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2024-10-13

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共9篇)

1.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篇一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

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交易双方总有一方只能获取不完整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了交易者信心,提高了交易成本,从而对整个市场产生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破坏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借贷领域的诠释

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其自身的包括风险状况在内的有关信息的了解肯定比贷款人知道的多,因而影响贷款人做出准确决策。现代信息經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贷款发放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的风险往往来自于那些积极寻找贷款的人。银行为了弥补贷款风险与损失,在贷款定价时,常常索取一定的“风险”利率。因此,在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下,使得高风险的借款人增加,而低风险的借款人减少,从而增加了总贷款资产的风险度。另外,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贷款人也可能不发放贷款。

道德风险是在贷款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贷款人发放贷款后,将面对借款人从事那些从贷款人角度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动。例如,借款人趋向于将这笔贷款投向高风险、从而高违约率的项目,或者借款人明知财务状况正在恶化,今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却依然使用尚未用完的贷款额度。

信息不对称导致借贷成本上升,银行的资产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下降。信用卡贷款是一种典型的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发卡银行与申请人(持卡人)之间、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着信用卡产业发展成败的大局。

二、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

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研究其表现及成因具有现实意义。

(一)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其对业务发展的制约、授信政策和定价策略不利于吸引高端客户。所谓的高端客户,通常是指那些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信誉良好的客户群体。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高端客户的资信状况不能为银行所充分了解,在确定其授信额度时,倾向于授予低于其真实资信水平的信用额度。较低的信用额度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客户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手续费、利息等收入,更为严重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可能导致高端客户的大量流失。

远高于一般消费贷款的透支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客户使用循环贷款。收入水平高且稳定的高端客户有着更多的借贷渠道,通常情况下总是按期付清信用卡的全部欠款,不会支付透支利息。偶尔支付一次,可能是忘记了还款,而不是主观所为。而常常使用循环贷款的客户往往是那些消费欲望大大高于其消费能力,且收入不稳定的客户,勿庸置疑,如果这类客户成为使用信用卡贷款的主要客户,发卡机构承受高风险就理所当然了。、欺诈性申请阻碍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在银行不能全面掌控客户信息的情况下,难免造成发卡客户良莠不齐的状况。资信条件不足的客户可能虚增其收入水平、资产价值等指标,欺诈犯罪集团也会制作虚假申请,骗取贷款。银行不能凭借现有的条件准确识别欺诈性申请,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势必提高授信条件,要求申请人提供更多的资信证明材料,由此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信用良好的客户的申请不能通过,或者一些潜在的好客户因申请手续的繁杂而放弃申请。因此,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拒绝掉坏客户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好客户拒之门外,直接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零售业务的一个产品,信用卡业务只有在形成业务规模,具备规模经济的条件之后,才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高额的呆帐损失增加了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成本。能否将呆帐损失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是决定信用卡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信用卡贷款是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持卡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银行更是难以知晓。有的客户“刷爆”后便没了踪影,有的客户利用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有的客户故意赖帐不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持卡人所显露出来的道德风险最终表现为银行的呆帐损失。即使信用卡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每00元的营业收入中,也要拿出5元,即收入的/4用来弥补呆帐及欺诈损失。

(二)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处理平台。我国个人征信数据分散,开放程度很低。在我国,大约50%至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查询平台。因此,发卡银行难以获得征信数据,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信用中介市场发育滞后,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培育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国内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相当有限,仅有的几家征信公司服务收费过高,无法满足个人金融产品低成本的发展要求。

3、个人征信活动没有立法和制度来保障。由于个人征信数据牵扯到许多个人隐私,个人征信数据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方式和保密的程度没有法律依据,信息提供者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都存在法律风险,限制了征信数据的开放和获得。因此,国内个人征信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制约着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4、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道德风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有的人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司法介入的成本太高,最终不了了之。甚至,不良贷款人利用同样的手法,可以从多家银行骗取贷款,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相反的,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

除了以上分析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因不了解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发展状况,导致现行的监管政策偏离了“防范风险与促进业务发展并重”的监管目标,不仅成了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而且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解决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信用卡业务的特性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原则和理念。如何弱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无疑是银行有效控制风险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证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合法传播;二是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竞争有序的个人信用中介市场;三是制定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失信惩罚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通过信用立法,对个人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披露和使用,个人隐私的保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征信机构能够得到全面、真实的征信数据,确保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进行社会化服务,确保各经济主体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二)通过第三方机构、计算机系统的逻辑性检查可以查询和验证客户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以下渠道获取的信息可以有助于减弱发卡行与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居民户籍信息查询系统可获取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根据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系统中的月缴额度和缴费比例,可以测算出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房地产登记部门和机动车管理部门的记录可以核实申请人的房产及机动车等证明其经济实力的信息。

通过交叉检验等方式发现客户资料的不一致之处,起到预警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申请人的手机号码区段和邮政编码、年龄和学历及工作年限等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发现不匹配和可疑之处,从而作进一步的核实。

(三)通过对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利用技术手段甄别好坏客户。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只能弱化而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何在信息模糊条件下,银行做出最优的决策,的确是很困难的。银行可以根据过去客户的风险与贡献的表现,制定信用评分模型,计算出处于不同分数段出现风险的概率和收益期望值。这种根据过去信用历史,通过计算机自动评估将来还款可能性和收益的方法,给银行贷款审查提供了一个客观和可靠的技术手段,成为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零售信贷的基本依据。

(四)通过交易监控和设置风险参数降低持卡人的道德风险。在业务实践中,预借现金额占信用额度的比例、每日最大透支消费限额及笔数、每日最大取现限额及笔数等指标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持卡人的道德风险。消费最低还款比例、最低还款额等方式可以用于验证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是否恶化,判断有无必要采取催收措施。

(五)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的信息沟通,制定促进业务发展的监管政策。

近几年,我国信用卡经营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发卡银行均采用国外先进的发卡系统,在这些系统中都有成熟的用于信用卡风险防范和催收的软件,有利于控制风险和对逾期欠款者进行催收;二是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如上海、深圳、武汉等,全国性的个人征信系统正在开发和完善中;三是许多银行从境外聘请专家专职从事风险管理,把先进的管理经验传授给内地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因此,业务监管机构应该适时调整监管政策和相关的规章,以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作为监管的首要目标,在发展中解决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问题。监管机构应将信用卡的授信权还给发卡银行,让银行根据持卡人的资信情况授予不同的信用额度;银行应有信贷透支利率的浮动权,区分客户的风险状况确定不同的利率政策;为了促进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应积极研究制定信用卡呆帐和欺诈损失的准备金计提、损失的税前列支政策,简化呆帐核销的程序,在政策标准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2.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篇二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在社会融资过程中,借贷双方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导致的直接后果主要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事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1、银行对信息分析加工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因为银行作为市场交易者其所拥有的和能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银行对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也必然有一定的限度:一是在日趋垄断化和全能化的现代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趋势,相对于个人和单个中心机构的注意力资源的增长,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快于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二是银行信贷要解决的是资源跨时间配置问题,其本质是面向未来的,其所作的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人们不可能获得尚未发生事情的信息,人们也不可能穷尽各种或然的方案并比较其优劣,因而涉及未来的信息更不可能完备、充分;三是银行决策者的信息利用模式影响信息利用程度。

