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2024-10-28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通用7篇)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篇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从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前后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历经岁月锤炼,走向了自觉自信自强的新境界,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刻地总结和研究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历史,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一)、从五四新文化到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通过不同途径走上革命道路,但从思想精神上说来,大体都得益于五四新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可以说,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价值的五四新文化,是当时中国结束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最先进的文化。此后,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信仰,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随着党的成员投入到劳苦大众当中去做工作,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自然而然地从五四新文化发展为革命文化的建设。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大革命高潮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这个时期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

(二)、从革命文化到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由此,革命文化有了新的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国统区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中国共产党在各种左翼文化组织中,毫无疑问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出来的文化建设新气象。当时根据地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政权,根据地被称为苏区,这种文化建设的新气象可简称为苏区文化。1934年1月,毛泽东曾经对苏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内容作过这样的概括: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是从大革命失败到爆发全面抗日战争这10来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典型体现。

(三)、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

成都网站设计19fb.com ydl

2.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篇二

传统的门窗在整体建筑中是自然、历史、文化的再现。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记录且反映着当时建筑艺术的思想。门窗在建筑中是必备的要素, 门是出入之口, 窗是连接空间与自然的通道。在不同的时代, 门窗的设计方式及风格各有不同。

1 门窗的功能

在远古时代, 为躲避自然环境变化的侵害以及野兽攻击, 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寻找居所, 因此门窗首次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上, 并在建筑中有了一些特殊的功效。门窗起源于古老的建筑, 和建筑一样经历了上千年的文化历史。

门窗主要以连接室内外的环境而存在。人们在既有的文化和美学思想基础上, 形成了建筑门窗的雏形, 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 建筑物的门一般选在日照最好的西南方, 与建筑物上的通风入口形成对流。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和建筑构造的发展, 通风口移到屋身, 在保证通风、采光的前提下还解决了防雨的问题。

2 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的发展史

1) 远古时期是建筑门窗的萌芽。门窗最早出现在以穴 (巢) 居为主的远古时代, 古老的人类以树干作为房屋的支撑柱, 以树枝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 以树叶作为屋顶。虽然那个时代人们对门窗的观念模糊不清, 更不谈及门窗的形式, 但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便利, 门窗的构思已经在古老的人类大脑中开始萌芽。

2) 唐朝时期促进了建筑门窗的发展。在秦汉之前的西周时期, 门窗的样式可从青铜器的样式上发现, 从门的样式来看是板门, 同时还设有十字棂隔窗。在现存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中可以看出, 门为板门, 不透光也不透气, 只用作进出通道, 建筑正面的两侧设有直棂窗, 并裱有冥纸以作采光和保温作用。可见, 门窗在当时的运用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功能分配。

3) 在宋朝时期建筑门窗走向成熟。在宋代, 窗的样式多数为直棂窗, 但同时也出现了花式窗, 此时的建筑门窗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形式上都得以更加成熟。《营造法式》一书中对宋代的门窗样式、花纹图案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门窗装饰。可见, 门窗的建筑在宋代已经变得更加的成熟和完善。

4) 元、明、清建筑成就了建筑门窗的辉煌。从现存的元、明、清时代的建筑来看, 无论是宫式建筑还是民宅, 从其样式及做工来看, 都是属于中国建筑艺术的辉煌时期。门窗在宋代称为小木作, 到了明、清就改为装修作。从名称上的改动就可看出门窗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3 山西传统门窗的艺术特征

门窗的实用功能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山西地区的门窗在艺术和文化价值上远远超过了其实用价值。那些精巧的雕刻纹理显示着山西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悠然自在的, 仿佛一幅灵动的画卷。其门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虚实结合、结构分明;精简高雅、气韵深长;精工细卓、脱俗不凡;疏密结合、尊贵有序。总的来说就是把山西地区的门窗风格与人文气候、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具有层次交互效应。

4 我国门窗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能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 能源与环境等问题是当今世界急需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 未来的门窗除了要考虑其美学和外观特征外, 更注重其温 (湿) 度控制、空气质量控制、内部光线投射及智能安防的舒适平衡等问题。在新型建筑正朝着未来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下, 能自动控制并动态调节的“智能窗”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1) 温 (湿) 度控制。

智能窗采用温 (湿) 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生态环境温 (湿) 度, 并发送至主控制芯片, 判断测量的温 (湿) 度是否在适宜人类居住的温 (湿) 度范围内 (可自行预先调节设定) , 并在LCD上实时显示温 (湿) 度。若室内温 (湿) 度不在适宜人活动的温 (湿) 度范围内, 则自行控制开启智能窗。

2) 光照强度控制。

智能窗将太阳能电池与智能玻璃技术相融合, 研发具有采光、调光、光催化、聚光蓄光和光电、热电转换等各种功能特性的新型智能窗, 提高其光照强度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在调节温 (湿) 度的同时也在调节着室内光线, 在节约电能的同时减少设备的使用频率。

3) 空气质量监测。

智能窗采用传感器检测室内环境中CO, CO2, 甲醛的含量, 并发送至控制系统进行判断, 判断是否符合人类居住环境的标准。若检测的CO, CO2, 甲醛浓度超过人类居住环境的标准或设定值时, 则自行控制开启智能窗进行通风, 并同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 引起室内人员的注意。

4) 智能安防。

将智能安防系统的热释电传感器与人像识别系统安装在门、窗与走廊, 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人像识别系统检测到有陌生面孔从门、窗外试图侵入, 则触发报警器发出声音警告;若检测到陌生人经过设定的一段时间后仍未离开, 则通过网络自行发出信息通知业主或小区安保人员。控制系统的引脚检测到热释电传感器输出的电平信号, 驱动报警电路产生报警信号。安装在走廊的热释电传感器还可以当作照明电路的开关。

在未来几年里, 我国的门窗向“智能门窗”发展的同时, 在门窗使用材料、功能、艺术形式等方面也有待提高。特别是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会议中明确提出:未来的门窗材料尽可能的使用绿色建材;在门窗开启方式上尽可能的使用推拉型或落地通风型门窗;在功能上尽可能的利用坡屋面的独特优势发展防漏采光性天窗。因此, 发展高性能、高技术的绿色生态门窗, 不仅要从外观效果以及物理性能来考虑, 同时也要把门窗的整体设计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 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性能, 同时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达到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5 结语

中国传统的建筑门窗从简单到复杂, 从基本的采光通风到审美情趣的增加,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不仅有居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也有文人雅士对自由解放的追求, 同时也有统治阶级的身份彰显。传统的门窗文化经历时代的变迁演变至今,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门窗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摘要:介绍了门窗的功能和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的发展史, 根据山西地区传统门窗的艺术特征, 从温湿度控制、光照强度控制、智能安防等方面, 阐述了我国门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门窗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门窗,艺术特征,智能安防系统,低碳环保

参考文献

[1]赵艳君.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的源渊与发展历程[J].大众文艺, 2012 (23) :296-297.

[2]文瑞青, 余敏.中国古门窗艺术与包装设计[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9 (11) :112-114.

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篇三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1、文化作为革命的政治指向(1921—1949)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在这短暂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做准备。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同时,不忘了对党的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把文化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治指向,即文化从属于政治,文化在为政治(准确的说是无产阶级政治)建设服务。

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理念在这28年的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提出了文化的阶级属性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列宁发展了这一思想。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明确讲到,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文学原则”,“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1}可见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注意到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武器为政治服务。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又明确提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整个教育事业,无论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方面或者是具体的艺术方面,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2};“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3}可见在革命斗争的年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注意到文化可以为政治做指引。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球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摆在共产党面前的是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问题,运用文化来为政治服务。在革命的逐渐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文化为政治服务的重要性,并且逐步探索如何让文化为政治服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表达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文化观。毛泽东、瞿秋白和革命根据地有关文化教育的文件均明确:“文化教育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灌溉。”{4}从毛泽东的话中可以看到,他将文化作为一种斗争的武器来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到了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中日民族矛盾迅速加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致使中华民族开始重新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抗日战争时期,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的文化观得到了系统的表达,“文艺是从属与政治的”,“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5}等要求成为全党的共识。在这一时期的文化论述中,大部分的文章都突出了文化的工具性的性质,展现了文化为革命、为战争服务的功能,可以说这些理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即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全国人民以文化作为一种武器为工具,开始在政治建设中以及进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以及谋求国家的发展中得到具体应用,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文化成为国家资源和整和民众思想的基础(1950—1978)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立起來了。”这预示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的历史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中国是满目疮痍,错综复杂的。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全国并没有真正的全部解放,台湾、新疆、西藏等地还需要战争进行解放。旧中国的经济是极其落后的,粮食产量极其低下,人民面临着温饱问题、工农业产值低等问题。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断地在我国境内进行破坏活动,这使新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国情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文化政策才能更好的为政治服务。在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几十年中,期间有过成就,有过失误,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的历史中逐渐积累经验,发展文化,使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国家资源,开始将民众的意识纳入到国家意志上,逐渐为国家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开始了在文化上采取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在1950年党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接着在政协文艺界三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6}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来文艺工作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1956年,周恩来关于《知识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中的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除了依靠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依靠力量,也就是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利用知识分子的一些具体政策,即“应该改善对待他们的使用和安排,应该对于使用的知识分子有充分的了解,给他们以适当的支持,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必要的条件和适当的待遇。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7}这些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转变表现了党的文化政策的转变,表现出党对文化发展的重视。从此,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力度,基本解决了农村的文盲问题。期间,政府善于吸取民众的意见,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导下,善于将人民的意见吸纳作为制定国家政策的基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方针,造成了十年文化大革命重大错误。在这十年当中,文化建设的方针,越来越偏离理论政治的方向,成为一种破坏国家社会安定团结的时代潮流。但是,党即使对文化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为国家服务的宗旨并没有改变。纵观这几十年的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意识到文化在人民当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文化在国家的发展中的价值,开始培养科技人才。虽然,这条路上有过曲折,但是党的执政能力不够完善,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3、文化作为经济建设的价值指向(1979——199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抉择。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诠释了我国对文化建设的态度,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来要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8}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放弃了“文化服务于政治的口号”,对文化的服务对象进行了从新的定义,提出了文化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方针。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重申:“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9}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双百方针,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执政党的逐渐完善,以及对经济建设的经验的积累,中国共产党重新整理思路,在1978年制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的农村经济又迅速得到发展。接着在国内人民开始自力更生,进行耕作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果断的制订了对外开放的国策,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来发展中国的经济。于是跨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这几十年中,文化一直作为一种经济的发展的价值指向指引中国共产党加强对经济的建设。在吸取已有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基础上,文化是为经济建设所服务,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发展传统文化。

