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全球化

2024-10-07

世界贸易全球化(通用8篇)

1.世界贸易全球化 篇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虽然这一定义被认为较为合理、较有权威性,但仍不全面。如果我们将迄今为止的各种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加以概括和综合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际上是指,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技术和人员的国际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成一个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使世界经济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贸易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超过了生产的速度。贸易自由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张,贸易对经济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活动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国际金融活动,他们在金融政策、金融业务、金融资产等方面相互影响和融合,相互竞争和制约,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进一步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3.生产与投资全球化

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并借助这些分支机构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生产条件和资本条件,从而获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4.国际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使各国各地区的生产都成为了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

2.世界贸易全球化 篇二

1. 体量巨大、增长乏力

2014年, 世界的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万亿美元, 其中进出口服务贸易总额9.8万亿美元, 显示出巨大的体量特点。与此同时, 据WTO统计, 截止到2014年年底, 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为2.8%。2012年~2014年这3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4%, 持续三年增长不到3%, 这是世界贸易进行相关统计以来 (2009年世界贸易负增长除外) 的最低统计数据。这还是WTO忽略汇率调整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初步统计结果。除此之外, 全球经济的复兴依然远低于预期, 产品的产出依然保持较大的缺口, 一些国家仍然困于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与此同时, 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预期的增长速度下降, 大部分国家仍然需要将稳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2. 世界服务贸易增速高于货物贸易

目前, 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货物贸易慢于服务贸易, 并且以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型的传统服务行业向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转变。在美国未来的21世纪的全面, 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金融服务自由化和电信自由化、软件、光盘等数码产品的贸易自由化。自2014年, 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了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统计结果反映了变化。整个世界周期与国际经济活动情况做出努力。统计结果来看, 2014年的世界服务贸易出口4.86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4%;服务贸易进口7400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

当前, 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已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为主。如美国希望未来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的、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推动金融服务自由化及电信自由化, 包括软件、影音光盘等数字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自2014年, 世界贸易组织对加工贸易的一些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统计结果有所变化, 总体反映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经济活动跨境情况。从统计结果看, 2014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4.86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4%;服务贸易进口4.74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5%。除独联体外, 其他地区服务贸易均保持了增长态势。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中国分居服务贸易出口排名前五位, 美国、中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分居服务贸易进口排名前五位。前30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为83.5%, 而前30大服务贸易进口国家和地区则占81.7%。

3.“规则之争”更加显著

过去的世界贸易竞争是货物与货物或是服务与服务等产品的竞争。与以往不同, 未来的世界贸易竞争的对象则是规则的制定与竞争。并且贸易规则演进的趋势将受区域性、集团性的利益所驱动, 贸易规则也是区域性、集团性的。获将辅以某些行业领域的贸易规则, 通过贸易、投资的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多边贸易规则, 贸易保护变得愈加隐蔽和激烈, 自由流动贸易转向规则框架下的贸易。

美、英等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主导TPP、TTIP等诸 (多) 边服务业协议等贸易投资协定谈判, 意欲推行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与此同时, 伴随新规则的竞争与演变, 国际矛盾与日俱增, 现有的国际社会秩序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新发展的需要, 新型的国际社会秩序与经济全球化规则框架值得商讨。

二、世界贸易的空间特点

当前, 世界贸易在空间分布上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第一类经济区以美、英两国为代表, 国际金融危机后, 经济复苏较为快速的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他们快速敏捷地推出务实有效的经济发展对策, 使得消费者信心得到较快的恢复。因此, 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复苏速度, 失业率降至正常水平, 基本恢复到危机前, 经济增长2%-3%。其周边的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家与此情况类似。

第二类经济区是经济体制相对僵化的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未能采取多种及时有效的举措来抑制经济衰退, 其经济复苏缓慢。其中日本作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衰退双重因素叠加国家, 创新能力的后劲严重不足, 政府赤字难以解决, 经济复苏难以预测。

第三类经济区为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能够灵活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在7%左右, 中国和印度所占人口比重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巨大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特别是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一定程度上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四类经济区是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动荡、宏观政策波动大的国家, 如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等。目前,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大宗商品如煤炭、钢铁、铁矿石、原木等价格下跌, 导致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的经济持续下滑, 这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三、世界贸易发展趋势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当下, 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大趋势不会改变, 未来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对于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至关重要。中国在此期间大有可为:

顺势而为, 完善经济体制。无论是TPP还是RCEP制定的很多国际贸易新规则有利于强化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贸易的便利化可以减少贸易壁垒, 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国民待遇可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外资吸引能力;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环境标准, 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诉求。因此, 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形势, 在此大格局下, 优化发展, 形成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新机制, 有利于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

因势利导, 做自贸区建设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促进国际贸易环境继续朝着更加公平和自由的方向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其工业产品竞争力低, 金融监管力度较弱, 经济调控能力较弱, 主要的国际经济规则掌握在美国和欧洲手中, 但他们追求高标准的经济自由化很难是通用的。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 凭借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经济硬实力, 应继续坚持公正互惠的原则、更加包容的心态、渐进发展的理念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完善。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 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动力, 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中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全球化过程, 也是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过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贸易呈现体量巨大、增长乏力, 服务贸易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 不同板块发展特色迥异, 区域集团化与国际贸易相耦合发展等特点, 并鉴于当下世界贸易发展特点及新形势, 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世界贸易

参考文献

[1]张茉楠.全球经济十大趋势预测[N].第一财经日报, 2015-04-25.

