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精选7篇)
1.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篇一
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制度,不仅是信贷管理的基础,而且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防范信贷风险之源。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此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或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贷款的“三查”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
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
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比如:以浙江省农信系统目前在使用的贷款纸质审批审查和电脑审批审查环节的实际操作来看,信贷员认为在纸质审批书的“审查栏”上签上已审查的字样,只要能确定借款人、保证人本人签字、合同文本填写要素齐全、相关证件真实的效证就可以,除此以外审查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在电脑上审查更是一种形式,因为可以没有纸质异地审查,审查人员更没有任何责任,只是一种电脑操作程序而已。二是对贷款调查报告内容真实性缺乏审查;目前基层各级在对审批审查时,只看下级上报的调查报告而定,对其内容真实性很少进行实地再调查、审查;三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当前在有此地方信用社资产质较差,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这与当时在贷款发放审查把关不严,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有很大的关系;四是对借款办理手续、合同、借据要素没有严格进行审查;五是对贷款手续相关证件真假性审查不够严格、规范;六是对点贷贷款、介绍贷款、逆程序操作贷款、盘活周转存量贷款审查普遍较松;七是在贷款营销任务重的时候,就放宽了对贷款准入条件的审查。
3、贷后检查弱化,没有发现风险
表现:一是对贷后检查管理重要性缺乏认识,重放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已诉讼贷款、表外呆销和票据置换的贷款,在有的地方不仅贷后检查弱化,甚至基本上放弃了对其跟踪管理工作;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制约了贷后检查管理的有效开展,而且影响了贷后检查管理的实际效果;三是缺乏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贷后检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体,导致信贷人员责任意识谈薄;四是对贷后检查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五是贷后检查缺乏连续跟进性。信贷员对自已管片的贷款很少有真正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不良贷款、表外贷款);六是缺乏贷后预警信息风险处理机制。七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贷后检查弱化流于形式。
二、加强贷款“三查”工作的对策思考
由于放松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及贷后检查监督的贷款“三查”制度,导致,当前在有些地方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据对某一信用社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情况统计,借顶名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整个新增不良贷款的85%。借顶名贷款、垒大户贷款、多笔贷款集中在由一个保证人担保的贷款、在其他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已有借款的贷款现象是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根源,隐患风险巨大,风险存在着不可控性。针对当前农信社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切实提高贷款管理水平。
1、强化人本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信贷工作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首先,各级管理者,要全方位树立以人为本信贷管理新理念。培养和任用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廉洁奉公,尤其信贷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信贷员队伍;其次,强化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其三,注重培养信贷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其四,建立良好的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任用、奖罚激励机制,培育对信贷工作的忠诚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四,建立信息联络交流网,推行信贷信息联络员。利用联络员人熟、地熟、对同行业人员及本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的优势,可以真实了解贷款户的变化情况。
2、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三查”评价考核
贷款“三查”是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首先,应突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物质保证性及按时回归性。防止借名贷款首要环节就是“三查”要到位,调查是是基础,审查是关键,检查是保证;其次,信贷调查必须严格遵循5C调查法;第三,增强信贷管理的科学性,切实强化信贷“三查”制度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必须正确看待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视管理,必须在切实提高“三查”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重制度轻管理已给信用社造成了惨痛的教训;第四,完善信贷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的信贷评价体系,重构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突显贷款各环节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构成调查、审查、检查三道防线道道设防严格把关的风险防控体系。