4、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1993—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但是十四大的召开对文化的发展来说也是及其重要的。十四大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但是在这一时期,一种以文化作为攻击与瓦解一个民族的东西诞生了——文化软实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个国家在文化上存在的问题,来引导这个国家的人民进行反社会,反国家,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早在1990年就有人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文化软实力这个问题。1990年5月15日,李瑞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1999年李铁映发表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讲话等文章中,都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果传统文化丧失,则这个国家就会遭到西方国家的侵蚀,这个国家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种行尸走肉的躯体。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当今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这个世纪之交,备受世界人民关注的文化的风口浪尖上,以江泽民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其中“民族性”在于,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继承与创新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要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成为一个为现代社会服务的文化。接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提出来“科学发展观”,这就是明确的继承传統文化。我国儒家文化在古代就提出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有重大作用。在世纪之交,中国面临许多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面对着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可见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我国开始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在当今,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的领导集体中明确提出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来实现中国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各种发展战略上都要求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可见,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软实力是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似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威力。在当今社会,硬实力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但是软实力不可以忽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是软硬都要强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弘扬传统文化,要在国民中努力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国民重新认识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重新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要在国际事务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塑造文明和谐先进的国家形象,最终达到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目标。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演变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对文化政策做出正确的调整,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斗争和执治国理政的治国方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共产党要想实现社会和谐,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在文化政策的调整过程中采取新的发展策略。

1、文化政策必须与历史任务和时代背景相一致

文化政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是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的因素。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我党面对的历史任务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文化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以及中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做出明智的文化政策的调整,对国家的发展做出重特大贡献。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问题更是比历史上的多也更比历史上的严峻。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政策调整时必须把握好时代的要求,把握好时代背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政策,也使之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在中国文化政策调整的手段上,改革无非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从十六大开始,我国的文化政策的调整就开始大步向前发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2003年9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2003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都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它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更完善做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强国的根基,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因此,党的文化政策应该根据具体历史任务与时代背景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2、文化政策的调整必须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23日同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的会见中的开幕词中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生存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是中国人民价值认同的精神纽带,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文化政策的调整时不可以丢掉自己最宝贵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以及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保障作用。传统文化涉猎极广,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还是社会,都有着深刻而又详细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仁爱,重民生,讲诚信,崇正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而这些在当今社会的存在是极其必要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也必须利用这些思想,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文化政策。例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的以人为本,重民生。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而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治理环境污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弘扬,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方面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在当今有着非常重大的应用意义。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利用好传统文化这条主线,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利用,运用辩证的态度、全面的思维、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中国只有充分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3、文化政策的调整必须与时代相结合,合理借鉴国外经验

任何一种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都具有相通性,不是与世隔绝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政策的调整都要在前车之鉴的经验基础上,以及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党的情况下来发展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化软实力算得上是一个不是很新潮的词语,但是文化软实力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之一。美国哈弗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再次提出了“软实力”理论,目的在于巩固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霸权地位。而如今,文化软实力成为一种极其具有影响力的破坏一个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因素。{10}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创新力,凝聚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提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1}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对外关系来看,文化软实力会侵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而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又是国人对待自己的民族精神的传播,对待自己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待自己信仰的坚持等等。因此,在国际上,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种对别的国家攻击的行为和方式。但是我党在文化政策调整的时候要不断地吸取国外文化建设的经验。

纵观世界格局这几年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软实力的危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正是由于美国弘扬自己的文化好,让世界人民都放弃自己的信仰,开始接受它的文化思想。所以世界上众多国家开始放弃自己的文化,崇洋媚外。执政者更是不顾实际情况,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拿来主义的政策,将别国的政策拿到自己国家来利用,这样使得自己的国家不消化,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中国共产党不一样,在它成立之初,就用自己宽广的胸襟,博采众长的态度学习西方文化,与自己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建设的政策。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种文化优劣并存,必须认真鉴别,科学地吸收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文化。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更是要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物,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的冲击之下,更要在文化政策的调整和文化建设方面以中国的实际需要为基础,采取自信乐观的态度,合理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建设的经验,让这些经验融入到我们的文化建设,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文化建设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做出贡献。

纵观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政策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敢于和善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而且还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而且,任何一种文化政策的正确验证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过程都是曲折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与时俱进。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吸收世界人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具体国情,制定出适合本国发展的文化政策。

注 释:

{1}列宁.列宁全集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3.

{2}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8.

{3}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

{4}杨凤城.中国共产党90年的文化观、文化建设方针与文化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6.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2.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8.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10.

{10}馮留建,王炳林.实现中国梦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11}冯留建,王炳林.实现中国梦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4.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之我见 篇四

1、传统文化的主体属农耕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中国的传统经济特点是农耕经济,它的文化就必然是农耕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形式,但中国诗歌不同于外国的诗歌,它短小精致,表现的只是一种意境、一个情形、一种情绪。正如中国农民所经营碎小的土地、单一的农作物和精耕细作的耕作手段,是中国农村的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在文化上的表达方式。用“诗是土地的心语”来概括中国文化的某一特征是恰如其分的。

游牧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有力的补充。传统认为,农耕文化高于游牧文化,从社会演进来看,农耕社会比游牧社会先进;但文化则不然,因为文化具有长期不变相对稳定的性质和继承性与遗传性的特点,农耕文化则保持着游牧文化的一些特质,而且是农耕文化的有力补充。比如游牧文化中的尚勇好斗、豪爽刚毅的秉性成为我国北方民族的重要特征,平衡了农耕文化中的某些弱点。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我们常说自己是“华人”,华人根源于陕西的华山周围居住的仰韶文化,因为先民根深蒂固的崇尚玫瑰花的传统,因此称为“华人”;中国人所以称为“龙的传人”根源于对龙凤的崇拜。而最早的中华龙凤图腾即出土于内蒙古东部的翁牛特旗。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的,中国北方是广袤的草原,东边南边是大海,西南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山,地域相对广阔,有一定回旋余地,具备几种原生文明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融合的优越条件,最终凝聚成“中华文化”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中国文化的正统意识非常浓厚。正统意识强调官方化、权威化、模式化。如《三国演义》就宣传刘氏权力集团是正统的,曹操与孙权集团则是非正统的,因为天下是姓刘的。然而中国文化的发展每每不是靠正统文化,而是靠非正统的民间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推动。如果秦王不听李斯的劝谏,不使用或驱逐外国人才,秦能统一天下将是个问号。唐朝诗歌之所以达到如此的高峰,也是外来文化的结果。李白就是明例。李白祖籍是是甘肃天水县,出生于碎叶城,后经四川,他受的是胡风夷俗的文化影响,佛教不是中国的正统文化,但它创造了足以称世的敦煌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强调官方化、权威化、模式化,中国传统文化排斥民主与科学。排斥民主就必然漠视个人意识的权利,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批评的权力和理性的权利。也必然反对科学。民主与科学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

3、中国传统文化排斥民主具有深层的历史原因。首先,中国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发展,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定型是自有国家制度始,中国文化的政治意识十分浓厚,中国虽然是山陵丘地众多地方,但中原大地较为平坦,黄河流径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里处在温带气候,易于作物生长,农耕文化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河姆渡文化为其代表。后国家制度建立,特别是经过夏商周三朝,文化艺术逐步繁荣起来,经过文化的扩散与吸收,使文化在整个中原迅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的国家,而国家本身属于一个强势家庭。“家天下”不仅仅是国家体制的性质,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深层意识。在中国人的心里,没有社会,没有国,只有家。家就是天下,就是一切。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就是为了夺得家天下,一切民众的纷争也是为了一个家,至今民众的口头禅:“我吃了这么多的苦,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宫廷斗争总是围绕着“继位”、“篡位”而展开。这种以家为本的价值观,是造成封建家长制、世袭制也是君主专制的根源。

国家制度建立,特别是土地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从土地分封制开始,中国农村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村落逐步形成。不像西方城邦制具有社会性、民主性的特质,自然村落的田园化,使得人趋于闲散,保守。也不具有城邦的扩张性。土地制度带来了一种移民,盘庚迁徙就是由游牧经济走上了农耕经济,而这种移民又不像西方移民向外扩张的内在需求。中国式的移民,却形成了一个个的村落,它以血缘家庭为单位,以家庭代替了社会。封建社会的“井田制”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这样的社会的构成。

4、中国文化的守常性很重。中国是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农耕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就是守常,顺自然之道以行事。中国是农业性文化,不像西方是商业性文化。商业性文化具有竞争性,而农业性文化不需要竞争,最典型的是一句格言:“有饭大家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排斥竞争,《东方文化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优先原则与美国精神》当中说:美国人追求民主是因为他们相信优先原则,把民主、平等的火炬普照众生,在17至19世纪的欧洲,缺乏信心和天才的人极少能成功,而在美国这片自由、广袤的土地上,人们尽可以放心大胆地闯,因为美国的这种“例外”这人们不断提供自由和土地,而优先原则作为美国移民社会环境下的“自由法则”则保障了“创业者”的利益。美国人乐观向上是因为优先原则的社会化使美国社会奉行“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能成为总统”的社会法则,相信机会均等,信奉“命运不是机会,而是选择”。美国人开拓扩张是因为他们相信优先原则,只青睐那些具有竞争意识的强者。在美国人心目中,无论是以知识武装起来的学者们之间的学院式智力竞赛,还是地球上另一岸的艺术家和预言家的热烈争论都不如市场上的自由竞争更有价值,美国人的创新超前是因为优先原则激发了一种不断的竞争,而竞争的社会化更使美国民族竞争精神不断深化,美国社会崇尚“适者生存”,主张“优胜劣汰”,而优先原则的建立更坚定了这一信念,它促使美国人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拓展。美国社会、文化、科技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更证实了这样的事实:美国民族追求民主的精神奠定了美国走向法制化国家的基础,并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美国民族“开拓精神”促使美国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福利社会形成,阶级界限模糊,民主平等具体化,美国民族竞争精神开拓了美国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超前发展模式,坚定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美国民族“乐观实用”精神是美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美国民族精神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是其余因素的必然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缺乏这样的竞争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反对竞争,也反对市场机制。中国一直抑制商业的发展,重农轻商,排斥市场。主要有:一是不言利,“君子喻义,小人喻利”;不言利就失去了市场动力。二是轻商、抑商,使市场失去了主体。三是抑制城市发展,使市场缺乏基础。虽然孔子学说并不全盘否定利的作用,《论语》中曾说过,他反对的是不义之财,无道之利。但当义与利冲突时,他是主义的,他反对一味地讲利。然而中国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本能抑制逐利行为,而商业的本质(后成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逐利的。

