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

2024-08-15

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共9篇)

1.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 篇一

向魏书生学习教书、教子之法 初二语文备课组 张水霞

一、像魏老师那样教书。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自己一直稳中求进,把好“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环节中的每一关,事无巨细,但学生成绩依然飘忽不定、很多时候怯步不前。在教学中更是走入了“瓶颈”。在教材分析中重分析,重应试,缺朗读、少体会。在学习了魏老师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后,我启发很大。

“四遍八步”读书法大概是这样的: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

1、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

2、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达到每分钟读完1500字的速度;第二遍,速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

3、复述内容;

4、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要读完1000字;第三遍,细读。完成第五、六、七步任务:

5、理解掌握字、词、句;

6、圈点摘要重要部分;

7、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与朗诵相同,每分钟200字;第四遍,精读。完成八部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根据需要确定。

“四遍八步”读书法是适用于经过训练的学生的方法,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方法;是适用于大部分文章的方法,不是适用于所有文章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训练,训练素读、跳读的能力,训练长了,学生的速记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就会提高。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常运用此法,在古文教学中尤其收效明显。在教授《小石潭记》时,我就本着把朗读、翻译与赏析品味结合的方法,相辅相成,循序渐进达到了“内外兼修”的极佳效果。学生在朗诵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会朗诵。

二、像魏老师那样教子。

女儿今年6岁了,之前一直感觉对孩子的教育颇有成绩,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不错,在学校经常受到表扬。可是,最近感觉孩子逆反心理明显,越来越难管教,经常跟我顶嘴,使我感到很困惑。魏老师曾被喻为天下第一班主任,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健康快乐,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他又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他的儿子全面发展,并于2001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

魏老师提到:自立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在自立中增长自己的力量并由此获得自尊和价值感。但是这种需要长期被压抑就会萎缩。或许,有的父母会说“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喜欢自立,事事都依赖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相反渴望独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是父母们不恰当的帮助和给予促成了孩子依赖的习惯。

在生活中,家长做孩子的提供者和代劳者,往往是出于以下几种心理:1.想让孩子幸福,所以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2.为了给孩子争取时间学习,而代劳许多事;3.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从而代劳;4.嫌孩子不会做,还不如自己做省事;5.怕孩子有风险,禁止或者自己代劳。这样孩子就接受了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依赖心理,但是父母却认为“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依赖别人”。值得一提的是,对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值,也是对孩子自立精神的一种鼓励。总之,当我们在一种特有的爱心的冲动下为孩子提供什么或者代劳些什么时,也许我们正在为孩子将来的生活设置障碍。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是为孩子提供或者代劳,我们最大的责任是教会他们学会自立和自助。

总之,“不能奢望在孩子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孩子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我相信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我都会继续向魏老师学习,力争成为一个好老师、好妈妈。

2.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 篇二

2.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 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 明天的希望, 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5.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 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 你也可以发光。

7.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 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8. 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9.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 0.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 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 1. 人的价值, 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 2.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 3. 青春, 一经典当, 永不再赎。

1 4. 没有了爱的语言, 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3.魏书生:创造教学艺术的“大家” 篇三

点评:

自古至今,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也是最值得尊敬的职业之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被称为中国教育界“奇迹教师”的魏书生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喜欢老师这个行业,热爱班主任工作,才能把自己的心思运用到工作上。” 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追求,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魏书生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而是一个有一种忘我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有职业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别人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家。正如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吕叔湘所说:“他(魏书生)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都能做到的。”

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一个不断探索、享受快乐的职业。魏书生对教师的内涵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教师的人格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魏书生非常重视自身人格的修养,努力地实现人格的提升,他用自己人格的力量教育、熏陶、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4.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 篇四

魏书生和欧阳代娜都是我国教育界杰出的代表,魏书生的精彩报告我听过几场,每次都深受感动。今年寒假我偷闲读了朱新平和赵立东编写的《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一书,更是被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育人之道所振撼。长期以来,魏书生和欧阳代娜在教育园地里里呕心沥血,辛勤耕耘,锐意改革,勇于开拓,摸索和总结出一整套带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育人之道十分丰富和精彩。

