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

2024-11-16

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共5篇)

1.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 篇一

《青蛙与蜻蜓》教案设计

一.听声看图,形象导入

1.听声音辨动物 师:(拍手)小朋友们,咱们来玩一个听声音猜动物的游戏好吗?嘘——谁来啦?

(点击猫叫声)生:猫叫声 师:小猫小猫怎么叫?(出示“喵喵”,辅以动作,调动情绪)生:小猫小猫喵喵喵。

师:再听(点击“喳喳”声)生:麻雀/小鸟(课件出示“喳喳”)师:再听(点击“呱呱”声)生:青蛙(课件出示“呱呱”)

师:你们的耳朵真尖。举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青蛙”这两个字。

青蛙在冬眠呢,咱们大声读两遍把它叫醒,(指向板书)读——。

2.看图识动物

师:你们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也一定会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瞧,这是谁?

(课件出示四种昆虫图片,再出示蚂蚁、蜘蛛、蝴蝶、蜻蜓等词语)

师:蜻蜓出来,请同学们晃起小脑袋书空跟老师写写“蜻蜓”这两个字。

蜻蜓也是益虫,是咱们的好友,跟它打打招呼吧,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与蜻蜓这首儿歌(板书),把题目读两遍,齐。

第一排:青蛙、呱呱、除害虫、稻田,第二排:蜻蜓、不吱声、好事情、湖面

师:你想积累的新词和老师的一样吗?下面请男生读拼音,女生读词语。(“好事情”指导读轻声读:指名1-2,全班)

师:把生字词找出来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就能够做到读通读顺,信吗?放声读读看。

(课件出示整首儿歌,生读)

师:感觉读通顺了没?掌声响起来,给自己的进步加油!

三.品读儿歌,发展语言

(一)学习第一节,随文识字

1.随文学“害”字(得字理)

师:小青蛙在忙什么呢?谁来读第一节,第一个是勇敢的(课件出示第一节)

(评读:你能读得这么流利,课前一定是认真预习了。老师喜欢主动学习的孩子。若学生读得不好,则要花点时间让他二次成功)

师:小青蛙在忙什么?大家说 生:除害虫(课件出示:“害”)

师:都说会观察的孩子会学习。“害”字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宝盖头、丰、口。

师:中国的汉字特别有意思。宝盖头代表的是房屋,家。三个横可以当成三把刀,竖代表舌头。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说,做人要从修炼嘴巴开始,如果说出不该说的话,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不但会给自己,甚至给家人带来伤害。咱们中国的汉字呀,特别有意思!字的意思就藏在字的形体里。

2.指导朗读(得方法)

师:除了害虫的青蛙心情怎样呢? 生:开心、快乐、高兴、喜悦、骄傲。师:好,你就是做好事的青蛙,请你读。(出示第一节)(生表情严肃可能性大)师:做了好事心里是快乐,脸上的表情应该是——?高兴,对,笑一笑,再读。

师:谁跟他比一比?谁来评价一下? 师(导法):把自己当做文中的角色去朗读,自然能读出感情来。(促读)小朋友们,二.初读儿歌,读通读顺

1.范读 师:青蛙与蜻蜓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请认真听读。

2.自由读儿歌

(课件出示整篇课文)

师:儿歌好听吗?想读吗?请拿出学习卡,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是自己读!读的时候只听到自己的读书声,不管别人的速度。读完后画出自己想积累的生字词,读一读。

3.认读新词,读通儿歌(课件结构化呈现新词:

你们都是做了好事情的小青蛙,一起读一读第一节吧。(生读)

师(小结):读得真有感情,说明你们已经学到了朗读的好方法。

3.关注范式,学习表达

师:课文是怎样把小青蛙“除害虫”写清楚的呢?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我问你答。

(课件出示范式)①范式表达

师:小青蛙,什么样?(小青蛙,)生:小青蛙,大眼睛。

师:小青蛙,怎么叫?(,)生:小青蛙,呱呱叫。

师:小青蛙,干什么。(我为)生:小青蛙,捉害虫。

师:小青蛙,是什么?(我是)生:小青蛙,是稻田小英雄。②仿创表达

师:除了青蛙,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能除害虫呢?(生反馈)

师:老师也带来了三个朋友。(课件:小燕子、小黄鹂、小杜鹃的图片)师:同学们,学着第一节的样子,选一种动物先自己说说,再说给同桌听。

(指名——导法——促说)师:(评):这位小诗人一口气说了四行:第一行说样子;第二行说声音;第三行说干什么,最后说是什么。课文的“样子”学到了。下一个小诗人谁来当?(1-2生)

师(小结):你们说得好,很会模仿!有效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师:前面我们学过,字义就藏在字形里。谁看出来了,“晴”什么意思?

