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2024-06-20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精选8篇)

1.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一

大学生网购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摘 要:本文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互联网“问卷星”平台向南京理工大学的化工学院、电光学院、机械学院、外语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的同学发放问卷,实际发放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高达90%以上,具有统计意义。回收问卷后,笔者对数据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并从具体到抽象分析当下大学生网购的现状、心理特征及消费行为,并对其网购行为提出规范化、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心理;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53-02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网民的数量呈“雪崩式”增长,网络媒介和网络营销手段不断地发展和成熟,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也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网络购物已然成为当今社会购物的一种时尚。相比较中国的网民年龄分布,网购用户相对较为年轻,30岁及以下的网民约占59%,而各网购网站的用户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近60%~70%。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这组数据构成中,18岁至24岁的网购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48.4%。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群体将成为未来网购最具潜力的消费主体,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购物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一、大学生网购的现状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使得网络购物这种兼具实用型和时尚型的购物方式迅速被其所接受并风靡校园。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 953万人,增长率为19.7%;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通过对网购用户的学历调查,本科学历者占有率达35.9%,大专学历和大专以下学历者的占有率分别为25.7%和23.7%。

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各学院22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经常网购的学生比率达73%之高(详见表1),且许多没有网购经历的学生表示其今后很有可能会尝试网络购物这一新型快捷的购物方式,该比例在近几年应呈上升趋势。

二、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和动机

(一)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1.求廉求便的心理

无论是传统购物还是网络购物,商品价格都是影响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虽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其消费来源还主要在于父母,这就决定了其消费水平不会很高。所以,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相对实惠的消费方式是其首要选择。图1的结果显示,有网购经历的被调查学生中有68.1%是受到了价格的影响。网络购物在总体上比传统购物更具有实惠廉价的优势,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除了价格这一影响因素以外,购买的便利性对于大学生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地域发展来看,许多校园新区大都建立在远离城市中心商业区的靠近农村的较偏远地带,而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在一般的校园范围之内。相对于去城市商业区购买所花费的成本,大学生们更青睐于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网络消费平台。

2.个性、追求品质的心理

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正处于个性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年龄成长阶段,在心理意识上逐渐走向独立,他们有着较强的求胜心理和表现心理,渴望做人群之中的焦点,形成优越感,以获得周围人的尊重和羡慕。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更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会选购一些具有鲜明奇特特点的商品。

不仅如此,如今的大学校园早已告别了“寒窗时代”,许多大学生表现出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的生活的强烈需要。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其余的生活费用的支出则会表现在对于服装、零食、娱乐、休闲、旅游等享受层次的消费购物上。而且,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更多的是在考虑这件商品的使用价值而非商品形式。

3.从众、求乐趣心理

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在现实生活消费的过程中较为普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很难摆脱从众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经常会受到网站广告、网上搜索、同学朋友介绍等信息的影响而做出从众的网上购物行为。此外,大学校园人口相对密集,使得大学生易受消费趋同心理的影响。

其次,网络上所陈列的商品的多样化、全面化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信息,几乎能够涵盖各个领域,从新产品到二手产品的信息应有尽有,而且提供了多种比较和选择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之下,消费者购物的多重选择性和乐趣性得以满足和体现。在许多大学生的眼里,网购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购买行为,它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充满乐趣的享受方式。

(二)没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在被调查的223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参与过网购且有较大部分表示自己经常网购,而4%的同学则表示其从未进行过网购。在这其中,因为不熟悉操作流程而不愿网购的比例极少,恰恰相反,大多数人是因为“担心”而不愿网购。这在不信任问卷调查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如图2所示,高达95.7%的学生担心商品质量问题;有37%的人表现出对商家的不信任,害怕上当受骗;33.3%的人担心售后服务不完善,缺乏保障;14.8%的人担心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害怕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大学生为了规避上述风险,放弃了网络购物的方式。尽管这其中有绝大多数人仍然有网购愿望,但仍心存顾虑。

三、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一)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但具有一定倾向性

大学生本身具有的鲜明个性和广泛的爱好使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购买需求和欲望。经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商品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例如服装饰品、电子科技、生活用品、皮具箱包、美容护肤、虚拟产品、教辅书籍、美食旅游等。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消费结构仍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以购买服装饰品、教辅书籍为主。服装饰品是生活的必需品,且网络上的服装紧跟潮流,价格往往比实体店优惠许多,这对于追求时尚但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网购书籍也占较大的比重。许多学生想在大学毕业后进行考研或考取工作单位,他们对书籍的需求量大且类别不一,网购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而食品类在网购中却得到了较少人的关注,因为一般食品类在价格与及时性上与传统购物相比优势相对不明显,甚至没有优势。

