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协发展部活动策划

2024-10-08

职协发展部活动策划(共6篇)

1.职协发展部活动策划 篇一

职协周年庆策划书

目录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形式 六.主办单位 七.参与人员 八.前期工作 九.活动流程 十.经费预算 十一.参与游戏

一.活动主题

欢庆职协诞辰五周年

二.活动目的庆祝协会诞辰,加强协会成员的协作能力,提供个人展现舞台。同时,塑造职协形象,扩大职协的知名度

三.活动时间

12月24日(星期六)晚上19:00——21:00

四.活动地点

待定

五.活动形式

综合型文艺表演

六.主办单位

职协规划与发展团支部

七.参与人员

全体协会成员,嘉宾,广大学生

八.前期工作

1.确定各组的表演节目,各组负责人负责跟进,12月20日中午完成排练.12月20日中午彩排。表演嘉宾不用出席(地点待定)

2.节目表演单待各组及嘉宾的节目确定后。由五位负责人及大二师兄师姐商量决定

3.各组节目所需音乐,12月18日前提交(负责人:策划组方泽森)

4.签到表,邀请函,海报的制作(负责人:宣传组黄日潮)

5.购买物品及其清单(负责人:秘书组李晓玲)

6.奖品,资金,拉赞助(负责人:外联组黄娇研)

7.邀请会员,发送邀请函,邀请表演嘉宾(负责人:拓展组詹文令)

8.会场布置,各组协同(要求每组至少三人)(负责人:策划组方泽森,秘书组李晓玲)

9.现场签到,人员统计,联系未到人员(负责人:秘书组李晓玲)

10.现场维持,机动人员(五位负责人及大二师兄师姐)

11.主持人:二男二女(协会成员自愿报名,优先考虑负责人)

12.PPT制作:各组负责人提供排练照片(大二师兄负责制作)

13.节目开始前的音响,PPT,音乐等的检查工作(负责人:策划组方泽森,宣传组黄日潮)

14.奖品,惩罚物品,游戏道具(由机动人员负责)

九.活动流程

(注:预期节目八个,五个组各一个,五个负责人另外排一个,两个嘉宾两个节目)

16:00——18:30布置会场

18:30——19:00协会人员,嘉宾,观众进场

19:00——19:20晚会开始,团支书和指导老师发言

19:20——19:45三个节目

19:45——20:00游戏一

20:00——20:15两个节目

20:15——20:25游戏二

20:25——20:50三个节目

20:50——21:00集体唱会歌,切蛋糕

21:00——21:10嘉宾观众退场,协会人员清理教室

十.经费预算

1.布置会场所需物品(气球,彩带,双面胶,打气筒…..)40

2.游戏环节的奖惩用品(芥茉,饼干)20

3.邀请函及海报10

4.租用场地60

5.购买蛋糕80

6.其他支出40共计:250

十二.参考游戏

1.七拼八凑

要求:参加人数30人,分成三组

道具:托盘,背景disco音乐

游戏规则:要求大家分组坐好,每组选出一名接收者,手持托盘站在舞台上,其他小组人员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提供物品放到托盘中,最先集齐物品的小组获胜。(背景音乐起,主持人开始宣读物品,每一个隔一定时间给队员准备,慢慢加快速度)

2.谁懂我心

2.以活动促发展 篇二

一、数学活动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一课,如果教师只是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肯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我们不妨设计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的数学操作活动,通过直观操作、数形结合让学生发现算法,感悟算理。例如,学生在探究[45]÷2的计算方法时,先将一张长方形纸平均折成5份,用阴影表示出其中的4份,即[45],然后将其平均分成2份,看看其中的一份是多少。通过这样的直观操作,学生发现有两种不同的算法:一是把4个分数单位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2个分数单位,因此可以列出算式[45]÷2=[425]=[25];二是通过分数除法的意义,把[45]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 因此可以列出算式:[45]÷2 =[45]×[12]=[25]。那么,哪种计算方法更实用呢?教师有意设置障碍,通过对[45]÷3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第一种方法的局限性,第二种方法的实用性。这次数学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热情高涨,体验和感悟到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及学习数学的趣味。由此,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得以充分体现。

