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事迹材料

2024-07-16

敬老事迹材料(精选7篇)

1.敬老事迹材料 篇一

张桥社区再次荣获铜川市十大“尊老敬老模范社区”

近年来,张桥社区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将尊老敬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紧紧依靠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围绕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个目标,急为老人所急,想为老人所想。以服务老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老年人精心打造爱的港湾,用真情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继2009年获铜川尊老敬老模范社区后,今年经过广泛评比、层层推荐、严格筛选,再次获得铜川市十大尊老敬老模范社区光荣称号,先后有五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尊老敬老先进个人。

他们的特色做法如下: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老年人健身休闲创造优越条件。社区从人性化的角度,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活动的场所。修建了健身文化广场,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为老年人健身休闲创造出了优越条件。张桥远离城镇,大家有个头痛脑热要到几公里以外的镇上才能就医,很是不便,另外文化生活相当匮乏,于是修建中老年活动室,恢复医务所,改选了活动中心,购买桌椅、象棋、扑克、羽毛球拍等活动器材,供大家活动娱乐,为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是营造干净、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提供 1

幸福温馨的生活家园。社区为老年人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号召居民大搞爱国卫生,拆除私搭乱建、清除卫生死角,有效地治理了环境。为了革除陈规漏习,约束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他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各种垃圾日产日清制度,使管区的卫生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搞好净化的前提下,他们又在绿化、美化上大做文章,种植、栽植各种苗木花卉,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老年人生活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环境里,陶冶情操,延年益寿。

三是加强老年协会队伍建设,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健身需求。他们成立了锣鼓秧歌队,华阳诗书画研修中心也落户在社区,这些老年人文体队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依托这些老年协会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会”、“庆七一座谈会”和“迎国庆书画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而且弘扬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抒发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歌颂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陶冶了老年人情操。

四是注重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社区选举了责任心强、威信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十余名同志担任了离退休职工代表、退伍军人代表、居民代表、家属代表,协助社区干部工作。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 2

议,老党员发挥余热,担任义务巡逻员、宣管员,维护社区治安,劝阻不文明行为,教育未成年人。老年团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服务社会。主动参加义务劳动,栽花、种树、清理垃圾,居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营造了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是切实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在张桥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子女长年在外的空巢老人,社区从基础工作做起。社区关心困难老人,多方联系协调办理低保,开展了送温暖活动,特别关注鳏寡孤独的老年人,积极开展志愿者奉献爱心行动,实行与困难老人结成“一助一”对子,逢年过节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带去精神上的关怀。他们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一填写了老年健康情况登记表,对每名老年人的年龄、职业、曾患病、子女情况、联系电话等9项内容逐一调查清楚,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他们成立了广播站,根据季节特点,对冬季安全用电、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水、防暑常识进行专题讲座。聘请有经验的医生到社区开展义务咨询、免费查体,开展了老年病预防、保健专题讲座。社区不但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且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印发了《致社区老人子女的一封信》,告诫大家从多方面关心和爱护老年人。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容易上当被骗的事实,进行了老年人防骗知识的宣传,形成了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在张桥社区尊老助老蔚然成风,众多的老年人愉快幸福地安渡晚年。

2.敬老事迹材料 篇二

作为投诉处理中心的核心班组,升级投诉组根据投诉处理中心的整体工作要求和部署,全程推进投诉处理前移,追根溯源解决投诉问题,持续推动服务与业务流程优化。

班组及成员年年获得各类集团、省级荣誉,得到了公司领导及广大客户的广泛认可。在中心领导的指导下,班组以塑造一个学习型、凝聚型、专业型的综合卓越团队为己任,并结合自身工作特性和班组建设要求,积极开展了的各项创新工作。

省市协作共促服务工作提升

通过建立省市两级支撑工作机制,强化主动支撑协同意识,形成省市协同、条块联动的新格局。

对班组成员按其负责的地市分公司进行划分,要求所有人与对应分公司接口人时刻对接,用“一对一、一盯一”模式,编织了严密高效的工作网络,提升了投诉处理的整体合力。一方面,成员在与分公司的交流中,能及时透彻地了解各分公司的投诉处理方式与节奏,加强各类问题的跟进处理,调动各部门处理的积极性,确保公司要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分公司通过升级投诉组,可了解主管部门最新动态,及时调整处理方式,在遇到把握不准的问题时,还可第一时间向升级投诉组寻求支撑。在此过程中,班组长主动给班组成员“压担放权”,员工的沟通力、协调力、判断力有了大幅提高,责任感越发强烈,不仅促进了班组成员对自身能力的挖掘,还拓展了班组投诉处理手段和支撑渠道范围,提高了班组在公司投诉处理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分析总结固化投诉溯源机制