生:太阳出来就是晴天。

(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师(迁移):谁能用形声字的知识,说说“静”字谁是声旁?谁是形旁?

生:青是声旁,争是形旁

师:对,青是声旁,争是形旁,不争不吵就是安静了。

2.汉字结构呈现(认识形声字)

①“靑”家族 师:蜻蜓还为我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出示“晴”“静”)都说会学习的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谁看出来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生:左右结构;都有“青”

师:课文中带有“青”的字还有几个,请用铅笔把它圈起来。比一比谁的眼睛亮。

(生找,反馈,课件演示)

师:读一读,从字的读音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字的读音都跟“青”的读音相近。师:跟汉字读音相关的偏旁,我们叫它 “声旁”。和声旁连在一起的“日、虫…”跟汉字的意思相关,我们叫它“形旁”,这样的汉字,我们们叫它“形声字”。

师:为了方便大家记住这些形声字,老师给它编个顺口溜(课件出示《青字歌》)我们一起来拍手读。

②“胡”家族

师:小蜻蜓在哪里捉害虫啊? 生:湖面(课件出示“湖面”)师:读两遍,齐。

师:“湖”是什么字?(形声字)“湖”的声旁是?

师:(出示“胡”字)你能试着给它加上其他偏旁成为新的形声字吗?

先让学生说(引导以组词的形式说出来,课件配合出示糊、葫、湖、瑚、蝴等字和图)

(遇难:老师给胡字加上不同的偏旁,你们能猜猜它的读音和意思吗?试试看。)

(二)学习第二节,认识形声字 1.理解“好事情”

师:青蛙在忙着除害虫,蜻蜓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师:哦,原来蜻蜓在做好事情,那它是在做什么样的好事情呢?猜猜看

师:你说(让两三个同学来猜)(哦、嗯,啊(采蜜),表露出很感兴趣、好奇的表情)

师:看,蜻蜓来了,你们猜对了呢?(课件出示,让蜻蜓进行自我介绍)

2.认识形声字 师(小结):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的特点来认字,是多认字、快认字的好办法。

四.读读,背背,写写

1.回读第二节

师:小蜻蜓与小青蛙不同,它做了好事情不吱声,谦虚的小蜻蜓一起来,轻轻地读读第二节。)(课件)

2.读整首儿歌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儿歌,你们不仅能有感情的读,还能当场背下来,真了不起!最让老师欣赏的是你们掌握了运用形声字认字的方法——认了一字带出一大串。掌声响起来,祝贺自己的成长。

不过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必须在课后去运用,才能长本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后去找找其他形声字认一认、串一串。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师:勤劳的小青蛙和小蜻蜓都在为人类捉害虫,真了不起。让我们来夸夸它们。青蛙与蜻蜓,一二起(课件全文)

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青蛙和蜻蜓的赞美。现在男生读第一节,当那呱呱叫的小青蛙,女生读第二节,当那不吱声的小蜻蜓。准备好了,男生开始。

3.背整首诗

师:现在能背诵吗?(能)会背的老师奖励你们站起来,带上动作和表情,美美地把课文背一遍。(生动作背)

4.写字

师:写字五部法温习一下

(课件:一看,二描,三仿,四比,五默)师:(出示“湖”)大家一起看,“湖”是左右结构的字,哪边大哪边小——左小右大。写的时候自然要写成——左窄右宽。

师:一看,看出结构比例大小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看出落在竖中线或横中线的关键笔画,瞧,第一个横要横在横中线上,竖钩要竖在竖中线上。看准了就可以动笔写了,咱们一起来,我在黑板上写,你们在书上描。

接着在田字格上面仿写一个字,写完后和书本比一比,看看差距在哪?比到心中有数,就可以默写了。

师:谁能照着“五步法”选其他一个生字写一写?