另外,大学生对于网站品牌的选择也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其一般倾向于知名度高、商品质量好的专业购物网站进行网购。从图3看出,接受调查的90%以上的有网购经历的人表示曾在淘宝网上购物,因为它知名度较高且商品质量相对较好,售后服务有保障。

(二)消费频率高,但多为小额商品

由于大学生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他们热爱科技,善于通过网络获取资讯,利用网络给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网购的频率相对较高。图4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网购的次数在增加,37%的学生没有变化,只有很少部分的学生年网购次数在减少。这说明了网络购物这种购物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程度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并没有步入社会,大多数没有独立赚钱的能力,部分学生虽在课余从事兼职,但收入毕竟有限。大学生群体的该特点决定了其很少有一次性的大的消费支出,恰恰相反,他们所购买的商品多局限于价格便宜、物美价廉的小额商品。并且,由于其充裕的课余时间和购物习惯,他们对小额商品重复购买的概率较大。从图5可以看出,大学生一次性购物选择的商品价格区间,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其选择的商品一般不是很贵,基本在200元以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的商品价格在100元以内,只有7%左右的学生选择产品较贵。

(三)感性消费多于理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而90后有着与70后、80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消费方式。虽说到了独立的年龄,但没有正式步入社会的他们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自身性情不稳定,消费行为更易于受到情感的支配,更注重感官的满足。较强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于各类感兴趣的商品保持高度的关注,自制力较差,进而盲目地进行购买决策。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购买的商品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的,购买之后便束之高阁。这也体现出大学生相对于其他较成熟的消费群体来说,目的性不强且更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

四、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规范性建议

现如今,网购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未健全。对于民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提出的可行性较强的建议,有关部门应虚心听取,加以分析研究,并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适应性、科学性的修正。可考虑制定并出台专门的电子商务法,有针对性地对网购行为做出调整,从而引导大学生更好、更健康地网络购物。

从家庭的角度来讲,父母对儿女的良好消费观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需关注子女的消费状况,了解子女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性,并通过定期沟通与交流,分析其存在的消费问题,及时指出与纠正其中不良的消费行为。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结合实际情况,除了开设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购物的知识,提高网络购物的技能和抵御网络购物风险能力,做到能并且会保护自己网络购物的权益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指导学生们进行理性的网络购物。当然校园网络视频、校内网络电视、校刊校报、校园宣传栏等媒介等都是很好的引导平台。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讲,网络购物也是大学生群体中时尚、流行的一种生活本领。因此,如何学会理性购物,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培养一定的理财观念,对“90后”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要求。这就要求他们能树立正确的消费动机,在面对各种网络促销的诱惑时,能加强自我约束能力,提升自控能力,掌握好网购频率和次数,减少冲动购买。

五、结束语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并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其在网络购物产业发展之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在网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网上销售的商品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科学理性地使用金钱,避免过度情绪性消费以及是否敢于维权,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走入社会前的重要考验之一,也是对高校思想教育是否到位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网购时考虑的多是购物的便捷性和求廉、享受的心理,其在购物结构和花费上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我们相信,在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网购必然能够走上一条更加合理、更加经济、更加健康的道路,为当代大学生所效用。

2.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二

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存在的问题

1. 消费领域越来越多

根据以往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来看, 以前的大学生其消费领域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教材消费, 第二大的消费比例的是服装。但是, 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商业化, 其大学生消费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消费变化最明显的是同学之间的人情消费。学生在进入大学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后, 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人际关系, 因此, 大学生的人际圈也在快速的扩大中, 在建立此关系的基础上, 其人情关系也就成为了学生们注重的交友模式, 其消费领域也就随之占了较大比例。其次,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作为信息技术领域占比例最大的群体之一, 其对网络的消费正在逐渐的上升, 其网络信息费用也在随着发展趋势一年又一年的增长。在大学生群体中, 旅游消费也是占据了大学生整年消费中的较大比例, 其旅游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趋势。

2. 消费的个体差异

在大学生群体中, 其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消费差异, 其差异大部分是来自于地方差异、性别差异、消费领域差异等。在性别上, 其消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据相关人士调查, 在大学校园中, 电子产品的消费中有85%为男生群体, 在装饰品中, 有95%是来自于女生群体, 因此根据调查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消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大学的消费观念中, 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盲目消费的心理现象, 许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常常会用在一些生活中不需要用到的消费品上, 而且这些消费品远远的超出了学生所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 出现了消费与实际能力有很大差异的现象, 这同时也表明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再次, 在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中, 其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学生消费情况与生活在农村地区学生的消费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主要体现在消费领域上, 而且这种发展趋势正在不断的扩大中。

