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精选8篇)
1.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篇一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杨青
来源:《财经界》September,2007
浏览次数:532 文字大小:【大】【中】【小】 关键字: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更是各专家学者讨论的学术热点。既然要讨论改革,那么就必须找出问题,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确定改革的方向及思路。多年来,关于医疗体制问题研究的文章已经非常多,讨论也很深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医疗体制问题主要表现为“看病贵”、“看病难”,而这两大病象又集中说明了三大问题: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急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城乡居民认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20多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这集中体现为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等等。尽管人们对这些现象的存在没有多大争议,但对改革失败的原因却众说纷纭。
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65%的城乡居民在寻求医疗服务时必须完全依赖自费,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无论是公家出的社会的医保也好,商业保险也好,什么都没有,有25%的城乡居民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由于没有医疗保险,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3%,但就诊率却只有13.4%;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及时就诊的比例接近五成,达49%。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报告中也指出: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7亿,不到8亿农民的四分之一,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每个人只有30元钱。所以说,社会化医疗保障覆盖面窄,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的低覆盖率,首先也就损害了医疗体制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性差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筹资公平性;二是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只占少数且范围不断缩小;三是卫生服务利用的文章编号:1009—2781(2007)09—0049—02公平性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报告中也指出: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报告,中国卫生系统的绩效被列为全球192个国家的第144位,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被列为全球倒数第4位。
(3)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国民总体健康水平改善速度减缓。医院业务收入迅速增加,医院硬件建设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带给我们的是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在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支出当中,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高居80%以上,造成疾病预防、公共卫生服务等环节则因资金、人才的缺乏而机构萎缩。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全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这与医院的利益驱导密切相关,也与政府医疗政策执行偏差相互关联,致使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在诊断中过度用药、过度检查。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面临的症结在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急剧三个方面。接着本文将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基于问题的医疗体制改革对策
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三个方面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针对性改革措施:
(1)
建立涵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医疗保险模式仅仅扮演补充性的角色。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兴起,为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但是,同自愿性的社区医疗保险一样,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困难在于应付“逆向选择”难题。保险公司为了盈利,往往在风险规避上想尽办法,尽可能把医疗风险高的人群排除在外,从而使社区医疗保险所面临的单向逆向选择变成了双向逆向选择。由于逆向选择的普遍存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可能普遍覆盖所有人群。要取代自费模式,离不开国家的介入。国家介入的方式有多种:①强制民众储蓄;②直接经办医疗保险,在自愿基础上鼓励民众参加或者强制民众参加;③强制所有公民加入民间兴办的医疗保险,同时强制民间保险机构以一种大体一致的服务包接纳所有申请者;④直接从一般税收中出资。强制性医疗储蓄的出现可以帮助所有人实现医疗费用风险在其健康与生病时期分摊,但是由于这一制度缺乏在健康人群与生病者之间分散风险的机制以及完全缺乏再分配机制,无论是从风险分担还是从公平的角度来看,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其适用范围不太广泛。
国家也可以通过建立自愿性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国民提供医疗保障。一般而言,国家必须为参保者提供补贴以保持参保费用低廉,而且必须是非营利性,否则便同商业性医疗保险无异而缺乏吸引力。中国改革前的合作医疗属于社区医疗保险,而近来的新型合作医疗已经由县政府接手,成为一种国家兴办并且给予补贴的、自愿性、非营利性的医疗保险。公共救助模式,也就是医疗救助模式,仅仅覆盖贫穷者,虽有助于增进公平,但在分散风险性方面无所作为,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充其量只能成为必要的补充。由于美国以商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因此医疗救助(Medicaid)就成为其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直到社会医疗保险的兴起,以强制性保险取代了自愿性保险,医疗保障制度的抗风险性和公平性才得到极大的增强。比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更进一步,则是公费医疗体制,亦即全体国民无论贫富,均可获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
(2)
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我国基本国情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医疗卫生机构到底是公益性、福利性,还是市场化、企业化的性质,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笔者认为,可以各取所需。对于那些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有能力、有权利享受“高档”的医疗服务。对于这部分群体的医疗服务可以让合资医院、民营医院等盈利性医院去承担。而对于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及城镇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方便、快捷、又好又省地看好病,他们不需要奢华的诊室和富丽的病房,不需要面面俱到的高档检测,政府有责任还他们一个实惠有序的就医环境。