2、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占有源不对称。

银行与借款人相比,在信息源的占有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借款人直接掌握着自身的全部信息,包括资产、负债、现金流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资金运用情况、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今后的发展计划等,同时也深谙自身可能的风险点。而银行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掌握借款人及其投资项目的信息,由于离信息的源头较远,对借款人的信息往往很难全面掌握。借款人还可以凭借行业分工的优势,掌握着大量的市场相关信息,而银行由于面临众多的各行各业的客户,不可能全面掌握众多企业相关的市场信息,而且市场信息瞬息万变,银行要掌握包罗万象的市场信息确实力不从心。

(二)事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1、借款人可能存在隐藏信息的行为。在借贷交易中,借款人作为信息的优势方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会有隐藏信息或者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信息。贷款合同签订前,借款人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对信息加以控制,隐匿自己不利的信息;信贷合约签订后,借款人还可以利用自己操作和控制便利,对信贷资金的用途加以改变,隐匿自己的行为。

2、激励机制不健全,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由于分配不公产生的人为的不良影响。如果银行无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则会打击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他们会因待遇不公而产生怨愤心理,甚至会产生过激行动,在工作中牟取私利,产生道德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造成的影响

(一)小额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

小额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是指:贷款更容易贷给那些风险最大、最有可能不还款的借款人,因为他们最积极、愿意付最高的贷款利息,结果导致信贷失效,市场萎缩。小额贷款者即使能设法了解到借款者的平均风险程度,也无法了解具体个人的风险,但利率是根据全部借款的平均风险所设定。这时,没有担保抵押的小额贷款借款者会更愿意冒险投资,风险高的借款人会比风险低的借款人贷款积极性更高。于是就产生了从Akerlof模型中的“柠檬”问题,高风险的借款人反而把低风险的借款人挤出市场。这时市场整体风险上升,收益很可能难以弥补风险损失,最终导致无法持续小额信贷项目,信贷关系终止。

(二)小额信贷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在小额信贷过程中,道德风险是指当信贷机构发放贷款之后,借款人可能不依照合同项目进行投资,而是从事其他活动,可能存在更高风险,也可能与项目无关,因此导致贷款难以归还。如果借款人从事高风险活动,贷款人并不知情,成功后借款人可以拿走全部风险收益,贷款人只获得固定利息。如果不成功,借款人为无抵押贷款,损失由贷款人承担。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议

(一)规范统一信贷业务流程

信贷业务流程是指信贷业务人员完成各项贷款业务所必须遵循的程序。严格按照流程来办理各项信贷业务,可以实现业务处理的标准化、格式化、规范化。信贷业务流程对各级管理决策者也是控制、检查、监督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多方位选择优良客户,多环节控制信贷风险,实时监测、预警信贷不良资产,进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借助信贷决策支持分析和信贷经营分析的结果,构造了一条基于信贷业务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同时,借助该流程汇集的大量相关业务信息,为信贷分析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分析数据,从而减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二)正确估算企业融资需求量和融资需求时间

商业银行为了确定企业在其资产转换周期中准确的融资需求量和融资需求时间,必须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将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出去之间的时间差称为持有期;将采购原材料和现金流出进行付款的时间差称为付款期,付款期的存在相当于企业获得了短期融资;将产品销售出去和收回现金款之间的时间差称为收款期,收款期的存在相当于企业给予了客户短期融资。企业在申请贷款时,一般应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银行可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企业的融资需求量和融资需求时间。

(三)提高信贷中的信息对称度

1、建立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的标准是:数据能做到每日更新、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统计及查询功能,能为客户信用评估、项目风险评估、信贷组合分析、信贷风险分析等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日常检查工作提供全面支持,在提高银行与企业、银行内部信息对称度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2. 加强对CMIS信息的深度分析。

对CMIS信息的深度分析会使风险信息得以较完全的披露,有利于防止产生贷前决策的逆向选择和贷后的道德风险。CMIS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并不能直接反映风险程度,只有在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进行深度的数理分析,才能使风险得以较完全的反映。

参考文献

[1]、Brian.Coyle.信用风险管理[M].周道许,关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姜崎.借鉴西方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估系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3.信息不对称与信贷市场效率分析 篇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效率;政策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103—02

一、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逆向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

对信贷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共有两大类文献,其中一类是由Mckinnon(1973)及Shaw(1973)所开创的,另一类是由Stiglitz和Weiss(1981)所开创的(简称SW模型)。本文拟就斯蒂格利茨和威斯的研究工作展开论述。

论述之前需要作出如下假设:(1)贷款合同为标准债务合同(Standard Debt Contract)。即贷款人只有在项目回报大于等于其债务额时才偿还贷款,反之,若失败,则项目留存回报归银行所有。(2)借款人在项目中的自有投资额为零(即无股权投资)且不存在任何抵押担保。(3)项目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的结局:成功和失败。成功的概率为Pi,失败的回报为零。(4)贷款项目具有连续随机回报且其概率分布符合(均值保留展型)(Mean-Preserving Spread)。(5)存在信息不对称,即贷款人知道自己项目的成功概率,而银行仅知道成功概率的分布。(6)所有的项目要求同样的投资额K。所有项目具有相同的预期回报,即

R=PiRi(1)

根據标准债务合同,若项目失败,其留存回报为零。那么企业家第i个贷款项目的预期利润为:

E(πi)=Pi[Ri-(1+r)K] (2)

银行从该项目中获取的预期利润为:

Eb(πi)=KPi(1+r)-Q(3)

其中,i是指i个申请贷款的项目,R是指预期回报,r是指贷款利率,Q是指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

对式(1)求Ri关于Pi的导数,有:

=- (4)

对式(2)求E(πi)关于Pi求导,得:

=Ri-(1+r)K+Pi (5)

将第(4)式代入第(5)式中,得:

=-(1+r)K<0 (6)

即项目的成功概率越低,其预期利润就越高。

从借款人角度来看,当项目利润E(πi)=0时,得到项目临界收益:

R*=K(1+r)(7)

将(7)代入(1),得到临界的项目成功概率

P*= (8)

因此,对于成功概率Pi低于P*的项目,其预期利润E(πi)>0,只有这些项目才会申请贷款。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这个事实:当所有项目的预期回报 相同时,项目的预期支出Pi(1+r)K则决定于其成功概率Pi。Pi越小,预期支出就越低。从(8)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银行贷款利率r的提高,P*将逐渐下降,这样企业家贷款随贷款利率r的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将越低。

