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共11篇)
1.《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篇一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1100字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
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
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
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从中我受益非浅。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2.《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篇二
一、促进个人发展知识和能力
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 离开了人的自身的发展, 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教育本身也就不会存在。因此, 在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中, 最为基础的是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 也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传授知识, 训练能力。在高等教育中人的多方面发展是在传授知识与训练能力的过程中进行的。
接受高等教育首先意味着个人知识量的增长与知识质的变化。知识量的增长体现在, 人们在大学的教育环境中, 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以较少的时间获得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知识, 获得的知识信息量之多是非学校环境的学习所不能企及的。知识质的变化体现在, 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之后, 个人的知识由原来的普通的、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变为以普通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科学知识, 形成个人具有明显专业倾向特征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中具有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方面知识的组合状况。一个人知识结构从接受普通教育时就开始逐渐成形, 而完善发展则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之中或过程之后, 只受过普通教育的人的知识结构是不完全的, 因为在其知识结构中绝大部分的知识是普通基础知识。接受高等教育, 则在普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科学知识。只有同时具备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知识结构才是完全的知识结构, 高等教育对于个人知识发展的价值不仅在于量, 更在于这种完全知识结构的形成。完全、良好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对于个人接受新知识、发现新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接受高等教育还意味着个人智力的迅速发展与能力的不断增长。智力发展与知识增加, 特别是与知识结构的形成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一般情况下, 知识增加、知识结构形成总是促进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这是因为知识也是思维活动的内容与工具, 没有知识, 或知之甚少, 是谈不上思维力及智力的提高的。现代教育, 包括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教育者从前人积累的无数知识与经验中, 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接受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经过精心加工、挑选编排的, 其中包含大量的促进智力发展的因素, 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智力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因此, 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知识量的增长与知识质的变化就已经促进了个人智力与能力的部分发展。
此外, 大学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活动,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许多富于启迪的思想, 等等, 都成为促进受教育者个人能力发展的有力因素。综合起来, 接受高等教育, 使个人能力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长足的增长:
第一, 学习能力。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 特别是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 个人形成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使得个人跨出校门、走上社会之后, 能不断有效地吸取新信息, 接受新知识。当今时代被人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可能会在走上社会若干年后失去效用, 而学校形成的学习能力则可以享用终身。
第二, 研究能力。高等教育除了给个人学习能力之外, 还培养个人的研究能力。这是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地方。研究能力, 究其本质, 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路线与方法。这种思维路线与方法是个人在知识领域有所发现、在实践领域有所创造的能力基础。大学教师富有逻辑性的讲演, 课堂、小组富有启发性的讨论, 实验室里的科学试验, 论文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等等, 都为个人研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 实践能力。一个人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之后, 终将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实践。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如何顺利完成由学校向社会, 由学习向实践的转换, 如何尽快适应实践的需要, 都与个体的实践能力的形成相关。实践能力就是能够迅速地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自如地应对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大学除了给个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之外, 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种与实践有关的教育活动为个人提前熟悉社会、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缩短走上社会的适应时间, 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
从人类发展的文明史来看, 无知与愚昧相伴, 知识与文明共生。人类由愚昧到文明的进化, 必然伴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类也就愈来愈脱离愚昧的状态, 在文明的进化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人类、国家、社会如此, 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教育程度的上升是个人文明素养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接受高等教育, 提高了个人的教育水平, 无疑构成促进个人文明素养提高的积极因素。此外, 大学教育的一些着重于熏陶人的气质, 陶冶人的情操, 培养人的品德, 训练人的行为的内容与方法, 使得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成为高等教育个人价值的主要部分。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 有些国家的大学曾经一度甚至以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作为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或主要目标。大学的存在也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上一部分人在文明修养方面的需要, 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 因此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 最典型的事例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大学在很长时期内都坚持大学的职责是实施通才教育, 而不是专门训练, 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教养的人, 而不是擅长某一专业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对大学毕业生来说, “具有教养, 比具有高深学说更为重要。” (1)
尽管在现代高等教育活动中, 这种极端的例子也许已不复存在, 但是, 高等教育的提高个人文明素养的价值并没有消失。许多国家实施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行为指导, 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在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素质中发挥很大作用的不仅是大学中设置的一些课程与安排的一些活动, 即显性的影响, 更有大学的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等一些看不见的潜在因素, 这被人们称为“隐性课程”。大学的精神氛围、校园文化与社会上其他一些机构的精神氛围与亚文化相比, 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求真、创造、高知识、高文明, 大学的精神氛围和校园文化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渗透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给个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较为深刻、较为持久的。