在短期内,政府的经济投入还不可能完全满足医疗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最科学的办法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医疗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资源),迅速调整目前高、尖、精的医疗设备和资深专家都普遍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形成的城市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医疗设备利用不充分、专业技术人员拥挤浪费的布局,在政府统一调控下,有目标、有重点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应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医疗网络。省级大医院宜以攻克重大疑难疾病为目标,在高级医疗设备上有所专攻,集中一个专业投大、投强,投全,避免大医院之间盲目攀全、攀洋、攀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市县级医院宜以攻克大病为目标,只需投入能满足临床需求的设备即可,完全不必要花巨资去进技术前沿的大设备。城市社区及乡镇基层医院宜以攻克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只需一般设备即可。省、市县、乡镇三级医院之间,宜以区域就近为前提,建立起医疗互助绿色通道,请专家会诊或向上转送危重病人,宜尽可能舍弃一切繁琐手续,营造层层机构有所专攻,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
多重手段及多方主体合作以抑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多种因素形成的。虽然有体制、机制、医药购销、医院内“大处方”和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昂贵的理化检查、过度医疗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政府的调控、制约责任。因为费用上限的界定大都是政府物价部门的责任。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大于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必然导致中低收入阶层看不起病。另外,医药购销中间环节过多,但药品层层剥皮,价格一路上扬,完全靠市场调节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政府参与解决,以减少中间环节的非技术性剥皮,使患者用到价格与技术含量相符的药品。
调整医院评价指标。近十几年来,医院的成绩往往与经济效益挂钩,评先进医院、百佳医院也往往看医院营业额多少,多数先进医院、百佳医院与经济收入有关,医院在做自我介绍或宣传时,也往往以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的一个标志。这里,我们并不否认一般情况下,经济效益好,往往代表患者多、医术高、信誉佳。但过份强调或突出这一指标,会带来相互攀比,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后果,往往会忽略其他方面的建设。而医院管理者在追求经济效益与追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在实践中很可能是顾此失彼。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大多停留在口号上,而实践操作层面上明显不足。
因此,国家、医院、城乡居民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费用在合理区间适度变动,达到优化医疗体制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丽,郭圣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2]刘霖.医疗市场化与政府角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3]余绪鹏,冷火萍.近年来中国医疗体制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01)
[4]顾昕.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5,(06).[5]赵玉川,蒋烽.我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2,(19).[6]范阳东,王小丽,谢玉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与原因的再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5):295-297.[7]范阳东,王小丽,谢玉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与原因的再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5):295-297.[8]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载《社会学研究》,2004(5)。
2.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篇二
一、改革课程设置, 安排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内容
(一) 临摹课程的教学
临摹传统经典作品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的认识中国画的观念、审美,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这是学好中国画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1. 笔墨 (色) 训练
早在南北朝时期谢赫中的“六法”就中提出“骨法用笔”。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也有云:“骨气形似本于立意, 而归乎用笔。”然而笔和墨是不分家的, 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笔以立其形质, 墨以分其阴阳。”清笪重光说“墨以笔为筋骨, 笔以墨为精英”。可以说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 往往是评价一幅画高低好坏的重要标准。不管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 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 都要讲究用笔用墨, 即是通过用笔的勾皴擦点染, 和用墨的焦浓重淡清的综合运用来表现。
在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过程当中, 学生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描, 而缺少书写性。因为中国画不管写意画还是工笔画, 线条都是需要写出来而不是描出来的, 这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赵孟頫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因此, 学画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书法练习,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和锻炼笔墨技巧, 掌握其中的法度。因为中国画的用笔和书法的用笔是相通的, 中国画的线条只有通过书写出来, 才具有质感、力度和美感。学生学习掌握好笔墨技巧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观念要正确并具备良好的技能, 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作画程序。
用色方面也和西方绘画也有很大不同, 由于高考前学生学习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根深蒂固, 容易把西画的色彩观带到中国画当中, 这也需要和学生讲解清楚中国画自身的色彩观, 以及中国画自身的用色规律和方法。
2. 造形训练