我们假设f(P)是项目概率Pi的密度分布函数,因此,申请贷款的项目的个数为 f(Pi)dPi,我们首先假设所有的申请项目均能获得贷款,那么银行的利润为:

Eb(πi)=K(1+r) Pif(Pi)dPi-Q (9)

既然失败项目对于银行的留存回报为零,而成功项目的回报为(1+r)K,于是表达式 Pif(Pi)dP可看作是获得成功的项目数。则所有申请贷款项目平均成功概率P为:

P= 当信贷配给发生时,并非所有申请项目均能获得贷款,但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因为此时只需将式(10)右边分子分母同乘获得贷款属于申请贷款总数的比值即可,而这显然不影响其结果。即假设所有申请项目均获得贷款与存在信贷配给结果相同。

= (11)

由于0

在存在逆向选择效应时,贷款申请人的平均质量随贷款利率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糟,此时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呈现上升趋势,而同时,由于贷款利率的上升将会给银行带来额外的利润。因此将会存在一个最佳贷款利率水平,此时,贷款的平均回报率达到最大值,但由于存在贷款的超额需求,因此,此时存在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1]。

二、信贷配给的市场效率分析

均衡利率r*是银行为弱化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而实行信贷配给的利率。信贷配给均衡的结果是银行意愿的信贷配给供给小于筹资者意愿的信贷需求,但从社会福利角度看,信贷配给均衡较只靠市场利率机制实现的瓦尔拉斯均衡能提高信贷市场效率,增进社会福利。如图1所示,L为信贷量;LD为信贷需求曲线,LS为信贷供给曲线,其向后弯曲,表

图1信贷配给的市场效率分析

明信贷供给量并不随着利率的升高而单调递增。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随着利率的上升,借款人的风险在增加,降低了银行贷款的期望受益。银行为实现收益最大化会选择小于瓦尔拉斯均衡的利率r*,此时银行的最优信贷供给量为L*,存在不能得到满足的超额信贷需求AE。设瓦尔拉斯均衡时,银行的信贷收益为TR1,“生产者剩余”,即银行的超额收益为Rs;“消费者剩余”,即借款人的超额收益为RD,则有:

TR1=r1×L1

Rs=TR1-OL*AD的面积

因为L*总是银行意愿的、能实现最大收益的最大贷款量,因而OL*AD部分面积即为银行的意愿收益,TR1-OL*AD的面积就成为“生产者剩余”。

RD=r1BC部分面积

银行实行信贷配给时,均衡利率为r*,则银行的信贷收益为TR*=r*×L*。超额收益R/S=TR*-OL*AD的面积,借款人的超额收益R/D=r*ABC的面积=RD+r*ABr1。可见,R/D>RD,即均衡信贷配给时借款人的超额收益大于瓦尔拉斯均衡时借款人的超额收益,亦即借款人的福利增加。由于TR*是银行的最大信贷收益,因此,必有:TR*>TR1,从而,TR*-OL*AD的面积>TR1-OL*AD的面积,即银行获得得超额收益在实行信贷配给时更大,亦即银行较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下增加了福利。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银行实行信贷配给能增加银行和借款人的福利,即提高了信贷市场效率,降低了市场风险,增进了社会福利,属于帕累托改进[2]。

三、信息不对称下信贷市场的政策启示

1.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市场效率。银行的信贷配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一种信用风险管理策略。以限制高风险的资金需求。以稳健经营为特征的银行之所以尽力避免高风险融资,但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的项目风险相关信息不足,导致商业银行对项目的逆向选择,对于贷款发放以后,银行拥有的贷款使用方向和结果等相关信息不足,使银行面临道德风险[3]。

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减少金融风险。首先,政府在加强和引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强化信息批露制度外,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加强监管,稳步推进。若给予推进利率市场化,而银行的风险识别能能力没有本质提高,则银行寻找配给均衡利率水平不能保证,从而并不能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其次,在目前我国企业仍然存在预算软约束,投资的利率弹性较低的情况下,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会更大,从而增大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3.完善政府补贴和担保制度,增进社会福利。逆向选择使贷款人蒙受的损失,只有当借款人违约,不能归还贷款时才能实际发生。

参考文献:

[1]Josheph E. 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1981,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1,p393-410.

[2]刘民权,徐晓萍.缺乏和包含不对称信息假设的信贷市场模型[J].金融研究,2000,(7):27-38.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信息不对称与公司理财政策 篇四

一、信息不对称与资本结构决策

资本结构无关论即mm理论认为:在信息对称的严格假设之下(即在完备信息、无交易成本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仅与企业的投资决策相关,即是否采用负债融资以及多大比例的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最佳资本结构”问题,资本结构的优劣也就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然而,信息不对称在资本市场中的普遍存在和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重大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拥有较少的关于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加之,经理人员总是力图尽力实现当前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不是所谓的新股东,才带来了公司只有在存在不可推迟的超额赢利的投资项目且不能告知投资者或者股票被市场高估时,才可能会发行新股票。投资者也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新股发行时,认为是股票被高估的信号,会相应降低新股的价格,导致企业资本成本的上升。因而上市公司总会尽可能保留较高比例的盈余,维持一个“储备借款能力”,当内部资金不足时,以应付好的投资项目的融资需要,而不必以相对较高的成本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无法直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只能通过企业传递的信号间接地评价企业价值或质量。此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将发挥很好“信号”作用。高质量的企业就可以有条件选择较高的负债融资,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利润分布。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低质量的企业因没有能力产生足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支付固定的债务利息,在给定的债务水平上具有较高的边际期望破产成本,意味着这些企业的模仿成本高于其可能的筹资收益;因此优质的企业可以通过较高负债型资本结构政策传递信号与劣质企业进行有效地区分,便于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的分辨选择,以降低资本成本,实现最佳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5.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重点 篇五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6.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 篇六

[日期:2008-04-24] 来源:大竹县农信联社作者:周大华 谢德文 [字体:大 中 小]

全面围绕出题规律,准确分析总结考点,精准预测命题趋势,培养应试思维,掌握高分方法,轻松应对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

2011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正在进行,职位上万......2011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培训正在报名,让我们一起再创辉煌!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在积极投放信贷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惠民富民、改善民生、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少数农村信用社存在贷款管理欠佳、制度形同虚设,重扩大信贷规模,轻防范信贷风险,监督不力和违章违制时有发生等问题。因此,清醒看到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及建立信贷管理的长效机制,不仅必要,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

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法纪观念淡漠。农村信用社聘用信贷人员因受环境和条件所限,选拔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没有通过正规培训,个别信贷员不但业务素质低,而且纪律观念淡薄,利用手中的权力参与煤厂、房地产开发商等企业合伙经营或贷款投资分红,“攻守同盟”来套取信用社的贷款,甚而致于极少数信贷人员还“吃、拿、卡、要”,严重损毁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

