济及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四)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维修力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资源的正常接收。
(五)示范站点要注重扶持种养大户,让他们成为当地通过远程教育致富的示范带头人,扩大远程教育的影响。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三、具体措施
(一)管理科学规范。管理制度、档案资料和教学培训资料要规范、齐全。
主要管理规章制度有:设备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工作人员制度、值班制度等,主要规章制度要上墙公示。要将操作管理人员、教学辅导人员和技术维修服务人员名单,以及挂点单位领导小组人员名单上墙公示。示范站点还要有一条以上宣传标语。
主要的档案资料有:管理资料、教学培训资料和其它资料。其中管理资料包括远程教育的有关文件、通知、简报;设备清单、使用说明、保修凭证、运行记录;“管、学、用”规章制度;成果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培训资料:“三簿一志”(即组织教学记录簿、信息反馈簿、工作日志);站点服务对象人员档案;培训计划、总结等。
(二)学习培训方案详细实用
1、有科学适用的教学计划。各站点要按照中央、省、市和县的要求,结合当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等,认真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培训工作计划。
2、教学计划落实到位。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对播放的重要内容,做到播前有预告,播中有讲解,播后有辅导。能因地制宜地分类抓好教学培训计划的落实,每月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4次,其中个性化学习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120分钟。
3、不断提高学习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积极组织当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各级教学辅导人员的作用,认真收集、及时反馈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信息;在人力、物力、资金、项目等方面做好服务,切实解决学以致用难的问题,努力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使培训工作由“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
中共XX镇委员会 年2月27日
7.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七
一、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有的学校领导不重视,管理、使用制度不健全,存在设备管理混乱的现象。
2. 农村教师技术素质差,导致设备利用率低。
3. 成套教学资源少,部分教师认为使用费时费力,对使用设备存在畏难情绪。
4. 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持、资金保障体系,设备存在损坏现象。
5. 设备资源使用不合理,实际教学效果低。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对问题梳理出六个方面内容,即管理、培训、服务(维修)、经费保障、资源建设和使用反思。通过六个方面内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我认为应以资源应用为核心,构建以下六种机制。
1. 建立管理评估机制,重在突出责任意识。
为了确保远教设备正常使用,我县统一建立了现代化教育设备、资源管理与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包括设备登记制度、维护制度、各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网管员岗位责任制度、安全防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在制度出台后,县教育局电教中心狠抓落实,每次下乡都进行督导,对于不能按照制度落实的学校,将在全县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县教育局出台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办法》、《农村远程教育评估方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模式三”管理与应用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模式二”管理与应用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对远教设备资源的管理、使用及远教工作的检查评估作了详细规定,把远程教育设施及资源的使用情况与每年一度的教学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其考核结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评之中。县教育局每年对乡镇信息技术管理员和技术服务骨干教师考核一次。
2. 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强化普及使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建立四类人员持续培训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管理队伍的培训。对包括校长、主任在内的领导人员组织培训,让他们熟悉现代教育设备,掌握相关技术,成为内行领导。二是强化网络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一支技术服务队伍,保障了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水平。三是开展骨干教师队伍的专项培训。四是开展对教师的全员培训与考核。培训主要以校本培训为主,教育局电教中心定期对各校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督导,并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考试。全员培训和考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3. 建立“县、片、乡镇、校”四级技术支撑服务机构,确保正常运转。
由于该项工程遍布农村,单靠设备供应商派出售后服务人员进行维护不能及时解决多所学校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正常使用,因此,我县建立了“县、片、乡镇、校”四级技术支撑服务机构,对全县各乡镇、校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维修和管理,努力做到“一般问题不出校、特殊问题不出乡、重大问题不出县”,最终形成上下联动、协调运转的远程教育技术支撑的纵向服务体系。服务流程为:远教工程的各种设备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一般小故障由学校管理员直接解决,以方便使用;不能解决的由学校管理员与设备供应商联系(有时由县级技术支撑服务中心和供应商协调),给予免费维修或更换,并将信息反馈到县级技术支撑服务中心;如果供应商不能派人,则委托县级技术支撑服务中心代其维修,所发生费用均由供应商支付。对于保修期外远教设备出现的故障,由所在学校管理员处理或通过技术咨询后处理;不能处理的故障分别上报片区技术支撑服务组和乡镇技术支撑服务小组,由片区、乡镇技术支撑服务组及时赴现场加以排除;若仍无法解决,就向县级技术支撑服务中心报修。县级技术支撑服务中心根据报修情况,采取在线解答、就近派员、学校送修、督促厂家上门服务及中心人员上门等形式,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经费实行预算制,专款专用。每年年初的预算包含教师培训费、设备购置费和维修费,为教师培训、设备购置、维修提供资金保障。
5. 建立资源再建机制,保证设备使用率。
县教育局购置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智能题库电子图书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资源,并以县教育网站为中心平台进行了县级资源库建设:一是县电教中心组织人员对所获资源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整理,形成分学科、按章节的配套资源;二是在县内开展教育资源征集活动,凡各校优质课(课堂实录)、优秀课件、典型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都上传到县教育资源库中,供全县使用。
