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研究课题范例

2024-07-15

软科学研究课题范例(通用8篇)

1.软科学研究课题范例 篇一

分类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位 作

名 专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文(设计)完成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〇一三年六月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摘 要..............................................................................................................................1 缩略语............................................................................................................................2 论文中的目标化合物及其代号..............................................................................3 第1章 绪 论..............................................................................................................4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4

第2章 实验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合成路线.........................................................................错误!未定义书签。2.2 试剂与仪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实验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结果和讨论..................................................................................................7 3.1 结构表征............................................................................................................7

第4章 结论................................................................................................................8 参考文献.......................................................................................................................5 致 谢........................................................................................................................10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本文以溴代三苯胺为原料,经Suzuki偶联、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一个以2-氰基丙烯酸为电子受体的噻吩-三苯胺类染料。以噻吩并[3,2-b]噻吩为原料,经溴代、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两个有机染料中间体。它们的结构经核磁、红外和质谱确定。

关键词 :有机染料, 噻吩并[3,2-b]噻吩,三苯胺

Abstract

A thiophene-triphenylamine based dye containing 2-cyanoacrylic acid as an acceptor was synthesized from bromo triphenylamine by a process involving Suzuki and Knoevenagel reactions.And two dye intermediat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thieno[3,2-b]thiophene by a process involving bromination and Suzuki reactions.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NMR, IR and MS.Key Words: Organic dyes, Thieno[3,2-b]thiophene, Triphenylamine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缩略语

FT-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NMR

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S

HPLC

GC

GC-MS NBS

THF

质谱(Mass Spectrometry)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N-溴代丁二酰亚胺(N-bromosuccinimide)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中的目标化合物及其代号

代号

SD1

SD2

SD3

SD4

SD5 化合物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1章 绪 论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

1.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

历史上,染料敏化可追溯到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1873年,德国柏林的Vogel将染料吸附到卤化银感光乳剂上,产生了黑白胶卷,这意味着染料敏化半导体的第一次重大发现。但染料敏化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却一直没有起色,直到1991年,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EPFL)的Grätzel教授及其研究小组成员利用钌络合物染料作为光敏剂敏化多孔的二氧化钛(TiO2)薄膜电极作为光阳极,然后利用碘和碘化锂作为电解质,铂电极作为对电极而组装成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在AM1.5,100mW·cm-2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得到了7.1%-7.9%的光电转换效率[1],这一研究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因此这类电池就叫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或Grätzel电池。1993年, Grätzel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将DSSCs的效率提高到了10%[2]。由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了世界研究热点[3-5]。

图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片大小:高7-9cm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表1-1 试剂、纯度及生产厂家

药品 并二噻吩

N-溴代丁二酰亚胺 5-醛基-2-噻吩硼酸 4-甲酰苯硼酸 2-氰基乙酸 四丁基溴化铵 四(三苯基膦)钯 乙酸铵 氟化钠 无水碳酸钾 无水硫酸镁 冰乙酸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四氯化碳 乙酸乙酯 石油醚

纯度 98% 98% 98% 98% 98% 99% 99% 化学纯CP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分析纯AR

生产厂家

南京康满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胜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胜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凯路化学 阿拉丁 阿拉丁

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化学试剂一厂 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绪论不超过1500字。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合成路线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3章 结果和讨论

3.1 结构表征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4章 结论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O’Regan B, Grätzel M.A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solar cell based on sensitized colloidal TiO2 films [J].Nature, 1991, 353: 737-740.[8] 梁茂, 陶占良, 陈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剂[J].化学通报, 2005,(12): 889-896.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致谢(400-600字)

2.软科学研究课题范例 篇二

一、通过阅读教学,掌握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养的基本体现,上海高中《语文》教材(六册)中有一百三十多篇课文,其中不乏科学知识的直接体现,几乎每一册中都有说明类文章,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养成准确、科学的思维起到直接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范本,如第四册说明文单元,就有下列资源。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荔枝的特征,其中大量运用数字说明,体现出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学习了说明文如何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何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认识到说明文写作的第一要旨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准确地进行说明。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说明对象——荔枝的相关知识,对荔枝有了科学的了解。