重扩大信贷规模,轻信贷风险防范。个别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经营中只顾眼前效益,单纯追求利润;对贷款的审查不严,对抵押品低值高估,导致抵押不实;对住房按揭贷款、私营企业抵押贷款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足值额审查不严,致使贷款在发放前就潜藏着风险。

有章不循,信贷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个别农村信用社信贷制度形同虚设,贷款发放不按操作程序办,“四岗”分离存在后岗干扰前岗的现象,发放贷款未坚持集中评议和酝酿,分头签批意见,致使信息口径窄小,民主意见难以集中,集体智慧无法发挥,无意中形成贷款发放一人说了算,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制约机制,难免决策失准失误。同时,少数农村信用社上级主管部门存在重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轻业务监督的倾向,这显然是对农村信用社“四自”经营方针理解上的偏差,如对贷款的发放权限额度过大,难免导致工作失误。

监督检查不力,事后监督人员责任意识弱。一方面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相互监督与制约的作用,受传统的体制观念的束缚难以发挥,主要原因是监督检查部门的权力没有独立出来,依然受决策层的制约;另一方面监督检查人员履职欠佳,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其根源是对查出的问题未能得到严肃处理,严重挫伤了稽核的监督力,一旦违规违纪事实形成,无权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和领导的连带责任,从而削弱了监督管理人员的权力。

二、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对策

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以控为主的防范机制、以查为主的监督机制、以罚为主的惩

治机制和以防为主的宣传机制,是规范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程序,遏制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欠佳,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有效手段。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首先,农村信用社在聘用信贷工作人员时,必须严把员工素质关。其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风气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第三,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信贷员的两个素质。

建立以控为主的防范机制。首先,健全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扩增信贷规模与提高信贷质量的关系,在贷款的“三性”原则前提下,适度扩大信贷规模,向质量与管理要效益,做到稳健经营。其次,农村信用社领导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明查暗访贷款户对信贷员的意见,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发放民意测评表,征求意见,加大客户的监督力度,防范贷款风险。再次,开展以“风险管理”为主题的“扫雷工程”,将资产管理、制度执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监控,把业务操作和经营中可能引发的风险和经济案件的网点,作为可能爆炸的“雷区”,并对“雷区”进行限期“扫雷”,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最后,实行考核上岗制度。对信贷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试和考核,考试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不合格者及时更换工种,对民意测评意见大的,应调到边远农村信用社工作或下岗学习,以增强激励机制。

建立以查为主的监督机制。首先,建立和实行严格的监督制度,农村信用社监督部门的权力要独立出来,由上一级监督部门领导,其工资、奖金的考核不予所在单位挂钩,不受决策层的制约。其次,建立健全事后监督人员的考核机制,稽核监督人员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对稽核不力,瞻前顾后,当老好人,玩忽职守,导致信贷资金损失的要追究稽核监督人员的连带责任,并调离稽核监督岗位。再次,稽核监督人员要把事前监督检查与事后监督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以罚为主的惩治机制。对违规违制的信贷人员进行惩罚,对分管领导追究连带责任,是稽核监督部门惩治的必要手段。首先,对贷款发放造成损失的除追究信贷员的责任外,还应追究领导的连带责任,直至贷款收回为止,促使信贷员、分管领导依法经营,合规放贷。其次,对农村信用社分管领导、信贷人员不同程度的违规、违制行为,应实施不同手段的惩治。比如,以降薪、停薪、罚款、经济赔偿等方式对其进行制裁;以降职、免职、开除公职等方式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对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篇七

担保行业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相生相伴的, 其行业风险高, 影响面广, 这些使得对其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就我国担保行业实际运用来看, 其服务对象多为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 资产规模小, 风险大, 商业银行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这就造成了担保行业发展受阻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两头困境”。因此,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学者基本上是在非对称信息理论下研究信用担保风险的。斯蒂格利茨 (J·E·Stiglitz) 和韦斯 (A·Weiss) 直接从信贷配给的分析中提出了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理论。他们认为:担保以及其他非价格的配给制度不可能消除信贷的配给, 提高担保要求会降低借款人的风险, 但是随着风险的下降, 变相增加了银行的回报。但是由于不同贷款者有着各自不用的信贷情况, 因此需要考虑担保要求会对不同的贷款申请者产生不同影响。特别是那些富有的借款者当中将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风险爱好者, 或者说是不太具有风险厌恶的特征, 他们愿意提供大量的担保。在这种情况下, 高额担保所带来的负面的逆向选择将支配正面的激励效果, 结果贷款者会发现, 把他们的担保要求提高到超过某些临界点以后, 风险上升了, 回报反而少了。

杨胜刚、胡海波 (2006) 认为在非对称信息下信用担保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并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建立模型作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担保机构担保比例的增加与信用担保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如下关系: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价值大于贷款本息时, 担保机构担保比例增加有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中小企业不提供反担保或反担保金额不足时, 担保机构为贷款提供较高比例的担保会加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 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形成信用担保风险的主观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素质相对于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较差, 这形成了在担保过程中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风险来源。考虑到中小企业资产抵押能力差, 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不规范, 信息透明度差, 商业银行会通过担保把信用风险转嫁给担保机构, 利用担保机构的专业化的服务来分散和化解风险。而由于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 我国信用评估的专业机构难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贷风险作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另一方面, 由于中小企业受到利益驱使, 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为在具体担保项目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从而形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

(二) 信用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配合的利益博弈

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 对于成本相对较高的小额贷款缺乏积极性, 其在选择信贷投放对象时一般选择大行业、大客户和基础产业。因此, 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的状态。此外, 绝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在与协作银行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不对等现象, 协作银行处于自身利益和贷款安全性的考虑, 利用合作中的优势地位往往要求担保机构对贷款提供全额担保, 而不愿意承担合理的风险分担损失。这便形成了信用担保结构的“被转移”风险。

(三) 不完善的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信用担保风险防范上具有多种职能, 这种专业担保人能够对分散、转移担保风险进行有效的反担保和再担保。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很多种, 同时也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漏洞, 主要体现在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转移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等。由于无法提取充足的风险准备金以及针对各级政府并未建立有效的基金补偿制度, 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并不完善。那么, 相对于风险转移机制来说,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反担保、再担保机制也不完善。这便形成了信用担保结构的“技术性”风险。

基于对担保风险来源的分析, 可以制定出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策略, 如前文所述, 可以从不够完善的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入手, 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转移机制、确定合理的担保参数来形成对于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然而这些应对策略并非是“治本之策”。要从根本上来解决担保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必须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入手。从实际担保过程来看,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理论出发, 来寻求解决策略。