6. 建立研究反思机制,确保设备高效使用。
8.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八
摘 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提高“农远工程”的教育绩效,是“农远工程”当前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笔者参与湖北省“农远工程”项目验收并结合多次考察和调研,分析了“农远工程”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绩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83-0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关键之举。“农远工程”实施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向农村中小学输送大量的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快速发展。[1] 要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使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学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是教育管理者、广大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 农远工程”应用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2006年参与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验收”工作,并多次参与了对“农远工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教学运用、资源运用、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考察和调研。事实证明,“农远工程”在资源管理和教学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环境,正在逐步缩小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农远工程”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资源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通过亲眼目睹以及和师生进行交谈,了解到“农远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到位,由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提供的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致使资源的应用效果不高。
2.资源管理不规范
调查发现多数学校几乎对下载资源没有进行整理和保存,时间长以后,下载的资源被删除,基本上没有刻录成光盘保存,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3.教师培训不扎实
部分项目学校应用情况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教师应用的基本能力不够,缺乏足够的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不够,更没有长远培训计划和远期培训措施。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提升较快,教师参加了一次培训,过一段时间可能现有的技术水平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上级领导和学校校长制定可持续的培训措施,促进教师的信息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能够跟上信息化教学发展。
4.教育教学应用存在误区
自“农远工程”实施以来,教育应用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应用误区。
误区一:认为应用不深入是因为建设经费投入不够。教育经费在任何时候、任何学校都会有困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经费确实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今后也不可能短期内完全解决。这就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下还需要多方面克服困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现有资源,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激励措施,优化培训方案,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激情,而不要一味地因为教育经费投入不够而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裹足不前。
误区二:认为应用效果不好是因为卫星IP资源不够丰富。“农远工程”提供给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和长期使用的文字教材相比较,应该是非常的丰富了。电子教学资源能够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这可以使教学内容以生动逼真的形态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但是,任何信息内容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多媒体展现,也并不是教材每一段文字都要有电子教材的形式,所以,目前的卫星IP资源不够系统化,不够完善是可以理解的,丰富也是有限度的,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应用效果关键在于恰当的应用、巧妙的应用。同样的粉笔,在不同的教师手里,写出了不同的作品。同样的道理,卫星IP资源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同样的资源,但是应用好了,发挥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误区三:认为应用有难度是因为资源与教材不匹配。很多教师认为卫星IP资源和教材不配套、不吻合给教学带了很大难度。电子教学资源是辅助教学的资源,不是代替文字教材的应用教材,更不是代替教师授课的机器。所以,全盘的与教材完全吻合的电子资源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现在中小学教材也不是统一的,有人教课标版、苏教课标版、北师大课标版、以及其它版本等。[2]所以,也很难做到完全的统一。
二、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策略
如何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使现代远程教育从真正意义上服务于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农远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教学应用,让农村、山区的孩子享受优质资源,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3]而教学应用的效果取决于县市领导、学校校长(特别是学校的校长)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认识程度,只有提高了领导的认识,才能狠抓管理,促进应用。从现在的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有的学校几乎没有应用,其原因是领导的认识不高,缺乏意识。因此,必须强化意识,提高认识,狠抓管理,促进应用。各县市应该组织各项目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教学应用比赛活动,促进项目学校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2.宣传应用典型,带动教学应用
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师的教学应用需要一个逐步认识和提高的过程。所以,应该发现典型,狠抓典型,宣传典型,组织向典型学习的活动,同时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应用。对于后期项目的工程立项建设应该向前期项目工程及应用搞得比较好的县、市倾斜,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应用。
3.强化师资培训,深化应用质量