3、强化责任问责,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强化责任问责是确保“三查”贯彻执行的有力手段,对在信贷调查发放过程中,没有严格遵照“三查”或信用社各项规范操流程规定,导致信贷资产风险应及时进行严厉处理。首先,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才能维护制度有效性;其次,加大对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和监督力度,强化其责任问责;第三,强化责任层层追究制。在贷款“三查”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责任层层追究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第四,充分发挥序时审计、常规审计、离岗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罚;第五,对无视“三查”制度,屡查屡犯者,必须从重从严查处,同时在违规处罚时必须能全面体现“热炉法则”的(警告性、公平性、即时性)原则。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范文网
2.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篇二
1 国外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分析
1.1 孟加拉乡村银行
孟加拉乡村银行 (以下简称GB) 源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默罕德·尤努斯博士的小额信贷试验。1983年由孟加拉国的中央银行与政府相关构共同出资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目前几乎所国家都直接模仿这种运作模式, 可是说尤努斯博士是世界小额信贷的鼻祖。
①目标群体。
GB的宗旨是为最贫困者服务, 所以对服务对象有明确的筛选标准, 并通评定申请者的“财富指数”等有效措施将较富裕者剔除。乡村银行特别强调妇女提供金融服务, 最近乡村银行还开始尝试向“老弱病残”的乞丐发放一种无息长期贷款。到2004年3月, 已经有4000乞丐获得了这种贷款。
②资金来源。
GB因最初是国家所有, 因此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强制成员储蓄;二是联合国发展金融组织、福特基金、挪威援助组织捐款及政府补贴。20世纪90年代后期, 乡村银行允许会员持有股份, 目前乡村银行股份92%由借款人持有, 而政府只持有8%股份, 这样, 乡村银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金, 得到了长期的发展。
③运作流程。
首先, 申请成为会员。其次, 组成联保互助小组。最后, 中心会议收款。每个互助小组每周开一次中心会议, 乡村银行的职员在每星期的中心会议上收发贷款。同时, 在中心会议上, 借款者可以得到农业技术及管理上的培训, 借款者之间也可以交流经验。
④利率设定。
GB主要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利率较低。目前, GB的小额信贷贷款的利率仅为20%。
⑤激励机制。
GB设计了一套“五星”系统, 每年对分支机构进行评比, 被授予不同颜色的星星。评比体系中不仅有存款额、风险控制等一般存贷机构必须达到的标准, 还有借款者子女教育程度和贷款对贫困者的影响等乡村银行推崇的社会发展目标, 从而有利于引导全银行的职员致力于消除贫困的目标。“五星”系统虽没有金钱上的奖励, 但能为分支机构带来一定的荣誉, 从而有利于促进分支机构间的良性竞争。
1.2 印尼人民银行乡村服务站
印尼人民银行乡村服务站 (以下简称BRI-UDS) 是20世纪70年代印尼人民银行为了发放BIMAS农业贴息贷款而建立的分支网络。但由于BIMAS贷款的利率相当低, 造成BRI-UDS连年亏损, 在80年代初期, 运作己难以为继。在财政部的支持下, BRI-UDS被改造成为一个可以满足各种金融服务需要、运作自主、财务自足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络, 并从此保持了较高的贷款回收率。截至2004年底, 有96%的小额信贷业务实现了盈利, 成为印尼最大的小额信贷提供机构, 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提供小额信贷非常成功的例子。
(1) 目标群体。
BRI-UDS对借款申请人的贫富程度并无明确的限定, 对方只要有信用便有机会获得贷款。
(2) 资金来源。
BRI-UDS建立源于财政部支持, 所以起初资金来源也主要是政府的补贴。但是, BRI-UDS很快意识到吸收储蓄对于完善银行职能, 解决资金来源的重要性。他们根据客户的各种需要, 推出了4种具有不同收益与流动性的存款产品:IIYIPEDES, TABANAS, DEPOSITO和GIROUDS。通过大力鼓励客户存款, 有效的解决了贷款发放的资金问题, 从而避免了对政府补贴和外国组织捐款的依赖。
(3) 贷款利率。
BRI-UDS更多地考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 完全按照市场情况制定利率, 一般高于商业贷款利率水平。
(4) 运作流程。
BRI-UDS在前期贷款条件比较苛刻, 贷款需要不低于借款等额的担保, 贷款面也比较窄, 一般仅占社区贫困户数量的4%-5%。直到后期才开始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信贷服务, 有些项目的贷款对象甚至是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但是, BRI-UDS完全实行商业化管理, 其贷款流程也与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几乎一致。在贷款发放前, 组成自助小组, 并对组员实行严格的审批, 贷款发放后, 虽与贷款人保持密切接触, 但不对贷款的使用过程进行监测。同时, BRI-UDS也非常重视对农民的培训, 只是这些培训是由农业部的技术推广员来完成的。
2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农村信用社偏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扶贫功能发挥不充分
总的说来, 我国的小额农户信贷和GB、UDS相比, 制度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 (1) 目标人群主要是农户中的中等及以上收入者。 (2) 贷款方式虽有便利农户的小额信用及联保贷款, 但无专门为最贫困人群设计的贷款方式。 (3) 利率水平虽不是很高, 但也不偏低。 (4) 基本上没有外部补贴, 目前农村信用社除营业税低于商业银行、新增农贷余额超过新增贷款余额40%的部分可以获得央行的低利率再贷款外, 没有其他补贴。
2.2 农户小额信贷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1) 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设置不合理。
①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目前, 小额农贷的具体额度, 发达地区优秀等级一般是3-5万;中西部地区大多在10000以内, 如在1000元-3000元之间, 甚至还有更小额度的几百块钱的贷款。这种小额度的扶贫贷款虽然充分考虑了贫困农户的实际经济需要, 但是, 随着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上述贷款额度已难以满足部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资金需求。②贷款利率过低。 在国际上, 即便是奉行福利主义的小额信贷机构, 如GB, 其存贷差平均也有8.9%, 达到了国际上成功小额信贷项目应达到的标准 (注:国际上标准为8%-10%之间) 。但是, 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只有很小一部分满足了5%-7%存贷利率差的要求, 不能较好的弥补所需成本及损失。如果一旦政府补贴撤出, 小额信贷的机构可持续性不能保证, 为农户提供可持续信贷服务的目标也不能完成。
