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

2024-07-08

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通用12篇)

1.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 篇一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年的10月28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七律《登高》。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

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它要求人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潍坊四中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老。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2.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 篇二

从事潮丑表演艺术十几年以来, 我深感潮丑的艺术天地广阔、特色鲜明、个性迷人。潮剧丑行可细分成十大类型丑, “放而不扬, 豁而不露, 快而不利”是潮丑的程式特点, “蹲、缩、小”是潮丑程式的表演规格。近年来, 本人学习和传承了《活捉孙富》《闹钗》《刺梁骥》等经典潮丑折子戏。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 除了细致地领悟老师的授课, 认真地学习程式表演特点和表演技巧外, 我着重于对剧本和人物的分析和体验:《活捉孙富》和《闹钗》都是潮丑中的项衫丑戏。项衫丑是生行的丑化, 多演年轻的公子哥儿, 项衫的运用讲究干净、优美, 注重水袖、折扇工和项衫等技法的发挥。《活捉孙富》中的孙富和《闹钗》中的胡琏, 他们是同一类型丑中的两个不同人物个性的戏剧人物, 个性鲜明。孙富是富豪奸商, 交官结府, 贪财好色;胡琏是官家子弟公子哥儿, 读书人却胸无点墨, 终日闲游浪荡。项衫丑虽然是这两个人物的共性, 但, 类型不能代表典型, 为了准确地创造出鲜明的艺术个性, 因此, 在塑造人物过程中所运用的唱, 念, 做, 打等潮丑的表演程式也就有了质的区别。这两个剧目所运用的潮丑表演技巧也各具特色, 《活捉孙富》一剧重点突出在“捉”字, 老一辈艺术家就创造并运用竹交椅来体现孙富被杜十娘活捉时的丑态;《闹钗》以闹字作文章, 胡琏通过手中折扇的开、合、颤、翻、摇、抛、绞等技法来突出胡琏轻佻、浮夸、小气、造作、胡闹的性格。这样的人物创造, 典型鲜明却又不失类型的色彩,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刺梁骥》一剧中的万家春是江湖相士, 万家春一角以潮丑的踢鞋丑应工。踢鞋丑多演闯荡江湖, 出入草莽或市井码头的低层人物, 多为有正义感的正面人物形象, 表演注重腰腿工, 常模仿动物的动作, 如壁虎、螳螂等。在潮丑传统折子戏《刺梁骥》中, “相梁”是全剧最具表演特色的戏剧情节。它主要是通过万家春手中的折扇配以蹲、缩、小的潮丑程式动作来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的变化, 生动地把万家春这个老江湖的世故、干练和机警的人物个性贴切生动地表达出来。《刺梁骥》一剧, 丑角的表演极具特色, 是踢鞋丑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传承的目在于继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还应加于发扬和发展, 才能使艺术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老一辈艺术家传下来的宝贵艺术经验, 是我们后学者的基础, 而且要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加以中加总结和巩固, 并在合乎“情、理、法”的前提下, 灵活运用, 加以发扬。如本人在移植剧目《活捉三郎》中, 张文远一角以项衫丑应工。《活捉三郎》与《活捉孙富》一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 同样是“活捉”, 可是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遭遇不同, 因而两剧中的人物个性明显各异;虽都是“活捉”, 可是人物的戏剧情绪、行为目的以及矛盾冲突有明显的区别。为了丰富人物的表演, 我借鉴了《活捉孙富》中潮丑交椅功的运用, 但交椅功的运用并不像《活捉孙富》那样贯穿全剧。在张文远得知阎惜娇是鬼时, 他惊慌失措, 慌忙逃窜, 拿起交椅阻挡鬼魂。在这段戏中, 我运用潮丑交椅功中的“站椅”“贴壁椅”“穿椅吊毛”等表演技巧, 充分地体现张文远被阎惜娇追捉时的戏剧效果;在接下来的阎惜娇和张文远回忆昔日情爱时的整段戏, 我把交椅作为表演的一个支点, 通过交椅的“推、倚、倒”等的灵活运用, 准确而又清楚地表达两个戏剧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为剧情的进一步发展作好积绽。又如在第六届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中, 我以《刺梁骥》参赛, 由于参赛时间的限制, 不得不尽量地约束剧本的内容。我在保持表演特色的基础上, 把“相梁”和“逃离”的戏剧情节合理地揉合起来, 在戏的结尾处, 合理地运用潮丑特有的表演步法来描绘万家春逃离虎口的形神, 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上述这两个剧目参加第五、六届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均获“金奖”。又如, 在去年继承传统剧目《续荔镜记》中饰演的海阳县一角, 这个人物原由潮丑名家李有存师傅扮演的。原来这个人物的装束是身穿长官袍,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结合自身的艺术条件和特点, 在尊重老一辈艺术家艺术创造的基础上, 在着装上作了改动, 以短官袍来扮演这一人物。因为人物着装的改变, 表演就不能“依样画葫芦”了, 故此, 在一些表演程式的运用上, 我相应地作了调整, 如站相、步法等等。这样, 既继承“人物”的艺术特点, 又能结合本人的艺术条件来地塑造人物, 得到了传承老师和行家的好评。通过这几个实践例子, 说明了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 应发挥艺术创作的能力性, 只要不逾规矩, 可以在尊重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尝试和创造, 让传统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猜想, 历代的老一辈艺术家, 他们同样也是在这样的艺术实践中使潮丑的表演技艺逐步形成并成熟起来的吧。

