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认识实习报告。余洋(精选2篇)
1.南邮认识实习报告。余洋 篇一
南邮认识实习报告-通信展览馆
今天是认识实习的第二天,早上十点的时候,我们便来到了学校圆楼的通信展览馆门口集合,准备集体参观展览馆,了解通信发展史。
我校通信展览馆是于近期落成的,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览分“通信.历史”、“通信.世界”、“通信.未来”三个专题,是一座带有视觉艺术效果的综合性展览馆。
没多久我们便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了展览馆内部,进入馆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世界通信 南邮同行”八个大字。体现了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接着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按照通信史的发展,参观了各个时代的通信设备。馆内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和每一件珍贵的实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最早期的烽火台传递信息到现代的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等,每一处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除了这些珍贵的历史相片向我们形象地展现了不同年代的通信方式和设备外,江苏移动、南京普天、江苏联通等单位提供的交换机等实物也让我们对通信设备有了更具体实际的认识。在这里我看到了最早的电话机、最早的手机、光纤、电缆等设备。还看到了大地震时我校捐赠的短距离通信设备的原型,它为抗震救灾发挥了一定作用,再次展现了科技的力量。最后还了解校园网的布局,对校园网有了整体的认识。讲解员还向我们介绍了国际电报联盟,从中我简单的了解了国际电联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另外还了解了在这方面取得成就的中外名人,我校校友赵厚鳞更是担任了国际电报联盟的副秘书长。
在参观完后我们还看了关于未来通信设想的短片,短片通过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和家庭成员的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具等向我们展现了未来通信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将成为现实。
通过此次参观我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通信技术发展、进步的历程和各种通信方式的主要技术和发展
2.南邮认识实习报告。余洋 篇二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B09010724贾振宏
实践目的:参观并了解南京图书馆的历史、工作方式和理念规划,参与书籍分类及上架等工作。
实践时间:2011.8.12-2011.8.22
实践地点:南京图书馆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过一个祥和、文明、充实而有意义的暑
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党委、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同学们都投入了社会实践活动,而我这次实践的地点就选在了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年国民政府时期筹建的中央图书馆,1954年正式定名为南京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江苏省的资文献源保障中心,南京图书馆总体馆藏已形成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资源体系,现有馆藏867万册,藏书总量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历史文献是馆藏一大特色,包含有古籍160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古籍中善本又达14万册,其中不乏唐代写本、辽代写经、宋、元、明、清历代写印珍本,已有282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馆舍面积2.37万平方米,藏书643.6万册(1990)。其中图
书500多万册(中文占84%,外文占16%),报刊 3万多种,还藏有地图、图片、金石拓片、缩微胶卷、幻灯、录像片、唱片等。该馆藏有古籍善本1万部10万册,有唐代人写本、辽代写经、宋本方志、元刻散曲总集等稀见古籍和大量明刻资料及明清抄本。南图还相当完整地保存了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丁丙的八千卷楼旧藏。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和江苏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均设在南图。南京图书馆新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365天对外服务,开展阅览、外借、参考咨询、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流动服务、讲座、展览、培训及各类读者活动,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与服
务,积极促进公民文化权益的实现。日均接待读者近5000人次,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和欢迎。
南京图书馆新馆已经成为江苏省文化版图的新坐标,南京图书馆把握住新世纪的发展机遇,正在全面推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知识创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禀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向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不迈进。
接着是楼层功能的参观:
负一层设有展览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及六朝遗迹展示区。
展览厅面积870平方米,隔断灵活,可举办多种类型的展览。学术报告厅面积500平方米,不定期举办会议、学术报告、讲座等各类活动。
多功能厅面积1020平方米,设有座位364个,品牌公益文化活动“南图讲座”每周六、周日上午在此举办。
六朝遗迹展示区已成为南图新馆公共区域的一大亮点。以“湮没的皇宫”为主题,用玻璃地坪保护起六朝时期梁代建康城内皇城遗迹,免费向读者开放。
一层设有导读台、存包处、综合服务区、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