教学应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从现在的应用情况来看,应用效果比较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但这些学校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大部分学校的应用并不理想,主要是教师培训太少,缺乏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师资培训目前大部分停留在代表培训、集中培训的层面上,这可以解决“农远工程”中信息化教学师资的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师资培训要有远期培训计划,要有可持续培训策略。要加强校本培训,以校为点,骨干带头,相互协作,也可以通过校际联谊,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和提高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既可以使全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得到提高,也可以节约培训成本。
4.加强资源管理,激发应用兴趣
城市优化教学资源借助农远信息高速公路把卫星IP资源以数字光盘形式、电视直播接收形式、网络资源等形式传输到农村中小学,给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但事实上,电子教学资源不同于纸质的书本教材,传统的书本教材是物化的、具体的,有了书本,资源就自然保存了。而电子资源需要以电子管理的方案来进行归档整理和保存。否则,很好的教学资源可能杂乱堆积,日积月累给有用资源搜索带来问题;也有可能看过就被删除,没有保存以备后用。所以,建立校本电子资源库,分类存储各个学科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有些资源的重复接收和获取,浪费财力和人力,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快捷方便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激发教师积极运用电子资源的热情。学校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下载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编目成册和刻录,保证远程教育资源的积累,为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应用提供了资源保证。
5.制定激励机制,促进教学应用
“农远工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亮点工程、希望工程,对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育投资比较大的宏伟工程,如果不能够保证其发挥预期的效果,就会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所以,“农远工程”要重在应用,要奖惩分明,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学应用效果突出的学校大胆创新,进一步带动应用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实现科学、合理地充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6.建立教学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教学应用质量
(1)建立教学指导团队
卫星IP资源应用是目前“农远工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能否很好地应用教育资源将直接影响着“农远工程”的效益。组织研究“农远工程”的科研专家、一线卫星IP教育资源应用好的优秀教师以及城市信息化教学优秀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团,定期定点到农村中小学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也可以提供邮件、电话等形式的教学咨询服务,提供硬件维护,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等。同时教学指导团听取农村中小学教师反馈意见,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农远工程”的良性发展。
(2)建立教学指导网站
农村中小学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校际之间教师交流不便,有必要建立“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指导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指导服务,使专家、城市优秀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有一个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也能够突破培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自己闲暇时间浏览网站,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农远工程绩效
“农远工程”要发挥很好的作用,建立完善科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评价的范围要全面。“农远工程”是一项庞大宏伟的希望工程,评价既要涉及硬件建设与维护,也要涉及软件开发与管理;既要涉及各级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要涉及实施教学的教师和参与学习的学生;既要涉及城乡学校的资源互通与共享,也要涉及城乡学校的差异;既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要涉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第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农远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工程,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一定能够准确评价其效果,只有多样的评价方式相结合,才能做到准确的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这项工程及具体的教学实践实施之前进行预测性的诊断评价,在这项工程及具体的教学实践实施中进行过程了解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根据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衡量做出总结性评价。只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才能做到系统化、准确化评价。
第三,评价的方法要科学、客观、准确。通过调研要建立系统化的评价量表,确定分级指标,明确具体评价系数,做到人性化的设计。要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评价体系要量化、具体化。建立“农远工程”评价体系量表,要把重点放在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上。尽管目前各个学校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价量表,但大部分是一个统计表,评价衡量指标比较模糊,这种统计表大概反映了教学设施使用次数或者有没有使用,但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具体的应用质量。“农远工程”评价体系要看中有效应用,而不是盲目应用。可以适当在评价体系中设计一些评价细则反映出学生的听课回馈,教师的使用感受和自评,以及同事或相关技术人员的评价意见。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反映出教学使用的有效性,也才能够真正以评促进“农远工程”的教学应用绩效。
总之,“农远工程”的顺利实施,进入实质性教学应用阶段,保证“农远工程”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农村中小学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绩效,稳步推进“农远工程”向前发展,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黄旭光,刘新丽,杨非.卫星IP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2):60-65.
[3]陈庆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5-40.
