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地

2024-09-05

道路绿地(共8篇)

1.道路绿地 篇一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

赵 岩,谷 康(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 要:现代条件下人们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观赏要求,期望更多高质量、高品味、高档次的绿地空间。笔者认为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植物造景、环境小品、街头绿地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体现出来,且应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努力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品味。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文化底蕴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章编号:1671-1165(2001)02-0058-04千百年来,城市道路不仅做为通行的渠道,同时也做为大量人流聚集和直接面对面交往的场所,是使都市生活得以实现、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得以维持的重要物质空间。自古以来,东方的传统市镇较少设置广场,而把街道做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清明上河图》就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宋代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欢马叫的繁华景象。街道成为城市文化的长廊,是市民街道生活的画卷[1]。简・雅各布(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城市中道路担负着重要任务,然而路在宏观上是线,微观上都是很宽的面。街道尤其是人行便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器官’”[2]。这段话尤其强调了城市道路空间绝不是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工程堆砌体,而应该把道路做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一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内涵在城市道路空间中,可观的文化表象多体现在道路命名、出入口形式、沿街建筑立面装饰、绿地景观、街头小品设施、标志招牌、文化古迹等方面;另外,还有一些隐性的文化特征,如民俗风情、礼仪交往、服饰及饮食文化等也蕴含了一定的文化个性。如今,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道路空间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城市道路的绿地景观建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且成为展现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建设不仅要求高质量,更要求高品味,对文化气息的渗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城市道路绿地是道路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既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其社会文化属性,是复杂的人工化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既有生理、物质的一面,也有精神、文化的一面。道路绿地景观不仅要承担一定的城市文化职能,如观赏、游憩、交往、教育、休闲等,完善道路空间的组织结构及功能,而且起到保护历史景观地带、构造城市景观特性及个性、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等作用。赋予道路绿地景观以浓郁的文化气息,塑造地方文化特色,满足现代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现代人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观念,使景观具有了艺术灵魂和价值,城市形象也将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文化底蕴的营造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绿地植物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不仅发挥着巨大的生态调节功能,也是体现文化气息的重要载体;此外,多姿多彩的环境小品设施和街头绿地、沿途自然风光等,也是展现城市文化风貌的不可或缺的方面。(一)植物造景的文化底蕴中国被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不仅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更有着丰富璀灿的植物文化。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各种园林植物,具有自然生长的姿、型、色、味,不仅在一日之内有不同的时相变化,更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异,春有青青、夏有浓荫、秋有红叶、冬有苍松的季相变化给人带来分明的四时感应,使人们最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与时光的变迁,让久居都市的人们真正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情怀。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意“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表示“玉堂富贵”;桃花在民间象征幸福、交好运;翠柳依依,表示惜别及报春;桑和梓表示家乡,等等[3]。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体现了植物组景的文化内涵,创造了意境美。这是中国植物景观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如何将丰富的植物文化与道路绿地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园林工作者工作实际中要认真探讨的。如在做“学苑路”的绿地规划设计时,因该路周围均为高校区,文化教育气氛和学术气氛浓厚,为了烘托这种教育环境的特点,颂扬教师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精神,选择绿化树种时因“桃李满天下”的喻意而选用了碧桃、紫叶李。在做市府路的绿地设计时,因自古以来人们对槐树就有着崇敬、赞美之情,认为它具有高贵、高位及忠正的品格,因此选择槐树做为行道树[4]。在北京四季青道路绿地系统规划中,闵庄路和杏石口路均为通向著名西山风景区的交通干道,为了在道路景观中形成过渡和铺垫,在两条主干道的绿地设计中分别采取不同手法呼应西山的著名风景名胜:在闵庄路路侧绿地中植有大片秋叶绚丽的黄栌,以呼应“香山红叶”之景观;另以大片夏秋时节白花满树的珍珠梅呼应“西山晴雪”之景观,以白花隐喻白雪;杏石口路两边则以大片杏林呼应西山“春山杏林”之美景。其它还有诸如在道路两旁种植大片竹林可产生“竹径通幽”之意境;而滨河路以柳、碧桃间植,创造了“柳浪闻莺”、“柳暗花明”的意境;居住区道路选种了合欢,可含“合家欢乐”之美好祈愿,等等。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一般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多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而且代表了一定的地域风情和植被文化。如椰子树被视为典型的南国风光代表,而白杨树则为北方城市的代言人。中国的广州、珠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在道路绿化中着意体现南亚热带的地域风情,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长期的园林绿化建设,选育了许多适应当地生长且颇具特色的优良植物品种,如各类大花乔木、棕榈科植物、彩叶植物、攀援植物、宿根花卉地被等,充分表现了南亚热带的植被风光。珠海的情侣路,以树形秀美的榕树为主要遮荫树,分车带中以修剪整形的不同形状、色彩的绿篱、灌木和大片缤纷的花带为主要特色,细腻的风格、优雅的造型、悦目的色彩使情侣路充满了温馨、浪漫的休闲情调;深圳的深南大道则以庞大的气势取胜,大面积的规整的绿篱色块、大片满铺的亮丽的花卉地被、大丛密植的苏铁、假槟榔、大王椰子等棕榈科植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城市,道路绿化多以高大挺拔的杨、柳、榆、槐为骨干树种,搭配松柏等常绿树种,并点缀大量的花灌木,着意体现雄浑壮美、四季分明的北国风光。此外,植物的配置形式也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学苑路绿地中灌木色块的修剪形式以方、圆为主,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赞扬了严谨的教风和学风[4]。大连市道路绿地中的模纹图案,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本,充分展示了海滨城市的特点。有些城市在街头绿地中点缀了许—

