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养老现状

2024-08-09

我国社区养老现状(8篇)

1.我国社区养老现状 篇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但目前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仍是困难重重——养老院,谁来办?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1-03-24

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院,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随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养老院,各种养老机构发展很快,但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院,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81岁的王秀英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佰康老年公寓,每月费用1800元。她说:“我还走得动,就是希望有人说说话,解解闷。”据公寓负责人张慧然介绍,自从2009年10月营业以来,佰康老年公寓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的入不敷出和一年的微利阶段,目前入住率达50%,刚刚达到收支平衡。在这家老年公寓周围,还有四五家同等规模的小型民营养老院,竞争压力不小。

上海徐汇区湖南敬老院院长包勍颀最近因为房东要涨房租,非常苦恼。“敬老院的费用不能说涨就涨,但仅靠现有收入维持日常运营压力很大。”包勍颀说。

由于中心城区高龄老人相对密集,床位稀缺,上海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办养老院。在全市615家养老机构中,321家由社会力量所办,占10万张床位数的52%。包勍颀说:“既然鼓励社会力量养老,政府应该适当增加投入,在税收等政策上加以优惠。但事实上正相反,今年我们又增加了几个缴税项目,压力太大了!”

与湖南敬老院一样,上海新乐养老院也在苦苦支撑。该养老院由新乐地段医院开办,收养的老人大多是长期卧床的。“虽然房租可以免除,但每年基本没有盈余,地段医院还得补贴养老院的开销。”院长易春涛拿出一份财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2008年、2009年收不抵支的状况。“根据相关政策,从2003年至今,市、区财政共补贴100余万元,如果没有这些补贴,养老院肯定早办不下去了。”易春涛坦言。

最核心的养老需求是医疗和护理,但资源极为缺乏

“这里其他方面非常好,但其实我最需要的是有专业的人陪着上医院。”北京汇晨老年公寓81岁的住户曾广玲告诉记者。她最大的顾虑就是身体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压,经常要上医院,但是排不了队、等不起、熬不住。“以前在家里有保姆陪着,但是保姆连怎么挂号都不会。”曾广玲希望公寓的医务室能纳入医保,并派出专业人员陪她上医院看病。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汇晨公寓的运行,很多老人为此离开了公寓。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医疗康复人员普遍缺乏。张慧然说:“护理员持证的非常少,我们只能招一些看起来比较熟练的服务员,或是有点经验的人,然后出钱让她们去民政局培训,取得资格。为了防止她们中途溜掉,我们一般在她们工作两年之后才把证件给她们。”汇晨老年公寓来福宫是专门面向护理型老人开设的,康复师王明录负责老人们每天的康复训练。但他坦言,他持有的是按摩师的证件。

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在工作中发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很大。“如果我们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可能会像北京的拥堵问题一样,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他呼吁借鉴日本、美国经验,设立老年护理险,由国家、地方政府、个人分摊费用,实行全员缴纳制度。

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在调研中发现,社会上大部分养老机构多是民政系统和社会资本兴办的,多以“养老”为主,缺乏疾病防治能力。她主张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老年保健院,并列入各地的卫生规划,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将人寿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是养老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老人生活方式的创新

理念成熟、有资本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被认为是民间资本进军养老产业的优势所在。近年来,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家看准了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出了新型养老模式。

华龄老年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经过对4个国家、我国17个省份的8个月调研,决定从医疗护理入手介入养老产业,提出了老年适居型新城镇综合体概念,并在全国多个地区推广以“华龄未来城”和国际高龄医疗康复中心为代表的综合型养老服务工程。该工程以康复医院为核心,引入酒店、大型超市、学校、公园、电影院和其他商业配套,将全国各地的城镇综合体的医院医保系统互相连通,实现异地就医,从而实现各地区无差异养老。目前,该公司已经和德国相关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康复医疗方面的合作,引进专业的医疗康复设备,并在北京合建培训学校,聘请专家到中国进行护理员培训,输送到各康复医院及养老机构。

该公司总裁于耀博认为:“养老服务应作为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新城镇建设为载体,系统地整合医疗、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建设完备的商业配套设施,形成老年社区、综合商业区和社会住宅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城镇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解决异地就医问题,在提供足够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提出,将人寿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建立连锁式养老社区,是养老商业模式的一大创新,也是在打造 “从摇篮到天堂”人寿保险全产业链。

去年初,陈东升在美国一个养老社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跑步机上做运动。他问老先生高寿,老先生说已经95岁,还要活50年。在他身旁,有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正在学瑜伽、练平衡,一问年龄都是八旬以上。此事深深触动了他。他认识到,养老社区应该是一个集居住、饮食、医疗、康复、健身、学习、娱乐、交友等为一体的“老年社会”,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创新。在养老社区里,一个人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老去,生命更有尊严。

陈东升认为,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养老社区不是一个暴利产业,也不是一个高利产业,而是一个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产业。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必须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而人寿保险公司恰恰具有充足的现金流。如果投资养老社区,相当于发行了一个10年以上的长期企业债券,不仅可以满足保险资金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而且能够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其次,人寿保险关注人的生老病死,符合养老社区的性质。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可以延伸到养老社区,从而使保险产品“生根”。例如,一个人如果购买了人寿保险产品,到老年时不必兑现,而是可以进入养老社区,过一种“候鸟式”的养老生活。冬天到海南,夏天到东北,甚至可以到国外的连锁社区居住一段时期,保证老年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反向抵押等方式,支持以房养老,盘活老年人的存量资产。

第三,人寿保险公司举办养老社区,可以带动老年医学、护理服务、老年产品等产业的发展,延伸寿险的产业链,实现“从摇篮到天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悉,泰康人寿是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第一家进行养老社区试点的公司,目前正在北京昌平区筹建第一家养老社区,预计3—5年建成。陈东升认为,养老社区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综合产业,政府应该尽快制订养老产业政策,从土地、税收、医疗等政策上给予支持,让更多人能够进入老年社区。

我国对养老产业的定义不清、政策不足、法律不全,社会资本不敢轻易介入

再过3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副所长穆光宗认为,应对未富先老,必须做大财富蛋糕,同时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认为,最关键是要区分三种界限——养老福利、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他主张养老福利由政府来埋单,具体由第三方或者是独立的民间中介组织来运作,但养老福利的标准不能过高,人均花销不能太大;养老事业由非营利组织来运作,政府可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养老产业由社会资本运作。

专家和企业家普遍认为,目前的难点在于,我国对养老产业的定义不清、政策不足、法律不全,社会资本不敢轻易介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包勍颀指出,老人在养老院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没有相关的法规参照,要么按照医疗事故来处理,要么参考机动车伤害条例来判决,这些都不公平。社会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老年产业中巨大的需求,需要社会力量来积极参与。但是,政策设计不利于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来,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降低了民间资本投入的意愿。”左小蕾认为,政府要做的首先是制定规则、标准,营造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的大环境。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认为,面对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矛盾,必须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方式,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政事分离、政社分离,让全社会更多的资源多多投入到养老服务的建设中。