原发表在《百科知识》上而后入选教材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一文,不仅告诉了学生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技法,还以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大开眼界。文章讲述了机器人的昨天和今天,展望了机器人的明天,介绍了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实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让学生感叹机器人种类的繁多、功用的特异。文章还介绍了机器人的“感觉”“思维”“智能”等知识,学生借此领略前沿科学知识,感叹人类的智慧。

在拓展型教材《基础写作实践》中,说明文写作所提供的范例《眼睛与仿生学》《黄槲树》等文章能让学生了解前沿科学知识,学习名家对事物特征的准确描述。因此,通过说明文阅读教学,既能教会学生准确地表达,又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二、通过写作教学,培养缜密思维

写作培养的不仅仅是表达的能力,更是思维的能力。无论哪一种文体的写作都需要清晰的条理,否则让人感觉散漫无序,不知所云。在学习课文明晰的写作条理并养成自身严谨有序的写作习惯时,学生也能逐渐培养缜密的思维。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作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是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然而其写作的严谨有序同样让人赞叹。文章从蔡孑民先生的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两大特点着笔,分别以事例说话,从与校长的不期而遇、办公室开证明、纽约接待、欢迎会演讲等几件事情,将蔡先生春风化雨的特点一一展现。其后又从改变北大校风、对老中青教师不论资排辈、倡导新文化运动等几件事情体现其兼容并包的特点。最后以“极高明而道中庸”收束全文,文脉清晰,一目了然。学生在了解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为作者严谨的写作技法所折服,学生也由此认识到清晰有条理的文章能给人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说明文的写作更讲究写作顺序的清晰明白,上面提及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作者在说明荔枝特征时,从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核、花、产地、移植等方面进行说明,探究其顺序便会发现是由表及里,先主后次,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了解荔枝特征的同时,也培养了思考问题及表述的条理性。

议论文的写作要求严谨有序,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整篇悼词述其功、赞其德,从科学研究和革命实践两方面讲述马克思生前的伟大功绩,层次清晰,概述完整。在议论文写作的训练中,层进式的逻辑结构要求学生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角度有序地展开议论,正反式的结构要求从两方面进行对照,并列式结构要求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议论。无论哪一种结构方式,都在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在表达看法的过程中注重思考的辩证性,力求论证无懈可击。无论哪一种文体的写作,都要体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这是养成缜密有序的科学思维的重点。

三、了解科学对社会的作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个体修养,服务社会。在阅读与写作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对社会的作用,提高自身素养。

例如课文《<激流>总序》,巴金用他的如椽巨笔,描述了他在生活的激流中勇往直前,在动荡的年代承担起青年对国家的责任等。教师在此基础上介绍巴金晚年撰写的《随想录》,体现了世纪老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巴金“讲真话”的呼唤振聋发聩。求真是需要勇气的,而唯有真实才可以感动人,得到共鸣。科学研究需要求真务实,为人做事也一样,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上,可以体会到求真的宝贵和追求真实的意义。

在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居里夫人身上展现出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样给学生许多启迪。通过体会居里夫人“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美在于放弃一己私利,有崇高的追求,贡献社会,造福人类,体会到居里夫人一生从事的科学事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学生在心中会慢慢燃起对科学的热情。