3.继承传统 拒绝雷同 篇三

钟声响起,大幕打开,是一壁灰色城墙与深深的城门洞。多媒体在墙体上打出现代城市繁华的景色,一女大学生出场,念着爷爷给的来信。弦乐声起,如泣如诉,把大家带回到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场景;一列地铁在行进中,车厢中乘客转眼变成了抗战时代的中国人和日本兵。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情节与人物基本参照原小说,杨晓冬进城策反伪军团长关敬陶,银环爱上了杨晓冬,高自萍叛变,金环、杨母被捕壮烈牺牲,最后,伪军团长关敬陶觉醒起义。日本宪兵队长多田是剧中主要反面人物。出新的是局外人大学生,她最先出场引出故事,又最后出场缅怀过去,诉说感想,还唱了一首流行歌曲风格的大咏叹调。这一头一尾局外人的添加,使得舞台时空的任意转换成为可能,同时赋予这部歌剧新时代的气息。

歌剧的演唱是四种唱法的结合,除开大学生是通俗唱法而外,其余以美声与民族唱法为主。扮演杨晓冬的戴玉强,扮演关敬陶的秦鲁峰和扮演多田的杨洪基是标准的美声歌唱演员;而扮演杨母的黄华丽、扮演金环、银环的孙丽英听来像是民族唱法;还有扮演高自萍的陈小涛,好象是三种唱法都不沾边的自然唱法。不过,由于全剧旋律风格十分民族化,唱法界限区分也不明显。当然,美声演员声音的力量仍然让人兴奋,大家唱起高音来都很卖劲。剧中主要角色的唱段旋律的音域展开宽阔,唱起来、听起来都很过瘾。虽然戏与音乐演员还不是很熟,唱段的诠释并未完全到位,与伴奏脱节时有发生。

《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人物都有唱段,且分量不轻。音乐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与构思。作曲家力求人物音乐性格化,让角色个个形象鲜明。音乐素材的使用十分丰富,有说唱式的对唱,有民歌式的歌谣,还有板腔体式展开的大咏叹调。这些唱段虽然民族化却并非限制在某一地域,唱来上口,听来亲切;加上主要演员表演成熟,声音不乏个性,7、8个主要角色,毫无雷同之感觉。

歌剧的舞美以写实为主,写意为辅,升降出上下几个空间,构思巧妙,换景迅速,舞台简洁则绝不单调。灯光与服装也还做得不错,为整部歌剧添色不少。此外,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没有铺张浪费的感觉。

这台歌剧的编剧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仅在于删繁就简的情节简洁,人物清楚,关系清晰;更在于文本为音乐提供了抒情与戏剧展开的足够空间,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出现或者收束的时间。虽然并未十全十美,有些地方仍有推敲的余地。歌剧作词也是相当成功,歌词讲究、简朴,上口、有韵味,紧贴场景、紧贴人物,风格十分统一,很好地继承了中国新歌剧经典剧诗写作好的传统,语言生动活泼且民族风格十分浓郁,为音乐的民族化作好了充分准备。

4.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 篇四

刘 强

尊敬的校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国庆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着心的微笑。转眼间又迎来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2016年的10月9日(即农历九月九日)迎来了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他们一些心理慰藉。我们都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多为他们着想,为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爱你们的长辈,爱爷爷奶奶,爱爸爸妈妈,让爷爷奶奶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让我们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愿他们快乐,幸福,笑口常开。让我们把开心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5.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篇五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什么时代,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在好少年张斯振身上又一次得以体现。

张斯振的妈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自打生下他后就卧床不起,后来他父亲又患脑血栓去世,整个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他稚嫩的肩上。每天早上不到5点他就得起床,烧火做饭,一口一口地喂完母亲后,他才能匆匆地扒上几口饭赶去上学;放学回家后,他先去看看妈妈,然后再去做家务,接着再温习功课,每天晚上都要11时过后才能上床睡觉。考上高中后,为了求学,不得不用平板车拉着无人照顾的母亲一起上学。比起张斯振来,有的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上要在大人三番四次的催促声中才能起床,放学回到家后,书包一扔,到食品柜里抓一把可口的零食吃,叫做作业还一肚子不情愿。常常不满于母亲的絮絮叨叨、不满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但要对比张斯振,他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目前全国上下正在贯彻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的言谈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这些都为我们大力弘扬尊老爱幼优良传统指明了方向。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我们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部分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如果你们听了以下几个故事,你们会怎么想的呢?你们是否会有所触动呢?

爸爸曾经给你讲过这么一个故事——百善孝为先。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作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吗?

我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中,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跳进冰窟窿里,奋勇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从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这种无私爱幼可感动日月的精神和品质,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因些,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学生、少先队员,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辈辈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尊 老 爱 幼

记得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也十分重视尊老爱幼。如建了许多所养老院和孤儿院,让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让那些被狠心的父母遗弃的孤儿都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度过快乐的童年。公交车上也专门为老弱病残特别准备了几个座位。电视里也经常播放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们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慈善机构捐款、捐物让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但是社会上也常常出现一些不尊老爱幼的现象。