三、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
每一个社会, 都存在着由不同阶层或阶级、不同职业、不同价值观所决定的分层排列的社会地位。每一个个人由于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的限定, 均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上。在封闭的社会中, 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世袭的, 子承父业。在开放的社会中, 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断变动的, 这种变动不仅表现在个人可以不再继承前辈的社会地位, 还表现在人的一生中, 个人的社会地位也可以得到改变。在开放社会中, 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主要根据个人的教育水平、能力表现、对社会的贡献等因素决定。
在现代开放的社会中, 高等教育是影响个人社会地位改变的重要因素。首先, 高等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脱离父辈所从事的职业和地位。这种变动, 在社会学上称作异代变动。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 现代高等教育在大多数国家再也不是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弟的专利品, 有愈来愈多的社会其他阶层的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现代大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各种阶层。接受高等教育之后, 在大多数情况下, 个人即可进入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阶层。对于那些父辈从事体力劳动职业的个人来说, 这无疑发生了与父辈的职业、社会地位不同的变化。其次, 高等教育可以使一个人前后所从事的职业, 以及前后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改变。由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影响, 人们接受教育的观念与接受教育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小学———中学———大学———工作 (即先接受教育后参加工作) 的模式不再是唯一的接受教育模式。许多人采取了接受一段时间教育, 参加一段时间的工作, 然后再接受教育, 或者边工作、边接受教育多种模式。工作之后, 再接受高等教育, 获得高等教育文凭, 必然给个人转换职业、变动社会地位提供了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3.《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篇三
我们知道,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人才呢?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卢卡斯说,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什么?就是人才。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人才,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增长的真正动力。如今美国密西根大学行为科学家丹尼逊又把人才细分为七个层次:第一等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经常想出机智的方法解决问题,被认为是该部门最有创造性的人第二等善于用新的首创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提出很多好意见;第三等比一般人有较多的新意见,能提出一些费思索的问题,并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偶尔也提出有想象力的建议;第四等能发挥别人的见解,但他自己的见解却大多是陈旧和众所周知的;第五等在搞一项新工作时经常向同事讨教,并依靠别人的建议;第六等无明显的首创性,很少提供新见解,习惯于老一套的工作方法。第七等满足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方法老一套,不适时宜也不想修改。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显性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有才能,具有超过他人的才干和能力。至少在某一方面独具专长,胜过别人;有远见,至少在专长方面有远见卓识,对问题的了解比一般人深入;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独具一格。
不管是人才密集的美国还是人才极度欠缺的中国,人们对人才标准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必须要有胜过他人的专长,必须要有超人的智慧。同样他们都没有提及“全面发展”。因为事实上人才与“全面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像海伦·凯勒、霍金,你叫他们怎么全面发展?但是谁敢说他们不是人才?我国土生土长的80后的领军人物,最有争议的辍学少年韩寒。无论写作、唱歌、赛车,还是在网络博客上发生的种种事件,屡次都引起轰动。凭良心,谁又能说他不是人才?韩寒曾说:
“我看我也算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看我的品德,也没话说。我现在坐在这里也不像个弱智。初中时区里的一千米,一万米,我都是第一名。美劳更不用说了,我拍照片,画画,手工也都不错。(原话应该是这样的,朋友自己看了就知道了)反而那些门门课优秀的学生,你那个照相机给他(她),不一定能使。有些朋友的体育成绩就不用说了。”可见人才并不一定要全面发展,而在我国,有些真正全面发展的孩子,却得不到更深入的培养。每年高考,我国都有许多类似于韩寒这样真正有才华却迈不进高考大门的落榜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事实上国家一方面在提倡全面发展,而在高考制度方面又在执行单面发展。所谓单面发展,就是只认可,只发展学习这一面,只要能考试,门门功课考得好就算全面发展了,结果把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一架架杲头杲脑的“考试机器”。再这样下去可能不光是缺不缺人才的问题,而是缺不缺人的问题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课程是学生成长与发展体验的机会。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国家必修课程提供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针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求,开发学校课程对学生个性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必修课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加以浓缩,自主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比如创作与表演、手工与绘画、营养与健康、物理与生物趣味实验、图形计算与应用”、体育舞蹈、走进歌剧世界,汉字中的中国文化、传统风俗、历史人物评说、走近大家、个人投资理财入门、美术摄影等等。通过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更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教师引领,学生自由选择、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与研究”的发展模式的指导下,使得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一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为了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根据系统整体原理及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围绕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的目标,按照自主、互动、多元、生成、创新的教学理念,按照自主性、激励性、互动性、民主性、差异性的原则,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根据学生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学生鲜活的个性,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做到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
兴趣与个性是事业上真正成功者的最重要的品质。好的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长。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的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發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起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绩。”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中学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正确地加以引导、施加积极的影响不仅是可能的也是有效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正确地认识学生和科学培养学生的视角。智能的多样性体现了个体的差异,也使教育者从苛求孩子完美的目标模式下解放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才华,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当通过学生本人、家长、同学及教师等来了解学生的智能发展的表现,以判断学生的独特智能品质。endprint
学校里有特长的人越多,学生的个性特长越突出,将来社会上有专长的人才就越。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生特长,教育部门还要建立合理稳定的制度和措施,让每一个学生有资格和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欲求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切多实增加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选择空间。用一张试卷去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甚至几年,十几年的全部努力是很不公平的,也是很不科学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学生天赋才能的一种扼杀,是对人才的一种扼杀。