3. 虚荣心消费心理

在大学生活中, 由于大学生活其自由度高, 学生们也不再把心思着重放在学习上, 学生们的注意力随着社会的变化逐渐开始转移至与学生之间的攀比上, 学生的虚荣心也开始变强, 使得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逐渐失去比例平衡, 这种消费心理也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变得不可控制, 这种现象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二、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有效策略

1. 理性消费

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上, 学校面对学生盲目消费的现象要及时的采取相应对策, 在校园中呼吁学生理性消费, 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周围环境越来越商业化, 其商业趋势也在不断的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这也使得大学生的消费领域正在不断的扩展, 造成了大学生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 这种现象为现代大学生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也严重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水平, 对此, 各个学校应重视这种现象, 利用教育来提醒各个大学生理性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较少经济压力。

2. 控制消费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消费的群体, 其中部分学生是因爱慕虚荣而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 这种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严重的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因此, 大学可利用心理课程来纠正学生的消费心理观念。让大学生认识人情的消费观念, 并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 让大学生意识到人际关系与商品是不同的概念, 其交际过程中应适当的控制消费行为, 摆正消费心理, 提倡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 正确的认识消费

当代大学生中, 许多大学生常常会把消费用在一些没有实际用处的物品上, 其消费情况与自身实际的经济状况不成正比, 严重的失去了平衡。因此, 大学生应正确的认识消费与需求的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其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都是不同的, 其消费差异也是一样, 每个学生之间其家庭经济状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 大学生应客观理性的面对存在的差异, 在消费上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来采取不同的消费方式, 选择不会给自身经济条件带来压力的消费行为, 这是学生认识消费的重要过程。在消费行为上, 心理教师应呼吁学生们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不能因为攀比心理而去盲目消费, 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消费方式, 适度的消费, 在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正确的认识消费, 理性的面对周围商业化的诱惑, 对自身的消费行为进行适度的把握和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不断的扩展, 其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面对这些影响时, 学校应及时拿出教育措施, 教导和呼吁学生们面对消费现象应理性面对, 在消费面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采取相应的消费行为, 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提倡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 正确的认识消费理念, 让学生对自身的消费行为能够进行有效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姚贝.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透析[J].读与写杂志, 2015 (1) :88-89.

[2]张楠.我国90后大学生体育服装消费价值取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 :98-99.

3.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调查 篇三

本调查选取山东某大学城10所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3份,有效回收率为97.4%。

过度休闲娱乐表1中的数据显示:总体上认同网络是良好的休闲方式的大学生占到66.4%。在“网络的主要活动类型”中,22.2%的大学生选择“音乐、电影”,26.8%选择“游戏与聊天”,网络休闲已成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过度采用网络休闲方式,容易让人沉溺其中,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业和身心健康。

迷恋聊天交友表1中的数据显示:26.8%的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是玩游戏和聊天,表明聊天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重要目的。许多大学生迷恋网络聊天交友,而缺少了在现实中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从网络回到现实中,他们往往难以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刻意封闭自己,造成人际关系的狭窄和淡化,影响到现实中的社交活动。

沉溺于网络游戏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网络的主要活动类型”中,选择“游戏与聊天”的为26.8%,是该题目中选择率最高的一项。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各种暴力思想,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大学生长期受到暴力思想的误导,很可能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入现实生活中,容易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甚至诱发犯罪。

依赖网络学习工具表1中的数据显示:21.3%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是查找资料。经常使用网络工具查找资料容易使大学生对网络工具形成过度依赖心理,而造成在现实中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弱化,一旦离开了网络工具,他们的学习能力将受到影响。

大學生网络心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他们的网络心理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又引导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正确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本次问卷调查总结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存在的几个问题:网络沉迷、人格异化、逃避归属心理和获取认同感心理。

网络沉迷本次问卷结果显示,约有25%的大学生有网络沉迷倾向,详见表2。大学生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个人主页和网上猎奇,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个人身心健康受损,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

人格异化关于“网络中的朋友更了解我”一题,91人表示“有点同意”、28人表示“同意”、11人表示“非常同意”,其比例分别为8.9%、2.7%和1.1%,总体比例为12.7%,详见表3。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会使大学生混淆视听,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能形成与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人格,并且这种人格将作用于现实中的个体行为。在这种人格作用影响下,大学生难以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周围环境刺激作出恰当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行为的发生。