2.我国社区养老现状 篇二

根据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以此为标杆,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1世纪50年代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2%左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现象有着自身的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地区差异明显。可见国内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养老形势不容乐观。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外关于养老模式的资料后发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养老的问题,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包括国家政策扶持,高福利保障,多元化养老服务,鼓励民资力量参与,支持非营利性机构参与服务等。发达国家的养老理念和养老模式固然有其先进性的一面,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但是西方国家高福利政策下的养老模式,给政府的财政支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社会承担比重过高减缓了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很多西方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福利危机”,甚至出现了政府破产的窘迫局面,这也是我国在发展养老事业时应当尽量避免的。况且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社会养老设施尚不健全,无论对于国还是家,经济物质积淀不足,难以承受高福利的社会养老模式。国家政策层面对养老产业的引导和扶持不能适应目前严峻的养老形势;政府角色未能转变,唯政绩马首是瞻的官本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扭转,“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尚未得到彻底贯彻,政府部门对养老产业的推动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法律法规层面没有出台对社会资源投入养老产业支持和保护性条文,土地金融政策不明朗,社保、医保相关政策灵活性不够。比如:养老用地供应政策不明确,保障性养老用地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养老用地的运营模式不明确。给养老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土地供应政策不明朗成为了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政府没有将社会相关力量集合起来共同为养老问题出谋划策;对养老产业严峻性和紧迫度也缺乏前瞻性,长期偏重GDP的快速增长而忽略了对养老事业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不管哪个城市都存在设施不全、资金短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养老问题通病。

目前国内的养老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还包括一些非主流的自我养老、乡村养老、异地养老、宗教养老、居家养老院等养老模式,还出现了笔者推崇的社区养老的萌芽。这些养老模式都是可以去尝试和探索的,任何一种养老模式都不能被否认,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任何一种养老模式不能也不会一枝独秀,国内应该形成多种养老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满足不同地区的养老需求差异,也能更好的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1.1 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我国五千年来的文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符合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是老年人养老的自然选择,是养老模式的首选。以血缘、地缘为纽带,家族、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是内部担任生产者角色的成员为长者提供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照料。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依靠和归宿,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以及精神上的慰藉面的照顾,家是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的源泉。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口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开始出现变化,使得传统家庭养老出现问题,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使得家庭规模开始萎缩,“4、2、1”“4、2、0”家庭正成为社会家庭结构的主流,传统的多个子女轮流赡养父母的局面即将不复存在。家庭观念的转变使得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小的“丁克家庭”群体,这些变化使得空巢老人数量直线上升,老年人在家中受到的关注和照顾越来越少,甚至被歧视、虐待和遗弃也屡见不鲜。老年人在家面临无人养老困境,家庭结构转型使得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日渐显得捉襟见肘。

1.2 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是社会机构(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为基础,依靠国家、社会、亲人资助或者自筹,以养老机构提供统一的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顾,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模式。老年人集中居住、集中供养、集中活动,日常生活有人照料,接受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养老服务。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机构养老受到更多的关注。

机构养老是一种高成本养老模式,需要政府、社会提供养老设施。虽然养老机构和设施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增长,但是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社会养老设施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多人等一床,多年等一床的尴尬局面。公办养老院存在设施陈旧、人员配备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但因功能多样、服务规范、收费合理,还是门庭若市。民办机构养老因国家相关政策细节不明朗,缺少政策扶持和税赋方面的优惠而举步维艰,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因收费偏高而门可罗雀。养老产业投资大、见效慢、收益周期长以及政策、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养老产业畸形发展,出现民办和公办机构养老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而且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亲情关注和情感沟通,很容易产生伤感、孤独、恐惧的情绪。亲情交流、精神慰藉,这些精神层面的照料是养老机构无法提供的,更何况为数亿老人提供机构养老,国家财政也不可能提供如此庞大的养老开支,所以机构养老不可能成为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的突破口和主力军。

2 社区养老构想

国内社区养老模式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目前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比如:养老社区建设规划标准缺失,起步晚且社会化程度低,管理、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区域差异明显,社区养老服务覆盖极低,服务项目较少,养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国内还没有形成科学意义上的社区养老体系。但社区养老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和发展空间,它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将多股社会力量集中于一点,有着其自身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能够有效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养老成本,能够有效解决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的弊端,是解决我国艰巨养老任务的主要出路。

2.1 社区养老的概念

“社区”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1881年提出的,社区[Gemeinschaft(德文)]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社区有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切身利益、相同的社区认同感,是社区成员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养老”的概念不单单是某个学科的理论研究范畴,它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的出现有着其自身的社会、经济、伦理方面的根源。笔者倡导的社区养老模式是综合了老年设施和多样性住宅的居住社区,在规划设计初期就考虑到在常规社区内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住宅、养老设施的设置、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的手法、社区智能服务系统的配备,空间组织、环境规划、功能配备等考虑各年龄层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老年人从退休到最后生命旅程的结束,各个时期的需求都能在这样的一个社区实现。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机构养老,是将机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它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有效融合,在两者之间起到纽带作用。社区中在家无人照料的老人,到后期老年人逐渐尚失自理能力时,可以在家接受社区养老服务,如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社区的托老所和疗养院,接受全方位的生活照料。

身体的衰弱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在心理上面很难接受自己被划分为老年人一类,将上了一定年纪的完全行为能力、半行为能力以及丧失行为能力的人统称为“老年人”本身就是一刀切的思维方式。身体功能逐渐退化的老年人内心强大、思绪敏感、阅历丰厚,他们对从上而下施舍性的同情以及基于同情的善意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所有我们在推进社区养老事业的起始就应该把他们在社区环境中完善成“正常人”、甚至是“有用的人”。

老以什么作为衡量标准,是以人的生理年龄还是行动能力作为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养老社区本身应该是个混沌概念。淡“老”、去“老”化的平等设计理念让老年人群在社区环境中得到正常人一样的境遇和无形之中的人文设计关怀,实现“平等、互助、共享”的生活状态,在常规社区基础上增加对无障碍设计的注入,更多的关注设计细节,比如:标识系统中的大字体,用色彩增加空间的可识别性,用坡道替代楼梯,公共休息区增加一定比例的休息座椅等。根据社区的规模、多层次的居民年龄结构需要细致的增加日常起居和出行援助、医疗设施和生活服务配比,以及相应的增加一定比例的助老、养老设施(老年公寓、康复保健中心、老年活动场所、老年大学、短期托老所、社区养老院等)、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社区养老可以让人不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而实现优雅的有尊严的变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2.2 社区养老的优势