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是什么?他们成功的奥妙在哪里?《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告诉了我们,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概括地介绍了他们的经历、思想、事迹和教书育人的主要经验,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讲述了教书育人的道理。分别阐述了他们是如何将丰富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合理、科学地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他们的育人之道概括为:一个思想,即教学民主的思想;两个能力,即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三个结合,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三方面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和培养习惯;五个内容,即教科书、心理学、教育学、名篇时文、科技知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总结,具体如“三结合自学方法”、“发展智力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等等。

魏书生那独特的教学风格、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执着创新的探究精神,爱生如子的高贵品质,无不令人称赞和钦佩。魏书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也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名师,他做的每一件事,看似非常的普通,却总让我们情不自禁而肃然起敬,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善、美的自然流露,没有矫揉造作之情,没有夸夸其谈之词。魏书生的育人之道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是他几

十年如一日的教书育人的丰厚硕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其育人之道,我教了几十年,我所悟的“道”却很浅薄,没有创出自己的特色,教训不少经验不足。人说教师桃李满天下,是老师的育人功劳。可我却辛劳硕果少,那是育人之道不深,功力不厚,没有魏书生的“实”,也没有魏书生的“细”,缺乏韧性和创新。

魏书生有些方法,例如让学生写日记,写读书笔记,我也曾经做过,而让学生自我批改作文,我也曾花过大力气去引导,却总是不能坚持到底,不放手也不放心,束手束脚,摇摆不定,还以包揽代替放手,结果效果不是很明显。读了《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后,我懂得了有些方法的运用看似简单,却贵在坚持!很多教学策略方法并不是在一朝一日之中就能见效果的,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总结,才能把事做好,才能达到目标。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育人方法是非常丰富而具有深厚底蕴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摸索、领悟与实践运用,才能有所见长,才能创新有自己特色的育人之道。

魏书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也是一个勇于探索的人,更是一个正直真诚、充满爱心的人。教坛泰斗吕叔湘老先生曾说:“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我虽然不可能有机会向魏老师当面求教,拜他为师,向他学习。但是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继续阅读他的著作以及有关他的事迹的著作或文章。学习魏老师实效和育人为本的教学艺术、坚持不懈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充满爱心和真情的处世态度,把魏老师的誓言:“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迎朝阳。”作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懈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来实践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

5.读魏书生教学艺术有感 篇五

在教育战线工作已经有27年了,二十七年来,我先后在5所学校任过教。记得我从教的第一个学校是铁炉坝小学,当时学校民办教师比较多,自己是5个公办教师之一。

那时的心态是这样的:自己是科班出身,比民办教师知识要渊博的多,随便使出5成的气力,超过民办教师是非常容易的事。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在泰山区铁炉坝小学呆了3年。三年中教学成绩基本上处于全区的最后两名,根本不及本校的几个民办教师。就是这样的心态,使我在教育战线的初级阶段摔了第一个跟头。

摔了跟头后,学校领导批评我,学生家长对我也很不满意,师生情感距离也就越来越大,学生没有心思学我教的课,自己也没信心认真钻研教学,没有办法,只好被动地调到泰山区的第二所学校任教。

也就是调到第二所学校任教的时候,学校的领导雷子林老师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起了很大的指示明灯作用。他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买到书的当天,我就认真地拜读了起来。

我先看了魏书生个人资料基本介绍,才知道魏书生原来只是一个初中文凭的青年教师。虽然他的文化水平比起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教师要逊色一些,但是他只用了三年的从教时间,就让一个全校各方面都处于最落后的班级,变成了一个全校最优秀的班级,让全盘锦市的教师刮目相看。六年后被评为辽宁省特级教师,并当上了学校校长,9年后,身兼盘锦市教育

局长,同时还兼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在身处公务繁忙的同时,每年的教育教学成绩都名列全市最前面,不禁令全国的教育同行都非常惊叹。

读到这本书的最深处,自己才感到有点羞愧了。是呀,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却比不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教育的非从教人员。这是什么原因。我认真地反思着。一是自己过于自信,只看了自己的长处,却没想到自己的短处,毕竟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二是只是想到自己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应该怎样学;三是没有钻研精神,不知道如何教好每一个学生,只知道成天与学生到处跑着玩;四是没有工作责任心,工作上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就这样,我一天天仔细地拜读着这本书,反复深思魏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

实事求是地讲,我的确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师范生。但是,在求学的三年中,我并没有打好坚实的文化底子,安师三年成绩基本上都处于全班的末尾几名。记得那时我教四年级语文,自己连文章段落都分不清,写起教学计划来狗屁不通,每年的年终总结前,都要提前买好礼物,请别人代写,为此、常常受到学校同行或家长的讥讽与奚落。也就是从调到长坪小学的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再不能让别人瞧不起自己。