众所周知, 西方绘画的造型采用的是焦点透视, 讲究立体的、光影的, 而中国画则恰恰相反, 不讲焦点透视, 不讲立体、光影, 而是讲平面的, 是通过笔墨来“以形写神”, 追求的是“似与不似”“天人合一”的意象造型。这是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使然。一般学生刚开始学画更多接触的是写实的西方绘画, 因此, 教师务必给学生讲清楚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区别, 并在课程设置上缩短一些素描、色彩课的课时, 适当增加中国画造型课程的课时, 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摒弃西画的明暗光影, 纯粹通过笔墨的概括提炼来进行塑造形象。
3. 构图训练
谢赫“六法”中提出“经营位置”, 即是各种画论中说到的“置陈布势”“章法”“布局”, 到近现代西方绘画的引进, 大家都约定俗成称之为构图。在西画中的构图规律常说的只有c形s形, 而中国画的构图比西画的构图更为丰富:虚实、黑白、疏密、开合、主宾、起伏、轻重、呼应等等, 中国画的构图体现辩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是具有中国文化的图式, 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画的构图规律, 并加强其综合灵活的运用。
(二) 写生课程的教学
写生课程很多高校都不够重视, 由于时间短促, 出去写生就仅仅出去转一圈玩一下就算了, 学生收获不大甚至不知何为写生。董其昌有云“画家初以古人为师, 后以造化为师”,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写生是我们从临摹到创作过度的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课程应该受到重视, 课时设置应该增加。因为通过写生能让学生亲近大自然, 了解生活, 在大自然、生活当中发现美, 产生艺术灵感。在写生过程中,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临摹时掌握的笔墨技法, 构图规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又要避免刻板麻木的描摹自然物象,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 尊重自己的喜好, 甚至可以对物象进行夸张变形, 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情感和自然生活的客观物象能很好的融合, 这样画出的画就不会死板、僵硬, 而是活的, 具有生气的。
(三) 创作课程的教学
经过前面临摹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技法, 以及写生课程中发掘了艺术灵感和采集了素材, 这为创作奠定了基础。在创作课程当中, 教师更要拓宽学生的思路思维,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更深一步的挖掘, 将写生得来的灵感、素材进行整合, 将传统技法和现代技法进行融合, 鼓励学生创作出新的面貌、新的样式, 并具有自己独特情感、思想的高质量作品。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除了画内功夫技法方面的学习, 画外功夫文化方面的学习也是需要兼顾的。因为中国画包含诗、书、画、印的综合文化素养, 因此学习中国画不仅要学习传统技法, 同时也要学习书法和文化理论。
书画不分家, 很多学画者只注重学习绘画技法, 往往忽视书法的练习, 使得画面中不敢自己题字, 绘画的线条出现软、弱、绵、滞等缺点, 因此需要加强书法的练习, 而且应该把书法课程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必修课, 并长期训练,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书写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笔墨表现力。
此外, 还应多开设必修或选修的文化理论课程, 如画史、画论、古代汉语、诗词等课程, 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的教育,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境界等综合修为。只有画内功夫和画外功夫的综合教学, 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好地学好中国画, 而中国画这一传统民族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摘要:中国画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精神, 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与西方艺术思潮涌入的影响下, 当代高等院校的中国画教育普遍存在以写实主义的素描、色彩为基础训练, 并把这些观念和技法照搬到中国画的教学中, 导致中国画的传统教学不够重视, 甚至有脱离我们中国画本身文化、失去中国画本身艺术精神的态势, 这样状况下的中国画教育不得不让人担忧。本文结合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等方面, 对高校中国画课程教学如何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文化
参考文献
[1]郑午昌撰, 陈佩秋导读《中国画学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修订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3]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 (增订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
[4]齐白石著.《齐白石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5]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3.四大问题倒逼中国金融改革 篇三
绕过金融改革的代价远超金融改革成本
这些年中国的金融创新还是在不断推进,但这些金融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尽量不去冲击现有的利益格局。如企业债发行审批程序繁琐,拖延时间较长,于是短期和中期融资券就应运而生;存款利率不能上浮,收益率高于储蓄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大行其道;人民币资本账户不开放,不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正常渠道投资海外证券,国际板就跃跃欲试。这些创新举措有些确实能够起到取长补短,推进改革的作用,而有些则事与愿违,反而添乱。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创新举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理论上确实能给企业带来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以及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等好处,但实际操作的结果是进口用人民币结算与出口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大致是9:1,出口贸易之所以很少用人民币结算,这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口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以及现有的出口退税政策有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进口贸易结算约为2853.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少用外汇434亿美元,考虑到第二季度外贸规模超过第一季度及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因素,简单推算上半年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原因将导致外汇储备多增850亿美元左右,或占上半年新增外汇储备的近四分之一。此外,人民币外贸结算导致大量人民币流出,主要流至香港,估计年内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将超过1万亿,但由于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很低,这或许又会导致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人民币套利行为的发生。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试图绕开外汇体制改革的创新,终究还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且,汇率、利率之间会彼此影响,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又紧密相关,金融创新往往动一发而牵全身。当我们试图拖延加息来阻止热钱流入时,通胀就压不住了;当我们避开汇率问题而想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时,却招致更多的外汇流入。所以,尽管改革有成本,但不改革,同样需要支付成本,而且,需要支付双重成本,一是经济现存问题堆积和恶化的成本;二是时间成本,因为迟早要改革,就如病人一定要动手术一样,晚改革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就更难以估量了。