[2]张燕冬, 何刚, 史蒂夫·欧伦斯, 等.全球经济态势与复苏路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一分论坛综述[A].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3:61.

[3]佟家栋.经济全球化遭遇区域一体化[N].人民日报, 2015-08-23006.

[4]桑百川.新一轮全球投资规则变迁的应对策略——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为视角[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02:82-89.

[5]桑百川, 郑伟.拓展中国与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往来的对策研究——基于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6:30-34+87-88.

3.全球贸易双循环结构与世界秩序 篇三

施展:之前的三次对谈都是从政治层面谈外交问题。但是外交问题归根结底是构建或适应某种国际秩序的行动过程,而这个行动过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际贸易活动。可以观察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结构正在形成,它将推动新的秩序的出现,这是我们思考外交哲学的一个基点。

于向东: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通常要从贸易活动及其结构的政治、法律、伦理蕴含这种层面来展开,这种知识应当是理解国际问题的基础知识。其中,贸易与秩序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内容。

施展:我们可以在你和刘苏里谈话中提出的“三个世界”的思想框架下研究这个关系。也许我们需要再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框架。

于向东:我是从中国“向外看”这个角度,依时间维度,对世界史作三个阶段划分。第一个阶段是古典时代的西方,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它不是全球性的,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东方直接联系不多;第二个阶段是大航海时代之后的西方扩张,开始出现全球远洋贸易,这个世界后来扩张到中国,清代讲的“睁眼看世界”指的就是这个世界;第三个阶段,是刚刚开始不久的,中国以及新兴国家发展引起的国际关系的重组过程,这是个新世界。这三个阶段的世界秩序是很不同的。我采用规范一些的叫法,分别称之为“西方秩序”、“全球秩序”和“世界秩序”。西方秩序,主要是讲它的空间特征,即第一个世界大体上是在“西方”这个区域内的。全球秩序,有两层含义,既是指西方秩序冲破西方这个空间,覆盖全球;也是指它的“客体性”,即对中国而言,这个秩序是外在的,如同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一样。世界秩序,则是包含了中国自身主体性在其中的普遍性的秩序结构,是一种主客观的综合,不再是中国去简单地适应外在秩序,而是由于中国崛起的巨大规模,使得这个外在秩序本身也会经历深刻变化,新秩序的生成与中国的成长是一种相互内在化的关系。

施展:三个阶段对应了三种秩序,但并非截然分开,其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视之为不断进化的关系。其中推动进化的力量就是贸易技术和贸易结构的自我演化。我们可以在第二个阶段上,看看全球贸易和全球秩序的关系。大航海时代开始以后,贸易技术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出现了覆盖三大洋的全球远洋贸易。比较典型的如大西洋上的奴隶贸易、印度洋的香料贸易,以及更广泛的中国瓷器和纺织品贸易,后来在太平洋又出现了白银贸易,这些贸易往往都呈现“三角结构”。形形色色的三角贸易,大都来自西方海上商团的推动,有的还吸纳了原来已有的区域性三角贸易,比如阿拉伯商人的非洲印度洋沿岸贸易,中国的南洋海上贸易。西方贸易商团中最为出色的是荷兰商团。主导着三角贸易的诸多商团,虽然彼此间存在着竞争,有时这些竞争也会动用武力,例如贸易当中的海盗行为,但总体上并没有一个显著的力量中心或权力体系超越于这些商团之上,持续地约束或干预贸易行为。商团之间更倾向于相互承认,寻求稳定持久的贸易关系。在此过程中,利润和利益的分配内在于贸易的自然过程之中,没有外在的力量强制干预利益的分配,贸易主体之间有着一种自然的平等性。中国东南沿海的很多海上贸易商埠,例如泉州,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于向东:在工业革命以后,这一切都改变了。原先三角贸易是依各个地区自然经济体的剩余产品进行的,但随着工业制成品的出现,国际贸易逐渐发展成“原料+制成品”的结构,对自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由于工业品在生产、价格、需求、运输等方面,对原有贸易结构而言,具有极端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具有强制性贸易的行为特征,当贸易伙伴无法接受这种强制性而诉诸非贸易对抗手段时,工业品贸易商团就寻求国家武装力量的介入,以保护贸易,于是,原来具有相当的自然平等性的三角贸易,就让位于新的差序格局下的贸易结构,后来经济史家称之为“中心--外围”贸易结构。

施展:这就是沃勒斯坦等世界体系论者所勾勒出来的国际经贸秩序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看到“全球秩序”的形成过程。新的贸易结构稳定下来以后,有其自己的运行逻辑,使得外围地区的经济结构在这个贸易过程中逐渐被重塑并固化,外围地区原有的社会秩序在此过程中逐步解体,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殖民地国家现象,就是少数精英与绝大多数土著之间的差距,包括政治对峙、社会解体、贫困、犯罪等等。这些问题对“中心--外围”贸易体系提出经济、伦理、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

于向东:这个贸易秩序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也是很多批判理论和左翼社会革命理论的来源。西方为了应对该秩序中经济、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也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政治上的一个方案就是去殖民化,从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民族自决开始,到二战后,殖民地的精英运动和民主觉醒运动相结合促成了普遍的去殖民化。原有体系在政治层面上有了很大的变动,但在经济层面上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案。政治独立并未改变经济上的“中心--外围”结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困境当中。这就催生了经济上的激进主义,最早在拉丁美洲出现。庇隆总统在1940年代宣布“阿根廷经济独立宣言”,在政治觉醒的同时要有经济独立。但是经济独立的进程很快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混乱而告终。