(2) 缺乏对农户的激励机制设计。
各国成功的小额信贷经验表明, 对农民借贷者的培训是小额信贷成功的一关键所在。农民为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对迅速变化着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对适用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因此, 国际上开展的小额贷款项目都要对贷款户行大规模培训, 提高他们对市场, 新技术以及运用贷款的能力。我国农民同样亟待培训。他们不仅仅需要了解新的技术, 而且还要学会如何应对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养殖项目以及生产方式。
3 解决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解决扶贫目标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之间矛盾的建议
(1)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农信社仍将在小额农贷市场中处于“主体”地位, 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才刚刚开始, 体制活力更有上升空间。因此, 为促进小额的发展, 需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 包括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的改革,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等, 充分挖掘农信社的潜力, 以充分发挥其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的主体作用。
(2) 扩大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
由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可知, 一个小额信贷机构要源源不断地为贫困者提供资金,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能长久的依靠外界的援助或补贴, 而要凭借自身的内力地推动。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扩大储蓄额、增加利息收入两方面入手。在鼓励储蓄方面, 农村信用社可以借鉴BRI-UDS的做法, 对农户存款采取激励措施, 如:对于在农村信用社储蓄的农户, 贷款时可以实行低于统一标准的差别利率;允许储蓄者摸奖, 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奖品等。同时, 农村信用社也要从自身入手, 通过不断的改进服务质量、力, 以此吸引更多的储蓄。
3.2 完善贷款制度设计的建议
(1) 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农村信用社在确定农户小额信贷额度前, 要认真做好调查工作, 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各地区农村信用社要根据自身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因地制宜, 考虑对农户所投项目进行分类, 针对不同类别项目确定不同的贷款额度。 同时, 改变原来额度单一的做法。即将原来每一等级的额度, 设置成一个范围, 同时将额度范围划分为若干档次。
针对农户具体投入的项目资金回笼周期来确定农户贷款期限, 而不应“一视同仁”。同时对于农户因为生病、自然灾害、管理不善或其他危机不能按时还贷的情况, 应采取重新安排贷款或重集资金的方法。重新安排贷款指延长期限或改变还贷时间规定, 或二者皆改变。重集资金指除了起始贷款额外, 提供一定的额外贷款资金。
对于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设定可以结合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实际情况, 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 选取一些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区作为试点, 在现有利率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范围。当试点成熟以后, 可逐步推广, 为贷款利率市场化作铺垫。
(2) 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对农户进行培训。
各国成功的小额信贷经验表明, 对农民借贷者的培训是小额信贷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在目前的机构设置中, 我国农村信用社不具备对农户大规模培训的能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 特别是基层政府的介入。把农村的技术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动起来, 配合小额信贷项目, 不断地给农民以培训。
(3) 增加对农户获得新贷款和获得更高额度贷款的激励机制设计。
建议在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优秀、良好、一般的基础上, 每一级再划分若干个档次。在每一级内, 农户如果信誉好, 守信用, 贷款额度可以在一定时间后自动进入较高档次。另外, 对于随着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 原定贷款额度已难以满足部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资金需求地方, 建议发展农户联保贷款来相应增加贷款的额度。或者在小额农贷业务上, 可采取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地农户贷款进行担保的形式, 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搭建信用平台, 考核农户信用从农产品销售收入中分期还贷, 这一形式既可以降低贷款风险, 也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摘要:我国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操作时间不长, 不管是在制度设计、操作规范以及推广过程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两种比较成熟的小额信贷模式: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服务站, 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 对解决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解决扶贫目标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完善贷款制度的设计。
关键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汤敏.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当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J].中国审计, 2003 (8) .