(1)老年人对自己的社区环境、家庭亲情、邻里乡情有着极强的情感依赖,“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共同的养老愿望。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和邻居共享生活乐趣,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是老年人共同的心愿,老年人在自己社区中安度晚年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2)社区养老可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把对老年人的照顾从家庭子女扩展到社区工作人员,更远可以扩展到社会公益志愿者,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能够有效贴近和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向老年人提供常规、就近、便捷和及时的照料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压力。组织红十字会、基金会、工会等公益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性的志愿者服务;再向外扩展,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吸纳一部分有偿服务,提供更高更贴切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更全面和更高品质的生活。

(3)社区养老也是最科学、经济、合理的选择,充分发挥社区养老优势减轻政府负担,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在国家、社会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节约时间、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对老人、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比较容易接受。拓展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拓展养老服务范围,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会分散资源,组织起来为社区养老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新的服务形式。下岗人员特别是大龄妇女可以实现再就业,能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2.3 社区养老的愿景

(1)政府在发展社区养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养老体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政策、法律、资金支持和监管方面,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利。尽早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保障性住房、保障性养老住房进行相应引导和约束,制定公开、统一的标准化土地政策,落实土地供应、税收优惠等政策。让土地性质更加明确化,通过严格的执行、监督和惩罚来保障社会老年人群体的根本利益。通过广泛征集社会意见,制定相关社区建设标准,新建社区要求配备一定比例的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交付。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财政补贴,保障社区养老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对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力量采取减免税收等政策来鼓励其行为。对于养老将道德层面的要求落实到法律层面,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老年人权益,对不负赡养义务、对老人缺乏关怀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对尽心赡养老人的家庭给补助和奖励。另外通过福利彩票等形式将社会闲散资金汇聚起来,拿出一部分资金改善和增添社区养老设施,逐步构建起助老、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2)养老社区在中国开始的开发规模不一定要很大,需要分期分片开发,最终形成布局合理、服务到位的养老社区。在社区的规划设计上更加注重无障碍设计。在住宅设计的同时更加关注养老住宅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私密性。在开发模式上从传统地产的“卖房子”逐步发展成为“卖房子”+“卖服务”的盈利模式,比如管家式24h健康医疗服务、老年养生学堂、护理急救服务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地产企业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将有偿服务、低偿服务以及部分的无偿服务与社区物业管理有机结合,出让一部分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社会效益,为自己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良知地产商的光辉形象。

(3)作为基层管理者的社区加快街道、居委会的发展建设,将自己的身份转变成服务者投入到社区养老的事业中。做好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服务的水平,提供安全可靠、品种齐全、费用适宜的养老服务项目;拓展服务管理资金来源,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用有偿服务的所得补充无偿服务的消耗,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积极发展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组织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社区成员成立社区义工,构建邻里间的互帮互助的服务网络,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区公共价值观;在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老人病床、保健课堂,新建养老医院、保健站等,减轻老人日常保健、小病到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有效组织社区内的低龄老人,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养老服务,发挥活跃老人的余热。

(4)家庭是老人获得生活照顾的主要场所,社区成员以家庭为单元做好养老、尊老的典型示范,使得家庭成为社区养老的主要支持力量;同时邻里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教育,营造敬老、爱老的社区环境氛围;还要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养老服务中去,通过互助性的社区宣传,促进邻里相帮、居民互助,参与到自己所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形成以“小家庭、大社区”为模式的养老体系,构建家庭基本保障、社区养老模式、政府养老保障制度的养老网络。

3 结语

社区养老与传统的养老模式相比,有着天然的优越性和灵活性,符合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愿望,与我国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国情相适应。其折衷式的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养老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些地区逐步开发社区养老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成功的案例不可以盲目的复制,需要在全国各地开展更多的社区养老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不断地总结共性的、可参考性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完整成熟的社区养老体系后,将社区养老推而广之,必将在未来面对迅猛的老年潮时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唐仲勋.建立新型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J].江海学刊,1995(6).

[2]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唐忠新.社区服务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

[5]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6]陈元刚,谢金桃,王牧.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7]顾书桂.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局限性[J].江海学刊,2012(5).

3.我国社区养老现状 篇三

摘 要: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养老出现了“未富先老”“骤然老化”等特点,要解决好养老问题,就要依据我国国情,发展与之相符的的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养老模式,既保证了传统家庭养老继续为老年人服务的特点,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它将成为养老的一种新选择。

关键词:养老;社区养老

一、我国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家庭传统养老模式,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符,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变迁,传统养老模式与时代发展逐渐相离,其功能存在不断弱化的趋势。在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我国家庭平均人口数由1982年的4.4人下降至2005年3.13人。家庭规模结构的缩小、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家庭养老难模式不再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养老模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子女承受着经济压力、身体压力、精神压力、社会压力等多重压力,年轻人照顾老人的时间、精力减少,家庭养老功能名存实亡。子女在压力的重负下,不能很好的照顾老人,甚至会导致家庭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的系列变革和教育缺失,冲击传统孝道文化,家庭伦理基础动摇,传统家庭责任观、义务观淡漠,大大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在家庭养老不断弱化的背景下,老年人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社会服务体系来养老。总之,家庭养老格局动摇、功能弱化,已无法独立支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

(二)“未富先老”型困境

20世纪60、70年代是中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大量人口的出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口红利”,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极大发展,成为了近十几年来劳动力中的中流砥柱。然而,这些人已逐渐进入中年期与老年期,使我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问题。老龄化使社会的压力逐渐增加,但老龄化并不等于社会的衰退,在社会学理论中,老龄化是经济发达国家所“专有”。“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的独特特征,这种意义上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负担。2008年,中国人均GDP也突破了3000美元,工资总量只占GDP的13%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这部分人在接受较低工资水平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其生活的水平与养老能力可想而知。

(三)机构养老的不完善和缺陷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就需要用另一种养老模式给与替代和补充。政府与社会较为推崇的机构养老模式便成为人们首选的一种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的运作机制具有市场化或福利化的特点,有专门的居住场所与和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设施,老人住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安度晚年。社会中较为普遍的养老机构有老人公寓、养老院、养老机构有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他们会给予老人们系统性的照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照顾的工作,统一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一般情况下,养老机构也具有独立性特点,远离老人以前的住所和家人,独立性的生活在机构之中。从理论上讲,机构养老通过适度集中养老,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组合与优化配置,并具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效应,它使养老成本降低,既减轻养老负担也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还并不完善,也存在制度不合理以及入住难等问题。我国养老机构的兴起时间较短,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多方面更全面的养老要求还不能得到满足。福利养老的特点是福利性的最大化,但也存在缺乏市场开发、资本利用率不高的缺陷,这使得大多数福利养老机构设备落后简陋、服务水平较低、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当今机构养老中,老人交纳的费用远低于老人需要花费的费用,存在一定的资金空缺,剩余的部分与要由政府来承担与支付,补贴的资金数额也十分巨大。养老,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经济需求,家庭的温暖、情感的支持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十分重要,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供养,缺一不可。老年人需要的亲情关照,是其他任何机构、人和优良的服务所无法代替的。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物质载体,也是情感和精神的重要支柱。