施展:从政治和道德上批判“中心--外围”结构容易,在经济上解决它就很困难。当各种经济激进主义的试验在亚非拉前殖民地国家失败以后,西方的工业发展却达到新的高度,更加强化了“中心--外围”的贸易结构,结果经济激进主义的失败又反过来强化了政治激进主义,庇隆主义的试验及失败就是其中的典型。失败主义情绪支配了战后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大多数发展议题。

于向东:为了反制“中心--外围”体系以获得经济独立,亚非拉国家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努力,包括一系列模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国家主义经济战略等,但这些努力都失败了。之后,外围国家调整战略,改行进口替代。它试图去发展一个大规模的第二产业,用制造业增加就业,以此来改善社会福利分配的均匀化程度。但是进口替代战略在经过20年左右的繁荣之后也失败了,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产品没有竞争力,靠财政补贴,又带来巨额的财政赤字。

nlc202309031208

施展:这也有国际环境的因素。在进口替代欣欣向荣的阶段,适逢美元疲软乃至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贬值遂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拉美等南方国家。外来资本的推动促成了多个国家的工业化高速发展。但是到1980年代初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分别上台,货币主义革命扭转了西方福利国家的经济政策,国际资本迅速调整方向又回流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使得南方国家无法再轻易从外部融资以推动自己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曾经的高速工业化就崩溃了。

于向东:进口替代战略的政治前提是左翼化,就是强政府、强干预,由政府分配社会福利。进入1980年代,这些国家又出现了政治上的新自由主义调整,也就是通称的“结构调整”。这个调整战略走向了另外一面。但它在1990年代末期也开始遇到大问题。

施展:新自由主义政策有成功的案例,但不多;进口替代战略,则一个成功案例都没有。我们大致可以说,南方国家在二战后这几十年里左倾右倾地来回尝试,一直不成功。

于向东:但也必须看到,它们表达着一种努力:在“中心--外围”这个结构下解决所谓的外围地区的欠发达问题和贫困问题。左翼的尝试可以视为来自于外围地区的反抗性力量的冲击,右翼的尝试可视为来自于中心国家的一些自我调适,但都失败了。失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两个方向的努力有一个共同思路,即认定工业化——也就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是这些国家和区域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管你是用政府的力量来规划工业化,还是用国际资本的力量来促进工业化。我们现在就是要对这个思路提出质疑。

施展:左和右都失败以后,我们可以提问,其失败是否是“中心--外围”经济结构下的一个必然,还是仅仅因为政策执行有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沃勒斯坦等世界体系论者给出答案,外围地区的现代化,在“中心--外围”结构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你是用左翼政策还是右翼政策。

于向东:列宁分析资本主义的时候讲,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剩产品销售到殖民地,延缓了宗主国的经济危机。但在沃勒斯坦的时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原则,西方处理剩余工业品的动机已经减弱了。因此有人提出,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模式发生变化了,在“中心--外围”结构下,前殖民地国家也能发展了。世界银行近几十年来的工作的重心就放在这里。沃勒斯坦浇灭了他们的幻想。但是沃勒斯坦把原因一律归结到了国际资本的贪婪本性,把历史问题转化为伦理问题,又转化成政治批判问题。当转化成政治批判问题的时候,左翼思想家就达到认识上的高峰,同时在政治上跌入了低谷,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事实上讲出了一个绝望的前景,就是“中心--外围”的结构下,国际资本的贪婪屡屡得逞,没有什么力量能够真正地克服它,那些成功的国家,都不过是自由港式的特例。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心--外围”体系的基础入手,考察这个体系演变的可能。

双循环结构与“中心----外围”结构的裂变

施展:从“三角贸易”到“中心--外围”结构,形成了“全球秩序”的商业基础。全球治理机制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成运行的。无论如何挑战这个治理机制,如果其基础没有变化,那么挑战也只能带来一系列无法评估的动荡和疑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使这些挑战显得缺乏正当性和合理性。

于向东:所以,我们一直就重视全球治理机制与商业循环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理论的批判虽然必要,却远远不够,除非你看到了“中心--外围”结构发生调整的可能性。而这种调整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中,只可能内在于结构自身的运行过程中,也就是说,随着该结构的运行而发生自我裂解。到21世纪,它确实出现了,这就是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全球贸易结构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全球贸易的“双循环”结构。中国的经济成长是从加入并服从全球秩序下的贸易规则开始的。在1980、1990年代,主要就是讲“接轨”,即与国际贸易规则相衔接。这种“接轨”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不断获得正向激励,促使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到全球贸易过程中,并在其中取得成功。这当然不仅仅是“接轨”这一个因素促成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和机遇,正好耦合在一起。今天回头看,有点奇迹的味道。

施展:你和刘苏里在关于中国经济成长的谈话中特别提到了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作用。这种技术的出现伴随着一场管理革命,即制造业大规模外包的出现,它们结合于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使中国经济在一种特定的产业转移节奏下“接轨”于全球贸易。在加入WTO十年之后,从这个体系的外围位置,逐步变成一个系统性的经济力量,从而开始改变它所孜孜以求“接轨”的这个全球贸易体系。显然它正在改变“中心--外围”结构,特别是,它正在大幅度地改变“中心”的贸易结构。