9.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送审稿)
2014年,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紧扣‘一个重点’,构建‘两大平台’,打造‘三类品牌’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站点功能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学用成果提升、满意度提升等‚四个提升‛。
服务一个重点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
1、组织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收看。一是办好县党员教育电视专栏,集中播放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节目,二是结合红星视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视频展播,在龙山红星网开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组织好集中学习。
2、利用党员e信通信息平台和党建手机信息平台,组织编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刊》,按照一乡一重点形式组织好专题学习。
3、暨组织基层党员参加共产党员网组织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知识竞赛。
抓好两员培训
1、进一步深化‚远教金桥计划‛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重点抓好村级站点管理操作人员县级培训,确保轮训率达100%;
2、根据湘组【2013】95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村级站点远教维修员培训,确保各乡镇街道和公路沿线站点有一名以上人员参加县级培训。
打造三类品牌
1、非学历远训。结合站点分类定级工作,继续抓好基层站点多站合一品牌。全面推广村级远教站点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点整合建设工作,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积极整合基层信息服务资源,推动站点共投共建、共享共用、共同发展,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2、结合全省‚创业强基‛活动,继续抓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远教金桥计划‛品牌,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创争活动,创建一批创业示范基地,提升学用转化效果。
3、结合全面推行远教操作员持证上岗制度和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指导员制度,建立健全骨干人员队伍县乡村三级培训机制,积极探索村级站点管理操作人员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模式。
确保四个提升
1、站点功能提升。坚持‚分级管理、分类考核‛管理模式,完善站点管理和学习考核、‚百村抽查‛常态化工作督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站点日常管理和学用活动,拓展远教服务功能和服务领域。
2、管理水平提升。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党员教育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员教育‚五项‛职责。进一步加强站点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确保操作员补贴及时发放到位,站点上网费及时落实到位。
3、学用成果提升。指导制订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全年培训党员干部、创业带富能手1000人次,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创业本领,不断推动远程教育学用成果专化。
10.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了搞好远教工作,我们在没有任何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上级为我乡配套远程教育设备的几个月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明确实施远程教育的重要地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施工作中,我们首先明确了指导思想。我们觉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我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行动, 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水平的教育成为广大群众的现实需要。农村地区和基层群众迫切要求他们的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迫切希望能够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我们把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摆在首要位臵,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顺民心。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层层落实责任。
二、工作特点:
1、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远教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大,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莫宽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班子。选定工作责任心强,热爱远程教育工作,并且掌握电脑基础技能的教师韦小勇、杨学进负责远教工作。做到组织有保障、工作有安排。
2、努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尽量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保证远教工作的开展,在上级对我校投入大量远教设备(如:卫星接受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等)的同时,我校经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上面(如:投入资金布臵多媒体教室、卫星接受教室、光盘播放教室等)。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远程教育应用能力 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决定了进行这一项目建设需要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教师的加入,就当前我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来看,能参与该项目建设的教师实在是太少,因此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相关培训势在必要。今年十月学校派出年轻而又有计算机基础的教师韦小勇,到区教育局参加远程教育的培训,以作为专门管理人员。之后,又组织全校教师利用我校电脑室进行电脑培训,这为我校教师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打下了基础。
4、积极配合,接、装、管、用好设备
为了顺利安装好项目设施,我校安排了两名技术人员负责配合接好、装好、管好设备,并按照有关制度指导组织教师用好设备。现在多媒体室已正常投入使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和计算机室已布臵和装好并投入使用。
三、今后努力方向
1、科学使用设备,确保资源接收顺利
远程教育的实质便是通过远程卫星接收系统把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空中课堂、分段分年级的各种教学资源、优秀课件等)接收存储起来,并充分地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从而达到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这一不足的目的。因此资源的接收、存储、整理、使用成为这一建设项目的几项主要工作。科学地使用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这一项目建设工程的首要。我校要安排专门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老师作为设备的管理人,对资源的接收、储存、整理、分类、指导使用等进行管理。做到以下几项:
(1)积极配合区电教馆做好远程教育设备安装的技术服务工作。
(2)按日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时应及时向市电教站报告。保证设备专项用于接收下载资源,不挪作他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
(4)按上级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使用。
2、经常、合理使用资源,做到益于师生。资源接收、储存完成后,资源的应用成为远程教育建设项目的再一个重要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我们的计划是:
(1)定期组织老师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要求老师有相关的记录,每周组织一至二次。
(2)组织老师参加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工作中有所借鉴。(3)项目组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资源应用教研活动,做好相关活动记录。
(4)主要学科教师每学期每人开展资源应用公开教学,不少于5次,要求有相关的教案,活动记录。
辛庄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2006—2007学