二、数学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每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小学数学中的有些知识单靠观察模仿或教师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与掌握的,需要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去获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究出相应的结论。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一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圆锥与圆柱有很多共同特征,所以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圆柱的体积有关系,但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学生还不是很清楚。开展数学活动成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首先让学生分组,拿出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3个圆柱与1个圆锥,学生通过比一比,发现3个圆柱与圆锥有的等底不等高,有的等高不等底,有的什么都不等,但基本上每一小组都有一个圆柱与圆锥的底与高都相等。接着分组实验,将圆锥中盛满沙(或水、米粒)分别倒入不同的圆柱中,记录分别倒了几次才能将圆柱倒满。学生实验完毕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发现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只要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基本上圆锥盛满沙(或水、米粒)3次就能把圆柱倒满。有了这个实验结果,学生就明确等底等高情况下两者体积之间的3倍关系,最后利用已学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顺理成章地推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一致的。而教学难点却不同,它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难点的突破速度是不同的。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突破教学的难点,同样可以借助有效的数学活动。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位置》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感不强,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判断照片中和镜子中的人物左右手分别是哪一边。如何才能较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数学游戏就可以派上大用场。首先让学生在熟知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基础上,玩一玩“拍一拍”的游戏,让学生对“左”与“右”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接着带领学生玩一个与镜子中的“我”打招呼的游戏。孩子们排成队来到镜子跟前,摇一摇左右手,甩一甩左右脚,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镜子里的“我”与实际的“我”方向相反,形成空间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突破了教学难点,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有效的数学活动就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活动。先让学生将准备好的8等分、16等分、32等分的圆剪成相同的小扇形,然后拼在一起,看看能拼成学过的哪一种直线平面图形。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拼出的图形也就会有所不同,有的拼出的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是近似的梯形,还有的是近似的三角形。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次转化,即将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图形,较好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接着通过学生的对比观察,发现转化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利用拼成后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成功实现了第二次转化,即将未学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知识。由于学生拼出的图形不一样,推导的过程也就不一样,但最后的结论都是一样的。这样就较好地培养学生在求同中求异,在求异的时候亦求同的思维,同样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两次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总结,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了多次转化的数学思想,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数学活动能帮助学生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如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加上现在的父母过于保护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极度缺乏,很多学生对钱没有什么概念,更谈不上进行简单的计算。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超市购物”活动积累此方面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要求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即五种面值的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5角)各几张,又为模拟的超市准备一些要找的模拟钱币,以及学生小组内活动所需的商品小图片或实物(除课本上已有的外,还另外准备学生喜欢的如芭比娃娃、玩具汽车和学生熟悉的如牛奶等等)。“购物”的环节是有序的、循序渐进的。首先购整元的单一物品,然后是非整元的单一物品,接着购多样物品。“购物”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教师规定币值购规定物品,有教师规定币值学生随意购物,有学生拿任意数额的“钱”购任意物品,也有小组内互相购物。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要求的购物活动,学生亲历了“找钱”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使学习活动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上所述,正是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设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得了新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

3.职协发展部活动策划 篇三

时间:4月26日晚6:30;

地点:19舍就业办二楼多媒体教室

与会人员:校职协全体人员;

会议内容:

一、各部长工作计划的演讲:

1:组织部部长潘中心发言;

2:宣传部部长许豆豆发言;

3:外联部部长吴昭淳发言;

4:信息中心部长胡学竞发言;

5:社会实践部部长孟庆元发言;

6:秘书部部长章丽发言;

二、会长崔慧超针对职协现状及接下来的工作发言

三、颁奖典礼

由会长崔慧超宣布表现优秀者,并请指导老师于春上台颁发证书。

4.文体活动促发展 篇四

提起北京的北辰写字楼公司,在全集团乃至中国的写字楼业可谓名气很大。不久前,写字楼公司总经理孙东樊受邀继续担任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在中国的执行机构——中国写字楼业主与管理者联盟2011年至2013年的副主席,写字楼公司也连任副主席单位。