守常性的文化都具有同化异质文化的能力。中国对外来文化只是同化它,并不吸收它。西方人有句格言:“假如你能从最坏的东西中学到最好的东西,那世界将更美好。”这种思想颇能反映西方人长期而普遍的一种文化心理。中国人抱残守缺,坐井观天,稍与自己的见解有所差异便一概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恶习,这是一种态度,另一种态度就是同化它,让其合乎自己的理念(改造佛教为禅宗,把佛理变成禅趣)。文化的传播与吸收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具有交流的特质,光吸收是无法成功的,它必须互动,正如光学原理一样,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是物体在你眼中的成象。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吸收人类文化成果又不重视自身文化的对外传播。

过于守常就排斥创新。北京大学郭建宁在《关于文化选择的思考》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譬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譬如井然,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如禹是滚的儿子,是滚的生命继承,禹治水改堵为疏,是创新。从这里可看出,继承是根本,创新是为了更好的继承。这是一种倒置的文化。这种倒置的文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创新应当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是主体。治水有时用疏,有时也要堵,如不堵,即不建水坝,旱灾来怎么办?无水可用。用疏用堵,应视情况而定。

总之,守常性易于文化的继承;兼容性易于同化外来文化,多元一体;正统性、秩序性易于社会稳定。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它的负面影响:守常性造成社会惰性;兼容性造成趋同,扼杀创新;正统性、秩序性造成人格的不平等。

5.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篇五

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潜水艇的庞大六年造舰计划。;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的计划,可是由于各方原因都未能成功建造。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1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航母的发展历来是增强海军实力的关键手段,当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中国之中,惟有中国没有自己的航母。中国的邻国印度早已有自己的航母,2020年前将实现拥有三艘航空母舰的梦想。日本也拥有等同于航母的舰只,并背靠强大的美国航母编队力量。而超级大国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两到三艘航母一直在游弋,且美韩军演美国经常派航母参加。并且,就连泰国都有了一艘小航母。对中国来说,早已陷入从日本一直到印度的半弧形包围圈之中。且中国有着长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历史上一直备受西方国家的蹂躏。当前中国民富国强,拥有航母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早已是情理之中,应有之义。

强调制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道和海峡,谁就能有效的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对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说,现在处于三条岛链之中,无法冲出到达远洋。远距离作战还不是很成熟,发展航母对于我国冲出三条岛链走向海洋深处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现在的南海海权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一系列的主权纠纷问题困扰着我们,发展航母对于解决这一系列的主权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展示我国的实力对其它小国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对我国海权的维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6.中国供热采暖历程及发展趋势 篇六

中国供热采暖技术发展概况

1、城市集中供热

中国采用热电联产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是在1958年由北京市建设第一热电厂开始的,继北京市之后,1968年东北地区的沈阳市也率先开始发展集中供热。据统计,1980年北方只有10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到1989年已有81个城市发展了集中供热,供热面积达1.56亿m2。据全国供暖专业网1989年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锅炉供暖占82%,热力供暖占15%,其他占3%。尽管北京市2004年热力供热已发展到8487万m2,而其在全市供热的份额中仍只占19.8%。2003年全国600个设市城市中,有集中供热设施的城市已达到了321个,供热面积18.9亿m2,是15年前1989年的12倍。热水管网5.8万公里,蒸汽管网1.19万公里。北京市的热力供热面积由1989年的1675万m2,增加到2004年的8487万m2,目前已突破9000万m2。2.锅炉供热据全国供暖专业网1989年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锅炉供暖占82%,热力供暖占15%,其他占3%。尽管北京市2004年热力供热已发展到8487万m2,而其在全市供热的份额中仍只占19.8%。

2、锅炉供热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5年,只有手工燃烧的铸铁锅炉,最大单台容量仅为0.46MW,到1960年和平里需供13万m2的供热面积,苦于没有大容量锅炉,无奈曾选用过32台铸铁锅炉,100人烧锅炉。1975年2.8MW机械燃烧的快装链条炉排热水锅炉终于在上海问世了。进入80年代,不少住宅小区规模已超过百万m2,但仍无大容量热水锅炉,再次出现过24台2.8MW快装锅炉的设计方案送审的怪事。后在多方呼吁下,1981年和1987年14MW和29MW的大容量热水锅炉终于首批投入了使用。此后,在1997年前,北京市建成了一大批选用14MW和29MW锅炉的大型供热厂,大约100余座,供热面积6000万m2左右。而1997年之后对14MW以下的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2006年北京市控制大气污染已进入第十二阶段,作为加快实施奥运倒排期环境治理项目,要求城四区和石景山区14MW以下的燃煤锅炉1400台于年内全部改完,对朝阳、海淀、丰台三个近郊区要求改50%以上。

3、室内采暖系统和耗能 2000年以前一直采用垂直式单管(双管)热水采暖系统,至2000年12月1日执行《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后,开始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型式,并设户用热表。据全国供暖专业网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每0.7MW(1t/h)的锅炉容量由原来只能供4000-5000m2,提高到8000-10000 m2。连续供热运行效率74.2%,间歇供热运行效率57.65%。天津市1989年单方煤耗为32.4kg/ m2,据全国集中供暖分网的调查,2000年集中锅炉房降为21.14kg/ m2,已低于北京市集中锅炉房的22.5kg/m2。据北京市2003-2004年度燃气锅炉供热普查,全市平均单方气耗为11.9m3./m 据北京市2004年最新的调查结果,集中锅炉房和分散锅炉房平均煤耗量指标为25.3 kg/ m2,而集中锅炉房为22.5 kg/ m2。

4、散热器 过去一直采用铸铁散热器,直至70年代中期,才增加了钢串片对流散热器。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散热器生产大发展,新型、美观的钢制(板式、柱式)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铝制散热器以及新型无粘砂铸铁散热器等都遇到了商机。

5、节能推广 推广燃煤锅炉供热十项节能措施的效果据全国供暖专业网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1989年连续供暖只占28%,到目前绝大部分已实行连续供暖,使每0.7MW(1t/h)的锅炉容量由原来只能供4000-5000m2,提高到8000-10000 m2,供热面积。连续供热运行效率74.2%,间歇供热运行效率57.65%。天津市1989年单方煤耗为32.4kg/ m2,据全国集中供暖分网的调查,2000年集中锅炉房降为21.14kg/ m2,已低于北京市集中锅炉房的22.45kg/m2。北京市2003-2004年度燃气锅炉供热普查,全市平均单方气耗为11.9m3./m2,采用上述部分节能技术后,可降为9-9.5m3/m2。

6、燃煤锅炉 供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锅炉运行热效率低 中国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不低,一般为72%-82%,但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多在60%-65%,国家节能标准要求运行热效率达到68%。国际先进水平为80%-85%,低20个百分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用散烧的未经洗选、筛分的原煤,不能符合锅炉燃烧的基本要求(灰分高、细末多),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大,普遍存在低负荷运行,过剩空气系数大,排烟热损失大等。这也与运行人员水平低以及缺乏最基本的自动控制密切相关。

7、除尘脱硫较难实现达标

目前北京市要求烟尘排放浓度为50mg/ m3,SO2排放浓度为150mg/ m3。实际运行中问题不少,真正达标的不多。烟尘减排与锅炉的初始排放浓度密切相关,标准要求1600 mg/ m3-1800 mg/ m3(国际先进水平一般小于1000 mg/ m3),实际多为1000 mg/ m3-3000mg/ m3,这就增加了除尘器的负担。而煤的灰分和细末量直接决定锅炉初始排放浓度。因此,原煤散烧对减排也是十分不利的。关于SO2减排,目前多采用“燃烧后“减排,较难达标。如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就可以在“燃烧中”脱硫,但适用于大中型锅炉。

8、管网输送效率低

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管网输送效率达到90%(基础值定为85%,现在看来定得偏高)。据清华大学近年来的实测数据(一次管网损失2w/m2,二次管网损失5 w/m2,失调损失7 w/m2)推算,管网输送效率只有66%-68%。其主要原因,国外管网热损失基本上是保温,在中国此项热损失除保温外,还有泄漏和失调的因素,特别是失调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又非常普遍,必须改进。燃气锅炉供热平均单位面积耗气量偏高,且高低差别很大。耗气量低的9-10 m3/m2,高的14-15m3/m2,平均11.9 m3/m2。主要原因是在“煤改气”的设计中未采用燃气节能技术,经实测,平均运行热效率80-8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燃气锅炉供热普遍存在因冷凝水腐蚀锅炉而缩短炉龄的问题。烟气中水蒸汽的露点温度是58℃,其只要接触到低于露点温度的介质,就会冷凝成水,因此要求进入锅炉的回水温度一定不能低于此限,而供热回水温度往往较低,故造成结露腐蚀。多元化供暖现状 供暖市场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有二种供暖模式:一是来源于前苏联的城市集中供暖、小区(单位)锅炉供暖;二是来源于欧洲的分户供暖,我国是两者并存。而市场上的供暖产品可分为两大家族:一是锅炉热水供暖,约占80%的市场份额,常用的产品有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等。二是非热水电暖,约占20%的市场份额,常用的产品有电油汀、暖风机、电暖器、电热膜、电磁辐射、空调、电热膜地热采暖等。二者比较:前者供暖质量高舒适,倍受人们的青睐,其弊端是要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安装麻烦、不能自主调控;后者安装使用方便、自主、环保,但致命的缺陷是干燥、舒适度差、耗能高,普及率低。各种供暖模式(产品)分析如下。

市政热力管线供暖:不能按住户需要安排采暖季,采暖费用固定,不论用户是否居住,都得交采暖费。供暖的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施工、运行、维修水平跟不上,造成运行浪费,供热质量没保证。需要在室内外安装管道、暖气片。投资:12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每平方米20-36元/冬季。

住宅小区锅炉供暖:采用小区锅炉供暖方式时间可由小区业主协调决定,费用略微有些高,并且用户不住也得交钱,否则会影响其他层的供暖,有时系统失调、冷热不均、不能自主控制室温等状况,必需切实加以解决。需要在室内外安装管道、暖气片。投资:120-16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每平方米25-40元/冬季。