应用文《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体现出对社会的真实反映,利用真实的调查数据和结论,让人了解当下人们对名著的阅读状况,从而审视自身的精神生活,科学准确地直接服务社会。可见,应用文的写作,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材料,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3.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校非遗传承;范例;满族剪纸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核心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的困境,需要在保持原生态面貌及艺术高度的层面上探索科学有效地传承模式,这是目前非遗传承研究的重点。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剪纸进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得力于近年非遗研究的热潮,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突破。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为高校美术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非遗课程设置开辟了道路。2004年4月,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及《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大型展览,同期举办的国际会议与展览,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此活动参与者包括教科文及国家政府官员以及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代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等。此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事业。2004年9月,历经两年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后编撰出版了大型申遗画册《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图像文本──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此画册作为无形遗产申报图像文本,推动了民间剪纸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至4月文化部非遗司与中央美院合作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2015年7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高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十八所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了培训工作,剪纸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此次高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全国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满族剪纸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一把剪刀、一张纸,材料便捷,使得剪纸在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中具有明显优势。满族剪纸是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长白山满族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剪纸成功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在于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满族剪纸内涵丰富,涉及萨满文化各方面,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其他细致的民族信仰等知识,几乎所有与萨满教有关的事物都成为满族剪纸表现的题材。满族剪纸地域特征明显,作为东北地区剪纸的代表,与黄河流域剪纸、淮河流域剪纸、长江流域剪纸、江浙及华南地区剪纸齐名。满族剪纸以大气、朴实的风格著称,具有阳剪为主、线条粗犷、以均衡为美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文化底蕴丰富,艺术特征明显,技艺传承完整,因此适于编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通化师范学院较早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取得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在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通化师范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满族剪纸公选课,授课三十二学时,二学分。在美术系将满族剪纸列入必修课,授课八十学时。2004年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成为彰显吉林省非遗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1]通化师范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个重点:以传承为主,注重创新。在教学传承中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又发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功能。

一、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以传承为主

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积极挖掘传统精髓,保证传承正宗。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教学传承中要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为保持满族剪纸传授的技艺高度,在满族剪纸课程设置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聘请满族剪纸传承人口耳相授指导学生。聘请满族著名民间艺术家授课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具体说明:(见表1)

满族剪纸传承人掌握着名震一方的技艺绝活,每一个传承人既是满族剪纸技艺的精英,又是一座满族剪纸文化的“活”博物馆,他们拥有满族剪纸“原汁原味”的资料,他们是满族剪纸艺术活态存在方式。

为传承正宗,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内容包括满族剪纸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理论讲解、满族剪纸技法传授、满族剪纸创作研究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满族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传统剪纸材料多元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的区别,满族剪纸视觉空间的处理方式,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及剪技变革过程,满族剪纸纹样的寓意。第二部分包括:纸质满族剪纸和非纸质满族剪纸的技法,大体为折叠、打翅、连接、拼接、纹饰、香火烧孔、手撕、染色等技法。非纸剪纸的材料包括苞米窝儿、树叶、树皮、鱼皮、红辣椒皮等。第三部分满族剪纸创作研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满族剪纸技法及艺术风格基础上,启发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进行综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授课方式包括讲解、提问、讲座、示范、写生、视频、创作实践等。聘请满族剪纸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使得民间流传的传统技艺传承有人,艺术家的示范、表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注重创新

从学情角度分析,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造型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因此,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资源固有的亲切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借助原生态的场域,进一步加深对本地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向学生呈现多元的审美标准,拓展学生的艺术认知与思维方式。譬如,满族祭祀剪纸是满族祭祖活动中祈福纳祥的重要祭祀品,其不但在题材上与一般民间剪纸不同,而且在图形创意、视觉思维的运用方面也与众不同,其以独特的视觉思维形式完成宗教实用功能。挖掘满族祭祀剪纸视觉思维的独特性,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象征性、意象性内涵,无疑会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打破规范,寻求创新。第三,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艺人、考察手工作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讲座、省市研讨会、国内外展览。例如通化师范学院每年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满族剪纸比赛,成立了“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通化市中小学擅长剪纸的教师多从这些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见表2)

满族剪纸课程的重点在于传统技法的掌握和题材的创新。如图所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需要通过掌握传统技法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相应环节来实现,如要想抓住满族剪纸的精髓,学生不仅要掌握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还要具备满族习俗、萨满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可见,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呈现动手、动脑的“二维性”。各阶段综合创作能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如以传承传统技法为基础,创新才能有坚实的根基。“掌握满族剪纸传统技法、纹饰”是“用满族剪纸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梯度关系决定了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模式图中表现为四个阶梯,四个阶梯呈递进关系,上一个阶段能力训练需要建立在下一个阶段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如第二个阶梯“用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训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满族剪纸技法,包括折叠、打毛、连接、纹饰等,并且要理解各种技法和纹饰适用的寓意,然后按照自己创作的需要重新组合传统元素,设计出新的形式。如果创作需要表示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可以重新组合满族剪纸中柳枝、生命树、鱼尾草等图案纹饰。又如第四个阶梯“传统技法创新”,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满族剪纸“三棱形葫芦”、“成串的龙尾”、“折叠的元宝形”等立体造型样式后,运用粘贴、打孔、折叠等技法创作出视觉层次丰富的组合作品。坚持源于传统,不囿于传统;源于地域,不囿于地域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作能力。