倒逼金融改革的因素或在形成
无数事实证明,改革都是在危难中实施的。就目前而言,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的突显将最终触发某些金融领域的改革。
第一,银行表外业务占比的上升及理财产品规模的膨胀将逼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上升至8.25万亿,余额大约在7万亿以上,这使得银行的基准利率约束性不断减弱。在当前月度CPI水平已经超过6%的情况下,3.5%的存款基准利率实际上已经没有指导性,央票发行也难以为继,6月份的央票余额大约比去年同期少了1万亿左右。故只有通过强制性的提高存准率来吸收流动性,但存款准备率的提高不是无限的,假如通胀持续下去,最终还得通过发央票来回收流动性,故届时央票的招标利率还得参照市场利率水平。此外,民间借贷市场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利率水平也构成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的牵制,所有这些都将构成利率市场化的倒逼机制。
第二,随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的扩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水平将对央行现有的利率汇率政策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也会倒逼包括资本账户开放在内的金融改革。其实,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如上所述,尽管这个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所导致的结果与初衷相悖,但也意外形成了人民币离岸市场。
第三,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不断加大,并逼迫汇率政策止步不前,从而累积更大风险,央行最终将不得不考虑采取措施来降低外汇储备。降低外汇储备的办法之一,就是增加国内企业和个人的用汇需求,那么,允许和鼓励对境外投资将是必然之举,这又将倒逼资本账户的开放问题。
第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形成的债务将在今后几年到达偿债高峰,如果部分贷款不能如期偿还,这也将触发对现行银行信贷机制的改革。目前信贷还是偏重于向地方政府部门的关联企业倾斜、向大企业倾斜,这种信贷机制最终将酿成金融风险。
4.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篇四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医疗保险改革进行简单评价。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过窄,保障功能较弱。中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只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避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缺乏基本医疗保障这一根本性的矛盾,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参保率低。虽然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统账结合”的基础上,要逐步将覆盖面扩大至全体城镇劳动者,为国有企业改革、劳动力市场发育等创造了条件,而在事实上存在较高统筹费用,实际的保障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政府财政投入少,个人负担重,公平性不足。卫生总费用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三部分共同组成。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总费用逐年增多,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开始快速上升,而政府预算卫生的投入却相对下降,1998—2006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一直维持在17%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却维持在55%的高位上。据有关资料显示,政府每年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及公立医院收入的10%,医院的绝大部分收入要靠自己提供医疗服务获得,再加上公立医院还要承担国家医疗救助的任务,势必加重医院的负担,使得医院表现出严重的趋利性。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的规模逐渐降低,医院变为自给自足,日常开销以自己经营收入为主,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医院从他们销售药品中获得15%的价差作为补偿。所以,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特别是多开国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生产的价格高昂的药品。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生向患者提供各种不必要的甚至是完全无关的检查和治疗服务,虚列治疗或服务项目,进行多收费、滥收费。另外,药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严重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致使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利益。这些都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冲击。
(四)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小病不值得用医疗保险保,大病医疗保险保不了的状态。现行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需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于广大的参保人员如果患上了感冒发烧或轻微摔伤等这一类的小病,他们也不愿意去医疗保险机构医且不说那些烦琐的从就医到报销的程序,主要是这一类的小病如果要“兴师动众”的话,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治疗费用,还不如到就近的小诊所医治一下,既省事又省钱,而且还很及时;其二,对于广大的参保人员如果患上了重大疾病,靠那一点儿医疗保险费用根本无济于事,就像哈医大二院出现的550万天价医药费的事件,医疗保险费用只能是冰山之一角。
(五)医疗保险服务缺乏灵活性及社会化管理医疗保险服务缺乏灵活性及社会化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医疗服务的各大医疗卫生部门及参保人员造成很大的不便并增加了各方的工作量。具体来说由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实现社会化管理网络化建设滞后参保人员在门诊看病需要先垫付费用然后再由参保单位经办人统一收集就医发票拿到医疗经办机构报销。如果参保人员在甲地申办地医疗保险如果离开了甲地还必须到甲地规定的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去享受医疗服务否则在甲地以外的医疗机构接受的服务其医药费并不给予报销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在现今人员大量流动的形势下并不能符合参保人员的需要所以在这一方面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5.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篇五