成立于2005年的写字楼公司,是由汇宾大厦、国际公寓、汇园公寓、康乐宫等单位的部分人员组成。大家来自不同的企业,带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色彩,在企业运作中很难避免会有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对企业发展也埋藏着隐患。因为,从内部看,冲突越大,文化一致性就越差,凝聚力越弱;从外部看,企业的文化导向与外部环境冲突越大,企业的适应性就越小,市场竞争力就越弱。为此,写字楼公司把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定位在解决组织文化和职工文化的一致性上。而为了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公司领导认为,要从员工喜欢的文体活动入手,利用各种“协会”的活动平台,慢慢打造新的企业文化,融洽员工的关系,形成合力,为公司的发展开辟通道。

在写字楼公司,活跃着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自行车、登山、长走、砍包等多种协会,会员年龄从刚入职的大学生到即将退休的老职工都有,他们来自于公司十个专业部室和两个项目管理处。很快,公司各协会的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公司对各种协会的活动非常重视,对每项活动始终能做到前期精心设计、活动中紧密跟踪、活动后认真总结的“三步曲”。例如,2011年有10名员工代表写字楼公司参加集团组织的登鹫峰比赛,赛前他们制订了详细周密的爬山策略,赛中每位队员认真实施制定好的措施,赛后全体队员又认真做了总结。通过比赛大家认识到,扬长避短,团结协作,不言放弃等,不仅是取得本次登山比赛的秘诀,也是取得公司事业发展的保证。一次,集团公司组织的羽毛球比赛,那可真是强手如林。赛前,写字楼公司总经理和大家一块进行了战略分析和战术部署,比赛中还根据现场状况及时进行人员调配。那次比赛持续一周,但每天下班后公司都要组织参赛队员进行赛后分析。结果从小组赛、淘汰赛、循环赛,一路杀入强强相碰的四强,又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获得了冠军。

写字楼公司要求,各部门要积极为各个协会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帮助员工在健身娱乐中提高“三个意识”,达到“三个有利于”的目的。一是,具有参与意识,达到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对自己的公司更加关心、更加爱护的目的;二是,提高合作意识,达到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珍惜和争取集体荣誉的目的;三是,提高竞争意识,达到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拼搏精神,激发员工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决心和行动。

几年来的情况表明,表面上看写字楼公司仅仅是开展了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但通过文体活动释放的是激情,体现的是和谐,凝聚的是人心,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员工思维模式的转换,培育了写字楼公司新的企业文化,实现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效果。

由于写字楼公司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力促进了公司的经营活动,即使在金融危机对市场影响严重的2011年,公司利润比上一年仍然增长了197%,各项目原始投资收益率均大幅提高。2011年写字楼公司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首都劳动奖状”;在集团公司组织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文艺演出活动中,获得最佳组织奖、职工好评奖、最佳创意奖三大奖项。

5.真情聚人气 活动促发展 篇五

一、配好班子健全制度

组织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武术协会作为民间社会团体,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地组织管理体系,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淄博市武术协会自始至终将组织建设当做协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将武术协会这一民间组织建设成了一支具较高思想觉悟、较强组织纪律性、紧密团结协作的坚强团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精心搭建市武协领导班子 淄博市武术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是经过认真研究,精挑细选后才组建的。目前的淄博市武术协会拥有名誉主席1名,主席1名,执行副主席1名,常务副主席1名,秘书长1名,执行委员会委员5名,副主席37名,副秘书长19名,委员74名。这些成员来自全市的各行各业,既有原市五大班子领导,也有来自市直各部门的领导干部、知名大企业的老总、各区县武术协会、武术馆校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德高望众的武术名家。选择这批班子成员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看班子成员的威望、影响力、号召力,以及为协会服务的实力。又特别注重人品、素质和对武术事业的奉献精神,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真正干事创业,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团队。 为抓好各项具体工作,淄博市武术协会还成立了组织、竞赛、活动、经费筹集、新闻宣传、对外交流六个专门的委员会,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协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2狠抓基层武协组织建设