二、 发展社区养老的必然性

(一)社区养老的合理性

社区养老指的是老年人晚上居住在自己家中,白天去社区内接受社区照顾的一种养老方式。这一概念容易与居家养老混为一谈,然而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养老地点的不同。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家中接受社区照顾,而社区养老打破传统居家养老模式,老年人走出家门去到自己生活的社区之中,在社区专门养老机构接受社区照顾。

从服务供给者来看,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员是老年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提供,也包括社区外的志愿者;从服务内容来看,社区养老服务包括了娱乐休闲、体育健身、卫生保健、心理咨询、日常生活护理等项目;从服务资金来源看,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由政府、社会、家庭来支付。它的出现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值得大力推广和完善。

对于普通的正常人来说,进入陌生环境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对于与家庭产生强烈依赖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无法适应陌生环境,人们就可能产生心理疾病。社区对于老年人来说是熟悉的环境,可以舒适的生活于“熟人社会”。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陌生环境,不适应症也比正常人强烈。生活在社区之中,需要照顾人士除了可以从社区获得正规照顾之外,还可以获得非正规照顾。社区照顾可以满足需要照顾人士的心理需求,这是社区照顾的优势所在,家人、亲友或邻居提供的非正规照顾,不仅帮助需要照顾人士解决了日常生活问题,而且实现了情感交流。

作为新型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是一种既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也可以满足老年人与子女情感需求的养老方式。它充分利用了社区的优势,在保证老年人不离开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依然能享受到良好与专业的照顾,生活环境熟悉,从人文环境上来讲,不离开自己的亲人与朋友,与自己所熟悉的邻里继续生活在一起,这不仅方便了子女照顾父母,父母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生活与居住,子女们也可以更加放心,他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经理到工作当中,回家看望时也不必到离家很远的养老院,在老人的住处就可以对父母尽孝;在社会效益方面,机构养老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社区则不同,社区本身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齐全,往往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社区现有的住房、设施,调动本社区资源,为政府减轻压力。

(二)社区养老可行性

1.符合中国传统孝道思想

百善孝为先,善为德之本。孝文化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伦理的思想基础,作为一个人,只有孝才能树立自身良好的品德素养。孝文化是中国人为人做事的准则,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经济政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中国社会崇尚“孝”文化,《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思想常被人们所推崇。父母养育我们,子女孝敬父母更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社区养老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得,既满足了老人们已经习惯和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的生理需求,同时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可以享受儿孙带来的天伦之乐,尽享子孙之福。社区机构的专业人员和非营利组织的非专业人员、志愿者可以提供老人服务和帮助,以弥补子女不能达到对老人的完全赡养。

2.养老资金的合理投入

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型修建养老机构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国家的财力的现实,使得我们不可能短期内花巨资兴建大量的养老机构供老人居住和养老。而社区养老可以利用老人现有的住房条件,减少新建养老院的费用,对现有设施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既减少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同时也降低了老年人的养老成本,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养老家庭都是利大于弊,降低政府应付老龄化社会的成本,这使得花钱不多,老人还能继续生活在熟悉的居住环境的愿望得以实现。

3. 具有普遍适用性

老年公寓虽然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但是老年公寓的入住费用较高,每月 400-1200 元不等。这些费用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种负担,这表明经济能力不强的老年人很难负担得起入住老年公寓的费用。这种收费也是源于老年公寓的投入较多,成本比较高,它是针对有一定收入的老年的。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费用较低,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老人来说这部分费用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且还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对健康状况不同的老人,给予不同的服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4.创造就业机会

社区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同时也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兴起和发展。社区养老如今越来越受到老人和子女的欢迎,大量老年人的入住使得社区养老机构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护理员,这就为下岗职工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成为一种新的职业选择。照顾老年人需要的更多是细心和耐心,经过培训,可以使一些劳动者很快的上岗,解决了下岗的再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社区养老也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生长点,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社区养老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社区养老的发展符合社会需求,顺应时代发展。完善和优化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而且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我国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大背景中,众多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时不我待,,相信社区养老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光明而充满前景的。

参考文献:

[1]张剑伟.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9:40-50.

[2]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19-22.

[3]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1-129.

作者简介:

王思宇,齐齐哈尔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4.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四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养老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养老机构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可靠的养老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武穴市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出粗浅看法。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武穴市城区共有14家社区,居民户数33840户,人口中1224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5900人,低保对象4965户,12368人,其中老年群体低保对象3059人,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按人均100元/人计算全市年需支出367.08万元养老服务费,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他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例如:二里半社区居民户数1326户,5026人,60岁以上老人502人,99户低保户中就有21户是老年人,空巢老人36人,大部份初小文化,又如螺丝旋社区居民户数4078户,人口15069人,低保对象321户,988人中接近1/3是老年群体,低保对象,空巢老人达45人,以上两社区共同点人员密集,文化素质偏低,老年人所占比例大。为进一步摸清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特别是“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情况,今年5月,我们对以上两社区老人进行抽样调查,共统计辖区老人165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76人,占老人人口46.06%,70岁以上老人76人,占老人人口46.06%,80岁以上老人14人,占老人人口8.48%。并通过入户,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活自理情况、现实生活照料情况以及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男、女调查人数比例及生活自理情况。参加此次调查的165名老人中,男性81人,占调查数的49.09%,女性84人,占50.91%;老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有148人,占调查数的89.9%,部分自理的12人,占7.3%,不能自理,依靠照顾的5人,占3.8%;有子女的有72,子女生活在本区的有40人,子女长期居住在外地的有4人,子女愿意赡养父母的有140人,子女不赡养的有2人。

2、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照料老人情况。子女照料的72人,占调查数的43.63%,亲属照顾的5人,占3.03%,请钟点工照顾自己的有2人,占1.21%,入住福利院的3人,占1.8%。

3、对当前老年人是否愿意入住老年公寓的情况。有10人愿意入住老年公寓,占调查数的6.06%,不愿意入住的有32人,占19.39%,如螺丝旋社区孤老吴治国62岁,小儿麻痹症,他宁愿与其兄弟在一块住也不愿住进老年公寓,这说明大多数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约束,比较认同居家养老,这也符合世界通行养老方式。

4、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情况。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有10人,占调查数的6.06%,有文化娱乐方面要求的有11人,占6.66%,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有6人,占3.63%,要求得到精神慰藉的有15人,占9.09%,想日托老年人的有6人,占3.63%,需要家政服务的有12人,占7.27%,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愿意自己买单的有5人,占3.03%。

在我们的调查中,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社区养老工作寄予厚望。不少老年人表示,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很难挤出时间来陪父母,单纯指望他们陪伴自己安度晚年恐怕不太现实,一些年轻人则说,现在不少家庭是一对年轻夫妇在赡养4个老人,养育1个小孩,靠夫妻俩根本无法承担照顾4个老人的任务。他们也特别希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能广泛推行。

