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案

2024-09-06

我爱这土地教案(共8篇)

1.我爱这土地教案 篇一

《《我爱这土地》教案

营口市实验中学 张春彦

《我爱这土地》教案

营口市实验中学 张春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共和国之恋》这首歌:----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凝聚着你,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举着你-------让学生谈谈听完这首歌的感受,表达出歌者心底怎样的呼唤?(对祖国的热爱、苦恋)

是的,故国、故乡、故土与我们每一个人血脉相连,也是我们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向饱经沧桑多灾多难的祖国唱了一首深情的恋歌。今天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男生、女生分别齐读、赛读: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1、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2、诗中“土地”一词是否具有深刻的含义?

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事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也可理解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的暗示。他成为诗人抒发感情的重要“意向”,希望大家了解物象与意向的区别。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一草一木等等。意向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思想的客观事物。

3、第一节诗歌当中,鸟儿除了歌唱土地,还歌唱了哪些事物?

明确:“河流”、“风”、“黎明”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种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我们已经知道诗中的“土地”象征祖国,那这里的“河流”、“风”、“黎明”又分别象征了什么呢?

回答:“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4.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

“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而礼赞。

5.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二、问题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

明确: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

2、请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三、比较阅读。阅读下文《中国的土地》,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诗中()一词表达诗人对中国土地的赞美;()一词抒发诗人对中国土地的眷恋之情。

(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这句诗?“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长江”表达的诗意分别是什么?

(4)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八、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假如────────我 歌唱 爱 ∣ ∣ ──→土地(祖国)←────

2.我爱这土地教案 篇二

关键词:初中语文,《我爱这土地》,乡土情怀

语文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 语文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使其具有丰富的内蕴, 具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具有多重教学功能。在初中语文教育中, 教学的目标永远不会固定, 而是随时间、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随学生的学习特点发展而发展的。对于不同的背景, 教师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 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我爱这土地》是一篇饱含深深爱国情感的诗歌, 给人内心以深深的震撼。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而言, 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怀以及乡土情怀, 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因为, 爱国主义教育在当前需要进一步贯彻执行,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今天, 人们的流动加速, 这从某种程度上看, 也需要对新一代的年轻人进行乡土情怀的教育, 让学生热爱土地,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一、朗读先入, 情感渗透

教师在制度教学方案, 形成教学策略的基本前提是了解教学文本的特点。无论是哪种教学理念, 哪种教学方式, 教学策略的起点都必须是文本, 是课文, 教师只有站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我爱这土地》是一篇被人广为传诵的诗歌名篇, 在现代诗歌, 乃至当代诗歌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那种感人至深的情感, 那种对祖国, 对土地无比热爱的情感。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其中至真至纯的情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怀。

从体裁上看, 这是一篇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表达的方式, 其中蕴含了诗人无限的情感, 要理解诗歌自身的内蕴, 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就必须要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入诗歌内部, 体验诗人, 乃至人类的普遍情感。因此, 在《我爱这土地》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体验情感, 感悟情怀, 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首先, 可以先利用多媒体, 播放一段关于《我爱这土地》的朗读录音, 让学生从听觉上进入诗歌语境, 其次, 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朗读, 如“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最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情感出发, 通过诗歌的朗诵, 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让学生通过这三个步骤, 来融入诗歌语境, 来体验诗歌的情感。

二、思维探索, 挖掘内蕴

诗歌是人类灵魂的象征。优秀的诗歌总是反映人的内在精神, 反映人类共同的精神思想。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的不仅仅是他内心的情感, 表现的不仅仅是他内在的世界, 其还代表了民族, 代表了人类的一种至高情感:对土地的眷恋, 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 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 我们还需要深入的探讨其理性的精神。《我爱这土地》在彰显浓厚爱国情怀的同时, 也有着理性精神的渗透, 特别是在当代,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年轻一代的学生需要更理性的思维, 需要理性的对待社会各种价值观。这篇诗歌给我们的现代理性思考是: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爱国情感, 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 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我们的爱国主义, 我们的爱国精神, 不会像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表现得如此悲壮, 如此深沉。

但是, 爱国情怀是高尚的品质, 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要素。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把教学目标停留在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上, 还需要让学生结合时代精神, 思考我们爱国的精神要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青年学生需要的是把内在的爱国情怀, 转化为一种动力, 不是抱怨社会, 不是埋怨生活, 而是要在这种内在精神的驱使下, 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 需要向学生强调的, 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的。

