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

2024-10-06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11篇)

1.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二年级

学科:语文

2、课时:两课时

3、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标出自然段。(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3)查找有关“孟郊”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之情、爱护之心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要体贴父母,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文包诗”。

3、说说《游子吟》的诗意并背诵。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自然地引出唐代诗人孟郊的古诗《游子吟》,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本诗创作的具体情境。文章诗文交融,情感流露其中,让人体会到母亲恩情的珍贵。这首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诗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每个人都有母亲,时刻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因此上课伊始师生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渲染母爱之情,以情动人,把学生带入故事之中,然后通过“一针针,一线线”、“夜深了”、“还在”等词,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辛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展示母亲伟大的形象。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悟,从而使情感进一步升华。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同唱。

2.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比不上母爱,我们时刻都在感受母亲的关爱,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母亲是怎样关心你的?(生说)此时此刻,老师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送给可爱的母亲,让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一起来深情地读好这个词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然段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排好了队,等大家给他们标上序号呢!

2、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红苹果,谁来摘走他们? 课件出示:

恩情 孟郊 缝补 报答 铭记 慈爱 湿润 一针针 迟迟归 寸草心 指名读、开火车读、领读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你还能读的通顺、流利吗?

生自由读

三、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回顾一下一年级学过的课文,文中包含一首小诗,这种课文我们以前学过,你还记得吗?(介绍文包诗)

四、学写生字、记忆字形

1、找出田字格中左右结构的字:

针 根 抚

摸 报

2、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这6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3、你记住了哪个字?怎样记住的?

4、指导书写 摸 报

5、学生描红、仿写,完成习字册。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孟郊和他的母亲,母亲对孟郊有怎样的恩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

恩情 缝补 抚摸 报答 铭记 慈爱 湿润 一针针 几根白发 迟迟归 寸草心 小火车谁来开?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孟郊要出远门,他的母亲是怎样做的呢?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母亲一针针、一线线把衣服缝得很密。在过去,缝得密,预示着远行的亲人归来得早,可以看出,母亲希望儿子早点回来。所以,夜深了,母亲还在„„。

母亲边缝衣服边会想什么呢?(生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谁愿意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都说了些什么?

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儿子要远行了,母亲牵挂儿子,想让他早点回家„„,可见母爱就体现在身边的小事上,它是这样的平凡而伟大。

2、看图,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难舍难分,孟郊听着母亲的叮嘱,看着母亲头上的白发,已经说不出话了。现在你就是孟郊,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带着母亲的牵挂,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划出孟郊想的。

出示: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生机勃勃指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么?(生谈)

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把母亲的慈爱比作太阳的光辉,把自己比作生机勃勃的小草。小草都不能忘记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样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哪位同学能够读出儿女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呢?

2、是啊!母亲的恩情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永远都铭记在心,孟郊在他五十岁那年,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游子吟》。

出示诗句

自由读读,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这样深厚的爱要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游子吟》深深地记在心里吧!

3、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不仅我们人类存在着至真至纯的母爱,动物也是如此。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一位猎人进山打猎,见有一只黑熊坐在巨石下,便开枪将其击毙。但这只熊仍然端坐在那里。猎人恐其有诈,不敢冒然进前,又向熊体射击两枪。猎人走到黑熊跟前,发现这是一头母熊,它仍在用身体挡着欲倒的巨石,因为山下有3只幼熊正在玩水。猎人明白了,原来母熊是怕巨石滚到山下,砸伤子女们!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爱孩子可以不惜一切。同学们,学了《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此时此刻,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六、教学反思

《母亲的恩情》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整篇课文诗文交融,情感流露其中,文中古诗创作的背景,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恩情”一词,上课伊始,和孩子们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为整堂课奠定了浓厚的情感基调。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说说儿子要离开时,描写母亲做法的句子,通过这些能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呢?使学生充分体悟母亲的关爱之情。临别时,母亲那一席难舍难分的话语,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母亲对孟郊深深的爱。接着引导孩子想象假如你是孟郊,你会想些什么呢?锻炼孩子们想象说话能力。最后,通过找找、画画的方式,让学生把感悟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草都不能忘记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能忘记呢?由此引出孟郊在五十岁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游子吟》。结尾时,一个母爱的事例,让学生再一次品味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此时此刻,学生不仅对整首诗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情感得到了升华,真正感悟到了“恩情”的神圣。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黑龙江省 学校:大庆市石化第四小学 姓名:周晶晶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信地址:大庆市石化第四小学