二、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由于家庭的小型化,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从而形成许多“空巢”家庭或独居家庭,给照顾老年人带来不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老年人的寿命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低、中龄老人照顾高龄父母现象,老人照顾老人困难很多。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只生一个孩子,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逐步进入老年,出现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位老人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将逐年增多,要照料好四位老人,无论是精力还是经济能力已不大可能。随着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加快,岗位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青年人在照顾老年人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显而易见,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

2、机构养老存在“难化”状况。众所周知,投资兴办一所养老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养老机构在环境营造、设施配置、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医疗保健等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较高,使得一些社会力量或个人望而却步。其次,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靠退休金、养老金或子女及亲属供养,相当部分老人经济上不很宽裕,即使老人想住养老机构却又住不起,形成了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再次,因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部分老人及子女在思想上还不能接受“离开子女住养老院”的思想。综上所述养老机构是高投入、低产出,部分养老机构存在“难化”状况。

3、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有“淡化”倾向。尽管通过多年来广泛的宣传教育,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有所好转,但在某些方面仍有淡化倾向,如从西方传来的“情人节”和“圣诞节”,节日气氛十分热烈,而年年的“老人节”则是涛声依旧。“情人节”和“圣诞节”用不着政府组织,商家、厂家会自行上阵,各种促销手段“百花齐放”,青年人奢侈消费,报纸、电台有关“情人节”和圣诞节的报导“繁花似锦”。而到老人节,就是政府组织活动,节日的气氛也远不如上述“两节”,厂家、商家并不十分积极,极少给老年人消费实惠,要想青年人自掏腰包孝敬年老的父母也是三思而行。以上现象说明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在某些方面、在某些地方有“淡化”倾向。

4、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有“虚化”现象。为了照料较困难老人的日常生活,各相关部门和社区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无偿服务活动,如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一对一”结对帮扶服务、安装门铃的呼叫服务等。这些服务为老人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提供了方便。但目前存在一些“虚化”行为,如学生组织的志愿服务,随着学生的毕业这项服务有的自行消亡,后继无人;又如一些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与社区老人的结对服务,一年就一、二次,不能持之以恒,甚至结对服务也徒有虚名等,这都说明有些义务服务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如不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就不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5、社区养老服务“简化”。目前我市大部社区没开展养老服务,即便是开展了,也是简便单调,仅限于设医疗中心,添健身器材,而象健身器材之类体育设施适合青少年多,适合老年人的则较少,医疗中心提供的也局限于平时的免费体检之类的活动。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养老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解决不好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

1、抓教育,提高认识,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主动性。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不少老年人也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老年人对社区的依附性逐渐增加,因此,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迫在眉睫。首先,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据统计,武穴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9.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2%以上,且这种比例有日益上升的趋势。现今,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受“421”家庭模式的影响,一对年轻夫妇根本无暇照顾4位老人,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社区是老年人的基本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依托社区就近进行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再次,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单一依靠政府进行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显然无法适应需要,同时还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社区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也是社会结构转变的必由之路。

2、抓投入,搭建平台,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养老事业属于公共事业范围,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政府的责任,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根据社区老年人密度分布比例,在新建居民小区和进行旧城改造时,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与项目一起规划,一并实施,一同检查验收。编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合理解决建设用地问题;民政部门可与相关部门按照养老服务“十二五规划”制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工作流程和服务操作规范等指导意见,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今后社会福利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支出的10—20% ,而老年人是社会保障重点加以关注的四大弱势群体之一,因此,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建设项目、工作人员薪酬的整体财政预算制度,使更多的困难老人都能得到帮助。同时,建议降低享受政策准入门槛,扩大政策惠及面。如为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对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给予补助或予以居家养老补贴;对高龄困难老人看病给予更高比例的报销;为残疾老人家庭免费实施无障碍改造。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兴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进一步整合街道和社区文化站、卫生服务站、劳动服务站、阳光家园、文化室、活动室、老年大学(分校)、社区学校等公共服务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拓展服务范围,搭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3、抓服务,拓展内涵,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广泛性。一是在服务对象上全面掌握。主要建立三个服务档案。对全区60周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情况、健康情况、服务需求进行登记;对社区“4050”人员、社区服务员、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进行登记;对社区内重点服务对象实行包保服务,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之间签订服务协议,对服务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二是在服务内容上全面拓展。结合社区实际,开展文体娱乐、老年教育、会友聊天、法律咨询、老年课堂、心理咨询及疏导等各具特色的精神慰藉服务。根据老人需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家政服务、代买代办、配餐、家电维修、管道疏通、送医送药等日常生活服务。三是在服务模式上推陈出新。对家庭经济困难老人、特殊贡献老人,推行政府补贴的形式提供家政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搭建智能化呼叫平台,提供的紧急救援、求助服务;对有特殊需求老人,按居家老人的需求,选派专业服务人员和社工上门提供日间照料、家政、精神方面的养老服务;对短期无人照料老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开展日间照料或短期托管服务。同时逐步推行“兑时券”补贴服务模式。按照就近服务、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兑时券”按标准发放给老人,由社区服务员对符合居家养老补贴服务条件的老人进行包保服务,老人根据服务员的服务质量和满意程度返回给服务员一定数额的“兑时券”,服务时间按照每满1小时为1次进行计算,按正常标准服务人员每服务一次从被服务对象手中获取一张“兑时券”,每月持“兑时券”到社区养老服务站兑换现金报酬,有效解决管理和服务相脱节,服务员与老人间的供求不符,服务质量偏低,服务员与岗位间的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等诸多问题。

4、抓队伍,专兼结合,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一是配置专职人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因素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专业、职业的服务队伍。就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而言,社区养老服务员队伍建设要与再就业工作相结合,从下岗失业群体这个人力资源库中进行选择。同时,为了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建议每年从应届社会工作专业和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业务骨干,通过充实专业人员提高整体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素质。定期举办“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做到持证上岗。二是建立“义工”制度。做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离不开中青年群体。一方面有赖于中青年群体中养成尊老敬老的风气,主动地承担起赡养自己的长辈的责任;另一方面,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尤其是法律援助、精神慰籍等方面的困难也需要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三是成立互助组织。按照年龄相近、志趣相投的原则,成立老年人互助团队,由老年人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各种活动,相互服务,既通过集体的活动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获得生活的乐趣,又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

5.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篇五

2014-03-19

摘 要: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取得覆盖范围扩大、基金积累额增加等成绩的同时也出现多问题,本文主要根据2005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形成适应不同群体但又相互衔接的制度平台。其中由基本养老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支柱构成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主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主体共同负担。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

自国务院2005年底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以下称《规定》)以来,我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做实个人账户。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覆盖范围。随着《决定》的出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都逐渐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来。2006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6%,其中,参保农民工人数为1417万人,占全部参保人员7.5%;企业参保人数为16857万人,比上年增长7%,占全部参保人数的90%。截止到2011年末,制度覆盖率增长到79%,农民工参保人数上升到所有参保人员的14.6%,比2006年提高了近七个百分点,上升趋势明显。