一 现代化正向中国召唤。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社会带来的利益时,也面临着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缓解社会摩擦,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短暂的。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尚没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新中成立后,即在1951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作了修订,适用对象为国有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内容分为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两大类,项目有退休、医疗、伤残、死亡、生育、疗养等。费用由企业负担,按照工资总额的3%提取,建立保险基金。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机关退休人员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实施范围为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保障内容基本和《条例》一致,基金由国家财政拨付。至此,中国城市中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确立。从总体上说,1978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保险实际为劳动保险,保险的对象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和干部,不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和干部,也不包括广大农民。保险费的来源,企业职工和干部的保险费由企业承担,计入生产成本;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和干部的保险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支付。这种社会保险实质上是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险,而且是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
作为保障制度的其它三方面内容: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我国政府一向也是比较重视的。我国内务部于1950年12月颁布了烈军属、残疾军人、革命工作人员及民兵民工优待抚恤的五个暂行条例;1955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安置复员转业军人工作的决议》;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农村对优抚对象实行优待工分的制度,奠定了中国优抚保险制度的基本格局。中国的社会救济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但一直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形成了许多政策性规定并付诸实施。建国初期,中国城市的社会救济工作,采取在自力更生原则下,动员与组织人民实行劳动互助、生产自救、群众互助,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救济方针。1978年以前,我国的救济方法有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救济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和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生活有困难的居民。我国的社会救济是公正的,无论对于城市或农村的困难户,政府都给予一定的救济。我国社会福利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包含在劳动保障制度之中,称之职工福利。除此之外,社会福利主要是社会救济为主的救济性福利政策和措施,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制度,所以称之为“社会救济福利”。
可以说,从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已经建立起项目比较齐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套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后几十年中部分内容作了调整,但基本格局没有实质性变化。由于它处于初创时期,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缺陷。(1)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对不同的社会成员的对待是不平等的。首先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不平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实质是城市保险和城市福利;其次是不同所有制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平等,社会保险实质是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人员的保险。(2)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改变了其初衷,不是向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倾斜,而是大幅度地向高收入的城市居民倾斜。
针对当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不合理的问题,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主要是:(1)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如社会保险的对象先是扩大到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继而又扩大到一切就业人员,而不分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2)提高了保障的标准,如救济水平在提高。(3)增加了保险项目。1986年分别建立了退休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制度。(4)缓解了企业之间负担轻重不同的矛盾。在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职工退休费用市、县范围内的社会统筹。(5)出台了优抚保障方面的法律、条例,标志着中国的优抚
6.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篇六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支柱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电力行业的每次变革,都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从建国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电力由政府全权负责,这样的电力发展模式效率低,成效不明显,使得我国电力行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缓慢,严重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行业的需求。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电力行业一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980年-1984年间,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政府首次放开了对电力行业的统一管理,打破了政府为电力投资单一主体的局面,在部分地区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电力投资,电价全国统一的模式也被打破。1985年-1996年为第二阶段,政府进一步拓展了融资渠道,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集资办电的新思路,主要运用于发电企业。199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于 2002年在下发了《电力行业改革方案》,确定了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输配分离、竞价上网的四个步骤。确立了电力改革朝市场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实现方法。
2.国家电力行业改革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主要分两大领域进行,即电力行业发电领域、输配电领域。三个领域改革现状分别如下:
1.发电领域改革现状