生(交流):选哪字,看出什么了?(评:你注意到到结构大小或你关注到关键笔)

师:开始动笔描、仿、比、默一个字。

五.回顾总结,拓展运用

作业:

1、抄写本课五个生字。

2、背诵课文。

3、找几组形声字认一认。

2.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 篇二

一株漂亮的红玫瑰, 因为自己是花园里最美丽的花朵而感到骄傲。不知从何时起, 红玫瑰旁边便一直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 以至于人们只能远远地欣赏玫瑰而不敢靠近它。红玫瑰非常生气, 命令青蛙立刻从它身旁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没过多久, 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 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 叶子和花都已经掉光了。青蛙问:“尊贵的红玫瑰, 你看起来很不好, 发生什么事了?”红玫瑰答道:“自从你走以后, 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 我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美丽了。”青蛙说:“当然了, 我在这里的时候帮你把虫子都吃光了, 你才成为花园里最美丽的花朵。”

红玫瑰自命清高, 认为青蛙蹲在花园里不仅一点用没有, 而且还影响了人们对自己的欣赏和赞美, 便毫不客气地呵斥青蛙快快离去。红玫瑰的这一举动, 不仅伤害了青蛙的自尊心, 而且也给自己带来了厄运。只有相互尊重, 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生活才会其乐融融, 明天才会更美好。

3.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 篇三

一、延伸

“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 渴了喝点山泉水。” (11自然段) 青蛙会渴成什么样?累成什么样?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 有的说:渴得喉咙直冒烟;有的说, 青蛙在登山中皮肤被石头蹭破了, 它咬着牙, 没有停, 继续向上登……

这一延伸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使得教学内容新鲜、生动而充满情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也积累了语言。加深了学生对青蛙登山过程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意识到,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克服各种困难。

课文描写到青蛙和松鼠跳完石阶, 到达了山顶, 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时戛然而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青蛙跟着松鼠历经千辛万苦地跳完了无数级台阶, 终于到达了山顶, 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请你想想, 它看到的大海会是怎样的呢?

生:无边无际的。

生:碧波荡漾, 烟波浩渺。

生:海边卷起层层浪花, 像老爷爷生气时翘起的胡须。

生:大海中的浪花一朵推着一朵翻滚着。

生:老师, 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才的情景, 叫“后浪推着前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 那么此时松鼠和青蛙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生:青蛙一定会说:“哇, 多美的大海呀!我最好不要走了, 就永远地留在这里吧。”

生:青蛙一定会说:“在这里造个房子吧, 以后就可以一出门就看到大海了!”

生:青蛙还会对松鼠说:“真是太感谢你了, 你让我明白了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一定能做到自己认为很困难的事情。”

这一延伸的目的是利用文中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帮助学生在说中理解品味, 体会语言的魅力, 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锻炼听说能力, 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 提高审美的情趣, 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悟理

两次对课文内容的延伸, 意在扩展教材容量, 使学生深深地领悟事例。因此, 在延伸的基础上, 学生思维开花时, 伺机提出问题, 升华他们的思想。

师:青蛙最终登上山顶, 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 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由于经过上文的延伸, 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因此, 回答起来热火朝天:

生:只要坚持不懈, 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要实现美好的愿望, 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的,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生:青蛙的成功验证了“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古话。

生:松鼠就像我们的老师, 用心地教育我们, 带领我们攀登科学的高峰, 和我们一起成长。

三、写话

为了把读写结合起来, 很好地巩固拓展延伸的思维升华效果, 我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 都羡慕不已, 也想去看看大海, 它们找到了青蛙, 发挥你的想象, 猜猜青蛙会对它们说点什么?

我鼓励学生拿起笔, 把自己当作文中的那只可爱的小青蛙, 把所想到的写下来, 内容长短不限 (二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写话兴趣的培养) 。

4.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 篇四

世界卫生组织的古特霍尔德及其同事, 在2003~2007年之间, 调查了美洲、欧洲、亚洲34个国家共72 845名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习惯, 发现无论是在富国或贫国, 大多数少年都没有适当的运动量。除在学校上课和在家温习功课外, 全球青少年每天还要花费至少三个小时观看电视节目、玩电脑游戏或上网闲聊。

在这项调查中, 研究员界定的适当运动量为:每天在健身课之外运动至少一小时, 一个星期有五天如此。研究发现, 只有1/4的少男和15%的少女, 在此标准下有足够的运动量。在活跃男少年排名中, 南美洲乌拉圭名列榜首, 有42%;非洲的赞比亚只有8%。印度的少女最活跃, 有37%达到推荐的运动水平;埃及最低, 只有4%。