于向东:这个系统的改变,以中国从体系的外围,转化到新体系的枢纽位置为标志。即中国一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大规模的技术、资金和产品以及服务的贸易循环;另一方面,上述循环又促使中国与不发达的亚非拉国家之间形成以制成品和原材料为主的贸易循环。这两个循环以中国为枢轴而耦合起来,所以称之为全球贸易的“双循环”结构。在原先的“中心--外围”结构下,发达国家直接与外围国家进行制成品与原材料的贸易,现在,其中的大部分贸易被中国替代。发达国家的贸易间接地通过中国贸易而同外围国家发生关系,这是一个转折性变化。目前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中,它还没有完全改变全球贸易体系,原先的“中心--外围”贸易循环也还在进行中,但无论是其中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还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都开始受到这个中国成长所推动的“双循环”结构的影响。

施展:应当讲,这个“双循环”本身还主要是商品贸易,其他如金融、服务贸易等等,还较少涉及。在这些非商品贸易循环中,还是以“中心--外围”结构特征为主。

于向东:“双循环”目前的力量主要还是体现在商品贸易的数量规模上,但它向其他贸易领域进化的速度是很快的。例如中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投资,增长很快,这是商品贸易拉动起来的。关于“双循环”有个特点要注意,它目前包含了两个引擎,协同推动“双循环”运行。一个是美国,它推动着第一个循环,另一个是中国,它拉动着第二循环。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和前提。在理想状态下,还应当有第三个引擎,即位于非洲或拉美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但这个引擎尚未出现。

nlc202309031208

施展:可以把“双循环”理解为一个上中下三层结构:发达经济体在上,中国在中,欠发达经济体在下;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在平面上展开的“8”字形结构,中国居于中间结合位置上。以前者论,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差序结构,它可能暗示了贸易利益分配的某种“传统”;以后者论,它表达了新兴贸易体系的内在逻辑,包含着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动态的贸易利益分配过程。其例证,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非洲和拉美倡导的“资源--贷款--基础设施”的合作方案。这类合作方案的前提是,中国从第一个循环中积累大量的贸易盈余,这个能力必须持续下去,才可以支持上述合作方案的融资结构,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必须持续保持竞争力,第二个循环才能持续。这里可能要用上你以前与刘苏里的对谈中提出的“全球制造业迁徙将终结于中国”那个假说。这个假说支持这种持续的竞争力。事实上,如果“中国制造”是泛指以中国为物流中心的整个东亚、东南亚制造业集聚区的话,那么这个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这是一个现实发生着的物质过程。“双循环”内在地改变了世界体系主义者们所看到的“中心--外围”结构,它带来了“中心”的裂解。过去的“中心”是提供资本秩序、法权秩序和制成品的国家,外围提供原材料,利益分配偏向于中心国家;“双循环”形成后,裂解出现了,资本和法权秩序仍由西方提供,而制成品由中国提供,原材料仍由不发达国家提供,但流向中国。“双循环”结构使得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里面内蕴的外围之永久性悲惨地位有了突破的可能。中心地区裂解开的制造秩序和资本秩序会形成一种制衡关系,从而使得外围有新的发展空间。或者用我们之前用过的一个词,中心地区变为多孔化结构,它不再是致密体。

于向东:对这个“中心--外围”的挑战最早是作为外围的日本,但日本最终是将自己变成中心而告终,它并没有撼动这个秩序,它将自己变成了这个秩序的一部分。

施展:这与日本的国家规模及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日本不足以令西方国家工业空心化,于是“中心--外围”的结构不会变化;中国的规模令西方工业开始空心化,于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心”便不再是一个内在致密、均质化的结构了。类似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现在又形成一个三角结构。历史上的三角贸易内蕴着一种贸易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历史的螺旋上升有可能重新回到这点上吗?

于向东:这种平等性只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趋势,它要化作现实就必须从竞争性的动态过程中浮现出来;但这是有条件的,所以也完全可能无法浮现出来。倘是后者,则“双循环”结构便会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塌陷,退化为原体系的一个亚结构,非但没有破除外围地区的那种悲惨地位,反而以一种双重的“中心--外围”结构加诸其上,成为所谓新殖民主义。这个状况,也并非没有实例,实在值得警觉。

施展:这就提出来了一个问题,“双循环”结构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避免这样的塌陷呢?

现代化的新路径和中国的创新能力

于向东:“双循环”对“中心--外围”结构的裂解,应当带来全球贸易利益的重新划分,也就是贸易利益要从中心向外围地区流动,这个流动是通过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枢轴来实现的。如果这个利益流转不能实现或是不能持续,那么“双循环”结构就会塌陷而被旧体制吸收。避免这样的塌陷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中国在第一个循环中保持不断改善的贸易条件,这取决于中国的创新能力;一个是中国与非洲、拉美地区可否在第二个循环中创造出生机勃勃的区域经济。这是很硬的两个条件。在第一个循环中,中国过去三十年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贸易利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成长,但这个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低成本水平下确定的比较竞争优势而取得的。近年来这个优势明显地减弱了,这就是所谓中国增长模式转型要面对的问题。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个转型指的就是将竞争优势逐渐从以成本优势为基础转到以创新能力为基础。所谓创新能力很广泛,并不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贸易方式、交易模式上的创新,或者说是表现于整体经济活跃程度的创新,它甚至可以是一家小饭店、小超市在社区服务上的创新。这些创新汇聚起来,才有一个灵活而生动的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才可以确保有利的利益分配格局,并形成激励。