三、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担保联盟构建

(一) 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交易活动中, 人们对于相关信息的知晓程度是有限的, 并且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 那些对信息知晓程度较高的一方相较于那些信息匮乏者, 具有有利优势。因此, 在常见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卖方往往处于有利地位, 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关于交易商品的各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 处于不利地位或者说是掌握较少信息的买方为了交易公平或者有利可图就会尽力弥补自己的劣势地位, 向信息多的一方获取信息。可见, 利润的来源也不仅仅局限在交易的商品, 信息的流通与传递同样能够使信息主宰者, 即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有利可图。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其根源就在于信息不对称, 而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基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两者之间的,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显然, 在这里中小型企业属于信息知晓程度高的一方, 而银行则恰恰相反, 尤其是当借贷者规模小, 资本少或者是企业刚刚起步, 因资信度较低导致银行往往带有“有色眼镜”, 致使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信贷配给原则, 比如中小企业的财产抵押或者担保要求严格;在贷款时, “惜贷”、“择贷”、甚至一票否决干脆“不贷”;一方面, 由于贷款条件的限制及贷款成本的增加, 导致一些有需要求发展的并且诚意还款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 破坏信贷市场稳定发展的那些信誉低下的企业, 并不在意银行的高额贷款利息, 反而获得了贷款来源。这就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柠檬效应”。

(二)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决策略—企业担保联盟

那么, 如何来弥补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困局的根本性策略是构建企业担保联盟机构, 来形成对于中小企业担保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掌握较多的信息, 由于在利率提高到恢复信贷市场出清之前, 可能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从而导致信贷配给的产生, 也就出现了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惜贷”、“择贷”、甚至一票否决干脆“不贷”。因此,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就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 构建企业担保联盟。中小企业在受保后, 出现道德风险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为了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 从而向担保机构提供虚假信息, 利用担保贷款进行风险较高的项目, 而企业联盟担保机构就是解决这一受保后控制力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企业联盟担保机构。国外研究也纷纷证明了同种类型的企业能够自觉汇聚成为一个群体, 存在着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企业之间熟悉、信任、互相存在着业务往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劣质企业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避。同时, 联盟担保机构对企业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由此可见, 企业联盟担保机构存在着信息收集的优势以及较强的控制力。

(1) 企业联盟担保机构的建立以及信息收集优势。企业联盟的建立主要就体现在四方关系者之间的关系架构上, 包括企业、银行、联盟组织、民间资本投资人。首先, 建立企业联盟的出资人, 或者说企业联盟的载体就是联盟内的各个企业成员, 他们之间共有一个联盟账号, 并将账号设立在开户行;联盟反过来作用于联盟内各个企业, 这种作用包括风投、中小企业信贷、贷款担保, 甚至包括年末评估;然后, 通过民间资本投资人向企业联盟注资, 联盟内的各个企业则作为中转企业, 号召民间资本投资人对联盟进行债权性或者权益性类型的投资, 并由各个企业对投资人进行还本付息, 利润分红。

建立联盟, 设立银行账号。企业联盟可以按照企业所处地域或者企业间业务关系来出资建立, 并将这一联盟账户设立在银行。账户内按照企业联盟的职能包含有三个分账户。这个企业联盟账户的作用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 它可以起到一个与保证金相似的作用;另一方面, 它可以独立向个别企业进行小额贷款, 起到类似中小信贷机构的作用。

企业联盟是一个并不设立固定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虚拟组织。通过召开年度、季度法人代表大会, 及临时性会议, 进行年末对于各个联盟企业的评估, 或者处理临时性突发事务。对于增加新成员, 保留原有成员, 制裁联盟内企业和终止企业间业务往来, 是按照超过股份半数决定的。

强大联盟的实力或者是增强个别企业在联盟业务决策中的权力的途径可以通过呼吁联盟内外的个人向联盟账户进行注资, 要求以联盟内企业的名义。这种投资可以分为债权投资和权益投资两种, 以书面同意方式方能生效。债权投资与权益投资两者之间存在区别, 在债权投资形式下, 投资人直接向中转企业要求还本付息, 然后由号召投资人投资的中转企业向联盟进行申请, 补偿这一笔资金。而在权益投资形式下, 投资人可以针对分红的方式作出选择, 一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投资项目的分红, 二是根据联盟总利润进行股份分红, 分红步骤与前者相同。在企业联盟年度会议结束后, 联盟企业将得到自己的股份分红, 投资人同样也从中转企业中获取分红。

企业联盟中的其他事务的决策均是由企业联盟中的股份决定, 包括账户中资金的调整, 个别企业退出联盟等等, 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形式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企业担保联盟信息收集的优势就在于联盟内的企业是因为地域及业务往来的原因汇聚成为一个联盟, 并且联盟对于各个企业的运作存在约束机制, 所以企业之间互相熟悉、知晓, 以及通过各方面正规的、非正规手段获取的并没有反应在财务报表上的真实信息, 包括经营者道德问题, 真实的财务数据等, 因此, 企业联盟在获取各个企业借贷信息上存在成本优势。

(2) 信用联盟担保机构对贷款后企业的控制。企业联盟的职能之一就是起到类似中小信贷机构的功能, 向单个企业发放中小额贷款, 无需抵押, 较银行贷款利息略高。很多企业都存在对资金短暂性或者季节性的要求, 向银行贷款就存在着时效性上面的缺陷, 而企业担保联盟这种缓冲性功能就能够及时迅速地解决企业流动性资产的需求。信用联盟担保机构对于贷款后企业的约束机制就在于, 一旦发生某个企业恶意违约情况时, 企业信用联盟将通知企业联盟的开户行和违约企业的开户行, 对于违约企业的强制性赔偿通知, 这时联盟协议生效, 违约企业开户行必须将损失补偿到联盟银行开户行的账户中。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 这时则应该召开联盟临时会议, 决定是否可以延期。一旦出现恶意违约情形, 那么联盟应尽早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根据表决结果, 形成对于该违约企业成员的制裁方案, 可以取消成员资格, 甚至终止其与其他联盟企业成员, 甚至整个区域内企业间的业务沟通往来。一旦企业失去在该地区供应链的依托, 企业将无法立足, 如此高的信用成本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难以承受。因此, 联盟内企业不会铤而走险, 企业会采取相对积极有效的方法规避道德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获得担保贷款后的种种问题。

综上所述,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入手, 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问题。而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解决方案, 本文集中通过构建企业担保联盟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其实, 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 是不会存在这一问题的。因此, 所有的解决策略都应该围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来进行展开。而政府作为最有可能掌握“最全面”信息的主体, 则应该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注意政府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来解决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何祖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木志荣:《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仁》, 《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8.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篇八

内容摘要:个人消费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业务规模、产品体系、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家商业银行在发展规划、客户营销、操作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不足,影响了业务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和巩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领域,培育和扩大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产品创新、业务增长、效益提高,是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 贷问题 险分析 险控制

一、个人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被理解为违约风险,即借款人因为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力履约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更多地指借款人失信,承约信用丧失而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责任心,或者是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欺诈行为。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元。