满族剪纸这一精品课程的受到省内及直属高校的关注。2009年至2012年通化师范学院王纪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讲满族民间剪纸课程,每次授课学时为九十六学时。此课程在继承满族萨满剪纸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为学生打开剪纸的创作之门,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作品。在授课期间,师生从审美规律的角度对满族剪纸进行研究,从材料与构图上挖掘满族萨满剪纸的意象化。满族剪纸多在平面上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在表现萨满祭祀仪式时,把萨满祝辞、击鼓、跳神等场景融为一体,并采用圆满、对称等手法整合物象,让这些重新组合的物象传达着多维文化寓意,这一特点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趋势不谋而合。在剪纸课上,学生灵活运用满族剪纸意象构图、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应用于创作实践中,真正传承了满族剪纸的艺术精髓,保证满族剪纸艺术传承的艺术高度。

通化师范学院设置满族剪纸课的教学经验,为当前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此课程既保持了满族剪纸传承的艺术高度,又为满族剪纸传承融入了新的生机,真正达到了满族剪纸活态传承的目标,这是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新突破,其教学经验的推广在各地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4.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 篇四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近几年来,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开展“自主、学习方法”研究的过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参加试验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实验班的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3、研究内容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及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实施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泠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会,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销蚀。单

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推进的一个障碍,因此《课标》提出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推进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教师在观念的转变的更新中,首先应坚决贯彻《课标》,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学习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景观。其次,应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愈来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教与学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在教学的各环节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方式,能针对性地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弱点,克服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习数学的过程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与题海大战,而是通过讨论、钻研、发现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站在学生中间的教学方式所取代;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局面要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如探索性情境、故事性情境、游戏性情境、竞争性情境、生活性情境、实践性情境、激励性情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体验成功探索的快乐。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意调协效应、激励效应、期待效应,注意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的学习,促进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挑战,摆脱自身经验。

3、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

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3)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五、实施步骤(1)在新一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研究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形成研究方案。

(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机构,确保实验研究顺利开展。

(3)组织试点校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研究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采取不的措施,实施验证。

(4)定期组织学习,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师生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定期汇报交流,要求试点班每月、每学期开一次实验汇报课,在实践中完善、总结,促进学生“探究——交流”的教学策略。做好学习、研究资料的存档工作。

(5)充分发挥教研室、教有组和备课组的协调作用,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

六、组织及管理

1、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曹大军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协调、组织研究力量,保证课题的研究活动的顺利实施。

主要成员:轩丽英、赵霞负责撰写课题计划、实施细则、开题报告,整理课题阶段性成果,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中期报告),课题结题报告及撰写论文。王莉、曹俊霞负责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疑惑搜集,安排实验老师,调查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并负责问卷的回收、整理、分类总结、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案例,及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王玉芝负责数学中自主学习的资料整理、分析、搜寻工作。

2、具体任务

(1)学期初,课题组与担任实验的教师围绕专题共同拟定实验计划。

(2)教研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

(3)抓好集体备课的工作。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思广益,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

(4)加强听课评课的活动。实验点教师每学年围绕教师专题开课4节以上,各备课组也要经常性地进行年段互听互评活动。

5.研究性学习内容摘要范例 篇五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变化必然通过中学生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消费现状得到反映,也必然引起中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新变化。消费观是消费问题的核心内容,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中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中学生的消费现状既受到家庭消费伦理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消费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周围来自不同消费水平家庭的同学之消费伦理的影响。中学生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其生活状态及价值取向。中学生可塑性强,正在逐渐走向独立或自立,但由于其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辨别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力差,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容易使他们受到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上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通过正面和负面方面的反应,反映了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