在抓好自身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淄博市武术协会还充分利用协会以及班子成员的影响力,积极督促、协助各区县建立健全武术协会组织,加大力度,狠抓基层民间武术协会、俱乐部组织建设,夯实武术活动基础,例如:为保证区县武协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市武协多次出面帮助推荐、争取、遴选区县武协主席。为督促沂源县尽快成立武术协会,市武协主席焦仁方带着多位副主席数次到沂源县,直接找到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协调、沟通,争取支持,大大加快了协会组建的步伐。为帮助梓潼山武术院塔山武校建设,市武协的主席们也利用各自的关系和影响力,找到博山区教育,建设部门争取政策,帮助学校克服了许多困难,使之逐步成为了淄博市境内规模最大的武术院校。

目前,在淄博市五区三县中,已经有7个区县成立了武术协会。这些协会的高效运转,极大拉近了武术协会与基层站点、院校、会馆及各个门派的距离,成为市武协与基层组织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充分发挥各种组织机构的作用,市武协明确了各种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区县武术协会负责境内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引导与协调;各个专业协会负责各门派武功的传播与传承;专业武术院校负责竞技武术的发展与提高。

健全的组织机构,为淄博市的武术俱乐部、民间武术组织和武术团体等找到了“家”的感觉,极大地推动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截至2009年,全市拥有正规的武术院校5所,在校生一千七百余人,各类武术研究会15个,武术健身站点57个,常年参加武术锻炼的人数达一万余人,其中达到武术初段位的千余名,中段位一百四十余名。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市武术执会明确提出:习武必须先修德,各个武术门派要互相尊重,广泛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防止孤芳自赏,严禁相互攻击。为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协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淄博市武术协会在制度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制定了《淄博市武术协会章程》、《淄博市武术协会财务管理制度》、《淄博市武术协会段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协会健康发展。

《章程》中规定,武协每月召开一次执委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副秘书长以上人员的例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年会。各种例会,既是前段工作情况的总结会,也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工作任务的研究部署会,更是各个门派、组织之间的交流会。会议地点的选择也多种多样,有时选在市武协某个团体会员所在地、有时选在青山绿水间、也可能选择到千里之外的其他省份去开,让大家在相互学习、交流,考察中增长见识,愉悦身心。协会成员凡是三次无故缺席会议的,就自动退会。并且想要再申请入会,必须得到“武协执委会”三分之二的票数才能通过。

二、友爱互助真情动人

协会,是一种民间组织,内部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其中的人员都是业余参与,不存在任何经济上或者政治上的利益瓜葛,所以,也没有什么强制管理手段。这种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手段和方式上的特殊性,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得出的经验是:要想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就必须用真情去感动人,用行动去帮助人,用人格去凝聚人。让所有的武术协会会员,能真切地感受到,武术协会就是自己的家,协会的会员尤其是协会的领导,就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使他们在协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关怀,感受到友

爱,感受到尊重,感受到温暖。从而,使协会成为一个向心力强、工作效率高,充满活力的坚强战斗集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谁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其他人就会主动地尽自己所能地去关心、帮助他。例如:协会会员的家中,如果有大喜之事,协会领导就会组织大家,利用各种形式为他庆贺;如果家庭中遭遇丧悲之不幸,协会就会组织大家去看望、安慰。为了给协会的会员提供一些便利,市武术协会还组建了一支锣鼓队,当会员所在的单位、部门、团体等举办庆典活动时,我们就会派锣鼓队到场助威、捧场。对会员关心爱护、支持帮助,是协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协会会员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协会就会把他的事情放在心上,在不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帮助他协调关系、出谋划策,助其渡过难关。