2.基金收支以及结余状况。2005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随着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征缴力度的加大,征缴收入呈显著上升趋势,基金积累迅速增长。200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为5093亿元,基金支出为4040亿元,当年累计结余为4041亿元;截止到2011年底,基金收入比2005年增长231%,基金支出比2005年增长215%,基金结余更是增长382%。

3.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进展情况。我国自1993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长期以名义账户的的形式运行,引致“空账”问题,严重影响制度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做实个人账户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首先在辽宁、吉林、山西等11个省试点,后逐渐在全国31个省份建立起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

(二)企业年金发展状况

作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制度,自2006年下半年开展市场化投资运作以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2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可知,2007年-2012年之间的年平均收益率为8.35%,其中2007年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达到41%,上证综指达到6124点巅峰。截止2012年底,有5.47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惠及1847万职工,基金累计结存达到4821亿元。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05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态势良好,覆盖率提高,基金收支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享受到了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方面

1.覆盖面窄,参保率不高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要扩大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使得更多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截止到2011年底,制度覆盖率只达到达到79%,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个人参保率低,到2011年底,其仅占全国28391万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的7.4%。由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不足,工作不稳定且收入低,从当前实际情况看,要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困难。

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财务风险

我国“未富先老”的现状使得国家财政和企业承担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养老基金收支缺口每年呈扩大之势。其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从社会统筹账户向个人账户透支的方式来弥补基金缺口,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形成大量转制成本。另外我国还存在资渠道单

一、收益不高、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决定了其应该按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顺序进行投资,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国家对其投资运营实施了较为严格、谨慎的数量监管,绝大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

(二)企业年金方面

企业年金制度在国外发展相对比较成型,而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需求和城市就业人口而言,还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基金积累和参与人数,行业、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矛盾仍然存在,多数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和沿海地区。其主要是受我国市场竞争环境缺少公平,国有大中型垄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绝对优势等宏观环境因素制约,大大削弱了很多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三)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方面

由于我国国商业保险还处于发展阶段,居民的风险和保障意识还不够强,而且我国国的税收政策属于先征后免模式,不利于激励劳动者参与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

参考文献:

[1]赵少华。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回顾[J].科教文汇。2008

[2]尹建设。浅议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监管体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

[3]张静。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

6.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改进 篇六

作者:李婷婷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养老保险是我国五大社会保险之一,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种种的缺陷和不足。养老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使更多适龄的中老年人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安享晚年,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于国家,于社会,于个人都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进程是艰难的,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同时借鉴西方更先进的养老保险模式,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让更多的中老年人受益。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口大国

保险模式

基金

一、我国养老保险现状及其缺陷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1)养老保险的定义

养老保险也成企业年金制度,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专门面向劳动者并通过向企业、个人征收养老保险费形成养老基金,用以解决劳动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在制度实践的过程中,养老保险必须贯彻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原则,其养老金必须随着社会物价水品的改变做适当的调整,确保老年人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保障老年人晚年的基本物质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

(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当时政务院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在小范围内实施养老保险制度。1953年,政务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扩大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并作了详细的相关规定。195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首次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条件和待遇作了相关规定。195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对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了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制定了因公、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的退休办法。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破坏。,社会保险制度一度停止运行。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国务院以国发[1978]104号文件发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水平作了统一规定。随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从省级统筹到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成熟。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通过省级统筹来实现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缴费构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当月工资的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国家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与养老保险资金补助。参加工作且缴费满十五年者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相关,所以各地退休老人所领取的退休金数额存在很大的差异。退休年龄一般为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5年。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者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相对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我国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制约着我国养老制度的发展。(1)省级统筹是跨地区工作的职工享受不了合理公平的退休待遇

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模式到目前为止,仍停留在省级统筹状态,甚至有的地区还停留在更低一级的统筹水平,养老保险基金的跨省调配比较困难,如此一来使得一些跨省工作的参保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无法得到合理公平的退休待遇,尤其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调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参保者。他们退休后所领取的退休金是根据他们之前所工作地区的消费水平所计算得到的,而他们退休后所生活的地区都是消费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如此就会造成他们在生活地区的消费水平受到影响甚至消费不起,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况,造成相对的分配不公现象。

(2)农村人口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地区的覆盖相对农村而言比较全面和完善,相关工作的开展也相对顺利。城镇人口的养老保险费用大部分可由他们所工作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承担,个人只需缴纳当月工资总额的8%左右即可,对他们个人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农村人口,基本不存在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雇佣关系,他们参保每年所需要交纳的费用大部分由他们个人承担,又因为他们农村人口的经济来源单一,收入相对较少,一旦参保对他们的生活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甚至保障不了自己的基本生活,所以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宁愿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个人储蓄或者家庭养老,再者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一部分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用于他们工作的流动性大,危险性也较大,并且他们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他们参与养老保险的困难。成为了生活在城镇地区却游离于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范围之外的人群。目前,城市中的农民工的身份的界定以及他们的养老问题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3)参保者退休后所领取到的退休金金额过少

由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受到近几年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个月几百元的养老金对大多数的退休老人来说并不够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相关资料表明:一个国企的退休老职工平均所能拿到的退休金仅400元左右,勉强足够其维持基本生活,但老年人的体质较差,一般需要经常有吃药、住院等方面的开支,所以退休老人所拿到的退休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花销以及看病所需要的费用,所以说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达不到“确保退休老人可以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安享晚年”的水平,使得一些老职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还不得不坚持工作以维持生机,这样的现象又会带给社会更繁重的就业压力,使年轻人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4)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体制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庞大的人口阵容使得我们不得不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道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进步的最大问题就是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随着计划生育方针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作为疾患生育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接下来,我国所面临的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用较少的钱养活数量逐年加多的老年人口。当老年人口数量逐步增加而中、青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阶段,个人每年所交纳的养老保险金总数越来越少,而每年需要领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却越来越多,这样使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国家财政每年需要投入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不断增加。同时,当代的年轻人除了养活自家的上一代和下一代,还要交纳部分薪金到个人账户中,这样做无疑也加重了年轻人的负担。所以,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对年轻人还是整个养老保障体系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而言是一道坎,只要跨过了这道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西方先进的养老保险模式及其值得借鉴之处

(一)德国养老保险制度

德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等多种形式组成。德国的养老保险较全面地规定了养老保险的适用范围、资金来源、交费标准和筹集方法等。德国养老保险的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治原则。各行业和州、地方保险机构都独立存在,自主经营,在自制管理中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2、依法行事。保险机构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进行活动并有义务接受国家的监督。联邦政府设立保险监督局,检查和监督保险机构的行为规范。如果后者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企业或投保人有权依照法律程序提出诉讼。

(二)法国养老保险制度

法国的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强制实施。养老金的支付属待遇限定型,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方式为现收现付制度。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我国不太一样的地方有:

1、养老保险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1)工商企业的工薪人员;2)农业职工3)社会保险系统职工4)不具有长期工作合同的临时工。

2、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四个层次:1)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强制的普遍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3)非强制性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4)个人参加商业寿险。

(三)西方养老保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保险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实行各州自治原则,这一点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使养老保险金更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并且成立了养老保险法,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避免了许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纷争和困扰,同时,依法行事可以充分发挥各监督机构的权力和职能,以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使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快速发展。

(2)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历史较长,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中上文所提到的两点很值得我国去效仿和学习。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执行的力度不够,很多企业或个人不愿意交纳养老保险金,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养老保险的支出不断增多,而交纳者数目却没有太大的增加,有些地区甚至是减少的,这给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国家和地方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相对于老年人口的寿命而言,养老养老保险金的交纳期限较短,由国家和企业补贴的金额增多,如此一来不利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而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的范围较广泛,群众自愿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进措施

(一)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才刚刚开始起步,至今仍有许多的措施和想法仍处于试用和改进的阶段,然而相对而言,我国城镇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定型,要想改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举步维艰的现状只有两种改革措施,一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仿照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重新建立起新的养老保险体系。但这种做法不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并且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不一定能够适应我国的国情。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而言,走这条改革之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种改革措施相比之下更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且更易于操作。就是通过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大力度建设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和促进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制定出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行,来带动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并且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比例的70%~80%左右,如果能够妥善处理我国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其他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瓶颈也就不攻自破了,也就取得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伟大胜利。

(二)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去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取向很多,可以投资股票、房地产、国债、固定资产以及海外投资等等。其各项投资的比例直接影响了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水平,如果投资失利将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瘫痪,出现退休金的拖欠以及金额减少的情况。最理想的的投资模式是使养老保险基金保持长期稳定高利率的增值,可将大部分相对稳定的养老保险基金投入到建设周期相对较长、收益较为稳定的项目中,获取一部分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购买国债或者把部分资金投入到国家银行,这样不但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能获得一些短期高收益的基金弥补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压力。值得重视的是,投资养老保险基金时要注意各项投资的比例,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并且在养老保险金进入资本市场运作之前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向以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

(三)改进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作为关乎民生的保险项目之一,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也能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普通家庭日常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非常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农村地区,这样的问题更加严重,医疗知识的普及不全面以及经济收入单一,导致了许多的农民生病时选择自己拿药吃或者置之不理。如果我们能够改善我国的医疗现状,使国民在看病方面的支出减少,那么他们就能过拿出更过的钱来投入到其他的活动中。同时,对老年人来说占支出比例较大的医疗开支减少了,他们每月所要花费的钱数就大大减少了。如此就降低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积少成多,可以节省下大笔的养老基金,国家在此方面的补贴签署可适当的下调,为国家节省不少资金。

(四)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法制建设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还未能出台,政府只是颁布了相关的条例或者办法帮助养老保障工作的实施和开展。但是,不完善的养老保障法律对养老保障法的规范作用较小,在处理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如果能出台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不仅使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并且能够规范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让许多产生纷争的问题迎刃而解,为养老保障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能够让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信服力,让更多的人愿意将个人的收入投入到养老保险基金中,更带动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总之,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需要全民的参与和积极的配合,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前景是美好的。目前,我们仍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将会日益尖锐和严重,而我们只有积极面对这个艰难的挑战,不断地改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了人口老龄化这个大问题的同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吕学静著

2007年8月出版

2、《社会保障学》 曹信邦主编

7.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探析 篇七

( 一)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取向

日间照顾、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是社区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三个主要方面。日常生活照料包含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日常的需求,高龄和患病老人的日间生活照顾尤其重要。老年人最切身关心的问题就是健康,医疗救助则是最困扰老年人的问题,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医疗设备设施的建设应当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第一要务。家庭是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但空间封闭,少有人交谈,老人易出现忧郁和压抑的情绪,引起心里疾病。因此,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与老人单调乏味的日常形成鲜明对比,已引起了老年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 二)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 43 亿,约占总人口的18% 。[1]巨大的养老需求,要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利用义务服务、便民站点资源,采用服务到家、社区日托形式,号召专业服务机构加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顾、医疗服务和精神抚慰等多项养老服务。政府简政放权,不再是唯一供给主体,而是促使政府、家庭、社会组织等相互协调配合,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其中,搭建配合、沟通的桥梁,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保障。

二、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 财力资源匮乏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助、社区服务项目收入等。由于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是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动的新型养老事业,所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占较大比重。但多数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缺乏,对社区养老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现如今,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年需求已达到1 万亿元,但实际供给能力不足1000 亿元,财政资金缺口巨大。数据表明,养老需求市场规模仍在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年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 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8 万亿元。此外,我国社会捐赠制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人们的慈善捐赠意识严重落后。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福利性和公益性项目,个别有偿服务收费也是利润微薄,养老服务项目收入积累的资金微乎其微。

( 二) 物力资源短缺

财力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物力资源供给短缺,大部分社区还未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休闲娱乐场地等养老服务公共设施,社区诊所存在医疗条件差、设备不全、医护人员水平低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在住宅建造和城市规划时,并没有将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套问题设计其中,直接导致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从老年人愈发强烈的需求上看,现有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老旧,活动场地小,娱乐中心没有专门管理人员。活动内容常因服务设施破损和人员管理不善而取消,或者被迫在室外等条件稍差的区域开展,无法达到老年人休闲娱乐目的,导致老年人不愿接受社区养老。有规模有组织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受到资金和时间的限制,局限性大,内容贫乏,老年人参与少,不具有普遍性。

( 三) 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在城市工作的社区养老护理人员大多来自于下岗或失业群体,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培训内容慢,在工作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由于社区养老服务集中于照顾日常生活和家政服务上,专业的护理培训不多,护工接受培训不具有主动性。我国自古以来就缺少志愿者服务意识,没有在社会上全面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以致于志愿者队伍规模较小。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也不过6000 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 ,只是美国的1 /6。[2]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培训体系建设滞后,加之职业准入制度尚未成熟,直接导致了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 组织管理过于行政化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仍处于由政府统筹向多元供给过渡期间。虽然政府已在一些领域内简政放权,但社会供给主体力量薄弱、资源短缺,其他主体在与政府的合作中仍处于劣势。在中国政府既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又拥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发展的推动力是政府,依据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社区始终处于被动执行的状态,自身的养老服务供给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将会制约社区养老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政府对民间组织参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设有诸多限制。

三、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 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

1. 健全财政投入机制。明确政府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投入责任,细化逐年增长的资金比例。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增加贫困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公共财政支出,增强其资金保障能力。

2. 健全福彩基金支持机制。开拓新的专项资金渠道,设计和发行老年人服务类彩票,协助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