5.青蛙与男孩教学设计 篇五

一、音乐游戏活动的由来

本活动灵感来源于绘本《999个青蛙兄弟》, 绘本故事里青蛙大哥遇到大猛蛇, 因为害怕被蛇吃掉, 拼命逃跑中无意间让蛇打了一个结, 而侥幸地逃过一劫。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以及青蛙与蛇的角色故事的冲突, 引起了我们音乐教研组的兴趣。于是, 我选取色彩明亮、节奏欢快的音乐歌曲《小青蛙》, 作为活动的主音乐, 开始了漫长的教研之旅, 不过, 在教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大猛蛇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畏惧害怕心理, 怎么办?在不断地反复教研中, 我们进行着各种尝试与调整。就如何在角色矛盾中缓解幼儿害怕心理我们想了很多点子。

二、音乐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在音乐活动教研过程中, 里面的每一个片段, 都反映着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 要求我们了解、分析每一次活动幼儿情绪变化的原因, 当幼儿害怕面对困难时, 我们该怎么做。

片段一:小班幼儿很开心的跟着老师伴着音乐的节奏扮演小青蛙, 当老师开始讲述青蛙碰上大蛇的故事片段时, 一名幼儿开始面露怯色, 随之伴着泪水, 哇哇大哭, 另外3名幼儿不知所措……

片段二:教师尝试着陪伴幼儿参加活动, 当大猛蛇出场的B段音乐播放时, 一名幼儿紧张地抱着老师, 不愿松开, 拉着老师不愿再次参加游戏……

片段三:请部分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与游戏, 在教师亲切引导下, 在家长的鼓励下, 孩子们在心理上虽然得到了安抚, 但是内心还是有点儿胆怯与害怕, 经过劝说, 最后勉强参加了游戏……

三、分析问题, 进行原因剖析

通过这几次教研活动, 我们察觉到了孩子们心理上遇到的害怕问题, 经过细心观察、发现, 总结出以下主要原因。

(一)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产生害怕心理, 跟音乐故事里的角色有关

该小班亲子音乐游戏《小青蛙与笨笨蛇》的背景, 是以日本作家木村研的《999个青蛙兄弟》一书为蓝本的, 在该书中, 作者所描绘的青蛙险些被大蛇吃掉。我们借鉴过来后, 在第一次教研过程中, 因为没有把大猛蛇加以美化和修饰, 赤裸裸地把这种小青蛙与大猛蛇“遭遇战”的场景展示在幼儿面前, 而让幼儿产生了害怕和畏惧的心理, 虽然最终青蛙战胜了大蛇, 但是年幼的孩子显然对大猛蛇心存畏惧, 面对绘本资源, 我们应当有取舍。

(二)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产生害怕心理, 与活动中背景音乐有关

通过反复教研发现, 音乐游戏中让孩子产生害怕甚至恐惧心理因素, 其实跟我们所运用的背景音乐有莫大的关系。音乐能启迪一个人的心灵, 同时也能渲染一种诧异的氛围, 如何在幼儿音乐游戏中成功运用它, 使恰当的背景音乐为音乐教研活动加分, 而不是减分, 那么, 背景音乐的甄选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次小班亲子音乐游戏《小青蛙与笨笨蛇》在B段音乐选取时, 我们发现了不恰当的地方。B段正是小青蛙遇到大猛蛇的段落, 而此时按照成人的思维, 就会选取相对比较惊悚, 能够渲染紧张氛围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活动气氛, 然而, 面对一群幼儿, 我们不能够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幼儿在面对“坏角色”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因此产生害怕, 部分幼儿在听到紧张音乐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无所适从。

(三)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产生害怕心理, 跟家人的呵护与老师的关爱有关

在小班亲子音乐游戏《小青蛙与笨笨蛇》教研活动进行到中期时, 教师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发挥亲子音乐活动优势, 让家长和幼儿愉悦地参与其中。在游戏过程中, 我们发现幼儿内心面对蛇和紧张的背景音乐还是有点胆怯与害怕, 不过, 有家人的鼓励和老师的引导, 幼儿在心理上得到了一定的安抚, 勉强参加了游戏。

四、分析原因, 整理经验

我们探讨了幼儿在实施音乐游戏过程中, 出现种种害怕心理, 跟故事角色、背景音乐的运用、人们的关爱等原因有关, 那么,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到这些原因的出现, 而使幼儿产生害怕心理呢?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 小班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出现害怕心理, 年龄特点是关键因素