家用电锅炉:操作便利,舒适性高,采暖的同时也能提供生活热水,最先进之处在于具有多种时段、不同温控预设功能;缺点: 需要在室内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作为家庭采暖设备前期投入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综合评价:这种采暖设备根据需要一周内可预设几种不同温度,一天里可预设几种不同时段温度,可大大提高住宅的舒适度。投资:100-150元/平方米,使用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

户式燃气炉供暖:可由用户自由控制采暖时间以及温度,家中无人可低温运行,比集中供暖节能,有的设备还可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可安装在墙体上、房间角落里;缺点:燃气排放有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存在安全隐患。在密集的高层公寓式楼群中应用户式燃气炉采暖,燃烧的废气会滞留在小区内,污染环境。另外,它是一个需连续长期运行的设备,其检修维护工作住户难以胜任。这种方式建设快,用户入住后采暖费、室温标准和户内设备管理都由用户自行控制,计量收费简单能很快实施。需要在室内外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投资:100-18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

空调 :档次高、外形好,制冷效果好,但采暖效果很差,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大。不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使用,室外温度低时不能启动,舒适度差。投资:10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30-40元/日。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埋管式(热水)地面辐射采暖优点是舒适性好,室内温度梯度小、温度均匀,室内易于布置也便于分户温控和计量。能增加2%-3%的室内使用面积,便于摆放家具;缺点:不便于二次装修,安装麻烦,不利于间歇供暖,浪费能源,维修麻烦,要选择耐压耐温耐腐蚀、热稳定性能好的高科技环保管材,不利于间歇供暖;对层高有影响,铺装管线需要占用约8公分的空间,地板上如铺地毯将影响采暖效果。投资:12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间接电热采暖系统:电热膜,地热电缆供暖可视为间接电热方式,电热膜和地热电缆分别在房间的天棚内和地板下隐藏安装,其热量依靠天棚石膏板和地板材料受热后缓慢散发以加热室内空气予以供暖,此类供暖方式尽管考虑并采用对楼板或地板的保温层处理,但效果难达满意,仍有部分热量转移或消耗,热量利用率有折减,电热膜与地热电缆供热的控制性能不好,它很难保证对人的即时供暖,行为节能空间小,因此较直接电热产品供暖多耗能耗电,另外间接供热方式需占用楼房一定的高度空间完成安装,要增加建筑成本,且安装检修十分复杂,使用中造成顶棚裂缝与地板松动均不如人意。电热膜取消了传统的水循环供暖方式,不会发生跑冒滴漏事故。可使房间内的使用率提高3%左右,利于家具的摆放和家居装修;使用该产品时,为避免局部过热,不能在装修时在其上覆盖其它物体,不能在顶棚钻孔、钉钉子等,空气干燥、舒适度差。投资:100-12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电热油汀暖风机等直接电热 :壁挂式及安装在室内电暖器属于直接电热产品,其热量利用外表材料辐射扩散或以对流传热原理发出热量,直接加热室内空气,室内升温快,能够方便快捷的通过开停电控制室温,直热电暖器配合温控装置形成电采暖供暖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人的即时需要,达到按需供热的理想化供暖。直接电热系统供暖控制性能好,行为节省空间大,线路隐蔽安装,消除了室内管道困扰,产品本身精致,无须装修包装,安装检修均简单、方便。直接电热类电暖器按发热元件区别一般有板式(电热板)和管式(电热管),电热板类产品系将电热丝浇铸在绝缘、导热性能俱佳的硅酸盐材料中,外衬散热性佳的铝合金材料,因其形如板,故有称“电热板”,电热板设计使用低温发热元件,工作温度≤300℃,故此类产品寿命长(≥3万小时)。电热管类电暖器也有称对流式 电暖器,其产品系将电热丝利用石英砂等材料固定在U型管中,(类似加热开水的“热的快”),以这种电热管做发热元件。电热管在钢制器体内加热空气,器内的热空气上升排出,器外的冷空气不断补充以形成对流循环。利用器体内不断排出的热空气使室内升温,电热管类电暖器散热过程过长热量利用率有所降低,电热管发热元件高温工作(≧600℃),因此限制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设计寿命≧3000小时(使用三年)。大面积的工程选用有争议,但此电暖器构思新颖,外形美观仍赢得了一部分市场。综合评价:取消了传统的水循环供暖方式,不会发生跑冒滴漏事故,还可使房间内的使用率提高3%左右,利于家具的摆放和家居装修。投资少、采暖灵活,不用安装、自主,但舒适度差,运行费用高。投资:6-15元/平方米,使用费用:100平方米25-40元/日。

家用电锅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操作便利,采暖的同时也能提供生活热水。舒适性高,最先进之处在于具有多种时段、不同温控预设功能;缺点:抢高峰电,不能利用低谷电蓄热供暖,作为家庭采暖设备前期投入较大,运行费用较高。适用:很多别墅项目采用这种方式;综合评价:这种采暖设备根据需要一周内可预设7种不同温度,一天里可预设6种不同时段温度,可大大提高住宅的舒适度。投资:10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分户燃煤土暖 :土暖炉燃煤取暖的历史最悠久,也最普及,此方式在农村和城市都非常普及。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观念的积淀,人们一直认为土暖炉最廉价,其实,这是个误区。以前我国的电力短缺,同时期物价比较,电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商品,所以,人们把电看成是奢侈的消费品。现在则不同,电价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煤、油、气。不管从环保的角度看还是从经济方便的角度看,用电采暖比燃煤采暖都是利大于弊。土暖炉污染严重,室内脏乱、容易中毒、安装麻烦、使用不便,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优点是能烧水做饭取暖一体。因为需要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中档)投资:30-80元/平方米(由于暖气片的价格差别较大,综合投资差别较大)。运行费用:100平方米10-20元/日。

蓄热式电暖器: 蓄热式电暖器设计初衷是利用峰谷电差价错峰用电达到降低电费目的的电热设备,谷底时间段利用较大功率电热管发出热量充热很大体积的蓄热砖,希望蓄热砖储存的热量支持全天的供暖,实际上,蓄热砖储存的热量因不能有效调节和分配,谷底8小时的充热最多放热10小时上下,根本不能支持全天的有效供暖,电暖器内部最高温度可达900℃影响电热管使用寿命,该设备功率大,体积大,能耗大热量控制性能差,少有行为节能空间,供暖费用高,在未执行峰谷电价地区就更无意义了。

从以上的几种采暖设备和采暖方式看,现代的采暖方式未必能适合于老百姓对采暖的需要,老百姓需要的是集科学、安全、环保、经济、方便、自主、舒适、节能各方面优点于一身的采暖方式,而许多的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这一点,或是有心无力,随着供暖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购房人应更多地关注供暖方式的选择。电采暖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电采暖(直接电热)从本世纪进入我国,其设备技术相对简单,很多人认为以高品位电能走回头路取其热量本不可取,故几年来只作为城市供暖的一种补充。电采暖是发展中的技术,目前直接电热电暖器与数控程序温控装置组成的电采暖系统,其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以及技术与经济角度超过了锅炉供暖。电采暖与目前按面积收费的集中供热相比,尚体现出少浪费、少投资、无污染、无管理的优势,尤其可以平衡城市电网的季节性负荷。集中供热按面积收取热费势必被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新观念新技术取代,煤、油、电、气四大能源逐步发展以电代替煤、油、气资源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必然。目前所有的电热直接采暖产品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供暖舒适度质量差,室内空气非常干燥,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同时,对家具、门窗的木质装饰、木地板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电采暖可以平衡城市电网的季节性负荷近年来居民应用空调降温使城市夏季用电量飙升,待到冬季这一巨大的能源资源如何平衡利用?冬季关停发电机组或被动调整机组发电未必是上策,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节节性的用电真空,既可保证电网安全,亦可节约大量的煤、油、汽资源,恰恰空调降温用电与电采暖均是季节性用电且构成季节用电平衡,在现有的供暖设施(电容量、线路)基础上,发展电采暖相对经济,尤其在城市核心区,用电采暖可以减少气体排放,缓解城市能源运输(输送)的市政压力。从城市的今天和未来发展看,电采暖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季节性富余电力,适度发展电采暖从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电采暖的技术发展 电采暖技术在发展,其完备的控制性能使“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理念变为现实,自控和程控的电采暖末端控制使冬季供暖达到了理想化的使用状态。一个家庭可以设定从起床开始、上下班、睡眠时段的不同供暖温度(可随时修改程序),家庭中可以分时、分室执行供暖指令,其核心温控装置象使用傻瓜相机一样简单,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下,不同的家庭可以像夏季空调降温一样,按需要和经济能力插卡买电,冬天市民不再寒冷,政府不再操心。应用电采暖,开发商和住户最关心的还是供暖费用,社会上容易把不同的类型电采暖混为一谈,报端也不时披露某小区采暖费用之高。事实上电采暖技术经过5年左右发展,或趋于成熟、或遭遇淘汰。现在的电采暖系统,从技术上保证了行为节能空间,不再是无处不热,无时不热的浪费状态,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即时供暖,国家的建筑节能65%的新标准,对建筑节能是有力保证,加之各地的供暖电价优惠政策,以上三个因素大幅度降低了冬季电供暖费用。使之与燃煤锅炉供暖费用相当或略高,比燃气、燃油低。2004年北京通州某小区冬季供暖利用直接电热的适应电热器供暖系统,采暖季供暖费用20-25元/㎡,比较天然气家用小锅炉冬季取暖费用经济之外又多了一层安全和环保。现在北京市用电采暖面积已经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并且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

电采暖与燃煤锅炉费用分析比较 从物理学看问题,取高品位的电能走回头路取暖,能源利用率是低的,其实未必。从发展的观点看,基础能源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价格一路上涨。而未来电力的价格上涨幅度将远远低于基础能源(煤、石油、气)价格上涨幅度。因为电是可以再生的,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火电、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生物发电等等,且发电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俄罗斯的电价仅相当于人民币一角钱左右。燃煤锅炉供暖,其直接间接的热损耗和浪费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锅炉运行热效率低,中国工业锅炉的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多在50%-65%。其次是管网输送效率低,管网输送效率只有66%-68%。燃气锅炉供热平均单位面积耗气量偏高,平均运行热效率80-8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综合计算,集中供热与煤发电的效率基本相当,但分户电采暖能100%的提高人们的行为节能意识和养成自觉节能的习惯,提高节能效果。如果我们用电采暖继续沿用“大锅饭”的方式,与锅炉集中供暖比较,肯定是浪费的,但恰恰是用电采暖能直接实现分户计量、自主调控的行为节能目的,我国的公用建筑供暖制冷耗能是民用建筑的10倍,足以说明行为节能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锅炉集中供暖却无法来真正的实现行为节能的目的。另外,我国的集中供暖费用中燃料成本只占25-40%,其它成本和管理成本占60-75%,如果采用分户电采暖,这60-75%的成本都将自行消化为零,用户不用承担。再者,按北京市集中供暖的缴费标准,每平方米每采暖季节平均缴纳30元计算,100平方米住宅需缴纳3000元,这3000元可以购买6000多度电,100平方米住宅冬季用电采暖是否能用6000多度呢?