早在2008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国际教育大会,就提出了“全纳教育”的全新概念,其主要思想是:教育是一项人权,也是实现其他各项人权的基础;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体制不应该排斥任何人;人是有差异的,教育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应接纳所有的儿童,不论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或其他状况。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只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更应当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环境。而学生的发展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吸取,而应当是自我依据自己的兴趣、社会的需要判断、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所以学校应当提供更多让学生自己展示、思考的机会。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有对于学生终生发展的理性思考。要积极创造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制度与机制,重视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从更多的方面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个『生特质的考察,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平时的各类竞赛,才艺展示、学期末各种荣誉的评选以及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分类考察等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了多把丈量的尺子,量出每个学生的风采与精彩。在一个班集体中,肯定存在学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是不合理的,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进步了,就应当给予好评。这样他们才有成功感。如果硬要一个后进生达到尖子生的程度,就肯定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就需要建立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评价方法。同时在评价学生时,不仅仅看测验考试的分数,更看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情况,包括学生完成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不仅要看学科的总成绩,还要看看有无特长,不僅要看特长,还要看看品德修养,身体素质。总之,一定要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
4.《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篇四
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5.《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篇五
教育与人的发展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客观题均有涉及。中公教育教师考试专家陈婧为大家介绍一下教育与人的发展在我们的复习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备考。
教育与人的发展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个体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
同学们针对此部分内容需要做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备考。首先需要掌握五大规律具体表现,此处要做选择题的准备。在实际的教师招聘考试中,题干描述具体表现的内容让考生来判断属于哪个具体的规律。其次需要掌握每一规律所带来的教育启示,如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教学启示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在案例分析题中也常常会涉及到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点。此外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学原则有个紧密的联系,其中的顺序性、阶段性以及个别差异性分别对应着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此处同学们做选择题备考即可。主要是掌握不同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代表人物。如当问及“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属于()理论”,考生要判断出其描述的是内发论。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内外因角度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四大因素,即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进行划分。遗传与个体主观能动性为内部因素,环境与学校教育为外部因素。首先同学们要掌握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为什么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要做简答题的备考。其次需要掌握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选择题常考点。
6.《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 篇六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身体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学生的身体外形
身高、体重和体态的变化,是中学生发育的明显的外部特征之一。据调查,在青春期之前,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量平均每年为4、7cm、2、38公斤。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量平均每年为6、35㎝、4、62公斤。身高增长在7、8岁到l7、l8岁期间,最快是12、13岁到l4、l5岁左右。
中学生的身高、体重变化,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大约在11岁到l8岁结束,女孩比男孩发育早一年到两年、女孩从ll岁到l2岁开始步人成年人,男孩是从l2岁到l4岁。这要持续几年时间,直到男孩和女孩的发育达到同步。
在这个时期、男生的声音会变粗变猛,甲状软骨开始增大,有的男生甚至还长出了胡须;女生的声音则会变高,胸围增大。乳房开始慢慢的变的突出,皮下的脂肪开始增多,盆骨和臀围开始增大。
(二)、体内机能
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很不平衡,骨骼的增长比肌肉快,四肢的增长又比躯干快,因此少年的体形很像窄肩、扁胸、长腿的“豆芽菜”。心脏的发育跟不上各器官和系统的生长,所以青少年容易发生头晕、疲劳、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
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的握力、肺活量、血压、脉搏、体温、血红蛋白、红血球等生理标志性的因素都将逐渐的生长成熟。各种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和完善,为青春期的心理逐渐成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三)脑的发育
大脑的发育在量上没有显著的增长、因为儿童在l0岁以前脑重量已有成人的95%。但在质的方面则有较大进展,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日益明显。(同时存在片面性、固执性)(小学高年级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性的发育和成熟
中学生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这就是第二性征。这青春发育期,性激素的分泌促进男女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机能的成熟。
1、男生的第二性征及性成熟
男生的第二性征的发育,主要表现为喉结突起,音变粗,长有胡须和体毛,肌肉和骨骼发育坚实,体态显得魁梧。男生性的发育是在12岁左右,从睾丸的增大开始的,随着睾丸的发育,开始出现遗精,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l4到15岁左右。
2、女生的第二性征及性成熟
7.文化意识与人的发展 篇七
首先, 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既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又是文化建设实现其目的的关键一环。文化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 即个人的塑造。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人的教化和培养。而这一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僵硬的说教和灌输, 应当通过使人的文化意识觉醒而产生的自觉文化追求来达到。有了自觉的文化追求, 人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文化、创造文化, 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 文化意识既是人的文化追求的动因, 又是文化赖以发展的动因。一般来说, 由于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中, 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某些文化素养。然而, 这种文化素养如果不能上升到自觉状态, 人们就不会觉察到自己文化素质的局限或高低优劣, 也难以主动地有选择地去接受那些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优秀文化。需要指出的是, 文化不同于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外化形态, 是文化创造的成果, 其存在是静态的;而文化则是人富有创造性的动态的活动, 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动过程。而文化的生机和活力直接来自于人的自觉的文化意识。因此, 为了更有力地推进文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强化自己的文化意识。