[2]曹子娟.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3]杨顺成.中国小额信贷模式选择的理性思考[A].中国小额信贷十年,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问题建议
1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控制能力低。一是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缺失。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内部制度的不完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关于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硬性要求不够,对于必要的硬性指标规定较少。如资本金规定不规范、决策机制不顺畅、现代化服务手段不完善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司的低效管理,竞争力差。二是风险控制水平不高。贷款制度不完善,未建立相应的准备金制度和风险保障基金等风险控制制度,增加了贷款风险。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人员偏少,内部控制不完善,管理方式相对薄弱粗放,业务审核、流程控制等操作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加大了操作风险和控制风险。只贷不存,融资来源有限增加流动性风险。现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相应的风险控制能力并未相应提高,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与缺失,阻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别是随着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其风险控制能力并未与业务规模的高速扩张同时提高,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出资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认知度较低,法律地位不清晰。从国外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来看,国外的小额贷款公司本着低风险、高回收的宗旨,贷款对象主要是低收入人群,符合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初衷。相比之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人认识程度有限,他们投资小额贷款公司是为了得到高额的利润回报,逐利性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者的决策,进而偏离稳健原则,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5月,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地位。但是,该文件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由该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并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只是作为公司的身份经营贷款业务,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全适用于小额贷款公司,由此造成经营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致使小额贷款公司处于缺乏有效规则的运行状态。
1.3 高素质的专业金融人才匮乏。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但其在招聘与筛选员工的过程中,招收的从业人员与成熟的银行机构人员相比,专业知识缺乏,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由于公司内部从业人员之间形成的是非正式组织关系。公司内部的工作是分配到各个具体的人员,对于公司内部的人员,为了减少因为个人开展的贷款业务而为公司带来损失的责任,会存在不贷或者少贷,若员工间形成一种“默契”,这种情况将会对公司的业务开展无疑百害无一利。
1.4 金融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能力不足。金融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能否快速持续发展。但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看,制度创新有一定欠缺,业务创新研发力度不够;据调查发现,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方式未与国际接轨,创新能力较低。同时,其信贷产品与管理模式多沿用一些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类似的传统产品,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对象基本主要是在商业银行无法贷款的客户,所以仅仅依靠其现有的产品难以达到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扩张,提高收入,控制风险等目的。
1.5 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压力大。根据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必须遵守“只贷不存”的规定,资金来源仅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不超过净资产5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作为贷款机构,充足的资金是保证贷款业务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由于其贷款对象是农户以及小微企业,整体贷款的周转期较长,小额贷款公司的回收期较长,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规模的发展。
1.6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目前,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对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从事小额信贷、农户贷款等有很多扶持政策,但小额贷款公司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必须按照工商企业来纳税,所负担的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等比金融机构高,导致经营成本加大,降低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竞争能力,从而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 解决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建议