施展:创新能力的发展实际上与国家创新工程之类的东西无关。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分布式计算的结果,是成千上万的人发现新机会、进行新尝试的结果。最后这个创新会有什么节奏,会产生什么内容,我们事先都是不知道的。在互联网经济中,中国民间企业呈现的那种整体活力就是典型。这种普遍的创新能力,必须回到民间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它要求根本上的市场经济改革。最近李光耀关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个谈话,话不好听,但有道理。他提出,包括军事竞争力在内的国家整体竞争力,都取决于国家的创新经济能力,而这个能力又取决自由的经济体制,他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无法同美国竞争,所以,应谨慎选择自己的国际战略。

于向东:当然,如何才能发展这种创新能力,是另外一个课题了,这里且不去说。我们只要关注这种能力的作用。在创新能力基础上,我们才能展望持续有利的利益分配 。这是中国作为枢轴,从第一循环向第二循环的外围地区转移贸易利益的条件,而这又成为这些地区发展的前提条件。

施展:近十年非洲经济持续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导致非洲对外贸易条件的改善,其获得的出口利润转换为国内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人们把它叫做中国经济增长红利向非洲转移,它是通过原材料进口价格上升来完成的。

于向东:这是例子之一,它表明贸易利益在“双循环”结构下的流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分配是通过贸易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来实现的。只要中国在其中能够保持经济活力,那么全球贸易利益的调整就会持续下去。另一个条件,是外围地区出现生机勃勃的区域经济,这个条件要复杂一些。首先,我在以前提出“制造业迁移终结于中国”这个假说时,已经提到一个推论,就是那些工业化程度低于中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是非洲和拉美的大部分地区,它们已经不可能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这个经典的现代化之路了,它们必须另外开辟一条非典型的现代化道路。我概括这条道路在经济上的特征是发达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样的产业结构,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外部贸易环境以及相对有利的贸易条件,它无法独自运行。

4.全球贸易管理调查报告 篇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进出口往来。

联合调查名为《全球贸易管理调查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1月17日获得有关结论。其中,中国企业的自由贸易协定利用率已达到34%,明显高于全球23%的平均水平,有57%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其企业目前已经采取集中式的全球贸易流程。不过,受访者也认为,在具体工作中,“自由贸易协定的合规性要求和贸易合规集中式管理”也带来了挑战,企业为此不断大量增加人财物的投入。

贸易进出口中各国法规不同,仅靠人力无法完成,因此,有53% 的调查对象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未来改善贸易合规工作的重要支撑。

汤森路透全球高级副总裁、税务与会计事业部全球贸易管理业务总裁Taneli Ruda 认为,从调查结果分析看,整个全球贸易和供应链职能的运营实践效率并不高,比如,在审视产品归类、系统集成、流程集中化及自由贸易协定利用的具体事项时,效率就较低,现在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利用不够广。

毕马威全球贸易和海关事务主管合伙人Doug Zuvich也表示,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各个国家对贸易监管的频率、范围和复杂性不断增强,因此企业应改进工具和方法,以实现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收益。

5.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篇五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理解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述看一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感受经济全球化在我们身边;

(2)通过数据材料图片材料对比让学生懂得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通过分析典型事例、阅读教材让学生明白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影响;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归纳,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树立起关注社会的意识,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充分认识到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基础上,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师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和谈话法相结合。

2.学生学法:分组查阅资料、加工整理收集的资料、调查统计与讨论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经济全球化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数据、图片资料,制成文稿,整理学生的问题。

2.学生准备:根据16课的内容完成导学案、收集资料。

六、【设计思想】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预设效果 (一)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上课,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可以见到的国外的产品有哪些?”师:同学们说得很多,看来平时注意到。是的,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到处都可以看到国外的产品,在座的我们有些同学手上拿的可能就是国外的产品,而这又称之为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学生认真听讲,并回答

如:可口可乐、kfc、aidas格力、海尔、联想、华为、麦当劳、肯德基等等 通过举例日常接触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学习。 (二)

讲授新课

一、感受经济全球化

1、看一看

2、说一说

二、感知经济全球化

1. 概念

2. 原因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三、感悟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2、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四、反思与总结

作业布置 师: 前面我们列举了很多国外的产品大家可能感受不是很深,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具体的几张图片。出示精心挑选的图片(苹果手机零部件生产,波音飞机公司零部件生产图片)从这两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它生产已经国际化了是吧。

师:经济全球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看完图片,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人民都在切身感受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问题一: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增多和迅速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的全球化。大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

问题二: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呢?

原因:① 20世纪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③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示表格内容

问题三:此表格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哪一方面表现?(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

出示材料

问题四:这段资料说明了什么?你能否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跨国公司?中国的跨国公司呢?

目前全球大跨国公司有5.3 万家,其子公司达45万多个,它们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1/3、投资总额的10%和贸易总额的2/3,而绝大多数母公司设在少数发达国家。

总结:⑴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⑵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教师讲述:中国自198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历时,“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终于成为其成员。

(过渡)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两种观点。那么经济全球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是怎么看的呢?

出示多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利与弊。

(过渡)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影响利与弊的分析,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既然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也不与人的意志为转移。

(合作探究)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呢?