3. 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全面发掘社会捐助资金来源,加快社会捐赠制度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捐赠税收优惠激励政策创建高效、公开的社区养老服务捐赠平台,加强社会捐赠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 二)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1. 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健全服务中心和托老所为老年人提供三餐和打扫卫生等日常基本服务的生活设施;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老年病专科、老年住院部和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的医疗设施; 健全为老年人提供学习环境和教育机会的老年大学和老年学习班等教育设施; 健全老年活动中心及室外活动场地,提供养生、健康讲座、阅览书籍和棋牌娱乐等丰富多彩的养老休闲活动的文体设施。

2. 调整社区养老设施标准。建立社区和街道两个级别的养老设施体系,对现有设施标准进行严格规范,调整设施合理规划标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3. 优化社区养老设施布局。社区级养老设施应配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以600 米为半径进行活动区域布局,服务设施安置在步行10 分钟的范围之内; 街道级养老服务设施根据人口规模,步行时间在15 ~ 30 分钟,以1200 米为服务半径进行放置,形成有序、科学和合理的空间布局。

( 三) 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社区服务有着更全面、更专业、更高的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重视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严格管理护理人员从业资格,在高等院校开设社区工作等相关专业,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社区工作者与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将相关专业学生纳入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也可聘请专业技能人员对其开展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对养老工作人员实行严格技能考核,规定其参加定期的等级培训。社区中的年龄较小、身心健康的老年人既是社区养老需求者,也是潜在服务提供者,可以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和患病老人提供无偿服务,照料其他老人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老有所为”的价值。

( 四) 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养老服务市场化机制

政府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政府与民办机构合作共赢的大好局面。政府社会福利供给,确保生活困难的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专业化养老服务; 针对大众养老需求,政府提供更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对于生活水平较好老人的养老需求,政府应该交由市场去提供服务。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细化,政府和市场通过协作实现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低端养老服务的重复供给,防止完全市场化导致的服务价格过高,老年群体难以承受,兼顾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效率和公平。

参考文献

[1]2010—2015年中国养老产业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中商情网,2011.

8.我国社区养老现状 篇八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课活动;服务理念;全民阅读

《2014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1】。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2】。这意味着我国即将迈入老龄化时代。南岸区是也是人口老龄化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12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6%左右,今年老年人口已达到12万以上,占我区总人口的16.56%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老年人群中90%以上仍然喜欢居家养老,6%左右喜欢社区养老,大约的老人最终4%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问题已为各级政府所关注。

一、南岸区社区养老现状分析

(一)政府主导 探索有效路径

2004年以来,南岸通过“规划布点落实一批、改建扩建改造一批、房屋开发商提供一批、社区共建解决一批”,大力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一方面,各养老院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到位,成为许多老人选择养老的港湾;另一方面,自启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及实现城乡社区居民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全区所有社区建有老年活动中心。

为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我区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首先让城市“三无”、独居、空巢、经济困难的老人在家享受到各类专业、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始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可以享受每月200元、100元的免费服务。在政策引导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并引进社会组织积极承办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将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需求多元 难以面面俱到

就我区老人实际享受服务的现状调查表明:28.9%的老人需要社区日間照料(托老所),受到服务的只有1.5%;46.8%的老人需要保健服务指导,得到服务的老人占29.3%;32.5%的老人需要家庭病床,只有14.8%的老人得到服务;45.1%的老人需要应急服务,得到服务的老人约占1%。在今后几年里,南岸的老龄人口正以每年0.5%的比率上升,几乎每5个南岸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个老年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更需要统筹规划。目前南岸区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很多都并不是没有儿女,往往是老人自己要求住养老院减轻儿女负担;而另一大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则属于临终关怀型。即由于疾病、孱弱等原因,在被动或意识模糊的情况下,被子女送入养老机构。对于这部分老人来说,不是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日常照料专业性有待加强

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也拿出了相当大的资金来做这项工作,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社区主要提供打扫卫生、陪聊等服务,另外一些如诸如家电维修、代购、水电维修、上门理发、送餐服务提供的却很少,而这些服务却是老年人十分需要但自己又无法提供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需要的服务没有人提供,而提供的服务又不是老人最需要的。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成为一个重要内容。据调查,老年人非常需要精神慰藉,但是,陪聊的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大多与他们缺乏共同的话题,缺乏专业性。

(二)硬件设施普及化有待提高

虽然政府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住房的老旧,以及经费的有限,在一些硬件上仍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如居家绝大部分社区不是无障碍的设计,社区内没有公共活动的空间,没有护理的设施及空间,房间的呼叫设施不够等。如通过走访,在社区,由于没有给老年人安装相关呼叫设施,老人都已经去世几天才发现,往往都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才向民政部门申请呼叫器,硬件上的先天缺陷使得居家养老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三、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政府要积极争取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我区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待,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长期规划,尤其是要把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列为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着力改变把社区养老工作仅仅归结为民政部门负责的福利事业,甚至仅仅是救济事业的狭隘观念。要逐步形成街道(镇)民政办统揽社区养老这一工作的格局,并从整个辖区范围、乃至周边来规划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一)建立高素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一是广泛建立老年协会或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老年人既是社区服务的对象,又是社区服务的参加者和组织者。在一些老年人集中生活的地区,让老年人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老年人感受到老有所为,既可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获得生活的乐趣,又可以解决一些具体困难。

二是建立“义工”制度,使青年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离不开中青年群体。一方面有赖于中青年群体中养成尊老敬老的风气,主动地承担起赡养自己的长辈的责任;另一方面,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尤其是精神慰籍等方面的困难也需要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广泛建立“义工”制度,对青年志愿者的活动作出制度性的安排。

三是强化专业服务队伍,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立服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学习如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养老设施的经营与管理、护理专业等课程,增长知识和才能,并建议从社会中、各大医院等公开引进、招聘一批懂专业的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是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一支能够为居家养老提供经常性、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将社区志愿者有效组织起来,搭建新的服务平台,如:成立“法律援助、健康咨询、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应急救援”等服务队。

(二)统筹资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必需的设施

一是增加社区老年福利设施。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社区老年服务福利设施是整个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应当与社区旧城改造和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造和同步投入使用。

二是充分利用已有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注重发展护理型养老设施。积极利用专业养老机构已有的服务网络、管理人员、设施优势,开展对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照顾和上门服务。

三是探索试点,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多种运营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福利资源中的主导作用。对一般离退休人员根据实际承受能力,实行以有偿服务为主,合理收费。配合政府老购买服务的措施,做到既有利于社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相应服务,又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实现良性发展【3】。

四是构建全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按照高效、便捷和广覆盖的原则,建立完善区级居家养老信息和呼叫服务网络,真正做到“让老人生活舒心、安心,老人子女放心、省心”,从而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全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http://www.taiwan.cn/taiwan/roll/201506/t20150615_10037068.htm.

[2]陈莹.中国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3]纪珊珊.金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改革与开放,2010,10.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就业指导创业计划书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实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