坦克的发展史

【内容摘要】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称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从二次大战起至今一直是陆地战场的主宰力量,被称为“陆战之王”。它是所以装甲车辆中最基本的车种,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装甲防护能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坦克可以在复杂的地形和全天候条件下担负各种作战任务,主要用于与敌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和其他炮兵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发展对其他装甲车辆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中国坦克始终保持者快速发展,中国的主战坦克是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最小的军工领域之一。尽管在日益普及的非接触战争形势下,坦克的作战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正日益下降,所以它的地位会被边缘化,但不会消失。

中国航母

6.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及范例 篇六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言简义赅、点到为止。

2.研究对象与步骤:①研究对象:把什么人作为研究对象就写谁,具体到班级。②研究步骤:完成任务的时间划分以及成果形式。总的研究任务分几个阶段,或分几个方面完成,每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研究步骤可以列表表示,也可以文字叙述表达,只要把研究所经历的步骤写清楚就行。

3.研究过程与方法: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可从专业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操作以及具体的策略研究等方面来展示。

4.研究成效: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

7.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校非遗传承;范例;满族剪纸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核心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的困境,需要在保持原生态面貌及艺术高度的层面上探索科学有效地传承模式,这是目前非遗传承研究的重点。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剪纸进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得力于近年非遗研究的热潮,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突破。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为高校美术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非遗课程设置开辟了道路。2004年4月,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及《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大型展览,同期举办的国际会议与展览,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此活动参与者包括教科文及国家政府官员以及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代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等。此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事业。2004年9月,历经两年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后编撰出版了大型申遗画册《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图像文本──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此画册作为无形遗产申报图像文本,推动了民间剪纸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至4月文化部非遗司与中央美院合作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2015年7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高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十八所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了培训工作,剪纸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此次高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全国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满族剪纸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一把剪刀、一张纸,材料便捷,使得剪纸在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中具有明显优势。满族剪纸是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长白山满族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剪纸成功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在于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满族剪纸内涵丰富,涉及萨满文化各方面,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其他细致的民族信仰等知识,几乎所有与萨满教有关的事物都成为满族剪纸表现的题材。满族剪纸地域特征明显,作为东北地区剪纸的代表,与黄河流域剪纸、淮河流域剪纸、长江流域剪纸、江浙及华南地区剪纸齐名。满族剪纸以大气、朴实的风格著称,具有阳剪为主、线条粗犷、以均衡为美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文化底蕴丰富,艺术特征明显,技艺传承完整,因此适于编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通化师范学院较早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取得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在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通化师范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满族剪纸公选课,授课三十二学时,二学分。在美术系将满族剪纸列入必修课,授课八十学时。2004年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成为彰显吉林省非遗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1]通化师范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个重点:以传承为主,注重创新。在教学传承中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又发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功能。

一、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以传承为主

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积极挖掘传统精髓,保证传承正宗。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教学传承中要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为保持满族剪纸传授的技艺高度,在满族剪纸课程设置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聘请满族剪纸传承人口耳相授指导学生。聘请满族著名民间艺术家授课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具体说明:(见表1)

满族剪纸传承人掌握着名震一方的技艺绝活,每一个传承人既是满族剪纸技艺的精英,又是一座满族剪纸文化的“活”博物馆,他们拥有满族剪纸“原汁原味”的资料,他们是满族剪纸艺术活态存在方式。

为传承正宗,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内容包括满族剪纸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理论讲解、满族剪纸技法传授、满族剪纸创作研究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满族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传统剪纸材料多元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的区别,满族剪纸视觉空间的处理方式,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及剪技变革过程,满族剪纸纹样的寓意。第二部分包括:纸质满族剪纸和非纸质满族剪纸的技法,大体为折叠、打翅、连接、拼接、纹饰、香火烧孔、手撕、染色等技法。非纸剪纸的材料包括苞米窝儿、树叶、树皮、鱼皮、红辣椒皮等。第三部分满族剪纸创作研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满族剪纸技法及艺术风格基础上,启发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进行综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授课方式包括讲解、提问、讲座、示范、写生、视频、创作实践等。聘请满族剪纸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使得民间流传的传统技艺传承有人,艺术家的示范、表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注重创新 从学情角度分析,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造型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因此,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资源固有的亲切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借助原生态的场域,进一步加深对本地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向学生呈现多元的审美标准,拓展学生的艺术认知与思维方式。譬如,满族祭祀剪纸是满族祭祖活动中祈福纳祥的重要祭祀品,其不但在题材上与一般民间剪纸不同,而且在图形创意、视觉思维的运用方面也与众不同,其以独特的视觉思维形式完成宗教实用功能。挖掘满族祭祀剪纸视觉思维的独特性,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象征性、意象性内涵,无疑会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打破规范,寻求创新。第三,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艺人、考察手工作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讲座、省市研讨会、国内外展览。例如通化师范学院每年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满族剪纸比赛,成立了“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通化市中小学擅长剪纸的教师多从这些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见表2)