电采暖登陆我国不足十年,是发展中的技术,目前直接电热电暖器与数控程序温控装置组成的电采暖系统,其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以及技术与经济角度超过了锅炉供暖。集中供热按面积收取热费势必被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新观念新技术取代,煤、油、电、气四大能源逐步发展以电代替煤、油、气资源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传统供暖的弊端

供暖体制浪费 每年供暖时期,在一些地方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供暖管道经过的地方热气腾腾,地面上的积雪竟被地下供暖管道烘烤融化,大量热能消耗在路上;有的住户家中温度过高,甚至开着窗户;有的办公楼晚上还正常供暖;有的公共场所热浪袭人,让人窒息。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供热系统综合效率仅为35%至55%,我国目前约400亿平方米的建筑物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量为相近气候下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这种巨大浪费的根源是集中供暖按面积收费的体制—用户既没有节能手段,又没有节能动力,管理上更缺乏节能机制。

燃煤锅炉热效率低

燃煤锅炉供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锅炉运行热效率低 中国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不低,一般为72%-82%,但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多在60%-65%,国家节能标准要求运行热效率达到68%。国际先进水平为80%-85%,低20个百分点。

燃气锅炉热效率低 燃气锅炉供热平均单位面积耗气量偏高,且高低差别很大。耗气量低的9-10 m3/m2,高的14-15m3/m2,平均11.9 m3/m2。主要原因是在“煤改气”的设计中未采用燃气节能技术,经实测,平均运行热效率80-8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燃气锅炉供热普遍存在因冷凝水腐蚀锅炉而缩短炉龄的问题。烟气中水蒸汽的露点温度是58℃,其只要接触到低于露点温度的介质,就会冷凝成水,因此要求进入锅炉的回水温度一定不能低于此限,而供热回水温度往往较低,故造成结露腐蚀。

管网输送效率低 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管网输送效率达到90%(基础值定为85%,现在看来定得偏高)。据清华大学近年来的实测数据(一次管网损失2w/m2,二次管网损失5 w/m2,失调损失7 w/m2)推算,管网输送效率只有66%-68%。其主要原因,国外管网热损失基本上是保温,在中国此项热损失除保温外,还有泄漏和失调的因素,特别是失调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又非常普遍,必须改进。

暖气片热效率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居室、落地窗已逐步进入家庭,而家庭装饰已十分普遍,装修时暖气片一般都加装饰罩,这不仅影响30%的散热量,同时也将损失最为宝贵的居室实际面积3~4%,也就是说一个100平方米的居室由于放置和装饰散热器,将白白损失3~4平方米的居室面积。这还不包括因装修暖气片所需要的装修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现在的暖气片主要有铸铁、钢制、铜铝复合等产品,其散热效果差别很大。暖气片的选择是材质导热系数大、材质薄,容水量少、散热面积大的最佳。我们知道铜散热系数为0.94、纯铝0.53、铝合金0.37、铸铝0.33、钢0.16、铸铁0.12、不锈钢0.05,铜的散热最好。我们看一个例子:传统铸铁大60暖气片,在标准温度70-95度,室温18度情况下,一组暖气片的散热量为360大卡,容水量为18公斤左右,一个房间如果安装4片,总容水量约70公斤,假设起使水温为0度,加热到60度,需要4200大卡的热量,约需要5度电(每度电100%的电热转换为860大卡,每公斤水升高一度需要一大卡热量)这就是说,5度电才刚刚使一个房间里暖气片的水温从0度加热到60度,此时房间能暖和吗?由此可见暖气片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供暖产品的发展趋势

市政集中供暖和小区锅炉供暖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供暖制度与集中供暖方式带有严重的观念滞后、技术滞后、管理滞后与浪费惊人等弊端,供暖期内的建筑无处不热,无时不热,忽视考虑人的需求。集中供暖在使用中凸现出的弊端,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桎梏。首先,集中供暖需要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占用室内使用面积约3%;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不仅会因设备、技术、楼层等因素造成温度不均衡,还会因为不能按需供热而造成能源浪费。其次,集中供暖收费一般按面积计算,无论用户是否使用都要交纳相关的费用,一家不交费秧及四邻的“连坐制”,供暖管理难、纠纷多、收费不合理、收费难。再次,集中供暖供热原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尘埃,造成大气污染。还有容易出现跑冒滴漏,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施工、运行、维修水平跟不上,造成运行不好,供热质量没保证。以上弊端其根本原因是供暖用户既没有节能手段,又没有节能动力,管理上更缺乏节能机制。“供暖中造成30-40%的热量浪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对我国现阶段集中供热弊端的结论性语言,并建议社会不再发展任何形式的集中供暖,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一句话:集中供暖---您烦、我烦、他烦,要改变。供暖改革进入倒计时 2005年12月18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供热商品化、货币化。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在我国实行50多年的福利供暖制度将取消。仇保兴副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八部委2005年底部署了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的全面工作,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在两年内完成,把暗补变成明补,改变传统的按照面积来收费这样一个粗放的不节能的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从2006年1月1日起,建设部明确开发商必须在售楼处公示节能信息,而新的预售许可证也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年内使用。新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将必须注明住宅项目的节能率,如果不注明,开发商将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同时,启动绿色建筑的认证制度:要采取五个等级来验明正身,等级高的节能率高,节水率高,节材率高,住在里面的人更加健康、更加舒适。通过五个等级向社会公布住宅建筑在节能生态方面的质量如何。老百姓在入住后,如经建设部门的节能测量机构测试,房子的节能指标没有达到开发商预售许可证上所标注的节能率,开发商要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供暖多元化 随着国家供暖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住宅建筑的多样化及其技术进步,不同的采暖方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同,要求的舒适度、供暖质量不同,加上各种燃料的价格在不断的交错变化,比如,电的价格几年来涨的幅度为20%左右(很多农村的电价非但未涨还降低了许多)而煤的价格却增长了300%多,预计还要继续增长。几十年惯用的锅炉集中供暖由于“先天不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新型供暖产品纷纷登场,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最先提出挑战的是壁挂式燃气热水炉供暖系统,继而是各种电热、地热等供暖系统,供暖产品的种类有几十中,规格更是不计其数,但从目前来看,各自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的供暖市场和产品,正处于鱼龙混杂、群起争霸的“战国时代”。市场需要、百姓期盼理想的供暖产品问世。

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供暖市场将有如下需求与发展趋势。

一、分户“按需供暖”。集中供暖将向分户计量过渡最终达到分户“按需供暖”的目的。

二、热水供暖。热水供暖舒适,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和将来都会倍受人们的青睐。

三、环保电暖。用电取暖,卫生洁净环保,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今后,国家2/3的能源将来自于低成本的核电、水电,这意味着电价将有更大的降价趋势,而燃气、燃油、燃煤资源有限,开采成本越来越高,价格必然上涨。所以电暖产品必是今后用户的首选。

四、省钱节能。在相同供暖质量的条件下,用户接受最省钱、最节能的产品。

五、使用方便。实用方便的产品必然倍受用户的欢迎。

六、智能产品。人们希望自主选择供热量、时间、温度及其它需求。以上这些标准的供暖产品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遗憾的是,在市场上我们没有发现能满足以上条件的产品。百姓期盼着全新的取暖产品面市!踏破铁鞋觅无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智能电热水暖机横空出世(详见专门介绍文章)国家供暖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节选

关健词:价格机制· 供热体制改革要在两年内完成。八部委去年底部署了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的全面工作,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在两年内完成,把暗补变成明补,改变传统的按照面积来收费这样一个粗放的不节能的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另一个重点工作,主要在于要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冬季供热问题,重点解决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以及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也包括一些农民工的冬季采暖保障工作,因为热改的推行首先要保证对低收入家庭能够正常供热。

关键词·节能目标· “十一五”期间节约一亿吨标准煤 仇保兴副部长介绍说,“十一五”期间要达到的建筑节能目标是:到2010年要达到节约1.01亿吨标准煤,减解排4亿多吨二氧化碳气体,建设节能建筑的总面积累计要超过21.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的建筑16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5.6亿平方米。要全面实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建立4个直辖市和北方地区达到65%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完成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100个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北方地区的供热体制改革,推动北方地区既有的居住建筑的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的应用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推动力。关键词·节能成本· 建筑节能成本一般五年能抵消 仇保兴副部长介绍说,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墙体保温、门窗保温、供热系统、新型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从目前看,开发商建筑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一般要高出5%到10%,也就是说每平方米要增加100到200多块钱。但对消费者而言,只要拥有或买了节能住宅,就享受节能建筑的认证制度,在今后省出一大笔能源费用。比方说节能标准达到50%的住宅,一个采暖季可节约1000多公斤标准煤,一般五年左右就可以把买节能建筑多花的钱全部省回来。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出台物业税政策,将来绿色建筑、高标准的节能建筑的物业税有可能减免。开发商建设低能耗住宅,享受墙改基金返还,并能得到优惠的贴息贷款。黑龙江供暖听证会

12亿元的供暖费陈欠,每年不足80%的供暖费收缴率,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燃煤价格和管理费用,使哈尔滨供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而供热价格调整之争的背后,则是供热机制市场化转轨中不得不面对的历史包袱和体制顽症 1月12日,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而推迟了近一个半月的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终于召开。就在同一天,2006年的第一场大雪也不期而至,令这个中国纬度最高的特大城市气温陡降至-20℃多度。伴随着哈尔滨气象部门当天发布的今冬首次雪灾黄色警报,关系到近400万人切身冷暖的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的举行,吸引了整个城市的关注。