我把改变自己的方向首先放在了怎么能勉强坚持把一节语文课上完这个标准上。于是,教学前,自己先从阅读课文,学习分段做起。每节课前,自己都反复钻研教材,不会的就向本校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的老师请教。通过三年的坚持学习,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记得在长评教了5年的语文,我带的一个乱班,到六年级毕业时,县教研室到我校去检查工

作,我班学生的习作深受县教研室的好评。

从此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现在,我非常爱读有关教育专家的一些教育专注,尤其是哪些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教育心路历程,我都特别认真拜读,吸取其教育精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

现在,我不再是那个教书时连文章段落都分不清的懵懂青年了;也不再是写起文章来前言不搭后语的十几岁的年轻教师了;更不是刚教书时什么都要向别人问,什么都要靠别人的无知青年了。现在不敢说自己什么都优秀,最起码自己写起文章来语言比过去丰富多彩了,至少不在网上下载,而且都是凭借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管理班级不再是大吵大嚷了,而是基本上能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科学式的进行管理。通过自己的努力,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以及义务阶段的其他学科,我都能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再向领导说好话或者看领导脸色来行事了。

近十年来,我无论是写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论文,还是备课教案,我都能在较短的时间按内一气呵成,、。教学论文多篇获得安康市的一二等奖。记得刚调到贾营小学任教时,自己连用电脑心里都非常紧张。通过近三年来的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我能独立制作课件了,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课已不再是我的一大短板了。

我自己能有上述的变化,这都是深受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的启发和一个良师益友的帮助。二十多年来的从教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一:任何时候不能太过于高看自己。二:不能以为干什么都是那么简单,而根本

不把小事放在心上。三:不能有骄傲膨胀的心理,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四: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而不被时代所淘汰。五: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知识只有活用与实践,才有价值意义。六: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无所是从,不知道学习,不知道上进。七:交友要慎重,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弹弓跳假绳。八:做人一定要谦虚,心里一定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多想想自己的不足。

总之,只要心有目标,时刻不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且坚持不断地学习,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了,老天爷是不会把你忘了的,迟早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回报。

6.《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 篇六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1

近日,我有幸读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对于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以下为一些读书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

据专家统计,许多成功人士,在学校时大多不是第一流的学生,只不过是二、三流的,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来源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据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效应。

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第一、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打破课堂教学如死水般的寂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认同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第四、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他们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不抹杀、不否定,而是更加积极地给与反馈、赞扬。但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所以,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还要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这些都需要靠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导才能完成。

教师要怎样来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例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考中慢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实施以下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

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课文是由老师翻译,还是学生自己翻译?我让学生来选择,然而学生选用了小组合作翻译,那样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要我帮忙的地方,我就去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这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引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模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就收到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就如鱼得水。

(二)要把握课堂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收到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互助中取长补短。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互动、合作中创造竞争情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大脑这部机器处于竞赛状态时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所以,我在班上是经常开展自学比赛活动。如:记忆力竞赛、口头作文竞赛、速读竞赛、书写竞赛、查字典竞赛等。或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任务最多,或是在限定任务量的前提下看谁用的时间少。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所学习知识充满了兴趣,以致在欢乐中忘记了困难和疲惫。人的能力是在动力下得到发展的,学生在这种竞赛中培养了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又如,课堂上常常采用分组朗读或表演等方式。学生在表现自我,评价别人中,自己的学习能力从中也得到发展。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自主分散和合作查阅信息,或在共同讨论中达到自己学习效果。在单元复习中,教师采用学生互相命题,互相测试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积极性;很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1、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的最重要情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

3、构建参与式课堂,培养学生探究参与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的教学活动,老师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课堂讨论题目的设计,发言提纲的编排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基础知识,撰写小论文,编演课本剧,评价影视作品等,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全观察,学会发现。突出强调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2

从教三十多年来,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遇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尽一一体会,总结过去,甚感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这成了长时间来的不解之迷。

寒假中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关书籍,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自己几年的教育生涯,深感惭愧和内疚。“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疑问。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多为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期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师生关系也有很大改善,与学生的友谊加深了。