班组成员充分发挥贴近客户的优势,不仅做好客户投诉的“化解员”,还当好客户建议的“传递员”,各类问题的“预警员”。

通过预防监控、处理查证、客户建议等多种渠道,对重要问题进行溯源、分析、提炼,及时传递给责任部门,并推动责任部门提前解决客户投诉。一是发现企业存在明显问题时,发布企业认责预警的方式至省、市对应部门,做好最后的补救工作;二是每月梳理月度重点问题和地市处理情况并反馈至管理部门,通过多维度清晰呈现投诉的变化情况;三是主动争取参加市场运营问题讨论会,提炼突出问题,协同管理部门推进解决。通过各种方式多管齐下,践行了溯源解决、闭环管理的工作方法,诠释了经营客户的理念,让客户的呼声成为公司发展的号角。

处理前移防控客户投诉升级

投诉预防是控制升级投诉的重要关口,是经营投诉的重要环节。对此,班组积极开展投诉全程前移,在客户投诉关键点布牢了三道防线。防线一:通过每日监控疑难客户接触情况,保证首次接触无问题;防线二:客户存在升级投诉倾向时,根据升级投倾向单处理情况立即介入;防线三:客户不满情绪高涨、寻求主管部门投诉渠道时,引导客户通过服务监督热线向升级投诉组反映投诉意向。三道防线,层层过滤,将升级投诉预防工作贯穿客户投诉的始终,最大可能避免升级投诉的发生。2014年百万客户升级投诉比(工信部+管局渠道受理)35.33 (比2013年下降55%),远低于工信部考核要求(70件/年);省通信管理局渠道百万客户投诉比14.3,远低于管局考核(40件/年);省通信管理局认责扣分12分,远低于管局考核要求(20分/年)。

由被动处理投诉变注动介入、预防投诉,突破了传统投诉被动处理的瓶颈,重防控、抓预防、争解决,追源头,不仅提升了班组整体的投诉敏感性,更探索出了客户服务的新模式。

优化流程推动投诉处理转型

建立包括洛阳中心转办、官方微博、舆情监控和集团网站等渠道处理规范,制定服务规范和处理流程,积极推动投诉处理向互联网化转型。

建立包括官方微博、舆情监控和集团网站在内的现有渠道处理规范,制定互联网服务规范用语,分层分级处理,使互联网作为收集客户需求、提供“贴近服务”的重要阵地。通过互联网化监控人工补位方式,跟踪重大负面投诉最新动向,提升互联网服务工作效率;同时,保持与洛阳基地双向沟通,及时获取洛阳基地互联网监控的异动信息,并优化热线渠道异动信息汇聚流程,及时传递异动信息。月均传递重大互联网/媒体事件约30件,处理集团网站投诉约1680件,升级倾向工单约4000件,服务监督热线约300件,整体化解率95%。

携手共进打造学习进取型团队

作为一个年轻向上的班组,班组成员的工作经验不尽相同,处理技巧各有特色,如何做到“1+1>2”,提升班组综合实力,成为了组内的新课题。

班组从打造“空杯学习型团队”入手破题。一是搭建平台、鼓励分享。建立每日例会、疑难问题统一处理、典型案例分析、知识分享制度,鼓励班组成员用头脑风暴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共同解决疑点、热点问题。二是新老搭配,共同成长。通过班且内新老结对,显著提升了新员工的实际水平,使新员工迅速进入角色,独挡一面;同时,老员工也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知识危机感和本领恐慌感,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通过新老互助,互补、互敬、互强,让班组的每一个零件都转了起来,形成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良性竞争态势。三是它山之玉,为我所用。在班组内营造互帮互学氛围的同时,并主动走出去,与标杆班组结对分享工作经验。班组坚持“学习、转化、应用、创新”,引入了协作地市的工作支撑模式,改变以往仅传递主管部门要求的二传手形象,帮助地市形成独具各自特点的投诉处理结构。

3.尊老敬老事迹材料 篇三

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的慰藉,她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甘南县第二中学的王爱荣老师。

王爱荣老师的婆婆在她嫁进家门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她看到公公整天孤孤单单的生活,心里很难过,就在婆婆去世后一年为公公张罗老伴,老太太和公公生活了好几年,在此期间她虽然工作很忙但不忘时常去看望两位老人,缺啥少啥都会及时送去,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年,公公不幸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小脑有点萎缩,老伴就离他而去了,他一下子像变了个人,动不动爱发脾气,性格也变得古怪,他们夫妇把他接到家中,精心照料,给他洗脸、洗脚、修剪指甲,不想吃饭,她就想办法给他改善饮食,把青菜剁碎和大米熬成粥,人常说,老小孩,真是这样,有时睡到半夜老人就起来自言语,这时她就会叫醒她的丈夫共同去看怎么了,和老人聊会,有时老人还骂人,她总是静静地听着,她知道老人是有病的原因,不然不会这样,她一直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应该孝敬老人。

王老师还有一个老父亲,他离她比较远,她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问问身体和生活如何,虽然自己挣得不多但她每月都会寄500元钱给父亲,前几年她的工资很低,她为了父亲居然五年没换一双棉鞋,但她一直没有忘记父亲,她把攒下的钱寄给了父亲。每每开了讲课费,她就说可以多给父亲寄点了,同办公室的同事都称赞她是个孝顺的女儿。

她常说: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应该爱老人,一个连自己的老人都不爱的人不可能爱别人。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篇二:尊老敬老模范事迹材料