其次,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树立自己是“文化人”的观念。文化人的观念是现代文化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来, 人是在文化的创造和学习的过程中成长的, 也只有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从本质上说, 人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文化存在物, 不是自然人而是文化人。现在, 一方面, 文化教育、大众传媒越来越普及, 另一方面,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文化创新和文化进步, 知识经济的兴起则对每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要求, 因此, 每个人都应当也有可能树立“文化人”的观念。只有树立文化人的观念, 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思想道德、情感信念、能力作为甚至命运, 并不取决于先天的遗传或出身, 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文化学习与创造, 从而激发自己的进取心和意志, 努力学习文化, 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既然文化本质上是“人化”, 那么, 树立“文化人”的观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意识到自己的类属性和主体, 积极地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发挥自己的生命力量,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正面的文化功能, 同时对人的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文化意识的自觉性, 在注意汲取市场经济正面的文化营养的同时, 警惕和消除其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以及商品生产中的分工合作、追求效率、节约成本、讲究科学、重视能力及管理等等, 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理性、树立能力观念。我们也应当看到, 市场经济文化意蕴的人文维度相对薄弱。许多人只有重视学习应用性、技术性专业, 而轻视基础理论和人文学科, 并且出现了一些人智商高而德商低、学历高而文化修养差的不良情况。过去人们讲“知书识礼”, 现在“知书”而“不识礼”的现象却相当普遍。这既说明了人文教育的欠缺和乏力, 也间接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人不仅把文化艺术商品化, 而且往往使文化商品流于媚俗和庸俗, 使其和物质性商品一道成为满足人的精神快餐。这不仅强化了人的非文化的生理本能, 而且于不知不觉中消解和人们的文化意识。为了辨识出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负面作用并加以限制, 我们就必须强化文化意识, 提高文化的鉴别和判断能力。
最后, 提高文化意识的自觉性, 是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从文化视角看, 中华民族的发展面临两大亟须解决的课题。一是如何对待世界文化的问题。既然开放的中国正在越来越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走向世界, 世界也在走向中国, 而且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互依性、共生性空前加强, 因此, 我们就务必理性地对待并汲取世界上最具人类普遍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并与我们已有的优秀文化融合起来, 任何从民族中心出发的情绪化争论都应当搁置。二是如何创造新的文化问题。既然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 并且与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整个文化密切相关, 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反思现有文化的缺陷或局限。例如我们现有的文化是否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却助长了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实用态度和霸权心态?而人类中心主义与民族沙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是否相通?同时, 随着人的器官移植、克隆技术、同性恋、安乐死等现象的出现, 人们传统的生命观念、伦理关系、道德法规受到很大挑战。所有的这些问题, 都迫切要求我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关系, 以更有理性、更富远见也更为通达和宽容的思想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 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新的生态文化和生命文化。
实践证明, 要切实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意识的自觉性, 从而推进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 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 坚持实践观点, 大力拓展文化交往。文化意识是文化实践的产物, 开放的跨文化的实践活动更容易使人们形成鲜明的文化意识。因此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实践, 扩展国内城乡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并特别注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交往。
第二, 重视精神文化, 进行所有人都是“文化人”的教育。文化意识是一种有理性的人文意识, “文化人”观念是一种人文观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东西方的精神文化尤其是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文化资源, 通过发掘弘扬自主、自律、仁爱、公正、敬业、廉耻等观念,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第三, 整合“显”文化与“隐”文化,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显”文化指的是以语言文字符号的形式存在的文化, “隐”文化指的是人的行为方式所体现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乃至对立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要害问题。今天, 这两种文化仍然存在着脱节和矛盾的现象, 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对高尚、高雅文化的追求。因此,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和监督各种规则的执行, 使国家公职人员言行一致、执法守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四, 人们的文化意识与他们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感受密切相关, 因而,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应当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辞海
8.教育与人的生存 篇八
[关键词]教育 存在 生存 生成
[作者简介]王双全(1962- ),男,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72-02
人是以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因此,人是以生物性的生命生存方式和灵性的生存方式而存在。无论是就个体或类而言,生存的基本准则在于通过改变或改造环境,或者通过改变或改造自身,不断适应变化中的环境。人类的生存不论是生命生存方式还是意义生存方式都离不开教育。达尔文早在1871年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指出,“那些低于人的动物,为了能在大大改变了的条件下生存下来,他们必须在身体结构方面起些变化,而人则不然,人在部分取得那些把它和低于它的动物区别开来的理智和道德能力之后,在体格方面通过自然选择或任何其他方法而发生变化的倾向就几乎停止了。从此,通过‘心理能力’,人能够‘用他的不再变化的身体来和不断变化中的宇宙取得和谐,而可以相安’。”人的这些心理能力的获得以及用不再变化的身体以应万变的世界,就在于人接受教育。受教育是人独有的,但长久以来,教育只关注其工具价值,把自身理解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工具。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人,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完全被忽略了。1996年4月,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存。由此,教育必须从关注社会向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转变。
一、现代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1.本质前定的人与本质生成中的人的统一。人首先被置于一种既定的关系之中,人在这既定的关系中积极活动。人既被设定,又不断冲出这种设定,不断地否定与超越自己,实现设定与超越设定的统一。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的本质是预先设定好的,人出生之后的整个人生历程,就是其预设本质的不断展现过程,人的发展是向着预定的轨迹不断发展的。但事实是人不仅仅是预设的,人更是生成的。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中指出,“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预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虽然本质与存在的关系不是像萨特所讲的那样绝对的隔离和对立,但至少是对人的绝对预设本质的瓦解。柏格森用“绵延的河流”表达生命的涌现和生成。《学会生存》将人看做是终身未完成的人。人从恒常的伊甸园步入到变动不居的尘世,人的本质在尘世的生活过程中展现出来,并随着变化的人生境遇不断生成新的品质。人的发展呈现丰富性,教育也从生成的视角关注人在生成中的复杂性。