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乐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笑声中成长。于此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学习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建议,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当今社会,互联网事业迅猛发展,相信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我的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也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中国的教学事业会更加辉煌。

2.以母亲的恩情命名的相机 篇二

然而,伊世曼小时候家境却十分贫寒,他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是一位通达、坚强、善良的妇女。为养活四口之家,她不得不经常在外面做零活,每天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还要精心照料伊世曼兄弟们。幼小的伊世曼在脑海里深深地烙下了饱经风浪冲击的母亲痛苦的表情,他发誓长大后要挣钱孝敬母亲,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伊世曼15岁就参加了工作,发薪水后,他一个钱也不乱花,全部交给母亲。后来,他进了一家批量生产照相材料的企业,并触发了他发明小型照相机的念头。经过多次的设计琢磨,终于在1898年创造了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小型照相机。

小型照相机问世以后,伊世曼为了给它取名字,曾大伤脑筋。因为他要取一个听起来响亮,又独具特色的名字。一天,他独自在花园里欣赏夜景,突然天狼星闯入了他的视野,这是他惟一能叫得上名字的一颗星,也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颗星。随着天狼星的遐想,他回忆起孩提的往事,他曾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听天狼星的神话故事的情景就像刚刚发生一样。在这宁静的夜晚,随着他神奇的思绪,浮现了照相机的第一个字母:“K”,这也是他母亲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他常常把母亲的恩情和含辛茹苦的精神牢牢记在心间,而这个“K”恰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缅怀。当他思考最后一个字母时,就又加了一个“K”字。就这样,闻名世界的新式照相机的响亮名称一柯达(KODAK)诞生了。

3.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唐代诗人孟郊的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文章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流露其中,让人体会到母亲恩情的珍贵,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适合学生阅读。

二、学情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自己母亲的感情又各不相同。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而引出课文。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要将文和诗对照来学,以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忙着造句。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③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会学生要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教学重难点: ①学习生字,会用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③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尊重、孝顺父母。

四、设计意图:

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世间有千种情,只有亲情最永恒,世间有千种爱,只有母爱最伟大,母爱是慈母手中的细线,母爱是孟母三迁的果断,母爱是《繁星》《春水》的旋律,无论何时母亲都是最疼爱自己的儿女,母爱是矗立于儿女面前永恒的丰碑。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无私的爱,谁来说说,在你心目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播放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导孩子说出心目中的妈妈形象(可以是善良、勤劳、含辛茹苦、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平易近人、爱帮助人、美丽、伟大、温柔)我们真想把世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私,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步感知:

⒈上节课我们初步知道孟郊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在他50岁时写了著名的诗篇《游子吟》。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吟诵这首诗时都会心灵震颤,热泪滚滚,因为他道出了每个游子的心声,哪位同学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PPT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这首诗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它蕴涵着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2、孟郊的母亲是怎么为他缝补衣服的? 结合词语“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

说明: 民间有个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的针脚。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瞧,她向前倾着身子,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年老的母亲中间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擦汗)谁愿意把母亲此刻的动作表演出来呢?(动作展示)

3、看到这位母亲细密的针脚和她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呢?(生展开讨论)。

4、这细密的针脚透着母亲深深的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5、此刻妈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语言)

6、谁能体会此刻孟郊妈妈的心,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7、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却用针线把自己对儿子的关爱缝进了衣服。这就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浓浓的感情就融会在诗句中,让我们一边朗诵一边体会。齐读古诗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天不知不觉就亮了,一晃眼就到了第二天清早,母亲早早的起来送儿子上路了,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 出示图片(村口送别),2、学生交流

3、儿子转身就要离开了,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4、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不舍和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听了母亲的话,诗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的点头)。

6、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为什么诗人的眼睛会湿润了呢?

7、此时此刻,诗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

8、母子俩彼此挂念,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呀!这里,哪句话也特别能体现诗句意恐迟迟归的意思?

过渡: 虽然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于是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三小节。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

1、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草、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小草生机盎然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屏显句子 指名读

2、小草为什么能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相机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3、看着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孟郊想了什么?

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4、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能把它转变成陈述句吗?(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5、比较一下两句话,哪句好?说说为什么?

出示句子

母亲的慈爱,不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6、诗人为什么说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呢?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让人感到温暖)

7、诗人从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了母亲给予的温暖?

相机出示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8、这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动作展示出来吗?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练读这句话,齐读。

9、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能够报答母亲的恩情吗?

出示: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10、孟郊认为谁是春天里的太阳,谁是小草?