记得,一天清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看到一个老婆婆弯着腰吃力的在垃圾堆里认真的翻着什么,只见她满头银发胡乱的盘在头上,黑黄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穿着一件破烂的灰围裙,飘落下来的几丝银发随着北风晃动,脚上穿着破旧的拖鞋,在寒风中仿佛述说着她的辛酸。我好奇的走了过去,问老奶奶您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干这种活呢?老奶奶拨了一下银发叹了口气说:“唉,为了生活呀!”“那您有儿女吗?”“当然有,三个儿子!现在都成家了!”“那您怎么不在家享天伦之乐呢?”老奶奶摇摇头说:“天伦之乐?他们都大了,谁都不愿养我这个老骨头,就只好来干这行了!”我气愤极了,大声说:“那可是犯法的!您可以去告他们呀!”“唉!都是自己的肉呀!„„”没等老奶奶说完,我便插到:“他们那么对您,您还为为他们着想。”我一想,是呀!这一告,关系不就更糟了吗?不得以呀!还是算了吧!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带着几分怜惜悄悄的走了。

6.尊老爱老彰显传统美德 篇六

尊第一文库网老爱老彰显传统美德 忠党爱国传承革命精神

黄骅市职教中心团委组织青年学生到光荣院开展献爱心慰问活动

重阳节前夕,黄骅市职教中心的20名青年志愿者学生在团委书记董丽,宣传委员吕晓梅的带领下来到光荣院探望老红军。

“九十年的红色足迹带领了一个强盛的民族,六十二年的风雨兼程建设着一个伟大的国家。”怀着对老红军无限的崇敬,青年学生们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和慰问品。

到了光荣院,学生们为老人们献上精彩的节目,首先是诗歌朗诵――《红军颂歌》,道出了学生对老一辈革命者的敬仰之情;欢快的舞蹈《好运来》,表现了国家的`富强和现代生活的欢乐与祥和;悠扬的二胡曲《赛马》p振奋激昂的红歌连唱等节目搏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活动现场,学生还为老人们奉上用零用钱精心挑选的绿豆糕,此时的大院里洋溢着不尽的欢声笑语……

接下来学生们把老人扶回房间,帮老人们梳理头发,清扫卫生。老人们喜欢这些热情的孩子,有握着孩子的手的,也有给孩子讲述红军故事的,也有语重心长的和孩子们聊天的,鼓励学生博学奋进的……看着懂事的孩子们,老人们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流露出了欣慰和幸福的笑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刻的温馨画面,润色了秋景,焕发了秋日的盎然。

7.传统聚落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篇七

天人相合、独具特色的聚落空间是乡土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 聚落的社会、环境、文化和空间营建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 当代聚落已不再局限在封闭、固定的模式下演进, 如何将传统聚落空间的营建策略进行借鉴和完善, 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与营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聚落空间的存在意义

聚落空间是乡村人际交往的主要空间, 也是乡村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村庄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有机体,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联与人际交往的结构方式, 在乡村聚落中, 个人和家庭之外天然地存在着多元的公共空间, 这是乡村中人与人聚集、交往的主要场所和空间, 经由这一物理空间才构成了乡村民众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与彼此的联系。

1) 生活中心。在传统聚落中, 大多数村民的日常生活是以院落为中心组织的, 穿过院落去做饭, 在院落里洗衣、游乐, 进行简单农活或作物晾晒, 甚至在院落里进餐和休憩。此外, 公共村落空间也是村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谷物的集体晾晒, 集市买卖的进行, 会议活动的开展, 红白喜事的操办, 邻里幼童的玩耍等, 无一不在公共村落空间中展现。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在大寨中央设芦笙场, 河沙坝设斗牛场, 赶集处有斗鸡场, 都有各自不同的集会活动举行, 节日期间更是热闹非凡。同时, 公共空间还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和信息传递的中心。2) 文化传承。聚落空间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 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精髓, 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 为附着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人情提供活动场所。汉族的舞龙会、灯谜节, 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满族的填仓节……这些节日带着历史的厚重和人们的期盼在聚落空间里持续上演。因此, 聚落空间是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传承、风韵的发扬、自身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

2 聚落空间的影响因素

1) 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对于民居及村镇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农耕社会, 为了增大作物产量, 优质的土地均留作耕地所用, 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才会被用作建筑房屋, 而村民自建的营造模式没有能力大幅度改变地形。同时, 不同地区独特的气候决定了村落布局的形式。纬度较高的东北、华北地区, 为了抵御寒冷和增大日照时间, 村落中房屋间距一般较大; 而纬度较低的华南、西南地区, 为了防晒和通风, 不仅房屋间距小、街道窄, 而且房屋的布局最利通风, 整个村落四通八达、四面临风。2) 文化思想。儒家思想和道家学义不只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也深刻影响了人们对村落建设的选址和布局。我国民居建设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 主要表现在房屋的排序上: 长幼有序, 尊卑有别, 而此尤以四合院为显著。因此, 血缘关系这条纽带决定了村落中各栋房屋的排序及位置, 同族之中, 以老为尊, 以长为首, 先长后幼, 择基建宅。在道家方面, 主要表现为风水学。近年来, 通过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 通过风水学选择的基地都与通过环境、功能和人文出发选择的结果不谋而合。基地环境的好坏, 周围氛围的优劣, 都会对人的心情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从而影响命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所谓“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就是如此。不管是天人合一, 还是道法自然, 而由此所引发出的风水观念更是极力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3) 心力情感。拉普认为“人自始就在象征符号上放下比功利的形式更多的心力”。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特点, 即其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缜密的思考能力。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余, 人类在周边事物上放置了自身众多情感和思想, 在方便生活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境界。社会所赖以维系的不仅仅是物质功利的力量, 它必然还需要受到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传统伦理、道德信念、血缘关系、生活习俗的影响。因此村落不仅是满足人们生存功能的构筑物集合体, 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的梦想体现。村落中的祭祀空间、祠堂礼堂、戏台鼓楼, 更是人们敬畏自然、尊崇先祖、颐养情操的体现 ( 见图3) 。而且, 一个村落的布局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聚落的整体氛围: 和睦、混乱或活泼、肃穆 ( 见图4) 。