哈尔滨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会议代表由市民代表、供热企业代表、人大政协代表、相关部门代表及专家学者代表共45人组成。围绕着供热费的涨价与否,代表观点针锋相对,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当日,整个听证会现场火爆得近乎混乱。“现行的供热制度已弱不禁风,而市场化的供热体制还远未建立起来。”一位听证会代表坦言,“热费价格上调只能缓解危机,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一旦供热体系全面‘崩盘’,其带来的冲击将不会逊于松花江污染造成的全市大停水。”

供热企业“涨”声一片 在1月12日举行的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上,哈尔滨市锅炉供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供热经营企业代表哈市供热企业提出了供热价格上调的建议。供热企业建议: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按使用面积,由31.15元/平方米调整为34.58元/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23.21元/平方米),上涨3.43元,涨幅11%;非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按使用面积,由31.15元/平方米调整为37.36元/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25.07元/平方米),上涨6.21元,涨幅19.9%。居民热用户和非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平均涨幅15.45%。哈尔滨锅炉供暖经营公司总经理程德和表示,哈尔滨现行的供热价格是2000年制定的,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为31.15元,测算燃煤价格为188元/吨。然而,到2005年9月,哈尔滨燃煤平均价格上涨至340元/吨,上涨了80.85%,而且从去年起,供热标准由室温16℃提高到18℃,也加大了燃煤的消耗量,供热成本的增加已大大超过企业可承受能力。除此之外,供热企业还将电价上涨、国家对供热企业征收大气排污费、供热企业保留合理利润、非居民热能损耗等因素列入调价的因素。供热企业的提价建议得到哈尔滨市供热办的支持,据该市供热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由于煤价上涨等因素,长春、沈阳等我国北方城市相继调整了热价。与这些城市相比,气温最低、冬季最长的哈尔滨日均供热价格却最低,仅为0.17元/平方米供热面积,而比哈尔滨市天气温暖、供热期短的沈阳、长春、天津、大连等城市的日均供热价格分别为0.21元/平方米、0.22元/平方米、0.22元/平方米、0.27元/平方米,均高于哈尔滨市。据介绍,天气冷暖对供热耗煤影响非常大。哈尔滨市一个供热期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供热用煤在53公斤左右,而其他城市仅需30公斤左右甚至更低。有关专家表示,热价低、成本高已经影响到哈尔滨市供热行业的整体稳定,很多供热企业都是将大修费、折旧费等费用挪用购煤,致使维修资金不足,供热系统老化严重,留下了隐患,对供热行业持续健康运行非常不利。代表质疑声淹没企业“涨”声 与供热企业代表“涨”声一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参加听证会的10名消费者代表全部认为“涨价不合适”。有代表提出即使调整价格,涨价幅度不宜超过8%。

消费者代表、黑龙江艺术专修学院教师刘天晓说,目前哈尔滨市热费价格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并不低,不该涨价。伊春市居民热费为35元/平方米;五大连池市居民热费为29元/平方米;黑河市居民热费为22.4元/平方米;加格达齐市居民热费为30元/平方米。这些城市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均比哈尔滨高,取暖期比哈尔滨多一个月,但供热费用却比哈尔滨低。供热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狠下工夫,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

消费者代表、省盐务管理局干部黄宝忠认为,哈尔滨2000年制定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供热价格不科学。实践证明这种收费标准已经超高。供热企业不赢利主要因素是热费收缴不到位造成的,如果收齐剩余的热费完全可以抵消煤价上涨。供热企业要向自身的管理要效益,不应把企业亏损完全推到老百姓身上。燃煤涨价是提出调整热价的主要原因,但燃煤只占供热成本的44%,而56%的非购燃煤成本却成了实际上调价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应以燃煤上涨为由上调热费价格。

消费者代表、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高级工程师刘茂东认为,调整热价,供热企业要请有关热力专家及成本核算经济师,经过科学计算来核定,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加透明度。现在的供热企业只知道让老百姓花钱买热,但是售后服务管理跟不上,靠上调价格来维持企业生存是不行的。

居民代表不同意热费上调的理由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一、煤价上涨不是供热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根本原因,供热企业应该练好“内功”,从加强管理、内部节能改造上挖潜;

二、中低收入人群,面对提价应对的能力有限;供热不能一刀切;

三、目前热费收缴率在77%-78%左右,收缴不力如何解决,缴热费的不能为不缴热费的埋单;

四、分散、区域和集中供热的供热方式不同,价格也应该不同;

五、热是商品,但是缺少了质价相符的热,如何保证调整后居民能够住上暖屋子;

六、现阶段的热费31.15元/平方米,是怎样的成本构成,这样的成本是怎样核算的,有关方面的信息没有公开。

争论背后的成本迷局 供热企业代表与居民代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供热的真实成本上。对此,双方各持己见,供热的真实成本越发扑朔迷离。哈尔滨地处高寒地区,每年供暖期为6个月,上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开始施行供暖收费。最初的热费价格为每平方米8.71元,在此后的20多年里,热费先后调整8次,价格调整到目前的每平方米31.15元,是最初供热费的3.6倍。在1月11日由哈尔滨市供热办组织召开的供热企业座谈会上,一些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2000年,哈市供热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耗煤48公斤计算,每吨燃煤280元,在热费31.15元/平方米(使用面积)构成中,燃料费为13.54元;2005年,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耗煤53公斤计算,燃煤市场价格为380元(不包括运费),燃煤所需费用为21.99元/平方米。由此测算,供热成本增加8.46元/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考虑水、电以及排污费等费用变动因素。由此,热企负责人认为,供热企业成本增加部分,应由企业、百姓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供热企业应通过内部挖潜,加强管理,自行消化一部分,政府也应补助一部分。针对企业供热成本增加8.46元/平方米的说辞,消费者却并不买账。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哈尔滨市汽车零件二厂高级工程师姜锋认为,供热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不只是原材料涨价的原因,还有两个因素:热费收缴不上来是一个,另一个是企业经营不好造成的。有关部门对4户使用面积40平方米左右、采用不同取暖方式的房屋调查显示,集中供热的热费是1246元,烧土暖气的费用是700元,用电取暖的是850元,用油压小锅炉取暖的是880元。按照市供热部门的说法,集中供热的能源利用率比其它三种取暖方式大得多,因此才要求市内的供暖企业并网改造,可为什么是集中供热的收费最高,还喊亏本呢?显然,供热企业聘用大量的人员,增加了热费成本,而工作人员效率低,这是供热单位亏本的原因之一。部分市民认为,哈尔滨市现行热价并不低。哈尔滨市南岗区四明街16号、18号楼的居民20多年一直过着劈材烧炉子的生活。去年,哈尔滨南岗房产经营公司接管了这两栋楼,居民安上了暖气。但是,有几户居民仍在使用土炉子取暖。一位居民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房屋的使用面积为30平方米,有一吨半煤足够用了,按去年煤价较贵时计算,约450元钱。而且室内温度最低也能达到十七八摄氏度,如果改成暖气,每平方米31.15元,每年的包烧费就得近千元,是自己烧的2倍还多。在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召开前,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委托哈尔滨市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哈尔滨13家供热企业所属的33个单位进行了成本审计。审计结果显示,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供热期分散锅炉和区域锅炉平均单位成本每平方米27.17元,较现行热费31.15元低3.98元。据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大队负责人沈洪介绍,从本次成本监审情况看,人员过多、煤耗量过高、管理费大等原因导致部分供热企业成本过高。他们审计供热企业成本时,部分供热企业提供的财务账目中有的是不应该支出的费用,因此在监审成本时,审减了1301万元不合理支出,使单位成本每平方米下降2.11元。“2000年确定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热价是不透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赵华说,“31.15元中各项成本究竟是如何构成的,供热企业说不清楚,而现在很多费用比当时还有所降低,因此当初的31.15元实际上已经是很高了。” 供热改革如何走向市场化 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的价格之争仅仅是一个表象,在多年延续的福利供热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中,隐藏在背后的历史包袱及体制弊端开始浮现,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之争体现了政府、企业和居民多方力量的利益博弈。近日,哈尔滨市供热办宣布,哈市供热体制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已初步完成,待市政府有关部门论证后即可付诸实施。2006年,市供热办将积极推进市民关心的热费改革,力争实现热费“暗补”变“明补”,并将历来热费报销中的性别歧视、实住与应该享受面积不符等不尽合理之处加以理顺和改正。但事实上,哈尔滨市供热市场化的准备还远没有做好,历史陈欠热费及分户供暖改造等一系列难点问题都成为供暖体制向市场化转型的巨大障碍。据统计,1995年至2003年,哈尔滨市累计陈欠热费至少高达12亿元,造成了供热企业运营困难。根据哈尔滨市有关规定,居民热费由单位承担90%,个人承担10%,但随着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一些关、停、并、转的国有企业供暖欠费问题严重,造成热费收缴率多年低于80%,截至去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最大的供暖企业——哈尔滨锅炉供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6年度热费累计收缴率为77.74%,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供热公司的热费收缴率甚至低于50%。自去年10月进入供热期后,哈市已有37处热费收缴率不高的物业被供热公司弃管,涉及1300多户居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供热成本未增加,也使哈尔滨市的供热企业普遍处于维持经营和负债经营状况。记者从哈尔滨市供热主管部门了解到,自1995年以来,哈尔滨市累计陈欠的12亿元热费中,约80%来自停产半停产、进入破产程序的困难企业及其职工。另一方面,由于受资金和技术双重困扰,作为供热市场化重要前提的分户供热改造也在哈尔滨陷入困顿。为响应国家建设部和财政部有关改革北方城市供热体制、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的政策要求,同时解决热费欠缴率一直居高难下的现状,2002年6月5日,哈尔滨市出台《城区已建住宅实施分户供热改造方案》,“计划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区分户供热改造任务。其中,2002年改造1000万平方米,2003年和2004年分别改造1500万平方米,3年累计改造4000万平方米”。但截至2005年底,分户供热改造只完成1300万平方米,与计划相差甚远。据了解,哈尔滨市原有老式单循环供热面积12765万平方米,2002年到现在分户供热改造1300万平方米,只完成了10%。照此速度,完成全部改造至少还需10年。这显然远远跟不上哈尔滨市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的时间表。供热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热费纳入工资,让用户和供热企业直接见面。而分户供热改造是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实现“分户循环,分室温控,计量收费”,从而消除福利供热情况下的“蹭热”现象。分户供热改造的停滞不前,无疑让人们对供热市场化的前景难持乐观态度。“哈尔滨的分户供热改造错过了最佳改造期。”哈尔滨市供热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国栋说,1999年,国务院曾向东北三省下拨3亿元热费补贴,其中哈尔滨1.1亿元、沈阳0.9亿元、长春1亿元。沈阳市利用这笔补贴迅速启动了分户供热改造,目前该市已有一半以上的老住户完成了改造;长春市的分户供热改造从2000年开始,目前进度已赶上沈阳。而当时哈尔滨每年的热费收缴率只有60%%,供热企业已经难以生存,国家下拨的1.1亿元补贴正好成了救命钱,分4年发放给供热企业用于维持生产,结果百姓暖屋子有了保障,分户供热改造却延误了3年。