尊老敬老模范事迹材料

——记xxxx同志

我局xx的母亲已步入晚年,行动有些不便,一日三餐由他送,每天上班前,为母亲梳头、刷牙、洗脸;中午回家先为母亲送饭然后回家吃饭;下班先到母亲家去看望,为老人准备所需物品,让她晚饭吃得开心;晚上为老人打洗脚水,打扫卫生。10年来,风雨无阻,不管是高温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无怨无悔,被当地居民传为佳话。夏天炎热蚊子多,他为母亲准备了微风扇和吊扇,装上蚊帐,晚上为母亲打开电蚊灯,等她熟睡后,关掉开关,悄悄离开。冬天为母亲准备热水袋,每天换二三次水,晚上准备两个热水袋,让老人整个冬天都不觉冷。人老了难免有三病六痛,每当看到母亲脸色不好时,xx总是十分着急,忙着为她配药、送药。有一次,母亲腹泻,用药一星期未见好转,他请医生为老人挂盐水,并用中药为她调理。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照料,老人逐渐恢复了健康。老人喜欢外出串门聊天,毕竟年事已高,不慎摔跤也有发生。70岁那年,老人摔成手腕内骨折,经医生治疗后,他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疗伤

100多天直至痊愈。

每当周围人向他竖起大拇指赞扬他的尊老敬老壮举时,他都用最

朴实的话劝诫周围人,“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天底下,人世上,爹娘恩深似海洋,从小懂得孝父母,长大报国好儿郎。

烛光照,闪闪亮,育我青春好时光;

传道授业解疑惑,滴滴师恩记心上。

日出东方好辉煌,黄河入海万里长。

中华孝道传千古,千古中华礼仪邦

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

乌鸦反哺拳拳意,羊羔跪乳意长长;

爱父母敬师长,人伦道德第一桩。

日出东方好辉煌,黄河入海万里长。

人人捧出心中爱,中华孝道放光芒。篇三:敬老爱亲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我叫****,家住***,在*****工作,上有三位七十多岁的父母,4代同堂,全家总共八人。一直以来我坚守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原则,在孝敬老人、爱护幼小、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等方面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现就几个方面作如下交流:

一、孝敬父母

父母给了我的身,我还父母一颗心,呈给父母一腔情,献给父母一生孝。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自己、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知道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老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近两年我公公得了脑萎缩神智不清,失去知觉瘫痪在床,婆婆和妈妈也是一身劳伤,婆婆还有严重的哮喘病。老人毕竟岁数大了,一有感冒咳嗽,我都不敢怠慢,日夜观察,唯恐病情扩大。我每天下班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两位老人,跟婆婆说说话,老人高兴时也会说上几段往事,虽然已经听过无数次了,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听,微笑着同婆婆一起慢慢回忆,我知道,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回忆对于老人是一种快乐,老人不但会从中得到满足,而且能让老人多动脑,这样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有利于今后与老人的沟通,更能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通过跟婆婆聊天的方式时时慰藉他们的心灵,让婆婆心情愉

悦。公公瘫痪在床,我每天跟丈夫一起为公公端屎端尿,换洗衣服被褥,把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有空就帮老人按摩手脚,让他的血液流通,定期给老人洗头洗澡,修剪指甲。公公已经生活不能自理,每顿饭和吃药、喝水、吃水果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勺一勺地喂他,而且是小心翼翼的,还担心怕呛着。因工作不能亲自喂时都会叫丈夫和儿媳要细心照顾好老人,哪一天看公公不太想吃和大小便不正常就担心是否身体哪里不好了,赶紧请医生来给他检查,并换着花样做给他吃。尽管要同时照管公公、婆婆和妈妈,着重是护理和照管长期生病的公公和婆婆2位老人很累,但我做得很开心,因为他们都还在我身边,我还能为他们敬孝,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我经常告诫自己的子女:“孝顺老人不光只是敬孝,最重要的是要顺老人的意,并且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历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做好孩子们的榜样”。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想着与老人一起享用。

二、兄妹团结、妯娌和睦

我从小生长在姊妹比较多的大家庭里(娘家8姊妹,婆婆家7姊妹,共十五姊妹)都已成家,兄弟姐妹和姑嫂、妯娌之间团结友爱,现在虽然都已经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是我们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我总是要召集和组织其它兄弟姊妹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问题上,我老公作为家里的长子,娘家我是老四,我们夫妻总是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每当老人生病住院的时候,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兄妹总是争着精心照顾老人,大家相互体谅,从不为计较鸡毛蒜皮的事情而闹矛盾。孝敬老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由于婆婆家两位老人跟着我家,更多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但是我认为把两位老人照顾好,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是必须要去做的,所以我总是竭尽所能的照顾老人,从来不会因为哪个兄妹为父母做得少、给老人的生活费多给少给这些事情而不高兴。俗话说得好,您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妹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琐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在对待孝敬老人以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上,我一直本着吃亏是福的态度,这也是处好兄妹、妯娌关系的制胜法宝。所以娘婆2家姊妹谁家有事都是要找的第一个人是我,四邻总是羡慕我们这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孝敬老人后的内心的满足。