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巅倒”,几年来,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就是不听话。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殊不知,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就单从魏书生“育人先知人”这一节的收获来看已是受益匪浅,经过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也是有目共睹。读完魏书生的书,我相信往后的教学生涯不再是枯燥无味,更不会是苦与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我会努力的。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笔记3

从教20余年来,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五花八门的家长,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尽一一体会,总结过去,甚感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这成了长时间来的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极强的我,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7.魏书生的懒字哲学 篇七

我们不要小看了开头的这个课前铺垫。师生彼此陌生, 魏书生实际上是巧妙地以此自然地完成了师生的情感对接, 使得陌生的学生对老师、对学习内容有了认同感。

接着, 老师说, 按照你们一般上课的方法, 我们学这篇课文, 怎么学啊?学生说, 先介绍作家, 再解释诗词含义, 再背诵。老师说, 好啊!哪个同学能把这几个步骤写在黑板上吗?一个学生走上讲台, 用粉笔写上了上述三个环节。

这个安排, 实际上是师生一起确定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以便有的放矢。

然后, 老师说, 谁来介绍作家啊?有学生说, 老师不用介绍, 书下注解有!哦!那你来读一读。学生读后, 老师说, 谁来解释诗词含义啊?学生说, 老师来!老师说, 同学们, 你们不知道, 老师教书有一个习惯, 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谁知道啊?一个学生说, 我知道, 就是“懒”!老师说, 对, 就是“懒”!那我懒了, 你们怎么办啊?学生说, 我们要“勤”!老师说, 对呀!你们太聪明了!赶快准备, 看谁解释得最好。

后面的教学程序不再赘述。

据课后学生和听课的家长反映, 孩子们从未像这堂课那样学得那么投入, 学得那么有效。就该堂课说, 先抛开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陌生学生对老师的新鲜感不谈, 单就他的“懒”字来说, 就大有深义。

“懒”字背后有学生。在教学中, 师生各自应处于什么地位有多种理论, 我认为, 即使普遍认同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也有讲究。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 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首先也应该从属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的确立, 都要以学生能够有效接受为前提, 即使如魏书生这样有教学个性, 讲解课文如行云流水者也不能够抛开学生, 不管不顾。所以, 魏书生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 引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尊重。

“懒”字背后有目标。魏书生的“懒”字教学, 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 所有环节, 包括课前的铺垫, 都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行进, 草蛇灰线, 形散神聚, 看似无意, 实则有心。其实, 成熟的教学, 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 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 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但其中一定有“象”一定有“声”, 有象外之象声外之声, 有“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一样的意境。

“懒”字背后重生成。有时候, 教师对一堂课的把握有如军事指挥家对一场战争的掌控, 既有明确的目标, 又要充分考虑并利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后者就是指要特别关注教学主体学生的知情意行, 要大胆地给予活生生的学生以最大化的思考、交流、参与空间, 灵活而智慧地演绎课堂, 不断激发创造的潜力和激情, 使师生不断产生智慧火花的碰撞, 不断流淌智慧和真理的诗意。这种临时生成的快意, 不是只按既定目标死板推进的产物, 而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相互欣赏、自信勃发而绽放的创造性花朵。新课程也有一个重要的理念, 那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资源。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可激发、可创造的再生资源,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遇”。

“懒”字背后重过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要学知识, 更要重体验。书山学海获得知识的自悟自得体验, 文学殿堂觅得人生之美的审美愉悦;讨论辩驳激发的求真务实, 朗诵涵咏产生的音韵之妙……都是语文课堂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光靠教师单打独斗地表演, 纵然你有千般气力万般功夫, 也无法替代学生独到的体验和感悟, 必须把它融入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态语文教学过程中, 才可能习得、悟得, 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懒”字背后是挑战。如果真正尊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 看到他们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之人的喜怒哀乐和潜在的学习动力, 那么, 我们的教学本应如魏书生那样“与生同乐”。不过, 这客观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上讲,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教师即使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 也难免出现遗漏。这样, 教学就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但也正因其挑战性, 使得这样的课堂能够处于真实状态、生成状态, 对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和诱惑力, 更能激发师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更能实现语文课的体验感和审美愉悦。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 迎接来自学生、来自课堂生成的各种挑战, 以此来分享学生学有所成之后的喜悦。