满族剪纸课程的重点在于传统技法的掌握和题材的创新。如图所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需要通过掌握传统技法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相应环节来实现,如要想抓住满族剪纸的精髓,学生不仅要掌握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还要具备满族习俗、萨满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可见,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呈现动手、动脑的“二维性”。各阶段综合创作能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如以传承传统技法为基础,创新才能有坚实的根基。“掌握满族剪纸传统技法、纹饰”是“用满族剪纸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梯度关系决定了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模式图中表现为四个阶梯,四个阶梯呈递进关系,上一个阶段能力训练需要建立在下一个阶段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如第二个阶梯“用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训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满族剪纸技法,包括折叠、打毛、连接、纹饰等,并且要理解各种技法和纹饰适用的寓意,然后按照自己创作的需要重新组合传统元素,设计出新的形式。如果创作需要表示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可以重新组合满族剪纸中柳枝、生命树、鱼尾草等图案纹饰。又如第四个阶梯“传统技法创新”,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满族剪纸“三棱形葫芦”、“成串的龙尾”、“折叠的元宝形”等立体造型样式后,运用粘贴、打孔、折叠等技法创作出视觉层次丰富的组合作品。坚持源于传统,不囿于传统;源于地域,不囿于地域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作能力。

满族剪纸这一精品课程的受到省内及直属高校的关注。2009年至2012年通化师范学院王纪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讲满族民间剪纸课程,每次授课学时为九十六学时。此课程在继承满族萨满剪纸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为学生打开剪纸的创作之门,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作品。在授课期间,师生从审美规律的角度对满族剪纸进行研究,从材料与构图上挖掘满族萨满剪纸的意象化。满族剪纸多在平面上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在表现萨满祭祀仪式时,把萨满祝辞、击鼓、跳神等场景融为一体,并采用圆满、对称等手法整合物象,让这些重新组合的物象传达着多维文化寓意,这一特点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趋势不谋而合。在剪纸课上,学生灵活运用满族剪纸意象构图、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应用于创作实践中,真正传承了满族剪纸的艺术精髓,保证满族剪纸艺术传承的艺术高度。

8.软科学研究课题范例 篇八

作者:北京新东方学校 李艳华

The digital age

1.如今,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如…

2.使用数字化产品对于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 we are unavoidably exposed to all kinds of digital products, such as digital camera, digital computer, digital television, and so on, which grow in an increasing categories and quantities.Believe it or not, look around yourself and you can easily find one or two of these stuffs.Here is a question,what kind of influence do the digital products bring to people’s life.? Frankly speaking, these modern digital products offer us a more convenient life than before.For example, the digital camera makes it possible to delete or correct the “unsuccessful” photo of ours, which was imposs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camera.While, unfortunately, these fashionable digital items have

cultivated a generation more isolated from the real life.It is hard to imagine that a man so accustomed to the digital mobile on-line chatting can be capable of the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Finally, too much dependent on the digital things, human seem to be more indifferent to the real world, which we, though reluctant to admit, have to accept.Thus, as the generation assailed by all kinds of digital miracles, we might as well initiatively avoid some of them despite efficiency and comfort they can supply.Don’t forget those old days when you were going to visit an old school friend though there would be a long train journey, which, in today’s digital era, has been thoroughly replaced by the digital on-line chatting.2007年考研大作文真题详细解析及其参考范文