多人物、花卉或动物等的植物雕塑,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总之,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道路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树种选择及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给人以积极、有益的文化薰陶和精神感染。(二)环境小品的文化底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的环境小品设施,主要包括铺地、花坛花钵、休息亭廊、水池喷泉、坐椅、树穴盖板、废物箱、栏杆、时钟、雕塑、景石、构架、公用电话亭、指示牌、路灯、交通标志等,体量不大,功能不小,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息、观赏、标识等功能性服务,而且其本身的造型、色彩也颇具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因其小而精致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小品设施给人们创造美观、舒适、便利、生动的环境氛围,诱发“家”的温馨,缩短人的社会距离,密切人际关系,增添许多生活情趣,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深圳“世界之窗”附近的深南大道上,在人行步道上结合绿化设置了许多惟妙惟肖的人物写实雕塑,尺度与真人相仿,姿态、神情各异,有戏耍的儿童、静坐的男子、热恋的情侣、踯躅的盲人、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休闲趣味,深受人们喜爱。上海浦东世纪大道的绿地小品设计,以其优美简洁的造型、高尚典型的品味以及现代高科技的运用,着重突出了强烈的现代气息和休闲风格,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与风采,让人们赞叹不已、留连忘返。在国外也不乏将文化气息渗入道路空间的优秀范例。美国的凯布特恩为传统的海港及捕鲸城,故市中心步行街设计都以航海为主题:白色的棚子、灯柱及自由线型花台的白色边牙与灰白铺地的对比,构成航海城市的特殊形象。沿街白棚象征白帆,种花植草的花台,表面隆起,被比拟为鲸鱼[5]。日本东京世田谷区,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在街道的铺地上镶嵌数十首古诗及童话故事,将历史和道德的教育,注入街道环境之中,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并增强了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和自豪感[6]。(三)街头绿地及其它街景元素的文化底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已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布局模式,而是以线串点或以线带面,连接起大大小小的绿地空间,或借景沿途的山地、森林、江海、河湖等自然风光,对于弥补带状绿地的单薄、增加道路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情趣,展现城市风貌,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的东海路临海一侧,结合滨海绿地设置了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和海趣园等一系列广场绿地。五四广场以“五月的风”为主题雕塑;音乐广场以“摇滚乐队”的人物雕塑和五线谱的铺地为点睛之笔;海趣园以爬上岸的小螃蟹雕塑,童眼看世界、岳母刺字等雕塑小品体现海滨的乐趣和寓教于乐的轻松气氛。一路走来,浓郁的海风迎面吹拂,海洋的气息令人悠然陶醉。昆明在利用废弃的米轨铁路营造城市绿色步行走廊的设计中,从实际出发,沿林荫绿化带设置了三个主题小游园,分别是:①盘龙江映红小游园:保留一小段米轨铁路,放上火车头,立碑亭,建滇越米轨纪念馆,建成供人们追忆米轨历史为主题的小游园;②优昙茶韵小游园:是一个集休憩、品茶、体现茶文化为主题的小游园;③金陵古柏园:结合金汁河的历史景观,并注重保护古树名木,建成一个具有历史景观特色的小游园。三个主题小游园的设计综合考虑了滇越米轨铁路的历史,盘龙江、金汁河的历史景观特色,及昆明的地方风土民情、节日习俗等特色,赋予道路空间走廊崭新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主题意境,创造匠心独运、别有情趣的园林空间,蕴含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还应注重对于沿途风光的借景,以展现特色景观风貌。如北京四季青几条主干道的绿地景观设计,均注重局部留出适当的开敞空间,创造透视线,借景著名的香山、西山、玉泉峰塔;杭州的西湖也成为城市道路借景的重要因素,人们行走在路上,时时可欣赏到西湖美景如画,令人无不神清气爽、心旷神

2.道路绿地 篇二

1 喷灌系统规划及设计

道路绿地的喷灌系统设计首先基本资料收集和根据道路、园林等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规划设计喷灌分区。

喷灌工程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植被、灌溉试验、能源与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另外, 规划设计时还要和业主单位商定喷灌的形式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 因为这涉及到投资的多少[1]。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 可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指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可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由于各种绿带设计情况不同, 绿化植被类型也不同, 规划设计自动喷灌系统时要对各种绿带进行分区, 一般按照道路绿地的分类和植被类型来划分喷灌分区。

2 喷灌系统设计容量

设计容量包括灌水量的计算和水压的确定, 并进行土壤允许喷灌强度校核。

2.1 设计灌水量

喷灌用水量应根据设计水文年的降雨、蒸发、植被种类及绿地面积等因素计算确定。绿地设计灌水量可按下式[2]计算:

其中, m设为绿地设计灌水量, kg/cm2;γ为土壤容量, kg/cm3;h为计划湿润层深度, mm;β1, β2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 下限 (质量百分比) ;η为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一般取0.7~0.9。

当现场资料缺乏的情况下, 也可参照表1中所列经验数据选取。

2.2 设计水压

喷头的喷洒半径和喷灌强度的大小受水压的制约。如果采用中水或自来水作为水源, 要核对水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不满足需要设置加压泵;如果水源来自于抽取湖水、井水或蓄水池等, 需选择合适型号的水泵。

2.3 喷灌强度

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是影响喷头选型的主要因素。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深。当喷灌强度大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时易形成地表径流, 造成水资源浪费, 所以在确定设计水量和喷头选型后应进行土壤允许喷灌强度校核。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不同质地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可按表2确定。

当地面坡度大于5%时, 允许喷灌强度可按表3确定。

3 喷头的选型与布置

3.1 喷头、喷嘴的选型

目前国内市场上喷头可选择的品牌很多, 美国的Toro (托罗) 、Rain Bird (雨鸟) 、Hunter (亨特) 等喷灌设备制造公司在国外发展的历史悠久, 产品成熟, 质量可靠, 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例。这些公司的喷头种类很多, 每种喷头、喷嘴都有自己特有的使用范围。