3 当代新农村建设中村落空间的缺失

1) 缺乏院落, 造成生活不便。新农村建设现多采用住宅小区模式, 然而村民上楼后失去了以往生活的核心空间———院落, 加之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未曾改变, 导致村民生活出现诸多不便。首先, 作物晾晒和储存空间遗失, 农具无放置空间。小区内兵营式排列无大空间晾晒作物, 窄小的地下室潮湿阴暗, 亦无法作农产品储存之用。再者, 大型机械农具无法驶入小型汽车车库, 久置室外, 损坏严重, 村民的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小型农具上下楼搬运不便, 且储存空间不足。其次, 禽畜养殖空间缺失。自家养殖禽畜是农村生活的传统, 既可处理剩余食物又可提供肉、蛋等营养食品, 院落消失后, 原有禽畜无处安置, 传统生活被强制打破, 造成一定食物浪费, 又增加了村民生活经济负担。最后, 从情感需求上来说, 由半开敞院落生活到楼房的转变, 多给村民造成心理上的压抑, 不符合人性化设计要求。

2) 村落合并, 选址不利劳作。古代村落的选址非常考究, 结合水源、植被、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 力求在自然中选取最适合人类居住、生活、耕种的地点。加之合理的布局, 妥善安排村民各项日常生活, 追求洁净、舒适、有序的生活。如安徽宏村, 整个村落按照牛的体格布局, 活水穿插其中, 湖泊成映, 气流通畅, 家家有活水, 户户易耕田。现代新农村建设多采取合并政策, 数个小村落合并为一个大村落, 集体搬至一个大型社区居住。但是鉴于社区选址未经详细研究, 且各人耕地的位置未曾改变, 导致众多耕地远离居住区, 徒增了农民跋涉去往农田的路程; 又因合并之前未经详细调查, 导致被强制住在一起的不同族姓的人们之间产生众多矛盾, 非常不利于群众的和谐共处。

3) 兵营排列, 公共空间断代。过去, 民众没有能力大幅度改变自然环境, 因此尊重自然这个选择既是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 又实属无可奈何, 然而正是这种无能为力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使中国的村落具有高低错落、疏密有别的独特气质。对比今天, 我们虽不算富裕, 但对于改造自然的能力却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很不幸, 随着这种力量的增强, 却把尊重自然的原则忘记得一干二净, 那么得到的报应是什么, 就是单调得如同兵营一般的行列式, 而且不分天南地北, 也不分山区、丘陵与平原, 最终, 都统统地铸入了一种模式。模式的单调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情绪, 兵营式的小区布局减弱了人与人之间向往交流的氛围, 削减了邻里的亲密度, 易造成人情冷漠的负面影响。村民出了家门便是街道, 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都只能在街道中进行, 既缺乏安全感又缺乏感情寄托。现在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建设几乎是一个空白, 乡村宗祠等传统公共议事场所遭到毁弃, 村民没有地方聚众议事聊天, 村口的古树、街边的水井、屋前的大青石全部消失不见。公共空间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小孩子没有了健康成长的自然环境, 成年人没有了相互倾诉交流的场所, 老年人没有了颐养天年的氛围, 各种集体活动失去了合理的场所, 如健身、大集会、闹元宵, 以及村民一直非常重视的红白喜事。

4) 公建缺乏, 或规模不合理。农村的公共建筑建设一直是新农村建设中考虑欠缺的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 公建的问题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公建缺乏; 二是公建规模不合理。公建设施的缺乏阻碍了文化建设的进行, 新农村社区中没有用来阅览书籍、观看电影、交流娱乐等的场所和设施, 使书籍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传播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此外, 新小区中还有很多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建严重缺失, 例如幼儿园、卫生站、农用存车场、晾晒谷场, 还有举行红白喜事所需的礼堂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 公建虽然建起来了, 但是规模不符合村落小区的规格。有些公建过于追求奢华场面, 导致规模过大, 不仅浪费资金, 又增加了居民消费所需金额, 使村民望而却步, 没有起到公建应有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城乡由二元分离的结构逐渐走向城乡协调及一体化发展, 当代聚落空间营建面临很多的现实矛盾, 民众的人文情态文化与生活也发生着变化。因此, 我们在当代聚落空间的营建中既要切实地借鉴传统聚落合理的营建策略, 还要立足现实, 扬弃传统中不合理的成分, 从而使当代聚落的良性发展选择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营建策略。

摘要:论述了聚落空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从院落营建、村落选址、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 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并对聚落空间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以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合理进行村落布局。

关键词:聚落空间,院落,村落,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吕红医, 李立敏, 吕昀.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J].新建筑, 2004 (6) :99-100.

[2]曹雩.山区农村聚落的布局与空间组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11 (1) :124-125.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兼论改革前后乡村社会秩序的演变轨迹[J].人文杂志, 2004 (6) :56-57.

[5]廖雪泓.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 (3) :118-119.

[6]黄怡, 刘璟.北美农村社区规划法规体系探析——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 2011 (3) :150-151.