小班 (3~4岁) 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 同时伴有婴儿的“残余”与幼儿期的成长痕迹。因此,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1.3岁幼儿易被情绪支配。他们容易激动, 且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 初次离开父母, 会表现的极为不安。这个时期, 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 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 在活动中如果一旦遇到困境或者是“危险”很容易产生害怕心理。

2.3岁幼儿爱模仿。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是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 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在音乐游戏中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 他们会主动地模仿里面的角色, 在模仿中同样有创造, 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二) 活动内容是影响幼儿产生害怕心理的因素之一

小班3岁左右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 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 这是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年龄特征的体现, 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 是他们的同类。所以不管在音乐游戏活动中选取什么样的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模式, 很容易把活动内容的物体“拟人化”, 这就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因此, 而在“青蛙与蛇”的音乐游戏中, 幼儿往往容易把自己置身在故事的角色中, 心理反应出害怕的幼儿, 很大程度上把自己想象成了故事中的青蛙。当青蛙遭遇危险时, 幼儿也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

(三) 教师组织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又是幼儿活动的指导者。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作为参与者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 主要的影响源包括教师的神态、语言、行为和情绪表达。在“青蛙和蛇”的音乐游戏中, B段教师用了以为能打动自己语言, 采用紧张、激烈的语调让故事情节更生动, 可在活动中却让幼儿过分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中。

五、实施对策

只有找准问题的关键, 分析原因, 治病才能对症下药。通过音乐游戏反复的教研活动, 发现小班幼儿有时还不能把游戏的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区分,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策略巧妙的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 把大猛蛇定位为笨笨蛇

在音乐游戏中, 我们有意把大猛蛇的“形象”进行了弱化, 使其变为可爱的笨笨蛇, 让孩子们看到笨笨蛇的可爱, 而不是大猛蛇的可怕。从心里上给幼儿安慰;从视觉上给幼儿一个良好的画面想象。因此在这项音乐游戏教研中, 我们的教研课题的题目就定位为《小青蛙与笨笨蛇》, 以这个为基调来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二) 恰当运用音乐游戏的背景音乐

1. 运用减法策略, 对音乐进行弱化。

小班亲子音乐游戏《小青蛙与笨笨蛇》的音乐结构为ABA, 原本B段音乐蛇的特效音乐气氛紧张, 同时节奏快、不规律。有家长和老师反映B段音乐氛围过于紧张。在与家长与教师们的反复教研后, 把节奏进行了调整, 对音效进行弱化。减轻了整个活动的音乐氛围。

2. 分层级的感知音乐, 进行活动。

教学节奏的把握, 是指老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的变化, 表现为教学进程快慢得宜, 教学方式动静相生, 教学疏密相间。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结构。

首先通过打招呼的方式让幼儿及家长感知A段音乐的基本节奏, 这里包括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之间的互动。其次, 在完整游戏时, 我们引导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之间的互动游戏。最后, 在游戏结束后, 我们全体一起在轻快的主旋律中与客人老师们说再见。

(三) 采用亲子活动模式, 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游戏引导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创设的游戏活动、采用专业的游戏手段、亲子游戏等多种引导方式。亲子互动, 能激发幼儿更大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 家长参与活动, 走到孩子的身边来, 他们的言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推动。活动中, 家长与幼儿在活动中彼此进行着心理支持, 彼此体验着亲子游戏的乐趣。活动后, 我们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 及时了解家长在活动中的感受, 抛出问题, 共同献计献策。

(四) 提供成功示范, 增强幼儿信心

在讲故事环节, 通过教师的成功表演, 给予幼儿心理鼓励, 通过表演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有利于在幼儿与家长“想办法”, 想出更多的好点子战胜“笨笨蛇”, 为幼儿在完整游戏时减轻压力, 增加自信心。

摘要: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 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下, 敏感、依赖、软弱等情形普遍存在。在幼儿园, 老师们对幼儿也是倍加呵护, 在活动、游戏过程中, 始终灌输着正面、积极、美好的东西。这样, 当困难来临时, 孩子们常常出现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 甚至逃避问题。这种状态对幼儿期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作用, 因此, 本文尝试着, 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 加入一些角色冲突, 运用策略来缓解幼儿活动中的害怕心理, 引导幼儿积极面对困难。

关键词:音乐游戏,亲子游戏,幼儿,害怕心理,面对困难

参考文献

[1]李丽.家园合作案例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2, (11) .

上一篇:tqm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下一篇:产品质量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