与学生共同归纳完成

6.世界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篇六

1、了解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能力目标

运用大量的文字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难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归纳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手段】 投影仪、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讲授新课: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其分布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其差异如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家

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加,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新,非洲的南非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绝大多数国家

颁 北半球(所谓的北方)

北半球南部、南半球(所谓的南方)

面积

40%

60%

人口

25%

75%

财富

75%

25%

贸易

75%

25%

技术

先进

落后

人均收入

经济结构

工业产值比重高,制造业比重高

工业产值比重低,采矿业比重大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向发展中国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在上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人均收入低,向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处于边缘。说明:①核心和边缘反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核心指经济发达、工资高、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剥削其他国家和地区;边缘国家则经济落后,技术简陋,生产单一,经济上遭受先进地区的剥削。②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分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a高收入的石油出国,如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东南亚的文莱等,人口少,人均财富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b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我国的台湾、拉丁美洲的巴西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10000美元;(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国家即所谓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美国、加拿大)以及部分亚洲国家(日本)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此外还包括非洲的南非。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南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注意:世界经济格局以南北两类国家为代表,这种发达国家集中在北部,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部的世界经济事实状分布现象(或称空间格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不平衡则表现为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2、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格局的形成

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15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开始对掠夺和殖民扩张,欧洲经济开始向外扩散。欧洲人的经济活动逐步扩大到拉丁美洲、非洲、北美、印度、东亚、大洋洲,到20世纪扩展到全球,形成一个欧洲人的世界经济。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也加入核心地区。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拉美、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相继变成边缘地区。注意:(1)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地区的形成过程,实质就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外进行掠夺和殖民扩张的结果。(2)当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经济发达国家为核心和以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特征,是欧洲经济活动向外扩用的结果,其实质是长期的武力征服、殖民掠夺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上处于剥削和不平等的地位,经济相对落后。

(3)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核心在欧洲;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扩大到北美;第三次技术革命扩大到日本。在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过程中,世界经济活动的范围在扩大,核心区在扩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核心区,亚洲、拉美、非洲等边缘区。由此可见,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思考:当今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南北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殖民侵略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洋洋而来,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洪流更加汹涌,全球市场化、全球信息化、生产全球化和国际资本迅速流动这四大特征将表现得更加充分。说明:(1)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蓬勃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离开了国际市场,都将寸步难行。因此,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2)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当前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以下几个:①高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②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边界控制减弱,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③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④企业经营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材重点介绍了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两个因素。

2、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科学技术最具世界性,也最早实现全球化。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品市场范围,使产品和服务能迅速在全球普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来占领的市场。这些都说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2)改进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3、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上或更多国家内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的企业。跨国公司作为世界性生产的基本组织方式,不仅有相当大的能力左右一些产品在全球的生产和销售,而且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跨国公司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2)促进技术的空间扩散。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促进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扩大贸易量,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例如,在拉美地区,90%的小麦和玉米贸易、85%的咖啡贸易、80%的茶叶贸易、60%的糖料贸易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美国,80%以上的进出口额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

(4)促进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融合。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也迫使东道国政府关注别国经济政策,以求得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上的优势。

注意: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带动了相对落后地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但是跨国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可能压制地区竞争,形成世界性垄断,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甚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冲击该国的国民经济。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1、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能够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例如:一半以上的世界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全球直接对外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其地理分布,也相对集中在这里。

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统计,近几年美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40%,说明美国越来越依靠对外经济来维持本国的繁荣。

2、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和机遇(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发展中国家由于比较弱小,在世界贸易中是相对被动的一方,经济全球论既能带来发展机遇,也伴随着巨大风险。一方面,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会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1)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p106表5.1“南北主要指标对比”

(2)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见下表)

区域

经济全球化状况

拉美

持续的国内改革为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阿、智等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一体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外资,贸易也有较大发展

亚洲

东亚和东南亚

①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吸引较多外资;②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

南亚

通过实施开放经济政策,已发展成为世界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纺织品)的供应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

①工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低,吸引外资条件较差,国家财政严重依赖外援;②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发展波动明显

西亚和北非 思考:(1)为什么说世界经济的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①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从而对发达国家形成依赖,容易被发达国家控制;②由于规模小、水平低、基础差、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③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输出的是先工业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多是农矿产品,在产品交换中,始终处于不等介状态;④发展中国债务沉重,有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有可能在贸易和环保等方面提出苛刻条件,给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市场设置高门槛。)

7.世界贸易全球化 篇七

一、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技术、经济实力、信息通信等各领域较之发达国家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 主要采取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两种贸易政策。

(一) 贸易保护

发达国家凭借其各方面的优势一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劣势一端, 在进行经济贸易时往往无法占据有利的地位, 因此,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能够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在上世纪50 年代之前,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 实施了进口替代策略, 对本国工业发展和经济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后来, 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就逐渐将经济战略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 [2]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这些国家采取进口替代策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韩国为例, 从1949 年开始的十年时间里, GDP增长率仅为3.8%, 出口增长率仅为2.1%, 经济的增长和出口增长水平明显不足, 同时也由于对本国经济过度保护, 使得国内企业危机感薄弱, 无法与国际水平相竞争;其次, 进口替代策略是将本国的劣势产业所需的生产资源通过人为干预进行输送, 导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而对于一些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 经济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依靠外部资源以及出口市场战略导向;最后, 进口替代战略对本国经济的保护一方面缓解了外部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另一方面也阻挡了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