8.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篇八

一、在理论与实践中思考音乐发展的道路

音乐创作是一种实践,可以说,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依托的中国新音乐创作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在进行之中;从各个学院的各类音乐节、音乐会,到各个地区、各个音乐厅或剧院的音乐会都在上演新创作的作品。新音乐的发展直接体现在这些音乐会中。同时,音乐创作也离不开理论。在各种活动中安排的研讨会、座谈会或交流会,甚至在音乐会中穿插的节目介绍,都在向人们传达着音乐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正是一种用理论记录实践的方式和思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音乐包括三种性质:超越性、创新性和延续性。这三种性质不仅是新音乐的理论品格,也是新音乐的实践导向,只有在不断的超越和创新中才能延续历史,发展历史。从而,他指出了新音乐是具有实验性的,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音乐的实验性一样,中国21世纪的新音乐创作同样是实验性的,但是只要坚持超越和创新地延续历史,那么这些新音乐创作的实验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就会留下许多经典。他的发言高屋建瓴,把新音乐创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宏观的思维聚合在一起并表达出来。另外,他还提到研究性,实际上也是希望我们不断对音乐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反思,使之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出传统与创新。《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实践的理论积淀。

二、在历史总结和评述中积累音乐文化成果

《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始于2009年,每年一卷,目前已出版三卷(2009年、2010年、2011年),每一卷的核心内容均以综述的形式,分院校记录了每一年与新音乐创作相关的活动及作品演出等方面的信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在“《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报告”中对于《年鉴》(下文多用简称)的编撰从发起到经过,这几年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叙述,不难看到,一位对中国当代新音乐发展怀着无比热情和责任感的学者发起了一项非常艰辛的却非常有意义的“工程”。记录历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评论历史,更是需要勇气和学识。《年鉴》内容所反应的正是在记录中总结和评述历史,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年鉴》从2009年的“年度创作”、“重大项目”、“专题访谈”和“文献综述”四大板块,逐年增加了“年度观察”、“作品选辑”、“年度人物”等板块内容,不仅更丰富、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了中国新音乐创作的成果,而且更重视总结、提炼和评价新音乐的得失。钱仁平教授提出,《年鉴》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考。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清晰地说明了《年鉴》的意义和性质。他指出,年鉴具有“鉴照意义”,不仅是编年史,而且是工具书、对照书,“以史为鉴”是它的性质和功能。正是因为年鉴具有参照、鉴别、鉴定、警示和鉴知的功能,因此《年鉴》应该“有主题”、“有限定”和“有重点”,是倾向于“新思想、新语言、新技法和新音响”,更重要是,他认为应该在保证《年鉴》的客观价值基础上提升主观价值,在保证史料价值的同时提升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才是“鉴”的真正涵义。正是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才是新音乐发展的态度,才能从精神的高度推进中国新音乐思想的发展,推动更杰出的新音乐创作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思考,又如何能更好地创作?作曲家何训田教授指出,《年鉴》应该具有自己的观点、特点和独立思想,实际上也回应了钱仁平教授的“中国立场”和“问题意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以自己曾经多年编写《中国音乐年鉴》的经验,希望《年鉴》能为中国音乐界贡献杰出人物,同时提到既然难以求“全”,何不突出其“特”,也希望《年鉴》不仅在编写的体例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更应该在观点上有独到的见解。原《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于庆新建议,《年鉴》应该增加“音乐思潮”(创作问题)和“音乐评论”等板块,从而提高《年鉴》的思想性和学术性。这一点也是这次会议上大家的共识。他还建议将“十大新闻”板块改为“重大新闻”,从而避免某些强势媒体为炒作、拼凑诸多“十大”而出现的挂一漏万或滥竽充数。

三、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9.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 篇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高一(2)班的罗喆涵。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刚送走了一个让我们感恩的节日——九九重阳节。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历来对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宋诗词中有许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句。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古代就有“百里负米”“戏彩娱亲”“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无数动人的孝的故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经成为做人的准则。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已经过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尊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湿润了多少听者的双眼,触动了多少游子的心灵,道出了多少天下父母心。一首歌为何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回应着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呼唤!

亲爱的同学们,尊老敬老,绝不只是“纸上谈兵”,应该付出真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敬爱,才能做到。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把敬爱自己长辈之心推及所有老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够真正做到全社会的尊老敬老。尊老敬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应该经常去看望老人,陪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时,我们也要向社会上的老年人伸出关爱、帮扶之手。上下公交车,礼让老人,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等等,虽然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最美莫过夕阳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幸福、安康!

10.缅怀先烈继承传统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培育少先队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引导他们知道并理解自己的成长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召开班委会议,布置各小队任务。

2、各小队在中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准备节目。

活动过程:

一、整队。

1、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人数,请求活动开始。

二、出旗。

三、唱队歌。

四、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甲—常宇婷、乙—许率先)

活动过程:

甲:队员们,当你高唱队歌时,可曾想过该如何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

乙:队员们,当你行队礼时,可曾想过该如何为鲜艳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甲:知道吗,祖国面临危险时,是靠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最终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乙:民族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甲:今天,让我们从了解开始,努力培育、弘扬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甲:回首我们中华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乙: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是我们学习民族精神的好榜样。譬如:公仪休拒收礼物、屈原投江、岳飞精盅报国、林则甲虎门硝烟等等。

甲:让我们先来看看公仪休为何拒收礼物吧!

甲:公仪休真是一个廉洁、无私的好官。

乙: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是我们学习民族精神的好榜样。

甲:请听第四小队汪研同学带来的“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

乙: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我们的民族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时期。

甲:那时的祖国忍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

乙:那时的人民遭受着侵略者的百般欺凌。

甲:就在那时,传来了响亮的声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乙:他,就是12岁的周恩来。

甲:请听第一小队臧佳贺同学带来的故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有一天,校长亲自给学生讲怎样立志。讲到精彩处,他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

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乙:还记得那个小小的放牛郎吗?