喷头可分为固定式喷头和旋转喷头两种。

固定式喷头工作时喷出的水流或是一束, 或多束, 或是呈扇形 (以固定的模式) 。固定式喷头最常见的形式是全圆型、3/4圆弧型、2/3圆弧型、半圆型、1/3圆弧型和1/4圆弧型。除弧度喷洒外, 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喷洒方式, 如矩形喷洒。另外, 固定式喷头还配有喷洒角可调节的喷嘴, 可用于特殊形状的小区, 其喷洒角度的调节范围一般为1°到360°。旋转喷头一般用于灌溉大面积草坪。一般来说, 每个旋转式喷头都有一个或两个喷嘴, 其喷洒角度一般从40°到360°可调。

道路绿地因其形状狭长的特殊性, 喷头的选型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类型、水压、流量、土壤特性等因素, 更要注意喷头防破坏保护、喷嘴喷洒形状和绿地形状的匹配。道路绿地喷灌一般选用可以用弹出一定高度地埋式喷头。灌溉结束后, 喷头降到地面以下, 可减少对它恶意破坏的可能性, 并增加行人的安全。如植被为灌木丛可选用弹出高度为10cm~30cm的地埋式喷头。

对宽度比较小的分车绿带或行道树绿带, 可选用地埋固定式喷头配矩形散射的喷嘴, 矩形散射喷嘴可喷洒长度较长, 且喷洒区域内喷灌强度相同, 相比选择圆形或扇形喷嘴, 减少了喷嘴设置的数量, 可降低成本。对宽度较大的中央分车绿带或路侧绿带, 可选用地埋式散射喷头配扇形或圆形喷嘴或选用地埋式旋转喷头, 在边角不规则地带可选用角度可调喷头, 以达到美化环境效果。在同一喷灌系统中, 宜选择喷灌强度、工作压力相同的喷头、喷嘴。

3.2 喷头的布置

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布置包括喷头的组合形式、喷头沿支管上的间距及支管间距等。喷头布置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灌水质量。

3.2.1 喷头间距设计

如果选用地埋式固定散射喷头配等强度的喷嘴可实现喷洒区域内等强度喷灌, 在水压满足的条件下喷头布置的间距可按照喷头喷洒半径设置。

对于一般的旋转喷头而言, 单个喷头的水量分布不均匀, 也就是说喷头喷射半径范围内, 距离喷头的最远端和最近端的区域得到的水量是不同的。因此在喷头布置时, 必须通过喷头组合, 获得一定的水量重叠, 这样才能使喷洒范围内的喷灌强度一致, 喷洒的水量均匀。一般认为在喷灌半径50~60%的范围内, 即使各喷头水量不重叠, 灌水量也能充分满足植株生长。而在60%以外, 即喷头射程的后40%部分, 随着距离的增大, 水量越来越小, 便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需要用相邻的喷头重叠喷灌的方法来增加灌水量, 提高灌水均匀度。所以建议相邻喷头的最大间距是各自喷洒半径的60%之和。在土壤质地粗糙、风速大、低湿度、高温等情况下, 建议喷头间距要更小一些。在地被植物为草的灌溉中, 喷灌头间距常选用喷射直径的50%。当设计区域经常有风时, 可以用更小一些的间距, 如40%[4]。

3.2.2 喷头组合方式

道路绿地喷灌设计中, 在狭窄的分车带或行道树绿带选用矩形喷洒的喷头, 因其在喷洒区域内喷灌强度是相同的, 可按照喷头喷洒射程或1/2射程的间距布置喷头, 根据需求布置单排或双排喷头。

如果选用地埋式散射喷头或旋转喷头, 常用的喷头布置方式有正方形布置和三角形布置。正方形布置是由相邻4个喷头组成的4条边距离相等。正方形布置方式中2个喷头间距通常为喷头的射程 (R) , 对角线上2个喷头间距则为1.414R。三角形布置通常为正三角形布置, 是指3个相邻喷头之间间距相等, 间距为喷头射程 (R) 这时喷头的行间垂直距离为0.866R。与正方形布置方式相比, 三角形布置的水量分布更加均匀, 而且在同样的喷灌区域, 比正方形布置所用的喷头数量要少。可根据绿地的喷灌需要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

4 划分控制阀区

布置好喷头后, 要进行划分控制阀区, 划分控制阀区的意义是为了划分灌溉分区。根据道路绿地的特点, 在划分阀区的时要考虑降低输水管线的沿程水头损失、喷头的喷灌强度和工程造价等各个方面。同一控制阀区要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 同时种植的草坪品种一致或对灌水的要求相近。在同一轮灌组中的控制阀门分散布置, 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干管中的流量, 降低干管的沿程水头损失, 减小管径, 降低造价。

5 配置阀门型号和管径大小

5.1 配置阀门型号

按照控制阀区内的喷头的数量和喷灌强度来计算喷灌水量, 并根据喷头工作压力和水源水质来选择不同的电磁阀。并进行电磁阀压力损失系数进行校核, 是否满足阀区水力最不利点的喷头工作压力。阀门最好位于所控制的一组喷头的中心部位, 以利于平衡支管流量与压力, 减小支管管径。

5.2 配置管径大小

管径的大小对喷灌系统的总投资影响较大, 管径太大, 投资增加, 经济上不合理;管径太小, 水头损失大, 需较大水压, 系统运行费用高, 且管内流速大, 易产生水击现象, 对管道的安全不利。管径的初步估算可按照经济流速法计算, 见下式[5]:

式中, D为管道的公称外径, mm;Q为设计流量, m3/h, Q=0.5-200m3/h;V为设计流速, m/s, V=1.0~2.5m/s。

确定了管径和和流量后要进行水力计算, 确定系统的水头损失, 核算水源供水压力和阀区水力最不利点水压能否满足喷头工作需要。在自动喷灌系统中水头损失主要体现在干管沿程水头损失、支管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等3个方面。

(1) .干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应按照下式[6]计算:

式中, hf为沿程水头损失, m;f为摩阻系数;Q为流量, L/h;d为管道内径, mm;L为管长, m;m为流量指数;为管径指数。

各种管材的f、m、b值, 可按照表4选用。

(2) 由于在支管上一般安装多个喷头, 因此支管内的流量沿流程按一定规律递减, 故支管的实际沿程水头损失比按支管总流量的计算值要小的多, 它的水头损失一般用多出口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公式[7]计算。

式中, hf为多出口管道沿程水头损失, m;F为多口系数, 0.3~0.6, 与出口数量、第1个出口位置和器材有关;hf为主管沿程水头损失, m。

(3) 喷灌系统中, 水流从水源途经阀门、弯头和变径等管件, 以及最后到达喷头, 每件管件处都会产生水头损失, 而且水流速越大, 水头损失越大。对于较大的道路绿地喷灌系统, 如真正计算各个管件处的局部水头损失, 工作量十分庞大。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一般局部水头损失hj按照沿程水头损失的10%~15%估算[5]。

6 其他

6.1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灌溉系统的控制系统可分为全自动化系统和半自动化系统。

全自动化灌溉系统不需要人直接参与, 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量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人的作用只是调整控制程序和检修控制设备。这种系统中, 控制系统需要设置中央控制器、自动阀、传感器 (气候传感器、雨水传感器、雨量传感器、风力传感器和综合传感器等) 及电线等。

半自动化灌溉系统中在绿地间没有安装传感器, 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溉周期等均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 而不是根据作物和土壤水分及气象状况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的。这类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很不一样, 如有的泵站实行自动控制, 有的泵站采用手动控制;有的没有中央控制器, 而只是在各支管上安装了一些电池操作的控制器和电池控制器等。

道路绿地自动喷灌系统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系统。

6.2 泄水阀和快速取水阀设计

为防止冬季结冰对管路和喷头造成危害, 需在每个控制阀区管道的最低点设置自动泄水阀。当管路系统的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时, 自动泄水阀可以自动排泄管道内的水。

另外, 可根据需要在干管管路上设置快速取水阀, 该阀可从地下管路中快速取水, 接上软管后可进行手动灌溉或冲洗道路等。

7 结语

设计合理的道路绿地喷灌系统在满足需水要求的同时, 还可以满足景观和环境的效果及愉悦行人和驾驶员的心情, 提高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利用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先明, 张先锋.浅谈城市草坪喷灌工程的设计原则及布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7, 10.

[2]安旭峰.城市绿地的喷灌设计简介[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5, 6:93-95.

[3]孟兆祯, 毛培琳, 黄庆喜等.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4]姜凯, 郭继承.浅谈园林喷灌 (三) [J].草业科学, 2006, 23 (6) :99-101.

[5]SL103-9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

3.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 篇三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 景观设计 作用 存在问题 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在国土绿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林业工程任务量的加大,造林步伐加快,国土绿化不断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各地的城镇道路绿化也得到了全面重视和提高。

1.道路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1/4。

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 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起到窗口作用,是现代化城市进步的一个标志。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应做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起到防眩光、缓解驾 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因此,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觀,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头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架空电线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导致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二是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三是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与创新,缺少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四是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导致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3.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3.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根据不同速度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应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在绿化隔离带设计中,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道路绿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四季的变化使植物尤其是落叶植物的外观形态随之发生变化。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舒缓烦躁的心情,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可以带来几分暖意。

3.2注重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垂直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绿化设计要有长远规划,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3.3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3.4讲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理念

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宜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

参考文献:

[1]王华山,冯蕾.衡水市道路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陕西建筑,2009,35(28):344-345,366.

[2]曹大勇,苏美红.冶金企业道路防护绿地种植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09,7(4):19-21.

[3]孟瑾.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河北林业科技,2009(4):61-62.

[4]栾雅娟,王凤芸.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之新认识[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6):51-52,58.

4.道路绿地 篇四

一、景观设计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二是,四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同时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二、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但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甚至开始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他们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三、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四、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与均好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五、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六、结语

5.心灵的绿地 篇五

每个人都有从属于自己的心灵绿地,都有着不可公开的情感。这些东西或因美好而珍藏,或因时光的流逝而遗忘。可那片关于师恩的记忆,那种关于师爱的付出,将永远载入史册。学生的音容笑貌,学生的言谈举止,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如一片心灵绿地,永葆青春活力。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五年整。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无愧的人生。依稀记得:初步师坛的我,全然不顾学生的体会,一味地去讲解书本知识,从不与学生沟通;教出的学生只能懂得老师讲解的内容,不会动脑去思考,不会创新。新课程让我改变了自己,让我的心灵深处,有了一片绿地,这片绿地是孩子们给予的,是他们幼稚、天真、无邪的眼神创造的。

爱孩子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母爱那样温馨与体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公平、公正地看待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是我的一个责任。当教师其实很累,但每当我看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希冀的眼神时,每当听到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时,我心目中的那份疲劳顿然消失。我爱我教的每一名学生,他们是我心灵得以绽放的花朵,是我心灵的一片绿地。