在多年的协会日常工作中,这样的实例很多。

例如:在1997年,我们协会一个会员经营房地产公司,由于事业刚刚起步,公司经营过程中遇到了极大困难,举步维艰,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协会领导主动上门,帮助他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并积极帮助协调各方面关系,缓解资金压力,扩大房产销路,在各方努力下,终于帮助他走出了困境,迈上了良性发展轨道,现在,该房地产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我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民营房地产公司。公司发展了,有了实力,该公司董事长也积极支持协会的工作,多年来,从资金到车辆等,只要协会有困难,他都会及时伸出援手,全力提供帮助。

再如:我们协会中,有一个经营水暖器材公司的会员,产品销路出现了问题,产品积压,经营陷入闲境。协会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发动大家,利用各种关系寻找销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产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销售一空,为后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该公司已经初具规模。

也正是因为这样,淄博市武术协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几年申请加入淄博市武术协会的人士络绎不绝,武协队伍迅速壮大。

三、通过活动促进发展

我们常说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协会在于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保持协会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原动力。近年来,淄博市武术协会自办、承办、协办了大量的武术活动和比赛,对推动淄博武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每年一届的“演武大会”——淄博的“武术节”

中国人有句老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练武之人大都争强好胜,具有很强的荣誉感。而且,中国武术门派众多,拳种繁杂,每个门派,每种拳术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对别的门派和掌种往往有一种鄙视和排斥。这大大制约了中国武术的交流与提高,也影响了整个武术界的形象。

针对武术界这种好胜心理。淄博市武术协会经过认真调研,决定每年集中三天时间在市体育馆组织“演武大会”,为全市武术英才提供一个展示技能、交流技艺、释放激情、弘扬正气的舞台,全市各门各派均可免费报名参赛,群众可免费观看。比赛在项目设置上突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评奖时注重鼓励参与和交融,以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由于组织得法,宣传得力,全市武林人士踊跃参加,报名人数常常数以千计,每天比赛经常是从清早一直比到夜晚十点以后。参赛选手斗志昂扬,看台上观众群情激奋。通过这一平台,各武术门派在十分友好的氛围中交流了技艺,增进了友情。全市的武术爱好者也都以能参加演武大会为骄傲,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又为各武术院校、武术站点的招生纳徒做了最好的宣传,有效地促进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因此,每年一度的演武大会,成了淄博的“武术节”。

2主动承办“全国大赛”——展示风采的舞台

在以活动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淄博市武协近年来先后承办了许多大型的武术活动,例如:曾先后成功地承办过“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以及山东省的多个武术比赛等等。可以说。承办全国及山东省的武术大赛是淄博市武术协会能力和事业心的集中体现,更是淄博武协对于推动淄博乃至全国武术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展现。

2009年11月1日至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淄博市武术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在淄博举行。这是近几年来协会承办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多名武林高手参加比赛,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体育局多位领导现场观赛。

这次比赛对于淄博市武协来说,又是一次真正的考验。作为一个市级的民间武术协会,承办这样一个大规模、高规格的比赛难度可想而知。淄博市武协充分发挥敢打硬仗的精神,紧急动员,精心组织,没向政府要一分钱,在较短的时间内,自筹资金上百万元,圆圆满满地完成了承办任务。

在功力大赛结束后,国家武术中心高小军主任亲自授予淄博市武术协会“组织贡献奖”,称赞“淄博市的武术工作做得太好了”!并表示要向全国推广淄博市武术协会的经验。高主任对我们的赞扬,既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3创编“武术操”—普及武术,从娃娃抓起

淄博市武协认识到中国武术发展的希望在青少年,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武术,喜欢武术、参与武术是弘扬中华武术的关键所在。为此,武协组织了一批高水平的武术专家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从中国武术套路中精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动作,创编了一套武术操,聘请音乐专家配了乐,印制了宣传挂图和宣传册。同时。武协又与市教育部门及时沟通,积极推荐,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市中小学里全面推广。由于武术操动作大方。简便易学,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对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组织专项活动——增强协会的活力