甲:是王二小!

乙:他人虽小,可是个大英雄呢。

甲:请听合唱的“歌唱二小放牛郎”。

乙:雷锋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已深深地熔铸在人们心灵深处,雷锋精神始终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甲:每年3月份也就成了全国学雷锋活动月。在大家学习雷锋同志的热潮中,雷锋这个名字在中国人民心中敬仰了40余年,雷锋精神在中国弘扬了40余年。

乙:下面请听张丹丹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故事:《一次义务劳动》。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乙: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柱,是鼓舞我们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伟大动力。

甲:是啊。我们的先辈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撒热血,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们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今天幸福的生活,还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

(结束语)

乙:祖国的下一代是我们。为了让大家充分弘扬民族精神,也希望大家将来能够为祖国、为民族作贡献,我们郑重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倡议:

甲:1.从小事做起,磨砺自己,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乙:2.艰苦朴素,关爱环境,珍惜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尽量不浪费各种资源。甲:3.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做一个会学习,爱学习的人。

乙:4.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甲:5.以伟人为榜样,时刻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骄傲。

乙:最后,让我们用誓言以表达我们的决心:继承革命传统,宏扬民族精神,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全班)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乙:请辅导员讲话。

五、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我们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关系着祖国发展的兴衰,民族复兴的成败。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继承传统,把民族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

六、呼号。

七、退旗。

11.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十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的祖先把饮食提升到治国安帮的高度认识的名言。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烹饪作为中国饮食活动的核心和基础,已成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以“选料广泛、技法众多、口味多变、品评多元”等特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它是透视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好的窗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窗口里都可显示的特别清晰。中国文明史,其实很大部分都体现在具体的饮食活动之中。近年来人们对饮食生活从质量到内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发展到今天人们要吃品味,吃文化。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大提高,社会大进步的具体反映。

在烹饪艺术和饮食文化日新月异深刻大变化的时期,面点制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面点是“面食”和“点心”的总称,因所用原料主要是白色面粉和米粉,故同行中称为“白案”或“面案”。我国面点制作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面点是以各种粮食、果品、鲜虾、禽蛋以及蔬菜为原料,配以多种调味品,经不同的加工方式而制成的各种主食、小吃、点心。它的制作包含了色彩的搭配、造形的设计、精细的刀工、不同的制法等。所以说它是烹饪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俗话“一招鲜,走遍天”,拥有别具一格的特色面点,是每一个有志面点师积极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现代面点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传统,从中吸收有益的知识,积极吸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方可形成深厚的底蕴,烹饪技艺之树才能枝繁叶茂。作为一名龙的传人,中国面点师有责任学习、挖掘、发展中国传统面点,为弘扬中国面点尽一份力。创新是面点发展的永恒主题。新潮流行面点是面点发展的时代体现。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面点师是否有发展后劲。及时了解流行面点,关注面点创新动向有助于每个面点师紧跟时代步伐,永葆技艺青春。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开拓创新,必将使我们祖国的烹饪艺术和饮食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12.值得继承的语文教育传统真经 篇十二

作为文明古国, 我国的语文教育内蕴深厚宏富, 理念朴实纯真, 方法异彩纷呈, 经验独树一帜。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成为夺目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文化遗产。毫无疑问, 正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真经, 才奠定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根基。

真经之1言文教育的原始情结———生活、言语、文字

我国的语文教育孕育并起始于原始时代渗透在生产生活中的言文教育。所谓“言文”, 即当时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交际言语和文字符号。当时的言文教育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但它对于生活、言语、文字的原始情结, 却为我国此后的语文教育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坚实基础。生活、言语、文字, 正是我国语文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1.生活教育是语言学习的课堂

言文教育期的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分离出来, 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因此那时的语言学习始终渗透并融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基于吃、穿、住的需要, 必须学习和参加渔猎、人工取火、缝制衣服、制造生产工具等活动。在氏族村落内部, 人们也需要参与选举、管理、集会、习武、祭祖祀神、节日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这样的过程中, 就处处包含着语言学习的因素。那时人人参加劳动, 人人也同时接受教育;成人做什么, 儿童也就跟着做什么;大人怎么说话, 小孩也就学着怎么说话。学生活就是学语言, 学语言就是学生活。语言既来自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可见, 当时言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生活, 生活教育是语言学习的大课堂。

2.言语习得是母语教育的胚胎

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就是言语习得的母语环境。人们在这样的群体中, 以口耳授受的方式, 运用口头言语传授和推广生产劳动技能、交流和推广生活常识, 而言语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进而形成了许多口头言语作品, 除了一般的见闻、故事和传说, 更有谚语、歌谣、神话、寓言等口头文学。可以想见, 丰富多彩的言语作品, 正是言文教育取之不尽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教材。以此为载体的母语教育, 就是通过“言”的口耳授受形式实施的。可以说, 这种粗糙但生动的原始的言语习得过程, 正是母语教育的胚胎。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言语, 在言语实践中了解和把握语言规则, 通过把握语言规则提高言语能力和水平, 这一过程所体现的异常朴素的道理, 正是语文教育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母语习得规律。