2.人的存在是现实和超越现实的统一。传统理论认为教育是要传授客观永恒的真理,使年轻人适应未来的生活。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但真正关注人的教育,认为教育更应关注生活在当下境遇中的人,教育要教会个人在不违反其本真的状态下,真诚而幸福地生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这是对教育只为未来做准备思想的矫枉。教育不是为人的未来生活服务的,而是个人当下生活的呵护者。
人是一个历史的存在。人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旅程中穿梭,现在是过去的积淀,是现实化了的某种可能性;未来是人的永远的指向,但绝不能把现在只看成是通向未来的过渡环节,不能只以未来为目的而把现在当做手段。萨特认为,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的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要求:“(1)不是其所是,(2)是其所不是,(3)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而且“是一个必须同时在他所有尺度中存在的存在”。其中,第一個要求表明现在与过去的关系,意味着人的存在的历史性;第二个要求表明现在与将来的某种联系;第三个要求则表明在现在与将来的连接中,未来对现在的超越。萨特在其上述思想中蕴涵了人这一主体存在的过程性思想,而且人必须在所有的尺度中存在,人是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二、教育要实现人的生存能力的生成和发展
人的生存过程实际上是人的生存能力不断展现和完善的过程。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学会生存”之后,有些国家的政府咨询报告也呼吁“把培养下一代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人作为预设的实体存在,在他身上有可能留下人类世代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某种生理和心理基质,使他有可能接受和认同人类世代创造出来的文明,但人的预设实体只能为人学会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要使生存能力由潜在和预设变成现实,必须依赖教育。人出生时比任何动物都软弱和无力,但人这一看似先天的缺憾却带给了人巨大的发展可能性。人作为一类物种拥有着无比强劲的生存潜力,远非个人的生命有机体先天所能包括的。
从种系的生存来讲,通过教育,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一的自然界来讲,最初是自然选择机制,是人对自然的服从和敬畏。随着人类的生存能力的增强,人获得了主体地位,能够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将自然界转变为人的活动的对象性存在。这期间,正是教育帮助人类实现了自身的改造和创造活动,将自然界变成了人类改造后的第二自然。更重要的是,教育不仅使个人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在改善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运行状况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同样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类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应是其社会环境。人是社会的人,人需要在群体中、在人的世界里生存。对动物而言,生存过程是满足其生理需要的过程,而对人而言,生存过程则是一个人文过程,“动物直接利用外界现成的自然物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则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体,重新生产自己的需要对象,以自己的实践成果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实践是社会性的,因此人的需要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所以一般生物的生存过程直接表现为生命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虽然这些生命个体之间也发生联系,但这种联系也只限于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上。而人不仅要继承种类已习成的生存能力去面对外界,更要在人的世界中学会生存,因为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与他人、社会建立现实联系,创造和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
三、教育要实现人在更高层次上的自由生存
人应该是自由、自在和自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是自我决断和选择的主体。人既然是生成的,那么人的生成过程必然包含了太多的偶然性和不可控制力量,这恰恰也说明了人是自由的。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讲到,“如果存在确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着的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能够由自己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希望我的行为是处于我自己的理性或经过有意识思考的,而不是被外界的逼迫和诱惑,也不是出自自己的被蒙蔽和盲动。
但事实上人是不自由的。在现代社会,人的存在已经被机械化、标准化、普遍化,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在的人,虽然人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但这种选择的结果是茫然的。“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自我实现,如果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如果他从未意识到实现潜能这个问题,或者由于他害怕打破某些已经内化为他主观的一部分的规范——其实这些规范并不真正反映他,他无力去实现潜能,这时我们就不能说他是自由的。”在现实的生存境遇中,人受到了太多的控制和束缚。首先,人常常被剥夺享有自由的意识,有时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还可有这些自由,不给以启发任由他陷入自由的蒙蔽中,在麻痹中茫然或甘愿放弃了实现自己自由的权利。其次,人常常被剥夺享有自由的机会,比如,教育者事先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或者是生活方式,甚至强制将一种生活观或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不容有任何质疑,那么学生就沒有了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再次,人缺乏享有自由的能力。享有自由的能力是与责任紧密联系的,只有负责任的自由选择才可能是真的自由,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存在和自己将要成为的样子负责,而且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教育不仅要还人以自由之身,更重要的要使人在责任的前提下,实现更高层次的自由,真正获得自在的存在。
首先,不能把自由看成是无节制的自我张扬。无节制的自我张扬必定会导致人欲望的膨胀,将周围的一切看做是自己的猎取对象。在人类历史上,人是万物的主宰,在给人类带来无上荣誉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核战争的威胁、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匮乏,等等。因此,无节制的自由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过度占有,甚至表现出精神上道德的沦丧。
其次,教育要培养人类实现自由的能力。人的自由意识必须觉醒,并积极地争取自由,付诸于实际行动中。人想要自由,不单单是对外部世界提出了一种诉求,更是对自我内在能力的一种检验。突破外界对自我的束缚和羁绊,甚至是重重障碍,顺利地达到预想的彼岸,实现对自我的突破。
再次,教育要实现人的自由。并不是说,完全对各种制度和规范的否定。需要理清的是,制度和规范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能为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提供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追求所向往的生活所必需的正当的保障和社会条件。所以,必须接纳规范和制度,否则,自由本身就能摧毁自由,而且摧毁一切人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四、教育的最终意义是人的幸福生活
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只见事实的实证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实证科学证实在原则上排除了在我们这个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真正的教育要探讨人的生存意义和对价值的追求,使教育过程成为人生命的意义不断生成和展现的过程。人的生存过程以及最终的生存理想实质上总是试图超越当下的存在状态去追求更加真实、更有价值、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人总是试图去摆脱当前的依附和束缚,总是向往更高境界的自由。而教育就是要教给人获得更高境界自由的能力,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能力。只有教育,才能使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生活的福祉。
[参考文献]
[1](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潘光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8.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37.
[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95.
[4]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01.
[5](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达巍,王琛,宋念申.消极自由有什么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3.