自2005年10月底确定我校为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到现在已有两年多。在这两年多时间中,为了使远程教育能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现将我们的点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投入,完善设备
首先、学校非常重视远教工作,把远程教育工程看成是学校整个“校校通”工程的一个组成方面,每年对整个工程进行投入和维护,从本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又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速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和教学条件现代化建设,扩大了原有的光盘播放室,为各年级教室安装电视机,建成了校园闭路电视。闭路电视可以播放电脑、卫星电视、光盘内容,还可以与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连接,进行现场直播,效果非常好。由于我校已建立起校园闭路电视,所以光盘播放不再需要制定课表,各位教师可以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本学期教学评优课中远程信息教育设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恶意卫星的干扰,本学期初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对卫星信息接收器的角度进行调试,而后又将资源接收硬件、软件进行及时更新,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接收下载教育教学资源,服务教学。
二、严抓培训,促进使用 1.教师培训
学校领导每年参加省级远程教育信息与资源整合的会议,积极组织网管老师参加市级的网管培训,学校再以各教研组为培训中心,在各教研组中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远教应用活动,将远教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教研组长指导组内教师搜集运用网络资源并把组织好的资源及时上传。
远程教育开通以来,为每位教师都能够很好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学校把使用远教资源上课纳入学校对老师的量化考核中,学校领导经常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电脑及远程教育知识,主要讲解网络资源共享,如何制作及使用电子表格,如何制作课件等等。通过培训,全校教师已基本掌握并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达到熟练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学期末进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赛。
2.学生使用
学生方面,教师利用学生微机课以及其它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本年级有关科目中素材影片,动画,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成果展示
充分利用网络服务方便,快捷的特点,我校对服务器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学校管理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录像课,优质课等大量的资源,建立了辛庄小学资源库,并及时更新和维护,向教学一线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网上课堂, 并积极鼓励各教研组老师应用远程教育设备上课,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网络资源有机整合,既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远程教育资源与远教设备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我校青年教师利用远教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课堂教学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我校青年教师陈毅花将远程资源与课件应用巧妙结合,设计并展示的一节评优课《长方体的认识》获得省级教学评优二等奖。
四、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储备的丰富
远程教育是一座丰富的教育宝库,不但配备有文本资料,光盘以及系统工具等软件资源,而且网络上可以下载大量的各种学科的有关资料或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我校远教管理员及时收集本校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教案、课件,与远教下载资料进行整合分类,建立校园资源库,大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五、服务“三农”
学校为了振兴乡镇农村经济,为农民朋友增产创收,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常与附近村领导联系,组织党员、村民观看有关方面的光盘和卫星节目,今年为各村支部刻录十七大报告等光盘三张,提高农民的意识,开拓他们的眼界,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六、存在的问题
1. 虽然已经提供了很多的远教资源,但是老师们仍然觉得这些资源不够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针对小学教育所开发的资源不适应教学需要,教师们觉得不好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较大,出现了很多新教材、新版本,在按照新的教育观念和授课方式来组织教学时,数字化资源就显得非常不足。
2.远程教育配备的教育教学光碟太少,教师选择的空间不大,使教师对原教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很多问题。希望能对信息化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分配。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三家培训机构能否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开展远程教育学习活动交流和教学研究流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师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整合现有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3.远程教育的很多资源都是通过卫星下载传送到学校的,进而服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活动的。但是下载的很多远程资源在资源浏览器上打不开,给教师的教学活动造成了很多麻烦,慢慢打击了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积极性,使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4.在这两年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远程教育设备也出现了一些磨损,电脑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缓慢,虽然装有杀毒软件,但是电脑还是经常出现故障,有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希望能有相关人员的技术支持。
七、树立目标,持续发展
远程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具探索价值的课题,是我们长期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对教师全员培训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训力度,我们要采取相应措施,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同时继续丰富和完善学校资源库,使远程教育这项工作持续、稳健地向前发展。争取在2010年建成我校的网站,让我们的老师掌握更多的电脑知识,保证每一位老师都能熟练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其次,学校成立了校园电视台,目前录制节目已经8期,给学生已经播放了四期,学校电视台每一期节目的制作都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校园新鲜事”、“ 学生个人才艺展示”、“校园小剧场”等栏目展现在学生面前。今后继续将远程教育设备进行开发利用,联合校大队部一起继续办好校园电视台,让更多的精彩的节目展现给师生,通过电视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展现校园新风貌。
【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11-08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计划11-19
洮坪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09-14
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思考10-19
乡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10-24
xx镇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情况汇报10-04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状况调查07-07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改善策略08-26
农村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初探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