“懒”字背后是勤奋。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来调控, 而这样的智慧需要教师课前长期的勤奋努力,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除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烂熟于心、潜心把握外, 还需要教师对课堂可能涉及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时政、天文、地理乃至于社会世相、甘苦人生等等, 都要有所涉猎。你既要有文学家的诗意和文采, 又要有政治家的胸怀和胆略;你既要有美学家的敏锐和潇洒, 又要有哲学家的机智和深邃。有时你是主持人, 有时你是戏剧演员, 有时你是时事评论员……总之, 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以一生的勤奋积累来准备。勤奋学习, 勤奋思考, 勤奋研究, 勤奋总结, 等等。作为教师的魏书生身上, 有他几十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有他训练表达苦练成语连句的虔诚和追求, 有他借鉴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功力用于课堂而活色生香的喜悦和成功……

8.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探究 篇八

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所进行的教改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震动。其创新做法和科学思想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众多启示。本文旨在通过评析魏书生教改的新锐之处,借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教学思路和具体措施。评析魏书生教改的独特之处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创造性呈现课堂教学内容

(一)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

学什么是教学的重要问题。与其他学科知识结构、系统清楚明晰的状况不同,语文学科综合性较强,广纳百川,包括的知识点要素在每篇课文中的地位和要求也不一致,学习目标似乎模糊,这使相当多的学生不辨方向,不知语文究竟学什么。

为解决这个问题,魏书生创造性地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提纲挈领地抓住初中阶段语文知识的主干和枝干,将教材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构建知识网络,使语文教学不再无目的、无方向。

(二)压缩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的编制是采用文选型,课文只是承载语言文字知识、传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同样的知识内容换了另一批课文仍旧可以体现。魏书生不精雕细刻课文本身,而是从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既有优势辅以必须的学生自学困难的知识内容的讲授,压缩课时,突出重点又节省时间,更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调动积极参与能力。

且在课外给学生补充五个方面的文章,分别是名篇时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学习方法、国内外科技动态及相关科目的有关章节。

这些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又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用语文这一工具去分析相关学科的教材。事实证明,这些鲜活高质的内容注入课堂,不仅没有降低考试成绩,反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

二、创新教学实施过程

魏书生教改的独特之处更多彰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两相融合,相得益彰。注重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在教学实施中协调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现自学能力的提升,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重视自学,加强指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拥有各自的独特个性和程度不一的积极能动性。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自学、乐学、善学。魏书生在这方面的工作突出体现在:

1.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

拿到新书之后,引导学生列生字表、新词表,写教材分析、单元分析、知识短文归类、列文学常识简表等。使学生对整册教材有整体观念,又指导学生制定假期自学时间表,每天半小时学习语文。这样的自学设计分散到假期中且每日负担不重,可大大减轻开学后的负担,提高效率,并且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学生自评

魏书生还将教学实施的评价过程下放给学生,作业学生自己留,评卷学生自己出,作文学生互相批改。自己出题,便可明确复习目标,调动主动性,增强兴趣。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放任,必需教师的指导。如互相批改作文时要求学生从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错误、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等十个方面写具体评语,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写作基本要求,同时有机会发现并学习别人长处。

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才能使自学有序、高效。

(二)育人为先,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交融

学生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不能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许多教师问:“你是靠什么办法,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魏书生只回答两个字“育人”。他认为“育人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育的自由王国”[1]。他成功地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工作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他把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几个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采用的方法是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具体又体现在通过课文内容感染熏陶、通过课外阅读感染熏陶、用格言熏陶感染三个方面。使思想教育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保持了育人工作的连续性,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拥有吃苦意志,初步掌握一些科学方法,这些对于他们今后都是比知识更为宝贵的财富。

(三)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情趣化倾向

听过魏书生讲课的都能感受到课堂的热烈生动的气氛,生活化倾向明显,洋溢着热情、欢快,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魏书生到外地上课时被学生请求“拖堂”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如此生动的课堂是怎样形成的呢?