三、邻里关系

我家住在金叶巷,这里住户密集,我们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把邻里关系处理得很不错。例如:邻居家抽水,水池满了溢出来了,他们没发觉,我总是去敲门或打电话提醒他们;邻居家有红事白事时我也积极主动去帮忙,于2005年初邻里有个李大妈生病,医生说她患子宫癌,她的子女个个忙上班,老人在家绝望得对我讲起就哭。我耐心安慰她,并及时亲自带她到医院找较好的医师复查,结果是早期,然后动员她的子女凑钱医治,至

今李大妈还活得十分精神,儿子建房还能帮儿子看工地做饭。随时提起她的命是我给她捡来的。因邻居家老人没人照顾,我也会帮忙照看,让他们的子女安心工作;邻居家有困难我也会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希望能对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有所帮助。由于我经常热心帮助邻居们的一些言传身教,就连我两岁左右的孙子发现邻居谁家的大门没有关好也会帮人家关,他们都说我是个热心肠的人,我们一家都是好人。篇四:尊老敬老好少年事迹材料

多才多艺 助人为乐 尊老敬老的好少年

——记**第二小学朱家园的事迹

朱家园在学校是同学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助手。作为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很有组织能力,不仅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能帮助少先大队辅导员组织大队委成员开展活动,检查帮助大队委做好工作。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她勤奋学习,是同学的榜样,她的学习成绩每年都是全年级第一名,多次获得奖品和奖状。她还能帮助老师批改作业,辅导同学,减轻老师的负担。无论那位同学有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四川大地震她把自己平时赞的200多元零花钱全部捐献出来。她对每一位老师都是那么有礼貌,尊重他们的劳动,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

朱家园还是多才多艺的小明星。经常参加学校、县里的文艺演出,多次被评为优秀小演员。在参加的市县校各级的演讲、故事比赛中多次获一二三等奖。在县庆书画大赛中,她的美术作品获少儿组三等奖。在县美联杯书画大赛中美术作品“灰太狼与喜洋洋”获少儿组二等奖。在学校举办的书法竞赛、数学竞赛中也多次获奖。被评为“学习能手”,“多才多艺小明星”。

朱家园在家里是妈妈的董事乖巧的女儿。她自己能做的事从不让父母去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的房间、床铺等都自己洗自己整理。她

很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父母工作都很忙,她就像小大人,提醒父母照顾好身体。帮妈妈买菜、做饭,洗衣也是常有的事。虽然做不太好,但她常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啊,慢慢学就会了。看到父母疲劳时主动为父母打好洗脚水,帮他们洗脚。有一次下大雨,她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还没有回来,知道妈妈没有带雨具,她带好雨具去接妈妈,妈妈感动的抱着女儿好哭。还有一次,因为做饭,手都被电饭锅烫了,妈妈都不叫她做了,可她还是偷偷地做,她还跟妈妈开玩笑地说,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她的同学伙伴在她的带动下,也知道在家多为父母做家务,多关心父母了。

朱家园还是爷爷奶奶的好孙女。爷爷奶奶都70多岁了,她每到星期天都去奶奶家为爷爷奶奶讲点小笑话,表演小节目,和爷爷奶奶做游戏,给爷爷奶奶送去快乐,让他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爷爷,因为年纪大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朱家园就经常为爷爷揉腿、捶背,很关心爷爷。有一次朱家园去爷爷家,看到爷爷一个人趴在炕上,手捂着胸口,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直往下掉,朱家园赶紧问爷爷怎么了。爷爷强忍着疼说又老毛病——心脏病犯了。朱家园看到只有爷爷一个人在家,就赶紧给爷爷找到药,倒好水,让爷爷把药吃了,又在旁边陪爷爷,直到家里其他人回来,他才松了一口气。夏天,爷爷奶奶午睡时知道给他们扇凉驱除蚊子苍蝇,冬天,知道给他们盖被子,掖被角,有时爸爸妈妈都被感动了。爷爷奶奶更是逢人便夸他们有一个好孙女。

朱家园还是小区里的快乐星。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也都喜

欢她。她经常招呼几个小伙伴为小区的爷爷奶奶们表演小节目,逗他们开心。帮小区的爷爷奶奶们倒倒垃圾,提提菜,搞搞小区卫生,帮阿姨带带小孩。有一次,小区的李阿姨因单位有急事,急等着上班,可幼儿园放假,孩子的爷爷奶奶临时有事去老家了,一时半会回不来,孩子没人管。怎么办?李阿姨在楼下急得团团转,正好朱家园和小伙伴在楼下玩,看到李阿姨正没好气的吵孩子,朱家园问李阿姨怎么了,李阿姨就说了情况,朱家园说:“李姨,你就让小冉(李阿姨的女儿)和我们玩吧,我们哄她,决不让她哭,不让她摔了,保证看好。等你办完事赶紧回来就行了。”小冉一看有人跟她玩,非常高兴。李阿姨看有人暂时管孩子,也非常高兴,嘱咐嘱咐孩子,就赶紧去上班了。朱家园和几个小伙伴把小冉看得挺好的,直到李阿姨回来交给李阿姨。朱家园现在都成了小区的明星了。