2.1 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控水平。要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业务管理、审批制度、业务操作制度,财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行政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设定严格的指标,防范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管系统,明确部门责任,从全国范围来看,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依旧处于试点阶段,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并未接入征信系统,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控制,加强征信系统的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系统平台,实现信用资源的共享,使小额贷款公司在担保制度中占有更多的优势,降低业务风险。针对小额贷款公司无有效监管的问题,确立指导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在确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的同时,监管者也应该相应确定,以消除多头监管的弊端。明确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职责,统一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等,加大现场以及非现场的检查力度,监管资金的利用率,防范经营风险。
2.2 明确服务对象,明晰市场定位。在确定市场定位时,必须明确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农村实体经济,支持“三农”建设。在制定具体战略目标时,必须针对“三农”问题、小微企业特点,积极创新服务“三农”新产品,不断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新渠道,大力提升“三农”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因地制宜为农村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2.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组织从业人员系统学习法律法规、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案例,提高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确立科学严格的业务考核制度,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办法,量化指标,讲求实效,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一些贷款调查、发放和管理环节的关键岗位人员,可以用不同方式,从金融同业外聘一批成熟的高素质人才,减少人才断档期限对于业务的影响,带动培养储备一批自已的金融人才。
2.4 在保证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金融创新。小额贷款公司的创新主要在贷款产品以及经营模式的创新。要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的创新研究,设立研究小组,重点开发具有市场的贷款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信贷资金需求。在担保方式上,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农村宅基地抵押、林权抵押等担保方式,以解决农民及小微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2.5 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应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渠道,采取引进外资或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方式增加资金来源。按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融资来源仅有三种,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比例。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小额贷款公司应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渠道,采取引进外资或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方式增加资金来源。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尝试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对小额信贷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展同业市场拆借、资产证券化等新的业务模式。
2.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给予税收政策优惠,适当放松利率管制。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机构,对于现行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标准明显偏高,为使其降低税收成本,政府可参考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的税收标准,重新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比例,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盈利来自于较高的利率水平,所以在现行的政策制度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往往趋向于规定的上限,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利率的确定,国家可以在不影响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明确制度规范,财税优惠。作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与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政策联系制定。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转制农村银行的前景,适当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村镇银行的门槛,有利于转制实现。针对转制后可能出现的国有银行控股小额贷款公司的问题,可以采取“双转制”方式,即现行的小额贷款公司先转制为村镇银行,再将成熟的村镇银行有条件地转制为小额贷款公司,这样有利于解决转制以后小额贷款公司背离初衷的问题,并有利于迅速扩大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为.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郎溪银达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进展情况的调查[J].价值工程,2010(26).
[2]王艺臻.小额贷款公司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1(24).
[3]陈艳平,高娟.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现状分析及其支持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04(05).
4.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篇四