巨额的历史陈欠和滞后分户供热改造成为哈尔滨市供热体制市场化的最大障碍,也正是这一点,令听证会代表在面对供热企业调高热费的建议时心存疑虑。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赵瑞政表示,由于供热企业经营成本过高和历史负担过重,导致供热企业运行困难,用提价来调理,就等于把供热企业的高经营成本和历史负担,也就是供热企业所谓的“成本”转嫁给了市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燃煤涨价是提出调整热价的主要原因,但燃煤只占供热成本的44%,而56%的非购燃煤成本却成了实际上调价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应以燃煤上涨为由上调热费价格。据了解,哈尔滨市原有老式单循环供热面积12765万平方米,2002年到现在分户供热改造1300万平方米,只完成了10%。照此速度,完成全部改造至少还需10年。这显然远远跟不上哈尔滨市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的时间表。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字号员工本来就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他们恰恰享受了供暖福利,那些低收入群体往往得自己负担取暖的全部费用。也就是说,在供暖问题上,政府的财政没有发挥其公共功能,没有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在中国,在电采暖等其他技术形式无法大面积覆盖的情况下,通过管道送暖成为供暖主渠道。一旦铺设一套管网之后,企业就具备了独家垄断的基础。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物价局将把此次听证会的结果上报至哈尔滨市政府和省物价局,等待上级部门对热费调整做出最终的批复。影响供暖耗能量的众多因素 供暖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供暖的耗能量和费用不象供水、供电、供气那么简单,供暖的耗能量受如下众多因素的影响:

1、房屋的保温状况。建筑围护物的保温状况对耗能量影响很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节能型建筑和普通形建筑,许多人都知道,我国的建筑(供暖)耗能是国外的三倍,所以现在国家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2、房间位置。楼房的中间层不靠山墙、靠山墙、顶层靠山墙、顶层不靠山墙等。根据哈尔滨建工大学对某小区的测试,楼房中间层不带山墙的房间因为上下左右单元都供暖是最节能,顶层带山墙的单元因为多了顶层和山墙的散热面,所以是耗能量最多的单元,相差2倍多,这就是许多用户独家供暖是或者只在一个房间供暖耗能多且温度上不去的原因。

3、房屋的体型系数。同样的建筑面积,但由于建筑物的形状不同,带来的建筑物的外墙面积不同,就是建筑面积和外墙面积比不同。因为墙体是散热的主要部位,同样的建筑面积,外墙面积少耗能少,外墙面积大耗能多。

4、房屋的朝向。房间的朝向也对散热有很大的影响,朝南的房间因为有太阳光得热,所以比北向的房间要节能很多。

5、房屋外墙的窗墙面积比。窗户也是散热的主要部位,一般的玻璃导热系数要远远大于普通的墙体,所以窗户大散热多,窗户小散热少。

6、渗风系数。主要是门窗的密封程度和开启次数。密封好、开启次数少耗能少,否则耗能多。

7、室外温度;当室内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室外温度越低耗能越多,室外温度越高耗能越少。也就是室内外的温差每相差10度相差30%左右。

8、室内温度。夏天制冷室内温度每降低一度,冬季取暖室内温度每调高一度,耗能增加10%左右。

9、供暖产品的热效率。任何供暖产品都有个热效率的问题,热效率高就节能,否则相反。另外,集中供暖就比分户供暖耗能多。

10、房屋的新旧。新房子耗能多,旧房子耗能少(同样的建筑)。

11、人口的多少。人体是要散热的,房间的人口多耗能少,否则耗能多。

12、照明、电器、炊事。电器和炊事照明都向房间散热,同样影响耗能多少。

13、是否智能控制室内温度。能对房间进行定时、控温智能程度高的产品耗能少,否则耗能多,相差30%左右。

以上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供暖的耗能量,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建筑维护物的保温状况、周边相邻单元是否供暖和产品的综合热效率以及供暖方式等方面。这就是任何产品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耗能量的原因。其实,供暖耗能量的多少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建筑商提供的房子来决定的,节能的房子耗能少,非节能的房子耗能多,在此基础上,供暖产品生产商根据产品的热效率才能计算出基本的耗能量和费用。然而,由于上述其他动态因素的影响,到每户、每个房间的用热量和费用也是不同的。当用户对上述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后,就会明白:供暖确实不是个简单的计算、计量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了。就会明白为什么你自己独立供暖耗能多且房间温度升不高的原因了。供暖花絮

在北方城市,许多经历了一个采暖季的购房者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买房值不值,采暖须先知”。因为买房虽然是一次性投入,但居住使用费用却要不间断地投入。客观地说,冬季采暖费是老百姓每年一次大项开销。因此,消费者买得起房却住不起的例子并不鲜见。

家住北京青塔某小区的王先生今年春天买的房子约7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燃气分户供暖。各家都装有一个气表,业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据王介绍,他一般只是在晚上回家后才开暖气,即使这样,气表的转速依然让他心惊肉跳。在北京地区,天燃气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9元,像王先生家只有70平方米的小户型,即使白天不开暖气,一晚上也要烧掉20多立方米的天燃气,大约得花40多元。王先生的月收入近3000元,这样一个采暖季下来估计得要近5000元的开销,这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承受。

与王先生有着相近感受的英先生,在北京西四环买的房,虽然买下不久房子就升值了近2000元/平方米。这个楼盘的设计理念十分前卫,除了户型和外立面设计很有特色外,它的采暖设备也采用了电热膜地采暖。喜欢琢磨的英先生很快发现,即便是“分户计热”,温控阀也并非就能控制一切。热具有传导性,如果一家不取暖,他靠着周围邻居的采暖也可以维持室内温度。所以英先生最担心的事是,如果他的邻居出于经济考虑,也不开暖气或少开一些,这会使室温降低并增加他的实际采暖支出。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北京某分户计量采暖的住宅小区,在一些住户的窗户中伸出一个个烟筒,这与楼房漂亮的外立面十分不协调。这种较为原始的蜂窝煤炉采暖与先进的分户计量采暖共存的现象十分耐人寻味。据一住户介绍,他之所以在家里又支起了蜂窝煤炉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家里有老人或孩子,就需要室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这样,无论是天燃气还是电热膜采暖实际费用都比较高,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陈文占说,供暖体制改革工作在北京目前很难铺开,难度很大。“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居民,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陈文占说,“很多人以为最难的是医疗体制改革,实际上,供暖体制改革的难度更大。”

2005至2006采暖季,全市总的供热面积为4.28亿平方米,其中2.9亿平方米为居民的住宅面积,供热规模比往年增长明显。来自市市政管委的统计数字称,截至目前,供暖热线共接到市民热线电话3.6万余个,其中1.6万余个投诉家中温度低于16摄氏度不能达标,占到40%。目前北京市的供暖欠费额越滚越大,已达200亿元。

12亿元的供暖费陈欠,每年不足80%的供暖费收缴率,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燃煤价格和管理费用,使哈尔滨供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巨额的历史陈欠和滞后分户供热改造成为北方各个城市供热体制市场化的最大障碍。

据法院人士透露,近些年来,随着供暖体制变革和体系转型,法院共受理此类案件2004年为4209件。据北京市政管委会供暖办公室主任刘维圻向外界透露,上一个采暖季,北京区域供暖的收费率仅为73.74%,到目前为止,全市的供暖欠缴费高达200亿元。从现在城市供暖的改革进程看,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商已越来越意识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改进供暖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供暖纠纷。

史际春代表介绍,目前北京市的住宅大多数已经归公民私人所有,小区集中供暖、分户自行供暖等也发展起来,但是相当一部分市民尤其是政府仍然把供热视为一种基本福利,造成改革动力不足、行动不力,助长了不把供用热当作商品交换的现象,不缴供热费也照样供用热,以致不少有支付能力的人也是“能赖则赖”。

供暖体制改革无疑将是一次利益调整,可以预计,这样的利益调整过程是有难度的,甚至可能被扭曲——目前享受供暖福利的主体正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革未来的受益者却应该是中低收入群体,而这些人往往很难在改革方案的决策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诉求。改革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决于是否能够突破这一瓶颈。

拥有决策权的各级政府官员会不会取消自己已经习惯的福利,把原来补贴给他们的财政资金慷慨地让出来,补贴那些真正需要的低收入民众?实现这一点,恐怕需要对改革方案的决策程序本身进行改革。

采暖节能常识须知

买房子千万要注意房屋的单元位置 因为墙体有热惰性,但热量有可传递性,所以自家独立供暖而周围邻居如果不供暖,耗能要多几倍。黑龙江省建委和哈尔滨墙改办委托哈尔滨建工大学对某种电暖产品进行一个冬季的测试,测试建筑为17000平方米。结果如下:楼房中间层中不带山墙的单元每冬季(180天)采暖费用为15元左右/平方米;中间层带山墙的单元为25元/平方米;顶层不带山墙的单元为35元/平方米;顶层带山墙的单元为45元/平方米。由此推断出自家独立供暖六面墙都散热的耗能量。这是一般人都难以相信的事实,由此,各位可以想到,在买房子是一定要考虑房屋的位置,夏天制冷耗、冬季供暖要多耗几倍的能量。

关于电采暖省钱还是燃气省钱 这里我建议用户自己可以试验一下。你可以到市场上买一个“热的快”将暖水瓶里的水加热到沸腾(100度),看看用了多少度电,计算出价格,在将同样多的水在管道天然气燃气灶上烧开,看看用了多少气(看燃气表)计算价格。我们做过多次试验,烧开4公斤多水用电0.3度,每度电按0.5角计算,费用为0.15元。而用天然气0.11立方米,按2元/立方米计算,费用为0.22元。从理论上计算,用天然气可能稍便宜,但燃气炉的热效率低,一般人无法知道真正的热效率,但电热的热效率基本上接近100%。