2、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市风险、汇率风险等,或者采取不当的经营策略而引发的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等,都可以归并为经营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的特征,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较多。

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加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无视信贷资产风险,违规操作,盲目发放贷款,由此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4、政策与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的金融政策或相关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出台,引起市场波动,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而法律风险通常指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中违反了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或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依托和保障所引

发的风险。

(二)产生风险的因素分析

1、信用风险的因素分析

(1)社会的信用观念淡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诚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在经济活动中诚信守则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和奖励,而违约失信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和损失。社会失信现象的泛滥直接导致人们的信用观念淡薄,从根本上缺乏按时履约的信用道德和信用责任感。这种社会意识和现象自然波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领域。

(2)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当前,我国尚未启动一套完善有效的个人征信系统。虽然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是还处于运行初期,征信渠道过窄,征信内容不全面,只有贷款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征信的手段单一,征信资料收集速度缓慢等,以至于商业银行难以对借款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贷款的额度、还款的能力以及以往还款的情况做出比较正确、动态的把握和判断,造成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体现在借款人夸大自身的还款能力,在还款受阻的情况下易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增大蓄意逃避还款的风险因素。

2、经营风险的因素分析

(1)市场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的商业活动都处于市场的调控之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不例外,其资金随着市场价值规律的波动而波动。如遇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借款人的贷款金额往往不能满足其消费的需要,自然也会造成还款压力的增大;再者,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利率上升,也会加重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2)借款人风险状况的显著差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款人比较分散,并且数量大、周期长、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原则上,针对不同的借款人,商业银行应选择不同的经营策略以实现贷款收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还无法通过灵活的、有针对性的贷款利率来满足不同风险状况借款人的需求,实现差异化的个性服务,因而无形当中增加了银行对高风险客户的贷款风险。

(三)管理风险的因素分析

1、管理上划一现象严重虽然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品种比较多,但是深入到行业内部,则不难发现其实银行真正开办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不外乎主要集中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等几个品种上,并且对各种个人贷款业务的采信、发放以及贷后回收的整个管理程序都是比较单一和程序化的过程,缺乏贷款管理上的针对性,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整个的贷款体系比较制度化,在思想上、作风上还依然受传统对公贷款的影响,没有形成完善的个性化的管理制度。

2、激效制度不科学许多商业银行盲目根据上级行下分的贷款指标分派贷款任务,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求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人员加大发放贷款的额度,另一方面没有摆正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三者的关系,强调片面化的风险控制目标,为了控制贷款风险,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以制约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造成信贷人员惜贷,办理贷款瞻前顾后,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员工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政策与法律风险的因素分析

1、没有健全的相关法律保障我国目前有《担保法》、《票据法》和《贷款通则》等涉及贷款业务的相关法律,但主要是针对企业贷款而制定的,还没有针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条款,尤其是在个人贷款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有效落实,一旦遇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回收过程中发生抵押物的处理、质押物的变现等法律纠纷时,缺乏实质性的法律保障,银行往往会处于事实上的尴尬境地,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来对违约现象进行处罚。

2、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事实证明,如何从借款人手中取得抵押物的控制权、抵押物变现前如何管理、价格如何规定等,单纯依靠银行来实施这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还需要许多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更需要出台一些制度来强制部门之间的合作。

3、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有效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保障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开拓,原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订与完善,要出台针对个人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的运作,既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维护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目前《消费信贷法》已在酝酿之中,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建设正在积极的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2005年11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对抵押权人处置抵押物做了法律上的规定,为金融机构维护合法债权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全社会也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大力推广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各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也要大力向社会宣传银行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以及违约现象对个人和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识和社会信用意识。

(2)完善个人资信评估机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根本

针对我国个人资信系统尚未完善,个人信用资料采集、调查的薄弱,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可以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一步完善个人收入、信用、贷款、消费等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信息收集与信用评估机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提供消费者一手 的资信情况。此外,各商业银行在协助人民银行加大客户资信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联系,建立网络管理体制,互通有无,分享资源,既能避免对同一借款人信用的重复调查,又能防止同一借款人超越偿还能力进行多头借款,做到采集与事实相统一、历史与现状相贯穿,使收集的资信及时而准确,评估科学而严谨,从源头上做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

(3)培育行业文化——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特色

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商业银行员工的法治意识、职业道德也亟待提高和改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规章制度约束的企业文化已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培育一种严谨、求真、务实、高效的全新行业文化。在全新的现代文化理念的指引和感召下,银行从业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归属感,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职业素质,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洞悉各种变换的信息和因素,塑造内心公平的信念,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做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预防和管理工作。

二、个人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作为消费信贷的经营原则。但由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个人消费信贷又存在金额大、零售性强、流动性差及期限长的特点,加之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也给各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

这些问题或者说风险突出体现在:

(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存在的开发商提供虚假购房者身份及相关证件,以虚假商品房买卖行为骗取按揭贷款。

(2)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因借款人所购房屋不能完工或存在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个人住房贷款合同不能履行。

(3)个人因经济恶化及因家庭、收入、工作、健康等因素的变化或发生其他足以影响其还款能力的变故而无力偿付贷款。

(4)借款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或失踪,无继承人或继承人不予偿付借款。(5)借款人非经济能力的因素而赖帐。

三、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逐步创造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环境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

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存量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信用业务均有记录登记。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扩大现 有人行征信系统的职能和范围,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各公用收费部门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可以先易后难地组建征信公司,起初只联合金融机构,以后再逐步扩大。征信公司应遵循“会员免费提供信息,有偿提供查询服务”原则,把各家金融机构作为会员,金融机构免费向征信公司提供个人信用记录,参加组建的其他部门同样要免费提供有关的个人资信情况。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时要付费,以便保证征信公司正常运转。

(二)认真探索个人客户差异化服务方法

调整客户结构,培育和拓展一批高端个人客户群体。所谓高端个人客户就是指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就当前客户群体而言,一是从事于优势行业或垄断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如电信、电力、金融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二是职业稳定、收入较高的国家公务员和财政发放工资的事业单位人员。三是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公司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等。这些群体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并且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对自身的社会声誉和个人信誉也更加注重,还款意愿较强。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三)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

1、严把信贷准入关。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有规划的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防止各种操作风险的产生。

2、加强贷后管理。根据个人消费贷款的特性,分析相关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简洁有效的管理办法,办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配置好相应的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

3、必须严肃信贷纪律,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追究必须到位。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举一反三”,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4、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授权。针对各分支机构管理水平与风险控制能力,实行不同的授权管理和程序运作,并实行精细化管理,择优发展。

5、可以成立专门的个人消费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对个人信贷业务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实行集约化经营。