三、实践行动, 表达情感

教学需要实践, 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学生如果不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 就很难正真的把握知识要点, 很难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很难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诗歌是最精炼的文体之一, 很能考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我爱这土地》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同样以“我爱这土地”为题, 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情感, 当然这个“土地”的概念, 可以是祖国, 也可以是故乡, 或者就是土地本身, 只要学生能够在诗歌的写作中, 创设如课文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象征意象, 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就值得肯定。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多元化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要执行一般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外, 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理解文章, 从理性思维去看待表象世界, 从而能够在实践中表达正确的、独立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催允郭.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

[2]王德俊.阅读教学过程应与阅读过程一致[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 (.03)

3.《我爱这土地》赏析 篇三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意象;视角转换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到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艾青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这首诗在创作上有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有着丰富的意象,二是抒情视角的转换。

一、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行,但是却包含着丰富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表意之象。意象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在我国古典和现代诗歌的创作中,意象广泛而丰富地存在着,它对于诗人的情感抒发,有着独特的

作用。

在本诗的题目中,就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意象——土地。在下面的十行诗中,诗人描写次数最多的意象也是土地。因此,土地是这首诗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而作者创作这首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线索就是“土地情结”。围绕这一“土地情结”,诗人还描写了下列众多重要的意象。

意象之一 ——“鸟”开篇第一句,“假如我是一只鸟”,诗人要歌颂土地,却不直接说“我”,而要让一只鸟来替自己说,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般描写鸟的叫声都是用“清脆”或者“悦耳动听”,这里用“嘶哑的喉咙”,说明这只鸟饱受磨难,以至于喉咙嘶哑,而它所饱受的磨难包括了诗人个人经历的坎坷以及广大中华儿女所受到的磨难。尽管喉咙嘶哑,但是仍然要唱歌,体现出这只鸟在面对磨难时,不畏艰险,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永不停息,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地的爱是强烈的、执着的、深沉的。同时“也”这个字表明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

意象之二——土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个土地意象象征着正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华大地,也隐喻了人民的苦难。

意象之三——河流。“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个河流意象象征着人们心中的一种悲愤之情像江河一样奔流不息。

意象之四——风。“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风这个意象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像狂风一样在怒吼。河流和风这两个意象都隐喻了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反抗,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意象之五——黎明。“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这一意象象征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诗人在描写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组意象时,用了7个“的”,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但是诗人却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他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紧接着,诗人又回到“鸟”这个意象上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于此,歌于此,葬于此,至死不渝,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二、抒情视角作了转换

在第一节中,抒情主人公是一只鸟,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而且用了丰富的意象,显得形象含蓄;在第二节中,抒情主人公转变成了诗人自己,转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诗人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实虚结合,全诗结构非常完整。

同时,第二小节只有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问一答,换句话说,诗人对土地深沉的爱只能用满眼的泪水来表达,不能用任何言语来表达了,这也使得诗人的土地情结进一步升华了,虽然只有两句,但短小精悍,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参考文献:

彭乐群.我爱这土地的意象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10).

4.我爱这土地教案 篇四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二、赏析第一节诗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回答:“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诗中三个“这”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个“这”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回答:“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三、赏析第二节诗

问: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四、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五、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2.阅读理解并背诵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诗中( )一词表达诗人对中国土地的赞美;( )一词抒发诗人对中国土地的眷恋之情。

(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这句诗?“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长江”表达的诗意分别是什么?

(4)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六、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练习一、二、三。

附文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5.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

我也爱我们的祖国,那你平时有机会大声的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可能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今天我们机会来了,你愿意大声地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谁愿意说?

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激情的说!

师:很好!爱需要表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这个句式来说话好吗?

(生看图片)

师适时解说:1997年香港回归,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08年的中国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让世界为之惊叹!2009年的阅兵式,强大的中国国力接受世界的检阅!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中国人首次承办的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世博会,百年世博,展示的人类文明的辉煌。

师:在重温了这几件令国人为之自豪骄傲的大事之后,哪位同学能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 这个句式来说话。

师: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回眸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是我们也无法忘记那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屏显:标题作者)聆听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二、认识作者

说一下你对艾青的了解。(屏显)

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他以前是学画画的,后来被捕了,在狱中他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与闻一多、郭沫若齐名。

三、出示目标

师:认识了作者,让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屏显)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初读感知

“诵读是理解诗歌的敲门砖”。首先,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一环节:初读感知(屏显:整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用大声的朗读一遍诗歌,并用心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开始吧!