东北的房屋耗能反而少于南方的房屋 有人说智能电热水暖机在南方长江流域取暖会非常好,在寒冷的北方满足不了供暖需求。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因为东北的建筑围护物都进行了保温处理,双层玻璃窗户,每平方米的设计负荷一般为45W,而南方的房屋每平方米的供暖负荷需要100W左右,并且室内降温速度快。同样功率的产品,供暖面积要少、开机时间要长,耗能比东北的房屋还要多。

7.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篇七

摘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电视文化伴随着电视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则伴随着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电视文化理念、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环境等研究视野的拓宽,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文章旨在从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电视文化研究状况来审视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电视文化;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研究;研究视角;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125-05

一、电视文化与电视文化研究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电视文化伴随着电视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兴起形成。自从有电视,就产生了电视文化,相应地电视文化研究便开始起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由此产生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电视文化。而电视文化研究就是以电视传播的内容为核心的研究对象,它包括电视文化理念、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环境、电视文化责任及电视文化消费和电视文化接受等。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伴随着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电视文化理念、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现象等研究视野的拓宽,中国电视文化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笔者试图从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电视文化研究状况来审视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进程。

与电视业的发展轨迹相仿,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也历经萌芽、中辍、起步、发展和繁荣等阶段,走出了一条由感性、自发向理性、自觉演进之路。

二、电视文化研究的五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

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与当时的电视实践大体同步。1958年5月1日晚上7时,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同年9月转为正式播出。该台当年6月15日播出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发端。1961年8月播出了相声专题节目《笑的晚会》引起了很大反响,收到了不少观众的关于电视节目的来信与批评。1962年该台又举办了两次《笑的晚会》,都获得观众的热烈反响,并且由此引起对这个节目的争议。这些观众来信,对当时电视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标志着电视文化的研究开始萌芽。而且,该电视台每次在播出前后,都对播出的节目进行分析、评论,这些零星的对电视节目的分析研究,显示出电视文化研究的雏形。

这一时期,一些带有对电视节目研究和探讨性质的文章,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视文化研究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此时,相关学术刊物也开始出现。1955年10月全国性理论刊物《广播业务》创刊,到1964年底,该刊共出版85期,先后发表了研究广播电视理论的业务文章和有关材料l 456篇,其中有261篇是有父电视研究的文章,而关于电视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电视栏目的研究上。从已经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出,这类文章大多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探讨,或仅仅停留在电视具体节目的探讨上,且主要集中在电视文艺类节目中,谈不上深度和广度,更不用说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文化研究,主要停留在一般个人的经验总结、体会等,缺乏具有普遍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成果。在研究思路上,大多“沿着一般新闻理论和一般艺术理论的主要理论范畴、理论原则、理论观点来审视电视媒体”;在研究层次和水平上,“基本停留在业务操作层面,大多是在电视工作者的工作经验、体会基础上所进行的‘感受性的、‘描述性的表述”;在研究规模和组织上,“基本停留在个人的、个别性的自发研究阶段,没有统一的理论研究机构、组织,也没有多少公开发行的理论研究阵地,理论研究成果的呈现也是分散的、零散的状态”。

原因有三:一是电视才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真正能看到电视的还只是少数人,电视本身社会影响不大,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二是当时电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电视文化,各类节目大多“以电影、舞台艺术为主,就电视剧而言,多是遵循‘戏剧美学原理进行创作的,是屏幕上的戏剧”;三是专门的电视文化研究机构还未建立,可供交流、研讨的学术刊物也很少。

(二)休眠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党和国家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干扰。全国各地电视台曾一度中断播出,后来恢复播出后,整个电视也是为“文化大革命”服务。

这一时期,作为“文革”期间文化艺术事业之代表的“样板戏”,指导着整个文艺创作层面的思想观念,如“三突出”、“高大全”之类刻有鲜明“样板戏”印记的戏剧原则。由于受到这种观念的支配,文艺的本体功能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置于次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其千百年来作为普通民众最重要的精神文化娱乐的价值和其大众娱乐的形式。如当时新闻纪录片所强调的主要特征是:以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以颂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宣传的主要基调。受这种纪录片政论化政策的指引,多数电视纪录片都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教化色彩。这一方面确实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极为宝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宣传意味过分浓重、题材面狭窄、表现形式单一等缺点。

这个时期,电视文艺节目主要是八个样板戏、被群众称为“老三战”的3部电影(即《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演出的文艺节目。当时主要的政治性节目是《电视新闻》、《电视讲话》等,其内容多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北京电视台也曾拍摄出一批带有那个时代印记的比较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如《兰考人民战斗的新篇章》、《三口大锅闹革命》等,但整个文化极度匮乏,只有配合重要政治活动的文艺演出,如大型音乐舞蹈《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歌舞《毛泽东诗词组歌》,工农兵文艺节目《热烈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等。

这一时期,电视文化研究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上,从1967年到1979年,整个电视研究有一段长达12年的空白,既无公开的研究刊物出现,也没有任何篇目或文章入选,电视文化研究处于休眠状态。

(三)起步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给电视业带来生机,亦为电视文化发展注入活力。电视文化作为一种新锐的文化存在形态,以惊人的速度大踏步前进,迅速超越于其他传统媒介而成为极具社会号召力与影响力的主力军。这一时期,最能体现代表电视文化发展的就是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电视文化建设有了较好的基础,电视文化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1,各类电视文化学术研讨活动蓬勃开展,学术机构逐步健全和壮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电视、电视节目而举

行的各种电视研讨活动纷纷展开。如1981年2月,“全国电视剧编导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同年5月,“全国电视文化生活专题座谈会”在昆明举行;1983年1月,“全国电视剧导演艺术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985年10月,“全国提高电视剧质量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87年3月,太原召开了“全国电视剧美学研讨会”。同时,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于1986年成立,电视文化研究有了组织机构的保障。各级电视媒体也成立了许多分支机构。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类学术研讨活动更加频繁丰富。1991年中央电视台的《神州风采》、《地方台30分钟》等栏目研讨会以及后来的电视艺术片研讨会、首届中国电视节目展播评选、《望长城》研讨会等研讨活动,大多是针对一些电视栏目或电视剧做具体的分析。特别是电视专题片的讨论,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对电视节目的发展、电视文化的传播、电视文化艺术的提高都有许多指导意义,体现了电视文化研究广度的极大拓展。

2,电视节目的各种评奖活动蓬勃开展

1981年,全国性的电视节目评奖活动开始举行。“飞天奖”、“星光奖”等评奖活动相继举行,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奖项包括了各类电视节目。如电视新闻类、电视专题类、电视文艺类、电视剧等。1992年单独为少儿节目设立了“金童奖”。同年,还设立了对外报道电视节目奖,并作为国家级政府奖。这些评奖活动既是对电视节目的评价,更是对电视节目优劣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评奖本身就是一次电视文化价值的判断评介和选择的过程”。各类电视节目评奖活动的开展,许多探讨电视文化理论文章的纷纷问世,促进了电视文化研究多种形式的发展。

3,电视文化研究的刊物与文章大量产生,理论研究阵地开始确立

从1979年开始,以电视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刊物《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后更名为《现代传播》)、《新闻广播电视研究》、《电视业务》(后更名为《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先后创刊,各地省市创办的理论研究刊物也纷纷出现。这些刊物的创立,为电视文化研究建立了理论阵地,形成了有力的载体。截至1986年底,在全国性公开出版的广播电视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有2 000余篇,内容涉及理论、业务、历史、文艺和受众研究等各方面,这些文章或就电视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或就具体栏目进行探讨。关于电视文化研究的文章,仅电视文艺和电视剧类,就有近200篇,几乎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电视文化研究开始走向深入。特别是每次研讨会及评奖活动后,都有一批较强理论性、学术性的电视文化研究文章问世。不少文章如《电视新闻纪录片杂谈》、《电视报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等,从电视文化的具体节目形态等方面进行探讨,表明对电视文化的研究思考已进入更深的层次。

与此同时,电视文化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出版。在电视节目方面,有中央电视台出版的《论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电视的采编与创作》等;在电视剧、电视文化艺术与审美等方面,有高鑫的《电视剧的探索》,徐宏的《电视剧审美特征探索》等多部著作。这些研究和探讨已从原来的感性认识达到了更深的层次,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和审视,并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使电视文化研究从对电视节目具体形态的研究进入到电视审美层面,研究广度及深度均有所提高。而1990年田本相推出的《电视文化学》,成为中国第一部将电视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的著作,标志着电视文化研究开始进入真正学科意义。

由此,电视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显现出理性的光彩,越来越多地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四)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视事业更是取得了重大进步。丰富的电视实践急需电视理论的指导,理论研究进一步带动电视文化的发展。中国电视文化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

1,电视文化研究机构更加健全,学术交流活动活跃而丰富

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电视研究机构的成立,使电视文化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扩展到许多学科部门及各类高校科研机构。有关电视文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大大增加,围绕电视新闻、社教、文艺、信息服务四类节目,召开了如每年由中央电视台有关部门牵头的全国地方台行业电视理论研讨会等大量多种形式、不同范围的研讨会。这些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总结了电视文化传播中的经验,另一方面更有力地加深了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从而大大推动了电视文化的发展。

2,电视文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来自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各自的视角关注、审视、解读电视,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出现了杨河山、严峰、张讴、苗棣、范钟离、高鑫、欧阳宏生、胡智锋、陈龙、尹鸿、周星等一批电视文化研究专家,出版了《电视文化》、《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电视文化与电视传播》、《电视美的探寻》等大量专著。这个时期电视文化研究与批评的范围与领域日益扩展,涉及电视文化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着电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电视文化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进入电视研究领域,涌现了大量的电视文化研究新理念、新方法,特别是由前三个阶段的大多从具体电视节目层面进入到电视审美层次、电视传播艺术层次的研究,研究领域更为深入,标志着电视文化研究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和中国电视理论的全面建设阶段。

(五)繁荣期(21世纪)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业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中加快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电视文化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全面深入与繁荣的时期。围绕中国电视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电视文化现象和问题,围绕电视领域引入市场机制问题,深入研究电视进入市场后电视的人文精神与市场化的矛盾与对立,如何应对市场机制,围绕电视传播所产生的电视文化理念和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环境与电视文化责任、电视文化消费与电视文化接受、电视文化审美与电视文化批评等进行研究,研究视野大大拓宽,研究形式呈多样化及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1,电视文化研究形式呈多样化与规模化。研究平台和视野大大扩展

上一篇:农家乐的缘起及其发展下一篇:扶贫立行立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