宣泄情绪有的大学生渴望得到友好的情感,但又担心他人对自己言行的消极评价,所以喜欢使用网络这个隐蔽的社会交往渠道与他人交流。在关于“网络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一题的选择中,有33.5%的大学生表示“有点同意”、15.3%表示“同意”、2.4%表示“非常同意”,总体上对网络情感宣泄表示赞同的达到了51.2%,详见表4。可见在网上进行情感宣泄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经常在网络中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在现实中就缺少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一旦离开网络,现实同虚拟网络间的差距将被放大,网络所获得的各种心理满足瞬间消失。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刺激网络使用者继续使用网络来宣泄情绪。

获得认同网络的虚拟性使自我成就感强烈的大学生可以重塑自己的形象,获得价值认同。本次调查显示:“在网络世界中,我感到更自信”一题中,222人表示“有点同意”、93人表示“同意”、18人表示“非常同意”,其比例分别为21.7%、9.1%、1.8%,总体上达到32.6%,详见表5。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长期在网络上寻求认同感,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去奋斗、竞争的动力,往往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孤僻、自卑甚至厌世等情绪。

大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层面出现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去粗取精,是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适当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校园网络的发达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了基本条件,学校相对宽松的管理又为他们提供了相对较多的上网时间,这二者都是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的客观条件。减少大学生上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条件。另外,还需要加强网络使用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同这种做法。

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心理素质和网络认知,使他们正视网络的“双刃剑”效应,避免网络沉迷、人格异化等网络行为问题的产生。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高校应该努力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并以社团为载体,鼓励大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在社团活动中体验到现实交往的乐趣。还可通过开展文体竞赛、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来,把大学生从虚拟世界中引导到现实生活的正常轨道上来。

加强高素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要帮助学生解决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校心理辅导教师队伍,这就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了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使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辅导需要。

4.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四

(一)心理表现

1、焦虑不安

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合适的工作时,特别是多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时,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担心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担心自己的特长无从发挥,担心找不到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担心多年来的寒窗苦读付诸东流,无颜面对家人和朋友等。这样那样的焦虑,使毕业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心理负担非常重,往往会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烦躁、心神不宁、闷闷不乐;学习上缺乏精神和动力,甚至产生学习无用的念头;生活中意志消沉、茶饭不思、坐卧不安等,甚至会逃避或消极对待就业。特别是家庭贫困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也更加严重。心理上过度焦虑,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化解,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

2、自卑怯懦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自卑怯懦,这主要是因为对自身的能力或素质评价过低,缺乏自我认识,轻视或看不起自己,缺乏成功的信心和勇气。自身长相一般或生理有缺陷,学习成绩一般,能力又不突出,没有较硬的社会关系,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等等这些消极因素都会造成毕业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使他们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事先精心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等,有的则因为怯懦,生怕说错话,以至于说话声音小、放不开,无法展示自己的优点,造成求职失败。

还有一种现象是:毕业生在求职准备阶段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对自己期望很高,很想大展身手一番。但当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多次遭受到挫折后,由于心理落差太大,自尊心受挫,就失去了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容易对自己全盘否定,从而从高期望转为过低估计自己,产生愧疚心理,感到自惭形秽,在面对新的用人单位时,由于丧失了信心和勇气,严重影响自己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就业。

这种心理一般出现于一些平时缺乏人际交往训练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是心理素质不高的表现。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还会起到极大的负面作用,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生活。

3、愤世嫉俗

由于当前就业市场刚刚建议,运行还不够规范,存在着许多制度等方面的漏洞。就业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少数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讲人情、讲关系,甚至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这些现象使有的毕业生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容易以偏概全,认为自己求职的失败是因为无权无势,没有去拉关系、走后门,认为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而产生一种愤世嫉俗的心理,认为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不公平的,自己是直接受害者,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容易引发一些危险的情绪。

(二)行为表现

1、消极依赖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就业政策让许多毕业生形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陈旧观念,形成了把就业当成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形成消极等待的依赖行为。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挫折后,这种行为表现得就更加严重,其实本质上这是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这些毕业生往往会逐渐放弃主动就业的机会,放弃或逃避竞争,或者在就业过程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就业能力和技巧、积极争取就业机会上,而极端地认为就业的竞争需要过硬的关系,把希望寄托在走后门、跑关系上,寄托在父母或亲友身上,而自己放弃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放弃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赢得就业岗位的机会,从而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2、攻击行为