9.教育与人的幸福 篇九
摘要:何谓教育?首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
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
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
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何谓幸福?幸福即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
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在我看来,教育如果无法使人获得幸福的感觉,那么就不能算得上是好的教育。换句话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
好,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但这一切都应该是给人以幸福感的。所以
教育与幸福之间必然应存在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幸福,教育,联系
在如今全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受到社
会各界的关注。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味的重视强调知识教育的方式早已过
时,只有学生能在各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
正意义上的教育,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以及获得幸福感。如果他们单
纯学习知识,只为了教育的要求而忽略了自身的需要,那么必然这样的教育是
失败的。之所以中国现在的教育存在众多弊端,一则是教育模式出现了问题,二则是教育目的被完全忽视了,人们都知道教育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教育
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忽视了教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诚然,幸福并不
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但是幸福却是教育的一个核心目的。没有人活着是希望自
己过的不幸福的。
一、幸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幸福与教育存在本质的联系: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二是教育
应该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出必要的准备。亦即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系是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
1.幸福需要教育
幸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学
生要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外,还应该包括创造幸福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和
创造幸福的能力,是构成人的幸福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提升追求幸福的水
平,就是要提升人的感知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追
求幸福的过程理解为创造 幸福与感知幸福的统一。学生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
造幸福的价值所在。
2.教育需要幸福
在很大程度上说,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教会受教育者学会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会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我们说,教育
需要幸福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充满幸福的过
程。
二、幸福教育的途径
在当代,许多孩子生活在幸福缺失,幸福匮乏的校园生活中,滥用毒品、校园暴力、应试教育、学业压力、社会公正遭到践踏,生态环境恶化等,无不危机着学生的幸福生活。为孩子找回幸福,重建幸福的学校生活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所以当代教师任重而道远。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又不是那种直接、单纯教授知识的教育。因此内尔诺丁斯指出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是为了幸福、面向幸福的教育。他提到幸福教育从以下几点出发:
1、理解(教育的使命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令人羡慕的才能,自我理解能力,健全品格,一系列鉴赏能力和不断学习充满热情的人”,因此教育就有义务要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一些困惑和不解,以此来是学生获得理智的判断)
2、关怀(教育的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能力和人性中的关怀品质。在教育事业中,去帮助学生关怀身边存在的事物比让学生去追求不可及的东西,更加有助于构建幸福教育事业。)
3、育德(即我们所理解的德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培养起美好的品德,以期获得良好的人格品行。育德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试想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该如何在社会立足,又如何通向幸福之路)
4、暴露式学习(所谓“暴露”,是指那种与高压强迫学生去学习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相对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策略是:教师教师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接近那些学习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暴露式学习讲求自燃性,自主性和挑战性。当然此处的暴露并非是一个漫无目的的选择过程,而是相对于传统强迫学习而言,有较大自主选择空间的学习方式)„„
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种享受,更是学生的一种享受。就学生而言,他们相对于教师有一种受动性,这种受动性并不是对外力无奈的忍受,相反是学生对教育的积极享受。一方面,学习作为一种人的天性,天然具有一种趋向真善美的冲动,即对真善美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学习对象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自我欣赏 的最好媒体。学生对教育的享受,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 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与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与创新的精神。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幸福是一种追求状态,是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人必须为追求真正的幸福而努力,必须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下,理解幸 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只能依赖主体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教育的引导作用。而这正是我们教育能够有所作为的空间。还孩子们幸福,树立其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其良好的幸福品质,发展其卓越的幸福能力,自主创造美好人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是必须的,幸福是需要的。既然两者我们都同时在追求,那么就应该清楚地知道,怎样的教育能使我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而我们自身也要学会满足,因为幸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很多人不幸福的根源是他们不会满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自身约束自己,学会满足,我们的幸福感才会提升。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龙宝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卢梭:《爱弥尔》(下),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76页
[3]杜卡斯:《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出版社1980年版
[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10.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十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正如 在《娱乐至死》里提出的那样: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知。媒介不仅仅使人们获得了信息,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朝着大众媒介时代更深的前进,对于种种生活中须臾不离的媒介工具,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媒介多元化发展,网络兴起,四通八达的社交工具使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愈来愈发达的媒介给了我们每人千里眼,顺风耳,和一个扩音筒。如果我们愿意,每个人都有十五秒钟闻名全球。可是,另一方面,媒介给了我们更灵敏的双耳和眼睛的同时,也用爆炸式的信息开始了一轮轮轰炸,我们就像颠簸在信息的海洋上,是扬帆远航还是被风暴卷走溺毙,全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超高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政治民主
经济
文化
一,人类的传媒历史
自从有历史以来,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
在书写工具以及文字尚未发展完全的时候,人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那些在特定距离之外的人,也就是说,在原始的传播环境下,当传播媒介只限于口耳相传的时,人们对社会的大部分认知来源于自己周边的那些人。而认知的内容也只限于所能接触的生产资料。信息的持久性和传播宽度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媒介对于人的塑造力也只在微乎其微的程度,人类社会更多表现的还是当传播方式尚未发展健全的蒙昧和混沌。
然后,就像上帝吩咐说要有光一样,文字出现了,人类走出了蒙昧时代(虽然这时我们离清醒还远得很)。亚里士多德说过,文字就像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你一旦写下来,它就自己飘走了,并向那些你可能完全想不到的人四处展示。然而,在中世纪,真正懂得文字的人并不多,人们还是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信息,可是比之以前已经有了不同,他们认知的源头来自于书籍。
如果说在原始传播时代和手抄时代,媒介的发展还刚是萌芽,那么k在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时代,它已经迅速发展壮大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从一开始的电报,电话,到现在的手机和网络,人类已经登上传播媒介的高峰,就像距离限制不了电波一样,距离再也限制不了人类的交流。整个世界在通讯手段的飞速进步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