提起我的学生,他们现在上高中,虽然还没有考入大学,可心中的企盼还在继续,似一股清泉袭来,那么清香。教育他们三年,看到分别时的毕业照,不禁感慨万千。老师,一生默默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李商隐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歌颂。窗前的花沐浴在阳光下,竞相开放,不时送来缕缕芳香。明天我的学生们将步入大学校门。我想,他们不会忘记教育过他们的所有老师,他们会以优异的成绩向教师汇报的。争奇斗艳的花很美丽,但我的学生们,在日益竟争的社会中,也会如盛开的花一样,让人欣赏和折服。

未来的世界是美好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会与时代同行,我要用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用耐心去哺育他们成长,用信心把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使我心灵绿地永远不会发黄,永远属于那些、可爱的孩子,心灵绿地会结出累累硕果。播撒种子的是我们教师,收获果实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6.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篇六

摘要::城市防护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地系统规划中防护绿地的重要部分,也是大环境下绿化建设的生态屏障和依托基础。本文指出了城市防护林在绿化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也介绍了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城市防护林绿化建设

城市防护林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关键纽带,是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市防护林建设也是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布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1城防林在绿化建设上的地位

从城市园林绿地组成上讲,城防林属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防护绿地,是具有多种不同防护功能的带状绿地,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地平衡绿化用地的一部分,即包含有建成区部分又包含有未建成区部分。从“实行大地园林化”角度讲,城防林是城乡大环境绿化及大范围国土绿化的生态屏障和依托基础。城防林绿化建设意义:从建成区部分园林绿化上,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的绿化指标;从城市规划上,有利于增加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和托起在环境绿化建设的依托;从国家林业建设上,对增加森林覆盖率是一项有效途径;从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方面,清洁优美的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美的心灵,启发人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2城市防护林的作用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协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鉴于林木的多种生态效益,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设城市防护林体系是一重要措施。

2.1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城市防护林对市区空气中Cu,与O2起着平衡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lhm2阔叶林每天够吸收CO, 1 OOOkg,放出OZ 730kg(可供1 000人呼吸氧气之用),净化空气1 800万m3。城市防护林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据有关专家测定,每1 hm2加拿大杨平均每年可吸收大气中SO, 46kg,每lhmz胡桃林每年可吸收so,34kg。城市防护林的叶、枝、杆及其表面结构能阻滞大量烟灰、粉尘、飘尘等,蒙尘的树木经雨水冲刷后,又能迅速恢复其吸烟滞尘的作用。据专家测定,每1hm212年生旱柳每年可滞尘8t,20年生家榆每1 hm,每年可滞尘lot。此外,草地也有明显的减尘作用。故城市防护林要乔灌草措配。

2.2减弱噪声

植物的叶与枝条轻而柔软能吸收声波,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以减弱噪音5dB-lOdB;乔灌草结构带30m宽可降低噪音3dB-5dBo

2.3改善城市小气侯城市

防护林在酷热的夏季,其枝叶形成浓荫覆地,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地面、墙面和其他相邻物体的反射热。同时,城市绿化地段有强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6000-750o,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高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在严寒多风的天气里,也能使温度降低较为缓和。城市防护林也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能保护城市不受风沙危害,地处沙区或沙区

附近的城市,城市防护林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

2.4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防护林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防护林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城市僵硬呆滞的水泥建筑物在四季绿色中可显得生机勃勃,整齐美观,景色宜人。这些都将充分展示城市的自然生态美,给市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国城市防护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1 用系统性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布局城市防护林建设

一是要注意城市及其周边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维护整体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面对城市高速的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造成许多自然景观和山脉等被分割,城市周边的湿地和河道生境恶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大大减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很大威胁。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只有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紧密地耦合溶解,才能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二是按照景观生态学要求,城市防护林建设要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合理安排各景观要素所处的地位和等级,尽可能使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异质性。三是在城市防护林建设中充分保护与发展生物多样性。

3.2 由传统的注重美化、香化、彩化、果化、绿化逐步转移到注重生态效益和美观效益的综合发挥

城市防护林建设不仅要体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而且要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由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的要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城市防护林建设并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要从保障整个国土生态安全的角度,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中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强调由过去注重视觉效果转变到注重生态效益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上来,突出以林为主,乔、灌、藤、草结合,林、水结合,以人为本的城市森林建设基本原则,同时城市防护林建设要追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型绿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绿量,在城市防护林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乔木的空间伸展优势,可以尝试建设屋顶花园、阳台花园等垂直绿化景观,可以多栽植一些藤本攀援植物爬附在建筑体上,充分发挥有限的城市林地来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拓展城市的绿色空间。

3.3 注意解决城市防护林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树种单

一、林地类型单一和乡土树种优势不明显问题

植物群落中物种间存在竞争、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若植物种类单一,势必生长不良,稳定性差,同时生物群落得不到发育,发生病虫害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整个防护林的景观受损,生态效应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绿色沙漠”现象。目前,我国城市防护林建设所使用的树种普遍比较单一,落叶树种主要是法桐,长江以南城市绿化的常绿树种主要是香樟,造成城市绿化景观的单调。法桐和香樟是好树种,有很多优点,生长快、耐修剪,易造型等,但在一个密度大的城市栽种大量的法桐,常截干修剪,枝下高低、通气性差,叶片的种子脱落时,散布在空气中的密度较大,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选用乡土树种为建群种以及多种乡土树种组合,可提高森林的稳定性与抗逆性,降低维护与管理费用,凸现本土特色,增加自然野趣;同时乡土树种也不乏观赏性,可被选做城市行道树种。

3.4 必须注意克服建成区和近远郊区脱节问题

城市建成区和近远郊区防护林建设协调统一、统筹考虑、完美配合才能实现城市防护林建设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体制的原因,建成区绿化属于园林部门的事情,郊区和远郊区属于林业部门的事情,由于两个部门隶属关系不同和建设目标不尽相同,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两地林业建设脱节,找不到很好的平衡点。城市园林和城市防护林要密切配合,起到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彰显各自优势,形成既互相补充,又高度和谐的统一整体。