一些毕业生本来希望就业能一帆风顺,或对自我评价过高,没有做好就业受挫的思想准备,遭受挫折后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加上平时缺乏应有的品德和个性修养,容易情绪激愤,怨天尤人,埋怨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公正、父母亲朋关系不够、办事不利,一旦情绪上控制不利,则会引发一些攻击性的行为。如

对使自己就业受挫的人采取打击报复行为、动辄与别人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把无名之火发泄在学校的公共财物上等。

3、自甘堕落

一些就业受挫的毕业生,除了部分出现攻击行为外,还有些走向另一端,出现自甘堕落的行为。他们在受到挫折后往往过度自责、懊恼不已,认为自己实在是太没用,进而封闭自己,拒绝对外交往,或者选择酗酒、抽烟、逃课等行为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有的甚至会对未来产生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走向自杀。

4、造假行为

5.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五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 刘振吉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如何区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特别是运用这个知识去解选择题更是难以区分,甚至搞错。下面先把教材和有关材料对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分析摘抄如下: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②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③商家通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2)评价:①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②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3)特点:仿效性、重复性和盲目性

(4)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

(2)评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3)特点:夸耀性、盲目性

(4)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从上面的内容,归纳一下这两种消费心理的共同点是:盲目性,对个人生活不利。

我刚开始讲课就是按照上面所列的内容给学生讲的,结果学生在具体处理问题时仍然对这两种消费心理区分不开。举例如下:

例1:见到别人有的,自己不管是否有用,都想方设法买来。这是:(C)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例2:据调查,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多是和同学一起逛商店时买的,同学们都说好,可买回来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C)

A、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B、往往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C、属于消费上的从众心理

D、是一种明智的消费选择

分析:上面两个例子中的消费都涉及到受别人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但为什么例1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例2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我认为,要给学生讲清楚,必须特别强调例1中的“想方设法”,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呢?肯定消费有困难,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条件。因此才要“想方设法”。由此,在讲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区别是应特别从“攀”字上下功夫。何谓“攀”,应是从下向上攀登,即“向上看齐”,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涉及到消费,就应理解为超出了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切实际的攀比别人的消费。这是说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如何理解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呢?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己有很多买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很多”说明购买这些东西不费劲,很轻松、很简单,这种消费本人或家庭完全能够承受得起,或者根本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凡是超越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就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相反,如果消费完全在本人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甚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这种消费类型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简言之,应以本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标准来区分。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可行,我以高中生买手机这一现象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购买手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同学的家庭收入很少,父母下岗,靠政府发放的最底生活补贴过日子,这样家庭或类似家庭的孩子,如果看到别人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应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收入很高,甚至年收入过几十万、百万,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有手机而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手机就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区别的标准就是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6.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六

去店里喝咖啡,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服务接待,问顾客是选择小杯、中杯还是大杯。大杯800毫升价格为25元,中杯500毫升价格为15元,小杯400毫升价格为12元。事实上而言,选择小杯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如果不是对咖啡特别热衷,基本上小杯就能够满足需要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面对这三种选择,通常会果断地选择中杯。在大小两个参照下,使消费者心理发生一种微妙的变化,不趋向于选择自己的真实需要,反而会因参照对比勾起心中久违的中庸之道。这便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经常出现的“中杯效应”。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讲求的是不偏不倚的,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人们深受影响,于是在消费时,这种中庸之道也被带人其中,表现为“中杯效应”。例如,人们在选购汽车时,除了大款,大多数人还是讲求实用,选择中等的车型,既不张扬,也不寒酸。因此,车市中的东风日产就深谙大多数消费者的中庸情结,以打造中级家庭轿车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的中杯效应突出体现为在购物时追求性价比。在价格以及商品性能上追求一种折中,甚至为了达到这种中和,自己的需求都可以稍微将就一点,例如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尖端科技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一般的消费者不会购买,因为这样的笔记本价格也非常烫手。消费者一般不会在产品的性能上太较真,而是会将注意力放在价格上,在价格上追求折中,而自己最初的需要变得不甚明显。就像上面举的咖啡的例子,大杯、小杯以及中杯,三者在成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它们的价格却相差很大。这便导致消费者注意力转移了,消费者在选择时就会在它们的价格上纠结,心理上会不自觉地趋向于折中。因而消费者往往会选择中杯,以求中庸。

基于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商家在销售时就应当在商品的开发以及销售时,将商品有目的的分级,用价格的差别来引发消费者购物的中庸思想。一项实验证明:如果有ABC三个选择,并且A优于B,B又优于C。那么通常人们会选择B而放弃优势明显的A。由于A的强势, C的烘托,B的魅力就明显增强了。所以,商家运用这种方法,吸引消费者尽可能多地消费,增加自己的营业额,同时又不会引起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和不满。另外,实行产品的分级还可以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因为,每一个消费群体的中杯消费水平都是不一样的,针对于商品面向的群众,开发属于每一个群体的中杯消费品。这样做不仅能够扩大市场,还可以提高商品的购买率。