武术活动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武术协会提高组织活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淄博市武术协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善活动方式,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使协会在各种活动的村托下,显得既紧张有序,又丰富多彩。仅有特色、影响大、意义深远的活动就开展了许多,比如“冯志强淄博收徒仪式”、“淄博市老拳师座谈会”、“淄博市武术院校发展研讨会”、“武术段位考评会”等活动。同时,市武协还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各区县以及民间武术组织开展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武术活动,有效地扩大了武术在淄博的影响。

四、注重研究扩大宣传

淄博武术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挖掘整理历史财富,推动武术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协会会员的武术理论水平,并采取多种措施,将武术协会的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宜传,扩大协会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我们不断总结、探索的一个大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一是编撰了《淄博市武术志》。为挖掘整理淄博

武术的历史财富,市武协花费大量资金,组织雄厚的力量编撰了《淄博市武术志》。全书共计四十余万字,详细介绍了淄博市武术发展的历史、拳种、成绩和现状,并将那些为淄博武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习武者”载入史册,填补了淄博武术史志的空白,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在全国地市一级尚属首家。前中国武协主席李杰先生亲笔为武术志题名。 二是“九官八卦斩穴拳”的挖掘整理。起源于淄博市博山区的“九宫八卦斩穴拳”有着近二百年的历史,是淄博的独有拳种,集实战性、健身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被中国武协列为了“珍贵稀有拳种”。为挖掘整理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市武协拿出专门资金,积极配合博山区武协开展了《九官八卦斩穴拳》一书的编纂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后,目前已经完成,并正式出版发行。与此同时,市武协还积极配台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走遍中同》栏目拍摄了介绍“九官八卦斩穴拳”的电视专题片,并于2008年7月,通过四种语言向全球播出。淄博市已将“九宫八卦斩穴拳”向有关部门申报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多种措施井举,推动“洪式太极拳”的研究与传播。一代太极大师洪钩生先生,从师于太极宗师陈发科。在原陈式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倾毕生之心血,按实战要求,精心创编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后人也称为:洪传陈式太极拳、洪式太极拳等),挙法精妙,朴实无华,深得武术界人士所推崇。为了把这门独具特色的太极拳技法挖掘、整理好,让其更好地造福社会,我们市武术协会积极支持其传人编纂出版了《洪式太极拳》一书,并制作、出版发行了DVD教学光盘,为该拳法的传播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该拳法在我市广大机关干部和群众中,推广普及势头强劲,习练者众多。

四是崇尚理论研究,促进多出成果。为了提高武术协会会员的理论水平,淄博市武术协会利用各种机会,鼓励会员在习武的同时,加强对武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理论研究蔚然成风。多年的鼓励、引导,终有所获。我市武协会员近年来在《精武》、《中华武术》、香港《武术家》、《武魂》等著名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武术理论研究文章,由此引起了武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五是利用媒体、通讯,扩大社会影响。活动靠组织,工作靠宣传。在于好各项具体工作的同时,淄博市武协也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努力通过媒体的力量将协会的影响力最大化。协会成立了专门的宣传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和成品有不少来自全市的各新闻媒体,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武术协会工作和活动的推广及宣传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全国第六届“金话筒”获奖者霍小语被聘为淄博市武术协会的代言人。由此,武术协会的各项活动,都得以在各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达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文章,报道全方位、宣传多元化的火热程度。协会的一些活动,时常成为我市新闻媒体的报道热点,市民关注的焦点,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兴奋点! 除了利用传统形式积极宣传武协各项活动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外,在宣传手段上市武协也力求创新。比如在第六届武术功力大赛上,市武协宣传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推出了手机短信宣传这一形式。比赛期间。共计发送手机宣传短信105万条,对于发掘淄博市民间武术“绝技”人才。营造全市关注武术功力大赛的氛围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真正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五、摆正位置当好配角

淄博市武术协会作为市体育总会所属的一个单项运动协会,加强与体育主管部门的配合,是促进自己发展的关键因索。为此,淄博市武协将“帮忙不添乱”、“参与不越权”作为工作的准则,协会工作始终与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的工作任务,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不摘“我行我素”。更不能背道而驰。武协自觉置于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无条件服从体育局、体育总会的领导,协会的组成和会员的吸纳都必须得到体育总会的批准。