朱家园作为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要是一天半天这样做容易,可要是长年坚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朱家园做到了,而且做得还很好,太不简单了。她被学校评为文明少先队员,四好少年,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相信,朱家园同学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培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以后一定会做的更好,更出色!篇五:尊老敬老事迹材料

尊老敬老事迹材料

尊老敬老>事迹材料

(一)孙远新,今年52岁,现为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工作上,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生活上,他以真挚感人的实际行动续写着中国孝老爱亲的>故事。一路走来,他始终常怀着感恩之心,孝顺体贴之心。

他很低调,多次表示不愿意让人们知道他的事。社会需要正气、时代需要榜样,高校需要正能量去引导新一代青年学子。最终他工作所在的院系还是把孙远新尊来敬老的感人事迹披露到学校媒体上。新乡学院学子们纷纷被孙老师的所行深深打动着,在论坛上自发地为他盖楼祝福,祝他和老人都>幸福!称他为计信最帅的老师.孙远新的父亲于2001年8月因脑血栓突发失去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父亲长期瘫痪在床,需日夜有人护理。起初,他利用周六周日和每天下班的时间去医院与母亲一起照顾父亲,喂饭喂药,按摩理疗,帮助锻炼肢体,训练思维,坚持每晚回到病房,给父亲用开水烫脚,擦身洗脚,处理弄脏的被单衣裤,打扫卫生等等琐碎事务,可以说是风雨无阻,不管是高温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从未间断过。学校道德大讲堂里,学生们问他对孝的理解是什么,他用朴素的语言回答着: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们的父母,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是他们给了我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是他们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做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我们的良知不仅仅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精心赡养我们的父母。我们父母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在所难免的,我们做子女的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

他的父亲在脱离危险期后,护理还要处处小心,时刻要注意随着老人的性子来。因为这样的病人大都有着情绪波动较大,极易敏感激动,喜怒无常,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全身抽搐的特点。所以,除了有孝敬之心外,这就要求身边照顾的人还要学会很多护理的技巧。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让父亲的褥疮发展、恶化,他专门跑去向老中医请教护理方法,现在都成为一个护理专家了。夏天暖和时,他就贴心的抱父亲到窗前晒晒太阳。一直刚强的父亲原本在生活中总是性格爽朗,家里也总是欢声笑语,突如其来的瘫痪后,父亲的精神状态就一直不太好,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改变了家里的一切。他就经常提醒自己,并告诉妻女,不能惹父亲生气,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父亲的每一表情、每一个反应、每一个生活细节他都不放过。他告诉自己要多说体恤父亲的话,多做让父亲高兴的事。每每在老人身边时都不忘给二老讲讲学校工作发生的事情,陪二老聊聊天,尽量让父亲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在孙远新母亲看来,孙远新对父亲和自己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现在他的贴心、细心上,二老的冷暖他都时时刻刻挂在心上。孔子的一位弟子曾问他什么是孝,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就是,要始终和颜悦色地面对父母,很难。但他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13载,这个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两年后,父亲的病情又严重起来,他的父亲转到外地治疗,因路途遥远,他不能天天前去照顾,于是就利用五一、十一、暑假、春节等节假日,坐火车前往,假期结束又

抓紧赶回学校,常年无休,奔波于两地。虽有压力,可是他选择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也尽量不给组织不给别人找麻烦,自己默默地承受着。孙远新不是钢,不是铁,他老了,他病倒了,但他的意志从来没有垮过、孝心没有变过、责任没有失过。关心他的一些朋友同事时常想约他在假期时出去走一走,放松调节一番,他都一一婉言婉拒。只听他说起这些年的艰辛,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没有父亲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做一个儿子的本分。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脸上总是带着爽朗的微笑表情。

从父亲患病到现在这样的状况,已经整整坚持13年了,十三年中多少个日日夜夜,对任何人来说都不能不算作是人生中一段漫长的经历。人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孙远新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对父母的情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弥久弥珍。诚然,对于孙远新来说,这段岁月承载着他踏上不惑之年的门槛后的时光,13年,多少日日夜夜的照料,他只是用无声的语言回答着、做着。回首过去,仰无愧于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俯不悔于自己为孝敬父母付出的13载光阴。抬望前路,他又觉得身上的担子依然很重,因为父亲双亲还需要自己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光阴难留,岁月易老,怎能不倍加珍惜?殚精竭虑,安守孝顺之道,尽己所能,回报亲恩,让父母度过祥和的晚年。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无论自己有多劳累,多困难,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能在自己身上丢失,他要用自己的付出,兑现自己的承诺。

我们可以没有他这般多舛的命途,却不能失掉他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孙远新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承担一点一滴的沉重去诠释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将自己的不平凡融在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平凡的生活里,发出让人敬仰的光芒,不停的照耀着周围的人。我们相信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