1.深谙激发学生兴趣之法

魏书生拥有高超的教学技术,在课前几分钟中采用或请同学们集体唱一首歌或集体朗诵或口头作文的方式组织教学,调动学生轻松愉快的心理,即使到外地上课,面对的是第一次在舞台上面上课的学生,这几个方法也能快速消除学生的紧张气氛,使他们集中精力。另外还有贯穿课堂中的个性化板书设计,真诚乐观、自信、幽默的教态,说话声音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适当用一些独特班级用语等,使课堂有无穷乐趣,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2.决策过程民主化

魏书生抛弃了师道尊严的教学状态,改变拘谨的传统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作业怎么留、日记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等都和学生一起商量,同学们表决后根据多数同学意思办。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起来,就更多地展现课堂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了。

3.教学系统与生活紧密相连

语文即是生活,善于将生活中值得选摘的细节融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教学生动、有情趣。例如魏书生会把学生喜欢的和他们的生活、思想联系紧密的名篇时文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讨论。他会在讲新课文时调动学生生活体验,以便更快进入课文情境,优化学习效果。他会针对性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作文或日记主题,让其学会感悟生活,更好地应用语文这一工具。

三、教学管理

魏书生的教学管理突出体现在民主、科学两个方面。

(一)民主管理

他认为班主任是公仆,是为学生服务的。师生关系应是互助的,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学生也帮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魏书生的班级十分重视决策过程的民主。学生举手或投票表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科学管理

魏书生坚持法治,制定制度、班规班法,落实“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和“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的口号。有了严密全面可操作的计划、制度,就使学生的思想、行为拥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同时有利于学生爱集体、爱人民品质的形成。

“制定了较完善的语文教学管理计划、制度,并坚决执行;再建立了检查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这样就基本走上了以法治语文教学的轨道,同时也朝着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2]。

四、指导意义

魏书生的教改包罗万象,非几千余字能尽述,上文评述的三个方面对于当下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可以提炼为以下几个可供借鉴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工具性,注重发挥人文性

新课标再次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应注意:首先要明确教材中选文与所要传达的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选文是语言材料、载体,应从具体选文中抽离出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语言知识,让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文字运用。还可以在课内引入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冲破教材选文的圈囿,为语文课堂注入鲜活血液,让课堂不死板不凝滞不与时代与社会脱节,时时开放活泼。

其次,重视文本的思想情感内涵。教材中选录的文本都是具有典范性的语言作品。不仅是语言运用的良好范本,且包含正面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精神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发挥文本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远影响。可以利用课文系统对学生实施隐性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3]。

(二)教学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重视学生预习和自学,让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具体开展中。同时语文教学过程要紧密联系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情趣,且能获得鲜活的课程资源。另外,有效的课堂管理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使语文教学趋向科学化。

(三)语文教师应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语文教师易当却又难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相对稳定,却又极易出现“一本教案,终身受用”的局面。语文教师不应是一潭死水,不应照本宣科、一成不变。而应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做研究型、成长型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且要有新锐科学的教育理念,敢于尝试教学实验,变换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养,这样中国语文教育界就会多几个“魏书生”,语文课程的变革也会不断激发新的活力。

注释:

[1][2]魏书生:《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第423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9.《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读后感 篇九

读后感

新密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马英丽

寒假,我把《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细细研读,仔细品位,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感触和收获。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特别是整整十七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有过彷徨时的无助;有过探索时的艰辛;有过无奈时的焦虑;更有过收获时的欢欣……一级又一级,一届又一届,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性格,每一届都要经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历程。所以,当我翻开《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这本书时,我如获至宝。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它犹如生命之石划过天空的闪烁光芒,它不是经典,却是践行的楷模,它不是哲理,却熔铸了教学的睿智。他是一位智者在和你娓娓道来班级管理中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心态和扮演的角色;他是一位心理专家在和你交流如何处理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他更是一位优秀的长者在和你切磋人生路上遇到的是是非非,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注重的是民主加科学,他时常教育学生:“尊人者,人尊之”,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理念……同时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

(1)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的好我和坏我

魏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并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在学生的管理上提出了学生心中有两个自我,一个好的自我,一个坏的自我。对于学生的教育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中那个好的自我去战胜那个坏的自我。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育转化到主动的去教育自己。如果引导得好,可以省去教师许多力气。

(2)让学生融入到大自然去,在探索、观察、发现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兴趣。到大自然去,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学习的途径,锻炼学生的各种品质,还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师生的感情。

(3)以身示范,做学生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魏书生老师做班主任二十年,无论从他自身的教学水平还是勤奋好学甚至是班级的班规班约的遵守上,他总是克尽职守。即使在每天的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他都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完成。也正是这种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4)快乐地惩罚。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魏老师不是急风暴雨的批评,取而代之的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等,使学生感觉在被老师尊重的潜意识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上一篇:国考推理题下一篇:小鱼游水小班体育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