11、你觉得可以用哪一句诗来概括?把它在书上划出来。

12、孟郊铭记着妈妈的养育之恩,假如他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会怎样读这首诗?谁愿意当一回诗人。(指名诵读古诗、齐读古诗)

学习第五自然段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觉得孟郊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相信此刻,孟郊母子情深的画面深深地留在我们心理。现在谁能结合课文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呢?(出示诗句)

3、这首浸透着浓浓感情的诗,你们愿意把他记在心里吗?(指导背诵)

4、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爱中,你想怎样报答母亲的的恩情呢?小朋友说的真好,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同学,老师希望同学们和孟郊一样,能铭记母亲的恩情。

四、拓展延伸:

(1)关于母亲的格言:

① 世上有一种罪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②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谁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③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那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2)说说心里话:

学了这片课文,此时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用:妈妈我想对您说-------------------说几句话。

(3)全班起立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作业:

1、背诵《游子吟》

2、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铭记--------孟郊

夜深 缝补衣裳

清早 临行送别

日出 景---小草----太阳

4.《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2、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篇五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的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相关所谓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学会本课10个绳子,两条绿线内所谓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若干。

根据教材中的情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古诗《游子吟》)教师适当设疑:诗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了这篇课文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

1、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那好!开始自由朗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你们读书可认真了,相信会有很多收获。谁能勇敢的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谁读的最棒。(师生评价)

3、(课件出示生字词)你们看,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跑到这里来了,你们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采取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4、生字词读的很准确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棒!

三、深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2、读后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1)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课件: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A、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从昏暗的油灯以及衣服上细密的针脚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B、读好这句话,看谁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给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第二幅图片,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A、同学们请看图,从母亲的表情

(母亲的眼睛紧盯着孟郊)、动作(双手拉住孟姣)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母亲舍不得孟郊离去)

B、从母亲说的话中你又能体会出什么?如果你是孟郊的母亲,此时你想对孟郊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如果你是孟郊,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体会母爱的伟大]

C、那母亲的这句话该怎样来读?(个别读、齐读)

(3)出示图片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A、他看到了什么?(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B、他想到了什么?(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什么?

C、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3、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孟郊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出示《游子吟》)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A、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什么?

B、谁想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句)

C、课文学完了,这首诗的意思就基本上弄懂了。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

D、齐读全诗,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四、小结

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寻常,又是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染了无数游子之心。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这伟大的母爱。

五、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回家把《游子吟》背给父母听,并说说诗的意思。

教学点评:

6.《母亲的恩情》三课时教学设计 篇六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二名师推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二、指导背诵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三、读《补充阅读》上的相关文章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补摸()针()恩()

扑()漠()什()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7.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 篇七

《母亲的恩情》精品教学设计

使用说明:

《母亲的恩情》精品教案已转化为“包”内嵌在本文档中,使用时双击上面的“包”图标即可打开浏览或编辑;打开后选择“副本另存为”,即可脱离这个文档单独使用。下面的仅仅是该教案的截图。

8.母亲的恩情 篇八

一、教材分析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课题中的“恩情”在本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儿女 的恩情,再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恩。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地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本课围绕“游子吟”展 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课文还配备了3幅插图,可以形 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

二、学情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与积累。大部分孩子古诗能背到七八十首,并略知大意,知道 名句,早自习时也能模仿老师有模有样地配乐朗读。这首《游子吟》孩子早已熟悉。母亲节的贺卡上 有的小朋友甚至用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每日一句孩子们积累过“香九龄,能温席,首孝悌,次见闻。”“事父母能竭其力”“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 仅仅是纸上谈兵,从知恩,到感恩还有一段距离。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任重而道远。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 的养育之恩。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设计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设计。

1、导入部分:通过赞美母亲、读课题、读诗歌奠定情感的基调。“对母亲,我们有不同的称呼,但天 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谁来说说,在你心中,你的母亲是什么 样的母亲?”学生用的修饰词语可能有:善良、勤劳、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爱帮助 人、美丽、伟大、温柔„„接着老师说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 私,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深情地读好课题。唐朝有个诗人孟郊他也有一个伟大的妈妈,而孟郊,也像你们一样,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50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 意饱含深情地朗读?出示古诗后指名读、齐读。

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蕴涵着浓浓的感情,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品读课文: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想让孩子通过朗读、想象、表演在头脑中留住三幅画面,即“深夜 缝衣图”、“依依惜别图”和“太阳与小草图”,其中前两幅是重点,(1)出示“深夜缝衣图”,说说大意。学生会说到“谁在干什么”。