导读台解答读者疑问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引导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
存包处设有44组自助存包柜,为读者免费提供1056个存包位。
中文报纸阅览室面积750平方米,提供馆藏近500种中文现报纸阅览、以及中外文过期报纸、网络版报纸的查阅服务。读者免证入室阅览。
少儿书刊借阅室面积360平方米,提供馆藏2万余册各类少儿图书、期刊、报纸的借阅和网上冲浪、多媒体欣赏等服务,并举办各类型少儿活动。
视障人书刊借阅室提供馆藏2.6万余册(盘)盲文书刊、有声读物的借阅、复制以及视障人专用电脑上网、盲文打字、助视仪和馆藏资料影片放映等服务,不定期开展各类残障读者活动。
综合服务区位于一楼大厅南侧,分为总服务台、电脑目录检索两个区域,总面积400平方米。总服务台提供办证、咨询、还书等服务,并配备了最新的叫号设备,方便读者办证。电脑目录检索区配有计算机24台供读者检索南图馆藏书目。
二层为书刊借阅服务区,设有中文图书借阅、外文图书借阅区域。提供馆藏近5年近40万册中文图书(包括附书光盘)、以及约3万余册原版外文书的借阅服务。
三层以书刊阅览服务为主,设有中文图书阅览、中外文期刊阅览、中文过刊借阅、中外文工具书查阅和文献检索区域。提供馆藏近3年18万余册中文图书、近6000余种中文现刊阅览服务;
1.6万余册中文工具书、5000余册外文工具书、50余种检索工具书、近60余个数据库、近3年1300余种外文期刊和5种外文现报纸的查阅服务;近6年4万余册中文合订本期刊阅览外借服务。同时提供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等专题服务。
四层为专题文献服务区,设有港澳台文献、艺术图像资料、民国文献、地方文献等十多个专题阅览区。提供馆藏10万余册专题类书刊,4万余册港澳台书刊报、德语和国际交换资料,6万册民国文献与地方文献新印本,部分民国文献原本,以及4万余册艺术图像书刊资料的在馆阅览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五层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欣赏室、古籍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225台,可提供Internet访问以及60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书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的查阅服务。多媒体欣赏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欣赏设备,可提供资料片播放、音乐欣赏服务,并可适用于小型会议的召开(暂未开放)。古籍阅览室:提供5万册新印本、1万盒缩微胶卷与部分电子版、原本古籍阅览服务。古籍新印本可提供复印服务。同时提供各类课题咨询以及跟踪服务。
六、七层为典藏文献服务区,为读者提供典藏中外文过刊及典藏中外文图书咨询、查阅及复印服务。每层均设有环境安静优雅的阅览室,读者可在该室阅览典藏文献。
然后我们进一步熟悉了图书馆的部门设置:
党委办公室负责馆党委会各项决策的落实、协调与检查;协助馆党委做好纪检监察及工会、共青团和统战工作;做好党务工作。
馆长办公室贯彻落实馆党委、馆长办公会的各项决策;协助馆领导做好全馆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负责全馆业务制度和业务规范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文秘、机要档案、业务统计、对外宣传、外事交流、参观接待及书刊信件收发等工作。人事组织部贯彻落实馆党委、馆长办公会的各项决策;负责组织发展、干部管理、人员考核、职称评聘、继续教育、工资管理、人事档案及离、退休人员工作。
工会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维护职工权益;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做好职工福利、女工保健等工作。
后勤保障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全馆财务工作、物品采购、车队管理等工作,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部做好新馆大楼及其它馆舍的管理工作,负责全馆绿化保洁、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物品采购工作;做好全馆“三产”管理工作。
社会工作部做好讲座、展览、培训、社会活动等工作,负责对外承接会议、展览及各类活动等。
采编部建立具有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做好中外文文献的采购与加工工作;做好公务目录的组织与维护;负责国际交换工作。
读者服务部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检索、参考咨询和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负责典藏文献的管理;开展读者活动和读者培训工作;编制二三次文献;利用馆藏资源和数字资源,做好信息增值服务;负责分馆与图书流通点的建设及盲人图书馆的工作。
信息资源开发部负责馆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数字化资源的加工制作;编制各类专题数据库;负责江苏文化网和南图网站的建设;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
信息技术应用部负责全馆业务自动化系统和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技术应用;做好全馆各部门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与维护;对全馆自动化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与维护;做好
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工作;负责自动化软件的研制、开发与推广。
历史文献部为读者提供历史文献的阅览、咨询服务;负责历史文献的分编加工与典藏工作;做好历史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对馆藏历史文献进行开发利用。
研究辅导部负责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业务辅导和业务培训工作;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做好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的工作。
学报编辑部负责《新世纪图书馆》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最后两天,我们在期刊阅览室帮助管理员进行书籍分类及上架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感觉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