2002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开始在电力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厂网分开实行,电力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电力行业发电领域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主导的局面,其中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集团公司在资源、业务、技术、销售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推动发电领域市场化发展。由于五大集团公司市场化程度深,在物价等因素的驱动下,曾多次出现亏损。但在巨量的电力需求的刺激下,发电领域集团公司仍在向上发展。
2.输配电领域改革现状
自《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颁布后,电力行业将发电领域从输配电领域中分出,同时输配电领域由电网公司进行管理。输配电领域改革初期,曾成立了六大电网公司。分别为: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此后,自2011年5月起,国家电网分别加设了西北分部、华中分部、华东分部、东北分部、华北分部。从2012年7月开始,五大分部陆续注册成为独立法人,而原五大电网公司旗下资产陆续划归到五大分部中。至此,成立不到10年,区域电网公司集体退出历史舞台。
3.国家电力行业改革至今仍存在的问题
3.1电力行业改革内部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电力行业改革已基本实现了 厂网分离。电力发电领域在重组的整个过程,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发电集团公司,整体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但因为其它领域改革滞后,又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cpi上涨的背景下,由于输配电电价等因素价格垄断,最终电价的比较高,致使发电电价只被批准小幅上涨,导致发电企业亏损。
针对主辅分离的现状,辅业部分完成了从主业中的分离,形成了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两大集团辅业公司,寡头垄断趋势明显。辅业作为对我国基本电力设施建设、勘察设计、装修等工作有非常大的作用,也间接影响了最终电价的形成。
针对输配分离现状,输配分离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措施,也没有迹象表明将在短时间内开展。由国家电网主导的输配电领域,控制了众多核心要素,处于垄断地位。其中问题最明显的应当是对输配电电价确定的绝对控制,使得电价高于其实际价值。这样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使得尤其是国家电网公司旱涝保收,但同时带来的广大消费者共同承担巨大的额外价格。
至于竞价上网,是厂网分离的必然,为最终电价的充分合理打开了第一扇门。竞价上网一方面强化了发电企业的竞争,但也强化了输配电企业即电网公司的垄断。如何充分发挥竞价上网所带来的益处,抑制其带来的电网垄断,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电力改革支持。
3.2电价定价存在问题分析
电价定价问题首先体现在发电电价定价方法不一致上。厂网分离以后,发电企业大体出现了两种类型,一是由社会集资办厂,自主经营的电厂,在相互竞争中确定发电电价,按照批准的电价销售给电网公司。另一类发电企业则是由各省电力投资局主持兴办的电厂,或省电力局管理的电厂,在电网体系内进行定价,不再独立核算,且一般价格比较高。这一类非市场化的发电电价定价,不利于资源配置和价格的合理。
电价定价问题同时体现为输配电电价不区分,也是整个电价定价过程中问题最显著的地方。输配电企业均主要由国网公司垄断经营,致使输配电价无法得到区分。致使我国电价体现为两部制电价,即发电电价与输配电电价。但科学的电价应该把输配电电价应当分开,这样电价价格既无重叠,又可以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核算。两部制电价的弊端就致使消费者对电价构成模糊,监管者对电价监管信息缺乏,丧失有效的监管作用。输配电价不区分,即使发电环节电价十分合理,竞价上网充分实现,也不能对最终电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较高的输配电价存在,致使最终的销售电价变化不大,且垄断成分大于市场化成分。
4.针对国家电网改革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4.1针对电力行业改革内部结构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电力行业内部结构改革的最佳措施还是继续推进《电力行业改革方案》中确定的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输配分离、竞价上网四个步骤。尤其是实现输配分离及主辅分离。在2013年两会之后,有声音称国网公司将一分为五,实现输配分离的组织拆分,但很快被澄清不符合事实。这部分体现了电力系统各方相关者对继续实施电力改革的诉求。要实现输配分离,只能从源头理清输电业务和配电业务,在自下而上的组建组织结构,最后尝试权力的交接。
同时主辅分离也不能流于形式,在现有主辅分离改革形成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对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尝试新的拆分再重组,控制这两个集团公司各自的权利。同时,将属于辅业的业务尤其是勘察设计等业务彻底的从主业中理出来,回归辅业,回归自主经营。主辅分离可借鉴厂网分离的经验,真正实现市场化,为电力行业提供更高效,更廉价的服务职能。
4.2针对电价定价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电价要进一步按照其科学的组成部分来分别定价,对于发电电价,尽量取消电网体系内的定价,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对于输配电电价部分的问题,如果能实现输配分离,则可以按不同领域分别用市场化的手段定价。如果不能,则希望通过电网公司内部划分,自行理清输电电价和配电电价。同时透明化输配电领域技术指标,增加定价机制知晓度。在电价各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后,推广竞价模式,不仅运用于发电电价产生上,也运用于输电、配电电价产生上,使各电价达到市场均衡。
7.浅谈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篇七
行政区划 (regionalism) 是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 国家或地区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 遵循有关法律规定, 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等客观因素, 按照一定的原则, 将一个国家 (小国除外) 的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 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对应的地方国家机关, 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0条, 列举了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区域单位名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州、市、县, 自治县、镇、乡、民族乡。
二、目前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问题
(一) 行政区划层级设置与现行宪法存在不一致之处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 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但是, 在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 却存在更多层级的行政区划设置, 如省级、副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等, 行政层级过多、过杂。
(二) 现有行政区划设置的个体间差异较大
目前各级行政区划, 特别是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管辖范围、人口规模、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这既不利于统一和规范管理, 也不利于合理确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 同时会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成本的降低。