尊老敬老事迹材料

(二)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她是家中

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的慰藉,她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甘南县第二中学的王爱荣老师。王爱荣老师的婆婆在她嫁进家门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她看到公公整天孤孤单单的生活,心里很难过,就在婆婆去世后一年为公公张罗老伴,老太太和公公生活了好几年,在此期间她虽然工作很忙但不忘时常去看望两位老人,缺啥少啥都会及时送去,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年,公公不幸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小脑有点萎缩,老伴就离他而去了,他一下子像变了个人,动不动爱发脾气,性格也变得古怪,他们夫妇把他接到家中,精心照料,给他洗脸、洗脚、修剪指甲,不想吃饭,她就想办法给他改善饮食,把青菜剁碎和大米熬成粥,人常说,老小孩,真是这样,有时睡到半夜老人就起来自言语,这时她就会叫醒她的丈夫共同去看怎么了,和老人聊会,有时老人还骂人,她总是静静地听着,她知道老人是有病的原因,不然不会这样,她一直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应该孝敬老人。

王老师还有一个老父亲,他离她比较远,她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问问身体和生活如何,虽然自己挣得不多但她每月都会寄500元钱给父亲,前几年她的工资很低,她为了父亲居然五年没换一双棉鞋,但她一直没有忘记父亲,她把攒下的钱寄给了父亲。每每开了讲课费,她就说可以多给父亲寄点了,同办公室的同事都称赞她是个孝顺的女儿。

她常说: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应

该爱老人,一个连自己的老人都不爱的人不可能爱别人。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尊老敬老事迹材料

(三)——记xxx村村委会主任xxx同志

xxx同志,女,汉族,1966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北京市xx区xxx村委会主任。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爱老的人也一直被人们视为榜样眼学习。xxx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尊老爱老的好领导、好干部。她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在做好村委会工作的同时,更是把敬老爱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从思想上重视敬老爱老工作,从工作中上认真落实敬老爱老政策,从生活中真正地践行敬老爱老的美德,同时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尊老敬老意识,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敬老爱老工作。她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人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村里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这朴实的话语中,句句都折射着她尊老爱老的崇高精神境界。只要她听说村里有老人家庭不和的情况,她都会找到出现矛盾的家庭,和他们促膝长谈,解决矛盾,改善关系,教育他们的子女要敬老、爱老,畅通了老年和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了家风、村风、民风的好转。

从工作中上认真落实敬老爱老政策。她作为村委会主任,发展村经济的同时,也不忘把集体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她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更为老年人着想,实实在在地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为保障老人在退休后的生活,她多次提议村委会调整老人退休金制度。2011年开始,全村老人退休生活金标准从每人每个劳动年限15元提高到20元,年退休金发放额将达到660万元,减轻了退休老人的生活负担,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她还提议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立长寿奖的决议案,自2010年开始起,凡年满80周岁、90周岁、100周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的村民,每月将分别获得村集体奖励的200元、300元和500元三个档次的长寿奖奖金。

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她还组织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腰鼓队,配齐了服装、乐器。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为老年人配套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服务休闲设施。

从生活中积极地践行敬老爱老美德。每到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她总是亲自带着>慰问品走访老干部、老党员、退休老人,祝老人们节日愉快,并和他们亲切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五保户的老人,她更是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的关怀。

我村的老干部xxx,退休后得了脑血栓,不能正常行走,生活不便。xxx同志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询问他生活上还存在什么困难等。老人总说:王主任,您这么忙,还总是来看望我,真是让您费心了,谢谢您还总惦记着我。xxx总说:您作为老干部,为xxx村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我关心您是应该的,有什么难处就直接和我说,村里一定尽力解决。

我村五保户xxx,无儿无女,年老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xxx同志对他的生活更是特别关心,特地以村里的名义给他请了一个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每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大家团圆之际,为了使老人不孤单,能感受家庭的温暖,她总是抽空到老人家,陪老人多聊一会,给老人包饺子,陪老人一起过节。老人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每当老人生病时,她总是安排车辆接送他去医院检查,并买水果等亲自探望。老人由于长时间呆在家里,很少有机会能够出去游玩,她为了怕老人闷,特意安排村民小组的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陪同老人前往香山植物园、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地方走走看看,调整心情,同时感受北京的发展变化。xxx同志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挚爱亲情。

4.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 篇四

***1982年同本单位滑卫学同志结婚,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有了一双儿女,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渡过了前半生当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向他们袭来。愉悦的日子在***她公爹的瘫痪中嘎然而止。在1990年她年仅60岁的公爹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侯,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由于她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爹一天到晚说不上一两句话,如今公爹病了,脾气也变了,自己能把老人侍侯好吗?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其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说别的就说让老人吃饭这件事就费了不少周折。侍候老人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是让公爹吃饭。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于是她就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他老人家听,哄得老人高兴,公爹吃饭才会顺当点。否则稍不注意,公爹不是背过去脸不搭理她,或者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故意用胳膊一抡将饭菜溅她一脸一身。每当这时,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烂碗碎盘,然后重新给公爹做饭。如此多次,当她再次把重新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吃饭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给老人洗脸端盆也是她难迈的一道砍,为此,背地里她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当她回娘家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时,母亲总是对她说:“清素,你把公爹当成你的亲爹就不显别扭了。”母亲一席话,点亮心头灯,心里豁亮了,委屈也没有了,她把给公爹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自己多干点,侍候好一点,才能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安心工作。