3.文字读写是国文教育的滥觞

在氏族公社末期, 文字产生了, 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们利用文字, 既便于知识的记录积累, 又便于知识的广泛传播, 从而使信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正是从文字产生以后, 在口头的言语教育之外, 又有了书面的文字教育。但是, 掌握文字并非易事, 要进行文字教学, 就要有传授文字、从事施教的专门人员和专门场所。那时人们在雏形的学校里学礼、学射、学御、学艺, 同时也学习说话、文字书写和认读。从此, 比较完整的言文教育就以最粗放的形态得以实现了。

于是, 言文教育就有了又一条重要途径, 那就是文字读写训练, 它是国文教育的发端, 是后来语文教育的基础。由于文字数量多、结构繁, 难认难写, 花费时间, 因而使得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商代的学校还开始出现单独的文字读写教育。甲骨中发现了不少练字的骨片, 反映当时曾选用笔画简单而经常使用的干支文字作练习, 习字经历了示范、模写、练习的过程。例如一甲骨片上有五行字, 重复刻着从“甲子”到“癸酉”十个干支, 细加比较, 其中一行刻得整齐精美, 其他四行则歪斜不整, 中间还夹着二三个刻得整齐的, 很不协调。据郭沫若分析, 那一行整齐精美的字是教师刻的字样, 另外四行是学生的练习, 当中夹着那几个较整齐的则可能是教师手把手所刻, 因而显得较合要求。这是商代文字教学的实际物证, 反映了当时文字教育的情形。从那时开始的这种以文字读写训练为基础的教学传统, 对以后绵延几千年的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直到今天仍为我们所重视。

真经之2古文教育的执着追求———读写、教化、交流

紧接着言文教育期, 我国从奴隶社会末期开始, 进入了语文教育的古文教育期。古文教育期与言文教育期的区别, 主要在于有无正式学校的设立。自从有了教与学的固定场所, 包括学习语文在内的文化教育就走上了比较正规的道路。那时除了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仍然延续着口头言语学习, 在学校中比较普遍的做法, 学的都是书面的“文”。而“文”的学习多以“五经”“四书”为教材, 或以历代名家名篇为范本。有读专书的, 也有读选文的。不过, 那时包含语文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不分文、史、哲, 也不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若说这也是一种语文教育, 自然只能说是广义的语文教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在这样的文化教育中, 语文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当时的学校十分重视读写的基础训练, 重视诗书的教化作用, 重视文化的交流发展, 这可以说是我国当时古文教育的执着追求, 也可以说是古文教育的主要理念。

1.读写基础观

读写基础观是古文教育的执着追求和重要理念之一。这一基础观一般分为两步落实:第一步是学习识字和写字, 第二步是学习阅读和写作。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一直十分重视识字和写字, 把它视为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蒙学课本多以“三、百、千”1为代表, 教学时都从教识字开始, 进而再指导练习写字。

读书和作文则是在识字和写字训练的基础上学习的。王充所说“手书既成, 辞师受《论语》《尚书》, 日讽千言”2就是这个意思 (“讽”指诵读) 。而多读, 则是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都强调了多读的神奇效果。

古文教育期对写作训练也足够重视, 当时在强调多读的同时, 还强调多写。例如欧阳修就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又如唐彪在《读书作文谱》里就说:“文章惟多作始能精熟”, “读十篇不如作一篇”。可见, “多读多写”早就被历来学者认作是语文学习的地道真经。

2.诗书教化观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古文教育期, 诗书教化向来广受重视。教化的宗旨, 在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教化的方式, 则所谓“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寓教于诗, 寓道于文”, 即在诵读诗书的过程中以和风细雨的方式促使人伦道德的潜移默化, 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和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和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和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和人定胜天思想等。

诗书教化需要有诗书教材, 当时主要借助于“五经”“四书”。同时还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古代神话传说, 先秦诸子百家、诗经、楚辞, 两汉的史记、汉书,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历代散文等。此外还借助于各个时代的典型文体和名篇佳作。通过这些典范性作品的教学, 达到“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一时期的诗书教化中, 诗教是一种特别突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而《诗经》则是诗教的主要内容之一。孔子强调:“不学诗, 无以言。”3又说:“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4随后, 韩愈也十分重视诗书教化, 要求通过诗教提高人们的人伦道德水平。同样, 朱熹也主张“读书穷理, 当体之于身”5, 即达到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

古代语文教育中的诗书教化观, 对于我们客观地审视传统、批判地继承传统, 通过消解时代局限、剔除封建糟粕, 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系, 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深刻的启示作用。

3.交流发展观

古文教育理所当然地是在内外文化交流的推动下发展的。就内部交流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儒、道、法、墨、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大学派, 后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鼎盛”时期。南北朝时期更是国内各民族之间文化大交流的阶段。文化交流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 使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得到蓬勃的发展。

至于对外交流, 自秦统一中国以后就有很大的发展。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特别是印度佛教以及雕刻、乐器的传入, 使我国的文化教育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 当时中国与西方、南方及东北各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包括与日本、朝鲜互派留学生,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到了魏晋时期, 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 佛经用玄学语言加以翻译, 使汉语吸收了不少外来语, 部分佛经也作为汉语文教育的教材使用。隋唐五代对外文化交流更是日益频繁, 成为唐朝社会繁荣、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唐朝高僧玄奘为探求佛理, 历尽千难万险, 终于从印度取到了真经, 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对于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汉语里有许多词汇如“世界”“刹那”“功德无量”“五体投地”等都来源于佛经。日本在我国隋唐两代不断派僧侣和学生来中国留学, 把中国的文化和各种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差不多和盘吸收了过去。与此同时, 国外的逻辑学、音韵学、新医学等也相继传入中国, 明代杰出的启蒙教育家徐光启还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当然, “学习西方”与“全盘西化”正如“继承传统”与“全面复古”一样有着本质的区别, “洋为中用”跟“古为今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在学习理科和数学等的同时, 也引进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先进的思想成果, 从而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内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对于今天我们探索语文真谛、改革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有着很好的启示。