经典范文

It is symbol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cartoon thata striker is preparing to shoot at the goal defended by a goalkeeper on a football field.In the goalkeeper’s mind, he is so much smaller than he actually is that guarding the goal becomes a mission impossible.On the contrary, the giant guard seems to fill up the whole goal in the attacking player’s mind.The purpose of the drawing is to show us thatin the face of seemingly insurmountable challenges or predicament, possessing self-confidence is of utmost significance.Regardless of how much

success one has had in school or at work, there are bound to be times when he or she will encounter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It is at these critical times that his self-confidence, towards difficulty and life in general, eventually plays a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whether he can turn failure into victory.I can think of no better illustration than the following one.Helen Keller was born deaf, dumb and blind, certainly nothing to give her self-confidence.Nevertheless, she went on to conquer her multiple handicaps to finally become a writer and lecturer, to become an inspiration to all.This case effectively clarifies that no matterwhat task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we should never overestimate the difficulties or underestimate our abilities.英语大作文练习:积极面对竞争Competition is Fun

Chairman Mao once made a famous remark about competition,“To battle with God is great fun!To battle with Earth is great fun!To battle with people is great fun!” His words,although seeming a bit too aggressive,have illustrated that competition is never regarded as something formidable by a brave.Competition exists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of nature and everyone’s life.Creatures compete to survive the merciless environment,eliminating weaker ones;Nations in the world compete for

resources and power,and whichever fallen behind is beaten.As for individuals,ever since the very first day of our lives,we are forced into a competition with thousands of others around us,including taking examinations,applying jobs and striving for promotion,the results of which definitely

determine our fate.Competition is as real a fact as the air around us that can neither be evaded nor be ignored.Thus,my dear friends,do not fear competition.Accept it and enjoy it.With competition,you grow stronger,and you gain so much precious experience worth remembering of,regardless of what the outcome would be.Without competition,you cease to grow;you become a dead moth sealed in its own cocoon.英语大作文练习:提高个人修养Shaping the Morality

According to a survey,more than two thirds of people in China agree that,the public moral level is lower than before.This figure,although hard to accept,has indicated the fact that the nation’s overall morality is declining.If you pay some attention,you could easily point out some improper behaviors happening around: young men refusing to give seats to the old on buses;shoppers

jamming into queue instead of waiting in line;crude riders neglecting red lights,etc.So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As analysts have figured out,this trend of degradation mainly originated from faulty education.For decades,Chinese schools simply infuse bookish knowledge to their students,whilst moral

cultivation becomes a kind of formalism;on the other hand,children are naturally influenced by their family and other adults in the society,most of whom are too sophisticated to be considered as eligible moral models.Facing such disappointing condition,you may ask: how can things become bett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we must following these three steps.First of all: self-shaping.We should manage ourselves well,and try to shape our own morality as perfect as possible.The second step:

family-shaping,which is to behave as the model for your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ir moral status through strict discipline.The third: organization-shaping.If you are leading people,such as being a manager or national president,you could reinforce your whole organization’s moral situation with policy and your own action.Even if you’re no leader,you’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if only you manage yourself well and try to influence others as much as possible.英语大作文练习:危险活动的吸引力The Attraction of Dangerous Activities

In the past,people often faced many dangers in their daily lives.They had to cope with not only natural disasters and frequent outbreaks of disease,but also dangerous animals and warfare.The need to hunt and to protect their territory from other people required them to be skilled in the use of weapons.In addition,any travel also involved great risk as there were few roads and bridges.Nowadays,people do not have to live with such dangers on a daily basis,and yet many people choose to involve themselves in risky activities such as dangerous sports.I believe the following reasons can explain the attraction of such activities.One reason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risky activities is that hey crave excitement.The thrill of mountain climbing or bungee jumping can satisfy their need to break out of their routine.Without the excitement of such sports,they may feel bored with their lives.Another reason people like such activities is that these activities often require a certain amount of skill.Learning to drive a racecar or hang-glide may satisfy the desire to excel and give the participant a feeling of accomplishment and personal

上一篇:表彰大会校长的发言稿下一篇:公路路政管理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