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七年二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病卧在床七年的公爹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七年,短暂而漫长的七年,***做到了为人媳能做的一切。1997年9月,病重的公爹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老人临走时对自己的儿子说:“孩子,你以后要善待清素,七年来她一面上班,一面侍奉俺,从来没有让我受一点委屈。”

她公爹走了。剩下形影孤单的婆母整日愁眉不展,暗自垂泪,这时,***又看在眼里,有事没事的就和婆母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方便的时候就带婆母到处转一转,宽宽老人的心。饮食方面,隔三差五来点花样,让婆母吃的高兴,吃个顺心。婆母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有些不知内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母说:“老人家,养闺女就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多有福气呀!”她婆母听了总是笑眯眯地说:“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修来了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

5.“敬老孝亲”好儿女事迹材料 篇五

—记桃水镇完小六年级谭卓

谭卓同学是桃水完小六年级学生。他爱学习,爱思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刻苦钻研,成绩良好;他做事求完美,做人求真诚,勤于实践,坚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并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他善于观察,勤学好问,实践让他吸取了甘甜,拥有了丰润,丰满了羽翼,是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毅力的好学生。在同学眼里,她是个乐于助人、好学上进的好伙伴;在父母眼里,她是个尊老爱幼的孩子;在邻居口中,她是个诚实守信、热心公益的小公民。

一、学习勤奋,成绩优秀。

谭卓同学在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专心,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进步。在学习上他牢记“一花独放不是春”的训导,热心帮助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课堂上他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听讲,课后,他就充当起了小老师,主动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挑选练习题,利用午休时间为他们进行讲解。也正因为他的真诚和耐心,他结交了许多知心的朋友,在班级获得了同学的信任,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二、待人热情,尊敬师长。谭卓同学从小就立志读好书,做好人,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他也一直在行动中不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老师,他懂得是老师给予了他知识,帮助他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他的健康成长和进步。在校,她是老师的好帮手,经常帮老师做事,分担老师的重任。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她做的并不是很伟大的事,只是平常的小事。但正是这平凡的小事,彰显了谭卓同学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三、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作为新时代的子女,他并不是像大多数孩子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从小就要求自己做到勤俭自强,成为父母的骄傲。父母由于工作忙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他也因此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在家,他尊敬父母,孝敬长辈,每天都会为妈妈按摩、给妈妈打上一盆洗脚水、为爸爸端上一杯茶,每到周末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他的必修课,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懂得替父母分担压力,理解父母的难处,是家长心中的乖乖崽。节假日,他会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活,到田间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不怕各种各样的小虫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细心的他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还给爷爷、奶奶洗头,用自己省下的零钱为老人买来可口的点心。因为他,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和谐。他在家如此,在外也不含糊。

从小妈妈就教育他要尊老爱幼,懂事听话。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他都谨记着妈妈的教导。有一次,他和妈妈去菜场买菜。过马路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拎着许多菜在往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走着。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他才发现老婆婆原来是个盲人,斑白的头发显得那么苍老,她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他想这位老婆婆一定是很累很累了,拎着沉重的菜袋子,还看不见,于是他便跟妈妈说要去帮一下那位老婆婆,妈妈笑着应允了。

于是,他来到老婆婆身边,甜甜地说:“婆婆,让我来带你走吧!”说着,他拎起老婆婆手里的菜,悄悄地搀起她的手,拉着她慢慢地向前走着。老婆婆乐呵呵地问起他叫什么,住在哪儿,他都一一回答了。很快,他们俩就过了马路,走到了对面的小区旁边,老婆婆告诉他她到家了,还直夸他是个好孩子呢!他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送完老婆婆,看到妈妈还在对面对着他笑呢。他一蹦一跳地来到妈妈的身边,跟着妈妈去买菜了。

四、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个有爱心的好学生,作为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假期中,到孤寡老人家里慰问,进行义务劳动,得到老人好评。

6.尊老敬老,各显其能 篇六

老人公园日本是当今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 老人越来越多, 但相对来说老人活动场所却越来越缺少。于是, 日本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公园, 把人数越来越少的儿童公园变为老人公园。

老人电话德国有个“电话道德帮助福音协会”, 这个组织设在斯图加特, 德国各地的老人只要拨通需要的电话号码, 就可以尽情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担心, 而接线员也会进行劝解和安慰, 并热情周到地为其想办法解决。

老人院日本厚生省社会保险厅在全国建立了10个“老人院”, 每座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 可容纳150人, 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各占一半, 公用设施有会客室、茶馆、游泳池和娱乐室, 居住对象为65岁以上的老人, 经费由国家拨款和入院人员支付。老人院与附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老人有病可随时治疗。目前, 日本各地有收费的地方养老院226所, 每对夫妇每月需交费高达21万日元, 因此许多人都支付不起。现在由国家兴建老人院, 收费低廉, 所以大受欢迎。