为了加强与体育主管部门的沟通,武协聘请了市体育局一名副局长为常务副主席,市武术院院长为秘书长、市体育馆馆长为副主席,从组织架构上就保证了协会同体育主管部门之间协调与配合的畅通无阻。

为了推动淄博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2000年,市武协自尊资金四百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达四千多平米的“淄博武术馆”。而且在武馆建成后便无偿地交给了市体育局管理。体育局也以此为契机,积极向市政府进行争取,正式成立了“淄博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后又更名为“淄博市武术院”。成为全额事业单位。武术院具有双重身份,也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它既是市体育局的一个武术管理部门,又是武术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武术馆的建成使淄博终于有了自己的专业武术队,也为高水平竞技武术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奠定了基础。同时,武术馆沿街房的出租收入也保证了武术协会日常办公和活动的基本经费,迈出了“以武养武”的第一步。

淄博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后,承担着备战省运会和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人才的硬任务。市武协将这项工作也列为协会的中心工作之一。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配合武管中心开展工作。在武协的大力支持下,淄博竞技武术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近两届省运会上夺得20枚金牌,向省专业队输送了三十余名优秀运动员,并在国内、国际大赛了创造了许多优异成绩。

6.活动中体验 应用中发展 篇六

一、在现实需求中学习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事物入手,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教学。特别是一些有利于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

例如,在教学“等可能性”时,教师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现在袋子里有1个红球和5个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你觉得摸到每种球的次数会怎样?”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其他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学生得出结论:袋子里黄球的个数多,摸到的次数就多;红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然后教师予以引导:“怎样才能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呢?”生:“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教师追问:“除了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之外,对摸的次数有什么要求?”生:“摸的次数尽可能多。”“如果袋子中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摸一摸,你觉得结果会怎样?为什么?”……“可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学生自然产生做实验的需求。猜想是探索的开始,在猜想中激发探索的欲望。

上述教学中,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验证猜想,这样的引导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了学生急切探索的欲望。猜想,给了学生探索的方向,使探索有了明确的目的;猜想,给了学生探索的动力,使探索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二、在活动经历中体验

如今,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渠道变了,要在经历、探究数学的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形式变了,要在自己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构建数学知识的意义,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体验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如教材中“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所提供的就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的活动过程。

例如,在探究“等可能性”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明确活动要求:“袋子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员记录摸的结果,再把球放回口袋摇一摇,换下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一共摸40次。”教师再明确统计方法:“怎样才能记住每次摸球的结果呢?以前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来记录?”生答:“画‘√,涂方块,打‘×……”教师:“除了这几种记录数据的方法以外,今天我们要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呢?它的优点是什么?”这样就把统计的内容和认识可能性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生认识统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又有利于通过统计的结果来分析、认识可能性的大小。接着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所有同学轮流摸;1号同学负责用“正”字法记录,记录后把摸球的结果填写在统计表里;2号同学数次数。“我们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遵守游戏规则。”同时,教师提醒学生活动时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任务。然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摸球结果统计表里。活动后各组进行汇报,教师进行汇总后再制成表格,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最后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在袋子中红球和黄球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这就说明摸到红球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袋子中红球和黄球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只有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才会以主体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的进程中,其主动性、探索性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只有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观察、猜测、实验、推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只有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才可能体会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才可能得到培养。这样,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比被动得到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三、在交流反思中提升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合作与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并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实验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通过交流活动,学生的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全体学生的共识、共享、共进。没有反思,就没有认识的提高。通过交流与反思,帮助学生有序、分层地进行总结、归纳、整理,不断实现认知结构的改组与重建,使知识形成体系,便于系统地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各自是怎么想的,实现以说“促” 思、以说“理” 思的目标。endprint