2、指生朗读,指生评价

师:诗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诗人的情感程度很深,谁找出来了?(深沉)师:那针对这一种情感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整体来看我们应该用激昂的、深沉的)。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师:谁能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3、教师范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听!

4、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再把语速放慢一些,饱含深情的给大家朗读一遍。

六、品读悟情

师:其实,要想通过朗读把听众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必须真正的理解诗歌。我们说:“作诗本乎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悟情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情感的流露。我们说: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师: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

师:其实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经践踏了我们的国土。谁愿意把这段背景资料给大家朗读一遍。

(屏显)知人论世: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四个月内,黑、吉、辽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的轰然炮响,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妄图灭我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他们所到之处疯狂肆虐,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师: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给我们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屏显)勿忘国耻 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

师: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了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致使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南京这一座六朝古都,成了一个血腥的人间地狱。看着这样一组照片,此时此刻,你的感想如何?

生答

师:那如果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会怎么做?我想听听男同学的心声。生:我一定会誓死报国。生:反抗报仇,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

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甘心做亡国奴。作为诗人的艾青,他也坚定的涌进了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是借助哪些的意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诗歌,先自主思考,如果有疑难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象是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的具体形象)明确: 意象

暴风雨打击的土地-----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

汹涌着悲愤的河流-----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悲愤(强烈愤怒的中国人)

无止息的激怒的风-----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生死眷恋土地的鸟----对祖国挚爱的诗人 • 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 河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 风 ——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

• 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人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所借助的具体形象在文学上叫做“意象”。

(屏显)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师:它本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那么在文学上他就称之为“意象”,那在这首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

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

师:那么这种通过具体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象征

师:我们在高尔基的海燕中曾经学到过这种写作手法,那么诗人所借助的这几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师:同学们,使用象征这种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象征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之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要使人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我们就能够想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那“土地上的河流汹涌着悲愤”它象征着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呢?联想到谁? 生:当时人们心中的悲愤。师:人们心中的悲愤就如同河流一般汹涌着。师:那“无止息的激怒的风”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

师:这种“激怒”无止息的吹刮着,刚才咱们同学看南京大屠杀图片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很多同学的眉头紧锁着,神情凝重,可见你的心中也充满着一种愤怒,对不对?这种愤怒代代相传,不会停止。“无止息的吹刮着”不用“吹拂”而用“吹刮”,你感受一下,程度一样吗?

这种愤怒非常强烈。那这三句话,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去读? 生:悲愤

师:谁能带着强烈的愤怒再给我们读一下。师:那黎明的温柔它又象征着什么? 生:光明的到来

师:在艾青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太阳”,那么黎明无比温柔,而且还是来自林间的,在这里他为什么不用太阳这个意象呢?

生:仅仅是胜利的曙光,但是人对胜利仍充满着渴望。师: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我们说:“黎明来了,胜利还会远吗?”那我们再读这句话时候,一定要读出深深的向往之情。闭上眼,仿佛就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太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句话所营造出的诗的意境。

2、诗中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这只鸟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师: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可以用哪个成语可以形容?

师:至死不渝。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借助意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这种爱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当时全民族普通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是当时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师板书)

3、谈谈第二节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主题升华,感情深化,呼应标题。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练和升华,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对祖国爱的深切。

师:我们要饱含深情的去读才能产生动情的效果,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再一次感受一下诗人的深切的爱国感情。

七、仿写诗歌

师: 诗人曾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他说,“我的悲哀比别人的深些,因而我的声音更凄切”。下面我们想请一名同学用凄切的声音,朗诵全诗。

师:让我们的灵魂再次受到震撼,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正所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而今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一个团结和谐的中国赢得了世界赞赏的目光。

6.我爱这土地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学习难点: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学法指导: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探究欣赏法 课型结构:新授课 课时分配: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指导

课前自读课文《我爱这土地》

1、把握诗中意象,2、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

二、自学检测:

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扦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三、当堂测评: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1)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

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

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又,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四、总结提升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五、布置作业 课后背诵本诗 板书设计: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第二课时

一、预习指导

二、自学检测:

学生分组朗诵诗歌,师生点评 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三、精讲点拨:诵读提示:

《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

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当堂测评: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五、总结提升

①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①“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②“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③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六、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板书设计: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

7.我爱这土地教案 篇七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歌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诗歌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品味过去的荡气回肠与今朝的风花雪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现代诗的世界。