(四)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担保制度,是贷款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风险时的必要保证,也是制约借款人信用程度的一个有力武器。在我国消费信贷法出台前,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分析现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圈定法律争议少、执行容易的标的作为抵押物。产权不清、变现较难以及现有法律上存在争议的抵押物一般不要接收。选定的担保抵押物必须合法、足值、有效。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合理界定保证人范围。对借款人自身条件较好,收入稳定,可实行保证担保方式的贷款,保证人应该选择信用度高的高端客户,且至少自身综合条件不低于借款人。

(五)把个人消费贷款与商业银行保险代理业务相结合

代理保险业务是当前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环境下的一项新兴业务。这项业务的发展可与银行自有的传统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可以增加收益,银行通过代理保险业务能够获得可观的代理手续费收入和存款来源;二是可以降低部分不可预测的风险,将保险标的(可以是抵押物,也可是借款人的人身安全)的第一受益人指定为银行,当标的遭受损害或损失时,保险赔偿可及时补偿银行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同时,银行代理保险将通过银行的中介作用改变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由于银行代理业务相关险种的保费较低廉,可以使客户在较低的成本上获得保险产品和相关信息,使得信贷客户既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又可以得到自身的保险收益。

参考文献

9.信息不对称与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篇九

近年来,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规模日益扩大、信贷品种日益丰富, 消费信贷总量增速趋于稳定, 且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5年底, 我国消费信贷总量已超过2万亿元, 消费信贷品种也拓展到10多类, 但我国消费信贷面临起步晚、信用制度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地区和人群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1]以至于缺乏完善的信用评分机制, 使得消费信贷没有连续交易的市场反映价格机制, 消费者的资产值与负债值均难以准确获知。同时, 我国消费信贷总量的增长与单一品种的增长不匹配, 具体表现为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与其他消费信贷品种在消费信贷总量中占比的两极分化。

从地域上看, 消费信贷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其中东部占大部分, 而城镇的额度又远大于农村。虽然近些年这一差距在逐步缩小, 但是缺口仍然存在。此外, 在过去几年内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频频发生, 使得全球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力度逐步提高, 而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 监管者对消费信贷行业的风险测度要求也更为严格。因此, 消费信贷规模的迅速发展与主客观条件制约的矛盾, 以及银行和金融机构建模观念的转变, 对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的测度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献综述与测度方法

1. 文献综述

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测度早期采用信用评分方法, [2,3]如Edward Gee (1960) 的5C理论运用品格、能力、资本、担保品、业务状况等要素对评分个体进行信用评分。Edward Gee (1970) 的5P理论, 就是根据评分的变化, 衡量消费者的违约风险。而随着评分要素和评分标准的变化, 世纪90年代, Rock (1984年) 、Updegrave (1987年) 、Steenackers和Goovaerts (1989年) 分别运用“七要素理论” (债权人的关系、年收入、负债收入比率、居住与工作时间长度、住宅所有权、是否有支票或存款账户等) 、“八因素风险指标”, 以及用LR模型寻找影响信用贷款的因素, 这些都是早期信用评分模型的雏形。

最近相关的信用评分研究认为, 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货币和债务态度倾向 (Roberts等, 1999) , 如消费行为、还款态度等;人口统计变量 (Crook等, 2004) , 如收入、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业、房产拥有情况、婚姻状况等。这些因素在评分技术上的运用主要有, 线性判别、logit或probit回归, 以及运用较为复杂的人工神经网络、或遗传算法等测度方法, 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分。[4]

随着信用评分模型的发展, 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评分个体自身对信用评分有影响的行为, 即在评分模型中纳入了借款人的行为因子, [5,6]使模型能够体现消费者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如每月信贷余额、预期拖延周期等) , 从而进一步对借款人进行未来违约与否的甄别。然而, 无论是信用评分或是纳入了行为评分因子的评分测度, 都存在着“数据完整性要求高、主观因素主导、无法提供组合违约概率值”等原因, 因而在银行产业实践中运用较少。

2.测度方法

从信贷组合层面看, 主要有以下几类典型测度方法:[7,8]

(1) Credit Metrics模型。该模型是1997年美国J.P摩根与美洲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数家国际著名金融机构KMV公司在Risk Metrics的基础之, 上共同开发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称为信用度量术模型。该模型构建在资产组合、Va R等方法的基础上, 运用Va R框架, 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其通过计算联合转移率以及贴现资产值, 来获得置信水平下的Va R值, 并用于信用风险的衡量,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风险量化水平及风险管理能力, 使得不同市场的信用风险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

(2) 宏观因素驱动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周期性宏观因素的处理, 用MCMC方法, 模拟周期性宏观因素的变动对评级联合转移概率的影响, 是一种离散化的多时期经济计量模型, 强调了宏观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并用宏观因素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变动做出了解释。

(3) KMV模型。该模型将股权视为公司资产的看涨期权, 以股票市场交易数据为基础, 利用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 估计公司资产的市值和波动率。同时, 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阈值, 进一步确定借款人的违约距离, 从而获得与预期违约概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求得公司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从公司价值角度出发, 利用默顿期权定价理论, 分析公司的财务结构、公司市值, 以及资产回报波动率的变化并确定违约概率, 从而预期并动态地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变化。

(4) Credit Risk+模型。该模型运用保险精算技术, 假设单个债务人的违约概率服从泊松 (Poisson) 分布, 并将信用组合分解成不同的小板块, 每个板块的债务人都被假设为受相同系统风险因素的影响。同一个债务人可被分解到多个板块中, 且被分到同一个板块的债务人拥有相同的违约概率和相关性。进一步计算板块两两之间的违约相关性, 最终获得组合的违约风险。该模型的焦点在于度量价差风险, 关注的是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损失, 而不是关注信用价值的变化。

以上这些各方法各有优缺点和应用侧重点。本研究根据消费信贷组合的特点, 将基于期权定价理论, 提出信誉假设、纳入宏观因素, 对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测度进行研究, 用MCMC模拟技术对参数进行估计, 并进行仿真研究, 以探究该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健性。

模型构建

1.基于信誉的跳跃扩散过程

(1) 基于信誉的假设。关于信誉的假设是构建消费信贷组合测度模型的基础。假设信誉Qi包含了消费者i的所有信用评价信息。信誉是一个不可观测的随机量, 但信贷市场可利用消费者的内部或外部提供的信息, 来间接获得 (如历史信贷经历, 经济条件、信用报告等) ;同时, 信誉是有价值的, 其价值是信誉严格意义上的增函数;消费者的借款申请被许可的概率也是信誉严格意义上的增函数, 一旦消费者违约, 就会形成信用污点广为知晓 (高信誉的消费者的违约成本较大) ;如果在债务到期时, 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现金还款, 那么, 他将通过额外的举债来提高流动现金, 而这一行为会降低其信誉。[9]