例如,完成“等可能性”的实验后,教师提问:“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各小组将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进行比较,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总体来看,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想一想,怎样使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更接近呢?”生:“摸的次数再多一些。”教师相机介绍著名的抛硬币实验(如下表),并让学生思考:“如果有时间让我们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会怎样?”由此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理解等可能性。

再如,教学 “可能性大小”时,袋子中有3个黄球和1个红球,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袋子里黄球的个数多,摸到的次数就多,也就是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红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也就是说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袋子中有3个黄球和2个红球时,摸一摸,你觉得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如果袋子中有4个黄球、2个红球和1个白球,比一比,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实验之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经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其中的数学思想、知识进行交流,使他们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四、在实践应用中发展

学习统计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统计,要特别注重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提高他们对统计的目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向课外。

例如,教学“可能性大小”后,教师设计了以下的趣味题:“小明和小军下棋,用掷骰子来决定谁先走。规则如下:抛到6,小明先走;抛不到6,小军先走。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你来帮他们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同时设计一道拓展题:“联华超市发了1000张奖券,其中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0名。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抽奖,大家预测一下得奖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得奖,得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大,得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掌握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尽可能地得到发展。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能深化他们对可能性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重新组织教学素材,并围绕“现实情境——产生需求——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原因——实践应用”这一数学思考的线索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引发其对事情发展趋势的关注,再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结果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在交流反思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endprint

例如,完成“等可能性”的实验后,教师提问:“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各小组将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进行比较,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总体来看,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想一想,怎样使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更接近呢?”生:“摸的次数再多一些。”教师相机介绍著名的抛硬币实验(如下表),并让学生思考:“如果有时间让我们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会怎样?”由此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理解等可能性。

再如,教学 “可能性大小”时,袋子中有3个黄球和1个红球,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袋子里黄球的个数多,摸到的次数就多,也就是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红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也就是说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袋子中有3个黄球和2个红球时,摸一摸,你觉得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如果袋子中有4个黄球、2个红球和1个白球,比一比,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实验之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经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其中的数学思想、知识进行交流,使他们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四、在实践应用中发展

学习统计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统计,要特别注重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提高他们对统计的目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向课外。

例如,教学“可能性大小”后,教师设计了以下的趣味题:“小明和小军下棋,用掷骰子来决定谁先走。规则如下:抛到6,小明先走;抛不到6,小军先走。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你来帮他们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同时设计一道拓展题:“联华超市发了1000张奖券,其中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0名。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抽奖,大家预测一下得奖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得奖,得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大,得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掌握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尽可能地得到发展。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能深化他们对可能性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重新组织教学素材,并围绕“现实情境——产生需求——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原因——实践应用”这一数学思考的线索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引发其对事情发展趋势的关注,再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结果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在交流反思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endprint

例如,完成“等可能性”的实验后,教师提问:“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各小组将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进行比较,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总体来看,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差不多。想一想,怎样使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更接近呢?”生:“摸的次数再多一些。”教师相机介绍著名的抛硬币实验(如下表),并让学生思考:“如果有时间让我们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摸到黄球的次数会怎样?”由此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理解等可能性。

再如,教学 “可能性大小”时,袋子中有3个黄球和1个红球,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袋子里黄球的个数多,摸到的次数就多,也就是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红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也就是说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袋子中有3个黄球和2个红球时,摸一摸,你觉得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如果袋子中有4个黄球、2个红球和1个白球,比一比,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实验之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经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其中的数学思想、知识进行交流,使他们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四、在实践应用中发展

学习统计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统计,要特别注重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提高他们对统计的目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向课外。

例如,教学“可能性大小”后,教师设计了以下的趣味题:“小明和小军下棋,用掷骰子来决定谁先走。规则如下:抛到6,小明先走;抛不到6,小军先走。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你来帮他们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同时设计一道拓展题:“联华超市发了1000张奖券,其中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0名。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抽奖,大家预测一下得奖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得奖,得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大,得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掌握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尽可能地得到发展。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能深化他们对可能性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上一篇:管理信息系统经典案例下一篇:小学语文教研组检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