7.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七

2 中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2.1 厌学心理严重

中职学生中绝大多数是被拦在了普通高中的门槛之外,家长往往把学校当作“托管所”,而不寄希望于学生能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教育与发展。学生自身并不清楚继续学习的目的,加之在初中乃至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周围人的不重视、不认可,易产生严重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迟到,旷课,上课睡觉、说话、玩手机等。

2.2 自卑感强烈

中职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通常是他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加之缺少正确引导,他们内心自卑感强烈,不能客观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而且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旷课、打架、与老师顶嘴等都成为他们满足渴望被关注心理的具体表现,一旦斥责批评,就会加重其自卑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

2.3 自控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突出,叛逆心理强,而且敏感、脆弱,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怀。但现实中周围人的冷眼漠视却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压力找不到合理的宣泄途径时,他们就会变得迷茫、愤怒,使情绪不稳定,加之其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偏激行为,例如打架斗殴、在课堂上大声嬉笑等,甚至触犯法律或对自己及他人生命造成威胁。

2.4 人格发展不和谐

中职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使其过早接触到社会阴暗面,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众多消极因素导致心理发展畸形、人格发展不和谐。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疏导自我情绪,并且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等方面的不良诱惑而迷失自我,

2.5 早恋现象居多

与初高中屡见不鲜的早恋现象相比,中职学生早恋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中职学生性发育不断成熟,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家庭、学校教育在恋爱方面的正确引导不及时甚至缺乏,使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加之受网络、电视、电影的影响,他们盲目模仿,陷入早恋。早恋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做出不合常理举动,甚至偷尝禁果,一些校园打架事件也是由早恋引起的,早恋已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必须得到重视与解决。

3 信息技术视域下中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解决策略探讨

3.1 倡导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认识

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未定型,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团委、校学生会及各种学生团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倡导、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学生悦纳自我,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数字化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自觉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新时期背景下,为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开设相应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另一方面可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室、微信、微博等建立起现代化心理辅导室,聘请心理专家对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获得健康发展。

3.3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网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加强学生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鼓励学生掌握现代媒介手段,正确认识网络的正面作用,不断补充自身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树立自信心;学校还可以校讯通好环境。

3.4 引导学生管理情绪,完善学生人格

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视频播放、Flash动画制作还原真实场景。加强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以客观态度分析、评价心理事件,引导学生反思自身问题,使之从意识上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自觉运用情绪管理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另外,教师要安排丰富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发展。

3.5 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问题

教师应正视早恋问题,找到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转变传统说教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让学生从鲜活、真实、形象的案例中认识到早恋的危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认识到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自觉远离早恋,投身学习。

4 结语

新时期中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应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充分关注,各方面应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给予理解,在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探索解决措施,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珍惜受教育机会,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摘要:中职学生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本文就新时期信息技术视域下中职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将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8.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择校行为;教育服务;蒂伯特选择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增强个体的经济收入能力,还能提升个体的社会地位。这就表示着个体在进行教育投资的时候,将要进行理论选择,决定个体把有限的教育投资用于购买何种教育服务。换句话说,就是受教育者将决定自己进入何种大学、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实现其经济与社会目标。这种理性选择行为充分表现在受教育者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根据个人及其家庭的期望、社会现实(就业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大学的教育服务及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等,选择大学和专业。这种理性选择也影响着大学的招生政策。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大学教育服务对学生择校行为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1. 国内外影响择校行为的因素的研究现状

择校也叫学校选择,在我国指在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学生及其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素质学校以能更多占有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发展潜能与机会的自觉行动。择校行为的本质是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质量的行为。这种理性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关研究把这些影响因素归结为三类。一是外部社会因素,如国家的教育政策、就业等;二是学生的抱负、期望、兴趣与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三是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徐文广的研究列举了八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择校行为的因素,包括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诚信度;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与就业形势;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高校的宣传与咨询工作是否到位和扎实;中学老师的导向;师兄和师姐们的描述和感受;考生的家庭经济状况。[1] 周玲分析美国1993~2003年间的择校状况,指出由于家长对大学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影响了家长和学生选择大学的行为。[2]徐小洲,蒋帆对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的声誉、就业、兴趣等方面影响韩、中大学学生选择大学。[3]