退休专家服务公司设在波恩的社会公益团体“退休专家服务公司”成立于1983年, 其宗旨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现在, 除总部外, 已有几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该公司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限长达6个月, 短的仅有几天, 企业为此要付出4500~7500马克的费用, 这笔钱主要用于经营管理费的支出, 而专家本人的劳动则是义务的, 不要任何报酬。

老人知识交易所为了充分利用老人的知识和经验, 德国老人英格堡·泽尔特在柏林开创了一个“知识交易所”, 专请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不收费用。许多求知者特别是准备报考大学的青年都来这里求教, “交易所”开办才9个月, 已有一千多人登门请教, 六百多人通过电话咨询, 并有五百多人建立固定的联系。这个知识交易所为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因而深受人们的称赞。

老人临终关怀协会这是由美国医务人员、家属和其他社会人士自愿参加, 无偿为老年病人提供服务的组织。目前, 美国各地已有一千七百多个这样的协会。当危重的老年病人需要特别护理时, 可以得到这个组织成员的精心照护,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也能体会到人间互助友爱的温暧。这类关怀协会收费标准低于一般医院的20%, 不足部分靠社会捐资, 工作人员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到“老年关怀院”或病人家中提供服务的。

7.巾帼敬老模范事迹材料(定稿) 篇七

**,女,1976年2月出生,太平桥乡跑马岭村人,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镇**村妇女主任。她拥有一个六口之家,公公疾,婆患,脑瘫,生活十分艰难。十六年来,她始终任劳任怨,孝敬公婆,照顾夫弟,一家人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互相扶持,战胜了重重困难。**的故事,在街坊四邻广为流传,邻里乡亲交口称赞,在村民心中,她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百般尽孝 照顾公婆毫无怨言

1996年,**与**镇**村的**相识结为夫妻。第二年,他们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公公幼时患病落下残疾,常年需人照顾,**工作之余负责照顾公公,虽然辛苦,却也十分幸福。然而,就在女儿不满三岁时,婆婆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病,卧床不起。自从患病后,老人家开始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与丈夫协商分工,担起照顾家庭的担子。每天除安排好全家的生活起居之外,她尽量陪伴在婆婆身边,像女儿一样和婆婆谈心,安慰鼓励婆婆勇敢生活下去;晚上老人家睡不舒服,她常常起身帮助翻身、擦背,她的坚持与爱护给了老人力量,重新振作起来。

8年前,夫妻俩终于凑够手术费,为婆婆更换了骨头,婆婆拄起拐杖重新站立起来,种菜、喂猪、做饭、洗衣,有时还会跟她抢着干家务活,精神和身体状态大大改善。在婆婆卧床的四年里,**每天都只有两到三个小时的睡眠,时常累得腰酸背痛,一双手不知反复洗破了多少次。在公婆的眼里,她就是自己的亲闺女。

不离不弃 照顾夫弟胜亲兄弟

**家还有一个患上脑瘫的夫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在外奔波,婆婆患病后,她像母亲一样担起了照顾夫弟生活起居的重担,不离不弃。他们是叔嫂,却更像母子,她对夫弟的照顾如孩子般无微不至,穿衣、喂饭、洗澡、洗衣,日复一日,一晃就是十二年。夫弟经常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换衣洗被好几次,她却没有让他的房间出现一丝异味。由于常年超负荷劳动,身体严重透支,有一次在为夫弟换洗被子的时候,她突然昏倒在地,幸好被邻居发现进行急救,才慢慢缓过神来,可她只让自己休息了一天,又马上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别人感叹她的辛苦,她总是说:“他也是我的弟弟,我要守护他一辈子。”

无私奉献 百姓的贴已知心人

2001年,**以全票当选为**村村委,担任妇女主任。工作中既是一位热心的调解员,也是出了名的“百姓知心人”。尽管家中困难重重,她依然贴钱贴力帮邻里排忧解难。2010年冬,村里七组的李大妈深夜敲开她的家门,焦急地叫**去她家看看,原来她丈夫王大爷突然肚子痛,痛得满地打滚,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家中只剩二老和读小学的孙子,老人家一下慌了神。**二话不说,喊了车赶往老人家,拉着一家三口赶到医院,镇医院不能确诊,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常德市人民医院,及时进行了手术,医生说晚到半个小时病人可能就没救了。在村委的十一年里,这样的事不胜枚举,**的工作和为人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被评为镇、村优秀共产党员。

以身作则 女儿心中的好榜样

“对上讲孝道,对下讲慈爱,对他人讲奉献,对自己讲担当”是**的人生准则。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和教育了家人和乡亲。正是有她的不离不弃,残疾的公公钻研医术成为远近闻名的最美乡村医生,截肢的婆婆重拾信心乐观积极地生活。现在家人相敬如宾,邻里和睦相处,疲惫时相互照顾,困难时相互鼓励,快乐时相互分享。沉重的家庭负担、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让她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女儿,但她付出的一切,早已深深触动了女儿的心。女儿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干家务活。上学后认真刻苦,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爱好拉丁舞,考级达到金牌水平,多次获得才艺大赛奖。在女儿的心中,妈妈是她一生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好孩子不玩火下一篇:数据分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