XX合作银行一直把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作为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来抓,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得以快速发展,截止XX年12月31我行小额农贷余额已达到XXX万元,占各项贷款的XX%。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小额贷款管理难度大、信息不对称、贷款“三查”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机制缺失等原因,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户小额贷款暴露出了一些管理漏洞,出现假冒名贷款现象,给农合机构信贷资产安全带来较大威胁。近期我们实地调查了XX分理处和XX支行二家网点,剖析其中原因,寻找解决对策,现将本次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行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产业风险。农牧业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如发生自然灾害,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生产,农牧民还贷压力加重,小额农户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二)农户素质风险。调查发现,形成不良的小额农贷也并不是全部都是由于市场风险或农户自身存在不良动机等道德因素造成,往往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农户的个人农业管理水平局限所致,例如一些农户见到领居种植黄桅子、马铃薯、养殖桑蚕得利,于是不考虑市场风险和自身能力,尽管投资热情高、还款意愿真实,但其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并不与所从事的项目匹配,结果出现风险没了退路。而在这一类农户当中,高估预期效益、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的情况占了较大比重,例如一部份青年创业贷款中青年农户自身没有多少自筹资金,创业资金大多来源于信贷资金,后期造成了资金紧张,周转不过来而面临损失。此类贷款的问题多数表现为将小额农贷“化整为零”,“顶冒名”等形式存在,一旦形成风险,对农合机构维权极为不利。
(三)道德风险。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使基层信贷人员在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人情放贷”现象较为普遍,加之一些农民信用观念薄弱,导致小额农贷风险不断加大。在个别农户出现失信行为,可能会在小范围出现“传染性”,会直接影响着信贷市场的营销和巩固。
二、形成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外部因素。
(1)自然风险。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往往是靠天吃饭和市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投入资金将付之东流,潜伏着不可避免的贷款风险。例如XX年6月12日我县遭受特大洪水,许多乡镇农作物惨遭洪水侵蚀,农作物产量降低或者没有收成,民房被毁,农民生活困难,无法归还当年贷款利息或本息,造成我行部分贷款形成了四级、五级不良贷款。
(2)市场风险。一些传统低值的农产品的供过于求,加之种籽、化肥涨价、粮价持续低迷,销路不畅,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无形中加大了小额贷款投入的市场风险。XX县是桑蚕之乡,以XX镇、XX乡、XX乡较为有名,XX年我国受到金融风暴影响,蚕丝价格受到极大影响,许多蚕丝厂面临停产和倒闭的状态,使农户蚕茧无人收购或价格很低,倒臵我行部分桑蚕农户无法归还到期贷款和利息,形成了不良贷款。
(3)、小额信用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大,管理催收难度大。一是小额农贷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十分大。从调查的两个营点情况看,一个信贷员最少要管700多户,最多的要管上千户,如此大的工作量,信贷员要做好贷款的催收、结息、调查等工作,实属不易。二是小额农贷设及地域广,清收工作难度大。我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大部分为每户1-3万元,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耕种每户只需要几
千元,小额农户贷款中贷款额度较高的借款人大多是外出经商、打工者。据不完全统计,3万元额度借款人,每个营点都有10%-15%的人外出打工,有的打工者连春节、清明都不回家,信贷员常年找不到当事人,收贷收息难度加大。去年底,二个营业网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共XXX笔,金额XXX万元。其中无法结息XX笔,金额XX万元,无法结息占比XX%。
(二)、内部因素。
1、信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小额农贷贷后管理不到位。小额农户贷款涉及面广、额度小,基层农信社1名信贷人员要管理几百户甚至上千户农户,加上实行三年轮岗规定,信贷员刚好熟悉当地农户情况,根本无法对贷款进行跟踪检查,增加了信贷风险。例如XX分理处6位信贷员,管辖XX个村民委,总共108个自然屯,农户数达XXX户,贷款余额XXX万元,其中农户贷款XX户,农户贷款余额XX万。X位信贷员中XX位管理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贷款,其他信贷员平均管理农户达500-700户左右,18-20个自然屯。贷款跟踪难度大,不利于贷后调查和检查。
2、贷款调查不到位,个别村农户资信评估存在形式主义现象。目前,农户小额贷款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但村委会和其成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难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评级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深入调查,有的农村信用社在核发农户贷款证时,主要基础资料靠村组干部代为填报,信贷资料残缺不全。个别信贷员在放贷中,只采取听村组干部对贷款农户的口头介绍,看村组干部报来的残缺不全的基础资料,甚至凭贷款户近年还贷感觉等。由于信贷人员调查不深入,对贷款户情况掌握不够,造成贷款风险居高不下。
3,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贷款检查是贷款
“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农户贷款额度小、对象广、分布散,行业杂,而由于缺乏信员人员,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另一方面,有的信贷人员存在重企业轻农户的模糊认识,认为农户贷款是人在帐不烂,所以农户贷款逾期也不及时催收,加之对农户贷款贷后检查不到位,有的信贷员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因此造成贷款逾期不闻不问,借款农户下落不明,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
4,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形成道德风险。个别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甚至假冒贷款,使信贷风险有延续和放大的可能。例如XXX合作银行出现的假冒名贷款案例。
(三)有效防范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做法。
1、要实事求是的推广农户贷款工作。不能采取硬性指标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发出多少《贷款证》、发放多少贷款额,要实事求是的推广农户贷款工作。对小额农户贷款进行评估定级,要达到评估定级的真实性,以防止贷款调查评价不实。同时,在贷款发放过程中还要根据农户的生产、生活发展计划和信贷员认真调查评估的结果而确定金额、期限,要将贷款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并监督其按用途使用。杜绝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贷后不管的形式主义。
(2)坚持信贷岗位双人操作和定期异地岗位轮换。在信用评级、授信和贷款证颁发环节,实行双人同时经办、平行监督。
(3)细化柜台经办人员的审核职责。柜台经办人员对贷款证和身份证的审核内容有哪些、审核方式怎样、审核资料如何保管以及贷款发放后的账务处理和核对等。