自读第一自然段后找出最感动的句子。读后交流要注意文图对照。学生会找到“夜深了,母亲还在油 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夜已经很深很深了,她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请同学们想一想:在 昏暗的油灯下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从揉眼、捶背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体会母亲的不辞劳苦以及对孩子的一片关爱。接着指名读,齐读。

学生还会找到“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会体会到母亲“盼儿早日归”的心情。这时再指导看图,观察又细又密的针脚,老师介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是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这密密针脚承载着母亲深深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可以配乐朗读。

再指导看图说图意,应该有了提高,时间、地点、情感要说具体。实际是语言内化的过程。此时如果用两句诗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你选哪一句?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2)出示“依依惜别图”。启发学生想象人物对话、动作进行朗读表演。

就这样天不知不觉就亮了,儿子终于要走了,母亲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这一路有千言万语想对孩子说,同学们想一想: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学生可能答到早点回来、注意冷暖、好好学习等。老师接着说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可是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

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

听了母亲的话,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孩子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孩子会说什么话?肯定是让娘多保重、放心的话。

表演这一小节。

(3)出示“太阳与小草图”。

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带着母亲的期盼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默读第三小节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 草、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小草为什么能长的这样生机勃 勃呢?(有太阳的照耀)诗人想到了什么?孟郊觉得什么是太阳的光辉?那么谁是小草?

拿起书来跟老师读。引读:

师:孟郊抚摩着 生:身上的衣服,师:注视着 生: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师:心里想 生:母亲的慈爱,不就像 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永远无法报答,用一句诗来概括你选哪一句?生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导读好!

9.谈母亲的恩情 篇九

谈母亲的恩情

打开备课本,准备写教后记,无意中翻到了《母亲的恩情》这一篇,又因昨天刚过完母亲节,回想起当初教学生的情景,仍是记忆犹新,问学生如何报答母亲的恩情,现在我们这么小能为妈妈做些什么?统一出的答案大部分都是要好好学习,也有学生认为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下班回到家,为她倒杯水喝。在课文最后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母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其中有些学生的举例十分感人,如:“有一次玩耍我一不小心把头脑上弄破了,妈妈紧张地不得了,把我背到医院,一直陪着我,我的伤好了可妈妈却非常累。”我听出了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和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了要尊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

今天,班级一个学生让我看看她写的关于母亲节的内容,由于是真实的事,学生用的语句都很准确,原来她在母亲节这天帮妈妈做了家务,并送上祝福语“妈妈,祝您节日快乐!”而她的妈妈则送了束鲜花给她的奶奶,我读了之后,很受感动,又觉得特别地温馨。

阅读课上,向班内学生进行统计,大半的学生都在母亲节送上自己的礼物和祝福,其中顾凯的礼物最为特别,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离婚,妈妈又在远方,他通过写信的方式为妈妈送上的祝福。

10.母亲的恩情作文 篇十

我有一个平凡的母亲,但她对我有着不平凡的爱。八年前,妈妈经过一场危险的手术,把我生下来,从那时起,她就不顾一切地照顾我,我想要什么她就给我买什么,想吃什么她就尽量满足我,她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养育成人,让我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地成长。

现在,我八岁了,上小学二年级,妈妈为了我到外地打工挣钱,写到这里,我真想大喊一声:妈妈,谢谢你!妈妈,我爱你!。

她每次回来看我的时候,都会给我带礼物,有时,还会给我买一身新衣服,当妈妈要走的时候,都会说:宝宝,你是最棒的!。这让我想起了孟郊写的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恩情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她养育着我们,呵护着我们。

母亲是慈祥的,母亲是伟大的,母亲给我们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姥姥常教我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11.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的内容。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理解体会课文第三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谈话,整体感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二、品读文本,感悟真情

1、诗人孟郊他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五十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明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看图思考,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体会母

亲的关怀和慈爱。(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前四句诗。

4、出示图:天亮了,儿子要走了,母亲把儿子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

思考: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深情诵读,品味诗句

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远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请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思考:

1、小草为什么长得这样生机勃勃?

2、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谁,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什么?

(指导理解“沐浴着阳光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光辉吗?”这两句话的意思)

3、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母亲的恩情如此深厚,让孟郊难以忘怀,一生都铭记在心,于是在五十岁那年,他写下来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谁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真情永驻

学生交流:用具体的事情说说母亲对你的爱。

六、布置作业

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读给妈妈听。

2、制作一张爱心卡,写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母亲

深夜缝衣

清晨送儿

孟郊

上一篇:小学生运动会的广播稿下一篇:小学五年级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