二,大众传媒时代的欣喜与焦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社会,如清水几太郎所说,是一个“COPY支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日趋发达、信息被大量生产并被大量且无差别的提供给社会大众。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所能够了解并愿意了解的社会环境变的越来越大,可是,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精力去往事件发生地了解实情。于是媒体就充当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就像一个剪贴板,一方面,Ctrl+C,把世界各地的信息搜集并保存,另一方面,Ctrl+V,把保存的信息倾倒给受众。可是,拷贝毕竟不是实物本身,即是媒体再怎么标榜自身的客观,受众从媒体里得到的永远是二手信息并且无法将拷贝品同实物相对照,只能将其作为实物的替代品。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1.媒介与政治民主。
毫无疑问,媒介一定程度上使人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关心一些更形而上的,抽象的东西,从而使一个人的世界观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现实生活而趋于远大和宏观。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农夫可能在种地之余考虑如何收复国土,一个学生可能在学习之余关心人权和政治民主。这在一个没有发达的媒体,阶级之间固步自封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正如某些网友所调侃的,每天早上起床在卫生间刷微博的过程,其伟大程度堪比古代君王早朝:看见官员不做为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敦促其向善;看见我国领土被侵犯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夷族人的鄙视;看见豆腐渣工程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各族人民能安居乐业的伟大向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有力的实践,究其根本原因,是媒体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信息,并提供了把我们自己的声音扩散出去的途径。因此,在某一方面来说,媒介即话语权。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在 1996 年,大约有2100 万的美国人(占当时达到投票年龄人口数量的 12﹪,达到投票年龄的互联网用户的 50%以上)从网络上得到了有关政治和政策方面的新闻。大约有700 万人使用互联网或者商业的在线网络服务获得关于总统选举的相关消息。大约3﹪的选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总统选举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g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传播媒介在当代整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角色得到普遍的关注,各种传播平台成为政党争夺人心的战场和执政者阐述政策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而由于新闻媒体对政府和权力的监督作用,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传媒被普遍视为政治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中立的旁观者。大众传媒演变成选举的工具、政党制度的削弱者、政治行为的塑造者和公民的教育手段。媒介能够促进民主,曾经有句谚语:“不怕上告,就怕见报”。充分说明了媒体的监督作用。纵观我们现代的新闻事件,有不少腐败就是因为公民对于权利的监督而揭发出来的,只有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时候,公民的民主自由才能得到保障。
媒介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在经济社会,媒介也有其自身的经济追求,对盈利的需要很容易让媒介失去它自身的公平和客观。同时,那些传播性极强的媒介也容易被某个经济集团所操控,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对于民众而言,媒介一旦失去其客观的立场,也就失去了价值。其从这个层面来讲,客观正义的传播媒介的塑造迫在眉睫,否则,媒介就成为为强权辩护的工具和蒙蔽人心的凶器,更能够导致对媒介的不信任,和信息恐慌。媒体的言论自由对于一个集权型的政府更难能可贵。2.媒介与日常生活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曾经这样介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各种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7个小时出于开机状态„„
大众传播对现代人体现了一种“有用性”,实际上,大众传播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大众媒介使我们了解在过去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有机会了解的事物。在我们自家小小的沙发上,只要对着电视屏幕,上可以了解宇宙和太空,下可以了解海洋和山川。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方圆几公里之内的邻里之间,而开始变得广阔深远。媒介,也使娱乐脱离了那些集体协作的性质,而变得更有封闭性。即是是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有各种媒介,我们也能从一个虚拟的人那儿获得陪伴,看一档娱乐节目而觉得快乐。
从消极的方面讲,媒介让我们变得更自我为中心,更孤独,更浅薄。这些在现代媒介环绕下长大的孩子们,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看电视时,广告让人们从一档节目调到另一档节目,觉得每个都不会那么有趣。并且,因为手机的存在,它意味着你不得不面临着随时随地被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打断的风险,并且,在你处理完这件事时,你已完全想不起来本来要做的是什么。尼尔波茨曼说过:相对于电视,阅读需要更集中的精力,更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更好的想象力。它也能培养出这些能力,而现在面临各种更具吸引力和娱乐性的传播媒介,阅读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这也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浅薄。
三,提高媒介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gy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象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概而言之,即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要提高媒介素养,我们要:
1.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培养其对媒介信息的解码能力和影响。
要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让受众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产品的制作流程,了解不同媒介的经营模式,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重新审视媒介信息的特质,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具备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解码、综合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影响和促进媒介维护信息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才能对电视、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促进媒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帮助受众认识的媒介信息的属性要使受众明了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明白媒介是如何利用这些规则在政、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制造神话的。明了节目时段、内容编排、收视率、广告对象等是如何抓取眼球的。
首先,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拷贝,而是经过刻意筛选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因素相互融会、碰撞的结果。其次,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介的技术特征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决定了信息的形态、性质。
再者,媒介在上层建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媒介信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传递着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3.引导受众正确欣赏、评析媒介产品,树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要使受众能科学、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 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潮,开启思维的过滤器,不盲目相信或采用而是从中发掘出对己或对社会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4.提升媒介道德水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11.企业文化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主体性;经济人;道德人;人格
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中物质产品的增加和精神产品的创造,都是由于它们是人的发展所必须的而获得“财富”的价值和意义。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的发展决不是个人生命的保持和延续,而是作为“文化动物”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优化、提升和超越,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企业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比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也更有意义。
一、企业文化能够全面提升人的主体性意识
市场经济是主体性经济,是人本经济。在经济运行中激发人的主体性意识和提升人的主体性地位对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对人的人格独立性、主体自主性等人性的内在规定的认可和尊重。企业文化尤其凸显和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且系统地确定人的主体性的全维度存在。主体性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或层次构成:主体的需要性、主体的精神性和主体的实践性,这三个子系统或层次相互依存、相互促动,不可分割。企业文化恰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三个层次。
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需要性、精神性、实践性统一的整体,可以概括为“我性”,通过“从我出发”、“承认我”、“服务于我”、“满足我”到最终“实现我”,这个过程正是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内在意含。因此,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背景下系统全面提升人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我性”的不断升华。