(二)简介诗人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学过绘画,现代著名诗人,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他的诗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艾青的诗排斥华丽的矫饰,抛弃空洞的说教语言,始终采用鲜活的有流动感和弹力的语言与语调,表现出一种散文美。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版过《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

(三)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我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艾青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情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慷慨激昂的诗篇。

(四)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诗歌的节奏。

2朗读时语句的连贯性。

3增、减字的朗读错误。

4请学生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蔷薇(qiáng wēi) 璀璨(cuĭ càn) 讴歌(ōu)敦厚( dūn)姹紫嫣红(chà yān)

一泻千里(xiè)

5学生自行评价与打分中的激励性。

6诗歌中美的熏陶与感受的情景导向。

(五)在教师的带动下熟读诗歌,争取达到成诵。

1抽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及朗读评价。

3抽学生背诵课文。

(六)学生齐读课文。

(七)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并对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

(八)教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诗。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作者的介绍、诗歌的节奏及朗读的情感等导入课文。

(二)学生齐读本诗,进一步熟悉诗的内容,并分析结构。

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

(三)学生品读诗歌,提出问题分析诗的形象。

问题情景设计如下:

1诗歌往往运用象征等写作手法来描绘其塑造的形象,诗的形象又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阅读诗歌,要善于发现问题。谁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具有代表意义,谁对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刻。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2)土地为什么被暴风雨所打击?河流为什么悲愤?风被什么激怒?

(3)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又代表什么?

(4)诗人为什么写“我死了。”?

(5)诗的第一节有什么特点?

(6)诗的第一节的破折号起何作用?能否去掉?

(7)诗的第二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四)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落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教师以服务者身份参加,对学生鼓励的方式要富有变化性。

教师明确:

1诗中的象征意义:土地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2诗的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为第二节作渲染铺垫;第二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五)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请学生谈本诗的特点

教师明确:1诗歌的意象及其内涵。

2抒情方式的巧妙。(把“我”虚拟成一只鸟)。

3富有弹性的语言。

(七)布置作业。

学会比较阅读。做课后练习题四。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 歌 唱 -----------虚拟 黎明(土地 河流 风)

我--------------死(在土地)-----------羽毛(烂在地里)

泪--------------爱(土 地)-----------眷恋土地献身祖国

8.我爱这土地教案 篇八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板书)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2)背景链接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2.生难字词

(1)字音 嘶哑(sī yǎ)

温柔(róu)

喉咙(hóu lóng).....汹涌(xiōng yǒng)吹刮(guā)腐烂(fǔ)....(2)词义

【嘶哑】声音沙哑。【温柔】温和柔顺。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激怒】停止、停息。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明确: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明确: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理由: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诗中以“一只鸟”的形象来表达感情。“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

3.诗中的“鸟”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明确: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学生朗读,感悟)“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这首诗一、二节在结构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可看作是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真挚的感情。

2.讨论: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2.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进而进行朗读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在朗读中,生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使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乡愁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台湾诗人、散文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代表作《乡愁》。

(2)背景链接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与亲人的多次聚散离合之中度过的。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2.生难字词

(1)字音

邮票(yóu)

窄(zhǎi)

矮(ǎi)...大陆(lù)乡愁(chóu)坟墓(mù)...(2)词义

【乡愁】思乡的愁闷。

【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海峡】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通道。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的。(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明确: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1)师述: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2)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明确:母子分离、夫妻分别、母子死别、家国分离。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哪四个人生阶段?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

小时候(少年)——母子分别——家愁(亲情)长大后(青年)——夫妻离愁——家愁(爱情)后来(中年)——丧母哀愁——家愁(亲情)现在(老年)——思归浓愁——国愁(祖国情)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

明确:邮票——写信可寄家愁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这首诗诗人借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乡愁离绪。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能触动你心中的痛,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请你以“乡愁是……”为乡愁打个比方。

明确:乡愁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乡愁是一封小小的电子邮件。乡愁是一缕轻烟,缭绕在游子心头。

2.“乡愁”应该是一种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都用了哪些形象的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3.《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明确: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冗杂。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明确: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古诗中有许多像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最后,让我们一齐来吟诵这首深情的恋歌,再一次体会诗人内心涌动的思乡爱国情感。

2.布置作业(1)背诵《乡愁》。(2)完成课后练习。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乡愁 余光中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上一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科工作总结下一篇:销售技巧技能培训