3.5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克服盲目的树种引进和大树进城等急功近利思想

近年全国范围许多城市存在大量引入外来树种以及跨地带种植的现象,由于树木的根系和树冠创伤难以恢复,同时引进树种由于受土质、气候的影响,树体生长不良,既不能充分发挥绿地应有的生态效应,凸现地区特色,后期的人工管理投入又非常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在城市中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进行过度的修剪,生态效应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树木移出地的生态环境也破坏很大。

综上所述,城防林绿化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是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客观要求林业、园林、规划、城建、土地等部门要有超前意识,协调努力,在大环境绿化问题上,要从认识、实践、效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总结出若干符合国情市情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7.鹤壁市城市道路绿地现状分析 篇七

1 道路绿地及植物选择要求

道路绿地是指以道路为主体的相关部分空地上的绿化和美化。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 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2 鹤壁市主要道路绿化状况

近年来, 鹤壁市的道路建设与绿化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不仅绿化面积在增加, 而且绿化档次也在大幅度提高。注重形成鹤壁特色, 充分体现北方城市的厚重、大气的绿化特点, 基本形成了“春花、夏荫、秋景、冬树”的道路绿化框架。目前, 鹤壁市道路共有50余条段150km长, 其中达标道路5条段。道路绿化状况如下:

2.1 老城区道路绿地与公共绿地、街头游园有机融合

老城区道路绿地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层次单一、景观单一的现象。通过建设公共绿地、街头游园、沿街绿化带以及对沿街单位进行拆墙透绿, 消除道路绿地的单一性, 将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有机融合。

老城区道路绿地的单一性是客观现象, 这种现象基本无法改变。所以, 充分重视沿街公共绿地的建设, 把沿街绿地作为道路绿化系统的一部分来综合考虑。建成形式各异的街头游园与沿街绿化带的布置, 极大地丰富了鹤壁老城区的道路绿化景观, 改善了道路绿地的单一性。

2.2 新城区绿地立体布置, 稳定有序

在新区道路绿化建设上, 因人行道外绿带和中央隔离带都较宽, 所以新区道路绿化呈现出种植形式复式化、种植种类多样化、植物配置合理化等特点。如朝歌路以法桐为行道树, 分车带以红王子锦带、丛生紫薇、美人蕉、黄杨球、猥实、火棘球、红叶石楠球等作为中层景观;麦冬、黄花鸢尾、小叶女贞等作为下层景观, 道路绿化花木品种达20余个, 形成四季常青、四季有花,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共生, 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 构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植物群落。

3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在乔灌草结合的绿化布局中, 乔木是骨干, 灌木次之, 草坪花卉为补充。树木能有效地调节温湿度、防风、遮荫、形成绿色通道、吸收阻挡噪音等功能。

3.1 上层景观 (行道树) 选用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 它是城市绿化的基础:乡土树种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色, 它适应北方的生长环境, 抗寒、抗旱、抗病虫害、抗污染能力强, 易成活的树种。如:黄山栾、合欢、玉兰、法桐、梧桐、银杏等。

3.2 中层景观 (花灌木) 选用原则

北方地区在秋冬两季植物材料色泽相对单调, 缺乏色彩, 要特别引入夏秋开花和彩叶树种, 广泛种植彩色树种以及观花、观果树种等, 尽量做到四季有景, 以增加季相变化。还要合理安排与上层景观之间的层次, 做到有主有次, 各具特色。如:紫荆、紫叶李、樱花等。

3.3 下层景观 (地被植物) 的选用原则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地面覆盖植物多是单一的草坪, 景观单调, 养护费水费工。在城市水源日益紧张的今天, 应用节水型的地被植物, 尤其是宿根花卉十分必要。如月季、美人蕉、金叶女贞、葱兰等。

4 结语

鹤壁市目前已形成“一街一树, 一路一景, 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的城市景观, 城市绿地率达到41.6%, 绿化覆盖率44.32%, 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18m2。近年来相继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但城市绿化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绿量有余, 色彩不足, 乡土树种少, 城市特色不突出, 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都有待改善与提高。

摘要:介绍道路绿地及其植物选择要求, 分析了鹤壁道路绿地的状况和特点, 并根据绿化现状, 探讨了道路绿化中不同景观层植物的选用原则。

8.道路绿地 篇八

关键词:修剪技术;行道树;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养护管理;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2-0000-00

收稿日期:2014-10-08

修回日期:2015-01-23

Abstract:The survey of street trees pruning in 10 main roads and 10 parks in Guangzhou was carried out, including the main species of street tre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pruning work.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25 species of street trees at these two types of green space were involved including 9 common species. They were properly pruned in the mass. Each type has different problems of pruning in each environment. Some good examples among them are valuable for pruning improvement.

Key words:Pruning techniques; Street trees; Green space of parks; Green space of roads; Greening maintenance; Guangzhou

行道树修剪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栽培措施 [1]。适当地修剪能去除阻碍交通及不健康的枝叶,提升树木的整体健康程度,从而创造安全、宜人的道路绿化空间;不恰当的修剪方法则增加病虫害侵袭树体的机会[2],损害树木的健康和结构,增加树木的潜在风险[3-4]。

目前,我国对园林树木修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通用修剪技术和方法的介绍、个别常用树种修剪技术的探讨,以及地区性修剪步骤、修剪规范的制定[5-6]等方面,但对城市行道树修剪情况的调查不多。国外对园林树木修剪的研究较早 [7]。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树木造型和修剪领域的科学研究十分活跃,园林树木整形修剪较早就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8-9]。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行道树的修剪方式和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两类园林绿地在修剪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广州市园林树木的修剪和广东省园林树木修剪技术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广州市城区内具有代表性的10个城市公园(珠江公园、天河公园、东风公园、流花湖公园、广州动物园、人民公园、荔湾湖公园、海珠湖公园、晓港公园、云台花园)以及10条主要城市道路(黄埔大道中、天河路、江南大道中、广州起义路、东风西路、环市中路、五山路、江南西路、康王北路、广园中路)作为调查样地。选择城市道路人行道旁以及公园园路两侧的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