(二) 贸易自由

所谓贸易自由, 就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 必须实现贸易的高度自由化, 国家和政府不能过度干预经济贸易的实行, 避免本国企业过度依赖于政府, 不利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从上世纪80 年代起, 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之前放弃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的国家的成功经验, 也纷纷开始转向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以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以墨西哥为例, 其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策略是在80 年代后期, 通过降低关税等方式与美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到21 世纪初时, 墨西哥的GDP中, 出口额占了将近30%, 并且制成品的年均出口增长率超过20%, 增长速度远超亚洲各国。墨西哥的工业制成品已经成为国内出口收入的主要途径。从数据上来看, 贸易自由确实给墨西哥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 墨西哥在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墨西哥迅速增长的制成品出口是以降低实际工资为代价的, 而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就造成其制成品出口不具备竞争优势, 难以长久维持。其次, 墨西哥的出口产业不能有效关联国内其他产业, 无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不能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供应链, 国家经济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中国对外贸易历程以及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完全封闭的, 计划经济要求国家实现自给自足, 对产业发展实行完全国家干预。改革开放以后, 对外开放政策打开了国家的大门, 中国开始加入世界经济贸易中, 并逐步参与世界分工, 也使得国内经济得到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也得调整优化。国家陆续出台了外贸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进出口关税制度、进出口检疫检验标准和流程等, 给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01 年,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 也让中国更好地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作用。从20 世纪开始, 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步伐, 对外出口也从资源和初加工产品为主转为制成品或成套设备出口为主, 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水平, 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也在成倍地增长, 1978 年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是204.4 亿美元, 而2014 年统计结果表示, 我国我国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达到264300 亿美元, 增长速度惊人。因此,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 我国对外贸易主要以扩大出口量为主, 对外贸易体制也更倾向于这一目标。

对外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新技术, 也让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丰厚的利益, 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但是, 在光环的背后, 一些负面效应也逐渐突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贸易环境恶化。在国际贸易市场中, 中国商品在价格上占尽优势, 其“物美价廉”的特性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低价在另一方面也使国内企业应得利益受到损害, 对贸易环境的构建造成不利影响。现有的对外贸易政策往往注重于出口数额, 而对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缺乏重视。并且,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虽然对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提升作用, 但也会增加国家财务压力。企业间的恶意价格战, 使得贸易环境恶化, 对外贸易呈现“贫困化增长”。

出口成本增加。国内企业出口的产品多以纺织、机电设备等加工产品为主, 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升, 产品利润越来越少, 同时,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也在慢慢下降。

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对外贸易中, 难免会涉及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纠纷以及其他国家保护政策等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受到的限制也在逐年增加。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张, 发达国家开始以“最大顺差国”的理由迫使人民币升值, 这对我国出口形成非常不利的局面。

自主品牌、高竞争力产品匮乏。目前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多数为初级加工或OEM代工等劳动力附加值产品, 对产品定价、核心技术、销售渠道等不能自主把控, 目前只能做到以低价和量多取胜, 高附加值产品匮乏, 受全球化市场限制较大。

三、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应对全球化冲击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 也面临着挑战, 为了在全球贸易环境中站稳一席位置, 持续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中获得收益,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竞争水平

长期以来, 我国主要是出口纺织业、产品代工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 这些产品让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经济贸易金字塔的底层, 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无法形成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 应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使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并形成一条完善的出口产品供应链, 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走规模化贸易道路。

(二) 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策略相结合

目前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加工方面, 这些优势也为我国出口导向工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经济必须全面发展, 在产品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进口, 两者必须相互促进, 相互协同。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实施中, 贸易自由能够推动国内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也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基本经济策略。但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产品竞争力还不够, 为了减缓本国经济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和影响, 在符合国际贸易条例和规范的前提下实施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是有必要的, 通过进出口配额、技术型屏障、政府干预等手段使得国内较为薄弱产业得到保护, 避免受到过大的冲击。因此,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必须通过贸易自由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份额和利益, 也需要采取贸易保护来抵御其他国家造成的经济压力,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完善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制度。

(三) 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在国际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型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提高产品的竞争水平。国家可以推行企业现代化建设扶持以及优惠政策, 通过企业并购、产业重组等方式运用市场手段加快企业的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 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使得企业产品能够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能够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据一席之位。除了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 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高度协调企业产品供应链, 打造一套完善的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渠道, 并提倡品牌建设, 摆脱过往以制造业加工和原料输送等出口方式为主的经济贸易底层局面。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发展的规模和市场定位, 及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制定出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市场战略, 同时加强市场竞争意识, 并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扩大经济全球化市场的份额。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我国经济贸易的政策取向应当以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贸易自由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 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这就客观上要求了必须实施相应的保护政策来维护经济的发展, 深入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 通过进口配额、政府采购、关税、贸易法等相关技术手段适度保护本国经济, 维护国家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应随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转变,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即发展贸易出口, 又鼓励进口, 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使国际贸易达到平衡发展, 使我国对外贸易既不过度对外依赖又能够有效参与国际分工, 真正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焦二卿.完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07 (5) :94-96.

[2]王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取向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53-55.

8.全球化vs贸易保护的新思维 篇八

现在我就全球化和贸易保护的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最近贸易保护非常猖獗,大家对贸易保护也非常关心。因此会议主办方起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就是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思维。

为什么会产生贸易保护?