真经之3语文教育的朴素经验———学法、教法、家训

注重“过程与方法”是语文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要义之一, 我国古文教育时期就十分重视学法、教法和家训, 而且具有学法与教法并重、读法与写法并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的特点。所有这些, 都不仅可供吸收精髓, 从中得到借鉴, 而且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创新出符合现代要求的新手段、新方法。

1.学法普及化

我国古文教育期的语文教育中, 执教的学者们都非常重视对学子的学法指导, 简直达到普及化的程度。由于这些学法都来自执教者自身, 然后又用来指导学子, 所以“学法普及化”其实就是“学法教法化”, 大有我们今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味。至今还值得我们借鉴的学习方法仍有很多。例如记诵和积累, 即多诵读, 边读边记忆。又如多闻和阙疑, 也即要常见、常闻, 多观察、多体验;读书时做到先要有疑, 有疑处又“须看到无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6。又如熟读与精思, 即读与思互相为用, 熟读与精思也互为表里。古代学者十分讲究和强调这一点, 要求熟读以诵读为基础, 熟读又是深思的依据, 不深思就得不到书中的情味和理趣。由于读和思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熟和精的关系也就不可分割。

古人指导读法的书相当多, 如《朱子读书法》 (宋·朱熹) 荟萃朱子平日之训, 而节取其要, 定为读书法六条, 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又如《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元·程端礼) 强调读书要遵从一定的程序, 同时汇集了许多读书方法。与此同时, 指导写法的书也很多, 如评点文章精粹的《文章精义》 (宋·李深) , 评介名家名篇命意布局独到之处的《古文关键》 (宋·吕祖谦) , 倡导写“放胆文”“小心文”的《文章轨范》 (宋·谢枋得) , 以及《古文笔法百篇》 (清·李扶九) , 《学海津梁》《幼训》《少学》 (清·崔学古) 等。古人的这些经验之谈, 对于今天广大学子的读书作文仍然有着十分有益的指导意义。

2.教法学法化

如上所述, 古文教育的通常教法, 都来自执教者自身学习的实践, 是他们自学方法的提炼和升华, 真所谓“教法学法化”。正因为如此, 当时最受推崇的教法, 至今仍是我们语文教育中值得借鉴的。

当时关于阅读的教法, 已经十分成熟。例如导与喻。导, 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诱导和引发学生思考。喻, 要求教师善于打比方, 使学生触类旁通。又如序与贯。序, 强调了教习方法的系统性和序列性。贯, 强调了教习方法的连贯性和原则性。朱熹将“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列入书院教育的学案, 视“学、问、思、辨、行”为序, 把由学到行作为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再如适与问。适, 即因材施教。问, 即启发提问、适时反问。所有这些教法, 因为都与学法紧密相连, 所以都具有“学法化”的意味, 因而也更具有实际的效果。

关于作文的教法, 同样是执教者切身感受的体现。例如关于作文指点法, 强调多读多作虽然必要, 但还需要先生指点作文法度。又如关于集中作文效果好, 认为它可以集中全副精力, 且目标明确, 致力专一, 有利于激发写作灵感, 越做越巧, 越做越灵。再如关于讲究改文的教学技巧, 要求改文时精思细致, 要待心意虚平时细改, 修改时不可追求靡丽等。

古文教育期的私塾中还常有一种融合教法和学法、体现师生合作互动的功课叫对课, 即对对子。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道:“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去, 从三言到五言, 终于到七言。”对课实际上是一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训练, 还包含了修辞和逻辑的修养, 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 应用范围最广泛, 生命力最强, 最精练也是最经济适用, 为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是一种值得发扬光大的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语言规律的极好的教学方式。

3.家训示范化

古人很讲究家庭教育, 而那些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 更认为“天下之本在家”, 家齐, 然后国治;国治, 才能天下平。他们在家教中“教书育人”“身体力行”, 为学子作出示范, 而其家训又可作为广大学子和家庭的样板。北齐梁颜之推的《颜氏家训》20篇, 是我国最早的家训书。之后, 宋有司马光的《家范》, 明清时这类家训书更多。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世称《朱子家训》, 是清代影响最大的家教书, 几乎成为全社会家庭教育的教科书。诸葛亮《诫子书》、司马光《训俭示康》等也都是家训名篇, 而且都曾被选作语文教材。这些家训书尽管在宣扬忠臣义士、贤妻良母等封建意识方面有很多消极因素, 但还是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古代的家训启示我们, 语文教育确实不应限于校内, 每一个学生家庭, 乃至整个社会, 都应是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的大课堂。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语文教育, 就只能是一种跛足的语文教育。

摘要:作为文明古国, 我国的语文教育内蕴深厚宏富, 理念朴实纯真, 方法异彩纷呈, 经验独树一帜。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成为夺目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文化遗产。毫无疑问, 正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真经, 才奠定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 王充《论衡·自纪篇》。

(3) 《论语·季氏》。

(4) 《论语·阳货》。

(5) 朱熹《学规类编》。

上一篇:观感动中国2014有感吴一君下一篇:爱的400字作文:爱,从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