4、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收回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建全考核
机制,分清人为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的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收回率。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1、首先是简化首次贷后检查程序;其次是通过电话进行后续贷后检查,建立后续检查台账,通过电话了解贷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最后是做好现场检查,贷款发放后规定时间内,信贷人员利用下乡收贷、开展宣传活动等时机入户开展贷后现场检查。
2、建立多方参与的贷后现场检查管理。利用与当地村委会特殊地缘、人缘关系,建立起村委会干部多方参与的贷后管理模式。
3、是建立多渠道的小额贷款催收方式。首先是建立电子化贷款催收方式,利用综合业务系统短息服务平台,为每位贷款户开通手机短息服务,定期发送贷款利息额和利息催收通知。其次是利用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催收或通过电话方式和当面进行催收。
XXX合作银行
5.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篇五
——河南嵩县饭坡信用社114万元助山区青年圆“出国梦”
侯新年是嵩县饭坡乡村东的村民,两年前,在嵩县饭坡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帮助下,他顺利踏上了出国打工的征途,如今,两年过去了,侯新年不仅用出国打工的收入还完了贷款,还盖了楼房,娶了媳妇,惹得邻居们一阵眼羡。现在,他逢人就感慨:当初若没有饭坡信用社给我贷的那3万块钱做路费,哪有如今这“幸福美满”的生活啊!在饭坡乡,像侯新年这样在农信社小额贷款帮助下“走出国门”的例子不在少数,自2010年以来,饭坡信用社累计发放出国务工小额贷款114万元,帮助侯新年在内的38户贫困青年圆了“出国打工梦”。
嵩县饭坡乡是国家级特贫县中的特贫乡之一,十年久旱,靠天吃饭,俗有“三山八岭五道沟”之称,辖区全部是丘陵山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近年来,外出务工已成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出国打工已成当地年轻人的首选,但高昂的出国路费却让不少山区青年“望洋兴叹”。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嵩县饭坡信用社深入山区农户,主动与当地17个行政村组联系沟通,通过上门勘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辖内有出国意向的青年进行大摸底,为50余名资金困难青年建立了个人贷款经济档案。经过贷前调查,从中筛选出个人信用度较高的贷户38名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为缩短贷款办理时间,确保手续的方便快捷,该社特事特办,采取包片信贷员“上门服务制”;在担保条件上适当降低标准,凡5万元以下贷款只需提供一般农户担保即可;在发放时间上,开辟绿色通道,对用于出国打工的贷款优先受理,保证每笔贷款均能在三天时间内发放完毕。为缓解 “男人在外挣钱,女人在家作难”的局面,该社积极发放“巾帼致富”小额贷款,帮助山区留守妇女开辟养殖、种植致富之路,从彻底上解决了出国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6.小额信用贷款申请的程序 篇六
一、小额信用贷款申请的基本条件:
1.大陆居民
2.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经营地点;
3.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赌博等行为;
二、小额信用贷款申请材料:
1.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结婚证等信息;
2.提供稳定的住址证明,房屋租赁合同,水电缴纳单,物业管理等相关证明;
3.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证明,银行流水单,劳动合同等。
三、办理小额信用贷款的步骤:
1.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2.银行受理后,对抵押房产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值核定贷款金额;
3.签定借款合同等;
4.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事宜;
5.银行放款。
四、银行个人小额贷款条件:
1.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或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或有固定的经营地点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2.有正当的职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用作购房、炒股,赌博等行为; 你只要符合银行个人小额贷款申请条件后,提供身份证、稳定的住址证明、稳定的收入来源证明就可以办理小额贷款业务。
7.农户如何申请小额信用贷款? 篇七
所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贷款金额一般为1万~3万元,最高可达5万元。
1. 借款人条件:①农村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③从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可靠收入;④家庭成员中具有劳动生产或经营管理能力的劳动者。
2. 贷款用途及安排次序:①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济贷款;③农机具贷款;④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
3. 資信评定及贷款额度确定:①农户向当地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②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条件并提出初步意见;③资信评定小组(由信用社理事长、主任信贷员、部分监事会成员和有一定威信的社员代表组成)根据信贷人员及所在地社员代表和村委会提供的情况,按优秀、较好、一般3个等级评出等级,再确定贷款额度,核发贷款证。
4. 贷款的发放与管理:①对已核定贷款额度的农户,在期限和额度内,农户凭贷款证、户口薄或身份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或由信用社信贷人员根据农户要求到农户家中直接发放,并要填写借据;②对随意改变用途、出租、出借和转让贷款证的农户,应立即取消其小额信用贷款资格;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用转使用”的管理方法。
5. 贷款期限与利率: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确定,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因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绝收的可延期归还;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结息方式与一般贷款相同,到期本息一次结清。
【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农信社不良贷款10-10
农信卡贷款08-25
江苏省2017年农村信用社招聘:农信社工作心得体会考试题07-08
台湾省2016年上半年农村信用社招聘:农信社工作心得体会考试试卷09-21
农信社党员自查报告07-14
2015年下半年台湾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农信社工作心得体会考试题10-23
农信社与担保公司合作情况调查报告06-29
对农信社的监管体制09-26
湖南农信社真题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