(三) 省级以下行政区划调整过于频繁, 缺乏统一和长期的规划
行政区划设置应进行科学规划, 其调整和变化应确立统一、明确的原则, 避免变动过于频繁。从历史发展看, 我国各级行政区划设置经历了多次变动, 特别是省以下区划范围调整的频率过高, 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管理层次多而乱, 管理范围小且差异悬殊
由此导致的行政机构重叠、行政权力过分集中、行政人员臃肿扯皮等弊端有目共睹。以2004年为例, 平均1个省级行政区管辖10.7个地级行政区 (市、自治州、地区、盟) , 1个地级行政区管辖8.6个县级行政区, 1个县级行政区管辖15.1个乡级行政区。由于管理幅度小, 必然层次重叠, 人浮于事, 为了有事做就会事无巨细地统管起来。如果只是减少政府层次、扩大管辖范围, 而不削减和下放政府权力,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机构早晚还会膨胀。因此, 减少层次、扩大幅度, 必须同时伴随着政府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
(五) 在基层政区层面, 国民待遇问题 (即城乡同等待遇) 及居民 (聚落) 自治问题尚未解决
政区格局及其权力的空间配置方式本来应该致力于维护公民 (国民) 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这涉及到城、乡之间的平等地位、居民的同等国民待遇问题。中国选择了一条以城市 (大中城市聚落) 剥夺乡村 (小的、分散的、相对无权和弱势的乡村聚落) 的城市化发展之路, 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体制, 由此产生了基层政区管理体制的城乡差异和城乡居民的差别国民待遇。另一方面, 尽管法律上承认社区自治, 但实际上基层自治受到上级政府的多重行政干预和约束, 无法真正实现。
(六) 在各级行政层级上, 地级政区和乡级政区的问题尤为突出
从法律上看, 地级政区本应是省级政府机构的派出机构, 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采取的地级市管县、县级市方式却把“地区”实体化了。这种地级市管理县和县级市的行政设置不仅没有法律依据, 而且造成了经济利益、行政管理以及城乡关系方面的种种矛盾。乡级政区的问题则是国家权力过分深入到基层社区, 导致基层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过于庞大, 农民的供养负担太重。
三、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层面
(一) 从行政与管理的层面上进行行政区划改革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影响行政区划组织结构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在组织总体不变的情况下, 管理幅度与
视点
管理层次成负相关, 即管理幅度窄, 则管理层次多;反之, 管理幅度宽, 则管理层次少。前者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后者则形成了扁平式的组织结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权力集中、控制有力, 有利于政令的统一和贯彻执行。但层次过多, 不利于信息沟通和充分发挥下级部门或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流, 提高信息沟通的速度, 对下属授权比较充分,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但增大了组织松散度和上级权威被削弱的可能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 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信息来源多元化, 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这些都对我国行政区划层次和幅度提出了调整的要求。
(二) 从行政与经济的层面上进行行政区划改革
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在实体上表现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而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 在理论上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具体体现。一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区的发展决定行政区的发展, 行政区划应以一定的经济区划为基础, 使行政区划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 与依托中心城市、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相结合, 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另一方面, 当行政区格局一旦确定下来, 则会反作用于经济区的发展, 成为促进或阻碍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 为了便于管理经济活动也为了通过行政区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 行政区与经济区这两者要尽可能吻合。而中国现有的行政区很多都与经济区不相一致或不相协调, 典型的例子有:汉中不适当地划入陕西, 河南拥有黄河之北的地块, 江苏和安徽横跨长江与淮河, 太湖流域分属苏浙两省, 洪泽湖由苏皖两省分割, 张北高原归入河北, 川东川西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捆成一个超级大省四川省。这些都不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进行行政区划改革。
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路
(一) 划小省区、增设一级行政区划
划小省区、增设一级行政区划是改变目前行政区划体制混乱的最好办法。现代社会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考虑, 建议增设一级地方管理, 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遵从的行政区划模式。划小省区、增设一级行政区数量的关键问题在于寻找一个较为合适的数字。根据德国地理学家克瑞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数量应该在49个左右。当前, 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行政区划设置模式基础上 (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多, 管理层次少, 即“多一少”模式。) 也提出了把全国一级行政区划增设到50个左右。增设一级行政区数量, 具有积极而又广泛的意义。
(二) 减少区划层级、精简机构, 提高管理效率
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 行政组织每一多出一个层次, 资讯的失真失落率就会成倍增加。从科学管理角度而言, 资讯传递的中间环节要尽可能减少, 以缩短决策层和实施层的行政距离, 便于上下沟通, 提高工作效率。而在1983年地级市出现后, 我国省县之间的层次由虚变实, 地方行政层次变由省—市—县 (市) 一乡 (镇) 四级组成的情况。市管县体制的设计, 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中间层级, 省县之间的权力被截留, 资讯沟通受到阻滞, 这在资讯网路高度发达和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更是不合时宜。因此, 减少层次即取消地区 (地级市、自治州和地区) 这一层级, 按照宪法实行“省县一乡”三级制行政区划体制, 己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并且已经在辽宁、山东、河南等部分省份开始试行。
(三) 规范行政区划名称
正如上面所讲, 我国行政区划名称混乱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三个行政区划单位。首先, 针对市、县级别混乱, 在新的省—市—县直辖的行政区划体制下, 可以按照经济实力、人口和辖区大小划分标准, 进行市县分级 (县与市在行政上平级) 。可以把市分为直辖市、一级市、二级市、三级市共四级;县则分为一级县和二级县;区则分为三类:开发区、相当于一级县的市辖区和相当于镇的县辖区。再次, 针对市、县名称混乱, 政区通名层级重复, 专名重名、同音等, 可以进行统一调整, 从而达到规范化的区划名称。
(四) 撤并乡镇村
由于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历史上形成的某些乡镇村过小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了。因为乡村规模过小, 管理成本就高, 这必然要加重财政负担和群众负担, 制约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东中部地区一些省份进行了大规模的撤乡并镇工作, 有的地方还开展了并村工作, 收到了好的效果。