其实,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我先讲一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经济全球化。在中国比较权威的说法,经济全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个要素是说产业结构调整已经不限于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的。美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并不是以美国的本土为舞台,而是把那些需要淘汰、需要转移的企业从东部转到西部,从南部转到北部,更主要的是从国内转到了国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这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首先就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很多产业、产业环节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从中国来看,出现了全球产业向中国大转移,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年来,我们吸引的外资越来越多的原因。四年里面,我们吸引的外资已经超过了2700亿美元。这是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一个直接结果,是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的表现。

其次,在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了就业机会的转移,很多发达国家转移自己的产业和产业环节的同时,也就丢掉了很多国内产业机会。这样的话,国内产业转移的结果就会形成就业机会的流失,在国内产生了强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国内政治的运作之下形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结果。

结论是什么呢?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转移,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就业的转移,就业的转移形成了国内政治的压力,国内政治的压力形成了贸易保护主义,这就是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在联系。由于我们中国现在成为全球产业大转移的一个重要地方,所以中国也就成为贸易保护主义重要的目标,这是一种逻辑的结果。

我们应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下面我想重点谈一谈,我们怎样来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首先,对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过度反应。我们应该看到:对中国实施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它的必然性。

第一,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了,贸易摩擦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中国很多产业部门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强。日本市场上70%的纺织品都是来自于中国,这对于许多国家来讲,是很难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大家对于贸易保护主义要有基本一致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中国遭遇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是中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了全球化。当中国的很多行业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能力的时候,中国经济也正在积极深入地参与全球化。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出口增加很多,但是真正遭受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的在2003年也不过只占了中国整个贸易量的0.5%,去年也不过就0.3%。虽然报纸上炒得沸沸扬扬,实际上也就是不到1%。不到1%的产品遭受了贸易保护,为什么要过度反应?全球贸易摩擦出现最多的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因为它们贸易量比我们更大,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中国成为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热闹的战场,更不要把这样的贸易保护政治化。

其次,我们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要积极应对。虽然我们遭受损害的只有几十亿美元,但这也是很大的数字,对于很多遭受反倾销的企业来讲,有时候损失是百分之百,有些行业遭受的损失很大。所以我们对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要反应过度的同时,我们更要积极应对,所有遭遇到影响的企业都应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在这方面政府要支持,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企业要积极应对,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紧密合作,我们才能认真地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应对贸易保护的措施是什么?

具体措施来讲,首先,对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两手都要硬:对外交涉要硬,对内统一思想。

对外的时候,第一,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那些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进行交涉。比如说,有些人把国内失业的根源统统加在那些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国家,但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失业产生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产业转移。去年10月份,美国《商业周刊》有一篇文章讲到:美国的制造业在过去三年里减少了270万个就业机会,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对欧洲和日本出口的减少。所以美国过去几年来的贸易逆差增加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欧洲,并不是来自于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对美国非常明确地指出:美国的失业,特别是制造业方面的失业,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美国的主要贸易国是欧洲和日本。

第二,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若不适时地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迅速转移,在他们国家制造新的机会,这是国家和政府的失职。比如说纺织品,十年以前就知道纺织品在2005年要配额取消,但是发达国家迟迟不动,使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适应形势,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失败,不能把它怪罪于其它国家纺织品出口竞争能力的增加。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特别要让它们知道,搞反倾销也好,搞其它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好,可以保,但是不能滥用,更不能提出中国威胁论。

我们除了对外交涉要硬以外,对内要统一思想、整顿贸易秩序。我们怎么样统一思想?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国际贸易组织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有一些客观因素;也应该看到,国际上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不能说一个国家搞反倾销就是搞贸易保护主义,因为我们中国商务部有产业损害调查,我们对于外国的很多产品也实施了反倾销,不能说我们中国也在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我们是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体系来保护自身。我们要认识到反倾销是保护国际贸易秩序的正当手段,我们反对的不是反倾销,我们反对的是对于反倾销的滥用。国际上的产品有它们的产品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和其它标准,因为其它国家要求用这种标准,就认为其它国家是用贸易壁垒来实施贸易保护,这种想法会妨碍中国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身的产品质量。

其次,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多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增加进口。我们现在有相当的贸易顺差,中国的贸易政策,基本政策还是希望贸易顺差。在国际贸易当中,进口和出口比较起来,进口国、进口商始终是最大的赢家。所以中国要慢慢转变只有出口好,进口就不好的陈旧观念。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阶段,我们用外汇,通过我们的进口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我们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中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思维。否则的话,我们外贸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对于国内经济的支撑。应该让进口成为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再次,我们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的出口要顾及其它国家的利益,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纺织品出口,在配额取消以后要实施一些自我限制?这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其它国家的利益,有些人也对于我们在入世谈判当中所形成的第42条有很多非议,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我们在进行谈判的时候,主要的压力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生产纺织品的国家,包括我们最好的盟友巴基斯坦、土耳其这样的国家。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做的事情。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在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品出口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出口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同时顾及到整个全球化市场的秩序和其它国家。

最后,在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要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内部的恶性竞争常常是形成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都是这样说:我们并不怕外国企业的竞争,我们就怕国内同行的竞争。

所以我认为: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我们第一是要认真对待,第二是重在防范,这是最好的策略。由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冷静、理智地处理好这个问题,而且争取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会损害我们整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不会损害全球贸易的环境,从而在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合作当中实现中国和国际企业的双赢!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上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1 憧憬美好集体 学案下一篇:许家庄小学师德演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