在国外,Krampf和Heimlein借助因素分析法发现校园吸引力、走访学校获得的信息、家庭的推荐、本专业的优势、离家的远近、校园气氛等都将影响到学生的选择。[4]Will Carrington Heath的《选择正确的调节器——大学的选择与地位的追求》一文分析了学生对大学类型的选择、就读的保持率、以及学术和学习的态度变化。[5]Robert K. Toutkoushion表明家庭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情况对大学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6]Patricia C.McDonough的专著《选择大学》则从社会学视角论述了国家、学校、家庭、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学生选择大学的影响。[7]Paulsen M.B.则从招生角度关注学生的特征与学校因素对学生选择大学的影响,并认为学校类型与学生的期望的匹配程度、学校的学术质量等对学生选择大学有较大影响,如果高校关注这些,考虑学生择校行为的有价值的信息,制定好的策略,可增强高校的招生竞争力。[8]澳大利亚的Geoffrey N.Soutar和Julia P.Turner的研究表明,课程适用性、学术声誉、工作前景和教学质量是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主要考虑的因素。[9]

国内外的研究注重对学生的择校行为的家庭、就业、个人等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大学的竞争能力、教育服务的水平和社会声誉往往也是吸引学生选择学校的主要因素,对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力的因素分析还不够。

2. 研究假设

学生择校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行为。本文认为大学的竞争能力与社会声誉是吸引学生入学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作两个基本的假设:(1)大学生择校行为日趋理性化,对大学的教育服务和优质教育资源日益重视;(2)大学的教育服务与其他因素相比对学生择校行为的影响更大。

3. 分析工具与方法

从以上的相关研究看,对大学生择校行为的分析的工具有经济分析法、政策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一些研究运用这些工具分析大学生的择校行为得出的结果基本雷同,而且它们对大学生择校的外部因素分析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大学内部因素的分析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收费性、市场机制的引入,让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服务消费更加突出,学生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学校间进行选择,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服务。选择能否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佳效率状态需要很多条件,针对教育和择校来说,关键的一个条件就是学生和家长能否进行有效的选择,也就是学生或者家庭可否通过市场交易直接同学校进行市场交易;而交易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教育服务的一系列性质和相应的制度环境。用蒂伯特选择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目前的择校问题。①因为作为学校来讲,国家的制度环境无法左右,但可提高自己的教育服务的质量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生源质量的提高也会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根据蒂伯特选择理论,大学自身的特点,如办学条件、知名度、学杂费、奖学金、科研水平、教学质量、教师学术水平与师德等等,都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学校的因素。

二、大学教育服务对学生择校行为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的调查分析

根据蒂伯特选择理论,我们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三所高校大一全日制新生的择校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即大学教育服务对大学生择校行为的影响。三所高校分别为一本、二本及专科院校。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1248份,有效问卷1024份,有效回收率为82.05%。在此基础上,进行随机抽样分析,以描述出学生择校行为的特征、影响择校行为的因素种类和影响程度、大学教育服务对学生择校行为的影响程度。

1. 大学教育服务是诸多影响大学生择校行为的主要因素

学生选择学校时的偏好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研究试图分析影响学生择校的因素,假设学生为理性人,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将众多因素同时考虑。本问卷为减少标准差和样本数量,保证信度和效度,采用多题项量表。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影响因素分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A学校总体声誉,B课程专业,C先前对学校的了解,D个人因素,E其他人的影响。二级指标A包括:A1学校设备设施,A2教学质量,A3学校知名度,A4教师水平,A5学校发展水平,A6学校生活,A7学校运动和休闲,A8地理位置;B包括:B1课程多样性,B2良好的专业远景,B3专业知名度,B4专业就业率;C包括:C1已經知道的关于学校信息,C2已经看到的学校发展;D包括:D1录取的可能性,D2学习费用,D3离家近,D4朋友或亲戚在该校学习;E包括:E1家长推荐,E2中学老师推荐,E3朋友推荐。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A类和B类指标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讲对学生择校的影响较大,而A类和B类指标所包含的内容正是学校教育服务所包含的因素。因此,大学教育服务是诸多影响大学生择校行为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教育消费者拥有可选择的受教育机会,即主动选择高等教育服务的权利,主要包括:选择学校的权利、选择教育内容的权利、选择教育方式的权利等等,学校有义务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教育服务的要素及其对大学生择校行为的影响