(2) 信誉的测度及参数估计。假设Qt的运动过程可用每期改变概率系数Ct反映, 且满足jump--diffusion过程, [10]则Qt的运动过程可用如下过程表述:d Qt=Ct× (μ+σd Wt+Atd Y) t (1) 。其中, Ct服从概率为Pc的伯努利分布, d Qt是信誉Q在t时间的变化量;μ是漂移率参数;σ是波动率参数;Wt是标准布朗运动;At是在t时期的跳跃幅度, At-N (μA, σA) ;d Yt-P (λ) , 并且d Wt、d Yt、At之间相互独立。采用MCMC模拟技术对模型进行估计。MCMC技术使用的是贝叶斯方法, 并且非常适合复杂非线性随机模型的参数估计。

2. 纳入宏观因素的测度方法

借鉴CPV模型对宏观因素的选择方法, [11]选取国内生产总值 (gdp) 、失业率 (los) 、平均利率水平 (ist) 、汇率 (exc) 、政府支出 (gov) 、总储蓄率 (sav) 等作为宏观经济变量F, 纳入模型中:Si=a Qi+b Fi+εi (2)

其中, Si为消费者i的信誉价值, Qi是模拟得到的消费者i的信誉, F是消费者i受到的宏观影响的一系列宏观变量。

3. 相关系数的计算

其中, Var (Zt) 为Zt的波动率。

4. 组合信用风险的测度

巴塞尔协议对零售信用资本需求x的置信度要求为0.999, 将其乘以LGD (loss given default) 并减去违约损失的期望值, 即可获得CR (credit risk) :

仿真研究

为了进一步检验上述新模型对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测度的可行性, 同时考虑国内信贷数据可获性的限制, 从上市公司各个行业选取30家上市公司的资产市值作为消费信贷信誉的替代, 并运用MCMC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从而模拟其信誉的波动路径, 进而计算违约率及组合的信用风险。

从Wind数据库获得各个行业30家上市公司5年的月度数据。理论上而言, 参数初始值设置并不会影响参数估计的结果, 因此, 取μ和σ为历史均值与波动率, pc-U (0, 1) 、λ=5。然后, 用MCMC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在宏观变量的选择上, 考虑到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问题, 将宏观因素设置为:GDP (gdp) 、1—3年贷款利率 (ist) , 以及政府支出 (gov) 。对信誉及宏观变量取对数并进行一阶差分后, 对30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回归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 多数公司的回归结果具有β1>0、β2>0、β3<0、β4>0的特点, 即对多数公司而言, 信誉、GDP、政府支出的增长, 会促进公司信誉价值提高。而GDP和政府支出增速提高, 预示着大部分公司会有更高的产量及更多的利润, 相应的公司就会有更高的资产及信誉价值。同时, 利率快速上涨 (即较高的贷款利率) 使公司融资更为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扩张和成长, 相应的公司资产和信誉价值就会下降。

结合以上模拟获得的信用价值, 运用真实违约概率来反求阈值。具体方法是:将模拟获得的各个公司信誉价值分别连接成折线图置于同一二维坐标系中。然后, 作一条平行于X轴的水平线, 从X轴出发由下往上平移, 一旦有折线与水平线相交则计数, 直到所计数值占总公司数量的百分比值等于真实违约率, 该水平线对应的Y值即为阈值 (经过对数取值处理) 。由于信贷违约率在我国的信贷市场上较难获得, 运用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替代, 即假定真实违约率为1.67%, 而由此运用该无条件违约概率, 确定模型的阈值K约为8.13。利用该阈值对公司违约率进行预测, 测算出平均违约率为1.43%。进一步, 对信誉值Si进行差分得到波动率σ△Si, 结合式 (3) 、式 (4) , 得到了平均相关系数ρ为0.00217。从数值看, 在消费信贷行业中该值还是较客观的, 这也得益于在模型中纳入宏观因素。De Andrade等 (2010) 认为, 大部分相关系数较小的原因, 在于模型中缺少或是在因素考虑中缺乏宏观因素造成的。

根据我国历史银行资产的回收率约为30%, 设置损失率LGD为70%;风险敞口EAD (即组合的总市值) 约为15万亿元, 结合获得的违约率PD=1.43%, 将这些参数带入公式 (6) , 可得到巴赛尔协议要求 (置信水平为0.999) 下, 30家公司的组合信贷风险值为3011亿元。

在测度分析中, 主要论述了相关系数ρ的计算、相关系数ρ对整个组合信用风险测度的影响。因此, 出于稳健性检验的考虑, 对违约率 (PD) 、违约损失率 (LGD) 、组合信用风险 (CR) 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相比违约损失率, 信用风险受到违约率的影响更为敏感, 若将LGD (X轴) 、PD (Y轴) 、CR (Z轴) 置于三维立体图中, 对立体图关于面YOZ的投影是一个倒U型。

结合相关系数ρ对组合信用风险的测度、预测的违约率和信用风险值看, 本模型的测度结果是较为谨慎的。

结论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 通过对信誉的假设和宏观因素的纳入, 结合巴塞尔协议的测度要求, 构建了测度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结构模型。该模型不仅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信用风险的来源 (即来自自身、宏观环境的影响) , 而且能动态地反映各时期信用价值的变化, 为组合信用风险的测度提供了新思路。

从实践角度看, 虽然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结构模型较为完整地实现了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仿真测度, 但是由于受到我国消费信贷数据缺乏的限制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评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对样本的选择、关于损失率等作了假设, 与真实的消费信贷组合特征可能有一定的差异。但结合预测的违约率和信用风险值, 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测度还是较为谨慎、可靠的。

摘要:由于消费信贷具有额度小、规模大、品种多、期限灵活等不同于公司信贷的特点, 因而消费信贷组合的风险测度, 不能完全照搬默顿的公司信贷组合模型。通过构建基于信誉和期权定价的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同时鉴于消费信贷数据缺乏, 运用该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显示, 该模型对消费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测度还是较为谨慎、可靠的。

关键词:期权定价理论,消费信贷,公司信贷组合模型,仿真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大楷, 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 2005 (7) :45-50.

[2]石庆焱, 靳云汇.个人信用评分的主要模型与方法综述[J].统计研究, 2003 (8) :36-39.

[3]石庆焱.一个基于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的混合两阶段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J].统计研究, 2005 (5) :45-49.

[4]吴德胜, 梁樑.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及信用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4 (1) :68-74.

[5]刘莉亚.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财经研究, 2007 (2) :26-36.

[6]贾良定, 陈秋霖.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 2001 (3) :86-92.

[7]沈沛龙, 任若恩.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的比较研究[J].经济科学, 2002 (3) :32-41.

[8]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06.

[9]Modeling Credit Risk of Portfolio of Consumer Loans Author (s) :Madhur Malik and Lyn Thomas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ted Kingdom, SO17 1BJ, 2010.

[10]Zhou C S.A jump diffusion approach to modeling credit risk and valuing defaultable securities[Z].Federal Reserve Board, Washington.D.C., 1997.

上一篇:惠山古镇游记初中作文下一篇: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