1)根据前人文献[2],结合调研实际情况,制定各株行道树(tree)修剪评分(t)标准如下:

t=5——植株修剪方法正确,修剪效果好,树体结构匀称,长势旺盛;

t=4——植株修剪方法较正确,修剪效果较好,树体结构较匀称,长势较好;

t=3——植株修剪方法基本正确,修剪效果良好,树体结构良好,长势良好;

t=2——植株修剪方法不太正确,修剪效果一般,树体结构一般,长势一般;

t=1——植株修剪方法不正确,修剪效果较差,树体结构较差,长势差,生长受阻。

对公园或道路中各行道树种(Species)随机抽取20株进行评分,所得平均分为该公园(道路)该树种得分,如环市中路-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S61=□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各公园(或道路)各树种得分:Smn= AVERAGE(t1,t2,……,t20);

m为公园(或道路)序号,n表示该公园(或道路)第n个评分树种。

2)各公园(Park)或道路(Road)修剪得分为该公园或道路中各行道树种修剪得分(S)的平均分,如流花湖公园P4=□分,天河路R2=□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各公园得分Pm= AVERAGE (Sm1,Sm2,……,Smn),m为公园序号,n为该公园评分行道树的种数;

各道路得分Rm= AVERAGE (Sm1,Sm2,……,Smn),m为道路序号,n为该道路评分行道树的种数。

3)公园总得分(P)或道路总得分(R)为各公园或道路修剪得分的平均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公园总得分P= AVERAGE (P1,P2,……,P10);道路总得分R= AVERAGE (R1,R2,……,R10)。

4)公园(道路)绿地中树种的应用频率=(应用了该树种的样地数/10)×100%

nlc20230903204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类园林绿地行道树种组成分析

在调查的20个样地中,符合本次研究范围的行道树共有25种(表1)。其中,公园21种,道路13种,公园行道树的应用种类明显多于道路行道树。城市公园作为市民游乐休闲的场所,因此更加注重行道树的观赏和遮荫效果,通过不同形态、色彩的树木营造出植物景观丰富的园路空间。同时,公园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更多种类的植物生长;城市道路则要求行道树形成整齐、统一并具引导性的线性景观。城市道路立地条件较为恶劣,对行道树抗逆性的要求更高,限制了树种的选择。

在公园绿地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行道树是细叶榕,达40%。其次是红花羊蹄甲、秋枫、阴香、大花紫薇和白兰,均达30%。其中,红花羊蹄甲和大花紫薇花色艳,细叶榕和秋枫枝叶茂盛,叶色翠绿,遮荫和景观效果较好。白兰气味芳香,增添游人的嗅觉体验。在道路绿地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行道树种也是细叶榕,达30%,其次是黄葛榕、非洲楝和海南蒲桃,均达20%。这些树种的共同特点是生势旺盛,耐瘠薄,抗逆性强。

两类绿地中同时出现的行道树共9种。其中,细叶榕、海南蒲桃、尖叶杜英和芒果等树种冠大荫浓、树形整齐,在两类绿地中均表现良好。仅在公园中出现的树种有大花紫薇、荷花玉兰等12个种。其中,大花紫薇植株较矮,分枝点较低;荷花玉兰、白兰等木兰科植物忌积水,对土壤要求较高,故不宜作为道路行道树大面积使用。

2.2 公园绿地行道树修剪分析

由于两类园林绿地行道树的立地条件、功能以及养护等级的不同,因此行道树修剪的侧重点以及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结果显示,公园绿地行道树修剪总得分为3.23分。其中,行道树修剪得分在[3.00,4.00]区间内的公园共9个,占公园总数的90%,说明广州市公园绿地行道树修剪情况普遍良好。

公园行道树与道路行道树相比更侧重于美化和遮荫功能。调查中发现,公园行道树与园道设施及园内交通间的矛盾较少,修剪中更注重树体构架的合理性(图1)及观赏性,修剪较为细致,如流花湖公园和珠江公园。一些枯枝、内膛的小枝以及较高的树冠部位也普遍得到修剪(图2);修剪截口的角度、深浅、平整度也相对较规范。另外,公园行道树修剪周期较短。公园定期检查行道树生长情况并及时进行日常维护性修剪。修剪后,对规格较大的修剪截口及时采取防腐处理、涂抹防腐涂料,如珠江公园的荷花玉兰。另外,还给截口腐烂形成的树洞填入水泥浆密封,如天河公园的菠萝蜜和阴香(图3)。尽管目前国内外对于是否需要对截口和树洞进行处理的结论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此举说明公园管理者对于树木健康和安全性的充分重视和关注。另外,公园对废弃枝条进行集中粉碎、堆沤,制作基质或生物肥料,实现绿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二次利用,如晓港公园等。

调查中还发现以下问题:部分公园在较窄的园路两旁种植生长快、树冠大的行道树,或在行道树两侧绿地种植高大树木,导致行道树在成年期之后树冠的生长空间不足。类似的问题加大了修剪难度,易导致树木偏冠并产生树木倒伏等安全性问题。部分公园非主景区行道树管理不足,树木存在折枝、倒伏等安全隐患;在较早建成的公园中,行道树体量较大,修剪工作较难进行,对较高的枝条进行修剪时截口不够规范,如留一段枝柄、截口不平整或扯脱树皮,易形成较多的腐烂枝柄和愈合缓慢的截口。