同时,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还能防止人们主体意识的极端化。在现代性进程中,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其主体性意识日益觉醒,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然而,个体的主体意识是一种在自我与他人社会两极分离对立的范式中确证自我、追求自我利益的价值意识。当人们第一次通过日常生活感受到自己拥有了自由权利,第一次自觉意识到自己应当拥有个人的自由权利时,往往以为自由就是无规定的为所欲为,为了自我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把道德要求、伦理规范、承诺信誉均置之度外。而企业文化正是在提升个体主体意识、尊重个人主体性的前提下重塑个体的集体责任意识,并在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中确认个体的主体意识。
二、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培养人的一种归属感和集体责任感
现代市场经济使整个社会共同体瓦解成了一个人们追求各自利益的竞技场,个人完全蜕变为一种脱离社会规定的“无标准自我”,这种“自我”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其他“自我”中才能成为“自我”,离开群体的存在,“自我”不过是一个毫无根据的幽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是血缘家庭,“家”是个体的归宿,在家内人是安全的,人与人之间是和谐、亲密的,是可以互相依赖的。个人从“家”中的独立与解放,是现代性进程借助于市场经济力量造就的最伟大的社会成就之一,人们不得不走出“家”门。市场经济社会中另一个主要的、基本的社会单元是企业,然而,在企业与个人,企业内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一种类似“家”与“家人”的关系?能完成这一使命的不是社会的法律法规,也不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能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把企业营造成一个没有血缘纽带的“家”,能把个体不同的价值理念联系起来,培植一种共同的意志。在这样一个团体中,个人是可以重新获得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同时,企业文化所蕴涵的内在道德律令会使个体意识到,既然生活在群体中,个人就不应该以自我私人的价值作为唯一的价值,而应该追求群体共同的善或共同的美德。这使人树立起一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同时,这也是个体走出“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升华。
三、企业文化利于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整合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构建的基础,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经济关系的人格化。“道德人”也是一种理论抽象,是人的道德活动的人格化。
事实上,经济与道德是统一的。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离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经济无从发展。同时,道德又以经济为基础,否则道德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这种经济与道德的统一性客观要求人的两种属性,即经济属性与道德属性在人格层面上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在人们思维中的统一,是在人的文化形态上的统一。而能够把人的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的是企业文化,它首先尊重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又引导个体以实现群体目标为己任,也就是说,它既引导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又引导人们追求社会利益;它既提倡物质利益的追求,又提倡精神利益的追求;它促使人们追求自身权利的同时,又促使人们履行义务,从而促成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企业文化在生产实践中促进了经济人与道德人这两种人的基本属性的统一与融合,它使人既注重物性又注重德性,从而促进了人在物质机体层面和精神价值层面的全面发展。
四、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摆脱特定历史时期的“存在的孤独”[1]境况
在社会转型时期,基于共同文化道德信仰基础而形成的人际承认信赖关系解体,人们便陷入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地。个人虽然获得了自身独立与自由,但个体在“家”及周围生活世界的和谐状态被毁灭,周围的一切成为“非我”的他在,在“家”的稳定安全感为偶遇的一次性交往中的不确定性所替代。原先依赖血缘情感与内在信仰所维系的承认接纳信任关系,为现在依托外在契约合同与强制约束所取代。人们获得独立自由的同时失掉了情感的可信赖性、行为的可依赖性和交往的可期待性。这就是萨特所说的“存在的孤独”、人是被抛到自由中来的境况。这种孤独是无对话、无依托、无所信赖的本体论孤独。现代性社会工具理性的高度发达、消费主义的日益刺激,又不断地强化了这种存在的孤独。在对物的无限贪求中,生命的价值关切、高尚的存在意义、社会伦理的规范要求、人格的完善等都悄然崩塌,唯一可信赖的就是物的现实确定性。因此,人在现代性进程中不断被异化、物化。
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个人活动及其所构成的集体活动(特别是精神活动)创造出并使个体的人在其中运行的“关系场”。笔者认为能够与这一描述相匹配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作用,在信用社会中,人们相互尊重、相互依赖,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人—我、社会—个人一体中合理把握自身的存在,以一种共在共生的价值精神作为生命灵魂。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有保障的,而信任就是存在的不孤独。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性的升华,能够促使人们道德观念的内化,包括对人生的信念;对生命意义的正面理解;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存在意义的重新勘定。总体上说是使人摆脱灵魂的孤独。可见,企业文化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及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重塑,能够使人摆脱目前我国特定的过渡时期存在的外在的“存在的孤独”及内在的“生存的孤立”境况。
五、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高素质人格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宗旨,它与人格塑造有着内在的联系。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载体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活跃的细胞,蕴涵于其中的企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其核心就是对人的重视,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这种管理理念本身就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及其员工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的观念化,来源于员工对个人和企业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认同感,是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共享价值观能使企业建立一个合作信任、友爱团结和奋进的企业文化环境,它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特别注重满足其精神需求,赋予了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使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企业价值观的建立还培植了员工的个性意识、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从而使员工的个性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
其次,企业精神提供了一种高昂的、充满进取精神与活力的精神氛围,为员工人格的升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它激励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能够催人奋进,使人不甘平庸落后。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能极大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主体人格得到升华。
再次,企业道德规范的培养强化了人们的道德精神和责任意识。良好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人们崇尚理想和情操的道德人格,使人树立起严肃的道德责任感,能主动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成为高度自律的人。
最后,企业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员工追求高层次人格的实现。企业文化所创设的平等、民主、人人受到尊重的气氛,能够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主动自觉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做出贡献。良好的文化氛围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够减少内耗,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在温馨、融洽的环境中享受到工作和创造的张力与乐趣。
此外,提高综合素质的全员培训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格的独立和完善,最根本的一点是使人不断获得能力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一方面注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又重视提高人的能力素质,从而为全面塑造人格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及共同的精神信念、共同的道德准则也提供了一种范式,从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饥思食、寒思衣等是人的自然属性。人作为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然属性也可以不断社会化。人的两种属性决定了人的需要、动机和意志等,个体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使人性不断升华。然而,人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这说明人性是可以引导和转化的。而对人性的引导是一个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是一个包括物质需要的满足、文化素养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力的作用逐渐凸显。企业文化则是把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统一起来的关结点,因而企业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能起到极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夏耕,余源培.一个“孤独”者对自由的探索——萨特的《存在与虚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5—3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57.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教育机智读书心得08-31
幸福与教育读书心得10-07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有感10-24
心理健康教育读书心得07-05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免费07-28
家庭教育读书心得二10-12
读《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1-19
二年级爱的教育读书心得09-10
读书心得之教育从爱开始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