(五) 打破政区分割对区域经济的约束
政区分割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所产生的行政区经济发育不良是目前我国行政区划面临的一大问题, 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必须打破已有的行政区分割, 依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 尽可能地实现行政区中心与经济区中心的空间投影一致, 从而强化政府对政区经济发展所起的集聚、扩散作用。
五、结论
目前, 行政区划改革亦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划本身如幅度、层级等来设计改革方案, 而应从整个政治体制上重新加以科学的审视与改革。中国未来行政区划改革的成败, 以至于中国城市化的成败都与对政治体制整体的把握程度相关, 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行政区划改革工作中应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前提、依据和方向, 以经济增长为契机, 从而使行政区划作为构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得以更好地完善。总之, 因国力与国情所限, 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之路必将艰难曲折, 任重道远, 只有经过不断地探索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8.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两个问题 篇八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启动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结构,刺激了改革开放的动力神经,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土地制度中诸多弊端的显现。随着近年来严重依赖土地的发展模式深度固化,土地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由经济层面波及到政治层面。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迫在眉睫,其中有两个问题是最容易受到公众关注的。
征地:四重弊端制约
首先是征地的问题。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也就是说无论是基于公共利益还是单位或个人需要土地,都必须得经过土地的征用程序。但现在的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弊端,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去重点解决。
第一个方面是征用范围不明确。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地方政府往往会对“公共利益”作有利于自己的解释,甚至打着“公共利益”旗号将征用上来的土地变成各种房地产、商业等用地。“非公共利益”征用土地将在事实上成了理所当然,无形之中扩大了“公共利益”的征地范围。
第二个方面是征用程序不规范。《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征用土地的审批程序做出如下规定:一是用地者提出申请;二是审查和批准;三是公告和登记;四是征地补偿。但政府在决定土地规划和征用时,缺乏公开的听证程序;在确定征用补偿时,缺乏中立的评估机构,补偿价格都是政府单方面决定的;在被征地农民对补偿价格有疑义时,缺乏顺畅的申诉渠道;在纠纷发生时,缺乏相应的救济程序;在达成征地补偿标准后,又没有有效的监督落实机制。
第三个方面是征用补偿不合理。《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三大块组成。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实际上比法律规定的标准有所提高,但由于多以“公共利益”名义征来的土地又转卖进行商业开发,价格差额被地方政府和中间开发商攫取,农民被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享之外,引起了失地农民的强烈不满。
第四个方面则是征用安置不到位。目前存在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就业安置、社保安置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采取货币安置方式。由于各种原因,如补偿费用低、不合理花销或投资等,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每征用1亩就地伴随1.5个农民失地。据估计,我国失地农民群体2030年将从目前的近4000万左右剧增至1.1亿,其中将有5000万以上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将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如何从顶层设计细化到具体政策,还需进一步研究。
“小产权房”的解决方向
第二是关于农村建设用地的问题。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资,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公益事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农村居民住宅用地。法律规定,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享有使用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
这就涉及到目前的小产权房问题,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所以叫做“乡产权房”或“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是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农村集体谋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整体利益尤其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的前提下,让农民和村集体自主参与城镇化建设,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笔者看来,小产权房的治理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城市郊区的农村地区产权房,符合土地用途和城乡规划的,可转正为商品房,但要补齐同地段商品房价格差价款。位于基本农田范围的,原则上予以拆除,恢复为耕地。
第二类是城中村,农村地区已处于城市内部,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不存在耕地。这种小产权房都应合法化,归村集体经营和管理,地位和性质不变。非自留地上的小产权房要转为商品房,房价差价款上交政府,土地转为国有。
(本文节选自作者8月10日于长沙律师学院所作“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土地与户籍制度改革”发言,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
【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推荐阅读:
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08-31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汇报08-08
中国医疗制度现状简析10-20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0-12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资料08-22
浅谈中国城镇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08-30
2023-2027年中国远程医疗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09-16
2023-202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09-14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遭遇的主要问题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