2.3 道路绿地行道树修剪分析

城市道路行道树由于数量庞大、生长环境较差、养护管理投入相对较少与人为破坏等原因,其修剪效果及规范性普遍低于公园绿地行道树。结果显示,道路行道树修剪总得分2.96分。修剪得分在[3.00,4.00]区间内的道路共6条,占道路总数的60%。说明广州市公园绿地行道树修剪情况为中等偏良好。

道路行道树的修剪更侧重于保持整齐的树形和统一的枝下高,同时不阻碍车辆通行和道路信号牌。另外,行道树地下生长空间较小,土壤条件较差,修剪中要适当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保持地上地下的树势平衡,避免树木倒伏。实地调查中发现,行道树长势普遍良好,行道树列整齐度较高。部分道路对重点路段的行道树进行修剪时,考虑到树木与道路设施和周边建筑之间的冲突,采用科学的修剪方案如疏除目标方向的枝条代替以往随意短截大枝的现象,如东风西路的毛麻楝等。另外,在台风季节来临前积极排除道路行道树存在安全隐患的枝条,提高安全性,如广州起义路的石栗等。

调查还发现以下问题:部分行道树与道路设施如高架桥、路灯、交通指示灯、指示牌、电车天线或公交站之间存在冲突。修剪阻碍道路设施的大规格枝条后,容易破坏行道树的形体架构,造成树木偏冠或冠高比过小。而道路行道树数量较多,养护工作量大,修剪后留一段枝柄、截口不平整、修剪枝条时扯脱树皮等现象较为普遍。部分道路行道树修剪周期长且单次修剪量大,容易形成较多愈合缓慢的大规格截口。

3 结论与讨论

调研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行道树修剪情况为中等偏良好,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修剪方法不合理导致树体架构较差,修剪截口愈合较慢和修剪量过大导致修剪后树木长势较差以及大枝修剪不规范等不足。总体来说,广州市这两类绿地修剪工作较以前已有较大进步,如前人在文献中提到的随意短截大枝、截掉中央主干明显树种的顶芽等现象[1]已得到较大改善。

城市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公共场所,对行道树的观赏、遮荫功能要求更高,通常选择红花羊蹄甲、大花紫薇等花大色艳的观花乔木或阴香、白兰等具芳香气味的树种作为行道树,以丰富游园的视觉和嗅觉体验。调查中,公园行道树修剪工作较道路行道树细致,修剪水平和效果也相对较好。在规划设计阶段,公园应根据道路宽度和树种生长特性确定合适的株距和树种,使得行道树的树冠和根系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日后频繁进行减缩树冠的修剪而减弱树木长势或破坏树形。在后期养护阶段,公园行道树的修剪工作比道路行道树更加细致化,修剪周期缩短保证园路行道树的景观和遮荫功能。建议定期对行道树进行塑形性修剪,调整树体结构,并在休眠期进行;定期进行生长期养护性修剪,清理杂枝,调整树势。同时,非主景区行道树也要定期巡查,及时排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枝条。

nlc202309032044

城市道路通常选择细叶榕、黄葛榕、非洲楝等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树种作为行道树,以迅速达到绿化效果。广州市为台风多发地区,出于安全考虑,石栗等枝条较脆的树种,近年来已很少作行道树。已栽植石栗的道路如广州起义路,在台风季节来临前应积极排除有安全隐患的枝条。调查中,道路行道树枝下高基本达到不阻碍过往交通的高度,且普遍长势较好,基本满足美化城市道路、保证行车和行人安全的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尽量选择树干通直、不容易在主干上形成等势分枝的树种,避免后期因截除其中一个等势枝而形成难以愈合的伤口。在新增道路设施如公交候车亭、交通指示牌等时,应事前勘察场地,尽量避免新增设施与行道树发生冲突。绿化施工阶段应保证苗木根系舒展和底土质量,避免选用已在主干上形成等势枝较大的苗木。栽植前对苗木进行合理修剪,并避免粗壮的枝条向着建筑或阻碍道路设施的方向。后期维护中,应定期巡查行道树生长情况,尽早识别和排除主干竞争枝以及即将遮挡或危及道路设施或建筑的枝条,避免后期修剪形成较大的截口。同时,上部枝条也要保证修剪到位。

城市绿化养护特别是行道树修剪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而又艰巨的任务。针对两类绿地行道树修剪中存在的问题,二者可结合自身立地条件和周边环境特征,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考虑后期养护的需要,在养护阶段因地制宜地改善修剪技术和计划。

参考文献:

[1]郭传启,杨伟儿.浅谈广州市城区行道树的修剪技术[J].广东园林,2006,28(2):52-55.

[2]黎彩敏,翁殊斐,庞瑞君.广州市园林绿地树木健康调查与评价[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6):8-13.

[3]香港发展局树木管理办事处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树木修剪的锦囊[EB/OL].http://www.trees.gov.hk/filemanager/content/attachments/DosandDontsInPruningFactSheet_chi.pdf,2010.9/ 2013.4.

[4]文寅.浅析广州市行道树引起的交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广东园林,2008,30(5):58-60.

[5] DB44/T268-2005,广东省《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S].

[6] DB440300/T 26-2003,深圳市《木本园林植物修剪技术规范》[S].

[7] 李庆卫.园林树木整形修剪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9.

[8] Dujesiefken D, Stobbe H. The Hamburg Tree Pruning System[J].Urban Forestry& Urban Greening,2002(1):1-8.

[9] Balasubramanian K.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ree-pruning methods and Polynomials for Cactus Graphs and Tre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Chemistry ,1990(4):89-102.

上一篇:红旗团支部评选规则下一篇:新老物业接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