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服务过程。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按服务的部门(行业)对服务进行了划分,把全世界的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教育服务是其中的第5类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育服务的直接结果提高了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或增加了其“知识资本”,间接的结果是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学生在择校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总体声誉,它是学校整体实力的体现。实力较强的学校占有较好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较高。二是学校所提供的专业课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通才,而非专才。大学教育是为以后的终身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单一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多样及高质的课程提供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因此,本研究认为教育服务的要素包含两大类:学校总体声誉和课程专业提供。

在确定了教育服务是影响择校过程的主要因素后,我们对影响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的两大因素再做分解,以便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

由表2我们看出,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专业以及学校的学术水平是较为关注的。学校教学过程是教育服务产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服务产品消费的过程。学生是教育服务最直接的感知者。提高学生对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不仅学生受益,学校也从中受益。

三、大学生择校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当前大学生择校行为的趋势比较明显,市场经济的观念日益影响大学生的择校行为,即大学生择校日益理性化,而且重视有效的教育投资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和更好的教育服务。

(1)大学生择校日趋理性化,遵循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

在21世纪全新的生态环境中,个人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高等教育存在的传统合法性基础被动摇,需要在市场化生存的背景下补充新的解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来维持,在从政府只能得到有限经费支持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必须面向市场,才能获得较多的经费支持。“市场取向是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功能确立的必然结果,是大学在与社会其他机构的比较与竞争中取得自己合法性地位的基础。”[10]“市场的无形力量如同看不见的黑手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导向完全竞争的市场历程,包括民营化、解除垄断等;另一方面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销理念,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机构、国家、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11]因此,高等教育的服务性质凸显,谁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质量谁就能占有更大的市场。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会面临多元化的选择。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理性选择可以概括为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因此研究学生择校时的影响因素对学校的招生及发展都大有裨益。结合表1和表2会发现,学生在选择学校及专业时,更加关注的是实用性、发展性,首先看重的是就业前景和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热门专业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与社会需求接轨,其次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教师水平,然后才考虑老师与家长的意见、家庭经济负担承受能力等。其它因素所占份量较低。

(2)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重视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

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看,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其出身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的不公平。事实上,现代社会的教育,一方面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教育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可能的职业、收入、权力,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社会地位,即教育会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全面的、持续的影响。从表1中不难看出,学校声誉和课程专业这两项指标排在了前两位,学生对学校及课程专业选择相对谨慎,对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这也表明学生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家庭和学生对学校选择的实质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提供、生产中蒂伯特选择问题的一种。根据蒂伯特的理论,目前的择校现象不但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反而会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根据“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高等教育收费在今天已变得无可厚非。学生在投资时必然会考虑成本回报的问题。作为消费者来说,在教育市场上要求购买的是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和品牌教育消费品。而这些都可以由上面的五类一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来体现,学校在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时应在这些指标上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生源。

四、小結

在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源就是高校的生命线,关系到大学的生存和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学生在选择学校时的心理偏好与行为倾向性,对高校管理者制定长期有效的招生政策及发展战略有着积极意义。一般来讲,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存在于理想状态中,在现实的实践状态中,多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同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供需双方的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和技术因素。在异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同时考虑消费者偏好和供给面的因素。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还需要考虑政策面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目前,高校的教育服务为不完全竞争,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学生对高校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各高校的宣传工作。各高校应加大信息透明度,同时提高自己的教育服务质量,这既是学校谋求生存发展的举措,也是对学生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尊重。高校的市场战略应以学生的教育服务满意度为衡量指标,在学生的预期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注释:

①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个人通过其迁移来表明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反过来也能促使公共部门的资源达到有效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徐文广.高考生择校因素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3—55.

[2]周玲.美国1993~2003年择校状况回顾[J].教学与管理,2008(9):158—160.

[3]徐小洲,蒋帆. 韩中大学学生择校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7):41—45.

[4]R.F.Krampf,A.C.Heinlein.(1981).Developing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target market research[J]. Decision Sciences,12(2):175—193.

[5]William Carringtong Heath.(1993).Choosing the right pond-College choice and the quest for the status [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2:81—88.

[6]Robert K. Toutkoushion.(2001).Do parent incom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ffect the initial choices of New Hampshire’s college-bound student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3:245—262.

[ 7 ]Patricia M.McDonough.(1997).Choosing College

[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N.Y.

[8] Paulsen,M.B.(1990).College choice:understanding Student Enrollment Behavior[A].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90-6, Washington, DC: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9]Geoffrey N.Soutar, Julia P. Turner.(2002).Students’Preferences for University: A Conjoint Analysi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6(1):40—45.

[10]吴鹏.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市场价值取向——合理性及其局限[J].江苏高教,2001(4):20—23.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下一篇:党建个人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